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01424B - 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 - Google Patents

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1424B
CN103101424B CN201210437794.9A CN201210437794A CN103101424B CN 103101424 B CN103101424 B CN 103101424B CN 201210437794 A CN201210437794 A CN 201210437794A CN 103101424 B CN103101424 B CN 1031014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control unit
power control
hole
voltag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77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01424A (zh
Inventor
铃木雄一
后藤优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101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1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01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14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其不仅实现低成本化及轻量化,而且可防止散热器等中的高强度零件和贯通孔周边的低刚性部分接触,可保护动力控制单元。PCU(5)具有框体(25)以及收纳在框体(25)的内部的DCDC转换器(46),PCU(5)沿着前后方向与散热器(6)相对配置,并且在避开沿着左右方向的低电压电池的位置上配置于低电压电池的后方,在框体(25)之中的沿左右方向的低电压电池侧的侧壁部(82b)前侧设有用于供连接DCDC转换器(46)和低电压电池的第一电线通过的第一贯通孔(86)。

Description

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电动车等中,在配置于车身前部的电动机室内例如收纳有电动机,在电动机的上方配置并控制电动机的驱动的动力控制单元(以下,称为PCU),以及在电动机和PCU的前方配置的散热器。
在这样的车辆中,例如在受到前面冲撞(以下,称为前撞)等的情况下,在从车身前部输入的冲击载荷的作用下,散热器等周边部件被压入向PCU。
对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着一种在电子零件单元的下部设置冷却机构,并使该冷却机构的前端部配置得比电子单元的前端部更靠前方的结构。根据该结构,在前撞时被压入向后方的周边部件在电子零件单元之前先与冷却机构发生干涉,由此可以保护电子零件单元。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99239号公报
但是,一般在PCU的框体的前壁部上形成有贯通孔,其用于将电线从PCU的内部拉出,所述电线连接在PCU的内部收纳的DCDC转换器等高电压设备与在PCU的周围配置的低电压电池等。
此时,在前壁部中,贯通孔的周边部分与其他的部分(未形成贯通孔的部分)相比刚性低。因此,在前撞时,当周边部件中的高强度部分、例如散热器中的连接制冷剂配管的接头部等与贯通孔的周边部分接触的情况下,存在以贯通孔的周边部分为起点导致框体损伤等的顾虑。针对于此,考虑了提高框体自身的刚性、强度,但是有制造成本变高,并且重量增加的问题。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没考虑贯通孔的位置等具体的结构,对于保护PCU仍然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及轻量化,并且防止散热器等中的高强度零件和贯通孔周边的低刚性部分接触,保护动力控制单元的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
为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动力控制单元(例如,实施方式中的PCU5)的保护构造,其设置在收纳车辆(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电动车1)的弱电系统电子零件的电源即低电压电池(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低电压电池7)和散热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散热器6)的车辆前方的电动机室(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电动机室3)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控制单元具有框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框体25)和收纳在所述框体的内部的DCDC转换器(例如,实施方式中的DCDC转换器46),所述动力控制单元沿着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与所述散热器相对配置,并且在避开沿着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所述低电压电池的位置上被配置于所述低电压电池的后方,在所述框体之中的、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低电压电池侧的侧面前侧,设有用于供连接所述DCDC转换器和所述低电压电池的第一电线(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电线88)通过的第一贯通孔(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贯通孔86)。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具备支承所述动力控制单元的单元支承框架(例如,实施方式中的单元支承框架),所述单元支承框架以从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包围所述第一贯通孔的方式配置。
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支承框架具有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所述第一保护部在从所述宽度方向观察时在与所述第一贯通孔重合的位置上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保护部从所述第一保护部分支并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后,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
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具有用于对所述低电压电池以外的其他的电子零件供电的第二电线(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电线88),在所述框体的所述侧面上,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相邻设有供所述第二电线通过的第二贯通孔(例如,实施方式中的第二贯通孔87)。
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DCDC转换器在所述框体内靠近沿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低电压电池而配置。
在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具备:收纳高电压设备的上部壳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上部壳体51)及下部壳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下部壳体52);以及对所述上部壳体及所述下部壳体之间进行分隔,并在所述上部壳体及所述下部壳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散热片框体(例如,实施方式中的散热片框体53),
在所述散热片框体的下表面侧固定所述高电压设备中的所述DCDC转换器,在所述散热片框体的上表面侧固定所述高电压设备中的所述DCDC转换器以外的其他的所述高电压设备(例如,实施方式中的PM45),所述第一贯通孔在所述侧面中设置于所述下部壳体。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通过将第一贯通孔设置于框体的侧面前侧,从而没必要在框体的前面形成贯通孔。因此,当在动力控制单元的前方存在有散热器接头等高强度零件等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在前撞等的冲撞时高强度零件与第一贯通孔周边的低刚性部分接触。由此,由于不用提高动力控制单元自身的刚性、强度,因此能够实现低成本化及轻量化,而且可保护动力控制单元。
另外,通过将低电压电池配置在动力控制单元的前方,从而在维护时容易访问。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冲撞时,即使动力控制单元的周边部件(例如,低电压电池)被压入向第一贯通孔,也可以由单元支承框架限制朝向第一贯通孔的周边部件的移动。由此,能够可靠防止周边部件与第一贯通孔接触,可以保护动力控制单元。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通过以与第一贯通孔重合的方式配置第一保护部,在冲撞时,尤其能够限制沿左右方向的周边部件朝向动力控制单元的移动。另外,由于在第一贯通孔的前方延伸有第二保护部,所以尤其能够限制沿前后方向的周边部件朝向动力控制单元的移动。
由此,能够保护动力控制单元,并且能够抑制从第一贯通孔被拉出的第一电线被拉拽而被拔出等。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由于与第一贯通孔相邻设置供第二电线通过的第二贯通孔,所以能够防止在框体的前面形成低刚性部分。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通过将拉出第一电线的第一贯通孔配置在框体之中靠近低电压电池的位置,从而可以缩短第一电线,因此可以提高电动机室内的布局性。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采用由单元支承框架从下方支承动力控制单元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将DCDC转换器固定于散热片框体的下表面侧,从而在动力控制单元之中的下部壳体侧形成贯通孔。因此,能够形成容易由单元支承框架保护贯通孔的布局。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动车的前部侧面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表示电动机室内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电动机室内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电动机室内的主视图。
图5是PCU及单元支承框架的立体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到的散热片框体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上方观察到的下部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图5的D部放大图。
符号说明
1...电动车(车辆)
3...电动机室
5...PCU(动力控制单元)
6...散热器
7...低电压电池
25...框体
31...单元支承框架
36...弯曲部(第二保护部)
40...铅直框架(第一保护部)
45...PM(其他的高电压设备)
46...DCDC转换器
51...上部壳体
52...下部壳体
53...散热片框体
82b...侧壁部(侧面)
86...第一贯通孔
87...第二贯通孔
88a...第一电线
88b...第二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电动车)
图1是从侧面看到的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的前部的概略构成图。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没有特别记载,以下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等的朝向与车辆的朝向相同。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车(车辆)1中,在车身2的前部划分出电动机室3。在电动机室3内主要收纳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机4、在电动机4的上方配置并控制电动机4的驱动的PCU5、在电动机4及PCU5的前方配置的散热器6、以及在PCU5的周围配置的低电压电池7。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动机室3的后部设有将未图示的车室内和电动机室3内在前后方向上划分开的仪表板8。该仪表板8具备:在PCU5的后方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下部仪表板9;以及从下部仪表板9的上端部朝向前方连设的上部仪表板10。
电动机4形成为圆筒状,在其旋转轴朝向左右方向的状态下,由未图示的防震部件弹性支承在车身2上。
低电压电池7是用于驱动电动车1的弱电系电子零件即各种辅机类的电源,并配置在电动机室3内的左侧。
图2是表示电动机室内的俯视图,图3是侧视图,图4是主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省略上述的电动机4及后述的电线88。
如图1~4所示,散热器6形成为以厚度方向为前后方向的矩形板状,通过在循环于散热器6、电动机4及PCU5间的制冷剂与行驶风即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制冷剂。具体地说,散热器6具备:散热器芯子11、以及分别一体安装于散热器芯子11的上部及下部的上部罐12及下部罐13。需要说明的是,在散热器6的后方,设有冷却风扇14及对散热器6的后方和冷却风扇14之间进行覆盖的风扇盖15。
如图4所示,在散热器6的上部罐12的左侧,具体地说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在与PCU5的后述的下部壳体52重合的位置上,形成有朝向后方突出的入口散热器接头21。该入口散热器接头21与上部罐12的内外连通而向后方开口。另一方面,在散热器6的下部罐13的右侧,形成有朝向后方突出的未图示的出口散热器接头22。该出口散热器接头与下部罐13的内外连通而向后方开口。
如图2~4所示,在各散热器接头21、22上连接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制冷剂配管23。该制冷剂配管23在一端侧连接于出口散热器接头22后,串联连接于水泵(未图示)、PCU5及电动机4,另一端侧连接于入口散热器接头21。在散热器6流通的制冷剂在水泵的驱动下从出口散热器接头22被供给到制冷剂配管23。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冷剂配管23流通的制冷剂顺次供给向PCU5的后述的水套47、电动机4的未图示的水套,在分别进行热交换后,从入口散热器接头21回到散热器6内。
图5是PCU及单元支承框架的立体图。
如图3~5所示,PCU5将从例如在车室内的下方配置的高电压电池(未图示)供给的直流电转换为三相(U相、V相、W相)的交流电,并将转换后的交流电供给向电动机4,由此对电动机4进行驱动控制。具体地说,PCU5具备框体25,该框体25形成为以左右方向(车宽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方体形状,该框体25隔着单元支承框架31被支承在车身2上。
(单元支承框架)
如图2~5所示,单元支承框架31是管状的部件,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在电动机室3内的左右方向中央部,以包围PCU5的全周的方式配置。具体地说,单元支承框架31具有:相对于PCU5配置在右侧的右侧支承框架32;配置在左侧的左侧支承框架33;对各侧支承框架32、33的前端部彼此进行接合的前支承框架34;以及对各侧支承框架32、33的后端部彼此进行接合的后支承框架35。
首先,前支承框架34在框体25的前方在框体25的下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在其沿着延伸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朝向后方弯曲的弯曲部(第二保护部)36。
后支承框架35在PCU5的框体25的后方在框体25的上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其沿着延伸方向的两端部朝向下方弯曲。后支承框架35在沿着左右方向的多处被紧固在上述的仪表板8上。另外,后支承框架35的沿着延伸方向的两端部构成用于将单元支承框架31固定于车身2的脚部37。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的脚部37之中,仅示出后支承框架35的左侧的脚部37。
右侧支承框架32在框体25的右侧,在框体25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右侧支承框架32之中的前端部接合于前支承框架34的右端部,另一方面,后端部接合于后支承框架35的右端部。
从右侧支承框架32和前支承框架34的接合部分朝向下方延伸有脚部38。脚部38随着从上端部朝向下端部逐渐相对于PCU5向外侧(右侧)延伸,并通过脚部38将单元支承框架31固定在车身2上。
左侧支承框架33具备:在PCU5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前后框架39;以及从前后框架39的前端部朝向下方连设的铅直框架(第一保护部)40。
前后框架39在框体25的左侧,在框体25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延伸。前后框架39的后端部接合于上述的后支承框架35的左端部之中的、沿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另一方面,前后框架39的前端部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比PCU5的后述的PCU侧端子盒56更靠前方的位置。
铅直框架40从前后框架39的前端部向下方弯曲形成而构成。另外,在铅直框架40的下部接合有前支承框架34的弯曲部36。另外,铅直框架40的下端部构成相对于PCU5朝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左侧)弯曲的脚部41,通过该脚部41将单元支承框架31固定在车身2上。
(PCU)
如图1、2所示,PCU5在单元支承框架31的内侧支承上述的框体25。具体地说,在左右方向上的上述的低电压电池7的右侧(电动机室3的内侧),PCU5被配置于在左右方向上避开低电压电池7的位置上,并且在前后方向上被配置于比低电压电池7更靠后方的位置。在框体25内收纳有:后述的功率模块(以下,称为PM)45、使来自高电压电池的电力降压的DCDC转换器46(参照图3)、可将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在电池中蓄电的充电用设备等各种高电压设备。
如图3~5所示,框体25具备上部壳体51、在上部壳体51的下方配置的下部壳体52、及将上部壳体51及下部壳体52之间隔开的散热片框体53,框体25沿着上下方向分割构成为三段。
上部壳体51由铝材料等构成,是沿着上下方向开口的矩形框型的构件,其上端开口部被上部罩54覆盖。在上部壳体51内收纳有PM45。该PM45包括将来自高电压电池的电力从直流转换为交流的反相器及控制其的控制装置等。
另外,在上部壳体51的周壁部55之中,在位于左右方向的一方侧(左侧)的侧壁部55a形成有向左右方向的外侧(左侧)突出的PCU侧端子盒56。在该PCU侧端子盒56上装配有将电动机4和PCU5按各相连接的多个电动机配线57。
各电动机配线57沿着侧壁部55a在前后方向上并排排列。电动机配线57的一端侧从下方装配到PCU侧端子盒56内,并在PCU侧端子盒56内,经未图示的多个母线与PCU5内电连接。另一方面,各电动机配线57的另一端侧装配在电动机4的未图示的电动机侧端子盒上,并在电动机侧端子盒内经未图示的多个母线与电动机4电连接。
另外,各电动机配线57的沿着延伸方向的中间部分经第一托架61被保持在左侧支承框架33上。该第一托架61在位于前后框架39的下方且铅直框架40的后方的部分,形成为沿着电动机配线57的排列方向、即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并且分别保持电动机配线57。另外,第一托架61的一端侧被固定于铅直框架40,另一方面,其另一端侧被固定于前后框架39。
另外,在PCU侧端子盒56的上端部,朝向左侧突出有多个安装片62。这些安装片62形成在PCU侧端子盒56上的沿着前后方向的两个部位上,这些安装片62从上方被固定于前后框架39。
图6是从下方看到的散热片框体的立体图。
如图5、6所示,散热片框体53由铝材料中刚性比上部壳体51及下部壳体52高的材料构成。散热片框体53具备俯视外形呈与上部壳体51相同的形状的矩形板状的分隔部65(参照图6),并被设置成闭塞上部壳体51的下端开口部。而且,在分隔部65的上表面侧固定有上述的PM45(参照图3)。
另外,在分隔部65的外周缘,包围分隔部65的全周的周壁部66朝向下方垂下。周壁部66在其下端缘与下部壳体52的后述的顶壁部67(参照图7)对接的状态下被固定。而且,由下部壳体52的顶壁部67和散热片框体53的分隔部65及周壁部66围起来的空间构成供从散热器6供给的制冷剂流通的水套47。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壳体51、52间配置有水套47,由在上部壳体51中收纳的高电压设备(例如,PM45等)、在下部壳体52中收纳的高电压设备(例如,DCDC转换器46等)产生的热量被释放到水套47中,由此冷却各高电压设备。
在周壁部66的右侧缘部上,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右侧)突出有多个安装片71。这些安装片71沿着前后方向形成于两个部位,这些安装片71从上方被固定于右侧支承框架32。
在周壁部66的前缘部上,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设有使水套47内外连通的制冷剂入口端口72及制冷剂出口端口73。制冷剂入口端口72设于周壁部66的前缘部之中的左侧。具体地说,基端侧从周壁部66的内表面朝向水套47内开口,另一方面,前端侧从周壁部66朝向下方延伸后,朝向前方弯曲,朝向前方开口。制冷剂出口端口73由与上述的制冷剂入口端口72同样的结构构成,其设置于散热片框体53的前缘部之中的右侧。
在制冷剂入口端口72的前端侧连接上述的制冷剂配管23,水套47内和出口散热器接头22之间经上述的水泵连通。另外,在制冷剂出口端口73的前端侧连接制冷剂配管23,水套47内和电动机4的水套内之间连通。
图7是从上方看到的下部壳体的立体图。
如图5、7所示,下部壳体52呈朝向下方开放的有顶筒状,并由与上部壳体51同样的材料构成,其俯视外形形成得和上部壳体51相同。在下部壳体52的顶壁部67的外周部分固定上述的散热片框体53的周壁部66。
在下部壳体52内收纳有上述的高电压设备之中的例如DCDC转换器46。DCDC转换器46被固定于顶壁部67的下表面中的左侧、即低电压电池7侧。需要说明的是,下部壳体52的下端开口部被下部罩81覆盖。
另外,在下部壳体52的周壁部82的前壁部82a分别形成有收容上述的制冷剂入口端口72及制冷剂出口端口73的收容凹部83。具体地说,各收容凹部83在左右方向上与制冷剂入口端口72及制冷剂出口端口73分别重合的位置上,朝向后方凹陷形成。而且,制冷剂入口端口72及制冷剂出口端口73在收容凹部83内在后方及侧方被围起来的状态下朝向前方开口。
另外,在下部壳体52的前壁部82a上,朝向前方突出有多个安装片84。这些安装片84沿着左右方向形成于两个部位,这些安装片84从上方被固定于前支承框架34。
在此,如图3所示,在下部壳体52的周壁部82之中,在位于左侧(低电压电池7侧)的侧壁部(侧面)82b上,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贯通侧壁部82b的多个贯通孔86、87(第一贯通孔86及第二贯通孔87)。这些贯通孔86、87在侧壁部82b的前侧在前后方向上相邻形成。在该情况下,上述的铅直框架40延伸到第一贯通孔86和第二贯通孔87之间,具体地说是第一贯通孔86的后端部和第二贯通孔87的前端部重合的位置。而且,在铅直框架40之中比各贯通孔86、87更靠下方的部分,接合前支承框架34的弯曲部36。即,铅直框架40在比各贯通孔86、87更靠下方的部分分支为弯曲部36,通过所述铅直框架40及弯曲部36,将第一贯通孔86和第二贯通孔87从PCU5的外侧包围。
图8是图5的D部放大图。
如图5、7、8所示,分别连接下部壳体52内的DCDC转换器46与上述的低电压电池7或其他的电子零件的电线88(第一电线88a、及第二电线88b)隔着保护环89(参照图5)被插入在贯通孔86、87中。
而且,上述的电线88的一端侧通过贯通孔86、87而被引导到下部壳体52内,并在下部壳体52内连接于上述的DCDC转换器46。另一方面,各电线88的另一端侧在从贯通孔86、87分别被向下方拉出后,由在上述的铅直框架40设置的第二托架90汇总保持。之后,各电线88在铅直框架40的后方,从下方经过上述的第一托架61后,朝向上方被拉回。而且,电线88之中的第一电线88a的另一端侧在朝向前方被拉回后,与上述的低电压电池7连接。另外,第二电线88b的另一端侧与低电压电池7以外的其他的电子零件(未图示)连接。
如图2~5、8所示,在下部壳体52的前壁部82a之中的左侧(从前后方向观察时与上述的散热器6的入口散热器接头21重合的位置),设有从前方覆盖下部壳体52的保护托架91。该保护托架91是例如由铁等构成的板材,并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下端连结部92以及从下端连结部92的延伸方向两端部分别朝向上方连设的一对延伸部93,保护托架91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形成为U字状。
下端连结部92的左右方向两端部的安装部位94从前方被安装在前支承框架34上。
各延伸部93在下端部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前方鼓出后,上端部随着朝向上方而向后方倾斜,从而以跨下部壳体52的方式形成。而且,延伸部93的上端被固定于散热片框体53的周壁部66。
在此,各延伸部93配置于上述的制冷剂入口端口72的左右方向两侧,且从前后方向观察时以在左右方向上夹着制冷剂入口端口72的方式配置。因此,制冷剂入口端口72被配置成在从前后方向观察时从各延伸部93间露出。
另外,在左右方向上,在下端连结部92和前支承框架34的各安装部位94之间,配置有上述的PCU5的安装片84之中的左侧的安装片84。具体地说,安装片84配置于各延伸部93之中的左侧的延伸部93的后方,且以左侧的延伸部93从前方覆盖安装片84的方式配置。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将用于连接DCDC转换器46和低电压电池7的电线88通过的第一贯通孔86设置在下部壳体52的侧壁部82b上的结构。
根据该结构,通过将第一贯通孔86设置于侧壁部82b,从而没必要在PCU5的前面(例如,前壁部82a)上形成贯通孔。因此,入口散热器接头21等高强度零件等存在于PCU5的前方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前撞时高强度零件与第一贯通孔86周边的低刚性部分接触。由此,不用提高PCU5自身的刚性,就能保护PCU5,因此可以实现低成本化及轻量化。
另外,通过将拉出电线88的贯通孔86、87设置在PCU5中的低电压电池7侧的侧面(侧壁部82b)上,从而可以缩短电线88,因此可以提高电动机室3内的布局性。
另外,通过将低电压电池7配置在PCU5的前方,由此在维护时容易访问。
进而,通过将单元支承框架31的左侧支承框架33配置成从外侧包围贯通孔86、87,从而在冲撞时,即使PCU5的周边部件(例如,低电压电池7)被压入向贯通孔86、87,也可以通过左侧支承框架33限制朝向贯通孔86、87的周边部件的移动。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周边部件与贯通孔86、87接触,可以保护PCU5。
此时,通过以与贯通孔86、87重合的方式配置铅直框架40,从而在冲撞时,尤其能够限制沿左右方向的周边部件朝向PCU5的移动。另外,由于在贯通孔86、87的前方延伸有前支承框架34的屈曲部36,所以尤其能够限制沿前后方向的周边部件朝向PCU5的移动。
由此,可以保护PCU5,并且能够抑制从贯通孔86、87被拉出的电线88被拉拽而被拔出等。
另外,供另一方的电线88通过的第二贯通孔87与第一贯通孔86相邻设置,因此,能够防止在PCU5的前面形成低刚性部分。进而,通过单元支承框架31能够保护第一贯通孔86和第二贯通孔87。
而且,在下部壳体52内,通过将DCDC转换器46配置于左侧、即低电压电池7侧,由此可以缩短电线88,因此能够提高在下部壳体52内的布局性。
另外,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采用由单元支承框架31从下方支承PCU5的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将DCDC转换器46固定在散热片框体53的下表面侧,由此在PCU5之中的下部壳体52侧形成贯通孔86、87。因此,能够形成容易由单元支承框架31保护贯通孔86、87的布局。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也包括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的方式。即,上述的实施方式例举的构成等都只不过是一例,可适当变更。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以电池作为电力源驱动的电动车1中适用本发明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以燃料电池作为电力源的燃料电池车辆中。
另外,对于在电动机室3内的布局或PCU5的构成等,可适当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侧壁部上将贯通孔86、87形成在两处的情况,但是贯通孔也可以为一处或三处以上的多处。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适当置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

Claims (6)

1.一种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其设置在收纳车辆的弱电系统电子零件的电源即低电压电池和散热器的车辆前方的电动机室内,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控制单元具有框体和收纳在所述框体的内部的DCDC转换器,所述动力控制单元沿着所述车辆的前后方向与所述散热器相对配置,并且在避开沿着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所述低电压电池的位置上被配置于所述低电压电池的后方,在所述低电压电池侧的所述框体的侧面前侧,设有用于供连接所述DCDC转换器和所述低电压电池的第一电线通过的第一贯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具备支承所述动力控制单元的单元支承框架,所述单元支承框架以从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包围所述第一贯通孔的方式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支承框架具有第一保护部和第二保护部,所述第一保护部在从所述宽度方向观察时在与所述第一贯通孔重合的位置上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保护部从所述第一保护部分支并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后,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具有用于对所述低电压电池以外的其他的电子零件供电的第二电线,在所述框体的所述侧面上,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相邻设有供所述第二电线通过的第二贯通孔。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DCDC转换器在所述框体内靠近沿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低电压电池而配置。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具备:收纳高电压设备的上部壳体及下部壳体;以及对所述上部壳体及所述下部壳体之间进行分隔,并在所述上部壳体及所述下部壳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散热片框体,
在所述散热片框体的下表面侧固定所述高电压设备中的所述DCDC转换器,在所述散热片框体的上表面侧固定所述高电压设备中的所述DCDC转换器以外的其他的所述高电压设备,所述第一贯通孔在所述侧面中设置于所述下部壳体。
CN201210437794.9A 2011-11-14 2012-11-06 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 Active CN1031014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8163 2011-11-14
JP2011248163A JP2013103584A (ja) 2011-11-14 2011-11-14 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の保護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1424A CN103101424A (zh) 2013-05-15
CN103101424B true CN103101424B (zh) 2015-11-04

Family

ID=48309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7794.9A Active CN103101424B (zh) 2011-11-14 2012-11-06 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103584A (zh)
CN (1) CN1031014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60797B2 (ja) * 2015-10-13 2018-01-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車両
JP6680872B2 (ja) * 2016-04-14 2020-04-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蓄電装置
JP7238628B2 (ja) * 2019-06-25 2023-03-14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気機器の設置構造
JP7221844B2 (ja) * 2019-10-24 2023-02-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7338400B2 (ja) * 2019-10-29 2023-09-0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駆動装置
CN113950210A (zh) * 2021-09-15 2022-01-18 杭州普兴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丁车的动力控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2534A (ja) * 1995-08-14 1997-02-25 Nissan Motor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モータルーム内部品搭載構造
EP1356971A2 (en) * 2002-04-26 2003-10-2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Engine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an automobile
JP2006219020A (ja) * 2005-02-10 2006-08-24 Nissan Motor Co Ltd モータルーム内部品搭載構造およびモータルーム内衝撃吸収構造
CN2913069Y (zh) * 2006-04-30 2007-06-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前仓布置方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2534A (ja) * 1995-08-14 1997-02-25 Nissan Motor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モータルーム内部品搭載構造
EP1356971A2 (en) * 2002-04-26 2003-10-29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Engine positioning structure for an automobile
JP2006219020A (ja) * 2005-02-10 2006-08-24 Nissan Motor Co Ltd モータルーム内部品搭載構造およびモータルーム内衝撃吸収構造
CN2913069Y (zh) * 2006-04-30 2007-06-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前仓布置方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1424A (zh) 2013-05-15
JP2013103584A (ja) 201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57304B2 (en) Electric vehicle
CN103101424B (zh) 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
CN103101431A (zh) 动力控制单元的保护构造
JP4957011B2 (ja) 電池パック構造
US9948210B2 (en) Electric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US9120434B2 (en) High-voltage cable rou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ally driven vehicle
US9969274B2 (en) Power conversion module for vehicle
EP2985162B1 (en) Contactless power supply device
JP2019051886A (ja) 電気駆動車両構造
EP3054560A1 (en) Vehicle mounting structure of contactless power reception device
US9079504B2 (en) Electric automobile
CN104736365A (zh) 车辆用设备的安装构造
JP5382874B2 (ja) 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CN103842194A (zh) 电动车辆
EP3061643A1 (en) Vehicle mounting structure of contactless electricity reception device
CN107710587B (zh) 电力转换装置
US20150340934A1 (en) Inverter Device and Inverter Device Integrated with Motor
US11345249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for multi-voltage charging
KR20110122303A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고전압배터리 및 전장품 탑재 장치
JP5640828B2 (ja) 車両の電力変換装置冷却構造
CN103298636B (zh) 电动汽车
JP5919421B1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16186101A1 (ja) 電力変換装置
WO2020137472A1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アセンブリ、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アセンブリの取り付け構造
JP5292524B1 (ja) 電気自動車の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