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64341A - 信息生成程序、信息生成方法和信息生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生成程序、信息生成方法和信息生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64341A
CN103064341A CN2012103650093A CN201210365009A CN103064341A CN 103064341 A CN103064341 A CN 103064341A CN 2012103650093 A CN2012103650093 A CN 2012103650093A CN 201210365009 A CN201210365009 A CN 201210365009A CN 103064341 A CN103064341 A CN 103064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projected image
score
inspection party
information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650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64341B (zh
Inventor
田口辉敏
山田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64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4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64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64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G06T2219/2008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生成程序、信息生成方法和信息生成设备。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使计算机执行过程的程序,所述过程包括:从存储组件的组件数据的存储装置中选择模型;以与第一区域的背景颜色不同的颜色,在多个方向上将选择的模型投影到第一区域以生成第一投影图像,并且向与第一区域尺寸等效的第二区域,以不同的颜色投影模型,并且以与背景颜色相同的颜色投影另一个模型,以生成第二投影图像;根据检验方向比较第一和第二投影图像,以计算指示投影图像之间的匹配程度的得分;以及作为用于模型的拆卸方向,确定与具有最高计算得分的投影图像的检验方向相对的方向,以将拆卸方向与模型相关联并存储到存储装置。

Description

信息生成程序、信息生成方法和信息生成设备
技术领域
在此讨论的实施例涉及生成信息的信息生成程序、信息生成方法和信息生成设备。
背景技术
按照惯例,当使用3D模型生成3D装配动画时,用户必须针对构成产品的每个部件逐个定义动作。例如,数字器具、个人计算机(PC)或办公室装置如多功能机器具有几十到几千个部件,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具有几万个部件。生成这样的产品的装配动画所涉及的工作会耗费大量的时间。
因此,存在自动生成装配动画的技术。被识别为使用3D模型的用于装配动画的自动创建功能的传统技术包括技术(1),在该技术(1)中,用户基于信息定义每个部件的动作以生成动画。
传统的技术(1)包括基于由用户设置的拆卸定义信息来定义3D模型动作的技术(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第4291321号)。传统的技术(1)还包括基于由用户设置的装配顺序、部件数据和装配方向数据来定义动作的技术(例如参见日本公开专利公布第H8-106486号)。
尽管通过传统的技术(1)自动生成了装配动画,但是必须定义充当动画基础的诸如部件的移动量和拉出方向之类的动作。因此,存在技术(2),在该技术(2)中,系统自动定义部件的动作以生成动画。传统的技术(2)包括如下技术:使用干涉检查技术来针对构成产品的部件的坐标系的六个轴检测干涉的发生,以便基于部件可以在不造成干涉的方向上拆卸的解释来确定拆卸方向(例如参见日本公开专利公布第H10-312208号)。
但是,由于在传统的技术(2)中执行了干涉检查,所以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直到获得结果为止。对于实际操作中使用的产品规模(几万个部件)而言,大量的计算时间被耗费以提取干涉结果。因此,传统的技术(2)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以提取结果,亦即生成动画。
传统的技术(2)具有低通用性的问题。例如,基于在装配时或者在装配中间发生干涉这一前提,一个产品包括多重性的部件。在许多产品中,干涉生成部件如E环、夹具和螺钉占部件中的70%或更多。
E环或夹具在与轴部件的轴向方向相正交的方向上装配到轴部件。因此,如果从轴部件拉出E环或夹具,则在正交方向而不是轴向方向上拉出E环或夹具,因此E环或夹具与轴部件相干涉。
螺钉可以设计成使得螺纹槽不形成在螺钉的轴上或螺钉孔的内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螺钉轴的直径大于(或小于)螺钉孔的直径,使螺钉与螺钉孔相干涉。由于干涉是由占部件中的大部分的E环、夹具和螺钉造成的,所以传统的技术(2)具有可以拆卸的部件受到限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实施例的一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信息生成过程的程序,所述信息生成过程包括:从存储由多个模型装配的组件的组件数据的存储装置中选择任意模型;以与第一区域的背景颜色不同的颜色,在多个方向上将选择的任意模型投影到所述第一区域以生成第一投影图像,并且在所述方向上并向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同尺寸的第二区域,以与所述背景颜色不同的颜色投影所述任意模型,并且以与所述背景颜色相同的颜色投影不同于所述任意模型的另一个模型,以生成第二投影图像;在生成的第一投影图像和第二投影图像当中比较具有从所述方向当中选择的等同检验方向的投影图像,以计算指示针对所述检验方向中的每一个的投影图像之间的匹配程度的得分;以及从所述组件数据中并且作为用于拆卸所述任意模型的拆卸方向,确定与在计算的得分当中具有最高得分的投影图像的检验方向相对的方向,以将所述拆卸方向与所述任意模型相关联并存储到所述存储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将会借助于在权利要求书中具体指出的元件和组合来实现并达成。
应当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后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的例子的示图;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输入到信息生成设备的数据的例子的示图;
图3是图2中描绘的组件树202的例子的示图;
图4是组件的例子的示图;
图5是部件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示图;
图6是组件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示图;
图7是图5和6中描绘的相对坐标值和相对取向的示图;
图8A和8B是组件树202的转换例子的说明图;
图9是通过基于亲子关系分开图8B中描绘的制造流程802而获得的分开制造流程901至907的示图;
图10是节点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示图;
图11是分开制造流程的表结构的例子的示图;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设备的硬件配置的框图;
图13是信息生成设备1300的功能配置的例子的框图;
图14A、14B和14C是旋转体判断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5是板状体判断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6A和16B是第一干涉判断例子的说明图;
图17是第二干涉判断例子的说明图;
图18A、18B和18C是视点设置例子的说明图;
图19是移动量的设置的例子的示图;
图20是由信息生成设备1300进行的信息生成过程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21是图20中描绘的信息设置过程(步骤S2001)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22是图21中描绘的拆卸方向检测过程(步骤S2109)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23是图22中描绘的得分计算过程(步骤S2209)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24是图23中描绘的投影轮廓过程(步骤S2301)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25是图23中描绘的旋转体判断过程(步骤S2303)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26是图23中描绘的板状体判断过程(步骤S2304)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27是图23中描绘的拆卸方向判断过程(步骤S2305)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28是图23中描绘的干涉判断过程(步骤S2306)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29是图21中描绘的视点设置过程(步骤S2110)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图30是图21中描绘的移动量设置过程(步骤S2111)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以及
图31是图20中描绘的再现过程(步骤S2002)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信息生成程序、信息生成方法和信息生成设备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的例子的示图。图1描绘了组件数据(在下文中称之为“组件”)103的例子,所述组件103表示了用部件数据(在下文中称之为“部件”)表示的轴102和同样用部件数据表示的E环101的组件。E环101不是在轴102的轴向方向(图1中的+Z或﹣Z)上装配,而是在与轴向方向正交的+X方向上装配。E环101通过附接到轴102而与轴102干涉。E环101不是在轴102的轴向方向(图1中的+Z或﹣Z方向)上拆卸,而是在与轴向方向正交的﹣X方向上拆卸。
在这种情况下,在传统的干涉检查中,产生了大计算负荷,并且E环101在装配方向(+X)、拆卸方向(﹣X)和轴向方向(+X,﹣X)上与轴102干涉。因此,信息生成设备相对于六个方向+X至﹣Z生成E环101的投影图像(a)至(f)。
投影图像(a)至(f)是以预定放大率投影到预定尺寸(例如200×200像素)的位图图像区域的图像。在当前的例子中,位图图像的背景颜色假定为黑色,而对象、亦即E环101的颜色则假定为白色。颜色不限于黑白组合,只要背景颜色和对象的颜色彼此不同即可。
类似地,信息生成设备显示另一个部件,将其颜色设置为与背景颜色相同的黑色,并且从各个方向生成E环101的投影图像(A)至(F)。投影图像(A)至(F)是以相同的放大率投影到与投影图像(a)至(f)相同尺寸的位图的图像。
根据方向,并且例如针对投影图像组{(a),(A)}至{(f),(F)}中的每一个,信息生成设备分别比较投影图像(a)至(f)和投影图像(A)至(F)。信息生成设备检测具有最高匹配程度、亦即具有最大数目的匹配白色比特的组,并且将投影图像的投影方向确定为装配方向。在图1中描绘的例子的情况下,投影图像组{(a),(A)}具有最高匹配程度,并且当E环101被拆卸时没有其它阻碍部件存在。因此,+X方向被确定为装配方向,并且相对的﹣X方向被确定为拆卸方向。结果,E环101在+X方向上附接到轴102,并且可以在﹣X方向上拆卸。
如描述的那样,对于大量的部件当中包括的诸如E环101之类的部件,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设备可以检测装配方向和拆卸方向,其可在传统的干涉检查中检测。由于没有执行传统的干涉检查,所以信息生成设备可以减少计算负荷。由于通过投影图像的简单比较来检测装配方向和拆卸方向,所以信息生成设备可以实现更快的检测速度。在图1中,尽管E环101被取为例子,但是信息生成设备适用于与装配对应件相干涉的诸如夹具和螺钉之类的部件。因此,信息生成设备并不取决于将要装配的产品的类型,并且可以提高通用性。
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输入到信息生成设备的数据的例子的示图。输入数据200是例如从三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传输的数据。图2描绘了鼠标的输入数据200作为例子。
输入数据200包括将要成为信息生成的主题的目标产品(图2中的鼠标)的三维模型201以及三维模型201的组件树202。组件树202是分级结构化信息,其表示构成三维模型201的部件和组件的配置。
图3是图2中描绘的组件树202的例子的示图。在图3中,顶部组件A0表示鼠标的三维模型201。在图3中描绘的例子中,顶部组件A0包括组件A1和A5以及部件p10。组件A1包括组件A2和A3。组件A2包括部件p1和p2。
下一个更高层级中的组件被称为亲组件。例如,组件A2的亲组件是组件A1。下一个更低层级中的组件被称为子组件。例如,组件A1的子组件是组件A2和A3。
组件是由部件和组件构成的模型。部件是不能进一步减少的最小单元模型。因此,组件和部件集体地被称为模型。在下文中参考图4来进行描述。
图4是组件的例子的示图。在图4中,组件400包括齿轮401和轴402与403的组件404。
图5是部件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示图。部件信息500是属于三维模型中的部件的信息,并且是当信息生成设备获取输入数据200时由信息生成设备从输入数据200提取的信息。
在图5中,部件信息500包括标识信息字段、形状信息字段、相对坐标值字段、相对取向字段、最高优先方向字段、6轴得分字段、视点字段和移动量字段。标识信息字段存储唯一标识部件的标识信息。在图5中,pi被存储为标识信息。
形状信息字段进一步包括面字段和面法向矢量字段。面字段存储部件的面。在图5中,存储ni个面fi-1至fi-ni。面fi-1至fi-ni中的每一个是构成部件的三角形的多边形数据,并且具有基于部件的局部坐标系的三角形顶点坐标值。面法向矢量字段存储针对面fi-1至fi-ni的ni个法向矢量vi-1至vi-ni。
相对坐标值字段存储从亲组件在亲组件的局部坐标系(如果亲组件是顶部组件A0,则是全局坐标系)中的原点算起的相对坐标值。在图5中,存储相对坐标值Ci。相对取向字段存储从亲组件在亲组件的局部坐标系(如果亲组件是顶部组件A0,则是全局坐标系)中的取向算起的相对取向Ri。相对取向Ri例如通过3×3矩阵来表达。
最高优先方向字段包括装配方向字段和拆卸方向字段。在获取输入数据200的阶段,什么都没有存储在装配方向字段和拆卸方向字段中。如果如图1中描绘的那样检测装配方向和拆卸方向,则存储检测的方向。例如,在图1中描绘的E环101的部件信息500中,“+X”和“-X”分别被存储为装配方向和拆卸方向。
6轴得分字段包括局部坐标系的轴(+X1至-Z1)的字段和全局坐标系的轴(+Xg至-Zg)的字段。在获取输入数据200的阶段,什么都没有存储在6轴得分字段中,并且当6轴得分被计算时,存储计算的得分。6轴得分是指示每个轴作为装配方向的适合性的指标值。在这个例子中,较高的得分被假定为指示较好的适合性。稍后将会描述6轴得分的计算。
视点字段存储视点坐标值。当在拆卸方向上移动模型时,如果拆卸方向等同于视点方向,则即使当再现拆卸状态的动画时,拆卸方向上的移动也较少可见。因此,转移的视点位置的视点坐标值被存储,并且当再现拆卸状态的动画时,在从视点坐标值的视点方向上显示动画,以便有利于可见性。
图6是组件信息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示图。组件信息是属于三维模型中的组件的信息,并且是当获取输入数据200时由信息生成设备从输入数据200提取的信息。
在图6中,组件信息600包括标识信息字段、紧接较低组元模型计数字段、亲组件标识信息、相对坐标值字段、相对取向字段、最高优先方向字段、6轴得分字段、视点字段和移动量字段。除了紧接较低组元模型计数字段和亲组件标识信息之外的字段与部件信息500中的字段相同,并且不再描述。
紧接较低组元模型计数字段存储紧接较低组元模型计数mj。紧接较低组元模型计数是下一个较低层级的目标组件中的组元模型的数目。即使位于下一个较低层级中,除了组元模型之外的模型也不被计数。例如,在图3描绘的组件A3的情况下,尽管组件A4和部件p1至p4、p7和p8处于下一个较低层级中,但是组件A3的下一个较低层级中的组元模型是组件A4和部件p3和p4。因此,组件A3情况下的紧接较低组元模型计数mj为mj=3。
亲组件标识信息字段存储亲组件标识信息Aj。例如,在组件A3的情况下,亲组件为组件A1,因此A1存储在亲组件标识信息字段中。这使得信息生成设备能够识别组件之间的亲子关系。
图7是图5和6中描绘的相对坐标值和相对取向的示图。在这个例子中,将会描述模型M的相对坐标值和相对取向。在图7中,包括Xg轴、Yg轴和Zg轴的全局坐标系被定义为Cg。Q0是全局坐标系Cg的原点。全局坐标系Cg是用于定义作为图3中描绘的顶部组件A0的模型M0的空间。基于原点Q0设置构成模型M0的面的坐标值。
Q1是包括X11轴、Y11轴和Z11轴的局部坐标系C11的原点。局部坐标系C11是用于定义模型M1的空间,所述模型M1例如是具有图3中描绘的顶部组件A0作为亲组件的组件A1。通过与全局坐标系Cg的原点Q0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局部坐标系C11的原点Q1。基于原点Q1来设置构成模型M1的面的坐标值。局部坐标系C11的相对取向R1是从全局坐标系Cg中的模型M0的取向开始的相对取向。
Q2是包括X12轴、Y12轴和Z12轴的局部坐标系C12的原点。局部坐标系C12是用于定义模型M2的空间,所述模型M2例如是具有图3中描绘的顶部组件A1作为亲组件的组件A2。通过与局部坐标系C11的原点Q1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局部坐标系C12的原点Q2。基于原点Q2来设置构成模型M2的面的坐标值。局部坐标系C12的相对取向R2是从局部坐标系C11中的模型M1的取向开始的相对取向。
如上所述,基于由从亲组件的原点开始的相对位置确定的原点来确定模型的相对坐标值,并且基于亲组件的取向来设置模型的取向。
图8A和8B是组件树202的转换例子的说明图。图8A描绘了图3中描绘的组件树202转换成等效制造流程801的状态。转换成制造流程801可以人工或自动执行。在图8A中描绘的制造流程801中,从顶到底方向指示了装配顺序,比如像将部件p7和p8组合成组件A6,并且将部件p9和组件A6组合成组件A5。因此,相反的从底到顶方向指示了拆卸顺序。
在图8B中描绘的制造流程802中,在期望的位置处插入过程。经由用户操作插入过程。过程指示装配所必须的操作。例如,在图8B中,部件p2经历过程F2,然后与部件p1组合以获得组件A2。
图9是通过基于亲子关系分开图8B中描绘的制造流程802而获得的分开制造流程901至907的示图。例如,分开制造流程902是描绘对组件A2和A3进行装配以生成组件A1的流程。分开制造流程903是描绘对部件p1和p2进行装配以生成组件A2的流程。
描述制造流程802的数据结构。在实施例中,作为例子,在对节点进行链接的表结构中管理上面描述的部件信息500和组件信息600。
图10是节点的数据结构的例子的示图。在图10中,节点包括节点号、节点信息和到下一个节点的指针。节点号是指示装配顺序的号码,并且根据制造流程802从1开始按顺序分配。节点号的升序指示装配顺序,而其逆序则指示拆卸顺序。
节点信息包括模型标识信息、类型旗标、流程符号和过程信息。模型标识信息是对应于节点的部件或组件的标识信息。模型标识信息可以用作指针以指定部件信息500或组件信息600。
类型旗标是标识节点的类型(部件、组件和过程)的旗标。例如,部件、组件和过程的类型旗标分别为“0”、“1”和“2”。流程符号是图8中描绘的符号。过程信息是指示过程的细节的字符串(如果节点的类型是“过程”)。经由用户操作输入字符串。
到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存储下一个节点的节点号。结果,可以指定下一个节点。节点也从下一个节点中指定。如果下一个节点不存在,则该节点是最后节点,因此存储为“空”。
图11是分开制造流程的表结构的例子的示图。图11中描绘的表结构1101是图9中描绘的分开制造流程901的表结构,并且节点N1至N55被级联。
图12是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设备的硬件配置的框图。如图12中描绘的那样,信息生成设备包括分别通过总线1200连接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201、只读存储器(ROM)12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203、磁盘驱动器1204、磁盘1205、光盘驱动器1206、光盘1207、显示器1208、接口(I/F)1209、键盘1210、鼠标1211、扫描仪1212和打印机1213。
CPU 1201掌管信息生成设备的总体控制。ROM 1202在其中存储诸如引导程序之类的程序。RAM 1203用作CPU 1201的工作区。磁盘驱动器1204在CPU 1201的控制之下控制数据相对于磁盘1205的读写。磁盘1205在其中存储在磁盘驱动器1204的控制之下写入的数据。
光盘驱动器1206在CPU 1201的控制之下控制数据相对于光盘1207的读写。光盘1207在其中存储在光盘驱动器1206的控制之下写入的数据,所述数据由计算机读取。
除了光标、图标和/或工具箱之外,显示器1208例如还显示诸如文本、图像、功能信息等的数据。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等可以用作显示器1208。
I/F 1209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网络1214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因特网,并且通过网络1214连接到其它设备。I/F 1209管理与网络1214的内部接口,并且控制数据从/向外部设备的输入/输出。例如,调制解调器或LAN适配器可以用作I/F 1209。
键盘1210例如包括用于输入字母、数字和各种指令的按键,并且执行数据的输入。代替地,可以采用触摸面板类型的输入垫或数字小键盘等。鼠标1211用于移动光标、选择区域或者移动和改变视窗的尺寸。可以采用跟踪球或操纵杆,只要每个分别具有类似于指示装置的功能即可。
扫描仪1212光学读取图像,并且将图像数据收入到信息生成设备中。扫描仪1212同样可以具有光学字符阅读器(OCR)功能。打印机1213打印图像数据和文本数据。打印机1213例如可以是激光打印机或喷墨打印机。
图13是信息生成设备1300的功能配置的例子的框图。信息生成设备1300包括存储单元1301、输入单元1302、选择单元1303、生成单元1304、计算单元1305、判断单元1306、确定单元1307、设置单元1308和再现单元1309。
例如,存储单元1301的功能通过图12中描绘的存储装置如ROM1202、RAM 1203、磁盘1205和光盘1207来实现。例如,输入单元1302至再现单元1309的功能通过图12中描绘的CPU 1201执行存储装置如ROM 1202、RAM 1203、磁盘1205和光盘1207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或者通过I/F 1209来实现。
输入单元1302接收数据输入。例如,输入单元1302接收如图2中描绘的那样的三维模型201和组件树202的输入。输入数据200被存储到存储单元1301。存储单元1301被假定随后存储图5中描绘的部件信息500、图6中描绘的组件信息600、图8B中描绘的制造流程和图11中描绘的表结构。
选择单元1303从存储由多个模型装配的组件的存储装置中选择模型。在这个例子中,将要处理的分开制造流程的表结构被假定为已指定。选择单元1303从表结构的最后节点相继选择模型。
例如,在图11中描绘的表结构1101的情况下,选择单元1303相继选择从最后节点N5开始的模型,并从而选择部件p10,然后选择节点N4的组件A5。由于下一个节点N3是过程,所以不进行选择,并且选择单元1303选择节点N2的组件A1。在已从引导节点N1进行了选择之后,选择操作结束,因为没有待选择的模型保留。
生成单元1304在多个方向上以与第一区域的背景颜色不同的颜色将由选择单元1303选择的模型投影到第一区域,以生成第一投影图像。例如,生成单元1304分别在局部坐标系的六个方向(+X1至﹣Z1)和全局坐标系的六个方向(+Xg至﹣Zg)上生成选择模型的第一投影图像。充当投影区域的第一区域例如是如图1中描绘的那样的预定尺寸(例如200×200像素)的位图图像区域。如果局部坐标系等同于全局坐标系,则生成单元1304在任一坐标系的六个方向上生成投影图像,从而防止冗余处理被执行,并且增加处理的速度。
如果局部坐标系等同于全局坐标系,则生成单元1304生成投影图像(a)至(f)作为第一投影图像,如图1中描绘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用与背景颜色(例如黑色)不同的颜色(白色)投影选择的模型(E环101)。因此,选择模型的投影部分的比特被计数。局部坐标系可以不等同于全局坐标系。例如,在全局坐标系中,模型可以相对于模型的局部坐标系倾斜地装配。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别在12个方向上生成第一和第二投影图像。
生成单元1304将选择的模型投影到与第一区域等同尺寸的第二区域,将选择的模型的颜色设置为不同于背景颜色的颜色,将除了选择的模型之外的模型设置为与背景相同的颜色,并从而生成第二投影图像。例如,生成单元1304分别在局部坐标系的六个方向(+X1至﹣Z1)和全局坐标系的六个方向(+Xg至﹣Zg)上生成选择模型的第二投影图像。充当投影区域并且具有与第一区域相同尺寸的第二区域例如是图1中描绘的预定尺寸(例如200×200像素)的位图图像区域。如果局部坐标系等同于全局坐标系,则生成单元1304在任一坐标系的六个方向上生成投影图像,从而防止冗余处理被执行,并且增加处理的速度。
类似地,如果局部坐标系等同于全局坐标系,则生成单元1304生成投影图像(A)至(F)作为第二投影图像,如图1中描绘的那样。在这种情况下,用与背景颜色(例如黑色)不同的颜色(白色)投影选择的模型(例如图1中描绘的E环101),并且用背景颜色投影另一个模型(例如图1中描绘的轴102)。因此,干涉状态下的选择模型的投影部分的比特被计数。
计算单元1305比较由生成单元1304生成的第一和第二投影图像。计算单元1305比较具有从多个方向当中选择的相同检验方向的投影图像。计算单元1305从而计算指示针对每个检验方向的投影图像之间的匹配程度的得分。参考图1来描述细节。在本说明书中,图1中描绘的坐标系被认为是局部坐标系。
从多个方向当中选择的检验方向在图1中描绘的情况下是从+X至﹣Z相继选择的方向。计算单元1305比较具有相同检验方向的投影图像。例如,如果检验方向是+X,则计算单元1305比较投影图像(a)和(A),并且如果检验方向是﹣X,则计算单元1305比较投影图像(b)和(B)。例如,进行比较如下。
以下是表示作为图1中的投影图像(a)至(f)中的选择模型的E环的白色比特的数目的计数结果WB1。
WB1(a)=2000
WB1(b)=2000
WB1(c)=2000
WB1(d)=2000
WB1(e)=13000
WB1(f)=13000
以下是表示作为图1中的投影图像(A)至(F)中的选择模型的E环的白色比特的数目的计数结果WB2。
WB2(A)=2000
WB2(B)=1700
WB2(C)=2000
WB2(D)=1700
WB2(E)=9000
WB2(F)=9500
计算单元1305计算相同方向的结果之间的得分。作为例子,通过以下方程(1)来计算得分。
得分Bp=(WB1/WB2)×100    (1)
因此,针对每个检验方向的得分Bp如下。
Bp(+Xl)=100
Bp(-Xl)=85
Bp(+Yl)=100
Bp(-Yl)=85
Bp(+Zl)=70
Bp(-Zl)=73
由于第二投影图像表示了与另一个模型的干涉状态并且干涉部分用黑色比特指示,所以得分Bp是等于或小于100的得分。当在第二投影图像中没有生成干涉状态时,得分Bp是最大得分100。因此,当得分Bp越高时,在第一投影图像中的选择模型的投影位置(白色比特)和第二投影图像中的选择模型的投影位置(白色比特)之间,匹配的数目变得越高。换言之,较高数目的匹配意味着在与检验方向相对的方向上的较少的与选择模型的干涉的位置。因此,选择的模型更有可能在与检验方向相对的方向上拉出。在上面描述的例子中,由于得分Bp在+X和+Y方向上为100,所以这表明选择的模型有可能在相对的方向上、亦即在﹣X方向上或﹣Y方向上拆卸。
判断单元1306具有旋转体判断单元1361、板状体判断单元1362、方向判断单元1363和干涉判断单元1364。通过由旋转体判断单元1361至干涉判断单元1364执行的判断,判断单元增加或降低得分Bp。旋转体判断单元1361至干涉判断单元1364被任意实施。例如,旋转体判断单元1361至干涉判断单元1364可以全部被实施,或者这些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实施。在其它情况下,这些单元中没有一个可以被实施。
描述旋转体判断单元1361。由于在实际的装配操作中“关于具有旋转体形状的模型的装配方向,模型在旋转轴方向上具有被装配的高比率”,所以进行旋转体判断以作为用于增加得分Bp的条件。如果当在检验方向上观察时选择的模型被判断为旋转体,则当前视点方向、亦即检验方向是旋转轴方向。在下文中将会描述旋转体判断的细节。
基于对检验方向上投影的选择模型的投影图像进行限定的矩形的尺度和对当投影图像被旋转预定角度时的旋转投影图像进行限定的矩形的尺度,旋转体判断单元1361判断选择的模型是否是旋转体。
例如,旋转体判断单元1361计算选择模型在检验方向的坐标系中的边界框。如果检验方向是+X1至﹣Z1,则检验方向的坐标系是选择模型的局部坐标系,而如果检验方向是+Xg至﹣Zg,则检验方向的坐标系是选择模型的全局坐标系。边界框是对选择的模型进行限定的长方体。
旋转体判断单元1361将边界框投影到与检验方向正交的两轴投影面以生成投影图像。例如,如果检验方向是+X1,则旋转体判断单元1361将边界框投影到包括与+X1正交的+Y1和+Z1的投影面。旋转体判断单元1361将边界框的投影图像的垂直长度和水平长度分别定义为V和H,以获得纵横比V/H。
当使用投影图像的中心作为旋转中心将与边界框一起投影的选择模型的投影图像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0、15、30和45度时,旋转体判断单元1361生成旋转的选择模型的投影图像。尽管投影图像被旋转了15度三次,但是用户可以任意地设置角增量和旋转的次数。
当选择模型的投影图像被旋转时,对选择模型进行限定的边界框的投影图像在垂直长度V和水平长度H方面发生变化。如果由旋转引起的纵横比V/H的变化落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则选择模型被判断为旋转体。
图14A、14B和14C是旋转体判断的例子的说明图。图14A是当选择模型的投影图像是方形时的例子;图14B是当选择模型的投影图像是五边形时的例子;并且图14C是当选择模型的投影图像是正八边形时的例子。
在图14A和14C中,纵横比V/H在每个旋转角均为1.0,因此选择模型被判断为旋转体。与此形成对照,在图14B中,由于纵横比V/H在15、30和45度的旋转角处不在可接受的范围(1.0±0.05),所以判断选择模型不是旋转体。在这个例子中,尽管如果纵横比V/H在全部的15、30和45度的旋转角处都不在可接受的范围则判断选择模型不是旋转体,但是如果至少一个角度使纵横比V/H处于可接受范围之外,则选择模型可以被判断为不是旋转体。
如果选择模型被判断为旋转体,则计算单元1305将选择模型的额外得分Ap1添加到得分Bp。
描述板状体判断单元1362。因为在实际的装配操作中“依据在装配时的支撑(用臂抓取)和位置判断,垂直于板表面的方向是所希望的”,所以进行板状体判断。在下文中将会描述板状体判断的细节。
基于选择模型在多个方向当中的检验方向上的长度以及在除了检验方向及其相对方向之外的方向上的长度,板状体判断单元1362判断选择模型是否是在检验方向上装配的板状体。例如,板状体判断单元1362计算选择模型在检验方向的坐标系中的边界框。
板状体判断单元1362获得边界框在检验方向的坐标系中定义的三个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板状体判断单元1362判断除了检验方向之外的两个轴的方向上的长度是否等于检验方向上的长度的预定倍数(例如长20倍)。如果长度等于或大于预定倍数,则选择模型被判断为板状体。
图15是板状体判断的例子的说明图。在图15中,B指示选择模型的边界框,而D(j)则指示检验方向。L1至L3指示边界框B在检验方向D(j)的坐标系的轴向方向上的长度。L1指示检验方向D(j)上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L2和L3具有等于或大于L1预定倍数的长度,则被用来计算边界框B的选择模型被判断为板状体。
如果选择模型被判断为板状体,则计算单元1305将额外得分Ap2添加到得分Bp。
描述方向判断单元1363。基于如下概念进行方向判断作为得分增加过程:当装配目的地的模型的不必要旋转和翻转被避免时得分增加,因为优选的是,考虑到“装配操作”而持续地使用相同的装配方向。因此,方向判断单元1363根据以前选择模型的部件信息500或组件信息600检查针对以前选择模型确定的拆卸方向。如果拆卸方向与检验方向相对,则计算单元1305将额外得分Ap3添加到得分Bp。
描述干涉判断单元1364。进行干涉判断作为提高拆卸方向的确定准确度的过程,尽管干涉的发生本身并不是针对装配可能性或拆卸可能性的直接因素。当模型形状是凹陷形状时,如窗帘导轨的滑动部件或工业产品中频繁使用的E环101的情况下那样,干涉判断特别有效。即使当具有这样的形状的模型看上去在环的轴向方向上拆卸(或者在轴向方向上装配)时,如果在实际装配中模型在正交于轴的方向上拉出(或者在正交方向上装配),则也可以提高拉出方向(拆卸方向)的确定准确度。在下文中将会描述干涉判断的细节。
干涉判断单元1364将选择模型在与检验方向相对的方向上移动不超过检验模型在检验方向上的长度的预定量,以确定在移动之前和之后是否发生干涉。例如,干涉判断单元1364获得选择模型在检验方向的坐标系中的边界框。干涉判断单元1364根据边界框计算参数(高度、宽度和深度)。干涉判断单元1364将选择模型在与检验方向相对的拆卸方向上移动参数当中的具有与检验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参数的值的长度的1/4或1/2。针对移动之前的选择模型和移动之后的选择模型,干涉判断单元1364执行干涉检查。
图16A和16B是第一干涉判断例子的说明图。在图16A和16B中,E环101被取为选择模型的例子。图16A和16B描绘了选择模型在与检验方向D(j)相对的方向上移动具有与检验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参数的值L的1/2的例子。在图16A和16B中,B1指示移动之前的边界框;B2指示移动之后的边界框;M1指示移动之前的选择模型;并且M2指示移动之后的选择模型。M0指示选择模型M的装配目的地的模型。
在图16A中描绘的情况下,当选择模型M1在与检验方向D(j)相对的方向上移动时,选择模型M1和M2不造成干涉。因此,额外得分AP4被添加到检验方向D(j)的得分Bp。另一方面,在图16B中描绘的情况下,当选择模型M1在与检验方向D(j)相对的方向上移动时,选择模型M1和M2造成干涉。因此,额外得分AP4不被添加到检验方向D(j)的得分Bp。
图17是第二干涉判断例子的说明图。在图17中,O环被取为选择模型的例子。在图17中,因为O环,所以当选择模型M1在与检验方向D(j)相对的方向上移动时,选择模型M1和M2造成干涉,而不管检验方向D(j)。因此,额外得分AP4不被添加到检验方向D(j)的得分Bp。
由于干涉判断单元1364均匀地将模型移动恒定量以在移动之前和之后的模型之间进行干涉判断,而不是如传统的干涉检查中那样每当模型被移动微小量时都执行干涉检查,所以干涉判断过程可以被简化。运动量被设置成不超过检验模型在检验方向上的长度的预定量,例如检验方向上的长度的1/2或1/4。因此,干涉判断单元1364可以检测这样一种状态,在所述状态下,非环形部件如E环101和夹具并不与装配对应件干涉。因此,干涉判断单元1364可以识别如果选择模型是非环形部件则选择模型在哪个方向上装配,或者选择模型在哪个方向上拆卸。
如果干涉判断单元1364确定没有发生干涉,则计算单元1305将额外得分AP4添加到得分Bp。
确定单元1307从组件数据中确定与投影图像的在由计算单元1305计算的得分当中具有最高得分的检验方向相对的方向作为用于拆卸选择模型的拆卸方向,并且将拆卸方向与选择模型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单元1301中。例如,确定单元1307确定与在从总共12个方向、亦即局部坐标系的6个方向和全局坐标系的6个方向获得的得分Bp当中具有最高得分的用于对投影图像进行投影的检验方向相对的方向作为拆卸方向。代替地,确定单元1307将具有最高得分的用于对投影图像进行投影的检验方向确定为装配方向。确定单元1307将确定的拆卸方向和装配方向存储在选择模型的部件信息500或组件信息600的最高优先方向字段中。
设置单元1308具有视点设置单元1381和移动量设置单元1382。视点设置单元1381在具有与选择模型的拆卸方向相同的注视点和不同于拆卸方向的取向的视点方向上设置视点,并且将视点与选择模型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单元1301中。由于模型从拆卸方向上的视点在平行于深度维度的方向上移动,所以动画变得难以理解。因此,视点设置单元1381将视点设置为通过使天顶角和方位角中的每一个倾斜预定角度(例如30度)而获取的位置处的坐标值,并且将视点存储在部件信息500或组件信息600的视点字段中。
图18A、18B和18C是视点设置例子的说明图。在图18A至18C中,M指示给定模型;Pc指示视点;Pp指示注视点;D-指示由确定单元1307确定的模型M的拆卸方向;并且Dc指示改变的视点方向。视点设置单元1381在不改变注视点Pp的情况下仅以改变视点位置的方式来设置视点方向Dc。图18A描绘了设置视点之前的状态。图18B描绘了当视点Pc关于注视点Pp旋转水平角θ时的状态。图18C描绘了当视点Pc关于注视点Pp从图18B中描绘的状态旋转天顶角φ时的状态。
在由视点设置单元1381进行的设置中,旋转可以仅通过水平角θ来执行,或者旋转可以仅通过天顶角φ来执行。代替地,使用视点方向作为旋转轴,可以通过旋转角来执行旋转。视点P并不限于上面的旋转,而是还可以是平移。视点设置单元1381如上所述地设置视点,从而提高了再现动画时的可视性。
基于选择模型在拆卸方向上的长度,移动量设置单元1382设置在拆卸方向上移动的选择模型的移动量,并且将移动量与选择模型相关联地存储到存储装置中。例如,移动量设置单元1382计算选择模型在选择模型的拆卸方向的坐标系中的边界框的参数(高度、宽度和深度)。移动量设置单元1832将参数当中的具有与选择模型的拆卸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参数的值乘以预定数目(例如3)以设置移动量。
图19是移动量的设置的例子的示图。在图19中,M0指示装配目的地的模型,而M1则指示选择模型。在图19中,拆卸方向上的边界框中的选择模型M1的长度假定为200。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移动量被设置为200×3=600。由于通过将具有与选择模型的拆卸方向相同的方向的参数的值乘以预定值来设置移动量而使选择模型与组件充分分开,所以拆卸易于可见。
图20是由信息生成设备1300进行的信息生成过程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信息生成设备1300执行信息设置过程(步骤S2001)和再现过程(步骤S2002)。在信息设置过程(步骤S2001)中,针对每个选择模型设置拆卸和装配方向、视点以及移动量,并且在再现过程(步骤S2002)中,通过使用在信息设置过程(步骤S2001)中设置的信息来再现拆卸动画。也可以再现装配动画。参考图21来描述信息设置过程(步骤S2001)的细节,并且参考图31来描述再现过程(步骤S2002)的细节。
图21是图20中描绘的信息设置过程(步骤S2001)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首先,信息生成设备1300等待,直到目标组件被指定为止(步骤S2101:否)。例如,信息生成设备1300等待,直到经由用户操作从制造流程中指定目标组件为止。
当目标组件已被指定(步骤S2101:是)时,信息生成设备1300检测目标组件的紧接较低层级中的模型的数目N(步骤S2102)。例如,信息生成设备1300提取目标组件的组件信息600的紧接较低组元模型计数字段中存储的值。这个值等同于针对目标组件的分开制造流程中的模型的数目。
信息生成设备1300从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分开制造流程中识别目标组件的分开制造流程,并且获取其表结构(步骤S2103)。例如,如果目标组件是A0,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获取与图9中描绘的分开制造流程901相对应的表结构1101(图11)。
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计数的指标i设置为i=1(步骤S2104),并且确定是否满足i>N(步骤S2105)。换言之,确定信息生成设备1300是否已选择了获取的表结构中的全部模型。
如果不满足i>N(步骤S2105:否),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选择目标组件的表结构中的未选择节点当中的最后节点(步骤S2106)。尽管可以按照任意顺序来选择节点,但是通过从最后节点开始选择,可以从制造流程中的最后装配模型相继地选择模型。
信息生成设备1300从选择的节点中提取类型旗标(步骤S2107)以确定选择的节点是否是模型(步骤S2108)。如果类型旗标是“0”或“1”,则选择的节点是模型,而在“2”的情况下(其指示过程),选择的节点不是模型。
如果确定选择的节点不是模型(步骤S2108:否),则过程过渡到步骤S2112。与此形成对照,如果确定选择的节点是模型(步骤S2108:是),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执行拆卸方向检测过程(步骤S2109)、视点设置过程(步骤S2110)和移动量设置过程(步骤S2111),并且过渡到步骤S2112。
拆卸方向检测过程(步骤S2109)是检测被确定为模型、亦即选择模型的选择节点的拆卸方向的过程。参考图22来描述细节。视点设置过程(步骤S2110)是设置选择模型的视点的过程。参考图29来描述细节。移动量设置过程(步骤S2111)是设置选择模型的移动量的过程。参考图30来描述细节。
在步骤S2112,信息生成设备1300递增计数的指标i(步骤S2112)并且返回到步骤S2105。如果在步骤S2105确定满足i>N(步骤S2105:是),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过渡到图20中描绘的再现过程(步骤S2002)。如上所述,使用信息设置过程(步骤S2001),可以针对每个选择模型设置拆卸和装配方向、视点以及移动量。
图22是图21中描绘的拆卸方向检测过程(步骤S2109)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在图22中,信息生成设备1300初始化得分Bp和额外得分Ap1至AP4(=0)(步骤S2201),并且获取选择模型的局部坐标系(步骤S2202)。信息生成设备1300获取选择模型的全局坐标系(步骤S2203)。使用图7中描绘的技术获取局部坐标系和全局坐标系。
信息生成设备1300确定获取的局部坐标系和全局坐标系是否彼此等同(步骤S2204)。如果等同(步骤S2204:是),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要被检验的方向确定为6个方向(+X1至﹣Z1),其为局部坐标系的正负轴向方向(步骤S2205),并且过渡到步骤S2207。如果不等同(步骤S2204:否),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要被检验的方向确定为12个方向(+X1至﹣Z1和+Xg至﹣Zg),其为局部和全局坐标系的正负轴向方向(步骤S2206)。信息生成设备1300过渡到步骤S2207。
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检验方向的指标j设置为j=1(步骤S2207),以设置检验方向D(j)(步骤S2208)。如果在步骤S2205确定6个方向,则从6个方向(+X1至﹣Z1)当中设置检验方向D(j),而如果在步骤S2206确定12个方向,则从12个方向(+X1至﹣Z1和+Xg至﹣Zg)当中设置检验方向D(j)。
信息生成设备1300执行得分计算过程(步骤S2209)。得分计算过程(步骤S2209)是针对每个检验方向D(j)计算得分Bp的过程,所述得分Bp指示与检验方向D(j)相对的方向是否是选择模型的拆卸方向。参考图23来描述得分计算过程(步骤S2209)的细节。
在得分计算过程(步骤S2209)之后,信息生成设备1300存储计算的得分Bp(步骤S2210)。例如,如果选择模型是部件并且检验方向D(j)是“+X1”,则计算的得分Bp存储在选择模型的部件信息500中的6轴得分字段的+X1字段中。如果选择模型是组件并且检验方向D(j)是“+Xg”,则计算的得分Bp存储在选择模型的组件信息600中的6轴得分字段的+Xg字段中。
信息生成设备1300确定是否满足j>M(步骤S2211)。M指示将要检验的方向的数目。例如,如果在步骤S2205确定6个方向,则定义M=6,而如果在步骤S2206确定12个方向,则定义M=12。
如果不满足j>M(步骤S2211:否),则存在未检验的方向,因此信息生成设备1300递增j(步骤S2212),初始化得分Bp(步骤S2213),并且返回到步骤S2208。另一方面,如果满足j>M(步骤S2211:是),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识别M个方向的得分当中的最高得分,并且将拆卸方向确定为与具有最高得分的方向(装配方向)相对的方向(步骤S2214)。拆卸方向和装配方向被存储到部件信息500或组件信息600的最高优先方向字段。信息生成设备1300过渡到视点设置过程(步骤S2110)。
图23是图22中描绘的得分计算过程(步骤S2209)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信息生成设备1300执行投影轮廓过程(步骤S2301)。投影轮廓过程(步骤S2301)是如参考图1和计算单元1305描述的那样的计算得分Bp的过程。参考图24来描述投影轮廓过程(步骤S2301)的细节。
在投影轮廓过程(步骤S2301)之后,信息生成设备1300确定在投影轮廓过程(步骤S2301)中计算的得分Bp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步骤S2302)。在这个例子中,阈值假定设置为50,因为得分Bp的上限为100。如果得分Bp等于或大于阈值(步骤S2302:是),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执行旋转体判断过程(步骤S2303)、板状体判断过程(步骤S2304)、拆卸方向判断过程(步骤S2305)和干涉判断过程(步骤S2306)以更新得分Bp(步骤S2307)。信息生成设备1300然后过渡到步骤S2210。
与此形成对照,如果得分Bp不等于或大于阈值(步骤S2302:否),则确定在与具有最高得分的方向相对的方向上不能进行拆卸。因此,信息生成设备1300过渡到步骤S2210,而不执行旋转体判断过程(步骤S2303)至干涉判断过程(步骤S2306)。
图24是图23中描绘的投影轮廓过程(步骤S2301)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信息生成设备1300例如将用作绘制工作区的位图的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步骤S2401)。信息生成设备1300以与背景颜色不同的给定颜色、例如以白色显示目标组件的选择模型(步骤S2402)。在这个步骤,除了选择模型之外的模型未被显示。
通过使用作为视点方向的检验方向D(j)和允许选择模型配合到绘制工作区中的放大率,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选择模型投影到绘制工作区(步骤S2403)。信息生成设备1300对选择模型的给定颜色(白色)、亦即投影部分的比特的数目WB1进行计数(步骤S2404)。
信息生成设备1300显示目标组件(步骤S2405),并且使用针对选择模型的给定颜色(白色)和针对其它模型的背景颜色以与步骤S2403相同的放大率将选择模型投影到绘制工作区(步骤S2406)。信息生成设备1300对用给定颜色投影的比特的数目WB2进行计数(步骤S2407)。信息生成设备1300然后使用上面描述的方程(1)计算得分Bp(步骤S2408),并且将得分Bp临时存储到存储器(步骤S2409)。信息生成设备1300过渡到步骤S2302以确定得分Bp是否等于或大于阈值。
图25是图23中描绘的旋转体判断过程(步骤S2303)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信息生成设备1300初始化额外得分AP1(步骤S2501),并且生成选择模型在检验方向D(j)的坐标系中的边界框(步骤S2502)。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边界框投影到包括排除检验方向D(j)的两个轴的投影面(步骤S2503)。信息生成设备1300获得通过将投影图像旋转0、15、30和45度而获取的四个投影图像的垂直长度V×水平长度H的纵横比V/H(步骤S2504)。
信息生成设备1300然后根据各个旋转角的纵横比来确定当从检验方向D(j)观察时选择模型是否是旋转体(步骤S2505)。如果选择模型是旋转体(步骤S2505:是),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额外得分AP1添加到得分Bp以更新得分BP(步骤S2506),并且过渡到板状体判断过程(步骤S2304)。与此形成对照,如果选择模型不是旋转体(步骤S2505:否),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过渡到板状体判断过程(步骤S2304)而不添加额外得分AP1。
图26是图23中描绘的板状体判断过程(步骤S2304)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信息生成设备1300初始化额外得分AP2(步骤S2601),并且生成选择模型在检验方向D(j)的坐标系中的边界框(步骤S2602)。信息生成设备1300确定选择模型是否是如图15中描绘的那样的板状体(步骤S2603)。
如果选择模型是板状体(步骤S2603:是),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额外得分AP2添加到得分Bp以更新得分BP(步骤S2604),并且过渡到拆卸方向判断过程(步骤S2305)。与此形成对照,如果选择模型不是板状体(步骤S2603:否),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过渡到拆卸方向判断过程(步骤S2305)而不添加额外得分AP2。
图27是图23中描绘的拆卸方向判断过程(步骤S2305)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信息生成设备1300初始化额外得分AP3(步骤S2701),并且获取以前选择模型的拆卸方向(步骤S2702)。信息生成设备1300确定拆卸方向是否与检验方向D(j)相对(步骤S2703)。
如果拆卸方向相对(步骤S2703:是),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额外得分AP3添加到得分Bp以更新得分BP(步骤S2704),并且过渡到干涉判断过程(步骤S2306)。与此形成对照,如果拆卸方向不相对(步骤S2703:否),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过渡到干涉判断过程(步骤S2306)而不添加额外得分AP3。
图28是图23中描绘的干涉判断过程(步骤S2306)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信息生成设备1300初始化额外得分AP4(步骤S2801),并且生成选择模型在检验方向D(j)的坐标系中的边界框(步骤S2802)。信息生成设备1300针对边界框计算检验方向D(j)的坐标系的三个轴向方向的参数(高度、宽度和深度)(步骤S2803)。
信息生成设备1300在与检验方向D(j)相对的方向上将边界框移动相对方向的参数的值的1/2(步骤S2804)。信息生成设备1300比较移动之前和之后的选择模型以确定是否发生干涉(步骤S2805)。如果没有干涉发生(步骤S2805:否),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额外得分AP4添加到得分Bp以更新得分BP(步骤S2806),并且过渡到步骤S2307。如果干涉发生(步骤S2805:是),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过渡到步骤S2307而不添加额外得分AP4。
图29是图21中描绘的视点设置过程(步骤S2110)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信息生成设备1300获取选择模型的拆卸方向(步骤S2901),并且在通过在不移动注视点(屏幕中心)的情况下将天顶角和方位角中的每一个倾斜预定角度而获取的位置处设置视点(步骤S2902)。信息生成设备1300存储视点的坐标值(步骤S2903)。例如,如果选择模型是部件,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视点的坐标值存储到选择模型的部件信息500的视点字段,而如果选择模型是组件,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视点的坐标值存储到选择模型的组件信息600的视点字段。信息生成设备1300然后过渡到移动量设置过程(步骤S2111)。
图30是图21中描绘的移动量设置过程(步骤S2111)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信息生成设备1300获取选择模型的拆卸方向(步骤S3001),并且生成选择模型在检验方向D(j)的坐标系中的边界框(步骤S3002)。
信息生成设备1300针对边界框计算检验方向D(j)的坐标系的三个轴向方向的参数(高度、宽度和深度)(步骤S3003)。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参数当中具有与拆卸方向等同的方向的参数的值乘以给定量,并且将结果设置为移动量(步骤S3004)。信息生成设备1300然后过渡到步骤S2112。
图31是图20中描绘的再现过程(步骤S2002)的详细过程流程的流程图。信息生成设备1300将计数的指标i设置为i=1(步骤S3101),并且确定是否满足i>N(步骤S3102)。换言之,确定信息生成设备1300是否已再现了获取的表结构中的全部模型。
如果不满足i>N(步骤S3102:否),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从目标组件的表结构中的未选择节点当中选择最后节点(步骤S3103)。信息生成设备1300从选择节点中提取类型旗标(步骤S3104),以确定选择节点是否是模型(步骤S3105)。如果类型旗标是“0”或“1”,则选择节点是模型,而在“2”的情况下(其指示过程),选择节点不是模型。
如果确定选择节点不是模型(步骤S3105:否),则过程过渡到步骤S3107。与此形成对照,如果确定选择节点是模型(步骤S3105:是),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再现选择模型的拆卸动画(步骤S3106)。例如,如果选择模型是部件,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读取部件信息500的拆卸方向、视点和移动量以再现拆卸动画。如果选择模型是组件,则信息生成设备1300读取组件信息600的拆卸方向、视点和移动量以再现拆卸动画。
信息生成设备1300随后在步骤S3107递增i(步骤S3107)并返回到步骤S3102。如果在步骤S3102满足i>N(步骤S3102:是),则一系列过程终止。
如上所述,对于大量部件当中的E环101等的模型,实施例使得对装配方向和拆卸方向的检测成为可能,而这使用传统的干涉检查是不可检测的。因此,在动画再现中使用的方向的检测中可以实现更高的准确度。由于没有执行传统的干涉检查,所以可以减少计算负荷。由于通过投影图像的简单比较来检测装配方向和拆卸方向,所以可以增加检测速度。由于可以针对任何模型执行方向检测,所以可以提高通用性,而不会依赖于目标产品的类型。
基于过去的组件数据,通过利用按照由流程的创建者检查的装配顺序布置的制造流程的特性,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设备根据制造流程自动地生成3D动画。结果,可以从制造流程中识别具有自动定义的动作的部件的顺序。与随机检验拆卸部件顺序的传统干涉检查中使用的技术相比较,可以减少获得结果所耗费的计算时间。用户可以观看根据假定的装配顺序自动生成的动画,以便可视地确定装配顺序自身是否等同于假定的顺序。
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设备运用不使用干涉检查的逻辑,因此可以自动地生成“使用3D模型的拆卸动画”,这在使用干涉检查逻辑时是不可能的。实现了较短的处理时间和较高的准确度,而不管模型形状。
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设备可以随着模型的数目增加而缩短创建动画所耗费的时间。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设备并不执行造成高计算负荷的传统干涉检查,因此可以使用不能执行传统干涉检查的低性能计算机来检测拆卸方向和装配方向。
如果对于装配顺序存在多个候选,则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设备可以针对每个候选现场生成动画。因此,用户可以比较生成的动画以检查“考虑到每个动画中的动作,哪个装配顺序是优选的”。
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设备可以根据作为检查的结果而定义的装配顺序立即生成装配3D动画,因此用户可以创建3D动画以可视地检查装配顺序自身中的错误。因此,可以立即校正装配顺序中的错误。
当识别拆卸方向和装配方向时,由于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设备设置多个模式和条件来计算得分,所以可以在给定模式下的确定中防止错误检测,并且可以从各种角度执行检验,以便作为系统全面地进行确定。因此,可以用较高的准确度来检测拆卸方向。
使用根据实施例的信息生成设备,用户可以针对根据产品特性的定制任意地设置额外得分AP1至AP4的权重。例如,额外得分AP1至AP4的值可以根据产品特性增加或降低。代替地,可以根据产品特性在需要时去除至少一个判断过程以便检测拆卸方向。
在一些情况下,不仅在动画正在运行时,而且还在动画被停止以执行严格检查等时,在从哪里并且在哪个方向上装配相关部件方面可视地检查装配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当选择模型从装配对应件的模型拆卸时,通过显示指示拆卸方向的箭头,可以更加可理解地进行拆卸动画。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在对模型的拆卸方向的检测中可以实现更高的准确度。
在此提供的全部例子和条件语句都旨在辅助读者理解本发明和发明人进一步向现有技术贡献的概念的教育目的,而不是被解释为限制到这样的具体讲述的例子和条件,也不是说这样的例子在说明书中的组织就涉及了表明本发明的优等和劣等。尽管已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变、替换和变更,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信息生成过程的程序,所述信息生成过程包括:
从存储由多个模型装配的组件的组件数据的存储装置中选择任意模型;
以与第一区域的背景颜色不同的颜色,在多个方向上将选择的任意模型投影到所述第一区域以生成第一投影图像,并且在所述方向上并向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同尺寸的第二区域,以与所述背景颜色不同的颜色投影所述任意模型,并且以与所述背景颜色相同的颜色投影不同于所述任意模型的另一个模型,以生成第二投影图像;
在生成的第一投影图像和第二投影图像当中比较具有从所述方向当中选择的等同检验方向的投影图像,以计算指示针对所述检验方向中的每一个的投影图像之间的匹配程度的得分;以及
从所述组件数据中并且作为用于拆卸所述任意模型的拆卸方向,确定与在计算的得分当中具有最高得分的投影图像的检验方向相对的方向,以将所述拆卸方向与所述任意模型相关联并存储到所述存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信息生成过程进一步包括:
基于对所述检验方向上投影的所述任意模型的投影图像进行限定的矩形的形状和对当所述投影图像被旋转预定角度时的旋转投影图像进行限定的矩形的形状,确定所述任意模型是否是旋转体,
其中,所述计算包括:当所述任意模型已被确定为旋转体时,更新针对所述检验方向的得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信息生成过程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任意模型在所述方向当中的所述检验方向上的长度以及在除了所述检验方向及其相对方向之外的方向上的长度,确定所述任意模型是否是在所述检验方向上装配的板状体,
其中,所述计算包括:当所述任意模型已被确定为板状体时,更新针对所述检验方向的得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信息生成过程进一步包括:
确定针对基于所述组件数据按照拆卸的顺序指定的所述任意模型从所述方向当中选择的检验方向是否等同于与针对以前选择的模型确定的拆卸方向相对的方向,
其中,所述计算包括:当所述方向已被确定为等同时,更新针对所述检验方向的得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信息生成过程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任意模型在与所述检验方向相对的方向上移动不超过所述任意模型在所述检验方向上的长度的预定量,以确定在移动之前和之后是否发生干涉,
其中,所述计算包括:当已确定不发生干涉时,更新针对所述检验方向的得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信息生成过程进一步包括:
在具有与所述任意模型的拆卸方向相同的注视点和不同的取向的视点方向上设置视点,将所述视点与所述任意模型相关联并存储到所述存储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信息生成过程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任意模型在所述拆卸方向上的长度,设置在所述拆卸方向上移动的任意模型的移动量,将所述移动量与所述任意模型相关联并存储到所述存储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信息生成过程进一步包括:
再现动画,所述动画按照拆卸的顺序指定模型,以在与指定的模型相关联的拆卸方向上移动指定的模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信息生成过程进一步包括:
再现动画,所述动画按照拆卸的顺序指定模型,以在与指定的模型相关联的拆卸方向上移动指定的模型,并且在从与指定的模型相关联的视点朝向所述注视点的方向上显示指定的模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信息生成过程进一步包括:
再现动画,所述动画按照拆卸的顺序指定模型,以在与指定的模型相关联的拆卸方向上将指定的模型移动设置的移动量。
11.一种由计算机执行的信息生成方法,所述信息生成方法包括:
从存储由多个模型装配的组件的组件数据的存储装置中选择任意模型;
以与第一区域的背景颜色不同的颜色,在多个方向上将选择的任意模型投影到所述第一区域以生成第一投影图像,并且在所述方向上并向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同尺寸的第二区域,以与所述背景颜色不同的颜色投影所述任意模型,并且以与所述背景颜色相同的颜色投影不同于所述任意模型的另一个模型,以生成第二投影图像;
在生成的第一投影图像和第二投影图像当中比较具有从所述方向当中选择的等同检验方向的投影图像,以计算指示针对所述检验方向中的每一个的投影图像之间的匹配程度的得分;以及
从所述组件数据中并且作为用于拆卸所述任意模型的拆卸方向,确定与在计算的得分当中具有最高得分的投影图像的检验方向相对的方向,以将所述拆卸方向与所述任意模型相关联并存储到所述存储装置。
12.一种信息生成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配置成:
从存储由多个模型装配的组件的组件数据的存储装置中选择任意模型;
以与第一区域的背景颜色不同的颜色,在多个方向上将选择的任意模型投影到所述第一区域以生成第一投影图像,并且在所述方向上并向与所述第一区域相同尺寸的第二区域,以与所述背景颜色不同的颜色投影所述任意模型,并且以与所述背景颜色相同的颜色投影不同于所述任意模型的另一个模型,以生成第二投影图像;
在生成的第一投影图像和第二投影图像当中比较具有从所述方向当中选择的等同检验方向的投影图像,以计算指示针对所述检验方向中的每一个的投影图像之间的匹配程度的得分;以及
从所述组件数据中并且作为用于拆卸所述任意模型的拆卸方向,确定与在计算的得分当中具有最高得分的投影图像的检验方向相对的方向,以将所述拆卸方向与所述任意模型相关联并存储到所述存储装置。
CN201210365009.3A 2011-10-20 2012-09-26 信息生成程序、信息生成方法和信息生成设备 Active CN103064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30424A JP5899792B2 (ja) 2011-10-20 2011-10-20 情報生成プログラム、情報生成方法、および情報生成装置
JP2011-230424 2011-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4341A true CN103064341A (zh) 2013-04-24
CN103064341B CN103064341B (zh) 2015-11-18

Family

ID=47044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65009.3A Active CN103064341B (zh) 2011-10-20 2012-09-26 信息生成程序、信息生成方法和信息生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55501B2 (zh)
EP (1) EP2584535B1 (zh)
JP (1) JP5899792B2 (zh)
KR (1) KR101357316B1 (zh)
CN (1) CN1030643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3982B2 (ja) * 2012-10-09 2016-03-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3次元表示装置、3次元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3次元表示方法
JP6136198B2 (ja) * 2012-11-01 2017-05-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推定プログラム、推定装置、推定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JP6244825B2 (ja) * 2013-10-31 2017-12-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3次元cad表示装置、3次元cad表示方法、および3次元cad表示プログラム
CN109801274B (zh) * 2019-01-09 2022-03-01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投影的零件装配方法及其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42705B (zh) * 2021-06-08 2023-06-02 杭州当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无边界式投影控制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1690A (en) * 1992-01-17 1994-12-06 Cogne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pection of surface mounted devices
CN1327220A (zh) * 2000-06-07 2001-12-19 索尼公司 从动画作品生成一序列静止帧图像并提供给用户的系统和方法
JP2003208452A (ja) * 2002-01-15 2003-07-25 Ricoh Co Ltd 3次元形状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3次元形状処理方法
CN101102488A (zh) * 2006-07-04 2008-01-09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及程序
KR20100062046A (ko) * 2008-12-01 2010-06-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부품 데이터의 지능형 조립 방식을 이용한 사용자기기의 디자인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1047960A1 (de) * 2009-10-19 2011-04-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der projektionsgeometrie einer röntgenanlage
JP2011197921A (ja) * 2010-03-18 2011-10-06 Ricoh Co Ltd パーツカタログ作成装置、パーツカタログ作成方法及びパーツカタログ作成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17598A (en) * 1990-02-14 1998-02-10 Hitachi, Ltd. Automatic manufactur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system
JP2922007B2 (ja) 1991-03-20 1999-07-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液晶表示装置
US5619630A (en) 1994-02-28 1997-04-08 Hitachi, Lt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exploded view and animation of assembling and method thereof
JPH08106486A (ja) 1994-10-06 1996-04-23 Hitachi Ltd 組立アニメーション作成装置及び方法
JPH07311792A (ja) 1994-05-18 1995-11-28 Nec Corp 製品の環境評価装置
JP3378726B2 (ja) 1996-05-24 2003-0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機械装置の設計/製造工程支援装置
JP3689226B2 (ja) 1997-03-13 2005-08-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分解経路生成装置
US5980084A (en) * 1997-11-24 1999-11-09 Sand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ed assembly
JPH11296571A (ja) * 1998-04-13 1999-10-29 Fujitsu Ltd 干渉チェック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US6725184B1 (en) * 1999-06-30 2004-04-20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sequences of components in computerized multicomponent assembly models
JP2001353631A (ja) 2000-06-09 2001-12-25 Ricoh Co Ltd 組立工程設計支援装置および分解工程設計支援装置
JP2003330971A (ja) * 2002-05-15 2003-11-21 Toshiba Corp 標準作業書制作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JP4291321B2 (ja) 2003-06-03 2009-07-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工程アニメーションの自動生成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US7295201B2 (en) * 2005-09-29 2007-11-13 General Electronic Company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automated exploded views
JP2009295048A (ja) * 2008-06-06 2009-12-17 Canon Inc 分解図作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分解図作成装置
JP2011134098A (ja) * 2009-12-24 2011-07-07 Olympus Corp 作業図作成システムおよび作業図作成方法ならびに作業図作成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71690A (en) * 1992-01-17 1994-12-06 Cogne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pection of surface mounted devices
CN1327220A (zh) * 2000-06-07 2001-12-19 索尼公司 从动画作品生成一序列静止帧图像并提供给用户的系统和方法
JP2003208452A (ja) * 2002-01-15 2003-07-25 Ricoh Co Ltd 3次元形状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3次元形状処理方法
CN101102488A (zh) * 2006-07-04 2008-01-09 索尼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及程序
KR20100062046A (ko) * 2008-12-01 2010-06-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부품 데이터의 지능형 조립 방식을 이용한 사용자기기의 디자인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11047960A1 (de) * 2009-10-19 2011-04-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der projektionsgeometrie einer röntgenanlage
JP2011197921A (ja) * 2010-03-18 2011-10-06 Ricoh Co Ltd パーツカタログ作成装置、パーツカタログ作成方法及びパーツカタログ作成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64341B (zh) 2015-11-18
EP2584535A2 (en) 2013-04-24
JP5899792B2 (ja) 2016-04-06
US20130100153A1 (en) 2013-04-25
KR101357316B1 (ko) 2014-02-03
JP2013089106A (ja) 2013-05-13
EP2584535B1 (en) 2019-10-16
KR20130043571A (ko) 2013-04-30
EP2584535A3 (en) 2017-05-10
US9355501B2 (en) 2016-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ordeil et al. IATK: An immersive analytics toolkit
CN103064341B (zh) 信息生成程序、信息生成方法和信息生成设备
Blacker et al. CUBIT geometry and mesh generation toolkit 15.1 user documentation
Gallagher et al. Computer visualization: graphics techniques for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analysis
KR101721715B1 (ko) 실시간 렌더링을 위한 연결 의존적 기하학적 형상 최적화
Ratican et al. A proposed meta-reality immersive development pipeline: Generative ai models and extended reality (xr) content for the metaverse
Denning et al. 3dflow: Continuous summarization of mesh editing workflows
Huang et al. Support substructures: Support-induced part-level structural representation
CN104063531A (zh) 计算装配时间的方法和装配时间计算装置
US7289117B2 (en) Process for providing a vector image with removed hidden lines
JP2009252185A (ja) 情報検索装置、情報検索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Hillmann et al. COMPUTING ARBITRARILY LARGE MESHES WITH LEVEL-OF-DETAIL SUPPORT FOR CESIUM 3D TILES
Lim An insight into the freedom of using a pen: Pen-based system and pen-and-paper
Kress In-line vs. in-transit in situ: Which technique to use at scale?
CN104461549A (zh) 图形界面的排列显示方法及装置
Gutierrez et al. Investigation of mesh to point cloud conversion approaches for applications in SPH-based fluid-solid interaction simulations
CN114237600B (zh) 前端页面的代码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Hsieh et al. 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for Aiding Glyph Design
US20240160800A1 (en) Simulation of Parts and Assemblies in a Computer Aided Design Modeling Environment
Zhu et al. Alpha-shape based 3D printable manifold modeling
US9449118B2 (en) Hybrid hidden-line processor and method
Akiyama et al. Synthetic chart image generator: An application for generating chart image datasets
US20220164500A1 (en) Intelligent assistants for computer-aided design
JP6244825B2 (ja) 3次元cad表示装置、3次元cad表示方法、および3次元cad表示プログラム
Peppler Data visualisation and intelligence pract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