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6255B - 显影剂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剂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6255B
CN103116255B CN201210189199.8A CN201210189199A CN103116255B CN 103116255 B CN103116255 B CN 103116255B CN 201210189199 A CN201210189199 A CN 201210189199A CN 103116255 B CN103116255 B CN 1031162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board
main body
coating member
entrance
develo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891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6255A (zh
Inventor
高岛义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16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62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62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62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67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ylindrical developer cartridges, e.g. toner bottles for the developer replenishing opening
    • G03G15/087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 G03G15/0872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around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rotated when mounting or using the cartridge the developer cartridges being generally horizontally mounted parallel to its longitudinal rotational axi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影剂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该显影剂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装置主体、入口覆盖部件、容器、出口覆盖部件、限制部件和解除部件。传送装置主体具有入口,显影剂经由入口供应至传送装置主体。入口覆盖部件将入口敞开和封闭。容器具有出口,容纳在容器中的显影剂经由出口排出,容器可拆卸地被传送装置主体支撑。出口覆盖部件将出口敞开和封闭。限制部件设置在传送装置主体上,并且限制入口覆盖部件的打开移动。解除部件设置在容器上,并且能将入口覆盖部件从打开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解除。当出口覆盖部件关闭时,限制部件限制入口覆盖部件的打开移动。当出口覆盖部件打开时,解除部件将入口覆盖部件从打开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解除。

Description

显影剂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影剂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式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包括容纳要在图像形成操作中供应并消耗的显影剂的容器以及收集图像形成装置中排出的显影剂的容器。上述容器通常是可更换的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5-134452(第[0090]、[0094]、[0096]、[0098]和[0101]段,以及图19至图23)(在下文中称为专利文献1)描述了包括显影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根据专利文献1,当将色调剂盒(Ky至Kk)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上或从图像形成装置拆卸时,设置在色调剂盒(Ky至Kk)上的卡合凸部(137y)变为与供应装置主体(1y至1k)的供应孔闸板(33y)卡合。供应孔闸板(33y)响应色调剂盒(Ky至Kk)的移动而打开或关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入口盖部件被意外地打开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显影剂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装置主体、入口覆盖部件、容器、出口覆盖部件、限制部件和解除部件。所述传送装置主体具有入口,显影剂经由所述入口供应至所述传送装置主体。所述入口覆盖部件将所述入口敞开和封闭。所述容器具有出口,容纳在所述容器中的显影剂经由所述出口排出,所述容器可拆卸地被所述传送装置主体支撑。所述出口覆盖部件将所述出口敞开和封闭。所述限制部件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主体上,并且限制所述入口覆盖部件的打开移动。所述解除部件设置在所述容器上,并且能将所述入口覆盖部件从打开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解除。当所述出口覆盖部件关闭时,所述限制部件限制所述入口覆盖部件的打开移动。当所述出口覆盖部件打开时,所述解除部件将所述入口覆盖部件从打开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解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中,所述解除部件包括从所述容器凸出的凸出部,当移动所述出口覆盖部件以使所述出口敞开时,所述出口覆盖部件远离所述凸出部移动;所述限制部件具有间隙和接触部,所述间隙允许所述凸出部穿过,并且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间隙并与所述接触部接触,从而使所述入口覆盖部件从打开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解除。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中,所述凸出部沿着所述容器的插入方向设置,并且所述限制部件中的所述间隙沿着所述容器的插入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根据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中,所述限制部件包括从所述接触部伸出的伸出部;并且当所述解除部件将所述入口覆盖部件从打开移动被所述限制部件限制的状态解除时,所述伸出部接触与所述伸出部相邻地布置的邻近部件并限制所述限制部件的姿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根据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中,所述出口覆盖部件沿与所述容器的插入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载体,其旋转;显影装置,其通过将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而形成可见图像;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可见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转印到介质上;定影装置,其将已转印到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定影;以及根据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所述显影剂传送装置将显影剂传送至所述显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还包括内盖,所述内盖覆盖所述容器的所述出口,并且所述内盖在朝所述容器的插入方向移动时使所述出口敞开;所述出口覆盖部件覆盖所述内盖。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和第六方面,与在所述出口覆盖部件关闭时使所述入口覆盖部件解除被限制的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所述入口覆盖部件被意外地打开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与不设置允许所述凸出部穿过的所述间隙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在所述出口覆盖部件未打开时使所述入口覆盖部件解除被限制的状态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与所述凸出部不沿着所述容器的插入方向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所述凸出部的位置精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与不设置所述伸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稳定所述限制部件的姿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与所述出口覆盖部件沿着所述容器的插入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当安装或拆卸所述容器时所述出口覆盖部件被意外地打开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由于设置有所述内盖,所以能够防止显影剂的泄漏。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2示出根据示例性实例的储存罐;
图3是示出色调剂盒安装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盒保持器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A示出图3所示的色调剂盒被从盒保持器上移除的状态;
图4B示出在主体闸板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盒保持器的一部分;
图4C示出在主体闸板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盒保持器的一部分;
图5A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主体闸板的平面图;
图5B示出在顺着图5A中箭头VB的方向看去时的主体闸板;
图6A是示出沿图4B中的线VIA-VIA截取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主体闸板锁的剖视图;
图6B是锁支撑部的放大图;
图7A是沿图6A中的线VIIA-VIIA截取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锁支撑部的剖视图;
图7B示出主体闸板锁被从图7A所示的结构上移除的状态;
图8A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主体闸板锁处于止挡位置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8B示出在主体闸板锁处于止挡位置的状态下的主体闸板与主体闸板锁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8C是示出主体闸板锁处于解除位置的状态的正视图;
图8D示出在主体闸板锁处于解除位置的状态下的主体闸板与主体闸板锁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8E是主体闸板锁的左侧视图;
图9A示出在外闸板处于将外侧封闭的位置的状态下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上的闸板单元;
图9B示出在外闸板处于将外侧敞开的位置且内闸板处于将出口封闭的位置的状态下的闸板单元;
图9C示出在外闸板和内闸板处于各自的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闸板单元;
图10A是沿着图9A中的线XA-XA截取的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支撑件的剖视图;
图10B是沿着图9B中的线XB-XB截取的内闸板支撑件的剖视图;
图11A和图11B示出在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安装到主体上的过程中的主体闸板、入口、主体闸板锁、盒内闸板、内闸板支撑件、盒接触部、解除肋和容器闸板锁的状态,其中,图11A示出色调剂盒与主体分离的状态,图11B示出色调剂盒从图11A所示的状态插入至盒内闸板与容器闸板锁接触的状态;
图12A和图12B示出图11A和图11B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其中,图12A示出将色调剂盒从图11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而使盒接触部与主体接触部接触的状态,图12B示出将色调剂盒从图12A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而使盒接触部位于主体接触部中的状态;
图13A和图13B示出图12A和图12B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其中,图13A示出将色调剂盒从图12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而完成色调剂盒的插入的状态,图13B示出从图13A所示的状态将色调剂盒向外抽出并且使主体接触部的变形被抑制的状态;以及
图14示出图13B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其中,从图13B所示的状态将色调剂盒进一步向外抽出并且解锁部与内闸板锁接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制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描述,在各附图中,将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分别定义为X轴方向、Y轴方向和Z轴方向。另外,将箭头X、-X、Y、-Y、Z和-Z所示的方向分别定义为前方、后方、右方、左方、上方和下方,并且将朝向这些方向的一侧分别定义为前侧、后侧、右侧、左侧、上侧和下侧。
在附图中,中心具有点的圆表示相对于附图所示的各侧从背面向正面的方向,内部具有“×”标记的圆表示相对于附图所示的各侧从正面向背面的方向。
在各附图中,省略了除了描述所必需的部件以外的其它部件,以便于理解。
图1示出包括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参考图1,复印机U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复印机U包括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实例的复印机主体U1。复印机主体U1包括位于复印机主体U1顶面上的透明台板玻璃PG,台板玻璃PG是原稿台板的实例。文档传送装置U2用作附加装置的实例且被可拆卸地支撑在台板玻璃PG上。
文档传送装置U2包括作为原稿接纳器的实例的原稿托盘TG1。待复印的原稿Gi(片材)叠置在原稿托盘TG1上。放置在原稿托盘TG1上的原稿Gi被连续地传送至台板玻璃PG上的复印位置,并且排出至作为原稿输出单元的实例的原稿输出托盘TG2。
复印机主体U1包括:扫描单元U1a,其是图像读取单元的实例;以及打印单元U1b,其是图像记录单元的实例。扫描单元U1a包括:输入单元U0,其由执行输入操作的操作者使用;以及台板玻璃PG,其位于扫描单元U1a的顶面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扫描单元U1a设置有图像处理器GS。
扫描单元U1a包括曝光定位传感器Sp和曝光光学系统A。曝光定位传感器Sp是曝光系统的位置检测部件的实例,并且设置在原稿读取位置。
曝光光学系统A在基于来自曝光定位传感器Sp的检测信号的控制下移动或停止。在稳定状态下,曝光光学系统A停在初始位置,即原位置,该位置是图像读取位置的实例。
通过使用文档传送装置U2自动地传送原稿Gi,来执行自动读取操作以复印原稿Gi。在该操作中,在曝光光学系统A停在原位置的同时来自曝光光学系统A的光对连续穿过台板玻璃PG上的复印位置F1的原稿Gi进行曝光。
当使用者手动地将各片原稿Gi放置在台板玻璃PG上以复印原稿Gi时,执行手动读取操作。在该操作中,在曝光光学系统A移动的同时来自曝光光学系统A的光对放置在台板玻璃PG上的各片原稿Gi进行曝光。
光被原稿Gi反射,穿过曝光光学系统A,并且会聚在作为成像元件的实例的固态成像装置CCD上。固态成像装置CCD将被原稿Gi反射并会聚在固态成像装置CCD的成像表面上的光转换成电信号。
图像处理器GS从扫描单元U1a中的CCD接收读取图像信号,将所接收的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写入信号,并且将该图像写入信号输出至打印单元U1b中所包括的图像写入电路DL。
图像写入电路DL接收图像写入信号,生成与图像写入信号相对应的用于形成潜像的驱动信号,并且将驱动信号输出至作为潜像形成装置的实例的曝光装置ROS。
在曝光装置ROS下方设置有作为图像载体的实例的感光鼓PR。感光鼓PR朝箭头Ya所示的方向旋转。作为充电装置的实例的充电辊CR在充电区域Q0对感光鼓PR的表面充电。然后,激光束L作为从曝光装置ROS发出的潜像写入光的实例在潜像写入位置Q1对感光鼓PR的表面进行曝光和扫描。由此,形成了潜像。形成有潜像的感光鼓PR的表面随着感光鼓PR的旋转而移动,并且相继通过显影区Q2和转印区Q3。
显影装置G在显影区Q2与感光鼓PR对置。显影装置G包括作为显影剂载体的实例的显影辊R0,显影辊R0用以将显影剂传送至显影区Q2。显影装置G通过将穿过显影区Q2的静电潜像显影来形成作为可见图像的实例的色调剂图像。
在显影装置G的左侧设置有用作显影剂容器的实例的色调剂盒K,色调剂盒K用于供应要被显影装置G消耗的显影剂。色调剂盒K可拆卸地安装在作为容器保持器的实例的盒保持器KS上。在储存罐RT中搅拌显影剂的同时传送容纳在色调剂盒K中的显影剂,并且该显影剂被与储存罐RT相连的传送系统GH供应至显影装置G,储存罐RT是临时储存器的实例。
送纸托盘TR1至TR4是介质存储单元的实例,并且可拆卸地被支撑在复印机主体U1下部的区域中。在送纸托盘TR1至TR4中存储有作为介质的实例的记录片材S。
作为拾取部件的实例的拾取辊Rp在预定的送纸时间馈送送纸托盘TR1至TR4上的片材S,并且片材S被作为分离部件的实例的分离辊Rs彼此分离。然后,作为介质传送部件的实例的多个传送辊Ra将各片材S传送至作为馈送部件的实例的定位辊Rr。
作为手动送纸单元的实例的手动送纸托盘TRt设置在盒保持器KS和储存罐RT的左侧。从手动送纸托盘TRt馈送的记录片材S也被传送至定位辊Rr。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手动送纸托盘TRt被支撑成手动送纸托盘TRt可以围绕旋转中心TRt0旋转。当手动送纸托盘TRt置入图像形成装置U中时,如图1中的实线所示,手动送纸托盘TRt的位于旋转中心TRt0附近的部分TRt1位于盒保持器KS下方的空间中,并且位于储存罐RT的左侧。因此,手动送纸托盘TRt采用了高效空间设置方式,并且减小了复印机U的整体尺寸。
在感光鼓PR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移动至转印区Q3的同时,已经传送至定位辊Rr的各片材S被从转印前片材引导件SG1传送至转印区Q3,转印前片材引导件SG1是转印前引导部件的实例。
作为转印装置或转印传送装置的实例的转印单元TU在转印区Q3与感光鼓PR对置。转印单元TU包括作为介质传送部件的实例的转印传送带TB。转印传送带TB在其表面上支撑已经传送至转印区Q3的记录片材S,并且传送记录片材S。转印传送带TB可旋转地被作为介质传送部件支撑单元的实例的带支撑辊Rd和Rf支撑。带支撑辊Rd和Rf包括:驱动辊Rd,其是驱动部件的实例;以及从动辊Rf,其是从动部件的实例。作为转印部件的实例的转印辊TR与感光鼓PR对置,转印传送带TB置于转印辊TR与感光鼓PR之间。
由作为控制单元的实例的控制器C控制的供电电路E向转印辊TR施加转印电压。于是,感光鼓PR的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Tn被转印到穿过转印区Q3的记录片材S上。
在转印处理之后,作为图像载体清洁器的实例的感光鼓清洁器CLp将残留在感光鼓PR的表面上的残余色调剂移除。然后,充电辊CR再次将感光鼓PR的表面充电。
作为介质分离部件的实例的分离爪SC与驱动辊Rd对置,转印传送带TB置于分离爪SC与驱动辊Rd之间。在转印区Q3的位置下游,分离爪SC使被转印区Q3中的转印辊TR转印了色调剂图像的片材S与转印传送带TB的表面分离。
在转印传送带TB的旋转方向上在分离爪SC的下游设置有作为介质传送部件清洁器的实例的带清洁器CLb。在记录片材S与转印传送带TB分离之后,带清洁器CLb将显影剂、纸粉等从转印传送带TB的表面移除。
经分离的片材S被传送至定影装置F,定影装置F包括:加热辊Fh,其是加热定影部件的实例;以及按压辊Fp,其是按压定影部件的实例。定影装置F通过施加热量和压力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到片材S上。已定影有色调剂图像的片材S在使第一门MG弹性地变形的同时穿过第一门MG,第一门MG作为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切换部件的实例。然后,记录片材S被传送至位于片材排出路径SH2上的传送辊Rb,传送辊Rb可以朝正向和反向旋转,片材排出路径SH2是介质排出路径的实例。
片材S沿着片材排出路径SH2传送并排出至出纸托盘TRh,在片材排出路径SH2上设置有多个传送辊Ra以及可以朝正向和反向旋转的传送辊Rb。在片材排出路径SH2的下游端设置有作为切换部件的实例的第二门GT1。在复印机U连接有后处理装置(未示出)的情况下,第二门GT1选择性地将片材S排出至作为介质排出单元的实例的出纸托盘TRh,或排出至后处理装置(未示出)。在没有连接后处理装置的情况下,第二门GT1将已传送至片材排出路径SH2的下游端处的片材S排出至出纸托盘TRh。
在执行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当一面已形成有图像的片材S被传送至可以朝正向和反向旋转的传送辊Rb时,传送辊Rb在记录片材S的后缘通过传送辊Rb之前开始朝反向旋转。因此,以所谓的转回方式将记录片材S沿片材排出路径SH2往回传送。第一门MG把由传送辊Rb以转回方式往回传送的片材S向循环传送路径SH3引导,循环传送路径SH3是循环路径的实例。以反转的方式将已传送至循环传送路径SH3的片材S再次传送至转印区Q3。结果,第一面上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片材S被再次传送至转印区Q3,并且色调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片材S的第二面上。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介质传送装置SH包括由SH1至SH3、Rp、Rs、Rr、Ra、Rb和MG表示的上述部件。
<显影剂传送装置的说明>
图2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储存罐RT。
参考图2,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储存罐RT包括作为传送单元的实例的罐主体1。罐主体1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容纳显影剂。作为传送部件的实例的供应螺旋推运器2可旋转地被支撑在罐主体1中,从而供应螺旋推运器2沿前后方向延伸。作为旋转传动部件的实例的供应齿轮3被支撑在供应螺旋推运器2的后端。驱动源(未示出)的旋转传递至供应齿轮3。相应地,朝从后至前的方向传送罐主体1中的显影剂。在罐主体1的后端的侧壁上设置有作为检测部件的实例的空态检测传感器4。空态检测传感器4通过检测流入罐主体1中的显影剂来判断色调剂盒K是否为空。
传送系统GH设置在罐主体1的前端。传送系统GH把已由供应螺旋推运器2传送至罐主体1的前端的显影剂传送至显影装置G。传送系统GH是公知的,例如,可以使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No.2008-129357中描述的传送系统。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传送系统作为传送系统GH,并且因此省略其详细描述。
图3是示出色调剂盒K安装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盒保持器KS上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4A示出图3所示的色调剂盒K被从盒保持器KS上移除的状态。图4B示出在主体闸板3 7处于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盒保持器KS的一部分。图4C示出在主体闸板37处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盒保持器KS的一部分。
参考图1、图3和图4A,盒保持器KS被支撑在储存罐RT上方,并且包括作为容器支撑部件的主体的实例的保持器主体11。保持器主体11沿前后方向延伸。保持器主体11具有大致圆筒形的内周面,在保持器主体11的底部形成有作为出口覆盖部件通道的实例的盒闸板通道12。盒闸板通道12向下凹陷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
参考图4A,在盒闸板通道12的左上方区域中形成有作为接触体通道的实例的台状凸起部通道13。在凸起部通道13后方设置有作为用于开闭部件接触部的第一引导部的实例的第一凸起部引导槽14。第一凸起部引导槽14形成为顺着保持器主体11的内周面从保持器主体11的中部位置沿前后方向向左上方向后方延伸的螺旋状凹部。第二凸起部引导槽16是用于开闭部件接触部的第二引导部的实例,并且形成为从第一凸起部引导槽14的顶端连续地延伸。第二凸起部引导槽16形成为向后延伸的凹部。
凸起部通道13、第一凸起部引导槽14和第二凸起部引导槽16用作用于使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出口覆盖部件移动的部件13至16。
参考图4A至图4C,在盒闸板通道12后方区域中形成有作为防振动部的实例的多个防振动肋17。防振动肋17向上向后倾斜。
<入口闸板保持器的说明>
主体闸板保持器21是用于入口覆盖部件的支撑部件的实例,并且设置在防振动肋17后方。主体闸板保持器21包括:底部22,其位于主体闸板保持器21的底端;以及入口23,其形成在底部22的中部区域。入口23沿上下方向贯穿保持器主体11。参考图2,入口23在如下位置处通入储存罐RT,该位置位于储存罐RT的后端处设置有空态检测传感器4的位置上方。
主体闸板引导件24是用于引导入口覆盖部件的引导部的实例,并且在主体闸板保持器21的左侧和右侧与主体闸板保持器21形成一体。主体闸板引导件24沿前后方向延伸。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主体闸板引导件24包括:左竖直壁部和右竖直壁部26,其从底部22的左侧和右侧向上延伸;以及顶壁部27,其从竖直壁部26的顶端向内延伸。
在顶壁部27的前端,在顶壁部27的左右方向上的内侧表面中形成有作为变形允许部的实例的凹陷部28。凹陷部28沿左右方向向外凹陷。在凹陷部28后方的区域中,在顶壁部27的内侧表面上形成有收窄部29、倾斜部31和加宽部32。收窄部29是变形限制部的实例,并且向后延伸。倾斜部31是引导部的实例并且从收窄部29的后端延伸,从而倾斜部31在左右方向上向外并向后倾斜。加宽部32也是变形允许部的实例并且从倾斜部31的后端延伸,以便向后延伸。
左锁定臂和右锁定臂33是用于限制出口覆盖部件的限制部件主体的实例,并且与主体闸板保持器21形成一体,而从顶壁部27向前延伸。作为接触部的实例的锁定爪34形成为在锁定臂33的前端沿左右方向向内凸出。锁定爪34包括:前引导面34a,其是在安装处理中使用的引导部的实例;以及后端面34b。前引导面34a是沿左右方向向内并向后倾斜的前端面。后端面34b沿左右方向从前引导面34a的内端部延伸。
参考图4A至图4C,作为防泄漏部件的实例的板状主体密封部件36被支撑在底部22的顶面上。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主体密封部件36由作为弹性材料的实例的海绵组成。在主体密封部件36中形成有与入口23相对应的开口36a。
<主体闸板的说明>
图5A是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主体闸板37的平面图。图5B示出朝图5A中的箭头VB的方向看去时的主体闸板37。
参考图4A至图4C,作为入口覆盖部件的实例的主体闸板37被支撑在主体密封部件36的顶面上。参考图4A至图4C、图5A和图5B,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主体闸板37包括作为入口覆盖部件主体的实例的板状闸板主体38。闸板主体38的底面与主体密封部件36接触,从而降低了显影剂泄漏的风险。
参考图5A和图5B,作为被引导部的实例的肋38a在闸板主体38的左侧和右侧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向上凸出。肋38a被主体闸板引导件24支撑,从而肋38a可以沿前后方向移动。因此,闸板主体38可以向前移动至图4B所示的关闭位置从而将入口23封闭,或者向后移动至图4C所示的打开位置从而将入口23敞开。
在图5A和图5B中,在闸板主体38的右侧形成有向右凸出的凸部38b。凸部38b具有切口部38c,切口部38c在前后方向上位于凸部38b的中间位置。切口部38c是要被阻止的部分的实例,并且向左侧凹陷。切口部38c在其前端具有主体倾斜面38d,主体倾斜面38d是第一倾斜面的实例。主体倾斜面38d向下,并向后侧倾斜,即,向使入口23敞开的位置倾斜。
参考图4A至图4C、图5A和图5B,作为主体卡合部件的实例的主体接触部39被支撑在闸板主体38的顶面上。主体接触部39整体上呈大致U形的形状,并且在其后端部39a处与闸板主体38相连;主体接触部39的后端部39a位于左右方向上的中部位置。主体接触部39包括作为变形部的实例的左臂和右臂39b。臂39b从后端部39a向前延伸,并且可弹性变形。在臂39b的前端设置有:外爪部39c,其是与变形限制部接触的接触部的实例;以及内爪部39d,其是卡合限制件的实例。外爪部39c沿左右方向向外凸起,内爪部39d沿左右方向向内凸起。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加宽部32之间的距离来设定外爪部39c的外端之间的距离,更具体地说,将外爪部39c的外端之间的距离设置成如下距离:该距离小于凹陷部28之间的距离并且大于收窄部29之间的距离。
<主体闸板锁的说明>
图6A是示出沿图4B中的线VIA-VIA截取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主体闸板锁43的剖视图。图6B是锁支撑部41的放大图。
参考图4A至图4C、图6A和图6B,作为止挡部件支撑部的实例的锁支撑部41被支撑在主体闸板保持器21的右竖直壁部26上,而向右凸起。锁支撑部41包括:板状前板41a,其设置在前端,而沿上下方向延伸;板状左板41b,其从前板41a的顶端向后延伸;板状后板41c,其从左板41b的后端向右延伸;以及右柱41d,其在后板41c的右端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前侧板41a中形成有作为引导部的实例的引导孔41e。引导孔41e是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开口。
图7A是沿图6A中的线VIIA-VIIA截取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锁支撑部41的剖视图。图7B示出主体闸板锁43被从图7A所示的结构上移除的状态。
参考图7B,作为止挡部件通道的实例的锁通道孔42形成在内竖直壁部26和被锁支撑部41围绕的区域中的如下位置:当闸板主体38处于将入口23封闭的位置时与闸板主体38中的切口部38c的主体倾斜面38d相对应的位置。锁通道孔42沿左右方向贯穿竖直壁部26,还向下延伸贯穿底部22。
图8A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主体闸板锁43处于止挡位置的状态的正视图。图8B示出在主体闸板锁43处于止挡位置的状态下主体闸板与主体闸板锁43之间的位置关系。图8C是示出主体闸板锁43处于解除位置的状态的正视图。图8D示出在主体闸板锁43处于解除状态下主体闸板与主体闸板锁43之间的位置关系。图8E是主体闸板锁43的左侧视图。
参考图4A至图4C、图6A和图6B、以及图8A至图8E,作为限制部件的实例的主体闸板锁43被锁支撑部41支撑,从而主体闸板锁43可以沿上下方向移动。如图8A至图8E所示,主体闸板锁43包括:左锁主体44,其是止挡部件主体的实例;以及解除块45,其是解除接触部的实例。左锁主体44设置成被锁支撑部41围绕。解除块45被支撑在左锁主体44的右侧。
锁主体44包括板状基部44a。作为接触部的实例的突部44b形成在基部44a的左端。突部44b向左延伸穿过锁通道孔42。参考图7A和图8E,突部44b在其前端具有锁倾斜面44c,锁倾斜面44c是第二倾斜面的实例。锁倾斜面44c向下并向后侧倾斜,而且能够面向并接触主体倾斜面38d。在图6A、图6B以及图8A至图8E中,作为被引导部的实例的凸起状的被引导部件44d在基部44a的前端形成为向前凸起。被引导部件44d在配合在引导孔41e中时可以沿着引导孔41e在上下方向上受到引导。
解除块45具有作为解除接触部的实例的引导面45a。引导面45a从前端向上并向后侧倾斜,并且在引导面45a的顶端形成有向后延伸的作为解除保持部的实例的平坦接触面45b。
移动稳定肋45c是伸出部的实例并且还是移动稳定部的实例,被形成在接触面45b的左端。移动稳定肋45c设置成与作为邻近部件的实例的左板41b相邻,并且向上延伸。引导凹部45d形成在解除块45的右后侧。引导凹部45d具有与右柱41d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并且受右柱41d引导。
作为推压部件的实例的锁簧46设置在解除块45的底面与盒闸板通道12的顶面之间。锁簧46向上推压主体闸板锁43。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主体闸板锁43被支撑为主体闸板锁43可以在图8A及图8B所示的作为止挡位置的上位置与图8C及图8D所示的作为解除位置的下位置之间移动。
在图8A和图8B所示的止挡位置,锁突部44b面向主体倾斜面38d。因此,即使当主体闸板37试图向后向使入口23敞开的位置移动时,锁突部44b也会与主体倾斜面38d接触并限制主体闸板37的移动。因此,在图8A和图8B所示的止挡位置,锁突部44b限制主体闸板37向使入口23敞开的位置的移动,即,主体闸板37被设置成锁定状态。
在图8C和图8D所示的解除位置,锁突部44b向下移动并且不面向主体倾斜面38d。因此,主体闸板37可以移动至使入口23敞开的位置。换句话说,主体闸板37解除锁定状态。
在图8C和图8D所示的解除位置,主体闸板锁43的移动稳定肋45c的顶端从左板41b向上凸起。因此,即使当主体闸板锁43被锁簧46推压而试图向左倾斜时,移动稳定肋45c仍然与相邻的左板41b接触。因此,防止了主体闸板锁43倾斜,并且限制主体闸板锁43的姿态。结果,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使得主体闸板锁43在解除位置向左倾斜而不能返回至止挡位置的可能性减小。因此,稳定了主体闸板锁43的姿态,并且主体闸板锁43可以稳定地向上和向下移动。
主体闸板锁43被支撑为在被引导部件44d、移动稳定肋45c和引导凹部45d分别受引导孔41e、左板41b和右柱41d引导的同时主体闸板锁43可以沿上下方向在止挡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由附图标记41至46表示的部件形成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限制部件的实例的主体锁机构41至46。
参考图3和图4A,旋转轴47可旋转地被支撑在保持器主体11的后端的后端壁(未示出)上。作为旋转传动部件的实例的联轴器48被支撑在旋转轴47的前端。同样是旋转传动部件的实例的盒驱动齿轮49被支撑在旋转轴47的后端。盒驱动齿轮49构造成使得驱动源(未示出)的旋转可以传递至盒驱动齿轮49。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盒保持器KS包括由附图标记11至49表示的部件。由附图标记11至49表示的部件,即,储存罐RT和盒保持器KS,形成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传送装置主体RT+KS。
<色调剂盒的说明>
参考图3,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容器的实例的色调剂盒K包括作为显影剂容纳部的实例的圆筒形盒主体51。盒主体51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容纳待供应的显影剂。作为连接孔的实例的出口51a在盒主体51的后端形成于盒主体51中。盒主体51中的显影剂经由出口51a从盒主体51流出。
作为供使用者抓握的抓握部的实例的手柄52设置在盒主体51的前端。
同样是旋转传动部件的实例的联轴器53可旋转地在盒主体51的后端设置于盒主体51中。联轴器53与联轴器48咬合,从而使旋转被传递至联轴器53。作为显影剂传送部件的实例的搅拌器54的后端与联轴器53相连。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搅拌器54形成为螺旋弹簧的形状,即,形成通过盘绕线材而获得的形状。当联轴器53旋转时,搅拌器54将色调剂盒K中的显影剂向出口51a传送。
<内闸板及其引导件的说明>
图9A示出在外闸板67处于将外侧封闭的位置的状态下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K上的闸板单元。图9B示出在外闸板67处于将外侧敞开的位置且内闸板59处于将出口51a封闭的位置的状态下的闸板单元。图9C示出在外闸板67和内闸板59处于各自的打开位置的状态下的闸板单元。
图10A是沿着图9A中的线XA-XA截取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支撑件56的剖视图。图10B是沿着图9B中的线XB-XB截取的内闸板支撑件56的剖视图。
参考图9A至图10B,在盒主体51的后端,在出口51a的外表面侧形成有作为用于出口覆盖部件的支撑部件的实例的内闸板支撑件56,并且内闸板支撑件56形成为沿径向向外凸起。如图10B所示,内闸板支撑件56在左侧和右侧设置有内闸板引导件57,内闸板引导件57是引导部的实例。内闸板引导件57沿左右方向向外凸起。
参考图9B和图9C,在内闸板支撑件56的前端,即,在拆除色调剂盒K的方向上的下游端形成有作为开闭部件解除部的实例的解锁部58。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解锁部58形成为从内闸板引导件57的前端延伸,并且提供内闸板引导件57的功能。换句话说,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解锁部58与内闸板引导件57形成一体,并且和内闸板引导件57起到相同的作用。
参考图9B和图9C,内闸板59是容器上的出口覆盖部件或第一开闭部件的实例,并且被内闸板引导件57支撑为可以沿前后方向移动。内闸板59包括作为第一开闭部件主体的实例的板状内闸板主体59a。内引导部59b是被引导部的实例,并且形成在内闸板主体59a的左侧和右侧。内引导部59b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被内闸板引导件57引导。因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59被支撑为使得内闸板59可以在图9B所示的将出口51a封闭的关闭位置与图9C所示的使开口51a敞开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左切口部和右切口部59c是解除部接纳器的实例,并且形成在内闸板主体59a的前端。切口部59c形成为与解锁部58相对应,以便解锁部58从切口部59c向外露出。参考图9B和图10A,外闸板引导延伸部59d是第二开闭部件引导部的实例,并且形成在切口部59c之间。当内闸板59处于将出口51a封闭的位置时,外闸板引导延伸部59d向前突出至超出内闸板支撑件56的前缘。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内闸板59构造成当色调剂盒K安装到盒保持器KS上时位于锁定臂33之间。因此,内闸板59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与锁定臂33之间的距离相对应。另外,关于内闸板59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从内闸板59的后端至切口部59c的后端的距离与从主体密封部件36的前端至锁定爪34的后端面34b的距离相对应。内闸板59的主体59a的厚度设置成使得内闸板59的主体59a的顶面与主体密封部件36的顶面齐平。
参考图9A至图10B,作为防容器泄漏部件的实例的盒密封部件61设置在内闸板支撑件56的外表面与内闸板59之间。盒密封部件61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防止显影剂经由内闸板59与内闸板支撑件56之间的间隙而泄漏。如图9C所示,在盒密封部件61的中部区域中形成有与出口51a相对应的开口61a。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盒密封部件61的形状与内闸板59的形状相对应。盒密封部件61没有设置在与内闸板59中的切口部59c相对应的区域中,即,没有设置在与解锁部58相对应的区域中。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从内闸板引导件57的顶面至盒密封部件61的底面的竖直距离与从主体闸板引导件24的底面至主体密封部件36的顶面的竖直距离相对应。另外,内闸板支撑件56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主体闸板保持器21的收窄部29之间的距离,并且内闸板引导件57的外端之间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小于主体闸板引导件24之间的距离。因此,当色调剂盒K安装在盒保持器KS上时,内闸板引导件57受主体闸板引导件24引导,并且内闸板支撑件56被设置在主体闸板保持器21中。结果,出口51a连接至入口23。
参考图9A至图10B,盒接触部62作为容器接触部件的实例而且作为容器卡合部件的实例形成为在内闸板支撑件56后方的位置从盒主体51的外周面沿径向向外凸出。盒接触部62大致具有朝后的字母U的形状,并且包括:前端部62a,其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及插入部62b,其从前端部62a的左端和右端向后延伸。插入部62b形成为插入部62b在左右方向上的外侧表面向后朝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倾斜。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盒接触部62的尺寸设定成使得盒接触部62可以设置在主体闸板37的主体接触部39内。前端部62a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臂39b之间的距离,并且大于内爪部39d的内端部之间的距离。插入部62b的后端之间的距离,即,插入部62b在色调剂盒K的安装方向上的下游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内爪部39d的内端部之间的距离。
<外闸板及其引导件的说明>
参考图8A至图8E以及图9A至图9C,解除肋63作为解除部件的实例而且作为第二开闭部件止挡件的实例形成在盒主体51的外表面上。解除肋63位于内闸板支撑件56的右侧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解除肋63还具有覆盖位于外闸板67的右侧处的开口的功能,将在下文描述。解除肋63设置在与解除块45的引导面45a及接触面45b相对应的位置,并且解除肋63的宽度比引导面45a和接触面45b的宽度小。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解除肋63的尺寸设定成使得解除肋63可以穿过在图4B和图4C所示的锁支撑部41的前板41a与保持器主体11的右壁11a之间形成的间隙。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解除肋63是凸出部的实例,并且从盒主体51的外表面凸出。在解除肋63的端部形成有可以与表面45a及45b接触的接触部63a。
如图9B、图9C和图10A所示,同样作为第二开闭部件引导部的实例的外闸板后引导件64形成在盒主体51的后端。外闸板后引导件64沿着盒主体51呈弧形地向后凸出。在图9C中,同样作为第二开闭部件引导部的实例的外闸板前引导件66形成在内闸板支撑件56的左侧的位置。在外闸板引导延伸部59d的周向上的延长线上,外闸板前引导件66形成圆弧的形状。外闸板前引导件66的右端66a在盒主体51的周向上位于与内闸板支撑件56分离的位置,从而外闸板前引导件66不妨碍内闸板59的移动。
参考图9A至图10A,外闸板67作为容器上的出口覆盖部件或第二开闭部件的实例被外闸板引导件64、66和59d支撑。外闸板67包括外闸板主体67a,外闸板主体67a是第二开闭部件的主体的实例。外闸板主体67a呈部分圆筒形状,并且沿着盒主体51的外周面延伸。在外闸板主体67a的前端和后端形成有作为被引导部的实例的外闸板引导部67b。外闸板引导部67b受外闸板引导件64、66和59d引导。因此,外闸板67被支撑为可以沿着外闸板引导件64、66和59d在盒主体51的周向上移动。外闸板67在图9A所示的将出口51a封闭的位置与图9B所示的使出口51a敞开的位置之间移动,在图9A中的位置处外闸板67覆盖出口51a和内闸板59两者,在图9B中的位置处外闸板67不覆盖内闸板59。
如图9A所示,作为接触主体的实例的外闸板开闭凸起部67c形成在外闸板67的外表面上而向外凸起。外闸板开闭凸起部67c形成为与盒闸板通道12相对应,并且能够与凸起部引导槽14及16的内侧表面接触。
色调剂盒K作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容器的实例包括由附图标记51至67表示的部件。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显影剂传送装置RT+KS+K包括:传送装置主体RT+KS和色调剂盒K。
<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在包括上述部件的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印机U中,显影装置G在显影区域Q2中将形成在感光鼓PR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因此,显影装置G中的显影剂被消耗。随着显影装置G中的显影剂的消耗,供应螺旋推运器2和传送系统GH根据消耗量操作,以从色调剂盒K供应显影剂。
当例如供应了色调剂盒K中的全部显影剂从而色调剂盒K变空时,或者当色调剂盒K不能正常运转时,通过沿复印机主体U1的前后方向拉出旧的色调剂盒K并插入新的色调剂盒K,来用新的色调剂盒K替换上述旧的色调剂盒K。
<色调剂盒安装操作的说明>
参考图3、图4和图9A,当从前方将色调剂盒K插入盒保持器KS中时,外闸板67上的外闸板开闭凸起部67c沿着盒闸板通道12向后移动,并且与第一凸起部引导槽14的底端接触。然后,当将色调剂盒K进一步插入时,沿着第一凸起部引导槽14引导外闸板开闭凸起部67c,从而外闸板67沿着盒主体51的周向向上移动。因此,当通过向后移动而插入色调剂盒K时,外闸板67沿周向从图9A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9B和图9C所示的位置,在图9A中的位置处外闸板67覆盖出口51a,在图9B和图9C中的位置处外闸板67没有覆盖出口51a。结果,内闸板59露出。
图11A和图11B示出在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K安装到主体上的过程中主体闸板37、入口23、主体闸板锁43、盒内闸板59、内闸板支撑件56、盒接触部62、解除肋63和容器闸板锁的状态。图11A示出色调剂盒K与主体分离的状态。图11B示出如下的状态:色调剂盒K从图11A所示的状态插入至盒内闸板59与容器闸板锁接触的状态。
参考图11A和图11B,当在内闸板59被露出的情况下将色调剂盒K进一步插入主体中时,处于图11A所示的状态的内闸板59接近主体闸板保持器21。然后,盒接触部62经由锁定爪34之间的空间向后移动,并且内闸板59的后端,即内闸板59在色调剂盒K的安装方向上的下游端与锁定臂33的前引导面34a接触。然后,当将处于这种状态的色调剂盒K进一步插入时,锁定臂33向外弹性地变形,如图11B所示。因此,色调剂盒K上的内闸板59和内闸板支撑件56可以进一步向后移动。
图12A和图12B示出图11A和图11B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图12A示出从图11B所示的状态将色调剂盒K进一步插入且盒接触部62与主体接触部39接触的状态。图12B示出从图12A所示的状态将色调剂盒K进一步插入且盒接触部62被置于主体接触部39内的状态。
当使色调剂盒K从图11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移动时,内闸板59的底面被防振动肋17向上引导和推动。因此,上下方向上的振动被抑制,并且将内闸板59在上下方向上定位。当盒接触部62到达主体接触部39时,盒接触部62的插入部62b插入内爪部39d之间的空间中,并且试图将卡合臂39b推得彼此远离。此时,外爪部39c位于主体闸板保持器21中的凹部28中,从而允许外爪部39c在左右方向上向外移动。因此,如图12A所示,卡合臂39b弹性地变形并被向外推动。
此时,解除肋63与主体闸板锁43的引导面45a接触,从而形成图8A所示的状态。随着解除肋63向后移动,解除肋63推动引导面45a。因此,由于引导面45a的倾斜度,主体闸板锁43克服锁簧46的弹力而从图8A所示的止挡位置向图8C所示的解除位置向下移动。
然后,当从图12A所示的状态将色调剂盒K进一步向后插入且使盒接触部62位于主体接触部39中时,卡合臂39b弹性地恢复自身的初始形状,如图12B所示。因此,内爪部39d在盒接触部62的前端部62a的前表面的前方彼此相对。因此,限制了盒接触部62相对于主体闸板37的移动。换句话说,盒接触部62被锁定。
此时,解除肋63移动超出引导面45a之外而到达接触面45b,并且主体闸板锁43移动至解除位置。因此,主体闸板37解除锁定状态,并且可以向使入口23敞开的位置移动。
当色调剂盒K从图12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移动时,盒接触部62推动主体接触部39,并且使主体闸板37向后移动。更具体地说,主体闸板37从将入口23封闭的位置移动至使入口23敞开的位置。当内闸板59的后端与主体密封部件36的前端接触时,内闸板59的移动停止。因此,仅内闸板支撑件56与色调剂盒K一起向后移动。换句话说,内闸板59从将出口51a封闭的位置相对地移动至使出口51a敞开的位置。
图13A和图13B示出图12A和图12B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图13A示出从图12B所示的状态将色调剂盒K进一步插入并且完成色调剂盒K的插入的状态。图13B示出从图13A所示的状态将色调剂盒K向外拉出并且主体接触部39的变形被抑制的状态。
参考图13A,当将色调剂盒K插入至最深的位置时,如图3所示,闸板37和59移动至各自的打开位置,并且出口51a和入口23彼此连通,如图13A所示。在这种状态下,显影剂可以从色调剂盒K供应至储存罐RT。
在图13A所示的状态下,色调剂盒K的内闸板支撑件56向后移动使得解锁部58与内闸板59中的切口部59c分离。因此,如图13A所示,锁定爪34与解锁部58脱离,并且锁定臂33恢复初始形状,从而切口部59c位于锁定爪34之间。在这种状态下,内闸板59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被锁定臂33限制。换句话说,内闸板59被锁定臂33锁定。
<色调剂盒拆卸操作的描述>
当例如色调剂盒K变空并且要将色调剂盒K移除时,向前拉动色调剂盒K。当从图13A所示的状态向前拉动色调剂盒K时,内闸板59被锁定臂33的锁定爪34锁定,并且不能移动。因此,只有内闸板支撑件56与色调剂盒K一起向前移动。于是,锁定臂33使内闸板59相对地移动至将出口51a封闭的位置。此时,盒接触部62也被主体接触部39锁定,从而在色调剂盒K上的盒接触部62向前移动时,主体接触部39也被向前拉动。结果,主体闸板37也向前移动,即,向将入口23封闭的位置移动。
当主体闸板37向前移动时,主体接触部39的卡合臂39b从向前移动的盒接触部62接受到试图将卡合臂39b推得彼此远离的力。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外爪部39c的外端之间的距离与加宽部32之间的距离相对应。因此,即使当卡合臂39b试图向外扩展时,外爪部39c与加宽部32接触,从而卡合臂39b不能向外扩展。因此,防止将盒接触部62从主体接触部39中拉出。
当进一步向前拉动色调剂盒K时,主体接触部39的外爪部39c与倾斜部31和收窄部29接触,从而卡合臂39b受到向内推动卡合臂39b的力。因此,可靠地防止将盒接触部62从主体接触部39中拉出。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降低了如下的风险:接触部39和62彼此分离,而使主体闸板37停在使入口23敞开的位置或停在主体闸板37返回到将入口23封闭的位置之前的中间位置。
图14示出图13B中的状态之后的状态,其中,从图13B所示的状态开始将色调剂盒K向外拉出,并且解锁部58与内闸板锁接触。
当色调剂盒K从图13B所示的状态向前移动并到达图14所示的位置时,解锁部58与锁定爪34的后端面34b接触。然后,当处于这种状态的色调剂盒K进一步向前移动时,解锁部58向外推动锁定爪34,并且使锁定臂33向外弹性地变形。因此,形成图12B所示的状态,从而内闸板59返回至将出口51a封闭的位置并解除锁定状态。然后,在色调剂盒K进一步向前移动时,内闸板59在将出口51a封闭的同时与内闸板支撑件56一起向前移动。
当色调剂盒K到达图12B所示的位置时,主体闸板37移动至将入口23封闭的位置,并且入口23被主体闸板37封闭。然后,止挡件(未示出)限制主体闸板37的向前移动。在这种状态下,外爪部39c位于与凹部28相对应的位置,从而允许卡合臂39b向外弹性地变形。因此,当处于图12B所示的状态的色调剂盒K进一步向前移动时,卡合臂39b被推动而彼此远离,如图12A所示,并且盒接触部62被从主体接触部39中拉出。因此,当色调剂盒K进一步向前移动时,色调剂盒K被依次设置于图11B和图11A所示的状态,然后,外闸板67受到第一凸起部引导槽14引导并移动至将出口51a封闭的位置。于是,在内闸板59和外闸板67二者将色调剂盒K中的出口51a封闭并且主体闸板37将入口23封闭的情况下将色调剂盒K拆卸。
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复印机U中,当色调剂盒K被移除时,主体闸板锁43移动至止挡位置,从而将主体闸板37锁定并限制主体闸板37移动至使入口23敞开的位置。如果不设置主体闸板锁43,则使用者在移除色调剂盒K时可能插入他或她的手并接触主体闸板37。因此,存在将主体闸板37打开的风险。在色调剂盒K构造成可以在复印机U的图像形成操作期间进行替换的情况下,如果主体闸板37打开,则存在手指会在操作中触及供应螺旋推运器2的风险。相比之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主体闸板锁43将主体闸板37锁定,从而降低了主体闸板37被意外地打开的风险。
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主体闸板37和主体闸板锁43分别包括主体倾斜面38d和锁倾斜面44c,主体倾斜面38d和锁倾斜面44c向后侧倾斜,也就是向将入口23敞开的位置倾斜,或向解除位置倾斜。因此,当向后向将入口23敞开的位置推动主体闸板37时,主体倾斜面38d和锁倾斜面44c彼此接触,而向上,即远离解除位置推动锁倾斜面44c。结果,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向将入口23敞开的位置推动主体闸板37时,主体闸板锁43朝远离解除位置的方向移动,即,朝加强锁定状态的方向移动。因此,降低了主体闸板37被意外地打开的风险。
另外,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K中,当用于将主体闸板锁43移动至解除位置的解除肋63移动至外闸板67将出口51a封闭的位置时,解除肋63接近并接触外闸板67,并且连接至外闸板67的右边缘。换句话说,解除肋63与外闸板67成一体。因此,当外闸板67移动至将出口51a封闭的位置时,即使当解除肋63试图与主体闸板锁43的引导面45a接触时,也会由于外闸板67的后表面比锁支撑部41的前板41a与保持器主体11的右壁11a之间的间隙宽,而使外闸板67的后表面不能穿过该间隙。结果,在解除肋63到达引导面45a之前,外闸板67的比引导面45a等宽的后表面与其它部件发生干涉。因此,解除肋不能与主体闸板锁43接触,并且不能解除锁定状态。
因此,如果例如由于色调剂盒K与保持器主体11之间的偏移而使色调剂盒K以不正确的姿态插入,则外闸板67不从将出口51a封闭的位置解除。结果,阻止解除肋63露出,并且不解除锁定状态。因此,降低了在色调剂盒K以不正确的姿态被插入时主体闸板37意外地打开的风险。
例如,可以通过提高部件的精度来减小色调剂盒K与保持器主体11之间的偏移。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会增加制造成本。另外,存在如下风险:除非存在一定程度的偏移、游隙或公差,否则闸板37、59和67不能移动。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没有增加生产成本或者没有增加闸板37、59和67不能移动的风险的情况下防止了主体闸板37被意外地打开。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解除肋63不仅具有解除主体闸板锁43的功能,而且用作用于阻挡外闸板67的右侧的部件。在外闸板67处于将出口51a封闭的位置的状态下,解除肋63与外闸板67大致成一体。因此,与解除肋63与外闸板67分离的情况不同,没有形成额外的独立凸部,并且可以使闸板59和67周围的结构更小且更高效。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闸板67打开或关闭的方向,即周向,与色调剂盒K被安装或拆卸的前后方向相交。如果外闸板67的移动方向沿着色调剂盒K的安装或拆卸方向,则存在当安装或拆卸色调剂盒K时外闸板67与多个部件接触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不希望解除肋63露出时,解除肋63仍有可能露出,从而可能意外地解除锁定状态。相比之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闸板67的移动方向与色调剂盒K的安装或拆卸方向相交、或正交、或大致正交。因此,与外闸板67的移动方向沿着色调剂盒K的安装或拆卸方向的情况相比,降低了外闸板67被意外地打开的风险以及解除肋63被露出从而意外地解除锁定状态的风险。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外闸板67打开或关闭的方向设成与色调剂盒K的插入方向正交或大致正交的周向,并且主体闸板37打开或关闭的方向沿着色调剂盒K的插入方向。因此,与外闸板67沿色调剂盒K的插入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当外闸板67打开时外闸板67与主体闸板37接触并使主体闸板37打开的风险。
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解除肋63沿着色调剂盒K的插入方向延伸。因此,与解除肋63和主体闸板锁43不沿着色调剂盒K的插入方向延伸的情况或者解除肋63被移动的情况相比,在将色调剂盒K插入时,解除肋63不容易移动,并且解除肋63的位置的稳定性得到提高。
在专利文献1所描述的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可以设置从色调剂盒凸起的凸部,该凸部用于将色调剂盒上的闸板解除锁定状态。相比之下,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K中,没有形成这种凸部,并且利用设置在内闸板支撑件56上的解锁部58来解除锁定状态。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凸部位于与闸板分离的位置,从而使结构的整体尺寸增大。因此,色调剂盒的尺寸增大。另外,使用了昂贵的模具来形成凸部,并且存在凸部断裂的风险。本示例性实施例解决了这些问题。具体地说,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解锁部58与内闸板引导件57形成一体,并且可以容易地形成。
另外,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K中,设置有两个闸板,即,内闸板59和外闸板67。因此,即使当在内闸板59处发生显影剂泄漏时,外闸板67仍然可以防止显影剂泄漏至外部。因此,可以减少显影剂泄漏及其导致的污染。例如,如果如专利文献1所描述的现有技术的结构中一样设置凸部,则需要使外闸板67形成为外闸板67覆盖凸部。在这种情况下,外闸板67的尺寸增大。相比之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解锁部58设置在内闸板支撑件56上。因此,可以减小外闸板67的尺寸。
另外,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K中,在内闸板59上形成有能够引导外闸板67的引导延伸部59d。如果例如不设置引导延伸部59d,则当外闸板67接近关闭位置时,外闸板67的前侧不受任何引导部的支撑。在这种情况下,外闸板67不能稳定地移动,并且存在如下风险:外闸板67不能关闭,或者外闸板67从色调剂盒K上掉落。如果在盒主体51上形成引导部以防止上述情况发生,则引导部会干涉内闸板59的移动。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色调剂盒K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中,在内闸板59上形成引导延伸部59d。
<变型例>
尽管以上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下面对根据本发明的变型例(H01)至(H06)进行描述。
(H01)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复印机U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实例,但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此,而可以是例如打印机、传真机、或具有这些机器的功能的多功能机。另外,图像形成装置也不限于单色图像形成装置,而可以是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H02)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描述了容纳待供应至显影装置G的新显影剂的色调剂盒K作为显影剂容器的实例。然而,显影剂容器不限于此,而可以是例如容纳从感光鼓清洁器CLp或带清洁器CLb收集来的显影剂的废色调剂盒。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例如可拆卸的显影装置G的如下部分等:该部分用作容纳显影剂的容器,并且可拆卸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传送装置主体上。
(H03)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解锁部58与内闸板引导件57形成一体。然而,解锁部58不限于此,而可以构造成解锁部不用作内闸板引导件而是用作防止内闸板59被拆卸的止挡件,或者构造成解锁部不提供除了解锁功能之外的任何功能。
(H04)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解除肋63作为用于解除主体闸板锁43的部件还具有止挡外闸板67并阻挡外闸板67的右侧表面的功能。然而,解除部件不限于此,而可以是除了用于阻挡上述右侧表面的部件之外的部件。例如,可以将设置在解除肋63与出口51a之间的凸部或肋用作解除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当外闸板67处于将出口51a封闭的位置时,解除部件被外闸板67覆盖,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意外地解除锁定状态的风险。
(H05)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主体闸板保持器21、主体接触部39、盒接触部62等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并且可以根据设计、用途及其它因素来合适地进行修改。例如,尽管锁定臂33、卡合臂39b、插入部62b等成对地设置以设置在左右两侧,但这些部件可以代替地仅设置在左侧和右侧中的一侧。
(H06)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用作解除部件的解除肋63的长度可以根据例如设计而随意地改变。另外,尽管上述实例中的解除肋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单个肋,但解除部件不限于此。例如,解除部件可以设置成仅在与主体闸板锁43移动至解除位置的时间对应的区域布置多个凸部或突起部,或者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小长度的多个肋。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说明。其意图不在于穷举或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许多修改和变型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说明实施例是为了最佳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他人员能够理解各种实施例的发明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其目的在于用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显影剂传送装置,包括:
传送装置主体,其具有入口,显影剂经由所述入口供应至所述传送装置主体;
入口覆盖部件,其将所述入口敞开或封闭;
容器,其具有出口,容纳在所述容器中的显影剂经由所述出口排出,所述容器可拆卸地被所述传送装置主体支撑;
出口覆盖部件,其将所述出口敞开或封闭;
限制部件,其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主体上,并且限制所述入口覆盖部件的打开移动;以及
解除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容器上,并且能将所述入口覆盖部件从打开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解除,
其中,当所述出口覆盖部件关闭时,所述限制部件限制所述入口覆盖部件的打开移动,并且
当所述出口覆盖部件打开时,所述解除部件将所述入口覆盖部件从打开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解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解除部件包括从所述容器凸出的凸出部,
当移动所述出口覆盖部件以使所述出口敞开时,所述出口覆盖部件远离所述凸出部移动,
所述限制部件具有间隙和接触部,所述间隙允许所述凸出部穿过,并且
所述凸出部穿过所述间隙并与所述接触部接触,从而使所述入口覆盖部件从打开移动被限制的状态解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凸出部沿着所述容器的插入方向设置,并且
所述限制部件中的所述间隙沿着所述容器的插入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限制部件包括从所述接触部伸出的伸出部,并且
当所述解除部件将所述入口覆盖部件从打开移动被所述限制部件限制的状态解除时,所述伸出部接触与所述伸出部相邻地布置的邻近部件并限制所述限制部件的姿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出口覆盖部件沿与所述容器的插入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其中,
所述出口覆盖部件沿与所述容器的插入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还包括:
内盖,其覆盖所述容器的所述出口,并且所述内盖在朝所述容器的插入方向移动时使所述出口敞开,
所述出口覆盖部件覆盖所述内盖。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载体,其旋转;
显影装置,其通过将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而形成可见图像;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可见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转印到介质上;
定影装置,其将已转印到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定影;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所述显影剂传送装置将显影剂传送至所述显影装置。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载体,其旋转;
显影装置,其通过将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而形成可见图像;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可见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转印到介质上;
定影装置,其将已转印到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定影;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所述显影剂传送装置将显影剂传送至所述显影装置。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载体,其旋转;
显影装置,其通过将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而形成可见图像;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可见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转印到介质上;
定影装置,其将已转印到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定影;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所述显影剂传送装置将显影剂传送至所述显影装置。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载体,其旋转;
显影装置,其通过将形成在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上的潜像显影而形成可见图像;
转印装置,其将所述可见图像从所述图像载体的表面转印到介质上;
定影装置,其将已转印到所述介质上的所述可见图像定影;以及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影剂传送装置,所述显影剂传送装置将显影剂传送至所述显影装置。
CN201210189199.8A 2011-11-16 2012-06-08 显影剂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162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50308A JP5910015B2 (ja) 2011-11-16 2011-11-16 現像剤の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250308 2011-1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6255A CN103116255A (zh) 2013-05-22
CN103116255B true CN103116255B (zh) 2018-05-18

Family

ID=48280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8919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116255B (zh) 2011-11-16 2012-06-08 显影剂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97677B2 (zh)
JP (1) JP5910015B2 (zh)
CN (1) CN10311625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3996B1 (en) * 2013-05-29 2014-10-2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system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including a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with bypassing actuation
JP6324853B2 (ja) * 2013-12-03 2018-05-16 エスプリンティンソリュ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MX2021000124A (es) * 2014-08-01 2023-01-03 Canon Kk Cartucho de toner, mecanismo de suministro de toner y obturador.
US9477177B2 (en) * 2014-09-02 2016-10-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oner cartridge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JP6439381B2 (ja) 2014-10-28 2018-12-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50845B2 (ja) * 2015-03-27 2019-07-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粉体収容容器、現像剤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73520A (ja) * 2016-03-23 2017-09-2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の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009133B2 (ja) 2017-09-21 2022-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
JP7327040B2 (ja) * 2019-09-25 2023-08-1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粉体容器の装着装置と画像形成装置と粉体容器
JP2022155672A (ja) * 2021-03-31 2022-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4029B2 (en) * 2000-09-01 2003-05-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having developer supply opening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able therewith
JP2005134452A (ja) * 2003-10-28 2005-05-26 Fuji Xerox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2745088Y (zh) * 2003-03-20 2005-12-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763659A (zh) * 2004-10-18 2006-04-26 夏普株式会社 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和备有该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
CN101025592A (zh) * 2006-02-20 2007-08-29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调色剂盒、处理盒、成像盒及其可连接到其上的成像装置
CN101395542A (zh) * 2006-03-10 2009-03-2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显影剂供给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0352B2 (ja) * 1991-03-18 1995-05-3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トナー供給装置における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JPH07168435A (ja) * 1993-10-04 1995-07-04 Seiko Epson Corp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3536019B2 (ja) * 2000-09-14 2004-06-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装置
JP4281449B2 (ja) * 2003-07-14 2009-06-1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83184B1 (ko) * 2005-06-24 2007-02-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의 프로세스 카트리지
JP4378374B2 (ja) * 2006-03-10 2009-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剤補給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157137B2 (ja) 2006-11-21 2013-03-0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74034B2 (ja) * 2009-03-31 2012-07-1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体、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608062B1 (ko) * 2009-08-28 2016-03-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착탈가능한 토너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4029B2 (en) * 2000-09-01 2003-05-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having developer supply opening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able therewith
CN2745088Y (zh) * 2003-03-20 2005-12-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5134452A (ja) * 2003-10-28 2005-05-26 Fuji Xerox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763659A (zh) * 2004-10-18 2006-04-26 夏普株式会社 废显影剂回收装置和备有该装置的图像生成装置
CN101025592A (zh) * 2006-02-20 2007-08-29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调色剂盒、处理盒、成像盒及其可连接到其上的成像装置
CN101395542A (zh) * 2006-03-10 2009-03-25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显影剂供给盒以及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97677B2 (en) 2014-11-25
JP2013105113A (ja) 2013-05-30
CN103116255A (zh) 2013-05-22
US20130121731A1 (en) 2013-05-16
JP5910015B2 (ja)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6255B (zh) 显影剂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2467016B (zh) 显影剂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N105408820B (zh) 调色剂容器、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6909044B (zh) 成像装置
JP632002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A3114891A1 (en) Toner cartridge electrical contacts
KR20070075343A (ko) 전자 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10145681A (ja)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986660B2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2005031673A (ja) 電子写真方式印刷機
US8684348B2 (en) Sheet suppl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US5353100A (en) Image apparatus with removable process kit rotatable about a photoreceptor shaft
CN103116256B (zh) 显影剂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119160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31168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527999B2 (en) Cartridge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features to prevent erroneous cartridge unit locking
JP52784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剤ユニット
US20060087072A1 (en) Paper cassett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11226583B2 (en) Coupler holder based toner locking system
JP605370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034563B1 (ko) 현상제 반송 부재, 현상제 수용기,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현상제 반송 부재 조립 방법
CN10754423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H10149078A (ja) 電子写真装置
CN10887365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收纳装置
JP200624867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