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4019A - 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4019A
CN103174019A CN2011104373661A CN201110437366A CN103174019A CN 103174019 A CN103174019 A CN 103174019A CN 2011104373661 A CN2011104373661 A CN 2011104373661A CN 201110437366 A CN201110437366 A CN 201110437366A CN 103174019 A CN103174019 A CN 103174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oxyethylene ether
fatty alcohol
chemical system
ether
polyoxy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73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4019B (zh
Inventor
高琴文
朱泉
郭玉良
李世琪
宫玉琢
王深喜
易立新
邵夏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Demei fine chemical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Do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EMEI FINE CHEMICAL CO Ltd
Do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EMEI FINE CHEMICAL CO Ltd, Do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EMEI FINE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373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4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4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4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4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包含以下组分的一种或几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羟乙基丁基醚、丙三醇聚氧乙烯醚油酸酯、脂肪醇硫酸盐、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醚油酸酯、增溶剂和水。采用本发明化学体系,完全可以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其涤纶染色效果能达到传统工艺水平,保证了所获得的织物产品的品质和风格兼优。同时,本发明简便、有效、环保,简化了染整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化学品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
背景技术
涤棉或棉涤织物是由涤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或交织而成。由于涤纶纤维上带有油剂,棉纤维上带有木质素、果胶质、蜡状物和灰分等伴生物,因此必须经练漂处理予以去除,才能进行正常染色。
传统的加工工艺为:坯布→练漂→热水、温水净洗酸中和→涤纶组分染色→还原清洗 热水、温水洗→棉组分染色。一般而言,对涤棉混纺织物的练漂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而对涤纶的染色则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因而涤棉混纺织物的练漂、涤纶组分的染色需要两个加工步骤,即需要两浴进行加工。该工艺耗时长、能耗大、排污多、产量低、成本高。因此,开发涤棉织物一浴练染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涤棉织物一浴练染是指将织物的练漂、净洗、中和与涤纶染色一浴一步完成。具体工艺流程为:坯布→高温(130~135 ℃)同浴练染→(还原清洗)→热水、温水洗→染棉。该工艺的关键在于使用一种良好的化学体系,具有耐高温、良好练漂效果以及不影响分散染料染色性能的特性。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化学体系,可以实现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同时还能够保证所获得的织物产品的品质和风格兼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包含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80%;
脂肪醇硫酸盐5%~70%;
增溶剂5%~20%;以及,至少一种下列组分:
丙三醇聚氧乙烯醚、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醚油酸酯和羟乙基丁基醚;
余量为水。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丙三醇聚氧乙烯醚、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醚油酸酯和羟乙基丁基醚的质量百分含量范围为:
丙三醇聚氧乙烯醚0~50%;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0~60%;
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脂肪醇硫酸盐含量的0~60%;
羟乙基丁基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量的0%~60%。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化学体系具体包含以下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35%;
脂肪醇硫酸盐15%~35%;
增溶剂5%~15%;以及,至少一种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丙三醇聚氧乙烯醚0~10%;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0~20%;
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脂肪醇硫酸盐含量的0~45%;
羟乙基丁基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量的0%~30%;
余量为水。
优选地,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C12~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10-古伯特醇聚氧乙烯醚、C13-羰基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聚氧乙烯醚油酸单酯、聚氧乙烯醚油酸双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脂肪醇硫酸盐选自C12-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6-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2-脂肪醇硫酸铵盐、C16-脂肪醇硫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增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异辛醇、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多功能化学体系具体包含以下组分(质量百分含量):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35%;脂肪醇硫酸盐15%~35%;增溶剂5%~15%;以及,至少一种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丙三醇聚氧乙烯醚0~10%;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0~20%;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脂肪醇硫酸盐含量的0~45%;羟乙基丁基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量的0%~30%;余量为水;其中,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C12~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10-古伯特醇聚氧乙烯醚、C13-羰基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聚氧乙烯醚油酸酯选自聚氧乙烯醚油酸单酯、聚氧乙烯醚油酸双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脂肪醇硫酸盐选自C12-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6-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2-脂肪醇硫酸铵盐、C16-脂肪醇硫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增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异辛醇、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各术语的具体含义如下。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一种市场上广泛有市售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所述丙三醇聚氧乙烯醚是一种市场上广泛有市售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所述脂肪醇硫酸盐是一种市场上广泛有市售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中国专利CN101235001中所记载的方法。
所述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CAS登记号为99734-09-5,分子式为 (C2H4O)nC30H30O,是一种市场上广泛有市售的化学试剂。
所述羟乙基丁基醚,又名乙二醇单丁醚,英文名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CAS登记号为111-76-2,分子式为C6H14O2,结构式为                                                ,是一种市场上广泛有市售的化学试剂。
所述聚氧乙烯醚油酸酯是一种市场上广泛有市售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中,形如“C10、C12、C13、C14 、C16”的表述是指脂肪醇的碳数,如所述“C12~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指“脂肪醇碳数为12~14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1、本发明使得涤棉混纺织物的练漂和涤纶组分染色可以在同浴中完成加工;
2、本发明环保、简便、有效,简化了染整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
3、本发明涉及的化学体系原料来源广泛,涤棉混纺织物经该化学体系处理后能达到良好的练漂及涤纶染色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 C13-羰基醇聚氧乙烯醚30%、脂肪醇硫酸盐25%、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10%、羟乙基丁基醚5%和异丙醇10%,水20%。
所述脂肪醇硫酸盐选自C12-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6-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2-脂肪醇硫酸铵盐、C16-脂肪醇硫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制备过程为:将上述C13-羰基醇聚氧乙烯醚加入到脂肪醇硫酸盐中搅拌;再加入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羟乙基丁基醚和异丙醇,并搅拌;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 C10-古伯特醇聚氧乙烯醚20%、脂肪醇硫酸盐20%、丙三醇聚氧乙烯醚15%、羟乙基丁基醚5%、乙醇5%、乙二醇单丁醚5%、水30%。
所述脂肪醇硫酸盐选自C12-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6-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2-脂肪醇硫酸铵盐、C16-脂肪醇硫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制备过程为:将上述C10-古伯特醇聚氧乙烯醚加入到脂肪醇硫酸盐中搅拌;再加入苯丙三醇聚氧乙烯醚油酸酯、羟乙基丁基醚、乙醇和乙二醇单丁醚,并搅拌;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C12~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5%、脂肪醇硫酸盐30%、聚氧乙烯醚油酸单酯5%、羟乙基丁基醚5%、异丙醇5%、二乙二醇单丁醚5%和水25%。
所述脂肪醇硫酸盐选自C12-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6-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2-脂肪醇硫酸铵盐、C16-脂肪醇硫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制备过程为:将上述C12~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入到脂肪醇硫酸盐中搅拌;再加入聚氧乙烯醚油酸单酯、羟乙基丁基醚、异丙醇和二乙二醇单丁醚,并搅拌;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即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20%、脂肪醇硫酸盐15%、聚氧乙烯醚油酸单酯5%、丙三醇聚氧乙烯醚5%、异辛醇2%、二乙二醇单丁醚5%和水48%。
所述脂肪醇硫酸盐选自C12-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6-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2-脂肪醇硫酸铵盐、C16-脂肪醇硫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制备过程为:将上述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加入到脂肪醇硫酸盐中搅拌;再加入聚氧乙烯醚油酸单酯、丙三醇聚氧乙烯醚、异辛醇和二乙二醇单丁醚,并搅拌;最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即可。
应用实施例
将本发明制得的化学体系应用于涤棉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使用分散红玉 S-2GFL染料,处理液的配比如下:
多功能化学体系           1.0g/L;
分散红玉S-2GFL             1.0%(o.w.f);
30%(质量浓度)H2O2          5.0g/L。
其中,单位(g/L)是印染工艺中的浓度单位,指以工作液体积为基准,需添加助剂的重量。如:5.0g/L H2O2是指,1L工作液中需要添加5.0g H2O2
o.w.f 为On weight the fabric的缩写,是印染工艺中的浓度单位,指以织物重量为基准,染料重量相对织物重量的百分比,如: 1%(o.w.f)是指,染100公斤面料需要1公斤的染料。
处理过程为:按上述比例称取各成分,室温下配料,浴比为1:10。将织物投入配好的处理液中,升温至130℃,升温速率为2℃/分钟(min),然后保温30min。然后将织物出缸,经冷水洗净、皂洗、再冷水洗净之后烘干。
对比实施例
在传统工艺中,涤棉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十分复杂,具体有以下几步:
(1)涤棉练漂
此步骤的处理液配方为:
精练剂1.0g/L;NaOH1.0g/L;30%H2O2      3.0g/L。
处理过程为:按上述比例称取各成分,室温下配料,浴比为1:10。将织物在该处理液中以98℃处理45min,升温速率为2℃/分钟(min)。
(2)涤纶染色
此步骤的处理液配方为:分散红玉S-2GFL染料1.0%(o.w.f);匀染剂0.5g/L;体积比浓度为98%、pH值为4.5的乙酸(HAc)。
处理过程为:按上述比例称取各成分,室温下配料,浴比为1:10。将织物在该处理液中以130℃处理30min,升温速率为2℃/分钟(min)。
(3)还原清洗工艺:
此步骤的处理液配方为:还原清洗助剂 1.0g/L。处理温度为80℃,处理时间为20min。
将应用实施例与对比实施例所获得的织物进行染色性能对比,对比结果请参见表1。表1为采用本发明化学体系的同浴工艺与传统工艺染色性能对比。
表1 同浴工艺与传统工艺染色性能对比
由表1可见,采用本发明化学体系,完全可以实现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其涤纶染色效果能达到传统工艺水平,保证了所获得的织物产品的品质和风格兼优。同时,本发明简便、有效、环保,简化了染整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变、改进和润饰,这些改变、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80%;
脂肪醇硫酸盐5%~70%;
增溶剂5%~20%;以及,至少一种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丙三醇聚氧乙烯醚0~50%;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0~60%;
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脂肪醇硫酸盐含量的0~60%;
羟乙基丁基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量的0%~60%;
余量为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体系,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35%;
脂肪醇硫酸盐15%~35%;
增溶剂5%~15%;以及,至少一种下列组分(质量百分含量):
丙三醇聚氧乙烯醚0~10%;
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0~20%;
聚氧乙烯醚油酸酯为脂肪醇硫酸盐含量的0~45%;
羟乙基丁基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含量的0%~30%;
余量为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C12~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10-古伯特醇聚氧乙烯醚、C13-羰基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体系,所述聚氧乙烯醚油酸酯选自聚氧乙烯醚油酸单酯、聚氧乙烯醚油酸双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硫酸盐选自C12-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6-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2-脂肪醇硫酸铵盐、C16-脂肪醇硫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异辛醇、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选自C12~C14-脂肪醇聚氧乙烯醚、C10-古伯特醇聚氧乙烯醚、C13-羰基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聚氧乙烯醚油酸酯选自聚氧乙烯醚油酸单酯、聚氧乙烯醚油酸双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脂肪醇硫酸盐选自C12-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6-脂肪醇硫酸碱金属盐、C12-脂肪醇硫酸铵盐、C16-脂肪醇硫酸铵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增溶剂选自乙醇、异丙醇、异辛醇、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单丁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110437366.1A 2011-12-23 2011-12-23 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 Active CN103174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7366.1A CN103174019B (zh) 2011-12-23 2011-12-23 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7366.1A CN103174019B (zh) 2011-12-23 2011-12-23 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4019A true CN103174019A (zh) 2013-06-26
CN103174019B CN103174019B (zh) 2015-11-25

Family

ID=48634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37366.1A Active CN103174019B (zh) 2011-12-23 2011-12-23 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401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3914A (zh) * 2014-10-25 2015-01-28 合肥市安山涂层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皮革用渗透剂
CN108570360A (zh) * 2018-04-26 2018-09-25 浙江汉邦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保色鲜亮化清油污剂
CN109898344A (zh) * 2019-01-11 2019-06-18 杭州航民达美染整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含涤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及练染同浴乳化剂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57982A (ja) * 1993-12-06 1995-06-20 Akira Kawabata 未精練・未漂白綿製品の一工程精練・漂白・染色方法
CN101440581A (zh) * 2008-12-17 2009-05-27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退练漂染碱性一浴染色方法及其采用的助剂组合物
CN101545202A (zh) * 2009-04-28 2009-09-30 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 多组分纤维混纺或交织织物高效同浴练染的精练剂配方及练染工艺
CN101629130A (zh) * 2009-08-14 2010-01-20 福建省晋江新德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织物同浴除油剂
CN101691694A (zh) * 2009-09-07 2010-04-07 浙江华晟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纯棉以及混纺纤维练染同浴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4822A (zh) * 2011-01-25 2011-08-17 上海德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多功能练染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57982A (ja) * 1993-12-06 1995-06-20 Akira Kawabata 未精練・未漂白綿製品の一工程精練・漂白・染色方法
CN101440581A (zh) * 2008-12-17 2009-05-27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退练漂染碱性一浴染色方法及其采用的助剂组合物
CN101545202A (zh) * 2009-04-28 2009-09-30 上海市毛麻纺织科学技术研究所 多组分纤维混纺或交织织物高效同浴练染的精练剂配方及练染工艺
CN101629130A (zh) * 2009-08-14 2010-01-20 福建省晋江新德美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织物同浴除油剂
CN101691694A (zh) * 2009-09-07 2010-04-07 浙江华晟化学制品有限公司 纯棉以及混纺纤维练染同浴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4822A (zh) * 2011-01-25 2011-08-17 上海德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多功能练染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上海泽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技术部: "高效环保节能的练染一浴助剂", 《2009全国染整行业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牛树怀等: "同浴去油剂在涤纶织物同浴染色中的应用", 《现代纺织技术》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3914A (zh) * 2014-10-25 2015-01-28 合肥市安山涂层织物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皮革用渗透剂
CN108570360A (zh) * 2018-04-26 2018-09-25 浙江汉邦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保色鲜亮化清油污剂
CN109898344A (zh) * 2019-01-11 2019-06-18 杭州航民达美染整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含涤针织面料的染色方法及练染同浴乳化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4019B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98348B (zh) 一种缩短活性染料染色时间的无盐低碱染色方法
CN103409244B (zh) 一种皂洗酶、其皂洗方法及其在清洗染色后的布料中的应用
CN104018369B (zh) 蚕丝交织提花织物染色工艺
CN101384767A (zh) 对聚酯进行染色的方法
CN107724128A (zh) 环保型染色同浴用分散剂
CN104695238B (zh) 分散染料原位矿化、深度节水减排染色后处理方法及助剂
CN103741513B (zh) 化纤织物中性退浆除油染色一浴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6241A (zh) 涤棉针织物短流程染整工艺方法
CN101638843B (zh) 机织物退染一浴工艺用的退浆剂
CN103525571A (zh) 强力去油污洗洁精及其生产方法
CN105369584B (zh) 一种免烫整理工艺中的还原水洗工艺
CN103174019B (zh) 一种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练漂与涤纶组分染色同浴加工的多功能化学体系
CN105754750A (zh) 一种绒面皮革制品的翻新干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TWI395856B (zh) 在沒有進行任何進一步淨化處理下纖維素纖維及其與其他纖維的結合以循環染色池液進行織物染色之方法
CN104530755A (zh) 一种复合型活性黑染料
CN102619041A (zh) 一种卧式洗水机智能喷染系统
CN106120404B (zh) 蛋白质纤维原位矿化染色中染料与纤维分离用助剂及应用
CN108103805A (zh) 一种针织布气液环保漂染方法
CN108396570A (zh) 天丝/羊毛/尼龙织物的染色方法
CN112301763B (zh) 一种纯棉织物及其染色方法
CN107287935A (zh) 一种提高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方法
CN107653671A (zh) 一种环保型多功能精练剂及制备方法
CN103255645B (zh) 山羊绒/粘胶混纺织物染色工艺
CN101349003B (zh) 针织面料分段式漂染工艺
CN112553907A (zh) 染色同浴用多功能除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305 Ronggui District, Shunde, Foshan, Guangdong.

Co-patentee after: Donghua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Demei fine chemical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528305 Ronggui District, Shunde, Foshan, Guangdong.

Co-patentee before: Donghua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Demei Fine Chemical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