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2649B - 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2649B
CN103172649B CN201310118047.3A CN201310118047A CN103172649B CN 103172649 B CN103172649 B CN 103172649B CN 201310118047 A CN201310118047 A CN 201310118047A CN 103172649 B CN103172649 B CN 1031726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re earth
phenanthroline
quinoline
reaction
triaz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180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2649A (zh
Inventor
史华红
宋继国
方航兵
梁东
宁尚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NYOO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YNYOO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YOO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YNYOO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1180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26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2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2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2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2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itrogen Condensed Heterocyclic 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LnL3及其制备方法。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LnL3,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式1其中R1选自氢、烷基或芳香烃基团;R2选自氢、烷基或芳香烃基团;R3选自氢、卤素、烷基、氯代烷基或芳香烃基团;中心稀土离子Ln选自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采用邻菲啰啉三唑类三齿化合物作为单一配体,同时满足配位饱和,配合物中三唑基团作为负离子与中心稀土金属阳离子实现电荷平衡为电中性。本发明稀土配合物热稳定性高,适合蒸镀成膜工艺或溶液成膜工艺制成器件。制备方法产率高、产物纯度好、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发展稀土应用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现已查明的世界稀土资源中,80%(36-37%,WIKI)的稀土资源在我国,并且品种齐全。为了保护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2009年我国开始管控稀土矿石的出口,但遭到美日欧等国家的抗议。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稀土资源的宝贵和大力发展稀土深加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我国丰富而具特色的稀土资源,在我国稀土工业亟待向高技术功能材料产业转型之际,抓住稀土元素最具特色、且在我国已有良好积累的光学材料作为主攻方向,这本身也体现了国家的重大产业发展需求。
有机电致发光是自发光型的,并有丰富颜色的发光材料以供选择,在显示和发光特性上具有高效率,高亮度(>10,000cd/m2),高对比度(>1000:1),色域宽(>100%NTSC),视角广(0-180o),响应快(微秒级)等优点,并且可实现轻薄化(小于1mm),柔性化的显示,这些性能超越了现在所有的显示技术,因而被公认为下一代的平板显示技术和照明技术。
稀土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发光可以分为:可见区强发光的稀土离子、弱发光稀土离子、存在f-d辐射跃迁的稀土离子和可见区不发光的稀土离子。例如Eu2+、Ce3+和Tm3+发蓝光,Eu3+发红光,Tb3+发绿光,Sm3+发粉红色光,Dy3+发黄光,Nd3+、Er3+、Yb3+发近红外光。Tb3+和Eu3+的辐射跃迁都落在可见光区,在研究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时,关注最多的就是这两个离子,其中Tb3+的主发射峰位于545nm左右,为很纯正的绿色;Eu3+的主发射峰在613nm左右,为眼睛敏感性很好的红色。稀土的这个敏化发光特性,在实际中可应用于OLED显示/照明技术;可应用于生物医学检验以及防伪标识印刷;也可应用于红外通讯技术中。
自从1990年以来,Kido小组首次证实铽的β-二酮配合物可用作OLED器件的发光材料。因为它们的发射峰窄,半峰宽小于10nm,色度饱和鲜艳以及稀土有机发光材料超高的光量子效率(已报道的固体铕配合物的光量子效率达到85%(CoordinationChemistryReviews,2000,196:165),稀土有机发光材料的发展再次引起科学界的高度关注。铕配合物的OLED器件可以获得色度饱和的红光;而铽配合物的OLED器件可以得到色度纯正的绿光。但是,这些器件的效率和寿命却远远没有达到它们的理论期望值。其主要原因是小分子稀土配合物的成膜性差、载流子的传输性能差以及光和热稳定性差。至于其它类型的发光材料,如小分子有机发光材料、高分子发光材料、贵金属铱、铂和金的配合物等等,尽管发射峰宽,半峰宽通常在80-100nm之间,与稀土发光材料相比,颜色暗淡,但是,这些发光材料的器件效率和寿命已经达到了实用的要求。
稀土元素需要9配位达到饱和配位,同时由于稀土金属离子本身带正电荷,需要配体带负电荷,满足电中性。到目前为止,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都采用了混合配体,例如1,10-邻菲罗啉、β-二酮、吡啶甲酸类化合物做配体或提供负电荷。
时至今日,适合于实际应用,乃至适用于OLED显示和照明技术的新型的稀土发光配合物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新型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所述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LnL3,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式1
其中R1选自氢、烷基或芳香烃基团;R2选自氢、烷基或芳香烃基团;R3选自氢、卤素、烷基、卤代烷基或芳香烃基团;中心稀土离子Ln选自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结构式如式2所示的邻菲啰啉衍生物被氧化剂氧化生成邻菲啰啉类氮氧化物;
b、邻菲啰啉类氮氧化物进行氰基取代得到2-位氰基邻菲啰啉衍生物;
c、2-位氰基邻菲啰啉衍生物与肼和羧酸或羧酸衍生物反应关环得到一系列邻菲啰啉三唑类化合物;
d、稀土金属盐与邻菲啰啉三唑类化合物反应生成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LnL3;
式2
其反应表达式为:
所述步骤a氧化反应,氧化剂可选间氯过氧苯甲酸(m-CPBA)或过氧化氢溶液;氧化剂与邻菲啰啉衍生物的摩尔比大于等于1:1;反应温度在室温到110℃之间;溶剂为羧酸或卤代烷,溶剂的最小用量为刚好溶解原料。
所述步骤b反应的氰基(CN)试剂选自NaCN、KCN、CuCN、Zn(CN)2或(CH3)3SiCN(TMSCN,三甲基氰硅烷);该反应对温度敏感,需要控温小于80℃,优选为0℃~25℃;根据不同反应底物反应时间从1天到7天。
所述步骤c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实现:
(1)肼跟2-氰基-1,10-邻菲啰啉衍生物在醇与水体积比为1:0~0:1的混合溶剂反应,然后与羧酸、酸酐、酰氯或酯在卤代烷、酯、芳香烃、醇、酸或醚溶剂中反应关环,肼的用量不小于1.0当量,羧酸、酸酐、酰氯或酯用量不少于1.0当量,溶剂最小用量以溶解原料为合适;反应温度根据不同反应底物从室温到回流;
(2)2-氰基-1,10-邻菲啰啉衍生物与酰肼直接在卤代烷、酯、芳香烃、醇、酸或醚溶剂中反应关环,溶剂最小用量以溶解原料为合适;反应温度根据不同反应底物从室温到回流。
优选地,所述步骤c反应,2-位氰基邻菲啰啉衍生物首先溶于醇、水体积比为1:0~0:1的溶剂中,控制温度在-20℃~50℃,先后滴加溶在有机溶剂中的肼和羧酸衍生物,滴加完毕再反应1~24小时,产物结晶,过滤,重结晶,得到邻菲啰啉三唑类化合物,所述肼的用量不小于1.0当量,羧酸衍生物用量不小于1.0当量。
所述羧酸衍生物选自酸酐、酰氯或酯。
所述步骤d反应包括如下步骤:稀土金属盐溶于水中,滴入邻菲啰啉三唑类化合物与碱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溶液中,控制温度在0℃~100℃之间,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48小时,产物过滤,重结晶,得到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LnL3;所述有机配体邻菲啰啉三唑衍生物首先与碱反应,然后与稀土金属盐溶液混合反应得到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
步骤d所述稀土金属盐选自稀土金属的氯化物、溴化物、氟化物、碘化物、硝酸盐、硫酸盐、高氯酸盐、磷酸盐、羧酸盐、磺酸盐、氟硼酸盐或六氟磷酸盐;所述稀土金属盐的用量为1.0当量,邻菲啰啉三唑衍生物的用量为2.0~4.0当量,优选为3.0当量,所述碱为无机碱或有机碱,用量不少于1.0当量。所述有机溶剂为各种醇,选自ROH、2-乙氧基乙醇、2-甲氧基乙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乙二醇或丙三醇;所述水溶性有机溶剂中有机溶剂与水的体积比为1:0~0:1。
所述的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如Ln是铕发红光,其发射光谱主峰为621nm;铽发绿光,主峰545nm;铥发蓝光,主峰470nm;钐发粉红色光,主峰640nm;镝发黄光,主峰570nm;钕、铒、镱发红外光,主峰分别为1065nm,1509nm和978n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采用邻菲啰啉三唑类三齿化合物作为单一配体,同时满足配位饱和,配合物中三唑基团作为负离子与中心稀土金属阳离子实现电荷平衡为电中性。由于配体与稀土离子之间是三齿配位螯合,因此,这些稀土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高,适合蒸镀成膜工艺制成器件;另外,通过R1、R2或R3修饰,合成易溶于有机溶剂—甚至水—的稀土配合物,它们适合溶液成膜工艺制成器件。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产率高、产物纯度好、反应时间短,操作简单的优点,极大的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三[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的质谱图。
图2是三[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铽(III)的质谱图。
图3是三[3-溴-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的质谱图。
图4是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铥(III)的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三[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化合物6)的合成以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第一步:N-氧-1,10-邻菲啰啉(化合物2)的制备
首先将化合物(1)邻菲啰啉(100g)以及醋酸(100mL)加入到2L的三口瓶中,搅拌均匀,加入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水溶液(75mL),加热到70-75℃,搅拌反应3小时。冷却到室温,加入30%H2O2(70mL),继续加热到60-110℃,反应3小时。冷却到室温,减压浓缩掉醋酸,得到红棕色粘稠油状物,用水(500mL)稀释,用固体碳酸钠调pH到9~10。得到的溶液用二氯甲烷(1000mL+5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干燥。过滤,滤液浓缩得到50~55g黄色固体粉末,无需纯化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
第二步:2-氰基-1,10-邻菲啰啉(化合物3)的制备
首先将上一步得到的50g黄色固体粉末溶解在300mL经无水硫酸镁干燥过的二氯甲烷中,转入2L的三口瓶并搅拌,用冰水浴冷却到10℃以下。滴加三甲基氰硅烷(TMSCN,200mL),保持内温小于25℃.滴加完毕后,冰水浴反应半小时。滴加苯甲酰氯(60mL),保持内温小于25℃。滴加完毕后,室温反应72小时。冰盐浴降温,使内温降到0℃以下。滴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000mL),保持内温小于10℃,滴加完毕后室温搅拌反应1小时。然后将反应体系装入到5L的分液漏斗中,加入二氯甲烷(2000mL)。有机层用水洗(1000mLX3),然后用饱和食盐水(1000mLX2)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掉干燥剂。加压浓缩干燥,得到黄色半固体,用500mL的石油醚搅拌洗涤4小时。过滤,滤饼用石油醚(100mL)洗涤。湿品40℃真空干燥8小时,可得到35~45g黄色固体粉末(化合物3)。
第三步: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化合物4和5)的制备
将化合物3(20g),无水乙醇(200mL)以及水合肼(80%,60mL)加入到1L的三口瓶,室温搅拌反应8小时后,将反应液继续冰浴搅拌3小时。过滤出固体,用冷乙醇(60mL)洗涤,抽干。得到固体无需干燥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
将质量分数为80%的甲酸溶液(200mL)加入到1L的三口瓶中,冰盐浴冷却到0℃以下,然后分批加入上面得到的固体,保持内温小于5℃。加完后冰浴条件下反应1小时。加热回流反应2小时。冷却到室温。浓缩掉溶剂。得到的残渣用水(1000mL)稀释。用碳酸钠固体调pH到9左右,乙酸乙酯萃取(500mL+200mLx2)。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掉干燥剂,加压浓缩干燥,得到类白色固体,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1(V:V)(500mL)搅拌洗涤16小时。过滤,抽干,滤饼用石油醚(100mL)洗涤。然后滤饼在40℃下真空干燥8小时,得到黄色固体粉末15g。
1HNMR(300MHz,DMSO),ppm:7.88(1H,s),8.02(2H,s),8.21-8.63(4H,m),9.13(1H,d),15.3(1H,brs)。
MS:C14H9N5M.W.=247,检测到248(M+H峰)与270(M+Na峰)。
第四步:三[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化合物6)的制备以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将化合物4(7.4g)和六水合三氯化铕(3.7g)分别溶于50mL无水乙醇:水(V:V)=1:3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溶液A及B。往A溶液里面加入1.2g氢氧化钠,搅拌反应半小时。然后将B溶液滴加入到A溶液的反应瓶中,室温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干溶剂,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3小时,得浅黄色的粉末9.5g。
质谱图如图1所示,[M+1]891.9,EuC42H24N15M.W.=890,检测到M+H峰890与892峰高比例接近Eu的同位素丰度比1:1。
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试可得知,三[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的荧光发射波长为592nm及619nm。
实施例2:三[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铽(III)(化合物7)的合成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将实施例1所制得化合物4(7.4g)和六水合三氯化铽(3.7g)分别溶于50mL无水乙醇:水(V:V)=1:3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溶液C及D。往C溶液里面加入1.2g氢氧化钠,搅拌反应半小时。然后将D溶液滴加入到C溶液的反应瓶中,室温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干溶剂,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3小时,得黄色的粉末9.3g。
质谱图如图2所示,[M+1]898.1,TbC42H24N15M.W.=897,检测到M+H峰898与899峰高比例接近Tb的同位素丰度比2:1。
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试可得知,三[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铽(III)的荧光发射波长为489nm、545nm、592nm及622nm。
实施例3:三[5-(4,7-二甲基-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化合物13)的合成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第一步:N-氧-4,7-二甲基-1,10-邻菲啰啉(化合物9)的制备
首先将4,7-二甲基-1,10-邻菲啰啉(化合物8,100g)以及三氯甲烷(800mL)加入到2L的三口瓶中,搅拌均匀并冷至0℃,缓慢滴加入间氯过氧苯甲酸(90g)的三氯甲烷(600mL)溶液。逐渐升至室温,搅拌反应3小时;继续加热到60℃,再反应3小时。冷却到室温,减压浓缩掉三氯甲烷,用水(1000mL)稀释,用固体碳酸钠调pH到8~9。混合物可通过加热到90-95℃半小时,降温,抽滤的方法以除去未反应完全的原料4,7-二甲基-1,10-邻菲啰啉。得到的滤液用二氯甲烷(1000mL+500mL×3)萃取,合并有机相,用无水硫酸干燥。过滤,浓缩,经石油醚重结晶得到浅灰色固体81g。
第二步:2-氰基-4,7-二甲基-1,10-邻菲啰啉(化合物10)的制备
参照化合物3的合成方法,可以通过N-氧-4,7-二甲基-1,10-邻菲啰啉(化合物9,80g)制备得到浅黄色固体2-氰基-4,7-二甲基-1,10-邻菲啰啉(化合物10,62g)。
第三步:5-(4,7-二甲基-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化合物11和12)的制备
参照化合物4的合成方法,可以通过化合物10(50g)制备得土黄色固体粉末5-(4,7-二甲基-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化合物11和12,30g)。
1HNMR(300MHz,DMSO),ppm:2.93(6H,s),7.37(1H,s),7.65(1H,s),8.10(1H,d),8.45(1H,d),8.58(1H,d),8.84(1H,d),13.6(1H,brs)。
MS:C16H13N5M.W.=275,检测到276(M+H峰)和298(M+Na峰)。
第四步:三[5-(4,7-二甲基-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化合物13)的制备以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将化合物11(8.3g)和三溴化铕(3.9g)分别溶于50mL乙醇:水(V:V)=1:2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溶液E及F。往E溶液里面加入1.2g氢氧化钠,搅拌反应半小时。然后将F溶液滴加入到E溶液的反应瓶中,室温搅拌反应20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干溶剂,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3小时,得黄色的粉末10.2g。
MS:[M+1]975.9,EuC48H36N15M.W.=974,检测到M+H峰974和976峰高比例接近Eu的同位素丰度比1:1。
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试可得知,三[5-(4,7-二甲基-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的荧光发射波长为596nm及617nm。
实施例4:三[3-溴-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化合物15)的合成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参照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化合物4,20g)作为原料。
第一步:3-溴-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化合物14)的制备
将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化合物4,20g)以及水(300mL)加入到1L的三口瓶中,搅拌均匀,缓慢滴加10M的NaOH溶液以使化合物4逐渐溶解。调节pH=12,溶液变澄清。滴入13.6mL液溴(43.6g)进行反应,同时滴加10M的NaOH溶液以保持反应液pH=12,搅拌反应3小时。反应结束后,用6M的盐酸调pH到3~4,即可得到粗产品。过滤,用乙醇重结晶,真空干燥后得土黄色固体3-溴-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化合物14)14.7g。
1HNMR(300MHz,DMSO),ppm:7.74(1H,d),7.99(2H,m),8.44(1H,d),8.58(1H,d),8.66(1H,d),8.94(1H,d),13.2(1H,brs)。
MS:C14H8BrN5M.W.=326,检测到M+H峰326与328峰高比例接近Br的同位素丰度比1:1。
第二步:三[3-溴-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化合物15)的制备以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将化合物14(9.8g)和六水合三氯化铕(3.7g)分别溶于50mL1,3-丙二醇:水(V:V)=1:3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溶液G及H。往G溶液里面加入1.2g氢氧化钠,搅拌反应半小时。然后将H溶液滴加入到G溶液的反应瓶中,室温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干溶剂,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3小时,得黄褐色的粉末11.7g。
Ms:[M+1]1127.8,EuC42H21Br3N15M.W.=1127,检测到M+H峰1126、1128与1130峰高比例符合配合物分子的同位素丰度比。质谱图如图3所示。
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试可得知,三[3-溴-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的荧光发射波长为597nm及618nm。
实施例5: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的合成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参照实施例1或实施例3的方法制备2-氰基-1,10-邻菲啰啉(化合物3,100g)作为原料。
第一步: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的制备(化合物16和17)
将化合物3(100g),乙醇(700mL),水(200mL)以及水合肼(80%,300mL)加入到2L的三口瓶,室温搅拌反应8小时后,将反应液继续冰浴搅拌3小时。过滤出固体,用冷乙醇(300mL)洗涤,抽干,得到固体无需干燥直接投入下一步反应。
0℃以下,分批加入上面得到的固体,保持内温小于5℃。加完后冰浴条件下反应1小时。加热回流反应4小时。冷却到室温。浓缩掉溶剂。得到的残渣用水(3000mL)稀释。用碳酸钠固体调pH到9左右,乙酸乙酯萃取(2000mL+800mLx2)。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掉干燥剂,加压浓缩干燥,得到黄色固体,用石油醚:乙酸乙酯=1:1(V:V)(2000mL)搅拌洗涤16小时。过滤,抽干,滤饼用石油醚(500mL)洗涤。然后滤饼在40℃下真空干燥8小时,得到黄色固体粉末72g。
1HNMR(300MHz,DMSO),ppm:7.92(1H,s),8.12(2H,s),8.49-8.75(3H,m),9.21(1H,s)。
MS:C15H8F3N5M.W.=315,检测到316(M+H峰)与338(M+Na峰)。
第二步: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的制备(化合物18)以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将化合物16(9.5g)和六水合三氯化铕(3.7g)分别溶于50mL乙二醇:水(V:V)=1:3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溶液I及J。往I溶液里面加入1.2g氢氧化钠,搅拌反应半小时。然后将J溶液滴加入到I溶液的反应瓶中,室温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干溶剂,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3小时,得浅黄色的粉末10.5g。
MS:[M+1]1095.9,EuC45H21F9N15M.W.=1094,检测到M+H峰1094与1096峰高比例接近Eu的同位素丰度比1:1。
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试可得知,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铕(III)的荧光发射波长为594nm及618nm。
实施例6: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钕(III)(化合物19)的合成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将实施例5所制得化合物16(9.5g)和硝酸钕(3.3g)分别溶于50mL乙醇:水(V:V)=1:3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溶液K及L。往K溶液里面加入1.2g氢氧化钠,搅拌反应半小时。然后将L溶液滴加入到K溶液的反应瓶中,室温搅拌反应16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干溶剂,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3小时,得黄色的粉末10.8g。
MS:[M+1]1087.3,NdC45H21F9N15M.W.=1086,检测到M+H峰1087与M+Na峰1109。
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试可得知,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钕(III)的荧光发射波长为1062nm。
实施例7: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钐(III)(化合物20)的合成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将实施例5所制得化合物16(9.5g)和六水合三氯化钐(3.6g)分别溶于50mL乙二醇:水(V:V)=1:2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溶液M及N。往M溶液里面加入1.2g氢氧化钠,搅拌反应半小时。然后将N溶液滴加入到M溶液的反应瓶中,50℃水浴条件下搅拌反应4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干溶剂,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4小时,得浅黄色的粉末11.5g。
MS:[M+1]1092.2,SmC45H21F9N15M.W.=1092,检测到M+H峰1092与1095峰高比例符合Sm的同位素丰度比。
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试可得知,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钐(III)的荧光发射波长为642nm。
实施例8: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铽(III)(化合物21)的合成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将实施例5所制得化合物16(9.5g)和六水合三氯化铽(3.7g)分别溶于50mL1,3-丙二醇:水(V:V)=1:3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溶液O及P。往O溶液里面加入1.2g氢氧化钠,搅拌反应半小时。然后将P溶液滴加入到O溶液的反应瓶中,室温搅拌反应16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干溶剂,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3小时,得黄绿色的粉末10.6g。
MS:[M+1]1102.2,TbC45H21F9N15M.W.=1101,检测到M+H峰1102与1103峰高比例接近Tb的同位素丰度比2:1。
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试可得知,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铽(III)的荧光发射波长为492nm、545nm、583nm及621nm。
实施例9: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镝(III)(化合物22)的合成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将实施例5所制得化合物16(9.5g)和高氯酸镝(4.6g)分别溶于50mL1,3-丙二醇:水(V:V)=1:1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溶液Q及R。往Q溶液里面加入1.2g氢氧化钠,搅拌反应半小时。然后将R溶液滴加入到Q溶液的反应瓶中,室温搅拌反应24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干溶剂,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4小时,得土黄色的粉末12.1g。
MS:[M+1]1106.2,DyC45H21F9N15M.W.=1105,检测到M+H峰1105、1106与1107峰高比例接近Dy的同位素丰度比1:1:1。
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试可得知,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镝(III)的荧光发射波长为573nm。
实施例10: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铥(III)(化合物23)的合成及荧光发射光谱测试
将实施例5所制得化合物16(9.5g)和硝酸铥(3.5g)分别溶于50mL1,2-丙二醇:水(V:V)=1:3的混合溶剂中,配成溶液S及T。往S溶液里面加入1.2g氢氧化钠,搅拌反应半小时。然后将T溶液滴加入到S溶液的反应瓶中,60℃水浴条件下搅拌反应4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蒸干溶剂,固体在50℃下真空干燥4小时,得黄色的粉末10.3g。
MS:[M+1]1112.1,TmC45H21F9N15M.W.=1111,检测到M+H峰1112与M+Na峰1134峰。质谱图如图4所示。
通过荧光发射光谱测试可得知,三[3-三氟甲基-5-(1,10-邻菲啰啉-2-基)-1,2,4-1H-三唑]合铥(III)的荧光发射波长为467nm。

Claims (8)

1.一种邻菲哕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LnL3,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其中R1选自氢、烷基;R2选自氢、烷基;R3选自氢、卤素、烷基、卤代烷基;中心稀土离子Ln选自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中的任意一种。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菲哕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结构式如式2所示的邻菲哕啉衍生物首先被氧化剂氧化生成邻菲哕啉类氮氧化物;
b、邻菲哕啉类氮氧化物进行氰基取代得到2-位氰基邻菲哕啉衍生物;
c、2-位氰基邻菲哕啉衍生物与肼和羧酸或羧酸衍生物反应关环得到一系列邻菲哕啉三唑类化合物;
d、稀土金属盐与邻菲哕啉三唑类化合物反应生成邻菲哕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LnL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邻菲哕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氧化剂选自间氯过氧苯甲酸或过氧化氢溶液;氧化剂与邻菲哕啉衍生物的摩尔比大于等于1∶1;反应温度在室温到110℃之间;溶剂选自羧酸或卤代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邻菲哕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的氰基取代,氰基试剂选自NaCN、KCN、CuCN、Zn(CN)2或(CH3)3SiCN;反应温度为0℃~80℃;反应时间为1天~7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邻菲哕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反应,肼跟2-氰基-1,10-邻菲哕啉衍生物在醇与水体积比为1∶0~0∶1的溶剂反应,然后与羧酸、酸酐、酰氯或酯在卤代烷、酯、芳香烃、醇、酸或醚溶剂中反应关环,肼的用量不小于1.0当量,羧酸、酸酐、酰氯或酯用量不少于1.0当量,反应温度根据不同反应底物从室温到回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邻菲哕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反应,稀土金属盐溶于水中,滴入邻菲哕啉三唑类化合物与碱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溶液中,控制温度在0℃~100℃之间,滴加完毕继续反应1~48小时,产物过滤,重结晶,得到邻菲哕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LnL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邻菲哕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金属盐选自稀土金属的氯化物、溴化物、氟化物、碘化物、硝酸盐、硫酸盐、高氯酸盐、磷酸盐、羧酸盐、磺酸盐、氟硼酸盐或六氟磷酸盐;所述稀土金属盐的用量为1.0当量,邻菲哕啉三唑衍生物的用量为2.0~4.0当量,所述碱为无机碱或有机碱,碱用量不少于1.0当量;所述有机溶剂为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邻菲哕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选自ROH、2-乙氧基乙醇、2-甲氧基乙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乙二醇或丙三醇中的任意一种;其中R为乙基。
CN201310118047.3A 2012-10-26 2013-04-07 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1726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18047.3A CN103172649B (zh) 2012-10-26 2013-04-07 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18825 2012-10-26
CN201210418825.6 2012-10-26
CN201310118047.3A CN103172649B (zh) 2012-10-26 2013-04-07 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2649A CN103172649A (zh) 2013-06-26
CN103172649B true CN103172649B (zh) 2016-01-27

Family

ID=48632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18047.3A Active CN103172649B (zh) 2012-10-26 2013-04-07 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26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44466B (zh) * 2012-06-28 2015-09-02 广东鑫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联吡啶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6131B (zh) * 2014-10-29 2016-09-14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1,10-菲罗琳-n-一氧化物衍生物配体及其应用
CN108191827A (zh) * 2018-02-09 2018-06-22 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 一种喹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997601B (zh) * 2018-07-16 2021-04-06 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 一种有机稀土光转换发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2644A (zh) * 2020-05-06 2020-09-15 佛山华铕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92529A (zh) * 2020-11-19 2021-04-02 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 一种转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12049B (zh) * 2020-12-31 2022-09-13 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 一种二甲川胆色素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01651B (zh) * 2021-09-24 2023-10-13 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 一种复合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589696B (zh) * 2023-05-23 2024-05-24 山西大学 一种二维镉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6534A (zh) * 2006-10-25 2007-05-23 东华大学 无机-有机核壳式稀土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1987A (zh) * 2011-12-13 2012-06-13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邻菲啰啉功能化氮杂环卡宾四核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6534A (zh) * 2006-10-25 2007-05-23 东华大学 无机-有机核壳式稀土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91987A (zh) * 2011-12-13 2012-06-13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邻菲啰啉功能化氮杂环卡宾四核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2649A (zh) 2013-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72649B (zh) 邻菲啰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4466B (zh) 联吡啶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65567B (zh) 含氮双齿杂环取代的1,2,3-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Zhang et al. Full-colour fluorescent materials based on mixed-lanthanide (iii) metal–organic complexes with high-efficiency white light emission
CN108191827A (zh) 一种喹啉三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ajjam et al. Triphenylamine-based donor–π–acceptor organic phosphor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oretical study
Shao et al. Synthesis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europium (iii)–β-diketonate complexes applied in LEDs
Zhong et al. Thermally robust and color-tunable blue-green-emitting BaMgSi4O10: Eu2+, Mn2+ phosphor for warm-white LEDs
CN103242354B (zh) 含氮双齿杂环取代的四唑类稀土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99027B (zh) 一类含硼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u et al. Novel Mn 4+ doped red phosphors composed of MgAl 2 O 4 and CaAl 12 O 19 phases for light-emitting diodes
Wei et al. A highly stable and white-light-emitting Eu (III) MOF
CN105086996A (zh) 一种三聚磷腈交联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80873B (zh) 一种功能化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
Kai et al.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hanced luminescence of terbium complexes with 2-pyrazinecarboxylic acid and butanedioic acid by inert-fluorescent lanthanide ions
CN102190673B (zh) 一种稀土/离子液体发光材料
Cunha et al. Luminescence tuning and single-phase white light emitters based on rare earth ions doped into a bismuth coordination network
CN103588795A (zh) 一类离子型一价铜发光配合物及其应用
Maouche et al.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lanthanide complexes-based molecular alloys
CN104370887A (zh) 2,6 -双[3,-(n-咔唑基)苯基] 吡啶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4130774A (zh) 一种氯硅酸盐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A europium (III) organic ternary complex applied in fabrication of near UV-based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CN103834384B (zh) 一种苯并噁唑基喹啉亚铜配合物发光材料的晶型
CN103865523A (zh) 一种双核碘化亚铜配合物发光材料
He et al. An efficient 2-linked carbazolyl β-diketonate europium (III) complex as red phosphor applied in L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