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9429A -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9429A
CN103139429A CN2012105276019A CN201210527601A CN103139429A CN 103139429 A CN103139429 A CN 103139429A CN 2012105276019 A CN2012105276019 A CN 2012105276019A CN 201210527601 A CN201210527601 A CN 201210527601A CN 103139429 A CN103139429 A CN 103139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information processor
cpu
safe class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276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9429B (zh
Inventor
鸭井惠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39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9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6Protecting data by securing the transmission between two devices or processes
    • G06F21/608Secure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95Secure pri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9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features or functions of an appl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5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e.g. bus-connected or in-lin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1Device related settings, e.g. IP address, Nam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45Managing the interface to the data source, e.g. choosing an interface for data re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04N1/00209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image data, e.g. facsimile data, via a computer, e.g. using e-mail, a computer network, the internet, I-fa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1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involving the use of passwords, ID codes or the like, e.g. P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06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 H04N1/4433Restricting access, e.g. according to user identity to an apparatus, part of an apparatus or an apparatus fun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41Access rights, e.g. capability lists, access control lists, access tables, access matr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22Increasing security of the print job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34Details of the connection, e.g. connector, interface
    • H04N2201/0048Type of connection
    • H04N2201/0055By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7Risk-dependent, e.g. selecting a security level depending on risk prof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和外部设备连接。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无线通信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处理请求,并根据处理请求执行处理。CPU判定无线局域网中使用的安全设置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如果安全设置不满足该条件,所述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安全等级被强制设置为预定等级。

Description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例如无线局域网(局域网)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以及控制该装置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信息处理装置信息泄露的方法。
背景技术
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诸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近些年来,一些图像形成装置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例如无线局域网功能。使用无线局域网可以免除布线等。这样,经由设在用户所处的建筑物外面的外部设备,例如个人电脑(PC),用户也可以使用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地,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数据可以从外部设备读取或写入。
如上所述,无线局域网使得用户可以不用安装线路就能从外部设备访问图像形成装置。然而,这同样使得管理员不期望的用户也可以访问图像形成装置。为了防止不期望的访问,例如,当用户利用无线局域网试图访问图像形成装置时,可以用有线等效加密(WEP)的密匙或无线网络保护访问(WPA)的密匙执行认证。
同时,也有不经过上述认证的无线局域网连接(下文称为“无认证无线连接”)。使用无认证无线连接可能会导致未被指定的数个外部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不恰当地使用图像形成装置,接着打印作业等可能会被不适当地执行。
特别是,如果利用外部设备的浏览器访问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数据,即使没有呆在安装图像形成装置的场所,用户仍可以查看记录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地址簿并进一步编辑地址簿。
在无认证无线连接状态中,处于可以与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无线连接区域中的外部设备可以访问图像形成装置。结果,记录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地址簿等保密信息可能被未被指定的外部设备窃取。
申请号为JP2005-85090的日本专利申请描述了一种限制远程访问诸如图像形成装置等信息处理装置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在第一次访问时,要使用由管理员设置的用户设置信息来执行认证。
在该方法中,在第一次访问的认证成功后,图像形成装置获得针对外部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并在存储器等中注册该信息。在之后的访问中,图像形成设备综合利用用户设置信息和设备标识信息来判定是否赋予该图像形成装置访问权限。被判定为具有访问权限的外部设备可以经由无线局域网向图像形成装置发送各种处理请求。
在申请号为JP2005-85090的日本专利申请中,用户姓名、用户ID及密码等被用作用户设置信息,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与互联网协议(IP)地址等被用作设备标识信息。
在这样的系统配置中,如果外部设备的设备标识信息(设备特有信息)被改变,则需要重新注册设备标识信息。进一步地,即使外部设备被有线局域网等线路有线连接,且很清楚该设备是位于图像形成装置附近的高度可靠的外部设备,仍然需要重新注册设备标识信息。因而,图像形成装置不太容易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能够避免不恰当访问、且容易使用的信息处理装置及控制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能够经由访问点与外部设备连接、并从外部设备接收处理请求以执行处理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单元,设置单元被配置为执行设置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判定单元,其被配置为判定设置中是否包括安全设置;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如果判定单元判定设置中不包括安全设置,则限制从外部设备访问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数据。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避免外部设备的不恰当访问,同时提供了容易使用的安全设置。
根据下述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及各方面将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特征和各方面,并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方块图,其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配置,该图像形成装置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操作面板的一个例子。
图3A,3B,3C,3D和3E示出了在选择显示在图2操作面板上的菜单项之一的网络设置时的屏幕切换。图3A示出了用于网络设置的设置项屏幕。图3B示出了无线局域网设置屏幕。图3C示出了服务集标识符(SSID)列表屏幕。图3D示出了连接许可屏幕。图3E示出了连接完成屏幕。
图4A,4B,4C,4D和4E示出了在选择显示在图2操作面板上的菜单项之一的网络设置时的屏幕切换的又一个例子。图4A示出了无线局域网设置屏幕。图4B示出了安全等级设置屏幕。图4C示出了安全等级细节显示屏幕。图4D示出了安全等级设置完成屏幕。图4E示出了连接确认屏幕。
图5是流程图,其示出了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无线局域网设置处理。
图6是流程图,其示出了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安全等级改变处理。
图7是流程图,其示出了用于显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当前安全等级的处理。
图8A和8B示出了显示在图1的操作面板上的部门管理登陆屏幕。图8A示出了部门管理登陆屏幕。图8B示出了在操作面板上登录后显示的屏幕。
图9是流程图,其示出了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设置。
图10示出了储存在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部门注册管理表格。
图11是流程图,其示出了当地址簿被设为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的写入限制目标项时执行的处理。
图12是流程图,其示出了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管理信息的获取被限制时执行的对管理信息库(MIB)对象进行的写入限制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特征以及各方面。
图1是方块图,其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硬件配置,该图像形成装置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
信息处理装置包括诸如打印机和多功能外围设备(MFPs)等图像形成装置。图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控制单元101、打印单元(打印引擎)107、读取单元(扫描单元)109、操作面板110及线路接口(I/F)112。控制单元101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3、只读存储器(ROM)单元104、调制解调器(MODEM)111、有线通信单元118及无线通信单元119。
如附图所示,CPU 102,RAM 103,ROM单元104,操作面板110及MODEM 111与系统总线105连接。打印单元107和读取单元109分别经由打印单元接口I/F 106和读取单元接口I/F 108与系统总线105连接。
进一步地,USB接口I/F 115与系统总线105连接。经由网络接口I/F 117,有线通信单元118和有线通信单元119与系统总线105连接。
例如,ROM 104是电可擦除可编程ROM,且其包括字体ROM 104a,程序ROM 104b及数据ROM 104c。
字体ROM 104a存储字体信息。程序ROM 104b存储各种程序。数据ROM 104c存储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诸如设备信息等设置信息、用户电话簿信息及部门管理信息。
有线通信单元118利用局域网电缆等通信电缆120连接至网络(局域网)122。同时,无线通信单元119经由无线通信(无线线路或无线访问点)连接至网络122。
在图1的例子中,作为外部设备的主机200利用线路连接至网络122。尽管未在图1中示出,但作为外部设备的终端设备经由无线线路或有线线路连接至图像形成装置。主机200可以经由USB电缆116连接至USB接口I/F 115。主机200与终端设备访问图像形成装置并发出处理请求。
调制解调器111经由线路I/F 112连接至公用线路网络114。在CPU 102的控制下,调制解调器MODEM 111与另外的图像形成装置、传真机及电话(未示出)等进行通信。线路I/F 112与公用线路网络114经由电话线113等彼此连接。
CPU 102根据存储在程序ROM 104b中的各种控制程序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为了执行各种控制程序,将控制程序从程序ROM 104b加载到RAM 103中。所述各种控制程序可以被存储在硬盘驱动器(HDD)上(未示出)。必要时,CPU 102读取并更新设置信息。
打印单元接口I/F 106被用来将图像数据从CPU 102输出到打印单元107中。CPU102利用存储在字体ROM 104a中的字体信息在操作面板110的显示单元上显示文字或符号。进一步地,CPU 102执行对应于经由操作面板110接收到的指令信息的处理。
读取单元接口I/F 108用来输入由读取单元109执行的文件读取处理而获得的图像数据。CPU 102对来自读取单元接口I/F 108的图像数据输入执行预定处理,并将该数据作为打印数据输出到打印单元接口I/F 106。
作为外部设备的主机200包括CPU 201、外部接口I/F 202及存储器203。CPU 201执行对主机200的控制。主机200经由外部接口I/F 202连接至USB接口I/F 115及网络122。CPU 201在存储器203中存储经由外部接口I/F 202接收的各种数据,并在存储器203中暂时存储诸如作业数据(例如,图像数据)等将经由外部接口I/F202被传送的数据。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操作面板的一个例子。
图2中,操作面板110包括显示单元(液晶显示屏(LCD))220。显示单元220上显示了设置状态和图像形成装置状态等。箭头键216至219被用来移动显示在显示单元220上的光标等。在箭头键216至219的中央处有一个确认键215。如果用户按下确认键215,则意味着确定了对设置或询问的响应。
操作面板110进一步包括菜单键224。当用户想要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菜单时就按下菜单键224。用户从显示在显示单元220上的菜单上选择期望的菜单选项。例如,用户执行下述网络设置时按下菜单键224。
操作面板110进一步包括用来选择复印、传真、扫描及媒体打印等功能的功能键211至214。用户按下功能键211至214中的一个键以执行对应于所选功能的处理。
例如,如果用户想要改变复印设置(纸张大小),则按下功能键211。响应于上述按键操作,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复印功能屏幕。用户使用箭头键216至219选择被改变选项(纸张大小),然后按下确认键215。通过该操作,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可选择的设置屏幕。进一步地,用户利用箭头键216至219将光标移动到期望的设置位置,并按下确认键215,从而确定了复印设置。
操作面板110进一步包括单色启动键221、彩色启动键222及停止键223。单色启动键221和彩色启动键222被按下以分别执行单色打印和彩色打印。单色启动键221和彩色启动键222在可以被按下时变亮。在发送传真时,只有单色启动键221变亮。按住停止键223则停止作业,如打印作业。
图3A至3E示出了在用户选择显示在图2操作面板上的菜单项之一的网络设置时的屏幕切换的一个例子。图3A示出了用于网络设置的设置项屏幕。图3B示出了网线局域网设置屏幕。图3C示出了服务集标识符(SSID)列表屏幕。图3D示出了连接许可屏幕。图3E示出了连接完成屏幕。
当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执行网络设置时,用户在操作面板110上按下菜单键224。通过该操作,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菜单屏幕。菜单屏幕上显示了各种设置选项。用户选择菜单屏幕上作为其中一个设置项的网络设置,并按下确认键215。响应于上述按下确认键215的操作,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图3A所示的网络设置屏幕500。
图3A中显示了标题“网络设置”,并显示了多个网络设置选项。图3A的例子中显示了下述网络设置选项,即:“有线/无线局域网选择”、“无线局域网设置”、“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设置”及“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设置”。
例如,利用有线/无线局域网选项501可以改变网络连接配置。换言之,通过有线或无线局域网选择501,图像形成装置100经由有线局域网或无线局域网连接至网络122。如果选择无线局域网设置502,则用户可以对无线局域网进行详细设置。
如果用户在网络设置屏幕500上选择无线局域网设置502,则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图3B所示的无线局域网设置屏幕510。图3B所示的例子中,无线局域网设置屏幕510上显示了下述设置项,即:“无线保护设置(WPS)按钮方法”、“WPS个人标识号(PIN)代码方法”、“服务集标识符(SSID)设置”及“安全等级设置”。
如果使用符合自动配置WPS的无线访问点(AP),则可以通过WPS按钮方法或WPS个人标识号代码方法进行连接。同时,如果使用不符合WPS的无线访问点,则用户需要手动设置无线局域网的设置参数,如与无线访问点连接必需的SSID、安全模式及按键等。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用户手动设置无线局域网设置,且假定用户选择SSID设置511。
如果用户在无线局域网设置屏幕510上选择SSID设置511,则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图3C所示的SSID列表屏520。SSID列表屏幕指示了CPU 102检测的无线访问点的SSID列表。在SSID列表屏幕520上显示了标题“访问点选择”。在SSID列表上显示了电磁强度(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RSSI))、频道、安全模式及SSID格式。
在图3C所示的例子中,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可以设置下述模式之一作为安全模式,即:“有线等效加密(WEP)”、“无线保护访问-预共享密匙(WPA-PSK)”、“无”及“无线保护访问2-预共享密匙(WPA2-PSK)”。
假定用户在SSID列表屏520上选择SSID为“无”521。响应于该选择,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图3D所示的连接确认屏,向用户发出下述警告:图像形成装置100正试图不经过认证而连接至网络,即连接至易受攻击的网络。如果选择除“无”之外的其他安全模式,则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如图3E所示的连接完成屏而并不显示连接确认屏。
如果用户在连接确认屏上选择“是”,则CPU 102显示图3E所示的连接完成屏。如果用户选择“无(无认证)”作为安全模式,则如下文所述,CPU 102自动将安全等级设置为高级,并显示消息表明施加了访问限制。在图3E的例子中,用户被告知安全等级设置为高级。
安全等级被设置为除“无”之外的其他等级的无线局域网连接中并未显示安全等级,而只是显示消息“已连接”。
到目前为止,安全等级“高级”为预定等级(第一等级),安全等级“中级”为第二等级,安全等级“低级”为第三等级。
图4A至4E示出了在用户选择显示在图2操作面板上的菜单项之一的网络设置时的屏幕切换的又一个例子。图4A示出了无线局域网设置屏幕。图4B示出了安全等级设置屏幕。图4C示出了安全等级细节显示屏幕。图4D示出了安全等级设置完成屏。图4E示出了连接确认屏。
在图4A的无线局域网设置屏幕510上,如果用户选择了“安全等级设置”512,CPU 102则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如图4B所示的安全等级设置屏幕530。在安全等级设置屏幕530上,可以设置包括“高级”、“中级”和“低级”三种等级的安全等级。
另外,在安全等级设置屏幕530上能够显示“显示细节”键532。如果用户选择了该键532,那么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如图4C所示的安全等级细节显示屏幕。在图4C所示的例子中,安全等级设置屏幕530显示了在光标被设置为“中级”以及按下“显示细节”键532以后将要显示的安全等级细节显示屏幕。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果安全等级被设置为“中级”,当有外部设备的浏览器或者诸如此类的工具试图访问图像形成装置100(也就是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数据时,对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数据的写入被禁止。另外,通过管理信息库(MIBs)对SNMP设置的写入也被禁止。也就是说,在安全等级细节显示屏幕上显示了所选的安全等级中详细的受限制项目。
在图4B所示的安全等级设置屏幕上,如果用户想更改安全等级,则需要下文描述的认证。
响应于用户在安全等级细节显示屏幕上按下“关闭”键的操作,如果安全等级发生改变,CPU 102则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如图4D所示的安全等级设置完成屏幕。如果用户在安全等级设置完成屏幕上按下“关闭”键,CPU 102则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如图4E所示的连接确认屏幕。
如果用户在连接确认屏幕上按下“是”键,CPU 102则执行无线局域网的连接。
图5是流程图,显示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无线局域网的设置过程。
参照图1-5,在步骤S1001中,如果用户在操作面板110上按下菜单键224,那么CPU 102则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用于执行菜单设置的菜单屏幕。在步骤S1002中,如果用户选择了菜单屏幕上显示的网络设置选项中的网络设置并按下确认键215,那么CPU 102则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网络设置屏幕。
在显示网络设置屏幕以后,在步骤S1003中,CPU 102检验当前的网络连接配置。在此步骤中,CPU 102检验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否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9被连接至网络122。也就是说,CPU 102检验网络连接是否是通过无线局域网执行的(无线局域网是否已开启)。如图3A所示,用户可以利用有线/无线局域网选项501在有线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之间切换。
如果无线局域网已经开启(在步骤S1003中为“是”),用户可以在网络设置屏幕500上选择无线局域网设置。在步骤S1104中,如果用户选择了无线局域网设置,那么CPU 102则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无线局域网设置屏幕510。在步骤S1105中,CPU102判定无线局域网的自动设置和手动设置中的哪一个被选中。
如图3所示,如果无线访问点符合自动配置WPS,那么WPS按钮法或WPS PIN编码法即会被选中。如果使用的无线访问点不符合WPS,无线局域网的设置需要手动完成,那么SSID设置即会被选中。
如果选中了自动设置(在步骤S1005中为“否”),那么在步骤S1006中CPU 102则自动设置例如WPS按钮法或WPS PIN编码法。在步骤S1007中,CPU 102根据所选的无线局域网设置,也就是利用所选的无线访问点,执行无线局域网连接并完成无线局域网的设置。
如果选中了手动设置(在步骤S1005中为“是”),那么CPU 102则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SSID列表屏幕520。在步骤S1008中,如图3C所示,在SSID的设置过程中,用户从SSID列表屏幕520上显示的SSID列表中选中期望的SSID。
可选地,用户可以命令显示单元220显示其他的SSID设置屏幕,并手动注册SSID。可以在SSID设置屏幕上设置无线局域网的设置参数,例如SSID、安全模式以及密钥。同样,如果从SSID清单中选择了期望的SSID,那么可以浏览无线局域网的设置参数,例如SSID、安全模式以及密钥。
在步骤S1009中,在安全设置中,CPU 102判定设置的SSID中的安全等级的设置。在判定安全等级的设置过程中,例如CPU 102判定无线局域网是否已被设置为利用WEP和WPA/WPA2-PSK对访问点和图像形成装置之间的数据进行加密,或判定无线局域网是否已被设置为不对数据进行加密就执行无线通信,如“无”这种模式。
如果安全设置被设置为WEP(在步骤S1009中为WEP),那么在步骤S1010中,CPU102执行WEP设置。然后,处理过程推进至步骤S1007,CPU 102根据所选的无线局域网设置执行无线局域网连接,然后完成无线局域网的设置。
如果安全设置被设置为WPA/WPA2-PSK(在步骤S1009中为WPA/WPA2-PSK),那么在步骤S1011中,CPU 102执行WPA/WPA2-PSK设置。然后,处理过程推进至步骤S1007,CPU 102根据所选的无线局域网设置执行无线局域网连接,然后完成无线局域网的设置。
如果安全设置被设置为“无”(在步骤S1009中为“无”),那么在步骤S1012中,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如图3D所示的连接确认屏幕,从而警告用户。在步骤S1013中,CPU 102确认连接确认屏幕上的“是”和“否”中的哪一个按钮被按下。如果按钮“否”被按下(在步骤S1013中为“否”),那么CPU 102完成无线局域网的设置。
如果按下“是”键(在步骤S1013中为“是”),即选择了免认证无线局域网,那么在步骤S1014中,CPU 102将安全等级设置为高级。然后,处理过程进行至步骤S1007,CPU 102根据所选的无线局域网设置执行无线局域网连接、显示图3E所示的连接完成屏幕并完成无线局域网的设置。
在图3E所示的例子中,如果安全设置被设置为“无”,那么安全等级被设置为“高级”。也就是说,如果安全设置不满足预定条件,那么CPU 102将安全等级强制设置为“高级”,也就是预定等级。
在步骤S1003中,如果无线局域网没有开启(在步骤S1003中为“否”),那么CPU 102就判定网络设置被设置为有线局域网连接,也就是说,选择了有线局域网。在步骤S1015中,CPU 102执行有线局域网设置。然后处理过程进行至步骤S1007,CPU 102根据有线局域网设置执行网络连接,并完成局域网的设置。
图6是流程图,显示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安全等级的改变过程。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安全等级由“高级”设置改变为“中级”设置。
参照图1-6,假定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安全等级被设置为“高级”。在步骤S2001中,CPU 102确认安全等级被设置为“高级”。在步骤S2002中,CPU 102判定图像形成装置100是否以安全开放方式连接无线局域网。安全开放方式的无线局域网连接是指这样的状态:在无线访问点的安全设置被设置为“无”的情况下执行无线局域网连接。
如果CPU 102判定图像形成装置100以安全开放方式连接无线局域网(在步骤S2002中为“是”),那么在步骤S2003中,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切换警示。假定在步骤S2004中用户按下操作面板110上的菜单键224以便从菜单屏幕上选择网络设置,并选中无线局域网的设置。如果图像形成装置100没有以安全开放方式连接无线局域网(在步骤S2002中为“否”),那么处理过程推进至步骤S2004。
在步骤S2005中,CPU 102判定图3B或4A中的无线局域网设置屏幕510上的安全等级是否被选择。如果CPU 102判定没有选择安全等级设置(在步骤S2005中为“否”),那么处理过程返回步骤S2003,然后CPU 102显示切换警示。
如果CPU 102判定已经选择安全等级设置(在步骤S2005中为“是”),那么在步骤S2006中,CPU 102判定是否已注册系统管理ID和密码。系统管理ID和密码被事先注册在例如如图1所示的数据ROM 104c中作为已注册的系统管理ID和已注册的密码。
如果系统管理ID没有注册(在步骤S2006中为“否”),那么在步骤S2007中,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注册屏幕(未示出)以提醒用户重新注册系统管理ID。然后,处理过程返回步骤S2006。
如果系统管理ID已经注册(在步骤S2006中为“是”),那么在步骤S2008中,CPU 102执行系统管理认证以判定添加到注册的系统管理ID上的注册密码是否和输入的密码一致。在步骤S2009中,CPU 102判定与注册的系统管理ID相关的注册密码是否和输入的密码一致。
如果上述密码不一致,也就是发生了认证失败(在步骤S2009中为“否”),那么CPU 102结束安全等级改变处理。如果认证成功执行(在步骤S2009中为“是”),那么CPU 102允许改变图4B所示的安全等级设置屏幕上的安全等级。在图4B所示的例子中,用户在安全等级设置屏幕上将安全等级改变至“中级”,然后在步骤S2010中,CPU 102将安全等级改变至“中级”,然后完成安全等级的改变处理。
紧接着下文描述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当前的安全等级的显示过程。如图6所示,假定安全等级由“高级”被改变为“中级”。
图7是流程图,显示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当前的安全等级的显示过程。对图像形成装置100执行关于管理图像形成装置100的部门的设置(部门管理设置)。
虽然附图中未描述,部门管理设置的执行是在操作面板110上完成的。在部门管理设置过程中,部门ID及其相应的密码被分别设置为设定的部门ID和设定的密码。另外,在部门管理设置过程中,利用操作面板110,用户可以选择启用(开启)或禁用(关闭)。部门管理设置可以注册在例如数据ROM 104c中。
参照图1-2,在开启图像形成装置100后,如果启用了部门管理设置,那么在步骤S3001中,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部门管理登陆屏幕。
图8A和8B显示了图1所示的操作面板110上显示的部门管理登陆屏幕。图8A显示了部门管理登陆屏幕。图8B显示了登陆后在操作面板110上显示的屏幕。
图8A所示的部门管理登陆屏幕700包括用于输入部门ID和密码的输入域701。在输入部门ID和密码后,用户按下图2所示的确认键215。在步骤S3002中,响应于上述按键操作,CPU 102判定设定的部门ID和设定的密码和输入的部门ID以及密码是否一致。也就是说,CPU 102判定输入的管理ID和密码是否正确。
如果输入的部门ID和密码不正确(在步骤S3002中为“否”),那么CPU 102结束显示处理。如果输入的部门ID和密码正确(在步骤S3002中为“是”),那么在步骤S3003中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如图8B所示的安全等级确认屏幕。安全等级确认屏幕上显示了当前的安全等级。在图8B所示的例子中,显示了表示安全等级是“中级”的消息。
如果用户在安全等级确认屏幕上按下“关闭”键,那么在步骤S3004中,显示单元220则显示切换警示,提示当前使用的无线访问点是免认证的无线访问点。然后CPU 102结束显示处理。
虽然图7未显示,在供电以后,如果部门管理设置被禁用,那么CPU 102则执行步骤S3003中的处理。图7所示例子中显示了安全等级。另外,也可以显示当前的无线连接状态和安全等级。
图9是流程图,显示了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的SNMP设置过程。
参照图1-9,如果用户按下图2所示的操作面板110上的菜单键224,那么在步骤S4001中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菜单屏幕。在菜单屏幕上,如果用户选择了属于菜单项的网络设置,那么在步骤S4002中CPU 102则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如图3A所示的网络设置屏幕500。
如果用户在网络设置屏幕500上将光标设置成SNMP的设置并按下确认键215,那么在步骤S4003中CPU 102则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SNMP设置屏幕(未示出)。在SNMP设置屏幕上,SNMPv1(SNMP第一版本)和SNMPv3(SNMP第三版本)可以设置为开启/关闭。另外,还可以设置是否能获取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管理的设置信息(也称为管理信息)。
如果开启SNMPv1的设置,那么在步骤S4004中CPU 102则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用于执行设置MIB的存取限制(MIB对象写入限制)的屏幕。在完成MIB存取限制设置以后,CPU 102结束SNMP的设置。
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被多个部门使用。这样以来,用户可以在操作面板110上为每个部门设置一个安全等级以及写入限制目标项,并将上述信息注册为部门注册管理表。部门注册管理表可以存储在例如数据ROM 104c中。
图10显示了存储在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部门注册管理表的一个例子。
在图10所示例子中,部门A-C被设置为三个部门的名字,至于安全等级,部门A被设置为“高级”、部门B被设置为“中级”、部门C被设置为“低级”。
对于部门A,地址簿、系统管理信息以及MIB对象被设置为写入限制目标项。对于部门B,地址簿以及系统管理信息被设置为写入限制目标项。对于部门C,地址簿被设置为写入限制目标项。
图11是流程图,显示了在图像形成装置100收到来自如图1所示的外部设备的处理请求以后执行的操作。
参照图1-11,假定图像形成装置100经由无线局域网收到了来自终端设备的处理请求,虽然图1没有显示。
如果CPU 102经由无线通信单元119收到了来自终端设备的处理请求,CPU 102则判定接收到的请求是否为读取或者写入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数据的请求。例如,CPU 102判定接收到的请求是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哪一个端口发送的。
如果CPU 102判定步骤S1101中的决定是“否”,那么处理过程推进至步骤S1106。例如,如果图像形成装置100接收到来自外部终端设备的打印请求,CPU 102则判定步骤S1101中的决定为“否”。如果图像形成装置100接收到了打印请求,那么在步骤S1106中将允许连接,无论设置的安全等级是什么,然后执行打印处理。
如果CPU 102判定步骤S1101中的决定为“是”,那么在步骤S1102中,CPU 102确认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安全等级是否被设置为“高级”。如果CPU 102判定安全等级已被设置为“高级”(在步骤S1102中为“是”),那么在步骤S1103中CPU 102则通过无线通信单元119向终端设备发送拒绝连接的命令以及错误通知。通过上述操作,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单元上能够显示存取错误。
如果CPU 102判定安全等级未被设置为“高级”(在步骤S1102中为“否”),那么在步骤S1104中CPU 102确认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安全等级是否被设置为“中级”。如果安全等级被设置为“中级”(在步骤S1104中为“是”),那么CPU 102则查阅部门注册管理表并限制对写入限制目标项的写入。假定地址簿被设置为写入限制目标项。在步骤S1105中,例如,CPU 102使地址簿变灰以禁止对地址簿进行编辑,并只允许参考(浏览)地址簿。
在步骤S1106中,CPU 102允许通过无线局域网将终端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100连接,以实现访问。然后,CPU 102结束连接处理。
如果安全等级未被设置为“中级”(在步骤S1104中为“否”),那么处理推进至步骤S1106。在步骤S1106中,CPU 102允许将终端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100连接,并根据在步骤S1101中接收到的请求执行数据处理。
例如,如果接收到的处理请求是读取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数据(例如,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设备信息、用户的电话簿信息以及部门管理信息),那么CPU 102则根据来自数据ROM 104c的请求读取数据,并向作为请求源的终端设备发送数据。
如果接收到的处理请求是对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存储装置中的数据进行写入,那么CPU 102在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数据ROM 104c中对接收到的数据和处理请求一起进行写入。如果接收到的请求是命令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打印单元107打印数据,那么CPU 102则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以及处理请求执行打印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果接收到的来自外部终端设备的处理请求是读取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数据或写入数据,并且在没有认证的情况下执行无线局域网的设置,那么安全等级被强制设置为“高级”以拒绝接收到的处理请求。有了上述配置,可以防止易受攻击的网络中的不当访问行为。
在图10所示的部门注册管理表中,部门C的安全等级被设置为“低级”,以及地址簿被设置为写入限制目标项。这样的话,由于安全等级是“低级”,在设置写入限制目标项时,CPU 102会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警告,提示写入限制目标项将被忽略。
图12是流程图,显示了在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的管理信息的获取被限制时执行的MIB对象写入限制处理。
参照图1和12,在步骤S1201中,用户利用操作面板110将SNMP的设置由禁用(关闭)改变为启用(开启),如上文所述。在步骤S1202中,CPU 102确认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安全等级是否被设置为“高级”。如果安全等级被设置为“高级”(在步骤S1202中为“是”),那么在步骤S1203中CPU 102在显示单元220上显示错误。在步骤S1204中,CPU 102禁用(关闭)SNMP的设置,然后结束处理。
如果CPU 102判定安全等级未被设置为“高级”(在步骤S1202中为“否”),那么在步骤S1205中CPU 102确认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安全等级是否被设置为“中级”。如果安全等级被设置为“中级”(在步骤S1205中为“是”),那么在步骤S1206中CPU102只允许参考MIB对象写入限制。在步骤S1207中,CPU 102将信息设置在ROM 104c中。然后CPU 102结束处理。
如果CPU 102判定安全等级被设置为“低级”(在步骤S1205中为“否”),那么处理过程推进至步骤S1207。在步骤S1207中,CPU 102只允许对MIB对象写入限制进行编辑,并进行设置。然后CPU 102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以为每个部门设置读取限制,根据网络连接的配置,可以切换来自外部设备例如终端设备的读取限制。这样,对于用户的易用性得以提高。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果图像形成装置在免认证的情况下通过无线局域网和外部设备连接,此种情形下秘密私人信息很容易发生泄漏,那么安全等级则被自动切换到高级。这样可以彻底防止由于外部设备的不当存取而导致的信息泄露。
通过上文所述可以想到,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CPU 102以及操作面板110被用作设置单元。CPU 102也被用作判定单元以及控制单元。CPU 102以及操作面板110也被用作询问单元和改变单元。
在上文所说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来描述。此外,同样也可以使用除了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信息处理装置,例如通过无线通信由外部设备使用的计算机。
尽管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应当了解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换而不背离公开的范围。
例如,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功能可以由控制方法实现,所述控制方法可以由信息处理装置实施。另外,具有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功能的程序可以是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可以由包含在信息处理装置中的计算机执行。上述控制程序可以记录在例如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
这样以来,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分别至少包括设置步骤、判定步骤和控制步骤。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也可以由系统或设备(或例如CPU或MPU的设备)的计算机实现,所述计算机能够读取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程序,从而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也可以由方法实现,所述方法的各个步骤由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执行,例如通过读取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装置上的程序,从而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述程序被提供给计算机,例如通过网络或作为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各种记录介质。这样以来,所述系统或设备以及存储上述程序的记录介质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虽然已经结合示例性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应当认识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下列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适合最广泛的解释,以便囊括所有改动、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11年12月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1-264635的优先权,该申请在此已被全文引用。

Claims (8)

1.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设置单元,其被配置为执行无线通信的设置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判定单元,其被配置为判定所述设置中是否包括安全设置;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如果判定单元判定所述设置中不包括安全设置,则限制外部设备访问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信息处理装置可通过有线通信连接,并且其中,如果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有线通信接收处理请求,则控制单元根据所述处理请求允许访问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安全设置用来通过使用WEP、WPA-PSK及WPA2-PSK中的一个对外部设备和信息处理装置间的数据进行加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数据包括地址簿、系统管理信息及管理信息库对象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设置中包括安全等级设置,安全等级至少包括高级安全等级、中级安全等级和低级安全等级,其中高级安全等级限制地址簿、系统管理信息及管理信息库对象的写入,中级安全等级限制地址簿和系统管理信息的写入,低级安全等级限制地址簿的写入,以及高级安全等级是预定等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如果设置中包括安全设置且认证成功,则信息处理装置允许改变安全等级;如果设置中包括安全设置且认证失败,则信息处理装置不允许改变安全等级。
7.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执行无线通信的设置以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判定所述设置中是否包括安全设置;及
如果判定所述设置中不包括安全设置,则限制外部设备访问信息处理装置中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安全设置用来通过使用WEP、WPA-PSK及WPA2-PSK中的一个对外部设备和信息处理装置间的数据进行加密。
CN201210527601.9A 2011-12-02 2012-11-30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1394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4635A JP5995431B2 (ja) 2011-12-02 2011-12-02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1-264635 2011-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9429A true CN103139429A (zh) 2013-06-05
CN103139429B CN103139429B (zh) 2016-03-23

Family

ID=48498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27601.9A Active CN103139429B (zh) 2011-12-02 2012-11-30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69632B2 (zh)
JP (1) JP5995431B2 (zh)
CN (1) CN1031394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1973A (zh) * 2013-10-25 2015-04-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10679A (ja) * 2011-11-24 2013-06-06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019675B2 (ja) 2012-03-30 2016-11-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機能実行装置
JP6019676B2 (ja) 2012-03-30 2016-11-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6024541B2 (ja) * 2013-03-18 2016-11-1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17539B2 (ja) * 2013-12-27 2018-11-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JP6570216B2 (ja) * 2014-03-28 2019-09-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02494B2 (ja) 2014-05-30 2018-10-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機能実行システム、機能実行装置、及び、通信端末
JP6442174B2 (ja) 2014-07-03 2018-12-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処理装置、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458485B2 (ja) 2014-12-22 2019-01-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045690B (zh) * 2015-07-10 2018-05-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测试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US10740043B2 (en) * 2018-03-27 2020-08-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 notifications based on context data
JP7301502B2 (ja) * 2018-04-27 2023-07-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292890B2 (ja) * 2019-02-04 2023-06-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181335A (ja) * 2021-05-26 2022-1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8365A1 (en) * 2001-05-24 2002-11-28 Shingo Yamaguchi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network resources based on connection security
US20030014625A1 (en) * 2001-07-06 2003-01-16 Michael Freed Bufferless secure sockets layer architecture
US20050055547A1 (en) * 2003-09-10 2005-03-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processor
US20100104099A1 (en) * 2008-10-24 2010-04-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ecurity set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841615A (zh) * 2009-03-16 2010-09-22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7496A (ja) * 2003-01-27 2004-08-12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
JP4107303B2 (ja) * 2005-03-31 2008-06-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接続設定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コンピュータ、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
JP4766666B2 (ja) * 2005-08-29 2011-09-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デバイス、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083440A (ja) * 2005-09-20 2007-04-05 Canon Inc プリンタ装置
JP4826186B2 (ja) * 2005-09-21 2011-11-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デバイスおよび履歴表示制御方法
JP4957301B2 (ja) * 2007-03-07 2012-06-2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lan通信装置
EP2068525B1 (en) * 2007-11-06 2014-04-09 Airtight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wireless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 for local area computer networks
JP4506850B2 (ja) * 2008-02-18 2010-07-21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管理装置、画像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496650B1 (ko) * 2009-10-01 2015-02-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선 및 무선의 네트워크 인터페이스 각각을 지원하는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그 장치의 네트워크 연결 방법
JP5293659B2 (ja) * 2010-03-18 2013-09-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535415B2 (en) * 2011-07-20 2017-01-03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oftwar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visualization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environme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78365A1 (en) * 2001-05-24 2002-11-28 Shingo Yamaguchi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network resources based on connection security
US20030014625A1 (en) * 2001-07-06 2003-01-16 Michael Freed Bufferless secure sockets layer architecture
US20050055547A1 (en) * 2003-09-10 2005-03-10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Remote processor
US20100104099A1 (en) * 2008-10-24 2010-04-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ecurity setting method thereof
CN101841615A (zh) * 2009-03-16 2010-09-22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1973A (zh) * 2013-10-25 2015-04-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4571973B (zh) * 2013-10-25 2019-05-07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569632B2 (en) 2017-02-14
CN103139429B (zh) 2016-03-23
JP2013117835A (ja) 2013-06-13
JP5995431B2 (ja) 2016-09-21
US20130141753A1 (en) 201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39429B (zh) 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79887B (zh) 信息终端、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图像处理系统
US10750049B2 (en)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428262B2 (en) Method to connec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usable medium therefor
US7983402B2 (en) System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electronic devices
JP6314951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840206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244646B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storage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027848B (zh) 服务提供装置和服务提供方法
EP2416600A1 (en) Wi-fi access method, access point and wi-fi access system
CN105227538A (zh) 云设备的识别和认证
US827513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ecurity setting method thereof
JP636210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とを有する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4106074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以及通信连接方法
CN105939430B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2869014A (zh) 终端和数据通信方法
JP6347146B2 (ja) 画像記録装置、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041563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
CN101090343B (zh) 操作装置及其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JP2013110679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2209323A (zh) 无线通信装置
CN108337393A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5306771A (zh) 要求用户认证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136016A (ja) 周辺機器、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周辺機器の通信処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4221466B (zh) 通信设备、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