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1243B - 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1243B
CN103181243B CN201280003223.2A CN201280003223A CN103181243B CN 103181243 B CN103181243 B CN 103181243B CN 201280003223 A CN201280003223 A CN 201280003223A CN 103181243 B CN103181243 B CN 103181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mentioned
led
light source
emit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322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1243A (zh
Inventor
大坪笃
松本弘之
上野山浩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81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1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1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1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20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 H05B45/22Controlling the colour of the light using optical feedback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单元,其具有色温不同的多个发光元件;以及点亮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光源单元。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执行以下处理:第一点亮处理,对上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第一发光元件群提供第一提供电流,来使上述光源单元放射第一色温的光;以及第二点亮处理,对上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第二发光元件群提供第二提供电流,来使上述光源单元放射与上述第一色温不同的第二色温的光。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调整上述第一提供电流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各自的大小,使得上述第一点亮处理中的上述光源单元的第一光通量与上述第二点亮处理中的上述光源单元的第二光通量相等。

Description

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的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以下照明装置:具有发光颜色不同的多种光源,分别对各光源的光输出进行调整(调光)来进行混色,由此能够调整照射到照明空间的光的颜色(例如参照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第2011-49123号(段落[0061]-段落[0068]以及第八图))。
该照明装置具有照射白色光的白色LED、照射日光色(昼光色)的光的日光色LED以及照射白炽灯色的光的白炽灯色LED,根据从红外线遥控器发送的红外线信号所包含的控制命令,来决定各颜色的LED的光输出。另外,根据该照明装置,还能够以个体方式使白色LED、日光色LED和白炽灯色LED中的任一个点亮。
另外,在使相同大小的电流分别流过发光颜色不同的多种光源的情况下,通常色温高的光源的光通量大而色温低的光源的光通量小。因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示出的照明装置中在使相同大小的电流分别流过各LED的情况下,色温最高的白色LED的光通量最大而色温最低的白炽灯色LED的光通量最小。因此,在从点亮白色LED的状态切换为日光色LED、白炽灯色LED时光通量减少,从而有时使使用者感觉到不适感。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还存在使日光色LED、白炽灯色LED的光输出增加来补偿光通量减少的方法,但是有时即使对日光色LED、白炽灯色LED进行全点亮也不能补偿光通量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由发光颜色的切换引起的光通量的变化的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一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单元,其具有色温不同的多个发光元件;以及点亮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光源单元。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执行以下处理:第一点亮处理,对上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第一发光元件群提供第一提供电流,来使上述光源单元放射第一色温的光;以及第二点亮处理,对上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第二发光元件群提供第二提供电流,来使上述光源单元放射与上述第一色温不同的第二色温的光。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调整上述第一提供电流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各自的大小,使得上述第一点亮处理中的上述光源单元的第一光通量与上述第二点亮处理中的上述光源单元的第二光通量相等。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二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一方式中,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使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不同,使得上述第一光通量与上述第二光通量相等。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三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二方式中,上述第一色温低于上述第二色温。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使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小于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使得上述第一光通量与上述第二光通量相等。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四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三方式中,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与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被决定为在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光通量小于上述第二光通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五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四方式中,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与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相等。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六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一方式中,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群和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群被决定为在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相等时上述第二光通量与上述第一光通量相等。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使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一致。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七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六方式中,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与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被选择为在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相等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光通量与上述第二光通量相等。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八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七方式中,上述第一色温低于上述第二色温。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比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多。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九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一~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上述第一色温低于上述第二色温。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群包括第一发光元件,该第一发光元件放射成为上述第一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被决定为使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定格光束)。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一~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上述第一色温低于上述第二色温。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群包括第二发光元件,该第二发光元件放射成为上述第二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被决定为使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一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一~第十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具备照度检测部,该照度检测部测量规定位置的照度。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调整上述第一提供电流和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使得由上述照度检测部测量得到的上述照度成为规定值。
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二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第一~第十一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述的照明装置;以及器具主体,其保持上述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概要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概要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框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点亮电路部的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概要主视图。
图6是表示使用于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LED的正向电流与相对光通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7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总光通量与调色比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操作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的远程控制器的框图。
图9是上述远程控制器的概要主视图。
图10是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概要图。
图11是表示使用于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LED的正向电流与相对光通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12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3的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总光通量与调色比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3是实施方式4的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概要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4的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总光通量与调色比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5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概要图。
图16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概要图。
图17是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概要主视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5的照明装置的光源单元的总光通量与调色比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9是将实施方式6的照明器具安装到顶棚面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20是实施方式6的照明器具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多个(在图示例子中4个)光源单元2以及控制光源单元2的点亮控制部6。此外,光源单元2的数量并不限定于4个。即,照明装置也可以具有一个以上的光源单元2。
光源单元2具有色温不同的多个(在图示例子中48个)发光元件220。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220为LED。因而,可以说,光源单元2为LED单元。
多个发光元件(LED)220包括色温互不相同的两种发光元件(LED)221、222。例如,如图2所示,光源单元2具备24个(第一)发光元件(LED)221和24个(第二)发光元件(LED)222。
第一发光元件(LED)221构成为放射色温相对低的光(例如,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48个发光元件220中的24个第一发光元件221构成用于从光源单元2放射色温(第一色温)的光的发光元件群(第一发光元件群)。即,第一发光元件群包括将成为第一色温(相当于白炽灯色的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进行放射的第一发光元件(LED)221。因此,第一发光元件群构成放射第一色温的光的光源(LED光源)22(22A)。
第二发光元件(LED)222构成为放射色温相对高的光(例如,相当于自然白(昼白色)的颜色的光)。48个发光元件220中的24个第二发光元件222构成用于从光源单元2放射色温(与第一色温不同的第二色温)的光的发光元件群(第二发光元件群)。即,第二发光元件群包括将成为第二色温(相当于自然白的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进行放射的第二发光元件(LED)222。因此,第二发光元件群构成放射第二色温的光的光源(LED光源)22(22B)。
此外,发光元件群也可以由一个发光元件220构成。即,发光元件群也可以由一个以上的发光元件220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2具有两个发光元件群(即,LED单元2具有两个LED光源22)。然而,光源单元2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发光元件群(即,LED单元2也可以具有3个以上的LED光源22)。
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执行多个点亮处理。在点亮处理中,点亮控制部6对多个发光元件220中的规定的发光元件群提供规定的提供电流,来使光源单元2放射规定色温的光。
点亮控制部6例如构成为执行两个点亮处理(第一点亮处理和第二点亮处理)。
在第一点亮处理中,点亮控制部6对多个发光元件220中的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A提供第一提供电流,使光源单元2放射第一色温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白炽灯色的光)。
在第二点亮处理中,点亮控制部6对多个发光元件220中的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B提供第二提供电流,使光源单元2放射与第一色温不同的第二色温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自然白的光)。
另外,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调整多个点亮处理各自中的提供电流的大小,使得多个点亮处理各自中的光源单元2的光通量(总光通量)相互相等。
例如,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调整第一提供电流与第二提供电流各自的大小,使得第一点亮处理中的光源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与第二点亮处理中的光源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相等。此外,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并不需要在严格意义上相等。只要在第一点亮处理与第二点亮处理之间进行切换时不会使使用者感到不适感,则也可以视为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相等。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LED单元2以及分别对LED单元2的LED光源22(22A、22B)进行点亮控制的点亮控制部6。
图5是LED单元2的外观图(概要主视图)。该LED单元2具备以圆弧状弯曲形成的印刷基板21、安装于印刷基板21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48个)LED220(221、222)以及用于对邻接的印刷基板21、21之间进行电连接的连接器23、24。
印刷基板21例如使用树脂或者金属(例如铝)形成。印刷基板21形成为圆弧状(大致扇状)。印刷基板21的厚度例如设定为1.0mm。此外,印刷基板21并不限定于圆弧状。
在印刷基板21的一面上,以如下方式安装色温不同的LED221、222:沿着印刷基板21的长边方向交替地安装色温不同的LED221、222,并且在印刷基板21的短边方向(宽度方向)上安装两列。
具体地说,各13个LED221、222配置于外侧列(图5中右侧的列),各11个LED221、222配置于内侧列(图5中左侧的列)。
即,在印刷基板21的一面上,安装有色温不同的LED221、222。在印刷基板21的一面上的短边方向(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图5中右端侧)设置有沿着印刷基板21的长边方向的发光元件阵列(第一发光元件阵列),在短边方向(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图5中左端侧)设置有沿着印刷基板21的长边方向的发光元件阵列(第二发光元件阵列)。
第一发光元件阵列包括13个LED221和13个LED222的合计26个LED220。第二发光元件阵列包括11个LED221和11个LED222的合计22个LED220。
在第一发光元件阵列和第二发光元件阵列中,LED221、222交替地以等间隔配置成一列。此外,在图5中,为了区分LED221、222彼此,用点图案表示LED221。
即,多个LED221和多个LED222以使光通量在印刷基板21的一面(LED单元2的表面)上均匀地分布的方式安装于印刷基板21的一面。因此,在第一点亮处理和第二点亮处理中,LED单元2的表面上的光的明亮度都变得均匀。
这样,由于交替地配置LED221、222,使得LED221、222被均等地配置,从而光的不均匀得到抑制。
另外,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发光区域与第二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发光区域实质上相同。因而,即使在第一点亮处理与第二点亮处理之间进行切换,LED单元2的发光区域实质上也不变化。因此,能够防止对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另外,在印刷基板21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安装有连接器23、24,通过将连接器23、24安装在上述两端部,能够缩短对邻接的LED单元2、2之间进行连接的电气配线(harness)8(参照图1)。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多个LED221来构成光源(LED光源)22A,由多个LED222来构成光源(LED光源)22B。
连接器23用于将LED光源22的阳极端子连接于外部电路(例如,点亮控制部6、其它LED单元2)。另外,连接器24用于将LED光源22的阴极端子连接于外部电路(例如,点亮控制部6、其它LED单元2)。
图2是LED单元(光源单元)2的电路图。
LED光源22A是将4个如下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而成的,各串联电路的阳极侧与连接器23的第一引脚pin1相连接,各串联电路的阴极侧与连接器24的第三引脚pin3相连接:该串联电路是将6个放射色温相对低的光(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的LED221(例如,NS2L157ART-H3: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串联连接而成的。
另外,LED光源22B是将4个如下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而成的,各串联电路的阳极侧与连接器23的第四引脚pin4相连接,各串联电路的阴极侧与连接器24的第一引脚pin1相连接:该串联电路是将6个放射色温相对高的光(相当于自然白的颜色的光)的LED222(例如,NS2W157ART-H3: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串联连接而成的。
此外,在日本工业标准(JIS Z9110照明基准总则)中,将相关色温小于3300K的光色定义为“暖色”,将超过5300K的光色定义为“冷色”,将3300K~5300K范围的光色定义为“中间色”。
另外,具有以下关系:在使相同大小的电流流过的情况下色温相对高的LED的光通量大于色温相对低的LED的光通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相同大小的电流流过的情况下LED222的光通量大于LED221的光通量。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ED单元)2中,第一色温低于第二色温。例如,第一色温为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的色温,第二色温为相当于自然白的颜色的光的色温。此外,第一色温和第二色温并不限定于上述例子。
在此,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A所包含的发光元件(LED)221的数量与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B所包含的发光元件(LED)222的数量被决定为在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第一光通量小于第二光通量。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A所包含的发光元件(LED)221的数量与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B所包含的发光元件(LED)222的数量相等。具体地说,LED光源22A所包含的LED221的数量与LED光源22B所包含的LED222的数量均为2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光源单元2具备多个LED220(221、222)以及安装了多个LED220的基板(印刷基板)21。在此,多个LED221和多个LED222以使光通量在印刷基板21的一面(LED单元2的表面)上均匀地分布的方式安装于印刷基板21的一面。因此,在第一点亮处理和第二点亮处理中,LED单元2的表面上的光的明亮度均变得均匀。
另外,多个LED221和多个LED222交替地配置在印刷基板21的一面上。因此,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发光区域与第二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发光区域实质上相同。因此,即使在第一点亮处理与第二点亮处理之间进行切换,LED单元2的发光区域实质上也不变化。因而,能够防止对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如图3所示,点亮控制部6例如具备多个(在图示例子中两个)点亮电路部60(61、62)、分别控制点亮电路部60(61、62)的控制部63、功率因数改善电路64以及遥控器接收部65。
功率因数改善电路64由以往公知的升压斩波电路构成,输出高于从商用的交流电源20提供的交流电压的直流电压。
控制部63由微型计算机和ROM、RAM等存储器构成,按照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来分别控制各点亮电路部61、62。此外,控制部63的动作电源是未图示的电源电路基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64的输出电压生成并提供的。
如图4所示,点亮电路部60(61、62)由降压斩波电路和驱动降压斩波电路的驱动电路601(611、621)构成,其中,该降压斩波电路将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64输出的直流电压降压至期望的直流电压。
降压斩波电路具备二极管D1、开关元件Q1、电阻R1、平滑电容器C1、电感L1以及电阻R2。
这种降压斩波电路是以往公知的,在功率因数改善电路64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上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在二极管D1的阳极与功率因数改善电路64的负极侧的输出端子之间插入了开关元件Q1和电阻R1的串联电路。另外,在二极管D1的阴极与阳极之间串联连接有由电解电容器形成的平滑电容器C1和电感L1,在平滑电容器C1的两端连接有放电用的电阻R2。
该降压斩波电路的动作是以往公知的,通过开关元件Q1以高频进行接通和断开,从输入电压(功率因数改善电路64的输出电压)降压所得到的直流电压从平滑电容器C1的两端输出。
另外,驱动电路601(611、621)根据从控制部63提供的控制信号来使开关元件Q1接通和断开。
在此,控制部63使点亮电路部60(61、62)的开关元件Q1间歇地进行动作,并且使动作时间(接通时间)相对于间歇动作的周期的占空比在从上限值(例如,100%)至下限值(例如,5%)的范围内增减,由此能够对LED光源22(22A、22B)的光输出进行调整(调光)。
也就是说,占空比越高则LED光源22(22A、22B)的光输出(光通量)越增加,占空比越低则LED光源22(22A、22B)的光输出(光通量)越减少。而且,在占空比为100%(调光范围的上限值)的情况下开关元件Q1始终接通,LED光源22(22A、22B)额定点亮。另一方面,在占空比为0%的情况下接通时间为0,因此开关元件Q1始终断开。因而,LED光源22(22A、22B)熄灭。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上述占空比称为调光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LED光源22A的LED221的发光颜色(白炽灯色)与LED光源22B的LED222的发光颜色(自然白)不同。因而,控制部63通过使LED光源22A的光输出(调光比)与LED光源22B的光输出(调光比)的比例变化,能够将从LED光源22A、22B照射到照明空间的光(以下,称为照明光。)的颜色在白炽灯色、中间色(白炽灯色与自然白之间的颜色)和自然白之间进行调整(调色)。
也就是说,LED光源22A的光输出(调光比)的比例越高则色温越低,LED光源22B的光输出(调光比)的比例越高则色温越高。
而且,在LED光源22A的调光比高于0%、且LED光源22B的调光比为0%的情况下光色变为白炽灯色,在LED光源22A的调光比为0%、且LED光源22B的调光比高于0%的情况下光色变为自然白。
即,在LED光源22A点亮而LED光源22B熄灭的情况下,LED单元2放射白炽灯色的光。在LED光源22A熄灭而LED光源22B点亮的情况下,LED单元2放射自然白的光。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LED光源22A的调光比与LED光源22B的调光比的比例称为调色比,将LED光源22A的调光比与LED光源22B的调光比的总和(照明光的调光比)称为总调光比。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LED光源22A、22B的总光通量与调色比的关系的图。
图7中的P1表示LED光源22A的调光比为0%而LED光源22B的调光比为100%的状态(调色比=0:100)。P1与由点亮控制部6执行了第二点亮处理的状态对应。即,在P1中,LED单元2放射自然白的光。此外,在P1中,LED光源22A的调光比也可以不是0%而是5%(下限值)。在P1中,LED光源22B的调光比为100%,因此来自LED光源22A的光的影响几乎没有,从LED单元2放射的光实质上成为自然白的光。
图7中的P2表示LED光源22A的调光比为100%而LED光源22B的调光比为0%的状态(调色比=100:0)。P2与由点亮控制部6执行了第一点亮处理的状态对应。即,在P2中,LED单元2放射白炽灯色的光。此外,在P2中,LED光源22B的调光比也可以不是0%而是5%(下限值)。在P2中,LED光源22A的调光比为100%,因此来自LED光源22B的光的影响几乎没有,从LED单元2放射的光实质上成为白炽灯色的光。
图7中的P3表示LED光源22A的调光比为100%且LED光源22B的调光比为100%的状态(调色比=100:100)。即,当从P1的状态仅增加LED光源22A的调光比时,调色比从P1变为P3。另外,当从P3的状态仅减少LED光源22B的调光比时,调色比从P3变为P2。
在P3中,LED光源22A、22B的调光比分别为100%,因此从LED单元2放射的光成为中间色的光。另外,光源单元2的总光通量在P3处成为最大(参照图7中的点d)。
即,在图7中等腰三角形的相等的两个边所交叉的顶点的位置(图7中的d点)与LED光源22A的调光比和LED光源22B的调光比都被设定为100%(调光范围的上限值)的调光调色状态对应,下面,将该状态称为“全亮状态”。此外,全亮状态下的照明光的光色成为中间色(自然白与白炽灯色之间的颜色)。
另外,上述等腰三角形的其它两个顶点中的左侧的顶点位置(图7中的b点)与LED光源22B的调光比被设定为100%、LED光源22A的调光比被设定为调光下限(或者熄灭)的调光调色状态对应,下面,将该状态称为“第一状态(仅使放射相当于自然白的颜色的光的LED光源22B全点亮的状态)”。
另一方面,右侧的顶点位置(图7中的c点)与LED光源22A的调光比被设定为100%、LED光源22B的调光比被设定为调光下限(或者熄灭)的调光调色状态对应,下面,将该状态称为“第二状态(仅使放射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的LED光源22A全点亮的状态)”。
而且,图7中的等腰三角形的部分与在总调光比为100%以上的范围内LED光源22A、22B的调光比被设定为任意的值的调光调色状态对应。另外,图7中的长方形的部分与在总调光比小于100%的范围内LED光源22A、22B的调光比被设定为任意的值的调光调色状态对应。而且,将上述等腰三角形与上述长方形组合而得到的图形(五角形)的内部(包括各边。)的任意位置与照明光的调光调色状态对应。
遥控器接收部65接收从远程控制器(以下,简称为遥控器。)9发送的红外线信号(受光),将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解调得到的后述的控制代码输出到控制部63。
而且,控制部63分别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整各LED光源22A、22B的调光比,使得成为与控制代码对应的总调光比和调色比。但是,也可以代替红外线信号,而从遥控器9发送将电波作为介质的无线信号、经由信号线的电信号。
如图8所示,遥控器9具备控制部91、操作输入部92、发光元件93、驱动电路94、液晶显示部95以及电源部96。
发光元件93是用于发送红外线信号的光源、例如红外线发光二极管,通过从驱动电路94提供驱动电流来放射(发送)红外线(红外线信号)。
操作输入部92具有多个按钮开关(未图示),该多个按钮开关通过后述的多种按钮被按压操作而分别接通,在各按钮开关被接通的情况下接受与各个按钮开关对应的操作输入而将操作信号输出到控制部91。
控制部91生成与从操作输入部92接收到的操作信号对应的控制代码并输出到驱动电路94,或者将与上述操作信号、上述控制代码对应的文字等显示在液晶显示部95中。
此外,在驱动电路94中对控制代码进行调制,并作为红外线信号而从发光元件93发送。
另外,电源部96对将电池作为电源的各部91~95提供动作电源。
图9是遥控器9的外观图(主视图)。遥控器9在由扁平的矩形箱状的合成树脂成型品形成的壳体100内部收纳有上述各部91~96。在壳体100的前表面上部露出液晶显示部95的显示面,在该显示面的下侧配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13个)按钮101~113,该多个按钮101~113用于对操作输入部92所具有的多个按钮开关进行按压操作。
例如,当对配置于壳体100的前表面中央的两个按钮108、109中的上侧的按钮108进行按压操作时,生成用于使总调光比上升的控制代码(调光指令<调光提高指令>)。另一方面,当对下侧的按钮109进行按压操作时,生成用于使总调光比下降的控制代码(调光指令<调光降低指令>)。另外,当按钮108、109的按压操作结束时,生成用于使总调光比的上升和下降停止的控制代码(调光指令<调光停止指令>)。然后,控制部63在接收到调光提高指令或者调光降低指令之后起至接收到调光停止指令之前的期间,以不改变调色比而仅使总调光比继续上升或者下降的方式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节LED光源22A、22B的调光比。
另外,当对在壳体100的前表面下部左右排列配置的两个按钮110、111中的左侧的按钮110进行按压操作时,生成用于使调色比下降(使色温提高)的控制代码(调色指令<调色降低指令>)。另一方面,当对右侧的按钮111进行按压操作时,生成用于使调色比提高(使色温降低)的控制代码(调色指令<调色提高指令>)。另外,当按钮110、111的按压操作结束时,生成用于使调色比的上升和下降停止的控制代码(调色指令<调色停止指令>)。然后,控制部63在接收到调色提高指令或者调色降低指令之后起至接收到调色停止指令之前的期间,以不改变总调光比而仅使调色比继续上升或者下降的方式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节LED光源22A、22B的调光比。
另外,当对以包围两个按钮108、109的方式在圆周上排列配置的4个按钮104~107中的上侧的按钮104进行按压操作时,生成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全亮状态”的控制代码。另外,当对左侧的按钮105进行按压操作时生成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的控制代码,当对右侧的按钮106进行按压操作时生成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控制代码。并且,当对下侧的按钮107进行按压操作时,生成用于切换为使用者存储在控制部63的存储器中的调光调色状态的控制代码。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左侧的按钮105进行按压操作来输出使LED光源22B全点亮的全点亮指令,并且通过对右侧的按钮106进行按压操作来输出使LED光源22A全点亮的全点亮指令。
另外,当对在壳体100前表面的液晶显示部95的正下方沿左右方向排列配置的3个按钮101~103中的中央的按钮102进行按压操作时,生成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总调光比和调色比)存储到控制部63的存储器中的控制代码。然后,接收到上述控制代码的控制部63将该时间点的总调光比和调色比存储到存储器中,在接收到通过对按钮107进行按压操作而生成的控制代码时,切换为存储在存储器中的调光调色状态。另外,当对左侧的按钮101进行按压操作时,生成用于利用外光进行自动调光或者自动熄灭的控制代码。此外,当对配置于壳体100前表面的最下部的按钮112进行按压操作时,生成用于使所有的LED光源22A、22B熄灭的控制代码。
图1是点亮控制部6与LED单元2的连接例,在本实施方式中4个LED单元2与点亮控制部6相连接。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为了区分4个LED单元2而标记为LED单元2A~2D来进行说明。
点亮电路部60(61、62)具备正极侧(高电位侧)的输出端子(在图1中用“A”表示)和负极侧(低电位侧)的输出端子(在图1中用“K”表示)。
各点亮电路部61、62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与连接器66相连接。各点亮电路部61、62的负极侧的输出端子与连接器67相连接。
连接器66与LED单元2(2A)的阳极侧的连接器23(23A)相连接。由此,点亮电路部61、62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经由连接器66分别与连接器23A的第四引脚pin4和第一引脚pin1相连接。
连接器67与LED单元2(2D)的阴极侧的连接器24(24D)相连接。由此,点亮电路部61、62的负极侧的输出端子经由连接器67分别与连接器24D的第一引脚pin1和第三引脚pin3相连接。
LED单元2A经由电气配线8(8A)与LED单元2B相连接。即,LED单元2A的阴极侧的连接器24(24A)与电气配线8A的第一连接器81A相连接,LED单元2B的阳极侧的连接器23(23B)与电气配线8A的第二连接器82A相连接。由此,LED单元2A的连接器24A的第一引脚pin1和第三引脚pin3分别经由电气配线8A与LED单元2B的连接器23B的第四引脚pin4和第一引脚pin1进行电连接。
LED单元2B经由电气配线8(8B)与LED单元2C相连接。即,LED单元2B的阴极侧的连接器24(24B)与电气配线8B的第一连接器81B相连接,LED单元2C的阳极侧的连接器23(23C)与电气配线8B的第二连接器82B相连接。由此,LED单元2B的连接器24B的第一引脚pin1和第三引脚pin3分别经由电气配线8B与LED单元2C的连接器23C的第四引脚pin4和第一引脚pin1进行电连接。
LED单元2C经由电气配线8(8C)与LED单元2D相连接。即,LED单元2C的阴极侧的连接器24(24C)与电气配线8C的第一连接器81C相连接,LED单元2D的阳极侧的连接器23(23D)与电气配线8C的第二连接器82C相连接。由此,LED单元2C的连接器24C的第一引脚pin1和第三引脚pin3分别经由电气配线8C与LED单元2D的连接器23D的第四引脚pin4和第一引脚pin1进行电连接。
这样,在点亮电路部61的输出端子之间串联连接LED单元2A的LED光源22B、LED单元2B的LED光源22B、LED单元2C的LED光源22B以及LED单元2D的LED光源22B。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点亮电路部61的输出端子之间连接96个LED222。
另外,在点亮电路部62的输出端子之间串联连接LED单元2A的LED光源22A、LED单元2B的LED光源22A、LED单元2C的LED光源22A以及LED单元2D的LED光源22A。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点亮电路部62的输出端子之间连接96个LED22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点亮控制部6的点亮电路部61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与第四引脚pin4相连接、并且点亮电路部62的正极侧的输出端子与第一引脚pin1相连接的连接器66连接到LED单元2A的连接器23。另外,点亮控制部6的点亮电路部61的负极侧的输出端子与第一引脚pin1相连接、并且点亮电路部62的负极侧的输出端子与第三引脚pin3相连接的连接器67连接到LED单元2D的连接器24。
另外,在LED单元2A的连接器24(24A)与LED单元2B的连接器23(23B)之间、LED单元2B的连接器24(24B)与LED单元2C的连接器23(23C)之间以及LED单元2C的连接器24(24C)与LED单元2D的连接器23(23D)之间分别经由由3个引脚的连接器81和4个引脚的连接器82构成的电气配线8(8A、8B、8C)进行连接。
图6是表示LED光源22(22A、22B)的LED220(221、222)的正向电流与相对光通量的关系的图表。
在使正向电流75mA流过放射相当于自然白的颜色的光的LED光源22B的LED222时的额定光通量为50lm,因此基于图6如式(1)那样求出LED222的光通量y2[lm]与正向电流x2[mA]的关系式。
[式1]
y 2 = 25 45 &CenterDot; x 2 + 8.3 - - - ( 1 )
另外,在使正向电流75mA流过放射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的LED光源22A的LED221时的额定光通量为46lm,因此,同样地如式(2)那样求出LED221的光通量y1[lm]与正向电流x1[mA]的关系式。
[式2]
y 1 = 23 45 &CenterDot; x 1 + 7.7 - - - ( 2 )
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二提供电流是使LED222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大约50lm)的电流(额定电流)。在LED光源22B中,6个LED222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4个。因而,将第二提供电流设定为300mA,使得75mA的正向电流分别流过4个串联电路。
各LED单元2具备由24个LED222构成的LED光源22B。因而,第二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为大约1200lm。因此,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4800lm。
选择第一提供电流使得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与第二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第二光通量(大约1200lm)相等。
LED光源22A的LED221的数量与LED光源22B的LED222的数量同样地是24。因而,选择第一提供电流使得LED221的光通量成为大约50lm。根据上式(2),在正向电流x1为大约82.7mA的情况下,LED221的光通量y1成为大约50lm。在LED光源22A中,6个LED221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4个。因而,将第一提供电流设定为大约330.8mA,使得大约82.7mA的正向电流分别流过4个串联电路。
各LED单元2具备由24个LED221构成的LED光源22A。因而,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为大约1200lm。因此,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4800lm。
即,点亮控制部6在第一点亮处理中将大约330.8mA的第一提供电流提供给4个LED单元2的串联电路。由此,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为大约1200lm,4个LED单元2的合计的光通量为大约4800lm。另外,点亮控制部6在第二点亮处理中将大约300mA的第二提供电流提供给4个LED单元2的串联电路。由此,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为大约1200lm,4个LED单元2的合计的光通量为大约4800lm。
这样,点亮控制部6使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不同,使得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相等。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色温低于第二色温。在该情况下,点亮控制部6使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小于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使得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相等。另外,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被决定为使第二发光元件(LED)222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动作。
当对遥控器9的按钮105进行按压操作时,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的控制代码(针对LED光源22B的全点亮指令)被输入到控制部63,控制部63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整LED光源22A、22B的调光比。即,点亮控制部6执行第二点亮处理。
具体地进行说明,控制部63为了点亮4个LED光源22B而将从点亮电路部61输出的电流(第二提供电流)设定为300mA,此时在上述各串联电路中分别流过75mA(100%)的电流。
因而,根据式(1),各LED光源22B的LED222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大约50lm。而且,关于分别具备24个LED222的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通过对流过各LED222的电流进行控制使得各LED222的输出成为额定光通量,由此成为大约4800lm(图7中的b点)。
另一方面,当对遥控器9的按钮106进行按压操作时,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控制代码(针对LED光源22A的全点亮指令)被输入到控制部63,控制部63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整LED光源22A、22B的调光比。即,点亮控制部6执行第一点亮处理。
具体地进行说明,控制部63为了点亮4个LED光源22A而将从点亮电路部62输出的电流(第一提供电流)设定为330.8mA,此时在上述各串联电路中分别流过82.7mA(110.3%)的电流。
因而,根据式(2),各LED光源22A的LED221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大约50lm。而且,关于分别具备24个LED221的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对流过各LED221的电流进行控制使得各LED221的输出成为额定光通量以上(110.3%),由此成为大约4800lm(图7中的c点)。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多种LED光源22(22A、22B),其放射色温不同的光;以及点亮控制部6,其通过对多种LED光源22(22A、22B)分别进行点亮控制,来调节光色。在分别使相同大小的电流流过多种LED光源22A、22B的情况下,具有如下关系:色温相对高的LED光源22B的光通量大于色温相对低的LED光源22A的光通量。点亮控制部6在根据来自外部的全点亮指令来使某一个LED光源22全点亮的状态下,将提供给色温相对高的LED光源22B的提供电流设定为低于提供给色温相对低的LED光源22A的提供电流,使得输出光通量大致相等。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单元(LED单元)2,其具有色温不同的多个发光元件(LED)220(221、222);以及点亮控制部6,其控制光源单元2。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执行以下处理:第一点亮处理,对多个发光元件(LED)220中的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A提供第一提供电流来使光源单元2放射第一色温的光;以及第二点亮处理,对多个发光元件(LED)220中的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B提供第二提供电流来使光源单元2放射与第一色温不同的第二色温的光。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调整第一提供电流与第二提供电流各自的大小,使得第一点亮处理中的光源单元2的第一光通量与第二点亮处理中的光源单元2的第二光通量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使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不同,使得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色温低于第二色温。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使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小于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使得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A所包含的发光元件(LED)221的数量与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B所包含的发光元件(LED)222的数量被决定为在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第一光通量小于第二光通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A所包含的发光元件(LED)221的数量与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B所包含的发光元件(LED)222的数量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色温低于第二色温。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B包括放射成为第二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第二发光元件(LED)222。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被决定为使第二发光元件(LED)222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
也就是说,通过上述那样进行控制,能够使设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的总光通量(第二光通量)与设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的总光通量(第一光通量)大致相等,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在从第一状态调色为第二状态时以及从第二状态调色为第一状态时不会使使用者感到不适感的照明装置。
因而,根据上述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能够减少由切换发光颜色所引起的光通量的变化。即,起到以下效果:能够提供一种减少了发光颜色不同的多种LED光源22之间的光通量的变化的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调整流过LED光源22的输出电流(提供电流),使得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一致。因此,能够使各LED光源22的LED220的数量相同。因此,能够使LED220的配置间隔固定,能够进一步抑制LED单元2的光不均匀。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切换为第一状态或者第二状态时只要按下按钮105或者106即可,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来进行切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点亮控制部6也可以控制提供给各LED光源22的提供电流,使得在使与全点亮指令对应的LED光源22全点亮、并且使其余的LED光源22熄灭或者以规定的最小光通量来点亮时的合成光通量大致相等。
在此,也可以设置照度检测部(未图示),该照度检测部对被照射来自LED单元2的LED光源22A、22B的光的照射面(例如地面)的照度进行检测,以使照度检测部的检测照度大致固定的方式控制提供给各LED光源22A、22B的提供电流。
照度检测部(传感器部)例如配置于照明器具的器具主体的外周部。照度检测部构成为例如对从照度检测部起向下方大约2.4m的地面大约φ3m范围的照度进行检测。
当对遥控器9的按钮101进行按压操作时,生成用于利用外光进行自动调光或者自动熄灭的控制代码(自动控制代码)。点亮控制部6当从遥控器9接收到自动控制代码时,调整第一提供电流和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使得由照度检测部测量得到的照度成为规定值。
即,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也可以具备照度检测部(未图示),该照度检测部对被照射来自各LED光源22的光的照射面的照度进行检测。在该情况下,点亮控制部6控制提供给各LED光源22的提供电流,使得照度检测部的检测照度大致固定。
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也可以具备测量规定位置的照度的照度检测部(未图示)。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调整第一提供电流和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使得由照度检测部测量得到的照度成为规定值。规定值是例如在第二发光元件(LED)222的光通量为额定光通量时的规定位置的照度。另外,规定值也可以是在第一发光元件(LED)221的光通量为额定光通量时的规定位置的照度。即,根据期望的照度来适当地选择规定值。
根据该照明装置,能够将上述照射面(规定位置)的照度保持为大致固定。特别是,即使将来自LED单元2的光的颜色从自然白变化为白炽灯色,照明装置(照明器具)的照射面的照度也能够保持为大致固定(规定值)。因此,LED单元2的点亮控制变得容易。因而,不被LED单元2的色温的切换左右,而能够将期望照射面处的照度保持为大致固定。
(实施方式2)
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
在实施方式1的照明装置中,在输出全点亮指令时,将放射相当于自然白的颜色的光的LED光源22B的输出(LED222的光通量)设为额定光通量,将放射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的LED光源22A的输出(LED221的光通量)设为额定光通量以上,由此减少两个LED光源22A、22B之间的光通量的变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将放射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的LED光源22A的输出(LED221的光通量)设为额定光通量,将放射相当于自然白的颜色的光的LED光源22B的输出(LED222的光通量)设为额定光通量以下,由此减少两个LED光源22A、22B之间的光通量的变化。此外,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对同一结构要素附加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LED单元2和点亮控制部6,该点亮控制部6分别对LED单元2的LED光源22(22A、22B)进行点亮控制。
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提供电流是使LED221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大约46lm)的电流(额定电流)。在LED光源22A中,6个LED221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4个。因而,将第一提供电流设定为300mA,使得75mA的正向电流分别流过4个串联电路。
各LED单元2具备由24个LED221构成的LED光源22A。因而,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为大约1105lm。因此,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4420lm。
第二提供电流被选择为使第二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与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第一光通量(大约1105lm)相等。
LED光源22B的LED222的数量与LED光源22A的LED221的数量同样地是24。因而,第二提供电流被选择为使LED222的光通量成为大约46lm。根据上式(1),在正向电流x2为大约67.9mA的情况下,LED222的光通量y2成为大约46lm。在LED光源22B中,6个LED222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4个。因而,将第二提供电流设定为271.6mA,使得大约67.9mA的正向电流分别流过4个串联电路。
各LED单元2具备由24个LED222构成的LED光源22B。因而,第二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为大约1105lm。因此,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4420lm。
即,点亮控制部6在第一点亮处理中将大约300mA的第一提供电流提供给4个LED单元2的串联电路。由此,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成为大约1105lm,4个LED单元2的合计的光通量成为大约4420lm。另外,点亮控制部6在第二点亮处理中将271.6mA的第二提供电流提供给4个LED单元2的串联电路。由此,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成为大约1105lm,4个LED单元2的合计的光通量成为大约4420lm。
这样,点亮控制部6使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不同,使得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相等。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色温低于第二色温。在该情况下,点亮控制部6使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小于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使得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相等。另外,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被决定为使第一发光元件(LED)221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动作。
当对遥控器9的按钮105进行按压操作时,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的控制代码(针对LED光源22B的全点亮指令)被输入到控制部63,控制部63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整LED光源22A、22B的调光比。即,点亮控制部6执行第二点亮处理。
具体地进行说明,控制部63为了点亮4个LED光源22B而将从点亮电路部61输出的电流(第二提供电流)设定为271.6mA,此时在上述各串联电路中流过67.9mA(90.5%)的电流。
因而,根据式(1),各LED光源22B的LED222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大约46lm。而且,关于分别具备24个LED222的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对流过各LED222的电流进行控制使得各LED222的输出成为额定光通量以下(90.5%),由此成为大约4420lm。
另一方面,当对遥控器9的按钮106进行按压操作时,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控制代码(针对LED光源22A的全点亮指令)被输入到控制部63,控制部63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整LED光源22A、22B的调光比。即,点亮控制部6执行第一点亮处理。
具体地进行说明,控制部63为了点亮4个LED光源22A而将从点亮电路部62输出的电流(第一提供电流)设定为300mA,此时在上述各串联电路中流过75mA(100%)的电流。
因而,根据式(2),各LED光源22A的LED221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大约46lm。而且,关于分别具备24个LED221的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对流过各LED221的电流进行控制使得各LED221的输出成为额定光通量,由此成为大约4420lm。
也就是说,通过如上述那样进行控制,能够使设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的总光通量(第二光通量)与设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的总光通量(第一光通量)大致相等,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在从第一状态调色为第二状态时以及从第二状态调色为第一状态时不会使使用者感到不适感的照明装置。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色温低于第二色温。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A包括放射成为第一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第一发光元件(LED)221。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被决定为使第一发光元件(LED)221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通过将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B的第二发光元件(LED)222的输出(光通量)抑制为额定光通量以下,能够抑制LED光源22B的LED222的温度上升,从而能够抑制随着温度上升的效率降低。
(实施方式3)
根据图10~图1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LED单元2的LED光源22(22C、22D)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与实施方式1、2的照明装置不同。此外,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2的照明装置相同,对同一结构要素附加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LED单元2和点亮控制部6,该点亮控制部6分别对LED单元2的LED光源22(22C、22D)进行点亮控制。
图10是本实施方式中的LED单元2的电路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元件(LED)220包括色温互不相同的两种发光元件(LED)223、224。如图10所示,光源单元2具备12个发光元件(LED)223和12个发光元件(LED)224。
发光元件(LED)223构成为放射色温相对低的光(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发光元件(LED)224构成为放射色温相对高的光(相当于自然白的颜色的光)。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2中,12个发光元件(LED)223的串联电路构成LED光源22(22C)。另外,12个发光元件(LED)224的串联电路构成LED光源22(22D)。
这样,LED光源22C具有将12个LED223(例如,NCSL119A-H1: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串联连接而成的串联电路,该LED223放射显色性高的(平均显色评价指数Ra92)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上述串联电路的阳极侧与连接器23的第一引脚pin1相连接,上述串联电路的阴极侧与连接器24的第三引脚pin3相连接。
另外,LED光源22D具有将12个LED224(例如,NCW119A-H3: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串联连接而成的串联电路,该LED224放射显色性低的(平均显色评价指数Ra83)相当于自然白的颜色的光,上述串联电路的阳极侧与连接器23的第四引脚pin4相连接,上述串联电路的阴极侧与连接器24的第一引脚pin1相连接。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对点亮控制部6连接4个LED单元2A~2D(例如参照图1)。此外,连接方法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图11是表示LED光源22(22C、22D)的LED220(223、224)的正向电流与相对光通量的关系的图表。
在使正向电流350mA流过放射相当于自然白的颜色的光的LED光源22D的LED224时的额定光通量为110lm,因此基于图11如式(3)那样求出LED224的光通量y4[lm]与正向电流x4[mA]的关系式。
[式3]
y 4 = 11 40 &CenterDot; x 4 + 13.75 - - - ( 3 )
另外,在使正向电流350mA流过放射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的LED光源22C的LED223时的额定光通量为80lm,因此同样地如式(4)那样求出LED223的光通量y3[lm]与正向电流x3[mA]的关系式。
[式4]
y 3 = 1 5 &CenterDot; x 3 + 10 - - - ( 4 )
在第一点亮处理中,点亮控制部6对多个发光元件220中的第一发光元件群提供第一提供电流,使光源单元2放射第一色温的光(本实施方式中,白炽灯色的光)。第一发光元件群包括两个LED光源22C、22D。即,第一发光元件群包括由LED223构成的发光元件电路(LED光源)22C以及由LED224构成的发光元件电路(LED光源)22D。在第一发光元件群中,LED223为放射成为第一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第一发光元件。
点亮控制部6在第一点亮处理中对多个发光元件220中的第一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多个发光元件电路(LED光源)22C、22D分别提供第一提供电流I1C、I1D,来使光源单元2放射第一色温的光。换言之,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在第一点亮处理中对放射成为第一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发光元件电路(LED光源)22C提供第一提供电流(第一主提供电流)I1C,对辅助使用的发光元件电路(LED光源)22D提供第一提供电流(第一辅助提供电流)I1D。
在第二点亮处理中,点亮控制部6对多个发光元件220中的第二发光元件群提供第二提供电流,来使光源单元2放射第二色温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自然白的光)。第二发光元件群包括两个LED光源22C、22D。即,第二发光元件群包括由LED223构成的发光元件电路(LED光源)22C以及由LED224构成的发光元件电路(LED光源)22D。在第二发光元件群中,LED224为放射成为第二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第二发光元件。
点亮控制部6在第二点亮处理中对多个发光元件220中的第二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多个发光元件电路(LED光源)22C、22D分别提供第二提供电流I2C、I2D,来使光源单元2放射第二色温的光。换言之,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在第二点亮处理中对放射成为第二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发光元件电路(LED光源)22D提供第二提供电流(第二主提供电流)I2D,对辅助使用的发光元件电路(LED光源)22C提供第二提供电流(第二辅助提供电流)I2D。
第二提供电流I2D是提供给放射成为第二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第二发光元件(LED)224的电流。第二提供电流I2D的大小被决定为使LED224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LED光源22D是12个LED224的串联电路。因而,将第二提供电流I2D设定为大约350mA,使得大约350mA的正向电流流过串联电路。
第二提供电流I2C是在第二点亮处理中提供给辅助使用的发光元件(LED)223的电流。例如,第二提供电流I2C32的大小被决定为使LED223的光通量成为最小光通量。在此,LED223的最小光通量是在调光比为下限值时的LED223的光通量。例如,LED223的最小光通量为30lm,与最小光通量对应的正向电流为大约100mA。LED光源22C为12个LED223的串联电路。因而,将第二提供电流I2C设定为大约100mA,使得大约100mA的正向电流流过串联电路。
点亮控制部6在第二点亮处理中对LED光源22C提供大约100mA的正向电流,对LED光源22D提供大约350mA的正向电流。第二点亮处理中的LED光源22C的光通量为大约360lm,LED光源22D的光通量为大约1320lm。因此,第二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为大约1680lm。因此,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6720lm。
第一提供电流I1D是在第一点亮处理中提供给辅助使用的发光元件(LED)224的电流。例如,第一提供电流I1D的大小被决定为使LED224的光通量成为最小光通量。在此,LED224的最小光通量是在调光比为下限值时的LED224的光通量。例如,LED224的最小光通量为40lm,与最小光通量对应的正向电流为大约95mA。LED光源22D为12个LED224的串联电路。因而,将第一提供电流I1D设定为95mA,使得大约95mA的正向电流流过串联电路。因此,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光源22D的光通量为大约480lm。
第一提供电流I1C是提供给放射成为第一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第一发光元件(LED)223的电流。第一提供电流I1C的大小被选择为使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与第二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第二光通量(大约1680lm)相等。
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光源22D的光通量为大约480lm,因此第一提供电流I1C被选择为使LED光源22C的光通量成为大约1200lm。LED光源22C具有12个LED223,因此将LED223的光通量设为大约100lm即可。根据上式(4),在正向电流x3为大约450mA的情况下,LED223的光通量y3成为大约100lm。LED光源22C为12个LED223的串联电路。因而,将第一提供电流I1C设定为450mA,使得大约450mA的正向电流流过串联电路。
因而,点亮控制部6在第一点亮处理中对LED光源22C提供大约450mA的正向电流,对LED光源22D提供大约95mA的正向电流。在该情况下,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光源22C的光通量为大约1200lm,LED光源22D的光通量为大约480lm。因此,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为大约1680lm。因此,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6720lm。
这样,点亮控制部6调整第一提供电流I1C、I1D和第二提供电流I2C、I2D,使得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相等。
图12是示意性地表示LED光源22C、22D的总光通量与调色比的关系的图。
图12中的P1表示LED光源22C的调光比为下限值(例如正向电流x3为100mA时的调光比)而LED光源22D的调光比为100%的状态。P1与由点亮控制部6执行了第二点亮处理的状态对应。即,在P1中,LED单元2放射自然白的光。另外,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6720lm(参照图12中的点e)。
图12中的P2表示LED光源22C的调光比为100%而LED光源22D的调光比为下限值(例如正向电流x4为95mA时的调光比)的状态。P2与由点亮控制部6执行了第一点亮处理的状态对应。即,在P2中,LED单元2放射白炽灯色的光。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6720lm(参照图12中的点f)。
图12中的P3表示LED光源22C的调光比为100%且LED光源22D的调光比为100%的状态(调色比=100:100)。在P3中,LED光源22C、22D的调光比分别为100%,因此从LED单元2放射的光成为中间色的光。另外,光源单元2的总光通量在P3处成为最大(参照图12中的点g)。
接着,说明照明装置的动作。
当对遥控器9的按钮105进行按压操作时,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的控制代码(针对LED光源22D的全点亮指令)被输入到控制部63,控制部63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整LED光源22C、22D的调光比。即,点亮控制部6执行第二点亮处理。
具体地进行说明,控制部63为了点亮4个LED光源22D而将从点亮电路部61输出的电流(第二提供电流I2D)设定为350mA,此时,根据式(3),LED光源22D的LED224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大约110lm。
另外,控制部63为了点亮LED光源22C而将从点亮电路部62输出的电流(第二提供电流I2C)设定为100mA,此时根据式(4),LED光源22C的LED223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大约30lm(最小光通量)。
而且,4个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成为(110lm×12+30lm×12)×4单元=大约6720lm(图12中的e点)。
另一方面,当对遥控器9的按钮106进行按压操作时,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控制代码(针对LED光源22C的全点亮指令)被输入到控制部63,控制部63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整LED光源22C、22D的调光比。即,点亮控制部6执行第一点亮处理。
具体地进行说明,控制部63为了点亮LED光源22C而将从点亮电路部62输出的电流(第一提供电流I1C)设定为450lmA,此时根据式(4),LED光源22C的LED223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大约100lm。
另外,控制部63为了点亮LED光源22D而将从点亮电路部61输出的电流(第一提供电流I1D)设定为95mA,此时根据式(3),LED光源22D的LED224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大约40lm(最小光通量)。
而且,4个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成为(100lm×12+40lm×12)×4单元=大约6720lm(图12中的f点)。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设为第一状态时将LED光源22D的输出设为额定光通量、并且将LED光源22C用作辅助光源,由此4个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成为大约6720lm。另外,在设为第二状态时将LED光源22C的输出设为额定光通量以上(128.6%)、并且将LED光源22D用作辅助光源,由此4个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成为大约6720lm。
因而,能够使设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的总光通量与设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的总光通量大致相等,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在从第一状态调色为第二状态时以及从第二状态调色为第一状态时不会使使用者感到不适感的照明装置。
另外,在设为第一状态时将放射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的LED光源22C用作辅助光源,由此与仅点亮LED光源22D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显色性。
并且,在设为第二状态时将放射相当于自然白的颜色的光的LED光源22D用作辅助光源,由此与仅点亮LED光源22C的情况相比,不需要使提供电流提高到所需量以上,能够抑制温度上升,从而提高可靠性。
(实施方式4)
根据图13和图1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LED单元2的LED光源22(22E、22F)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3的照明装置不同。此外,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3相同,对同一结构要素附加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LED单元2和点亮控制部6,该点亮控制部6分别对LED单元2的LED光源22E、22F进行点亮控制。
图1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LED单元2的电路图。如图13所示,LED单元2具备12个发光元件(LED)223和12个发光元件(LED)224。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源单元(LED单元)2中,10个发光元件(LED)223和两个发光元件(LED)224的串联电路构成LED光源22(22E)。另外,10个发光元件(LED)224和两个发光元件(LED)223的串联电路构成LED光源22(22F)。此外,在图13中,为了区分LED223、224彼此,使用点图案表示LED223。
这样,LED光源22E具有将10个LED223(例如,NCSL119A-H1: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和两个LED224(例如,NCW119A-H3: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串联连接而成的串联电路,该LED223放射显色性高的(平均显色评价指数Ra92)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该LED224放射显色性低的(平均显色评价指数Ra83)相当于自然白的颜色的光,上述串联电路的阳极侧与连接器23的第一引脚pin1相连接,上述串联电路的阴极侧与连接器24的第三引脚pin3相连接。
另外,LED光源22F具有将两个LED223和10个LED224串联连接而成的串联电路,上述串联电路的阳极侧与连接器23的第四引脚pin4相连接,上述串联电路的阴极侧与连接器24的第一引脚pin1相连接。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对点亮控制部6连接4个LED单元2A~2D(例如,参照图1)。此外,连接方法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点亮控制部6在第一点亮处理中对多个发光元件220中的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E提供第一提供电流,来使光源单元2放射第一色温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白炽灯色的光)。点亮控制部6在第二点亮处理中对多个发光元件220中的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F提供第二提供电流,来使光源单元2放射第二色温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自然白的光)。
例如,第二提供电流被决定为使放射成为第二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发光元件(LED)224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大约110lm)。LED光源22F为12个发光元件(LED)220的串联电路。因而,将第二提供电流设定为LED224的额定电流(大约350mA)。
因而,点亮控制部6在第二点亮处理中对LED光源22F提供大约350mA的正向电流。10个LED224的光通量的合计为1100lm。根据上式(4),在正向电流x3为大约350mA的情况下,LED223的光通量y3成为大约80lm。两个LED223的光通量的合计为160lm。因此,第二点亮处理中的LED光源22F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为大约1260lm。因此,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5040lm。
第一提供电流被决定为使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大约1260lm)相等。LED光源22E为10个LED223与两个LED224的串联电路。根据上式(3)、(4),根据(51/20)I1+127.5[lm]来提供第一提供电流为I1时的LED光源22E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
例如,第一提供电流被决定为使放射成为第一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发光元件(LED)223的光通量成为规定光通量(大约100lm)。根据上式(4),在正向电流x3为大约450mA的情况下,LED223的光通量y3成为大约100lm。
因而,点亮控制部6在第一点亮处理中对LED光源22E提供大约450mA的正向电流。10个LED223的光通量的合计为1000lm。根据上式(3),在正向电流x4为大约450mA的情况下,LED224的光通量y4成为大约137.5lm。两个LED224的光通量的合计为275lm。因而,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光源22E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为大约1275lm。因此,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5100lm。
这样,点亮控制部6调整第一提供电流和第二提供电流,使得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相等。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光通量为大约1275lm,与大约1260lm的第二光通量不是严格一致。然而,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的差为大约15lm,相对于第一光通量(大约1275lm)为大约1%左右。因此,如果是这种程度的差,则在第一点亮处理与第二点亮处理之间进行切换时使用者不会感到不适感,因此可以视为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相等。
图14是示意性地表示LED光源22E、22F的总光通量与调色比的关系的图。
图14中的P1表示LED光源22E的调光比为下限值(例如0%)而LED光源22F的调光比为100%的状态。P1与由点亮控制部6执行了第二点亮处理的状态对应。即,在P1中,LED单元2放射自然白的光。另外,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5040lm(参照图14中的点h)。
图14中的P2表示LED光源22E的调光比为100%而LED光源22F的调光比为下限值(例如0%)的状态。P2与由点亮控制部6执行了第一点亮处理的状态对应。即,在P2中,LED单元2放射白炽灯色的光。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5100lm(参照图14中的点j)。
图14中的P3表示LED光源22E的调光比为100%且LED光源22F的调光比为100%的状态(调色比=100:100)。在P3中,LED光源22E、22F的调光比分别为100%,因此从LED单元2放射的光成为中间色的光。另外,光源单元2的总光通量在P3处成为最大(参照图14中的点k)。
接着,说明照明装置的动作。
当对遥控器9的按钮105进行按压操作时,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的控制代码(针对LED光源22F的全点亮指令)被输入到控制部63,控制部63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整LED光源22E、22F的调光比。即,点亮控制部6执行第二点亮处理。
具体地进行说明,控制部63为了点亮4个LED光源22F而将从点亮电路部61输出的电流(第二提供电流)设定为350mA,此时,根据式(3),LED光源22F的LED224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大约110lm。另外,此时,根据式(4),LED光源22E的LED223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大约80lm。而且,4个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成为(110lm×10+80lm×2)×4单元=大约5040lm(图14中的h点)。
另一方面,当对遥控器9的按钮106进行按压操作时,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控制代码(针对LED光源22E的全点亮指令)被输入到控制部63,控制部63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整LED光源22E、22F的调光比。即,点亮控制部6执行第一点亮处理。
具体地进行说明,控制部63为了点亮LED光源22E而将从点亮电路部62输出的电流设定为450lmA,此时,根据式(4),LED光源22E的LED223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大约100lm。另外,此时,根据式(3),LED光源22F的LED224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大约137.5lm。而且,4个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成为(100lm×10+137.5lm×2)×4单元=大约5100lm(图14中的j点)。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设为第一状态时将LED光源22F的LED224的输出设为额定光通量,并且将LED223用作辅助光源,由此4个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成为大约5040lm。
另外,在设为第二状态时将LED光源22E的LED223的输出设为额定光通量以上(128.6%),并且将LED224用作辅助光源,由此4个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成为大约5100lm。
因而,能够使设为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的总光通量与设为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的总光通量大致相等,其结果,能够提供一种在从第一状态调色为第二状态时以及从第二状态调色为第一状态时不会使使用者感到不适感的照明装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在将另一方光色的LED223(或者LED224)用作辅助光源的情况下需要控制LED光源22C、22D这两者,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任一个LED光源22E、22F中均包含另一方光色的LED223(或者LED224),因此仅控制一方的LED光源22E(或者LED光源22F)即可,从而具有控制方法变得容易这种优点。
此外,在实施方式3、4的照明装置中,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被决定为使第二发光元件(LED)224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是根据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即,根据第二提供电流决定的LED单元2的第二光通量)来决定的。然而,在实施方式3、4的照明装置中,也可以与实施方式2同样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被决定为使第一发光元件(LED)223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在该情况下,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是根据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即,根据第一提供电流决定的LED单元2的第一光通量)决定的。
(实施方式5)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多个(在图示例子中4个)光源单元2(2A~2D)以及控制光源单元2的点亮控制部6。
本实施方式中的光源单元2具有色温不同的多个(在图示例子中48个)发光元件(LED)220。
多个发光元件(LED)220包括色温互不相同的两种发光元件(LED)221、222。例如图16所示,光源单元2具备28个(第一)发光元件(LED)221和20个(第二)发光元件(LED)222。
第一发光元件(LED)221构成为放射色温相对低的光(相当于白炽灯色的颜色的光)。48个发光元件220中的28个第一发光元件221构成用于从光源单元2放射色温(第一色温)的光的发光元件群(第一发光元件群)。即,第一发光元件群包括放射成为第一色温(相当于白炽灯色的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第一发光元件(LED)221。因此,第一发光元件群构成放射第一色温的光的光源(LED光源)22(22G)。
第二发光元件(LED)222构成为放射色温相对高的光(相当于自然白的颜色的光)。48个发光元件220中的20个第二发光元件222构成用于从光源单元2放射色温(与第一色温不同的第二色温)的光的发光元件群(第二发光元件群)。即,第二发光元件群包括放射成为第二色温(相当于自然白的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第二发光元件(LED)222。因此,第二发光元件群构成放射第二色温的光的光源(LED光源)22(22H)。
图17是LED单元2的外观图(概要主视图)。该LED单元2与图5示出的LED单元2同样地具备印刷基板21、多个LED220(221、222)以及两个连接器23、24。此外,在图17中,为了区分LED221、222彼此,使用点图案表示LED221。
多个LED221和多个LED222以使光通量在印刷基板21的一面(LED单元2的表面)上均匀地分布的方式安装于印刷基板21的一面。
例如,在印刷基板21的一面的短边方向(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图17中的右端侧)设置有沿着印刷基板21的长边方向的发光元件阵列(第一发光元件阵列),在短边方向(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图17中的左端侧)设置有沿着印刷基板21的长边方向的发光元件阵列(第二发光元件阵列)。
第一发光元件阵列包括16个LED221和10个LED222的合计26个LED220。第二发光元件阵列包括12个LED221和10个LED222的合计22个LED220。在第一发光元件阵列和第二发光元件阵列中,LED221、222以等间隔配置成一列。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LED单元2,在第一点亮处理和第二点亮处理中,LED单元2表面的光的明亮度均变得均匀。
另外,LED221、222被配置成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发光区域与第二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发光区域实质上相同。
例如,在图17示出的LED单元2中,在第一发光元件阵列和第二发光元件阵列中,LED222的两侧邻接LED221,并且LED221没有3个以上连续排列。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LED单元2,即使在第一点亮处理与第二点亮处理之间进行切换,LED单元2的发光区域实质上也不变化。因此,能够防止对使用者带来不适感。
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执行第一点亮处理和第二点亮处理。在第一点亮处理中,点亮控制部6对多个发光元件220中的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G提供第一提供电流,来使光源单元2放射第一色温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白炽灯色的光)。在第二点亮处理中,点亮控制部6对多个发光元件220中的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H提供第二提供电流,来使光源单元2放射与第一色温不同的第二色温的光(在本实施方式中,自然白的光)。
另外,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调整多个点亮处理各自中的提供电流的大小,使得多个点亮处理各自中的光源单元2的光通量(总光通量)相互相等。
第二提供电流是使LED222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在本实施方式中51~60.5lm)的电流(额定电流)。在LED光源22H中,5个LED222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4个。因而,将第二提供电流设定为300mA,使得75mA的正向电流分别流过4个串联电路。
各LED单元2具备由20个LED222构成的LED光源22H。因而,第二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为1020~1210lm。因此,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的合计为4080~4840lm,其中心值为大约4460lm。
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提供电流与第二提供电流相等。即,第一提供电流为300mA。在LED光源22G中,7个LED221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4个。因而,75mA的正向电流分别流过4个串联电路。在此,使LED221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在本实施方式中36~42.8lm)的电流(额定电流)为75mA。即,第一提供电流与LED221的额定电流相等。
各LED单元2具备由28个LED221构成的LED光源22G。因而,第一点亮处理中的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为1008~1198.4lm。因此,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的合计为4032~4793.6lm,其中心值为大约4410lm。
这样,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G和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H被决定为在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第二提供电流相等时第二光通量与第一光通量相等。另外,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使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一致。
图18是示意性地表示LED光源22G、22H的总光通量与调色比的关系的图。
图18中的P1表示LED光源22G的调光比为下限值(例如0%)而LED光源22H的调光比为100%的状态。P1与由点亮控制部6执行了第二点亮处理的状态对应。即,在P1中,LED单元2放射自然白的光。另外,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二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4460lm(参照图18中的点l)。
图18中的P2表示LED光源22G的调光比为100%而LED光源22H的调光比为下限值(例如0%)的状态。P2与由点亮控制部6执行了第一点亮处理的状态对应。即,在P2中,LED单元2放射白炽灯色的光。4个LED单元2的光通量(第一光通量)的合计为大约4410lm(参照图18中的点m)。
图18中的P3表示LED光源22G的调光比为100%且LED光源22H的调光比为100%的状态(调色比=100:100)。在P3中,LED光源22G、22H的调光比分别为100%,因此从LED单元2放射的光成为中间色的光。另外,光源单元2的总光通量在P3处成为最大(参照图18中的点n)。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动作。
当对遥控器9的按钮105进行按压操作时,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第一状态”的控制代码(针对LED光源22H的全点亮指令)被输入到控制部63,控制部63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整LED光源22G、22H的调光比。即,点亮控制部6执行第二点亮处理。
具体地进行说明,控制部63为了点亮4个LED光源22H而将从点亮电路部61输出的电流(第二提供电流)设定为300mA,此时,75mA(100%)的电流分别流过上述各串联电路。
因而,各LED光源22H的LED222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51~60.5lm。而且,关于分别具备20个LED222的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对流过各LED222的电流进行控制使得各LED222的输出成为额定光通量,由此成为大约4460lm(图18中的l点)。
另一方面,当对遥控器9的按钮106进行按压操作时,用于将调光调色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控制代码(针对LED光源22G的全点亮指令)被输入到控制部63,控制部63控制点亮电路部61、62来调整LED光源22G、22H的调光比。即,点亮控制部6执行第一点亮处理。
具体地进行说明,控制部63为了点亮4个LED光源22G而将从点亮电路部62输出的电流(第一提供电流)设定为300mA,此时,75mA(100%)的电流分别流过上述各串联电路。
因而,各LED光源22G的LED221的光通量平均每一个为36~42.8lm。而且,关于分别具备28个LED221的LED单元2A~2D的总光通量,对流过各LED221的电流进行控制使得各LED221的输出成为额定光通量,由此成为大约4410lm(图18中的m点)。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单元(LED单元)2和控制光源单元2的点亮控制部6,该光源单元(LED单元)2具有色温不同的多个发光元件(LED)220(221、222)。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执行以下处理:第一点亮处理,对多个发光元件(LED)220中的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G提供第一提供电流,来使光源单元2放射第一色温的光;以及第二点亮处理,对多个发光元件(LED)220中的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H提供第二提供电流,来使光源单元2放射与第一色温不同的第二色温的光。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调整第一提供电流与第二提供电流各自的大小,使得第一点亮处理中的光源单元2的第一光通量与第二点亮处理中的光源单元2的第二光通量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G和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H被决定为在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相等时第二光通量与第一光通量相等。点亮控制部6构成为使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一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G所包含的发光元件(LED)221的数量与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H所包含的发光元件(LED)222的数量被选择为在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第一色温低于第二色温。第一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G所包含的发光元件(LED)221的数量比第二发光元件群(LED光源)22H所包含的发光元件(LED)222的数量多。
根据上述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能够减少由切换发光颜色所引起的光通量的变化。即,具有以下效果:能够提供一种减少了发光颜色不同的多种LED光源22之间的光通量的变化的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中,在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相等的情况下,第一光通量与第二光通量相等。因此,在第一点亮处理(使光源单元2放射白炽灯色的光的处理)与第二点亮处理(使光源单元2放射自然白的光的处理)中不需要变更点亮控制部6的设计。即,能够使点亮控制部6的点亮电路部60的设计在多个点亮处理中共用。因此,能够在多个点亮电路部60中共用部件,从而能够提高点亮控制部6的可靠性。
此外,LED单元2的形状、LED220的种类、个数和配置、点亮控制部6的结构、控制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1~4,如果放射色温不同的光的多种LED光源之间的总光通量大致相等则也可以是其它结构。
(实施方式6)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具备在实施方式1~5中说明的照明装置以及保持该照明装置的器具主体1。
下面,根据图19和图20说明使用了在实施方式1~5中说明的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顶棚挂钩7而施工于顶棚面10,是通常被称为吊灯(ceiling light)的照明器具。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并不限定于吊灯,也可以是其它照明器具。
如图19和图20所示,照明器具具备器具主体1、供电部5、4个LED单元(光源单元)2、配光板3以及外罩4作为主要结构。
器具主体1使用金属制板材形成为圆盘状,与顶棚挂钩7电气且机械地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结合的供电部5配置于中央部分。
此外,4个LED单元2在以供电部5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排列,安装于器具主体1的下表面(参照图20)。
配光板3使用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树脂等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圆环状,以覆盖4个LED单元2的下表面的方式固定于器具主体1。另外,在配光板3中的与各LED的相对的部分中一体地设置有光学部件(透镜)31,该光学部件(透镜)31用于控制从各LED放射的光的配光。
外罩4使用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等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为上表面开口的扁平的圆筒形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器具主体1的下表面,使得内部收纳LED单元2、配光板3。此时,通过使设置于器具主体1的外缘部分的多个(在图20中3个)的卡定片11与外罩4的开口端缘卡定,外罩4安装于器具主体1。
如图19所示,构成上述照明装置的点亮控制部6配置于器具主体1的上表面侧的供电部5周围,未图示的供电线与供电部5相连接,由此从商用的交流电源20供电。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具备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中的任一方式记载的照明装置以及安装照明装置的器具主体1。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能够提供一种通过使用上述实施方式1~5的照明装置来不会使使用者感到不适感的照明器具。

Claims (10)

1.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光源单元,其具有色温不同的多个发光元件;以及
点亮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光源单元,
其中,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执行以下处理:
第一点亮处理,对上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第一发光元件群提供第一提供电流,来使上述光源单元放射第一色温的光;以及
第二点亮处理,对上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第二发光元件群提供第二提供电流,来使上述光源单元放射与上述第一色温不同的第二色温的光,
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调整上述第一提供电流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各自的大小,使得在上述第一点亮处理和上述第二点亮处理之间切换时,上述第一点亮处理中的上述光源单元的第一光通量与上述第二点亮处理中的上述光源单元的第二光通量相等,
上述第一色温低于上述第二色温,
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被决定为使包含在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群并放射成为上述第一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第一发光元件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
或者,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被决定为使包含在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群并放射成为上述第二色温的光的主成分的光的第二发光元件的光通量成为额定光通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使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不同,使得上述第一光通量与上述第二光通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使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小于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使得上述第一光通量与上述第二光通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与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被决定为在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光通量小于上述第二光通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与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群和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群被决定为在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相等时上述第二光通量与上述第一光通量相等,
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使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与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被选择为在上述第一提供电流的大小与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相等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光通量与上述第二光通量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比上述第二发光元件群所包含的上述发光元件的数量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照度检测部,该照度检测部测量规定位置的照度,
上述点亮控制部构成为调整上述第一提供电流和上述第二提供电流的大小,使得由上述照度检测部测量得到的上述照度成为规定值。
10.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具备: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以及
器具主体,其保持上述照明装置。
CN201280003223.2A 2011-10-26 2012-10-04 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Active CN1031812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4992 2011-10-26
JP2011-234992 2011-10-26
PCT/JP2012/075790 WO2013061749A1 (ja) 2011-10-26 2012-10-04 照明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1243A CN103181243A (zh) 2013-06-26
CN103181243B true CN103181243B (zh) 2015-01-28

Family

ID=48167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3223.2A Active CN103181243B (zh) 2011-10-26 2012-10-04 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62313A1 (zh)
JP (1) JPWO2013061749A1 (zh)
CN (1) CN103181243B (zh)
WO (1) WO20130617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66392B2 (en) 2011-08-31 2014-10-21 Chia-Teh Chen Two-level LED security light with motion sensor
US11699994B2 (en) 2012-10-15 2023-07-11 Vaxcel International Co., Ltd. Method of tuning light color temperature for LED lighting devic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9345112B2 (en) 2013-03-09 2016-05-17 Chia-Teh Chen Microcontroller-based multifunctional electronic switch and light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KR20150002528A (ko) * 2013-06-28 2015-01-07 서울반도체 주식회사 엘이디 모듈
JP6471883B2 (ja) * 2013-10-02 2019-02-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RU2675798C2 (ru) 2014-01-08 2018-12-25 Филипс Лайтинг Холдинг Б.В. Способы и аппаратура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освещением на основании обнаруженного изменения освещения
CN105007647A (zh) * 2014-04-23 2015-10-28 苏州鸿益丰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控制照明器具的驱动方法及电路
EP3193565B1 (en) * 2014-09-12 2019-11-27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Led driving circuit
WO2016114331A1 (ja) * 2015-01-15 2016-07-21 株式会社遠藤照明 照明システム及び照明制御装置
WO2017137982A1 (en) * 2016-02-08 2017-08-17 Eduardo Svetliza Illumination system
US10143058B2 (en) 2016-06-03 2018-11-27 Litegear Inc. Artificial light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process
JP6926512B2 (ja) * 2017-02-17 2021-08-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CN110045571B (zh) 2018-01-16 2022-05-24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源产生装置、投影装置以及其光源产生方法
US11388797B2 (en) * 2018-10-29 2022-07-12 Signify Holding B.V. Lighting system with connected light sources
DE102020107571A1 (de) * 2020-03-19 2021-09-23 Ledvance Gmbh Leuchtvorrichtung und die Leuchtvorrichtung umfassendes Beleuchtungssystem
US11147133B1 (en) * 2020-10-20 2021-10-12 G-tech Lighting Technology (Dongguan) Co., Ltd. Lighting device with color temperature control func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0805A (en) * 2009-07-07 2011-03-16 Ccs Inc Light-emitting device
CN201925771U (zh) * 2010-12-16 2011-08-10 唐万华 一种可调节光通量和色温的灯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60831A (ja) * 2005-03-15 2006-09-28 Daikin Ind Ltd 照明装置およびベッド
ATE476087T1 (de) * 2006-11-10 2010-08-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Verfahren und ansteuerung zur festlegung von ansteuerwerten für die ansteuerung einer beleuchtungsvorrichtung
JP2009224277A (ja) * 2008-03-18 2009-10-01 Yamaguchi Univ 室内照明装置
US8339029B2 (en) * 2009-02-19 2012-12-25 Cree,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s and systems having tunable chromaticity
US8333631B2 (en) * 2009-02-19 2012-12-18 Cree, Inc. Methods for combining light emitting devices in a package and packages including combined light emitting devices
JP2011049123A (ja) 2009-08-28 2011-03-10 Sharp Corp 照明装置
JP5605702B2 (ja) * 2010-12-21 2014-10-15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10805A (en) * 2009-07-07 2011-03-16 Ccs Inc Light-emitting device
CN201925771U (zh) * 2010-12-16 2011-08-10 唐万华 一种可调节光通量和色温的灯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1243A (zh) 2013-06-26
US20140062313A1 (en) 2014-03-06
WO2013061749A1 (ja) 2013-05-02
JPWO2013061749A1 (ja) 2015-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1243B (zh) 照明装置以及使用了该照明装置的照明器具
CN102970785B (zh) 照明装置和照明器具
US8810141B2 (en) Illumination light control apparatus and LED illumination system
JP5106049B2 (ja)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US8439519B2 (en) Lighting apparatus
CN102563417B (zh) 照明装置
CN110267384B (zh) 聚光灯
JP2013131442A (ja) 照明装置
JP2009302008A (ja) 照明装置
JP6617882B2 (ja) 照明器具、照明システム及び照明システムの設定方法
EP3286492B1 (en) Lamp having an improved lighting portion
JP6032938B2 (ja) 誘導灯装置
US20210148556A1 (en) Multi-button Lamp Power Supply or Controller
JP2019186170A (ja) 照明器具
KR20140132491A (ko) 통신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장치
CN202798956U (zh) 背部带有发光装饰灯发光方式可调节的电视机
CN204859677U (zh) 发光二极管灯泡
CN105898912B (zh) 照明装置以及照明器具
CN217635516U (zh) 一种带光控的色温控制器
CN216565660U (zh) 发光装置及灯具
CN213124192U (zh) 一种开关
JP2010147009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CN205118896U (zh) 为影像设备提供辅助灯光的灯光发生器及影像系统
KR20090068045A (ko) Led 구동장치
JP5799234B2 (ja) 非常用照明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