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8497A - 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8497A
CN103158497A CN2011104092723A CN201110409272A CN103158497A CN 103158497 A CN103158497 A CN 103158497A CN 2011104092723 A CN2011104092723 A CN 2011104092723A CN 201110409272 A CN201110409272 A CN 201110409272A CN 103158497 A CN103158497 A CN 103158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bsorbing medium
self
propelled vehicle
moto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092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4092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584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6168 priority patent/WO20130830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3158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84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 B60H1/14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heat being derived from the propulsion plant otherwise than from cooling liquid of the plant, e.g. heat from the grease oil, the brakes, the transmission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5/00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12Cooling or heating; Control of temperature
    • F16H57/0413Controlled cooling or heating of lubricant; Temperature control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包括第一吸热装置,用于装设吸热介质,并通过吸热介质从机动车变速齿轮箱处吸收热能;第一散热装置,用于提供吸热介质流通的路径并将吸热介质中的热能传递到机动车的车厢内;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通过管道将第一吸热装置、驱动装置、第一散热装置联通构成循环系统,驱动装置为循环系统内的吸热介质提供循环流动的动力。本发明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能有效的收集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并将其用于机动车车厢内暖气提供;一方面,实现了能量的再利用,减小能量浪费;另一方面,机动车内部运动部件之间的热量能够及时的被导出,避免了因大量热能致使机动车运动部件温度升高对其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热能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以克服各种阻力,包括风阻气流、机动车内部各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以及机动车与地面的摩擦阻力等。针对风阻气流,本发明的申请人在专利号为200580044218.6、发明名称为“风气发动机即采用风力压取代燃料能源的发动机”的中国专利中对机动车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得风阻气流对机动车的阻力问题得以很好的解决。
但是,由于机动车的内部各运动部件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阻力,一方面会产生较大的热能被消耗掉;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热量致使各运动部件的温度升高,影响各运动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仍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收集并利用机动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能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包括管道、液体驱动装置、第一吸热装置和第一散热装置。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通过管道将第一吸热装置、液体驱动装置、第一散热装置联通构成循环系统;液体驱动装置为循环系统内的吸热介质提供循环流动的动力;第一吸热装置用于装设吸热介质,并通过吸热介质从机动车变速齿轮箱处吸收热能;第一散热装置用于提供吸热介质流通的路径并将吸热介质中的热能传递到机动车的车厢内。
进一步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还包括第二吸热装置,用于装设吸热介质并从机动车后桥差速器齿轮箱处吸收热能,所述第二吸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在循环系统中。
进一步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还包括第三吸热装置,用于装设吸热介质并从机动车刹车钳处吸收热能,所述第三吸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在循环系统中。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各吸热装置为水套,所述吸热介质为冷却液。
本发明的一种改进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热装置为具有吸热介质入口和吸热介质出口的变速齿轮箱,所述变速齿轮箱通过吸热介质入口和吸热介质出口连接在循环系统中。
进一步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还包括第二吸热装置,用于装设吸热介质并从机动车后桥差速器齿轮箱处吸收热能,所述第二吸热装置为具有吸热介质入口和吸热介质出口的后桥差速器齿轮箱;所后桥差速器齿轮箱通过吸热介质入口和吸热介质出口连接在循环系统中。
在本发明的改进实施方式中,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同样包括第三吸热装置,用于装设吸热介质并从机动车刹车钳处吸收热能,所述第三吸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在循环系统中。
本发明的改进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吸热介质为润滑油。
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中,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皮带与机动车的动力装置连接。
更进一步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还包括第二散热装置,用于提供吸热介质流通的路径并将吸热介质中的热能传递到机动车的车厢外;所述第二散热装置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并联到循环系统中。即所有吸热装置吸收收集的热能可以选择性的通过第一散热装置或者第二散热装置传递散发。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通过吸热装置有效的机动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并且将该热能传递到机动车的车厢内,作为暖气提供。一方面,实现了能量的再利用,减小能源损失或浪费;另一方面,机动车内部运动部件之间的热量能够及时有效的被导出,避免了因大量热能致使机动车运动部件温度升高对其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另外,本发明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中采用了两套散热装置,分别将收集的热能传送到机动车的车厢内,或直接让其散发到机动车的车厢外,使得在不需要给机动车的车厢内提供热能的时候,可以将热能通过另外一套散热装置散发到机动车的车厢外。从而保证机动车内部运动部件的热能能够及时的被排出,避免因大量热能致使机动车运动部件温度升高对其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应用于机动车中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应用于机动车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风阻发动机机动车和热能收集系统。如图1所示,其中,风阻发动机机动车包括机动车变速齿轮箱3、压缩气体发动机5、风阻发动机12、导流体14、发电机6、刹车钳8、离合装置4、轮胎9、电源10、气体收集通道11、储气罐23、后桥差速器齿轮箱24。
其中,气体收集通道11收集气体,经过导流体14,直接作用与风阻发动机12,风阻发动机12与压缩气体发动机5通过主动力传动轴连接,主动力传动轴输出的动力经离合装置4接变速齿轮箱3,变速齿轮箱3的输出通过传动轴21与后桥差速器齿轮箱24连接,压缩气体发动机5与储气罐23通过管道20连通,发电机6通过传动皮带13与主动力传动轴连接。机动车变速齿轮箱3、压缩气体发动机5、风阻发动机12、导流体14、发电机6、刹车钳8、轮胎9、电源10、气体收集通道11、储气罐23和后桥差速器齿轮箱24的结构为现有技术。
热能收集系统包括第一吸热装置2、第二吸热装置22、第三吸热装置7、第一散热装置16、第二散热装置19、电加热组件1以及液体驱动装置18。吸热装置(2、22、7)、散热装置(16、19)以及液体驱动装置18通过管道连通构成循环系统。第一吸热装置2,套设于变速齿轮箱3上,用于装设吸热介质,并通过吸热介质从机动车变速齿轮箱3处吸收热能;第二吸热装置22套设于机动车后桥差速器齿轮箱24上,同样用于装吸热介质,从机动车后桥差速器齿轮箱24处吸收热能;第三吸热装置7套设于刹车钳8上,用于装吸热介质,从刹车钳8处吸收热能;散热装置,用于提供吸热介质流通的路径。第一散热装置16将吸热介质中的热能传递到机动车的车厢内,第二散热装置19将吸热介质中的热能传递到机动车的车厢外;第一散热装置16与第二散热装置19采用三通阀17并联到循环系统中,三通阀17可控的选择吸热介质在将第一散热装置16或第二散热装置19中循环流动;液体驱动装置18为循环系统的吸热介质提供循环流动的动力。液体驱动装置18通过传动皮带15与机动车风阻发动机12的传动轴连接。电加热组件1安置于第一散热装置16中,与电源10电连接。吸热介质为冷却液。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散热装置16和第二散热装置19可以通过三通阀17选择性的连通到循环系统中。因此,在需要对机动车车厢内提供暖气的时候,就将第一散热装置16连通到循环系统中,而关闭第二散热装置19,将冷却液收集的热能通过第一散热装置16传递到车厢内;相反,在不需要向车厢内提供暖气时则关闭第一散热装置16,将第二散热装置19与循环系统连通,将冷却液收集的热能通过第二散热装置19散发到车厢外。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机动车刚开始启动的时候,因为没有热能可供收集,此时如果需要向车厢内提供暖气的话,可以通过与电源10电连接的电加热组件1发热,给车厢内提供暖气。并且,刹车钳吸热装置的个数可以根据机动车具体的刹车钳个数进行调整。
另外,本申请中的驱动装置为水泵、吸热装置为水套、散热装置为散热片。
实施例二
另一种风阻发动机机动车和热能收集系统,如图2所示,风阻发动机机动车包括机动车变速齿轮箱103、压缩气体发动机105、风阻发动机112、导流体114、发电机106、刹车钳108、离合装置104、轮胎109、电源110、气体收集通道111、储气罐123、后桥差速器齿轮箱124。
在本实施例中,热能收集系统包括第一吸热装置、第二吸热装置、第三吸热装置107、第一散热装置116、第二散热装置119、电加热组件101以及液体驱动装置118。其中,第一吸热装置为具有吸热介质入口1031和吸热介质出口1032的变速齿轮箱103,第二吸热装置为具有吸热介质入口1241和吸热介质出口1242的后桥差速器齿轮箱124,变速齿轮箱103和后桥差速器齿轮箱124通过管道连通到循环系统中。循环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吸热介质为润滑油。在运行过程中,润滑油既能润滑齿轮,又能将齿轮摩擦产生的热能吸收,并通过散热装置散发传递热量。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从略),并且,图2中,113为连接发电机106和主动力传动轴的传动皮带、115为连接液体驱动装置118和机动车风阻发动机112的传动皮带、117为并联第一散热装置116和第二散热装置119的三通阀、120为压缩气体发动机105与储气罐123的连通管道、121为变速齿轮箱103的输出通过传动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在本申请权利要求中,“由......构成的循环系统”是指循环系统至少由所述的部分构成,但不限于所述的部分,还可根据需要增加其它吸热或散热部分。

Claims (10)

1.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管道连通的第一吸热装置、第一散热装置和液体驱动装置所构成的循环系统;
第一吸热装置,用于装设吸热介质,并通过吸热介质从机动车变速齿轮箱处吸收热能;
第一散热装置,用于提供吸热介质流通的路径并将吸热介质中的热能传递到机动车的车厢内;
液体驱动装置为循环系统内的吸热介质提供循环流动的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吸热装置,用于装设吸热介质并从机动车后桥差速器齿轮箱处吸收热能,所述第二吸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在循环系统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吸热装置,用于装设吸热介质并从机动车刹车钳处吸收热能,所述第三吸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在循环系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吸热装置为水套,所述吸热介质为冷却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热装置为具有吸热介质入口和吸热介质出口的变速齿轮箱,所述变速齿轮箱通过吸热介质入口和吸热介质出口连接在循环系统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吸热装置,用于装设吸热介质并从机动车后桥差速器齿轮箱处吸收热能,所述第二吸热装置为具有吸热介质入口和吸热介质出口的后桥差速器齿轮箱;所后桥差速器齿轮箱通过吸热介质入口和吸热介质出口连接在循环系统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吸热装置,用于装设吸热介质并从机动车刹车钳处吸收热能,所述第三吸热装置通过管道连接在循环系统中。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意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介质为润滑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皮带与机动车的动力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散热装置,用于提供吸热介质流通的路径并将吸热介质中的热能传递到机动车的车厢外;
所述第二散热装置与所述第一散热装置并联到循环系统中。
CN2011104092723A 2011-12-09 2011-12-09 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Pending CN1031584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92723A CN103158497A (zh) 2011-12-09 2011-12-09 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PCT/CN2012/086168 WO2013083077A1 (zh) 2011-12-09 2012-12-07 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92723A CN103158497A (zh) 2011-12-09 2011-12-09 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8497A true CN103158497A (zh) 2013-06-19

Family

ID=48573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92723A Pending CN103158497A (zh) 2011-12-09 2011-12-09 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58497A (zh)
WO (1) WO2013083077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6284A (zh) * 2008-03-05 2009-09-09 蔡学功 内燃机余能回收与空调系统
CN101844501A (zh) * 2010-05-21 2010-09-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余热利用系统
CN102029873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体热循环系统
WO2011055616A1 (ja) * 2009-11-05 2011-05-1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停止判定装置およびエンジン停止判定方法
CN102211537A (zh) * 2010-04-12 2011-10-12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座舱加热的方法和系统
CN202413754U (zh) * 2011-12-09 2012-09-05 丛洋 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6284A (zh) * 2008-03-05 2009-09-09 蔡学功 内燃机余能回收与空调系统
CN102029873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体热循环系统
WO2011055616A1 (ja) * 2009-11-05 2011-05-1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停止判定装置およびエンジン停止判定方法
CN102211537A (zh) * 2010-04-12 2011-10-12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座舱加热的方法和系统
CN101844501A (zh) * 2010-05-21 2010-09-2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余热利用系统
CN202413754U (zh) * 2011-12-09 2012-09-05 丛洋 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83077A1 (zh) 201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5100B (zh) 汽车热源的冷却装置
CN101855764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燃料电池驱动系统
CN101844501B (zh) 一种电动汽车余热利用系统
CN104218273B (zh) 用于电气化车辆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US20120085511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hybrid vehicle
CN106252781A (zh) 牵引电池热管理方法和系统
CN216240906U (zh) 车辆冷却系统及车辆
CN206494000U (zh) 一种纯电动压缩式垃圾车的底盘布置结构
CN109681620A (zh) 一种集散热润滑电控制动于一体的电驱动变速装置
CN202413754U (zh) 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CN102624155A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的循环冷却系统
CN209414029U (zh) 新能源车用自循环冷却发电装置
CN103158497A (zh) 一种机动车热能收集系统
CN20887442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动汽车电机壳
CN104015586B (zh) 涡流式汽车尾气供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7303296U (zh) 锂电池组温度控制部件、温度控制管道及热管理系统
CN206589752U (zh) 一种模块化随车余热饮水机
CN206501679U (zh) 一种分体式直流驻车空调
CN209795115U (zh) 一种可利用自然风冷却的低功耗型车载空调
CN102242807A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冷却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四通水管
CN208570783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冷却系统及采用其的燃料电池车
CN211039630U (zh) 一种叉车传动装置散热系统
CN106150840B (zh) 一种基于二冲程气缸驱动的车载发电装置
CN217623212U (zh) 基于高压气源的锂电池热交换系统和电动重型卡车
CN203271900U (zh) 一种用于重型汽车液力缓速器的节温器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