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89629A - 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89629A
CN103089629A CN2012103469089A CN201210346908A CN103089629A CN 103089629 A CN103089629 A CN 103089629A CN 2012103469089 A CN2012103469089 A CN 2012103469089A CN 201210346908 A CN201210346908 A CN 201210346908A CN 103089629 A CN103089629 A CN 1030896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connecting pipe
mentioned
pressed
penetration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690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89629B (zh
Inventor
中河宽行
谷真男
新井聪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896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96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89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896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3/0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each being of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type,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Pumping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Multi-stage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23/008Hermetic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021Systems for the equilibration of forces acting on the pump
    • F04C29/0028Internal leakag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10/00Fluid
    • F04C2210/26Refrigerants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HFC-134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240/00Components
    • F04C2240/80Other components
    • F04C2240/806Pipes for fluids; Fitting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15/00Rotary kinetic fluid motors or pum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17/00Pumps
    • Y10S417/902Hermetically sealed motor pump un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即使将用于压入连结管的缸体的贯穿孔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也能够不用O型密封圈、密封带等弹性材料地确保连结管和缸体的贯穿孔的密封性。在压缩机(1)中,在定义结合管(12)被压入气体吸入孔(11a)之前的状态下的、作为气体吸入孔(11a)的直线部的外侧的部分的第1缸体(2a)的壁厚为A,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为B,以及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为C的情况下,规定A×B/C的值,以使在将结合管(12)压入了气体吸入孔(11a)时,结合管(12)不产生向内周侧成为凸状的变形。

Description

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压缩机中,在内部形成有压缩室的缸体的侧面,压入有与压缩室连通的圆管状的连结管。例如在封闭容器内产生排出压力的高压外壳型的压缩机中,设有连接冷冻循环回路的低压侧与压缩室的结合管。此外,例如在封闭容器内产生吸入压力的低压外壳型的压缩机中,设有连接冷冻循环回路的高压侧与压缩室的结合管。此外,例如在利用多个压缩室依次压缩制冷剂的多级压缩机中,由结合管连接低级侧的压缩室和高级侧的压缩室。
另外,若能够减薄缸体的厚度,则能够使压缩机小型化,或能够使压缩机的外壳容量并不是太大地多气缸化。此外,在旋转式压缩机中,通过减薄缸体的厚度,能够不改变压缩室容量地增大缸体内周面的直径、旋转活塞的直径,所以能够降低制冷剂从压缩室的高压侧空间向低压侧空间的泄漏。但是,在这样地减薄缸体的厚度的情况下,根据缸体的厚度,不得不减小圆管状的连结管、用于压入该连结管的缸体的贯穿孔(即,与压缩室连通的贯穿孔)的直径,使在压缩室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少。
因此,在以往的压缩机中,提出有将与压缩室连通的连结管和用于压入该连结管的缸体的贯穿孔的形状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的方案(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将连结管和用于压入该连结管的缸体的贯穿孔的形状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能够确保连结管和用于压入该连结管的缸体的贯穿孔的流路截面,所以能够防止在压缩室中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量的减少,同时能够减薄缸体的厚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214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由于使用于压入连结管的缸体的贯穿孔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在缸体的贯穿孔中压入有结合管时,结合管的平坦部有可能向该结合管的内周侧变形。因此,有时连结管和用于压入该连结管的缸体的贯穿孔的密封性变差。因而,存在压缩做功时的气体泄漏损失变大,压缩机的性能降低这样的课题。
在这里,以往以来,为了确保密封性,有利用O型密封圈、密封带等弹性材料进行密封的方法,但是若考虑到作业性、成本面,则是不好的。此外,在压缩机的情况下,在连接结合管与例如冷冻循环回路的低压侧的配管时,通过焊接而连接。因此,在压缩机的情况下,在使用利用O型密封圈、密封带等弹性材料进行密封的方法时,产生弹性材料因焊接时的热而劣化,压缩机的可靠性降低这样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述那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即使将用于压入连结管的缸体的贯穿孔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也能够不用O型密封圈、密封带等弹性材料地确保连结管和缸体的贯穿孔的密封性。
本发明的压缩机包括:缸体,内部形成有压缩室;以及结合管,被安装在该缸体上,与上述压缩室连通,上述缸体形成有以从该缸体的侧面贯穿上述压缩室,且长度方向沿着该缸体的周向的方式形成的截面长圆形状的贯穿孔,上述结合管,其至少一侧的端部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且该一侧的端部以压入余量为0.05mm以下的方式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中,与上述压缩室连通,在定义上述结合管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之前的状态下的、作为上述贯穿孔的直线部的外侧的部分的上述缸体的壁厚为A,上述贯穿孔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为B,以及上述贯穿孔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为C的情况下,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1.6mm的条件下,成为0<A×B/C≤3.38,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1mm的条件下,成为0<A×B/C≤2.88,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0.4mm的条件下,成为0<A×B/C≤2.38。
此外,本发明的压缩机包括:缸体,内部形成有压缩室;以及结合管,被安装在该缸体上,与上述压缩室连通,上述缸体形成有以从该缸体的侧面贯穿上述压缩室,且长度方向沿着该缸体的周向的方式形成的截面长圆形状的贯穿孔,上述结合管,其至少一侧的端部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且该一侧的端部以压入余量为0.1mm以下的方式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中,与上述压缩室连通,在定义上述结合管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之前的状态下的、作为上述贯穿孔的直线部的外侧的部分的上述缸体的壁厚为A,上述贯穿孔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为B,以及上述贯穿孔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为C的情况下,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1.6mm的条件下,成为0<A×B/C≤3.28,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1mm的条件下,成为0<A×B/C≤2.83,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0.4mm的条件下,成为0<A×B/C≤2.37。
此外,本发明的压缩机包括:缸体,内部形成有压缩室;以及结合管,被安装在该缸体上,与上述压缩室连通,上述缸体形成有以从该缸体的侧面贯穿上述压缩室,且长度方向沿着该缸体的周向的方式形成的截面长圆形状的贯穿孔,上述结合管,其至少一侧的端部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且该一侧的端部以压入余量为0.15mm以下的方式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中,与上述压缩室连通,在定义上述结合管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之前的状态下的、作为上述贯穿孔的直线部的外侧的部分的上述缸体的壁厚为A,上述贯穿孔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为B,以及上述贯穿孔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为C的情况下,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1.6mm的条件下,成为0<A×B/C≤3.2,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1mm的条件下,成为0<A×B/C≤2.8,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0.4mm的条件下,成为0<A×B/C≤2.35。
此外,本发明压缩机包括:缸体,内部形成有压缩室;以及结合管,被安装在该缸体上,与上述压缩室连通,上述缸体形成有以从该缸体的侧面贯穿上述压缩室,且长度方向沿着该缸体的周向的方式形成的截面长圆形状的贯穿孔,上述结合管,其至少一侧的端部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且该一侧的端部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中,与上述压缩室连通,在上述结合管被压入了上述贯穿孔中的状态下,在被压入上述贯穿孔压之前的状态下作为平坦部的上述结合管的壁面以向该结合管的外周侧成为凸状的方式变形。
本发明的压缩机在将结合管压入了缸体的贯穿孔中时,能够防止结合管的平坦部向该结合管内周侧变形。因此,本发明的压缩机能够不使用O型密封圈、密封带等弹性材料地确保连结管和缸体的贯穿孔的密封性,所以能够防止压缩做功时的气体泄漏,能够防止压缩机的性能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压缩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图(纵剖视图)。
图3是将形成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缸体上的气体吸入孔与以往的气体吸入孔进行比较地表示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在截面长圆形状的气体吸入孔中压入有截面长圆形状的结合管时的两者的变形形态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说明吸入孔附近的各种尺寸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说明吸入管的变形方向的说明图(纵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合管的壁厚t=1.6mm时的CAE解析结果的特性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合管的壁厚t=1mm时的CAE解析结果的特性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合管的壁厚t=0.4mm时的CAE解析结果的特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1a、外壳;2a、第1缸体;2b、第2缸体;3、间隔板;4、旋转轴;4a、第1偏心部;4b、第2偏心部;5a、第1活塞;5b、第2活塞;6a、第1轴承部;6b、第2轴承部;8、吸入分离器;9、排出管;10、玻璃端子;11a、气体吸入孔(截面长圆形状);11b、气体吸入孔(以往,截面圆形状);11c、缸体平坦部;12、结合管;13、导管;21、电动机定子;22、电动机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压缩机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该压缩机的压缩部的主要部分放大图(纵剖视图)。此外,图3是将形成于该压缩机的缸体上的气体吸入孔与以往的气体吸入孔进行比较地表示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是多气缸旋转压缩机(2缸体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外壳1a。在该外壳1a的内部收纳有压缩部、作为该压缩部的驱动源的电动机部、和将电动机部的驱动力传递到压缩部的旋转轴4。该压缩机1具有例如从吸入分离器(suction muffler)8吸入冷冻循环回路的低压侧的低温的气体制冷剂并压缩,使其成为高压、高温的气体制冷剂,从排出管9排出的功能。
对其进一步详述,电动机部由被固定于外壳1a内的电动机定子21、和热套于旋转轴4的电动机转子22构成,从外部供给电力而被驱动。因此,在外壳1a中设有作为电力供给的中继点的玻璃端子10。
压缩部包括第1轴承部6a、第2轴承部6b、第1缸体2a、第2缸体2b和间隔板3等。在第1缸体2a上形成有作为压缩室的大致圆筒状的贯穿孔。此外,在第2缸体2b上也形成有作为压缩室的大致圆筒状的贯穿孔。并且,这些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在沿着压缩室的内径中心的方向上层叠。此外,在层叠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时,在它们之间配置间隔板3。
第1轴承部6a设于第1缸体2a的上表面部,闭塞第1缸体2a的压缩室的上部。即,第1缸体2a的压缩室由第1轴承部6a和间隔板3确保气密性。此外,第2轴承部6b设于第2缸体2b的下面部,闭塞第2缸体2b的压缩室的下部。即,第2缸体2b的压缩室由第2轴承部6b和间隔板3确保气密性。
在依次层叠的第1轴承部6a、第1缸体2a、间隔板3、第2缸体2b和第2轴承部6b,贯穿有旋转轴4。该旋转轴4利用第1轴承部6a和第2轴承部6b旋转自如地被支承。此外,在旋转轴4上,在与第1缸体2a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1偏心部4a,在与第2缸体2b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2偏心部4b。这些第1偏心部4a和第2偏心部4b以相位错开180度的方式配置。此外,在第1偏心部4a上旋转自如地设有大致圆筒状的第1活塞5a,在第2偏心部4b上旋转自如地设有大致圆筒状的第2活塞5b。
压缩部通过第1缸体2a例如被压入外壳1a,被固定于外壳1a内。此外,驱动压缩部旋转的旋转轴4的电动机部也通过例如其电动机定子21被压入或焊接于外壳1a而被固定。
在第1缸体2a内,滑动自如地设有叶片(未图示),该叶片利用施力部件(未图示)被压接于第1活塞5a上。旋转轴4利用电动机部而旋转时,第1活塞5a在第1缸体2a内旋转。此时,叶片追随第1活塞5a的外周部,将压缩室内划分为低压空间和高压空间。同样,在第2缸体2b内,也滑动被自如地设有叶片,该叶片利用施力部件(未图示)被压接于第2活塞5b上。旋转轴4利用电动机部而旋转时,第2活塞5b在第2缸体2b内旋转。此时,叶片追随第2活塞5b的外周部,将压缩室内划分为低压空间和高压空间。
在这些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上,形成有从侧面贯穿压缩室的气体吸入孔11a(相当于本发明的贯穿孔)。并且,在这些气体吸入孔11a中,压入有结合管12的一侧的端部。此外,在结合管12的另一侧的端部,连接有吸入分离器8。即,流入到吸入分离器8的气体制冷剂(即,冷冻循环回路的低压侧的制冷剂),经由结合管12和气体吸入孔11a,被吸入形成于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内的压缩室。然后,被吸入到压缩室的制冷剂被压缩,从形成于第1轴承部6a和第2轴承部6b的凸缘部的阀(未图示)被排出到外壳1a内。被排出到外壳1a内的制冷剂从排出管9向外壳1a外流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中,将结合管12压入气体吸入孔11a时的作为引导件的导管13设于外壳1a的外周面。
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中,如图3(a)所示,形成于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上的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形状为长圆形状(由切线连结相同直径的2个圆而成的形状)。此外,气体吸入孔11a被配置为,截面长圆形状的长度方向沿着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的周向。因此,结合管12的被压入气体吸入孔11a的一侧的端部也与气体吸入孔11a相对应,成为截面长圆形状。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与在缸体的侧面形成有截面圆形状的气体吸入孔11b的以往的压缩机(参照图3(b))相比,即使减薄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的厚度,也能够确保流入压缩室的制冷剂量,能够防止吸入压力的损失。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能够小型化,或能够使外壳1a的容量并不是太大地多气缸化。此外,通过减薄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的厚度,因为能够不变更压缩室容量地增大压缩室(缸体内周面)的直径、第1活塞5a和第2活塞5b的直径,所以也能够降低从压缩室的高压侧空间向低压侧空间的制冷剂泄漏(泄漏损失)。
但是,在将结合管12压入气体吸入孔11a时,由于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的强度与结合管12的强度的关系,有时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与结合管12之间的密封性变差,产生来自该部位的制冷剂泄漏(气体泄漏损伤增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中,像以下那样构成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的形状。
另外,由于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的形状为相同形状,所以以下说明第1缸体2a。
图4是表示将截面长圆形状的结合管压入了截面长圆形状的气体吸入孔时的两者的变形形态的示意图。
第1缸体2a的作为气体吸入孔11a的直线部的外侧的部分(以下,称为缸体平坦部11c)附近的强度与结合管12的强度均衡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双方截面长圆形状不变形地连接。在这样的情况下,结合管12在缸体平坦部11c的整个面接触,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之间没有间隙地被密封。
此外,第1缸体2a的缸体平坦部11c附近的强度比结合管12的强度弱的情况下,如图4(b)所示,缸体平坦部11c和结合管12的平坦部以向结合管12的外周侧成为凸状的方式变形。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结合管12也在缸体平坦部11c的整个面接触,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之间没有间隙地被密封。
但是,第1缸体2a的缸体平坦部11c附近的强度比结合管12的强度强的情况下,如图4(c)所示,结合管12的平坦部以向结合管12的内周侧成为凸状的方式变形。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结合管12和缸体平坦部11c之间产生间隙,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之间变得无法密封。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CAE解析,求出了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a)或图4(b)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的形状。
详细而言,如图5所示,将缸体平坦部11c的壁厚定义为A,将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定义为B,将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定义为C。并且,通过使这些A、B、C、结合管12的壁厚t、和压入余量D变化,CAE解析了结合管12的变形量Y。
另外,结合管12的变形量如图6(气体吸入孔附近的纵剖视图)所示那样,以结合管12向外周侧成为凸状的变形方向为正方向,以结合管12向内周侧成为凸状的变形方向为负方向。此外,第1缸体2a假定为使用了铸铁的铸件,结合管假定为铁制的构件,进行了CAE解析。
图7~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CAE解析结果的特性图。在这些图7~图9中,纵轴是结合管12的变形量,横轴表示A×B/C。
详细而言,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合管的壁厚t=1.6mm时的CAE解析结果的特性图。
图7的直线E1在压入余量D为0.0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6mm的条件下,求出以缸体平坦部11c的壁厚A、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B、和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C为指标的结合管12的变形量Y的关系。具体而言,像以下那样求出了该关系。首先,以压入余量D为0.0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6mm进行固定,并使缸体平坦部11c的壁厚A、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B、和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C也适宜变化,通过CAE解析求出了结合管12的变形量Y。并且,将这些变形量Y绘制在曲线图上,从这些绘制点求出了上述的关系。
即,该直线E1成为以下的关系式1。
关系式1
Y = f ( A , B , C ) = - 0.8 × ( A × B C ) + 2.7 ≥ 0 - - - ( 1 )
该关系式1在A×B/C=3.38时,Y成为0。由此,在压入余量D为0.0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6mm的情况下,A×B/C=3.3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a),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3.3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b),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3.3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c),可知在结合管12和缸体平坦部11c之间产生间隙,无法密封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之间。
图7的直线F1利用与直线E1相同的方法,在压入余量D为0.1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6mm的条件下,求出了以缸体平坦部11c的壁厚A、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B、和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C为指标的结合管12的变形量Y的关系。
该直线F1成为以下的关系式2。
关系式2
Y = f ( A , B , C ) = - 0.9 × ( A × B C ) + 2.95 ≥ 0 - - - ( 2 )
该关系式2在A×B/C=3.28时,Y成为0。由此,在压入余量D为0.1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6mm的情况下,A×B/C=3.2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a),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3.2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b),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3.2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c),可知在结合管12和缸体平坦部11c之间产生间隙,无法密封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之间。
图7的直线G1利用与直线E1相同的方法,在压入余量D为0.1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6mm的条件下,求出了以缸体平坦部11c的壁厚A、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B、和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C为指标的结合管12的变形量Y的关系。
该直线G1成为以下的关系式3。
关系式3
Y = f ( A , B , C ) = - 1.0 × ( A × B C ) + 3.2 ≥ 0 - - - ( 3 )
该关系式3在A×B/C=3.2时Y成为0。由此,在压入余量D为0.1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6mm的条件的情况下,A×B/C=3.2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a),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3.2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b),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3.2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c),可知在结合管12和缸体平坦部11c之间产生间隙,无法密封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之间。
此外,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合管的壁厚t=1mm时的CAE解析结果的特性图。
该图8的直线E2利用与图7的直线E1相同的方法,在压入余量D为0.0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mm的条件下,求出了以缸体平坦部11c的壁厚A、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B、和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C为指标的结合管12的变形量Y的关系。
该直线E2成为以下的关系式4。
关系式4
Y = f ( A , B , C ) = - 0.8 × ( A × B C ) + 2.3 ≥ 0 - - - ( 4 )
该关系式4在A×B/C=2.88时Y成为0。由此,在压入余量D为0.0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mm的情况下,A×B/C=2.8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a),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2.8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b),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2.8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c),可知在结合管12和缸体平坦部11c之间产生间隙,无法密封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之间。
图8的直线F2利用与图7的直线E1相同的方法,在压入余量D为0.1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mm的条件下,求出了以缸体平坦部11c的壁厚A、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B、和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C为指标的结合管12的变形量Y的关系。
该直线F2成为以下的关系式5。
关系式5
Y = f ( A , B , C ) = - 0.9 × ( A × B C ) + 2.55 ≥ 0 - - - ( 5 )
该关系式5在A×B/C=2.83时Y成为0。由此,在压入余量D为0.1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mm的情况下,A×B/C=2.83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a),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2.83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b),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2.83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c),可知在结合管12和缸体平坦部11c之间产生间隙,无法密封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之间。
图8的直线G2利用与图7的直线E1相同的方法,在压入余量D为0.1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mm的条件下,求出了以缸体平坦部11c的壁厚A、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B、和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C为指标的结合管12的变形量Y的关系。
该直线G2成为以下的关系式6。
关系式6
Y = f ( A , B , C ) = - 1.0 × ( A × B C ) + 2.8 ≥ 0 - - - ( 6 )
该关系式6在A×B/C=2.8时Y成为0。由此,在压入余量D为0.1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1mm的条件的情况下,A×B/C=2.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a),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2.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b),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2.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c),可知在结合管12和缸体平坦部11c之间产生间隙,无法密封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之间。
此外,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结合管的壁厚t=0.4mm时的CAE解析结果的特性图。
该图9的直线E3利用与图7的直线E1相同的方法,在压入余量D为0.0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0.4mm的条件下,求出了以缸体平坦部11c的壁厚A,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B、和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C为指标的结合管12的变形量Y的关系。
该直线E3成为以下的关系式7。
关系式7
Y = f ( A , B , C ) = - 0.8 × ( A × B C ) + 1.9 ≥ 0 - - - ( 7 )
该关系式7在A×B/C=2.38时Y成为0。由此,在压入余量D为0.0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0.4mm的情况下,A×B/C=2.3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a),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2.3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b),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2.38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c),可知在结合管12和缸体平坦部11c之间产生间隙,无法密封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之间。
图9的直线F3利用与图7的直线E1相同的方法,在压入余量D为0.1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0.4mm的条件下,求出了以缸体平坦部11c的壁厚A、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B、和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C为指标的结合管12的变形量Y的关系。
该直线F3成为以下的关系式8。
关系式8
Y = f ( A , B , C ) = - 0.9 × ( A × B C ) + 2.13 ≥ 0 - - - ( 8 )
该关系式8在A×B/C=2.37时Y成为0。由此,在压入余量D为0.1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0.4mm的情况下,A×B/C=2.37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a),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2.37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b),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2.37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c),可知在结合管12和缸体平坦部11c之间产生间隙,无法密封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之间。
图9的直线G3利用与图7的直线E1相同的方法,在压入余量D为0.1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0.4mm的条件下,求出了以缸体平坦部11c的壁厚A、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B、和气体吸入孔11a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C为指标的结合管12的变形量Y的关系。
该直线G3成为以下的关系式9。
关系式9
Y = f ( A , B , C ) = - 1.0 × ( A × B C ) + 2.35 ≥ 0 - - - ( 9 )
该关系式9在A×B/C=2.35时Y成为0。由此,在压入余量D为0.15mm,结合管12的壁厚t为0.4mm的条件的情况下,A×B/C=2.35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a),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2.35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b),可知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A×B/C>2.35时,第1缸体2a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c),可知在结合管12和缸体平坦部11c之间产生间隙,无法密封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之间。
即,通过图7~图9和上述的关系式1~关系式9可知,压入余量D越小(换句话说,施加于结合管12的平坦部的变形载荷越小),A×B/C越大。此外可知,结合管12的壁厚越厚(换句话说,结合管12的平坦部的强度越强),A×B/C越大。更加详细而言,在压入余量D为0.05mm以下(0<D≤0.05mm)的情况下,可知在结合管12的壁厚t为0mm<t≤1.6mm的条件下,成为0<A×B/C≤3.38,在结合管12的壁厚t为0mm<t≤1mm的条件下,成为0<A×B/C≤2.88,在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0.4mm的条件下,成为0<A×B/C≤2.38,由此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在压入余量D为0.1mm以下(0<D≤0.1mm)的情况下,可知在结合管12的壁厚t为0mm<t≤1.6mm的条件下,成为0<A×B/C≤3.28,在结合管12的壁厚t为0mm<t≤1mm的条件下,成为0<A×B/C≤2.83,在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0.4mm的条件下,成为0<A×B/C≤2.37,由此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此外,在压入余量D为0.15mm以下(0<D≤0.15mm)的情况下,可知在结合管12的壁厚t为0mm<t≤1.6mm的条件下,成为0<A×B/C≤3.2,在结合管12的壁厚t为0mm<t≤1mm的条件下,成为0<A×B/C≤2.8,在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0.4mm的条件下,成为0<A×B/C≤2.35,由此能够确保第1缸体2a和结合管12的密封性。
以上,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构成的压缩机1中,即使减薄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的厚度,也能够确保流入压缩室的制冷剂量,能够防止吸入压力的损失。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压缩机1能够小型化,或能够使外壳1a的容量并不太大地多气缸化。此外,通过减薄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的厚度,因为能够不变更压缩室容量而增大压缩室(缸体内周面)的直径、第1活塞5a和第2活塞5b的直径,所以也能够降低从压缩室的高压侧空间向低压侧空间的制冷剂泄漏(泄漏损失)。并且,因为以第1缸体2a和第2缸体2b的气体吸入孔11a附近和结合管12的变形形态成为图4(a)或图4(b)的方式规定气体吸入孔11a附近的形状,所以也能够不用O型密封圈、密封带等弹性材料地防止所担心的来自气体吸入孔11a和结合管12之间的气体泄漏,也能够防止因来自该部位的气体泄漏而引起的压缩机1的性能降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压缩机1只是一个例子。压缩部不限定于2缸体类型,也可以是单缸体类型。压缩部的机构也不限定于旋转式,能采用例如叶片式等各种机构。当然也可以设置多个压缩部,作为依次压缩制冷剂的多级式的压缩机。此外,当然也可以使压缩机1为外壳1a内由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充满的低压外壳型的压缩机。即,通过像上述那样规定形成于缸体的侧面且用于压入与压缩室连通的连结管的贯穿孔的截面形状,能够获得本实施方式1所示的效果。

Claims (10)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该压缩机包括:
缸体,内部形成有压缩室;以及
结合管,被安装在该缸体上,与上述压缩室连通,
上述缸体形成有以从该缸体的侧面贯穿上述压缩室,且长度方向沿着该缸体的周向的方式形成的截面长圆形状的贯穿孔,
上述结合管,其至少一侧的端部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且该一侧的端部以压入余量为0.05mm以下的方式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中,与上述压缩室连通,
在定义上述结合管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之前的状态下的、作为上述贯穿孔的直线部的外侧的部分的上述缸体的壁厚为A,上述贯穿孔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为B,以及上述贯穿孔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为C的情况下,
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1.6mm的条件下,成为
0<A×B/C≤3.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1mm的条件下,成为
0<A×B/C≤2.8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0.4mm的条件下,成为
0<A×B/C≤2.38。
4.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该压缩机包括:
缸体,内部形成有压缩室;以及
结合管,被安装在该缸体上,与上述压缩室连通,
上述缸体形成有以从该缸体的侧面贯穿上述压缩室,且长度方向沿着该缸体的周向的方式形成的截面长圆形状的贯穿孔,
上述结合管,其至少一侧的端部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且该一侧的端部以压入余量为0.1mm以下的方式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中,与上述压缩室连通,
在定义上述结合管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之前的状态下的、作为上述贯穿孔的直线部的外侧的部分的上述缸体的壁厚为A,上述贯穿孔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为B,以及上述贯穿孔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为C的情况下,
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1.6mm的条件下,成为
0<A×B/C≤3.2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1mm的条件下,成为
0<A×B/C≤2.83。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0.4mm的条件下,成为
0<A×B/C≤2.37。
7.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该压缩机包括:
缸体,内部形成有压缩室;以及
结合管,被安装在该缸体上,与上述压缩室连通,
上述缸体形成有以从该缸体的侧面贯穿上述压缩室,且长度方向沿着该缸体的周向的方式形成的截面长圆形状的贯穿孔,
上述结合管,其至少一侧的端部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且该一侧的端部以压入余量为0.15mm以下的方式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中,与上述压缩室连通,
在定义上述结合管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之前的状态下的、作为上述贯穿孔的直线部的外侧的部分的上述缸体的壁厚为A,上述贯穿孔的截面中的长度方向长度为B,以及上述贯穿孔的截面中的宽度方向长度为C的情况下,
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1.6mm的条件下,成为
0<A×B/C≤3.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1mm的条件下,成为
0<A×B/C≤2.8。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结合管的壁厚t为0mm<t≤0.4mm的条件下,成为
0<A×B/C≤2.35。
1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该压缩机包括:
缸体,内部形成有压缩室;以及
结合管,被安装在该缸体上,与上述压缩室连通,
上述缸体形成有以从该缸体的侧面贯穿上述压缩室,且长度方向沿着该缸体的周向的方式形成的截面长圆形状的贯穿孔,
上述结合管,其至少一侧的端部形成为截面长圆形状,且该一侧的端部被压入上述贯穿孔中,与上述压缩室连通,
在上述结合管被压入了上述贯穿孔中的状态下,
在被压入上述贯穿孔压之前的状态下作为平坦部的上述结合管的壁面以向该结合管的外周侧成为凸状的方式变形。
CN201210346908.9A 2011-11-04 2012-09-18 压缩机 Active CN1030896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2395 2011-11-04
JP2011242395A JP5511769B2 (ja) 2011-11-04 2011-11-04 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89629A true CN103089629A (zh) 2013-05-08
CN103089629B CN103089629B (zh) 2015-07-29

Family

ID=48202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6908.9A Active CN103089629B (zh) 2011-11-04 2012-09-18 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11769B2 (zh)
KR (1) KR101309464B1 (zh)
CN (1) CN103089629B (zh)
CZ (1) CZ306346B6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24091B2 (ja) * 2014-01-31 2018-05-1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密閉型圧縮機
JP6358033B2 (ja) 2014-10-14 2018-07-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ベーン式ポンプ、及び、それを用いる燃料蒸気漏れ検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9170A (ja) * 1991-10-08 1993-04-20 Daikin Ind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JPH08327260A (ja) * 1995-06-05 1996-12-13 Fujikura Ltd ヒートパイプ用コンテナの製造方法
JP2003214370A (ja) * 2002-01-23 2003-07-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201193614Y (zh) * 2008-02-29 2009-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气缸的进气机构
JP2010121481A (ja) * 2008-11-18 2010-06-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102678554A (zh) * 2011-03-10 2012-09-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76159B2 (ja) * 1992-08-04 1998-07-1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ロータリー圧縮機
JPH0814178A (ja) * 1994-06-30 1996-01-16 Sanyo Electric Co Ltd 回転式圧縮機
JPH0979161A (ja) * 1995-09-12 1997-03-25 Toshiba Corp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KR101463826B1 (ko) * 2008-08-05 2014-1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로터리 압축기
JP5560807B2 (ja) * 2010-03-23 2014-07-3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99170A (ja) * 1991-10-08 1993-04-20 Daikin Ind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JPH08327260A (ja) * 1995-06-05 1996-12-13 Fujikura Ltd ヒートパイプ用コンテナの製造方法
JP2003214370A (ja) * 2002-01-23 2003-07-3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201193614Y (zh) * 2008-02-29 2009-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气缸的进气机构
JP2010121481A (ja) * 2008-11-18 2010-06-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102678554A (zh) * 2011-03-10 2012-09-1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旋转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Z2012582A3 (cs) 2013-06-05
KR101309464B1 (ko) 2013-09-23
CN103089629B (zh) 2015-07-29
JP5511769B2 (ja) 2014-06-04
JP2013096367A (ja) 2013-05-20
CZ306346B6 (cs) 2016-12-14
KR20130049710A (ko) 2013-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96191B1 (ko) 나선 원리에 따른 용적형 기계, 용적형 기계를 작동시키기 위한 방법, 용적형 스파이럴, 차량 공기 조화 시스템, 및 차량
CN102900669B (zh) 旋转式双级压缩机
EP3578823B1 (en) Compres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mpressor
US20060073053A1 (en) Orbiting vane compressor
US9689388B2 (en) Scroll compressor
EP3354901B1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scroll compressor
US7344366B2 (en) Hermetic compressor having a high pressure chamber
CN103089629B (zh) 压缩机
JP3963740B2 (ja)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CN105339666B (zh) 多级压缩机及冷冻循环装置
KR101521933B1 (ko) 스크롤 압축기 및 이를 적용한 냉동기기
JP6130271B2 (ja)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JP5781355B2 (ja) 密閉型ロータリ圧縮機
JP6426645B2 (ja) 回転式圧縮機
CN220059904U (zh) 一种高压比单螺杆转子及使用其的压缩机
JP4024056B2 (ja) ロータリコンプレッサ
CN114270044B (zh) 涡旋压缩机
CN109595166B (zh) 压缩机
KR101882713B1 (ko) 스크롤 압축기
JP5040111B2 (ja) 圧縮機
CN103782037A (zh) 旋转压缩机
KR100518025B1 (ko) 압축기의 토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6838571A (zh) 电动压缩机、空调系统和车辆
KR20130081107A (ko) 밀폐형 압축기
CN114294225A (zh) 动涡盘、压缩机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