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0501A - 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0501A
CN103180501A CN201180050397XA CN201180050397A CN103180501A CN 103180501 A CN103180501 A CN 103180501A CN 201180050397X A CN201180050397X A CN 201180050397XA CN 201180050397 A CN201180050397 A CN 201180050397A CN 103180501 A CN103180501 A CN 1031805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
nonwoven
fiber web
band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503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0501B (zh
Inventor
N·屈尔
M·霍内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 Tech Textile Holding GmbH
Original Assignee
Hi Tech Textile Holding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 Tech Textile Holding GmbH filed Critical Hi Tech Textile Holding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1805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05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05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05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59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the fibres being within layered web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5/00Carding machines or accessories; Card clothing; Burr-crushing or removing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carding or other preliminary-treatment machines
    • D01G15/02Carding machines
    • D01G15/12Details
    • D01G15/46Doffing or like 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fibres from carding elements; Web-dividing apparatus; Condens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5/00Carding machines or accessories; Card clothing; Burr-crushing or removing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carding or other preliminary-treatment machines
    • D01G15/02Carding machines
    • D01G15/04Carding machines with worker and stripper or like rollers operating in association with a main cylinder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HMAKING TEXTILE FABRICS, e.g. FROM FIBR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FABRICS MADE BY SUCH PROCESSES OR APPARATUS, e.g. FELTS, NON-WOVEN FABRICS; COTTON-WOOL; WADDING ; NON-WOVEN FABRICS FROM STAPLE FIBRES, FILAMENTS OR YARNS, BONDED WITH AT LEAST ONE WEB-LIKE MATERIAL DURING THEIR CONSOLIDATION
    • D04H1/0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 D04H1/40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 D04H1/54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 D04H1/56Non-woven fabrics formed wholly or mainly of staple fibres or like relatively short fibres from fleeces or layers composed of fibres without existing or potential cohesive properties by welding together the fibres, e.g. by partially melting or dissolving in association with fibre formation, e.g. immediately following extrusion of staple fib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连续的工艺工序制造复合无纺布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设备。在此,通过梳理装置由纤维流形成纤维网,接着将由合成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层铺放在该纤维网的表面上。为此将纤维网在堆放带上的抽吸区内部引导向熔吹装置,在该熔吹装置中合成纤维通过熔吹而铺放在纤维网的表面上。覆盖有无纺布层的纤维网接着通过无纺布铺放装置以多个层构成复合无纺布。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连续的工艺工序制造复合无纺布的方法以及用于实施该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复合无纺布的制造众所周知的是:复合无纺布的特性基本上通过多个不同类型的无纺布层确定。这样例如在用于隔音的复合无纺布中例如已经证实:特别是无纺布层的材料密度差导致声波平衡和少量反射。这样的用于绝缘和隔音的复合无纺布具有较小的单位面积重量,因而对它们的制造提出特别的要求。
由EP1058618B1已知一种吸音的薄层层压材料(Duennschicht-laminat),该薄层层压材料包括泡沫或纤维网以及与之相连的熔吹的纤维。泡沫或纤维网以幅面(Bahn)的形式由第一辊抽出,然后用接触性粘结剂进行喷洒并且用红外线发射器烘干,以及接着与由熔吹的纤维构成的第二幅面聚集。然后将两个幅面共同引导穿过挤压辊并且相互连接。必要时,可以在薄层层压材料上涂覆另一由纤维网幅面构成的覆盖层。该纤维网覆盖层可以包括熔吹的丝线,该丝线通过超声波暂时连接。然后将薄层层压材料切成坯料并且输送给模压机。
由WO2006/108364A1已知:制造一种由聚合的纳米纤维构成的单层的或多层的织物,所述纳米纤维通过电纺获得。
EP0501842B1或者DE69209703T2涉及的是对服装制造(Bekleidungsherstellung)用的衬里织物(Stoffbespannungs-Textil)的制造。由微纤维构成的第一无纺层通过熔吹来制造,其中,形成梳理的第二无纺层并且然后将该第二无纺层安置在第一无纺层之下。两个层通过射流(Fluidstrahlen)来缠结和连接以及随后将其烘干。优选对梳理的第二无纺层进行预刺。为了连接两个层另外应用分布涂敷的胶粘材料。另外,可以附加第三无纺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梳理的第二层上直接涂覆和构成熔吹的微纤维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复合无纺布的更好的制造技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将由梳理装置生成的纤维网以尽可能高的带速向复合无纺布引导。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构成多层的、隔音的无纺布元件。
所述目的通过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和设备独立权利要求得以实现。
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由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和特征组合加以限定。
在EP0501842B1中,在一个生产过程中,复合无纺布由通过梳理装置生成的纤维网和通过熔吹制造的无纺布层构成。在熔吹过程中,以尽可能小的气压和至纤维网尽可能大的距离生成纤维。但是由此不能制造纤细的纤维。因此这种已知的方法和已知的设备基本上仅仅适合于制造具有较高的单位面积重量的复合无纺布。
所要求保护的技术具有的优点是:即使是很松散的和轻的铺放的纤维网也能可靠地与通过熔吹制造的无纺布层组合。纤维网的由熔吹的纤维流引起的涡旋和变动通过如下方式得以避免,即,将纤维网引导到保持区、例如抽吸区中,使得纤维网在堆放带上获得例如通过抽吸流所生成的固定。在熔吹过程中生成的合成纤维在保持区的或抽吸区的区域中直接堆放在纤维网上形成无纺布层并且在此与所述纤维网连接成复合物。在此,出现的多余的吹风能够同样有利地由抽吸区接收和引出。为了能够使作为覆盖层生成的无纺布层嵌入到多个纤维网的结构中,可以将带有无纺布层的纤维网从抽吸区中引出并且引导向无纺布铺放装置。然后该无纺布铺放装置将纤维网的或者复合物的多个层组合成复合无纺布。
为了维持纤维网可靠地流入熔吹装置的铺放区域以及将与无纺布层组合的纤维网从铺放区域中引出,本发明的改进方案是特别有利的,在该改进方案中,纤维网在抽吸区内部流过多个依次安置的、具有可单独调节的抽吸功率的抽吸区域。由此可以在堆放带上生成与纤维网的状态相应匹配的压力比,以便一方面将从环境中生成的抽吸流最小化并且另一方面可靠地接收通过熔吹生成的吹风。再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压力调节还对合成纤维的直接堆放产生影响,以便在无纺布层内部生成确定的结构。
原则上,纤维网可以由纤维和合成的或天然的纤维的纤维混合料构成。但是已经证实对粘接和粘合特别有利的是:用于形成纤维网的纤维或纤维混合料以10%与100%之间的范围内的重量份额由合成的纤维构成。
在此优选采用的方法变型方案是:在该方法变型方案中,合成的纤维的纤维材料与用于挤出合成纤维的聚合物熔体由相同的基本材料构成。这种复合无纺布的回收利用由此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为了获得有利于隔音的特性,优选纤维网的表面上的无纺布层铺放有纤细的纤维。就这一点而言,优选采用的方法变型方案是:在该方法变型方案中,在熔吹时,合成纤维以0.2微米至3微米范围内的纤细的纤维横截面铺放在纤维网上形成无纺布层。然而根据使用目的也可以用较粗糙的合成纤维有利地制造复合无纺布。
梳理装置的生产率特别通过以下的方法变型方案得到充分利用,在该方法变型方案中,纤维网在收集后直至堆放为止都连续地以50米/分钟至200米/分钟范围内的带速引导。在此,无纺布铺放装置的生产能力基本上对于限制带速是决定性的。
为了能够制造不同类型的复合无纺布,提出另一种方法变型方案,在该方法变型方案中,多个纤维网平行并排地由梳理装置收集并且在熔吹和铺放合成纤维之后将其三明治式地堆集在一起,其中,无纺布层在各纤维网之间构成中间层。这样的双层纤维网层特别适合于相对进一步的处理来保护合成纤维的作为中间层所获得的无纺布层。无纺布层内部的合成纤维的结构和分布保持不变并且因此能够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调节成所需的特性。
然而原则上还存在的可能性是:将两个纤维网平行地各用一个无纺布层覆盖,这些纤维网聚集成多层无纺布。
为了保障以多个层叠置的纤维网的粘结此外提出:将通过无纺布铺放装置铺放的复合无纺布连续地输送给粘合装置并且进行粘合。在此可以机械地、化学地或热学地实施粘合。
为了尽可能完整地获得由合成纤维构成的复合无纺布内部的相应的无纺布层,特别有利的方法变型方案是:在该方法变型方案中,复合无纺布通过带式烘干机中的热处理来粘合,其中,在粘合期间将所述复合无纺布引导穿过校准区,在该校准区中,相对引导带可调整的校准带对所述复合无纺布的自由的上侧起作用。除了粘合之外还可以对复合无纺布上的确定的厚度进行调节。在此可以有利地如此避免无纺布层内部的合成纤维的熔化,即,合成纤维的纤维材料相对于纤维网的合成纤维具有略高的熔点。这即使在相同的基本聚合物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利地通过添加剂实现。
另外,为了对这样的复合无纺布进行继续加工处理而设定:将复合无纺布在存储装置中储存成货卷或备选地储存成货垛。在构成货垛时,存储装置附加地具有剪切装置,以便将复合无纺布相应地切成各个无纺布段,然后将这些无纺布段上下堆叠。
为了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方法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设备。该设备优选具有梳理装置;道夫装置(Abnehmereinrichtung);传送装置和继续处理装置、特别是无纺布铺放装置,其中,在道夫装置与继续处理装置或者无纺布铺放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由合成纤维生成无纺布层的工作站。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所述工作站构造成熔吹装置,该熔吹装置配置有保持装置、特别是抽吸装置。所述抽吸装置优选设置在传送装置的堆放带之下,使得在该堆放带上引导的纤维网通过抽吸效应固定地保持在该堆放带上。
在此,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一种有利的改进方案,用于抽吸堆放带的抽吸装置由多个抽吸室构成,这些抽吸室与负压源相连,其中,为了调节个体的负压而为各抽吸室配置单独的控制器。由此不但能够影响纤维网的位置而且能够影响合成纤维向无纺布层内的堆放。
为了在制造复合无纺布时尽量少地产生废料,优选采用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一种改进方案,在该改进方案中,熔吹装置具有可运动的喷丝头,该喷丝头可以在堆放带上方的运行位置与该堆放带旁侧的静止位置之间引导。由此可以在运行位置以外实施熔吹装置的初纺和起动,使得保持在运行位置中的喷丝头只可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
为了能够形成纤维网的组合,将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特殊地如此改进:道夫装置具有两个单独的收集点,这两个收集点与传送装置的两个带式结构单元配合作用以便接收和运出多个纤维网。为了制造中间具有无纺布层的、三明治式的纤维网组合采用所述设备的变型方案,在该变型方案中带式结构单元之一与堆放带配合作用而第二带式结构单元以传送段平行于所述堆放带地设置在喷丝头之上。通过这种方式由校准装置收集的纤维网能够在一个平面内被无偏移地引导。
然而备选地还存在的可能性是:第二带式结构单元具有第二堆放带,而且该第二堆放带配置有熔吹装置的第二喷丝头。由此可以生成带有组合的无纺布层的多个纤维网。
在所述设备内部通过传输带装置来对复合无纺布进行继续处理,该传输带装置将无纺布铺放装置与粘合装置和存储装置相连。在所述存储装置内部可以这样将复合无纺布存储成货卷或货垛。
为了粘合而建议:所述设备具有包括引导带和设置在该引导带上方的校准带的带式烘干机,其中,所述校准带构造成相对引导带可以进行高度调节。由此除了粘合之外还可以生成有针对性材料厚度的复合无纺布。
附图说明
下文将参照附图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的设备的几个实施例来进一步阐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局部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图1中的实施例的第二局部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图1中的实施例的熔吹装置在多个运行位置中的横剖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视图;和
图5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36)的方法和设备以及由此制造的吸音的无纺布元件。
图1和2示出的是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第一实施例。在此,图1示出的是设备前半部的局部视图而图2示出的是设备后半部的局部视图。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在根据图1所示的设备前半部中具有梳理装置(1)。该梳理装置(1)在一端与给料装置(2)而在对置端与道夫装置(7)配合作用。在给料装置(2)与道夫装置(7)之间设置有前滚筒(4)和主滚筒(5),在其圆周上多个梳理元件(6)起作用。在给料装置(2)与前滚筒(4)之间设置有多个给料系统(3),以便接收由给料装置(2)连续提供的纤维流并且将该纤维流引导向前滚筒(4)。在前滚筒(4)和主滚筒(5)上纤维被梳理并且通过配置在主滚筒(5)中的道夫装置(7)而作为收集网被收集。
在此需要明确说明的是:在梳理装置中所采用的滚筒和梳理元件的构造及数量是示例性的。原则上也可应用只具有一个滚筒的梳理装置。
道夫装置(7)在这个实施例中通过道夫系统(Abnehmerwalzensystem)(8)构成,该道夫系统直接与传送装置(9)的传送带(10.1)配合作用。传送装置(9)在这个实施例中由第一传送带(10.1)、堆放带(11)和第二传送带(10.2)构成,它们共同配合作用,以便连续地从梳理装置(1)中接收纤维网(32)并且将其传送走。
堆放带(11)在上侧配置有熔吹装置(12)并且在下侧配置有保持装置(17)。用所述熔吹装置(12)在纤维网(32)的表面上涂覆由熔吹的合成纤维(33)构成的无纺布层(35),例如利用压缩气体流。纤维网(32)与无纺布层(35)的复合在下文中称为复合物。
保持装置(17)可以对纤维网(32)和/或熔吹装置(12)的压缩气体流施加影响。该保持装置例如可以将纤维网(32)保持在堆放带(11)上并且相对撞上的压缩气体流和熔吹的纤维(33)固定。该保持装置也可以引导地对压缩气体流和纤维流施加影响。该保持装置例如可以在纤维(33)传送到纤维网(32)上之后受控地引出压缩气体流。所述保持装置(17)例如可以构造成抽吸装置。
堆放带(11)构造成透气的并且在抽吸装置(17)的总共三个抽吸室(18.1、18.2和18.3)上引导。抽吸装置(17)的抽吸室(18.1、18.2和18.3)通过单独的抽吸管道(19.1、19.2和19.3)彼此不相关地与负压源(此处未示出)相连并且通过配置的控制器(20.1、20.2和20.3)而能够彼此不相关地调节它们的抽吸功率。
在中间的抽吸室(18.2)的上方,熔吹装置(12)具有喷丝头(13),该喷丝头通过熔管(34)与挤出机(14)相耦联。喷丝头(13)还具有与压缩空气输入装置(15)相连的、例如与压缩空气输入装置相连的接头,该压缩空气输入装置通过控制阀(16)与压缩空气源(此处未示出)相连。喷丝头(13)在它的下侧具有熔吹喷嘴,该熔吹喷嘴基本上在堆放带(11)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喷丝头(13)的熔吹喷嘴的宽度与梳理装置(1)的作业宽度相同。这样,梳理装置(1)的作业宽度可以构造为在2米至4米的范围内以及以上。因此所述熔吹喷嘴的宽度同样设计为在2米至4米的范围内。
喷丝头(13)以及挤出机(14)在这个实施例中保持在可运动的支承装置(21)上,通过该支承装置,喷丝头(13)可以在运行位置与静止位置之间往复引导。为了形象地说明,在图3.1中示出运行位置中的以及在图3.2中示出静止位置中的熔吹装置(12)的横剖视图。因此在这里附加地参照图3.1和3.2。
在运行位置中,熔吹装置(12)的喷丝头(13)直接处于堆放带(11)的上方,该堆放带在其下侧通过抽吸室(18.2)抽吸。抽吸室(18.2)通过抽吸管道(19.2)和控制器(20.2)与此处未示出的负压源相连。
喷丝头(13)的和挤出机(14)的支承装置(21)构造成可运动的并且例如能够通过轨道系统或滚柱系统横向于堆放带(11)地作往复移动。在此,喷丝头(13)上的接头保持不变。这样,该喷丝头(13)通过熔管(34)与挤出机(14)相连。通过压缩空气输入装置(15)和控制阀(16)而设置与压力源(Druckquelle)的连接。
如在图3.2中所示出的那样,支承装置(21)可以如下地移动,即,在静止位置中,在堆放带(11)旁侧获得喷丝头(13)。在这个位置中可以进行保养作业以及在工艺开始时进行初纺过程,而不用使纤维网(32)在堆放带(11)上引导。
如在图1的视图中所示出的那样,在熔吹装置(12)旁边设置有无纺布铺放装置(22),其中,在熔吹装置(12)与无纺布铺放装置(22)之间保持有传送装置(9)的传送带(10.2)。无纺布铺放装置(22)具有此处未示出的堆叠器(Ablegemittel),以便将通过传送带(10.2)输送的纤维网(32)或者复合物以固定不变的和例如均匀的往复运动的方式多层地且以可选择的层数堆叠在传输带装置(23)的传输带上并且构成复合无纺布(36)。在此,必要时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或调节多层的复合无纺布(36)的单位面积重量并且沿横向和/或纵向对其作连续地或局部地变动(所谓的压型(Profiling))。
传输带装置(23)因此与层数和堆放宽度相关地以较小的带速运行。传输带装置(23)的传输方向由此横向于传送装置(9)的传送方向定向。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后续装置构成第二设备纵侧(Maschinen-laengsseite),在该第二设备纵侧上依次设置有用于对复合无纺布进行继续处理的装置。
这样图2示出的是:在进一步的进程中在无纺布铺放装置(22)之后跟着的是粘合装置(24)和存储装置(28)。在这个实施例中粘合装置(24)由带式烘干机(25)构成,该带式烘干机具有引导带(26)并且在校准区中具有设置在该引导带之上的校准带(27)。该校准带(27)构造成相对引导带(26)的位置可以调节高度,使得在引导带(26)上引导的复合无纺布(36)能够以确定的材料厚度来粘合。在此通过热处理来进行粘合并且在业内称为热粘合(Thermobondieren)。在此,通过使复合无纺布内部的若干纤维的纤维材料熔化来生成所有纤维的稳固的粘结。
为此,通过无纺布铺放装置(22)铺放的、多层的复合无纺布(36)由传输带装置(23)连续地输送给粘合装置(24)。
在粘合装置(24)的排出侧上设置有存储装置(28),该存储装置在这个实施例中由卷绕站(29)构成。该卷绕站(29)由连续输送的复合无纺布(36)生成无纺布卷(30)。
图1和2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特别适合实施用来制造用作绝缘材料或隔音材料的复合无纺布(36)的方法。这样的复合无纺布通常具有比较小的单位面积重量和包含在复合无纺布内部的纤维的较疏松的结构。
在如图1和图2示出的方法中,首先将由纤维或纤维混合料构成的连续的纤维流提供给梳理装置(1)。纤维(31)通过给料装置(2)来输送并且在所述梳理装置(1)内部通过一个或多个滚筒系统来梳理并且收集为纤维网(32)。通过传送装置(9)来接收和连续运走所述纤维网(32)。在此,传送装置(9)的传送带(10.1)和(10.2)以在50米/分钟至200米/分钟的范围内的带速运行。在此,所述带速通过梳理装置(1)或无纺布铺放装置(22)来确定。
在进一步的进程中将所述纤维网(32)从第一传送带(10.1)移交到堆放带(11)上,将纤维网(32)引导向熔吹装置(12),在该熔吹装置中将由合成纤维(33)构成的无纺布层(35)铺放在纤维网(32)的表面上并且构成复合物。为了在纤维网(32)的表面上接收和生成无纺布层(35),将堆放带(11)上的纤维网(32)引导穿过保持区、例如抽吸区。该抽吸区在这个实施例中由三个抽吸室(18.1、18.2和18.3)构成。在抽吸区中,构造成透气的并且例如可以是筛带或织物带的堆放带(11)的下侧被抽吸。通过这种方式在纤维网(32)上生成保持力,从而在合成纤维(33)的堆放区中尽管有在熔吹时产生的气流,但是该纤维网的结构保持不变。
在熔吹时通过挤出机(14)使聚合物熔体熔化并且将其输送给喷丝头(13)。在喷丝头(13)的下侧设置有熔吹喷嘴,通过该熔吹喷嘴挤出大量的合成纤维(33)并且通过同样输送到喷丝头(13)中的压缩气体、例如压缩空气抽走这些合成纤维并且将这些合成纤维吹向堆放带(11)的方向。在此,熔吹喷嘴、熔化量(Schmelzdurchsatz)以及压缩空气调节优选如下地选择,即,生成比较纤细的合成纤维(33)。为了在纤维网(32)的表面上构成无纺布层(35),合成纤维(33)优选具有0.5微米至3微米范围内的纤细的纤维横截面。
合成纤维(33)优选在抽吸区的中间区域中堆叠在纤维网(32)上,从而通过抽吸室(18.1至18.3)的可单独调节的抽吸功率而可以在熔吹时在纤维网(32)的入口区域、贴靠区域和出口区域中对抽吸功率进行不同的调节。一方面在纤维网(32)输入时可以在该纤维网(32)上生成足够的保持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不同的抽吸功率来影响合成纤维(33)的堆放。此外,在熔吹时生成的吹气可以通过抽吸室环境空气带入合成纤维的堆放过程(Ablageprozess)。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这样在无纺布层中生成附加的效果和结构。
在无纺布层(35)铺放在纤维网(32)的表面上之后,将带有无纺布层(35)的纤维网(32)、就是说复合物通过传送带(10.2)输送给无纺布铺放装置(22)。通过该无纺布铺放装置(22)将带有无纺布层(35)的纤维网(32)以多个层堆叠成所期望的复合无纺布(36)。该复合无纺布(36)例如具有纤维网(32)的至少两个叠置层或纤维网(32)的多个双层或者复合物。复合无纺布(36)通过传输带装置(23)连续地运走并且输送给粘合装置(24)。在此,传输带装置(23)的带速与层数和无纺布铺放装置(22)的堆叠宽度相关。
在粘合装置(24)内部将复合无纺布(36)热粘合,在那里特别地是:在校准区中通过引导带(26)与校准带(27)的配合作用来确定复合无纺布(36)的材料厚度。
在粘合之后将复合无纺布(36)缠绕成无纺布卷(30)。
在图1和2所示的方法和设备中为了形成纤维网(32)优选应用100%的合成的纤维。在此,所述合成的纤维的纤维材料和用于挤出合成纤维(33)的聚合物熔体优选由同样的基本材料构成。例如聚酯或聚丙烯适合作为基本材料。在此,合成的纤维的纤维材料的特性与合成纤维(33)的纤维材料的特性彼此如此协调,即,在热粘合时基本上只有纤维网(32)中的合成的纤维为了粘合而熔化。就这点而言,也可以构造为双组分纤维(Bikofaser)的合成的纤维的纤维材料具有相对于合成纤维略低的熔点。
但是按照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还可以如下地拓宽:在熔吹装置(12)与无纺布铺放装置(22)之间设置具有道夫装置的第二梳理装置,以便生成第二纤维网。该第二纤维网铺放在无纺布层上,使得无纺布层三明治式地保持在下部纤维网层和上部纤维网层之间。
在此原则上存在的可能性是:包括合成的纤维和天然的纤维的纤维混合料构成一个或两个纤维网。为了在热粘合时获得足够的强度,纤维的至少10%由合成的纤维构成。
在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中,由梳理装置(1)收集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36)的单层的纤维网(32)。但是原则上还存在的可能性是:使道夫装置(7)构造有多个收集点。这样在图4中示意性示出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视图。这个实施例基本上与上述图1和2所示出的实施例相同,因此在此仅对不同之处进行阐述,而在其它方面参照前述内容。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道夫装置(7)构成两个收集点(37.1)和(37.2)。在每一个收集点(37.1)和(37.2)中分别设置有一个道夫系统(8),以便分别接收纤维网(32.1)和(32.2)并且输送给传送装置(9)。该传送装置(9)在这个实施例中具有下部带式结构单元(38.1)和上部带式结构单元(38.2)。所述下部带式结构单元(38.1)构造得与按照图1和2的实施例相同。所述上部带式结构单元(38.2)具有传送段(10.3),该传送段平行于堆放带(11)地在喷丝头(13)的上方引导。在此,上部带式结构单元(38.2)可以由多个传送带构造成多段式的或也可以通过一条环绕的传送带构造成一段式的。
在熔吹装置(12)与无纺布铺放装置(22)之间的区域中,传送装置(9)的两个带式结构单元(38.1)和(38.2)如此聚集在一起,使得两个纤维网(32.1)和(32.2)三明治式地堆集在一起并且在它们之间包围有无纺布层(35)。接着将如此构造的多层无纺布或多层复合物输送给无纺布铺放装置(22)并且以多个层堆叠成复合无纺布(36)。
在通过熔吹装置(12)构成无纺布层(35)时,在这个实施例中抽吸区仅由抽吸装置(17)的一个抽吸室(18)构成。在此,所述抽吸室(18)优选沿堆放带(11)的纵向如此延伸,使得在纤维网(32)即将进入熔吹装置(12)的堆放区之前或在进入熔吹装置的堆放区时通过抽吸室(18)的抽吸效应在纤维网(32)上生成保持力。
因此用图4示出的实施例可以生成带有内置的无纺布层(35)的多层的纤维网(32.1、32.2)。
但是原则上还存在的可能性是:为两个纤维网(32.1)和(32.2)覆盖由合成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层(35.1、35.2)。这样在图5中示意性示出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视图,该实施例基本上与图4中的实施例相同。带式结构单元(38.1)和(38.2)设计得与按照图4的前述实施例相同,因此带式结构单元(38.1)具有下部堆放带(11.1)而带式结构单元(38.2)具有上部堆放带(11.2)。每一个堆放带(11.1)和(11.2)都配置有各一个抽吸室(18.1)和(18.2),这些抽吸室彼此无关地抽吸相应的堆放带(11.1)和(11.2)。在堆放带(11.1)和(11.2)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熔吹装置(12)的喷丝头(13.1)和(13.2)。喷丝头(13.1)和(13.2)共同与挤出机(14)耦联。
相对图4所示出的实施例,在按照图5的实施例中,在每一个纤维网(32.1)和(32.2)上分别生成无纺布层(35.1)和(35.2)。这些无纺布层(35.1)和(35.2)在它们的结构和它们的构造上可以设计得相同或不同。
接着将两个带有铺放在表面上的无纺布层(35.1)和(35.2)的纤维网(32.1)和(32.2)聚集在一起并且作为多层无纺布或多层复合物输送给无纺布铺放装置(22)。就这点而言,所示出的方法和所示出的设备可以灵活地拓宽,以便生成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的单层的或多层的纤维网。
在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变型方案中,例如可以借助梳理装置同时通过三个独立的收集点来生成三个纤维网,这些纤维网通过三个传送带系统堆集成一个多层无纺布或多层复合物并且输送给无纺布铺放装置。在所述梳理装置与所述无纺布铺放装置之间可以设置两个熔吹装置,这些熔吹装置配置给传送带系统,从而在聚集前为三个纤维网中的两个纤维网覆盖由合成纤维构成的无纺布层。通过本发明的这种变型方案能够有利地生成多层无纺布,这些多层无纺布含有由两种不同的聚合物构成的合成纤维。
备选地,熔吹装置也可以依次地配置给一个传送带系统,以便在一个纤维网上堆叠两层无纺布层。
特别是在图1和2中示出的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的装置是示例性的。原则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也适合于制造通过化学方法或通过机械方法、例如针刺进行粘合的复合无纺布。另外,为了进行存储,复合无纺布也可以被切成单独的无纺布段并且然后被堆成货垛。就这点而言,卷绕站可以更换为堆垛站。
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对所示出的和前述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改变。保持装置(17)可以以其它方式构造和设置,例如为静电的或机械的保持装置,该保持装置通过静电力、钩子或针或类似方法将纤维网(32)保持在堆放带(11、11.1、11.2)上并且固定以防止吹走。堆放带(11、11.1、11.2)同时又可以是透气的。在这种情况中可以省略抽吸装置。作为备选可以具有抽吸装置,但是功能可以设计得较弱。另外可能的是:将抽吸装置设置在其它位置。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该抽吸装置从堆放带(11、11.1、11.2)中抽吸并且作用在那里的上段(Obertrum)的下侧上。作为备选,该抽吸装置可以设置在其它位置并且设置在堆放带以外。
代替所描述的传送带或传输带可以应用其它的用于纤维网(32)的传输装置。
在所示出的和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继续处理(装置)(22)无纺布铺放装置(22)例如设计为交叉铺设机、特别是设计为圈条器,该无纺布铺放装置将输送的单层的或多层的复合物锯齿形地并且以鳞片状的层构造堆叠或者堆放在出料带(23)上。作为备选,无纺布铺放装置(22)可以构造成走车式堆叠装置(Wagenleger)、驼峰式堆叠装置(Camel-back-Leger)或类似装置。单层的或多层的复合物在另外的变型方案中可以在堆放前被切割并且分成多个段,其中,这些段单独地并且必要时上下对准地堆放成多层的复合无纺布(36)的构造。为此,无纺布铺放装置(22)以相应略微改动的方式构造。
在所示出的和优选的实施例中,将单层的或多层的复合物在形成后立刻输送给无纺布铺放装置(22)。在对此的变型方案中,可以在复合物构成与无纺布铺放装置(22)之间插入中间步骤。在此,例如可以接收单层的或多层的复合物并且进行中间储存,其中,将该单层的或多层的复合物在稍后的时间点才输送给无纺布铺放装置(22)或其它的继续处理工序。在所述中间步骤中,例如能够以合适的方式来固定和卷绕所述复合物。
所述继续处理装置可以以其它方式构造。在此,例如可以放弃复合无纺布(36)的多层构造,其中,将所述单层的或多层的复合物直接输送给其它的继续处理装置,例如粘合装置、特别是针刺装置、热粘合装置或类似装置并且必要时输送给存储装置。
可以由单层的或多层的复合无纺布(36)制成垫状的、壳状的或以其它方式成形的消音件或者吸音的无纺布元件。为此必要时可以插入包括模压和必要时加热的成型过程。具有外置的和/或内置的无纺布层(35、35.1、35.2)的多层的复合无纺布(36)特别有利于消音。所示出的用于复合无纺布(36)的多层构造或三明治式构造的实施例对此是特别有利的。复合无纺布也能够以前述方式制成单层的并且用于隔音目的。
附图标记列表
1  梳理装置
2  给料装置
3  给料系统
4  前滚筒
5  主滚筒
6  梳理元件
7  道夫装置
8  道夫系统
9  传送装置
10、10.1、10.2 传送带
10.3 传送段
11、11.1、11.2 堆放带
12 熔吹装置
13、13.1、13.2 喷丝头
14 挤出机
15 压缩空气输入装置
16 控制阀
17 保持装置、抽吸装置
18、18.1、18.2、18.3 抽吸室
19、19.1、19.2、19.3 抽吸管道
20、20.1、20.2、20.3 控制器
21 支承装置
22 继续处理装置、无纺布铺放装置
23 传输带装置
24 粘合装置
25 带式烘干机
26 引导带
27 校准带
28 存储装置
29 卷绕站
30 无纺布卷
31 纤维
32、32.1、32.2 纤维网
33 合成纤维
34 熔管
35、35.1、35.2 无纺布层
36 复合无纺布
37.1、37.2 收集点
38.1 下部带式结构单元
38.2 上部带式结构单元

Claims (24)

1.用于以连续的工艺工序制造复合无纺布(36)的方法,在多个步骤中进行:
-将包括纤维或纤维混合料的连续的纤维流向梳理装置(1)输送;
-将所述纤维梳理和收集成至少一个纤维网(32);
-将所述纤维网(32)引导向保持区并且将该纤维网(32)保持在所述保持区内部的移动的传输装置上;
-对由聚合物熔体挤出的大量的合成纤维(33)进行熔吹并且将所述合成纤维(33)在所述保持区的区域中堆叠在所述纤维网(32)上形成无纺布层(35);
-将带有无纺布层(35)的纤维网(32)从所述保持区中引出到继续处理装置(22)、特别是无纺布铺放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网(32)在构造成抽吸区的保持区中吸附在所述传输装置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网(32)在一个抽吸区内部流过多个依次安置的、具有可单独调节的抽吸功率的抽吸区域。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带有无纺布层(35)的纤维网(32)在无纺布铺放装置(22)中以多个层铺放成复合无纺布(36)。
5.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所述纤维网(32)的纤维或纤维混合料以10%与100%之间的范围内的重量份额由合成的纤维构成。
6.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的纤维的纤维材料和用于挤出合成纤维(33)的聚合物熔体由相同的基本材料构成。
7.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纤维(33)在熔吹时以在0.2微米至3微米的范围内的纤细的纤维横截面铺放在所述纤维网(32)上形成无纺布层(35)。
8.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收集之后直至堆叠为止连续地以优选在50米/分钟至200米/分钟的范围内的带速引导所述纤维网(32)。
9.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纤维网(32.1、32.2)上下重叠地由梳理装置(1)收集并且在对所述合成纤维(33)进行熔吹和堆叠之后将所述多个纤维网三明治式地堆集在一起,其中,所述无纺布层(35)在各纤维网(32.1、32.2)之间构成中间层。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纤维网(32.1、32.2)各覆盖有一个无纺布层(35.1、35.2),而且所述纤维网(32.1、32.2)与所述无纺布层(35.1、35.2)在继续处理装置(22)、特别是在无纺布铺放装置之前聚集成多层无纺布(36)。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通过无纺布铺放装置(22)铺放的复合无纺布(36)连续地输送到粘合装置(24)中并且粘合。
12.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无纺布(36)通过在带式烘干机中进行热处理来粘合,其中,将所述复合无纺布(36)在粘合期间引导穿过校准区,在该校准区中,相对引导带可调整的校准带(27)对所述复合无纺布(36)的自由的上侧起作用。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复合无纺布(36)输送到存储装置(28)中并且作为货卷或作为货垛来储存。
14.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36)的设备,其包括:梳理装置(1);道夫装置(7);传送装置(9)和继续处理装置(22)、特别是无纺布铺放装置,其中,在所述道夫装置(7)与所述继续处理装置(22)之间设置有用于生成无纺布层(35)的工作站(12),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站构造成熔吹装置(12),而且所述熔吹装置(12)配置有保持装置(17),该保持装置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9)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17)构造成抽吸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17)设置在传送装置(9)的传输装置(11)、特别是堆放带之下。
17.如权利要求14、15或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装置(17)为了对所述堆放带(11)进行抽吸而具有多个抽吸室(18.1、18.2、18.3)和至少一个负压源,其中,所述抽吸室(18.1、18.2、18.3)为了调节负压而配置有单独的控制器(20)。
18.如权利要求14至17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吹装置(12)具有可运动的喷丝头(13),该喷丝头能在所述传输装置(11)、特别是所述堆放带上方的运行位置与所述传输装置(11)旁侧的静止位置之间引导。
19.如权利要求14至18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夫装置(7)具有两个单独的收集点(37.1、37.2),这两个收集点与所述传送装置(9)的两个带式结构单元(38.1、38.2)配合作用以便接收和运走多个纤维网(32.1、32.2)。
20.如权利要求14至19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结构单元之一(38.1)与所述堆放带(11)配合作用而第二带式结构单元(38.2)以传送段(10.3)平行于所述堆放带(11)地设置在所述喷丝头13的上方。
21.如权利要求14至19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带式结构单元(38.2)具有第二堆放带(11.2),而且该第二堆放带(11.2)配置有所述熔吹装置(12)的第二喷丝头(13.2)。
22.如权利要求14至20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无纺布铺放装置(22)与传输带装置(23)、粘合装置(24)和存储装置(28)配合作用,其中,由所述无纺布铺放装置(22)铺放的复合无纺布(36)在存储站(29)中被引导成货卷(30)或货垛。
23.如权利要求14至20之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装置(24)具有包括引导带(26)和设置在该引导带(26)上方的校准带(27)的带式烘干机(25),而且所述校准带(27)构造得相对所述引导带(26)可以调节高度。
24.吸音的无纺布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无纺布元件具有复合无纺布(36)并且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之任一项制成。
CN201180050397.XA 2010-10-21 2011-10-21 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05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49180.2 2010-10-21
DE102010049180 2010-10-21
PCT/EP2011/068408 WO2012052535A1 (de) 2010-10-21 2011-10-21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bundvlies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0501A true CN103180501A (zh) 2013-06-26
CN103180501B CN103180501B (zh) 2017-06-06

Family

ID=44936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039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80501B (zh) 2010-10-21 2011-10-21 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269154A1 (zh)
EP (1) EP2630287B1 (zh)
CN (1) CN103180501B (zh)
WO (1) WO2012052535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4301A (zh) * 2019-02-26 2021-11-05 阿德勒佩尔泽控股有限公司 针刺非织造物的材料结构
CN113646476A (zh) * 2019-02-26 2021-11-12 阿德勒佩尔泽控股有限公司 生产针刺非织造布的设备
CN114207204A (zh) * 2019-07-30 2022-03-18 旭化成株式会社 生产由卷曲合成纤维制成的无纺织物的方法和设备
CN115341310A (zh) * 2022-08-24 2022-11-15 江苏锋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自动撞针装置的齿轮式起毛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1435B (zh) * 2015-04-27 2017-01-04 东华大学 一种牛仔纱线的加工方法
US10413081B2 (en) * 2015-05-29 2019-09-17 Therapedic Of New England, Llc Synthetic or natural fiber mattress with enhanced compression resistance
CN105420931A (zh) * 2015-12-30 2016-03-23 佛山市格菲林卫材科技有限公司 高耐水压热风拒水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和生产系统
CN105780204B (zh) * 2016-05-03 2017-04-26 王宇轩 一种梳理装置
CN105887337A (zh) * 2016-06-03 2016-08-24 佛山市格菲林卫材科技有限公司 超柔疏水无纺布的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DE102016223571B4 (de) 2016-11-28 2020-08-13 Adidas Ag Herstellung von Vliesstoffen einschließlich einer Komponente
WO2020025640A1 (en) * 2018-07-30 2020-02-06 Swm Luxembourg Sar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fibrous webs having isotropic structure
DE102019110494A1 (de) 2019-04-23 2020-10-29 Adler Pelzer Holding Gmbh Absorptiver vernadelter Schichtverbund
CN112226903B (zh) * 2020-10-13 2021-12-21 山东双利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无纺布加工用压平设备
DE102021125783A1 (de) 2021-10-05 2023-04-06 Adler Pelzer Holding Gmbh Recycling-Sandwich-Vliese mit unterschiedlicher partieller Flächengewichtsverteil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DE102022110033A1 (de) 2022-04-26 2023-10-26 Röchling Automotive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lieses mit im Vliesmaterial verlaufender Bewehrung und derartiges Vlie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2669A (zh) * 1986-03-11 1987-12-30 纤维连接公司 纤维板及其制造方法
EP0418493A1 (en) * 1989-07-28 1991-03-27 Fiberweb North America, Inc. A nonwoven composite fabric combined by hydroentangling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0501842A1 (fr) * 1991-02-25 1992-09-02 Lainiere De Picardie Textile d'entoilage composite
EP0534863A1 (en) * 1991-09-30 1993-03-31 Fiberweb North America, Inc. Bonded composite nonwoven web and process
DE19938809A1 (de) * 1999-08-19 2001-02-22 Fleissner Maschf Gmbh C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Kompositvlieses zur Aufnahme und Speicherung von Flüssigkeiten
CN1440840A (zh) * 2002-02-28 2003-09-10 赖芬豪泽机械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熔喷装置
CN101506411A (zh) * 2006-09-01 2009-08-12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将合成纤维铺设成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和设备
CN201343590Y (zh) * 2008-12-30 2009-11-11 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非织造布双道夫梳理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5721A (en) * 1979-07-19 1982-02-16 American Can Company Fibrous web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e
US5806154A (en) * 1993-08-27 1998-09-15 Springs Industries, Inc. Method of making textile laminate
DE4444206A1 (de) * 1994-12-13 1996-06-20 Fleissner Maschf Gmbh C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Veredeln von Krempelvliesen
JP4128743B2 (ja) 1998-03-03 2008-07-30 リーター アウトモーティブ (インターナツィオナール) アクティエン ゲゼルシャフト 吸音性を有する薄層ラミネート
DE19927785C2 (de) * 1999-06-18 2003-02-20 Sandler Ag Textiler Verbundstoff mit hoher textiler Weichheit und verbesserter Lagenhaftung
US7192499B1 (en) * 2001-06-01 2007-03-20 Hills, Inc. Nonwoven fabric with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woven and knitted fabrics
US7278187B2 (en) * 2004-08-27 2007-10-09 Dan-Web Holding A/S Manufacture of a multi-layer fabric
CZ300797B6 (cs) 2005-04-11 2009-08-12 Elmarco, S. R. O. Textilie obsahující alespon jednu vrstvu polymerních nanovláken a zpusob výroby vrstvy polymerních nanovláken z roztoku polymeru elektrostatickým zvláknováním
EP1941090A1 (de) * 2005-10-26 2008-07-09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ablage von synthetischen fasern zu einem vlie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102669A (zh) * 1986-03-11 1987-12-30 纤维连接公司 纤维板及其制造方法
EP0418493A1 (en) * 1989-07-28 1991-03-27 Fiberweb North America, Inc. A nonwoven composite fabric combined by hydroentangling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EP0501842A1 (fr) * 1991-02-25 1992-09-02 Lainiere De Picardie Textile d'entoilage composite
EP0534863A1 (en) * 1991-09-30 1993-03-31 Fiberweb North America, Inc. Bonded composite nonwoven web and process
DE19938809A1 (de) * 1999-08-19 2001-02-22 Fleissner Maschf Gmbh C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s Kompositvlieses zur Aufnahme und Speicherung von Flüssigkeiten
CN1376224A (zh) * 1999-08-19 2002-10-23 弗莱斯纳机器制造厂股份两合公司 生产用于吸收和储存液体的复合非织造布的方法和设备
CN1440840A (zh) * 2002-02-28 2003-09-10 赖芬豪泽机械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熔喷装置
CN101506411A (zh) * 2006-09-01 2009-08-12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将合成纤维铺设成非织造织物的方法和设备
CN201343590Y (zh) * 2008-12-30 2009-11-11 青岛东佳纺机(集团)有限公司 非织造布双道夫梳理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4301A (zh) * 2019-02-26 2021-11-05 阿德勒佩尔泽控股有限公司 针刺非织造物的材料结构
CN113646476A (zh) * 2019-02-26 2021-11-12 阿德勒佩尔泽控股有限公司 生产针刺非织造布的设备
CN113614301B (zh) * 2019-02-26 2023-08-22 阿德勒佩尔泽控股有限公司 针刺非织造物的材料结构
CN114207204A (zh) * 2019-07-30 2022-03-18 旭化成株式会社 生产由卷曲合成纤维制成的无纺织物的方法和设备
CN114207204B (zh) * 2019-07-30 2023-06-16 旭化成株式会社 生产由卷曲合成纤维制成的无纺织物的方法和设备
CN115341310A (zh) * 2022-08-24 2022-11-15 江苏锋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自动撞针装置的齿轮式起毛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30287B1 (de) 2016-02-24
CN103180501B (zh) 2017-06-06
WO2012052535A1 (de) 2012-04-26
US20130269154A1 (en) 2013-10-17
EP2630287A1 (de) 2013-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0501A (zh) 用于制造复合无纺布的方法和设备
CN100379919C (zh) 制造复合非织造织物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新颖织物
US4370289A (en) Fibrous web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e
US9617658B2 (en) Apparatus for spinning fibres and producing a fibrous-containing nonwoven
CA2625245C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 spunbond
US20060217000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polymer materials utilizing modular die units
US7290314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omplex nonwoven fabric and resulting novel fabric
WO2008101643A1 (en) Hydroentangled composite nonwowen comprising a spunbonded layer and an absorbent pulp layer, method and continuous system for producing said composite
US20220145500A1 (en)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of needle punched nonwovens
US4331730A (en) Fibrous web structure
CN113512824A (zh) 一种细旦复合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
CN211771897U (zh) 高速低克重湿法复合水刺无纺布生产装置
KR20220037493A (ko) 부직포를 제조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6995941A (zh) 用于制造合成的短纤维的方法和设备
CN115847935A (zh) 一种干纤维带制备方法
US4315721A (en) Fibrous web structure and its manufacture
KR101752768B1 (ko) 볼 형 섬유 완충제를 포함하는 부직포의 제조장치,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작되는 볼 형 섬유 완충제를 포함하는 부직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7283350B2 (ja) 不織布作製装置および不織布作製方法
EP3541977A1 (en) Triple head draw slot for producing pulp and spunmelt fibers containing web
US20220025560A1 (en) Multilayered nonwoven fabric containing submicron fibers, a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 apparatus, and articles made from multilayered nonwoven fabrics
US20230228018A1 (en) Method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nonwoven fabric, and associated nonwoven fabric 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nonwoven board
KR101418303B1 (ko) 장섬유 부직포 제조방법
WO2009127816A1 (en) Hydroentangled tubular fabrics
JP2020170093A (ja) 吸音材
ITBI20070001A1 (it) Articolo tessile del tipo multi-velo di tessuto-non-tessuto, e relativo procedimento di fabbricazio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