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51225A - 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51225A
CN103151225A CN2012102544114A CN201210254411A CN103151225A CN 103151225 A CN103151225 A CN 103151225A CN 2012102544114 A CN2012102544114 A CN 2012102544114A CN 201210254411 A CN201210254411 A CN 201210254411A CN 103151225 A CN103151225 A CN 103151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se portion
cut
folded
plat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544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51225B (zh
Inventor
新开哲夫
柿本俊行
桝井保幸
山下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51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1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51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51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44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 H01H9/443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using blow-out magnet using permanent magne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2Electromagnet, transformer or induc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具有简单结构、易于制造并且不增大成本的技术。待被压配合到在基部中形成的端子孔中的端子构件,包括压配合部分和端子部分,所述压配合部分待被压配合在端子孔中,所述端子部分从压配合部分延伸且从基部突出。端子部分通过折叠板状体使得折叠部分搭叠平面部分而形成。折叠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分别在接近压配合部分的边缘处具有从基部延伸的切除部分。密封剂能够经由切除部分注入到端子孔中。

Description

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电磁继电器和制造电磁继电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众所周知如下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共用端子被对折并将其插入基部的通孔中,然后密封所述通孔(例如,参见日本专利No.3213978)。该端子结构中可能具有的问题是:由于端子被对折,因此在端子的弯折部分中形成气隙。因此,为解决该问题,在端子的中间形成线形空间通路,然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密封剂填充该空间通路。
然而,在常规的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是:该结构复杂且难以制造,这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被设计以用来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具有简单结构、易于制造且不增加成本的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电磁继电器和制造电磁继电器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一种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该端子构件将被压配合到形成在基部中的端子孔中,其中:
端子构件包括压配合部分和端子部分,所述压配合部分被压配合到所述端子孔中,所述端子部分从所述压配合部分延伸且从所述基部突出,
端子部分通过折叠的板状体构造,使得折叠部分搭叠在平面部分上,
折叠部分在所述折叠部分的接近压配合部分的边缘处具有切除部分,所述切除部分从基部延伸,和
密封剂能够经由所述切除部分注入到所述端子孔中。
依据这种结构,密封剂能够经由从基部延伸的切除部分自然地注入所述端子孔。因此,所述端子孔能够被有效地密封并且密封性能能够被提高。端子部分具有简单的结构,该结构通过折叠板状体而使折叠部分搭叠在平面部分上以及通过提供切除部分到折叠部分形成。因此,端子部分能够以低成本制造。
端子部分可以构造成使得所述板状体的两侧都被折叠以搭叠在平面部分上,并且折叠部分在其相对侧边处分别具有切除部分。
依据这种结构,能够在平面部分和每个折叠部分之间的边界区域处执行经由切除部分装载密封剂的操作,使得端子孔能够在稳定状态下被更流畅地密封。
切除部分优选地具有倾斜的边缘,该倾斜的边缘将从基部延伸的切除部分的一部分与所述端子孔的内侧结合。
该结构允许经由切除部分被注入端子孔的密封剂沿着所述倾斜的边缘流畅地流过一段短的距离。
所述切除部分优选地通过切除从基部延伸的部分中的两个折叠部分的相对侧边而形成,使得所述切除部分和所述平面部分形成密封剂容器。
该结构允许不能保留在所述端子孔并由此溢流的过剩的密封剂在密封剂容器中固化,从而阻止过剩的密封剂不利地影响其它部分。
在每一切除部分的各部分中,形成密封剂容器的部分可形成为比其它部分宽。
这种结构增大了密封剂在端子孔以外位置处的流动阻力,使得密封剂向其它位置的流动能够被可靠地阻止。
端子构件优选地包括接触片部分,该接触片部分从基部的与端子部分突出侧相反的一侧突出。所述接触片弹性地可变形并且在所述接触片的前端处具有触头。
依据这种结构,板状体在所述接触片部分处以其原始形态使用,并且在所述端子部分处被折叠从而能够获得希望的厚度和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具有固定接触片的电磁继电器,所述固定接触片具有上述结构中的任一结构。
根据本发明,端子部分包括平面部分和折叠部分,所述折叠部分从板状体的两侧被折叠以便搭叠在所述平面部分上,其中折叠部分具有从基部延伸的切除部分。因此,端子部分具有简单结构并且能够以低成本制成。此外,密封剂能够经由所述切除部分被有效地注入到端子孔中,从而能够显著地提高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的一种透视图;
图2是图示了一种状态的透视图,在该状态中,图1的结构被拆开使得外壳和消除电弧构件彼此分离;
图3是图示了仅外壳被从图1的结构除去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是图1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图示了从相对侧看的图4的状态的分解透视图;
图6A是图示从上方看的基部的透视图,并且图6B是图示了从下方看的基部的透视图;
图7是图2中所示的一个电磁块和一个可移动铁制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8是图2中所示的电磁块和可移动铁制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图示了一种状态的截面图,在该状态中,当继电器触头闭合时,外壳从图1的结构除去;
图10是图示了一种状态的截面图,在该状态中,当触头断开时,外壳从图1的结构除去;
图11是图3的接触开关单元的放大透视图;
图12是图示图4的电磁块的吸引力曲线并且图示了作用在可移动接触片上的力的改变的曲线图;
图13A是图示了在处理固定接触片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并且图13B是图示了在处理所述固定接触片之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14是图示了当从底部表面侧看时图3的一部分的放大的局部透视图,其中安装了固定接触片;和
图15是图示了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固定接触片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注意,在下面的描述中,根据需要使用了标示具体方向和位置的术语(例如,术语包括“上”、“下”、“侧边”和“端部”)。使用这些术语的目的在于有助于参考附图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应受这些术语的含义的限制。在下文中的描述仅表示本发明的基础的示例,并不意图限定本发明、本发明的应用以及本发明的使用。
1.总体结构
图1至5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磁继电器。简言之,关于该电磁继电器,电磁块2、接触开关单元3和可移动铁制件4被安装在基部1上,并且整个结构被包装在外壳5中。
1-1.基部1
如图6A和图6B所示,基部1在平面图中是长方形的,并且通过利用合成树脂材料执行成型工艺形成。在基部1中,存在两个安装区域,该两个安装区域包括在纵向上布置的第一安装部分6和第二安装部分7。下文中,沿着较长侧延伸的纵向方向称为X轴,沿着较短侧延伸的横向方向称为Y轴,并且沿着高度延伸的方向称为Z轴。
第一安装部分6是为用于稍后说明的电磁块2的安装而保留的区域,并且以如下方式构造成:支撑凹部10形成在凹槽9中,凹槽9由在基部1的上部表面上形成的第一外周壁8以及第二安装部分7包围。在凹槽9的底部中,从上侧完全穿过凹槽9的底部到达下侧的一对线圈端子孔11分别形成在支撑凹部10的在基部1的横向(YY’方向)上的两侧处。在基部1的下部表面中,形成其中每个都带有四个锥形侧表面的凹形的密封部分,使得每个凹形的密封部分形成在一位置处的周围区域中,其中该位置为线圈端子孔11打开的位置。
引导部分12(在基部1的纵向上)形成在支撑凹部10附近。引导部分12包括:一对引导壁13,所述引导壁13形成为与较短侧方向(YY’方向)对应;和绝缘壁14,所述绝缘壁14连接该一对引导壁13。其中的每一个均垂直地延伸的导向槽15分别形成在与引导壁13相对的表面中。稍后描述的轭架(yoke)41的两侧由两个导向槽15引导。此外,凹形的引导部分16形成在由引导壁13和绝缘壁14围绕的中央部分处。稍后描述的铰链弹簧(hinge spring)44的待引导部分50位于凹形的引导部分16中。
第二安装部分7是为接触开关单元3保留的区域,并且具有与第一安装部分6的第一外周壁8相同高度的底座17形成在第二安装部分7中。在底座17中形成在YY’方向上延伸的狭缝状第一端子孔18。第一端子孔18仅在形成连通部分19的两个位置处穿过基部1的底部,并且稍后描述的可移动接触片52被压配合到第一端子孔18中。第二外周壁20形成在底座17的除了接近第一安装部分的一侧之外的三个侧边处。第二外周壁20的布置在X’方向侧的侧边上的一部分相对地厚,并且具有一对狭缝状第二端子孔21,所述第二端子孔在YY’方向上延伸且被布置在YY’方向上。每个第二端子孔21以如下方式形成:打开在基部1的上部表面中形成的凹形的部分的底部表面,而保留凹形的部分的底部表面的中央部分。当稍后描述的固定接触片51被压配合到各自的第二端子孔21中以便被固定时,压配合部分53的下边缘与底部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在插入位置处的定位。每一第二端子孔21位于基部1的在X’方向上的短侧附近,并且在下部表面的开口和短侧之间的距离小。此外,如图14中图示的,从每个第二端子孔21的开口的位置向基部1的短侧延伸的凹槽1a形成在基部1的下部表面中。凹槽1a的底部表面以山峰状逐渐变细,也就是说,凹槽1a在其中央处最深。
1-2.电磁块2
如图7和8中图示的,电磁块2是通过利用线轴23将线圈24绕铁芯22缠绕线圈24形成的结构。
铁芯22是电磁材料的棒。至于铁芯22,凸缘(flange)状磁极部分25形成在铁芯22的下端处,并且轭架41被紧固到铁芯22的上端。
线轴23通过利用合成树脂材料执行成型工艺获得,并且包括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中心孔26的圆筒形管筒27和分别在圆筒形管筒27的上端和下端处形成的凸缘(上端凸缘28和下端凸缘29)。
在上端凸缘28的上部表面中,形成减荷槽(relief groove)30并且开放中心孔26。稍后描述的轭架41的端部布置在减荷槽30中。中心孔26此外在下端凸缘29中开放并且铁芯22能够从下端凸缘29被插入中心孔26中。
端子附接部分31分别被设在下端凸缘29的两侧处,并且端子保持孔32分别形成于此。稍后描述的线圈端子36分别被压配合在端子保持孔32中并且被固定到端子保持孔32。梯状部分33分别形成在端子附接部分31的端部的两侧上,以及分别形成在线圈端子36的线圈绕组部分39上,其中,线圈端子36被压配合在端子保持孔32中以被稳固的伸出到梯状部分33的上方。此外,下端凸缘29具有导向槽34,导向槽34经由从管筒27到其侧端表面的路径与梯状部分33连通。绕管筒(trunk)27缠绕的线圈24的端部(线圈24的起始端)布置在导向槽34中,并且线圈24绕线圈端子36的线圈绕组部分39缠绕,所述线圈端子36伸出超过梯状部分33。一对引导凸起部35以预定间隔设在下端凸缘29的底部表面中。引导凸起部35用来通过被置于基部1的支撑凹部10中来相对于基部1定位线轴23,即定位电磁块2。
线圈端子36是导电材料的板状体,并且它的下端部分朝着底部逐渐变细,使得宽度和厚度向着底部渐进地减小。线圈端子36具有压配合部分37,压配合部分37从板状体的表面通过在上端部分处的压制工艺展开,并且在压配合部分37的上侧上的线圈端子36的一部分形成为宽的宽度部分38。线圈绕组部分39从所述宽的宽度部分38的一端伸出。
线圈24绕线轴23的管筒27缠绕,并且绝缘片40附接到线圈24的外周表面。线圈24的一端布置在线轴23的导向槽34中,并且线圈24然后绕线轴23的管筒27缠绕。之后,线圈24的两端都绕线圈端子36的线圈绕组部分39缠绕,然后被焊接固定。
轭架41被紧固到铁芯22的端部。
轭架41用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具有大致L形形状的弯折体。轭架41的端部设有开口41a,从而铁芯22的端部被插入开口41a中以被紧固到轭架41的端部。轭架41的另一端是宽的宽度部分,并且突出部分42被分别设在宽的宽度部分的下端的两侧处。稍后描述的可移动铁制件4位于两个突出部分42之间,并且突出部分42的一个角部用作可移动铁制件4可移动地支撑在其上的支点(fulcrum)。在轭架41的中央部分中,两个紧固突出43被形成在轭架41的外表面上并且它们被布置在垂直线上。
铰链弹簧44通过使用突出43被紧固到轭架41的中央部分。然而,将铰链弹簧44固定到轭架41的方法不局限于紧固,而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诸如超声波焊接、电阻焊接、激光焊接,或其他类似方法等。
铰链弹簧44包括接头部分45,接头部分45与轭架41的中央部分的外表面接触。接头部分45在两个位置处具有通孔45a并且轭架41的突出43被插入通孔45中以被紧固。
接头部分45的上侧是弹性接触部分46,该弹性接触部分46以预定角度延伸,如同弹性接触部分46距离轭架41的中央部分的外表面逐渐变远一样。弹性接触部分46构造成能够与提供给稍后描述的可移动铁制件4的卡式构件65的压力接收部分相接触。弹性接触部分46减小了在可移动铁制件4返回到缺省位置时产生的碰撞噪声。
接头部分45的下侧是弹性支撑部分49,弹性支撑部分49包括:第一倾斜部分47,该第一倾斜部分47在预定角度延伸,如同距离轭架41的中央部分的外表面逐渐地变远一样;和第二倾斜部分48,该第二倾斜部分48从第一倾斜部分47以预定角度延伸,如同其距离轭架41逐渐地变得更近一样。弹性支撑部分49的第二倾斜部分48与稍后描述的可移动铁制件4压力接触,从而可移动铁制件4被有弹性地、可转动地支撑在弹性支撑部分49上。
弹性支撑部分49的下侧用作待被引导部分50,待被引导部分50在可移动铁制件4弹性地支承在弹性支撑部分49的状态下在垂直方向上向下延伸。待被引导部分50被布置在形成于基部1的第一安装部分6中的凹形的引导部分16中,并且由凹形的引导部分16引导,从而阻止铰链弹簧44错位。
1-3.接触开关单元3
如图4和图5中图示的,接触开关单元3包括固定接触片51和可移动接触片52,其中每个通过对诸如铜的导电材料执行压力加工而获得。
固定接触片51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密封结构的端子构件的示例,并且包括压配合部分53、从压配合部分53向下延伸的端子部分54和从压配合部分53向上延伸的接触片部分55。
压配合部分53设有扩展部分56,扩展部分56通过使用压力加工工艺从压配合部分53的一个表面展开。压配合部分53通过使用该扩展部分56被压配合到基部1的第二端子孔21中。
端子部分54通过折叠近乎长方形平板两侧而将如图13A所示的近乎长方形形状的平板转变为图13B所示的板状而形成,其中所述平板连接到窄的宽度部分54b,窄的宽度部分54b由在所述平板两侧处形成的弧状切口部分54a形成。也就是说,端子部分54是板状体,包括:连接到压配合部分53的平面部分54c和折叠至搭叠在平面部分54c上的折叠部分54d。板状端子部分54具有比压配合部分53小的宽度并且从中心线偏离。此外,端子部分54具有约为接触片部分55的厚度的两倍的厚度,从而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此外,切口部分54a便于折叠部分54d的折叠。
在端子部分54的中央部分中,在折叠部分54d之间存在在纵向上延伸的预定间隙,使得通过折叠部分54d和平面部分54c形成凹槽54e。此外,在折叠部分54d和平面部分54c的前端部分处,相对的外表面逐渐接近它们各自的搭叠表面,从而使板厚度向着前边缘减小。前端部分作用为插入部分54f。每一个折叠部分54d中的上端部分具有由倾斜边缘54g和L形边缘54h构成的切除部分54i,其中倾斜边缘相对于前端部分向着端子部分的中央部分逐渐倾斜并且L形边缘54h被布置在凹槽54e附近。然后,在端子部分54压配合到基部1中的状态下,压配合部分53的下边缘与基部1的第二端子孔21的底部接触,以使此后端子部分54不被进一步按压插入。结果,至于端子部分54,从基部1的下部表面延伸的部分包括L形边缘54h和切除部分54i的倾斜边缘54g的一部分。在两个折叠部分54d彼此面对的位置处,密封剂容器54j由平面部分54c的表面和L形边缘54h形成,从而阻止密封剂流到端子部分54的前端部分。
接触片部分55形成在端子部分54的相对侧上并且与端子部分54未对准。由于端子部分具有搭叠的折叠构造,允许接触片部分具有使得接触片部分弹性地可变形的小的厚度。接触片部分55的中央部分设有狭缝55a,并且接触片部分55的上端部分设有通孔,固定触头57被紧固在所述通孔中。
可移动接触片52包括压配合部分58和一对分别从压配合部分58的两侧向上延伸的接触片部分59。在压配合部分58的垂直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处,在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扩展部分60如在固定接触片51中一样形成。扩展部分60能够被压配合到基部1的第一端子孔18中。此外,向下突出的一对突出61分别形成在压配合部分58的下边缘的两端处。接触片部分59在接近压配合部分58的位置处弯折,并且具有在接触片部分59的上端部分处的通孔59a,并且可移动触头62通过通孔59a被紧固。可移动接触片52布置成使得:可移动触头62能够移动接近和背离固定接触片51的固定触头57,所述固定接触片在压配合部分58被压配合到基部1的第一端子孔18中的状态下,被压配合到第二端子孔21中可移动触头。
1-4.可移动铁制件4
可移动铁制件4以如下方式形成:对磁性材料的板执行压力加工,使得所述板变成L形,如图7和8中所示。可移动铁制件4的端部是将被吸引到铁芯22的磁极部分25的待被吸引部分63。待被吸引部分63的前端部分和基部部分具有小的宽度,从而能够避免形成在轭架41的下端部分的突出部分42和形成在线轴23的底部表面的引导部分35之间的干扰。可移动铁制件4的另一端部设有开口64。铰链弹簧44穿过开口64并且与待被吸引部分63的角部分压力接触。可移动铁制件4的另一端部具有小的宽度,并且卡式构件65与布置在开口64的上侧上的可移动铁制件4的上部一体形成。
卡式构件65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在卡式构件65的一个表面上,第一突出部分66分别形成在可移动铁制件4的上端部分的两侧处,并且第二突出部分67形成在第一突出部分66的上侧处,其中,与卡式构件65一体形成的可移动铁制件4的上端部分从所述卡式构件65的一个表面暴露。当可移动铁制件4的待被吸引部分63从铁芯22的磁极部分25分离时,铰链弹簧44的弹性接触部分46碰撞第二突出部分67,并且在此碰撞之后,第一突出部分66接触轭架41。在卡式构件65的另一个表面上,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突出部分68以预定间隔形成在宽度方向上。突出超过突出部分68的按压部分69分别被形成在突出部分68的上端处,从而按压部分69能够按压可移动接触片52的接触片部分59的上端。突出超过另一个表面并且向下延伸的遮蔽(shield)壁70形成在卡式构件65的下端部分处。
1-5.外壳5
外壳5具有如图2中所示在下端处开口的盒子形状并且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外壳5具有在上部表面的角部处的密封孔71。在密封了基部1和外壳5的配合部分之后,通过熔焊(heat sealing)闭合密封孔71。在外壳5的上部表面的密封孔71的相对侧上的边缘处,狭缝状凹形的部分72分别被形成在两个侧边部分和中央部分处。从外壳5的上部表面凹进的凹槽73形成在每两个凹形的部分72之间,并且突出74形成在凹槽73的表面的中央部分处。
消除电弧构件75使用凹形的部分72和凹槽73附接到外壳5。
消除电弧构件75包括:一对以预定间隔布置的永磁体76,用于消除电弧;和接头构件77,由磁性材料制成,用于磁性连接这些永磁体76。
永磁体76具有近乎长方体的形状,并且被布置成使得在永磁体76附接于接头构件77的相对侧的内壁78的状态中,永磁体76的相对侧可具有不同的极性。然而,相对的表面的极性可设置成使得作用在电弧电流上的力的方向指向稍后描述的接头构件77的中间壁79,其中电弧电流根据接触点处的电流方向而改变。
接头构件77通过对磁性材料的板执行压力加工而形成,使得两端弯折成相互面对。永磁体76分别被吸引到并固定到相对的壁78的内表面。在接头构件77的中间壁79中,中间壁79的两侧部分分别在更接近相对端的不同的位置处被切除,使得中间的突出部分80被形成在相对壁78之间。中间突出部分80中的每个用以通过被布置在两个相对壁78的中间部分中且通过在两个接触开关位置之间突出来缩短磁路。也就是说,在磁路中,形成闭环使得从永磁体76中的每一个所产生的磁通量经由中间突出部分80通过中间壁79和每个相对壁78,并返回到永磁体76。
如上所述,消除电弧构件75不仅设有一对永磁体76,而且还设有磁性地连接所述永磁体76的接头构件77。因此,形成磁路,并且作为结果使得磁通量难以泄漏。此外,由于设置有中间突出部分80,磁路能够变短。因此,能够提高磁致效率。因此,即使在触头断开或闭合时发生电弧,根据弗莱明(Fleming)的左手定则,该电弧相对于边沿是拉长的,并且结果使得电弧在短时间内消失。
2.装配方法
接着,描述装配具有上述结构的磁性继电器的方法。
线圈24绕线轴23的管筒27缠绕,并且线圈端子36被压配合和被固定到下端凸缘29。线圈24的两端都绕线圈绕组部分39缠绕并且被焊接。此外,铁芯22从线轴23的下端被插入通过线轴23的中心孔26,并且铰链弹簧44被预先附接到的轭架41被紧固到铁芯22的从线轴的上端暴露的一部分。结果,完成电磁块2的组装。
在完成的电磁块2中,可移动铁制件4通过使用铰链弹簧44以可转方式被支撑在轭架41的下端上。在该状态下,与可移动铁制件4一体形成的卡式构件65的第一突出部分66能够接触到轭架41,并且铰链弹簧44的弹性接触部分46能够移动接近和背离卡式构件65的第二突出部分67。接着,可移动铁制件4所附接到的电磁块2和接触开关单元3安装在基部1中。
当安装电磁块2时,线圈端子36被压配合到基部1的线圈端子孔11中,并且轭架41的两侧部分都被插入引导壁13的导向槽15中。在安装完毕状态下,引导凸起35位于支撑凹部10中,并且电磁块2定位在其在YY’方向上的一侧上。此外,轭架41的突出部分42的下端表面和端子附接部分31的底部表面分别接触基部1的凹槽9的底部表面。结果,在基部1的凹槽9的底部表面和线轴23的下端凸缘29的底部表面之间形成间隙,并且可移动铁制件4在所述间隙中可转动。卡式构件65的遮蔽壁70布置在基部1的绝缘壁14上方,所述卡式构件与可移动铁制件4一体形成。此时,由于存在基部1的引导壁13和绝缘壁14,以及卡式构件65的上部和遮蔽壁70,充分保证了电磁块2和接触开关单元3之间的绝缘性能。
当安装该接触开关单元3时,可移动接触片52的压配合部分58被压配合到基部1的第一端子孔18中。当安装可移动接触片52时,由于突出61位于连通部分19中,可移动接触片52的安装状态通过观看基部1的底部表面被确认。此外,卡式构件65的按压部分69与可移动接触片52的上端部分压力接触,所述卡式构件已经预先安装,并且可移动铁制件4被定位在缺省位置处,在所述缺省位置处,待被吸引部分63由于可移动接触片52的弹力而从铁芯22的磁极部分25分离。
此外,固定接触片51的端子部分54插入到基部1的第二端子孔21中,并且压配合部分53然后被压配合以便固定。在该状态下,压配合部分53的下边缘与第二接触孔21的部分剩余的底部表面接触,使得端子部分54的从基部1突出的突出部分的尺寸成为预设值。此外,由于在端子部分54中形成的切除部分54i,由倾斜边缘54g的一部分和连接到倾斜边缘54g的L形边缘54h组成的密封剂容器54j从基部1的下部表面暴露。结果,即使在基部1的底部表面中的第二端子孔21的开口的位置靠近基部1的短侧且因此不能保证充分的空间的情况中,密封剂仍能够经由密封剂容器54j注入到第二端子孔21。此外,固定接触片51面向可移动接触片52,二者之间具有预设距离,并且可移动触头62能够移动靠近或背离固定触头57。
此外,消除电弧构件75安装在外壳5中。当安装消除电弧构件75时,在永磁体76附接到接头构件77的相对壁78的状态中,接头构件77的相对壁78、永磁体76和中间突出部分80插入到分别地形成在外壳5中的凹形的部分72中。
随后,基部1被封装在外壳5中,在所述外壳中已经预先安装了消除电弧构件75,以及接头部分和然后每一个端子孔都被密封。在此情况中,在第二端子孔21中,密封剂可以如上所述地供给到密封剂容器54j,固定接触片51的端子部分54从所述第二端子孔中突出。供给到密封剂容器54j的密封剂沿着倾斜边缘54g流过一小段距离,以进入到第二端子孔21中,使得密封剂密封第二端子孔21和端子部分54之间的间隙。如此,由于密封剂从密封剂容器54j被注入,第二端子孔21能够被可靠地填充密封剂,其中所述密封剂容器54j从基部1暴露。此外,由于通过密封剂容器54j的L形边缘54h形成的结构阻塞了多余的密封剂的流动,多余的密封剂并不散布到从基部1的下部表面突出的端子部分54的一部分。
3.操作
接着,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磁性继电器的操作。
在线圈24不通电并且电磁块2消磁的状态下,可移动铁制件4位于缺省位置处,在该缺省位置处,待被吸引部分63与铁芯22的磁极部分25分离,因为可移动铁制件4使待被吸引部分63绕支点转动,所述支点通过使用可移动接触片52的弹力由轭架41支撑。因此,可移动触头62保持断开状态,在所述断开状态中,可移动触头62与固定触头57分离。
当线圈24被通电并且电磁部件2被激励时,可移动铁制件4的待被吸引部分63被吸引到铁芯22的磁极部分25并且抵抗可移动接触片52的偏压力而转动,如图9中所示。这样的操作允许可移动接触片52弹性地可变形并且允许可移动触头62和固定接触片51的固定触头57接触。
当停止对线圈24通电并且电磁块2消磁时,可移动铁制件4不再被铁芯22吸引,从而可移动铁制件4由于可移动接触片52的弹性力而转动。此时,在可移动铁制件4的卡式构件65上形成的第二突出部分67碰撞铰链弹簧44的弹性接触部分46。第二突出部分67由合成树脂制成,以使弹性接触部分46可弹性地可变形。然而,第二突出部分67和弹性接触部分46的接触状态在可移动铁制件4开始转动之后的短时间内获得。因此,几乎不产生碰撞噪声。然后,随着可移动铁制件4进一步转动,弹性接触部分46弹性地变形并且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第一突出部分66开始与轭架41的中间部分接触。因此,可移动铁制件4的转速降低,并且这还用以充分地抑制碰撞噪声的产生。这样,可移动铁制件4平稳地返回缺省位置而不产生碰撞噪声,并且可移动触头62与固定触头57分离且被定位在断开位置处。
偶然地,在触头断开时,在接触点之间可能发生电弧。在该情况中,由于消除电弧构件75布置在接触开关区域周围,产生的电弧立即被消除。
也就是说,从每一永磁体76的N极产生的磁通量在磁路中行进,并且从相对壁78返回到每一永磁体76的S极,在所述磁路中,磁通量经由接头构件77的中间突出部分80通过中间壁79。每个磁路形成闭环,以使几乎零磁通量泄漏至周围。此外,由于中间突出部分80的存在,磁性能够被有效施加于在接触开关位置处即在触点之间产生的电弧。结果,根据Fleming左手定则,在与触头断开的方向的正交方向上,力施加于所产生的电弧,使得该电弧延伸过一段长的距离。因此,快速地消除了电弧。
这里,由于两个固定接触片51都通过使用可移动接触片52断开或者闭合,在触头断开时,电弧电流在图11中所示的方向上流动。相应的,永磁体76的磁极以如下方式设置:相对表面的磁极不同,从而能够获得能够使电弧向着接头构件77的中间壁变形的磁通量的方向。也就是说,因为电弧朝着接头构件77的中间壁变形,电弧能够被更确定地消除。因此,如果接触开关单元3按与上述方式不同的方式构造,则永磁体76的磁极可以与该构造对应设置。
此外,能够如下调整电磁块2的工作电压。
也就是说,能够通过改变铰链弹簧44的弹性接触部分46的倾斜角来控制电磁块2的工作电压。更详细来讲,如果弹性接触部分46相对于轭架41的倾斜角增大,则工作点的位置能够根据由于铁芯22的磁极部分25产生的磁场作用在可移动铁制件4的被吸引部分63上的力(吸引力曲线)的改变而改变,如图12的曲线图所示。也就是说,从触头断开至弹性接触部分46开始与第一突出部分66接触时的时间段所需要的力能够通过增大弹性接触部分46的倾斜角而减小。因此,电磁块2的工作电压能够被控制使得吸引力曲线能够在比图12中的范围更窄的范围内改变。
本发明不局限于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结构,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改变。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密封剂容器54j通过折叠部分54d的倾斜边缘54g和L形边缘54h构成,但L形边缘54h能够被改变成V形边缘54k,如图15中所示,以能够增大将密封剂引导到凹槽54e的路径。在此情况中,能够更充分地抑制密封剂流动至密封位置(主要为第二端子孔21)之外的位置的问题。
此外,在L形边缘54h或者V形边缘54k的角部中,切除部分54i能够形成为更宽。依据这种结构,能够更加充分地阻止密封剂流动至密封位置以外的位置的情况。
此外,即使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端子部分54形成为使得折叠部分54d从两侧折叠,但折叠部分54d并不必需从两侧折叠。也就是说,如图15B中所示,端子部分可具有仅一个折叠部分从一侧被折叠的结构。
此外,即使上述实施方式公开了在电磁继电器中采用根据本发明的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的示例,但根据本发明的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不仅能够适用在电磁继电器中,而且能够适用在其它的电子设备中,例如开关,只要该电子设备包括电子开关。
由此,已经显示和描述了一种新式的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该端子构件使用实现所有所追求的目标和优势的同样的密封结构。但是,在考虑到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说明书和附图后,本主题发明的许多改变、修改、变化及其他用途和应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全部这些未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改变、修改、变化及其他使用和应用被认为涵盖在本发明中,本发明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虽然已经为了解释的目的,基于目前认为最实用且最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应理解,这样的细节仅是为了那些目的并且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正好相反,是意图涵盖落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修改和等同布置。例如,应明白,在最大可能的范围上,本发明构思任一实施方式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能够与任一其它实施方式的一个或更多个特征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所述端子部件被按压装配在基部的端子孔中,其中所述端子构件包括按压装配部分和端子部分,所述按压装配部分待被按压装配到所述端子孔中,所述端子部分从所述按压装配部分延伸且从所述基部突出,其中所述端子部分由通过折叠的板状体构造,使得折叠部分搭叠在平面部分上,所述折叠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在接近所述按压装配部分的边缘处具有用于从所述基部延伸的切除部分,并且所述端子部分构造用于经由所述至少一个切除部分将密封剂注入所述端子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其中
所述端子部分具有所述板状体的两侧都被折叠而使得所述折叠部分搭叠在所述平面部分上的结构,并且
所述折叠部分分别具有位于所述折叠部分的相对侧处的各自的切除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其中每个切除部分具有倾斜的边缘,所述倾斜的边缘将用于从所述基部延伸的所述部分结合到所述端子孔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除部分通过切除从所述基部延伸的所述部分中的两个所述折叠部分的相对部分形成,使得所述切除部分和所述平面部分形成密封剂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切除部分的各部分中,形成所述密封剂容器的部分部分地比其它部分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其中所述端子构件进一步包括接触片部分,所述接触片部分从所述基部的与所述端子部分突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突出,所述接触片部分具有在所述接触片部分的前端处的触头并且弹性地可变形。
7.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
固定接触片,所述固定接触片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
8.一种制造电磁继电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冲压出板状体;
折叠所述冲压出的板状体的两侧以形成端子部分,在所述端子部分中,折叠部分搭叠在平面部分上;
将所述端子部分从基部的第一表面按压装配到端子孔中,使得所述端子部分从所述基部的第二表面突出;以及
将密封剂从所述基部的第二表面注入到所述端子孔中,其中
在所述冲压出板状体中,所述板状体被冲压出使得切除部分形成在所述折叠部分中,在所述端子部分的所述按压装配中,当所述端子部分被按压装配到所述基部的端子孔中时,所述切除部分从所述基部的所述端子孔连接到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电磁继电器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冲压出板状体中,所述板状体被冲压出使得切除部分形成在所述折叠部分中,所述切除部分具有倾斜的边缘,在所述端子部分的所述按压装配中,当所述端子部分被按压装配到所述基部的端子孔中时,所述倾斜的边缘将所述基部的端子孔与从所述基部延伸的部分结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造电磁继电器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冲压出板状体中,所述板状体被冲压出使得两个所述折叠部分的相对部分被切除,从而在所述端子部分的所述按压装配中,当所述端子部分被按压装配到所述基部的端子孔中时,由所述折叠部分的所述切除部分和所述平面部分限定的密封剂容器被形成在从所述基部延伸的所述部分中。
CN201210254411.4A 2011-09-15 2012-07-20 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151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02138A JP5741338B2 (ja) 2011-09-15 2011-09-15 端子部材のシール構造、及び、電磁継電器
JP2011-202138 2011-09-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51225A true CN103151225A (zh) 2013-06-12
CN103151225B CN103151225B (zh) 2015-12-16

Family

ID=46650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54411.4A Active CN103151225B (zh) 2011-09-15 2012-07-20 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58647B2 (zh)
EP (1) EP2571040B1 (zh)
JP (1) JP5741338B2 (zh)
CN (1) CN10315122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9345A (zh) * 2013-09-19 2016-02-2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
CN106030749A (zh) * 2014-03-14 2016-10-12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密封构造以及使用该电子设备的密封构造的电磁继电器
CN106057522A (zh) * 2015-04-07 2016-10-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6057579A (zh) * 2015-04-13 2016-10-26 Ls产电株式会社 磁开关
CN112498750A (zh) * 2020-11-12 2021-03-16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低冲击空间对接电磁密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06101B1 (fr) * 2013-05-23 2017-03-10 Socomec Sa Dispositif de coupure electrique notamment pour courant continu equipe d'un module magnetique pour le soufflage de l'arc electrique
DE102015208134A1 (de) * 2015-01-30 2016-08-04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Anordn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Schaltvorrichtung
JP6981732B2 (ja) * 2015-09-28 2021-12-17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17201593A (ja) * 2016-05-02 2017-11-09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6787182B2 (ja) * 2017-02-28 2020-11-18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のシール構造、シール構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JP1592947S (zh) * 2017-05-16 2017-12-11
JP7505213B2 (ja) * 2020-03-13 2024-06-25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7521208B2 (ja) * 2020-03-13 2024-07-24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および電子回路
CN111438662B (zh) * 2020-04-27 2024-08-23 浙江赛格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继电器拆壳装置及其拆壳方法
USD994618S1 (en) * 2021-05-13 2023-08-08 Song Chuan Precision Co., Ltd. Relay
JP2023061086A (ja) * 2021-10-19 2023-05-0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2023061085A (ja) * 2021-10-19 2023-05-0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0231A (en) * 1978-06-28 1983-06-2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Blade terminal with protected latch tangs
JPH0574302A (ja) * 1991-09-18 1993-03-26 Fujitsu Ltd 密閉形電磁継電器
US5237742A (en) * 1991-03-29 1993-08-24 Elco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electrical contact socket
CN1217814A (zh) * 1996-05-07 1999-05-26 西门子公司 电磁继电器
US6261123B1 (en) * 2000-03-20 2001-07-1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Battery pack manual disconnect
CN1374677A (zh) * 2001-03-09 2002-10-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继电器
CN1637993A (zh) * 2003-12-22 2005-07-13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US7283026B2 (en) * 2005-01-31 2007-10-16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56546U (zh) * 1986-09-30 1988-04-15
JPH0755791Y2 (ja) * 1989-12-20 1995-12-20 株式会社高見澤電機製作所 リレー端子の封止構造
JPH03213978A (ja) 1990-01-19 1991-09-1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コンデンシングユニット
DE69219524T2 (de) * 1991-06-18 1997-08-14 Fujitsu Ltd Mikrominiaturrelais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H05274984A (ja) * 1992-03-27 1993-10-22 Omron Corp 電磁継電器
US5389905A (en) * 1992-04-22 1995-02-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Damper, electromagnet assembly employing the damper, and relay employing the electromagnet assemblies
US5359305A (en) * 1992-06-15 1994-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5289144A (en) * 1992-08-21 1994-02-22 Potter & Brumfield, Inc.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2588956Y2 (ja) * 1993-04-14 1999-01-20 ナイルス部品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ATE217441T1 (de) * 1995-10-09 2002-05-15 Tyco Electronics Logistics Ag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DE19537612C1 (de) * 1995-10-09 1997-01-09 Siemens Ag Elektromagnetisches Relais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US5880654A (en) * 1996-05-27 1999-03-09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2904143B2 (ja) * 1996-08-26 1999-06-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US5781089A (en) * 1996-11-21 1998-07-14 Siemens 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 Inc.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3849197B2 (ja) * 1997-02-06 2006-11-2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リレー
CA2364454C (en) * 1999-03-05 2007-07-31 Kazuhisa Matsuda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6771154B1 (en) * 1999-11-12 2004-08-03 Taiko Device, Ltd. Electromagnetic relay
JP3898021B2 (ja) * 2001-10-05 2007-03-28 株式会社タイコーデバイス 電磁継電器
JP2004063350A (ja) * 2002-07-30 2004-02-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端子構造
JP4168733B2 (ja) * 2002-11-12 2008-10-22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4111092B2 (ja) * 2003-07-28 2008-07-02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端子構造
JP4534915B2 (ja) * 2005-09-01 2010-09-0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JP4810937B2 (ja) * 2005-09-06 2011-11-0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開閉装置
US20070084633A1 (en) * 2005-09-21 2007-04-19 Tyco Electronic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noise reducing sealant
JP5004244B2 (ja) * 2008-05-30 2012-08-22 Nec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90231A (en) * 1978-06-28 1983-06-2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Blade terminal with protected latch tangs
US5237742A (en) * 1991-03-29 1993-08-24 Elco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ducing electrical contact socket
JPH0574302A (ja) * 1991-09-18 1993-03-26 Fujitsu Ltd 密閉形電磁継電器
CN1217814A (zh) * 1996-05-07 1999-05-26 西门子公司 电磁继电器
US6261123B1 (en) * 2000-03-20 2001-07-1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Battery pack manual disconnect
CN1374677A (zh) * 2001-03-09 2002-10-16 欧姆龙株式会社 继电器
CN1637993A (zh) * 2003-12-22 2005-07-13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US7283026B2 (en) * 2005-01-31 2007-10-16 Fujitsu Component Limite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59345A (zh) * 2013-09-19 2016-02-24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
CN105359345B (zh) * 2013-09-19 2018-04-06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控制装置
CN106030749A (zh) * 2014-03-14 2016-10-12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密封构造以及使用该电子设备的密封构造的电磁继电器
US10153114B2 (en) 2014-03-14 2018-12-11 Omr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device seal structur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said electronic-device seal structure
CN106030749B (zh) * 2014-03-14 2019-03-08 欧姆龙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的密封构造以及使用该密封构造的电磁继电器
CN106057522A (zh) * 2015-04-07 2016-10-26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6057522B (zh) * 2015-04-07 2019-06-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磁继电器
CN106057579A (zh) * 2015-04-13 2016-10-26 Ls产电株式会社 磁开关
CN106057579B (zh) * 2015-04-13 2018-04-27 Ls产电株式会社 磁开关
CN112498750A (zh) * 2020-11-12 2021-03-16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低冲击空间对接电磁密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71040B1 (en) 2015-12-09
CN103151225B (zh) 2015-12-16
JP2013065412A (ja) 2013-04-11
JP5741338B2 (ja) 2015-07-01
US20130069744A1 (en) 2013-03-21
US8558647B2 (en) 2013-10-15
EP2571040A3 (en) 2014-12-24
EP2571040A2 (en) 2013-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51225A (zh) 端子构件的密封结构、电磁继电器及其制造方法
US8823474B2 (en) Contact switch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3339706B (zh) 电磁继电器
EP2942798B1 (en) Sealed contact device
CN103339705B (zh) 电磁继电器
US9437382B2 (en) Electromagnet device and electromagnetic relay using the same
KR20130041219A (ko) 전자 계전기
US20190311871A1 (en) Electromagnetic relay
CN103377856A (zh) 电磁继电器
KR20220128942A (ko) 전자 계전기
US20240194429A1 (en) Relay
JP4111092B2 (ja) 端子構造
CN216793562U (zh) 电磁继电器
US20220102102A1 (en) Relay
JP2023114093A (ja) 電磁継電器
KR20160046442A (ko) 모터 조립 방법
JPH11317141A (ja) 電磁継電器
KR20160033407A (ko) 진동모터
KR20110046268A (ko) 코일 단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