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5422B - 发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5422B
CN103155422B CN201180048088.9A CN201180048088A CN103155422B CN 103155422 B CN103155422 B CN 103155422B CN 201180048088 A CN201180048088 A CN 201180048088A CN 103155422 B CN103155422 B CN 103155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ing element
circuit board
printed circuit
adjacent
opposing pa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80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5422A (zh
Inventor
中谷兴司
山田周
榊原繁树
金子理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55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5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5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542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75Circuits with means for limiting noise, interference or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asings, hou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构成一种发送装置,其以下述的状态收纳于壳体内:在xyz直角坐标中,在z轴方向配置成仅2个发送单元100互相相邻并且平面导体板361相对,在x轴方向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100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在y轴方向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100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Description

发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以相邻的方式配置的多个发送单元构成的发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具备传感器的发送单元通过电波将使用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湿度或者压力等物理状态的检测值向远处的场所发送的发送装置众所周知。 
例如,下述的装置众所周知:在船舶相对于岸边、其他的船舶靠岸或者接近时使用的空气式护舷,也通过发送单元的传感器检测内部的空气压,使用发送单元通过电波将该检测值向远处的场所发送,能够接收该检测值而不接触空气式护舷地监视内部的空气压。 
作为其一例,在例如特开2010-175298号公报所公开的装置中,为了以比法令上规定的发送暂停时间短的时间间隔进行信息的发送,具备多个发送机,各发送机的发送定时设定为隔着预定的间隔顺序不同,由此使得能够使用多个发送机以比发送暂停时间短的时间间隔发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52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果将多个发送机收纳于必要最小限度的空间,则发送机彼此互相干涉,电波的发送增益下降从而不能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电波的发送 的情况较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如上所述那样将多个发送单元收纳于必要最小限度的空间、也能够减少发送增益的下降、进行良好的电波的发射的发送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发送装置,其中多个发送单元相邻地配置,所述发送单元具有第1印刷布线基板和第2印刷布线基板及多个柱状连接导体,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呈长方形,配置成面互相平行且双方的一方的面相对,所述柱状连接导体设置于所述第1印刷布线基板与所述第2印刷布线基板之间,相对于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将另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以预定间隔地固定,并且将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的印刷布线与另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的印刷布线导电连接,所述发送单元中,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纵长方向的一端部搭载有形成发送电路的电子部件,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纵长方向的另一端部,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之间,具有具备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的线圈状的天线,并且具备相对于所述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另一端部的另一方的面平行地固定于所述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平面导体板,该发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在xyz直角坐标系中,在z轴方向上配置成,仅2个所述发送单元相邻并且所述平面导体板相对;在x轴方向上配置成,相邻的2个所述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相邻;在y轴方向上配置成,相邻的2个所述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相邻。 
另外,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发送装置,其中多个发送单元相邻地配置,所述发送单元具有第1印刷布线基板和第2印刷布线基板及多个柱状连接导体,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呈长方形,配置成面互相平行且双方的一方的面相对,所述柱状连接导体设置于所述第1印刷布线基板与所述第2印刷布线基板之间,相对于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将另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以预定间隔地固定,并且将一方的印刷布线 基板的印刷布线与另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的印刷布线导电连接,所述发送单元中,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纵长方向的一端部搭载有形成发送电路的电子部件,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纵长方向的另一端部,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之间,具有具备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的线圈状的天线,并且具备相对于所述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另一端部的另一方的表面平行地固定于所述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平面导体板,该发送装置的特征在于:在xyz直角坐标系中,在z轴方向上配置成,仅2个所述发送单元相邻以使所述第2印刷布线基板相对、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的另一端部相邻;在x轴方向上配置成,相邻的2个所述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相邻;在y轴方向上配置成,相邻的2个所述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相邻。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中如上所述那样形成发送单元,多个发送单元互相相邻而并列,以使线圈状的天线不会互相相邻、另外互相相邻时在其间配置有平面导体板,所以能够将线圈状天线彼此的干涉抑制为最小限度,因此即使将多个发送单元收纳于必要最小限度的空间,也能够减少发送增益的下降、进行良好的电波的发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送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送单元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送单元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送单元的侧剖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单元本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单元本体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单元本体的要部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送单元的电路的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平面导体板与保持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保持件的外观立体图。 
图11是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天线特性进行说明的史密斯曲线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1的发送单元的配置的概略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送单元单体的概略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2的发送单元的配置的概略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比较例1的发送单元的配置的概略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比较例2的发送单元的配置的概略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比较例3的发送单元的配置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送装置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送单元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送单元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送单元的侧剖图,图5以及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单元本体的外观立体图,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单元本体的要部的外观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发送单元的电路的框图。 
在图中,10为发送装置,是在由能透过电波的绝缘体构成的圆筒状的 壳体11内收纳有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而构成的。 
发送单元100(100a~100h)都形成为相同的形状,是在由能透过电波的绝缘体构成的大致长方体的壳体130中收纳有单元本体300而构成的。 
发送单元100的壳体130如图2至图4所示,呈大致长方体形状,在其纵长方向的两端部具有螺钉紧固用的突起部,由壳体本体131与盖体132构成。如图3所示,在壳体本体131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纳单元本体300的收纳空间134,通过由螺钉141将盖体132固定于壳体本体131而封闭收纳空间134的开口。另外,在盖体132上形成有通气孔133,即使在固定于盖体132壳体本体131的状态下空气也经由该通气孔133从外部向收纳空间134流通。 
如图5至图7所示,单元本体300是呈大致长方形的2块印刷配线基板351、352隔着预定间隔平行配置而成的,这两基板之间通过构成天线450的柱状连接导体354与连结用的第3印刷配线基板353等而互相固定。在单元本体300的纵长方向的另一端部形成有具有在第1以及第2印刷配线基板351、35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的线圈状的天线450,在一端侧搭载有构成包含传感器部410以及电池420等的电子电路的电子部件。连结用印刷配线基板353软钎焊于2个印刷配线基板351、352的每个。 
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与第2印刷配线基板352由多个柱状连接导体354连结,所述柱状连接导体配设于两基板之间,将另一方的印刷配线基板相对于一方的印刷配线基板以预定的间隔进行固定,并且将一方的印刷配线基板的印刷配线与另一方的印刷配线基板的印刷配线导电连接。 
在单元本体300上形成有图8所示的检测、发送电路400。即,检测、发送电路400由传感器部410、电池420、主控制部430、发送部440和天线450构成。 
传感器部410搭载于单元本体300的表面上,由空气压强检测元件411、温度检测元件412、模/数转换电路413构成,例如通过空气压强检测元件411和温度检测元件412检测空气式护舷的空气室内的空气压强和温度,通过模/数转换电路413将该检测结果转换成数字值并向主控制部430 输出。 
电池420通过连接导体连结于单元本体300,向形成于单元本体300的检测、发送电路400供给电力。 
主控制部430由众所周知的CPU与存储器等构成,以数字值接收传感器部410的检测结果,生成包含该数字值的数字信息并向发送部440输出。另外,在该数字信息中,除了上述检测结果的树脂制外,还包含单元本体300所固有的识别信息,例如制造编号。 
发送部440通过预定频率例如315MHz的电波发送从主控制部430输入的数字信息。 
天线450为共振频率设定为发送部440的发送频率的线圈状天线,由柱状连接导体354形成,所述柱状连接导体导电连接设置于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的印刷配线351a与设置于第2印刷配线基板352的印刷配线352a以及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的印刷配线与第2印刷配线基板352的印刷配线,并且将这些印刷配线基板351、352互相固定。 
进而,在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的另一端部外表面上通过4个保持件371固定有呈长方形的平面导体板361。在天线450的位置设有平面导体板361以使其在单元本体300收纳于壳体130内时与位于壳体本体131的底面侧的印刷配线基板351平行。平面导体板361通过保持件371固定以与印刷配线基板351维持预定的间隔。该平面导体板361与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的预定的导体图形(与电池420的负极连接的导体图形)导电连接而被设定为基准电位。另外,如图9所示,保持件371固定于平面导体板361的方块。保持件371如图10所示,形成为在圆柱形的本体371a的两端具备直径比本体371a小的圆柱形状的突起部371b的形状。 
在印刷配线基板351上安装有平面导体板361的状态下,天线450将315MHz设为共振频率,使用其史密斯曲线图的特性曲线通过图11所示的曲线A表示,315MHz下的天线阻抗为50欧姆。此时的印刷配线基板351与平面导体板361的间隔D通过保持件371设定为1.5mm。 
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8个发送单元100,以使即使在发送装置10的 壳体11内以必要最小限度的空间收纳了8个发送单元100、也能够抑制发送增益的下降而进行良好的电波的发射。 
为了如上所述那样能够抑制发送增益的下降而进行良好的电波的发射,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如下所述的2方面的配置。 
(1)在xyz直角坐标中,在z轴方向配置成仅2个发送单元100互相相邻并且平面导体板361相对,在x轴方向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100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在y轴方向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100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2)在xyz直角坐标中,在z轴方向配置成仅2个发送单元100以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相对的方式互相相邻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在x轴方向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100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在y轴方向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100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通过如上述(1)或(2)那样配置发送单元100,不限定于8个在将2个以上的多个发送单元100收纳于必要最小限度的空间时,也能够在各发送单元100抑制发送增益的下降而进行良好的电波的发射。 
接下来,关于发送装置10的壳体11内部的8个发送单元100的配置,对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比较例1至3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2是表示实施例1中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的概略图。如图所示使用xyz直角坐标对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2中,在中心的虚线方块内描绘了实施例1中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在虚线方块外描绘了用于表示各部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的详细的图。 
在实施例1中,在z轴方向上2个发送单元100重叠以使平面导体板361相对。即,在图中,z轴设定为相对于单元本体300的第1以及第2印 刷配线基板351、352的平面垂直。 
另外,在发送单元100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x轴方向上,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在发送单元10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y轴方向上,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具体对图12中的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进行说明。 
第1发送单元100a配置成,其纵长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z轴相对于平面导体板361的面垂直。进而,第3发送单元100c在z轴方向重叠于第1发送单元100a以使平面导体板361相对。另外,在第1发送单元100a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2发送单元100b,配置成,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1发送单元100a的一端部与第2发送单元100b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1发送单元100a的另一端部与第2发送单元100b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2发送单元100b上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4发送单元100d以使平面导体板361相对。由此,在第3发送单元100c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4发送单元100d,配置成,第3发送单元100c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3发送单元100c的一端部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3发送单元100c的另一端部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1发送单元100a的x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5发送单元100e。第5发送单元100e配置成其纵长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并且配置成第5发送单元100e的另一端部与第1发送单元100a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进而,在第5发送单元100e上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7发送单元100g以使平面导体板361相对。另外,在第5发送单元100e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6发送单元100f,配置成,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5发送单元100e的一端部与第6发送单元100f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5发送单元100e的另一端部与第6发送单元100f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6发送单元100f上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8发送单元100h以使平面导体板361相对。由此,在第7发送单元100g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8发送单元100h,配置成,第7发送单元100g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7发送单元100g的一端部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7发送单元100g的另一端部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如上所述那样配置的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如图1所示那样收纳于圆筒状的壳体11内而构成发送装置10。这样构成的发送装置10整体具有-44.9dBm的发送增益。 
在此为了比较,在测定如图13所示那样仅使用1个发送单元100的情况下的发送增益时,为-42.7dBm。 
因此,上述实施例1的发送装置10与发送单元100单体时相比发送增益的差为0.4dBm,大致相同,即使在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收纳于具有必要最小限度的空间的壳体11内,也能够在各发送单元100a~100h中抑制发送增益的下降而进行良好的电波的发射。 
实施例2 
图14是表示实施例2中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的概略图。如图所示使用xyz直角坐标对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4中,在中心的虚线方块内描绘了实施例2中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在虚线方块外描绘了用于表示各部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的详细的图。 
在实施例2中,在z轴方向上2个发送单元100以平面导体板361相对的方式互相相邻并且以一方的发送单元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重叠。即,在图中,z轴设定为相对于单元本体300的第1以及第2印刷配线基板351、352的平面垂直。 
另外,在发送单元100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x轴方向上,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在发送单元10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y轴方向上,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 单元100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具体对图14中的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进行说明。 
第1发送单元100a配置成,其纵长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z轴相对于平面导体板361的面垂直。进而,在第1发送单元100a上以固定有平面导体板361的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相对地相互相邻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重叠有第3发送单元100c。另外,在第1发送单元100a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2发送单元100b,配置成,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1发送单元100a的一端部与第2发送单元100b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1发送单元100a的另一端部与第2发送单元100b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2发送单元100b上以固定有平面导体板361的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相对地互相相邻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重叠有第4发送单元100d。由此,在第3发送单元100c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4发送单元100d,配置成,第3发送单元100c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3发送单元100c的一端部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3发送单元100c的另一端部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1发送单元100a的x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5发送单元100e。第5发送单元100e配置成其纵长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并且配置成第5发送单元100e的一端部相对于第1发送单元100a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进而,在第5发送单元100e上,以固定有平面导体板361的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相对地互相相邻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7发送单元100g。另外,在第5发送单元100e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6发送单元100f,配置成,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5发送单元100e的一端部与第6发送单元100f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5发送单元100e的另一端部与第6发送单元100f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6发送单元100f上,以固定有平面导体板361的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相对地互相相邻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8发送单元100h。由此,在第7发送单元100g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8发送单元100h,配置成,第7发送单元100g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7发送单元100g的一端部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7发送单元100g的另一端部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如上所述那样配置的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如图1所示那样收纳于圆筒状的壳体11内而构成发送装置10。这样构成的发送装置10整体具有-44.9dBm的发送增益。 
因此,上述实施例2的发送装置10与发送单元100单体时相比发送增益的差为-1.8dBm,大致相同,即使在8个发送单元100a~100h收纳于具有必要最小限度的空间的壳体11内时,也能够在各发送单元100a~100h中抑制发送增益的下降而进行良好的电波的发射。 
比较例1 
图15是表示比较例1中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的概略图。如图所示使用xyz直角坐标对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5中,在中心的虚线方块内描绘了比较例1中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在虚线方块外描绘了用于表示各部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的详细的图。 
在比较例1中,在z轴方向上2个发送单元100以平面导体板361相对的方式重叠。即,在图中,z轴设定为相对于单元本体300的第1以及第2印刷配线基板351、352的平面垂直。 
另外,在发送单元100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x轴方向上,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一端部互相相邻,在发送单元10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y轴方向上,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100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具体对图15中的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进行说明。 
第1发送单元100a配置成,其纵长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z轴相对于平面导体板361的面垂直。进而,在第1发送单元100a上以平面导体板361相对的方式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3发送单元100c。另外,在第1发送单元100a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2发送单元100b,配置成,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1发送单元100a的一端部与第2发送单元100b的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1发送单元100a的另一端部与第2发送单元100b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2发送单元100b上以平面导体板361相对的方式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4发送单元100d。由此,在第3发送单元100c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4发送单元100d,配置成,第3发送单元100c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3发送单元100c的一端部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3发送单元100c的另一端部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1发送单元100a的x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5发送单元100e。第5发送单元100e配置成其纵长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并且配置成第5发送单元100e的另一端部相对于第1发送单元100a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进而,在第5发送单元100e上以平面导体板361相对的方式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7发送单元100g。另外,在第5发送单元100e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6发送单元100f,配置成,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5发送单元100e的一端部与第6发送单元100f的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5发送单元100e的另一端部与第6发送单元100f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6发送单元100f上以平面导体板361相对的方式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8发送单元100h。由此,在第7发送单元100g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8发送单元100h,配置成,第7发送单元100g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7发送单元100g的一端部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7发送单元100g 的另一端部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如上所述那样配置的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如图1所示那样收纳于圆筒状的壳体11内而构成发送装置10时,发送装置10整体具有-50.4dBm的发送增益。 
因此,上述比较施例1的发送装置10与发送单元100单体时相比发送增益的差为-7.3dBm,衰减量变多。因此,在8个发送单元100a~100h收纳于具有必要最小限度的空间的壳体11内时,在各发送单元100a~100h中发送增益较大地下降,所以可以说无望进行良好的电波的发射。 
比较例2 
图16是表示比较例2中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的概略图。如图所示使用xyz直角坐标对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6中,在中心的虚线方块内描绘了比较例2中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在虚线方块外描绘了用于表示各部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的详细的图。 
在比较例2中,在z轴方向上2个发送单元100以平面导体板361相对地互相相邻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重叠。即,在图中,z轴设定为相对于单元本体300的第1以及第2印刷配线基板351、352的平面垂直。 
另外,在在发送单元100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x轴方向上,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在在发送单元10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y轴方向上,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100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具体对图16中的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进行说明。 
第1发送单元100a配置成,其纵长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z轴相对于平面导体板361的面垂直。进而,在第1发送单元100a上,以固定有平面导体板361的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相对地互相相邻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重叠有第3发送单元100c。另外,在第1发送单元100a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 置有第2发送单元100b,配置成,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1发送单元100a的一端部与第2发送单元100b的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1发送单元100a的另一端部与第2发送单元100b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2发送单元100b上,以固定有平面导体板361的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相对地互相相邻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重叠有第4发送单元100d。由此,在第3发送单元100c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4发送单元100d,配置成,第3发送单元100c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3发送单元100c的一端部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3发送单元100c的另一端部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1发送单元100a的x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5发送单元100e。第5发送单元100e配置成其纵长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并且配置成第5发送单元100e的一端部相对于第1发送单元100a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进而,在第5发送单元100e上,以固定有平面导体板361的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相对地互相相邻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7发送单元100g。另外,在第5发送单元100e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6发送单元100f,配置成,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5发送单元100e的一端部与第6发送单元100f的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5发送单元100e的另一端部与第6发送单元100f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6发送单元100f上,以固定有平面导体板361的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相对地互相相邻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8发送单元100h。由此,在第7发送单元100g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8发送单元100h,配置成,第7发送单元100g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7发送单元100g的一端部与第8发送单 元100h的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7发送单元100g的另一端部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如上所述那样配置的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如图1所示那样收纳于圆筒状的壳体11内而构成发送装置10时,发送装置10整体具有-53.7dBm的发送增益。 
因此,上述比较例2的发送装置10与发送单元100单体时相比发送增益的差为-10.6dBm,衰减量变多。因此,在8个发送单元100a~100h收纳于具有必要最小限度的空间的壳体11内时,在各发送单元100a~100h中发送增益较大地下降,所以可以说无望进行良好的电波的发射。 
比较例3 
图17是表示比较例3中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的概略图。如图所示使用xyz直角坐标对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7中,在中心的虚线方块内描绘了比较例3中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在虚线方块外描绘了用于表示各部的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的详细的图。 
在比较例3中,在z轴方向上2个发送单元100以第2印刷配线基板352相对的方式重叠。即,在图中,z轴设定为相对于单元本体300的第1以及第2印刷配线基板351、352的平面垂直。 
另外,在发送单元100的纵长方向上延伸的x轴方向上,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在发送单元10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y轴方向上,配置成互相相邻的2个发送单元100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 
具体对图17中的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的配置进行说明。 
第1发送单元100a配置成,其纵长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z轴相对于平面导体板361的面垂直。进而,在第1发送单元100a上,以第2印刷配线基板352相对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3发送单元100c。另外,在第1发送单元100a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2发送单元100b, 配置成,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1发送单元100a的一端部与第2发送单元100b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1发送单元100a的另一端部与第2发送单元100b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2发送单元100b上,以第2印刷配线基板352相对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4发送单元100d。由此,在第3发送单元100c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4发送单元100d,配置成,第3发送单元100c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3发送单元100c的一端部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3发送单元100c的另一端部与第4发送单元100d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1发送单元100a的x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5发送单元100e。第5发送单元100e配置成其纵长方向与x轴方向一致,并且配置成第5发送单元100e的另一端部相对于第1发送单元100a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进而,在第5发送单元100e上,以第2印刷配线基板352相对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7发送单元100g。另外,在第5发送单元100e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6发送单元100f,配置成,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5发送单元100e的一端部与第6发送单元100f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5发送单元100e的另一端部与第6发送单元100f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第6发送单元100f上,以第2印刷配线基板352相对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100的一端部互相相邻的方式,在z轴方向上重叠有第8发送单元100h。由此,在第7发送单元100g的y轴方向的旁边配置有第8发送单元100h,配置成,第7发送单元100g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各自的平面导体板361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第7发送单元100g的一端部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另一端部互相相邻并且第7发送单元100g的另一端部与第8发送单元100h的一端部互相相邻。 
在如上所述那样配置的8个发送单元100(100a~100h)如图1所示 那样收纳于圆筒状的壳体11内而构成发送装置10时,发送装置10整体具有-53.8dBm的发送增益。 
因此,上述比较例3的发送装置10与发送单元100单体时相比发送增益的差为-10.7dBm,衰减量变多。因此,在8个发送单元100a~100h收纳于具有必要最小限度的空间的壳体11内时,在各发送单元100a~100h中发送增益较大地下降,所以可以说无望进行良好的电波的发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互相相邻的发送单元100a~100h之间具有间隙的方式画图,但实际上以没有间隙的状态配置各发送单元100a~100h。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了能够检测空气压强与温度双方的发送单元100,但也可以构成能够检测空气压强和温度中的任意一方或者其他物理量的发送单元。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了安装于空气式护舷的发送装置,不用说,并不限定于此,还能够将本发明的发送装置适用于空气式护舷以外。 
产业上的应用前景 
即使将多个发送单元收纳于必要最小限度的空间、也能够减少发送单元的发送增益的下降、进行良好的电波的发射,所以能够有效活用于需要具备多个发送单元的发送装置的情况。 
符号说明 
10…发送装置,11…壳体,100(100a~100h)…发送单元,130…壳体,131…壳体本体,132…盖体,133…通气孔,134…收纳空间,141…螺钉,300…单元本体,351…第1印刷配线基板,351a…印刷配线,352…第2印刷配线基板,352a…印刷配线,353…第3印刷配线基板,354…柱状连接导体,361…平面导体板,371…保持件,400…检测、发送电路,410…传感器部,411…空气压强检测元件,412…温度检测元件,413…模/数转换电路,420…电池,430…主控制部,440…发送部,450…天线 

Claims (4)

1.一种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中多个发送单元相邻地配置,所述发送单元具有第1印刷布线基板和第2印刷布线基板及多个柱状连接导体,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呈长方形,配置成面互相平行且双方的一方的面相对,所述柱状连接导体设置于所述第1印刷布线基板与所述第2印刷布线基板之间,相对于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将另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以预定间隔地固定,并且将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的印刷布线与另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的印刷布线导电连接,所述发送单元中,
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纵长方向的一端部搭载有形成发送电路的电子部件,
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纵长方向的另一端部,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之间,具有具备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的线圈状的天线,并且
具备相对于所述第1印刷布线基板的另一端部的另一方的面平行地固定于所述第1印刷布线基板的平面导体板,该发送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xyz直角坐标系中,在z轴方向上配置成,仅2个所述发送单元相邻并且所述平面导体板相对;
在x轴方向上配置成,相邻的2个所述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相邻;
在y轴方向上配置成,相邻的2个所述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相邻。
2.一种发送装置,该发送装置中多个发送单元相邻地配置,所述发送单元具有第1印刷布线基板和第2印刷布线基板及多个柱状连接导体,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呈长方形,配置成面互相平行且双方的一方的面相对,所述柱状连接导体设置于所述第1印刷布线基板与所述第2印刷布线基板之间,相对于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将另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以预定间隔地固定,并且将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的印刷布线与另一方的印刷布线基板的印刷布线导电连接,所述发送单元中,
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纵长方向的一端部搭载有形成发送电路的电子部件,
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纵长方向的另一端部,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之间,具有具备在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的线圈状的天线,并且
具备相对于所述第1印刷布线基板的另一端部的另一方的表面平行地固定于所述第1印刷布线基板的平面导体板,该发送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xyz直角坐标系中,在z轴方向上配置成,仅2个所述发送单元相邻以使所述第1印刷布线基板相对、并且一方的发送单元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发送单元的另一端部相邻;
在x轴方向上配置成,相邻的2个所述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相邻;
在y轴方向上配置成,相邻的2个所述发送单元的一方的一端部与另一方的另一端部相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发送单元收纳于1个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由所述第1以及第2印刷布线基板的印刷布线与所述柱状连接导体形成。
CN201180048088.9A 2010-10-06 2011-07-14 发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54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26415 2010-10-06
JP2010226415A JP4858733B1 (ja) 2010-10-06 2010-10-06 送信装置
PCT/JP2011/066131 WO2012046486A1 (ja) 2010-10-06 2011-07-14 送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5422A CN103155422A (zh) 2013-06-12
CN103155422B true CN103155422B (zh) 2014-12-31

Family

ID=45604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808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55422B (zh) 2010-10-06 2011-07-14 发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818301B2 (zh)
EP (1) EP2627011B1 (zh)
JP (1) JP4858733B1 (zh)
KR (1) KR101318726B1 (zh)
CN (1) CN103155422B (zh)
WO (1) WO20120464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8733B1 (ja) 2010-10-06 2012-01-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
DE112011104017T5 (de) * 2010-12-02 2013-09-05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Reifen ausgestattet mit einem Informationsbeschaffungsgerät
JPWO2013187162A1 (ja) 2012-06-13 2016-02-0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防舷材
JP2016046791A (ja) * 2014-08-27 2016-04-0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
JP6431823B2 (ja) 2015-07-13 2018-11-28 株式会社Soken 排ガス浄化フィルタ
US10321556B2 (en) * 2016-04-29 2019-06-1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Air dielectric printed circuit board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32A (zh) * 1989-08-07 1991-02-20 邢福基 发送系统
CN1581577A (zh) * 2003-08-08 2005-02-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信号发送装置以及信号发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212175A (en) * 1983-03-19 1986-09-30 Takashi Oda Double loop antenna for use in connection to a miniature radio receiver
US4969206A (en) * 1989-07-18 1990-11-06 Phyle Industries Limited Portable data collection device with RF transmission
US5673131A (en) * 1991-12-31 1997-09-30 Sarcos Group High density, three-dimensional, intercoupled circuit structure
JPH07307962A (ja) * 1994-03-17 1995-11-21 Fujitsu Ltd 回路基板の実装構造
JP3495135B2 (ja) * 1994-05-02 2004-02-09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無線機へのアンテナ要素装着
EP0812066A4 (en) * 1995-12-25 1999-03-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IGH-FREQUENCY DEVICE
CA2259564A1 (en) * 1996-07-04 1998-01-15 Skygat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N.V. A planar dual-frequency array antenna
JP3484090B2 (ja) * 1998-12-22 2004-01-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イッチ型アンテナ共用器および移動無線端末
FI20002123A (fi) * 2000-09-27 2002-03-28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atkaviestimen antennijärjestely
US6421016B1 (en) * 2000-10-23 2002-07-16 Motorola, Inc. Antenna system with channeled RF currents
US6904296B2 (en) * 2001-02-09 2005-06-07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Internal antenna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JP3531621B2 (ja) * 2001-04-12 2004-05-3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型無線利用機器
WO2002084791A1 (fr) * 2001-04-13 2002-10-24 Amphenol Socapex Radiotelephone portatif
US7307595B2 (en) * 2004-12-21 2007-12-11 Q-Track Corporation Near field lo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354398B2 (en) * 2003-07-18 2008-04-08 Pentax Corporation Capsule-type device and capsule-type device controlling system
JP4318529B2 (ja) * 2003-10-24 2009-08-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US6967619B2 (en) * 2004-01-08 2005-11-22 Kvh Industries, Inc. Low noise block
EP1555864A1 (en) * 2004-01-14 2005-07-20 Thomson Licensing S.A. RF circuit with stacke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JP4555631B2 (ja) * 2004-08-27 2010-10-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回路装置
JP2006073555A (ja) * 2004-08-31 2006-03-16 Hirose Electric Co Ltd 伝送回路基板構造及び伝送回路基板そしてこれ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JP2007243863A (ja) * 2006-03-13 2007-09-20 Niigata Seimitsu Kk Amラジオ付き携帯機器
JP2009182882A (ja) * 2008-01-31 2009-08-13 Toshiba Corp 携帯端末
JP2009182883A (ja) * 2008-01-31 2009-08-13 Toshiba Corp 携帯端末
JP5695297B2 (ja) * 2009-01-27 2015-04-01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式防舷材の空気圧監視装置
WO2010113776A1 (ja) * 2009-03-31 2010-10-07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信号伝達用通信体及びカプラ
JP4858733B1 (ja) 2010-10-06 2012-01-1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432A (zh) * 1989-08-07 1991-02-20 邢福基 发送系统
CN1581577A (zh) * 2003-08-08 2005-02-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信号发送装置以及信号发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10-175298A 2010.08.1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27011B1 (en) 2015-08-19
US20130189938A1 (en) 2013-07-25
WO2012046486A1 (ja) 2012-04-12
CN103155422A (zh) 2013-06-12
KR20130081287A (ko) 2013-07-16
EP2627011A1 (en) 2013-08-14
JP2012080484A (ja) 2012-04-19
JP4858733B1 (ja) 2012-01-18
EP2627011A4 (en) 2014-04-09
US8818301B2 (en) 2014-08-26
KR101318726B1 (ko) 201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5422B (zh) 发送装置
US8414326B2 (en) Internal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JP7434434B2 (ja) 電池測定装置、及び電池監視システム
US20110074388A1 (en) Embedded coupler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f
CA260203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upling a meter register to an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JP2016157681A (ja) バッテリ監視装置
CN101548194A (zh) 用于mri兼容的无线患者监视器的电池系统
WO2021153276A1 (ja) 電池パック
JP2005135762A (ja) 燃料電池の状態監視装置
JP5788111B2 (ja) 電池セル内から情報を伝送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電池セル
KR101633750B1 (ko) 상태 검출 장치
JP7051209B2 (ja) 電池監視システム
JP3190872U (ja) 無配線式電池装置
KR20150008186A (ko) 송신 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방현재
CN207783163U (zh) 井盖监测终端、系统及井盖
US8611831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CN201357714Y (zh) 胎压报警器
CN206413005U (zh) 一种便携式的地面遥测接收机
CN208488438U (zh) 一种基于Lora无线传输的防爆甲烷传感器
CN218570283U (zh) 屏蔽箱以及灵敏度衰减测试装置
CN216246437U (zh) 一种用于设备诊断的云盒
CN102236815A (zh) 射频识别标签模组、容置体与堆叠容置体结构
US20160064990A1 (e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O2016031878A1 (ja) 送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6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