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20307A - 燕麦麸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燕麦麸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20307A
CN103120307A CN2013100636972A CN201310063697A CN103120307A CN 103120307 A CN103120307 A CN 103120307A CN 2013100636972 A CN2013100636972 A CN 2013100636972A CN 201310063697 A CN201310063697 A CN 201310063697A CN 103120307 A CN103120307 A CN 103120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water
phase
oat bran
antioxi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636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20307B (zh
Inventor
孙佐邦
孙治
佟步云
黄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Sanzhuliang Natural Oatme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ZHULI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ZHULI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ZHULI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636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20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20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0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20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20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Cosmetics (AREA)
  • Anti-Oxidant Or Stabilizer Compositions (AREA)
  • Edible Oils And Fats (AREA)
  • General Preparation And Processing Of F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燕麦麸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微囊粉包括质量比为3-8:1的水和非水原料,所述非水原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燕麦麸油50wt%-55wt%、油相抗氧化剂0.5wt%-2.5wt%、油相乳化剂0.5wt%-5wt%、壁材35wt%-45wt%、水相抗氧化剂0.2wt%-4wt%、水相乳化剂0.5wt%-2wt%、填充剂0.1wt%-13.3wt%。本发明通过制备油相溶液和水相溶液并将二者混合乳化的步骤,将油溶性的燕麦麸油制备成粒径在亚微米级的燕麦麸油微囊粉,后者自乳化性能好,可以快速均匀地分散于冷水中,并且稳定性好,应用时无漂油、沉淀以及粘杯壁等现象。

Description

燕麦麸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燕麦加工技术领域,涉及燕麦麸油的加工,具体地涉及一种燕麦麸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燕麦麸油为燕麦麸皮中的油脂成分,是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优质植物脂肪,不饱和脂肪酸中又包括亚油酸35wt%-40wt%、油酸30wt%-40wt%和亚麻酸1.75wt%-2.5wt%。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保持人体细胞膜的相对流动性,保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胆固醇酯化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含量;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合成新细胞;维持正常的大脑发育和神经功能;并能运载和帮助维生素A、D、E和K以及类胡萝卜素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燕麦麸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非常适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目前对于燕麦麸皮的应用主要是作为饲料,经济附加值低,未将其营养和药用价值充分开发利用出来。亦有少数人采用压榨法和溶剂法来提取燕麦麸油,但是提取技术落后,出油率低。本发明在前期研究(CN102827690A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燕麦麸油的方法)中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提取出较高浓度的燕麦麸油,出油率达8%以上,提供了一种高纯度、无污染、具有投入生产价值的高级食品用油。但是,由于燕麦麸油为油溶性而非水溶性,常规的使用方法无法将其直接应用到水冲剂的食品体系中去,因此严重限制了燕麦麸油应用领域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燕麦麸油微囊粉,其为纳米级冷水分散型微囊粉,可以直接应用于水冲剂的食品体系中,而且更易为人体所吸收。
本发明目的之二在于提供所述燕麦麸油微囊粉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燕麦麸油微囊粉,包括质量比为3-8:1的水和非水原料,所述非水原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燕麦麸油50wt%-55wt%、油相抗氧化剂0.5wt%-2.5wt%、油相乳化剂0.5wt%-5wt%、壁材35wt%-45wt%、水相抗氧化剂0.2wt%-4wt%、水相乳化剂0.5wt%-2wt%、填充剂0.1wt%-13.3wt%。
所述3-8:1,例如可以是3-5.5:1、4.5-7.5:1、6-8:1、3:1、3.5:1、4:1、4.2:1、4.5:1、5:1、5.5:1、5.7:1、6:1、6.3:1、6.5:1、7:1、7.5:1、7.8:1、8:1;优选为4-7:1;进一步优选为5-6:1。
本发明所述的水优选为纯化水。
本发明所述的燕麦麸油包括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方法从燕麦麸皮中提取出的燕麦麸油;优选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从燕麦麸皮中提取出的燕麦麸油;进一步优选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从燕麦麸皮中提取出的含油量在50%以上的燕麦麸油;更优选利用CN102827690A中提供的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燕麦麸油的方法提取出的燕麦麸油,其含油量高达82wt%以上。
所述燕麦麸油在所述的非水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0wt%-55wt%,例如可以是50wt%-52.5wt%、51.8wt%-54.2wt%、53.1wt%-55wt%、50wt%、50.4wt%、51wt%、51.5wt%、52wt%、52.4wt%、53wt%、53.5wt%、54wt%、54.9wt%、55wt%;优选为51wt%-54wt%;进一步优选为52.5wt%。
本发明所述的油相抗氧化剂优选为丁基羟基茴香醚、迷迭香、DL-α-生育酚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任意比例组成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例如丁基羟基茴香醚/迷迭香、丁基羟基茴香醚/DL-α-生育酚、迷迭香/DL-α-生育酚;进一步优选为DL-α-生育酚。
所述油相抗氧化剂在所述的非水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wt%-2.5wt%,例如可以是0.5wt%-1.05wt%、0.84wt%-2.08wt%、1.5wt%-2.5wt%、0.5wt%、0.6wt%、0.74wt%、0.8wt%、0.96wt%、0.1wt%、1.1wt%、1.2wt%、1.48wt%、1.5wt%、1.69wt%、1.8wt%、1.9wt%、2wt%、2.15wt%、2.3wt%、2.42wt%、2.5wt%;优选为1wt%-2wt%;进一步优选为1.5wt%。
本发明所述的油相乳化剂优选为单硬脂酸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二者以任意比例组成的组合物。
所述油相乳化剂在所述的非水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wt%-5wt%,例如可以是0.5wt%-2.95wt%、1.9wt%-4.8wt%、3.1wt%-5wt%、0.5wt%、0.75wt%、1wt%、1.38wt%、1.5wt%、1.84wt%、2wt%、2.15wt%、2.5wt%、2.8wt%、3wt%、3.2wt%、3.5wt%、3.98wt%、4wt%、4.25wt%、4.5wt%、4.79wt%、5wt%;优选为1wt%-4wt%;进一步优选为2.5wt%。
本发明所述的壁材没有特别限定,凡在本领域中可用于作为微胶囊外部的包覆膜的碳水化合物类壁材、亲水性胶体类壁材以及蛋白质类壁材均可在本发明中应用,但是优选为碳水化合物类壁材;进一步优选为改性淀粉和/或燕麦淀粉;特别优选辛烯基琥珀酸酯改性淀粉或燕麦淀粉。
所述壁材在所述的非水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35wt%-45wt%,例如可以是35wt%-41.5wt%、37wt%-44.7wt%、34.1wt%-45wt%、35wt%、35.2wt%、36wt%、36.5wt%、37wt%、37.5wt%、38wt%、38.5wt%、39wt%、39.8wt%、40wt%、40.3wt%、41wt%、42wt%、42.5wt%、43wt%、43.4wt%、44wt%、44.2wt%、45wt%;优选为38wt%-42wt%;进一步优选为40wt%。
本发明所述的水相抗氧化剂优选为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茶多酚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任意比例组成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例如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坏血酸钠/茶多酚、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茶多酚;进一步优选为抗坏血酸钠和茶多酚以任意比例组成的组合物。
所述水相抗氧化剂在所述的非水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2wt%-4wt%,例如可以是0.2wt%-1.5wt%、0.67wt%-3.8wt%、2.4wt%-4wt%、0.2wt%、0.5wt%、0.9wt%、1wt%、1.25wt%、1.3wt%、1.5wt%、1.8wt%、2wt%、2.1wt%、2.5wt%、2.75wt%、3wt%、3.25wt%、3.5wt%、3.6wt%、3.95wt%、4wt%;优选为0.5wt%-2wt%;进一步优选为1wt%。
本发明所述的水相乳化剂优选为甘油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司盘)中的任意一种或二者以任意比例组成的组合物。
所述水相乳化剂在所述的非水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5wt%-2wt%,例如可以是0.5wt%-0.85wt%、1.23wt%-1.68wt%、1.3wt%-2wt%、0.5wt%、0.57wt%、0.6wt%、0.7wt%、0.75wt%、0.8wt%、0.9wt%、1wt%、1.02wt%、1.1wt%、1.2wt%、1.3wt%、1.4wt%、1.5wt%、1.6wt%、1.7wt%、1.8wt%、1.9wt%、2wt%;优选为0.8wt%-1.5wt%;进一步优选为1wt%。
本发明所述的填充物没有特别限定,凡在本领域中可用于作为微胶囊填充物的各种材料均可在本发明中应用,但是优选为纽甜、三氯蔗糖、低聚麦芽糖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任意比例组成的组合物。
所述填充物在所述的非水原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wt%-13.3wt%,例如可以是0.1wt%-8.5wt%、4wt%-12wt%、7.1wt%-13.3wt%、0.1wt%、0.5wt%、1wt%、1.5wt%、2wt%、2.5wt%、3wt%、3.4wt%、4wt%、4.6wt%、5wt%、5.8wt%、6wt%、7.2wt%、7.5wt%、8wt%、8.7wt%、9wt%、9.6wt%、10wt%、11wt%、11.9wt%、12wt%、12.5wt%、13wt%、13.3wt%;优选为0.7wt%-7.7wt%;进一步优选为1.5wt%。
综上所述,本发明优化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燕麦麸油微囊粉,包括质量比为4-7:1的水和非水原料,所述非水原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燕麦麸油51wt%-54wt%、油相抗氧化剂1wt%-2wt%、油相乳化剂1wt%-4wt%、壁材38wt%-42wt%、水相抗氧化剂0.5wt%-2wt%、水相乳化剂0.8wt%-1.5wt%、填充剂0.7wt%-7.7wt%。
本发明进一步优化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燕麦麸油微囊粉,包括质量比为5-6:1的水和非水原料,所述非水原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燕麦麸油52.5wt%、油相抗氧化剂1.5wt%、油相乳化剂2.5wt%、壁材40wt%、水相抗氧化剂1wt%、水相乳化剂1wt%、填充剂1.5wt%。
本发明所述的“包括”,意指其除所述组分外,还可以含有其他组分,这些其他组分赋予所述非水原料以及本发明的燕麦麸油微囊粉以不同的特性,例如麦芽糖醇、麦芽香精可以赋予本发明的燕麦麸油微囊粉以甜味,等等。除此之外,本发明所述的“包括”,还可以替换为封闭式的“为”或“由……制成”。不管本发明所述非水原料包括何种成分,所述非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wt%。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燕麦麸油微囊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30-60℃条件下,将燕麦麸油、油相抗氧化剂、油相乳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所述30-60℃,例如可以是30-44.2℃、37.5-56.7℃、43-60℃、30℃、32.5℃、34.9℃、35℃、36.1℃、38℃、39.4℃、40℃、41.5℃、42℃、43.6℃、45℃、47.8℃、48℃、49.3℃、50℃、52.1℃、55℃、57.5℃、59℃、60℃;优选为35-55℃;进一步优选为40-50℃。
所述搅拌的速率、时间等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够获得均匀的油相溶液即可。
(2)在40-75℃条件下,将壁材、水相抗氧化剂、水相乳化剂和填充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所述40-75℃,例如可以是40-54.7℃、50.5-68.7℃、69.3-75℃、40℃、41.5℃、43.6℃、45℃、46.4℃、48℃、50℃、52.1℃、55℃、57.5℃、60℃、63.5℃、65℃、67.8℃、69℃、70℃、72℃、74.1℃、75℃;优选为45-65℃;进一步优选为50-60℃。
所述搅拌的速率、时间等没有特殊要求,只要能够获得均匀的油相溶液即可。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5-1h。
所述0.5-1h,例如可以是0.5-0.7h、0.75-0.9h、0.8-1h、0.5h、0.52h、0.6h、0.65h、0.69h、0.7h、0.75h、0.8h、0.82h、0.85h、0.9h、0.94h、0.95h、1h;优选为0.6-0.9h;进一步优选为0.7-0.8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20-50MPa的高压均质,得到亚纳米乳。
所述20-50MPa,例如可以是20-44MPa、25-35MPa、37.5-50MPa、20MPa、21.7MPa、25MPa、26.4MPa、30MPa、33.3MPa、35MPa、39.1MPa、40MPa、40.6MPa、42MPa、45MPa、47MPa、48.8MPa、50MPa;优选为25-45MPa;进一步优选为30-40MPa。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综上所述,本发明优化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燕麦麸油微囊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35-55℃条件下,将燕麦麸油、油相抗氧化剂、油相乳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45-65℃条件下,将壁材、水相抗氧化剂、水相乳化剂和填充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6-0.9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25-45MPa的高压均质,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本发明进一步优化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燕麦麸油微囊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40-50℃条件下,将燕麦麸油、油相抗氧化剂、油相乳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50-60℃条件下,将壁材、水相抗氧化剂、水相乳化剂和填充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7-0.8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30-40MPa的高压均质,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本发明通过精心配方及合理工艺,以低廉的成本及简单易行的方法将油溶性的燕麦麸油制备成粒径在亚微米级的燕麦麸油微囊粉,后者自乳化性能好,以快速均匀地分散于冷水中,并且稳定性好,应用时无漂油、沉淀以及粘杯壁等现象;同时,由于制备过程中不引入有机溶剂,因此产品中无有机溶剂残留,安全环保,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便于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燕麦麸油微囊粉:
(1)在45℃条件下,将燕麦麸油52.5g、丁基羟基茴香醚1.5g、单油酸甘油酯2.5g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55℃条件下,将燕麦淀粉40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1g、甘油脂肪酸酯1g、三氯蔗糖1.5g加入到500g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7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35MPa的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实施例2: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燕麦麸油微囊粉:
(1)在40℃条件下,将燕麦麸油52.5g、迷迭香1.5g、单硬脂酸甘油酯2.5g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50℃条件下,将烯基琥珀酸酯改性淀粉40g、抗坏血酸钠1g、甘油脂肪酸酯1g、三氯蔗糖0.5g、纽甜0.5g、麦芽香精0.5g加入到600g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8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40MPa的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实施例3: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燕麦麸油微囊粉:
(1)50℃条件下,将燕麦麸油51g、DL-α-生育酚1g、单油酸甘油酯4g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60℃条件下,将燕麦淀粉42g、茶多酚0.5g、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0.8g、低聚麦芽糖0.5g、麦芽糖醇0.2g加入到400g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7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30MPa的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实施例4: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燕麦麸油微囊粉:
(1)在55℃条件下,将燕麦麸油54g、DL-α-生育酚1g、迷迭香1g、单硬脂酸甘油酯1g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65℃条件下,将玉米淀粉38g、抗坏血酸钠0.2g、茶多酚0.3g、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0.8g、纽甜0.7g、麦芽香精1.5g、麦芽糖醇1.5g加入到700g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6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25MPa的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实施例5: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燕麦麸油微囊粉:
(1)在35℃条件下,将燕麦麸油51g、丁基羟基茴香醚0.5g、迷迭香0.5g、单油酸甘油酯1g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45℃条件下,将改性淀粉38g、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5g、甘油脂肪酸酯0.8g、纽甜5g、低聚麦芽糖2.7g加入到500g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9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45MPa的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实施例6: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燕麦麸油微囊粉:
(1)在30℃条件下,将燕麦麸油50g、DL-α-生育酚0.5g、单硬脂酸甘油酯0.5g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40℃条件下,将燕麦淀粉35g、抗坏血酸钠0.2g、甘油脂肪酸酯0.5g、三氯蔗糖7.3g、低聚麦芽糖6g加入到800g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1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20MPa的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实施例7: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燕麦麸油微囊粉:
(1)在60℃条件下,将燕麦麸油55g、丁基羟基茴香醚1.9g、单油酸甘油酯1g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75℃条件下,将烯基琥珀酸酯改性淀粉36g、抗坏血酸钠2g、茶多酚2g、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2g和三氯蔗糖0.1g加入到300g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5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50MPa的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实施例8:
按照如下方法制备燕麦麸油微囊粉:
(1)在45℃条件下,将燕麦麸油50g、DL-α-生育酚0.5g、丁基羟基茴香醚0.5g、单硬脂酸甘油酯2g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75℃条件下,将燕麦淀粉45g、茶多酚0.2g、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5g和低聚麦芽糖0.3g加入到800g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5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45MPa的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试验例:
对实施例1-8获得的燕麦麸油微囊粉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2868929900121
Figure BDA00002868929900131
测定平均粒径的方法为: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第二部IXE粒度分布测定方法中第三法(光散射法)湿法测定。
测定冷水分散速度的方法为:取样品0.1g添加到25℃的100ml水中,置磁力搅拌仪上,以80转/min均匀搅拌,至完全溶于水,记录所需时间。
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均符合食品药品相关国家标准,完全环保绿色、无任何溶剂残留,安全可靠。所使用检测方法均符合食品卫生检测国家标准。
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后附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
申请人声明,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燕麦麸油微囊粉,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比为3-8:1的水和非水原料,所述非水原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燕麦麸油50wt%-55wt%、油相抗氧化剂0.5wt%-2.5wt%、油相乳化剂0.5wt%-5wt%、壁材35wt%-45wt%、水相抗氧化剂0.2wt%-4wt%、水相乳化剂0.5wt%-2wt%、填充剂0.1wt%-13.3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和非水原料的质量比为4-7:1;优选为5-6: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抗氧化剂为丁基羟基茴香醚、迷迭香、DL-α-生育酚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任意比例组成的组合物;优选为DL-α-生育酚。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微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乳化剂为单硬脂酸甘油酯、单油酸甘油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二者以任意比例组成的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微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材为碳水化合物类壁材;优选为改性淀粉和/或燕麦淀粉;更优选为烯基琥珀酸酯改性淀粉或燕麦淀粉。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微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和茶多酚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任意比例组成的组合物;优选为抗坏血酸钠和茶多酚以任意比例组成的组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微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乳化剂为甘油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二者以任意比例组成的组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微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为纽甜、三氯蔗糖、低聚麦芽糖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任意比例组成的组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微囊粉,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囊粉包括质量比为4-7:1的水和非水原料,所述非水原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燕麦麸油51wt%-54wt%、油相抗氧化剂1wt%-2wt%、油相乳化剂1wt%-4wt%、壁材38wt%-42wt%、水相抗氧化剂0.5wt%-2wt%、水相乳化剂0.8wt%-1.5wt%、填充剂0.7wt%-7.7wt%;
优选地,所述微囊粉包括质量比为5-6:1的水和非水原料,所述非水原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燕麦麸油52.5wt%、油相抗氧化剂1.5wt%、油相乳化剂2.5wt%、壁材40wt%、水相抗氧化剂1wt%、水相乳化剂1wt%、填充剂1.5wt%。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微囊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30-60℃条件下,将燕麦麸油、油相抗氧化剂、油相乳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40-75℃条件下,将壁材、水相抗氧化剂、水相乳化剂和填充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5-1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20-50MPa的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35-55℃条件下,将燕麦麸油、油相抗氧化剂、油相乳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45-65℃条件下,将壁材、水相抗氧化剂、水相乳化剂和填充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6-0.9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25-45MPa的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40-50℃条件下,将燕麦麸油、油相抗氧化剂、油相乳化剂混合搅拌均匀得油相溶液;
(2)在50-60℃条件下,将壁材、水相抗氧化剂、水相乳化剂和填充剂加入水中,搅拌均匀得水相溶液;
(3)将步骤(1)获得的油相溶液和步骤(2)获得的水相溶液混合乳化0.7-0.8h;
(4)步骤(3)所得的乳液经过30-40MPa的高压均质喷雾干燥,得到亚纳米乳;
(5)对步骤(4)获得的亚纳米乳进行喷雾干燥,即得到燕麦麸油微囊粉。
CN201310063697.2A 2013-02-28 2013-02-28 燕麦麸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120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3697.2A CN103120307B (zh) 2013-02-28 2013-02-28 燕麦麸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63697.2A CN103120307B (zh) 2013-02-28 2013-02-28 燕麦麸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0307A true CN103120307A (zh) 2013-05-29
CN103120307B CN103120307B (zh) 2015-07-08

Family

ID=48451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63697.2A Active CN103120307B (zh) 2013-02-28 2013-02-28 燕麦麸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203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9448A (zh) * 2016-01-04 2016-06-08 桂林西麦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燕麦冲调粉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923A (zh) * 2003-12-03 2004-11-17 广州优宝工业有限公司 天然β-胡萝卜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69310A (zh) * 2008-05-06 2008-09-24 大连赛诺微囊技术有限公司 冷水分散型微囊粉的制备方法
CN101450041A (zh) * 2008-12-23 2009-06-10 华宝食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盐酸石蒜碱微囊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9108A (zh) * 2011-10-10 2012-03-28 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 叶黄素酯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3052A (zh) * 2012-08-09 2012-11-14 沈阳天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冷水可分散性类胡萝卜素微囊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2827690A (zh) * 2012-09-12 2012-12-19 内蒙古三主粮天然燕麦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燕麦麸油的方法
CN102860506A (zh) * 2012-08-08 2013-01-09 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 磷虾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5923A (zh) * 2003-12-03 2004-11-17 广州优宝工业有限公司 天然β-胡萝卜素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69310A (zh) * 2008-05-06 2008-09-24 大连赛诺微囊技术有限公司 冷水分散型微囊粉的制备方法
CN101450041A (zh) * 2008-12-23 2009-06-10 华宝食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级盐酸石蒜碱微囊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89108A (zh) * 2011-10-10 2012-03-28 大连医诺生物有限公司 叶黄素酯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0506A (zh) * 2012-08-08 2013-01-09 辽宁省大连海洋渔业集团公司 磷虾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3052A (zh) * 2012-08-09 2012-11-14 沈阳天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冷水可分散性类胡萝卜素微囊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2827690A (zh) * 2012-09-12 2012-12-19 内蒙古三主粮天然燕麦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技术萃取燕麦麸油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聂斌英: "沙棘油微胶囊化研究", 《江西食品工业》 *
邓立等: "《食品工业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 31 January 2007,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9448A (zh) * 2016-01-04 2016-06-08 桂林西麦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燕麦冲调粉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20307B (zh) 2015-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6314B (zh) 一种高稳定性冷水溶天然虾青素微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
Huang et al.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 (NLC) as a strategy for encapsulation of quercetin and linseed oil: Preparation and in vitro characterization studies
CN102934703B (zh) 一种亚麻籽油微胶囊及其生产方法
CN102389108A (zh) 叶黄素酯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87666A (zh) 一种沙棘籽油的制备方法
CN104323232B (zh) 共轭亚油酸与二十二碳六烯酸微胶囊化粉末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012959A (zh) 一种含茶叶提取物的微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70764B (zh) 酸枣的活性部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735616A (zh) 一种用于保护视力的微囊化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76011A (zh) 一种番茄红素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CN103609751A (zh) 一种水溶性牡丹籽油粉体的制备工艺
CN102258499A (zh) 叶黄素微囊的制备方法
JP2013202005A (ja) クルクミン類含有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123309A (zh) 一种含虾青素既能缓解视疲劳又能改善视力的固体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20307B (zh) 燕麦麸油微囊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6110A (zh) 一种岩藻黄素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46502A (zh) 一种富含黄酮欧李油软胶囊内容物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13161346A1 (ja) 徐放性機能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健康食品
CN111567805A (zh) 一种水溶性雨生红球藻虾青素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8731B (zh) 一种辅酶q10鱼油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360723A (zh) 一种番茄红素微囊粉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JP2014047189A (ja) 超微粉末含有カプセル剤
CN102488203A (zh) 一种大豆甾醇软胶囊
CN101112359B (zh) 一种透明水分散型β-胡萝卜素浓缩液的制备方法
CN103908503B (zh) 黑莓籽有效成分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04

Address after: 010030 Inner Mongolia Hohho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uyi Industrial District Sunshine Road on the north side of East Road, Siyuan

Patentee after: Inner Mongolia Sanzhuliang Natural Oatmeal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014010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Baotou City Kun District No. 15 Qingnian Road Neighborhood Street No. 19

Patentee before: Sanzhuliang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