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63931B - 电源装置、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源装置、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63931B CN103163931B CN201210521286.9A CN201210521286A CN103163931B CN 103163931 B CN103163931 B CN 103163931B CN 201210521286 A CN201210521286 A CN 201210521286A CN 103163931 B CN103163931 B CN 1031639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tage
- reference voltage
- supply unit
- magnitude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4/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ain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not specified as ac or dc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inuous-Control Power Sources That Use Transistors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生成低耗电且高精度的电源电压的电源装置、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搭载该电源装置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在具有第1电源部和输出电流容量比第1电源部小的第2电源部的电源装置中,为了使第1电源部生成的第1电压与第2电源部生成的第2电压相等,调整第2电源部生成的第2电压的电压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装置、特别是根据外部供给的电压来生成恒压的电源电压的电源装置、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搭载该电源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便携电话机、智能手机、便携游戏机等由小型电池驱动的电子设备中搭载的恒压电源,提议具备在通话动作等通常动作状态(称为活动模式)时使用的第1恒压电路、和在待机状态(称为休眠模式)时使用的第2恒压电路的电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在这些第1及第2恒压电路各自中设置有:基准电压生成部,根据从电池供给的电压,生成作为电源电压值的目标的基准电压;和放大部,根据基准电压,生成电源电压。此时,在如便携电话机等休眠模式下的实际工作时间比活动模式下长的设备中搭载的恒压电源中,通过抑制承担休眠模式下承担电源供给的上述第2恒压电路的耗电,能使系统整体的功耗下降。
但是,若为了实现低耗电、降低上述第2恒压电路、尤其是基准电压生成部的驱动电流,则会变得受构成该基准电压生成部的元件能力的差异以及伴随温度变化的元件特性的变动的影响大,导致基准电压的精度下降。由此,产生难以将休眠模式下生成的电源电压维持在期望的基准电压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7394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生成低耗电且高精度的电源电压的电源装置、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搭载该电源装置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涉及的电源装置具有生成第1电压的第1电源部和生成第2电压且驱动电流比所述第1电源部小的第2电源部,其中,还具备电压调整信号生成单元,能输出使所述第2电压接近所述第1电压的电压值的电压调整信号,所述第2电源部对应于所述电压调整信号,调整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中,所述电源装置具备可生成第1电压的第1电源部和可生成第2电压且驱动电流比所述第1电源部小的第2电源部,其中,调整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以接近所述第1电压的电压值。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电子设备具备第1负载为动作状态的活动模式和所述第1负载为停止状态的休眠模式,并且具有:第1电源部,在所述活动模式时维持活性状态,生成第1电压,向所述第1负载供电,在所述休眠模式时,将所述第1电压的生成设为停止状态,将向所述第1负载的供电设为停止状态;和第2电源部,生成第2电压向第2负载供电,驱动电流比所述第1电源电压部小,其中,具备电压调整信号生成单元,能输出使所述第2电压接近所述第1电压的电压值的电压调整信号,所述第2电源部对应于所述电压调整信号,调整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
基于本发明的电源装置对第2电压实施应使第1电源部生成的第1电压与驱动电流比该第1电源部小的第2电源部生成的该第2电压相等的电压调整。从而,抑制第2电源部的驱动电流,所以即便第2电压中产生因制造上的差异或温度或电池电压变动引起的电压变动,也能使该第2电压的电压值接近由较难产生电压变动的第1电源部生成的第1电压。因此,根据本发明,能生成低耗电且难以产生电压变动的高精度休眠模式用电源电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搭载本发明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内部构成一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式序列一例的时间图;
图3是表示恒压电源部4的内部构成一例的框图;
图4是表示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的内部构成的电路图;
图5是表示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的内部构成一例的电路图;
图6是表示电压调整程序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电压调整程序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内部构成另一例的框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a的内部构成一例的框图;
图10是表示图3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11是表示电子设备的电源模式序列另一例的时间图;
图12是表示图3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13是表示图3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图3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另一例的框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图14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17是表示图14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18是表示图3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另一例的框图;
图19是表示图3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另一例的框图;
图20是表示图18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21是表示图18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22是表示图18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23是表示图18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24是表示活动调整器10的另一例的电路图;
图25是表示图23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图26是表示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的内部构成的另一例的电路图;
图27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内部构成的另一例的框图;
图28是表示电子设备的内部构成的另一例的框图;
图29是表示搭载本发明涉及的电源装置的便携电话机或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中的内部构成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操作部;2 电源管理控制部;3 第1负载;4 恒压电源部;5 第2负载;10 活动调整器;11、21 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0 休眠调整器;40 比较器;50 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60 保持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具有第1电源部(10)和驱动电流比该第1电源部小的第2电源部(20)的电源装置而言,生成应使第2电源部生成的第2电压(VLPRE、LPREG)接近第1电源部生成的第1电压(VREG、REG)的电压值的电压调整信号(TO、TR),并对应于该电压调整信号,调整第2电压的电压值。
实施例
图1是表示搭载本发明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电池驱动型电子设备的内部构成一例的框图。
图1中,操作部1受理来自使用者的各种操作,将对应于该操作的各种操作信号分别供给电源管理控制部2及第1负载3。另外,所谓第1负载3是该电子设备在活动模式时动作的该电子设备的主电路。例如,在电子设备是便携电话机或智能手机等便携通信设备的情况下,第1负载3是用于无线通信的收发电路。
电源管理控制部2按照图2所示的周期地重复休眠模式、修整模式及活动模式的电源模式序列,生成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电压调整执行信号TRIMON、及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等各种电源控制信号。此时,在如图2所示,REGON、PSWON及TRIMON为逻辑电平0、且LPREGON为逻辑电平1的期间,便携电话机以休眠模式动作,在REGON及PSWON为逻辑电平1、且TRIMON及LPREGON为逻辑电平0的期间,便携电话机以活动模式动作。另外,在REGON、PSWON及TRIMON为逻辑电平1、且LPREGON为逻辑电平0期间,以进行恒压电源部4的电压调整的修整模式动作。
另外,电源管理控制部2在从操作部1供给操作信号的情况下,或根据该操作信号所示的操作内容,如上所述,生成电源控制信号。电源管理控制部2将生成的各种电源控制信号(REGON、PSWON、TRIMON、LPREGON)供给恒压电源部4。
恒压电源部4对第1负载3及第2负载5如下进行供电。即,恒压电源部4对应于上述电源控制信号,根据从电池(未图示)供给的电池电压VDD,生成电压比电池电压VDD低的第1电源电压REG和具有与该第1电源电压REG相同或大致一致的电压值、即与第1电源电压REG相同的电压值的第2电源电压LPREG。恒压电源部4将该第1电源电压REG经第1电源线L1供给第1负载3。此时,第1负载3对应于第1电源电压REG的供给,变为能作为本电子设备的主电路动作的状态,执行对应于从操作部1供给的操作信号的各种动作。另外,恒压电源部4在休眠模式时,如上所述停止对第1负载3供电。另外,恒压电源部4对应于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将上述第1电源电压REG及第2电源电压LPREG中的一方经第2电源线L2供给第2负载5。第2负载5是即便在休眠模式时也应继续供电的电路,例如由时刻计时用计时器、及邮件的来信处理电路等构成。第2负载5对应于第1电源电压REG或第2电源电压LPREG的供给,变为可动作的状态。利用这种构成,恒压电源部4在活动模式下将上述第1电源电压REG供电给第1负载3及第2负载5双方,另一方面,在休眠模式下,将上述第2电源电压LPREG供给第2负载5。此时,在休眠模式下,恒压电源部4完全不对第1负载3供电。
图3是表示恒压电源部4的内部构成一例的框图。
图3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包含活动调整器10、休眠调整器20、开关30、比较器40、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及保持电路60。
作为第1电源部的活动调整器10生成用于驱动第1负载3及第2负载5的第1电源电压REG,具有较大的输出电流容量。活动调整器10包含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及运算放大器12。
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在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处于逻辑电平1的期间为活性状态,根据电池电压VDD,生成基准电压,将其作为第1基准电压VREG(VDD>VREG),供给运算放大器12的同相输入端子及比较器40。另外,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在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处于逻辑电平0的期间变为非活性状态,如上所述,停止基准电压的生成动作。
图4是表示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的一例的电路图。
如图4所示,这种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具有备有彼此不同的发射极面积的双极型晶体管Q1及Q2、电阻R1~R3及运算放大器AP。此时,向晶体管Q1的集电极端子及基极端子施加接地电位GND,将发射极端子连接于运算放大器AP的同相输入端子及电阻R1的一端。该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AP的输出端子。向晶体管Q2的集电极端子及基极端子施加接地电位GND,发射极端子连接于电阻R3的一端。在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P的反相输入端子及电阻R2的一端,将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AP的输出端子。利用这种负反馈电路,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生成具有不依赖于温度的恒定电压值的第1基准电压VREG,并经输出端子供给运算放大器12的同相输入端子及比较器40。另外,运算放大器AP在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处于逻辑电平1的期间为活性状态,进行上述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生成,而在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处于逻辑电平0的期间变为非活性状态,停止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生成动作。
作为活动调整器10的输出放大器的运算放大器12是将其输出端子与反相输入端子彼此连接的所谓电压输出跟随器构成。利用这种构成,运算放大器12生成与供给其同相输入端子的第1基准电压VREG相同或大致一致的电压值、即为与第1基准电压VREG同一电压值的恒定电压的第1电源电压REG,并输出到第1电源线L1上。另外,运算放大器12在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处于逻辑电平1的期间,变为活性状态,进行上述第1电源电压REG的生成,而在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处于逻辑电平0期间变为非活性状态,停止第1电源电压REG的生成动作。
这样,在活动调整器10中,由具有图4所示构成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生成比电池电压VDD低的基准电压值(VREG),并根据该基准电压值,生成在活动模式时供电给第1负载3的第1电源电压REG。此时,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采用由图4所示实施了负反馈的运算放大器AP来生成基准电压值(VREG)的构成,所以无论温度变化、制造上的差异、或电池电压VDD的变动,均能生成具有恒定电压值的第1电源电压REG。
另一方面,作为第2电源部的休眠调整器20生成用于驱动在休眠模式时最低限动作的第2负载5的第2电源电压LPREG,为了实现低耗电,还从上述活动调整器10来抑制驱动电流,所以输出电流容量变小。休眠调整器20具有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及运算放大器22。
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根据电池电压VDD生成基准电压,并将其作为第2基准电压VLPRE(VDD>VLPRE),供给运算放大器22的同相输入端子及比较器40。另外,第2基准电压VLPRE具有与由上述活动调整器10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生成的第1基准电压VREG相同的电压值。另外,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对应于从保持电路60(后述)供给的电压调整信号TR(后述),调整上述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
图5是表示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的一例的电路图。
如图5所示,这种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具有电流源AG1~AGn(n为2以上的整数)、开关阵列SA、p沟道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型晶体管QP1~QPk(k为2以上的整数)、及n沟道MOS型晶体管QN1~QNk。电流源AG1~AGn分别根据电池电压VDD,生成恒定电流,输出到开关阵列SA。开关阵列SA具备单独连接各个电流源AG1~AGn与输出线LO的n个开关元件SW1~SWn。另外,开关阵列SA中,对应于电压调整信号TR,变更这n个开关元件SW1~SWn中设定为接通状态的开关元件的数量。由此、设定为接通状态的开关元件的数量越多,则经输出线LO流入晶体管QP1~QPk及QN1~QNk的电流量越大,与之相伴,输出线LO上的电压上升。即,通过对应于电压调整信号TR变更开关阵列SA中设定为接通状态的开关元件的数量,如后所述,调整输出线LO上的电压。在输出线LO连接晶体管QP1的源极端子。并且如图5所示,在晶体管QP1的漏极端子连接晶体管QP2的源极端子,下面,将按同样方式串联连接的晶体管QP3~QPk连接于晶体管QP2。另外,晶体管QP1~QPk各自的栅极端子及QPk的漏极端子彼此连接。另外,在该晶体管QPk的漏极端子连接晶体管QN1的漏极端子。并且,在晶体管QN1的源极端子连接晶体管QN2的漏极端子,下面,将按同样方式串联连接的晶体管QN3~QNk连接于晶体管QN2。另外,晶体管QN1~QNk各自的栅极端子及QN1的漏极端子彼此连接,向晶体管QNk的源极端子施加电位GND。
利用这种构成,在输出线LO上生成与从电流源AG1~AGn经开关阵列SA及输出线LO流入晶体管QP1~QPk及QN1~QNk的电流对应的电压,作为第2基准电压VLPRE。此时,图5所示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通过对应于电压调整信号TR变更输出到上述输出线LO的电流量,可调整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
作为休眠调整器20的输出放大器的运算放大器22为彼此连接其输出端子与反相输入端子的所谓电压输出跟随器构成。利用这种构成,运算放大器22生成与供给其同相输入端子的第2基准电压VLPRE为同一电压值的恒定电压的第2电源电压LPREG,并输出到第2电源线L2上。另外,运算放大器22在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1期间变为活性状态,进行上述第2电源电压LPREG的生成,而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0期间变为非活性状态,停止第2电源电压LPREG的生成动作。另外,运算放大器22与活动调整器10的运算放大器12相比,因抑制了驱动电流,所以尽管输出电流容量小,但功耗量相应减小。
这样,休眠调整器20由具有图5所示构成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生成比电池电压VDD低的基准电压值(VLPRE),并根据该基准电压值,生成在休眠模式时向第2负载5供电的第2电源电压LPREG。此时,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采用由图5所示串联连接的晶体管群(QP1~QPk、QN1~QNk)构成的高电阻来生成基准电压值(VLPRE)的构成。从而,与具有图4所示构成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相比,功耗量极小,但伴随温度变化、制造上的差异或电池电压VDD变动的电压变动较大。
图3所示的开关30对应于上述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连接输出由上述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的第1电源线L1与输出由休眠调整器20生成的第2电源电压LPREG的第2电源线L2。即,如图2所示,在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处于逻辑电平0期间,开关30为断开状态。由此,第1电源线L1变为第1电源电压REG专用的传送线,第2电源线L2变为第2电源电压LPREG专用的传送线。另一方面,在电源线结合信号PSWON处于逻辑电平1期间,开关30为接通状态,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彼此连接。由此,第1电源电压REG在经第1电源线L1供给第1负载3的同时,该第1电源电压REG还经第2电源线L2供给第2负载5。
比较器40仅在电压调整执行信号TRIMON处于表示执行电压调整动作的逻辑电平1的期间,才执行如下的比较处理。即,比较器40对活动调整器10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生成的第1基准电压VREG与休眠调整器20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生成的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进行大小比较,将表示该比较结果的比较结果信号CO供给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例如,比较器40在第2基准电压VLPRE比第1基准电压VREG大的情况下,将具有电平[10]的比较结果信号CO供给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在第2基准电压VLPRE比第1基准电压VREG小的情况下,将具有电平[01]的比较结果信号CO供给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在第2基准电压VLPRE与第1基准电压VREG相等的情况下,将具有电平[00]的比较结果信号CO供给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
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仅在电压调整执行信号TRIMON处于逻辑电平1的期间,才根据上述比较结果信号CO,生成表示使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增加或降低的电压调整信号TO,并供给保持电路60。即,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在比较结果信号CO为电平[10]、即第2基准电压VLPRE比第1基准电压VREG大的情况下,将表示使电压值下降的电压调整信号TO供给保持电路60。另外,在比较结果信号CO为电平[01]、即第2基准电压VLPRE比第1基准电压VREG小的情况下,将表示使电压值增加的电压调整信号TO供给保持电路60。另外,在比较结果信号CO为电平[00]、即第2基准电压VLPRE与第1基准电压VREG相等的情况下,将表示维持当前时刻下的调整设定的电压调整信号TO供给保持电路60。
总之,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生成应使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接近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的电压调整信号TO。
每当从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供给电压调整信号TO,保持电路60则取入该电压调整信号TO,覆盖并保持,同时,将保持的电压调整信号TO作为电压调整信号TR,供给休眠调整器20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另外,保持电路60通过被供电由休眠调整器20生成的上述第2电源电压LPREG而变为驱动状态。由此,向保持电路60供给电压变动比电池电压VDD少的稳定的低电源电压。另外,保持电路60通过以低电压动作,能减小布局面积。
此时,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对应于电压调整信号TR,调整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即,在供给表示使电压值下降的电压调整信号TR的情况下,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以1级、即既定的一定值使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下降。例如,在图5所示开关阵列SA中形成的n个开关元件SW1~SWn中,使已设定为接通状态的开关元件之一转变为断开状态。另外,在供给表示使电压值增加的电压调整信号TR的情况下,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以1级、即既定的一定值使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增加。例如,在图5所示开关阵列SA中形成的n个开关元件中,使设定为断开状态的开关元件之一转变为接通状态。另外,在供给表示维持当前时刻的调整设定的电压调整信号TR的情况下,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通过固定例如图5所示开关阵列SA的开关元件SW1~SWn各自的通断设定状态,维持当前时刻的电压调整状态。
根据上述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的电压调整动作,调整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以与由活动调整器10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生成的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相等。
以下,说明电源管理控制部2执行的恒压电源部4的控制动作。
首先,电源管理控制部2如图2所示,将分别为逻辑电平0的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及电压调整执行信号TRIMON、逻辑电平1的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供给恒压电源部4(休眠模式)。在这种休眠模式下,活动调整器10为非活性状态,开关30为断开状态,休眠调整器20为活性状态。由此,第2负载5由从休眠调整器20供给的第2电源电压LPREG而变为可动作状态。另一方面,因为不从活动调整器10向第1负载3供给第1电源电压REG,所以第1负载3为动作停止状态。
每当该休眠模式终止,则电源管理控制部2转移到修整模式。
图6是表示在这种修整模式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实施的电压调整程序的流程图。
图6中,首先,电源管理控制部2将分别具有逻辑电平1的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及电压调整执行信号TRIMON供给恒压电源部4,同时,将具有逻辑电平0的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供给恒压电源部4(步骤S1)。通过执行这种步骤S1,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经第1电源线L1供给第1负载3,并且,该第1电源电压REG经第2电源线L2供给第2负载5。即,第1负载3及第2负载5均通过接受第1电源电压REG的供给,变为可动作状态。另外,通过执行步骤S1,休眠调整器20的运算放大器22变为非活性状态。在此期间,虽然休眠调整器20未生成第2电源电压LPREG,但休眠调整器20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继续生成第2基准电压VLPRE。并且通过执行步骤S1,比较器40对应于应执行电压调整动作的逻辑电平1的电压调整执行信号TRIMON,进行活动调整器10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生成的第1基准电压VREG与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的大小比较,生成表示该比较结果的比较结果信号CO。
在执行上述步骤S1之后,电源管理控制部2重复执行比较结果信号CO是否为电平[00]、即第2基准电压VLPRE是否与第1基准电压VREG相等的判定,直到该比较结果信号CO表示电平[00](步骤S2)。在此期间,在比较结果信号CO表示电平[00]以外、即电平[01]或[10]的情况下,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及保持电路60生成应使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与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相等的电压调整信号TR。之后,对应于该电压调整信号TR,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对第2基准电压VLPRE实施应使该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与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相等的调整。
在上述步骤S2中,在判定为比较结果信号CO表示电平[00]的情况下,即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与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相等的情况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将应使电压调整动作停止的逻辑电平0的电压调整执行信号TRIMON供给恒压电源部4(步骤S3)。通过执行这种步骤S3,终止比较器40、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及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执行的电压调整动作。在执行步骤S3之后,电源管理控制部2跳出图6所示的电压调整程序,转移到活动模式。在活动模式下,将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供给第1负载3及第2负载5双方。
如上所述,恒压电源部4通过上述修整模式,根据第2基准电压VLPRE与第1基准电压VREG的大小比较结果,对第2基准电压VLPRE实施应使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与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相等的电压调整。
由此,因为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的驱动电流变小,所以即便在第2基准电压VLPRE中产生因制造上的差异或温度或电池电压变动引起的电压变动,也将该VLPRE的电压值调整为与难以产生电压变动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生成的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相等的电压值。从而,休眠调整器20无论制造上的差异或温度或电池电压的变动如何,均能生成具有与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相同电压值的第2电源电压LPREG。因此,根据本发明,能生成低耗电且高精度的休眠模式用电源电压(LPREG)。
并且,在图3所示构成中,为了根据其输出端子连接于电源线(L1、L2)的运算放大器(12、22)的前级电压、即基准电压(VREG、VLPRE)彼此的大小比较结果进行电压调整,执行排除连接于电源线的负载(3、5)变动影响的高精度调整。另外,根据图3所示的构成,与将运算放大器(12、22)的输出、即电源电压(REG、LPREG)设为比较器40的大小比较对象的情况相比,能不等待该运算放大器的处理时间而得到大小比较结果,所以能缩短修整模式的执行时间。
另外,如图2所示,因为与活动模式连续地执行用于执行上述电压调整的修整模式,所以在这种一连串处理期间开始活动调整器10的驱动的机会仅1次即可。从而,与在修整模式与活动模式之间执行休眠模式的情况相比,开始活动调整器10的驱动的机会变少,所以能抑制耗电。并且,通过在活动模式之前执行修整模式,可在构成活动调整器10的供电对象的第1负载3开始实际动作之前,使电压调整终止。此时,第1负载3开始动作前与动作后相比,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的动作稳定,所以能更高精度地进行该电压调整。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步骤S2中判定比较结果信号CO是否表示电平[00]、即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是否与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一致,但不必判定两者(VLPRE、VREG)的完全一致。例如,在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比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高、之后马上变低的情况下,或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比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低、之后马上变高的情况下,只要转移到下面的步骤S3即可。主要是在步骤S2中判定为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与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一致、或在包含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的既定范围内的情况下,转移到下面的步骤S3即可。
另外,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对应于由比较器40、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及保持电路60生成的电压调整信号TR来调整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但这些比较器40、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及保持电路60的功能也可由电源管理控制部2执行的软件处理来实现。
图7是表示鉴于这种情况执行的电压调整程序的另一例的流程图。
图7中,首先电源管理控制部2将分别具有逻辑电平1的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及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和具有逻辑电平0的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供给恒压电源部4(步骤S11)。通过执行这种步骤S11,将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经第1电源线L1供给第1负载3,并且,将该第1电源电压REG经第2电源线L2供给第2负载5。即,第1负载3及第2负载5均通过接受第1电源电压REG的供给,变为可动作状态。另外,通过执行步骤S11,休眠调整器20的运算放大器22变为非活性状态。
接着,电源管理控制部2取入由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生成的第1基准电压VREG及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生成的第2基准电压VLPRE(步骤S12)。之后,电源管理控制部2判定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是否与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相等(步骤S13)。在步骤S13中,在判定为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与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不同的情况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判定第2基准电压VLPRE是否比第1基准电压VREG大(步骤S14)。在步骤S14中,在判定为第2基准电压VLPRE比第1基准电压VREG大的情况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将表示使电压值降低的电压调整信号TR供给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步骤S15)。通过执行步骤S15,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以1级、即既定的一定值使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下降。另外,在上述步骤S14中,在判定为第2基准电压VLPRE比第1基准电压VREG小的情况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将表示使电压值增加的电压调整信号TR供给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步骤S16)。通过执行步骤S16,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以1级、即既定的一定值使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增加。在执行上述步骤S15或S16之后,电源管理控制部2返回上述步骤S12的执行,重复执行上述动作。即,重复执行步骤S15或S16的电压下降或增加调整动作,直到在步骤S13中判定为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与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相等。这里,一旦在步骤S13判定为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与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相等,则电源管理控制部2跳出图7所示的电压调整程序,转移到活动模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控制部2每当休眠模式终止,则通过执行图6或图7所示的电压调整程序,调整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但未必每当休眠模式终止时都执行。例如,也可在每N次(N为2以上的整数)的休眠模式中、1个休眠模式终止之后执行上述电压调整。或者,也可对应于既定期间内实施的修整模式的频度,区分在休眠模式终止后执行电压调整的情况与不执行的情况。即,在修整模式的频度低的情况下,在休眠模式终止后执行电压调整,在修整模式的频度高的情况下不执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电压调整开始时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的电压调整状态(例如图5所示开关元件SW1~SWn各自的通断状态),维持上次电压调整时的最终状态不变,但也可在每当开始电压调整时复位到既定的初始状态。例如,每当开始电压调整时,设定为图5所示的n个开关元件SW1~SWn中的n/2个为接通状态,其余的n/2个为断开状态的初始状态。
或者,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活动模式及修整模式时,通过电源管理控制部2将逻辑电平0的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供给恒压电源部4,休眠调整器20变为非活性状态。但是,即便与活动调整器10同时将休眠调整器20设定为活性状态,若不产生故障,则也可在活动模式及修整模式时,将休眠调整器20与活动调整器10一起设为活性状态。此时,电源管理控制部2也可通过将逻辑电平0的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供给恒压电源部4,截断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彼此的连接。在活动模式时,若仅从休眠调整器20供电、第2负载5就正常动作,则也可在截断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彼此的连接的状态下,将休眠调整器20设定为活性状态,将该休眠调整器20生成的第2电源电压LPREG供给第2负载5。
或者,在图1所示的构成中,恒压电源部4利用2个独立的电源线(L1、L2)分别单独对第1负载3及第2负载5供电,但也可利用单一的电源线对第1负载3及第2负载5分别进行供电。
图8是表示鉴于这种情况做出的、图1所示系统构成的变形例一例的框图。
另外,在图8所示的构成中,除采用恒压电源部4a来代替恒压电源部4,将由这种恒压电源部4a生成的电源电压(REG、LPREG)经单一电源线LL供电给第1负载3及第2负载5双方外,其他构成与图1所示相同。
图9是表示上述恒压电源部4a的内部构成一例的框图。
另外,在图9所示的构成中,除在省略开关30的同时、运算放大器12及22的输出端子彼此由单一电源线LL连接外,其他构成与图3所示相同。
根据图8及图9所示的构成,与不需要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及开关30相应地,缩小系统整体的规模。
另外,图3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对应于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仅对休眠调整器20的运算放大器22实施活性化/非活性化控制,但即便对休眠调整器20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及保持电路60也可实施活性化/非活性化控制。
图10是表示鉴于这种情况做出的图3所示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另外,在图10所示构成中,除采用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代替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采用保持电路60a代替保持电路60外,其他构成与图3所示相同。
图10中,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在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1期间为活性状态,与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一样,进行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生成。另一方面,在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0期间,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变为非活性状态,停止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生成动作。保持电路60a在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1期间变为活性状态,取入从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供给的电压调整信号TO,覆盖并保持,同时,将保持的电压调整信号TO作为电压调整信号TR,供给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另一方面,在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0期间,保持电路60a为非活性状态,停止上述电压调整信号TO的取入动作。
这里,在修整模式下必需将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生成的第2基准电压VLPRE供给比较器40,所以在采用图10所示的构成作为恒压电源部4的情况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如图11所示,在修整模式下将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设为逻辑电平1。由此,在修整模式下,对应于逻辑电平1的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休眠调整器20将第2电源电压LPREG输出到第2电源线L2。因此,若开关30为ON(接通)状态,则在第1电源线L1上叠加第1电源电压REG及第2电源电压LPREG,REG的电压有可能变动。因此,如图11所示,在修整模式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通过供给逻辑电平0的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将开关30设定为断开状态。另外,在休眠调整器20的输出电流容量比活动调整器10的输出电流容量小很多的情况下,因为实质上与仅活动调整器10供电相同,所以即便将开关30设定为接通状态也无妨。
另外,当采用图3所示构成作为恒源电压部4时,第2负载5在电源变动强的情况下,也可将休眠调整器20始终设为活性状态。
图12是表示鉴于这种情况做出的、图3所示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另外,在图12所示的构成中,除休眠调整器20的运算放大器22a不受用于实施活性/非活性控制的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的控制外,其他构成与图3所示相同。
在采用图12所示构成作为恒压电源部4的情况下,因为休眠调整器20始终为活性状态,所以在活动模式及修整模式中,在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上叠加第1电源电压REG及第2电源电压LPREG。因此,在活动模式及修整模式中,电源管理控制部2将逻辑电平0的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供给具有图12所示构成的恒压电源部4。由此,开关30变为断开状态,活动调整器10的电源供给路径(L1)与休眠调整器20的电源供给路径(L2)分离。但是,在休眠调整器20的输出电流容量比活动调整器10的输出电流容量小很多的情况下,实质上变为与仅活动调整器10供电相同的状态。从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将开关30设定为接通状态。另外,在活动模式时,若第2负载5仅由来自休眠调整器20的供电而正常动作,则也可将开关30固定为断开状态,或者也可省略图13所示的开关30,将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分别始终设为独立的状态。
另外,在图3、图9、图10、图12或图13所示构成中,由比较器40比较第1基准电压VREG及第2基准电压VLPRE的大小,但构成该大小比较对象的电压不限于第1基准电压VREG及第2基准电压VLPRE。
图14是表示鉴于这种情况做出的恒压电源部4的内部构成另一例的框图。
另外,在图14所示构成中,除代替第1基准电压VREG及第2基准电压VLPRE,由比较器40执行第1电源电压REG及第2电源电压LPREG彼此的大小比较外,其他构成与图3所示相同。
即,图14中,比较器40仅在电压调整执行信号TRIMON处于表示执行电压调整动作的逻辑电平1的期间进行如下比较处理。即,比较器40对从活动调整器10输出的第1电源电压REG与从休眠调整器20输出的第2电源电压LPREG的电压值进行大小比较,将表示该比较结果的比较结果信号CO供给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例如,比较器40在第2电源电压LPREG比第1电源电压REG大的情况下,将具有电平[10]的比较结果信号CO供给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在第2电源电压LPREG比第1电源电压REG小的情况下,将具有电平[01]的比较结果信号CO供给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在第2电源电压LPREG与第1电源电压REG相等的情况下,将具有电平[00]的比较结果信号CO供给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
在采用图14所示构成作为恒压电源部4的情况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如图11所示,在休眠模式下,将分别为逻辑电平0的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及电压调整执行信号TRIMON、和逻辑电平1的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供给恒压电源部4。由此,休眠模式下由休眠调整器20生成的第2电源电压LPREG经第2电源线L2供给第2负载5。另外,在休眠模式下,活动调整器10为非活性状态,所以完全不对第1负载3供电。
若该休眠模式终止,则电源管理控制部2转移到如下修整模式。在修整模式中,电源管理控制部2首先如图11所示,将逻辑电平1的REGON、逻辑电平0的PSWON、逻辑电平1的TRIMON、逻辑电平1的LPREGON供给恒压电源部4。由此、在修整模式下,活动调整器10变为活性状态,将该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经第1电源线L1供给第1负载3。并且,在修整模式下,将休眠调整器20生成的第2电源电压LPREG经第2电源线L2供给第2负载5。由此,比较器40进行第2电源电压LPREG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大小比较,将对应于该大小比较结果的比较结果信号CO供给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由此,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及保持电路60生成表示根据这种比较结果信号CO使电压下降或增加的电压调整信号(TO、TR)。之后,对应于该电压调整信号,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调整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
主要是在修整模式下,根据第2电源电压LPREG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大小比较结果,对第2基准电压VLPRE实施应使第2电源电压LPREG的电压值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电压值相等的电压调整。
这里,在上述比较结果信号CO表示第2电源电压LPREG与第1电源电压REG一致或大致一致的情况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如图11所示,在使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从逻辑电平0迁移到逻辑电平1的同时,使电压调整执行信号TRIMON及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从逻辑电平1迁移到逻辑电平0。由此,开关30变为接通状态,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彼此连接,运算放大器22、比较器40及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变为非活性状态。从而,电压调整用的修整模式终止,转移到活动模式。在活动模式下,将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供给第1负载3及第2负载5双方。
如上所述,在图14所示构成中,在修整模式下,根据第2电源电压LPREG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大小比较结果,对第2基准电压VLPRE实施应使第2电源电压LPREG的电压值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电压值相等的电压调整。
由此,因为采用了驱动电流小的电路作为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所以即便第2电源电压LPREG中产生因制造上的差异或温度或电池电压变动引起的电压变动,也将LPREG的电压值调整为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电压值相等的电压值。从而,休眠调整器20无论制造上的差异或温度或电池电压的变动如何,均能生成具有与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相同电压值的第2电源电压LPREG。
因此,在采用图14所示构成作为恒压电源部4的情况下,与采用图3所示构成的情况一样,能生成低耗电且高精度的休眠模式用电源电压(LPREG)。
在图14所示构成中,因为休眠调整器20根据各调整器(10、20)的运算放大器(12、22)各自的输出、即电源电压(REG、LPREG)彼此的大小比较结果来进行电压调整,所以能进行包含运算放大器生成的偏移量的调整。从而,与根据运算放大器(12、22)的前级电压、即基准电压(VREG、VLPRE)彼此的大小比较结果进行休眠调整器20的电压调整的情况相比,能执行还考虑了各运算放大器的偏移误差的高精度电压调整。
另外,在图14所示构成中,在活动模式时通过电源管理控制部2将逻辑电平0的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供给恒压电源部4,将休眠调整器20设为非活性状态。但是,即便与活动调整器10同时将休眠调整器20设定为活性状态,但只要不产生故障,则也可在活动模式及修整模式时,与活动调整器10一起将休眠调整器20设为活性状态。此时,电源管理控制部2也可通过将逻辑电平0的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供给恒压电源部4,来截断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彼此的连接。另外,在活动模式时,也可在截断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彼此的连接的状态下,将休眠调整器20设定为活性状态,将该休眠调整器20生成的第2电源电压LPREG供电给第2负载5。
另外,在图14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中,对应于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仅对休眠调整器20的运算放大器22实施活性化/非活性化控制,但即便对休眠调整器20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及保持电路60也可实施活性化/非活性化控制。
图15是表示鉴于这种情况做出的图14所示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另外,在图15所示构成中,除采用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代替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采用保持电路60a代替保持电路60外,其他构成与图14所示的相同。
图15中,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在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1的期间为活性状态,与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一样,进行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生成。另一方面,在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0的期间,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为非活性状态,停止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生成动作。保持电路60a在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1的期间为活性状态,取入从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供给的电压调整信号TO,覆盖并保持,同时,将保持的电压调整信号TO作为电压调整信号TR,供给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另一方面,在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0的期间,保持电路60a为非活性状态,停止上述电压调整信号TO的取入动作。
另外,当采用图14所示构成作为恒源电压部4时,当休眠模式时构成供电对象的第2负载5在电源变动强的情况下,也可将休眠调整器20始终设为活性状态。
图16是表示鉴于这种情况做出的图14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另外,在图16所示的构成中,除休眠调整器20的运算放大器22a不受用于实施活性/非活性控制的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的控制外,其他构成与图14所示的相同。
在采用图16所示构成作为恒压电源部4的情况下,因为休眠调整器20始终为活性状态,所以在图11所示的活动模式中,在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上叠加第1电源电压REG及第2电源电压LPREG。在修整模式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将图11所示的逻辑电平0的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供给恒压电源部4,所以开关30变为断开状态,活动调整器10的电源供给路径(L1)与休眠调整器20的电源供给路径(L2)分离。此时,在活动模式下,也可将开关30设定为接通状态,使电源供给路径(L1)与电源供给路径(L2)短路。另外,在活动模式时,若仅从休眠调整器20供电、第2负载5就正常动作,则也可将开关30固定为断开状态,或也可如图17所示省略开关30,将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分别始终设为独立状态。
另外,在图14~图17所示构成中,比较器40将构成大小比较对象的电压设为第1电源电压REG及第2电源电压LPREG,但也可设为第1电源电压REG及第2基准电压VLPRE、或第1基准电压VREG及第2电源电压LPREG。
图18是表示鉴于这种情况做出的图14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在图18所示构成中,除比较器40使用第2基准电压VLPRE代替第2电源电压LPREG作为大小比较对象的休眠调整器侧电压外,其他构成与图14所示的相同。
其中,电源管理控制部2对于具有图18所示构成的恒压电源部4,沿图2所示电源模式序列,供给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电压调整执行信号TRIMON、及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
由此,在休眠模式下,将休眠调整器20生成的第2电源电压LPREG经第2电源线L2供给第2负载5。另外,在休眠模式下,因为活动调整器10为非活性状态,所以完全不对第1负载3供电。
若该休眠模式终止,则电源管理控制部2转移到如下修整模式。在修整模式中,电源管理控制部2首先如图2所示,分别将逻辑电平1的REGON、PSWON及TRIMON、和逻辑电平0的LPREGON供给恒压电源部4。由此,在修整模式中,活动调整器10变为活性状态,将该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输出到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上。另外,尽管在修整模式中休眠调整器20的运算放大器22变为非活性状态,但休眠调整器20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仍继续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生成动作。由此,比较器40执行第2基准电压VLPRE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大小比较,将对应于该大小比较结果的比较结果信号CO供给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从而,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及保持电路60根据这种比较结果信号CO,生成表示使电压降低或增加的电压调整信号(TO、TR)。之后,对应于该电压调整信号,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调整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
总之,在修整模式下,根据第2基准电压VLPRE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大小比较结果,对第2基准电压VLPRE实施应使第2电源电压LPREG的电压值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电压值相等的电压调整。
这里,在上述比较结果信号CO表示第2基准电压VLPRE与第1电源电压REG一致、或大致一致的情况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如图2所示,使电压调整执行信号TRIMON从逻辑电平1迁移到逻辑电平0。由此,电压调整用的修整模式终止,转移到活动模式。在活动模式中,将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供给第1负载3及第2负载5双方。
如上所述,在图18所示构成中,在修整模式下,根据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生成的第2基准电压VLPRE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大小比较结果,对第2基准电压VLPRE实施应使第2电源电压LPREG的电压值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电压值相等的电压调整。
由此,因为采用了驱动电流小的电路作为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所以即便第2基准电压VLPRE中产生因制造上的差异或温度或电池电压变动引起的电压变动,也将VLPRE的电压值调整为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电压值相等的电压值。从而,休眠调整器20无论制造上的差异或温度或电池电压的变动如何,均能生成具有与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相同电压值的第2电源电压LPREG。
因此,在采用图18所示构成作为恒压电源部4的情况下,与采用图14所示构成的情况一样,能生成低耗电且高精度的休眠模式用电源电压(LPREG)。
并且,在图18所示构成中,当比较器40进行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电压与休眠调整器20生成的电压的大小比较时,使用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生成的第2基准电压VLPRE,作为休眠调整器20侧生成的电压。由此,因为不经由输出电流容量小所以调整实施时的电压收敛时间会较长的运算放大器22,而由比较器40进行大小比较处理,所以与采用图14所示构成的情况相比,能缩短修整模式的执行时间。另外,在图18所示构成中,当由比较器40进行各调整器(10、20)生成的电压彼此的大小比较时,使用运算放大器12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作为活动调整器10侧生成的电压。由此,能执行还考虑了运算放大器12的偏移误差的电压调整。
图19是表示图18所示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在图19所示构成中,除比较器40中将大小比较对象的电压设为活动调整器10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1生成的第1基准电压VREG、与从休眠调整器20的运算放大器22输出的第2电源电压LPREG外,其他构成与图18所示的相同。这里,构成第1电源电压REG的供电对象的第1负载3中产生较多噪声,有时该噪声叠加于电源线L1。但是,在图19所示构成中,因为该噪声不会经这种电源线L1绕入比较器40,所以与图18所示构成相比,耐噪声性能高。
另外,在图18或图19所示构成中,经开关30连接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彼此,但例如图20所示,也可省略该开关30,使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彼此短路。根据这种构成,与图18或图19所示构成相比,不包含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及开关30,相应地简化构成。
另外,在图18或图19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中,对应于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仅对休眠调整器20的运算放大器22实施活性化/非活性化控制,但也可对休眠调整器20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及保持电路60实施活性化/非活性化控制。
图21是表示鉴于这种情况做出的图18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另外,在图21所示构成中,除采用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代替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采用保持电路60a代替保持电路60外,其他构成与图18所示的相同。
图21中,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在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1期间变为活性状态,与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一样进行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生成。另一方面,在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0期间,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为非活性状态,停止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生成动作。保持电路60a在休眠调整器的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1期间变为活性状态,取入从电压调整信号生成电路50供给的电压调整信号TO,覆盖并保持,同时,将保持的电压调整信号TO作为电压调整信号TR,供给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另一方面,在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处于逻辑电平0期间,保持电路60a为非活性状态,停止上述电压调整信号TO的取入动作。
这里,因为在修整模式下必需将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a生成的第2基准电压VLPRE供给比较器40,所以在采用图21所示构成作为恒压电源部4的情况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如图11所示,在修整模式下将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设为逻辑电平1。从而,在修整模式下,对应于逻辑电平1的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休眠调整器20将第2电源电压LPREG输出到第2电源线L2。因此,若开关30为ON状态,则在第1电源线L1上叠加第1电源电压REG及第2电源电压LPREG,REG的电压有可能变动。因此,如图11所示,在修整模式下,电源管理控制部2通过供给逻辑电平0的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将开关30设定为断开状态。另外,在休眠调整器20的输出电流容量比活动调整器10的输出电流容量小很多的情况下,因为实质上与仅活动调整器10供电相同,所以即便将开关30设定为接通状态也无妨。
另外,当采用图18或图19所示构成作为恒源电压部4时,当休眠模式时、构成供电对象的第2负载5在电源变动强的情况下,也可将休眠调整器20始终设为活性状态。
图22是表示鉴于这种情况做出的、图18所示恒压电源部4的变形例的框图。
另外,在图22所示的构成中,除休眠调整器20的运算放大器22a不受用于实施活性/非活性控制的休眠调整器活性信号LPREGON的控制外,其他构成与图18所示相同。
在采用图22所示构成作为恒压电源部4的情况下,因为休眠调整器20始终为活性状态,所以在活动模式及修整模式中,在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上叠加第1电源电压REG及第2电源电压LPREG。因此,在活动模式及修整模式中,电源管理控制部2将逻辑电平0的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供给具有图22所示构成的恒压电源部4。由此,开关30变为断开状态,活动调整器10的电源供给路径(L1)与休眠调整器20的电源供给路径(L2)分离。但是,在休眠调整器20的输出电流容量比活动调整器10的输出电流容量小很多的情况下,实质上变为与仅活动调整器10供电相同的状态。从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可将开关30设定为接通状态。另外,在活动模式时,若第2负载5仅由来自休眠调整器20的供电而正常动作,则也可将开关30固定为断开状态,或者也可省略图23所示的开关30,将第1电源线L1及第2电源线L2分别始终设为独立的状态。
另外,在图18~图23所示构成中,比较器40将构成比较对象的活动调整器10侧的电压及休眠调整器20侧的电压中的一方设为基准电压(VREG、VLPRE)。但是,若比较器40执行考虑了各调整器(10、20)中搭载的输出放大器(12、22、22a)产生的偏移量后的比较处理,则也可将应输入比较器40的活动调整器10侧的电压及休眠调整器20侧的电压均设为基准电压(VREG、VLPRE)。例如,比较器40求出第1基准电压VREG的电压值与将运算放大器22(22a)产生的偏移量和第2基准电压VLPRE相加后的电压值的大小比较或差分,生成表示该结果的比较结果信号CO。另外,比较器40求出第2基准电压VLPRE的电压值、与将运算放大器12产生的偏移量与第1基准电压VREG相加后的电压值的大小比较或差分,生成表示该结果的比较结果信号CO。
即便利用这种构成也与图18~图23所示的构成一样,在排除调整器(10、20)的输出放大器(12、22、22a)产生的偏移量的同时,还执行高速的调整处理。
另外,如图14~图18及图20~图23所示,比较器40在构成比较对象的活动调整器10侧的电压为第1电源电压REG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具有图24所示内部构成的活动调整器10a来代替活动调整器10。
图24所示的活动调整器10a具有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3及升压电路14。
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3在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处于逻辑电平1期间变为活性状态,根据电池电压VDD,生成比上述第1基准电压VREG小既定电压值的基准电压,将其作为第1基准电压VRE,供给升压电路14的运算放大器OP的同相输入端子。
升压电路14由该运算放大器OP、p沟道MOS型晶体管Q3及Q4、电阻R4及R5、n沟道MOS型晶体管Q5构成。运算放大器OP的输出端子连接于晶体管Q3的漏极端子及晶体管Q4的栅极端子。向晶体管Q3的源极端子施加电池电压VDD,向其栅极端子供给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向晶体管Q4的源极端子施加电池电压VDD,在其漏极端子上连接第1电源线L1及电阻R4的一端。在电阻R4的另一端上连接电阻R5的一端、及运算放大器OP的反相输入端子。在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晶体管Q5的漏极端子。向晶体管Q5的源极端子施加接地电位GND,向其栅极端子供给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利用这种构成,若供给逻辑电平1的活动调整器活性信号REGON,则运算放大器OP变为活性状态,同时,晶体管Q5变为导通状态,将电阻R4及R5彼此的连接点上产生的负反馈电压VM供给运算放大器OP的反相输入端子。由此,升压电路14将从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3供给的第1基准电压VRE的电压升压既定电压值,并将其作为第1电源电压REG输出到第1电源线L1上。
这样,如图24所示,通过采用输出级为反馈型升压电路14的活动调整器10a,与输出级为电压输出跟随器的活动调整器10相比,能稳定供电。
另外,当采用图24所示活动调整器10a作为活动调整器时,比较器40也可将从其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3输出的第1基准电压VRE设为比较对象。此时,因为第1基准电压VRE的电压值与第1电源电压REG的电压值互不相同,所以不能直接将VRE供给比较器40。因此,在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3及比较器40之间设置将第1基准电压VRE升压与上述升压电路14相同量的升压电路。
图25是表示鉴于这种情况做出的图23所示恒压电源部4的构成变形例的图。
在图25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中,除采用图24所示活动调整器10a代替活动调整器10,还将从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3输出的第1基准电压VRE经升压电路15供给比较器40外,其他构成与图23所示的相同。
图25中,升压电路15是由运算放大器OPa、电阻R6及电阻R7构成的同相放大电路,将以与升压电路14相同的增益将从基准电压生成电路13输出的第1基准电压VRE升压后的电压作为第1基准电压VREO供给比较器40。此时,升压电路14的电阻R4及R5、和升压电路15的电阻R6及R7设定成满足
(R4/R5)=(R7/R6)。
另外,使用上述活动调整器10a及升压电路15的构成不仅能适用于图23,也可适用于图18、图20、图21或图22所示的恒压电源部4的任一个。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为了实现低耗电而抑制驱动电流的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采用具有图5所示构成的电路,但不限于这种构成。
图26是表示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另一例的电路图。
图26中,电流源AG根据电池电压VDD生成恒定电流,并输出到输出线LO。在输出线LO及开关阵列SAA间,并联设置按图5所示方式串联连接n沟道MOS型晶体管及p沟道MOS型晶体管的电流路径C1~CP(P为2以上的整数)。电流路径C1~CP各自串联连接的晶体管的级数不同,各电流路径中的电阻不同。开关阵列SAA具备单独连接接地线与电流路径C1~CP各自的开关元件SW1~SWP。开关阵列SA将开关元件SW1~SWP中对应于电压调整信号TR的1个开关元件SW设定为接通状态,将其他开关元件SW全部设定为断开状态。即,开关阵列SA对应于电压调整信号TR,从电流路径C1~CP中选择实际流过电流的电流路径。此时,电流路径C1~CP因为电阻各不相同,所以选择的电流路径不同,输出线LO中产生的电压值变化。将该输出线LO中产生的电压作为第2基准电压VLPRE输出。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2或图11所示,当从休眠模式切换为活动模式时,在修整模式下调整休眠调整器20的电压,但也可对应于用户对操作部1的操作,在任意定时执行修整模式。另外,如图27所示,设置检出周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6,在电源管理控制部2判定为其温度比既定的温度变化幅度变化得大的情况下,即休眠调整器20中容易产生温度变动的环境下,也可强制执行修整模式。另外,也可采用设置图28所示的电池监视器6a来代替温度传感器6的构成。电池监视器6a在电池电压比既定的变化幅度变化得大的情况下,将电池异常检知信号供给电源管理控制部2。此时,电源管理控制部2对应于这种电池异常检知信号,切换到修整模式的执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电压(VREG、REG)与休眠调整器20生成的电压(VLPRE、LPREG)的大小比较结果(CO),生成表示使电压值降低或增加的电压调整信号(TO、TR),但不限于这种构成。
例如,在修整模式时,求出活动调整器10生成的电压(VREG、REG)与休眠调整器20生成的电压(VLPRE、LPREG)的电压值之差,生成表示使第2基准电压VLPRE以与该电压值差对应的电压调整值降低或增加的电压调整信号(TO、TR)。此时,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进行调整,在该电压调整信号所示的值为负极性的情况下,使第2基准电压VLPRE增加该电压调整值,另一方面,在这种电压调整值为正极性的情况下,使第2基准电压VLPRE降低该电压调整值。另外,通过保持电路60保持这种电压调整信号,基准电压生成电路21在休眠模式时,生成根据该保持的电压调整值调整的第2基准电压VLPRE。
图29是表示搭载本发明涉及的电源装置的电子设备是便携电话机或智能手机等通信装置时的内部构成的框图。
另外,图29中,除如上所述,第1负载3变为收发部3a,第2负载5变为系统维持管理部5a外,其他构成与图1所示相同。此时,恒压电源部4具有图3、图10、图12~图19、图21~图23或图25所示的内部构成,在活动模式时,将上述生成的第1电源电压REG经第1电源线L1供给收发部3a。此时,对应于第1电源电压REG的供给,变为可执行对电波信号的收发动作及涉及该收发动作的各种设定动作的状态,执行对应于从操作部1供给的操作信号的各种无线收发动作。另外,恒压电源部4在收发部3停止收发动作的休眠模式时,如上所述停止对收发部3供电。
另外,恒压电源部4对应于电源线耦合信号PSWON,将上述第1电源电压REG及第2电源电压LPREG中的一方经第2电源线L2供给系统维持管理部5。系统维持管理部5为了在休眠模式时也维持该动作,例如由时刻计时用计时器及邮件来信处理电路等构成。系统维持管理部5对应于第1电源电压REG或第2电源电压LPREG的供给变为可动作状态。通过这种构成,恒压电源部4在活动模式中将上述第1电源电压REG供给收发部3及系统维持管理部5双方,另一方面,在休眠模式下,将上述第2电源电压LPREG供给系统维持管理部5。此时,在休眠模式下,恒压电源部4完全不对收发部3供电。
Claims (18)
1.一种电源装置,具有生成第1电压的第1电源部和生成与所述第1电压相比容易产生电压变动的第2电压且输出电流容量比所述第1电源部小的第2电源部,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比较器,对所述第1电压的电压值和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进行大小比较而生成比较结果信号;以及
电压调整信号生成单元,在所述比较结果信号表示所述第2电压一方比所述第1电压大的情况下,生成表示使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降低的电压调整信号,另一方面,在所述比较结果信号表示所述第1电压一方比所述第2电压大的情况下,生成表示使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增加的电压调整信号,
所述第2电源部对应于所述电压调整信号,调整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器生成表示所述第1电压与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的差的信号作为所述比较结果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电源部包含:生成第1基准电压的第1基准电压生成电路;和生成与所述第1基准电压为同一电压值的电压作为第1电源电压并输出到第1电源线上的第1输出放大器,
所述第2电源部包含:生成第2基准电压的第2基准电压生成电路;和生成与所述第2基准电压为同一电压值的电压作为第2电源电压并输出到第2电源线上的第2输出放大器,
所述第1电压是所述第1基准电压或所述第1电源电压,所述第2电压是所述第2基准电压或所述第2电源电压,
所述第2基准电压生成电路对应于所述电压调整信号,调整所述第2基准电压的电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基准电压生成电路包含负反馈放大电路,将该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作为所述第1基准电压,供给所述第1输出放大器,
所述第2基准电压生成电路包含串联连接于输出线及接地线间的多个晶体管和经所述输出线向所述多个晶体管输出电流的电流源,将所述输出线上的电压作为所述第2基准电压供给所述第2输出放大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连接或截断所述第1电源线及所述第2电源线彼此的开关,
所述第1电源部能对应于活性信号,切换到生成所述第1电源电压的活性状态及停止生成所述第1电源电压的非活性状态中任一方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保持所述电压调整信号的保持电路,
所述第2基准电压生成电路对应于由所述保持电路保持的电压调整信号,调整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电路通过接受所述第2电源电压的供电来变为驱动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电压是所述第1电源电压,所述第2电压是所述第2基准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电压是所述第1基准电压,所述第2电压是所述第2电源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器生成表示所述第1基准电压与对所述第2基准电压加上所述第2输出放大器生成的偏移量后的偏移加法电压之差、或所述第1基准电压与所述偏移加法电压的大小比较结果的信号作为所述比较结果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较器生成表示所述第2基准电压与对所述第1基准电压加上所述第1输出放大器生成的偏移量后的偏移加法电压之差、或所述第2基准电压与所述偏移加法电压的大小比较结果的信号作为所述比较结果信号。
12.一种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电源装置具备生成第1电压的第1电源部和生成与所述第1电压相比容易产生电压变动的第2电压且输出电流容量比所述第1电源部小的第2电源部,其特征在于,
电压调整部,对所述第1电压的电压值和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进行大小比较,在所述第2电压比所述第1电压大的情况下,对所述第2电源部施加使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降低的调整,另一方面,在所述第2电压比所述第1电压小的情况下,对所述第2电源部施加使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增加的调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电源部具备如下功能:能向第1负载供电,在该第1负载为动作状态的活动模式时维持活性状态,生成所述第1电压,并在第1负载为停止状态的休眠模式时,维持所述第1电压生成的停止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活动模式时调整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的调整在所述第1电源部变为活性状态之后、所述活动模式之前进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模式是进行电波信号的收发动作及涉及该收发动作的设定动作的模式,
所述休眠模式是停止所述收发动作的模式,
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的调整在所述第1电源部是活性状态的情况下,避开进行所述收发动作的期间来进行。
17.一种电子设备,具备第1负载为动作状态的活动模式和所述第1负载为停止状态的休眠模式,并且具有:第1电源部,在所述活动模式时维持活性状态,生成第1电压,向所述第1负载供电,在所述休眠模式时,将所述第1电压的生成设为停止状态,将向所述第1负载的供电设为停止状态;和第2电源部,生成与所述第1电压相比容易产生电压变动的第2电压,向第2负载供电,输出电流容量比所述第1电源部小,其特征在于,
具备:
比较器,对所述第1电压的电压值和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进行大小比较而生成比较结果信号;以及
电压调整信号生成单元,在所述比较结果信号表示所述第2电压一方比所述第1电压大的情况下,生成表示使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降低的电压调整信号,另一方面,在所述比较结果信号表示所述第1电压一方比所述第2电压大的情况下,生成表示使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增加的电压调整信号,
所述第2电源部对应于所述电压调整信号,调整所述第2电压的电压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活动模式时进行电波信号的收发控制的收发部,
所述第1电源部包含:生成第1基准电压的第1基准电压生成电路;和生成与所述第1基准电压为同一电压值的第1电源电压并经第1电源线供给所述收发部的第1输出放大器,
所述第2电源部包含:生成第2基准电压的第2基准电压生成电路;和生成与所述第2基准电压为同一电压值的第2电源电压并经第2电源线供给所述第2负载的第2输出放大器,
所述第1电压是所述第1基准电压或所述第1电源电压,所述第2电压是所述第2基准电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70197A JP5961374B2 (ja) | 2011-12-09 | 2011-12-09 | 電源装置、電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
JP2011-270197 | 2011-12-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63931A CN103163931A (zh) | 2013-06-19 |
CN103163931B true CN103163931B (zh) | 2017-04-12 |
Family
ID=48571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21286.9A Active CN103163931B (zh) | 2011-12-09 | 2012-12-07 | 电源装置、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50418B2 (zh) |
JP (1) | JP5961374B2 (zh) |
CN (1) | CN1031639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70188B2 (en) * | 2013-04-05 | 2015-03-03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Adaptive frequency compensation for high speed linear voltage regulator |
US10060955B2 (en) | 2014-06-25 | 2018-08-28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 Calibrating power supply voltages using reference measurements from code loop executions |
US9804615B2 (en) * | 2014-10-13 | 2017-10-31 | Sk Hynix Memory Solutions Inc. | Low power bias scheme for mobile storage SOC |
CN106033237B (zh) * | 2015-03-11 | 2019-08-30 |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配电板及其电源工作模式切换电路 |
US10795391B2 (en) * | 2015-09-04 | 2020-10-06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Voltage regulator wake-up |
US20180041046A1 (en) * | 2016-08-04 | 2018-02-08 | National Chung 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Multi-power supply device |
US9933800B1 (en) | 2016-09-30 | 2018-04-03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Frequency compensation for linear regulators |
US10401942B2 (en) * | 2017-02-22 | 2019-09-03 | Ambiq Micro Inc. | Reference voltage sub-system allowing fast power up from extended periods of ultra-low power standby mode |
US10915122B2 (en) * | 2017-04-27 | 2021-02-09 | Pixart Imaging Inc. | Sensor chip using having low power consumption |
US10386875B2 (en) * | 2017-04-27 | 2019-08-20 | Pixart Imaging Inc. | Bandgap reference circuit and sensor chip using the same |
US10663994B2 (en) * | 2018-03-08 | 2020-05-26 | Macronix International Co., Ltd. | Auto-calibrated bandgap reference |
US11644853B2 (en) * | 2019-12-20 | 2023-05-09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 Power delivery system having low- and high-power power supplies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0696A (zh) * | 2001-04-11 | 2002-11-20 | 株式会社东芝 | 半导体集成电路 |
CN101196756A (zh) * | 2006-12-06 | 2008-06-11 | 奇梦达北美公司 | 电压调整器 |
CN101266505A (zh) * | 2007-03-14 | 2008-09-17 | 株式会社理光 | 电压调节器和电压调节方法 |
WO2009125866A1 (en) * | 2008-04-11 | 2009-10-15 | Ricoh Company, Ltd. | Power source device and output voltage changing method of the power source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90895A (ja) * | 1990-04-06 | 1991-12-20 | Sony Corp |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
JP2803410B2 (ja) * | 1991-10-18 | 1998-09-2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半導体集積回路 |
JPH0645983A (ja) * | 1992-07-24 | 1994-02-18 | Nec Kansai Ltd | コードレスホン回路 |
JPH08305453A (ja) * | 1995-05-11 | 1996-11-22 | Toshiba Microelectron Corp | 基準電圧発生回路 |
JP3394509B2 (ja) * | 1999-08-06 | 2003-04-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電圧電源 |
JP2002091589A (ja) * | 2000-09-18 | 2002-03-29 | Fuji Electric Co Ltd | 基準電圧回路およびそのトリミング方法 |
JP2002373942A (ja) | 2001-04-11 | 2002-12-26 | Toshiba Corp | 半導体集積回路 |
JP2004133800A (ja) * | 2002-10-11 | 2004-04-30 | Renesas Technology Corp | 半導体集積回路装置 |
JP2005234739A (ja) * | 2004-02-18 | 2005-09-02 | Sharp Corp | シリーズレギュレ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US7531852B2 (en) * | 2004-06-14 | 2009-05-12 | Denso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unit with a substrate where an electronic circuit is fabricated |
WO2007070855A2 (en) * | 2005-12-14 | 2007-06-21 | Welch Allyn, Inc. | Medical device wireless adapter |
JP5482221B2 (ja) * | 2010-01-22 | 2014-05-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アナログ回路 |
-
2011
- 2011-12-09 JP JP2011270197A patent/JP5961374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12-03 US US13/691,867 patent/US9450418B2/en active Active
- 2012-12-07 CN CN201210521286.9A patent/CN1031639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0696A (zh) * | 2001-04-11 | 2002-11-20 | 株式会社东芝 | 半导体集成电路 |
CN101196756A (zh) * | 2006-12-06 | 2008-06-11 | 奇梦达北美公司 | 电压调整器 |
CN101266505A (zh) * | 2007-03-14 | 2008-09-17 | 株式会社理光 | 电压调节器和电压调节方法 |
WO2009125866A1 (en) * | 2008-04-11 | 2009-10-15 | Ricoh Company, Ltd. | Power source device and output voltage changing method of the power source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450418B2 (en) | 2016-09-20 |
JP2013122642A (ja) | 2013-06-20 |
CN103163931A (zh) | 2013-06-19 |
JP5961374B2 (ja) | 2016-08-02 |
US20130147271A1 (en) | 2013-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63931B (zh) | 电源装置、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2447387B (zh) | 电源控制器、电子设备以及用于控制电源的方法 | |
CN101611531B (zh) | 电荷泵电路及其运行方法 | |
CN1929274B (zh) | 用于dc-dc转换器的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 |
CN106558983A (zh) | 频率调制和脉冲跳跃模式电压控制器 | |
US9553567B2 (en) | Fast settling charge pump with frequency hopping | |
KR102493533B1 (ko) | 다중 입력/다중 출력 스위칭 컨버터 | |
KR20160132172A (ko) | 플라잉 커패시터 전압 제어를 위한 회로들을 가지는 dc-dc 컨버터 및 그에 따른 전압 제어 방법 | |
US10216211B2 (en) |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circuit for voltage switch circuit and usb power delivery | |
CN101611532A (zh) | 电荷泵电路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4734495A (zh) | 用于受控反馈电荷泵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5554634B (zh) | 一种音频输出pop声消除电路 | |
CN100517157C (zh) | 输出可调稳压电源电路 | |
KR20100091917A (ko) | 배터리의 충방전 장치 및 방법 | |
CN103454572A (zh) | 电池模拟电路 | |
CN105703769A (zh) | 电压产生器 | |
WO2012021986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to a microcontoller | |
CN110995049A (zh) | 一种提升脉冲电源电流响应速度的方法 | |
US8841930B1 (en) | Leakage calibration | |
US20070236190A1 (en) | Low dropout voltage regulator for slot-based operation | |
CN114094665B (zh) | 供电电路与电子设备 | |
CN102136798A (zh) | Dc/dc转换器电路 | |
US10605836B2 (en) | Voltage detection device | |
CN101876834B (zh) | 跟踪电源装置和控制方法 | |
JP2013207861A (ja) | 充放電回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Yokohama City,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Lapis Semiconduc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Lapis Semiconductor Co., Ltd.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