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44247A - 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44247A
CN103044247A CN2012105435091A CN201210543509A CN103044247A CN 103044247 A CN103044247 A CN 103044247A CN 2012105435091 A CN2012105435091 A CN 2012105435091A CN 201210543509 A CN201210543509 A CN 201210543509A CN 103044247 A CN103044247 A CN 103044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add
agitator
thermometer
hou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35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金胜
张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5435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442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3044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4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以二醇为起始原料,分为三个步骤来合成最终产物。这三个步骤分别是:(1)二醇单酯化,用两种方法:a,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b,用水,冰醋酸,浓硫酸的一定比例来与二醇反应得到一定的单酯。(2)铬酸氧化成醛。(3)醛与季磷盐进行Wittig反应合成最终的目标产物。该反应路线短,反应条件简单且在特定溶剂中还可以得到高立体选择性的结构。产率高(58.3~64.1),适于工业化生产。

Description

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属于(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有机合成农药不易分解,逐渐对农业生产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使农药在使用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在农业害虫防治过程中出现了农药残(residece)、害虫抗药性(resistant)、害虫再猖獗(resergence)的现象,并会污染环境和伤害天敌。基于此,人们开始寻求新的途径和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验证,人们发现昆虫性信息素可以作为一种新颖的种特异性药剂生物型农药在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对人畜安全的情况下解决该问题。由于它的特点符合人们的要求,目前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昆虫性信息素的定义是能被同一种昆虫所接受的,产生一定生理反应的分泌于体外的一种微量化学物质,目的是保持昆虫雌雄个体性联系的有序繁衍。因此,国内外各种农药的研究努力的探索到一种新的途径或者新的方法来防治害虫,昆虫性信息素就是其中的一种。昆虫性信息素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超微量、强生理活性和种属特异的化学信使,被应用于昆虫的监测控制等方面,称为“生物合理农药”。它是由雌性昆虫产生并且释放,引诱雄性个体来交尾,是一种对昆虫行为以及生殖、繁衍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进而对整个种群数量也起到了调控的化学物质。昆虫性信息素的优点在于高效、专一、无毒、不污染环境、不伤害益虫,符合目前人们在害虫治理中着重调控而不是杀死害虫的综合治理(IPM)策略,从而受到国内外农业部门的科学家普遍关注。美国环保局在1979年就将昆虫性信息素归为了生物合理农药的范畴。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多种昆虫的信息素产品相继问世,在害虫的测报及诱杀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迄今为止,性诱剂被用作多种害虫的检疫、测报与防治。但是商品化生产的引诱剂产品与人们防治害虫需要来相比的话,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合成主要采用了炔化路线和Grignard试剂偶联方法。其中炔化路线是以炔化物为起始原料,但长链的端位炔烃不容易获得,即原料不易得,且路线比较长,总的产率低(35%左右),反应条件苛刻。同样,Grignard试剂法偶联路线长,工艺复杂。上述两种方法均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合成主要采用了炔化路线和Grignard试剂偶联方法。其中炔化路线是以炔化物为起始原料,但长链的端位炔烃不容易获得,即原料不易得,且路线比较长,总的产率低,反应条件苛刻。同样,Grignard试剂法偶联路线长,工艺复杂。上述两种方法均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进而提供一种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一、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醇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1000mL四颈瓶中,加入480mL甲苯和12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加入29.2g1,8-辛二醇和6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加热回流反应5h,旋蒸溶剂,得到黄色的油状液体31.3g;
二、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醛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5.5mL(0.06mol)水、5.5mL(0.06mol)盐酸和6g(0.06mol)三氧化铬,冰水浴缓慢滴加4.7g(0.06mol)吡啶,反应瓶中有橘黄色固体析出;待吡啶滴加完毕后,将反应体系重新冷却至0℃,得橙黄色固体,过滤,真空干燥1h,得铬酸吡啶复合物11.1g;
将11.1g铬酸吡啶复合物溶解于25mL二氯甲烷中,在室温下滴入6g(0.03mol)8-乙酰氧基辛醇于15mL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2h,黑色混合物用50mL乙醚烯释,过滤,固体用乙醚洗涤,旋蒸后得到黑色的油状物;用硅胶脱色,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得4.6g浅绿色液体化合物;
三、中间体正丁基三苯基溴化磷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500mL四颈瓶中,加入50g三苯基磷和200mL正溴丁烷,加热到100℃反应4h,冷却到室温,并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031
分子式:C14H26O2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10g(0.025mol)正丁基三苯基溴化磷,保持真空充氮状态,加入60mL无水四氢呋喃,保持温度在-35℃并且在氮气保护下滴加10mL(0.025mol)(2.5M)正丁基锂,滴完升到室温反应2h,得到红色液体;再降温到-35℃,加入4.6g(0.025mol)8-乙酰氧基辛醛,再升到室温反应2h,用饱和食盐水猝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3x25mL),浓缩得到半黄色液体半固体的混合物,加入30mL石油醚过滤,收集液体浓缩,得到除去大部分三苯基氧磷的黄色粗产物,粗产品进行柱层析EA:PE=1:50得到3.7g黄色油状物。
一种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类似物(E/Z)8-十三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一、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醇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1000mL四颈瓶中,加入480mL甲苯和12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加入29.2g1,8-辛二醇和6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加热回流反应5h,旋蒸溶剂,得到黄色的油状液体31.3g;
二、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醛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5.5mL(0.06mol)水、5.5mL(0.06mol)盐酸和6g(0.06mol)三氧化铬,冰水浴缓慢滴加4.7g(0.06mol)吡啶,反应瓶中有橘黄色固体析出;待吡啶滴加完毕后,将反应体系重新冷却至0℃,得橙黄色固体,过滤,真空干燥1h,得铬酸吡啶复合物11.1g;
将11.1g铬酸吡啶复合物溶解于25mL二氯甲烷中,在室温下滴入6g(0.03mol)8-乙酰氧基辛醇于15mL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2h,黑色混合物用50mL乙醚烯释,过滤,固体用乙醚洗涤,旋蒸后得到黑色的油状物;用硅胶脱色,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得4.6g浅绿色液体化合物;
三、中间体正戊基三苯基溴化磷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500mL四颈瓶中,加入50g三苯基磷和200mL正溴戊烷,加热到100℃反应4h,冷却到室温,并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041
分子式C15H28O2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10g(0.025mol)正戊基三苯基溴化磷,保持真空充氮状态,加入60mL无水四氢呋喃,保持温度在-35℃并且在氮气保护下滴加10mL(0.025mol)(2.5M)正丁基锂,滴完升到室温反应2h,得到红色液体;再降温到-35℃,加入4.6g(0.025mol)8-乙酰氧基辛醛,再升到室温反应2h,用饱和食盐水猝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3x25mL),浓缩得到半黄色液体半固体的混合物,加入30mL石油醚过滤,收集液体浓缩,得到除去大部分三苯基氧磷的黄色粗产物,粗产品进行柱层析EA:PE=1:50过柱得到黄色油状产物。
一种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类似物(E/Z)8-十四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一、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醇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1000mL四颈瓶中,加入480mL甲苯和12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加入29.2g1,8-辛二醇和6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加热回流反应5h,旋蒸溶剂,得到黄色的油状液体31.3g;
二、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醛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5.5mL(0.06mol)水、5.5mL(0.06mol)盐酸和6g(0.06mol)三氧化铬,冰水浴缓慢滴加4.7g(0.06mol)吡啶,反应瓶中有橘黄色固体析出;待吡啶滴加完毕后,将反应体系重新冷却至0℃,得橙黄色固体,过滤,真空干燥1h,得铬酸吡啶复合物11.1g;
将11.1g铬酸吡啶复合物溶解于25mL二氯甲烷中,在室温下滴入6g(0.03mol)8-乙酰氧基辛醇于15mL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2h,黑色混合物用50mL乙醚烯释,过滤,固体用乙醚洗涤,旋蒸后得到黑色的油状物;用硅胶脱色,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得4.6g浅绿色液体化合物;
三、中间体正己基三苯基溴化磷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500mL四颈瓶中,加入50g三苯基磷和200mL正溴己烷,加热到100℃反应4h,冷却到室温,并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051
分子式C16H30O2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10g(0.025mol)正己基三苯基溴化磷,保持真空充氮状态,加入60mL无水四氢呋喃,保持温度在-35℃并且在氮气保护下滴加10mL(0.025mol)(2.5M)正丁基锂,滴完升到室温反应2h,得到红色液体;再降温到-35℃,加入4.6g(0.025mol)8-乙酰氧基辛醛,再升到室温反应2h,用饱和食盐水猝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3x25mL),浓缩得到半黄色液体半固体的混合物,加入30mL石油醚过滤,收集液体浓缩,得到除去大部分三苯基氧磷的黄色粗产物,粗产品进行柱层析EA:PE=1:50过柱得到黄色油状产物。
本发明以二醇为起始原料,分为三个步骤来合成最终产物。这三个步骤分别是:(1)二醇单酯化,用两种方法:a,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b,用水,冰醋酸,浓硫酸的一定比例来与二醇反应得到一定的单酯。(2)铬酸氧化成醛。(3)醛与季磷盐进行Wittig反应合成最终的目标产物。该反应路线短,反应条件简单且在特定溶剂中还可以得到高立体选择性的结构。产率高(58.3~64.1),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一、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醇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1000mL四颈瓶中,加入480mL甲苯和12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加入29.2g1,8-辛二醇和6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加热回流反应约5h,旋蒸溶剂,得到黄色的油状液体31.3g。其中8-乙酰氧基辛醇的含量为85%。产率为90.9%。EA:PE=1:8柱分离得到纯度99%的产品。
二、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醛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5.5mL(0.06mol)水、5.5mL(0.06mol)盐酸和6g(0.06mol)三氧化铬,冰水浴缓慢滴加4.7g(0.06mol)吡啶,反应瓶中有橘黄色固体析出;待吡啶滴加完毕后,将反应体系重新冷却至0℃,得橙黄色固体,过滤,真空干燥1h,得铬酸吡啶复合物11.1g,产率84%。
将11.1g铬酸吡啶复合物溶解于25mL二氯甲烷中,在室温下滴入6g(0.03mol)8-乙酰氧基辛醇于15mL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2h,黑色混合物用50mL乙醚烯释,过滤,固体用乙醚洗涤,旋蒸后得到黑色的油状物;用硅胶脱色,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得4.6g浅绿色液体化合物,产率76.3%,纯度98%。
三、中间体正丁基三苯基溴化磷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500mL四颈瓶中,加入50g三苯基磷和200mL正溴丁烷,加热到100℃反应4h,冷却到室温,并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正丁基三苯基磷产率为96%,纯度99%。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071
分子式:C14H26O2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10g(0.025mol)正丁基三苯基溴化磷,保持真空充氮状态,加入60mL无水四氢呋喃,保持温度在-35℃并且在氮气保护下滴加10mL(0.025mol)(2.5M)正丁基锂,滴完升到室温反应2h,得到红色液体;再降温到-35℃,加入4.6g(0.025mol)8-乙酰氧基辛醛,再升到室温反应2h,用饱和食盐水猝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3x25mL),浓缩得到半黄色液体半固体的混合物,加入30mL石油醚过滤,收集液体浓缩,得到除去大部分三苯基氧磷的黄色粗产物,粗产品进行柱层析EA:PE=1:50得到3.7g黄色油状物。产率61.4%。纯度为98%。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类似物(E/Z)8-十三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一、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醇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1000mL四颈瓶中,加入480mL甲苯和12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加入29.2g1,8-辛二醇和6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加热回流反应约5h,旋蒸溶剂,得到黄色的油状液体31.3g。其中8-乙酰氧基辛醇的含量为85%。产率为90.9%。EA:PE=1:8柱分离得到纯度99%的产品。
二、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醛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5.5mL(0.06mol)水、5.5mL(0.06mol)盐酸和6g(0.06mol)三氧化铬,冰水浴缓慢滴加4.7g(0.06mol)吡啶,反应瓶中有橘黄色固体析出;待吡啶滴加完毕后,将反应体系重新冷却至0℃,得橙黄色固体,过滤,真空干燥1h,得铬酸吡啶复合物11.1g,产率84%。
将11.1g铬酸吡啶复合物溶解于25mL二氯甲烷中,在室温下滴入6g(0.03mol)8-乙酰氧基辛醇于15mL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2h,黑色混合物用50mL乙醚烯释,过滤,固体用乙醚洗涤,旋蒸后得到黑色的油状物;用硅胶脱色,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得4.6g浅绿色液体化合物,产率76.3%,纯度98%。
三、中间体正戊基三苯基溴化磷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500mL四颈瓶中,加入50g三苯基磷和200mL正溴戊烷,加热到100℃反应4h,冷却到室温,并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正戊基三苯基磷产率为94%,纯度99%。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081
分子式C15H28O2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10g(0.025mol)正戊基三苯基溴化磷,保持真空充氮状态,加入60mL无水四氢呋喃,保持温度在-35℃并且在氮气保护下滴加10mL(0.025mol)(2.5M)正丁基锂,滴完升到室温反应2h,得到红色液体;再降温到-35℃,加入4.6g(0.025mol)8-乙酰氧基辛醛,再升到室温反应2h,用饱和食盐水猝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3x25mL),浓缩得到半黄色液体半固体的混合物,加入30mL石油醚过滤,收集液体浓缩,得到除去大部分三苯基氧磷的黄色粗产物,粗产品进行柱层析EA:PE=1:50过柱得到黄色油状产物,产率为60.2%,纯度为98%。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类似物(E/Z)8-十四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步骤如下:
一、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醇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1000mL四颈瓶中,加入480mL甲苯和12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加入29.2g1,8-辛二醇和6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加热回流反应约5h,旋蒸溶剂,得到黄色的油状液体31.3g。其中8-乙酰氧基辛醇的含量为85%。产率为90.9%。EA:PE=1:8柱分离得到纯度99%产品。
二、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醛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5.5mL(0.06mol)水、5.5mL(0.06mol)盐酸和6g(0.06mol)三氧化铬,冰水浴缓慢滴加4.7g(0.06mol)吡啶,反应瓶中有橘黄色固体析出;待吡啶滴加完毕后,将反应体系重新冷却至0℃,得橙黄色固体,过滤,真空干燥1h,得铬酸吡啶复合物11.1g,产率84%。
将11.1g铬酸吡啶复合物溶解于25mL二氯甲烷中,在室温下滴入6g(0.03mol)8-乙酰氧基辛醇于15mL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2h,黑色混合物用50mL乙醚烯释,过滤,固体用乙醚洗涤,旋蒸后得到黑色的油状物;用硅胶脱色,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得4.6g浅绿色液体化合物,产率76.3%,纯度98%。
三、中间体正己基三苯基溴化磷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500mL四颈瓶中,加入50g三苯基磷和200mL正溴己烷,加热到100℃反应4h,冷却到室温,并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正己基三苯基磷产率为96%,纯度为99%。
分子式C16H30O2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10g(0.025mol)正己基三苯基溴化磷,保持真空充氮状态,加入60mL无水四氢呋喃,保持温度在-35℃并且在氮气保护下滴加10mL(0.025mol)(2.5M)正丁基锂,滴完升到室温反应2h,得到红色液体;再降温到-35℃,加入4.6g(0.025mol)8-乙酰氧基辛醛,再升到室温反应2h,用饱和食盐水猝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3x25mL),浓缩得到半黄色液体半固体的混合物,加入30mL石油醚过滤,收集液体浓缩,得到除去大部分三苯基氧磷的黄色粗产物,粗产品进行柱层析EA:PE=1:50过柱得到黄色油状产物,产率为58.3%,纯度为98%。
下表为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醇的红外波谱解析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01
下表为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醛的红外波谱解析
下表为(E/Z)8-十二烯乙酸酯的红外波谱解析数据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03
下表为(E/Z)8-十三烯乙酸酯的红外波谱解析数据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11
下表为(E/Z)8-十四烯乙酸酯红外波谱解析数据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12
下表为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醇质谱结果分析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13
下表为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醛的质谱结果分析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21
下表为(E/Z)8-十二烯乙酸酯的质谱结果分析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22
下表为(E/Z)8-十三烯乙酸酯的质谱结果分析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23
下表为(E/Z)8-十四烯乙酸酯的质谱结果分析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31
下表为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醇的核磁结果分析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32
下表为中间体正丁基三苯基溴化磷的核磁结果分析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41
下表为中间体正戊基三苯基溴化磷的核磁结果分析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42
下表为中间体正己基三苯基溴化磷的核磁结果分析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51
下表为(E/Z)8-十二烯乙酸酯波的核磁结果分析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52
下表为(E/Z)8-十三烯乙酸酯的核磁结果分析
Figure BDA00002594755300161
下表为(E/Z)8-十四烯乙酸酯的核磁结果分析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看,本发明对所选用的原料、溶剂、温度条件、反应时间等作如下评价:
1、单酯化反应:本发明以1,8-辛二醇和1,9-壬二醇为原料,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单酯化,通过影响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溶剂为甲苯,最佳反应时间为5h,最佳工艺条件为V甲苯:V乙酸乙酯=4:1,m二醇:m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5:1,100℃±1,反应5h,转化率最高。
2、Wittig反应:本发明研究了碱和温度对Wittig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的碱为正丁基锂,且在-35℃时反应,物料比为1:1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率最高。做了碱的对比实验也证明不稳定的叶立德需要正丁基锂这样强碱才可以反应。
3、一种昆虫性信息素及两种类似物由红外谱图分析都存在顺反异构体。由核磁初步判断顺反比例在3:7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发明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醇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1000mL四颈瓶中,加入480mL甲苯和12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加入29.2g1,8-辛二醇和6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加热回流反应5h,旋蒸溶剂,得到黄色的油状液体31.3g;
二、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醛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5.5mL0.06mol的水、5.5mL0.06mol的盐酸和6g0.06mol的三氧化铬,冰水浴缓慢滴加4.7g0.06mol的吡啶,反应瓶中有橘黄色固体析出;待吡啶滴加完毕后,将反应体系重新冷却至0℃,得橙黄色固体,过滤,真空干燥1h,得铬酸吡啶复合物11.1g;
将11.1g铬酸吡啶复合物溶解于25mL二氯甲烷中,在室温下滴入6g0.03mol的8-乙酰氧基辛醇于15mL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2h,黑色混合物用50mL乙醚烯释,过滤,固体用乙醚洗涤,旋蒸后得到黑色的油状物;用硅胶脱色,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得4.6g浅绿色液体化合物;
三、中间体正丁基三苯基溴化磷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500mL四颈瓶中,加入50g三苯基磷和200mL正溴丁烷,加热到100℃反应4h,冷却到室温,并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
Figure FDA00002594755200011
分子式:C14H26O2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10g0.025mol的正丁基三苯基溴化磷,保持真空充氮状态,加入60mL无水四氢呋喃,保持温度在-35℃并且在氮气保护下滴加10mL0.025mol、2.5M的正丁基锂,滴完升到室温反应2h,得到红色液体;再降温到-35℃,加入4.6g0.025mol的8-乙酰氧基辛醛,再升到室温反应2h,用饱和食盐水猝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得到半黄色液体半固体的混合物,加入30mL石油醚过滤,收集液体浓缩,得到除去大部分三苯基氧磷的黄色粗产物,粗产品进行柱层析EA:PE=1:50得到3.7g黄色油状物,即为(E/Z)8-十二烯乙酸酯。
2.一种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类似物(E/Z)8-十三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醇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1000mL四颈瓶中,加入480mL甲苯和12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加入29.2g1,8-辛二醇和6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加热回流反应5h,旋蒸溶剂,得到黄色的油状液体31.3g;
二、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醛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5.5mL0.06mol的水、5.5mL0.06mol的盐酸和6g0.06mol的三氧化铬,冰水浴缓慢滴加4.7g0.06mol的吡啶,反应瓶中有橘黄色固体析出;待吡啶滴加完毕后,将反应体系重新冷却至0℃,得橙黄色固体,过滤,真空干燥1h,得铬酸吡啶复合物11.1g;
将11.1g铬酸吡啶复合物溶解于25mL二氯甲烷中,在室温下滴入6g0.03mol的8-乙酰氧基辛醇于15mL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2h,黑色混合物用50mL乙醚烯释,过滤,固体用乙醚洗涤,旋蒸后得到黑色的油状物;用硅胶脱色,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得4.6g浅绿色液体化合物;
三、中间体正戊基三苯基溴化磷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500mL四颈瓶中,加入50g三苯基磷和200mL正溴戊烷,加热到100℃反应4h,冷却到室温,并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
Figure FDA00002594755200021
分子式C15H28O2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10g0.025mol的正戊基三苯基溴化磷,保持真空充氮状态,加入60mL无水四氢呋喃,保持温度在-35℃并且在氮气保护下滴加10mL0.025mol、2.5M的正丁基锂,滴完升到室温反应2h,得到红色液体;再降温到-35℃,加入4.6g0.025mol的8-乙酰氧基辛醛,再升到室温反应2h,用饱和食盐水猝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得到半黄色液体半固体的混合物,加入30mL石油醚过滤,收集液体浓缩,得到除去大部分三苯基氧磷的黄色粗产物,粗产品进行柱层析EA:PE=1:50过柱得到黄色油状产物,即为(E/Z)8-十三烯乙酸酯。
3.一种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类似物(E/Z)8-十四烯乙酸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醇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1000mL四颈瓶中,加入480mL甲苯和120mL乙酸乙酯,搅拌下加入29.2g1,8-辛二醇和6g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加热回流反应5h,旋蒸溶剂,得到黄色的油状液体31.3g;
二、中间体8-乙酰氧基辛醛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5.5mL0.06mol的水、5.5mL0.06mol的盐酸和6g0.06mol的三氧化铬,冰水浴缓慢滴加4.7g0.06mol的吡啶,反应瓶中有橘黄色固体析出;待吡啶滴加完毕后,将反应体系重新冷却至0℃,得橙黄色固体,过滤,真空干燥1h,得铬酸吡啶复合物11.1g;
将11.1g铬酸吡啶复合物溶解于25mL二氯甲烷中,在室温下滴入6g0.03mol的8-乙酰氧基辛醇于15mL二氯甲烷溶液中,搅拌2h,黑色混合物用50mL乙醚烯释,过滤,固体用乙醚洗涤,旋蒸后得到黑色的油状物;用硅胶脱色,二氯甲烷作为洗脱剂,得4.6g浅绿色液体化合物;
三、中间体正己基三苯基溴化磷的合成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500mL四颈瓶中,加入50g三苯基磷和200mL正溴己烷,加热到100℃反应4h,冷却到室温,并有白色固体析出,过滤,烘干,得到白色固体;
Figure FDA00002594755200031
分子式C16H30O2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10g0.025mol的正己基三苯基溴化磷,保持真空充氮状态,加入60mL无水四氢呋喃,保持温度在-35℃并且在氮气保护下滴加10mL0.025mol、2.5M的正丁基锂,滴完升到室温反应2h,得到红色液体;再降温到-35℃,加入4.6g0.025mol的8-乙酰氧基辛醛,再升到室温反应2h,用饱和食盐水猝灭反应;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得到半黄色液体半固体的混合物,加入30mL石油醚过滤,收集液体浓缩,得到除去大部分三苯基氧磷的黄色粗产物,粗产品进行柱层析EA:PE=1:50过柱得到黄色油状产物,即为(E/Z)8-十四烯乙酸酯。
CN2012105435091A 2012-12-15 2012-12-15 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Pending CN1030442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35091A CN103044247A (zh) 2012-12-15 2012-12-15 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35091A CN103044247A (zh) 2012-12-15 2012-12-15 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4247A true CN103044247A (zh) 2013-04-17

Family

ID=48057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35091A Pending CN103044247A (zh) 2012-12-15 2012-12-15 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4424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0728A1 (ko) * 2020-04-14 2021-10-21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자나방 방제용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나방 방제 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63302A (en) * 1976-11-16 1978-06-06 Otsuka Pharmaceut Co Ltd Preparation of olefin compounds
WO2005042462A2 (en) * 2003-10-23 2005-05-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ing functional group-containing olefinic compound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63302A (en) * 1976-11-16 1978-06-06 Otsuka Pharmaceut Co Ltd Preparation of olefin compounds
WO2005042462A2 (en) * 2003-10-23 2005-05-12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ocess for preparing functional group-containing olefinic compound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V.I. BYKOV, ET AL.: "Synthesis of natural compounds via the cycloolefin cometathesis with α-olefins",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CHEMICAL》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10728A1 (ko) * 2020-04-14 2021-10-21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자나방 방제용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나방 방제 방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5144C (zh) 一种光学活性的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712601B (zh) 柑橘潜叶蛾性信息素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1671251B (zh) 一种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D210420A5 (de) Rodentizides mittel
CN105085168A (zh) 麦红吸浆虫性信息素前体及麦红吸浆虫性信息素
CN103044247A (zh) 鳞翅目类昆虫性信息素(e/z)8-十二烯乙酸酯及其类似物的合成方法
CN109678662B (zh) 一种乙酸7e,9z-十二碳二烯酯的合成方法
CN103288635A (zh) 玉米螟性信息素中12-十四碳烯醇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DE19532886A1 (de) Offenkettige olefinisch ungesättigte Verbindunge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als Riechstoffe
WO1996005184A1 (de) Herbizide saccharincarbonsäure-derivat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CN108864019B (zh) 荔枝蛀蒂虫性信息素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Perlikowska et al. A concise approach to both enantiomers of phytoprostane B1 type II
CN102795977A (zh) 一种(7z,11z,13e)-十六碳三烯醛的合成方法
CN102153474B (zh) 防治动物寄生虫的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74096A (zh) 一种22E‑烯‑3α,5‑环‑5α‑胆甾‑6‑酮的制备方法
CN100564340C (zh) (2e,4e)-2-甲基-6-氧代-2,4-庚二烯醛的制备方法
WO2016181413A1 (en) An enantiospecific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 and (s) enantiomers of sex pheromonesof the long tailed mealy bug
Ghorai et al. Regioselective Addition of 1, 3-Dicarbonyl Dianions to Carbonyl Compounds: One Pot Lactonization and Ketalization of δ-Hydroxy-β-keto Esters to Protected Pyrone Derivatives
CN104829439B (zh) 一种(z,z,e)-7,11,13-十六碳三烯醛的合成方法
EP0857722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Tocopherylcarbonsäureestern oder Tocotrienylestern durch säurekatalysierte Umsetzung mit Carbonsäuren
CN101665433A (zh) 一种新的拟除虫菊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E2658283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1,1-dihalogen-4-methyl-1,3-pentadienen und ihren zwischenprodukten
CN106397174B (zh) 一种制备3,6-二氯-2-甲氧基苯甲酸的方法
DE839353C (de) Verfahren zur Darstellung von Vitamin A-acetat
CN108430464A (zh) 用于合成诺卡酮、二氢诺卡酮和四氢诺卡酮的反应序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