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2432B - 使用单个无线网络适配器在多个无线网络之间无缝漫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单个无线网络适配器在多个无线网络之间无缝漫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2432B
CN101322432B CN200780000466XA CN200780000466A CN101322432B CN 101322432 B CN101322432 B CN 101322432B CN 200780000466X A CN200780000466X A CN 200780000466XA CN 200780000466 A CN200780000466 A CN 200780000466A CN 101322432 B CN101322432 B CN 1013224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wireless network
network access
wireles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04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2432A (zh
Inventor
胡伟强
卢敦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STRI
Original Assignee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S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STRI filed Critical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ASTRI
Publication of CN101322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2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2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24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的是一种使用单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在相同或不同无线网络上的接入点之间漫游的方法。设备将与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建立连接,同时仍然与第一无线网络接入点连接,从而此设备可以同时与这两个无线接入点进行通信。在连接第二无线接入点期间和之后,使用一个切换策略,至少部分地根据要发送给每个网络接入点的数据信息包数目,在第一和第二接入点之间进行切换,保持与另一部网络设备的实时IP数据转移,通过这两个接入点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包。本方法也确定何时漫游、扫描候补的无线网络接入点用于连接,并根据选择标准来选择最佳接入点用于漫游。

Description

使用单个无线网络适配器在多个无线网络之间无缝漫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单个无线网络适配器在多个无线网络和/或网络接入点之间无缝漫游的方法。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的这种方法,当正在多个无线网络和/或网络接入点之间漫游时,可以无缝地保持实时IP数据传输,例如在IP电话服务上。
背景技术
IP网上语音(VoIP)是一种允许通过传统互联网连接进行电话通话的方法。在VoIP系统里,与另一方建立通话,并使用实时传输协议,将通话信息作为离散数据信息包在互联网上传送。许多基于互联网的IP电话服务提供商已经建立了各自的服务,诸如SIPphone、VONAGE和Skype,且这种服务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语音通信方式,正越来越受欢迎。最初,通话是在硬线连接到互联网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但是,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和应用,以及遍及居屋、办公室、集会地点和城市的无线网络“热点”的激增,无线IP电话的使用正越来越受欢迎。现在,许多大制造商包括Cisco、Hitachi、Motorola等,正在生产无线IP电话。
无线IP电话服务的一个不足是:典型的无线网络接入点(APs)具有很短的射程范围。如果无线IP电话的用户想在通话期间移动任何距离,将要求电话漫游到连接相同或不同无线网络的邻近接入点。在漫游期间,无线IP电话必须同时连接两个接入点以保持在原接入点上的通话,同时验证新接入点,并开始转移通话到在新无线网络上的新IP地址和端口。
迄今,IEEE 802.11组织致力于在属于相同扩展服务集标识符(ESSID)和相同子网(如802.11k和802.11r)的接入点之间缩短切换时间。但是,还没有一个良好的机制用于在属于不同ESSID和/或不同子网的接入点之间的漫游。正在发展的802.11u标准提供一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但需要升级所有连网的设备,且对不相交的网络并不适用。其它的解决方案需要在主干网上进行整合,如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中继或其它上下文转移机制,但这种整合在实际配置情况下经常不够理想。因此,客户端解决方案是很令人期待的。一种可能的客户端解决方案是在无线IP电话内使用两个无线网络适配器。在漫游期间,无线IP电话使用第二个无线网络适配器,在切换到新网络之前设定和连接到目标漫游网络。一旦新网络准备好了,无线IP电话能够开始转移通话到在新无线网络上的新IP地址和端口。将两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包含到一个手持式无线设备里是有问题的,理由多种多样,包括设备大小、功率消耗、以及最重要的材料(BOM)成本和开销。
在最近几年里,允许使用单个无线接口适配器访问多个无线网络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由于传统无线网络是为商业应用或一般网络冲浪而设计,而这两者都不是典型的实时应用,当前使用单个无线适配器在多个网络之间漫游的方法并不适用于IP电话。
Ranveer Chandra,Paramvir Bahl和Pradeep Bahl在Multinet里提出了这样一个系统:Connecting to Multiple IEEE 802.11Network Usinga Single Wireless Adapter,IEEE Infocom 2004(“使用单个网络适配器连接到多个IEEE 802.11网络”,这篇论文的拷贝可在http://research.microsoft.com/~bahl/MS_Projects/-MultiNet/infocom.pdf或http://www.ieee-infocom.org/2004/Papers/18_3.pdf上查询到)以及美国专利申请出版刊物2004/0218580和2005/0063328,在此,它们的公布通过引用被结合到本文中。在Chandra等提出的系统里,通过将一个虚拟无线局域网驱动程序嵌入到在应用层、传输层(或主机层)和数据层、物理层(或媒体层)之间的网络堆栈里,得到虚拟网络接口。应用层和传输层观察到多个激活网络接口,而数据层和物理层仅观察到一个激活网络接口。但是,在接入点之间的每次切换上,伴随着认证/连接请求和响应的传输和接收,导致在许多商业接入点上(但不是所有的接入点)排队的信息包被丢弃。Chandra等的解决方案也伴随着扫描(探查请求和应答)而导致大量延迟。
发明内容
相应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单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用于实时通信环境里的无线漫游、在多个无线网络之间进行无缝漫游的方法。
如前所述,此处披露的一种使用单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在多个无线局域网(WLANs)之间无缝漫游的方法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其不是完全穷尽的,也不是意在限制附加权利要求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应性的信道扫描方案,通过在与连接接入点相同信道上的信标,使用被动式扫描以寻回信号强度,而不会影响数据传输。使用一个阈值信号强度来触发一个主动扫描体制,其中无线信道在数据传输期之间被分别探查,且结果被存储在一个漫游目标候选列表里。
在这个漫游目标候选列表内,每个网络接口对应一个具有漫游目标候选列表的信道,而不是对应每个需要接口的漫游目标。如果有多于一个潜在的漫游候选时,这样可以减少所需接口的数目。
在无缝漫游移交中使用一个动态抖动缓冲,其中当移交过程启动时,抖动缓冲大小被提高到进行漫游要求的最小值,且媒体回放被小心调整到一个较慢速率,以至于人们不会觉察到。在移交过程完成之后,抖动缓冲大小恢复到原来的大小,且媒体回放在返回到正常速率之前,周期性地被小心调整到一个较快速率,以至于人们不会觉察到。
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之间的切换方案,包括使用周期性省电模式轮询(PS-Poll)信息、根据一个网络权重在网络之间切换,本发明管理仅具有一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的两个网络接口,其中,物理接口在一个虚拟接口上比在另一个虚拟接口上花费更多时间,以说明在这两个接口上不同等级的通信量和/或基于在被缓冲的信息包和消耗在特定虚拟接口上的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网络之间切换。
从以下的描述和权利要求,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会变得更加明白。
附图说明
通过实例并参考附图,现在描述本发明的典型方式,其中:
图1是一个本发明实施的典型环境示意图,
图2是一个执行本发明的典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一个在典型方法上基本信息包流经网络的示意图,
图4是一个使用单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推动多个虚拟网络接口的网络驱动程序的示意图,
图5是一个对可用无线网络接入点主动扫描无线网络信道的方案的示意图,
图6是一个在典型方法上信息包流经网络的详细示意图,
图7是一个使用单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对两个虚拟网络接口进行时间共享安排的示意图,
图8是一个在典型方法上的信息包延迟的示意图,和
图9是一个在这个典型方法中当实施SIP B2BUA服务器用于防火墙或NAT穿越时,基本信息包流经网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单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在多个无线局域网(WLANs)之间无缝漫游的方法。在说明书里,术语如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网络适配器、Wi-Fi适配器等,是指被用来将计算机或手持设备连接到网络(依照环境要求或是有线的或是无线的)的插件或内置硬件。
本发明将被描述为用于一部便携式设备里的允许无线连接到基于互联网的IP电话服务。这种设备可以是一部允许连接到互联网的无线IP电话,而无需计算机、或在无线便携式计算机上或其它设备如个人数字助理(PDA)上运行的软电话(soft-phone)软件。IP电话服务使用实时互联网协议如实时传输协议(RTP),在不同位置上的IP电话或软电话用户之间、或从一台基于互联网的IP电话或软电话到通过网关连接到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的电话,传输离散信息包的音频或其它多媒体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可以用于需要准同步地连接到多个无线局域网(WLANs)或需要在无线局域网(WLANs)之间漫游的其它设备或计算机系统,通过互联网与另一部分网络的另一部设备或计算机保持实时连接。
根据IEEE802.11标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同样描述用于无线环境里,通常为Wi-Fi网络,并使用标准里提供的功能。但是,这并不是意在限制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或功能。还有许多其它的无线网络标准如蓝牙(Bluetooth)、无线1394、高性能无线局域网(Hiperlan)、Hiperlan/2、智能家居无线射频(HomeRF)、OpenAir等。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也将理解:类似的功能在现在或将来是可得到的,或能够被应用在目前或将来的无线网络标准里。可以设想,例如随着语音网络协议(VoIP)多媒体通信服务的普及上升,无线网络标准可以被修改或被开发以迎合实时通信系统的漫游要求。
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使用会话启动协议(SIP)和实时传输协议(RTP)用于IP网上语音(VoIP),并同样使用此标准提供的功能。这并不是意在限制本发明的使用范围或功能。类似的功能在媒介网关控制协议(H.323)和其它实时IP标准里也是有的。而且,可以设想,随着IP网上语音(VoIP)多媒体通信的普及上升,会有能够实现本发明的其它实时协议。
在本发明的所述典型实施例中,将讨论和使用来自IEEE 802.11和会话启动协议(SIP)的功能和过程。应该理解的是,这些是建成完好的公共标准和完整知识,这些标准提供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范围之内。因此,任何IEEE 802.11和SIP方法的详细描述都不是必需的,在此将不会提供。
图1显示一个实施本发明的典型环境的示意图。系统组成包括但不限定于一部允许Wi-Fi的IP电话100、连接到互联网130的两个无线局域网(WLANs)110和120,和一个IP电话服务提供商140。互联网电话服务提供商140使用SIP协议,并包括SIP代理服务器、重新定向服务器和/或背对背用户代理(B2BUA)服务器作为必需品。第一无线局域网110有两个无线接入点111和112,它们共享第一无线局域网110的相同扩展服务集标识符(ESSID)。第二无线局域网120有一个接入点121,其具有第二无线局域网120的扩展服务集标识符(ESSID)。IP电话100有一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与无线局域网110和120进行通信。无线局域网110和无线局域网120可能是不相交的网络,但也可能是公共或私有广域网(WAN)的一部分。IP电话100有一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与无线局域网110和120进行通信。
在图1的典型环境里,IP电话100与无线局域网110的接入点111相连,并发起一个SIP启动的VoIP呼叫到另一个IP电话用户150。正如已知的,通过IP电话服务提供商140的SIP代理和/或重新定向服务器建立通话,在两个IP电话100和150的用户代理(UAs)之间建立实时RTP信息流。如果无线IP电话100用户移动穿过典型环境从位置A到位置B,IP电话100必须改变无线局域网连接点,比方说从第一无线局域网110的第一接入点111到第二接入点112、然后到第二无线局域网120的接入点121。本发明提供在接入点之间的无缝漫游,完全不被用户觉察。本发明是使用单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来达到的无缝漫游的,其中软件程序、驱动程序、目标程序和组件全部集成到IP电话100中。软件程序、驱动程序、目标程序和组件使IP电话100能够确定什么时候在接入点连接之间漫游,什么时候在其附近扫描接入点信号,什么时候确定一个合适的漫游候选接入点/无线局域网,什么时候动态地调整电话抖动缓冲大小和回放以保持在漫游期间的流畅回放,什么时候使用单个无线网络接口动态地创建和管理多个虚拟网络接口用于准同步地连接多个接入点,和什么时候通过新接入点重新定向互联网通话(即RTP信息流)。
图2显示在实施本发明漫游IP电话100时由软件程序、驱动程序、目标程序和组件执行的详细步骤。在初始步骤200上,IP电话100监控当前连接的接入点111的信号强度。大多数Wi-Fi适配器通过信标允许被动获取一个相连接入点的信号强度,同时保持与这个接入点的主动数据传输。当接入点111的信号强度降低到某一阈值之下时,在示例实施例内这个阈值是-80分贝毫瓦(dBm),IP电话100进入扫描步骤205,扫描环境以找到目标漫游网络接入点。在IP电话100的范围内,IP电话100建立一个目标漫游接入点的漫游列表。在示例环境中,目标漫游接入点是无线局域网110的接入点112和无线局域网120的接入点121。
IEEE 802.11标准仅覆盖单个无线局域网网络。与属于相同网络的两个接入点连接一个客户机(如IP电话100)是违反IEEE标准的,因为,例如,不清楚来自网络并以客户机为目标的信息包是否应该通过第一接入点还是第二接入点。示例环境里的接入点111和112属于相同网络,所以依照本发明IP电话100不能同时连接到这两个接入点111和112进行无缝漫游。因此,下一个步骤210是检查漫游列表里的所有接入点,确定它们是否和当前连接的接入点属于相同无线局域网。一种方法是使用IEEE802.11i预认证,其中IP电话100通过当前连接的接入点发送一个预认证请求给漫游列表里的每个接入点(本实例中是接入点112和接入点121)。只有属于相同网络或子网的接入点,在此实例的是接入点112,将听到预认证请求并响应。如果没有接收到对预认证的响应,就假设接入点处在不同的网络或子网上,是可以漫游到此接入点的。通常,确定漫游列表里的接入点能否可行,可以发送任何普通信息包到那个接入点,只要此信息包(1)以目前连接的接入点作为其直接目的地,(2)以漫游列表里被检查的接入点作为其最终目的地,和(3)被检查的接入点将通过当前连接的接入点返回一些响应给IP电话100。
发明人认为在一个相同网络的不同子网上同时连接两个接入点并不违反IEEE标准。例如,一接入点可以在第一子网10.1.2.xxx上,第二接入点可以在相同网络的第二子网10.8.132.xxx上。在这两个子网之间的路由发生在第3层路由层,而不是第2层交换层,从而在IEEE802.11下这两个子网在概念上能够被看作两个独立的网络。为了便于当前的说明,尽管假设接入点111和112处于相同子网内。
决定漫游到哪一个接入点可以根据固定的或适应性的标准,如接入点的信号强度、信号强度的改变比率(IP电话100移动速度的指标)、存储在IP电话存储器内的首选接入点/无线局域网的列表(如BSSID或ESSID)、或在接入点或无线局域网上的通信量。在示范的实施例中,决定(漫游到哪一个接入点)是根据最高信号强度来定的,优先选择高于阈值-80dBm、与当前接入点具有相同网络或子网的接入点。因此,在此实例中,如果在相同无线局域网上的接入点112具有一个大于-80dBm的信号强度,该接入点112将拥有漫游优先选择。在此实例中,同时连接到接入点111和112将违反IEEE802.11,但这也不是必需的。IEEE802.11i标准提供属于相同扩展服务集标识符(ESSID)和相同子网的接入点之间的切换。使用这些协议,一旦完成预认证,IP电话100就简单地切换通信到接入点112(步骤215)。当检查接入点是否在相同无线局域网或子网上时,可以在步骤210执行预认证。由于接入点112的预认证是在连接接入点111时完成的,实时数据转移实质上不会受到切换影响。
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的无缝漫游,假设接入点111和接入点112的信号强度都低于-80dBm,因此,漫游必须发生在不同无线局域网上的接入点111和接入点121之间。在漫游过程期间,IP电话100将让原来的接入点111周期性地缓冲包含通话音频内容的RTP数据信息包,这在其后将是显然的。为了调节信息包传递延迟不被用户觉察,第一个漫游步骤220是动态地提高回放抖动缓冲的大小到其最大值,并微小地放慢音频回放,以至于在正常聆听时通常不会觉察到。当RTP信息包正被接入点缓冲且还未接收到时,允许电话100缓冲额外的音频信息用于回放。
转到步骤230,本发明提供在电话里创建虚拟网络接口,与当前接入点111和目标接入点121同时连接。本发明在前述Chandra等提出的方法上作出一个变化。Chandra等使用内置到网络堆栈里的虚拟驱动程序来模拟多个网络接口。但是,在网络之间每次切换都伴随着认证/连接请求和响应的发送和接收。所以,Chandra等提出的系统不是与多个接入点同时连接。而且,发明人测试了许多接入点,并发现一旦收到来自一个无线节点的认证/连接请求,大多数(接入点)会丢弃先前为此节点缓冲的信息包。本发明会使用在接入点上的信息包缓冲,因此,在本发明中,当在接入点之间反复切换时,并不使用认证/连接请求。
参考图4,申请人的方法使用虚拟驱动程序410和420,它们位于专有驱动程序430的上部,是由网络适配器440的制造商/供应商提供的。虚拟驱动程序410和420充当一个在应用层和传输层和专有驱动程序430之间的接口,以模拟多个激活网络接口441和442。对每个虚拟接口441和442,保持一个每个接入点和其状态的列表。为了在接入点之间进行切换,虚拟驱动程序410和420在专有驱动程序430上转换状态,因此,网络接口适配器440被转换到期望接入点的状态,而不需要发送任何认证/连接请求。
在建立多个网络接口之后,现移到下面的步骤240-270,与新接入点121连接,验证应用在接入点上的任何安全系统(如Wi-Fi保护接入(WPA)),获取接口的IP地址、并触发STUN或TURN服务器请求以获得一个公共IP地址,用于网络地址转换(NAT)或路由穿越(如果需要的话)。这些步骤在本领域内都是众所周知的,在此不需要提供详情。
在步骤280,本发明提供IP电话100启动重新定向RTP信息流到在第二无线局域网上的新IP地址。在所示实施例中,通过发送一个SIP重新邀请(re-INVITE)信息就可以做到。SIP协议允许在当前通话流期间发送一个“邀请”(INVITE)信息以修改对白和通话流参数。在现有通话内发送的一个INVITE请求可以被看作一个re-INVITE。在另一方的用户代理(UA)接收到re-INVITE之后,处理以后的RTP信息包的确认信息将被发送到包含在re-INVITE信息里的新IP地址。当通过新虚拟网络接口接收RTP信息包时,步骤290是与旧接入点111断开并删除其网络接口。本发明提供的最后步骤231是微小地加速音频回放,以至于正常聆听时通常不会觉察到。这样将清空抖动缓冲,然后可以还原到其标定的运作大小。
以上方法的基本数据信息包流程如图3所示。在会话启动协议(SIP)环境里,从IP电话100呼叫另一个IP电话用户150。IP电话应用程序发送一个INVITE信息310,通过在140里的SIP代理或重新定向服务器路由到另一方150的用户代理(UA)。为了简化,SIP代理和/或重新定向服务器未在图3中显示。另一方的用户代理(UA)150回应一个2000K信息311,然后IP电话100确认,发送一个确认信息312。通话RTP信息流320就建立了。当决定漫游到另一个无线局域网时,在电话100的网络堆栈内创建一个新虚拟网络接口442。使用这个新接口442,信息包340在已知方式上被发送/接收,来连结和认证IEEE802.11的新接入点121,并在无线局域网120上获得一个IP地址。一旦建立了新网络连接,从原来接口441发送一个re-INVITE信息350到另一个用户代理150。此re-INVITE信息350包括一个联系头,有新IP地址、指示新IP地址的SDP(会话描述协议)、和聆听漫游之后RTP信息包的端口。在收到re-INVITE信息350之后,用户代理150和IP电话100交换2000K和确认信息351和352。IP电话100在原来接口441和新接口442之间周期性地切换,并聆听到那个地址的第一个RTP信息包353。在接收到信息包之后,原来的网络接口441变成无效的360,通话RTP信息流354继续通过新网络接口442。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某些特征。以下讨论的实质是提供在两个接入点和/或无线局域网之间无缝漫游的标准。有两个度量能够被用来作为无缝漫游得如何的指标。它们是运行过程期间丢失的RTP信息包数目和由运行过程引起的抖动延迟量。发明人设立的目标值是最多1到2个信息包丢失,60ms到120ms的抖动延迟。
大多数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具有的自动扫描功效和方法不是意在解决无缝漫游问题,而是意在扫描和漫游移动设备从一个接入点到另一个接入点以简单保持传输控制协议(TCP)连接。并没有考虑实时通信。根据如IEEE802.11规定的配置,扫描方法的延迟能够从500ms到高达3到5秒。延迟由一些因素产生,包括每个接入点的连接和认证过程(通常大约在3ms到5ms)、在每次探查前的准备时间(可以高达200ms)、和每次信道被探查的累计时间。例如,如果探查延迟是50ms,在所有11个信道被探查之前和之后的准备时间是100ms,于是延迟将是100+(50*11)+5+100=755ms。这将会导致一个无法接受的巨大抖动缓冲或丢失信息包的数目以及可能在音频回放内有一个可觉察到的中断。
一种扫描无线网络的方法是在数据传输期之间布置一系列的短的离散探查。此方案在图5中说明。每个信道被分别探查,在探查之间具有数据信息包的正常传输和接收。在每次离散探查期间,在所选择的信道1,6,11,…,n上发出探查请求500,501,502,503。在那个信道上听到探查请求的所有接入点,不管是BSSID)/ESSID,都应该发送一个探查响应,由此获得它们的信号强度和识别信息。在发送探查之后,无线适配器在被探查的信道上聆听一段简短时间510,511,512,比方说对任一探查响应都是50ms。然后,电话转换到正常传输/接收模式520,521,522一段简短时间,比方说是100ms,然后再在另一个信道上发出下一个探查请求。在每次探查请求之后,有关响应接入点的信息被输入到一个漫游列表里。
参考图4,通过被内置在应用传输层和数据物理媒体层之间的网络堆栈里的虚拟无线局域网驱动程序410和420,实现多个准同步网络连接。虚拟无线局域网驱动程序410和420模拟多个虚拟无线网络接口441和442。应用层400里的模块,如用户代理(SIP用户代理)、电话应用程序,以及会话和传输模块,总是观察到多个激活网络接口441和442,而数据和物理层每次仅观察到一个激活网络。这个技术被描述成允许准同步网络连接,由于实际上每次仅可能有一个物理连接,但它是由虚拟驱动程序410和420以及本发明的其它模块操作,以出现在上层网络层的同步网络连接。
通过由设备制造商提供的专有驱动程序430,仍然可以实现与网络接口适配器440的真实通信。专有驱动程序430充当一个虚拟驱动程序410和420的从属装置。虚拟驱动程序410和420保持接入点和无线局域网的连接参数,如BSSID、ESSID、信道、有线等效加密(WEP)密钥、Wi-Fi保护接入(WPA)密钥、WPA信息元素、IP地址等,用于每个虚拟网络接口441和442。这些连接参数被转换到专有驱动程序430,从而其连接参数与当前激活虚拟网络接口的连接参数相吻合。在接入点/无线局域网之间转换时,没有认证/连接请求和响应被发送。
虚拟无线局域网驱动程序410和420也负责缓冲由用户代理和其它应用程序透过非激活虚拟网络接口发送的信息包。当网络接口被激活时,将首先发送被缓冲的信息包。对一个非激活网络接口,进来信息包的缓冲在接入点上进行。使用IEEE802.11标准省电模式指示接入点为无线设备缓冲信息包,此步骤得以实现。开启IEEE802.11标准省电模式,所有输出的信息包将具有一个标志,显示电话100网络适配器正处在睡眠。如果没有数据信息包被用户代理或其它电话应用程序发送,虚拟驱动程序将发送一个空包,从而接入点知道电话100将要睡眠。当然,电话100不会睡眠,而是将连接到另一个相连的接入点。根据即将发送的被缓冲的输出信息包的数目,以及使用IEEE802.11里的省电模式轮询(PS-Poll)功能,通过在网络接口之间动态切换,本发明保持电话通话的实时数据传递。
图6描述本发明利用IEEE802.11省电模式和PS-Poll功能的信息包流程。在决定漫游之前,IP电话100通过网络接口441与被叫方的用户代理150交换RTP信息包320。进程330创建第二虚拟网络接口442,且电话通过网络接口441发送一个省电模式信息到接入点111。依照IEEE802.11规范,接入点111将缓冲原本送给网络接口441的信息包620。然后,电话应用程序能够将虚拟接口切换到新接口442,并启动与无线局域网WLAN 2120的接入点121的连接和认证进程340。尽管电话100不再与被叫方150交换RTP信息包,但用户不易察觉,因为动态扩大的抖动缓冲允许来自被叫方150的音频持续回放,输出信息包正被网络驱动程序410缓冲,当网络接口441被激活时再发送。
为了重新装满抖动缓冲,并保持漫游的无缝和不易觉察的特征,与接入点111的连接必须被周期性地重建。接入点111将周期性地发送一个信标到网络接口441上的电话,显示信息包正被缓冲要传递给它。漫游方案里的一个选项是在网络接口442和441之间周期性地切换,以聆听来自接入点111的信标。但是,由于电话正处于与另一方150的通话中,我们知道信息包正在接入点111上被缓冲。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连接交换方案,以周期性地发送PS-Poll信息到接入点111,使被缓冲的信息得以转发,而不需要等待它的信标。即使接入点没有缓冲任何需要传递的信息包,发送一个PS-Poll信息并不违反IEEE802.11标准.
在可选实施例上,不使用PS-Poll信息,IP电话100可以发送一个信息到接入点,显示它已经关闭省电模式。所有排队的信息包将由该接入点发送。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上,使用在新IEEE802.11e标准里的省电模式方案。IEEE802.11e标准定义一组增强服务质量的局域网应用,其在延迟敏感的应用里是有用的,如VoIP和流媒体(Streaming Multimedia)。IEEE802.11e标准里的省电模式方案在概念上类似于那个描述的方案,但它使用不同的信息包来寻回数据,所以应该会更有效率。
电话100在网络接口之间周期性地切换到原来接口441,并发送一个PS-Poll信息610,611和612。在切换前,电话100发送一个省电模式信息到接入点121,使信息包在那个接入点上被缓冲。电话将在原来接口441上保持一段时间,使被缓冲的信息包得以传递,并发送排队的输出信息包。可以想象,在新接口442上的通信量将比在原来接口441上的通信量更加少。电话将在接口之间转换许多次,以完成通话漫游,其可能包括为NAT穿越与STUN或TURN服务器的通信630。最后,一旦已经完成re-INVITE序列350-352,RTP信息包353-354被传递到新网络接口442,原来网络接口441可能变成无效的360。
对无缝漫游的一个重要性是选择在接口441和442切换之间的时间周期,既继续在原来接口441上的通话,同时在新接口442上建立连接和通话。一种方法就是选择一个固定时间,比方说10ms或20ms,用于在接口之间切换。但是,这没有考虑每个接口上的通信量,所以,一种较好的方法是根据通信量在网络接口442和441之间设置被加权的切换时间。如所显示的,通常在正在处理VoIP通话的原来接口441上会有较多的通信量,而在新接口442上有较少的通信量。所以,一种加权方案是采用较大的权数给处理VoIP通话的原来接口441。这个接口可以被称为主接口,且在每个切换周期上被分配100ms的激活时间。电话仅需要在新接口或第二接口上保持一个较短时间,比方说10ms,然后转换返回到主接口并保持另一个100ms。电话将继续这种100ms/10ms的切换周期,直到RTP信息流正被传递到新接口442。但是,一个较好的方案,也是在本发明首选实施例中使用的方案,是根据在网络接口441或442上即将输出的通信量动态地分配切换时间。
参考图7,显示一个切换接口的动态分配方案。此方案是基于两个规则,以及在一个接口上保持的一个最小和最大时间。第一个规则规定:当信息包在非激活接口上排队并等待传送时,电话将等待最小时间,然后切换接口发送此信息包。第二个规则规定:当没有信息包在非激活接口上排队等待传送时,电话将等待最大时间,然后切换接口。在首选实施例中,最小时间是10ms,最大时间是60ms。这个方案的优点是输出信息包(如连接或认证请求信息包)将立即被传送,而不是等待相当长的时间再被发送出去。发明人的测量数据显示:最小时间(10ms)和最大时间(在60ms和100ms之间)在无缝漫游时产生良好效果。使用这种动态分配,进来/输出RTP信息包所要求的抖动延迟处于60ms和100ms之间。
图8描述的是RTP信息流将会观察到一个最大的延迟。返回图8,我们想预测RTP信息包的最大延迟,从到达某个接口(比方说是441),到另一个接口(比方说442)周期性地发送信息包,如DHCP、STUN、TURN、WPA等。我们必须作出如下的假设:
·RTP信息包之间的间隔被设置成20ms;
·1jiffy=10ms;(NB:对1jiffy,不同硬件平台可以有不同的持续时间)
·接口可能处于两种状态中的一种状态,即传输状态(Statetxrx)或切换状态(Stateswitching)
·每种状态有至少1jiffy的持续时间(以jiffy为单位)
·就在状态刚被转换到Stateswitching之前,应用程序请求传输RTP信息包
·在状态Statetxrx度过1jiffy后,应用程序请求RTP信息包的传输稍稍大于20ms
·就在第一个接口刚进入状态Stateswitching后,进来的RTP信息包在接入点上排队,和
·下一个状态的决定就在输出的RTP信息包排队之前作出。
基于图8,进来信息包的理论上的最大延迟将大约是70ms到80ms。所以,两个虚拟接口之间切换产生的最差情形的抖动是80ms。如果两个用户代理(如电话100和另一个用户150)正在漫游,最差情形的端到端抖动将是160ms。所以,在漫游期间抖动缓冲应该被设置成至少160ms,以避免通话时抖动。为了减轻这些额外延迟,抖动缓冲应该是动态的和适应性的。延迟是基于漫游状态来调整的。正常来讲,在Wi-Fi连接上抖动被设置成20ms到40ms以保证流畅的回放。如果电话100决定漫游到另一个接入点,电话调整其抖动缓冲大小到160ms,并更慢地播放RTP信息包。由于创建和设置虚拟接口(WEP,WPA,DHCP,STUN,TURN)需要一些时间(正常地超过2秒),以一个更慢的速度回放音频/录像将不会被觉察到。在完成漫游之后,抖动缓冲较快地播放RTP信息包,以恢复到正常值。
一个仍然没有讨论的问题是防火墙。如果电话100和150是在专用子网上,它们可能处于防火墙或NAT服务器之后。对一个标准的无状态的SIP代理服务器而言,STUN或TURN服务器可以被用来处理NAT问题。
另一个解决方案是使用一个背对背的用户代理(B2BUA)用于NAT穿越。B2BUA作为用户代理服务器(UAS),接收和处理INVITE信息,并充当用户代理客户(UAC)来确定应该怎样回答请求和怎样启动呼出通话。大多数SIP服务提供商使用B2BUA,而不是有状态或无状态的SIP代理服务器。与SIP代理服务器不同,B2BUA保持完整的通话状态,并参与所有的通话请求。图9说明使用B2BUA的信息包流。由于有许多B2BUA(例如SER,Asterisk),且其中一些是专有的,我们拿VONAGE和sipphone.com作为测试服务提供商。VONAGE和sipphone.com是美国最大的SIP服务提供商。使用B2BUA 900的漫游类似于在图3中说明的使用标准SIP代理的漫游,除了在re-INVITE之后第一个RTP信息包的行为。例如,VONAGE服务器在接收re-INVITE之后,将不发送RTP信息包到新接口442。相反,它继续发送RTP信息包到旧接口441。一旦B2BUA 900从新接口442接收到第一个RTP信息包920,将转发以后的RTP信息包354到新接口442。这也被称为“对称性RTP”。如果B2BUA 900在发送200OK到re-INVITE之后的30秒内,没有接收到来自新接口的任何信息包,将停止到呼叫者的RTP信息流。
应该理解,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修改和替换将被认为没有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承认,使用单个无线接口适配器建立多个无线网络连接的其他方法,已经被提出并能够在本发明里找到其应用。

Claims (40)

1.一种具有单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的便携式设备在相同或不同无线网络上的接入点之间漫游同时保持与另一个设备的实时IP数据传递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
当连接第一无线网络接入点用于与所述另一部设备的实时IP数据传递时,与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建立连接,从而便携式设备能够同时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进行通信,以重置实时IP数据传递到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和
至少部分基于即将发送给每个网络接入点的数据信息包数目,使用一个切换策略,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之间进行切换,通过这两个接入点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切换策略是基于一个加权方案,其中当前处理实时IP数据传递的接入点被分配第一激活时间,另一个接入点被分配比第一激活时间更短的第二激活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激活时间在60和100毫秒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激活时间在10和40毫秒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切换策略是至少部分基于要发送给每个网络接入点的在便携式设备内被缓冲的信息包数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切换策略包括:当有信息包被缓冲要发送给网络接入点中的一个接入点时,在第一切换时间之后切换到那个接入点,当没有信息包被缓冲要发送给那个接入点时,在比第一切换时间更长的第二切换时间之后切换到那个接入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切换时间处于10和40毫秒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切换时间处于60和100毫秒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切换策略包含:在切换离开网络接入点中的一个接入点之前,发送第一信息给那个网络接入点,显示便携式设备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已经进入省电模式,并在一个切换时间之后,切换回到那个网络接入点,发送第二信息,请求发送被那个接入点缓冲的任何信息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切换时间是至少部分基于在便携式设备内被缓冲的要发送给那个接入点的信息包。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切换时间包含第一切换时间和比第一切换时间更长的第二切换时间,其中的切换策略还包含:当在便携式设备内有信息包被缓冲要发送给那个接入点时,在第一切换时间之后切换回到那个网络接入点,当在便携式设备内没有信息包被缓冲发送给那个接入点时,在第二切换时间之后切换回到那个接入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切换时间处于10和40毫秒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切换时间处于60和100毫秒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信息是一个IEEE802.11省电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信息是一个IEEE802.11标准轮询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是一部无线IP电话。
17.一种具有单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的便携式设备在相同或不同无线网络上的接入点之间漫游同时保持与另一个设备的实时IP数据传递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
从第一无线网络接入点接收一个信标信号,便携式设备与第一无线网络接入点建立第一连接,用于与所述另一个设备的实时IP数据传送,
确定是否搜索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而至少部分地基于某个条件与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建立第二连接,其中的条件至少包括下降到某一阈值之下的信标信号强度,和
当确定搜索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时,分别探查每个无线信道以查找在所探查信道上的无线网络接入点,并在每次探查之间,允许便携式设备发送信息包到所述另一个设备或接收来自所述另一个设备的信息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阈值是-80dBm。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每个信道上创建一个找到的无线网络接入点的列表,在探查所有无线信道后,从此列表里选择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并至少部分地基于第二条件,与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建立第二连接,其中第二条件是接入点具有比第一无线网络接入点的信标信号强度更高的最高信号强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与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建立连接,从而便携式设备能够同时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进行通信,以重新部署从第一无线网络接入点到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的实时IP数据传送路径,并在实时IP数据路径被重新部署时,从第一无线网络接入点断开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提高便携式设备里数据缓冲的大小,同时此设备正同时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进行通信。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使用一个动态切换策略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之间切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切换策略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通过每个网络接入点要发送的信息包数目。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信息包通过第一/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被发送之后,切换策略是至少部分地基于在接入点中的第二/第一无线网络接入点上消耗的时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切换策略包括:当有信息包被缓冲要发送给第一/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时,在第一切换时间之后切换到第一/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当没有信息包被缓冲发送给第一/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时,在比第一切换时间更长的第二切换时间之后切换到第一/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切换时间处于10和40毫秒之间。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切换时间处于60和100毫秒之间。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是一部无线IP电话。
29.一种具有单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的便携式设备在相同或不同无线网络上的接入点之间漫游同时保持与另一个设备的实时IP数据传送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
提供一个数据缓冲,以存储回放期间接收的数据在便携式设备里,并同时与第一无线网络接入点连接,用于与所述另一个设备的实时IP数据传送,
决定切换到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以重新部署实时IP数据传送到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
提高缓冲大小,
与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建立连接,从而便携式设备能够同时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通信,
使用一个切换策略,至少部分地基于要发送给每个接入点的信息包数目,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之间切换,通过这两个接入点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包,
重新部署实时IP数据传送到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和
在重新部署实时IP数据传送到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之后,与第一无线网络接入点断开连接,并降低缓冲大小。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当提高缓冲大小时,也降低数据的回放速度,当降低缓冲大小时,也提高数据的回放速度。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决定切换到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包括:
从第一无线网络接入点接收一个信标信号,
确定是否搜索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而至少部分地基于信标信号强度与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建立第二连接,
当确定搜索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时,分别探查每个无线信道以查找在所探查信道上的无线网络接入点,并在每次探查之间,允许便携式设备发送信息包到另一个设备或接收来自另一个设备的信息包,
在每个信道上创建一个被查找的无线网络接入点的列表,和
从此列表里选择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至少部分地基于哪一个被查找的接入点具有比第一无线网络接入点的信标信号强度更高的最高信号强度,与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建立第二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的切换策略包括:当有信息包被缓冲要发送给网络接入点中的一个接入点时,在第一切换时间之后切换到那个接入点,且当没有信息包被缓冲发送给那个接入点时,在比第一切换时间更长的第二切换时间之后切换到那个接入点。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切换时间处于10和40毫秒之间。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切换时间处于60和100毫秒之间。
35.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便携式设备是一部无线IP电话。
36.一种具有单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的便携式设备同时与两个无线网络接入点连接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
在此设备里提供一个适配器驱动程序以控制无线网络适配器,
对与便携式设备连接的第一和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维持一个关联参数列表,
确定一个切换进程,用以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之间切换,和
依照这个切换进程,在第一和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之间切换,其中一个省电信息被发送给第一和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中的一接入点,且来自列表里的关联参数被载入到适配器驱动程序,用以与第一和第二无线网络接入点中的另一接入点建立连接。
37.一种具有单个无线网络接口适配器的便携式设备在相同或不同无线网络上的接入点之间漫游同时与另一部设备保持实时IP数据传送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
当与第一无线网络上的第一无线接入点连接时,扫描无线信道以查找第二无线接入点,以与第二无线接入点建立第二连接,和
一旦找到第二无线接入点,确定第二无线接入点是否在第一无线网络上或另一无线网络上,所述的确定步骤包括:发送一个数字通信信息包到第二无线接入点,并等待来自第二无线接入点的对发送的通信信息包的响应,其中此信息包以第一无线接入点作为其最靠近目标,并以第二无线接入点作为其最终目标。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接收到来自第二无线接入点的对发送的通信信息包的响应,然后从第一无线接入点漫游到第二无线接入点。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每个信道上创建一个找到的无线接入点的列表,并在扫描所有无线信道之后,对每个找到的无线接入点确定无线接入点是否在第一无线网络上或另一无线网络上,并从此列表里选择第二无线接入点,至少部分地基于某个条件,其中的条件是在第一无线网络上具有比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更高的最高信号强度的一接入点,与第二无线接入点建立第二连接。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没有找到的无线接入点满足此条件,选择具有比第一无线接入点的信号强度更高的最高信号强度的接入点作为第二无线接入点。
CN200780000466XA 2006-09-20 2007-01-25 使用单个无线网络适配器在多个无线网络之间无缝漫游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24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524,766 2006-09-20
US11/524,766 US20080069065A1 (en) 2006-09-20 2006-09-20 Method of seamlessly roaming between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a single wireless network adaptor
PCT/CN2007/000270 WO2008043216A1 (en) 2006-09-20 2007-01-25 Method of seamlessly roaming between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a single wireless network adap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2432A CN101322432A (zh) 2008-12-10
CN101322432B true CN101322432B (zh) 2011-11-09

Family

ID=39188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046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2432B (zh) 2006-09-20 2007-01-25 使用单个无线网络适配器在多个无线网络之间无缝漫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069065A1 (zh)
CN (1) CN101322432B (zh)
WO (1) WO20080432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6654B2 (en) * 2004-10-20 2008-02-26 I2Telecom International, Inc. Portable VoIP service access module
US8644828B2 (en) * 2007-02-05 2014-02-04 Wefi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ng a wireless network
WO2008041232A2 (en) * 2006-10-06 2008-04-10 Amimon Ltd.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of dual-mod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194605B2 (en) * 2006-12-22 2012-06-0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Global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sessions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7969909B2 (en) * 2007-01-18 2011-06-2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eking a wireless network for a wireless device
CN101335982B (zh) * 2007-06-28 2012-02-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用户设备控制切换的方法
US8165044B2 (en) * 2007-10-19 2012-04-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aintaining multiple, simultaneous wireless network connections using a single radio
US20090137228A1 (en) * 2007-11-16 200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tilizing restriction codes in wireless access point connection attempts
US9603062B2 (en) 2007-11-16 2017-03-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lassifying access points using pilot identifiers
US8737295B2 (en) * 2007-11-16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ctor identification using sector parameters signatures
US8902867B2 (en) * 2007-11-16 2014-1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voring access poin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848656B2 (en) * 2007-11-16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tilizing broadcast signals to convey restricted association information
US20090185673A1 (en) * 2008-01-17 2009-07-23 Avaya Technology Llc Voice-Over-IP Call Recording in Call Centers
US8213302B2 (en) * 2008-01-31 2012-07-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f a wireless network
US8165090B2 (en) 2008-05-15 2012-04-24 Nix John A Efficient handover of media communications in heterogeneous IP networks
US20090325573A1 (en) * 2008-05-20 2009-12-31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oam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165091B2 (en) * 2008-06-27 2012-04-24 Nix John A Efficient handover of media communications in heterogeneous IP networks using LAN profiles and network handover rules
US8254905B2 (en) * 2008-07-07 2012-08-28 Cisco Technology, Inc. Service monitoring and disconnection notification in a wireless gateway device
JP5106300B2 (ja) * 2008-07-31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管理装置、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588773B2 (en) * 2008-08-04 2013-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ll search and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027510A1 (en) * 2008-08-04 2010-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idle handoff to support femto cells
US20100040016A1 (en) * 2008-08-15 2010-02-18 Kar-Wing Edward Lor Wireless Network Handoff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Using Same
US8228861B1 (en) * 2008-09-12 2012-07-24 Nix John A Efficient handover of media communications in heterogeneous IP networks using handover procedure rules and media handover relays
US8391169B2 (en) * 2008-10-31 2013-03-05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ocating a mobile device in a sleep mode
US8412203B2 (en) * 2008-10-31 2013-04-02 Avaya Inc. Next generation cell phone
GB0820108D0 (en) * 2008-11-03 2008-12-10 Levi Russell Method of operating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a network
US8321592B2 (en) * 2008-12-12 2012-11-27 Tekelec,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generating and using statelessly reversible representations of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information by SIP cluster entities
US8924505B2 (en) * 2008-12-31 2014-12-30 Opera Software Asa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a user agent to operate as a web server
US9155017B2 (en) * 2009-02-03 2015-10-06 Kyocera Corporation Access point dete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ing
US7974297B2 (en) * 2009-03-11 2011-07-05 Sony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queue management in home mesh network
US8780762B2 (en) * 2009-03-11 2014-07-15 Sony Corporation Node query in ad hoc home mesh network
US8223786B2 (en) * 2009-03-11 2012-07-17 Sony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scheduling for home mesh network
US20100232400A1 (en) * 2009-03-11 2010-09-16 Sony Corporation Virtualizing single radio for multiple wireless interfaces in home mesh network
US8861445B2 (en) * 2009-03-11 2014-10-14 Sony Cororation Multi-channel single radio communication in home mesh network
US8761174B2 (en) * 2009-03-11 2014-06-24 Sony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traffic recognition and packet classification home mesh network
US8194593B2 (en) * 2009-03-11 2012-06-05 Sony Corporation Quality of service architecture for home mesh network
US8943552B2 (en) * 2009-04-24 2015-01-27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iscover authentication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ing environment
US8619735B2 (en) 2009-07-16 2013-12-31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gister with external networks in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s
US9137719B2 (en) * 2009-10-27 2015-09-15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Multi-frequency real-time data stream handoff
US8826413B2 (en) * 2009-12-30 2014-09-02 Motorla Solutions, Inc.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infrastructure devices having improved firewall features
US8693447B2 (en) * 2010-03-07 2014-04-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Processing resource optimiz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209354B (zh) * 2010-03-31 2013-11-13 中兴智能交通(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通信时的切换方法、系统和无线网卡
US9307455B2 (en) 2010-04-07 2016-04-05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ition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from a source base station to a target base station without terminating the session
US8644276B2 (en) 2010-05-13 2014-02-0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network capabilities for connecting to an access network
US8467359B2 (en) 2010-05-13 2013-06-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authenticate requests for network capabilities for connecting to an access network
US8665842B2 (en) 2010-05-13 2014-03-0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iscover network capabilities for connecting to an access network
US8625532B2 (en) 2010-07-08 2014-01-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oft handoffs in networks
US9107142B2 (en) * 2010-08-18 2015-08-11 Blackberry Limited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with use of a master service management module and a prioritized list of multiple aggregator service profiles
US11405969B2 (en) 2010-09-29 2022-08-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abling interface aggregation of mobile broadband network interfaces
US8594617B2 (en) * 2011-06-30 2013-11-26 The Nielsen Company (Us),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mobile internet activity
US9014028B2 (en) * 2012-03-08 2015-04-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dentifying and transitioning to an improved VOIP session
US9807651B2 (en) * 2012-04-04 2017-10-31 Apple Inc. Assisted management of radio resources across dual networks
CN102752203A (zh) * 2012-06-30 2012-10-24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创建多个虚拟网络接口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US20150288988A1 (en) * 2012-11-07 2015-10-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Video transmission terminal, video transmission method, video transmission program, and video transfer system
JP6039414B2 (ja) * 2012-12-28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WO2014111618A1 (en) * 2013-01-18 2014-07-24 Nokia Corporation Channel negotiation procedure
US9565139B2 (en) * 2013-03-15 2017-02-0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Remote latency adjustment
US20140351832A1 (en) * 2013-05-21 2014-11-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framework interface for communication
US9225602B2 (en) * 2013-07-30 2015-12-29 Aruba Networks, Inc. Dynamic grouping and configuration of access points
US9642055B2 (en) * 2013-09-27 2017-05-02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switching between wireless networks
CN103533669B (zh) * 2013-10-10 2017-03-15 成都达信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多apn网络并发系统及其联网方法
CN103533609B (zh) * 2013-10-10 2016-07-06 成都达信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多apn网络通道并发网络系统及其创建方法
US9326150B2 (en) * 2013-11-05 2016-04-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mmunity Wi-Fi network joined access point configuration
KR102186547B1 (ko) * 2014-02-06 2020-1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선택 가능한 통신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4580013A (zh) * 2014-12-23 2015-04-29 深圳市有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选择接入点的网络通信方法及其系统
KR102548738B1 (ko) * 2016-01-22 2023-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그의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비일시적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CN106332201B (zh) * 2015-07-07 2021-04-20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热点切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JP6593019B2 (ja) * 2015-08-06 2019-10-23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コンテンツ受信装置
CN105828378B (zh) * 2015-08-27 2017-11-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保真wifi连接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5873181A (zh) * 2015-12-03 2016-08-17 乐视移动智能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无线漫游的扫描方法及相应的终端
US11696216B2 (en) 2016-02-18 2023-07-0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SID broadcast management to support priority of broadcast
US10469538B2 (en) 2016-03-31 2019-11-05 Avaya Inc. Call preservation for multiple legs of a call when a primary session manager fails
US10193931B2 (en) * 2016-03-31 2019-01-29 Avaya Inc.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call preservation based on a network failure
JP6622428B2 (ja) * 2016-05-31 2019-12-18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間の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及び端末機器
WO2019159356A1 (ja) * 2018-02-19 2019-08-22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
US10666498B2 (en) * 2018-04-26 2020-05-26 Rosemount Aerospace Inc. Architecture for wireless avionic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8777716A (zh) * 2018-06-08 2018-11-09 北京飞音时代技术有限公司 Ip电话机部署方法
CN112119660A (zh) * 2018-06-18 2020-12-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
US20220070144A1 (en) * 2020-08-27 2022-03-03 Id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secure client
US11979751B2 (en) * 2021-09-16 2024-05-07 Cisco Technology, Inc. Selection of standard power mode candidate access points with 6 GHz radio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9116A (zh) * 2002-12-16 2004-06-30 ���ǵ�����ʽ���� 支持无线局域网语音终端的移动性的方法
WO2005004354A1 (en) * 2003-07-02 2005-01-13 Ktfreetel Co., Ltd. Method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a for controlling seamless vertical roaming
WO2005004523A2 (en) * 2003-07-07 2005-01-13 Itxc Ip Holdings S.A R.L. Wireless phone with interface to different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0936A (en) * 1992-10-26 1998-08-04 Eon Corporation Low power subscriber unit transmitting voice messages in a two-w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22551B2 (en) * 2001-09-17 2009-04-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routing on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wireless channels
US7720045B2 (en) * 2003-05-02 2010-05-18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to enable simultaneous connections to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a single radio
US7266127B2 (en) * 2002-02-08 2007-09-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to compensate for the effects of packet delays on speech quality in a Voice-over IP system
US7379447B2 (en) * 2003-05-02 2008-05-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lotted seeded channel hopping for capacity improv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085678B2 (en) * 2004-10-13 2011-1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dia (voice) playback (de-jitter) buffer adjustments based on air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9116A (zh) * 2002-12-16 2004-06-30 ���ǵ�����ʽ���� 支持无线局域网语音终端的移动性的方法
WO2005004354A1 (en) * 2003-07-02 2005-01-13 Ktfreetel Co., Ltd. Method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a for controlling seamless vertical roaming
WO2005004523A2 (en) * 2003-07-07 2005-01-13 Itxc Ip Holdings S.A R.L. Wireless phone with interface to different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43216A1 (en) 2008-04-17
US20080069065A1 (en) 2008-03-20
CN101322432A (zh) 2008-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2432B (zh) 使用单个无线网络适配器在多个无线网络之间无缝漫游的方法
US7515934B2 (en) Mobile terminal,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mobile terminal, program for call-management server, and call management process
US8014381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8165090B2 (en) Efficient handover of media communications in heterogeneous IP networks
US844253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ling IP layer mobility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07043180A1 (ja) 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選択方法
EP2315475A2 (en) Wireless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wpbx) and communicating between mobile units and base stations
WO2009078675A1 (en) Seamless service method controlled by user terminal
WO2006125085A3 (en) Seamless handoff across heterogeneous access networks using a handoff controller in a service control point
WO2007025158A1 (en) Wireless voip/vip roaming to access point of different network type
US2008002675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timing of a cell re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6222822A (ja) ハンドオーバシステム
WO2007066577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20130036861A (ko) 단말 및 그 단말에서 핸드오프 수행 방법
KR20140075796A (ko) Wifi-dect 무선 원격통신 네트워크 내의 단말과 관련된 무선 액세스 포인트를 변경하는 방법
US20090310495A1 (en) Session Control System, Se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JP2007074264A (ja) 通信システム、移動端末装置及び音声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JP5000355B2 (ja) 無線通信端末、制御方法
Hoque VOIP mobility ove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with focus on mobility issue
Qiu et al. Hand-around on seamless services and mobility in home networking
Miaoqing et al. Real-time service migration for voice over IP services
Nguyen Mobility management and multihoming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Mai Fast handover and QoS framework for mobility support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