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13417B - 钴-氨基酸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钴-氨基酸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13417B CN103113417B CN201310052773.XA CN201310052773A CN103113417B CN 103113417 B CN103113417 B CN 103113417B CN 201310052773 A CN201310052773 A CN 201310052773A CN 103113417 B CN103113417 B CN 1031134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ioether
- cobalt
- title complex
- picolyl
- aspartic ac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JLAEVMWXPZTQP-IENPIDJESA-N C[C@]1(C2)N2C=CCCC1 Chemical compound C[C@]1(C2)N2C=CCCC1 XJLAEVMWXPZTQP-IENPIDJE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钴-氨基酸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技术领域。配合物化学式为:[Co(L-pasp)2]·3H2O(I)和[Co(D-pasp)2]·3H2O(II)?其中pasp?=?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阴离子配体。配合物I的制备工艺采用钴盐和N-(2-吡啶甲基)-L-天冬氨酸作为反应原料;配合物II的制备工艺采用钴盐和N-(2-吡啶甲基)-D-天冬氨酸作为反应原料;在常温挥发条件下反应得到晶态材料。本发明配合物催化剂样品对催化甲基苯基硫醚、乙基苯基硫醚、苄基苯基硫醚等不同硫醚氧化为相应亚砜的反应具有较高的产率。制备简单,有利于大规模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类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配合物对特定的硫醚氧化成亚砜的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效果,并且此类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有望在催化氧化领域取得进一步的应用。
技术背景
天然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含有N、O、S等供电子原子,并且其侧链具有灵活的配位方式,是构筑功能配合物的理想单元(Seo J.S.,Whang D.,Lee H.,Jun S.I.Oh J.,Jeon Y.J.,Kim,K.Nature,2000,404,982–986.)。通过在氨基端引入具有较强配位能力的官能团如吡啶基团,使其与氨基酸的羧酸基团协同组装,可以构筑出稳定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iske,L.A.,Jacobson,R.A.,Angelici,R.J.,Inorg.Chem.1980,19,2028–2034;Li,X.,liu,T.,Hu,B.,Li,G.,Zhang,H.,Gao,R.Cryst.Growth Des.2010,10,3051–3059.),近年来大量氨基酸手性配位聚合物已经成功合成,此类配合物材料在光、磁性、手性拆分、催化、分子识别等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Chen,X.M.,Liu,G.F.,Chem.Eur.J.2002,8,4811–4817.Appelhans,L.N.,Kosa,M.,Radha,A.V.Simoncic,P.,Navrotsky,A.,Parrinello,M.,Cheetham A.K.,J.Am.Chem.Soc2009,131,15375–15386.)。
常见的硫醚氧化为相应亚砜的条件一般比较苛刻,通常都需要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较长的反应时间、较高的反应温度或者溶于某种特定的反应溶剂中才能反应(Bahrami,K.,Khodaei,M.M.,Yousefi,B.H.Tetrahedron Lett.2010,51,6939-6941.)。而本发明中,氨基酸衍生物类配位聚合物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为相应亚砜的反应条件较温和,反应时间较短,产率较高。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特提出了一类具有选择性催化性能的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及其制备工艺,以填补国内外相关领域之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类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该类配合物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为相应亚砜的性能,热稳定性好且制作方法简单易行,产率高,可重现性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中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o(L-pasp)2]·3H2O(I)或[Co(D-pasp)2]·3H2O(II),其中pasp为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阴离子配体,其分子式如下:
本发明涉及的配合物结构单元分别为:配合物[Co(L-pasp)2]·3H2O属于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9.9024(8),b=14.9639(11), α=90°,β=90°,γ=90°,其基本配位结构是一个单核单元;配合物[Co(D-pasp)2]·3H2O属于斜方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9.8985(7),b=14.9750(12),α=90°,β=90°,γ=90°,其基本配位结构是一个单核单元。
所述的两种Co(II)的配合物为互为对映体的单核单元结构,其中,中心钴离子与两个pasp配体中的N,N,O配位形成八面体构型,每个pasp配体以三足螯合形式连接一个Co(II)离子。
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将钴盐和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分别溶于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混合静止一段时间,过滤,将得到的红色澄清溶液室温下自然挥发,5-10天后得到红色针状晶体,将之过滤收集,然后用乙醇洗涤,干燥,即可得到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
其中所述的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2:1~1:2。
其中所述的钴盐为氯化钴、醋酸钴或硝酸钴等金属钴盐。
其中所述的钴盐和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的摩尔比为1:1~1:2。
其中所述的钴盐与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的以任意比例混合。
其中所述的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与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以任意比例混合。
本发明采用常温挥发法合成了两种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的钴(II)配合物,所需的反应设备简单,操作简单易行,可重现性好,且制备得到的配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好,产率高等优点,有望在催化氧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的应用,用于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为相应亚砜,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一定计量的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和硫醚置于烧瓶中,向其中加入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一定计量比的氧化剂过氧化氢异丙苯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一定温度下搅拌若干小时,即可达到催化氧化硫醚为相应亚砜。
其中所述钴(II)配合物催化剂的以摩尔比计为硫醚的5%~10%;
其中所述的硫醚与过氧化氢异丙苯的摩尔比为1:1~1:5;
其中所述的硫醚与甲苯的摩尔比为1:95;
其中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小时~10小时;
其中所述的反应温度为0℃~50℃;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硫醚为苄基苯基硫醚、甲基苯基硫醚或乙基苯基硫醚等。
本发明采用常温挥发法合成了两种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的钴(II)配合物,所需的反应设备简单,操作简单易行,可重现性好,且制备得到的配合物具有热稳定性好,产率高等优点,有望在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含有N-(2-吡啶甲基)-L-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中Co(II)的配位环境图;
图2是含有N-(2-吡啶甲基)-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中Co(II)的配位环境图;
图3是含有N-(2-吡啶甲基)-L-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的热重分析曲线图;
图4是含有N-(2-吡啶甲基)-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的热重分析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1)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实验例1配合物I和II的制备:
1mmol 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224mg)、1mmol氯化钴(237mg)分别溶于10mL甲醇和水(V/V=2:1)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所述的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2:1。混合静止一段时间,过滤,将滤液密封扎孔,几天后得到红色针状晶体,将之过滤收集,然后用乙醇洗涤,自然干燥,产率为63%(基于pasp,下同)。
实验例2配合物I和II的制备:
1mmol 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224mg)、1mmol氯化钴(237mg)分别溶于10mL甲醇和水(V/V=1:2)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所述的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2。混合静止一段时间,过滤,将滤液密封扎孔,几天后得到红色针状晶体,将之过滤收集,然后用乙醇洗涤,自然干燥,产率为60%。
实验例3配合物I和II的制备:
1mmol 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224mg)、1mmol氯化钴(237mg)分别溶于10mL甲醇和水(V/V=1:1)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所述的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混合静止一段时间,过滤,将滤液密封扎孔,几天后得到红色针状晶体,将之过滤收集,然后用乙醇洗涤,自然干燥,产率为62%。
实验例4配合物I和II的制备:
1mmol 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224mg)、1mmol氯化钴(237mg)分别溶于10mL甲醇和水(V/V=1:1)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所述的钴盐和N-(2-吡啶甲基)-L-天冬氨酸的摩尔比为1:1。混合静止一段时间,过滤,将滤液密封扎孔,几天后得到红色针状晶体,将之过滤收集,然后用乙醇洗涤,自然干燥,产率为61%。
实验例5配合物I和II的制备:
2mmol 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448mg)、1mmol氯化钴(237mg)分别溶于10mL甲醇和水(V/V=1:1)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所述的钴盐和N-(2-吡啶甲基)-L-天冬氨酸的摩尔比为1:2。混合静止一段时间,过滤,将滤液密封扎孔,几天后得到红色针状晶体,将之过滤收集,然后用乙醇洗涤,自然干燥,产率为66%。
实验例6配合物I和II的制备:
2mmol 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448mg)、1mmol氯化钴(237mg)分别溶于10mL甲醇和水(V/V=1:1)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所述的钴盐为氯化钴。混合静止一段时间,过滤,将滤液密封扎孔,几天后得到红色针状晶体,将之过滤收集,然后用乙醇洗涤,自然干燥,产率为68%。
实验例7配合物I和II的制备:
2mmol 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224mg)、1mmol硝酸钴(291mg)分别溶于10mL甲醇和水(V/V=1:1)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所述的钴盐为硝酸钴。混合静止一段时间,过滤,将滤液密封扎孔,几天后得到红色针状晶体,将之过滤收集,然后用乙醇洗涤,自然干燥,产率为63%。
实验例8配合物II的制备:
1mmol N-(2-吡啶甲基)-D-天冬氨酸(224mg)、1mmol醋酸钴(241mg)分别溶于10mL甲醇和水(V/V=1:1)的混合溶液中,其中所述的钴盐为醋酸钴。混合静止一段时间,过滤,将滤液密封扎孔,几天后得到红色针状晶体,将之过滤收集,然后用乙醇洗涤,自然干燥,产率为62%。
实验例9配合物的表征:
晶体结构测定采用Bruker Apex II CCD衍射仪,于296(2)K下,用经石墨单色化的Mo Kα射线以ω扫描方式收集衍射点,收集的数据通过SAINT程序还原并用SADABS方法进行半经验吸收校正。结构解析和精修分别采用SHELXTL程序的SHELXS和SHELXL完成,通过全矩阵最小二乘方法对F2进行修正得到全部非氢原子的坐标及各向异性参数。所有氢原子在结构精修过程中被理论固定在母原子上,赋予比母原子位移参数稍大(CH,1.2或O/NH,1.5倍)的各向同性位移参数。详细的晶体测定数据见表1。结构见图1和2。图1:配合物I的配位环境图;图2:配合物II的配位环境图。
(2)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
本发明研究了相应钴配合物对硫醚在以过氧化氢异丙苯(CHP)为氧化剂条件下的催化性能的研究,分别研究了配合物I和II对硫醚的催化氧化反应(表2、表3),其反应方程通式如下:
R=甲基,乙基,苄基
实例1配合物I选择性催化氧化甲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1mmol(催化剂用量为5%)配合物I(55.7mg),2mmol甲基苯基硫醚(248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0℃下搅拌1h,HPLC检测,转化率为:20%。
实例2配合物I选择性催化氧化甲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2mmol(催化剂用量为10%)配合物I(111.4mg),2mmol甲基苯基硫醚(248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10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2.175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30℃下搅拌6h,HPLC检测,转化率为:83%。
实例3配合物I选择性催化氧化甲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2mmol(催化剂用量为10%)配合物I(111.4mg),2mmol甲基苯基硫醚(248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50℃下搅拌4h,HPLC检测,转化率为:78%。
实例4配合物II选择性催化氧化甲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1mmol(催化剂用量为5%)配合物II(55.8mg),2mmol甲基苯基硫醚(248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0℃下搅拌6h,HPLC检测,转化率为:88%。
实例5配合物II选择性催化氧化甲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2mmol(催化剂用量为10%)配合物II(111.6mg),2mmol甲基苯基硫醚(248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10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2.175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30℃下搅拌6h,HPLC检测,转化率为:84%。
实例6配合物II选择性催化氧化甲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2mmol(催化剂用量为10%)配合物II(111.6mg),2mmol甲基苯基硫醚(248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50℃下搅拌4h,HPLC检测,转化率为:75%。
实例7配合物I选择性催化氧化乙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1mmol(催化剂用量为5%)配合物I(55.7mg),2mmol乙基苯基硫醚(276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0℃下搅拌10h,HPLC检测,转化率为:82%。
实例8配合物I选择性催化氧化乙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2mmol(催化剂用量为10%)配合物I(111.4mg),2mmol乙基苯基硫醚(276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10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2.175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30℃下搅拌10h,HPLC检测,转化率为:81%。
实例9配合物I选择性催化氧化乙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2mmol(催化剂用量为10%)配合物I(111.4mg),2mmol乙基苯基硫醚(276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50℃下搅拌7h,HPLC检测,转化率为:71%。
实例10配合物II选择性催化氧化乙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1mmol(催化剂用量为5%)配合物II(55.8mg),2mmol乙基苯基硫醚(276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0℃下搅拌10h,HPLC检测,转化率为:83%。
实例11配合物II选择性催化氧化乙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2mmol(催化剂用量为10%)配合物II(111.6mg),2mmol乙基苯基硫醚(276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10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2.175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30℃下搅拌10h,HPLC检测,转化率为:81%。
实例12配合物II选择性催化氧化乙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2mmol(催化剂用量为10%)配合物II(111.6mg),2mmol乙基苯基硫醚(276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50℃下搅拌7h,HPLC检测,转化率为:75%。
实例13配合物I选择性催化氧化苄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1mmol(催化剂用量为5%)配合物I(55.7mg),2mmol苄基苯基硫醚(400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0℃下搅拌6h,HPLC检测,转化率为:90%。
实例14配合物I选择性催化氧化苄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2mmol(催化剂用量为10%)配合物I(111.4mg),2mmol苄基苯基硫醚(400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10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2.175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30℃下搅拌6h,HPLC检测,转化率为:84%。
实例15配合物I选择性催化氧化苄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2mmol(催化剂用量为10%)配合物I(111.4mg),2mmol苄基苯基硫醚(400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50℃下搅拌4h,HPLC检测,转化率为:78%。
实例16配合物II选择性催化氧化苄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1mmol(催化剂用量为5%)配合物II(55.8mg),2mmol苄基苯基硫醚(400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0℃下搅拌6h,HPLC检测,转化率为:88%。
实例17配合物II选择性催化氧化苄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2mmol(催化剂用量为10%)配合物II(111.6mg),2mmol苄基苯基硫醚(400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10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2.175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30℃下搅拌6h,HPLC检测,转化率为:88%。
实例18配合物II选择性催化氧化苄基苯基硫醚的性质研究:
称取0.2mmol(催化剂用量为10%)配合物II(111.6mg),2mmol苄基苯基硫醚(400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100mL的四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50℃下搅拌4h,HPLC检测,转化率为:77%。
实例19过氧化氢异丙苯氧化甲基苄基硫醚为甲基苄基亚砜的性能研究:
称取2.0mmol甲基苄基硫醚(248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50mL单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搅拌,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单口烧瓶中,0℃下搅拌6h,HPLC检测,转化率为:14.2%。
实例20过氧化氢异丙苯氧化乙基苯基硫醚为乙基苯基亚砜的性能研究:
称取2.0mmol乙基苯基硫醚(276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50mL单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搅拌,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435mg)慢慢滴加到单口烧瓶中,0℃下搅拌10h,HPLC检测,转化率为:12.5%。
实例21过氧化氢异丙苯氧化苄基苯基硫醚为苄基苯基亚砜的性能研究:
称取2.0mmol苄基苯基硫醚(400mg),置于带有磁力搅拌的50mL单口烧瓶中,向其中加入190mmol甲苯,搅拌,称取2mmol70%的过氧化氢异丙苯慢慢滴加到单口烧瓶中,0℃下搅拌6h,HPLC检测,转化率为:13.6%。
(3)配合物的热稳定性表征
配合物I和II的热重分析显示其在300℃左右仍然能稳定存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为其作为催化剂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了热稳定性保证,见图3和4(仪器型号:TG/DTA-6300)。
以上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内容,除此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实施方式。但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表1配合物I和II的主要晶体学数据
aR=∑||Fo|-|Fc||/∑Fo|.
bRw=[∑[wFo 2-Fc 2)2]/∑w(FO 2)2]1/2.
cGOF={∑[w(Fx 2-Fc 2)2]/(n-p)}1/2.
表2配合物I和II选择性催化氧化甲基苯基硫醚反应的产率
反应条件:甲基苯基硫醚(2mmol),70%过氧化氢异丙苯(2mmol)和催化剂I或II(10%)于无水甲苯中(190mmol)在0℃反应,HPLC检测反应。
表3配合物I和II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为亚砜的产率
(1)a:甲基苯基硫醚;b:乙基苯基硫醚;c:苄基苯基硫醚
(2)反应条件:硫醚(2mmol),70%过氧化氢异丙苯(2mmol)和催化剂I或II(5%)于无水甲苯中(190mmol)在0℃反应,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反应。
Claims (9)
1.具有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式为:[Co (L-pasp)2] ·3H2O (I)或 [Co(D-pasp)2] ·3H2O (II),其中pasp = 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阴离子配体,其分子式如下:
或
L-pasp D-pasp 。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分别进行:
将钴盐和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分别溶于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过滤,将得到的红色澄清溶液室温下自然挥发,5-10天后得到红色针状晶体,将之过滤收集,然后用乙醇洗涤,干燥,即可得到具有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性能的热稳定性钴(II)配合物;
所述的钴盐为氯化钴、醋酸钴或硝酸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甲醇和水的体积比为2:1—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钴(II)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钴盐与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的摩尔比为1:1—1:2。
5.权利要求1所述的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的应用,用于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为相应亚砜,按照下述步骤进行:将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和硫醚置于烧瓶中,向其中加入甲苯,回流分水3h,冷却至室温,称取氧化剂过氧化氢异丙苯慢慢滴加到四口烧瓶中,搅拌若干小时,即可达到催化氧化硫醚为相应亚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钴(II)配合物催化剂以摩尔比计为硫醚的5%—1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硫醚与过氧化氢异丙苯的摩尔比为1:1—1: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硫醚与甲苯的摩尔比为1:95。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N-(2-吡啶甲基)-L(D)天冬氨酸钴(II)配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小时—10小时;
其中所述搅拌的温度为0℃—50℃;
其中所述的硫醚为苄基苯基硫醚、甲基苯基硫醚或乙基苯基硫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52773.XA CN103113417B (zh) | 2013-02-18 | 2013-02-18 | 钴-氨基酸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52773.XA CN103113417B (zh) | 2013-02-18 | 2013-02-18 | 钴-氨基酸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13417A CN103113417A (zh) | 2013-05-22 |
CN103113417B true CN103113417B (zh) | 2015-10-28 |
Family
ID=4841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52773.XA Active CN103113417B (zh) | 2013-02-18 | 2013-02-18 | 钴-氨基酸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1341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0225B (zh) * | 2016-11-03 | 2018-10-26 | 同济大学 | 钴(ii)-核黄素磷酸根配合物电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CN106893113A (zh) * | 2017-04-13 | 2017-06-27 | 江汉大学 | 组氨酸衍生配体构筑的钴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325117A (zh) * | 2017-07-07 | 2017-11-07 | 常州大学 | N‑吡啶类苏氨酸衍生物的手性银配合物的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1823A (zh) * | 1997-03-07 | 2000-08-02 | 堪萨斯州立大学 | 催化氧化用催化剂和方法 |
WO2009120238A1 (en) * | 2008-03-26 | 2009-10-01 | Applied Nanoworks, Inc. | Sulfoxidation catalysts an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using same |
CN102093429A (zh) * | 2009-12-14 | 2011-06-15 | 新疆大学 | 吡啶基丙氨酸吸氧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
-
2013
- 2013-02-18 CN CN201310052773.XA patent/CN1031134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61823A (zh) * | 1997-03-07 | 2000-08-02 | 堪萨斯州立大学 | 催化氧化用催化剂和方法 |
WO2009120238A1 (en) * | 2008-03-26 | 2009-10-01 | Applied Nanoworks, Inc. | Sulfoxidation catalysts and methods and systems of using same |
CN102093429A (zh) * | 2009-12-14 | 2011-06-15 | 新疆大学 | 吡啶基丙氨酸吸氧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手性亚砜合成;曾庆乐;《化学进展》;20070524;第19卷(第5期);第745-750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13417A (zh) | 2013-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12442B (zh) | 选择性催化氧化硫醚的铜(ii)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Mahapatra et al. | Ni (II) complex of N2O3 donor unsymmetrical ligand and its use for the synthesis of NiII–MnII complexes of diverse nuclearity: structures, magnetic properties, and catalytic oxidase activities | |
CN102633821B (zh) | 由嘧啶羧酸基配体构筑的铜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Di Nicola et al. |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 and Porous Supramolecular Metal Organic Network Based on the Trinuclear Triangular Secondary Building Unit [Cu3 (μ3-OH)(μ-pz) 3] 2+ and 4, 4′-Bypiridine. 1° | |
CN103113411B (zh) | 具有拆分手性胺功能的单手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3113417B (zh) | 钴-氨基酸配合物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1914108B (zh) | 4-氨基-3,5-双(2-吡啶基)-1,2,4-三唑-银(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28710A (zh) | 一种Zn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Wang et al. | pH-dependent two novel 3D polynuclear cobalt (ii) cluster-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onstructed from a tri-pyridyl-bis-amide and a polycarboxylate: assembly,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 |
CN102942580A (zh) | 5-甲基间苯二甲酸锌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ondello et al. |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 of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 generat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inuclear triangular SBU [Cu3 (μ3-OH)(μ-pz) 3] 2+ and 4, 4′-Bipyridine. 3° | |
CN103113415B (zh) | 具有荧光性能的热稳定性Ni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912179A (zh) | 一种含mnt配体的单核镍配合物作为电催化制氢催化剂的应用 | |
CN108384017A (zh) | 一种手性Ni(II)氨基酸希夫碱配位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817174B (zh) | 原位酰肼三维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
CN101407529A (zh) | 一种有机磷钼酸盐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 |
CN107266506A (zh) | 一种钴硝基尿嘧啶超分子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Walters et al. | Iron (III) nitrilotriacetate and iron (III) iminodiacetate, their X-ray crystallographic structures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 |
Di Nicola et al. | Interaction of the Trinuclear Triangular Secondary Building Unit [Cu3 (μ3-OH)(μ-pz) 3] 2+ with 4, 4′-Bipyridine.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 of New Coordination Polymers and Hexanuclear CuII Clusters. 2 | |
CN104923297A (zh) | 一种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铱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7266374B (zh) | 一种单核锌超分子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Huang et al. | Sodium ions directed self-assembly with 3, 5-pyridinedicarboxylate (3, 5-pdc) and 4-pyridinecarboxylate (4-pc) | |
CN104292247A (zh) | 一种具有混合配体的含镉二维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09204B (zh) | 一种钴配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
CN109081854A (zh) | (–)-2-(4′-吡啶基)-4,5-蒎烯-吡啶六氟乙酰丙酮锰配合物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1 Address after: 443200 Yaojiagang Chemical Park, Zhijiang City, 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bei Lianchang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Gehu Lake Road Wujin District 213164 Jiangsu city of Changzhou province No. 1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University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