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32424A - 砌块 - Google Patents
砌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32424A CN103132424A CN2012103377316A CN201210337731A CN103132424A CN 103132424 A CN103132424 A CN 103132424A CN 2012103377316 A CN2012103377316 A CN 2012103377316A CN 201210337731 A CN201210337731 A CN 201210337731A CN 103132424 A CN103132424 A CN 1031324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ilding block
- mentioned
- recess
- protuberance
- down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5/00—Pavings made of prefabricated single units
- E01C5/06—Pavings made of prefabricated single units made of units with cement or like binders
- E01C5/065—Pavings made of prefabricated single units made of units with cement or like bin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tructure or component materials, e.g. concrete layers of different structure, special additiv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2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slipperiness or protecting against influences of the weath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2201/00—Paving elements
- E01C2201/10—Paving elements having build-in shock absorbing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loor Finish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一种砌块其在向表面平整状态的砂垫层上铺设时能够享受优良的施工性,并且在该铺设之后也能够良好地维持相邻的砌块彼此接缝的平面性。在砌块的底面处于下侧的状态下,在形成于前侧面的凸部以及呈与该凸部相对应的形状形成在后侧面上的凹部被沿着前后方向的竖直平面切断情况下的截面形状下,从上侧与凸部的顶端连续而向基端侧延伸的凸部上侧轮廓部及从上侧与凹部的底部连续而向开口侧延伸的凹部上侧轮廓部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呈向前下方倾斜的形状,并且,从下侧与凸部的顶端连续而向基端侧延伸的凸部下侧轮廓部及从下侧与凹部的底部连续而向开口侧延伸的凹部下侧轮廓部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呈非向前上方倾斜的形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铺设在例如人行道、公共场所等的铺装用砌块。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砌块,公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砌块。该砌块在形成平板状的砌块主体的一个侧面上形成有沿着该侧面的长度方向的整个长度延伸的凸条,并且,在与该一个侧面相反一侧的另一个侧面上形成有凹条,在铺设砌块时,该凹条与形成在相邻的其他砌块上的上述凸条嵌合。这些凸条及凹条形成为互相嵌合的部分的截面形状形成大小大致相同的圆弧形状。
在这样的以往的砌块中,如图17所示,在由铺撒在路基41上的垫砂构成的砂垫(sand cushion)层42上,以使相邻的砌块彼此的凸条61和凹条62相嵌合的串联状态依次铺设有多个(在该图中图示三个)砌块51~53。然后,在铺设时,后续的砌块51在使其底面71面接触于砂垫层42的表面上的同时朝向已铺设在砂垫层42上的砌块52、53中串联方向上最末尾的砌块52前进,由此将该后续的砌块51的凸条61嵌合于最末尾的砌块52的凹条6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63370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砌块的情况下,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在铺设时后续的砌块51朝向最末尾的砌块52前进时,该砌块51的底面71在砂垫层42的表面上滑动,因此,拖拽砂垫层42表面侧的垫砂,导致砂垫层42的平整的表面状态变粗糙。
另外,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在铺设之后,在从上方对使凸条61和凹条62相嵌合而相邻的砌块51~53彼此的接缝施加了预料之外的载荷的情况下,截面圆弧形状的曲面彼此即凸条61和凹条62以向沿着曲面的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滑动,另一个砌块相对于一个砌块错位,无法确保接缝的平面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向使表面平整的状态的砂垫层上进行铺设时能够享受优良的施工性、并且在进行该铺设之后也能够良好地维持相邻的砌块彼此的接缝的平面性的铺装用砌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砌块的主旨在于,该砌块在一个侧面上形成有凸部,并且在与上述一个侧面相反一侧的另一个侧面上形成有与上述凸部相对应的形状的凹部,在使上述砌块的底面处于下侧的状态下,以沿着上述凸部的突出方向和上述凹部的深度方向的垂直平面切断上述凸部和上述凹部而形成截面形状,在该截面形状下,从上侧与上述凸部的顶端连续而向该凸部的基端侧延伸的凸部上侧轮廓部以及从上侧与上述凹部的底部连续而向该凹部的开口侧延伸的凹部上侧轮廓部形成为,在上述凸部的突出方向和上述凹部的深度方向上朝向上述凸部的顶端及上述凹部的底部呈向前下方倾斜的形状,并且,从下侧与上述凸部的顶端连续而向该凸部的基端侧延伸的凸部下侧轮廓部以及从下侧与上述凹部的底部连续而向该凹部的开口侧延伸的凹部下侧轮廓部形成为,在上述凸部的突出方向和上述凹部的深度方向上朝向上述凸部的顶端及上述凹部的底部呈非向前上方倾斜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在使铺设的砌块的凸部与铺设时相邻的其他砌块的凹部嵌合时,该砌块并不是以在砂垫层等铺设面上侧滑的滑动插入方式,而是以底面相对于铺设面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姿态自将凸部的顶端从斜上方插入到凹部内的状态,伴随着向水平姿态转动位移,进行移动。因此,即使在砌块被铺设到由垫砂构成的砂垫层上的情况下,也能够以不使该砌块与成为铺设面的砂垫层的表面滑动接触的方式以使凸部慢慢地嵌合到凹部内的移动方式使铺设的砌块移动到与其他砌块相邻的铺设位置。因而,在铺设时能够抑制使表面平整的状态的砂垫层的表面状态变粗糙,因此,能够享受优良的施工性。另外,在铺设之后使凸部与凹部互相嵌合而从上方对相邻的砌块彼此的接缝施加预料之外的载荷时,互相嵌合的凸部及凹部的凸部下侧轮廓部和凹部下侧轮廓部接触的面彼此不会相对移动,而是牢固地挡住载荷,因此,凸部在凹部内也不会向导致砌块错位的方向滑动。因而,能够在铺设砌块之后良好地维持相邻的砌块彼此的接缝的平面性。
此外,本发明的砌块的主旨在于,上述凸部的凸部下侧轮廓部及上述凹部的凹部下侧轮廓部形成为,包含沿着上述凸部的突出方向和上述凹部的深度方向在彼此相同的高度位置位于同一条线上的直线状部的形状。
根据该结构,在铺设之后从上方对相邻的砌块彼此的接缝施加预料之外的载荷时,与凸部下侧轮廓部的直线状部和与之抵接的凹部下侧轮廓部的直线状部形成沿着与载荷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延伸的互锁构造,来挡住从一个砌块的凸部侧向另一个砌块的凹部侧施加的载荷。因此,承受载荷而凸部的凸部下侧轮廓部和凹部的凹部下侧轮廓部也不会沿着彼此的直线状部所延伸的方向相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在铺设砌块之后发生有可能导致相邻的砌块彼此的接缝的平面性被破坏的错位。
此外,本发明的砌块的主旨在于,上述一个侧面形成为,上侧侧面部成为在上述凸部的突出方向上比下侧侧面部后退的面,上述上侧侧面部是从上述砌块的底面处于下侧的状态下的该砌块的上表面与上述一个侧面相交的上侧角部到上述凸部的上述凸部上侧轮廓部与上述一个侧面相交的位置的区域,上述下侧侧面部是从上述砌块的底面处于下侧的状态下的该砌块的底面与上述一个侧面相交的下侧角部到上述凸部的上述凸部下侧轮廓部与上述一个侧面相交的位置的区域。
根据该结构,通过以不自砌块的侧面突出形成以往以来担心的施工时容易破损的接缝宽度限定用的突起的方式,将一个侧面的上侧侧面部形成为比下侧侧面部后退的面,能够容易地在铺设时相邻的砌块彼此之间形成用于限定接缝宽度的间隙。另外,在将铺设的砌块以伴随着自倾斜姿态转动位移到水平姿态的移动方式铺设的情况下,通过将铺设时姿态转动位移的砌块中的一个侧面的上侧侧面部设为比下侧侧面部后退的面结构,能够对相邻的砌块中的形成有凹部的面降低上侧角部彼此碰撞而缺损的可能性。
此外,本发明的砌块的主旨在于,上述凸部及上述凹部在呈平板状的砌块主体中的上述一个侧面及上述另一个侧面上分别形成为沿着该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以相对较宽的受压面积挡住在铺设之后从上方对相邻的砌块彼此的接缝施加的预料之外的载荷,因此,能够实现具有稳定感的互锁构造。
此外,本发明的砌块的主旨在于,上述凹部形成在上述砌块主体中的上述另一个侧面的长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
根据该结构,在使铺设的砌块的凸部嵌合于铺设时相邻的其他砌块的凹部时,该砌块不要求在与凸部的突出方向和凹部的深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严格地对位,就能够将凸部的顶端插入到对应的凹部中。而且,在从该插入状态伴随着砌块的转动位移的移动中途,也能够同时调整宽度方向的位置。因而,能够进一步谋求提高铺设砌块时的施工性。
此外,本发明的砌块的主旨在于,在上述砌块主体中除上述一个侧面及上述另一个侧面之外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形成有搭手部,在以上述砌块的底面处于下侧的状态握持该砌块时,该搭手部能够用于搭手。
根据该结构,由于通过将手搭在搭手部上而易于握持砌块,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砌块的铺设作业。
此外,本发明的砌块的主旨在于,上述搭手部在形成该搭手部的上述侧面的长度方向上的隔着中央的两侧至少各形成有一个。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一只手搭在砌块的一个搭手部上,并将另一只手搭在相对于该砌块的该一个搭手部隔着砌块的中心部的相反一侧的凸部或者凹部的一部分,能够稳定地握持砌块。
此外,本发明的砌块的主旨在于,上述搭手部形成在上述两个侧面中的任意一个侧面上。
根据该结构,与在砌块主体中的除了形成有凸部的一个侧面及形成有凹部的另一个侧面之外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这两者上形成搭手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将砌块成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砌块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与图1的情况不同的方向看到的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砌块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砌块的左视图。
图4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砌块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5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砌块的铺设中途状态的概略侧视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砌块的铺设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砌块的铺设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砌块的铺设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9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砌块的铺设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的砌块的铺设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1的(a)是第6实施方式的砌块的左视图,图11的(b)是图11的(a)的立体图。
图12的(a)是第7实施方式的砌块的俯视图,图12的(b)是图12的(a)的左视图,图12的(c)是图12的(b)的主视图,图12的(d)是图12的(b)的后视图。
图13是表示从后侧铺设第7实施方式的砌块时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4的(a)是表示从后侧铺设第7实施方式的砌块时搭上两只手的位置的俯视图,图14的(b)是图14的(a)的左视图。
图15是表示从前侧铺设第7实施方式的砌块时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6的(a)是表示从前侧铺设第7实施方式的砌块时搭上两只手的位置的俯视图,图16的(b)是图16的(a)的左视图。
图17是表示铺设以往的砌块时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6说明将本发明具体化为铺设在人行道、公共场所等的铺装用砌块而成的第1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砌块11具有形成为平板状的砌块主体12,该砌块主体12由混凝土构成,并在正视时呈四边形。在砌块主体12的矩形横向较长的4个侧面13、14、15、16中的前侧面(一个侧面)13上形成有凸部17,并且,在与前侧面13相反一侧的后侧面(另一个侧面)15上形成有凹部18,该凹部18呈与凸部17相对应的形状,即,能够与形成在其他砌块11的前侧面13上的凸部17嵌合。
另外,凸部17和凹部18以沿着各自所形成的侧面(前侧面13和后侧面15)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具体地讲是在前侧面13和后侧面15的长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形成。另外,由图1~图3的图示内容可知,砌块主体12的底面19形成为平面形状,并且,在砌块主体12中成为外观面的上表面20上,以大致相同的间距形成有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槽20a。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使砌块主体12的底面19处于下侧的状态下,以沿着成为凸部17的突出方向和凹部18的深度方向的前后方向的垂直平面切断了砌块11的情况下的截面形状(以下,称为“纵截面形状”)中,凸部17和凹部18具有以下所示的几个特征。
首先,作为第1特征,关于凸部17,在砌块11的纵截面形状中,从上侧与凸部17的顶端17a连续而向凸部17的基端侧(在图3中为后方侧)延伸的凸部上侧轮廓部17b形成为在凸部17的突出方向即前后方向上朝向凸部17的顶端17a呈向前下方倾斜的形状。即,关于凸部17,与砌块11的纵截面形状中的凸部上侧轮廓部17b相对应的部分的大致整个表面形状朝向凸部17的顶端17a形成为向前下方倾斜的斜面形状。
同样,关于凹部18,在砌块11的纵截面形状中,从上侧与凹部18的底部18a连续而向凹部18的开口侧(在图3中为后方侧)延伸的凹部上侧轮廓部18b形成为在凹部18的深度方向即前后方向上朝向凹部18的底部18a呈向前下方倾斜的形状。即,关于凹部18,与砌块11的纵截面形状中的凹部上侧轮廓部18b相对应的部分的大致整个内表面形状朝向凹部18的底部18a形成为向前下方倾斜的斜面形状。
另外,如图4所示,凸部17的凸部上侧轮廓部17b的部分和凹部18的凹部上侧轮廓部18b的部分分别形成为在彼此相同的高度位置以大致相同的角度倾斜的斜面形状,以成为在使凸部17与凹部18嵌合的铺设状态下、在前后方向上使向前下方倾斜的斜面彼此面接触的构造。
接着,作为第2特征,关于凸部17,在砌块11的纵截面形状中,从下侧与凸部17的顶端17a连续而向凸部17的基端侧延伸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形成为包含在凸部17的突出方向即前后方向上朝向凸部17的顶端17a水平延伸的直线状部SL的形状。即,在凸部17中,与占据砌块11的纵截面形状中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的一大半的直线状部SL相对应的部分的表面形状形成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的面、即与图17所示的以往的砌块51的凸条61中的向前上方倾斜的圆弧曲面不同的、非向前上方倾斜的水平面形状。
同样,关于凹部18,在砌块11的纵截面形状中,从下侧与凹部18的底部18a连续而向凹部18的开口侧延伸的凹部下侧轮廓部18c形成为包含在凹部18的深度方向即前后方向上朝向凹部18的底部18a水平延伸的直线状部SL的形状。即,关于凹部18,与占据砌块11的纵截面形状中的凹部下侧轮廓部18c的一大半的直线状部SL相对应的部分的内表面形状形成为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的面、即非向前上方倾斜的水平面形状。
另外,如图4所示,凸部17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的呈水平面形状的直线状部SL的部分和凹部18的凹部下侧轮廓部18c的呈水平面形状的直线状部SL的部分分别形成为在彼此相同的高度位置位于同一条线上,以成为在使凸部17与凹部18嵌合的铺设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面接触的结构。
另外,作为第3特征,砌块主体12的前侧面13形成为,成为该前侧面13中的比使凸部17突出的位置更靠上侧的面的上侧侧面部13a相比于成为下侧的面的下侧侧面部13b在凸部17的突出方向即前后方向上成为后退的面。即,如图4所示,形成为这样的面结构,即,前侧面13的上侧侧面部13a形成为如下面结构:在使凸部17与凹部18嵌合的铺设状态下,相比于前侧面13的下侧侧面部13b,前侧面13的上侧侧面部13a后退了与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其他砌块11的后侧面15之间能够形成用于限定接缝宽度的间隙23的距离。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前侧面13的上侧侧面部13a是指,从砌块11的上表面20的顶端侧与前侧面13的上端侧之间以圆弧状相交的上侧角部21到凸部17的凸部上侧轮廓部17b的基端侧与前侧面13以圆弧状相交的位置为止的矩形横向较长的面。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前侧面13的下侧侧面部13b是指,从砌块11的底面19的顶端侧与前侧面13的下端侧以圆弧状相交的下侧角部22到凸部17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的基端侧与前侧面13以圆弧状相交的位置为止的矩形横向较长的面。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前侧面13的上侧侧面部13a形成为上下方向的面宽度小于下侧侧面部13b的上下方向的面宽度。
因此,接着,以下着眼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砌块11的作用、特别是铺设砌块11的情况下的作用而进行说明。
另外,如图5的(a)、图5的(b)及图6所示,砌块11以使相邻的砌块11彼此的凸部17和凹部18嵌合的串联状态依次铺设在由以预定的厚度铺撒在路基24上的垫砂构成的砂垫层25上。然后,在该铺设时,首先,如图5的(a)中实线所示,在多个已铺设的砌块11中的、在串联方向上比最末尾的砌块11靠后方、同时也是比砂垫层25的表面靠上方的位置,接下来欲铺设的砌块(以下,称为“铺设砌块”)11被保持为其底面19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姿态。
接着,如图5的(a)中双点划线所示,伴随着向水平姿态的转动位移,铺设砌块11从该图5(a)中实线所示的位置(以下,称为“铺设初始位置”)移动到将该凸部17的顶端17a从斜上方插入到最末尾的砌块11的凹部18内的位置(以下,称为“铺设中途位置”)。
直到该时刻为止,砌块11尚未使该砌块11的底面19与砂垫层25的表面接触。即,在图5的(a)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铺设中途位置,铺设砌块11被作业人员保持为在比砂垫层25的表面稍稍靠上方的位置相对于水平姿态稍稍倾斜的倾斜姿态。
另外,关于铺设砌块11,当在从铺设初始位置起利用伴随着转动位移的移动方式到达的铺设中途位置将凸部17插入到对方的砌块11的凹部18内时,不必要求凸部17相对于该凹部18在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上严格地对位。即,由于形成在后侧面15上的凹部18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自砌块主体12的左右的各侧面14、16的端缘切掉成凹状,因此,在图5的(a)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铺设中途位置,将凸部17以不严格对位的方式插入到该凹部18内,之后,在直到使铺设砌块11位移成水平姿态为止的期间,调整凸部17在凹部18内的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另外,如图5的(b)放大所示,铺设砌块11在从铺设初始位置伴随着转动位移而移动到的铺设中途位置,作为其前侧上端的角部的上侧角部21不与最末尾的砌块11的后侧面15的上端部分抵接。即,铺设砌块11在从图5的(a)中实线所示的铺设初始位置向图5的(a)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铺设中途位置的移动过程中,不使上侧角部21碰到形成有供该凸部17插入的凹部18的对方侧的砌块11的后侧面15,而是一边使其姿态从倾斜姿态转动位移到水平姿态,一边移动。
在此,假设在本实施方式的铺设砌块11中,其前侧面13的上侧侧面部13a不是比下侧侧面部13b后退的面结构,则如图5的(b)所示,在成为将凸部17的顶端17a从斜上方插入到最末尾的砌块11的凹部18中的倾斜姿态的状态时,该铺设砌块11的上侧角部21会碰到最末尾的砌块11。因此,该铺设砌块11的上侧角部21和最末尾的砌块11中的后侧面15的上端部分的至少一者有可能破损。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5的(b)放大所示,成为铺设砌块11中的前侧面13的上侧侧面部13a成为比下侧侧面部13b后退的面结构,因此,能够避免在铺设砌块11从图5的(a)所示的铺设初始位置向铺设中途位置的移动过程中,上侧角部21与对方侧的砌块11抵接。因而,能够降低铺设砌块11因其铺设时与其他砌块11发生碰撞而受损的可能性。
而且,关于铺设砌块11,在图5的(a)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铺设中途位置,其姿态被作业人员从倾斜姿态位移到水平姿态。然后,在其姿态成为水平姿态时,如图6所示,铺设砌块11成为其底面19初次与砂垫层25的表面接触,并且其凸部17与最末尾的砌块11的凹部18嵌合的铺设完成状态。然后,在该铺设完成的同时,在该铺设砌块11、以及与该砌块的前侧相邻的其他砌块(到此为止的最末尾的砌块)11之间形成用于限定接缝宽度的间隙23。
即,即使不在砌块11的侧面形成有接缝宽度限定用的突起,通过将前侧面13的上侧侧面部13a设为比下侧侧面部13b后退的面结构,将该后退的空间量用作用于限定接缝宽度的间隙23。另外,在从图5的(a)所示的铺设初始位置经由铺设中途位置到达图6所示的铺设完成状态的位置为止的移动过程中,铺设砌块11以自砂垫层25的表面浮起的状态移动。因此,在铺设砌块11时,砂垫层25的表面不会因与砌块11滑动接触而变粗糙。
然后,在图6所示的铺设之后,当从上方对相邻的砌块11彼此的接缝施加了载荷时,互相嵌合的凸部17和凹部18中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和凹部下侧轮廓部18c的直线状部SL彼此不会在与载荷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移动,而牢固地挡住负载。因而,也不会由于对相邻的砌块11彼此的接缝施加了负载而导致砌块11彼此的接缝的平面性破坏。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1)铺设砌块11在使其凸部17与铺设时相邻的其他砌块11的凹部18嵌合时,不是以在成为铺设面的砂垫层25上侧滑的滑动插入方式,而是在自该砂垫层25的表面浮起的状态下,伴随着从其底面19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姿态转动位移到水平姿态,同时移动。因此,砌块11即使在被铺设到由垫砂构成的砂垫层25上的情况下,不使其底面19与成为铺设面的砂垫层25的表面滑动接触,而能够以使凸部17慢慢地嵌合到凹部18内的移动方式移动到与其他砌块11相邻的铺设位置。因而,在铺设时,能够抑制表面平整的状态的砂垫层25的表面状态变粗糙,因此,能够享受优良的施工性。
(2)另外,在铺设之后,当使凸部17与凹部18互相嵌合而从上方对相邻的砌块11彼此的接缝施加了预料之外的载荷时,互相嵌合的凸部17及凹部18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和凹部下侧轮廓部18c接触的面彼此不会相对移动,而是牢固地挡住载荷。因此,凸部17在凹部18内也不会向导致砌块11错位的方向滑动。因而,能够在铺设砌块11之后良好地维持相邻的砌块11彼此的接缝的平面性。
(3)特别是,凸部17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和凹部18的凹部下侧轮廓部18c的在嵌合状态下在上下方向上互相面接触的部分成为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线状部SL。因此,在铺设之后,当从上方对相邻的砌块11彼此的接缝施加预料之外的载荷时,凸部下侧轮廓部17c的直线状部SL和与之抵接的凹部下侧轮廓部18c的直线状部SL形成沿着与载荷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延伸的互锁(inter1ocking)构造,来挡住从一个砌块11的凸部17侧向另一个砌块11的凹部18侧施加的载荷。因而,凸部17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和凹部18的凹部下侧轮廓部18c不会承受载荷而沿着彼此的直线状部SL所延伸的方向相对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在铺设砌块11之后发生有可能导致相邻的砌块11彼此的接缝的平面性被破坏的错位。
(4)通过以不自砌块11的侧面突出形成以往以来担心的施工时容易破损的接缝宽度限定用的突起的方式,将前侧面13的上侧侧面部13a形成为比下侧侧面部13b后退的面,能够容易地在铺设时相邻的砌块11彼此之间形成用于限定接缝宽度的间隙23。另外,在将铺设的砌块11以伴随着自倾斜姿态转动位移到水平姿态的移动方式铺设的情况下,通过将铺设时姿态转动位移的砌块11中的前侧面13的上侧侧面部13a设为比下侧侧面部13b后退的面结构,能够降低相邻的砌块11的上侧角部彼此碰撞而缺损的可能性。
(5)由于凸部17和凹部18形成为沿着横向较长矩形的前侧面13及后侧面15的长度方向延伸,因此,能够以相对较宽的受压面积挡住在铺设之后从上方对相邻的砌块11彼此的接缝施加的预料之外的载荷,从而能够实现具有稳定感的互锁构造。
(6)供凸部17嵌合的凹部18形成在砌块主体12的后侧面15的长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因此,在使铺设砌块11的凸部17嵌合于铺设时相邻的其他砌块11的凹部18时,该铺设砌块11不要求在与凸部17的突出方向和凹部18的深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上严格地对位,就能够将凸部17的顶端17a插入到对应的凹部18中。而且,也能够在从该插入状态伴随着铺设砌块11的转动位移的移动中途相应地调整宽度方向的位置。因而,能够进一步谋求提高铺设砌块11时的施工性。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包含该第2实施方式到以下说明的第6实施方式为止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凸部17和凹部18的局部结构有所不同,但其他方面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部分进行说明,对于其他相同的结构,仅限于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
另外,如图7所示,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砌块11,在形成在前侧面13上的凸部17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和形成在后侧面15上的凹部18的凹部下侧轮廓部18c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向前下方倾斜的斜面形状这一点上,与这些部分形成为沿着前后方向的水平面形状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有所不同。但是,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的凸部17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和凹部18的凹部下侧轮廓部18c的部分也形成为与以往的砌块不同的、非向前上方倾斜的形状这一点上,与这些部分同样地形成为非向前上方倾斜的水平面形状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因而,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享受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上述(1)、(2)、(4)~(6)相同的效果,并且,特别是通过将凸部17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和凹部18的凹部下侧轮廓部18c的部分形成为向前下方倾斜的斜面状,能够得到如下特有的效果。
(7)根据第2实施方式的结构,在于凹部18内嵌合有凸部17的铺设状态下,在从上方对相邻的砌块11彼此的接缝部分施加了载荷的情况下,凸部17中的向前下方倾斜的斜面状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的部分以咬入的方式卡定于凹部18中的向前下方倾斜的斜面状的凹部下侧轮廓部18c的部分。因而,例如即使在除了单纯的载荷之外还施加有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将相邻的砌块11彼此向分离的方向错位的状况转换成对施加的载荷力进行卡定的力来进一步抑制。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另外,如图8所示,关于第3实施方式的砌块11,在形成在前侧面13上的凸部17的凸部上侧轮廓部17b和形成在后侧面15上的凹部18的凹部上侧轮廓部18b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向前下方倾斜的凸曲面形状这一点上,与这些部分形成为斜状的平面形状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有所不同。但是,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的凸部17的凸部上侧轮廓部17b和凹部18的凹部上侧轮廓部18b的部分也在纵截面形状的前后方向上形成为向前下方倾斜的形状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因而,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享受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上述(1)~(6)相同的效果。
(第4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
另外,如图9所示,关于第4实施方式的砌块11,在形成在前侧面13上的凸部17的凸部上侧轮廓部17b和形成在后侧面15上的凹部18的凹部上侧轮廓部18b在前后方向上形成为向前下方倾斜的凹曲面形状这一点上,与这些部分形成为斜状的平面形状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有所不同。但是,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的凸部17的凸部上侧轮廓部17b和凹部18的凹部上侧轮廓部18b的部分也在纵截面形状中的前后方向上形成为向前下方倾斜的形状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因此,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享受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上述(1)~(6)相同的效果,并且,特别是,通过凸部17的凸部上侧轮廓部17b和凹部18的凹部上侧轮廓部18b形成为向前下方倾斜的凹曲面形状,能够获得如下的特有效果。
(8)根据该第4实施方式的结构,将铺设砌块11在图5的(a)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铺设中途位置从倾斜姿态转动位移到水平姿态时,互相形成为向前下方倾斜的凹曲面形状的凸部上侧轮廓部17b的部分和凹部上侧轮廓部18b的部分能够作为沿转动方向引导对方侧的引导部发挥功能。
(第5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
如图10所示,关于第5实施方式的砌块11,在于前侧面13和后侧面15上分别各设有两个(即多个)凸部17和凹部18这一点上,与在前侧面13和后侧面15上分别各仅形成有一个凸部17和凹部18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有所不同。但是,在该第5实施方式中的凸部17和凹部18也其纵截面形状中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成为向前下方倾斜的形状的凸部上侧轮廓部17b、凹部上侧轮廓部18b、及成为非向前上方倾斜的形状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凹部下侧轮廓部18c等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因而,在该第5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上述(1)~(6)相同的效果,并且,特别是,通过分别形成各两个(多个)凸部17和凹部18,而不是形成各一个凸部17和凹部18,能够获得如下的特有效果。
(9)根据该第5实施方式的结构,即使在形成有各两个(多个)的凸部17和凹部18中的、一个凸部17或凹部18缺损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剩余的未缺损的凸部17和凹部18确保适当的嵌合形态。
(第6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
另外,如图11的(a)、图11的(b)所示,关于第6实施方式的砌块11,虽然凸部17形成为沿着前侧面13的长度方向延伸,但是在凸部17的长度形成为比前侧面13的整个长度短这一点上,与凸部17沿着前侧面13的整个长度形成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有所不同。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凹部18形成为沿着后侧面15的长度方向的整个长度延伸。另外,在前侧面13中的比凸部17靠上侧的上侧侧面部13a和比凸部17靠下侧的下侧侧面部13b形成在同一垂直平面内这一点上,也与上侧侧面部13a设为比下侧侧面部13b后退的面结构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有所不同。但是,在该第6实施方式中的凸部17和凹部18也在其纵截面形状中具有在前后方向上成为向前下方倾斜的形状的凸部上侧轮廓部17b、凹部上侧轮廓部18b、及成为非向前上方倾斜的形状的凸部下侧轮廓部17c、凹部下侧轮廓部18c等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因而,在该第6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享受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除上述(4)之外的上述(1)~(3)、(5)、(6)相同的效果,并且,特别是,通过将凸部17形成为比前侧面13的整个长度断,能够获得如下的特有的效果。
(10)根据该第6实施方式的结构,由于成为凸部17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缘不在砌块主体12的左右各侧面14、16上露出的结构,因此,能够降低因在铺设时与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其他砌块11碰撞等导致凸部17缺损的可能性。
(第7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2~图16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相对比,该第7实施方式与砌块主体12中的左侧面14的局部结构有所不同,但是其他方面是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构成部分进行说明,对于其他相同的结构,仅限于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
另外,如图12的(a)~图12的(d)所示,第7实施方式的砌块11在砌块主体12中的左侧面14上形成有在握持该砌块11时作为用于搭手的搭手部的前后一对凹坑部30、及左右方向的接缝宽度限定用的前后一对突起31。
两凹坑部30中的、比左侧面14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中央位于前侧的凹坑部30作为前侧凹坑部30a,而比左侧面14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中央位于后侧的凹坑部30作为后侧凹坑部30b。即,凹坑部30在左侧面14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隔着中央的两侧各形成有一个。而且,各凹坑部30a、30b从左侧看形成为矩形状,并且,深度从下侧朝向上侧去而变深。
另外,两突起31中的、位于前侧的突起31作为前侧突起31a,而位于后侧的突起31作为后侧突起31b。即,突起31在左侧面14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隔着中央的两侧各形成有一个。而且,前侧突起31a位于比前侧凹坑部30a靠后侧(凹部18侧),并且,后侧突起31b位于比后侧凹坑部30b靠后侧(凹部18侧)。另外,各凹坑部30a、30b从左侧看形成为上下较长的大致椭圆状。
接着,关于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砌块11的作用,以下特别着眼于铺设砌块11的情况下的作用而进行说明。
另外,如图13所示,在将多个砌块11的凹部18侧依次嵌入到凸部17侧而在串联方向上铺设的情况下,如图14的(a)、图14的(b)所示,通过在采取朝后的姿态的同时,将右手M搭在欲铺设的砌块11的后侧凹坑部30b上,并且将左手H搭在凸部17的右端部,以不会掉落该砌块11的方式牢固地握持来进行铺设作业。
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在将多个砌块11的凸部17侧依次嵌入到凹部18侧而在串联方向上铺设的情况下,如图16的(a)、图16的(b)所示,通过在采取朝前的姿态的同时,将左手H搭在欲铺设的砌块11的前侧凹坑部30a上,并且将右手M搭在凹部18的右端部,以不会掉落该砌块11的方式牢固地握持来进行铺设作业。
如此,由于砌块11在砌块主体12中的除前侧面(一个侧面)13及后侧面(另一个侧面)之外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左侧面14及右侧面16)中的左侧面14上形成有凹坑部30,因此,易于以稳定的状态握持。即,砌块11无论在从凸部17侧嵌入到凹部18侧而铺设的情况下、还是在从凹部18侧嵌入到凸部17侧而铺设的情况下都易于以稳定的状态握持。因此,砌块11的铺设作业的效率上升。
另外,在向配置在平坦的面上的矩形筒状的模框内填充了原材料之后,通过从该模框的上端开口按压形成有用于形成凹坑部30和突起31的凹凸的模具来将砌块11成形。在这种情况下,砌块11以右侧面16处于下方、并且左侧面14处于上方的状态成形。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砌块11中,由于仅在左侧面14及右侧面16中的左侧面14上形成凹坑部30,因此,砌块11容易成形。
因而,在该第7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获得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上述(1)~(6)相同的效果,并且,特别是通过形成有凹坑部30,能够获得如下的特有效果。
(11)砌块11仅在砌块主体12的各侧面13~16中的左侧面14上形成有凹坑部30。因此,通过将手搭在凸部17及凹部18中的任意一者、以及凹坑部30上,能够容易地握持砌块。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砌块11的铺设作业。
(12)砌块11在砌块主体12的左侧面14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隔着中央的两侧各形成有一个凹坑部30。即,在砌块主体12的左侧面14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比中央靠凸部17侧(前侧)形成有前侧凹坑部30a,并且,在砌块主体12的左侧面14的长度方向(前后方向)上的比中央靠凹部18侧(后侧)形成有后侧凹坑部30b。因此,通过将一只手搭在砌块11中的前侧凹坑部30a或者后侧凹坑部30b上,并且将另一只手搭在砌块11中的凹部18的右端部或者凸部17的右端部,能够稳定地握持砌块11。
(13)砌块11仅在砌块主体12中的左侧面14及右侧面16中的左侧面14上形成有凹坑部30。因此,与在砌块主体12的左侧面14及右侧面16这两者上形成凹坑部30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成形砌块11。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以下那样进行改变。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铺设时使凸部17和凹部18嵌合而相邻的砌块11彼此也可以是在长度方向(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及厚度方向(上下方向)的各尺寸中的至少一个尺寸互不相同的结构(例如,一个砌块相对于另一个砌块,长度尺寸为1/2,厚度尺寸为3/4等)。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关于砌块11中的砌块主体12的平面形状,只要是自一个侧面形成有凸部17、并且在另一个侧面形成有与该凸部17嵌合的凹部18,就可以是除了四边形之外的六边形、八边形等多边形、或者在轮廓的至少一部分包含曲线部分的形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砌块11中的砌块主体12的上表面20上,既可以是除了在左右方向上形成有槽20a之外、在前后方向上也形成有槽20a而形成为网格状的面结构,或者也可以是未形成槽20a的平面形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凸部17及凹部18中的至少凸部17也可以是在其所形成的侧面(前侧面13、后侧面15)的长度方向上在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横向排列地分开配置有一组凸部17(及凹部18)的结构。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中,砌块11中的砌块主体12的前侧面13的上侧侧面部13a比下侧侧面部13b后退的距离也可以与用于限定接缝宽度的间隙23的大小相对应而改变成任意的后退距离。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5实施方式中,关于砌块11中的砌块主体12的前侧面13,也可以是比凸部17靠上侧的上侧侧面部13a和比凸部17靠下侧的下侧侧面部13b形成在同一垂直平面内。
·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砌块11中的左侧面14及右侧面16这两者上形成凹坑部30。或者也可以仅在砌块11的左侧面14及右侧面16中的右侧面16上形成凹坑部30。
·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替代凹坑部30而将自侧面14突出的突出部作为搭手部。
·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形成在砌块11的侧面14上的凹坑部30的数量、位置也可以任意地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凹坑部30并不一定需要在砌块11的侧面14的长度方向上的隔着中央的两侧至少各形成一个。
·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由从前侧凹坑部30a延伸到后侧凹坑部30b的一个凹坑部30构成搭手部。
·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突起31。
·也可以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第6实施方式的砌块11中形成上述第7实施方式的凹坑部30。由此,即使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第6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享受上述(11)~(13)所记载的效果。
附图标记说明
11、51 砌块;12 砌块主体;13~16 侧面;13 前侧面(一个侧面);13a 上侧侧面部;13b 下侧侧面部;15后侧面(另一个侧面);17 凸部;17a 顶端;17b 凸部上侧轮廓部;17c 凸部下侧轮廓部;18 凹部;18a 底部;18b 凹部上侧轮廓部;18c 凹部下侧轮廓部;19 底面;20 上表面;21 上侧角部;22 下侧角部;30 作为搭手部的凹坑部;SL 直线状部。
Claims (8)
1.一种砌块,其特征在于,该砌块在一个侧面上形成有凸部,并且在与上述一个侧面相反一侧的另一个侧面上形成有与上述凸部相对应的形状的凹部,
在使上述砌块的底面处于下侧的状态下,以沿着上述凸部的突出方向和上述凹部的深度方向的垂直平面切断上述凸部和上述凹部而形成截面形状,
在该截面形状下,从上侧与上述凸部的顶端连续而向该凸部的基端侧延伸的凸部上侧轮廓部以及从上侧与上述凹部的底部连续而向该凹部的开口侧延伸的凹部上侧轮廓部形成为,在上述凸部的突出方向和上述凹部的深度方向上朝向上述凸部的顶端及上述凹部的底部呈向前下方倾斜的形状,并且,
从下侧与上述凸部的顶端连续而向该凸部的基端侧延伸的凸部下侧轮廓部以及从下侧与上述凹部的底部连续而向该凹部的开口侧延伸的凹部下侧轮廓部形成为,在上述凸部的突出方向和上述凹部的深度方向上朝向上述凸部的顶端及上述凹部的底部呈非向前上方倾斜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部的凸部下侧轮廓部及上述凹部的凹部下侧轮廓部形成为,包含沿着上述凸部的突出方向和上述凹部的深度方向在彼此相同的高度位置位于同一条线上的直线状部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个侧面形成为,
上侧侧面部成为在上述凸部的突出方向上比下侧侧面部后退的面,上述上侧侧面部是从上述砌块的底面处于下侧的状态下的该砌块的上表面与上述一个侧面相交的上侧角部到上述凸部的上述凸部上侧轮廓部与上述一个侧面相交的位置的区域,上述下侧侧面部是从上述砌块的底面处于下侧的状态下的该砌块的底面与上述一个侧面相交的下侧角部到上述凸部的上述凸部下侧轮廓部与上述一个侧面相交的位置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凸部及上述凹部在呈平板状的砌块主体中的上述一个侧面及上述另一个侧面上分别形成为沿着对应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凹部形成在上述砌块主体中的上述另一个侧面的长度方向的整个长度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砌块主体中除上述一个侧面及上述另一个侧面之外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中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形成有搭手部,在以上述砌块的底面处于下侧的状态握持该砌块时,该搭手部能够用于搭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该搭手部的上述侧面的长度方向上的隔着中央的两侧至少各形成有一个上述搭手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砌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搭手部形成在上述两个侧面中的任意一个侧面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58639 | 2011-11-28 | ||
JP2011-258639 | 2011-11-28 | ||
JP2012124461A JP2013136935A (ja) | 2011-11-28 | 2012-05-31 | ブロック |
JP2012-124461 | 2012-05-3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32424A true CN103132424A (zh) | 2013-06-05 |
Family
ID=4849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377316A Pending CN103132424A (zh) | 2011-11-28 | 2012-09-12 | 砌块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130059261A (zh) |
CN (1) | CN103132424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93953A (ja) * | 1986-10-08 | 1988-04-25 | 元旦ビユーティ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ルブロツク壁体 |
US5503498A (en) * | 1993-04-23 | 1996-04-02 | Scheiwiller; Rene | Paving stone with lateral spacers |
US6705797B1 (en) * | 1999-04-07 | 2004-03-16 | Nihon Kogyo Co., Ltd. | Paving block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
JP2005146685A (ja) * | 2003-11-17 | 2005-06-09 | Wonder Giken Kk | 路床材ブロック |
JP2005163480A (ja) * | 2003-12-05 | 2005-06-23 | Nihon Kogyo Co Ltd | 機能型舗装用ブロック |
CN1697904A (zh) * | 2003-02-12 | 2005-11-16 | 日本兴业株式会社 | 铺装用砌块 |
CN2782808Y (zh) * | 2005-01-05 | 2006-05-24 | 黄清标 | 一种密封性强且可自动正位的建筑用砌块 |
CN2913434Y (zh) * | 2006-05-22 | 2007-06-20 | 扈晓楠 | 一种可渗水和定位的铺路砖 |
CN201031335Y (zh) * | 2006-09-13 | 2008-03-05 | 吴胜华 | 带榫边的地面砖 |
-
2012
- 2012-08-08 KR KR1020120086634A patent/KR20130059261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2-09-12 CN CN2012103377316A patent/CN10313242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93953A (ja) * | 1986-10-08 | 1988-04-25 | 元旦ビユーティ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ルブロツク壁体 |
US5503498A (en) * | 1993-04-23 | 1996-04-02 | Scheiwiller; Rene | Paving stone with lateral spacers |
US6705797B1 (en) * | 1999-04-07 | 2004-03-16 | Nihon Kogyo Co., Ltd. | Paving block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
CN1697904A (zh) * | 2003-02-12 | 2005-11-16 | 日本兴业株式会社 | 铺装用砌块 |
JP2005146685A (ja) * | 2003-11-17 | 2005-06-09 | Wonder Giken Kk | 路床材ブロック |
JP2005163480A (ja) * | 2003-12-05 | 2005-06-23 | Nihon Kogyo Co Ltd | 機能型舗装用ブロック |
CN2782808Y (zh) * | 2005-01-05 | 2006-05-24 | 黄清标 | 一种密封性强且可自动正位的建筑用砌块 |
CN2913434Y (zh) * | 2006-05-22 | 2007-06-20 | 扈晓楠 | 一种可渗水和定位的铺路砖 |
CN201031335Y (zh) * | 2006-09-13 | 2008-03-05 | 吴胜华 | 带榫边的地面砖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30059261A (ko) | 2013-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10833B2 (en) | Block with multifaceted bottom surface | |
CN101397837A (zh) | 用于斜边瓷砖的角连接件 | |
CN103132417A (zh) | 砌块 | |
US20160242364A1 (en) | Edger having connection surfaces | |
KR101032968B1 (ko) | 보강토블록 | |
JP2012107470A (ja) | 建築用板材 | |
JP2016151087A (ja) | 接合方法 | |
CN103132424A (zh) | 砌块 | |
JP2005290850A (ja) | 舗装用ブロック | |
CN104179187B (zh) | 一种双排长短组合抗滑桩 | |
CN201428140Y (zh) | 一种与加筋材料结合的挡土墙砌块 | |
JP6224037B2 (ja) | 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 | |
JP7171366B2 (ja) | 拘束用ブロック | |
CN205776338U (zh) | 扶壁式挡土墙 | |
JP2011117250A (ja) | コンクリートブロック | |
JP3194137U (ja) | ブロックの敷設構造 | |
JP2017043922A (ja) | 護岸構築用ブロッ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護岸構造 | |
DK2331752T3 (en) | Ground cover of molding stone | |
CN214783037U (zh) | 一种装配式海绵城市人行道透水砖 | |
JP7284510B2 (ja) | 舗装ブロック | |
JP5415242B2 (ja) | 橋梁接合部構造 | |
CN212129217U (zh) | 一种挡土砖及其堆砌的重力式大型挡土墙 | |
CN217922888U (zh) | 一种再生建筑废弃物制成的混凝土砌块 | |
JP3104328U (ja) | 天然舗石ブロック | |
KR101277467B1 (ko) | 그라우트 백 이용 및 테트라포드의 복층 설치에 의한 소파구조물 시공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