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72499A - 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72499A
CN103172499A CN2013100727825A CN201310072782A CN103172499A CN 103172499 A CN103172499 A CN 103172499A CN 2013100727825 A CN2013100727825 A CN 2013100727825A CN 201310072782 A CN201310072782 A CN 201310072782A CN 103172499 A CN103172499 A CN 103172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vertrol
oxidation
reaction
grignard reagent
synthetic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7278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72499B (zh
Inventor
郑群怡
李志伟
谢朝阳
鲍志超
王建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rbalife NatSource Hunan Natur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rbalife NatSource Hunan Natur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rbalife NatSource Hunan Natur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rbalife NatSource Hunan Natur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7278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72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72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2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72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72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从3,5-二甲氧基苯甲醇出发,经过与溴化氢水溶液反应,得到3,5-二甲氧基苄溴,该中间体与亚磷酸三乙酯在甲苯中回流反应,再在碱的作用下,与2,4-二甲氧基苯甲醛发生Witting-Horner反应,得到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最后,通过用格氏试剂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进行脱甲基反应,得到氧化芪三酚。本发明原料易得,反应条件可操作性强,产率高。

Description

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合物新的制备方法领域,提供了一种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及其中间体的制备。
背景技术
氧化芪三酚(又叫氧化白藜芦醇,Oxyresveratrol, E-2,3',4,5'-tetrahydroxystilbene,2,4,3',5'-四羟基二苯乙烯,CAS: 29700-22-9),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多羟基反式二苯乙烯类天然产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E-3', 5',4-tetrahydroxystilbene)的2'-位羟基化衍生物。研究表明, 作为白藜芦醇同系物, 氧化芪三酚同样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血栓、防癌、抗癌、抗高血脂症、抗菌等。随着研究开发的不断深入, 氧化芪三酚有望在保健品、医学以及果蔬保鲜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自然界中,氧化芪三酚存在于桑枝和滇波罗蜜等珍稀植物中,含量非常低,其天然来源十分有限。所以用化学合成的方法来制备氧化芪三酚是解决其来源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尚未有简单、高效合成的氧化芪三酚方法的报道。2010年邹永等以3,5-二羟基苯乙酮为原料, 经甲基化及Willgerodt-Kindler 重排反应以及Perkin反应构建二苯乙烯骨架, 再经脱羧、脱甲基异构化得到目标产物,但是合成路线比较长,而且总收率只有30% (张洪宜,邹永等,氧化白藜芦醇的合成,有机化学,2010,30,1574)。因此, 发明一中高产率、低成本及更为简单/高效的氧化芪三酚合成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化学结构式:                                               
Figure 2013100727825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由雷硕化工长沙有限公司在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合成氧化芪三酚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工艺简单,反应收率高,而且反应可操作性强,易于实现工业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用甲基格氏试剂对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进行脱甲基反应,在120℃~180℃的温度下反应2 min ~6 min,得到氧化芪三酚;所述甲基格氏试剂为CH3MgR,其中R为卤素;所述甲基格氏试剂的摩尔用量为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甲基格氏试剂=1:8~25。
优选在140℃~160℃的温度下反应4 min ~5 min。
所述甲基格氏试剂优选是CH3MgI,所述甲基格氏试剂的摩尔用量优选为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甲基格氏试剂=1:8~10。
优选的具体步骤为:在甲基格氏试剂中加入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室温下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到黑灰色粘稠液体;再在120℃~180℃的温度下反应2 min ~6 min,冷却,将得到的反应产物捣碎后往其中加入无水乙酸乙酯及冰水,分液,水相萃取多次,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去除溶剂,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氧化芪三酚。
所述甲基格氏试剂的制备方法优选是:将镁屑置于无水乙醚中,并加入碘甲烷反应生成甲基格氏试剂,其中镁与碘甲烷的摩尔比例是8~25:10~90。
镁与碘甲烷的摩尔比例优选是8~10:8~11。
所述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的制备方法优选是:将3,5-二甲氧基苄溴与亚磷酸三乙酯混合,其中摩尔比为3,5-二甲氧基苄溴:亚磷酸三乙酯=1:1~3,在控制温度90oC~120oC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3 h;然后去除过量的亚磷酸三乙酯,再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5℃~5℃的冰水浴中加入有机碱,搅拌15min~30min,然后加入2,4-二甲氧基苯甲醛,在-5℃~5℃的冰水浴反应0.5~1.5 h,再室温反应过夜,将所得黄色混悬液倾至5℃~10℃的冷水中,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去除溶剂,提纯,得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
所述有机碱优选为醇钠,更优选为甲醇钠。
所述提纯优选是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重结晶。
所述3,5-二甲氧基苄溴的制备方法优选是:在3,5-二甲氧基苯甲醇的甲苯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50%的HBr水溶液,70℃~90℃下反应2~6 h;去除甲苯,然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重结晶后得白色晶体3,5-二甲氧基苄溴。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如实施例中的反应方程式所示,本发明从简单易得的3,5-二甲氧基苯甲醇出发,经过与溴化氢反应,可以高产率地得到3,5-二甲氧基苄溴,该中间体通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重结晶来纯化。然后,3,5-二甲氧基苄溴与亚磷酸三乙酯在90oC~120oC反应,去除亚磷酸三乙酯后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在碱的作用下,与2,4-二甲氧基苯甲醛发生Witting-Horner 反应,得到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通过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重结晶得到纯化。最后,通过用格氏试剂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进行脱甲基反应,得到氧化芪三酚的粗产品,经过柱层析就可以得到纯度大于99%的氧化芪三酚,总收率高达到55%。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脱甲基试剂选用格氏试剂。该反应中,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镁:碘甲烷的比例是1:8~25:10~90,优选的比例是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镁:碘甲烷=1:8~10:8~11。反应的温度是120~180℃,其中优选的温度是140℃~160℃。反应的后处理方式是,冷却后往反应体系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铵和加入无水的乙酸乙酯,其中优选的方案是往其中加入无水乙酸乙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合成氧化芪三酚的路线,本发明原料易得,反应条件可操作性强,产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反应方程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实施例1
反应方程式为:
本发明为一种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包括3,5-二甲氧基苄溴(化合物2)的合成,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化合物5)的合成,氧化芪三酚(化合物6)的合成。
3,5-二甲氧基苄溴(化合物2)的合成
在3,5-二甲氧基苯甲醇(16.8 g,0.1 mol)的甲苯(50 mL)溶液中加入40% HBr(24 mL,0.12 mol),80℃反应约4 h。TLC确认反应完成后,旋除甲苯,余下的浑浊液用乙酸乙酯(60 mL)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旋除溶剂得红褐色油状液体。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重结晶后得白色晶体21.3,收率=93.0%。1H NMR (CDCl3): 6.54 (s, 2H), 6.39 (s, 1H), 4.42 (s, 2H), 3.79 (s, 3H).
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化合物5)的合成
3,5-二甲氧基苄溴(22.9 g,0.1 mol)和亚磷酸三乙酯(33.2 g,0.2 mol)于搅拌下回流反应1 h,减压蒸除过量的亚磷酸三乙酯,得淡黄色液体中间体3。将所得中间体3溶于DMF中,于冰水浴中加入甲醇钠(16.2 g,0.3 mol)并搅拌15 min。向上述反应液中加入2,4-二甲氧基苯甲醛(18.3 g,0.11 mol),冰水浴中反应1 h,室温反应过夜。所得黄色混悬液倾至冷水中,用乙酸乙酯(50 mL)萃取3次,硫酸钠干燥后,旋除溶剂,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重结晶,得淡黄色固体25.5 g,产率为85%。1H NMR (CDCl3, 400MHz): 3.83 (s, 9H,), 3.87 (s, 3H,), 6.39 (s, 1H,), 6.48 (d, J = 2.0 Hz,1H), 6.53(dd, J = 2.0 Hz, J = 8.4 Hz, 1H), 6.70 (s, 2H,), 6.97 (d, J = 16.0 Hz, 1H), 7.41 (d, J = 16.4 Hz, 1H), 7.51 (d, J = 8.4 Hz,1H,). 13C NMR (CDCl3):55.42, 55.45,55.56, 98.51, 99.46, 104.42, 105.06, 119.32, 123.89, 127.00, 127.43, 140.46, 158.17, 160.72, 160.99. 
氧化芪三酚(化合物6)的合成
在500 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磁子、镁屑(4.8 g,0.2 mol)和无水乙醚(30 mL),在搅拌下缓慢滴加碘甲烷(29.8 g,0.21mol)的乙醚溶液(20 mL),搅拌直至镁屑完全溶解。然后往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5(3, 5, 2’, 4’)-四甲氧基二苯乙烯(6 g,0.02 mol),室温下搅拌直至完全溶解,旋除溶剂,得到黑灰色粘稠液体。然后在160 ℃下反应5 min,缓慢冷却,将得到的反应体系捣碎后往其中加入无水乙酸乙酯(100 mL),然后再加入冰水(100 mL),水层用乙酸乙酯(50 mL)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硫酸钠干燥,旋转溶剂后,通过柱层析得到淡黄色固体3.4 g,收率=70%。1H NMR (DMSO, 400MHz): 6.06 (t, J=2.0Hz, 1H), 6.23 (dd, J=2.4Hz, 8.4Hz,1H), 6.31 (d, J=2H), 6.33 (d, J=1.6Hz, 2H), 6.76 (d, J = 16.4 Hz, 1H), 7.14 (d, J = 16.4 Hz, 1H), 7.34 (d, = 8.8 Hz, 1H), 9.17 (s, 2H), 9.41 (s, 1H), 9.60 (s, 1H). 13C NMR (DMSO, 100MHz) 101.40, 102.60, 104.04, 107.29, 115.29, 123.21, 124.66, 127.23, 140.09, 156.09, 159.19, 158.57. ESI-MS: 245(MS+H).
实施例2
3,5-二甲氧基苄溴(化合物2)的合成,(Z)-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化合物5)的合成,如实施例1所述。
氧化芪三酚(化合物6)的合成
在250 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磁子、镁屑(5.5 g,0.23 mol)和无水乙醚(30 mL),搅拌下不断滴加碘甲烷(123.5 g,0.87 mol)的乙醚溶液(20 mL),直至镁屑完全溶解。然后往反应瓶中加入5(3, 5, 2’, 4’)-四甲氧基二苯乙烯(3 g,0.01 mol),室温下搅拌直至完全溶解,旋除溶剂,得到黑灰色粘稠液体。然后在160 ℃下反应5 min,缓慢冷却,将得到的反应体系捣碎后往其中加入无水乙酸乙酯(50 mL),然后再加入冰水(50 mL),水层用乙酸乙酯(20 mL)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硫酸钠干燥,旋转溶剂后,通过柱层析得到淡黄色固体1.8 g,收率=73%。
实施例3
3,5-二甲氧基苄溴(化合物2)的合成,(Z)-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化合物5)的合成,如实施例1所述。
氧化芪三酚(化合物6)的合成
在250 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磁子、镁屑(1.92 g,0.08 mol)和无水乙醚(20 mL),搅拌下不断滴加碘甲烷(12.8 g,0.09 mol)的乙醚溶液(20 mL),直至镁屑完全溶解。然后往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5(3, 5, 2’, 4’)-四甲氧基二苯乙烯(3 g,0.01 mol),室温下搅拌直至完全溶解,旋除溶剂,得到黑灰色粘稠液体。然后在160 ℃下反应5 min,缓慢冷却,将得到的反应体系捣碎后往其中加入无水乙酸乙酯(50 mL),然后再加入冰水(50 mL),水层用乙酸乙酯(20 mL)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硫酸钠干燥,旋转溶剂后,通过柱层析得到淡黄色固体1.2 g,收率=49.2%。
实施例4
3,5-二甲氧基苄溴(化合物2)的合成,(Z)-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化合物5)的合成,如实施例1所述。
氧化芪三酚(化合物6)的合成
在250 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磁子、镁屑(4.8 g,0.2 mol)和无水乙醚(30 mL),搅拌下不断滴加碘甲烷(29.8g,0.21mol)的乙醚溶液(20mL),直至镁屑完全溶解。然后往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5(3, 5, 2’, 4’)-四甲氧基二苯乙烯(6g,0.02mol),室温下搅拌直至完全溶解,旋除溶剂,得到黑灰色粘稠液体。然后在140 ℃在10min内缓慢升温到145 ℃,在145 ℃下反应5 min,缓慢冷却,将得到的反应体系捣碎后往其中加入无水乙酸乙酯(100mL),然后再加入冰水(100mL),水层用乙酸乙酯(50mL)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硫酸钠干燥,旋转溶剂后,通过柱层析得到淡黄色固体3.3 g,收率=67.6%。
实施例5
3,5-二甲氧基苄溴(化合物2)的合成,(Z)-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化合物5)的合成,如实施例1所述。
氧化芪三酚(化合物6)的合成
在250 mL的圆底烧瓶中加入磁子、镁屑(4.8 g,0.2 mol)和无水乙醚(30 mL),搅拌下不断滴加碘甲烷(29.8 g,0.21mol)的乙醚溶液(20 mL),直至镁屑完全溶解。然后往反应瓶中加入化合物5(3, 5, 2’, 4’)-四甲氧基二苯乙烯(6 g,0.02 mol),室温下搅拌直至完全溶解,旋除溶剂,得到黑灰色粘稠液体。然后在160 ℃下反应5 min,缓慢冷却,往反应体系中加入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体系遇水反应很剧烈,导致部分产品冲出反应瓶,待体系稳定后往其中加入乙酸乙酯(100 mL),水层用乙酸乙酯(50 mL)萃取三次,合并有机相,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旋转溶剂后,通过柱层析得到淡黄色固体2.5 g,收率=51.2%。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及原理所做的修饰或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发明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用甲基格氏试剂对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进行脱甲基反应,在120℃~180℃的温度下反应2 min ~6 min,得到氧化芪三酚;所述甲基格氏试剂为CH3MgR,其中R为卤素;所述甲基格氏试剂的摩尔用量为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甲基格氏试剂=1:8~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甲基格氏试剂是CH3MgI,所述甲基格氏试剂的摩尔用量为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甲基格氏试剂=1:8~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在140℃~160℃的温度下反应4 min ~5 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为:在甲基格氏试剂中加入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室温下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到黑灰色粘稠液体;再在120℃~180℃的温度下反应2 min ~6 min,冷却,将得到的反应产物捣碎后往其中加入无水乙酸乙酯及冰水,分液,水相萃取多次,合并有机相,将有机相去除溶剂,通过柱层析分离得到氧化芪三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甲基格氏试剂的制备方法是:将镁屑置于无水乙醚中,并加入碘甲烷反应生成甲基格氏试剂,其中镁与碘甲烷的摩尔比例是8~25:10~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镁与碘甲烷的摩尔比例是8~10:8~11。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2,3',4,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的制备方法是:将3,5-二甲氧基苄溴与亚磷酸三乙酯混合,其中摩尔比为3,5-二甲氧基苄溴:亚磷酸三乙酯=1:1~3,在控制温度90oC~120oC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3 h;然后去除过量的亚磷酸三乙酯,再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5℃~5℃的冰水浴中加入有机碱,搅拌15min~30min,然后加入2,4-二甲氧基苯甲醛,在-5℃~5℃的冰水浴反应0.5~1.5 h,再室温反应过夜,将所得黄色混悬液倾至5℃~10℃的冷水中,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去除溶剂,提纯,得2, 3', 4, 5'-四甲氧基二苯乙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有机碱为醇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提纯是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重结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其特征是,所述3,5-二甲氧基苄溴的制备方法是:在3,5-二甲氧基苯甲醇的甲苯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50%的HBr水溶液,70℃~90℃下反应2~6 h;去除甲苯,然后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重结晶后得白色晶体3,5-二甲氧基苄溴。
CN201310072782.5A 2013-03-07 2013-03-07 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 Active CN103172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2782.5A CN103172499B (zh) 2013-03-07 2013-03-07 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72782.5A CN103172499B (zh) 2013-03-07 2013-03-07 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2499A true CN103172499A (zh) 2013-06-26
CN103172499B CN103172499B (zh) 2015-05-13

Family

ID=48632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72782.5A Active CN103172499B (zh) 2013-03-07 2013-03-07 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724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1959A (zh) * 2015-02-05 2015-05-06 东南大学 一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418381A (zh) * 2015-12-04 2016-03-23 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白藜芦醇的合成方法
CN108752168A (zh) * 2018-07-17 2018-11-06 上海华堇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氧化茋三酚的新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洪宜: "氧化白藜芦醇的合成", 《有机化学》 *
马臻: "白藜芦醇及其类似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1959A (zh) * 2015-02-05 2015-05-06 东南大学 一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5418381A (zh) * 2015-12-04 2016-03-23 陕西嘉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白藜芦醇的合成方法
CN108752168A (zh) * 2018-07-17 2018-11-06 上海华堇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氧化茋三酚的新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72499B (zh) 2015-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141590C (en) Catalytic cannabinoid processes and precursors
CN105523981B (zh) 一种二苯碲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72499B (zh) 氧化芪三酚的合成方法
CN106365986A (zh) 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合成布瓦西坦中的用途
CN103755541B (zh) 一类查尔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105738B (zh) 光催化合成烷基烯基醚的方法
CN102399139B (zh) 光学纯度的紫草素和阿卡宁的制备方法
CN110845466B (zh) 氧杂环壬二烯衍生物、其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1186563A (zh) 3,5-二甲氧基或3,5-二羟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6334A (zh) 2,3-二芳基-2-炔丙酰胺基-3-芳基氨基丙酸甲酯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31703A (zh) 一种制备白藜芦醇的合成方法
CN102276426A (zh) 白藜芦醇的一种新型合成方法
CN102827002A (zh) 一种丹参酚酸a的化学全合成方法
CN102060826A (zh) 一种7-甲氧基-4'-取代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085267A (zh) 丹酚酸a的合成方法
CN104693025A (zh) 一种制备戊二酸单l-薄荷酯的加料方式
CN112250567B (zh) 一种AMG837及手性γ-甲基苯戊醇的合成方法
CN104402690B (zh) 法尼醛的制备方法及陪瑞维a酸的制备方法
CN104356103A (zh) 一种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合成方法
CN108203421B (zh) 制备丁苯酞的工艺
CN101891569B (zh) α-芳基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2079691A (zh) 采用一种组合羟基保护基法合成反式白藜芦醇
CN102660753A (zh) 2-(n-4-甲基苄基)甲氧乙酰氨基异丁酸甲酯的合成方法
CN104387221A (zh) 一种培维a酸脱羧体杂质的合成方法
CN103709092B (zh) 米格列奈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