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8507B - 绕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绕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38507B
CN103138507B CN201110412354.3A CN201110412354A CN103138507B CN 103138507 B CN103138507 B CN 103138507B CN 201110412354 A CN201110412354 A CN 201110412354A CN 103138507 B CN103138507 B CN 1031385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bolster
axis
traverse shaft
clutch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123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38507A (zh
Inventor
杨惠忠
卿兆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IUWEI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IUWEI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IUWEI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123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385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38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8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38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38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绕线装置包括:基座;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内且设有第一和第三通孔的主动盘;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内且设有轴线与第一和第二通孔的轴线彼此平行的第二和第四通孔的从动盘,从动盘和主动盘的轴线平行且偏离开;彼此相连且分别可转动地配合在第一和第二通孔内的第一和第二支承轴,第一和第二支承轴的轴线平行且偏离开;彼此相连且分别可转动地配合在第三和第四通孔内的第三和第四支承轴,第三和第四支承轴的轴线平行且偏离开;和贯穿第一和第二支承轴、与第一和第二支承轴相固定、具有多个第一导线孔的第一导线轴。根据本发明的绕线装置,可同时绕制多根线,且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

Description

绕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将漆包线绕制到转子上的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漆包线绕线机仅能完成单根线的绕线作业,,对需要用多根漆包线同时进行绕线作业的条件下,目前只能采取人工绕线作业的方法完成。人工绕线存在作业效率低,绕线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可以将多根诸如漆包线的线同时绕制到例如电机的转子上,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不会出现多根线绕制成麻花状的现象,提高了绕线效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包括:基座;主动盘,所述主动盘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设有第一通孔;从动盘,所述从动盘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从动盘的轴线与所述主动盘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偏离开,所述第一和第二通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从动盘的轴线和所述主动盘的轴线;第一和第二支承轴,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轴相连,所述第一支承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承轴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偏离开,所述第一支承轴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二支承轴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通孔内;和第一导线轴,所述第一导线轴内设有沿其轴向贯穿该第一导线轴的多个第一导线孔,所述第一导线轴贯穿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轴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轴相固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通过彼此相对于偏心设置的第一和第二支承轴,以及彼此相对于偏心设置的主动盘和从动盘,可以使第一导线孔相对于基座的定向在主动盘和从动盘转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从而从多个第一导线孔中导出的多根线相对于基座的定向不变,由此自动化地实现了同时绕制多根线,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多根新不会出现互相绕制现象,提高了绕线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盘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从动盘还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和第四通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从动盘的轴线和所述主动盘的轴线;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第三和第四支承轴,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轴相连,所述第三支承轴的轴线与所述第四支承轴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偏离开,所述第三支承轴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三通孔内且所述第四支承轴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四通孔内。
通过设置第三和第四通孔以及分别配合在第三和第四通孔内的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的结构更加均衡,运行更加平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三通孔在所述主动盘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主动盘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二和第四通孔在所述从动盘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从动盘的中心对称。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结构进一步对称,受力更加均衡,运行更加平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盘和所述从动盘具有相同的尺寸,且所述第一至第四通孔具有相同的尺寸,所述第一至第四支承轴具有相同的尺寸。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的零部件的互换性好,加工和维护简单。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线轴,所述第二导线轴内设有沿其轴向贯穿该第二导线轴的多个第二导线孔,所述第二导线轴贯穿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轴且与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轴相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轴与所述第一支承轴一体形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轴均为套筒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轴套设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线轴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孔的开口在所述第一导线轴的两个端面上排列成预定形状的阵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线轴包括空心管、第一端塞和第二端塞,所述第一端塞设在所述空心管内的第一端且具有沿该第一端塞的轴向贯穿的第一孔,所述第二端塞设在所述空心管内的第二端且具有沿该第二端塞的轴向贯穿并与所述第一孔一一对齐的第二孔,所述第一导线孔由所述第一孔、第二孔和所述空心管的位于所述第一端塞和第二端塞之间的空腔构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设有第一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基座为长方体状且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中心槽,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孔分别形成在所述中心槽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偏离开,所述主动盘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从动盘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的拆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绕线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和图3中所示绕线装置的第一导线轴或第二导线轴的立体图;以及
图5是图2中所示绕线装置的第一导线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用于将线300绕制到转子200上,例如,线300可以为漆包线,转子200可以为电机的转子。然而,需要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并不限于用于将漆包线绕制到电机的转子上。为了便于描述,下面以将漆包线300绕制到电机的转子200上为例进行描述。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绕线装置包括基座1、主动盘2、从动盘3、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以及第一导线轴6。
如图1所示,主动盘2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1上。主动盘2可通过多种方式驱动以旋转,主动盘2的驱动方式对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主动盘2上设有第一通孔21。
从动盘3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1上,从动盘3上设有第二通孔31,从动盘3的轴线与主动盘2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偏离开预定距离。换言之,主动盘2和从动盘3彼此相对且平行地安装在基座1上。第一通孔21的轴线与第二通孔31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平行于主动盘2和从动盘3的轴线。
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沿它们的轴向相连,第一支承轴41的轴线与第二支承轴42的轴线偏离开所述预定距离,第一支承轴41可转动地配合在第一通孔21内且第二支承轴42可转动地配合在第二通孔31内。换言之,如图1所示,第一通孔21的轴线与第二通孔31的轴线偏离开所述预定距离。
第一导线轴6内设有沿其轴向贯穿该第一导线轴6的多个第一导线孔60,第一导线轴6贯穿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且与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相固定。优选地,第一导线轴6的轴线与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的轴线平行。
当主动盘2被驱动相对于基座1转动时,带动第一支承轴41相对于基座1转动(即绕主动盘2的轴线公转),进而带动第二支承轴42也相对于基座1转动(即绕从动盘3的轴线公转),第二支承轴42带动从动盘3相对于基座1转动。
由于主动盘2相对于从动盘3偏心设置,第一通孔21相对于第二通孔31偏心,因此第一支承轴41在第一通孔21内相对于主动盘2转动(即第一支承轴41绕其轴线自转),第二支承轴42在第二通孔31内相对于从动盘3转动(即第二支承轴42绕其轴线自转),由此多个第一导线孔60相对于基座1的定向不变。
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所谓“多个第一导线孔60相对于基座1的定向不变”,是指从多个第一导线孔60相对于基座1的方向不变,从而从多个第一导线孔60导出的多根漆包线300之间的相对位置以及多根漆包线300相对于基座1的定向不变。例如,如图1所示,第一导线孔60被排列成直线水平阵列,多根漆包线300从绕线装置中导出的多根漆包线300也成直线水平阵列,多根漆包线300排列成的直线水平阵列始终平行于水平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通过将主动盘2和从动盘3彼此相对于偏心设置,第一和第二支承轴41、42彼此相对于偏心设置,由此从第一导线轴6上的多个第一导线孔60中导出的多根漆包线300相对于基座1的定向不变,可以自动化地同时将多根漆包线绕制到电机的转子200上,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绕线效率。
下面参考图2和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绕线装置。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绕线装置,主动盘2还设有第三通孔22,从动盘3还设有第四通孔32,第三通孔22和第四通孔32的轴线平行于从动盘3的轴线和主动盘2的轴线;
在此实施例中,绕线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承轴43和第四支承轴44,第三支承轴43和第四支承轴44相连,第三支承轴43的轴线与第四支承轴44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偏离开所述预定距离,第三支承轴43可转动地配合在第三通孔22内且第四支承轴44可转动地配合在第四通孔32内。换言之,主动盘2的轴线与从动盘3的轴线之间的偏移距离、第一通孔21与第二通孔31的轴线之间的偏移距离、第三通孔22与第四通孔32的轴线之间的偏移距离、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的轴线之间的偏移距离以及第三支承轴43和第四支承轴44的轴线之间的偏移距离相同。
当主动盘2被驱动相对于基座1转动时,带动第一支承轴41和第三支承轴43相对于基座1转动(即绕主动盘2的轴线公转),进而带动第二支承轴42和第四支承轴44也相对于基座1转动(即绕从动盘3的轴线公转),第二支承轴42和第四支承轴44带动从动盘3相对于基座1转动。
由于主动盘2相对于从动盘3偏心设置,第一通孔21相对于第二通孔31偏心,第三通孔22相对于第四通孔32偏心,因此第一支承轴41在第一通孔21内相对于主动盘2转动(即第一支承轴41绕其轴线自转),第二支承轴42在第二通孔31内相对于从动盘3转动(即第二支承轴42绕其轴线自转),同时,第三支承轴43在第三通孔22内相对于主动盘2转动(即第三支承轴43绕其轴线自转),而第四支承轴44在第四通孔32内相对于从动盘3转动(即第四支承轴44绕其轴线自转),由此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第三支承轴43和第四支承轴44,以及主动盘2和从动盘3可被视作构成一个平行四连杆机构,由此多个第一导线孔60相对于基座1的定向不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通过设置第三支承轴43和第四支承轴44,可以使得绕线装置的结构和受力更加均衡,运行更加平稳。
为了方便描述,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将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的组合称为第一支承轴组件,而将第三支承轴43和第四支承轴44的组合称为第二支承轴组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第二支承轴组件与第一支承轴组件的结构可以相同,因此,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以第一支承轴组件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线轴6与第一支承轴41一体形成,可选地,第一导线轴6与第一支承轴41彼此同轴,由此便于一体加工。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支承轴42例如可以焊接到第一支承轴41的一端且相对于第一支承轴41偏心。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均为套筒状,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套设在第一导线轴6上并与第一导线轴6固定,例如焊接到第一导线轴6上。第一支承轴41的轴线和第二支承轴42的轴线相互偏离预定距离。而且,第一支承轴41的轴线和第二支承轴42的轴线相对于第一导线轴6的轴线偏心。
如上所述,优选地,第一导线轴6与第一支承轴41同轴且第二支承轴42的轴线相对于第一导线轴6和第一支承轴41的轴线偏心设置。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彼此相对于偏心设置即可,例如可以是第一导线轴6与第二支承轴42同轴,且第一支承轴41相对于第一导线轴6的轴线与第二支承轴42的轴线偏离预定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导线孔60的开口在第一导线轴6的两个端面上排列成预定形状的阵列。可选地,第一导线孔60的开口排列成直线阵列且平行于水平面定向(即所述直线阵列平行于水平面)。当然,第一导线孔60的开口也可以构成沿竖直方向或沿斜线方向定向的直线阵列。
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多个第一导线孔60的开口还可以排列成其他形状的阵列方式,例如为矩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或圆形等。无论第一导线孔60的开口的阵列形状如何,也不论所述开口的阵列的定向如何,由于彼此相对于偏心设置的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彼此相对于偏心设置的第三支承轴43和第四支承轴44以及主动盘2和从动盘3形成四连杆机构,从而从第一导线孔60导出的多根漆包线300相对于基座1的定向不变,可以通过驱动主动盘2同时自动地实现多根漆包线300的绕制,且劳动强度低,绕制效率高。
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导线轴6包括空心管61、第一端塞61和第二端塞62。第一端塞61设在空心管61内的第一端,第二端塞62设在空心管61内的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塞62内形成有多个第一孔601,而第二端塞63内形成有与第一孔601沿空心管61的轴向上一一对齐的多个第二孔602。
如图4所示,第一导线孔60由第一孔601、第二孔602和空心管61的位于第一端塞62和第二端塞63之间的空腔构成。第一端塞62上的第一孔601和第二端塞63上的第二孔602的排列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换言之,通过设计第一端塞62和第二端塞63的孔阵列形状(即第一导线孔60的开口在第一端塞61和第二端塞62的外端面上的阵列形状),可设计出所需的漆包线阵列。这样,可通过更换不同的第一端塞62和第二端塞63,实现所需的漆包线300阵列,由此根据具体应用改变漆包线300的绕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绕线装置还可包括第二导线轴7,第二导线轴7内设有沿其轴向贯穿该第二导线轴7的多个第二导线孔70,第二导线轴7贯穿第三支承轴43和第四支承轴44且与第三支承轴43和第四支承轴44相固定。第二导线轴7的结构可与第一导线轴7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如图3所示的绕线装置中,可选择第一导线轴6或第二导线轴7来将漆包线300绕制到转子200上。
优选地,第一通孔21和第三通孔22在主动盘2的径向相对于主动盘2的中心对称,第二通孔31和第四通孔32在从动盘3的径向上相对于从动盘3的中心对称。
更优选地,主动盘2和从动盘3尺寸可以完全相同且在基座1上彼此相对于偏心设置,第一通孔21和第三通孔22以及第二通孔31和第四通孔32具有相同的尺寸,第一支承轴41和第二支承轴42以及第三支承轴43和第四支承轴44具有相同的尺寸。第二导线轴7与第一导线轴6具有相同的尺寸。从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受力均匀,力学性能好,寿命提高,并且制造和组装简单,零件的互换性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如图1所示,基座1设有第一安装孔12和第二安装孔13,第一安装孔12的轴线与第二安装孔13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偏离开,主动盘2可转动地配合在第一安装孔12内,且从动盘3可转动地配合在第二安装孔13。
更具体地,基座1可以为大体长方体状且沿上下方向设置,基座1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中心槽11,第一安装孔12形成中心槽11的第一侧壁(图3中的右侧壁)上,第二安装孔13形成在中心槽11的第二侧壁(图3中的左侧壁)上可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也可以将主动盘2安装在中心槽11左壁上,且从动盘3安装中心槽的右侧壁上。
在基座1的下面可以设置底板,基座1固定在底板上,而电机的转子200在绕线时也放置在底板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的其他构成例如位于转子与第一或第二导线轴之间的其他装置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绕线装置,可以同时绕制多根漆包线,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绕制效率高,并且绕线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低,零件的互换性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主动盘,所述主动盘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设有第一通孔;
从动盘,所述从动盘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且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从动盘的轴线与所述主动盘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偏离开,所述第一和第二通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从动盘的轴线和所述主动盘的轴线;
第一和第二支承轴,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轴相连,所述第一支承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支承轴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偏离开,所述第一支承轴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通孔内且所述第二支承轴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通孔内;和
第一导线轴,所述第一导线轴内设有沿其轴向贯穿该第一导线轴的多个第一导线孔,所述第一导线轴贯穿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轴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轴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盘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从动盘还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和第四通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从动盘的轴线和所述主动盘的轴线;
所述绕线装置还包括第三和第四支承轴,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轴相连,所述第三支承轴的轴线与所述第四支承轴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偏离开,所述第三支承轴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三通孔内且所述第四支承轴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四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三通孔在所述主动盘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主动盘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二和第四通孔在所述从动盘的径向上相对于所述从动盘的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盘和所述从动盘具有相同的尺寸,且所述第一至第四通孔具有相同的尺寸,所述第一至第四支承轴具有相同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线轴,所述第二导线轴内设有沿其轴向贯穿该第二导线轴的多个第二导线孔,所述第二导线轴贯穿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轴且与所述第三和第四支承轴相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轴与所述第一支承轴一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轴均为套筒状,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轴套设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线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孔的开口在所述第一导线轴的两个端面上排列成预定形状的阵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轴包括空心管、第一端塞和第二端塞,所述第一端塞设在所述空心管内的第一端且具有沿该第一端塞的轴向贯穿的第一孔,所述第二端塞设在所述空心管内的第二端且具有沿该第二端塞的轴向贯穿并与所述第一孔一一对齐的第二孔,所述第一导线孔由所述第一孔、第二孔和所述空心管的位于所述第一端塞和第二端塞之间的空腔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第一和第二安装孔,所述基座为长方体状且具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中心槽,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孔分别形成在所述中心槽的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轴线彼此平行且偏离开,所述主动盘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从动盘可转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CN201110412354.3A 2011-11-29 2011-12-12 绕线装置 Active CN1031385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12354.3A CN103138507B (zh) 2011-11-29 2011-12-12 绕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882202 2011-11-29
CN201110388220 2011-11-29
CN201110388220.2 2011-11-29
CN201110412354.3A CN103138507B (zh) 2011-11-29 2011-12-12 绕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8507A CN103138507A (zh) 2013-06-05
CN103138507B true CN103138507B (zh) 2015-05-20

Family

ID=48497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12354.3A Active CN103138507B (zh) 2011-11-29 2011-12-12 绕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385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6993B (zh) * 2019-09-12 2023-04-07 安徽锐翔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带齿尖定子铁心齿的绕线机构
CN111156859B (zh) * 2020-02-19 2022-01-28 湖南华南光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高精度大角度传递机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3981A (zh) * 2001-06-21 2003-01-29 泽藤电机株式会社 定子铁心的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
JP2004248482A (ja) * 2003-02-10 2004-09-02 Nittoku Eng Co Ltd 電機子の集中巻線方法
CN202424439U (zh) * 2011-11-29 2012-09-05 杨惠忠 绕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3981A (zh) * 2001-06-21 2003-01-29 泽藤电机株式会社 定子铁心的绕线方法及绕线装置
JP2004248482A (ja) * 2003-02-10 2004-09-02 Nittoku Eng Co Ltd 電機子の集中巻線方法
CN202424439U (zh) * 2011-11-29 2012-09-05 杨惠忠 绕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38507A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17249B1 (ko) 구동용 모터 헤어핀 연결용 정렬 장치
CN103138507B (zh) 绕线装置
KR101484298B1 (ko) 모터하우징과 스테이터의 조립장치
KR20130084458A (ko) 풍력발전기의 블레이드 이동 장치, 이를 이용한 피치 베어링 수리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풍력 발전기
CN103915931A (zh) 主轴马达、马达单元以及盘驱动装置
CN110686868A (zh) 一种光纤自动缠绕计数的宏弯损耗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4485790A (zh) 一种能有效降低摩擦力的铜丝放线装置
CN202424439U (zh) 绕线装置
CN204242954U (zh) 自动拆线装置
CN202524254U (zh) 绕线设备
CN102122866B (zh) 定子组装方法和定子组装装置
JP2008126287A (ja) 線材切断装置
CN111668015B (zh) 绕线装置
CN208890597U (zh) 一种用于小型伺服电机定子的内绕线机构
CN107993838B (zh) 绕线装置
JP5626692B2 (ja) モーターコイル巻線機のコイル整列供給装置
CN216266308U (zh) 一种用于pe管的切割刀及其环形切割装置
CN204089433U (zh) 塑封电机
JP3231568U (ja) 工作機械ツールマガジンのガイド接続構造及びそのガイド接続構造に用いるツールチェーン
CN105947775A (zh) 一种丝线拆分缠绕装置
KR100881957B1 (ko) 합연사 장치
US10630154B2 (en) Method for winding a plurality of coil bodies and segmented spindle
CN105217278A (zh) 插片机的转子自动上料装置
CN103912498A (zh) 旋转式压缩机
JP7097650B2 (ja) スリップリングを用いた同軸ガイド巻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QING ZHAOBO

Effective date: 20150204

Owner name: HANGZHOU JIUWE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G HUIZHONG

Effective date: 2015020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204

Address after: The Poplar Street of Hangzhou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H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6 Street No. 452 Building 2 room A0418-A0420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JIUWEI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Xiasha Higher Education Park source Street No. 258

Applicant before: Yang Huizhong

Applicant before: Qing Zhaobo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he Poplar Street of Hangzhou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H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6 Street No. 452 Building 2 room A0418-A042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UVI MOTOR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Poplar Street of Hangzhou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H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6 Street No. 452 Building 2 room A0418-A0420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UWEI AUTOMATIC EQUIPMEN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19

Address after: 311401 Zhejiang Road, Fuyang District, Dongzhou City Industrial Zone, No. five Dongzhou Road, No. 5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TIANM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Poplar Street of Hangzhou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310018 H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6 Street No. 452 Building 2 room A0418-A0420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UVI MOTOR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