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2189A - 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02189A CN103102189A CN2013100289939A CN201310028993A CN103102189A CN 103102189 A CN103102189 A CN 103102189A CN 2013100289939 A CN2013100289939 A CN 2013100289939A CN 201310028993 A CN201310028993 A CN 201310028993A CN 103102189 A CN103102189 A CN 1031021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ctory
- organic fertilizer
- mud
- fermentation
- seafood mushroo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包括药厂或食品厂污泥45±5%、鸡粪30±5%、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渣25±5%和草木灰5±1%,以上各组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药厂或食品厂污泥为污水处理后留下的污泥,经自然晾晒后含水量低于60%。其生产工艺步骤包括配料、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及干化、机械粉碎、装袋。该利用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及生产工艺解决了现有有机肥有机质含量低、营养成分不全面及菌渣无法合理利用的问题,具有能制备高有机质含量、营养全面的有机肥,充分利用废菌渣的优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在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利用废弃物制成的有机肥如发明专利申请201210057862、200910116210、201010570531.6等多利用污泥、草炭、动物粪便、秸秆等。其中污泥多为城市生活污泥,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营养成分含量低,动物粪便则多采用有机质含量低的牛粪。2011年国家有机肥的生产标准NY 525~2011中将有机质含量由30%提高到45%,其中氮磷钾总量由4%提高到5%,水分由20%提高到30%,重金属离子不允许存在。即提高了有机质含量及营养含量的指标。因此,高有机质含量、营养全面的有机肥将成为市场主流。
海鲜菇学名Hypsizygus marmoreus (Peck) H.E.Bigelow,又名真姬菇、玉蕈、斑玉蕈,属低温型草生菌,是适于冬季栽培的食用蕈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颜色洁白,菌肉肥厚,口感细腻,气味芬芳,味道鲜美。其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甚佳。其质地脆嫩,味道鲜鲜,具有海蟹味,在日本又称之为“蟹味菇”。目前栽培的海鲜菇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深受市场欢迎。海鲜菇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数种多糖体,其子实体的热水和有机溶剂提取物有清除人体自由基的作用,这意味着常食海鲜菇有抗癌、防癌、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由于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海鲜菇已经成为餐桌上最畅销的食用菌品种之一。海鲜菇现已经有大量食用菌生产单位在生产栽培,多为工厂化栽培,因为工厂化栽培为考虑效益只采收第1潮菇,因此每年有大量海鲜菇菌渣废弃物。其生物转化率低只有约40%,菌渣养分剩余为65~80%,废菌渣中仍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还含有大量的菌丝体(内含丰富的菌丝残体蛋白)、脂肪、氨基酸、矿物质以及菌丝体的次生代谢产物,对其如不能及时处理,不仅浪费资源,还易造成霉菌和害虫滋生,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其克服了现有有机肥有机质含量低、营养成分不全面及废菌渣无法合理利用的问题,具有能制备高有机质含量、营养全面的有机肥,充分利用废菌渣的优点。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包括药厂或食品厂污泥50±5%、鸡粪30±3%、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渣25±5%和草木灰5±1%,以上各组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药厂或食品厂污泥,营养全面,其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营养成分:全氮6.32±1%、全磷6.68±1%、全钾0.432±0.5%。动物粪便中鸡粪的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全,且较其它动物粪便发热快、发酵时间短,因此它是生产优质有机肥的良好原料。该配方中利用工厂化栽培的海鲜菇菌渣作为有机肥原料既充分利用了菌渣的剩余养分,节约了资源,又避免了丢弃导致的环境污染。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渣主要以棉籽壳、木屑、玉米芯为主料,麸皮、米糠、豆粕为辅料,其碳含量较一般食用菌菌渣高,为使其适用于植物栽培需要降低碳氮比,因此添加较多量的氮磷钾含量高的药厂或食品厂污泥、鸡粪和草木灰做原料,以制备碳氮比适宜的有机肥。经二次发酵的菌渣营养成分均衡富足,其含有有机质约80%、腐植酸约36.3%、蛋白质12~21%、氨基酸约16.2%,含有作物所需的大、中、微量元素,尤其是作物生长所必须的锌、硼、铜、铁、钙、镁等元素。因不使用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及营养成分含量低的城市生活污泥,而采用药厂或食品厂污泥、鸡粪、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渣作原料,该有机肥营养丰富且均衡,且搭配草木灰采用上述配比调配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各种植物产品的品质,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产品的要求,污泥和菌渣的利用率高,环保实用。
该药厂或食品厂污泥为污水处理后留下的污泥,经自然晾晒后含水量低于60%。经处理的污泥钝化了其中的重金属,使得利用其制成的有机肥能达到农业标准。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⑴配料: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各物料,并将其混合搅拌均匀;
⑵一次发酵:将步骤⑴混合好的物料送入发酵槽后,加入高温好氧菌,升温至55~65℃发酵17~22小时后进行翻堆,然后再升温至55~65℃发酵17~22小时后进行翻堆,如此循环,保持18~20天,让物料含水量降到42~46%之间,到此一次发酵结束;
⑶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对物料采用中温梯型堆制法发酵,即梯型料堆的横截面规格为底宽(即下底宽)4m,面宽(即上底宽)3.5m,高1.2 m(注:该梯型料堆的长度可根据物料数量灵活确定),这样温度在42℃~46℃,保持发酵28—35天,共翻堆4~5次。中温梯型堆制法有利于培养有机肥中有益放线菌数量,使有机肥质量得到提高。通过采用高温好氧菌进行两次发酵,腐熟速度比传统的快10-20倍,将原料进行分解至作物可直接吸收成分。鸡粪、药厂或食品厂污泥、菌渣完全腐熟,已基本闻不到臭味,利于制成高营养成分含量的有机肥,消除致臭物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⑷将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干化、机械粉碎、装袋制成为成品。
在所述步骤⑵的一次发酵中所使用的发酵槽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规格为底宽4m,面宽4m,高1.5 m(注:该发酵槽的长度可根据物料数量灵活确定)。
具体实施方式
现提供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实施例1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其包括药厂或食品厂污泥、鸡粪、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渣和草木灰,其质量百分比为45%、25%、25%和5%。药厂或食品厂污泥为污水处理后留下的污泥,经自然晾晒后含水量为59%。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⑴配料: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各物料,并将其混合搅拌均匀;
⑵一次发酵:将步骤⑴混合好的物料送入发酵槽后(规格为底宽4m,面宽4m,高1.5 m),加入高温好氧菌,升温至55℃发酵22小时后进行翻堆,然后再升温至55℃发酵22小时后进行翻堆,如此循环,保持18天,让物料含水量降到42%,到此一次发酵结束;
⑶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对物料采用中温梯型堆制法发酵即堆制的规格为底宽4m,面宽3.5m,高1.2 m,这样温度在40~46℃,保持发酵28天,共翻堆4~5次;
⑷将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干化、机械粉碎、装袋制成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其包括药厂或食品厂污泥、鸡粪、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渣和草木灰,其质量百分比为50%、25%、20%和5%。药厂或食品厂污泥为污水处理后留下的污泥,经自然晾晒后含水量为57%。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⑴配料: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各物料,并将其混合搅拌均匀;
⑵一次发酵:将步骤⑴混合好的物料送入发酵槽后(规格为底宽4m,面宽4m,高1.5 m),加入高温好氧菌,升温至56℃发酵20小时后进行翻堆,然后再升温至56℃发酵20小时后进行翻堆,如此循环,保持19天,让物料含水量降到46%,到此一次发酵结束;
⑶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对物料采用中温梯型堆制法发酵,即堆制的规格为底宽4m,面宽3.5m,高1.2 m,这样温度在43~46℃,保持发酵30天,共翻堆4~5次;
⑷将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干化、机械粉碎、装袋制成为成品。
实施例3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其包括药厂或食品厂污泥、鸡粪、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渣和草木灰,其质量百分比为40%、30%、25%和5%。该药厂或食品厂污泥为污水处理后留下的污泥,经自然晾晒后含水量为55%。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生产工艺,其步骤如下:
⑴配料: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各物料,并将其混合搅拌均匀;
⑵一次发酵:将步骤⑴混合好的物料送入发酵槽后(规格为底宽4m,面宽4m,高1.5 m),加入高温好氧菌,升温至58℃发酵19小时后进行翻堆,然后再升温至58℃发酵19小时后进行翻堆,如此循环,保持20天,让物料含水量降到45%,到此一次发酵结束;
⑶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对物料采用中温梯型堆制法发酵,即堆制的规格为底宽4m,面宽3.5m,高1.2 m,这样温度在42~46℃,保持发酵35天,共翻堆4~5次;
⑷将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干化、机械粉碎、装袋制成为成品。
实施例4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其包括药厂或食品厂污泥、鸡粪、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渣和草木灰,其质量百分比为40%、35%、20%和5%。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⑴配料: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各物料,并将其混合搅拌均匀;
⑵一次发酵:将步骤⑴混合好的物料送入发酵槽后(规格为底宽4m,面宽4m,高1.5 m),加入高温好氧菌,升温至60℃发酵18小时后进行翻堆,然后再升温至60℃发酵18小时后进行翻堆,如此循环,保持20天,让物料含水量降43%,到此一次发酵结束;
⑶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对物料采用中温梯型堆制法发酵即堆制的规格为底宽4m,面宽3.5m,高1.2 m,这样温度在42~44℃,保持发酵31天,共翻堆4~5次;
⑷将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干化、机械粉碎、装袋制成为成品。
实施例5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其包括药厂或食品厂污泥、鸡粪、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渣和草木灰,其质量百分比为41%、25%、20%和6%。该药厂或食品厂污泥为污水处理后留下的污泥,经自然晾晒后含水量为52%。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⑴配料: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各物料,并将其混合搅拌均匀;
⑵一次发酵:将步骤⑴混合好的物料送入发酵槽后(规格为底宽4m,面宽4m,高1.5 m),加入高温好氧菌,升温至65℃发酵17小时后进行翻堆,然后再升温至65℃发酵17小时后进行翻堆,如此循环,保持19天,让物料含水量降到45%,到此一次发酵结束;
⑶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对物料采用中温梯型堆制法发酵即堆制的规格为底宽4m,面宽3.5m,高1.2 m,这样温度在41~46℃,保持发酵29天,共翻堆4~5次;
⑷将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干化、机械粉碎、装袋制成为成品。
实施例6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其包括药厂或食品厂污泥、鸡粪、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渣和草木灰,其质量百分比为50%、26%、20%和4%。该药厂或食品厂污泥为污水处理后留下的污泥,经自然晾晒后含水量为50%。
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⑴配料:按照上述配方称量各物料,并将其混合搅拌均匀;
⑵一次发酵:将步骤⑴混合好的物料送入发酵槽后(规格为底宽4m,面宽4m,高1.5 m),加入高温好氧菌,升温至64℃发酵19小时后进行翻堆,然后再升温至64℃发酵19小时后进行翻堆,如此循环,保持19天,让物料含水量降到42%,到此一次发酵结束;
⑶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对物料采用中温梯型堆制法发酵即堆制的规格为底宽4m,面宽3.5m,高1.2 m,这样温度在40~45℃,保持发酵33天,共翻堆4~5次;
⑷将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干化、机械粉碎、装袋制成为成品。
Claims (4)
1.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药厂或食品厂污泥45±5%、鸡粪30±5%、工厂化栽培海鲜菇菌渣25±5%和草木灰5±1%,以上各组分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其特征在于:该药厂或食品厂污泥为污水处理后留下的污泥,经自然晾晒后含水量低于60%。
3.一种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配料: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配方称量各物料,并将其混合搅拌均匀;
(2)一次发酵:将步骤⑴混合好的物料送入发酵槽后,加入高温好氧菌,升温至55~65℃发酵17~22小时后进行翻堆,然后再升温至55~65℃发酵17~22小时后进行翻堆,如此循环,保持18~20天,让物料含水量降到42~46%之间,到此一次发酵结束;
(3)二次发酵:一次发酵结束后,对物料采用中温梯型堆制法发酵,即梯型料堆的横截面规格为底宽即下底宽4m,面宽即上底宽3.5m,高1.2 m,这样温度在42℃~46℃,保持发酵28~~35天,共翻堆4~5次;
(4)将二次发酵的物料进行干化、机械粉碎、装袋制成为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⑵的一次发酵中所使用的发酵槽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规格为底宽4m,面宽4m,高1.5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28993.9A CN103102189B (zh) | 2013-01-25 | 2013-01-25 | 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28993.9A CN103102189B (zh) | 2013-01-25 | 2013-01-25 | 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02189A true CN103102189A (zh) | 2013-05-15 |
CN103102189B CN103102189B (zh) | 2015-04-01 |
Family
ID=48310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28993.9A Active CN103102189B (zh) | 2013-01-25 | 2013-01-25 | 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02189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42067A (zh) * | 2013-05-17 | 2013-08-14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利用鸡粪渣、污泥堆肥生产有机栽培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
CN103319221A (zh) * | 2013-06-26 | 2013-09-25 | 江苏大学 | 一种生活污水与菇渣混合发酵制取农肥的方法 |
CN103467149A (zh) * | 2013-09-17 | 2013-12-25 | 厦门绿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污泥的方法 |
CN103539518A (zh) * | 2013-09-26 | 2014-01-29 | 冯文山 | 生物菌高产肥 |
CN104098354A (zh) * | 2014-07-31 | 2014-10-15 | 鸡西市食用菌科学研究所 | 食用菌渣转化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
CN105367149A (zh) * | 2015-12-11 | 2016-03-02 | 天紫环保装备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 基于生活垃圾和海鲜菇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 |
CN105948885A (zh) * | 2016-04-21 | 2016-09-21 | 涿州市兴源肥料有限公司 | 一种活性污泥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171520A (zh) * | 2016-07-12 | 2016-12-07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姬菇的方法 |
CN111533605A (zh) * | 2020-05-20 | 2020-08-14 | 漳州市玖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方法及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185333A (zh) * | 2021-05-20 | 2021-07-30 | 江西中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污泥堆肥方法 |
CN115010549A (zh) * | 2021-12-13 | 2022-09-06 | 九江学院 | 一种减少酸性红壤n2o排放的生物质炭材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9505A (zh) * | 2009-10-21 | 2010-06-30 | 山东光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草坪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584400A (zh) * | 2012-02-28 | 2012-07-18 | 罗文礼 | 具有双效作用的有机无机复混生物钾肥及制备方法 |
CN102603375A (zh) * | 2012-04-01 | 2012-07-25 | 江苏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堆肥及其制备方法 |
-
2013
- 2013-01-25 CN CN201310028993.9A patent/CN10310218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59505A (zh) * | 2009-10-21 | 2010-06-30 | 山东光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 | 草坪专用有机无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584400A (zh) * | 2012-02-28 | 2012-07-18 | 罗文礼 | 具有双效作用的有机无机复混生物钾肥及制备方法 |
CN102603375A (zh) * | 2012-04-01 | 2012-07-25 | 江苏田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泥堆肥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42067A (zh) * | 2013-05-17 | 2013-08-14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利用鸡粪渣、污泥堆肥生产有机栽培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
CN103242067B (zh) * | 2013-05-17 | 2015-05-06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 | 利用鸡粪渣、污泥堆肥生产有机栽培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
CN103319221B (zh) * | 2013-06-26 | 2015-01-07 | 江苏大学 | 一种生活污水与菇渣混合发酵制取农肥的方法 |
CN103319221A (zh) * | 2013-06-26 | 2013-09-25 | 江苏大学 | 一种生活污水与菇渣混合发酵制取农肥的方法 |
CN103467149A (zh) * | 2013-09-17 | 2013-12-25 | 厦门绿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污泥的方法 |
CN103539518A (zh) * | 2013-09-26 | 2014-01-29 | 冯文山 | 生物菌高产肥 |
CN104098354A (zh) * | 2014-07-31 | 2014-10-15 | 鸡西市食用菌科学研究所 | 食用菌渣转化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
CN105367149A (zh) * | 2015-12-11 | 2016-03-02 | 天紫环保装备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 基于生活垃圾和海鲜菇菌渣制备有机肥料的方法 |
CN105948885A (zh) * | 2016-04-21 | 2016-09-21 | 涿州市兴源肥料有限公司 | 一种活性污泥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171520A (zh) * | 2016-07-12 | 2016-12-07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利用海鲜菇菌渣栽培姬菇的方法 |
CN111533605A (zh) * | 2020-05-20 | 2020-08-14 | 漳州市玖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方法及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185333A (zh) * | 2021-05-20 | 2021-07-30 | 江西中江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市政污泥堆肥方法 |
CN115010549A (zh) * | 2021-12-13 | 2022-09-06 | 九江学院 | 一种减少酸性红壤n2o排放的生物质炭材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02189B (zh) | 2015-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02189B (zh) | 利用工厂污泥和海鲜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 |
CN104177139B (zh) | 一种微生物发酵的鸡粪有机肥 | |
CN102653479A (zh) | 一种以菌糠为原料制造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75207A (zh) | 一种鸡粪猪粪混合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09997A (zh) | 人参生物有机肥的制作工艺及施用方法 | |
CN103613419B (zh) | 一种利用菌剂发酵菌渣和猪粪混合堆肥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 |
CN104030859A (zh) | 一种葡萄专用生物多效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23967A (zh) | 一种秸秆的综合利用方法 | |
CN103910581B (zh) | 一种多维双孢菇栽培基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86766A (zh) | 利用工厂污泥和杏鲍菇菌渣的有机肥料配方及其生产工艺 | |
CN104788143A (zh) | 一种利用酸解液与腐熟有机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及产品 | |
CN106045677A (zh) | 一种果树专用的有机复合生物肥的制备方法 | |
CN104094772B (zh) | 利用木薯渣、桑杆和稻草生产姬菇的方法 | |
CN104106374A (zh) | 利用甘蔗渣、桑杆和玉米渣生产姬菇的方法 | |
CN107935639A (zh) | 高效含钙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 |
CN107373126A (zh) | 一种籽粒苋猪压块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883065A (zh) | 一种水葫芦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400226A (zh) | 一种利用废牛奶和有机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 |
CN110857261A (zh) | 食用菌菌渣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 |
CN105237290A (zh) | 一种改良土壤的复混肥料 | |
CN108558475A (zh) |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744089B (zh) | 一种复合菌剂和利用该复合菌剂发酵禽类排泄物制作的有机肥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9824456A (zh) | 一种蔬菜专用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546172A (zh) | 降低硝酸盐含量并提高西芹产量的肥料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 |
CN108707052A (zh) | 一种富硒蔬菜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