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95797A - 网络通信装置、使用网络接口部的选择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通信装置、使用网络接口部的选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95797A
CN103095797A CN2012104340287A CN201210434028A CN103095797A CN 103095797 A CN103095797 A CN 103095797A CN 2012104340287 A CN2012104340287 A CN 2012104340287A CN 201210434028 A CN201210434028 A CN 201210434028A CN 103095797 A CN103095797 A CN 103095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network interface
network
section
interfac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40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95797B (zh
Inventor
山田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ffalo Inc
Original Assignee
Buffal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ffalo Inc filed Critical Buffal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095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5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95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95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网络通信装置、使用网络接口部的选择方法。该网络通信装置具备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通信处理部、接口选择部和切换确定部。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连接互不相同的网络并执行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通信处理部利用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中的任一个发送接收数据包。接口选择部根据规定的第一条件选择一个第一网络接口部作为用于通信处理部发送接收数据包的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当与当前的使用网络接口部即已选网络接口部不同的第一网络接口部被选择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时,切换确定部根据与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相关的规定的第二条件,确定使用网络接口部是否能够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候选的第一网络接口部。

Description

网络通信装置、使用网络接口部的选择方法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1年11月2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1-240859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公开的全部内容被参照引入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网络中的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实现通过个人计算机等通信终端访问因特网,而提出了如下网络中继装置:具备用于与通信终端进行连接的网络接口部、以及用于连接到因特网的多个网络接口部,按照规定的条件从多个网络接口部中选择所使用的网络接口部。
在以往的网络中继装置中,根据接收信号强度、通信速度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的信息,来随时选择所使用的网络接口部,因此所使用的网络接口部可能随时发生切换。因此,例如可能引起在用户执行影像和音频的分发(流再现)等的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网络接口部发生切换,导致应用程序突然中断这样的问题。
上述的问题不限于网络中继装置,是便携式电话装置等任意的网络通信装置的通病。例如,在便携式电话装置中也可能产生所使用的网络接口部随时发生切换,因此导致在执行伴随数据通信的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应用程序突然中断的情况。
因而,期望抑制由网络接口部的切换导致使用网络通信装置进行的通信中断,同时实现选择适当的网络接口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网络通信装置。网络通信装置具备: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其与互不相同的网络相连接,执行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通信处理部,其利用上述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中的任一个来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接口选择部,其根据规定的第一条件选择一个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作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该使用网络接口部是用于上述通信处理部发送接收数据包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以及切换确定部,当与当前的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即已选网络接口部不同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时,该切换确定部根据与经由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相关的规定的第二条件,来确定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是否能够从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根据该网络通信装置,当与已选网络接口部不同的第一网络接口部被新选择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时,根据与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相关的规定的第二条件,来确定使用网络接口部是否能够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第一网络接口部。因而,能够抑制无论逻辑连接的有效性如何使用网络接口部都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第一网络接口部,因此能够抑制由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切换导致使用网络通信装置进行的通信中断。另外,通过调整第二条件,能够确定为使用网络接口部能够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第一网络接口部,因此能够实现选择与规定的第一条件匹配的适当的第一网络接口部。
在上述网络通信装置中,也可以设为上述切换确定部参照记录了能够确定上述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的信息的通信数据库,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有效的情况下确定为不能进行上述切换,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无效的情况下确定为能够进行上述切换。根据这种结构,在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为有效的情况下确定为不能进行切换,因此能够抑制经由这样的逻辑连接进行通信时的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切换。
在上述网络通信装置中,也可以设为上述切换确定部参照记录了能够确定上述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的信息以及能够确定在上述逻辑连接中所使用的协议的信息的通信数据库,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有效且在上述逻辑连接中使用的协议是规定的协议的情况下,确定为不能进行上述切换,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有效且在上述逻辑连接中使用的协议不是上述规定的协议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无效的情况下,确定为能够进行上述切换。根据这种结构,在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中所使用的协议是规定的协议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使用了这样的协议的通信的中断。除此之外,在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中所使用的协议不是规定的协议的情况下,能够允许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切换。
在上述网络通信装置中,也可以设为上述规定的协议是用于分发影像和音频的协议。根据这种结构,在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来进行影像和音频的分发时,能够抑制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切换,来抑制影像和音频的分发被中断。除此之外,在进行影像和音频的分发以外的应用程序时,能够允许使用网络接口部切换来经由按照规定的第一条件得到的适当的第一网络接口部进行通信。
在上述网络通信装置中,也可以设为上述切换确定部在确定为不能进行上述切换后,通过参照上述通信数据库来监视上述逻辑连接的有效性,在上述逻辑连接变为无效的情况下确定为能够进行上述切换。根据这种结构,在逻辑连接变为无效的情况下、即在结束了经由逻辑连接的通信的情况下,能够允许使用网络接口部切换,因此之后能够经由按照规定的第一条件得到的适当的第一网络接口部进行通信。
在上述网络通信装置中,也可以设为上述逻辑连接是使用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传输控制协议)作为OpenSystem Interconnection(OSI:开放系统互联)参照模型中的第四层的协议的会话。根据这种结构,在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使用TCP进行的会话为有效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随着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切换而使用这样的会话进行的通信被中断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网络通信装置。网络通信装置具备: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其与互不相同的网络相连接,执行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通信处理部,其利用上述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中的任一个来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以及接口选择部,其根据规定的条件选择一个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作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该使用网络接口部是用于上述通信处理部发送接收数据包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其中,当与当前的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即已选网络接口部不同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时,在经由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为有效的情况下,上述通信处理部不将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从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而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无效的情况下,上述通信处理部将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从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来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根据该网络通信装置,当与已选网络接口部不同的第一网络接口部被新选择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时,在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为有效的情况下,不切换使用网络接口部而进行数据包的中继。因而,能够抑制随着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切换而产生使用了这样的逻辑连接的应用程序中断。另外,在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为无效的情况下,将使用网络接口部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第一网络接口部来进行数据包的中继。因而,能够使用与规定的第一条件匹配的适当的第一网络接口部来进行数据包的中继。
在上述网络通信装置中,也可以设为还具备第二网络接口部,该第二网络接口部与通信终端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其中,上述通信处理部在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与上述第二网络接口部之间进行数据包的中继,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是与上述第二网络接口部之间通过上述通信处理部进行数据包的中继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根据这种结构,在网络通信装置将经由第二网络接口部从通信终端接收的数据(数据包)中继到第一网络接口部时,能够抑制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切换导致通信中断。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使用网络接口部的选择方法:用于在具有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并利用上述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中的任一个来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的网络通信装置中选择使用网络接口部,其中,该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与互不相同的网络相连接,执行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该使用网络接口部是用于发送接收数据包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规定的第一条件选择一个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作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以及当与当前的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即已选网络接口部不同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时,根据与经由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相关的规定的第二条件,来确定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是否能够从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根据该方法,当与已选网络接口部不同的第一网络接口部被新选择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时,根据与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相关的规定的第二条件,来确定使用网络接口部是否能够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第一网络接口部。因而,能够抑制无论逻辑连接的有效性如何使用网络接口部都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第一网络接口部,因此能够抑制由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切换导致使用网络通信装置进行的通信中断。另外,通过调整第二条件,确定为使用网络接口部能够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第一网络接口部,因此能够实现选择与规定的第一条件匹配的适当的第一网络接口部。
此外,本发明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能够以包含网络通信装置的网络通信系统、网络中继装置、便携式电话装置、这些装置或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实现这些装置或系统的功能的计算机程序、记录了该计算机程序的非临时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等的方式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网络中继装置的通信方式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SPI-DB的设定内容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地址转换表的设定内容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中所执行的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切换可否确定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切换可否确定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例中的切换可否确定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第四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通信方式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例中的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例:
A 1.装置结构:
图1是表示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的结构的框图。网络中继装置10是便携性高的所谓的移动路由器装置,具备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接口部(以下还称为“无线LAN-IF部”)40、无线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接口部(以下还称为“无线WAN-IF部”)50、移动通信接口部(以下还称为“移动通信IF部”)60、CPU(Central Proces 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20、快闪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34以及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32。网络中继装置10将个人计算机、游戏机等无线LAN客户端连接到因特网、与无线LAN客户端所属的无线LAN不同的无线LAN。
无线LAN-IF部40包含调制器、放大器、天线,作为例如遵循IEEE802.11b/g/n的无线LAN的接入点而与无线LAN的客户端(例如个人计算机、游戏机)进行无线通信。
无线WAN-IF部50包含调制器、放大器、天线,作为例如遵循IEEE 802.11a/b/g/n的无线LAN的客户端而与无线LAN的接入点(例如公共无线LAN的接入点)进行无线通信。
移动通信IF部60包含调制器、放大器、天线,作为例如遵循3G/HSPA的移动通信的终端而与未图示的移动通信网的无线基站进行无线通信。
这样,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10具有分别进行互不相同的无线网络中的无线通信的多个网络接口。
在快闪ROM 34中预先保存有程序群,CPU 20通过分别执行该程序群来分别作为传输处理部21、传输控制部22、接口选择部23、切换确定部24、地址转换部25而发挥功能。
传输处理部21具有路由器功能部21r、桥功能部21b,按照目的地地址传输经由各无线通信接口部(无线LAN-IF部40、无线WAN-IF部50、移动通信IF部60)输入的数据包(OSI(OpenSystems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参照模型中的第三层(third layer)的数据包以及O SI参照模型中的第二层(secondlayer)的帧)。路由器功能部21r进行第三层数据包的中继。桥功能部21b进行第二层帧的中继。网络中继装置10通过使路由器功能部21r以及桥功能部21b都发挥功能来作为路由器装置而进行动作,通过仅使桥功能部21b发挥功能来作为桥装置而进行动作。
传输控制部22控制传输处理部21。具体地说,进行在传输处理部21对数据包进行中继时所使用的路径选择用的各种表(路由表、ARP表等)、后述的SPI(Stateful Packet Inspection:状态包检测)数据库(以下简称为“SPI-DB”)341、后述的地址转换表342的更新等处理。
接口选择部23选择无线WAN-IF部50以及移动通信IF部60中的任意一方的网络接口部作为从无线LAN-IF部40接收到的数据包的中继目的地的网络接口部(以下称为“中继网络接口部”或“中继网络IF部”)。
在WAN侧IF部(无线WAN-IF部50以及移动通信IF部60)被新选择为中继网络IF部时,切换确定部24判断中继网络IF部是否能够切换为新选择的WAN侧IF部。
地址转换部25将本地IP地址转换为全局IP地址,另外,与其相反地,将全局IP地址转换为本地IP地址。作为这样的地址转换的方式,在本实施例中,采用IP伪装(NAPT:NetworkAddress Port Translation)。因而,OSI参照模型中的第四层(fourthlayer)中的端口号也与IP地址一并被转换。此外,作为地址转换方式,也能够采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来代替IP伪装。
在快闪ROM 34中除了保存有上述的程序群之外,还保存有SPI-DB 341和地址转换表342。SPI-DB 341以及地址转换表342的详细情况在后面叙述。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网络中继装置的通信方式的说明图。在图2的通信方式中,作为通信终端而进行动作的个人计算机100、网络中继装置10连接到相同的无线LAN 201。在无线LAN 201中,网络中继装置10作为无线LAN接入点而进行动作,个人计算机100作为无线LAN客户端而进行动作。此时,无线LAN-IF部40作为与通信终端之间执行无线通信的网络接口部(终端侧IF部)而进行动作。
另外,在图2的通信方式中,网络中继装置10、无线LAN接入点装置150连接到相同的无线LAN 202。在无线LAN 202中,网络中继装置10作为无线LAN客户端而进行动作,无线LAN接入点装置150作为无线LAN接入点而进行动作。网络中继装置10使用无线WAN-IF部50进行与无线LAN接入点装置150之间的无线通信。无线LAN 202经由未图示的ISP(Internet Services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网络与因特网INT连接。
另外,在图2的通信方式中,网络中继装置10使用移动通信IF部60与移动通信网203的无线基站16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网203连接到因特网INT。这样,网络中继装置10具备无线WAN-IF部50和移动通信IF部60来作为用于与因特网INT侧的网络(换句话说,并非个人计算机100所属的网络)进行连接的网络接口部(以下称为“WAN侧IF部”)。
如图2所示,对个人计算机100设定私人IP地址“192.168.1.1”来作为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另外,对无线WAN-IF部50设定全局IP地址“202.113.44.1”,对移动通信IF部60设定全局IP地址“10.22.293.1”。
在这种图2的通信方式中,个人计算机100能够经由无线LAN 201和无线LAN 202与连接到因特网INT的装置(例如,图2所示的WEB服务器500)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无线WAN-IF部50作为中继网络IF部而发挥功能。另外,个人计算机100能够经由无线LAN 201和移动通信网203与连接到因特网INT的装置(例如,WEB服务器500)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移动通信IF部60作为中继网络IF部而发挥功能。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SPI-DB的设定内容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在SPI-DB 341中记录有能够确定经由网络中继装置10的逻辑连接的信息以及表示这样的逻辑连接的状态的信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四层的会话作为逻辑连接。如图3所示,SPI-DB341具备:第一字段F1,其记录第四层的通信协议;第二字段F2,其记录发送源IP地址;第三字段F3,其记录发送源的第四层的端口号;第四字段F4,其记录中继目的地IP地址;第五字段F5,其记录中继目的地的第四层的端口号;以及第六字段F6,其表示会话的状态。
传输控制部22开始第四层的会话并且在SPI-DB 341中记录新的条目。具体地说,关于第四层的协议是TCP(Transmission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的会话,例如开始公知的三次握手序列即发送SYN数据包,并且在SPI-DB 341中记录新的条目。另外,例如结束序列(FIN数据包以及FIN_ACK数据包的交换)结束,并且从SPI-DB 341中删除条目。在第四层的协议是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的情况下,开始数据包(用户数据)的中继,并且在SPI-DB 341中记录新的条目,在规定期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包的情况下删除条目。
在图3的例子中,在SPI-DB 341中记录有第一条目E1和第二条目E2这两个条目(即,与两个会话相关的条目)。在第一条目E1中,在第一字段F1中设定有“TCP”,另外,在第二字段F2中设定有“192.168.1.1”,在第三字段F3中设定有“554”,在第四字段F4中设定有“202.113.44.1”,在第五字段F5中设定有“554”,在第六字段F6中设定有“CONNECTED”。即,第一条目E1意味着个人计算机100是发送源、且第四层的通信协议是TCP、且上层协议是“利用端口号554的协议”(即,RTSP(Real Time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协议))、且网络中继装置10中的中继目的地(中继网络IF部)为无线WAN-IF部50的会话处于“CONNECTED”的状态。此外,“CONNECTED”意味着三次握手序列结束,而在个人计算机100与WEB服务器500之间能够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的状态(换句话说,建立了会话的状态、即会话为有效的状态)。例如在个人计算机100与WEB服务器500之间执行动态图像流再现时记录第一条目E1。
在图3所示的第二条目E2中,在第一字段F1中设定有“TCP”,另外,在第二字段F2中设定有“192.168.1.1”,在第三字段F 3中设定有“3350”,在第四字段F4中设定有“202.113.44.1”,在第五字段F5中设定有“30020”,在第六字段F6中设定有“WAIT_ACK”。即,第二条目E2意味着个人计算机100是发送源、且第四层的协议是TCP、且上层协议是“利用端口号3350的协议”(即,FINDVIATV)、且网络中继装置10中的中继目的地(中继网络IF部)是无线WAN-IF部50、且中继目的地的端口号为“30020”的会话处于“WAIT_ACK”的状态。此外,“WAIT_ACK”意味着在送出SYN_ACK数据包后等待ACK数据包的状态,换句话说,还没有建立个人计算机100与WEB服务器500之间的会话的状态(会话为无效的状态)。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地址转换表的设定内容的一例的说明图。地址转换表342具备:第一字段f1,其记录本地IP地址;第二字段f2,其记录在本地侧使用的第四层的端口号;第三字段f3,其记录全局IP地址;第四字段f4,其记录在全局侧使用的第四层的端口号;以及第五字段f5,其记录第四层的通信协议。
在图4的例子中,在地址转换表342中记录有第一条目e1和第二条目e2这两个条目。在第一条目e1中,在第一字段f1中设定有“192.168.1.1”,另外,在第二字段f2中设定有“554”,在第三字段f3中设定有“202.113.44.1”,在第四字段f4中设定有“554”,在第五字段f5中设定有“TCP”。即,第一条目e1表示能够将本地IP地址“192.168.1.1”和端口号“554”的组合(套接字)转换为全局IP地址“202.113.44.1”和端口号“554”的组合(套接字)、或进行其逆转换。
在图4所示的第二条目e2中,在第一字段f1中设定有“192.168.1.1”,另外,在第二字段f2中设定有“3350”,在第三字段f3中设定有“202.113.44.1”,在第四字段f4中设定有“30020”,在第五字段f5中设定有“TCP”。即,第二条目e2表示能够将本地IP地址“192.168.1.1”和端口号“3350”的组合(套接字)转换为全局IP地址“202.113.44.1”和端口号“30020”的组合(套接字)、或进行其逆转换。
在从个人计算机100向连接在因特网INT的装置发送数据时,通过地址转换部25记录地址转换表342的各条目。另外,针对各条目的第三字段f3,通过后述的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更新为对被选择为中继网络IF部的接口部(无线WAN-IF部50或移动通信IF部60)设定的IP地址。
在网络中继装置10中,通过执行后述的中继网络IF部选择处理,来选择作为WAN侧IF部的两个网络接口部(无线WAN-IF部50和移动通信IF部60)中的作为中继网络IF部而发挥功能的网络接口部。通过这样的选择处理,能够抑制在个人计算机100与WEB服务器500之间建立的会话被切断而导致应用程序(例如,动态图像的流再现)被中断的情况。
上述网络中继装置10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网络通信装置。另外,无线WAN-IF部50和移动通信IF部60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中继网络接口部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使用网络接口部,无线LAN-IF部40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网络接口部,传输处理部21和传输控制部22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通信处理部,SPI-DB 341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通信数据库。
A2.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
图5是表示在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中所执行的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在网络中继装置10中,电源接通后反复执行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
接口选择部23按照规定的条件选择某一WAN侧IF部(无线WAN-IF部50和移动通信IF部60)作为中继网络IF部(步骤S 105)。此外,如后文所述,在切换可否确定处理中判断为能够进行切换的情况下,被选择为中继网络IF部的WAN侧IF部实际上能够设定为中继网络IF部,在切换可否确定处理中判断为不能进行切换的情况下,被选择为中继网络IF部的WAN侧IF部实际上不能设定为中继网络IF部,因此,步骤S105中的“选择中继网络IF部”还能够表现为“选择中继网络IF部的候选”。能够选择任意的条件作为步骤S105中的“规定的条件”。例如,能够采用“存在于能够接收从对应的网络的无线基站输出的信号的区域”的条件。通过采用该条件,例如,在网络中继装置10(移动通信IF部60)不存在于移动通信网的无线基站的小区内的情况下,能够抑制选择移动通信IF部60作为中继网络IF部的情况。换句话说,通过采用这样的条件,能够选择能够与无线基站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WAN侧IF部作为中继网络IF部。此外,在满足该条件的WAN侧IF部为多个(至少两个)的情况下,还能够选择预定的WAN侧IF部。
另外,例如,作为“规定的条件”,还能够采用“接收信号强度比规定值高”的条件。通过采用该条件,能够抑制与由于接收信号强度低而通信变得不稳定的可能性高的网络相对应的WAN侧IF部被选择为中继网络IF部的情况。换句话说,能够选择接收信号强度比规定值高且能够实现稳定的通信的WAN侧IF部作为中继网络IF部。
另外,例如,作为“规定的条件”,能够采用“预先设定的优先级最高”的条件。该优先级能够由用户预先对无线WAN-IF部50和移动通信IF部60任意地进行设定。例如,用户能够对通信费用低的WAN侧IF部设定更高的优先级。通过这种设定,能够选择能够进行通信费用更为抑制的通信的WAN侧IF部作为中继网络IF部。另外,例如,用户能够对耗电量少的WAN侧IF部设定更高的优先级。通过这种设定,能够选择能够进行耗电量更为抑制的通信的WAN侧IF部作为中继网络IF部。
另外,例如,作为“规定的条件”,能够采用与使用了各WAN侧IF部的通信速度相关的任意的条件。例如,能够采用“平均通信速度最高”、“最小通信速度最高”等条件。此外,步骤S105中的“规定的条件”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规定的第一条件”和“规定的条件”。
当在步骤S105中选择了中继网络IF部时,切换确定部24判断新选择的WAN侧IF部是否与已选择的WAN侧IF部相同,更具体地说,切换确定部24判断新选择的WAN侧IF部是否与目前被设定为中继网络IF部的WAN侧IF部(以下称为“已选网络接口部”)相同(步骤S110)。当判断为新选择的WAN侧IF部与已选网络接口部相同时(步骤S110:“是”),再次执行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
当在步骤S110中判断为新选择的WAN侧IF部与已选网络接口部不同时(步骤S110:“否”),通过切换确定部24来执行切换可否确定处理(步骤S115)。此外,在电源接通后的最初的步骤S110的判断时不存在已选网络接口部,因此判断为“不相同”。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的切换可否确定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切换确定部24参照SPI-DB 341来搜索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有效的TCP会话(以下称为“活动的TCP会话”)(步骤S205),并判断是否存在该TCP会话(步骤S210)。在本实施例中,有效的TCP会话意味着状态是“CONNECTED”的TCP会话。例如,在已选网络接口部是无线WAN-IF部50的情况下,在SPI-DB 341中搜索第一字段F1的值是“TCP”、第四字段F4的值是“202.113.44.1”、第六字段F6的值是“CONNECTED”的条目。其结果,找到图3所示的第一条目E1,判断为“具有该TCP会话”。
当在步骤S210中判断为“具有该TCP会话”时,切换确定部24确定为中继网络IF部不能切换为新选择的WAN侧IF部(步骤S215)。对此,当在步骤S210中判断为“没有该TCP会话”时,判断为中继网络IF部能够切换为新选择的WAN侧IF部(步骤S220)。
如图5所示,上述的切换可否确定处理(步骤S115)的结果,当判断为能够进行切换时(步骤S120:“是”),传输控制部22将新选择的WAN侧IF部登记到未图示的路由表中,并将中继网络IF部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新选择的WAN侧IF部(步骤S125)。其结果,在进行个人计算机100与连接在因特网INT的装置之间的通信时,使用新选择的WAN侧IF部(无线WAN-IF部50或移动通信IF部60)。另外,传输控制部22将新选择的WAN侧IF部的IP地址登记到SPI-DB 341和地址转换表342中。
另一方面,步骤S115的结果,当判断为不能进行切换时(步骤S120:“否”),再次执行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其结果,不更新未图示的路由表,而中继网络IF不变,仍然是已选网络接口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是否存在活动的TCP会话”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规定的第二条件。
下面说明上述的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的具体的动作。例如,在无线WAN-IF部50目前被设定为中继网络IF部的状态下,在步骤S 105中选择移动通信IF部60作为新的中继网络IF部(的候选)时,通过切换可否确定处理的步骤S205找到图3所示的第一条目E1的会话。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S215中,判断为不能进行切换,因此中继网络IF部不从无线WAN-IF部50切换到移动通信IF部60,而再次执行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因而,通过图3的第一条目E1的会话执行的应用程序(例如,动态图像的流再现等)不会中断。
另外,在这样的应用程序结束而图3所示的第一条目E1的会话结束的情况下,执行了切换可否确定处理的步骤S205的结果,在SPI-DB 341中没有找到活动的TCP会话,因此执行步骤S220,确定为能够进行切换。其结果,执行步骤S125,使得中继网络IF部切换为移动通信IF部60。此时,上层执行的应用程序结束,因此不会随着中继网络IF部的切换而中断应用程序。另外,通过切换中继网络IF部,使得符合步骤S205中的“规定的条件”的接口部作为中继网络IF部而发挥功能。
如上面说明那样,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10确认是否存在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有效的(状态是“CONNECTED”的)TCP会话即活动的TCP会话,在存在活动的TCP会话的情况下,不将中继网络IF部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到新选择的WAN侧IF部。因而,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10,能够抑制经由网络中继装置10的通信随着中继网络IF部的切换而中断。另外,在不存在活动的TCP会话的情况下,将中继网络IF部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到新选择的WAN侧IF部。因而,能够实现中继网络IF部切换为符合规定的条件的适当的WAN侧IF部。另外,在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10中,反复执行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因此在活动的TCP会话结束后,能够将中继网络IF部切换到满足步骤S105的规定的条件的WAN侧IF部。
B.第二实施例: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的结构的框图。第二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10a在快闪ROM 34具备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这点上,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10不同,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中保存有与由用户预先指定的应用程序(OSI参照模型中的第五层(fifth layer)以上的上层协议)相对应的第四层的端口号。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用户将与用于动态图像的流再现的协议相对应的端口号保存在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具体地说,在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中预先保存有端口号“80”(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端口号“554”(RT SP)以及端口号“3389”(远程桌面)。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中的切换可否确定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第二实施例的切换可否确定处理在执行步骤S205a来代替步骤S205的点上,与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切换可否确定处理不同,其它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切换确定部24参照SPI-DB 341来搜索作为活动的TCP会话、且在这样的会话中所使用的上层的协议是用户指定的规定的协议的会话(步骤S205a)。在SPI-DB 341中的第三字段F3的值与保存在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中的端口号一致的情况下,切换确定部24能够确定为上层的协议是用户指定的规定的协议。因而,例如在已选网络接口部是无线WAN-IF部50的情况下,在SPI-DB 341中搜索是否存在第一字段F1的值是“TCP”、第四字段F4的值是“202.113.44.1”、第六字段F6的值是“CONNECTED”、且第三字段F3的值是“80”、“554”、“3389”中的任一个的条目。其结果,找到图3所示的第一条目E1。
当步骤S205a完成时,执行上述的步骤S210~S220。在第二实施例中,在如果不存在活动的TCP会话则判断为能够进行切换的点(步骤S220)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然而,即使存在活动的TCP会话,而在上层的协议不是用户指定的规定的协议的情况下,也判断为能够进行切换(步骤S220)。其结果,中继网络IF部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到新选择的WAN侧IF部。对此,在具有作为活动的TCP会话、且在这样的会话中使用的上层的协议是用户指定的规定的协议的会话的情况下,无法进行中继网络IF部切换为所选择的WAN侧IF部。因而,例如,用户在个人计算机100中执行利用了HTTP的动态图像的流再现的应用程序时,无法进行中继网络IF部的切换。因此,不中断地执行这样的应用程序。
从该例子还能够理解到,用户通过事先将与想要抑制被中继网络IF部的切换所中断的应用程序相对应的端口号保存到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能够避免随着中继网络IF部的切换而应用程序中断。
这样,即使存在活动的TCP会话,在这样的会话中使用的上层的协议不是由用户指定的协议的情况下,也切换中继网络IF部的原因是认为用户判断出如果是利用这样的协议的应用程序则可以中断。根据这种结构,在第二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10a中,在执行与保存在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中的端口号不同的端口号相对应的应用程序(即,用户判断为可以中断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进行中继网络IF部的切换,由此利用符合规定的条件的适当的WAN侧IF部来进行通信。另一方面,在执行与保存在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中的端口号相对应的应用程序(即,用户判断为不想中断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不执行中继网络IF部的切换,按照用户的意图来抑制应用程序的中断。
具有上面的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10a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10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存在作为活动的TCP会话且将由用户预先指定的协议作为上层的协议而利用的会话的情况下,不执行中继网络IF部的切换,因此能够抑制将由用户指定的协议作为上层的协议而使用的应用程序被中断的情况。除此之外,在存在作为活动的TCP会话且将与由用户预先指定的协议不同的协议作为上层的协议而利用的会话的情况下,执行中继网络IF部的切换,因此能够利用符合规定的条件的适当的WAN侧IF部来进行通信。另外,在第二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10a中,参照保存在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中的端口号,来确定活动的TCP会话是否为能够进行切换的状态的会话,因此,用户能够通过调整保存到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的端口号来控制会话的切换可否的确定。
C.第三实施例:
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例中的切换可否确定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第三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在切换可否判断处理中执行步骤S205b代替步骤S205的点上,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10不同,其它结构(装置结构和切换可否确定处理的其它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作为切换可否确定处理,第三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的切换确定部24首先参照地址转换表342,搜索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TCP会话(步骤S205b),执行上述步骤S210。例如,在步骤S105中新选择的WAN侧IF部是无线WAN-IF部50的情况下,在地址转换表342中搜索是否存在第五字段f5的值是“TCP”的条目。其结果,找到图4所示的第一条目e1和第二条目e2,判断为“具有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TCP会话”。在执行了步骤S210后,根据其判断结果,来执行上述步骤S215或步骤S220。
具有以上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另外,根据地址转换表342中是否存在将“TCP”设定为地址转换表342的第五字段f5的会话来确定是否能够进行切换,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处理来进行这样的确定。因而,能够缩短切换可否确定处理所需的期间,并且能够减轻CPU 20的处理负荷。此外,在第三实施例中,地址转换表342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通信数据库。
此外,从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还能够理解到,能够根据与是否存在经由已经选择为中继网络IF部的WAN侧IF部的有效的TCP会话(TCP会话的有效性)相关的任意的条件,来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中继网络IF部的切换。
D.第四实施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叙述了将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应用于网络中继装置(移动路由器)的例子,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示出将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应用于便携式电话装置的例子。
图10是表示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结构的框图。便携式电话装置600具备无线WAN-IF部650、移动通信IF部660、CPU 620、快闪ROM 632、RAM 631、音频输入输出部641、显示部642以及操作部643。便携式电话装置600能够作为电话机与其它电话机之间进行语音通话,并且能够作为数据通信终端与例如连接在因特网的装置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第四实施例的CPU 620在代替传输处理部21和传输控制部22而作为数据通信控制部621、电话功能部622、显示控制部623、操作控制部624以及应用程序执行部625而发挥功能的点上,与第一实施例的CPU 20不同。
在便携式电话装置600经由网络进行数据通信时,数据通信控制部621控制这样的通信。例如,由便携式电话装置600所执行的应用程序随着便携式电话装置600与经由网络连接的装置之间的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通信而执行TCP、IP的处理。具体地说,例如,按照存储在快闪ROM 632中的未图示的路由表,来进行第三层的数据包的发送、接收。此外,在第四实施例中,数据通信控制部621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通信处理部。
电话功能部622进行用于实现呼叫连接以及呼叫切断、音频编码、噪声消除等电话功能的各种处理。显示控制部623控制显示部642中的图像显示(例如,执行应用程序的结果所获得的WEB画面的显示等)。操作控制部624分析来自操作部643的输入信息,并传递到其它的各功能部621~625。应用程序执行部625按照保存在快闪ROM 632中的应用程序软件来执行应用程序。
此外,第四实施例的CPU 620作为上述各功能部621~625而发挥功能,并且还作为接口选择部626、切换确定部627以及地址转换部628而发挥功能。第四实施例的接口选择部626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的接口选择部23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说明。同样地,第四实施例的切换确定部627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的切换确定部24相同的功能,第四实施例的地址转换部628实现与第一实施例的地址转换部25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说明。
音频输入输出部641具备未图示的话筒和扬声器,根据所输入的音频来生成音频信号、或根据音频信号来进行音频的再现。显示部642显示操作菜单画面、作为应用程序的执行结果而获得的图像、影像。作为显示部642,例如能够采用触摸面板式的液晶显示器。操作部643具备用于调整音量的按钮、用于移动显示在显示部642的光标的位置的按钮等各种操作按钮。
此外,第四实施例的无线WAN-IF部65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无线WAN-IF部50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说明。同样地,移动通信IF部66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通信IF部60相同的功能,RAM 631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RAM 32相同的功能,快闪ROM 632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快闪ROM 34相同的功能,因此省略说明。另外,第四实施例的SPI-DB 633与第一实施例的SPI-DB 341相同、第四实施例的地址转换表634与第一实施例的地址转换表34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11是示意性地表示使用了第四实施例中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通信方式的说明图。图11的通信方式在不具有与通信终端连接一侧的结构的点上,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通信方式不同,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通信方式相同。具体地说,便携式电话装置600不具有终端侧IF部,不进行从与便携式电话装置600不同的通信终端(例如,第一实施例中的个人计算机100)接收的数据(数据包)的中继、发送到其它的通信终端的数据(数据包)的中继。便携式电话装置600自身执行与由第一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100所执行的应用程序相同的应用程序,这样的应用程序随着进行通信,使用作为WAN侧IF部(用于连接网络的接口部)的无线WAN-IF部650或移动通信IF部660中的任一个来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
在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装置600中,能够通过执行后述的使用接口部选择处理,来选择两个WAN侧IF部(无线WAN-IF部650以及移动通信IF部660)中的用于数据包的发送接收的网络接口部(以下称为“使用网络接口部”或“使用网络IF部”),来抑制随着使用网络IF部的切换而通信中断,另外,能够实现使用网络IF部切换为符合规定的条件的适当的WAN侧IF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话装置600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网络通信装置。另外,数据通信控制部621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通信处理部。
图12是表示第四实施例中的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的过程的流程图。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与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执行步骤S105a代替步骤S105、执行步骤S110a代替步骤S110、以及执行步骤S125a代替步骤S125,其它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的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相同。
接口选择部626按照规定的条件选择某一WAN侧IF部(无线WAN-IF部650和移动通信IF部660)作为使用网络IF部(步骤S105a)。规定的条件的详细情况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此外,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步骤S105a中的“使用网络IF部的选择”还能够表述为“使用网络IF部的候选的选择”。
当在步骤S105a中选择使用网络IF部时,切换确定部627判断新选择的WAN侧IF部是否与已选网络接口部(在本实施例中意味着已经被选择为使用网络IF部的WAN侧IF部,更具体地说,目前被设定为使用网络IF部的WAN侧IF部)相同(步骤S110a)。当判断为新选择的WAN侧IF部与已选网络接口部相同时(步骤S110a:“是”),再次执行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10a中判断为新选择的WAN侧IF部与已选网络接口部不同时(步骤S110a:“否”),执行上述步骤S115、S120。
上述切换可否确定处理(步骤S115)的结果,当判断为能够进行切换时(步骤S120:“是”),数据通信控制部621将新选择的WAN侧IF部登记到未图示的路由表中,来将使用网络IF部从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到新选择的WAN侧IF部(步骤S125a)。其结果,在便携式电话装置600与连接在因特网INT的装置(例如,WEB服务器500)之间的通信中,使用新选择的WAN侧IF部(无线WAN-IF部650或移动通信IF部660)。另外,数据通信控制部621将新选择的WAN侧IF部的IP地址登记到SPI-DB 633以及地址转换表634中。
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装置600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中继装置10相同的效果。即,能够抑制随着使用网络IF部的切换而利用了TCP会话的通信中断,另外,能够实现使用网络IF部切换为符合规定的条件的适当的WAN侧IF部。除此之外,在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装置600中反复执行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因此在活动的TCP会话结束之后能够将使用网络IF部切换为满足步骤S105a的规定的条件的WAN侧IF部。
E.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超出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的方式来实施,例如,还能够组合各实施例、或进行如下的变形。
E1.变形例1:
在各实施例中,在切换可否确定处理中,进行了确定为能够进行切换(步骤S215)或确定为不能进行切换(步骤S220)的各处理,但是还能够省略这些处理。例如,能够在第一实施例中,在图6所示的步骤S210中判断为具有该TCP会话的情况下,不执行步骤S215而再次执行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另外,还能够在步骤S210中判断为没有该TCP会话的情况下,执行图5所示的步骤S125。
E2.变形例2:
在各实施例中,在切换可否确定处理中,根据是否存在有效的TCP会话来确定是否能够进行切换,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能够将是否存在有效的UDP会话代替是否存在有效的TCP会话来以此确定是否能够进行切换,或除了是否存在有效的TCP会话之外还根据是否存在有效的UDP会话来确定是否能够进行切换。具体地说,还能够根据是否存在作为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UDP会话且状态是“ASSURED”的会话,来确定是否能够进行切换。即,还能够根据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第四层的会话的有效性,来确定是否能够进行切换。另外,例如,还能够代替TCP、UDP之类的第四层的会话而根据第五层以上的上层会话(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确定是否能够进行切换,或除了第四层的会话之外还根据第五层以上的上层会话(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确定是否能够进行切换。例如,在第四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装置600中,应用程序执行部625能够判断上层的会话的有效性,因此切换确定部627还能够根据上述有效性,来确定是否能够进行切换。即,一般来说,能够根据与经由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相关的任意的条件,来确定是否能够进行中继网络IF部或使用网络IF部的切换。
E3.变形例3:
在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当网络中继装置10、10a的电源接通时,反复执行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另外,在第四实施例中,当便携式电话装置600的电源接通时,反复执行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然而,在本发明中执行这些处理的时间和执行频率不限于此。例如还能够采用如下结构:连续或定期地监视接收信号强度,在接收信号强度变化为规定的程度以上的情况下,执行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和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这样,能够以产生接收信号强度发生变化、WAN侧IF部发生转换之类的对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和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造成影响的任意的事件为触发,执行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和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另外,例如,还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如果是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则每隔规定的期间(例如每隔100毫秒)执行一个循环(步骤S105~S125)而结束。同样地,关于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也能够采用每隔规定的期间执行一个循环(步骤S105a~S125a)而结束的结构。另外,例如,如果是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则也可以以从个人计算机100向因特网INT发送数据并由网络中继装置10、10a接收到包含这样的数据的数据包为契机,来执行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在该结构中,例如,当在第一实施例的切换可否判断处理中确定为不能进行切换时(步骤S215),导致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结束。因此,之后,即使在步骤S205中找到的TCP会话结束,中继网络IF部也不会被切换。因此,例如,在确定为不能进行切换的情况下(步骤S215),也能够定期地参照SPI-DB 341,监视在步骤S205中找到的会话的结束,在检测出会话结束的情况下确定为能够进行切换,执行将中继网络IF部切换为在步骤S105中新选择的WAN侧IF部的处理。同样地,也可以在要从便携式电话装置600向因特网INT发送数据的情况下执行第四实施例的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
E4.变形例4:
在各实施例中,表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网络中继装置(移动路由器装置)和便携式电话装置的例子,但作为应用的装置,不限定于网络中继装置和便携式电话装置。例如,能够在固置型的路由器装置、便携型第三层交换机、固置型的第三层交换机等任意的网络通信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另外,还能够采用将SPI-DB、地址转换表保存在与应用了本发明的网络中继装置不同的其它装置中的结构。例如,能够采用如下结构:与网络中继装置相同的网段内存在防火墙装置,而这样的防火墙装置具备SPI-DB。另外,例如,能够采用如下结构:与网络中继装置相同的网段内存在网关装置,而这样的网关装置具备地址转换表。这样,在采用了与应用了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不同的其它装置具备SPI-DB、地址转换表的结构的情况下,还能够通过在步骤S205、S205a、S205b中对这样的其它装置询问是否存在规定的TCP会话,来搜索TCP会话。另外,在这种结构中,还能够作为包含网络通信装置以及上述其它装置(防火墙装置、网关装置)的网络通信系统而应用本发明。
E5.变形例5:
在第二实施例中,作为切换可否确定处理的在步骤S205a中所使用的“规定的协议”的指定方法,而在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中存储“端口号”,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还能够将表示协议名称的字符串代替“端口号”存储在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中。在该结构中,能够在SPI-DB中设置记录协议名称的字符串的字段,在步骤S205a中,通过将设定在这样的字段中的值与保存在应用程序信息保存部343中的字符串进行比较,来搜索TCP会话。即,一般能够将记录了能够确定在逻辑连接中所使用的协议的任意的信息的SPI-DB采用为本发明的网络通信装置中的通信数据库。
E6.变形例6:
在第二实施例中,由用户指定的协议是HTTP、RTSP以及远程桌面,但是还能够代替这些、或除了这些之外,例如采用MMS(Microsoft Media Server Protocol:微软媒体服务器协议)、RTMP(Real Time Messaging Protocol:实时消息协议)等、用于动态图像流的再现(影像和音频的分发)的任意的协议。另外,能够代替用于动态图像流的再现的协议,或除此之外,采用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送协议)、BirTorrent等文件传输用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送协议)等实现任意的应用程序的协议。特别是,通过由用户指定第四层的会话的切断有可能带来服务中断等对于用户来说重大的不利的协议(应用程序),能够抑制这些协议执行过程中的会话的切断,能够避免这样的不利。
E7.变形例7:
在各实施例中,作为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的一个过程,将中继网络IF部切换为新选择的WAN侧IF部(步骤S125),但还能够将这样的步骤从中继网络接口部切换处理中省略,来作为其它处理执行。例如,在中继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中,还能够采用如下结构:保留进行确定用作中继网络IF部的WAN侧IF部、确定是否能够进行切换的结果,实际切换到所确定的WAN侧IF部的处理在满足了更多的条件的情况下执行。此外,关于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也同样能够将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切换步骤作为与使用网络接口部选择处理不同的处理而执行。
E8.变形例8:
各实施例中的网络中继装置10、10a以及便携式电话装置600的结构不过是一个例子,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各实施例中,无线LAN-IF部40、无线WAN-IF部50、650不限于符合IEEE802.11a/b/g/n的无线LAN,也可以设为通过将来可能普遍使用的无线LAN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接口。另外,移动通信IF部60、660不限于符合3G/HSPA的移动通信,例如也可以是通过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下一代移动WiMAX(IEEE802.16m)、下一代PHS(XGP:eXtended GlobalPlatform:扩展全球平台)之类的将来普遍可能使用的移动通信来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接口。
另外,网络中继装置10、10a通过使用了无线LAN-IF部40的无线连接来实现与个人计算机100的连接,但也能够代替无线连接而通过有线连接来实现。在该结构中,在网络中继装置10、10a中设置有线连接用的网络接口部,由网络线缆连接这样的网络接口部和个人计算机100。此外,作为有线连接用的网络接口部,例如,能够采用遵循IEEE802.3ab、IEEE802.3au等的网络接口部。同样地,作为WAN侧IF部,还能够设置有线连接用的网络接口部代替无线WAN-IF部50和移动通信IF部60,或者除无线WAN-IF部50和移动通信IF部60之外还设置有线连接用的网络接口部。
另外,在各实施例中,WAN侧IF部的数量是无线WAN-IF部50、650以及移动通信IF部60、660这两个,但是也能够采用设为三个以上的结构。在该结构中,还能够采用具备多个相同种类的网络接口部的结构。
另外,在各实施例中,既可以将通过硬件实现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为软件,相反地,也可以将通过软件实现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为硬件。另外,在本发明的功能的一部分或全部由软件实现的情况下,该软件(计算机程序)能够以保存在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中的形式进行提供。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不限于如软盘、CD-ROM那样的便携型的记录介质,还包含各种RAM、ROM等计算机内的内部存储装置、硬盘等固定在计算机中的外部存储装置。即,“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具有包含并非临时而是固定存储数据的任意的记录介质的广泛的意义。

Claims (14)

1.一种网络通信装置,具备:
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其与互不相同的网络相连接,执行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
通信处理部,其利用上述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中的任一个来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
接口选择部,其根据规定的第一条件选择一个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作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该使用网络接口部是用于上述通信处理部发送接收数据包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以及
切换确定部,当与当前的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即已选网络接口部不同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时,该切换确定部根据与经由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相关的规定的第二条件,来确定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是否能够从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确定部参照记录了能够确定上述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的信息的通信数据库,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有效的情况下确定为不能进行上述切换,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无效的情况下确定为能够进行上述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确定部参照记录了能够确定上述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的信息以及能够确定在上述逻辑连接中使用的协议的信息的通信数据库,
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有效且在上述逻辑连接中使用的协议是规定的协议的情况下,确定为不能进行上述切换,
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有效且在上述逻辑连接中使用的协议不是上述规定的协议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无效的情况下,确定为能够进行上述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协议是用于分发影像和音频的协议。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确定部在确定为不能进行上述切换后,通过参照上述通信数据库来监视上述逻辑连接的有效性,在上述逻辑连接变为无效的情况下确定为能够进行上述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逻辑连接是使用TCP即传输控制协议作为OSI参照模型即开放系统互联参照模型中的第四层的协议的会话。
7.一种网络通信装置,具备:
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其与互不相同的网络相连接,执行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
通信处理部,其利用上述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中的任一个来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以及
接口选择部,其根据规定的条件选择一个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作为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该使用网络接口部是用于上述通信处理部发送接收数据包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
其中,当与当前的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即已选网络接口部不同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时,在经由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为有效的情况下,上述通信处理部不将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从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而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无效的情况下,上述通信处理部将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从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来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网络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第二网络接口部,该第二网络接口部与通信终端之间进行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
上述通信处理部在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与上述第二网络接口部之间进行数据包的中继,
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是与上述第二网络接口部之间通过上述通信处理部进行数据包的中继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
9.一种使用网络接口部的选择方法,用于在具有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并利用上述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中的任一个来进行数据包的发送接收的网络通信装置中选择使用网络接口部,其中,该多个第一网络接口部与互不相同的网络相连接,执行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该使用网络接口部是用于发送接收数据包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规定的第一条件选择一个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作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以及
确定步骤,当与当前的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即已选网络接口部不同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时,根据与经由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的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相关的规定的第二条件,来确定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是否能够从上述已选网络接口部切换为被新选择为上述使用网络接口部的候选的上述第一网络接口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确定步骤包括如下步骤:参照记录了能够确定上述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的信息的通信数据库,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有效的情况下确定为不能进行上述切换,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无效的情况下确定为能够进行上述切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确定步骤中,参照记录了能够确定上述逻辑连接的有效性的信息以及能够确定在上述逻辑连接中使用的协议的信息的通信数据库,
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有效且在上述逻辑连接中使用的协议是规定的协议的情况下,确定为不能进行上述切换,
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有效且在上述逻辑连接中使用的协议不是上述规定的协议的情况下,或者,在上述逻辑连接为无效的情况下,确定为能够进行上述切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规定的协议是用于分发影像和音频的协议。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确定步骤中,在确定为不能进行上述切换后,通过参照上述通信数据库来监视上述逻辑连接的有效性,在上述逻辑连接变为无效的情况下确定为能够进行上述切换。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逻辑连接是使用TCP即传输控制协议作为OSI参照模型即开放系统互联参照模型中的第四层的协议的会话。
CN201210434028.7A 2011-11-02 2012-11-02 网络通信装置、使用网络接口部的选择方法 Active CN1030957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0859 2011-11-02
JP2011240859A JP5786653B2 (ja) 2011-11-02 2011-11-02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使用ネットワークインターフェイス部を選択する方法、パケットの送受信を行う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95797A true CN103095797A (zh) 2013-05-08
CN103095797B CN103095797B (zh) 2016-05-04

Family

ID=48172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4028.7A Active CN103095797B (zh) 2011-11-02 2012-11-02 网络通信装置、使用网络接口部的选择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07794A1 (zh)
JP (1) JP5786653B2 (zh)
CN (1) CN1030957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80534B2 (en) 2012-06-07 2016-06-28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power efficient network interface
CN103795632B (zh) * 2012-10-31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报文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US9693276B1 (en) 2013-11-25 2017-06-27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network connection selection
JP2015162742A (ja) * 2014-02-26 2015-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ネットワーク間中継機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765474B1 (ja) * 2014-09-24 2015-08-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6631017B2 (ja) * 2015-03-06 2020-01-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端末装置の接続方法、端末装置の接続プログラム
JP6311636B2 (ja) 2015-03-31 2018-04-18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中継方法
JP6863376B2 (ja) * 2016-05-24 2021-04-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中継装置、予備中継装置、管理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8174404A (ja) * 2017-03-31 2018-11-08 西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858411B2 (ja) * 2018-09-27 2021-04-14 サイレック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中継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4084329A (ja) * 2022-12-13 2024-06-25 株式会社Mayaネッ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マルチプロトコル・マルチレイヤ対応中継装置、マルチプロトコル・マルチレイヤ対応中継プログラム、及びマルチプロトコル・マルチレイヤ対応中継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30457A1 (en) * 2005-12-02 2007-06-07 Kamat Sanjay 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cure remote access to enterprise networks
US20070286119A1 (en) * 2006-06-07 2007-12-13 Gavin Horn Handoff of an access terminal at the network layer in an access network
CN101160837A (zh) * 2005-04-14 2008-04-09 鲍米勒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允许中断和去耦的通信网络、数据路径切换装置和相应的方法
CN101420714A (zh) * 2007-10-26 2009-04-29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对从通信网络中的元件收集关键性能指示器进行调度的方法
CN101494593A (zh) * 2008-01-25 2009-07-29 上海摩波彼克半导体有限公司 无线网状网络实现最优化联合连接允许和路由控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9353A (en) * 1993-11-24 1997-12-16 Ericsson Ge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Extended trunked RF communications systems networking
US7408919B1 (en) * 2000-05-09 2008-08-05 Infointeractive Internet based telephone line
US7190687B1 (en) * 2000-01-04 2007-03-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point-to-point protocol (PPP) instances from a packet data services network
US7599323B2 (en) * 2002-10-17 2009-10-06 Alcatel-Lucent Usa Inc. Multi-interface mobility client
CN101014958A (zh) * 2004-07-09 2007-08-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管理用户认证和服务授权以获得单次登录来接入多个网络接口的系统和方法
JP2007088857A (ja) * 2005-09-22 2007-04-05 Denso Corp 通信制御装置
US8064391B2 (en) * 2006-08-22 2011-11-22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optimizing network performance to a wireless device
US7894351B2 (en) * 2006-11-20 2011-02-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ction of link status in blade systems
JP4527162B2 (ja) * 2008-07-11 2010-08-18 エヌ・ティ・ティ・ブロードバンドプラットフォーム株式会社 無線中継装置
WO2011027405A1 (ja) * 2009-09-04 2011-03-10 株式会社 東芝 通信装置
US8254261B2 (en) * 2009-10-16 2012-08-28 Oracle Americ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ra-host communication
US20110125979A1 (en) * 2009-11-25 2011-05-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igrating Logical Partitions
FR2966996A1 (fr) * 2010-10-27 2012-05-04 France Telecom Traitement de donnees pour la gestion de la mise en veille
US9014023B2 (en) * 2011-09-15 2015-04-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bile network services in a mobile data network
JP5899815B2 (ja) * 2011-11-02 2016-04-06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可搬型ネットワーク通信装置、使用ネットワークインターフェイス部の選択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0837A (zh) * 2005-04-14 2008-04-09 鲍米勒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允许中断和去耦的通信网络、数据路径切换装置和相应的方法
US20070130457A1 (en) * 2005-12-02 2007-06-07 Kamat Sanjay 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cure remote access to enterprise networks
US20070286119A1 (en) * 2006-06-07 2007-12-13 Gavin Horn Handoff of an access terminal at the network layer in an access network
CN101420714A (zh) * 2007-10-26 2009-04-29 摩托罗拉公司 用于对从通信网络中的元件收集关键性能指示器进行调度的方法
CN101494593A (zh) * 2008-01-25 2009-07-29 上海摩波彼克半导体有限公司 无线网状网络实现最优化联合连接允许和路由控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86653B2 (ja) 2015-09-30
US20130107794A1 (en) 2013-05-02
CN103095797B (zh) 2016-05-04
JP2013098819A (ja) 2013-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5797A (zh) 网络通信装置、使用网络接口部的选择方法
CN101322432B (zh) 使用单个无线网络适配器在多个无线网络之间无缝漫游的方法
JP4462042B2 (ja) ルータ選択方法、ホームエージェント装置、移動ルータ、および移動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EP257805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network interface preference policy
US20050037751A1 (en) Wireless gateway
US10051607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1665830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ing private network features to a public network
US9832650B2 (en) Dynamic WLAN connections
US88053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un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P167645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ling ip layer mobility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02984785B (zh) 通过多个网络发送数据
US853270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network service
JP2008219150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移動端末
JP5435239B2 (ja) 無線端末装置、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方法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53334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通信方法
JP2009049508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ネットワーク選択方法
WO2019160693A1 (en) Local routing of media streams
JP5000355B2 (ja) 無線通信端末、制御方法
CN105075342A (zh) 用于分配负载的方法和装置
JP5618927B2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Abrey Multiple interface management and flow mobility i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JP2009290290A (ja) Ip電話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とip電話識別情報登録方法
JP2005175606A (ja) 中継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データ通信プログラム
US20110038366A1 (en) Switching data streams between core networks
Efstathiou et al. The peer-to-peer wireless network confederation scheme protocol, algorithms, and ser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Aichi

Applicant after: Buffalo Inc.

Address before: Aichi

Applicant before: Babbilu Inc.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