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42827A -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42827A
CN103042827A CN2012103850653A CN201210385065A CN103042827A CN 103042827 A CN103042827 A CN 103042827A CN 2012103850653 A CN2012103850653 A CN 2012103850653A CN 201210385065 A CN201210385065 A CN 201210385065A CN 103042827 A CN103042827 A CN 1030428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media
time
driving
print
conveying capac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850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42827B (zh
Inventor
矢泽刚
今野裕司
尾城日奈子
林雅
筑间聪行
田中宏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0428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28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428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28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9/00Character- or 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76Line-spacing mechanisms
    • B41J19/78Positive-feed mechanisms
    • B41J19/96Variable-spac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32Print quality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dot disposition, e.g. for reducing white stripes or banding
    • B41J2/2135Alignment of d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该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头,其包括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的元件阵列;扫描单元,用于对所述打印头进行往复扫描;驱动单元,用于对打印元件进行时分驱动;输送单元,用于输送打印介质;以及设置单元,用于设置驱动顺序,其中,所述输送单元进行第一输送操作和第二输送操作,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操作用于使打印介质输送了长度为时分驱动的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所述第二输送操作用于使打印介质输送了长度并非为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以及所述设置单元基于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量,设置各次扫描时的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

Description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采用通过利用包括喷口阵列的打印头在打印介质上打印图像的喷墨方法的打印设备,其中喷口阵列各自被配置为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喷口)(集成并排列多个打印元件)。由于这种类型的打印设备需要较高的打印操作速度以及较高的分辨率,因此打印头上所排列的喷口的数量随之增加。
在打印操作中同时驱动所有打印元件的情况下,由于相邻喷口之间的压力干扰(串扰)等而导致排出变得不稳定。由于供给了较大的电流,因此由共用电源线上的电力损失而引起的电压下降在打印头附近变大。随着同时被驱动的喷口的数量的增加,施加至喷口(打印元件)的驱动电压更加急剧下降,由此损害了打印稳定性。此外,需要瞬时耐受较大电流的电源,由此阻碍了对紧凑的低成本设备的设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打印头内通常将所有喷口分成多个驱动块,并且对各驱动块中的喷口顺次进行时分驱动。将该驱动方法称为时分驱动(time divisional driving)(或块分驱动)。
在针对各驱动块对打印元件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打印头进行时分驱动的情况下,由于打印头在时分驱动期间沿扫描方向移动,因此打印位置在各驱动块之间发生偏移。例如,在使用单位矩阵(由M×N个像素构成的图像处理控制单位)来表示色调的情况下,矩阵内的点图案可能根据矩阵大小和驱动块的图案大小之间的关系而在打印头的每次打印扫描时发生偏移。为了解决该问题,日本特开2006-159698提出了一种根据矩阵大小和驱动块的图案大小之间的关系而在打印头的每次打印扫描时使二值图像数据的配置进行移位的方法。
传统地,无论是否使用单位矩阵来表示色调,通过时分驱动所进行的打印都具有以下问题。
图13是示出打印头的喷口阵列、各喷口的驱动信号和从各喷口排出并附着于打印介质的点之间的关系的图。图13是示出对打印介质上的同一打印区域进行2遍打印(即,通过两次打印扫描来打印图像)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每次执行打印扫描时,将打印介质输送与八个喷口相对应的距离。附图标记401表示第一次打印扫描;附图标记402和412表示第二次打印扫描;附图标记403和413表示第三次打印扫描。
附图标记402所表示的喷口阵列位于沿喷口阵列方向(打印介质输送方向)相对于附图标记401所表示的喷口阵列偏移了八个喷口的位置处。这是因为:在第二次打印扫描时,将打印介质从第一次打印扫描时的位置沿着输送方向输送了与八个喷口相对应的距离。同样,附图标记403所表示的喷口阵列位于随着打印介质的输送而发生偏移的位置处。
如附图标记401~403所示,将打印头的喷口阵列500分割成各自包括八个邻接喷口的组1和组2这两组。各组中的八个喷口各自属于八个驱动块的其中一个。在打印操作时,针对各驱动块对八个喷口进行时分驱动(同时驱动相同驱动块的喷口)。注意,各个喷口左侧的附图标记表示喷口编号1-1~2-8,并且各喷口右侧的附图标记表示块编号1~8。
在喷口阵列500中,将图13中从顶部起的第一个喷口1-1和第九个喷口2-1分配给第一驱动块。将图13中从顶部起的第二个喷口1-2和第十个喷口2-2分配给第二驱动块。将所有的喷口分配给各驱动块。基于由附图标记411~413所表示的脉冲状的块选择信号300和与图像数据一致的打印信号,以升序来顺次驱动第一驱动块~第八驱动块。然后,从各个喷口排出墨,从而在附图标记414所表示的打印介质上形成点。
作为形成在打印介质上的点的配置位置,如附图标记414所示,对于同一打印区域,在第一次扫描(第一扫描)中以交错图案形成点,并且在第二次打印扫描(第二扫描)中以反向交错图案形成点。通过2遍打印完成图像的打印。
与此相对,与图13中使用所有喷口的打印不同,图14示出仅使用位于中央的预定数量(这种情况下为八个)的喷口的打印。例如,附图标记601所表示的喷口阵列使用喷口1-5~1-8和2-1~2-4进行打印。注意,打印头的结构和原始图像数据与图13所示的相同。
尽管原始图像数据相同,但图13的附图标记414所表示的点配置位置和图14的附图标记616所表示的点配置位置之间的比较显示出这两个点配置位置彼此不同。
更具体地,点在图13的附图标记414所示的点配置位置处以在打印介质上几乎无间隙的方式进行配置。相反,在图14的附图标记616所示的点配置位置处,在各点之间产生间隙。产生这种点配置位置差异的原因是:图13中由同一驱动块来形成全部点,而图14中由不同驱动块所形成的点混合存在。
在存在使用所有喷口进行打印的区域和仅使用部分喷口进行打印的区域的情况下,打印介质输送量和驱动块周期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并且点的填充在各个区域之间有所不同。这表现为浓度不均匀,由此导致图像均匀性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传统问题而作出的,并且提供了如下技术,其中该技术有利于抑制由于时分驱动时的驱动块和打印介质输送量之间的关系而引起的浓度变化并抑制图像均匀性的降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头,其包括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的元件阵列;扫描单元,用于沿着与所述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对所述打印头进行往复扫描;驱动单元,用于将所述元件阵列分成各自包括连续的打印元件的多个组,并且对各组中的打印元件进行时分驱动;输送单元,用于沿着所述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输送打印介质;以及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其中,所述输送单元进行第一输送操作和第二输送操作,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操作用于以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输送打印介质,所述第二输送操作用于以不是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输送打印介质,以及所述设置单元基于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量,设置各次扫描时的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头,其包括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的元件阵列;扫描单元,用于沿着与所述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对所述打印头进行往复扫描;驱动单元,用于将所述元件阵列分成各自包括连续的打印元件的多个组,并且对各组中的打印元件进行时分驱动;输送单元,用于沿着所述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输送打印介质;以及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其中,所述输送单元进行第一输送操作和第二输送操作,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操作用于以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输送打印介质,所述第二输送操作用于以不是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输送打印介质,以及所述设置单元对所述驱动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得在对打印介质上的同一打印区域进行多遍打印的情况下,所述同一打印区域的各次扫描时的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彼此一致。
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头,其包括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的元件阵列;以及扫描单元,用于相对于打印介质往复扫描所述打印头,所述元件阵列被分成各自包括连续的打印元件的多个组,并且对各组中的打印元件进行时分驱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送步骤,用于基于打印介质上的打印位置来输送打印介质;以及设置步骤,用于基于所述输送步骤中所输送的打印介质的输送量,来设置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其中,在所述输送步骤中,能够以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以及不是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输送打印介质,以及在所述设置步骤中,对所述驱动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得在对打印介质上的同一打印区域进行多遍打印的情况下,所述同一打印区域的各次扫描时的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彼此一致。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10的结构的图;
图2是举例说明打印头20的驱动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3是举例说明打印设备10中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电路)的框图;
图4是举例说明图3所示的主基板40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5A~5C是用于说明打印设备10内的输送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打印设备10内的输送控制的概要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打印操作时所使用的喷口和各次打印扫描时的输送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打印操作时所使用的喷口和各次打印扫描时的输送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打印操作时所使用的喷口和各次打印扫描时的输送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在图7所示的虚线所表示的区域内进行打印时的喷口阵列的时分驱动的概要的图;
图11是举例说明打印设备10的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在图8所示的虚线所表示的区域内进行打印时的喷口阵列的时分驱动的概要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传统技术的图;以及
图14是用于说明传统技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以下的描述中,将举例说明使用喷墨打印方法的打印设备。打印设备例如可以是:仅具有打印功能的单功能打印机;或者具有包括打印功能、传真功能和扫描器功能的多个功能的多功能打印机。另外,打印设备例如可以是用于使用预定打印方式来制造滤色器、电子装置、光学装置和微小构造物等的制造设备。
在以下描述中,“打印(print)”不仅包括诸如字符和图形等的重要信息的形成,还广泛地包括打印介质上的图像、设计物、图案和结构等的形成或者针对介质的加工,而与这些信息是否重要以及是否被可视化以使人们可以从视觉上感知无关。
此外,“打印介质”不仅包括一般打印设备中使用的纸张,还广泛地包括诸如布料、塑料膜、金属板、玻璃、陶瓷、树脂、木材和皮革等的能够接受墨的材料。
此外,与上述对“打印”的定义相同,“墨”同样应被广泛进行解释。“墨”包括如下液体。其中当施加至打印介质上时,该液体能够形成图像、设计物和图案等,能够加工打印介质,或者能够用于墨处理(例如,施加至打印介质的墨所包含的着色材料的凝固或不可溶解)。
另外,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打印元件”(也被称为“喷嘴”)一般指墨喷口或与之连通的液体通道以及用于生成排墨所使用的能量的元件。
图1A是举例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打印设备10的整体结构的图。
在打印设备10中,将通过根据喷墨方法排出墨来进行打印的喷墨打印头(以下称为“打印头”)20安装在滑架1上。滑架1在预定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往复运动以进行打印。打印设备10在与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副扫描方向)上输送诸如打印薄片等的打印介质P。打印设备10通过从打印头20向打印介质P排出墨来进行打印。
滑架1经由带4接收滑架马达(驱动源)2的转动力。因此,滑架1能够在机架9上往复运动。打印设备10在编码器光接收单元11检测到线性编码器3的位移量的情况下对滑架马达2进行驱动,从而控制滑架1的位置。
打印设备10使输送辊5转动,以在副扫描方向上输送打印介质P。输送辊5在经由带8接收到输送马达6的转动力时进行转动。打印设备10在编码器光接收单元11检测到安装至输送辊5的转动编码器7的角位移的情况下,对输送马达6进行驱动。通过该操作,对输送辊5的转动量进行控制,并且对打印介质P的输送量进行控制。
如图1B所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头20中排列有12个喷口阵列101~112。各喷口阵列排出各个颜色的墨。喷口阵列101~112能够例如排出灰色、照片黑色、浅灰色、深灰色、浅青色、品红色、黄色、浅品红色、亚光黑色、青色、红色和透明的墨。各个颜色的喷口阵列101~112中的各喷口阵列例如由各自包括600dpi间距的512个喷口的两个喷口阵列所构成。这两个喷口阵列在喷口阵列方向(副扫描方向)上偏移间距的一半(1200dpi间隔)。结果,针对各个颜色伪形成包括1200dpi间隔的1024个喷口的喷口阵列。
在各喷口处,例如,配置电热转换器(加热器)作为打印元件。各喷口使用热能来排出墨。在本实施例中,将使用电热转换器排墨描述为墨排出方法,但墨排出方法不限于此。包括使用压电元件的方法、使用静电元件的方法和使用MEMS元件的方法的多种喷墨方法也是可用的。
将配置在打印头20中的多个喷口(打印元件)分成各自包括预定数量的打印元件的组。对各组中的打印元件进行时分驱动。以下将参考图2简要说明图1B所示的打印头20的驱动电路的时分驱动的概要。
将M个打印元件R01~RM的一端共通连接至驱动电压VH,并将另一端连接至M位驱动器160。将M个打印元件分成各自包括N个邻接的打印元件的L个组。
M位驱动器160接收来自M位锁存器170的输出信号与N位块选择信号BE1~BEN之间的与(AND)信号。
M位锁存器170保持从M位移位寄存器180输出的M位信号。在接收到锁存信号LAT时,M位锁存器170锁存(保持)M位移位寄存器180中所保持的M位数据。
M位移位寄存器180是用于与打印信号相对应地保持图像数据的电路。M位移位寄存器180与图像数据传送时钟SCLK同步地接收经由信号线S_N所发送来的图像数据。
在具有该结构的驱动电路中,顺次输入时分驱动信号作为N位(N)块有效选择信号BE1~BEN。响应于此,针对各自包括各组中的一个打印元件的N个驱动块来时分驱动M个打印元件。即,打印头中的多个打印元件被分成多个驱动块,并且在互不相同的时刻时分驱动这些打印元件。
将参考图3举例说明图1A所示的打印设备10中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电路)。
打印设备10包括滑架基板31、主基板40、电源单元32和前面板33,作为控制系统的构成组件。
电源单元32连接至主基板40,并且向各构成组件供给驱动电源。
滑架基板31是安装在滑架1上的基板单元,并且经由头连接器201与打印头20交换各种信号。另外,滑架基板31经由头连接器201供给头驱动电源。滑架基板31经由柔性扁平线缆(CRFFC)210连接至主基板40。
滑架基板31基于随着滑架1的移动而从编码器传感器204所输出的脉冲信号,来检测编码器刻度205和编码器传感器204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变化。滑架基板31经由CRFFC 210将输出信号输出至主基板40。
主基板40是用于对打印设备10的各单元执行驱动控制的基板单元。主机I/F(接口)41配置在主基板40上。主基板40经由I/F41从主计算机(未示出)接收数据,并基于该数据控制各种打印操作。
主基板40包括:滑架马达2,其用作用于移动滑架1的驱动源;以及输送马达6,其用作用于输送打印介质的驱动源。主基板40还包括AP马达208和EP马达209。主基板40还对这些马达的驱动进行控制。
主基板40与用于对打印设备的各单元的操作状态进行检测的各种传感器(例如,编码器传感器204)交换(包括控制信号和检测信号的)传感器信号206。主基板40还连接至CRFFC 210和电源单元32。
前面板33是用户和打印设备10之间的用户接口。前面板33包括电源键211、重启键212、LED 213、平传键214和装置I/F215。基于来自主基板40的面板信号207对前面板33的操作进行控制。
将参考图4举例说明图3所示的主基板40的内部结构。
除了主机I/F 41之外,主基板40还包括驱动器复位电路42、RAM 43(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44、ASIC(专用集成电路)45、EEPROM(电可擦除PROM)46、电源控制电路47和头温度检测电路48。
ASIC 45是单片半导体集成电路,并且输出马达控制信号306、电源控制信号320和电源单元控制信号313等。ASIC 45连接至RAM 43和ROM 44,并通过使用RAM 43作为工作区域,根据ROM 44中所存储的程序来执行各种控制操作。RAM 43由例如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来实现,并且使用该RAM 43作为打印数据缓冲器、来自主计算机的数据的接收缓冲器、或各种控制操作所需的工作区域。
ASIC 45交换与各种传感器有关的传感器信号206,并且检测例如编码器信号(ENC)310的状态。ASIC 45根据主机I/F 41的连接和数据输入状态来执行各种逻辑运算和条件判断等,控制各单元,并且控制打印设备10。
ASIC 45检测编码器信号(ENC)310的状态以生成定时信号,并且使用头控制信号312对打印头20的打印操作进行控制。编码器信号(ENC)310是从编码器传感器204经由CRFFC 210输入的输出信号。
EEPROM 46存储诸如打印历史等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ASIC 45基于对头控制信号312的监视来对来自打印头20的各喷口的点数量进行计数,并且将通过计算累积而获得的数值作为打印历史存储在EEPROM 46中。根据需要称为打印历史的值。
电源控制电路47根据来自ASIC 45的电源控制信号320来对包括发光元件的各传感器等的电源供给进行控制。头温度检测电路48基于头控制信号312来检测打印头20的温度。
主机I/F 41将来自ASIC 45的主机I/F信号307输出至(连接至外部的)主机I/F线缆308,并且将来自线缆308的信号输入至ASIC 45。
电源单元32基于来自ASIC 45的电源单元控制信号313来向各单元供给电力。根据需要,将所供给的电力转换成电压,然后供给至主基板40内侧和外侧的各单元。电源单元32基于电源单元控制信号313,将打印设备10转变至低功耗模式等。
ASIC 45包括如下单元作为功能组件:输送量确定单元81、累积输送量计算单元82、输送控制单元83、图案设置单元84和驱动控制单元85。
输送量确定单元81确定打印介质在打印头20的每次打印扫描时的输送量。该输送量是基于例如预先保持在ROM 44等中的多个输送量而确定的。ROM 44等存储与使用所有喷口的打印相对应的输送图案(输送量)以及与使用部分喷口的打印相对应的输送图案。
累积输送量计算单元82计算打印介质的(一页内的)累积输送量。输送控制单元83基于由输送量确定单元81所确定出的输送量来控制输送单元(例如,输送辊和排出辊)以输送打印介质。输送控制单元83通过使用喷口之间(打印元件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为600dpi)为单位来控制打印介质的输送。输送单元(例如,输送辊和排出辊)可以通过使用600dpi为单位来改变打印介质输送量。
图案设置单元84基于累积输送量计算单元82所计算出的输送量,针对各组中的各喷口(各打印元件)来设置驱动块图案(驱动顺序图案)。驱动块图案表示定义了打印元件的驱动顺序的信息。
驱动控制单元85根据图案设置单元84所设置的驱动块图案,来对多个打印元件进行时分驱动。已举例说明了ASIC 45上所实现的功能组件。
将参考图5A~5C和6来说明图1A所示的打印设备10中的打印介质P的输送控制的概要。
如图5A所示,在沿输送方向在打印介质P的下游侧区域(前端)进行打印的情况下,输送辊5和夹持辊51沿输送方向支撑打印介质的上游侧区域(后端)。然而,辊并未支撑下游侧区域(前端),并且输送状态变得不稳定。
如图5B所示,在打印介质P的中央区域进行打印的情况下,输送辊5和夹持辊51支撑打印介质P的前端区域。另外,排出辊53和直齿辊52支撑后端。也就是说,在中央区域进行打印的情况下,打印介质在其前端和后端被辊支撑的状态下输送至稿台54的位置处。在打印介质面向稿台54的位置处,滑架1执行扫描以进行打印。因此,以稳定的输送状态对打印介质执行打印。
如图5C所示,在打印介质P的后端进行打印的情况下,排出辊53和直齿辊52支撑打印介质P的前端区域。然而,辊并未支撑打印介质P的后端区域,并且输送状态变得不稳定。
在图5A和5C所示的状态中,以不稳定的输送状态对打印介质P执行打印。如图6所示,将打印介质上的区域粗略地分割为三个区域61、62和63。仅在这些区域中的中央区域62内以稳定的状态执行打印。
在不稳定的输送状态下进行区域内的打印中,为了确保输送精度,本实施例并未使用喷口阵列的所有喷口而仅使用部分喷口来进行打印操作。
将参考图7~9来说明打印操作时所使用的喷口和每次打印扫描时的输送量之间的关系。
图7示出在打印介质的中央区域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使用所有喷口打印图像的状态。在图7中,将一侧由600dpi间距的512个喷口所构成的喷口阵列分成32个组S1~S32。图7中最左侧的喷口阵列表示第一次打印扫描。右侧紧邻的喷口阵列位于输送方向上相隔48个喷口的下游侧位置。将第二次打印扫描时的输送量描述为48(600dpi间距的喷口中的48个喷口)。
在使用所有喷口打印图像的情况下,以48、48和32的输送量作为重复单位来输送打印介质P。由总共12次打印扫描来完成预定区域内的图像打印。
图8示出在打印介质的前端区域和后端区域内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仅使用部分喷口打印图像的状态。打印使用了与一侧600dpi间距的512个喷口中的128个喷口相对应的组S13~S20(图8的喷口阵列的阴影区域)。
在使用部分喷口打印图像的情况下,以16、8和8的输送量作为重复单位来输送打印介质P。由总共12次打印扫描来完成预定区域内的图像打印。
图9示出将仅使用部分喷口在前端区域进行的打印转变至使用所有喷口在中央区域进行的打印的中间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在打印操作期间,对打印介质输送量和打印操作时所使用的喷口数量进行切换。更具体地,逐渐增加打印操作时所使用的喷口数量来进行打印。
图10是示出在图7所示的虚线所表示的区域内进行打印(使用所有喷口的打印)时的喷口阵列的时分驱动的概要的图。
附图标记71表示第一次打印扫描时的组S32中的时分驱动的概要。这里要说明的所有喷口由各自包括16个喷口的多个组构成。改变用于驱动喷口的排出定时,以使组内的各喷口在互不相同的时刻处排出墨。关于各喷口的左侧和右侧所描述的附图标记,左侧的附图标记表示喷口编号(例如,S32-1),并且右侧的附图标记表示驱动定时。例如,在组S32的各喷口中,S32-1是第1个喷口,并且S32-16是第16个喷口。在附图标记71所表示的时分驱动中,在第一驱动定时处驱动喷口S32-1。在第二驱动定时处驱动喷口S32-9。也就是说,以定义了喷口的驱动顺序的图案(驱动块图案)的顺序对属于各组的多个喷口进行驱动。
本实施例在打印介质的同一打印区域内沿着两个方向上执行多遍打印(在这种情况下为2遍打印)。更具体地,附图标记71和73所表示的时分驱动操作表示正向打印扫描,并且附图标记72所表示的时分驱动操作表示反向打印扫描。在正向打印扫描时,根据图10所示的驱动块图案生成块选择信号,以按照第一驱动定时、第二驱动定时、…、第16驱动定时的顺序来驱动喷口,从而将墨排出到打印介质上。在反向打印扫描时,根据图10所示的驱动块图案生成块选择信号,以按照第16驱动定时、第15驱动定时、…、第一驱动定时的顺序来驱动喷口,从而将墨排出到打印介质上。
将参考图11来说明图10所示的打印操作中的时分驱动处理序列。更具体地,将说明设置用于定义喷口的驱动顺序的图案(驱动块图案)时的处理序列。如上所述,在使用所有喷口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以48、48和32的输送量作为重复单位来输送打印介质P。
注意,在同一打印扫描时,驱动块图案对于所有组而言是共通的。在第二次打印扫描时,与第一次打印扫描时不同的组(图10中的组S29)的喷口在打印介质的同一打印区域内进行打印。此时的驱动块图案是在开始打印扫描时所确定的。
打印设备10对累积输送量计算单元82进行控制,以计算累积输送量(步骤S101)。累积输送量统括了从目标页的第一次打印扫描开始的输送量的总和,并且以一组的喷口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为16)为单位来计算该累积输送量。
在本实施例中,以600dpi为单位来计算输送量。假定由附图标记71所表示的打印扫描时的累积输送量是16N(N为整数)。于是,附图标记72所表示的时刻(第二次打印扫描)的累积输送量是通过将直到附图标记71所表示的时刻为止的累积输送量与附图标记71~附图标记72之间的输送量48进行相加所获得的值、即16N+48。
随后,打印设备10对图案设置单元84进行控制,以通过将此时的累积输送量(16N+48)除以一个周期的驱动块图案的数量来计算余数。在本实施例中,针对一组来设置驱动块图案的一个周期,一组包括16个喷口,因此一个周期的驱动块图案的数量是16。因而,“(16N+48)/16”,并且余数为0。
由于余数是0(步骤S102中为“是”),因而打印设备10对图案设置单元84进行控制以根据原始驱动块图案对属于目标组(组S29)的各喷口分配块编号(步骤S103)。在第二次打印扫描时,与附图标记71所表示的打印扫描相同,使用原始驱动块图案来执行打印扫描(步骤S105)。
在第三次打印扫描时,使用属于组S27的喷口对打印介质上的同一打印区域执行打印。以上述方式来设置此时的驱动块图案。在这种情况下,累积输送量是通过将直到附图标记72所表示的时刻为止的累积输送量(16N+48)与附图标记72~附图标记73之间的输送量32进行相加所获得的值、即16N+80。
打印设备10对图案设置单元84进行控制,以通过将累积输送量(16N+80)除以一个周期的块图案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为16)来计算余数。更具体地,“(16N+80)/16”,并且余数为0。
由于余数是0(步骤S102中为“是”),因而打印设备10对图案设置单元84进行控制,以根据原始驱动块图案对属于目标组(组S27)的各喷口分配块编号(步骤S103)。在第三次打印扫描(附图标记73)时,与附图标记71所表示的打印扫描相同,使用原始驱动块图案来执行打印扫描(步骤S105)。
如上所述,在使用所有喷口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将输送量48、48和32用作重复单位。由于该原因,在打印介质上要打印的区域内所重复的所有12次打印扫描中使用原始驱动块图案。
图12示出在图8所示的虚线所表示的区域内进行打印(使用部分喷口进行打印)时的喷口阵列的时分驱动的状态。将参考图11来说明图12所示的打印操作中的时分驱动处理序列。如上所述,在使用部分喷口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在打印介质P的输送期间,输送量16、8和8用作重复单位。关于各喷口的左侧和右侧所描述的附图标记,与图10相同,左侧的附图标记表示喷口编号(例如,S20-1),并且右侧的附图标记表示驱动定时。
在图12中的附图标记75所表示的第二次打印扫描时,使用组S19的下半部的喷口S19-9~S19-16以及组S20的上半部的喷口S20-1~S20-8来对打印介质上的同一打印区域执行打印。
打印设备10对累积输送量计算单元82进行控制,以计算累积输送量(步骤S101)。假定附图标记74所表示的打印扫描中的累积输送量是16N(N为整数)。于是,附图标记75所表示的时刻(第二次打印扫描)的累积输送量是通过将直到附图标记74所表示的时刻为止的累积输送量与附图标记74~附图标记75之间的输送量8进行相加所获得的值、即16N+8。
打印设备10对图案设置单元84进行控制,以通过将累积输送量(16N+8)除以一个周期的驱动块图案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为16)来计算余数。更具体地,“(16N+8)/16”,并且余数为8。
由于余数是8(步骤S102中“否”),因而打印设备10对图案设置单元84进行控制,以将驱动块图案移位了余数8,并且对属于目标组的各喷口分配块编号(步骤S104)。
更具体地,如附图标记75所示,针对属于组S19和S20的喷口,设置与原始驱动块图案的块编号不同的块编号。
在设置了原始驱动块图案的情况下,如附图标记74所示,将驱动顺序设置为从组中的顶部喷口开始的“1,11,5,15,9,3,13,7,2,12,6,16,10,4,14,8”的顺序。
与此相对,如附图标记75所示,将驱动块图案在移位了8个喷口的情况下进行分配。将驱动顺序设置为“2,12,6,16,10,4,14,8,1,11,5,15,9,3,13,7”的顺序。
在第三次打印扫描时,在打印介质上的同一打印区域内使用属于组S19的喷口来执行打印。通过上述处理来设置此时的驱动块图案。在这种情况下,累积输送量是通过将直到附图标记75所表示的时刻为止的累积输送量(16N+8)与附图标记75~附图标记76之间的输送量8进行相加所获得的值、即16N+16。
打印设备10对图案设置单元84进行控制,以通过将累积输送量(16N+16)除以一个周期的驱动块图案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为16)来计算余数。更具体地,“(16N+16)/16”,并且余数为0。
由于余数是0(步骤S102中为“是”),因而打印设备10对图案设置单元84进行控制,以根据原始驱动块图案来对属于目标组(组S19)的各喷口分配块编号(步骤S103)。在第三次打印扫描(附图标记76)时,与附图标记74所表示的打印扫描相同,使用原始驱动块图案来执行打印扫描(步骤S105)。在这种情况下,将原始驱动块图案设置为驱动块图案。将驱动顺序设置为从该组中的顶部喷口开始的“1,11,5,15,9,3,13,7,2,12,6,16,10,4,14,8”的顺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通过多遍打印在打印介质上的同一打印区域内进行打印的情况下,对驱动块图案进行设置,从而在各打印扫描期间以相同的驱动顺序来对各打印元件进行时分驱动。换句话说,各次打印扫描期间进行打印所使用的多个打印元件的驱动顺序彼此一致。
这能够防止在打印介质输送量与一个周期的驱动块图案的数量的整数倍不一致的情况下由形成在打印介质上的点的配置位置的干扰而导致的图像均匀性的劣化。因而,能够提高打印质量。
已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附图所示的上述实施例,并且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一个周期的驱动块图案的数量是16,以及打印介质输送量是“48、48和32”或“16、8和8”。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也就是说,驱动块图案和输送量的组合是任意的。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打印介质输送量来使驱动块图案移位。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实施例可以采用任何方法,只要在对打印介质上的同一打印区域执行多遍打印的情况下,同一打印区域的各次打印扫描中进行打印时所使用的多个打印元件的驱动顺序彼此一致即可。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0)

1.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打印头,其包括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的元件阵列;
扫描单元,用于沿着与所述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对所述打印头进行往复扫描;
驱动单元,用于将所述元件阵列分成各自包括连续的打印元件的多个组,并且对各组中的打印元件进行时分驱动;
输送单元,用于沿着所述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输送打印介质;以及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
其中,所述输送单元进行第一输送操作和第二输送操作,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操作用于以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输送打印介质,所述第二输送操作用于以不是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输送打印介质,以及
所述设置单元基于所述输送单元的输送量,设置各次扫描时的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设置单元对所述驱动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得在对打印介质上的同一打印区域进行多遍打印的情况下,所述同一打印区域的各次扫描时的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彼此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设置单元通过使用于确定所述驱动顺序的驱动顺序图案以在所述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上移位的方式进行改变,来设置各次扫描时的所述驱动顺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还包括计算单元,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输送单元所输送的一个打印介质的累积输送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设置单元基于将所述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累积输送量除以所述组的宽度所获得的结果,来设置所述驱动顺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输送单元包括:
第一输送单元,其配置在所述打印头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用于输送打印介质;以及
第二输送单元,其配置在所述打印头的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用于输送打印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输送单元使得如下两种打印介质输送量彼此不同:使用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和所述第二输送单元的情况下的打印介质输送量;以及使用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和所述第二输送单元其中之一的情况下的打印介质输送量。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设备,其中,所述打印元件包括用于使用热能排出墨的电热转换器。
9.一种打印设备,包括:
打印头,其包括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的元件阵列;
扫描单元,用于沿着与所述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对所述打印头进行往复扫描;
驱动单元,用于将所述元件阵列分成各自包括连续的打印元件的多个组,并且对各组中的打印元件进行时分驱动;
输送单元,用于沿着所述打印元件的排列方向输送打印介质;以及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
其中,所述输送单元进行第一输送操作和第二输送操作,其中,所述第一输送操作用于以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输送打印介质,所述第二输送操作用于以不是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输送打印介质,以及
所述设置单元对所述驱动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得在对打印介质上的同一打印区域进行多遍打印的情况下,所述同一打印区域的各次扫描时的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彼此一致。
10.一种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设备包括:打印头,其包括排列有多个打印元件的元件阵列;以及扫描单元,用于相对于打印介质往复扫描所述打印头,所述元件阵列被分成各自包括连续的打印元件的多个组,并且对各组中的打印元件进行时分驱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送步骤,用于基于打印介质上的打印位置来输送打印介质;以及
设置步骤,用于基于所述输送步骤中所输送的打印介质的输送量,来设置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
其中,在所述输送步骤中,能够以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以及不是所述组的宽度的整数倍的输送量输送打印介质,以及
在所述设置步骤中,对所述驱动顺序进行设置,以使得在对打印介质上的同一打印区域进行多遍打印的情况下,所述同一打印区域的各次扫描时的所述时分驱动的驱动顺序彼此一致。
CN201210385065.3A 2011-10-11 2012-10-11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0428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4307 2011-10-11
JP2011224307A JP5882660B2 (ja) 2011-10-11 2011-10-11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2827A true CN103042827A (zh) 2013-04-17
CN103042827B CN103042827B (zh) 2015-06-17

Family

ID=48041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85065.3A Active CN103042827B (zh) 2011-10-11 2012-10-11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814296B2 (zh)
JP (1) JP5882660B2 (zh)
CN (1) CN1030428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113641A (ko) * 2018-03-28 2019-10-08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기록 장치 및 토출 상태 판정 방법
US11097535B2 (en) 2018-03-28 2021-08-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discharge status judgment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30743B2 (ja) 2012-02-03 2016-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その記録方法
US10166763B2 (en) * 2014-06-18 2019-01-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0195878B2 (en) 2016-10-27 2019-02-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pparatus for flexible flat cabl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826A (zh) * 2003-04-10 2004-10-13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头用基板、记录头和记录装置
CN1872553A (zh) * 2005-06-01 2006-12-06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CN1990243A (zh) * 2005-12-26 2007-07-04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头基板、记录头和利用其的记录装置
US7360856B2 (en) * 2004-12-08 2008-04-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1332701B (zh) * 2007-06-29 2010-09-22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0253B2 (ja) * 1998-08-27 2007-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4343481B2 (ja) 2001-02-06 2009-10-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890693B2 (ja) 2001-08-10 2012-03-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250542B2 (ja) 2004-01-30 2009-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6168104A (ja) * 2004-12-15 2006-06-29 Canon Inc 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5268285B2 (ja) * 2007-06-01 2013-08-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5595023B2 (ja) 2009-12-09 2014-09-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データ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5826A (zh) * 2003-04-10 2004-10-13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头用基板、记录头和记录装置
US7360856B2 (en) * 2004-12-08 2008-04-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CN1872553A (zh) * 2005-06-01 2006-12-06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打印方法
CN1990243A (zh) * 2005-12-26 2007-07-04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头基板、记录头和利用其的记录装置
CN101332701B (zh) * 2007-06-29 2010-09-22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90113641A (ko) * 2018-03-28 2019-10-08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기록 장치 및 토출 상태 판정 방법
CN110315852A (zh) * 2018-03-28 2019-10-1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排出状况判断方法
US10766251B2 (en) 2018-03-28 2020-09-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discharge status judgment method
CN110315852B (zh) * 2018-03-28 2021-01-1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设备和排出状况判断方法
US11097535B2 (en) 2018-03-28 2021-08-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discharge status judgment method
US11351774B2 (en) 2018-03-28 2022-06-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and discharge status judgment method
KR102472933B1 (ko) 2018-03-28 2022-12-02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기록 장치 및 토출 상태 판정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88537A1 (en) 2013-04-11
JP2013082146A (ja) 2013-05-09
US20150015640A1 (en) 2015-01-15
US8814296B2 (en) 2014-08-26
US8974021B2 (en) 2015-03-10
JP5882660B2 (ja) 2016-03-09
CN103042827B (zh) 2015-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1260A (zh) 喷墨打印装置及喷墨打印方法
CN103042827A (zh)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229716A (zh) 液体喷出方法、液体喷出装置以及程序
CN101844439B (zh) 印刷装置
US20080136854A1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driving control method
JP359566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1332703B (zh) 打印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48783B (zh) 印刷装置的制造方法、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US8070249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inkjet printing method
CN100575106C (zh) 成像装置
CN102126368A (zh) 印刷装置中的印刷条件设定方法
US20090207200A1 (en)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charging liquid
CN101380849B (zh) 打印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US6626517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1357531B (zh) 喷墨成像设备及控制该喷墨成像设备的方法
JP5747517B2 (ja)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CN100540308C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JP5898423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JPWO2010095565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9039958A (ja) 記録装置
US11584122B2 (en) Element substrate,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2139561B (zh) 液体排出装置及液体排出方法
JP20160741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印刷データ作成方法、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8083296A (ja) 液体吐出装置、検出装置、検出方法及び検出プログラム
US20140078202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