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5962B - 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15962B
CN103115962B CN201310030813.0A CN201310030813A CN103115962B CN 103115962 B CN103115962 B CN 103115962B CN 201310030813 A CN201310030813 A CN 201310030813A CN 103115962 B CN103115962 B CN 1031159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section
wheel
active rail
activ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308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15962A (zh
Inventor
马建群
王志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lianti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ee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ee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ee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0308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1159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115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59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159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159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包括:轨道,所述车辆车轮沿该轨道移动,且所述轨道中包括至少一个活动轨段;支撑构件,其具有顶起到达活动轨段处的车辆车轮脱离活动轨段的顶起部;探伤构件,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探头;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支撑构件顶起车辆车轮后,移开相应的活动轨段,使得所述探伤构件从车辆车轮的下方靠近该车轮。这种系统和方法通过采用活动轨段空出车轮底部空间,使得超声波探头可以由车轮下方进入,探头得以始终在车底限界以外无障碍运动,能够实现所有车型的不落轮探伤。同时简化了设备,保证了运行安全,提高了探伤效率。

Description

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检测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轨道车辆车轮不落轮超声波探伤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车轮在运行中长期受到大的交变应力,其内部可能产生裂纹,造成安全隐患,对此应定期对车轮进行超声波探伤。近年来国内外采用了一种不落轮超声波探伤的方法,即不用将车轮拆下来,而是在车轮正常装在车上的状态下进行探伤,并制造出相应的设备。但目前的方法是用托轮将被测车轮顶起来脱离轨道,探头从车轮侧面靠到车轮上进行探伤。由于探伤位置距轨面较高,探头需要进入车底限界之内,车体零部件较多,影响探头靠近车轮,探头的进入就得采取复杂的运动轨迹,以绕开车底相关的零部件造成的障碍。这样不仅使得设备复杂、运行不安全、效率低,而且对于一部分车底结构特殊的车型无法使用。这些问题仅对目前的设备进行改进无法彻底解决,需要发明一种不同的探伤方法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轨道车辆车轮不落轮超声波探伤的方法,使得探头始终在车底限界以外无障碍运动,实现所有车型的不落轮探伤。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实现车轮的快速探伤。
为实现这些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这种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超声波探伤方法中,承载车辆的轨道分为三段,两端两段是固定轨道,两段固定轨道中间配置活动轨段,被测车轮位于活动轨段之上。显然也可以多段活动轨段连接在一起,中间没有固定轨段,甚至也可以是轨道由多段活动轨段和固定轨段排列组合而成。当用托轮将被测车轮顶起脱离活动轨段后,活动轨段可以移开,超声波探头从车轮底部靠到车轮上探伤,活动轨段可以是垂直移动活动轨段,或水平移动活动轨段,或水平转动活动轨段,或垂直转动活动轨段,或平行转动活动轨段。
被测车轮进入垂直移动活动轨段之上时,垂直移动活动轨段上面与固定轨道上面平齐,托轮将被测车轮顶起脱离垂直移动活动轨段后,垂直移动活动轨段由垂直移动驱动装置驱动,沿垂直导轨支架向轨道下方移动,使车轮下方空出超声波探头进入的空间。
被测车轮进入水平移动活动轨段之上时,水平移动活动轨段上面与固定轨道上面平齐,托轮将被测车轮顶起脱离水平移动活动轨段后,水平移动活动轨段由水平移动驱动装置驱动,沿水平导轨支架向轨道外侧移动,使车轮下方空出超声波探头进入的空间。
被测车轮进入水平转动活动轨段之上时,水平转动活动轨段上面与固定轨道上面平齐,此时水平转动活动轨段的一端套在一垂直轴上,另一端由固定托架托住,托轮将被测车轮顶起脱离水平转动活动轨段后,水平转动活动轨段由水平转动驱动装置驱动,绕垂直轴向轨道外侧转动,使车轮下方空出超声波探头进入的空间。
被测车轮进入垂直转动活动轨段之上时,垂直转动活动轨段上面与固定轨道上面平齐,此时垂直转动活动轨段的一端套在一水平轴上,另一端由可伸缩托架托住,托轮将被测车轮顶起脱离垂直转动活动轨段后,垂直转动活动轨段由垂直转动驱动装置驱动,绕水平轴向轨道下方转动,使车轮下方空出超声波探头进入的空间。
被测车轮进入平行转动活动轨段之上时,平行转动活动轨段上面与固定轨道上面平齐,此时平行转动活动轨段的一端套在轨道外侧支架上的平行轴上,托轮将被测车轮顶起脱离平行转动活动轨段后,平行转动活动轨段由平行转动驱动装置驱动,绕平行轴向轨道下方转动,使车轮下方空出超声波探头进入的空间。
这种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超声波探伤方法应用时,车辆沿固定轨道进入,被测车轮停在活动轨段之上,托轮将被测车轮顶起脱离轨道后,活动轨段移开,超声波探头由车轮下方空出的空间进入,靠在车轮底部,就可以探伤了。
换言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包括:轨道,所述车辆车轮沿该轨道移动,且所述轨道中包括至少一个活动轨段;支撑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活动轨段附近,且所述支撑构件具有顶起到达活动轨段处的车辆车轮脱离活动轨段的顶起部;探测构件,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探头;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支撑构件顶起车辆车轮后,移开相应的活动轨段,使得所述探测构件从车辆车轮的下方靠近该车轮。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还包括:定位装置,其控制待检测车轮运动停留至在活动轨段上;并且所述支撑构件为可伸缩构件,位于支撑构件上部的顶起部为托轮,工作状态下,托轮抵顶在待检测车轮底部轮缘上,向上将待检测车轮顶起,且托轮转动以带动待检测车轮转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托轮缩回到轨道的下方;所述探测构件包括彼此垂直设置的多个超声波探头,所述超声波探头接触到待检测车轮的底部进行探测。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还包括:垂直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轨段沿上下方向垂直移动,向上驱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齐平,向下驱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还包括:水平移动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轨段沿前后方向水平移动,驱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齐平,或驱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中,活动轨段的一端套在一沿上下方向的、与轨道垂直的垂直轴上,并且,所述探伤系统还包括:
水平转动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轨段绕垂直轴水平转动,驱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对齐,或驱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中,活动轨段的一端套在一沿轨道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轴上,另一端由沿上下方向可伸缩托架托住,
并且,所述探伤系统还包括:垂直转动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可伸缩托架伸缩,以带动活动轨段绕水平轴上下转动,带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对齐,或带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中,活动轨段的一侧套在一沿轨道延伸方向的、位于轨道前侧的平行轴上,并且,所述探伤系统还包括:平行转动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轨段绕平行轴转动,驱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对齐,或驱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中,所述活动轨段成对设置,以供车辆两侧的成对车轮均停留在活动轨段上,活动轨段之间为固定轨道,且所述成对的活动轨段具有多对,各对彼此之间的间隔距离符合车辆车轮之间间距的国家标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车辆车轮沿轨道移动,且轨道中包括至少一个活动轨段,被测车轮位于活动轨段之上;
2)当用托轮将被测车轮顶起脱离活动轨段后,活动轨段可以移开,超声波探头从车轮底部靠到车轮上探伤。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方法中,活动轨段是垂直移动活动轨段,或水平移动活动轨段,或水平转动活动轨段,或垂直转动活动轨段,或平行转动活动轨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方法通过采用活动轨段空出车轮底部空间,使得超声波探头可以由车轮下方进入,探头得以始终在车底限界以外无障碍运动,能够实现所有车型的不落轮探伤。同时简化了设备,保证了运行安全,提高了探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垂直移动活动轨段的探伤方法示意图;
图2是采用水平移动活动轨段的探伤方法示意图;
图3是采用水平转动活动轨段的探伤方法示意图;
图4是采用垂直转动活动轨段的探伤方法示意图;和
图5是采用平行转动活动轨段的探伤方法示意图。
在附图中,1是固定轨,2是垂直移动活动轨段,3是垂直移动驱动装置,4是垂直导轨支架,5是超声波探头,6是托轮,7是被试车轮,8是水平移动活动轨段,9是水平移动驱动装置,10是水平导轨支架,11是固定托架,12是水平转动活动轨段,13是垂直轴,14是水平转动驱动装置,15是可伸缩托架,16是垂直转动活动轨段,17是水平轴,18是垂直转动驱动装置,19是平行轴,20是平行转动活动轨段,21是平行转动驱动装置,22是轨道外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该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超声波探伤方法的应用方式是:
车辆的轨道分为三段,两端两段是固定轨道1,两段固定轨道1中间配置活动轨段2(或活动轨段8、12、14、20),被测车轮7进入活动轨段2之上,当用托轮5将被测车轮7顶起脱离活动轨段2后,活动轨段2可以移开,超声波探头5从车轮7底部靠到车轮7上探伤,活动轨段可以是垂直移动活动轨段2,或水平移动活动轨段8,或水平转动活动轨段12,或垂直转动活动轨段16,或平行转动活动轨段20。本方法采用这5种活动轨段的应用方式分述如下:
采用垂直移动活动轨段2时,被测车轮7进入垂直移动活动轨段2之上时,垂直移动活动轨段2上面与固定轨道1上面平齐,托轮6将被测车轮7顶起脱离垂直移动活动轨段2后,垂直移动活动轨段2由垂直移动驱动装置3驱动,沿垂直导轨支架4向轨道下方移动,使车轮7下方空出超声波探头5进入的空间,使超声波探头5能够靠在车轮底部进行探伤。
采用水平移动活动轨段8时,被测车轮7进入水平移动活动轨段8之上时,水平移动活动轨段8上面与固定轨道1上面平齐,托轮6将被测车轮7顶起脱离水平移动活动轨段8后,水平移动活动轨段8由水平移动驱动装置9驱动,沿水平导轨支架10向轨道外侧移动,使车轮7下方空出超声波探头5进入的空间,使超声波探头5能够靠在车轮底部进行探伤。
采用水平转动活动轨段12时,被测车轮7进入水平转动活动轨段12之上时,水平转动活动轨段12上面与固定轨道1上面平齐,此时水平转动活动轨段12的一端套在一垂直轴13上,另一端由固定托架11托住,托轮6将被测车轮7顶起脱离水平转动活动轨段12后,水平转动活动轨段12由水平转动驱动装置14驱动,绕垂直轴13向轨道外侧转动,使车轮7下方空出超声波探头5进入的空间,使超声波探头5能够靠在车轮底部进行探伤。
采用垂直转动活动轨段16时,被测车轮7进入垂直转动活动轨段16之上时,垂直转动活动轨段16上面与固定轨道1上面平齐,此时垂直转动活动轨段16的一端套在一水平轴17上,另一端由可伸缩托架15托住,托轮6将被测车轮7顶起脱离垂直转动活动轨段16后,垂直转动活动轨段16由垂直转动驱动装置18驱动,绕水平轴17向轨道下方转动,使车轮7下方空出超声波探头5进入的空间,使超声波探头5能够靠在车轮底部进行探伤。
采用平行转动活动轨段20时,被测车轮7进入平行转动活动轨段20之上时,平行转动活动轨段20上面与固定轨道1上面平齐,此时平行转动活动轨段20的一端套在轨道外侧支架22上的平行轴19上,托轮6将被测车轮7顶起脱离平行转动活动轨段20后,平行转动活动轨段20由平行转动驱动装置21驱动,绕平行轴19向轨道下方转动,使车轮7下方空出超声波探头5进入的空间,使超声波探头5能够靠在车轮底部进行探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所述的轨道车辆包括高铁、动车、普通火车等在内的一切在轨道上运行的车辆。探伤系统包括:
轨道,所述车辆车轮沿该轨道移动,且所述轨道中包括至少一个活动轨段。轨道通常是并行设置的两根钢轨,活动轨段既可以存在于一根钢轨上,也可以在两根钢轨上相对设置,彼此对称地设置两段轨道。所谓活动轨道,包括以任何方式可以脱离原轨道路径的轨道,这样可以让车轮在此处的底部被暴露出来,以便进行探伤。探伤时,通常车轮会被动转动,因车轮已经从轨道上架起,所以车轮的转动并不会带动车辆行驶。车轮转动是为了让车轮的各个部分均被探测到。为何要让车轮的底部暴露出来,而从底部向上伸进行验伤呢?这是因为车辆都有车底限界,车辆上的任何零部件都不可以低于车底限界。按照传统的方式,从车轮的侧面验伤,因车轮侧面不低于车底限界,因此不能确保其他零部件不在验伤路径内。因此当车轮转动验伤时,势必有一些零部件会与探测构件之间发生干涉,因此需要设计探测构件通过复杂的运动路径来避开这种干涉。而从底部伸进来接触车轮底部的探测构件,正好处于车底限界的边缘,不可能与任何构件之间发生干涉。
支撑构件,其设置在所述活动轨段附近,且所述支撑构件具有顶起到达活动轨段处的车辆车轮脱离活动轨段的顶起部;通常这个顶起部为托轮,其不但能够支撑其车轮,并且还能够受到电机的驱动而转动。托轮转动之后,由于其与车轮的轮缘相互摩擦,就能够带动车轮转动,以实现车轮的全面探测。当然,不排除额外选用一种装置来驱动车轮做旋转运动。
探测构件,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探头;通常探头是十几个~几个个。以L形排列,分别在轮缘的侧面和踏面探测,踏面是车轮与轨道的接触部分。
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支撑构件顶起车辆车轮后,移开相应的活动轨段,使得所述探测构件从车辆车轮的下方向上靠近该车轮,车轮在验伤过程中转动。各部件都有驱动机构驱动,这种驱动机构可以是电机,也可以是其它驱动设备。探测构件可以具有二维驱动结构,既能够沿上下方向驱动,也能够沿前后方向驱动。本发明中,上下方向是指轨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方向,前后方向是指两个平行轨道彼此聚拢或远离的方向。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还包括:定位装置,其控制待检测车轮运动停留至在活动轨段上;车辆可能是主动开到预定位置,也可以是通过牵引的方式开到预定位置。所谓预定位置,就是使其待检测的车轮恰好落在活动轨段上的位置。活动轨段可以有多个,间隔排列着,这样可以让车辆的所有待检测车轮都落在活动轨段上。
并且所述支撑构件为可伸缩构件,位于支撑构件上部的顶起部为托轮,工作状态下,托轮抵顶在待检测车轮底部轮缘上,向上将待检测车轮顶起,且托轮转动以带动待检测车轮转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托轮缩回到轨道的下方;伸缩结构的实现方式有很多,例如是弹簧式的,螺纹螺杆式的,套筒式的等等,只要是能够实现这种方式的现有方式,均可以采用。非工作状态先,托轮缩回轨道下方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干扰到车辆的正常通行。
所述探测构件包括彼此垂直设置的多个超声波探头,所述超声波探头接触到待检测车轮的底部进行探测。通常探测构件上设置有限位开关,通过限位开关检测超声波探头是否接触到了待检测车轮。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还包括:垂直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轨段沿上下方向垂直移动,向上驱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齐平,向下驱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图1中示出了一种实现方式。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垂直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螺杆和一个螺母,螺杆与活动轨段连接。螺母由电机驱动旋转,就会带动其中的螺杆上下运动,由此活动轨段能够对齐或偏离轨道。实际上,垂直驱动装置有很多种,例如弹簧式的、气泵式的等等,并不限于这一种方式。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还包括:水平移动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轨段沿前后方向水平移动,驱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齐平,或驱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图2中示出了一种实现方式。在这种实现方式中,水平移动驱动装置包括一个螺杆和一个螺母,螺杆与活动轨段连接。螺母由电机驱动旋转,就会带动其中的螺杆前后运动,由此活动轨段能够对齐或偏离轨道。与垂直驱动装置的区别是,这个螺母和螺杆水平放置,而非垂直放置。实际上,水平移动驱动装置有很多种,例如弹簧式的、气泵式的等等,并不限于这一种方式。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中,活动轨段的一端套在一沿上下方向的、与轨道垂直的垂直轴上,并且,所述探伤系统还包括:水平转动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轨段绕垂直轴水平转动,驱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对齐,或驱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图3中示出了一种实现方式。在这种实现方式中,活动轨段的一端与固定轨枢接,另一端在非工作状态下,以可拆卸固定的方式连接至固定轨。当要进行探伤的时候,只要拆开固定,推动另一端水平转动,就可以让车轮底部暴露出来。本发明中并未过多描述电机的设置和传动机构的设置,这些设计都是常规设计,任何工科人员都能够轻易地设计出来。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中,活动轨段的一端套在一沿轨道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轴上,另一端由沿上下方向可伸缩托架托住,并且,所述探伤系统还包括:垂直转动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可伸缩托架伸缩,以带动活动轨段绕水平轴上下转动,带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对齐,或带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图4中示出了一种实现方式。在这种实现方式中,活动轨段的一端与固定轨枢接,另一端在非工作状态下,以可拆卸固定的方式连接至固定轨。当要进行探伤的时候,只要拆开固定,推动另一端上下移动,就可以让车轮底部暴露出来。垂直转动驱动装置与水平转动驱动装置的区别在于旋转轴的设置方向不同。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中,活动轨段的一侧套在一沿轨道延伸方向的、位于轨道前侧的平行轴上,并且,所述探伤系统还包括:平行转动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轨段绕平行轴转动,驱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对齐,或驱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这里所说的前侧只指一个轨道的两侧中,相对远离与之相对的另外一个轨道的那个侧面。图5中示出了一种实现方式。在这种实现方式中,除了平行轴19之外,还有两个固定轴,分别设置在平行轴的两侧。平行轴19通过座架固定在地面上,而活动轨道能够相对于平行轴转动,也就是说,两者是枢接关系。两个固定轴中的一个固定在座架上,另一个固定在活动轨道的两端。这样,设置在两个固定轴之间的螺纹和螺杆结构发生变化,带动两个固定轴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必然引起活动轨道相对于平行轴转动。例如,用电机驱动螺母,螺杆21伸出部分缩短,带动活动轨道向下运动,由此将车辆底部暴露出。实际上,转动驱动装置有很多种,例如弹簧式的、气泵式的等等,并不限于这一种方式。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中,所述活动轨段成对设置,以供车辆两侧的成对车轮均停留在活动轨段上,活动轨段之间为固定轨道,且所述成对的活动轨段具有多对,各对彼此之间的间隔距离符合车辆车轮之间间距的国家标准。本探伤系统中除了活动轨段之外的其余部分,均可以移动。这样就可以让一套探伤系统游走在不同的活动轨段处,进行探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承载车辆的轨道分为三段,两端两段是固定轨道,两段固定轨道中间配置活动轨段,被测车轮位于活动轨段之上;
2)当用托轮将被测车轮顶起脱离活动轨段后,活动轨段可以移开,超声波探头从车轮底部靠到车轮上探伤。
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方法中,活动轨段是垂直移动活动轨段,或水平移动活动轨段,或水平转动活动轨段,或垂直转动活动轨段,或平行转动活动轨段。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所述车辆车轮沿该轨道移动,且所述轨道中包括至少一个活动轨段;
支撑构件,其具有顶起到达活动轨段处的车辆车轮脱离活动轨段的顶起部;
探伤构件,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探头;
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支撑构件顶起车辆车轮后,移开相应的活动轨段,使得所述探伤构件从车辆车轮的下方靠近该车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装置,其控制待检测车轮运动停留至活动轨段上;
并且所述支撑构件为可伸缩构件,位于支撑构件上部的顶起部为托轮,工作状态下,托轮抵顶在待检测车轮底部轮缘上,向上将待检测车轮顶起,且托轮转动以带动待检测车轮转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托轮缩回到轨道的下方;
所述探伤构件包括彼此垂直设置的多个超声波探头,在这些超声波探头接触到待检测车轮的底部时进行探伤。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垂直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轨段沿上下方向垂直移动,向上驱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齐平,向下驱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平移动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轨段沿前后方向水平移动,驱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齐平,或驱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动轨段的一端套在一沿上下方向的、与轨道垂直的垂直轴上,
并且,所述探伤系统还包括:
水平转动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轨段绕垂直轴水平转动,驱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对齐,或驱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动轨段的一端套在一沿轨道前后方向延伸的水平轴上,另一端由沿上下方向可伸缩托架托住,
并且,所述探伤系统还包括:
垂直转动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所述可伸缩托架伸缩,以带动活动轨段绕水平轴上下转动,带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对齐,或带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活动轨段的一侧套在一沿轨道延伸方向的、位于轨道前侧的平行轴上,
并且,所述探伤系统还包括:
平行转动驱动装置,其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驱动活动轨段绕平行轴转动,驱动至与轨道的其它固定轨段对齐,或驱动至不与固定轨段齐平,而在车轮的下方留出供探测构件进入的空间。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轨段成对设置,以供车辆两侧的成对车轮均停留在活动轨段上,活动轨段之间为固定轨道,
且所述成对的活动轨段具有多对,各对彼此之间的间隔距离符合车辆车轮之间间距的国家标准。
9.一种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车辆车轮沿轨道移动,且轨道中包括至少一个活动轨段,被测车轮位于活动轨段之上;
2)当用托轮将被测车轮顶起脱离活动轨段后,活动轨段移开,超声波探头从车轮底部靠到车轮上探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方法,其特征在于,活动轨段是垂直移动活动轨段,或水平移动活动轨段,或水平转动活动轨段,或垂直转动活动轨段,或平行转动活动轨段。
CN201310030813.0A 2013-01-25 2013-01-25 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31159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0813.0A CN103115962B (zh) 2013-01-25 2013-01-25 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30813.0A CN103115962B (zh) 2013-01-25 2013-01-25 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5962A CN103115962A (zh) 2013-05-22
CN103115962B true CN103115962B (zh) 2014-12-31

Family

ID=48414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30813.0A Active CN103115962B (zh) 2013-01-25 2013-01-25 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1159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49816B (zh) * 2014-08-07 2017-05-03 成都铁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车轮探伤载体定位方法及处理器
CN106425946B (zh) * 2016-11-23 2018-06-01 株洲时代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探轮更换辅助装置及探轮更换方法
CN109212038A (zh) * 2018-11-14 2019-01-15 北京主导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探伤车及其探头布局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7897U (zh) * 2010-06-10 2011-01-05 北京新联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不落轮超声波车轮自动探伤机
CN202529782U (zh) * 2012-01-12 2012-11-14 山东安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检测设备的举升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9837C (zh) * 2006-12-31 2010-01-13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驱动拖车系统和使用该系统的车辆辐射成像检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97897U (zh) * 2010-06-10 2011-01-05 北京新联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不落轮超声波车轮自动探伤机
CN202529782U (zh) * 2012-01-12 2012-11-14 山东安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检测设备的举升机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US 7,845,286 B2,2010.12.0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15962A (zh)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72138B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轮轮辋与踏面探伤探头组件系统
KR102105518B1 (ko) 두 개의 매니퓰레이터를 구비하는 휠 림 및 스포크 결함 검출 시스템
RU2651934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дефектов с функцией параллельного поддомкрачивания, выполненная с возможностью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дефектов без демонтажа колес
RU2672851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колесных пар рельсов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CN103868991A (zh) 一种双机械手轨道车辆超声波双轮探伤机及其工作方法
RU2581814C1 (ru) Сегментирова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поворотной накладной пластиной для расположенного под полом домкрата для подъем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CN103115962B (zh) 采用活动轨段的轨道车辆车轮探伤系统和方法
CN106948627B (zh) 一种上层框架前移旋转装置
CN204916888U (zh) 新型滚床结构
CN104420682B (zh) 载车台
CN203630094U (zh) 一种轨道车辆车轮轮辋与踏面探伤探头组件系统
CN102718172A (zh) 兼容型地坑式架车机车体举升单元
CN203249897U (zh) 一种车辆车轮探伤系统
CN109459128A (zh) 一种汽车燃油箱油液晃动噪声测试系统
CN109724551B (zh) 一种高速公路护栏高度快速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03455316U (zh) 一种轨道车辆超声波双轮探伤机
CN203164157U (zh) 带支撑梁的车辆车轮探伤系统
CN204643740U (zh) 一种轮胎举升设备
CN104076091B (zh) 一种门架式不落轮车轮探伤机
CN205374373U (zh) 轮对探伤机
CN206387580U (zh) 全时四驱车辆制动检验台
CN102359296B (zh) 一种立体车库用汽车移位台
CN204758541U (zh) 移动机器人通过式不落轮车轮探伤机
CN203929714U (zh) 移动式不落轮四轮探伤机
CN205025163U (zh) 单立柱升降旋转无避让停车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44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sorghum Bridge Street No. 59 Building No. 2 hospital 30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nliantie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100044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sorghum Bridge Street No. 59 Building No. 2 hospital 30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heenline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