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9733A - 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 - Google Patents

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69733A
CN103169733A CN2011104425219A CN201110442521A CN103169733A CN 103169733 A CN103169733 A CN 103169733A CN 2011104425219 A CN2011104425219 A CN 2011104425219A CN 201110442521 A CN201110442521 A CN 201110442521A CN 103169733 A CN103169733 A CN 103169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probiotic
probiotic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bifidobacterium lactis
pregn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252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69733B (zh
Inventor
姜慧萍
何光华
储小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ngmate (Hangzhou)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EINGMA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EINGMA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EINGMA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4252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69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69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9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69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69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该复合益生菌其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该复合益生菌不仅能刺激动物体内IFN-γ和IL-2的分泌,而且可以抑制免疫球蛋白E(IgE)和IL-4的分泌,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该复合益生菌的药物制剂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药效试验表明,该药物制剂对提高IL-2和IFN-γ具有显著作用。另外,与对照组性比,试验组的IgE含量也明显降低。经长期临床测试证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复合益生菌的药物制剂对人体无不良反应。

Description

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涉及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
背景技术
过敏是指一种后天获得的对正常无害的物质产生有害免疫反应的潜力,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瘙痒、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如湿疹、荨麻疹等。一般认为,过敏反应包括早期特异性免疫反应和晚期炎症反应。据报道,过敏原(例如牛奶、花粉、螨尘)通过刺激高亲和力的免疫球蛋白(lgE)受体形成早期过敏反应。当lgE进入血液后,就会与身体上皮粘膜如呼吸道、胃肠道和皮肤上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膜相接触。当过敏原与膜上的相关特异性lgE结合,引发包括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和蛋白酶在内的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形成晚期炎症反应。过敏的晚期阶段会增强最初的免疫反应,并诱发释放出更多的炎症细胞。
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来预防过敏的发生。Th1和Th2细胞是由未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分化产生的两个亚型。Th1细胞可使B细胞分化成IgA分泌型浆细胞;Th2细胞则使B细胞分化成IgE分泌型浆细胞。同时,Th1细胞产生的干扰素γ(IFN-γ)会抑制Th2淋巴细胞中细胞激素的过度表现(特别是IL-4的分泌),进而降低B细胞增生。除此之外,IFN-γ还可活化巨噬细胞促进B细胞分化成IgA分泌型浆细胞。Th2细胞产生的白介素-4(IL-4)、IL-10、IL-13抑制IFN-γ的活化作用。IL-4还可介导B细胞分化成IgE分泌型浆细胞。
根据欧洲权威机构欧洲食品与饲料菌种协会(EFFCA)于2002年对益生菌的定义: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摄入充足的数量后,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种特殊且经论证的健康益处。目前,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主要是乳酸菌。近年来研究发现,乳酸菌可增加血液中IFN-γ的水平。某些直接接触肠壁或易位到肠壁内的益生菌成分则可以通过增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和IL-12促进T细胞向Th1分化,同时降低IL-4减少T细胞向Th2分化,调节Th1/Th2平衡,增加IgA,减少IgE的分泌。
目前针对治疗过敏性疾病比较普遍的方法是使用抗过敏药物及抗组织胺的治疗。组织胺拮抗剂的使用可抑制肥大细胞施放出组织胺,减少由组织胺所引起的泛红、瘙痒及肿胀现象,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但是组织胺会造成某些不良反应,如注意力降低、反应迟钝及嗜睡等。因此,研究者开始关注微生物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中国专利CN1498627中公开了乳酸杆菌菌株在治疗过敏中之新用途,该菌株系选自由以下所组成的组: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CRC12944、嗜酸性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CCRC 14079、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CCRC 10940、副干酪乳酸杆菌副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bsp.paracasei)CCRC 14023、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CCRC 12297、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亚种CCRC 14007、及德氏乳酸杆菌保加利亚亚种CCRC 14069;中国专利CN1760360公开了发酵乳酸杆菌GM-090及其在刺激INF-γ分泌及/或治疗过敏的用途,提供了发酵乳酸杆菌菌株GM-090(Lactobacillus fermentumGM-090)能有效刺激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及/或治疗过敏;美国专利US6994848公开了利用干酪乳杆菌GM-080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方法。
但是上述专利中仅能促进γ-干扰素(IFN-γ)的分泌,其预防和治疗过敏的有效率不高。因此,提供一种复合益生菌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该复合益生菌其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该复合益生菌不仅能刺激动物体内IFN-γ和IL-2的分泌,而且可以抑制免疫球蛋白E(IgE)和IL-4的分泌,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益生菌,其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
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的保藏编号为ATCC No:SD5220;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R22的保藏编号为CNCM No:I-4474;所述嗜酸乳杆菌NCFM的保藏编号为ATCC No:SD522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中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含量为3.0×107~3.0×1012CFU/g,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R22含量为3.0×107~3.0×1012CFU/g,所述嗜酸乳杆菌NCFM含量为3.0×107~3.0×1012CFU/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其由如下重量份菌株组成:乳双歧杆菌Bi-07 20~40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LR22 20~40重量份、嗜酸乳杆菌NCFM 20~4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的活菌数比为1∶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合益生菌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保健品和/或食品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食品包括普通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配方食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制剂,包括复合益生菌、益生元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复合益生菌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和/或低聚半乳糖。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中还可以包括复合维生素、复合常微量元素、脱脂奶粉、麦芽糊精、甜味剂或水果粉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为药物制剂在制备或调配过程中所必需的、除主要以外的物质。一般要求这些物质无生理活性,不影响药物制剂中药物疗效、含量测定和稳定性。加入辅料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制剂的制备和临床应用。
低聚果糖又称蔗果低聚糖,指2~5个果糖基为链节,以一个葡萄糖基为链的端基,以果糖基→果糖连接键为主体骨架连结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即是指1~4个果糖基以β-2,1键连接在蔗糖的D-果糖基上而形成的蔗果三糖(GF2)、蔗果四糖(GF3)、蔗果五糖(GF4)和蔗果六糖(GF5)的混合物。商品低聚果糖一般还含有少量蔗糖、果糖、葡萄糖。
低聚果糖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甜度为蔗糖的0.3~0.6倍,既保持了蔗糖的纯正甜味性质,又比蔗糖甜味清爽,是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增殖双歧杆菌,促进钙的吸收,调节血脂,免疫调节,抗龋齿等保健功能的新型甜味剂,被誉为继抗生素时代后最具潜力的新一代添加剂——促生物质;在法国被称为原生素(PPE),已在乳制品、乳酸菌饮料、固体饮料、糖果、饼干、面包、果冻、冷饮等多种食品中应用。
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是一种具有天然属性的功能性低聚糖,其分子结构一般是在半乳糖或葡萄糖分子上连接1~7个半乳糖基,即Gal-(Gal)n-Glc/Gal(n为0-6)。在自然界中,动物的乳汁中存在微量的GOS,而人母乳中含量较多,婴儿体内的双歧杆菌菌群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母乳中的GOS成分。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叶酸、生物素、单甘酯、烟酰胺、泛酸钙、牛磺酸、麦芽糊精、β胡萝卜素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
复合常微量元素包括碳酸钙、磷酸氢钙、焦磷酸铁、氧化锌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的混合物。
麦芽糊精也称水溶性糊精或酶法糊精。它是以各类淀粉作原料,经酶法工艺低程度控制水解转化,提纯,干燥而成。其原料是含淀粉质的玉米,大米等。也可以是精制淀粉,如玉米淀粉,小麦淀粉,木薯淀粉等。1970年,Veberbacher对麦芽糊精做出如下定义:以淀粉为原料,经控制水解DE值在20%以下的产品称为麦芽糊精,以区别淀粉经热解反应生成的糊精产品。麦芽糊精的主要性状和水解率有直接关系,DE值不仅表示水解程度,而且是掌握产品特性的重要指标。
麦芽糊精系列产品均以淀粉为原料,经酶法工艺控制水解转化而成。淀粉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碳水化合物;它的分子结构中大部分是以。α-(1,4)键连接,少量是以α-(1,6)键连接。利用耐高温α-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水解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即只能按照一定的方式水解一定种类和一定部位的葡萄糖苷键的特别性能,仅水解淀粉,不分解蛋白质、纤维素等。所以麦芽糊精是以玉米、大米等为原料,经酶法控制水解液化、脱色、过滤、离子交换、真空浓缩及喷雾干燥而成。其视密度在0.5g/CM3以下,遇水易分散溶解。
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食品或饲料以甜味的食物添加剂。主要品种有: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麦芽糖醇、木糖醇、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钠(钾)、竹芋甜素、糖精、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门冬氨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或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AK糖)、三氯蔗糖等。
水果粉,是由苹果粉、柠檬酸、苹果酸、白砂糖粉、葡萄糖粉、维生素C、DHA粉剂、花生四烯酸粉剂等按照一定比例,经预处理、混合、压片、检验、包装而成的口嚼片保健食品,具有促进消化、防治疾病、增加免疫力、抗衰老等保健和治疗作用,完好地保留了食醋粉、DHA粉、花生四烯酸粉中有效成分,更好地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中,所述复合益生菌含量为1.0×107~1.0×1012CFU/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中,所述复合益生菌由如下重量份菌株组成:乳双歧杆菌Bi-07 20~40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LR22 20~40重量份、嗜酸乳杆菌NCFM 20~4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中,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R22、所述嗜酸乳杆菌NCFM的活菌数比为1∶1∶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中,所述复合益生菌与所述益生元的质量比为1~5∶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其为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包括复合益生菌、益生元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复合益生菌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和/或低聚半乳糖。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其中所述复合益生菌含量为1.0×107~1.0×1012CFU/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所述复合益生菌由如下重量份菌株组成:乳双歧杆菌Bi-07 20~40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LR22 20~40重量份、嗜酸乳杆菌NCFM 20~4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R22、所述嗜酸乳杆菌NCFM的活菌数比为1∶1∶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所述复合益生菌与所述益生元的质量比为1~5∶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该复合益生菌其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该复合益生菌不仅能刺激动物体内IFN-γ和IL-2的分泌,而且可以抑制免疫球蛋白E(IgE)和IL-4的分泌,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该复合益生菌的药物制剂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药效试验表明,该药物制剂对提高IL-2和IFN-γ具有显著作用。另外,与对照组性比,试验组的IgE含量也明显降低。经长期临床测试证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复合益生菌的药物制剂对人体无不良反应。本发明提供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通过孕产妇摄入益生菌冲剂,增强母亲自身抗过敏因子分泌能力,然后通过脐带血及母乳传递给胎儿或婴儿,以达到降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益生菌,其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
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的保藏编号为ATCC No:SD5220;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R22的保藏编号为CNCM No:I-4474;所述嗜酸乳杆菌NCFM的保藏编号为ATCC No:SD522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中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含量为3.0×107~3.0×1012CFU/g,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R22含量为3.0×107~3.0×1012CFU/g,所述嗜酸乳杆菌NCFM含量为3.0×107~3.0×1012CFU/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其由如下重量份菌株组成:乳双歧杆菌Bi-07 20~40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LR22 20~40重量份、嗜酸乳杆菌NCFM 20~4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的活菌数比为1∶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复合益生菌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保健品和/或食品中的应用。
作为优选,食品包括普通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配方食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制剂,包括复合益生菌、益生元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复合益生菌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和/或低聚半乳糖。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中,所述复合益生菌含量为1.0×107~1.0×1012CFU/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中,所述复合益生菌由如下重量份菌株组成:乳双歧杆菌Bi-07 20~40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LR22 20~40重量份、嗜酸乳杆菌NCFM 20~4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中,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R22、所述嗜酸乳杆菌NCFM的活菌数比为1∶1∶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中,所述复合益生菌与所述益生元的质量比为1~5∶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药物制剂,其为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或口服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包括复合益生菌、益生元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复合益生菌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和/或低聚半乳糖。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其中所述复合益生菌含量为1.0×107~1.0×1012CFU/g。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所述复合益生菌由如下重量份菌株组成:乳双歧杆菌Bi-07 20~40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LR22 20~40重量份、嗜酸乳杆菌NCFM 20~40重量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R22、所述嗜酸乳杆菌NCFM的活菌数比为1∶1∶1。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所述复合益生菌与所述益生元的质量比为1~5∶1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该复合益生菌其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该复合益生菌不仅能刺激动物体内IFN-γ和IL-2的分泌,而且可以抑制免疫球蛋白E(IgE)和IL-4的分泌,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该复合益生菌的药物制剂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药效试验表明,该药物制剂对提高IL-2和IFN-γ具有显著作用。另外,与对照组性比,试验组的IgE含量也明显降低。经长期临床测试证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复合益生菌的药物制剂对人体无不良反应。本发明提供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通过孕产妇摄入益生菌冲剂,增强母亲自身抗过敏因子分泌能力,然后通过脐带血及母乳传递给胎儿或婴儿,以达到降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益生菌、药物制剂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中,菌株、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及药学上可及接受的辅料均可由市场购得。其中,双歧杆菌Bi-07和嗜酸乳杆菌NCFM购自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鼠李糖乳杆菌LR22购自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复合益生菌的制备
乳双歧杆菌Bi-07     0.3mg
鼠李糖乳杆菌LR22    0.3mg
嗜酸乳杆菌NCFM      0.3mg
混合后,即得复合益生菌。其中,乳双歧杆菌Bi-07含量为9.0×107CFU/g,鼠李糖乳杆菌LR22含量为9.0×107CFU/g,嗜酸乳杆菌NCFM含量为6.0×107CFU/g。
实施例2复合益生菌的制备
乳双歧杆菌Bi-07      2g
鼠李糖乳杆菌LR22     4g
嗜酸乳杆菌NCFM       3g
混合后,即得复合益生菌。其中,乳双歧杆菌Bi-07含量为6.0×1011CFU/g,鼠李糖乳杆菌LR22含量为1.2×1012CFU/g,嗜酸乳杆菌NCFM含量为6.0×1011CFU/g。
实施例3复合益生菌的制备
乳双歧杆菌Bi-07    3g
鼠李糖乳杆菌LR22   2g
嗜酸乳杆菌NCFM     4g
混合后,即得复合益生菌。其中,乳双歧杆菌Bi-07含量为9.0×1011CFU/g,鼠李糖乳杆菌LR22含量为6.0×1011CFU/g,嗜酸乳杆菌NCFM含量为8.0×1011CFU/g。
实施例4复合益生菌的制备
乳双歧杆菌Bi-07         4g
鼠李糖乳杆菌LR22        3g
嗜酸乳杆菌NCFM          2g
混合后,即得复合益生菌。其中,乳双歧杆菌Bi-07含量为1.2×1012CFU/g,鼠李糖乳杆菌LR22含量为9.0×1011CFU/g,嗜酸乳杆菌NCFM含量为4.0×1011CFU/g。
实施例5复合益生菌的制备
乳双歧杆菌Bi-07     2.5g
鼠李糖乳杆菌LR22    3.2g
嗜酸乳杆菌NCFM      3.3g
混合后,即得复合益生菌。其中,乳双歧杆菌Bi-07含量为7.5×1011CFU/g,鼠李糖乳杆菌LR22含量为9.6×1011CFU/g,嗜酸乳杆菌NCFM含量为6.6×1011CFU/g。
实施例6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片剂
Figure BDA0000125072350000101
混合后,加入辅料适量,制粒、压片、包衣、分装,即得片剂。其中,复合益生菌含量为1.0×108CFU/g。
实施例7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颗粒剂
Figure BDA0000125072350000111
混合后,加入辅料适量,制粒、干燥、整粒、分装,即得颗粒剂。其中,复合益生菌含量为1.0×1012CFU/g。
实施例8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胶囊剂
Figure BDA0000125072350000112
混合后,加入辅料适量,制粒、装胶囊、分装,即得胶囊剂。其中,复合益生菌含量为1.0×1010CFU/g。
实施例9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丸剂
Figure BDA0000125072350000121
混合后,加入辅料适量,制丸、打光、包衣、分装,即得丸剂。其中,复合益生菌含量为1.0×109CFU/g。
实施例10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口服液
混合后,加入辅料适量,配置、分装,即得口服液。其中,复合益生菌含量为1.0×1011CFU/g。
实施例11药效试验
取实施例6至10制得的药物制剂,进行动物试验,包括对小鼠小鼠耳肿胀度测定(厚度、重量测定)、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IL-4、免疫球蛋白E(Ig E)、γ干扰素(IFN-γ)含量检测,设置模型对照组和试验组各三组。
试验组:各组以1.5g本发明实施例6至10制得的药物制剂灌胃给药;
模型对照组:各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
首次给药后24h,于每鼠背部皮下注射7%DNCB丙酮溶液0.02mL,3天后重复致敏1次。连续给药第9天,以1%DNCB丙酮溶液0.03mL均匀涂于小鼠右耳,24h后处死小鼠用打孔器(直径8mm)取下左右耳片,电子天平称重量,以两耳重量之差为肿胀度,计算各组肿胀度,测定血清中IgE、IL-2、IL-4、IFN-γ的含量。
通过显著性差异分析(P),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下列指标的差异性:当治疗组的小鼠耳肿胀度缓解,IL-4和IgE水平降低,IL-2和IFN-γ水平升高时,说明样品对小鼠过敏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根据统计学分析方法,当P<0.01,可下结论为“两组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当0.01<P<0.05时,可下结论为“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当P>0.05时,可下结论为“两组差别无显著意义”。
模型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IL-4、免疫球蛋白E(Ig E)、γ干扰素(IFN-γ)、左右耳肿胀度影响的检测结果见表1。
表1包含复合益生菌的药物制剂对过敏性因子的影响结果
Figure BDA0000125072350000131
试验结果显示,在5个检测指标中,试验组小鼠的IFN-γ和IL-4对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复合益生菌的药物制剂对提高IL-2和IFN-γ具有显著作用。另外,与对照组性比,试验组的IgE含量也明显降低。
经长期临床测试证明,本发明提供的含有复合益生菌的药物制剂对人体无不良反应。
实施例12孕产妇、婴幼儿药效试验
按照随机、双盲、空白的方法试验益生菌补充剂对婴幼儿的作用;试验对象都有家族遗传性过敏史;
试验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至5提供的复合益生菌、实施例6至10提供的药物制剂;
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
孕妇在怀孕第35周开始服用,直到哺乳期第6个月;婴儿从出生之日起每天服用,直到2周岁;分别于出生第3/6/12/18/24个月测试湿疹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过敏性用皮肤点刺诊断的方法于第2年测定。
2年后,试验湿疹发病率为14.8%,显著降低于空白组(26.8%)。除此之外,特异性皮炎积分指数(SCORAD)、食物过敏、与lgE相关及不相关的湿疹,试验发病率均显著小于空白组。
实施例13奶粉
Figure BDA0000125072350000141
常规加工而成。
其中,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叶酸、生物素、单甘酯、烟酰胺、泛酸钙、牛磺酸、麦芽糊精、β胡萝卜素;
复合矿物质包括乳酸亚铁、乳酸锌、硫酸铜、碘酸钾、碳酸钙、硫酸锰;
混合后,复合益生菌含量为1.0×107CFU/g。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复合益生菌,其特征在于,其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中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含量为3.0×107~3.0×1012CFU/g,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R22含量为3.0×107~3.0×1012CFU/g,所述嗜酸乳杆菌NCFM含量为3.0×107~3.0×1012CFU/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量份菌株组成:乳双歧杆菌Bi-07 20~40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LR22 20~40重量份、嗜酸乳杆菌NCFM 20~4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益生菌,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的活菌数比为1∶1∶1。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复合益生菌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保健品和/或食品中的应用。
6.一种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益生菌、益生元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复合益生菌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和/或低聚半乳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中所述复合益生菌含量为1.0×107~1.0×1012CFU/g。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由如下重量份菌株组成:乳双歧杆菌Bi-07 20~40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LR2220~40重量份、嗜酸乳杆菌NCFM 20~40重量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R22、所述嗜酸乳杆菌NCFM的活菌数比为1∶1∶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与所述益生元的质量比为1~5∶10。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为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或口服液。
12.一种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益生菌、益生元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复合益生菌由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LR22、嗜酸乳杆菌NCFM组成;所述益生元包括低聚果糖和/或低聚半乳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复合益生菌含量为1.0×107~1.0×1012CFU/g。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由如下重量份菌株组成:乳双歧杆菌Bi-07 20~40重量份、鼠李糖乳杆菌LR22 20~40重量份、嗜酸乳杆菌NCFM 20~40重量份。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双歧杆菌Bi-07、所述鼠李糖乳杆菌LR22、所述嗜酸乳杆菌NCFM的活菌数比为1∶1∶1。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益生菌与所述益生元的质量比为1~5∶10。
CN201110442521.9A 2011-12-26 2011-12-26 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 Active CN103169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2521.9A CN103169733B (zh) 2011-12-26 2011-12-26 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42521.9A CN103169733B (zh) 2011-12-26 2011-12-26 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9733A true CN103169733A (zh) 2013-06-26
CN103169733B CN103169733B (zh) 2014-11-12

Family

ID=48630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2521.9A Active CN103169733B (zh) 2011-12-26 2011-12-26 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69733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0066A (zh) * 2013-12-18 2015-06-24 天津畅润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
CN106820121A (zh) * 2017-02-12 2017-06-13 无比滴(广东)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补充钙锌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
CN107050063A (zh) * 2016-11-08 2017-08-18 江西益盟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过敏体质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14794A (zh) * 2017-06-06 2017-09-01 上海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抗过敏能力的益生菌组合物
CN107468716A (zh) * 2017-08-24 2017-12-15 北京亦贝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和益生元复方制剂及其加工方法
CN108968072A (zh) * 2018-10-13 2018-12-11 王井中 亚麻酸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9645491A (zh) * 2019-01-28 2019-04-19 新萃斯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孕妇用可预治过敏、便秘的复合益生菌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13568A (zh) * 2018-12-24 2019-10-11 中健(广州)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叶酸增强益生菌型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10627A (zh) * 2018-07-12 2020-01-21 序瑞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28479A (zh) * 2020-05-15 2020-08-14 深圳爱米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缓解特应性皮炎功能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及应用
CN111587118A (zh) * 2018-01-12 2020-08-25 Gi 医诺微新 包含益生菌和具有与IgE结合能力的多肽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2273657A (zh) * 2019-07-22 2021-01-29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预防或改善过敏性疾病的益生菌组合物、制法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8468A (zh) * 2007-06-21 2008-12-24 东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过敏的乳酸菌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8468A (zh) * 2007-06-21 2008-12-24 东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抗过敏的乳酸菌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LLIOMäKI M等: "Probiotics and prevention of atopic disease: 4-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31 December 2003 (2003-12-31) *
KIM JY等: "Effect of probiotic mix (Bifidobacterium bifidum,Bifidobacterium lactis,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in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eczema: a double-blin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31 December 2010 (2010-12-31) *
俞晓辉: "食物过敏及益生菌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肠外及肠内营养》, vol. 14, no. 5, 30 September 2007 (2007-09-30), pages 305 - 312 *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0066A (zh) * 2013-12-18 2015-06-24 天津畅润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益生菌固体饮料
CN107050063A (zh) * 2016-11-08 2017-08-18 江西益盟科技有限公司 治疗过敏体质的乳酸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20121A (zh) * 2017-02-12 2017-06-13 无比滴(广东)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补充钙锌功效的益生菌组合物
CN107114794A (zh) * 2017-06-06 2017-09-01 上海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增强抗过敏能力的益生菌组合物
CN107468716A (zh) * 2017-08-24 2017-12-15 北京亦贝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和益生元复方制剂及其加工方法
CN107468716B (zh) * 2017-08-24 2018-05-04 北京亦贝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益生菌和益生元复方制剂及其加工方法
CN111587118B (zh) * 2018-01-12 2023-11-21 Gi 医诺微新 包含益生菌和具有与IgE结合能力的多肽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1587118A (zh) * 2018-01-12 2020-08-25 Gi 医诺微新 包含益生菌和具有与IgE结合能力的多肽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0710627A (zh) * 2018-07-12 2020-01-21 序瑞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性益生菌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8072A (zh) * 2018-10-13 2018-12-11 王井中 亚麻酸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0313568A (zh) * 2018-12-24 2019-10-11 中健(广州)生物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叶酸增强益生菌型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45491A (zh) * 2019-01-28 2019-04-19 新萃斯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孕妇用可预治过敏、便秘的复合益生菌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73657A (zh) * 2019-07-22 2021-01-29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预防或改善过敏性疾病的益生菌组合物、制法和应用
CN111528479A (zh) * 2020-05-15 2020-08-14 深圳爱米基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缓解特应性皮炎功能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69733B (zh) 2014-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9733B (zh) 复合益生菌、其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及孕产妇防过敏益生菌冲剂
Gibson et al. Selective stimulation of bifidobacteria in the human colon by oligofructose and inulin
EP2643004B1 (en) Oligosaccharid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skin diseases
AU2010218439B2 (en) Prebiotic formula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EP2356992B1 (en) Bifidobactrium for dust mite allergy
KR101095712B1 (ko) 점막 면역 부활 작용을 갖는 유산균
CN106954847A (zh) 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酵素益生菌组合物、应用及加工制剂
TW201233334A (en)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to promote growth of beneficial bacteria
Kim et al. Supplementation of infant formula with native inulin has a prebiotic effect in formula-fed babies.
CN103476273A (zh) 应用于胃肠疾病的两歧双歧杆菌菌株
CN111972670A (zh) 一种润肠通便的组合物、固体饮料及应用
JP2009529574A (ja) 誕生後に乳児に最良の始まりを与えるための難消化性糖類の使用
CN106036911A (zh) 一种调节血糖水平的益生菌膳食组合物及功能食品
CN111528479A (zh) 一种缓解特应性皮炎功能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组合物及应用
CN107259576A (zh) 用于健肠的益生菌组合物
CN108208843A (zh) 一种调节肠道菌群的保健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9561723A (zh) 用于预防、治疗非轮状病毒相关性腹泻或降低其严重程度的包含低聚糖和任选地乳双歧杆菌的混合物的营养组合物和婴儿配方食品
Faujdar et al. Role of probiotics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an update
EP2510932A1 (en)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NCC2461 (ST11) for use by perinatal matern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reduction and prevention of allergies in progeny
CN112273657A (zh) 用于预防或改善过敏性疾病的益生菌组合物、制法和应用
CN106491657A (zh) 一种加强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保健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008851A1 (en) Uses of bifidobacterium longum transitional microorganism
CN102917716B (zh) 免疫印记的营养组合物
TW202202160A (zh) 促進排便的組成物及其應用
Banerjee et al. Prebiotics and probiotics in prevention of food aller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BEINGMATE BABY FOOD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ZHEJIANG BEINGMATE GROUP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0053 Binjiang District, Zhejiang, South Ring Road, No. 3758, No.

Patentee after: Bei Yinmei Ying Tong food limited-liability company

Address before: 310000, B17 garden, 160 International Garden, Tianmu Mountain Road, Zhejiang, 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Beingmate Group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30

Address after: 310052 19, South R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19

Patentee after: Beingmate (Hangzhou)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No. 3758 South Ring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Bei Yinmei Ying Tong food limited-liability compan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