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3782A - 主负载蒙皮壳及带有该主负载蒙皮壳的结构件和流动体 - Google Patents

主负载蒙皮壳及带有该主负载蒙皮壳的结构件和流动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3782A
CN103153782A CN2011800452696A CN201180045269A CN103153782A CN 103153782 A CN103153782 A CN 103153782A CN 2011800452696 A CN2011800452696 A CN 2011800452696A CN 201180045269 A CN201180045269 A CN 201180045269A CN 103153782 A CN103153782 A CN 103153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ing shell
along
shearing
sandwich layer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52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3782B (zh
Inventor
伊赫瓦尼·祖阿迪
皮埃尔·扎赫伦
阿克塞尔·齐格弗里德·赫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bus Operation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00276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0027695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00316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0031690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00276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0027696A1/d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1020100316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2010031688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rbus Operations GmbH filed Critical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3153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3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3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3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1/00Fuselage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common to fuselages, wings, stabilising surfaces or the like
    • B64C1/06Frames; Stringers; Longerons ; Fuselage sections
    • B64C1/12Construction or attachment of skin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B29D99/001Producing wall or panel-like structures, e.g. for hulls, fuselages, or buildings
    • B29D99/0021Producing wall or panel-like structures, e.g. for hulls, fuselages, or buildings provided with plain or filled structures, e.g. cores, placed between two or more plates or sheets, e.g. in a matrix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 B32B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characterised by added members at particular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2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comprising a deformed thin sheet, i.e. the layer having its entire thickness deformed out of the plane, e.g. corrugated, crump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formed with recesses or projections, e.g. hollows, grooves, protuberance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8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a layer of foam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00Wings
    • B64C3/20Integral or sandwich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CAEROPLANES; HELICOPTERS
    • B64C3/00Wings
    • B64C3/26Construction, shape, or attachment of separate skins, e.g.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5/00Aircraft indicators or protec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9/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 G01N19/08Detecting presence of flaws or irregular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6/00Composition of foam
    • B32B2266/02Organic
    • B32B2266/0214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6/00Composition of foam
    • B32B2266/04Inorgan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6/00Composition of foam
    • B32B2266/04Inorganic
    • B32B2266/045M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1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acous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102Ins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4Yield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82Tearability
    • B32B2307/5825Tear resista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18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7/00Walls,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 B32B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form; Layered products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form at particular places, e.g. in edge regions for securing layers together; for attaching the product to another member, e.g. to a support, or to another product, e.g. groove/tongue, interlo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5/00Aircraft indicators or protec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2045/0085Devices for aircraft health monitoring, e.g. monitoring flutter or vib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3Sheet including cover or casing
    • Y10T428/239Complete cover or cas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273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aperture
    • Y10T428/24322Composite web or she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 Y10T428/249923Including interlaminar mechanical fastene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结构件(1)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中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设计有用于将其附接至支撑组件的带有外边缘(61)的外边缘部(60),并且还包括沿所述边缘(61)延伸的不具有芯层的连接区域(63),所述连接区域(63)具有内蒙皮部(51)和外蒙皮部(52)。将多个加强装置(10;10a,10b,10c,10d;10e,10f)结合入沿所述蒙皮壳(B)的外边缘部(55)的端部区域(56),其中所述加强装置穿过剪切负载吸收芯层(53)。

Description

主负载蒙皮壳及带有该主负载蒙皮壳的结构件和流动体
相关申请的交叉应用
本申请要求申请于2010年7月20日的第DE102010027696.0、DE102010027695.2、DE102010031688.1、DE102010031690.3号德国专利申请以及第61/365,857、61/365,882、61/365,873、61/365,863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通过如上引用的方式将这些申请的内容合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负荷承载(主负载)蒙皮壳及带有至少一个此类主负荷承载蒙皮壳的结构件,还涉及带有该主负荷承载蒙皮壳的流动体。
技术背景
第6,291,049号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三明治结构的蒙皮板,并且其中插入有销形加固件对已经插入的蒙皮板进行固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主负荷承载蒙皮壳,其具有改进的损坏容限设计并且可用于结构件及/或流动体的损坏容限组件。
本发明还旨在提供主负荷承载蒙皮壳,带有至少一个主负荷承载蒙皮壳的结构件,以及带有此类主负荷承载蒙皮壳的流动体,所述蒙皮壳或流动体具有损坏容限设计并且适于吸收相当大的应力同时为轻质构造。
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可达成上述目的。进一步的实施例由附属权利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结构件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所述蒙皮壳在其二维延伸内部区域内形成为包括内蒙皮部,外蒙皮部,及位于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的三明治状组件。具体地,所述剪力吸收芯层使得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互连。为了将所述蒙皮壳固定至支撑组件,所述蒙皮壳包括带有外边缘和连接区域的外边缘部,所述连接区域以所述内蒙皮部和所述外蒙皮部沿所述边缘延伸,其中所述剪力吸收芯层延伸直至外边缘部之前。沿所述蒙皮壳的外边缘部将多个加强装置加强装置结合入所述内部区域内的端部区域,其中各所述加强装置沿所述剪力吸收芯层的厚度方向至少穿过所述剪力吸收芯层的85%,以改进所述蒙皮壳在所述外边缘部中的抗开裂性。这一结构中,所述外边缘部的连接区域设计为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以所述内蒙皮部和所述外蒙皮部沿所述边缘延伸,在所述连接区域中,所述内蒙皮部和所述外蒙皮部相互抵靠。所述加强组件及/或所述加强装置可设计为细长形(例如,销状)的加强组件。
本发明的设有加强组件的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组件或其一部分可设置为多组加强组件,所述多组加强组件位于所述蒙皮壳的体积组件,其中所述体积组件沿基准纵向方向或翼肋的纵向方向前后排列,其中各组体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加强组件的组合,所述至少两个加强组件的朝向相对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偏离为30度,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加强组件可绕所述体积组件的中心轴线规则或不规则地设置。所述体积组件为蒙皮壳的假想体积组件,用以说明加强组件的结构,所述体积组件在加强组件的整个厚度延伸并且具体具体可为矩形平行六面体的形式。这样,具体地,所述体积组件的中心轴线可为沿蒙皮壳厚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矩形平行六面体的重心的剖面中心的中心轴线或对称轴线。
一般而言,本文所称“蒙皮壳”系指根据本发明设计为三明治状壳并且弯曲或不弯曲的壳组件。
一般而言,本文所称“连接区域”系指蒙皮壳中这样的区域,即,用于支撑蒙皮壳的翼肋加强型材固定至其中的区域,或者蒙皮壳通过其固定至支撑组件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结构件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所述蒙皮壳在其二维延伸内部区域内形成为包括内蒙皮部,外蒙皮部,及位于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的三明治状组件,所述蒙皮部二维地互连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为了固定至支撑组件,所述蒙皮壳包括外边缘部,所述外边缘部带有外边缘和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包括所述内蒙皮部、所述外蒙皮部和单体中间层的所述连接区域沿所述边缘延伸。这一结构中,沿所述蒙皮壳的外边缘部将多个加强装置加强装置结合入所述内部区域内的端部区域,其中各所述加强装置沿所述剪力吸收芯层的厚度方向穿入所述剪力吸收芯层,以改进所述蒙皮壳在所述外边缘部中的抗开裂性。这一结构中,所述外边缘部的连接区域设计为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以所述内蒙皮部和所述外蒙皮部沿所述边缘延伸,在所述连接区域中,所述内蒙皮部和所述外蒙皮部相互抵靠。所述加强组件及/或所述加强装置可设计为细长形(例如,销状)的加强组件。此外,可在所述外边缘部中设有过渡区域,在所述过渡区域中,所述单体中间层的厚度沿所述外边缘的方向减小以减小所述蒙皮壳的剖面厚度。
此外,这一结构中,在所述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的就所述内部区域而沿的前方设置中间区域,在所述中间区域中,所述剪力吸收芯层的厚度沿所述剪力吸收芯层的边缘的方向连续减小,同时在所述剪力吸收芯层的面向所述外蒙皮部的一侧与所述外蒙皮部中间及/或所述剪力吸收芯层的面向所述内蒙皮部的一侧与所述内蒙皮部之间形成所述单体中间层的剖面为楔形的部。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一般而言,可沿所述蒙皮壳的外边缘部,将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结合入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所述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对所述剪力吸收芯层进行加强。所述加强组件及/或所述加强装置可设计为细长形(例如,销状)的加强组件。此外,所述加强装置沿所述剪力吸收芯层的厚度方向至少穿过所述剪力吸收芯层的85%从而对其进行加强,以改进所述蒙皮壳在所述外边缘部中的抗开裂性。此外,所述加强装置的加强组件可部分地穿入所述单体中间层的两个楔形区段。根据本发明的示意实施例,用于布置所述加强装置的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从所述芯层的边缘开始延伸的最大距离为所述蒙皮壳的位于所述芯层的所述端部的所述边缘处的厚度的十倍。
本发明的设有加强组件的实施例中,一般可将所述作为加强装置的加强组件(或其一部分)设置为多组加强组件,所述多组加强组件位于所述蒙皮壳的体积组件,其中所述体积组件沿翼肋的纵向方向连续排列,其中各组体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加强组件的组合,所述至少两个加强组件的朝向相对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偏离为30度,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加强组件可绕所述体积组件的中心轴线规则或不规则地设置。所述体积组件为蒙皮壳的假想体积组件,用以说明加强组件的结构,所述体积组件在加强组件的整个厚度延伸并且具体可为矩形平行六面体的形式。这样,具体地,所述体积组件的中心轴线可为沿蒙皮壳厚度方向延伸并且连接矩形平行六面体的重心的剖面中心的中心轴线或对称轴线。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在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中的蒙皮壳的一个体积组件中设置多组连续排列的加强组件。所谓“体积组件”并非指单个的体积组件,而是指蒙皮壳内连续的空间区域。所述体积组件整体上可设置为,在一个此类体积组件或多个体积组件的相应体积组件中设置一组或多组加强装置。在各此类体积组件中,可设置至少包括两个加强组件的组合。这些至少包括两个加强组件的组沿结构件的纵向方向连续排列。具体地,所述至少两个加强组件相对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偏离为30度(较佳为15度),并且所述加强组件的可相对于蒙皮壳的其它坐标方向轮转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沿所述外边缘部的至少一个区域连续设置所述多个带有一组加强组件的体积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体积组件中的加强装置可这样朝向,即,各加强装置的纵向方向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为45度~10度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中,所述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连续排列,各包括多对加强组件,其中沿所述蒙皮壳的外边缘部的纵向扩展方向的各对加强组件的加强组件沿所述蒙皮壳的纵向扩展方向相互形成为X形。一般而言,所述加强组件中至少一部分或某些加强组件可至少部分地形成为销形。
根据本发明,一般而言,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中的所述剪力吸收芯层包括泡沫。
根据本发明主负荷承载蒙皮壳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剪力吸收芯层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蒙皮壳的外边缘部并且横跨所述剪力吸收芯层部的纵向扩展从而穿入所述剪力吸收芯层的加强区域。这一结构中,所述加强区域包括这样的材料,其强度至少为所述剪力吸收芯层部之强度两倍。具体地,所述芯层包括多个使得单个芯层板互连的加强区域。可设置所述芯层板以改进所述蒙皮壳的强度,及/或用以满足利用芯层子板制造芯层的制造工艺,通过加强区域在其接靠侧使得芯层子板互连。各加强区域具体可包括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中,多个加强组件可至少部分地穿入一或多个加强区域。根据另一实施例,加强组件的一端插入所述芯层加强区域,而余下的区域在所述剪力吸收芯层中延伸。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结构件(具体是流动体)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带有本发明主负荷承载蒙皮壳的结构件以及带有本发明结构件的流动体。
根据一示意实施例,所述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连续排列,各包括一对加强组件,其中沿所述蒙皮壳的外边缘部的纵向扩展方向的各对加强组件的加强组件沿所述蒙皮壳的纵向扩展方向相互形成为X形。
所述加强组件设计为至少部分为销形。除此之外或作为代替,加强组件可包括板形设计。这一结构中,加强装置的板形加强组件可设为相互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带有至少一个根据所述实施例的主负荷承载或主承受蒙皮壳的结构件,并且所述结构件还带有用于附接至蒙皮壳的支撑结构。根据本发明的蒙皮壳设计为包括内蒙皮部,外蒙皮部,及位于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的三明治状,所述芯层二维地互连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各沿所述结构件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支撑组件,以及至少一个翼肋结构,所述翼肋结构在所述支撑组件之间延伸且横穿所述支撑组件,并且沿所述支撑组件的连接至蒙皮壳以将蒙皮壳二维地支撑在所述支撑结构上。具体地,用于将蒙皮壳支撑到支撑结构上连接组件就蒙皮壳的厚度方向位于蒙皮壳的外侧并且二维地抵靠内蒙皮部且固定至所述蒙皮部。这一结构中,至少一个型材支撑从蒙皮壳的二维延伸看位于连接区域的内部。这一结构中,翼肋结构包括:从蒙皮壳开始沿其横穿方向凸出的翼肋,及从翼肋延伸出的凸缘组件,所述凸缘组件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二维地连接至蒙皮壳。根据本发明,在蒙皮壳中,沿横越所述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的蒙皮部,设有根据本发明的加强型材或加强装置,所述加强型材或加强装置使得凸缘组件的外侧与外蒙皮部互连以在外蒙皮部损坏时使其稳定。此外,将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结合入在两个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并且沿蒙皮部的横向端延伸的中间区域或加强区域。一般而言,这些根据一实施例的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在芯层的端部区域,所述端部区域与连接区域沿边缘部延伸,并且所述边缘部具体包括部分或完全穿过所述芯层的加强组件,其中所述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中的至少一些部分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布置,即,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连续布置。由此,可沿所述蒙皮壳的纵向方向将所述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结合入蒙皮壳,此外,在这一结构中,可横越所述纵向方并排地布置。
根据本发明通过连接组件附接至蒙皮壳的技术方案,即,所述连接组件位于蒙皮壳的外侧并且二维地抵靠内蒙皮部,其优点在于内蒙皮部和外蒙皮部保持完好。这使得能够制造具有连续内蒙皮部和外蒙皮部的蒙皮壳,这又使得能够利用树脂熔渗法或湿法(液体复合成型法)制造蒙皮壳。
这一结构中,用于附接至蒙皮壳的连接组件可二维地粘合至内蒙皮部,由于粘合剂提供的二维粘合力,所述连接组件固定至蒙皮壳。除此之外或作为代替,与蒙皮壳连接的连接组件可通过铆钉(空心铆钉,锁紧螺栓等)之类的紧固件连接至内蒙皮部,具体是可固定为相互平行的两行并相互规则地隔开。
连接区域中,连接组件抵靠于其上的内蒙皮部的材料厚度大于连接区域旁边的内蒙皮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此二维厚度增大最大为蒙皮壳在连接区域的边缘轮廓处厚度的十倍。这一厚度增大可通过在此二维延伸区域中芯层上及/或在内蒙皮部的朝向蒙皮壳外侧的表面设置其它层而达成。
根据本发明结构件的一实施例,沿基准纵向方向将多个加强组件结合入板形连接组件的连接区域。
根据本发明结构件的一实施例,可在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中这样设置所述加强装置中的至少一部分,即,其端部至少部分地穿入所述内蒙皮部及/或所述外蒙皮部,其中,所述内蒙皮部和所述外蒙皮部包括多层,并且所述加强装置中至少有一部分至少穿过第一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带有至少一个主负荷承载蒙皮壳和用于附接至所述蒙皮壳的支撑结构的结构件,其中所述蒙皮壳形成为包括内蒙皮部,外蒙皮部,及位于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的三明治状,所述芯层二维地互连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板形组件,所述板形组件在支撑结构之间延伸并且横穿其支撑结构并且沿基准纵向方向连接至蒙皮壳,所述用于将蒙皮壳支撑到支撑结构上的连接组件位于支撑结构的外侧并且二维地抵靠内蒙皮部以固定至所述蒙皮部。这一结构中,沿基准纵向方向将多个加强组件结合入板形连接组件的连接区域。此外,至少某些加强组件设于芯层中,从而使得其端部至少部分地穿入内蒙皮部及/或穿入外蒙皮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连接组件附接至蒙皮壳的技术方案,即,所述连接组件位于蒙皮壳的外侧并且二维地抵靠内蒙皮部,其优点在于内蒙皮部和外蒙皮部保持完好。这使得能够制造具有连续内蒙皮部和外蒙皮部的蒙皮壳,这又使得能够利用树脂熔渗法或湿法(液体复合成型法)制造蒙皮壳。
这一结构中,用于附接至蒙皮壳的连接组件可二维地粘合至内蒙皮部,由于粘合剂提供的二维粘合力,所述连接组件保持至蒙皮壳。除此之外或作为代替,与蒙皮壳连接的连接组件可通过铆钉之类的紧固件连接至内蒙皮部,具体是可固定为相互平行的两行并相互规则地隔开。
连接区域中,连接组件抵靠于其上的内蒙皮部的材料厚度大于连接区域旁边的内蒙皮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此二维厚度增大最大为蒙皮壳在连接区域的边缘轮廓处厚度的十倍。这一厚度增大可通过在芯层上的此二维延伸区域中及/或在内蒙皮部的朝向蒙皮壳外侧的表面设置其它层而达成。
根据本发明结构件的一实施例,可在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中这样设置所述加强装置中的至少一部分,即,其端部至少部分地穿入所述内蒙皮部及/或所述外蒙皮部,其中,所述内蒙皮部和所述外蒙皮部包括多层,并且所述加强装置中至少有一部分至少穿入第一层。
根据本发明结构件的一个实施例,在蒙皮壳中设置至少一个沿基准纵向方向延伸的成型支架以形成板形连接组件的连接区域中的加强部,所述成型支架连接至内蒙皮部和外蒙皮部,从而当所述蒙皮壳发生损坏时使其稳定并由此提供来自于外侧的共同支撑。
所述剪力吸收芯层可包括芯层加强区域,沿跨剪力吸收芯层的纵向扩展之方向的某些部分穿过所述芯层,其中所述加强区域包括这样的材料,其强度至少为所述剪力吸收芯层部之强度两倍。加强区域具体可包括树脂,例如,环氧树脂。可这样设计结构件,即,多个加强组件穿通芯层加强区域。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带有结构件的流动体,其中所述结构件为根据前述实施例之一设计的主负荷承载结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形成为三明治形状,并且包括内蒙皮部,外蒙皮部,及位于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其中所述芯层二维地互连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这一结构中,一般而言,剪力吸收芯层成至少某些部分包括多个沿芯层的纵向扩展相邻排列的芯层部,各所述芯层部通过接触侧由横穿芯层纵向方向而穿过所述芯层的芯层加强区域互连。这一结构中,芯层加强区域可包括树脂。
这一结构中,具体地,蒙皮加强装置的在剪力吸收芯层中沿芯层加强区域的周围区域结合入多个加强装置。这一结构中,用于在芯层加强区域的两侧放置加强装置的周围区域可沿其纵向扩展进行延伸,并且最大延伸距离为芯层加强区域的各个位置上的蒙皮壳之厚度的十倍,以不超过两倍为尤佳。根据本发明,多个加强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穿入加强区域。根据本发明,加强组件的一端插入所述芯层加强区域,而余下的区域在所述剪力吸收芯层中延伸。
这一结构中,具体地,沿作为基准纵向方向的芯层加强区域的纵向方向连续排列地设置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此外,这样的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可并排地排列,换言之,也前后排列地横越基准纵向方向。具体是,剪力吸收芯层包括板形芯层部,并且加强区域在芯层部之间延伸以连接所述芯层部。就加强装置相对于加强区域的布置而言,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中的部分,或者在蒙皮壳中的一部分,可分组设置加强装置,其中总体可包括一组或多组加强装置,其在蒙皮壳的最好连续的体积组件中设于芯层的各个部分。由此可沿蒙皮壳的纵向方向将加强装置组结合入蒙皮壳,并且还可横穿这一纵向方向并排排列的设置加强装置组。这一结构中,各组体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加强组件的组合,所述至少两个加强组件相对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偏离为30度,并且所述加强组件可相对于蒙皮壳的其它坐标方向轮转地设置。
所述加强组件具体可芯层加强区域的纵向方向连续排列,各包括一对加强组件,其中各对加强组件的加强组件沿所述蒙皮壳的纵向扩展方向相互形成为X形。至少某些加强装置包括销形设计。此外,多个加强组件穿过加强区域。
带有至少一个主负荷承载蒙皮壳和支撑结构(其用于附接蒙皮壳并且由形成加强区域在接靠侧互连而利用芯层部形成蒙皮壳)的流动体的根据本发明前述方面的结构件具体可与翼肋结构一起使用,沿横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的蒙皮部在所述翼肋结构结合入加强型材。这一结构中,可根据前述任意一个示意实施例设计和布置加强型材。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带有结构件的流动体,其中所述结构件设计为根据前述任意一个示意实施例的主负荷承载结构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带有至少一个此类主负荷承载蒙皮壳和用于附接至所述蒙皮壳的支撑结构的结构件。此类结构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组件和至少一个连接至蒙皮壳的翼肋结构,各所述支撑组件沿结构件的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翼肋结构在所述支撑组件之间延伸且横穿所述支撑组件,并且沿所述支撑组件的连接至蒙皮壳,用以将蒙皮壳二维地支撑在支撑结构,并且所述支撑结构可包括本文所述的特征。
本发明还提供了带有结构件的流动体,其所述结构件为根据前述一或多个特征设计的主负荷承载结构件。
此外,根据本发明提供了带有至少一个上述主负荷承载蒙皮壳和用于附接至所述蒙皮壳的支撑结构的结构件。此类结构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组件和至少一个连接至蒙皮壳的翼肋结构,各所述支撑组件沿结构件的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翼肋结构在所述支撑组件之间延伸且横穿所述支撑组件,并且沿所述支撑组件的连接至蒙皮壳,用以将蒙皮壳二维地支撑在支撑结构,并且所述支撑结构可包括本文所述的特征。
除此之外或作为代替,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结构件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所述蒙皮壳在其二维延伸内部区域内形成为包括内蒙皮部,外蒙皮部,及位于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的三明治状组件,所述蒙皮部二维地互连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其中为了固定至支撑组件,所述蒙皮壳包括外边缘部,所述外边缘部带有外边缘和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所述连接区域以所述内蒙皮部,所述外蒙皮部,和单体中间层沿所述边缘延伸,其中沿蒙皮壳的外边缘部将根据本发明的穿入剪力吸收芯层的加强装置结合入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中。
本文所称“流动体”系指流体绕其流动的体,所述体由此包括流面,所述流面具体可形成为经受流体之交通工具的外侧部分。所述流动体具体可为经受流体的主体,并且由此为流线型体。在这一定义下,流线型体一般可为交通工具其是飞行器的一部分。所述交通工具可为陆地交通工具,由此所述流线型体可为扰流器。此外,所述流体可为液体流,并且所述流动体可为船体或其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示意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蒙皮壳可为航空器组件之蒙皮的一部分,所述航空器组件例如可为翼,控制襟翼,或高升力襟翼,或鸭翼,或机身(换言之,一般为流动体)的尾翼单元的舵,具体可为升降舵单元或垂直稳定翼,并由此可为升降舵单元鳍或垂直稳定翼鳍或升降舵单元舵或垂直稳定翼舵。由此,预定最大力为处于航空器的预期速度下最大重量以及流速对所述体的撞击。就根据本发明的蒙皮壳而言,损坏是容许的,从而仍然能保证航空器的适航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蒙皮壳的流动体的结构件以及流动体的蒙皮壳,其中所述蒙皮壳这样结合入所述结构件,即,所述蒙皮壳形成流面并同时作为所述流动体的主负荷承载件。
根据本发明,形成蒙皮壳的结构件或流动体的结构件作为主负荷承载结构件。本文所称“主承载”或“主负荷承载”系指这样的结构件或其组件或指这样的蒙皮壳,即,在其负载为流动体外部力所作用的情况下承受并且传递主负载。由此,流动体的主负荷承载件设计为在预期的外部最大力发生时其作用,所述组件仍然保持为完好的结构件并且需处于正确位置以继续传递最小负载。为了达成这一效果,本发明的蒙皮壳为“损坏容许”部件或组件,因为当预定外部最大力发生时,可容许蒙皮壳造成的损坏;然而,损坏的程度以流动体仍然为一整体并仍然能够执行其流功能。
各蒙皮壳中根据明的多个方面及/或本发明的示意实施例或变形而设置的加强装置一般可根据本文所述的示意实施例设计。各应用中蒙皮壳中的加强装置沿其设置的各方向或纵向方向取决于蒙皮壳的在各应用中需进行加强之区域的定向和设计,由此也取决于本文所称的中间区域或加强区域。
各纵向方向具体可为区域的吸收剪力并由此防止形成开裂的方向。具体可将下述方向设置为根据本发明的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沿其放置的各纵向方向或路线:在将蒙皮壳连接至或固定致翼肋结构的情况下,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在形成包括芯层加强区域的芯层部(芯层区段)的情况下,加强区域或其区段的纵向方向或纵向路线;在形成具有带有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的外边缘部的蒙皮壳的情况下,沿芯层部的路线,或沿其纵向方向。根据本发明的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的布置由此实现为,沿蒙皮区的需要进行加强的细长区域(或加强区域)并且沿其纵向方向连续排列所述加强装置,以由此防止剪应力在蒙皮区内传递。所述加强区域或所述加强区域的纵向方向可为直的或弯曲的。
一般而言,即,根据根据明的多个方面及/或本发明的示意实施例或变形,为了影响芯层中的剪应力,蒙皮壳由此包括多个设于蒙皮壳的中间区域中的加强装置,所述中间区域沿蒙皮壳的二维延伸而延伸。加强组件具体可这样对齐,即,各加强装置的纵向方向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为45度~10度的范围内。这一结构中,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中的部分,或者在蒙皮壳中的一部分,一般可分组设置加强装置,其中总体可包括一组或多组加强装置,其在蒙皮壳的最好连续的体积组件中设于芯层的各个部分,以将加强装置布置在端部区域中或布置在周围区域或加强区域中。由此可沿蒙皮壳的纵向方向将加强装置组结合入蒙皮壳,并且还可横穿这一纵向方向相邻排列的设置加强装置组。这一结构中,各组体积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加强组件的组合,所述至少两个加强组件相对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的最大偏离为30度,并且所述加强组件可相对于蒙皮壳的其它坐标方向轮转地设置。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应用,加强组件具体可这样对齐,即,各加强装置的纵向方向与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为45度~10度的范围内。其它坐标方向为两个沿蒙皮壳的平面纵向扩展而延伸的坐标方向,换言之,即,蒙皮壳的纵向方向和蒙皮壳的横穿方向。此外,这一结构中,至少还有一个其它加强组件可在体积组件中,此另一加强组件对齐为平行于体积组件中的另一其它加强组件。作为代替或除此之外,一般还可在体积组件中设置其它加强组件。
此外,一般而言,在随后的体积组件中,可设置数量和形状可变的设于蒙皮壳的各连续体积组件中的销性加强组件,例如,在第一体积组件中设置两个体积组件,在随后的第二体积组件中设置四个加强组件,并且在随后的第三体积组件中设置三个加强组件。所述体积组件系假想区域,其边界定义为所述区域中设置有或含有各加强组件结构。所述加强组件具体可界定为矩形平行六面体的形状或立方体形状。沿其纵向方向连续排列的一系列体积组件的多个体积组件可具有多种尺寸的体积组件。当体积组件的加强组件与相邻的其它体积组件的内部接合时,所述体积组件可沿纵向方向交叠。这样,具体地,所述体积组件可对齐为体中心轴线或对称轴线与蒙皮壳的纵向轴线的定向相同,所述纵向轴线与加强组件的布置相关。换言之,在沿直的纵向方向布置加强组件时,所述体积组件具体可相同地对齐,即,所述体积组件包括当蒙皮壳的各相关沿直线延伸时相互平行的中心轴线或对称轴线。
本发明所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系指蒙皮壳的各位置处所述内蒙皮部与所述外蒙皮部之间最短的分隔线的方向。
本文中所谓加强组件的“沿蒙皮壳的其它坐标方向轮转布置”系指轮转地设置沿蒙皮壳的其它坐标方向对齐的所述加强组件。从空间上看,这也意味着沿绕蒙皮壳的厚度坐标延伸的圆柱形包覆规则或不规则的分布带有预定定向的加强组件,所述厚度坐标例如穿过体积组件的几何中心。在仅有两个蒙皮壳的情况下,细长上述的X形结构的加强组件。
本发明所称“蒙皮壳的纵向扩展”系指蒙皮的中心平面的局部定向,所讨论的蒙皮壳的局部或整个部分可为弯曲的或不弯曲的。
所谓“加强组件的定向”系指加强组件的纵向轴的定向。所述加强组件的纵向轴可为对称轴,在为非对称轴(例如,加强组件的弯曲设计)的情况下,所述纵向轴可为穿过翼弦沿其纵向方向的最前点与最后点之间的加强组件的定向。加强组件的最长长度形成所述纵向方向。
本发明所谓的“蒙皮壳的与加强装置的布置相关的纵向轴线”系指各中间区域的纵向方向。
根据加强装置的设计与布置的示意实施例,可沿蒙皮壳的纵向轴线(所述纵向轴线与加强组件的布置相关)在至少一个体积组件或所有体积组件中设置沿蒙皮壳的纵向轴线观察相互定向为X形的一对加强组件或更确切地两个加强组件。
本发明所称“蒙皮壳的纵向扩展”系指由各位置处的蒙皮壳的横穿方向和蒙皮壳的纵向方向所界定的平面中的方向或二维区域。
所述加强组件具体可为销形或条形设计。
此外,加强组件可为板形设计。这一结构中,至少两个沿中间区域的纵向扩展方向相互形成为X形的板形加强组件形成为相互接合。此外,这一结构中,所述板形加强组件具体可沿其宽度方向延伸,具体是沿中间区域的纵向方向或沿蒙皮壳的纵向轴线延伸,所述纵向轴线与所述加强组件的布置相关。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其中:
图1a为结构件或一部分垂直稳定翼的示意俯视图,所述结构件或垂直稳定翼为根据本发明的带有支撑组件和在所述支撑组件之间延伸之翼肋的流动体的例子,然而,所述流动体中并未示出预期使用的蒙皮壳,其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布置本发明加强装置的中间区域或加强区域的位置,
图1b示出了图1所示流动体的沿图1中线V2-V2以及两个箭头形式的观察方向的剖视图;
图2为作为蒙皮壳的中间区域一部分的假想体积组件的示意剖视图,示出了在体积组件中轮转地设置带有加强组件的加强装置的实施例;
图3a为图1a和1b的流动体的区域S3的剖视图,其沿图1a和1b中心的线V3-V3和两个箭头形式的相关观察方向形成,所述示意图涉及根据本发明的带有T形翼肋结构的支撑结构与根据本发明示意实施例的蒙皮壳的组合,所述蒙皮壳包括内蒙皮,外蒙皮,和位于内蒙皮与外蒙皮之间的剪力吸收层;
图3b示出了根据图3a的结构件所使用的加强型材的剖面形状的第一实施例;
图3c示出了根据图3a的结构件所使用的加强型材的剖面形状的第一实施例;
图4a为图1a和1b的流动体的区域S3的剖视图,其沿图1a和1b中心的线V3-V3和两个箭头形式的相关观察方向形成,所述示意图涉及根据本发明的带有T形翼肋结构的支撑结构与根据本发明示意实施例的蒙皮壳的组合,所述蒙皮壳包括内蒙皮,外蒙皮,和位于内蒙皮与外蒙皮之间的剪力吸收层,其中支撑结构与蒙皮壳的附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意实施例实现;
图4b为图1a和1b的流动体的区域S3的剖视图,其沿图1a和1b中心的线V3-V3和两个箭头形式的相关观察方向形成,所述示意图涉及根据本发明的带有T形翼肋结构的支撑结构与根据本发明示意实施例的蒙皮壳的组合,所述蒙皮壳包括内蒙皮,外蒙皮,和位于内蒙皮与外蒙皮之间的剪力吸收层,其中支撑结构与蒙皮壳的附接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意实施例实现;
图4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紧固装置的紧固件,其用于通过紧固件将支撑结构的连接组件连接至蒙皮壳;
图5a为蒙皮壳的蒙皮部的带有一个加强型材组件的连接区域的示意实施例的剖视图,所述连接区域位于翼肋结构的上方,其中在蒙皮壳中在两个加强型材组件之间,结合入根据本发明的相互形成为X形的加强装置结构;
图5b为蒙皮壳的蒙皮部的带有多个加强型材组件的连接区域的另一示意实施例的剖视图,所述连接区域位于翼肋结构的上方,其中在蒙皮壳中在所述加强型材组件旁边之间,结合入根据本发明的相互形成为X形的加强装置结构;
图5c为蒙皮壳的蒙皮部的连接区域的另一示意实施例的剖视图,所述连接区域位于翼肋结构的上方,其中在蒙皮壳中,结合入根据本发明的相互形成为X形的加强装置结构;
图6a为根据本发明蒙皮壳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俯视图,其示意地示出了支撑结构,其中在所示的蒙皮壳中,示意地引入了蒙皮壳的剪力吸收芯层内的加强区域或连接区域,
图6b为根据本发明蒙皮壳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俯视图,其示意地示出了图6a支撑结构,其中在所示的蒙皮壳中,示意地引入了蒙皮壳的剪力吸收芯层内的与图6a所示不同的加强区域或连接区域;
图7为蒙皮壳的在图6b中标为“A”之区域的第一示意实施例的剖视图,所述区域包括了树脂连接区域,以及翼肋结构的在具有连接区域的情况下设置的加强型材结构的实施例;
图8为根据图7的蒙皮壳的在图6a和6b中标为“A”之区域的第二示意实施例的剖视图,所述区域包括了树脂连接区域,以及翼肋结构的在具有连接区域的情况下设置的加强型材结构的另一实施例;
图9示出了已经结合入一行加强装置的蒙皮壳的一部分剖面,各包括两个相互形成为X形的加强组件的结构,其中图9示出了加强装置的加强组件;
图10a为已经结合入两行相邻排列的加强装置的蒙皮壳的一部分剖面,各包括两个相互形成为X形的加强组件的结构,其中图10a示出了加强装置的两个加强组件;
图10b为已经结合入两行相邻排列的加强装置的蒙皮壳的一部分剖面,各包括两个相互形成为X形的加强组件的结构,其中图10b示出了加强装置的两个加强组件,其中所述加强装置设置为各加强装置的加强组件沿其纵向扩展方向相互咬合或联锁并且以拉链的方式相互设置;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外边缘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其带有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还带有内蒙皮部和位于所述内蒙皮部上的外蒙皮部,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加强装置已经插入芯层的端部区域中;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外边缘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其带有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还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加强装置,其中加强装置已经插入芯层的端部区域中,其中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包括相邻于所述已经插入的加强装置的加强区域;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外边缘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其带有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还带有根据本发明的加强装置,其中加强装置已经插入芯层的端部区域中,其中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包括相邻区域,并且其端部的加强装置穿入所述加强区域;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外边缘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其带有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还带有芯层的端部区域,其中单体的中间层已经插入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中和所述连接区域中;
图15为根据图9的蒙皮壳的根据本发明的外边缘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加强装置也已经插入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及
图16为根据图11~15的蒙皮壳区域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蒙皮壳B或蒙皮板用作流动体(具体是流线型体)的主承受或主负荷承载覆盖组件或蒙皮组件。图1示出了作为本发明流动体或流线型体之实例的结构件1或部分垂直稳定翼的示意俯视图。结构件1包括支撑结构T和包围并且连接至所述支撑结构T的蒙皮壳。根据本发明,蒙皮壳B设计为三明治结构,其包括内蒙皮部11,外蒙皮部12,及位于内蒙皮部11和外蒙皮部12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13或剪力吸收泡沫芯。内蒙皮部11和外蒙皮部12可各包括玻璃纤维或碳基材料,具体是可谓纤维复合塑料。内蒙皮部11和外蒙皮部12各延伸超过蒙皮壳B。就其位置和定向而言,所谓“内蒙皮部11”系指位于蒙皮壳B内部(即,面向由蒙皮B所覆盖的结构件1或流动体的内部或内部空间)的蒙皮部。在使用用于流动体的结构件1的情况下,“外蒙皮部12”面向在预期使用过程中发生在流动体上的流。
图1b示出了沿图1a中线V2-V2的剖面并且示出了流动体1的包括两个相互分开的蒙皮壳B的部分,其中第一蒙皮壳B1和第二蒙皮壳B2相互平行并且相反分开地延伸。第一蒙皮壳B1和第二蒙皮壳B2的外表面形成流动体1的流面。例如,流动体1可为垂直稳定翼或垂直尾翼的一部分或为机翼或控制襟翼的一部分。在将流动体1作为垂直稳定翼或垂直尾翼的设计中,蒙皮壳B1,B2的外侧边最好设计为相互轴向对称。在将流动体1作为机翼或控制襟翼的设计中,蒙皮壳B1,B2的外侧边可设计为相互轴向对称或不对称。具体地,在航空器上使用这样的流动体1,就其在预期使用过程中发生的主流具有假想流向U,举例来说,第一蒙皮壳B的外侧边可形成流动体的吸力侧,而第二蒙皮壳B2的外侧边可形成流动体的压力侧。
图1b仅示出了流动体1的仅一部分,当沿宽度方向或翼弦方向B-S观察时,由支撑结构T的支撑组件5或6形成的边缘侧或边缘端部件R1,R2界定出该部分。在支撑组件5,6上,以这样的方式附接有多个翼肋或翼肋结构R,即,它们相互分开地在所述支撑组件5,6之间。翼肋或翼肋结构R用作蒙皮壳组件B1或B2的加强组件。在其沿结构件1的宽度方向B-S放置的端部处,蒙皮壳组件B1或B2可设计为边缘部60,该边缘部例如至少在某些部分不包括泡沫制成的芯层13,参考图11和12描述此类蒙皮壳组件B1或B2。对于蒙皮壳组件B1或B2,当沿结构件1的宽度方向B-S放向观察时,可形成前后排列的两个或多个蒙皮壳组件B1或B2,其中,具体是可将两个蒙皮壳组件B1或B2分别固定到一个支撑组件5,6上固定。或者,可由两个以上的支撑组件5,6对相对于厚度方向D-S的两侧或其中一侧的一个蒙皮壳组件B1,B2进行支撑。这一结构中,流动体1由此包括两个以上的沿宽度方向B-S相互分开地延伸的支撑组件5,6,并且各蒙皮壳组件B1或B2在两个就所述宽度方向而言为外支撑组件5,6之间延伸并且延伸超过至少一个其它支撑组件。
内蒙皮部11和外蒙皮部12各可由纤维玻璃或碳基材料制成,或具体可为纤维复合玻璃。内蒙皮部11和外蒙皮部12都延伸超过蒙皮壳B。一般而言,根据本发明或根据本发明多个方面的剪力吸收芯层13可设计为固体芯或泡沫芯。在芯层为固体芯的实施例中,芯层可包括塑料具体是聚乙烯及/或聚丁烯。作为代替或者除此之外,芯层可包括丙烯酸玻璃。在芯层为泡沫芯的实施例中,芯层可包括PVC泡沫或者发泡丙烯酸玻璃。根据本发明,为了影响芯层中的剪切应力,可将多个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10结合入蒙皮壳B,其中各加强装置10沿剪力吸收芯层13的厚度方向至少占据剪力吸收芯层13的85%,以改进蒙皮壳B的抗开裂性(图1a中未示出)。
支撑结构T具体可包括(图1a和3):至少两个这样延伸的支撑组件或支撑型材5,6,即,其分别沿结构件1的纵向相邻并且沿结构件1的横穿方向或翼弦方向B-S隔开地延伸;及/或至少一个这样延伸的翼肋结构R,即,其在所述支撑组件之间延伸且横穿所述支撑组件,并且沿所述支撑组件的连接至蒙皮壳B用以将蒙皮壳B二维地支撑在支撑结构T上的纵向方向L-R延伸。加强翼肋结构R的加强翼肋的宽度沿结构件1的翼弦方向T-S延伸。沿结构件1的纵向方向L-S,支撑组件5,6可分别连接至端部E1或E2。支撑组件5,6具体可为纵向加强组件或纵向部件或翼梁。例如,若所述流动体为航空器组件,则支撑组件5,6可为机身,机翼,垂直稳定翼,控制襟翼,或水平稳定翼的部件或翼梁。支撑结构T各翼肋结构R或多翼肋结构R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沿翼肋的纵向方向L-R二维地连接至所述蒙皮壳的凸缘组件22,以及沿凸缘组件22的横穿方向Q-R从凸缘组件22或蒙皮壳B凸出的翼肋21。翼肋21和凸缘组件22可形成为一个组件。具体地,可单独或共同地将各翼肋21和凸缘组件22形成为一个由纤维复合塑料制成的组件。图1a和1b引入了坐标系,其以蒙皮壳的纵向方向L-B,蒙皮壳的横向方向B-B,和蒙皮壳的厚度方向D-B为轴表示所述蒙皮。
图1a还示出了泡沫芯的由根据本发明的加强装置进行加强的中间区域或区域。
根据本发明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具体可用于制造此类结构件1。由于蒙皮壳B已被固定至支撑结构T以形成流动体的外部,并且由此是形成绕所述流动体之流的关键,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承受由空气形成的外力,并且在预定的程度上对撞击蒙皮壳B的物体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补偿,因此所述蒙皮壳B为结构件的主负荷承载结构部分。在对撞击蒙皮壳B的物体所带来的影响进行补偿过程中,根据本发明的蒙皮壳B可证在经受物体撞击之后仍然保持为整体稳定的实体,然后所述实体继续承受与流相关的力。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此类结构件1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为了将蒙皮壳B固定至支撑组件,所述蒙皮壳B包括带有外边缘61和连接区域63的外边缘部60,连接区域63沿边缘61延伸,并且连接区域63具体设计为将蒙皮壳B固定至支撑组件5,6或固定至附接结构(图11~16)。为了这一目的,连接区域63可包括容纳紧固件的槽或插孔或孔。作为代替或者除此之外,连接区域63可粘合或焊接至支撑组件5,6或固定至附接结构。
图1a还示出了预定区域中蒙皮壳B的(具体是芯层53或芯层53的泡沫芯的)由根据本发明的加强装置进行加强的中间区域或区域。
由于蒙皮壳B已经附接至支撑结构T或者附接至附接结构以形成流动体的外部,并且由此是形成绕所述流动体之流的关键,因此所述蒙皮壳B为结构件1的主负荷承载结构部分。
本发明的示意实施例中,为了影响芯层13中的剪应力和防止开裂形成,蒙皮壳B包括多个设于中间区域Z中的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10,各包括至少两个设于蒙皮壳B的连续体积组件V(图2)中的加强组件的组合。图2示出了此类假想体积组件V,其采用带边缘线K的矩形平行六面体的形式。为了进行说明,图2还示出了中间区域的纵向方向L-Z,并且利用所述蒙皮壳的坐标轴L-B,Q-B,及D-B示出了蒙皮壳的坐标系。具体地,沿中间区域Z的纵向方向L-Z以相邻排列的方式布置加强装置10。根据图2的示意实施例中,加强装置10视为包括四个加强组件10a,10b,10c,10d的组合,其中在加强组件10a,10b,10c,10d的组合中,各所述加强组件沿蒙皮壳B的厚度方向D-B具有相同的定向,最多有不超过10度的偏离,并且其中沿其它坐标方向L-B,Q-B方向加强组件的朝向是轮转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蒙皮壳B的在翼肋结构R之间二维地延伸的区域,下文参考图1所示的示意实施例描述所示区域。因此,提供了流动体的结构件1,其至少带有一个蒙皮壳B的并且带有支撑结构T以对蒙皮壳B进行附接,其中三明治结构的蒙皮壳B包括内蒙皮部31,外蒙皮部32,和位于内蒙皮部31,外蒙皮部32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33或泡沫层,芯层33二维地互连内蒙皮部31与外蒙皮部32(图7,8)。这一结构中,在支撑组件T和翼肋结构R之间延伸并且位于内蒙皮部31与外蒙皮部32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33包括多个沿泡沫层或剪力吸收芯层33的纵向扩展相邻排列的剪力吸收芯层部33a这一结构中,沿所述芯层的纵向方向L-V(图6a和6b)跨剪力吸收芯层部33的纵向扩展而穿过所述芯层33的芯层加强区域37使得位于接触侧的剪力吸收芯层部33a互连在一起。
这一结构中,芯层加强区域37可在内蒙皮部31与外蒙皮部32之间延伸。这一结构中,具体可设置为将芯层加强区域37连接至内蒙皮部31和外蒙皮部32,从而将芯层加强区域37连接至内蒙皮部31和外蒙皮部32。芯层加强区域37具体可包括这样的材料,即,其强度为芯层加强区域37的两倍。根据蒙皮壳B的一个实施例,芯层加强区域37的厚度17a为蒙皮壳B在这一位置的宽度的0.1~2.0倍,其中垂直于所述蒙皮的纵向扩展测量所述厚度。
芯层加强区域37具体可包括树脂。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件的示意实施例,其中虚线示出了单个剪力吸收芯层部33a的边缘线或芯层加强区域37的路线。
这一情况下,支撑结构T具体可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组件5,6(图3未示出)和至少一个连接至蒙皮壳B的翼肋结构R,各所述支撑组件沿结构件1的纵向方向L-S延伸,所述翼肋结构R用以将蒙皮壳B二维地支撑在支撑结构T(图1)上。
支撑组件5,6具体可设计为参考图1和2描述的示意实施例。
根据图3的结构件实施例中,这样设置芯层加强区域37的路线,即,形成矩形剪力吸收芯层部33a,或者相反地,所述芯层包括由芯层加强区域37进行互连的剪力吸收芯层部33a。这一结构中,设置多个具体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延伸的芯层加强区域37-1,37-2,37-3。本结构中,所谓“沿”具体系指在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延伸的芯层加强区域37-1,37-2,37-3的定向,相对于翼肋结构的局部纵向方向L-R或翼肋结构R的纵向方向的定向之间形成的局部角度偏离最大不超过30度。芯层加强区域37可为弯曲的或直的。图5中,作为例子,仅引入了与一个芯层加强区域37相关的芯层剪力吸收纵向方向L-V。此外,设置芯层加强区域37-4,其横穿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延伸的芯层加强区域37-1,37-2,37-3。由此,具体地,设置剪力吸收芯层部33a以形成蒙皮壳B。
根据本发明结构件的一个示意实施例,在剪力吸收芯层33中沿芯层加强区域37的周围区域结合入多个根据本发明的蒙皮壳B加强装置(例如,图3中,此类周围区域或中间区域包括标号Z)。这一结构中,沿加强区域的纵向方向L-V或沿中间区域Z的纵向方向的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10设置为连续排列(串行排列)。这一结构中,例如对于在两个翼肋结构R之间及/或一个翼肋结构R与一个边缘区域60之间延伸的蒙皮壳B,可沿在蒙皮壳B中延伸芯层加强区域37并在该区域的两侧将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10结合入所述蒙皮壳B的剪力吸收芯层33中。一般而言,在芯层加强区域37的两侧用于放置加强装置10的周围区域可沿其纵向扩展进行延伸,并且最大延伸距离为芯层加强区域37的各个位置上的蒙皮壳B的两倍厚度的十倍,最好为两倍。
参考图7,8,9,10a,10b描述的本发明示意实施例会对剪力吸收芯层33造成某些损坏,若此类损坏发生在芯层加强区域37两侧中的第一侧,则无法通过芯层加强区域37而转移至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用于结构件1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所述蒙皮壳B在其二维延伸的内部区域而形成为前述的三明治形状的组件。下文将参考图6~11描述本发明的这一方面,其中蒙皮壳B的内部区域50示出为:形成为三明治状组件的蒙皮壳B带有内蒙皮部51,外蒙皮部52,以及位于内蒙皮部51和外蒙皮部52之间并使之互连的剪力吸收芯层53。这些组件的特性如前所述。图6~10中,所示实施例的某些结构件和组件各自的标号与前图中表述某些功能和特性的标号相同。
蒙皮壳B设计为通过外边缘部60固定至支撑组件5,6及/或翼肋结构R,外边缘部60带有外边缘61和不具有芯层的连接区域63,连接区域63与内蒙皮部51和外蒙皮部52沿边缘61延伸。图6~8所示的蒙皮壳实施例中,芯层区域在连接区域63的蒙皮部51,52中相互抵靠的位置处结束。这一区域中,可通过紧固件或其它方式对蒙皮壳进行紧固。图9和10所示的蒙皮壳实施例中,蒙皮部51,52之间设有单体的(monolithic)中间层65。外边缘部60中设有过渡区域62,当从内部区域50观察时,剪力吸收芯层53在过渡区域62中结束,即,剪力吸收芯层53的外边缘55位于或延伸至过渡区域62中。过渡区域62中,可设置厚度小于单体中间层65之厚度的区域62以减小蒙皮壳的剖面厚度。图11~14所示的实施例中,外边缘部61中在蒙皮部51,52之间不设有单体层,因为在过渡区域中所述单体层相应地逐渐变小并且在外部边缘61之前结束。
对比图6~10与图1~3可知,边缘61或边缘55沿结构件1的纵向方向L-S延伸,并且连接区域63从内部区域50延伸之结构件1的宽度方向B-S。
根据本发明,具体是可沿蒙皮壳B的外边缘部60将穿过剪力吸收芯层53的加强装置10结合入将芯层的端部区域56。
具体可将根据本发明这一方面的蒙皮壳B容纳在支撑结构T中并且如本文所述地固定至所述支撑结构T。根据本发明的这一方面,如参考图1所述,蒙皮壳B具体还可在支撑组件5,6与翼肋结构R之间延伸。视需要,作为代替或除此之外,剪力吸收芯层53可包括多个沿剪力吸收芯层53的纵向扩展相邻设置的剪力吸收芯层部53a(图6,9,或10中未示)。这一结构中,如前所述,各剪力吸收芯层部33a在接触侧由芯层加强区域37互连在一起,所述加强区域沿所述加强区域的芯层的纵向方向L-V延伸跨剪力吸收芯层部33或63的纵向扩展而穿过所述加强区域的芯层。
根据本发明,在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63的就内部区域60而言的前方形成中间区域62,在所述中间区域62中,剪力吸收芯层53的厚度沿其边缘55的方向连续减小,并同时至少在剪力吸收芯层53的面向外蒙皮部52的侧边与外蒙皮部52之间或剪力吸收芯层53的面向内蒙皮部51的侧边与内蒙皮部之间形成单体中间层65的楔形区段。本示意实施例中,具体可在芯层的沿蒙皮壳B的外部边缘部30的端部区域67中结合入根据本实施例的加强装置10;10e,10f,所述加强装置10;10e,10f穿过剪力吸收芯层并且部分地穿入单体中间层65的两个楔形区段。
用于设置加强装置的芯层的端部区域56可从芯层的端部的边缘延伸,最大延伸距离可为芯层的端部的边缘处的蒙皮壳B之厚度的四倍。
一般而言,根据本发明多个方面的加强装置的结构及/或设计可相同。一般而言,可在芯层的端部区域56中这样设置加强组件10;10a,10b,10c,10d;10e,10f及/或加强装置中的一部分,即,其端部F1至少部分地穿入内蒙皮部11及/或外蒙皮部12,如图5a,5b,7,8,9,10a,10b,及11所示。内蒙皮部11或51(图11~15)及/或外蒙皮部12或52(图11~15)各可包括多个蒙皮层(未图示)。这一结构中,具体可将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10a,10b,10c,10d中的一部分这样设于蒙皮壳B中,即,其端部F1至少部分地穿入内蒙皮部11或51及/或外蒙皮部12或52。
作为代替或者除此之外,多个加强组件10;10a,10b,10c,10d;10e,10f各自至少部分地穿入加强区域37。这一结构中,一个加强组件的一个端部F2穿入加强区域37或已经插入所述加强区域37(图7,8,和13)。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支撑结构T和与蒙皮壳22的组合,所述支撑结构T具体带有整体为T形的翼肋结构R的支撑构架,所述蒙皮壳结构22包括内蒙皮部11,外蒙皮部12,及位于内蒙皮部11和外蒙皮部12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13。图3示出了图1a和1b的流动体1的区域S的剖视图,所述剖视图为沿图1a和1b中V3-V3线以及箭头形式的相关观察方向作出,所述示意剖面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带有T形翼肋结构的支撑结构与蒙皮壳B的组合。根据本发明的示意实施例,流动体1的蒙皮壳B包括内蒙皮部11,外蒙皮部12,及位于内蒙皮部11和外蒙皮部12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13。根据本发明,可将加强装置10或翼肋结构加强型材组件插入芯层13中位于应力结构R的旁边的位置。一般而言,支撑结构T也可包括仅具有翼肋21而不具有板形连接件22的支撑结构,或可为仅包括板形连接件22的支撑结构。
根据本发明,这一结构中,可沿横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的蒙皮壳剖面在蒙皮壳B中插入或结合入一或多个成型支架或翼肋结构加强型材组件V0,所述蒙皮壳剖面形成支撑结构T(或例如蒙皮壳B的支撑组件5,6及/或翼肋结构R)的连接区域。例如,对于所述蒙皮壳B上支撑组件5,7的连接区中或支撑结构的翼肋结构R的连接区域中的蒙皮壳B加强,将成型支架设为支撑组件加强成型支架或支撑结构加强型材组件或翼肋结构加强成型支架或支撑组件加强型材组件。连接区域14系这样的区域,即,为蒙皮壳B的在其沿蒙皮壳B的厚度方向D-B观察的二维延伸中通过其面向蒙皮壳B的侧边覆盖或横切界定出支撑结构T或支撑组件5,6或支撑结构或翼肋结构R的区域,或相对于蒙皮壳B限制各支撑结构T的区域。带有翼肋结构R的实施例中,支撑结构T的朝向蒙皮壳B的侧边为翼肋结构R的凸缘组件的朝向蒙皮壳B的侧边。成型支架V0使得凸缘组件22或内蒙皮部11与在发生外部损坏的过程中稳定蒙皮壳B的外蒙皮部12互连。
所述至少一个成型支架V0或多个成型支架V0可设计为细长形或板形的加强成型支架。这一结构中,成型支架V0可沿基准纵向方向延伸,所述基准纵向方向定向为沿各支撑结构T的纵向扩展。图1a所示的支撑组件的纵向扩展由此沿蒙皮壳B的边缘区域延伸,所述边缘区域靠着蒙皮壳B的相邻边缘区域,由此成型支架V0的基准纵向方向沿蒙皮壳B的边缘区域延伸。支撑结构的或者翼肋结构R的基准纵向方向沿所述支撑结构或翼肋结构R的纵向扩展的方向延伸,具体是沿支撑结构方向或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延伸,即,平行于支撑结构方向或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延伸或与之成角度地延伸。若设置多个成型支架V0,具体是沿在所述实施例中作为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的基准纵向方向观察时,所述多跟成型支架V0可并排相邻地设置与延伸。
这一结构中,基准纵向方向为由成型支架V0进行加强之区域或为负载状况进行稳定之区域的延伸方向。具体地,所述要进行加强或稳定区域例如可为支撑组件5,6或翼肋结构R的支撑结构T的连接区域。这具体可为凸缘组件22和蒙皮壳B的连接区域。通过设置成型支架V0,可防止或局部地制止芯层13因外部负载作用于这一区域所导致的主应力位于芯层13中而发生开裂。计算以及广泛的试验业已表面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措施有良好的效果。
就此而言,所谓“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系指沿蒙皮壳B的纵向扩展和沿翼肋21的纵向方向延伸的方向。若设置多个翼肋,则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具体可沿这些翼肋中的一个或者主翼肋的纵向方向延伸。所谓“翼肋结构的横穿方向Q-R”系指垂直于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穿过蒙皮壳B的纵向、且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向,换言之,即,翼肋21的主延伸。图3还示出了翼肋结构宽度方向B-R,其垂直于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和翼肋结构的横穿方向Q-R定向。
图3a所示的示意实施例中,以沿翼肋的宽度方向B-R连续排列的方式,或者以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并排相邻排列的方式,设置多个翼肋结构加强型材组件V0。图3示出了翼肋结构加强型材组件V0在凸缘组件22和蒙皮壳B的整个连接区域上分布的翼肋结构R实施例。如图3所示的翼肋结构R的示意实施例的剖面中,总共设有10个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并排相邻排列的翼肋结构加强成型支架。图3中,由标号V1,V3或V2,V4表示就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而言的外加强成型支架。一般而言,具体可在凸缘组件22的整个区域或者在凸缘组件22的一部分均匀隔开地分布翼肋结构加强型材组件V0。
通过沿翼肋结构R布置加强装置10,翼肋结构R的区域中蒙皮壳的损坏(例如,以剪力吸收芯层13中形成开裂的形式)就可能不会转移到或以减小的程度转移到蒙皮壳B的相邻于翼肋结构R延伸的二维延伸区域。此外,反之,通过沿翼肋结构R布置加强装置10,蒙皮壳B的损坏(例如,以蒙皮壳B的相邻于翼肋结构R延伸的二维延伸区域中的剪力吸收芯层13中形成开裂的形式)就可能不会转移到或以减小的程度转移到蒙皮壳B的位于翼肋结构R的区域中的区域。
根据本发明结构件1的示意实施例,可在翼肋结构R的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并排相邻排列的翼肋结构加强型材组件V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加强装置10。根据图3所示的示意实施例,可在就翼肋结构的横穿方向Q-R而言的外翼肋结构加强型材组件V1和V3或V2或V4之间设置根据本发明的加强装置10。可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连续排列地设置前述加强装置10。此外,在多个翼肋结构加强组件之间(换言之,例如,在两个,三个,或四个外翼肋结构加强组件之间),都设置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加强组件及/或至少一个加强装置10。这一结构中,加强装置10和各相关的翼肋结构加强组件也可设置为相对于翼肋结构的横穿方向Q-R相互偏离。这些示意实施例中,最好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连续排列地重复设置这些装置,并且可在蒙皮壳B中的翼肋结构R的整个长度设置这些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蒙皮壳B与翼肋结构R的组合中,能够在蒙皮壳中设置加强组件及/或至少一个加强装置10以代替根据一个本发明所述类型的翼肋结构加强伦敦组件V0。
图3示意性地示出泡沫芯13中的破碎形成:物体F1利用脉冲F撞击蒙皮壳B。标号F3和F4示出了在泡沫芯13中形成的开裂。
一般而言,本发明的蒙皮壳B的实施例中,加强装置10可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组件。这一结构中,加强组件可设计为例如包括圆形或矩形剖面的钉状加强组件。
加强装置10各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组件10a,10b,10c,10d,10e,10f。此类加强组件10a,10b,10c,10d,10e,10f具体可设计为细长形或板形的加强成型支架。由此,加强组件10a,10b,10c,10d,10e,10f具体可为销形。图2,5a,5b,9,10a,10b中,各所示的加强组件10a,10b,10c,10d,10e,10f包括标号10a,10b,10e,10f。
根据图5c所示的本发明的蒙皮壳B与支撑组件5,6及/或蒙皮壳B上的翼肋结构R之组合的另一实施例,可在蒙皮壳B的连接区域14或者视需要沿宽度方向B相邻于连接区域设置加强组件10a,10b,10c,10d,10e,10f或加强装置10,具体是根据本发明的及/或本文所述类型的加强组件或加强装置。这一结构中,具体可设置为不将型材组件插入连接区域(图5c)。这一结构中,加强组件10a,10b,10c,10d,10e,10f或加强装置10可沿翼肋结构的宽度方向B-R或沿支撑组件的宽度方向将加强组件10a,10b,10c,10d,10e,10f或加强装置10排成一行,及/或沿翼肋组件的纵向方向L-R或沿支撑组件的纵向方向并排相邻排列。这些情况下,如图5c所示,可将以X形布置的多对加强组件10a,10b,10c,10d,10e,10f结合入蒙皮壳B。
一般而言,加强组件沿蒙皮壳B的厚度方向延伸或与蒙皮壳B成角度地延伸,并且这一结构中,加强组件这样位于芯层13内,即,其端部F1与蒙皮部11,12分开,或者其端部F1中的一个与蒙皮部11,12中的一个分开,或者可这样设置加强组件,即,所述加强组件使得内蒙皮部11和外蒙皮部12互连,换言之,所述加强组件部分地进入内蒙皮部11及/或外蒙皮部12。内蒙皮部51及/或外蒙皮部52可分别包括多个蒙皮层,及/或加强装置10,10a,10b,10c,10d;10e,10f中的至少一部分可这样设置,即,其端部F1或端部F1中的一个穿入内蒙皮部51及/或外蒙皮部52,至少穿入第一蒙皮层。一般而言,加强组件由此至少部分地穿入剪力吸收芯层13。
加强组件具体可这样位于蒙皮壳B中,即,各加强组件的纵向方向与蒙皮壳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为45度~10度的范围内。
一般而言,根据本发明的加强装置10可沿基准纵向方向连续布置,所述基准方向在示意实施例中为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此外,加强组件V也可沿横穿基准纵向方向或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的方向连续排列。这一结构中,加强装置10可排列为为多行相邻排列的加强装置10。这些多行加强装置10也可排列为加强装置10沿基准纵向方向或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交叠的网状或联锁形状(图10b),其中加强装置10还可设置为沿沿基准纵向方向或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相互分开。具体地,多行加强装置可相邻地延伸。
就加强装置10或加强组件的排列而言的基准方向系为了负载状况通过多个加强装置10或加强组件进行加强或稳定之区域的延伸方向。下文中,所述区域也指加强区域或中间区域Z。具体是,例如,所述要进行加强或稳定的区域可在支撑组件(例如翼肋结构)的连接区域的旁边,在其内,或沿其延伸,或者沿边缘区域延伸,并由此形成为从连接区域或边缘区域到蒙皮壳B之延伸的二维区域的过渡区域,可防止或局部地制止因芯层13中的所述过渡区域中的主应力而造成所述过渡区域发生开裂。计算以及广泛的试验业已表面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措施有良好的效果。
通过虚线分别表示图3所示的将蒙皮壳B固定至翼肋结构R的示意实施例中,以及图5a,5b,9,10a,10b所示的将蒙皮壳B固定至加强组件的实施例中,其中,在所示的剖面中,实线表示处于切割剖面面中的加强组件,而虚线表示与这一剖面分开至剖面的加强组件。
一般而言,可沿上述基准纵向方向连续排列地布置,或者并排相邻地排列成一行或多行加强组件或加强装置。图3所示实施例中,加强组件沿上述基准纵向方向例如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连续排列。这一结构中,销形元件可设置为相对于连续排列的直线或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相互偏离,即,所示销形元件可横穿蒙皮壳的纵向扩展相互分开。
此外,图3的示意实施例中,加强组件10a,10b设于蒙皮壳B的两个横向区域Z1,Z2中,其中加强组件10a,10b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延伸并且沿蒙皮壳部14的横向端部横向延伸,所示加强组件10a,10b的宽度延伸穿过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并且沿蒙皮壳B的纵向扩展方向延伸。
作为代替或者除此之外,加强组件10a,10b可插入加强区域中,加强组件10a,10b位于蒙皮壳部14内并且的蒙皮壳部14的横向端部横向在沿芯层13中延伸。图3中,由标号V3和V4表示此类加强组件组。
一般而言,为了影响剪应力并且避免在芯层13中形成开裂,本发明的蒙皮壳B的实施例可包括多个至少设于一个蒙皮壳的加强区域或中间区域中的加强装置10,其中各加强装置10包括至少两个设于蒙皮壳B的假想体积组件V(图2)中的加强组件的组合。蒙皮壳B的至少一个中间区域Z的尺寸和位置这样确定,即,所述中间区域Z根据在某一给定的应用情况下可预期的外部负载使得整个蒙皮壳B稳定,虽然各中间区域Z中由于这些负载而产生剪应力,这是因为存在加强组件而不会在这一中间区域Z的芯层13中形成开裂或停止形成开裂。这一结构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区域Z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其中的加强组件的排列类型最好这样选择,即,不仅在所述中间区域Z之内,而且在所述中间区域Z之外,在蒙皮壳B的芯层13中形成开裂的危险为最小。这一结构中,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区域Z的位置和尺寸取决于应用情况,换言之,取决于带有蒙皮壳的整个结构件以及相关的预期外部负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加强装置10的加强组件可分为多组。这一结构中,多体积组件V(图2)中的各个组件中以分组的形式设置加强组件10a,10b,10c,10d或10e,10f,其中,一般而言,各加强组件10a,10b,10c,10d或10e,10f组各包括一个连续体积组件V,各连续体积组件V至少两个加强组件10a,10b,10c,10d或10e,10f。由此,蒙皮壳B的各连续体积组件中设有一组加强组件。一组加强组件中的各加强组件10a,10b,10c,10d,或10e,10f在蒙皮壳B中的位置或定向相近,并且各加强组件相对于蒙皮壳B的厚度方向D-B的角度偏离最大不超过30度。此外,一组加强组件相对于蒙皮壳B的其它坐标方向L-B,B-B为轮转设置。
图2示出了轮转对齐的一组四个加强组件10a,10b,10c,10d的例子。图2示出了此类假想体积组件V,其采用带边缘线K的矩形平行六面体的形式。图2还示出了中间区域的纵向方向L-Z,并且还利用所述蒙皮壳的坐标轴L-B,Q-B,及D-B示出了蒙皮壳的坐标系。具体地,沿中间区域Z的纵向方向L-Z以并排相邻排列的方式排列加强装置10。根据图2的示意实施例中,加强装置10视为包括四个加强组件10a,10b,10c,10d的组合,其中在加强组件10a,10b,10c,10d的组合中,最多有不超过10度的偏离各所述加强组件沿蒙皮壳B的厚度方向D-B具有相同的定向,并且其中加强组件的朝向沿其它坐标方向-B,Q-B是轮转的。
这一结构中,一般而言,根据本发明的加强装置10或多个的加强装置10可位于这样延伸的虚拟线上,即,所述虚拟线在平行于基准线或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或与之成角度,及/或从横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的方向观察还是相互偏离的。
某一情况下,一组加强组件可包括两个沿上述基准纵向方向相互成大致X形的加强组件10e,10f。由此,蒙皮壳B的这一实施例中,加强装置10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成对的沿蒙皮壳B的纵向扩展方向相互成大致X形的加强组件10a,10b,10c,10d;10e,10f。此类X形加强组件组中,两个加强组件可设置为相互分开或者相互抵靠或者作为十字形结构插入蒙皮壳B中。例如,分别位于两条侧边Z1和Z2其中一条侧边上的多对加强装置10这样相互设置,即,这些对中的一对形成为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的X形加强装置。
可以多种方式设计和构造加强装置10。根据本发明的示意实施例,加强装置10包括多个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连续排列的销形加强组件10e,10f的组合,其中各对加强组件10e,10f设于根据本发明的体积组件V中。此外,所有或者部分的插入蒙皮壳B或其区域中的加强组件可因此可为销形设计。再者,在加强组件的一端或两端可包括足状的加宽部或钩状件,以在蒙皮壳B中进行定位,及/或空间固定,或锚定。加强组件的这一设计的优点在于,当承受外部动态损坏负载时,各加强组件仍然固定至蒙皮壳B。
作为这一加强装置的代替,加强装置可包括多个板形(图中未示)加强组件的组合,所述板形组件沿其第一纵向扩展在内蒙皮部11与外蒙皮部12之间延伸并且穿过位于所述内蒙皮部11与外蒙皮部12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13。沿其垂直于所述第一纵向扩展对齐的纵向方向,这些板形加强组件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延伸。
这一结构中,例如,具体是各对前述加强组件的销形或板形加强组件10e,10f可相互抵靠。此外,具体是各对前述加强组件的销形或板形加强组件10e,10f可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相互分开。根据一示意实施例,这一结构中,各对前述加强组件的销形或板形加强组件10e,10f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各位置处蒙皮壳B的厚度的1.5倍。
板形加强组件的加强装置设计中,可将两个或多个板形加强组件设置成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看为网格状或互锁状。
根据本发明的加强装置10的实施例中,加强装置10或多个加强装置可延伸穿入内蒙皮部11和外蒙皮部12,或者可通过端部固定在所述蒙皮部11,12中。作为代替或除此之外,加强装置10或多个加强装置通过其各自的朝向蒙皮部的端部可抵靠着内蒙皮部11和外蒙皮部12,或其结束处可与所述蒙皮部11,12相隔一定的距离。
一般而言,加强组件10;10a,10b,10c,10d;10e,10f中的至少一部分可这样设于蒙皮壳B中,即,其端部F1至少部分地穿入内蒙皮部11及/或外蒙皮部12,如图5a,5b,7,8,9,10a,10b,及11。内蒙皮部11或51(图11)及/或外蒙皮部12或52(图11)可分别包括多个芯层(未图示)。这一结构这,加强组件10a,10b,10c,10d中的至少一部分可这样设于蒙皮壳B中,即,其端部F1至少部分地穿入内蒙皮部11或51及/或外蒙皮部12或52。
根据本发明,一般而言,加强组件可包金属性材料及/或非金属性材料,具体可包括纤维复合塑料材料。碳,纤维玻璃,石英,凯夫拉尔,及/或陶瓷可用作非结束性材料。
根据本发明结构件的另一实施例,剪力吸收芯层13包括至少一个芯层加强区域37,并且最好包括多个芯层加强区域37(图4),通过所述芯层加强区域连接剪力吸收芯层部33a,该多个芯层部33a沿剪力吸收芯层33或泡沫层的纵向扩展连续排列。各芯层加强区域37沿所述芯层的纵向方向L-V(图3)横穿剪力吸收芯层部13的纵向扩展而穿过所述芯层13,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在内蒙皮部11与外蒙皮部12之间延伸。图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结构件的示意实施例中,虚线示出了单个剪力吸收芯层部33a的边缘性,或者芯层加强区域37的路线。图3所示的结构件实施例中,这样设置芯层加强区域37的路线,即,形成矩形剪力吸收芯层部33a,或者相反地,所述芯层包括由芯层加强区域37互连的剪力吸收芯层部33a。这一结构中,芯层加强区域37具体可连接至内蒙皮部11和外蒙皮部12,从而使得芯层加强区域37连接至内蒙皮部11和外蒙皮部12。
根据蒙皮壳B的一实施例,芯层加强区域37的厚度17a为蒙皮壳B在这一位置的宽度的0.1~2.0倍,其中垂直于所述蒙皮的纵向扩展测量所述厚度。
通过插入芯层加强区域37的加强装置10,可有效地防止或停止蒙皮壳的损坏(具体是以剪力吸收芯层13中形成开裂的形式)从芯层加强区域37的一侧转移到芯层加强区域的另一侧。
芯层加强区域37具体可包括这样的材料,即,其强度为芯层加强区域37的两倍。这一结构中,芯层加强区域37具体可包括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带有翼肋结构R的蒙皮壳B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连续排列的多个加强组件10可各自穿入至少一个芯层加强区域37。具体是,芯层加强区域37的纵向方向具体可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或沿翼肋结构R的整个长度延伸。这一结构中,芯层加强区域37可平行于纵向方向L-R或与之成角度地延伸。具体可在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延伸两个横向区域Z1,Z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至少一个芯层加强区域37,所示芯层加强区域37带有位于其上的加强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个加强装置10可设于此类加强区域37。图7示出了这样的示意实施例,即,X形设置的成对的加强组件10或10e,10f或结构穿过芯层加强区域37,其中加强组件10e,10f的中心部位于芯层加强区域17内。图7中,所述加强组件的X形布置的两个加强组件由标号10e和10f表示。多个沿芯层加强区域37的纵向方向布置的X形加强组件10可排列为沿基准纵向方向连续排列,并且相互跟随或相互抵靠及/或相互分开。
作为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代替或除此之外,可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并且沿芯层加强区域37的纵向方向设置连续排列的X形结构10-1,10-2,其中,连续排列的X形结构10-1,10-2设于在芯层加强区域37的两侧。图8所示的示意实施例中,在同一位置处,沿芯层加强区域17的纵向方向并且相对于芯层加强区域17相互相对地设置X形结构或加强组件10的成对加强组件10-1,10-2。在此处所谓的加强组件的“X形”结构中,所述X形加强组件结构沿各自的基准纵向方向相互分开,由此,图7,8,9,10a和10b中,所示一对加强装置中的一个加强装置包括虚线以表示这一加强装置位于各标绘出的平面之后。图8中,由标号10e和10f表示所述加强组件的X形结构的两个加强组件。图8中,芯层加强区域37的纵向方向从图8观察者垂直延伸至图面,而第一X形结构10-1位于芯层加强区域37的左手侧,第二X形结构10-2位于芯层加强区域37的右手侧。所示的示意实施例中,加强组件的位于芯层加强区域37上的端部穿入芯层加强区域37的区域。或者,加强组件的X形结构的加强组件也设为相邻于加强区域,即,离开一定的距离。示意实施例中,朝向芯层加强区域37的外端部与所示芯层加强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为这一位置处蒙皮壳B的厚度。作为这些示意实施例的变化,X形结构10-1,10-2或可位于芯层加强区域37的沿芯层加强区域37的纵向方向相对两侧上。
具体地,在两个加强组件的X形结构中,两个加强组件10e,10f可相互抵靠,或者两个加强组件10e,10f可通过其各自的中间部互连。由此,举例来说,加强组件10e,10f中的一个可包括容纳另一加强组件的容纳装置(例如,孔)。这一结构中,可这样连接两个加强组件10e,10f,即,其非旋转地互连以吸收剪力吸收芯层13中产生的剪应力及/或停止或防止在其中发生任何开裂。若芯层加强区域37的两侧中的第一侧发生损坏,则参考图7和8描述的本发明示意实施例会使得剪力层吸收芯层13的任何损坏而不会通过芯层加强区域37将损坏传递至位于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
一般而言,用于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加强装置的结构及/或设计可为相同。一般而言,可在芯层的端部区域56中这样设置加强组件10;10a,10b,10c,10d;10e,10f及/或加强装置中的至少一部分,即,其端部F1至少部分地穿入内蒙皮部11及/或外蒙皮部12,如图5a,5b,7,8,9,10a,10b,及11所示。内蒙皮部11或51(图6~10)及/或外蒙皮部12或52(图6~10)各可包括多个个蒙皮层(未图示)。这一结构中,具体可将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10a,10b,10c,10d中的一部分这样设于蒙皮壳B中,即,其端部F1至少部分地穿入内蒙皮部11或51及/或外蒙皮部12或52。
作为代替或者除此之外,多个加强组件10;10a,10b,10c,10d;10e,10f各自至少部分地穿入加强区域37。这一结构中,一个加强组件的一个端部F2穿过加强区域37或已经插入所述加强区域37(图4,5,和8)。
如图9,10a和10b所示,可在带有或不带有加强区域37的蒙皮壳B中沿基准纵向方向设置多个加强装置,其中各加强装置可由一组包括X形结构的加强组件10a,10b形成。这一结构中,可沿基准纵向方向连续排列地设置多对X形的加强组件(图9)。如图10a和10b所示,也可设置多行此类加强装置,其中沿横穿基准纵向方向的方向相邻设置。图10b示出了相邻设置的多行加强装置10-1,10-2可设计为,加强组件的纵向延伸从基准纵向方向看它们的端部交汇叠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带有根据所述之一实施例之结构件的流动体。根据本发明,所述结构件为主负荷承载结构部分,并且所述蒙皮壳及翼肋结构由此为主负荷承载结构件。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蒙皮壳B的在翼肋结构R之间二维延伸的区域,并且下文参考图6a和6b所示的示意实施例进行描述。由此,提供了流动体的结构件1,其带有至少一个蒙皮壳B以在结构件1外部形成流面,并且带有支撑结构T以附接各蒙皮壳B,其中如上述参考图1~5所述之蒙皮壳B形成为三明治形,并且包括内蒙皮部31,外蒙皮部32,和位于内蒙皮部31,外蒙皮部32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33或泡沫层,所述芯层二维地将内蒙皮部31与外蒙皮部32互连(图7,8)。这一结构中,在支撑组件T和翼肋结构R之间延伸并且位于内蒙皮部31与外蒙皮部32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33包括多个沿泡沫层或剪力吸收芯层33的纵向扩展相邻排列的剪力吸收芯层部33a。沿所述芯层的纵向方向L-V(图6a,6b)横穿剪力吸收芯层部33的纵向扩展而穿入所述芯层33的芯层加强区域37使得位于接触侧的剪力吸收芯层部33a互连在一起。
由此,芯层加强区域37的沿蒙皮壳B的纵向扩展的延伸以及沿芯层部33a的延伸可以有多种方式。与芯层加强区域37的沿蒙皮壳B的纵向扩展的路线相对应,图6a所示实施例中芯层部33a设置为棋盘状,并且在图6b所示实施例中芯层部33a设为与棋盘状结构相比沿纵向方向相互偏离。一般而言,芯层加强区域37这样延伸,即,芯层加强区域37,沿蒙皮壳B的纵向扩展看,触碰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的芯层补33a的横向边缘或角。
这一结构中,芯层加强区域37在内蒙皮部31与外蒙皮部32之间延伸。这一结构中,具体可设置为将芯层加强区域37连接至内蒙皮部31和外蒙皮部32,从而将芯层加强区域37连接至内蒙皮部31和外蒙皮部32。芯层加强区域37具体可包括这样的材料,即,其强度为芯层加强区域37的两倍。根据蒙皮壳B的一个实施例,芯层加强区域37的厚度17a为蒙皮壳B在这一位置的宽度的0.1~2.0倍,其中垂直于所述蒙皮的纵向扩展测量所述厚度。
芯层加强区域37具体可包括树脂。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结构件的示意实施例,其中虚线示出了单个剪力吸收芯层部33a的边缘线或芯层加强区域37的路线。
这一情况下,支撑结构T具体可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组件5,6(图6未示出)和至少一个连接至蒙皮壳B的翼肋结构R,各所述支撑组件沿结构件1的纵向方向L-S延伸,所述翼肋结构R用以将蒙皮壳B二维地支撑在支撑结构T(图1a,1b)上。
翼肋结构R的剖面具体可为T形。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翼肋结构R的示意实施例,包括:翼肋21和从翼肋21延伸出的凸缘组件22,凸缘组件22连接至蒙皮壳B的表面区并且附接至所述表面区。凸缘组件22的长度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延伸,并且凸缘组件22的沿翼肋结构的横穿方向Q-R延伸,其中翼肋21沿翼肋结构的宽度方向B-R从凸缘组件22凸出,所述宽度方向垂直于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和翼肋结构的横穿方向Q-R(图3)。
具体可根据参考图1和2所述的示意实施例设计支撑组件5,6。
根据图6的结构件实施例中,这样形成芯层加强区域37的路线,即,可形成矩形的剪力吸收形成部33a。这一结构中,设置多个具体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延伸的芯层加强区域37-1,37-2,37-3。本结构中,所谓“沿”具体系指可在芯层加强区域37-1,37-2,37-3的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延伸的定向相对于与翼肋结构的局部纵向方向L-R的定向或翼肋结构R的纵向方向的定向之间可形成有最大不超过30度的局部角度偏离。芯层加强区域37可为弯曲的或直的。图5中,作为例子,仅引入了与一个芯层加强区域37相关的芯层剪力吸收纵向方向L-V。此外,设置芯层加强区域37-4,其横穿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延伸的芯层加强区域37-1,37-2,37-3。由此,具体地,设置剪力吸收芯层部33a以形成蒙皮壳B。
根据本发明结构件的一个示意实施例,在剪力吸收芯层33中沿多个芯层加强区域37的周围区域Z结合入根据本发明的蒙皮壳B加强装置(例如,图6中,此类周围区域或中间区域包括标号Z)。这一结构中,沿加强区域的纵向方向L-V或沿中间区域Z的纵向方向的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10设置为连续排列。这一结构中,例如在两个翼肋结构R之间延伸的蒙皮壳B中,可沿在蒙皮壳B中延伸的芯层加强区域37并在该区域的两侧将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10结合入所述蒙皮壳B的剪力吸收芯层33中。一般而言,用于在芯层加强区域37的两侧设置加强装置10的周围区域可沿其纵向扩展进行延伸,并且最大延伸距离为芯层加强区域37的各个位置处的蒙皮壳B之厚度的两倍。
如前述参考图2和3所述,可将加强组件及/或加强装置10与芯层加强区域33结合入蒙皮壳B,由此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类似功能的组件。图6和7中,示出了两个位于芯层加强区域37旁边以及沿其设置的加强装置10。图7和8所示的加强装置10及其布置的实施例实现为类似于图2或3所示的加强装置10及其布置的实施例。可如参考图3和4所述地设置加强装置10或其加强组件的设计和布置。
这一情况下,根据本发明,具体可设置多个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设置的加强装置10,其沿加强区域的纵向方向L-V连续排列并且穿入芯层加强区域37。图8示出了示出了这样的示意实施例,即,X形的加强组件10或10e,10f对或结构穿入芯层加强区域37,其中加强组件10e,10f的中心部位于芯层加强区域17内。作为代替或除此之外,加强组件10也可沿芯层的加强区域纵向方向L-V位于芯层加强区域37的旁边。图7和图8中,所述加强组件的X形布置的两个加强组件由标号10e和10f表示。多个沿芯层加强区域37的纵向方向布置的X形加强组件10可排列为沿基准纵向方向连续排列,并且相互跟随或相互抵靠及/或相互分开。
作为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代替或除此之外,可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并且沿芯层加强区域37的纵向方向设置连续排列的X形结构10-1,10-2,其中,连续排列的X形结构10-1,10-2设于在芯层加强区域37的两侧。图8所示的示意实施例中,在同一位置处,沿芯层加强区域17的纵向方向并且相对于芯层加强区域17相互相对地设置X形结构或加强组件10的一对加强组件10-1,10-2。在此处所谓的加强组件的“X形”结构中,所述X形加强组件结构沿各自的基准纵向方向相互分开,由此,图7,8,9,10a和10b中,所示一对加强装置中的一个加强装置包括虚线以表示这一加强装置位于各标绘出的平面之后。图8中,由标号10e和10f表示所述加强组件的X形结构的两个加强组件。图8中,芯层加强区域37的纵向方向从图8观察者垂直延伸至图面,而第一X形结构10-1位于芯层加强区域37的左手侧,第二X形结构10-2位于芯层加强区域37的右手侧。所示的示意实施例中,加强组件的位于芯层加强区域37上的端部穿入芯层加强区域37的区域。或者,加强组件的X形结构的加强组件也设为相邻于加强区域,即,离开一定的距离。示意实施例中,朝向芯层加强区域37的外端部与所示芯层加强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为这一位置处蒙皮壳B的厚度。作为这些示意实施例的变化,X形结构10-1,10-2或可位于芯层加强区域37的沿芯层加强区域37的纵向方向相对两侧上。
参考图7~10b描述的本发明示意实施例会对剪力吸收芯层33造成某些损坏,若此类损坏发生在芯层加强区域37两侧中的第一侧,则无法通过芯层加强区域37而转移至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用于结构件1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所述蒙皮壳B在其二维延伸的内部区域以前述参考图1~5及5~7所示的方式形成为前述的三明治形状的组件。下文将参考图9和11描述本发明的这一方面,其中蒙皮壳B的内部区域50示出为:形成为三明治状组件的蒙皮壳B带有内蒙皮部51,外蒙皮部52,以及位于内蒙皮部51和外蒙皮部52之间并使之互连的剪力吸收芯层53。这些组件的特性如前所述。图9和10中,所示实施例的某些结构件和组件各自的标号与前图中表述某些功能和特性的标号相同。
根据本发明,具体是可沿蒙皮壳B的外边缘部60将穿过剪力吸收芯层53的加强装置10结合入将芯层的端部区域56。
可如参考图4和5或7和8所述地设计加强装置。这一结构中,具体可使用加强组件10e,10f的X结构。图9中,可设置沿结构件1的宽度方向B-S连续排列的两个X结构10-1和10-2。一般而言至少可沿沿结构件1的宽度方向B-S设置至少一个加强组件10具体是至少一个加强组件10的X结构。较佳地,沿结构件1的纵向方向L-S,换言之,沿剪力吸收芯层33的边缘55,可设置多个加强装置10或10-1及/或10-2。
作为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代替或除此之外,可沿翼肋结构的纵向方向L-R并且沿芯层加强区域37的纵向方向设置连续排列的X形结构10-1,10-2,其中,连续排列的X形结构10-1,10-2设于在芯层加强区域37的两侧。图5所示的示意实施例中,在同一位置处,沿芯层加强区域17的纵向方向并且相对于芯层加强区域17相互相对地设置X形结构或加强组件10的一对加强组件10-1,10-2。图5中,由标号10e和10f表示所述加强组件的X形结构的两个加强组件。图8中,芯层加强区域37的纵向方向从图6观察者垂直延伸至图面,而第一X形结构10-1位于芯层加强区域17的左手侧,第二X形结构10-2位于芯层加强区域17的右手侧。所示的示意实施例中,加强组件的位于芯层加强区域17上的端部穿入芯层加强区域37的区域。或者,加强组件的X形结构的加强组件也设为相邻于加强区域,即,离开一定的距离。示意实施例中,朝向芯层加强区域17的外端部与所示芯层加强区域之间的最大距离为这一位置处蒙皮壳B的厚度。作为这些示意实施例的变化,X形结构10-1,10-2或可位于芯层加强区域17的沿芯层加强区域17的纵向方向相对两侧上。
具体地,在两个加强组件的X形结构中,两个加强组件10e,10f可相互抵靠,或者两个加强组件10e,10f可通过其各自的中间部互连。由此,举例来说,加强组件10e,10f中的一个可包括容纳另一加强组件的容纳装置(例如,孔)。这一结构中,可这样连接两个加强组件10e,10f,即,其非旋转地互连以承受剪力吸收芯层13中产生的剪应力及/或停止或防止其中发生任何的开裂。
若芯层加强区域37的两侧中的第一侧发生损坏,则参考图7和8描述的本发明示意实施例会导致剪力层吸收芯层13损坏而不会通过芯层加强区域37将损坏传递至位于相对于第一侧的第二侧。
参考图3,3b,4b描述的本发明示意实施例会对剪力吸收芯层13造成某些损坏,若此类损坏发生在芯层加强区域17两侧中的第一侧,则无法通过芯层加强区域17而转移至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
具体可将根据本发明这一方面的蒙皮壳B容纳在支撑结构T中并且如图1a,1b,和2或图5a,5b,5c所述地固定至所述支撑结构T。根据本发明的这一方面,如参考图1a和1b所述,蒙皮壳B具体还可在支撑组件5,6与翼肋结构R之间延伸。视需要,作为代替或除此之外,剪力吸收芯层53可包括多个沿剪力吸收芯层53的纵向扩展相邻设置的剪力吸收芯层部53a(图9或10中未示),如前文参考图3~8所示。这一结构中,如参考图6所述,沿加强区域的芯层的纵向方向L-V横越剪力吸收芯层部33或63的纵向扩展而穿过所述芯层加强33的芯层加强区域37使得位于接触侧的各剪力吸收芯层部33a互连在一起。
根据本发明,在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63的从内部区域60观察的前方形成中间区域62,在所述中间区域62中,剪力吸收芯层53的厚度沿其边缘55的方向连续减小,并同时至少在剪力吸收芯层53的面向外蒙皮部52的一侧与外蒙皮部52之间或剪力吸收芯层53的面向内蒙皮部51的一侧与内蒙皮部之间形成单体中间层65的楔形区段。本示意实施例中,具体可在芯层的沿蒙皮壳B的外部边缘部30的端部区域67中结合入根据本实施例的加强装置10;10e,10f,所述加强装置10;10e,10f穿过剪力吸收芯层并且部分地穿入单体中间层65的两个楔形区段。
用于设置加强装置的芯层的端部区域56可从芯层的端部的边缘延伸,最大延伸距离可为芯层的端部的边缘处的蒙皮壳B之厚度的四倍。
一般而言,用于本发明的多个方面的加强装置的结构及/或设计可为相同。

Claims (21)

1.一种用于结构件(1)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所述蒙皮壳(B)在其二维延伸的内部区域(50)内形成为包括内蒙皮部(51)、外蒙皮部(52)及位于所述内蒙皮部(51)与所述外蒙皮部(52)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53)的三明治状组件,
其中,用于固定至支撑组件的所述蒙皮壳(B)包括具有外边缘(61)和连接区域(63)的外边缘部(60),所述连接区域(63)以所述内蒙皮部(51)和所述外蒙皮部(52)沿所述边缘(61)延伸,其中所述剪力吸收芯层(53)延伸直至外边缘部(60)之前,
其中,沿所述蒙皮壳(B)的外边缘部(60)在所述内部区域(50)内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56)中结合入多个加强装置(10;10a,10b,10c,10d;10e,10f),其中各所述加强装置沿所述剪力吸收芯层(53)的厚度方向至少穿过所述剪力吸收芯层(53)的85%,以改善所述蒙皮壳(B)在所述外边缘部处的抗裂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边缘部(60)的连接区域(63)设计为不包括芯层的连接区域(63),所述连接区域(63)以所述内蒙皮部(51)和所述外蒙皮部(52)沿所述边缘(61)延伸,在所述连接区域(63)处,所述内蒙皮部(51)和所述外蒙皮部(52)相互抵靠。
3.一种用于结构件(1)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壳(B)在其二维延伸的内部区域(50)内形成为包括内蒙皮部(51)、外蒙皮部(52)及位于所述内蒙皮部(51)与所述外蒙皮部(52)之间的剪力吸收芯层(53)的三明治状组件,所述蒙皮部二维地互连所述内蒙皮部(51)与所述外蒙皮部(52),
其中,为了固定至支撑组件,所述蒙皮壳(B)包括具有外边缘(61)的外边缘部(60)并包括:连接区域(63),所述连接区域(63)不具有芯层并以所述内蒙皮部(51)、所述外蒙皮部(52)及单体的中间层(65)沿所述边缘(61)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边缘部(66)中设有过渡区域(67),在所述过渡区域(67)中,所述单体的中间层(65)的厚度沿所述外边缘(61)的方向减小以减小所述蒙皮壳的剖面厚度。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内部区域(50)观察在所述不具有芯层的连接区域(63)的前方设置中间区域(62),在所述中间区域(62)中所述剪力吸收芯层(53)的厚度沿所述剪力吸收芯层(53)的边缘(55)的方向连续减小,同时在所述剪力吸收芯层(53)的面向所述外蒙皮部(52)的一侧与所述外蒙皮部(52)之间及/或所述剪力吸收芯层(53)的面向所述内蒙皮部(51)的一侧与所述内蒙皮部(51)之间形成所述单体中间层的剖面为楔形的区段。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蒙皮壳(B)的外边缘部(30)在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56)中结合入加强装置(10;10a,10b,10c,10d;10e,10f),其中各所述加强装置沿所述剪力吸收芯层的厚度方向至少穿过所述剪力吸收芯层的85%,以改进所述蒙皮壳(B)在所述外边缘部中的抗裂性。
7.如权利要求6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10;10a,10b,10c,10d;10e,10f)的朝向这样设置,即,各加强装置的纵向方向与该处所述蒙皮壳的厚度方向之间的角度在45度~10度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10;10a,10b,10c,10d;10e,10f)中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56)中这样设置,即,其端部(F1)至少部分地穿入所述内蒙皮部(11)及/或所述外蒙皮部(12)。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用于布置所述加强装置的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56)从所述芯层的端部的边缘开始延伸的最大距离为所述蒙皮壳(B)位于所述芯层的端部的所述边缘处的厚度的十倍。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作为加强装置(10),加强组件(10;10a,10b,10c,10d;10e,10f)设置成多组加强组件,所述多组加强组件位于所述蒙皮壳(B)的体积组件(V)中,其中所述体积组件(V)沿翼肋的纵向方向(L-R)连续排列,其中各组体积组件(V)包括至少两个加强组件(10;10a,10b,10c,10d;10e,10f)的组合,所述至少两个加强组件的朝向相对于所述蒙皮壳(B)的厚度方向(D-B)的最大偏离为30度,并且所述至少两个加强组件绕所述体积组件(V)的中心轴线规则或不规则地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蒙皮壳(B)的芯层的端部区域(56)中,沿所述外边缘部(60)的至少一个区域连续布置多个带有一组加强组件(10;10a,10b,10c,10d;10e,10f)的体积组件(V)。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10)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多对加强组件(10;10a,10b,10c,10d;10e,10f),沿所述蒙皮壳(B)的所述外边缘部(60)的纵向扩展方向观察,所述多对加强组件设置为X形。
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装置(10;10a,10b,10c,10d;10e,10f)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销形设计。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吸收芯层(53)在所述芯层的端部区域(56)中包括泡沫体。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吸收芯层(13)包括至少一个加强区域(37),其沿所述蒙皮壳(B)的外边缘部(60)延伸并横越所述剪力吸收芯层部(33)的纵向扩展,并穿过所述剪力吸收芯层(13),其中所述加强区域(37)包括这样的材料,其强度至少为所述剪力吸收芯层(33)之强度的两倍。
16.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吸收芯层包括多个板形芯层部,并且所述加强区域在所述芯层部之间延伸以连接所述芯层部。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区域(37)包括树脂并且用于连接所述蒙皮壳(B)中剪力吸收芯层(33)的多个芯层部。
18.如权利要求15,16或17所述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多个加强组件(10;10a,10b,10c,10d;10e,10f)至少部分地穿入所述加强区域(37)。
19.如权利要求18的主负荷承载蒙皮壳(B),其特征在于,加强组件(10;10a,10b,10c,10d;10e,10f)的一端插入所述加强区域(37),而余下的区段在所述剪力吸收芯层(33)中延伸。
20.一种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件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15中任一项附加地设计。
21.具有如权利要求20所述之结构件的流动体。
CN201180045269.6A 2010-07-20 2011-07-20 主负载蒙皮壳及带有该主负载蒙皮壳的结构件和流动体 Active CN1031537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6585710P 2010-07-20 2010-07-20
US36587310P 2010-07-20 2010-07-20
US36586310P 2010-07-20 2010-07-20
US36588210P 2010-07-20 2010-07-20
DE102010027695.2 2010-07-20
DE102010031688.1 2010-07-20
DE102010027696.0 2010-07-20
US61/365,873 2010-07-20
DE102010027695A DE102010027695A1 (de) 2010-07-20 2010-07-20 Strukturbauteil mit zumindest einer hauptlast-tragende Beplankungsschale und einer Trägerstruktur zur Befestigung der hauptlast-tragenden Beplankungsschale sowie Strömungskörper mit einem solchen Strukturbauteil
DE102010031690.3 2010-07-20
US61/365,863 2010-07-20
US61/365,882 2010-07-20
US61/365,857 2010-07-20
DE102010031690A DE102010031690A1 (de) 2010-07-20 2010-07-20 Beplankungsplatte für ein Strukturbauteil, Strömungskörper mit einer solchen Beplankungsplatte sowie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eines Materialschadens an einer Beplankungsplatte
DE102010027696A DE102010027696A1 (de) 2010-07-20 2010-07-20 Hauptlast-tragende Beplankungsschale sowie Strukturbauteil mit zumindest einer hauptlast-tragenden Beplankungsschale
DE102010031688A DE102010031688A1 (de) 2010-07-20 2010-07-20 Hauptlast-tragende Beplankungsschale sowie Strukturbauteil und Strömungskörper mit einer solchen hauptlast-tragenden Beplankungsschale
PCT/EP2011/003643 WO2012010306A1 (de) 2010-07-20 2011-07-20 Hauptlast-tragende beplankungsschale sowie strukturbauteil und strömungskörper mit einer solchen hauptlast-tragenden beplankungsscha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3782A true CN103153782A (zh) 2013-06-12
CN103153782B CN103153782B (zh) 2017-02-15

Family

ID=45496539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53006A Pending CN103118943A (zh) 2010-07-20 2011-07-20 结构性部件的加衬板、具有这种加衬板的流动体和监控这种加衬板上的材料损坏的设备
CN201180045272.8A Active CN103118940B (zh) 2010-07-20 2011-07-20 具有至少一个主负荷承载蒙皮外壳和联接该主负荷承载蒙皮外壳的支撑结构的结构件以及具有这种结构件的流动体
CN201180045269.6A Active CN103153782B (zh) 2010-07-20 2011-07-20 主负载蒙皮壳及带有该主负载蒙皮壳的结构件和流动体
CN201180045258.8A Active CN103118939B (zh) 2010-07-20 2011-07-20 主负荷承受蒙皮壳和具有主负荷承受蒙皮壳的结构性部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53006A Pending CN103118943A (zh) 2010-07-20 2011-07-20 结构性部件的加衬板、具有这种加衬板的流动体和监控这种加衬板上的材料损坏的设备
CN201180045272.8A Active CN103118940B (zh) 2010-07-20 2011-07-20 具有至少一个主负荷承载蒙皮外壳和联接该主负荷承载蒙皮外壳的支撑结构的结构件以及具有这种结构件的流动体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5258.8A Active CN103118939B (zh) 2010-07-20 2011-07-20 主负荷承受蒙皮壳和具有主负荷承受蒙皮壳的结构性部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9371128B2 (zh)
EP (4) EP2595878B1 (zh)
CN (4) CN103118943A (zh)
WO (4) WO20120103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1681A (zh) * 2017-12-15 2018-05-2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具有斜坡过渡区的混合夹芯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8943A (zh) 2010-07-20 2013-05-22 空中客车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结构性部件的加衬板、具有这种加衬板的流动体和监控这种加衬板上的材料损坏的设备
EP2818415B1 (en) * 2013-06-27 2019-01-02 Airbus Operations GmbH Panel member for an airframe
EP2842865B1 (en) * 2013-08-28 2019-12-18 Airbus Operations GmbH Window panel for an airfram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JP6169465B2 (ja) 2013-10-02 2017-07-2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継手及び航空機構造
DE102013223262A1 (de) * 2013-11-14 2015-05-21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Überprüfen eines Bauelements
ES2848224T3 (es) * 2014-01-20 2021-08-05 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As Indicador de delaminación
TWI666359B (zh) * 2014-03-31 2019-07-21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染色人工皮革及其製造方法
CN103954416B (zh) * 2014-04-29 2017-05-03 北京交通大学 泡沫夹芯结构受撞击后的挠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DE102014015976A1 (de) 2014-10-31 2016-05-04 Airbus Defence and Space GmbH Verbundkonstruktion für eine erhöhte Lebensdauer
CN104554701B (zh) * 2015-01-23 2016-07-0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缝合技术增强泡沫夹芯帽型加筋壁板结构及其成型方法
AT517198B1 (de) * 2015-04-24 2021-12-15 Facc Ag Steuerflächenelement für ein Flugzeug
DE102015111936A1 (de) 2015-07-22 2017-01-26 Airbus Operations Gmbh Sandwichstruktur
FR3040684A1 (fr) * 2015-09-04 2017-03-10 Airbus Operations Sas Nervure simplifiee pour caisson central de voilure d'aeronef.
GB2565351A (en) * 2017-08-11 2019-02-13 Airbus Operations Ltd Panel assembly
US10656081B2 (en) 2017-10-18 2020-05-19 The Boeing Company Synchronized phased array and infrared detector system for moisture detection
US10422742B2 (en) * 2017-10-18 2019-09-24 The Boeing Company Moisture detection system
US10906659B2 (en) * 2018-04-03 2021-02-02 Rohr, Inc. Structured panel with structural reinforcement(s)
DE102018120905A1 (de) * 2018-08-27 2020-02-27 Wobben Properties Gmbh Faserverbundhalbzeug, Faserverbundbauteil, Rotorblattelement, Rotorblatt und Windenergieanlage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Faserverbundhalbzeugs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Faserverbundbauteil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0065A (en) * 1987-10-15 1990-03-20 The Boeing Company Reinforced honeycomb core sandwich panel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5736222A (en) * 1995-11-01 1998-04-07 The Boeing Company Interlaced Z-pin structures
EP0904929B1 (en) * 1997-09-25 2002-11-20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for forming a caul plate during moulding of a part
US20060188696A1 (en) * 2005-02-24 2006-08-24 The Boeing Company Reinforced rampdown for composite structural member and method for same
CN201254685Y (zh) * 2008-07-17 2009-06-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桥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03485A (en) 1970-02-16 1974-04-09 Battelle Development Corp Indicating coating for locating fatigue cracks
DE2132446A1 (de) * 1971-06-30 1973-01-18 Ver Flugtechnische Werke Sandwichplatte mit querkraftanschluss
US3837985A (en) * 1972-02-24 1974-09-24 Whittaker Corp Multi-directional reinforced composit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GB2029019A (en) * 1978-08-12 1980-03-12 British Aerospace Crack detection means
US4350728A (en) * 1980-10-02 1982-09-2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Cross reinforcement in a graphite-epoxy laminate
US4331723A (en) * 1980-11-05 1982-05-25 The Boeing Company Advanced composite
US4484132A (en) * 1981-03-09 1984-11-20 Crites Nelson A Crack detecting system
US4584230A (en) * 1985-07-08 1986-04-22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foam resin panel with integral reinforcement
US5182158A (en) * 1990-02-02 1993-01-26 Schaeffer Bernarr C Lightweight sandwich panel
US5330092A (en) * 1991-12-17 1994-07-19 The Boeing Company Multiple density sandwich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US5789061A (en) * 1996-02-13 1998-08-04 Foster-Miller, Inc. Stiffener reinforced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5876652A (en) * 1996-04-05 1999-03-02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for improving pulloff strength in pin-reinforced sandwich structure
US6050208A (en) * 1996-11-13 2000-04-18 Fern Investments Limited Composite structural laminate
EP0891859B1 (de) * 1997-07-18 2003-04-16 Alca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AG Verbundplatte
US5969260A (en) * 1998-03-30 1999-10-19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Remotely interrogata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efects in structural members
FR2777496B1 (fr) * 1998-04-17 2000-08-04 Sunkiss Aeronautique Procede d'obtention, reparation ou reconstruction d'un objet avec une piece ou materiau composite
US6291049B1 (en) * 1998-10-20 2001-09-18 Aztex, Inc. Sandwich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178825B1 (en) 1999-06-28 2001-01-30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Honeycomb shear testing method
JP3243461B2 (ja) * 1999-07-30 2002-01-07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サンドイッチ構造
DE19945557A1 (de) 1999-09-23 2001-03-29 Daimler Chrysler Ag Profilverstärktes Bauelement
US6821368B2 (en) * 2001-10-09 2004-11-23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Co-bonded joint with Z-pins
US7197852B2 (en) * 2002-09-20 2007-04-03 The Boeing Company Internally stiffened composite panels and methods for their manufacture
US20070062300A1 (en) 2003-09-25 2007-03-22 Dorfman Benjamin F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raining-stress sensors and smart skin for air craft and space vehicles
US8506743B2 (en) 2004-03-17 2013-08-13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Composite sandwich structure with integrated reinforcement area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US7080805B2 (en) * 2004-05-05 2006-07-25 The Boeing Company Stiffened structur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7511134B1 (en) * 2004-09-22 2009-03-31 Jfc Technologies Method for preparing N-acetylglucosamine
JP4657189B2 (ja) * 2006-11-02 2011-03-2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飛行機の翼構造
DE102006056568A1 (de) 2006-11-30 2008-06-05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Kernstruktu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Kernstruktur
US7891096B2 (en) 2007-01-23 2011-02-22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reinforcing a foam material as well as a sandwich component
EP2108083B1 (en) 2007-01-25 2012-11-07 Bladena ApS Reinforced blade for wind turbine
WO2008144023A1 (en) * 2007-05-18 2008-11-27 Gkn Aerospace Services Structures Corporation Smart composite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8431214B2 (en) * 2007-07-31 2013-04-30 The Boeing Company Composite structure having reinforced cor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8512853B2 (en) * 2007-07-31 2013-08-20 The Boeing Company Composite structure having reinforced core
GB0813584D0 (en) * 2008-07-25 2008-09-03 Airbus Uk Ltd Method of stiffening a rib
DE102010026696A1 (de) 2010-07-06 2012-01-12 Nadja Knop Fettstift zur medizinischen Applikation von Wirkstoffen auf den Rand des Augenlides
DE102010027695A1 (de) 2010-07-20 2012-01-26 Airbus Operations Gmbh Strukturbauteil mit zumindest einer hauptlast-tragende Beplankungsschale und einer Trägerstruktur zur Befestigung der hauptlast-tragenden Beplankungsschale sowie Strömungskörper mit einem solchen Strukturbauteil
CN103118943A (zh) 2010-07-20 2013-05-22 空中客车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结构性部件的加衬板、具有这种加衬板的流动体和监控这种加衬板上的材料损坏的设备
DE102010031690A1 (de) 2010-07-20 2012-01-26 Airbus Operations Gmbh Beplankungsplatte für ein Strukturbauteil, Strömungskörper mit einer solchen Beplankungsplatte sowie Vorrichtung zur Überwachung eines Materialschadens an einer Beplankungsplatte
DE102010031688A1 (de) 2010-07-20 2012-01-26 Airbus Operations Gmbh Hauptlast-tragende Beplankungsschale sowie Strukturbauteil und Strömungskörper mit einer solchen hauptlast-tragenden Beplankungsschale
DE102010027696A1 (de) 2010-07-20 2012-01-26 Airbus Operations Gmbh Hauptlast-tragende Beplankungsschale sowie Strukturbauteil mit zumindest einer hauptlast-tragenden Beplankungsschal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0065A (en) * 1987-10-15 1990-03-20 The Boeing Company Reinforced honeycomb core sandwich panel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5736222A (en) * 1995-11-01 1998-04-07 The Boeing Company Interlaced Z-pin structures
US5958550A (en) * 1995-11-01 1999-09-28 The Boeing Company Z-pin-reinforced sandwich structure
EP0904929B1 (en) * 1997-09-25 2002-11-20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for forming a caul plate during moulding of a part
US20060188696A1 (en) * 2005-02-24 2006-08-24 The Boeing Company Reinforced rampdown for composite structural member and method for same
CN201254685Y (zh) * 2008-07-17 2009-06-10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复合材料桥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1681A (zh) * 2017-12-15 2018-05-2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具有斜坡过渡区的混合夹芯结构及其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10304A1 (de) 2012-01-26
WO2012010306A1 (de) 2012-01-26
EP2595878A1 (de) 2013-05-29
US20130273301A1 (en) 2013-10-17
CN103118940B (zh) 2017-01-18
EP2595878B1 (de) 2017-05-03
EP2595877B1 (de) 2016-05-11
WO2012010307A1 (de) 2012-01-26
EP2595876B1 (de) 2016-07-06
US9371128B2 (en) 2016-06-21
CN103118940A (zh) 2013-05-22
US20130266756A1 (en) 2013-10-10
US20140000381A1 (en) 2014-01-02
WO2012010305A1 (de) 2012-01-26
CN103118943A (zh) 2013-05-22
CN103118939B (zh) 2016-01-20
EP2603430A1 (de) 2013-06-19
CN103118939A (zh) 2013-05-22
EP2595877A1 (de) 2013-05-29
EP2603430B1 (de) 2017-11-15
US9296463B2 (en) 2016-03-29
EP2595876A1 (de) 2013-05-29
US20140050884A1 (en) 2014-02-20
CN103153782B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3782A (zh) 主负载蒙皮壳及带有该主负载蒙皮壳的结构件和流动体
US8047465B2 (en) Composite anti-crash structure with lateral retention, for an aircraft
CN102481971B (zh) 复合材料构造体、具备该构造体的航空器主翼及航空器机身
ES2566168T3 (es) Estructura aeronáutica con elementos de refuerzo integrados
CN205186058U (zh) 车辆框架组件和碰撞盒
CN103661608A (zh) 车辆
CN103052553A (zh) 用于轨道交通工具的轻重量复合座舱结构
US20150203187A1 (en) Continuously Curved Spa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103180207A (zh) 复合材料构造体、具备该复合材料构造体的航空器主翼及航空器机身
ES2874700T3 (es) Chasis para un vehículo
US20150225063A1 (en) Energy-Absorbing Beam Member
ES2315109B1 (es) Herraje con cajon de torsion, de material plastico reforzado con fibras de carbono, para acoplar un conjunto motor de accionamiento / husillo para el trimado de un estabilizador horizontal de una aeronave.
CN103201167A (zh) 复合材料构造体、具备此构造体的飞机主翼及飞机机身
CN110294097A (zh) 一种新型胞格蜂窝的吸能缓冲装置
CN109050666A (zh) 一种纵梁结构、车架结构及多层纵梁结构
CN103625630A (zh) 对于飞行器的具有增强壳结构的纤维增强翼盒的无源载荷减小
ES2785568T3 (es) Ajuste de tensión de esquina
KR101081770B1 (ko) 허니컴 샌드위치 패널
CN106394575A (zh) 具有夹层板状构件的交通工具
WO2010049570A2 (es) Herraje para trimado de estabilizador horizontal de una aeronave.
CN104097649A (zh) 用于车辆的顶板结构
US20160311188A1 (en) Lightweight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lightweight structure
US9764815B2 (en) Aircraft fuselage structure
CN206889425U (zh) 蜂窝夹层结构等强度连接结构
CN106114818A (zh) 结构部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