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9415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9415A
CN103139415A CN201210445174XA CN201210445174A CN103139415A CN 103139415 A CN103139415 A CN 103139415A CN 201210445174X A CN201210445174X A CN 201210445174XA CN 201210445174 A CN201210445174 A CN 201210445174A CN 103139415 A CN103139415 A CN 103139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processing
function
section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451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9415B (zh
Inventor
小林祐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39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9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941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ncreased flexibility in print job configuration, e.g. job settings, print requirements, job ticke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7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by using pre-stored settings, e.g. job templates, presets, print sty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8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by updating job settings at the print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04N1/0097Storage of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customised instructions or different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user 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8Secure printing, e.g.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rights for device usage, unallowed content, blanking portions or fields of a page, releasing held jo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1Pool of printer devices: self-managing printing devices in a network, e.g. without a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作业设定保存部将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的作业设定保存到USB存储器时,将识别信息接受部从操作者接受到的识别信息与作业设定相关联并共同保存,当操作者使图像形成装置执行USB存储器中存储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时,作业设定取得部从USB存储器中取得与由确定信息接受部接受到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作业设定。因此,即使在USB存储器中存储有很多个作业设定时,也会利用识别信息来指定并使作业设定取得部取得所希望的作业设定,从而使得操作者能够简单地选择所希望的作业设定。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涉及在连接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存储介质中保存以及从该外部存储介质中取得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的作业设定时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有复印功能和扫描功能等多项功能的复合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由多个操作者分别执行内容相异的多个作业。作为这种图像形成装置,已知一种操作者可将执行过一次的作业设定存储到USB存储器等外部存储介质中,当操作者下次对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操作时,通过将预先存储的该作业设定从外部存储介质中读入到图像形成装置,从而使得操作者能够简单地再次执行内容相同的作业的装置。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外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很多个作业设定的情况下,当操作者对欲从外部存储介质中读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作业设定进行选择时,作为选择对象的作业设定增多。因此,操作者难以选择所希望的作业设定。而且,当存储有作业设定的外部存储介质被第三方取得时,第三方能够简单地将所存储的作业设定读入到图像形成装置。因此,会发生由第三方擅自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该作业设定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作业设定接受部、控制部、接口、识别信息接受部、作业设定保存部、确定信息接受部以及作业设定取得部。作业设定接受部从操作者接受对表示作业内容的作业设定的输入。控制部执行所述作业设定接受部接受到的作业设定。接口以能够进行数据的写入和读出的方式与外部存储介质连接。识别信息接受部从操作者接受对用于识别作业设定的识别信息的输入。作业设定保存部将所述识别信息接受部接受到的识别信息与由所述控制部执行的作业设定相对应,并且经由所述接口将该作业设定与该识别信息保存到所述外部存储介质。确定信息接受部在所述外部存储介质被连接到所述接口时,从操作者接受用于确定从该外部存储介质中取得的作业设定的识别信息。作业设定取得部从所述外部存储介质中取得与所述确定信息接受部接受到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作业设定。所述控制部执行通过所述作业设定取得部取得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概略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要的内部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为示出由图像形成装置向外部存储介质保存作业设定的处理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示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5为示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6为示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7为示出图像形成装置从外部存储介质取得作业设定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为示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9为示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0为示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1为示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2为示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3为示出由图像形成装置向外部存储介质保存作业设定的处理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14为示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5为示出显示部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说明。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正面剖视图。图像形成装置1是兼有诸如复印功能、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以及传真功能等多项功能的复合机。图像形成装置1在装置主体11中具备图像形成部12、定影装置13、供纸部14、纸张输出部15、原稿供给部6以及原稿读取部5等。
装置主体11包括下部主体111、与该下部主体111的上方对向配置的上部主体112、以及设置在该上部主体112与下部主体111之间的连结部113。连结部113是用于在使下部主体111和上部主体112之间形成有纸张输出部15的状态下将两者相互连结的结构物。连结部113立设于图1中下部主体111的左部和后部,且俯视为L形。上部主体112被支撑于连结部113的上端部。在上部主体112中设置有原稿读取部5以及原稿供给部6。
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面部设置有操作部47,该操作部47用于输入来自操作者的操作指示。该操作部47具备由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构成的显示部473。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下部主体111设置有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该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可连接USB存储器等外部存储介质。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连接到后述的控制单元10,并以与控制单元10之间能够进行数据的写入和读出的方式,与USB存储器等外部存储介质连接。
原稿读取部5具有稿台玻璃(原稿台)161、原稿按压盖162以及读取机构163。稿台玻璃(原稿台)161安装于上部主体112的上表面开口处,用于放置原稿。原稿按压盖162用于按压该稿台玻璃161上放置的原稿且开闭自如。读取机构163用于读取稿台玻璃161上放置的原稿的图像。读取机构163使用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等图像传感器来光学读取原稿的图像,并生成图像数据。
原稿供给部6具备用于放置原稿的原稿放置台61、用于对图像读取完毕的原稿进行输出的原稿输出部66以及原稿运送机构65。原稿运送机构65包括省略图示的供纸辊、运送辊以及纸张翻转机构。原稿运送机构65通过供纸辊及运送辊的驱动,将原稿放置台61上放置的原稿一张张地导出,并向着与原稿读取窄缝53对置的位置运送。原稿运送机构65在能够经由原稿读取窄缝53而由读取机构163进行读取之后,将原稿输出到原稿输出部66。此外,纸张翻转机构使原稿的表面和背面翻转并再次向着与原稿读取窄缝53对置的位置运送,因此原稿运送机构65使该原稿的双面图像能够经由原稿读取窄缝53而由读取机构163读取。
进而,原稿供给部6以其前面侧可向上方移动的方式,相对于上部主体112转动自如地设置。通过使原稿供给部6的前面侧向上方移动以敞开作为原稿台的稿台玻璃161的上表面,从而使得用户能够将例如处于打开状态的书籍等读取原稿放置在稿台玻璃161的上表面。
在下部主体111的内部设置有图像形成部12、定影装置13以及供纸部14。在上部主体112设置有原稿读取部5。供纸部14具有相对于装置主体11可拆卸的供纸盒142、143、144。在供纸盒142、143、144中分别收纳有由记录纸(记录介质的一例)堆叠而成的成叠纸张。
图像形成部12执行图像形成动作,所述图像形成动作在由供纸部14供纸的记录纸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部12具备图像形成单元120、中间转印带125以及二次转印辊210。图像形成单元120包括在中间转印带125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依次配设的、使用品红色调色剂的品红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M、使用青色调色剂的青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C、使用黄色调色剂的黄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Y、以及使用黑色调色剂的黑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Bk。以下,当不区分各图像形成单元地进行说明时,将各图像形成单元称为“图像形成单元120”。中间转印带125被架设为在驱动辊125a(二次转印对置辊)等多个辊之间可向着图像形成时的副扫描方向环状行进。二次转印辊210在中间转印带125架设于驱动辊125a的部分,与中间转印带125的外周面抵接。
各图像形成单元120分别一体地具备感光鼓121、向感光鼓121供给调色剂的显影装置122、收纳调色剂的调色剂盒(未图示)、充电装置123、曝光装置124、一次转印辊126以及鼓清洁装置127。
感光鼓121在其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及遵循该静电潜像的调色剂图像。显影装置122向感光鼓121供给调色剂。在各显影装置122中,从所述调色剂盒中适当补充调色剂。
充电装置123设置于感光鼓121的正下方位置。充电装置123使各感光鼓121的周面均匀带电。
曝光装置124设置于感光鼓121的下方且比充电装置123更下方的位置。曝光装置124将基于从计算机等输入的图像数据或者原稿读取部5取得的图像数据的与各种颜色相对应的激光照射到充电后的感光鼓121的周面,在各感光鼓121的周面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122将调色剂供给到朝向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转动的感光鼓121的周面的静电潜像,并使该调色剂层积,从而在感光鼓121的周面,形成与所述图像数据相应的调色剂图像。
中间转印带125配置于各感光鼓121的上方位置。中间转印带125被架设为在图1中左侧的驱动辊125a与同一张图中右侧的从动辊125b之间可环状行进。中间转印带125的下方的外周面与各感光鼓121的周面抵接。
在夹着中间转印带125而与各感光鼓121对置的位置设置有一次转印辊126。在该一次转印辊126上,通过省略图示的转印偏压施加机构,施加有转印偏压。一次转印辊126使在各感光鼓121的外周周面形成的上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
控制部100(参考图2)针对每种颜色,对一次转印辊126以及图像形成单元120进行驱动控制。控制部100在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使由品红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M形成的品红色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5的同一位置由青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C形成的青色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25的同一位置由黄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Y形成的黄色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以及在中间转印带125的同一位置由黑色用图像形成单元12Bk形成的黑色的调色剂图像的转印按照上述顺序来执行,以使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互相重叠。据此,在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像(中间转印(一次转印))。
在二次转印辊210上,通过省略图示的转印偏压施加机构,施加有转印偏压。二次转印辊210使在中间转印带125的表面形成的彩色的上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从供纸部14中运送来的记录纸上。二次转印辊210被设置为在中间转印带125架设于驱动辊125a那部分的纸张运送路190中与中间转印带125的外周面抵接。辊隙部N夹着中间转印带125而形成在二次转印辊210和驱动辊125a之间,所述辊隙部N用于将所述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纸上。在纸张运送路190上运送的记录纸在辊隙部N中被中间转印带125和二次转印辊210按压并夹持。在此处,中间转印带125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记录纸上。此外,在运送辊192对记录纸的运送方向上比二次转印辊210和驱动辊125a之间的辊隙部N更上游侧,配设有阻力辊630。
鼓清洁装置127设置于图1中各感光鼓121的左侧位置,去除感光鼓121周面的残留调色剂以进行清洁。由该鼓清洁装置127清洁过的感光鼓121的周面为了新的充电处理而再次朝向充电装置123。
在图1中相对于图像形成部12的左侧位置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纸张运送路190。在纸张运送路190中,在适当位置设置有运送辊192。运送辊192把从供纸部14中导出的记录纸向辊隙部N以及定影装置13运送。即,通过由该配置在适当位置的运送辊192构成的运送机构,来运送记录纸。
定影装置13具备在内部具有作为加热源的通电发热元件的加热辊132以及与加热辊132对向配置的加压辊134。在记录纸通过加热辊132和加压辊134之间的定影辊隙部期间,定影装置13通过加热辊132,对在图像形成部12中被转印的记录纸上的调色剂图像施加热量来进行定影处理。定影处理结束后且彩色图像形成完毕的记录纸在从定影装置13的上部延伸设置的出纸运送路194中通过,向设置于下部主体111顶部的输出托盘151输出。
此外,在与架设于从动辊125b的中间转印带125的外周面对置的位置设置有清洁部22。
供纸部14包括手动托盘141和供纸盒142、143、144。
手动托盘141开闭自如地设置于图1中装置主体11的右侧壁。供纸盒142、143、144可拆卸地安装于下部主体111内比曝光装置124更下方的位置。
手动托盘141是设置于下部主体111右面下方位置的、用于通过手动操作将记录纸向图像形成部12供纸的托盘。供纸盒142、143、144收纳由多张记录纸堆叠而成的成叠纸张。在供纸盒142的上方设置有取纸辊145。取纸辊145将供纸盒142、143、144中收纳的成叠纸张中最上层的记录纸向纸张运送路190导出。
纸张输出部15形成于下部主体111和上部主体112之间。纸张输出部15具备形成于下部主体111的上表面的输出托盘151。输出托盘151是用于输出在图像形成部12中形成调色剂图像且在定影装置13中执行定影处理后的记录纸的托盘。
接下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气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概略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的内部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控制单元10。控制单元10由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AM、ROM及专用的硬件电路等构成,用于执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控制。
控制单元10与原稿读取部5、图像处理部31、图像存储器32、纸张运送部411、图像形成部12、操作部47、传真通信部71、网络接口部91以及硬盘驱动器(HDD)81等连接。控制单元10执行对所连接的上述各机构的动作控制及与各机构之间的信号或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控制单元10具备控制部100,所述控制部100用于执行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控制。控制部100按照由用户通过操作部47或网络连接的个人计算机等输入的作业执行指示,对为了执行关于扫描仪功能、打印机功能、复印功能以及传真功能等各项功能的动作控制而所需要的各机构部的驱动及处理进行控制。
原稿读取部5具备扫描部51。扫描部51由具有图像照射灯511以及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传感器512的上述读取机构163构成。原稿读取部5通过图像照射灯511照射原稿,并利用CCD传感器512接受其反射光,从而从原稿中读取图像。
图像处理部31对于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根据需要执行图像处理。例如,图像处理部31为了提高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的图像在通过图像形成部12形成图像后的质量,执行预先确定的图像处理。
图像存储器32存储由上述原稿读取部5读取的图像数据等。
纸张运送部411由图1所示的取纸辊145以及运送辊192等构成,将收纳于手动托盘141、供纸盒142、143、144的记录纸运送至图像形成部12及输出托盘151。
图像形成部12如上所述具备图像形成单元12M、12C、12Y、12Bk,架设于驱动辊125a的中间转印带125,二次转印辊210以及定影装置13。作为图像形成部12的输出对象的图像数据是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的图像数据、经由网络接口部91从局部区域内的客户计算机等发送来的图像数据等。
如图1和图2所示,操作部47具备触摸面板部以及操作键部。触摸面板部及操作键部接受来自用户的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执行的各种动作及处理的指示。触摸面板部设置于操作部47所具备的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显示部473的显示器部分。
传真通信部71具备省略图示的编码解码部、调制解调部以及网络控制单元(NCU,Network Control Unit),用于执行利用公共交换电话网的传真发送。传真通信部71将例如通过原稿读取部5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经由电话线向传真装置等发送,或接收从传真装置等发送来的图像数据。
HDD 81存储由原稿读取部5读取的图像数据等。存储于HDD 81的图像数据可用于由图像形成部12进行的图像形成,也可向与图像形成装置1网络连接的客户计算机发送。
网络接口部91由LAN卡等通信模块构成,经由与该网络接口部91连接的LAN等,与局部区域内的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个人计算机等)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如上所述连接USB存储器等外部存储介质以使之能够与控制单元10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下面,以外部存储介质为USB存储器且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为USB接口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在连接于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的USB存储器中,通过后述的作业设定保存部103写入并保存作业设定,所述作业设定表示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执行的作业的内容。此外,从连接于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的USB存储器中,通过后述的作业设定取得部105读出在该USB存储器中存储的作业设定。
此外,控制单元10进一步具备作业设定接受部101、识别信息接受部102、作业设定保存部103、确定信息接受部104、作业设定取得部105、装置检测部106、功能信息取得部107、判断部108、显示控制部109、确定部110、功能检测部115以及功能选择接受部116。CPU按照在控制单元10内的存储器或ROM、或者HDD 81等中存储的程序来执行动作,从而作为上述各部发挥功能。或者,控制单元10也可通过具备与上述各部相对应的专用的硬件电路等而作为该各部发挥功能。显示控制部109也可设为由控制部100兼任的结构。
此外,在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在所需要的范围内可以具备装置检测部106、功能信息取得部107、判断部108、显示控制部109、确定部110、功能检测部115以及功能选择接受部116中的各部。
作业设定接受部101按照来自操作者的指示,接受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所具有的各项功能的作业设定。各项功能例如为复印动作、扫描仪动作、传真动作、打印机动作、数据保存、数据发送等。关于对通过扫描仪动作获得的读取图像数据进行保存的动作,在通过操作者进行作业设定时,当从操作部47输入关于各项目的值(不仅包含单纯的数值,还包含设定事项等,以下同样)时,执行以下处理。此外,各项目例如为缩小/放大、居中、删边、连续扫描、文件格式、文件名等。作业设定接受部101接受该输入值,将该各项目值的组合存储为该数据保存动作的作业设定。此外,在设定关于复印动作的作业时,当通过操作者对操作部47的操作,输入关于各项目的值以作为原稿的读入分辨率以及打印原稿图像时的打印设定时,执行以下处理。此外,各项目例如为双面或单面打印、原稿尺寸、份数、排序、多合一、分辨率、彩色或黑白打印、删边、放大/缩小等。作业设定接受部101接受该输入值,将该各项目值的组合存储为该复印动作的作业设定。
此外,控制部100执行作业设定接受部101接受到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即,控制部100按照构成该接受到的作业设定的各项目的值,执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机构的动作控制。
识别信息接受部102从操作者接受对作为向连接于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的USB存储器保存的对象的作业设定所附加的识别信息(例如,由11位的字母数字或符号等组成的识别信息。以下,以该识别信息为例进行说明)的输入。
作业设定保存部103进行如下控制,即把识别信息接受部102接受到的识别信息与由控制部100执行的作业的作业设定相对应,并且把该作业设定与该识别信息保存到连接于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的USB存储器。
确定信息接受部104为了确定要从连接于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的USB存储器中读出的作业设定,从操作者接受对识别信息的输入。此外,上述识别信息接受部102也可设为兼任该确定信息接受部104的结构。
作业设定取得部105从连接于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的USB存储器中读出并取得与确定信息接受部104接受到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作业设定。
装置检测部106检测与图像形成装置1网络连接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例如,装置检测部106在图像形成装置1所连接的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等网络中连接有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时,预先取得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IP地址。此外,装置检测部106在作业设定保存部103执行作业设定的保存时,使用该IP地址来检测与图像形成装置1网络连接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
功能信息取得部107从通过装置检测部106检测出的网络上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得用于表示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执行的功能的功能信息。例如,功能信息取得部107要求上述网络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发送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所存储的各种设定信息,并从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接收该设定信息,从而取得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执行的功能信息。各种设定信息例如为可否彩色打印、可否双面扫描、有无装订器等。此外,也可以由操作者或者保养者通过对操作部47等的操作,输入网络连接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及能够执行的功能信息,功能信息取得部107存储该输入的装置信息及功能信息,从而取得用于表示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执行的功能的功能信息。
判断部108在作业设定保存部103保存作业设定时,根据通过功能信息取得部107取得的上述功能信息,判断该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能否在上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
显示控制部109执行显示部473的显示控制,例如,执行使上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每一个在显示部473显示由判断部108进行的上述判断的结果等控制。
确定部110在通过判断部108判断为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不能在上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时,根据与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相对应的功能信息,确定在构成作为作业设定保存部103的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的项目中不能执行的项目。
功能检测部115读出在连接于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的USB存储器中存储的作业设定,并解析该作业设定,从该作业设定中检测出该作业设定所适用的功能。该功能例如为复印动作、扫描仪动作、传真动作、打印机动作、数据保存、数据发送等。即,功能检测部115检测出USB存储器中存储的作业设定是关于上述复印动作等中的哪项功能的作业设定。
功能选择接受部116根据由操作者通过对操作部47的操作等而输入的指示,接受对通过功能检测部115检测出的功能的选择。
下面,对由图像形成装置1向外部存储介质保存作业设定的处理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由图像形成装置1向外部存储介质保存作业设定的处理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4、图5以及图6是示出显示部473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此外,在各图所示的显示画面中,将识别信息表示为“代码”。
图像形成装置1在以能够执行复印动作等各种动作的状态待机时,当USB存储器向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的连接通过控制部100被检测出时(在S1中为“是”),执行该作业设定的保存处理。
当图像形成装置1以能够执行复印动作等各种动作的状态待机时,显示控制部109使作业设定接受画面显示于显示部473(S2),该作业设定接受画面用于接受构成作业设定的各项目。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将通过扫描仪动作得到的读取图像数据保存到内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HDD的作业”为例进行说明。此外,以下把基于该扫描仪动作的向HDD的保存称为“存储文件夹文件”来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如图4所示,显示控制部109使存储文件夹文件用的作业设定接受画面D1显示于显示部473。
在该作业设定接受画面D1显示于显示部473的状态下,当由操作者按照该作业设定接受画面D1所给出的引导,输入构成存储文件夹文件时的作业设定的各项目的值时(S3中的“是”),执行以下的处理。此外,各项目例如为缩小/放大、居中、删边、连续扫描、文件格式、文件名等。作业设定接受部101接受该输入值,将该各项目值的组合存储为执行存储文件夹文件这一动作时的作业的设定(作业设定)(S4)。此外,作业设定接受部101对于操作者未输入值的项目,存储预先确定的缺省值。
此外,在作业设定接受画面D1显示于显示部473的状态下,当操作者未输入构成作业设定的各项目的值时(S3中的“否”),不执行S4的作业设定的存储处理。此时,作业设定接受部101对于构成作业设定的所有项目,存储上述的缺省值。
例如,当操作者接触在作业设定接受画面D1内显示的“缩小/放大”按钮d11时,通过显示部473的触摸面板部,用于对通过扫描仪动作得到的读取图像的缩小率及放大率进行指定的指示被输入至操作部47。根据该指示,显示控制部109在显示部473显示用于接受对缩小率及放大率的输入的显示画面(省略图示)。显示该显示画面时,当操作者操作该显示画面中显示的各输入按钮以输入缩小率或放大率的值时,作业设定接受部101接受该输入值。输入该值之后,如图5所示,显示控制部109使显示出该输入值的作业设定接受画面D1’再次显示于显示部473。作业设定接受画面D1’示出缩小率及放大率根据原稿尺寸及记录纸尺寸自动设定的“自动”被输入后的状态。
此后,S3和S4的处理被重复,直到通过由操作者按下操作部47的“开始”按钮471的操作等,输入通过如上所述输入项目值而确定内容的作业设定的执行指示为止(S5中的“否”)。即,操作者只要不执行对“开始”按钮471的按下操作,就能够重复输入作业的各项目的值。
关于构成作业设定的其他项目,也通过与上述指定缩小率及放大率时同样的操作,由操作者输入具体的值。作业设定接受画面D1’示出如下状态,即在文件格式中输入有“JPEG”及“图像质量等级5”(表示分辨率的程度),且在文字印章中输入有在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区域中的右上方执行该文字印章的指定。该文字印章是指如下处理,即对图像形成于记录纸上的图像,进一步追加预先确定的图像。
当操作者按下操作部47的“开始”按钮471,输入以如上所述输入有各项目值的作业设定来执行作业的指示时(S5中的“是”),执行以下的处理。具体而言,控制部100按照构成该作业设定的各项目的值,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机构的动作以执行作业(S6)。例如,控制部100在执行上述作为例子表示的存储文件夹文件的作业设定时,使放置于原稿放置台61的成叠原稿通过原稿读取部5以所指定的分辨率(图像质量)来读取。此外,控制部100使图像处理部31执行对通过该读取而获得的读取图像在指定位置追加上述预先确定的图像并设为JPEG形式的文件格式的处理,并进一步执行将该读取图像缩小为所指定的记录纸尺寸的处理。进而,控制部100将通过该一系列处理生成的图像数据保存到内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HDD中。
执行上述作业后,显示控制部109使旨在催促操作者输入识别信息(识别代码)的消息显示于显示部473(S7)。该识别信息用于个别地识别及确定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进而被用作从USB存储器中读出该作业设定时的密码。例如,显示控制部109使如图6所示例的识别信息输入画面D3显示于显示部473。
此外,上述的S1的处理(即,控制部100对USB存储器向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的连接进行检测的处理)也可在上述S7的处理后执行。
当显示控制部109使上述消息显示于显示部473时,若通过操作者对操作部47的数字键等的操作,在操作部47中输入识别信息(S8中的“是”),则识别信息接受部102接受对该识别信息的输入(S9)。接着,作业设定保存部103将该输入已被接受的识别信息与在S6中执行的作业设定相对应,并且将该识别信息与作业设定保存到连接于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的USB存储器中(S10)。例如,显示上述识别信息输入画面D3时,当操作者对在该识别信息输入画面D3内显示的“保存”按钮d31进行接触操作时,通过显示部473的触摸面板部,该输入的识别信息被输入并由识别信息接受部102接受。
此外,显示识别信息输入画面D3时,在操作者未输入识别信息的情况下(S8中的“否”),作业设定保存部103不执行上述识别信息及作业设定的保存处理,而结束处理。例如,显示识别信息输入画面D3时,当操作者对在识别信息输入画面D3内显示的“不保存”按钮d32进行接触操作时,该接触操作通过触摸面板部被检测出,从而不执行识别信息及作业设定的保存处理,而结束处理。
下面,对图像形成装置1从外部存储介质取得作业设定并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图7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从外部存储介质取得作业设定并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图8至图12是示出显示部473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此外,在各图所示的显示画面中,将识别信息表示为“代码”。
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开关设为“开”后,显示控制部109使如图8所示例的登录画面D7被显示。显示该登录画面D7时,当通过操作者对操作部47的操作或对根据对登录画面D7内的“数字键”按钮d91的接触操作而显示的省略图示的数字键画面的操作,在操作部47中输入作为操作者固有的识别信息的ID(identification)及密码的登录信息时(S31中的“是”),执行以下的处理。具体而言,控制部100判断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上是否连接有USB存储器(S32)。此外,在操作者未输入登录信息时,S32之后的处理的执行将一直待机,直到登录信息被输入为止。
在此,当控制部100判断为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上连接有USB存储器时(S32中的“是”),执行以下的处理。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109使旨在催促操作者输入识别信息的消息,例如如图9所示的识别信息输入画面D8显示于显示部473(S33)。显示控制部109在识别信息输入画面D8内使“功能选择”按钮d81与上述消息共同显示。该“功能选择”按钮d81是用于从操作者接受功能显示指示的按钮,所述功能显示指示用于显示在连接于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的USB存储器中存储的各作业设定是否在所适用的各项功能(即,各作业设定在复印动作、扫描仪动作、传真动作等中的哪项功能)中执行。
在此,根据触摸面板部对于操作者对“功能选择”按钮d81的接触操作的检测等,当输入有上述功能显示指示时(S34中的“是”),功能检测部115检测上述USB存储器中存储的作业设定所适用的功能(S35)。例如,功能检测部115读出在USB存储器中存储的所有的作业设定,解析各作业设定的内容,并检测该作业设定对于上述哪项功能适用。
显示控制部109对上述各作业设定适用于哪项功能的检测结果进行显示(S36)。例如,当操作者对识别信息输入画面D8内的“功能选择”按钮d81进行接触操作来输入上述功能显示指示时,如图10所示例的那样,显示控制部109使上述检测出的功能的一览在识别信息输入画面D8内从“功能选择”按钮d81处开始下拉显示。在该图10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保存于USB存储器的作业设定适用于存储文件夹、打印文件夹以及发送文件夹这三项功能的情况。
在此,当由操作者对例如通过上述下拉显示而示出的功能显示部分d85中的、用于表示操作者欲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定的作业设定所适用的功能的功能显示部分进行接触操作时,对在由操作者经由触摸面板部而发生了接触的位置处所显示的功能进行选择的指示被功能选择接受部116接受(S37)。该接受之后,如图11所示例的那样,显示控制部109使该选择出的功能(例如,存储文件夹)显示在“功能选择”按钮d81的显示部分。
进而,当通过操作者对操作部47的数字键操作等而输入用于确定从USB存储器中读出的作业设定的识别信息时,确定信息接受部104接受该输入的识别信息(S38)。
在此,根据由触摸面板部对于操作者对识别信息输入画面D8内的“登录”按钮d83的接触操作进行检测等,当操作部47中输入有登录指示时(S39中的“是”),执行以下的处理。具体而言,作业设定取得部105判断与该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作业设定是否为在S37中从操作者接受到选择的功能所适用的作业设定(S40)。
作业设定取得部105在判断为与该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作业设定是在S37中选择出的功能所适用的作业设定时(S40中的“是”),从USB存储器读出并取得与该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作业设定(S41)。显示控制部109显示作业设定接受画面D11,如图12所示例的那样,将该取得的作业设定的各项目的值显示在与对应于各项目的显示部分相邻的位置。
此后,当通过操作者对操作部47的“开始”按钮471的按下操作而输入该作业的执行指示时,控制部100按照构成该作业设定的各项目的值,执行该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S42)。
此外,作业设定取得部105在判断为与上述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作业设定不是在S37中选择出的功能所适用的作业设定时(S40中的“否”),不从USB存储器中读出作业设定。此时,控制部100为了等待在操作者对操作部47的操作中对作业设定的输入,而执行通常的登录。即,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100是基于由操作者对操作部47的操作而输入的作业设定而非基于由作业设定取得部105从USB存储器中取得的作业设定,来执行作业。
该作业设定的保存处理及执行处理会在作业设定保存部103将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执行的作业的作业设定保存到USB存储器时,把由识别信息接受部102从操作者接受到的识别信息与该作业设定关联起来并共同保存。此外,当操作者使图像形成装置1读入并执行在USB存储器中存储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时,作业设定取得部105从USB存储器中取得与由操作者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作业设定。
据此,当操作者使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USB存储器中存储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时,即使USB存储器中存储有很多个作业设定时,操作者也会利用上述识别信息来指定并使作业设定取得部105取得所希望的作业设定,从而使得操作者能够简单地选择所希望的作业设定。为此,操作者选择欲从USB存储器读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作业设定的操作变得简单。
此外,即使存储有作业设定的USB存储器被第三方取得时,如果第三方不知道识别信息,则作业设定取得部105也无法从USB存储器中取得作业设定。为此,能够避免取得该USB存储器的第三方擅自使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该作业设定的情况发生。
此外,操作者在使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USB存储器中存储的作业设定时,多以作业设定是关于复印功能、扫描仪功能、传真功能等中的哪项功能的作业设定为指标,来选择所希望的作业设定。基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USB存储器中存储的作业设定中的所希望的作业设定,作业设定取得部105以规定的条件从USB存储器中取得该作业设定。规定的条件是指与由确定信息接受部104接受到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作业设定能够适用于由操作者选择出的功能。据此,仅输入识别信息,即使在操作者对所希望的作业设定的选择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下,由于还加入了基于所适用的功能的确定,所以操作者使错误的作业设定从USB存储器中读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情况得到防止。此外,虽然不能获得该种效果,但是代替以与上述所示的由操作者输入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作业设定是关于由操作者选择出的功能的作业设定为条件而使作业设定取得部105从USB存储器中读取作业设定的处理(S40中的“是”,S41),也可以是若由操作者输入识别信息,则使作业设定取得部105执行从USB存储器中读取与该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作业设定的处理。
下面,对由图像形成装置1向外部存储介质保存作业设定的处理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由图像形成装置1向外部存储介质保存作业设定的处理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图14及图15是示出显示部473的显示画面的一例的图。此外,在该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处理将省略说明。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与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相关联的识别信息的输入由识别信息接受部102接受(S19)。之后,装置检测部106检测经由网络接口部91与图像形成装置1网络连接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S20)。接着,功能信息取得部107要求该检测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发送功能信息,从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得用于表示能够在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的功能的功能信息(S21)。此外,功能信息取得部107在该检测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为多个时,从所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得功能信息,另外,在未检测出网络连接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时,不执行S21中的功能信息取得处理。
取得上述功能信息后,判断部108根据该取得的功能信息,判断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能否在上述检测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S22)。
例如存在如下情况:上述检测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信息表示关于扫描动作能够单面扫描但不能双面扫描,与此相对,上述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是关于存储文件夹文件的作业设定,且在原稿读取项目中被设为双面扫描原稿。在这种情况下,判断部108判断为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不能在该检测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
此外,例如存在如下情况:上述检测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信息表示关于扫描动作能够双面扫描,上述作为保存对象的关于存储文件夹文件的作业设定在原稿读取项目中为双面扫描原稿,进而其他项目所表示的内容全部能够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判断部108判断为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能够在该检测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
判断部108根据上述取得的功能信息,判断为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能够在发来该功能信息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时(S22中的“是”),执行以下的处理。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109使旨在该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也能在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即,旨在该作业设定与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之间有兼容性)的消息显示于显示部473(S23)。
此外,判断部108根据上述取得的功能信息,判断为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不能在发来该功能信息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时(S22中的“否”),执行以下的处理。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109使旨在该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不能执行(即,旨在该作业设定与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之间无兼容性)的消息显示于显示部473(S30)。进一步,显示控制部109使用于接受显示更加详细的判断结果这一指示的显示按钮与该旨在无兼容性的消息共同显示。
例如,显示控制部109在判断部108进行上述判断后,使如图14所示例的兼容信息显示画面D5显示于显示部473。在兼容信息显示画面D5中,显示控制部109使由装置检测部106检测出的所有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个例子中为四台)在机种名称栏d51中以机种名称显示。此外,显示控制部109按照判断部108的判断结果,对该检测出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每一台,使有无上述兼容性显示在兼容性显示栏d52中。进一步,显示控制部109针对在兼容性显示栏d52中示出旨在无兼容性的消息的机种,使用于接受显示更加详细的判断结果这一指示的显示按钮d54显示在显示栏d53中。该显示按钮d54是用于接受显示指示的显示按钮,所述显示指示是对不能执行该作业设定的理由或对用于显示不能执行的项目的详细事项的显示指示。
在显示控制部109显示有无上述兼容性之后,当由操作者通过对操作部47的操作等输入保存上述保存对象作业设定的指示时(S24中的“是”),执行以下的处理。具体而言,作业设定保存部103将S18中输入的识别信息与S16中执行的作业设定相对应,并且将该识别信息与作业设定保存到连接于存储介质连接接口92的USB存储器中(S25)。
例如,显示上述兼容信息显示画面D5之后,通过显示控制部109在兼容信息显示画面D5内显示的“关闭”按钮d55被操作者进行接触操作,通过触摸面板部检测出该操作。于是,作业设定保存部103将上述识别信息与作业设定保存到USB存储器中(S25)。即,作业设定保存部103将检测该操作者对“关闭”按钮d55的接触操作并从触摸面板部发来的检测信号作为保存上述保存对象作业设定的指示,执行向上述USB存储器的保存处理。
此外,当通过由操作者接触操作通过显示控制部109在兼容信息显示画面D5内显示的“取消”按钮d56等的操作,输入旨在取消该作业设定的保存的指示时(S24中的“否”,S26中的“否”),不执行向USB存储器保存作业设定的处理,而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当兼容信息显示画面D5的显示按钮d54被操作者进行接触操作,且上述显示详细的判断结果的指示从触摸面板部被输入到操作部47时(S24中的“否”,S26中的“是”),执行以下的处理。具体而言,确定部110确定出不能执行作业设定的理由或不能执行的项目(S27)。显示控制部109例如通过如图15所示的详细项目显示画面D6,显示不能执行该作业设定的理由或不能执行的项目(S28)。
例如存在如下情况:上述检测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信息示出关于扫描动作能够单面扫描但不能双面扫描,与此相对,上述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是关于存储文件夹文件的作业设定,且在原稿读取项目中被设为双面扫描原稿,判断部108判断为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不能在该检测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09使详细项目显示画面D6中显示“KM-1201不具备双面扫描功能。不能执行以下的项目:双面扫描原稿”之类的信息。
当操作者对在该详细项目显示画面D6中显示的“关闭”按钮d61进行接触操作,从而通过触摸面板部输入有结束显示该详细项目显示画面D6的指示时(S29中的“是”),执行以下的处理。具体而言,显示控制部109使对详细项目显示画面D6的显示转移到兼容信息显示画面D5,处理转移到S24。显示控制部109直到输入有结束显示详细项目显示画面D6的指示为止,使详细项目显示画面D6显示于显示部473(S29中的“否”,S28)。
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操作者会在掌握了USB存储器体中存储的作业设定能否在与执行该作业设定的图像形成装置1不同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后,使作业设定保存于USB存储器。而且,操作者在使作业设定从USB存储器读入到该各图像形成装置时,会在掌握了作业设定相对于该各图像形成装置的兼容性后执行操作。据此,操作者使USB存储器中存储的作业设定读入到该各图像形成装置时,在作为读入作业设定的对象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能够预测基于该作业设定的动作是否会引起误动作。为此,能够进行误动作的防止或者对误动作的处置。
此外,上述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不能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时,根据对应于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信息,确定部110确定出作业设定所表示的项目中不能执行的项目等。显示控制部109使确定出的不能执行的项目等与旨在该作业设定不能在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的判断结果共同显示于显示部473。为此,操作者可以在掌握了在不能执行作业设定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是该作业设定中的哪个项目为不可能后,将作业设定保存于USB存储器中。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把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复合机来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只要是接受对作业设定的输入并根据该作业设定执行作业的装置,则也可以是复印机、传真装置、扫描仪装置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外部存储介质作为USB存储器来进行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为CF(Compact Flash)、记忆棒、SM(Smart Media)等。
此外,采用图1至图15并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而示出的结构及处理仅仅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其宗旨并不是把本发明限定于该结构及处理。

Claims (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作业设定接受部,从操作者接受对表示作业内容的作业设定的输入;
控制部,执行所述作业设定接受部接受到的作业设定;以及
接口,以能够进行数据的写入和读出的方式与外部存储介质连接,
其特征在于,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进一步包括:
识别信息接受部,从操作者接受对用于识别作业设定的识别信息的输入;
作业设定保存部,将所述识别信息接受部接受到的识别信息与由所述控制部执行的作业设定相对应,并且经由所述接口将该作业设定与该识别信息保存到所述外部存储介质;
确定信息接受部,在所述外部存储介质被连接到所述接口时,从操作者接受用于确定从该外部存储介质中取得的作业设定的识别信息;以及
作业设定取得部,从所述外部存储介质中取得与所述确定信息接受部接受到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作业设定,
所述控制部执行通过所述作业设定取得部取得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显示部;
装置检测部,检测与该图像形成装置网络连接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
功能信息取得部,从通过所述装置检测部检测出的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取得用于表示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执行的功能的功能信息;
判断部,在所述作业设定保存部保存作业设定时,根据通过所述功能信息取得部取得的功能信息,判断该作为保存对象的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能否在与该功能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以及
显示控制部,使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每一个在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判断部的判断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确定部,当通过所述判断部判断为所述作业设定所表示的作业不能在所述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执行时,根据与该其他图像形成装置相对应的所述功能信息,确定所述作业设定所表示的项目中不能执行的项目,
所述显示控制部使通过所述确定部确定出的所述不能执行的项目与所述判断结果共同显示在所述显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功能检测部,从该作业设定中检测出在所述外部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作业设定所适用的功能;以及
功能选择接受部,从操作者接受对通过所述功能检测部检测出的功能中的任意一项功能的选择,
所述作业设定取得部在所述功能选择接受部接受到所述对功能的选择时,在判断为与由所述确定信息接受部接受到输入的所述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作业设定是该接受到选择的功能所适用的作业设定的情况下,从所述外部存储介质中取得与该识别信息相对应的作业设定。
CN201210445174.XA 2011-11-29 2012-11-09 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94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60970A JP5427224B2 (ja) 2011-11-29 2011-11-29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60970 2011-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9415A true CN103139415A (zh) 2013-06-05
CN103139415B CN103139415B (zh) 2015-06-03

Family

ID=47522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4517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39415B (zh) 2011-11-29 2012-11-09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61026B2 (zh)
EP (1) EP2600238A3 (zh)
JP (1) JP5427224B2 (zh)
CN (1) CN1031394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8283A (zh) * 2015-09-17 2017-08-04 佳能株式会社 作业处理装置以及作业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510579A (zh) * 2019-02-27 2020-08-0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6823B2 (ja) 2012-05-07 2016-07-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004733B2 (ja) * 2012-05-07 2016-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4149605A (ja) * 2013-01-31 2014-08-21 Ricoh Co Ltd 画像処理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357101B1 (en) * 2015-03-30 2016-05-31 Xerox Corporation Simultaneous duplex magnification compensation for high-speed software image path (SWIP) applications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29724A2 (en) * 2000-12-05 2002-08-07 Océ-Technologies B.V. Interactive printing with a plurality of printer devices
US20030137680A1 (en) * 1997-11-14 2003-07-24 Hiroshi Maruok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CN1874405A (zh) * 2005-06-01 2006-12-06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系统和图像处理装置
US20070236725A1 (en) * 2006-03-31 2007-10-11 Konica Minolta Systems Laboratory, Inc. Print job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grouping function
CN101060578A (zh) * 2006-04-20 2007-10-24 株式会社东芝 显示控制系统、图像处理装置、显示控制方法
US20090021757A1 (en) * 2007-07-16 2009-01-22 Ricoh Company, Ltd. "Proof print" for job settings
CN101764904A (zh) * 2008-12-25 2010-06-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US20110216349A1 (en) * 2010-03-03 2011-09-08 Xerox Corporation Delayed printing from a computerized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5580B2 (ja) * 2006-02-23 2012-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機器、マクロ実行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259278A (ja) * 2006-03-24 2007-10-04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22107A (ja) 2006-07-11 2008-01-31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209143A1 (en) * 2007-02-26 2008-08-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Digital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JP2009135806A (ja) * 2007-11-30 2009-06-18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画像形成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012867B2 (ja) * 2009-09-15 2012-08-29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データ出力方法、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555517B2 (ja) * 2010-03-24 2014-07-23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情報処理装置
JP2012005016A (ja) * 2010-06-21 2012-01-05 Sharp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5821255B2 (ja) * 2011-04-15 2015-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印刷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37680A1 (en) * 1997-11-14 2003-07-24 Hiroshi Maruok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EP1229724A2 (en) * 2000-12-05 2002-08-07 Océ-Technologies B.V. Interactive printing with a plurality of printer devices
CN1874405A (zh) * 2005-06-01 2006-12-06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系统和图像处理装置
US20070236725A1 (en) * 2006-03-31 2007-10-11 Konica Minolta Systems Laboratory, Inc. Print job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grouping function
CN101060578A (zh) * 2006-04-20 2007-10-24 株式会社东芝 显示控制系统、图像处理装置、显示控制方法
US20090021757A1 (en) * 2007-07-16 2009-01-22 Ricoh Company, Ltd. "Proof print" for job settings
CN101764904A (zh) * 2008-12-25 2010-06-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方法
US20110216349A1 (en) * 2010-03-03 2011-09-08 Xerox Corporation Delayed printing from a computerized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8283A (zh) * 2015-09-17 2017-08-04 佳能株式会社 作业处理装置以及作业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200552B2 (en) 2015-09-17 2019-02-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Job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job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510579A (zh) * 2019-02-27 2020-08-0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35652A1 (en) 2013-05-30
JP5427224B2 (ja) 2014-02-26
EP2600238A3 (en) 2014-01-01
CN103139415B (zh) 2015-06-03
EP2600238A2 (en) 2013-06-05
JP2013115663A (ja) 2013-06-10
US8861026B2 (en) 2014-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8056B (zh) 具有触摸面板的处理装置
US85050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659845B2 (ja)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71328B2 (ja) 操作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313941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510900B2 (ja) 原稿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457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12884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and remote diagnosis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20170033776A (ko) 작업 처리 장치, 작업 처리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프로그램, 및 기억 매체
JP2020145493A (ja)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US20110280435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4079749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3379246B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101352933B1 (ko) 문서 박스를 구비한 화상 형성 장치
US911061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2164215A (zh) 操作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9906670B2 (en) Adaptive mod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1109353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H1114611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42825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8994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33482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286353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72565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1991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