CN104633070A - 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33070A
CN104633070A CN201410585057.2A CN201410585057A CN104633070A CN 104633070 A CN104633070 A CN 104633070A CN 201410585057 A CN201410585057 A CN 201410585057A CN 104633070 A CN104633070 A CN 104633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oil
storage tank
corrosive liquid
block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5850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33070B (zh
Inventor
曹展
吴才勇
姚文博
罗大国
王瑞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angzhongxia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Shangzhongxia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Zhejiang Geely Luoyou Engine Co Ltd
Jinan Geely Auto Parts Co Ltd
Hunan Luoyou Engine Parts Co Ltd
Hunan Jisheng International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o Ltd
Shandong Jili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Shangzhongxia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Zhejiang Geely Luoyou Engine Co Ltd, Jinan Geely Auto Parts Co Ltd, Hunan Luoyou Engine Parts Co Ltd, Hunan Jisheng International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o Ltd, Shandong Jili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5850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6330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633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30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330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330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57Splash 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差速器并解决了飞溅润滑所存在的润滑油油量需求大、容易产生泡沫、循环时间短、动力经济性差、润滑噪音大的问题。一种能够形成转向和轴向润滑通道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包括由变速器壳体和离合器壳体围成的变速器箱,变速器箱内设有差速器壳体、差速器齿圈和挡油罩,离合器壳体设有第一支撑通孔,差速器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一差速器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通孔内,挡油罩套设在差速器壳体上,挡油罩位于差速器齿圈和第一差速器轴承之间,挡油罩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沿挡油罩轴向延伸周向分布的挡条,挡油罩、差速器齿圈和变速器箱之间形成差速器转向润滑通道,离合器壳体、挡油罩和挡条之间围成若干差速器轴向润滑通道。

Description

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差速器,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差速器是一种能使旋转运动自一根轴传至两根轴,并使后者相互间能以不同转速旋转的差动机构。汽车差速器是驱动桥的主件,它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800533570、公开日为2013年8月21日、名称为“电气触发的锁止式差速器”的专利文件中即公开了一现有结构的汽车差速器,汽车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和位于差速器壳体内的两个半轴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半轴安装孔。使用时,将差速器壳体安装在变速器箱内,变速器箱的两端设有支撑孔,差速器壳体的两端各通过一个差速器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变速器箱两端的支撑孔内,汽车的左右半轴同时穿过轴孔和半轴安装孔而伸入差速器壳体内后一一对应地同两个半轴齿轮连接在一起,通过半轴齿轮驱动而进行转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变速器箱内注入润滑油以对变速器内部零部件如差速器进行润滑以延长寿命,润滑特别是对齿轮及轴承的寿命起到关键作用。合理地选择与设计润滑方法及润滑系统和装置,对降低摩擦阻力,减少表面磨损和维持油温,使变速器具有良好的润滑状况和工作性能,保证变速器高效运转,延长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202814047、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11月11日、名称为“差速器润滑装置”。该专利文件中的差速器润滑装置包括:差速器、差速器桥壳(又称差速器壳体)和紧固螺栓,该装置在差速器桥壳上设有油勺。该差速器润滑装置,在车桥运转环境下,保证桥壳内润滑油充分搅动飞溅,有助于差速器总成的润滑和主动锥齿轮轴承的充分润滑。不会因为润滑不足或润滑不到位导致的总成过热,机构烧结。减少总成的使用寿命。现有的对差速器进行润滑的方式都如该专利文件中公开的那样,是采用飞溅润滑的方式进行润滑的、即在变速器箱中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变速器齿轮副高速旋转时将润滑油液飞溅到需要润滑的齿轮、轴及轴承等相关零部件上而实现润滑。
现有的飞溅润滑的方式存在以下不足:润滑油油量需求大,容易产生泡沫,油在变速器箱内的循环时间短,不利于润滑,搅油量大后动力损失明显,不利于动力经济性,飞溅时所产生的润滑噪音大。
另外现有的变速器润滑机构正如背景技术中的专利文件1中公开的那样,变速器的差速器均为不带密封的开放式差速器,油封需布置在变速器箱上,油封外圈与变速器箱的壳体配合,油封内圈与整车的半轴配合。在未安装传动轴或者油堵时,变速器不能装油进行试验和运输等作业;若需装油试验或运输,必须另行加工油堵或者试验用传动轴而封堵在左右轴孔中,而在实际使用中,油堵和试验用传动轴都是不需要的、故造成成本浪费,给试验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形成转向和轴向润滑通道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解决了现有的飞溅润滑所存在的润滑油油量需求大、容易产生泡沫、循环时间短、动力经济性差、润滑噪音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在没有安装半轴时变速器也能够装入润滑油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变速器在没有装入半轴时需要外加部件对轴孔进行封闭才能够装入润滑油而导致的试验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定期补充润滑油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需要人工定期补充润滑油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包括变速器箱和位于变速器箱内的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外部连接有差速器齿圈,所述变速器箱由变速器壳体和离合器壳体围成,所述离合器壳体设有第一支撑通孔,所述变速器壳体设有第二支撑通孔,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一端通过第一差速器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通孔内、另一端通过第二差速器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通孔内,所述变速器箱内固接有挡油罩,所述挡油罩套设在所述差速器壳体上,所述挡油罩位于所述差速器齿圈和第一差速器轴承之间,所述挡油罩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沿挡油罩轴向延伸周向分布的挡条,所述挡油罩、差速器齿圈和变速器箱之间形成差速器转向润滑通道,所述离合器壳体、挡油罩和挡条之间围成若干差速器轴向润滑通道。
使用时,通过飞溅进行润滑的同时,飞溅起的润滑油受到挡油罩的阻挡和导向,分别沿转向润滑通道和轴向润滑通道进行流动,而对差速器齿圈和第一差速器轴承进行润滑。
作为优选,所述挡油罩为锥形,所述挡油罩位于第一变速器轴承的一端为小径端,所述挡油罩外表面位于相邻的挡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若干沿挡条延伸方向分布的缓流台阶。能够进一步延长润滑油的循环时间、降低泡沫的产生量和降低润滑噪音。
作为优选,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半轴安装孔,所述差速器壳体内设有两个半轴齿轮,所述半轴齿轮的外端设有轴颈,所述轴颈为管状结构,两个半轴齿轮的所述轴颈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两个半轴安装孔,两个半轴齿轮的所述轴颈通过油封一一对应地同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半轴齿轮的内端密封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半轴齿轮、油封和变速器箱之间围成密封腔,所述差速器壳体、差速器齿圈、第一差速器轴承和第二差速器轴承都位于所述密封腔内。在没有安装半轴时即形成了一个密封腔,所以在没有安装半轴时就能加入润滑油,无需用堵头等部件进行封闭。实现了第二个发明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油封的内端面设有沿油封周向延伸的环形胀开槽,所述胀开槽的内侧壁的内周面设有沿油封周向延伸的缓振槽,所述缓振槽的内外侧壁都同所述轴颈密封连接在一起。设置胀开槽,油封的密封效果能够随着密封腔内的油压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密封效果更好。设置缓振槽,当半轴产生径向晃动时、缓振槽能够吸收该振动从而使得变速器向外传动的转动量小,起到降低车辆振动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缓振槽的内侧壁的外周面上设有止裂槽。能够降低缓振槽的内侧壁的刚性的同时而弹性增加,当半轴产生轴向摆动时,既能够有效吸收振动能量、又能够防止缓振槽产生开裂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胀开槽的外侧壁沿油封的轴向的两端和所述变速器外壳之间都设有纳污槽。使用过程中当密封腔内的润滑油中产生磨损掉落下等的杂质时,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使得杂质径向外移,当杂质移到纳污槽内时,被滞留在纳污槽内而避免再次进入转动部件之间而导致部件损伤,同时杂质的积集还起到增加密封效果的作用。
本发明还包括润滑油补充机构,所述变速器箱设有加油孔,所述润滑油补充机构包括储油罐、出油通道、破膜杆和腐蚀液储存箱,所述出油通道一端设有进油斗,另一端设有同所述加油孔对接在一起的加油嘴,所述储油罐包括至少两个依次套设并固接在一起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下侧壁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密封连接有密封膜,所述进油斗位于所述出油口的下方,所述破膜杆沿竖直方向延伸且连接在所述进油斗内,所述破膜杆、以及所有的腔体的出油口都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内设有定期腐透式浮筒,所述定期腐透式浮筒包括下端开口的耐腐性外壳和若干由可被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耗费设定时长腐蚀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分割出若干浮室,所述浮室的数量同所述腔体的数量相等,所述隔板沿上下方向分布,所述储油罐通过所述浮筒浮起在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上,每一个所述浮室都能够独立地将所述储油罐浮起;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每腐蚀破一个浮室而导致储油罐下降一次的过程中、所述破膜杆仅能戳破一个腔体上的密封膜。能够对变速器进行自动定期补充润滑油。实现了第三个发明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罐和腐蚀液储存箱二者,一者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杆、另一种连接有套设在导杆上的导向套,所述进油斗和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固接在一起。能够有效地防止储油罐下降的过程中导致储油罐产生水平方向的晃动而导致破膜杆不能够戳破密封膜的现象。提高了破膜时的可靠性。所述进油斗和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固接在一起,能够防止破膜杆和所述腐蚀液储存箱之间产生沿上下方向的相对运动而导致破膜杆将密封膜误戳破的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内设有可浮在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上的压浪板,所述外壳沿上下方向可升降地穿过所述压浪板。使用过程中腐蚀液储存箱受到振动时会产生腐蚀液晃动现象,腐蚀液晃动所产生的波浪会导致定期腐透式浮筒产生升降现象,该升降现象幅度过大时会导致破膜杆戳破密封膜而导致润滑油没有到设定时间即流出的现象,也即产生振动而导致的误动作现象。设置压浪板后,则能够有效降低振动而导致的定期腐透式浮筒的升降幅度,起到避免振动而导致的误动作现象。
作为优选,所述压浪板的周面同所述腐蚀液储存箱的侧壁抵接在一起。能够使消浪效果达到最佳,使得只有腐蚀液储存箱不产生侧倾,则定期腐透式浮筒基本不产生相对于腐蚀液储存箱的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轴颈内设有密封圈。使用时,密封圈将半轴和轴颈密封在一起,能够优选防止杂物进入半轴齿轮而导致磨损。
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通过设计挡油罩,挡油罩上设计周向分布轴向延伸的挡条,使得润滑油沿差速器齿圈的流速受到削弱且阻挡飞溅润滑的油液,从而增加润滑油对变速器内部热量的吸收时间,提高了散热效果,减少了润滑油的拌油损失,减少了泡沫的形成,提高了润滑油的利用率,降低了润滑噪音,润滑油能够换向进行流动而润滑第一差速器轴承,流速降低量大,油量要求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油罩沿轴向进行投影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的润滑油补充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润滑油补充机构腐蚀破一个浮室时的示意图。
图8为润滑油补充机构腐蚀破二个浮室时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四中的润滑油补充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变速器箱1、离合器壳体11、变速器壳体12、第一支撑通孔13、第二支撑通孔14、加油孔15、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前壳体21、差速器后壳体22、第一差速器轴承23、第二差速器轴承24、第一半轴安装孔25、第二半轴安装孔26、第一半轴齿轮31、第一半轴齿轮轴颈311、第一半轴齿轮端盖312、第二半轴齿轮32、第二半轴齿轮轴颈321、第二半轴齿轮端盖322、第一轴颈部密封圈41、第二轴颈部密封圈42、第一油封51、第二油封52、胀开槽53、胀开槽的内侧壁531、胀开槽的外侧壁532、缓振槽54、缓振槽的内侧壁541、缓振槽的外侧壁542、止裂槽55、纳污槽56、密封腔6、差速器齿圈7、挡油罩8、紧固螺栓81、挡条82、缓流台阶83、润滑油补充机构9、储油罐91、腔体911、出油口912、密封膜913、出油通道92、进油斗921、加油嘴922、破膜杆93、腐蚀液储存箱94、压浪板941、定期腐透式浮筒95、外壳951、隔板952、浮室953、导杆96、腐蚀液97、连接杆98、连接块9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包括变速器箱1、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齿圈7和挡油罩8。
变速器箱1由变速器壳体12和离合器壳体11围成。离合器壳体11设有第一支撑通孔13。变速器壳体12设有第二支撑通孔14。
差速器壳体2位于变速器箱1内。差速器壳体2包括差速器前壳体21和差速器后壳体22。差速器前壳体21的前端通过第一差速器轴承23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通孔13内。差速器前壳体21的前端设有第一半轴安装孔25。差速器前壳体21的后端同差速器后壳体22的前端连接在一起。差速器后壳体22的后端通过第二差速器轴承24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通孔14内。差速器后壳体22的后端设有第二半轴安装孔26。
差速器齿圈7位于变速器箱1内。差速器齿圈7套设并固定在差速器后壳体2外部。第一差速器轴承23距离差速器齿圈7的距离大于第二差速器轴承24距离差速器齿圈7的距离。
挡油罩8位于变速器箱1内。挡油罩8通过紧固螺栓81同离合器壳体11固接在一起。挡油罩8套设在差速器壳体2上。挡油罩8位于差速器齿圈7和第一差速器轴承23之间。挡油罩8为锥形。挡油罩8位于第一变速器轴承的一端为小径端。挡油罩8、差速器齿圈7和变速器箱体1之间形成差速器转向润滑通道。
参见图2,挡油罩8外表面设有若干挡条82。挡条82沿挡油罩轴向延伸周向分布。挡油罩8位于相邻的挡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若干沿挡条延伸方向分布的缓流台阶83。
参见图1和图2,离合器壳体11、挡油罩8和挡条82之间围成若干条差速器轴向润滑通道。
使用时,将半轴和半轴齿轮安装到差速器壳体中,两根半轴通过油封同变速器箱密封连接在一起,在变速器箱1内注入润滑油到能够接触到变速器齿圈7的下端即可,变速器转动时,润滑油同时沿差速器转向润滑通道和变速器轴向润滑通道进行流动而实现润滑。
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3,还包括第一半轴齿轮31和第二半轴齿轮32。第一半轴齿轮31和第二半轴齿轮32的分布方向同第一差速器轴承23和第二差速器轴承24的分布方向分布相同。第一半轴齿轮31和第二半轴齿轮32的轴线平行且沿第一差速器轴承23和第二差速器轴承24的分布方向延伸。第一半轴齿轮31和第二半轴齿轮32都位于差速器壳体2内。第一半轴齿轮31的外端设有第一半轴齿轮轴颈311。第一半轴齿轮轴颈311为管状结构。第一半轴齿轮轴颈311穿过第一半轴安装孔25。第一半轴齿轮轴颈311通过第一油封51同第一支撑通孔13密封连接在一起。第一半轴齿轮轴颈311内设有第一轴颈部密封圈41。第一轴颈部密封圈41为O型密封圈。第一半轴齿轮31的内端密封连接有第一半轴齿轮端盖312。第二半轴齿轮32的外端设有第二半轴齿轮轴颈321。第二半轴齿轮轴颈321为管状结构。第二半轴齿轮轴颈321穿过第二半轴安装孔26。第二半轴齿轮轴颈321通过第二油封52同第二支撑通孔14密封连接在一起。第二半轴齿轮轴颈321内设有第二轴颈部密封圈42。第二轴颈部密封圈42为O型密封圈。第二半轴齿轮32的内端密封连接有第二半轴齿轮端盖322。第一半轴齿轮端盖312、第一半轴齿轮41、第一油封51、变速器箱1、第二油封52、第二半轴齿轮32和第二半轴齿轮端盖322之间围成密封腔6。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齿圈7、第一差速器轴承23和第二差速器轴承24都位于密封腔6内。
第一油封51和第二油封51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以下就第一油封51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作具体说明。
参见图4,第一油封51的内端面设有环形胀开槽53。胀开槽53沿第一油封51周向延伸。胀开槽的内侧壁531的内周面设有缓振槽54。缓振槽54为沿第一油封51周向延伸的环形槽。缓振槽的内侧壁541和缓振槽的外侧壁542都同第一半轴齿轮轴颈311密封连接在一起。缓振槽的内侧壁541的外周面上设有止裂槽55。胀开槽的外侧壁532同第一支撑通孔13密封连接在一起。胀开槽的外侧壁532沿第一油封的轴向的两端和变速器箱1之间都设有纳污槽56。
参见图3,在非使用状态下时,即可将润滑油装到密封腔6内而对差速器进行润滑。使用时一根半轴经过第一半轴齿轮颈311伸入差速器壳体2内而同第一半轴齿轮31连接在一起,第一密封圈41将该半轴和第一半轴齿轮颈311密封连接在一起;另一根半轴经过第二半轴齿轮颈321伸入差速器壳体2内而同第二半轴齿轮32连接在一起,第二密封圈42将该半轴和第二半轴齿轮颈321密封连接在一起。动力输入变速器后驱动差速器壳体2转动,差速器壳体2通过对应的传动机构驱动第一半轴齿轮31和第二半轴齿轮32转动,半轴齿轮驱动半轴转动而实现动力的输出。
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5,还包括润滑油补充机构9。变速器箱1设有加油孔15。加油孔15同密封腔6连通。润滑油补充机构9包括储油罐91、出油通道92和腐蚀液储存箱94。
出油通道92的一端设有加油嘴922、另一端设有进油斗921。加油嘴922同加油孔15对接在一起。进油斗921位于储油罐91的下方。加油嘴922要低于储油罐91,也即出油通道92中的油能够自动流进加油嘴922而进入密封腔6中。
腐蚀液储存箱94同变速器箱1连接在一起。
参见图6,润滑油补充机构还包括破膜杆93、定期腐透式浮筒95和导杆96。
储油罐91通过连接杆98同定期腐透式浮筒95连接在一起。连接杆98和定期腐透式浮筒95之间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储油罐91包括至少两个本实施例中为4个依次套设并固接在一起的腔体911。腔体911中装有润滑油(润滑油图中没有画出)。腔体911的下侧壁设有出油口912。出油口912密封连接有密封膜913。4个腔体的共计4个出油口912位于同一条竖直直线上且位于破膜杆93的正上方。相邻的密封膜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油斗921通过连接块99同腐蚀液储存箱94固接在一起。
破膜杆93沿竖直方向延伸。破膜杆93的下端连接在进油斗921内。破膜杆93位于储油罐91的下方。
腐蚀液储存箱94位于储油罐91的下方。
定期腐透式浮筒95位于腐蚀液储存箱94内。定期腐透式浮筒95包括下端开口的耐腐性外壳951和四块隔板952。隔板952为铝板。隔板952沿上下方向分布。隔板952将外壳951分割成4个沿上下方向分布的浮室953。相邻的隔板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的隔板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的密封膜之间的距离。
导杆96沿竖直方向延伸。导杆96的一端同储油罐91固接在一起。导杆96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设在腐蚀液储存箱94外的导套中。
参见图7,当要启动润滑油补充机构时,将腐蚀液97注入到腐蚀液储存箱94中,腐蚀液97将定期腐透式浮筒95浮起而实现出油箱91的浮起,当储油箱91浮起到破膜杆93和位于最外层腔体中的密封膜之间的距离小于相邻的密封膜之间的距离时停止加入腐蚀液。每一个浮室953所产生的浮力都能够独立地将储油罐91浮起。本实施例中腐蚀液97为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控制腐蚀液97的浓度或/和隔板的厚度,使得隔板在设定时长内被腐蚀液97腐蚀破,该数据可以通过试验得知。
当倒入腐蚀液97的时间达到一个设定时长时、隔板952中位于最下方的隔板被腐蚀破,腐蚀液进入浮室953中位于最下方的浮室中,储油罐91下降到通过浮室953中从下而上数的第二个浮室浮起,下降过程中位于最外层腔体中的密封膜913-1被破膜杆93戳破、腔体911中位于最外层的腔体中的润滑油由对应的出油口流到出油通道92中而流到密封腔6中对差速器进行一次自动补油。
参见图8,当倒入腐蚀液97的时间达到二个设定时长时、隔板952中位于次下方的隔板也被腐蚀破,腐蚀液进入浮室953中位于次下方的浮室中,储油罐91下降到通过浮室953中从下而上数的第三个浮室浮起,下降过程中位于次外层腔体中的密封膜也被破膜杆93戳破、腔体911中位于次外层的腔体中的润滑油由次外层腔体上的出油口和最外层腔体中的出油口流出后滴落到出油通道92中而流到密封腔6中对差速器进行再一次自动补油;依次类推,本实施例中可以进行四次自动补油,然后更换自动润滑油补充机构再进行自动补油。
实施例四,参见图9,同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为:腐蚀液储存箱94内设有浮在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97上的压浪板941。外壳951沿上下方向可升降地穿过压浪板941。压浪板941的周面同腐蚀液储存箱94的侧壁抵接在一起。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包括变速器箱(1)和位于变速器箱内的差速器壳体(2),所述差速器壳体(2)外部连接有差速器齿圈(7),所述变速器箱(1)由变速器壳体(12)和离合器壳体(11)围成,所述离合器壳体(11)设有第一支撑通孔(13),所述变速器壳体(13)设有第二支撑通孔(14),所述差速器壳体(2)的一端通过第一差速器轴承(23)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通孔(13)内、另一端通过第二差速器轴承(24)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通孔(14)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箱(1)内固接有挡油罩(8),所述挡油罩(8)套设在所述差速器壳体(2)上,所述挡油罩(8)位于所述差速器齿圈(7)和第一差速器轴承(23)之间,所述挡油罩(8)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沿挡油罩轴向延伸周向分布的挡条(82),所述挡油罩(8)、差速器齿圈(7)和变速器箱(2)之间形成差速器转向润滑通道,所述离合器壳体(2)、挡油罩(8)和挡条(82)之间围成若干差速器轴向润滑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罩(8)为锥形,所述挡油罩(8)位于第一变速器轴承的一端为小径端,所述挡油罩(8)外表面位于相邻的挡条之间的部分上设有若干沿挡条延伸方向分布的缓流台阶(8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壳体(2)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半轴安装孔(23、34),所述差速器壳体内设有两个半轴齿轮(31、32),所述半轴齿轮(31、32)的外端设有轴颈(311、321),所述轴颈(311、321)为管状结构,两个半轴齿轮的所述轴颈(311、321)一一对应地穿过所述两个半轴安装孔(23、24),两个半轴齿轮的所述轴颈(311、321)通过油封(51、52)一一对应地同第一支撑孔(13)和第二支撑孔(14)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半轴齿轮(31、32)的内端密封连接有端盖(312、322),所述端盖(312、322)、半轴齿轮(31、32)、油封(51、52)和变速器箱(1)之间围成密封腔(6),所述差速器壳体(2)、差速器齿圈(7)、第一差速器轴承(23)和第二差速器轴承(24)都位于所述密封腔(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51、52)的内端面设有沿油封周向延伸的环形胀开槽(53),所述胀开槽的内侧壁(531)的内周面设有沿油封周向延伸的缓振槽(54),所述缓振槽的内外侧壁(541、542)都同所述轴颈(311、321)密封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振槽(54)的内侧壁的外周面上设有止裂槽(5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开槽的外侧壁(532)沿油封的轴向的两端和所述变速器外壳(1)之间都设有纳污槽(56)。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润滑油补充机构,(9)所述变速器箱(1)设有加油孔(15),所述润滑油补充机构包括储油罐、出油通道、破膜杆和腐蚀液储存箱,所述出油通道一端设有进油斗,另一端设有同所述加油孔对接在一起的加油嘴,所述储油罐包括至少两个依次套设并固接在一起的腔体,所述腔体的下侧壁设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密封连接有密封膜,所述进油斗位于所述出油口的下方,所述破膜杆沿竖直方向延伸且连接在所述进油斗内,所述破膜杆、以及所有的腔体的出油口都位于同一条竖直线上,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内设有定期腐透式浮筒,所述定期腐透式浮筒包括下端开口的耐腐性外壳和若干由可被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耗费设定时长腐蚀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分割出若干浮室,所述浮室的数量同所述腔体的数量相等,所述隔板沿上下方向分布,所述储油罐通过所述浮筒浮起在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上,每一个所述浮室都能够独立地将所述储油罐浮起;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每腐蚀破一个浮室而导致储油罐下降一次的过程中、所述破膜杆仅能戳破一个腔体上的密封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和腐蚀液储存箱二者,一者连接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杆、另一种连接有套设在导杆上的导向套,所述进油斗和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固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液储存箱内设有可浮在腐蚀液储存箱内的腐蚀液上的压浪板,所述外壳沿上下方向可升降地穿过所述压浪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浪板的周面同所述腐蚀液储存箱的侧壁抵接在一起。
CN201410585057.2A 2014-10-28 2014-10-28 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 Active CN1046330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5057.2A CN104633070B (zh) 2014-10-28 2014-10-28 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85057.2A CN104633070B (zh) 2014-10-28 2014-10-28 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3070A true CN104633070A (zh) 2015-05-20
CN104633070B CN104633070B (zh) 2017-06-23

Family

ID=53212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85057.2A Active CN104633070B (zh) 2014-10-28 2014-10-28 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633070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5231A (zh) * 2016-08-28 2016-12-07 高邮市北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电动车后桥的后驱总成
CN107866804A (zh) * 2016-09-26 2018-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机器人、齿轮装置以及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1706599A (zh) * 2020-05-29 2020-09-25 江苏永昊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润滑功能螺栓
CN112483636A (zh) * 2020-10-27 2021-03-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用大滑油流量中央传动壳体
CN112483635A (zh) * 2020-10-27 2021-03-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用大滑油流量中央传动机构
CN114161880A (zh) * 2021-10-29 2022-03-11 苏州渭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CN115405682A (zh) * 2022-07-21 2022-11-29 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 一种后驱式电动汽车后桥动力传递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1040A (ja) * 1999-11-12 2001-05-25 Isuzu Motors Ltd 差動歯車装置の潤滑構造
CN1614264A (zh) * 2003-11-04 2005-05-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防漏油装置
CN202108974U (zh) * 2011-06-24 2012-01-11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 前驱动桥减速器壳体
CN103133673A (zh) * 2013-02-27 2013-06-05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的电子无级变速器的润滑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202992139U (zh) * 2012-12-24 2013-06-12 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用于驱动桥用差速器的润滑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1040A (ja) * 1999-11-12 2001-05-25 Isuzu Motors Ltd 差動歯車装置の潤滑構造
CN1614264A (zh) * 2003-11-04 2005-05-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自动变速器的防漏油装置
CN202108974U (zh) * 2011-06-24 2012-01-11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 前驱动桥减速器壳体
CN202992139U (zh) * 2012-12-24 2013-06-12 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用于驱动桥用差速器的润滑结构
CN103133673A (zh) * 2013-02-27 2013-06-05 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的电子无级变速器的润滑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5231A (zh) * 2016-08-28 2016-12-07 高邮市北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电动车后桥的后驱总成
CN106195231B (zh) * 2016-08-28 2017-05-03 高邮市北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电动车后桥的后驱总成
CN107866804A (zh) * 2016-09-26 2018-04-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机器人、齿轮装置以及齿轮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1706599A (zh) * 2020-05-29 2020-09-25 江苏永昊高强度螺栓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润滑功能螺栓
CN112483636A (zh) * 2020-10-27 2021-03-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用大滑油流量中央传动壳体
CN112483635A (zh) * 2020-10-27 2021-03-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用大滑油流量中央传动机构
CN112483635B (zh) * 2020-10-27 2022-06-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用大滑油流量中央传动机构
CN112483636B (zh) * 2020-10-27 2022-06-14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用大滑油流量中央传动壳体
CN114161880A (zh) * 2021-10-29 2022-03-11 苏州渭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
CN115405682A (zh) * 2022-07-21 2022-11-29 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 一种后驱式电动汽车后桥动力传递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33070B (zh) 2017-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3070A (zh) 汽车差速器润滑结构
WO2012153589A1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01413578B (zh) 组合润滑齿轮箱
CN103825404A (zh) 电机与变速器集成冷却系统
KR20150106411A (ko) 수직 2단으로 인접한 기어트레인들의 윤활장치
CN103363081B (zh) 齿轮箱及工程机械
CN106481792A (zh) 用于高速动车组的齿轮箱
CN203453473U (zh) 鼓形齿接轴分油旋转密封装置
CN109538764A (zh) 一种小型无人船驱动轴系油脂密封防漏装置
CN203395158U (zh) 齿轮箱及工程机械
CN103016697B (zh) 一种改进的差速器润滑装置
CN105035918A (zh) 电梯曳引机
CN202431938U (zh) 齿轮传动装置
CN102284531B (zh) 浸没式拉丝机
CN104653746A (zh) 自密封型汽车差速器结构
CN211175236U (zh) 一种带有轴承润滑结构的高转速横置单级减速箱
CN201293090Y (zh) 一种组合润滑齿轮箱
CN203823026U (zh) 采煤机截割部冷却装置及采煤机
CN204999476U (zh) 电梯曳引机
CN204061836U (zh) 安装于施工升降机上减速箱的轴承润滑结构
CN102152714B (zh) 驱动桥桥壳改进结构
CN101973385A (zh) 全回转式舵桨的自润滑系统
JP2017110732A (ja) 差動装置
CN214465987U (zh) 一种具有动态油池的倾角减速器
CN112728050A (zh) 一种带壳冷却的同轴式行星齿轮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1

Address after: 315336 Binhai New Area, Hangzhou Bay, Zhejiang, No. two, No. 818 Road, No.

Applicant after: Ningbo lucky Luo You engine component Co., Ltd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Geely Luoyou Engine Co., Ltd.

Applicant after: Ji'nan Geely Auto Parts Co., Ltd.

Applicant after: Hunan Luoyou Engine Parts Co., Ltd.

Applicant after: Ningbo Shangzhongxia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Binhai New Area, Hangzhou Bay, Zhejiang, No. two, No. 818 Road, No.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lucky Luo You engine component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Geely Luoyou Engine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an Geely Auto Parts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Hunan Luoyou Engine Parts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Shandong Jili Transmissio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Shangzhongxia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Hunan Jisheng International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26

Address after: 315800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Beilun xinqie Hengshan Road No. 1528 Building 2, No. 3

Applicant after: Ningbo Shangzhongxia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Binhai New Area, Hangzhou Bay, Zhejiang, No. two, No. 818 Road, No.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lucky Luo You engine component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Geely Luoyou Engine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an Geely Auto Parts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Hunan Luoyou Engine Parts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Shangzhongxia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