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41295B -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41295B
CN103041295B CN201210546872.9A CN201210546872A CN103041295B CN 103041295 B CN103041295 B CN 103041295B CN 201210546872 A CN201210546872 A CN 201210546872A CN 103041295 B CN103041295 B CN 103041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atile oil
rhizoma curcumae
chinese medicine
solid particle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468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41295A (zh
Inventor
陈建
朱方剑
潘旖
逯振宇
刘华本
彭晓国
林丽萍
姚炳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OL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OL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OL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OLLY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4687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41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41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1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41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41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该中药固体颗粒剂由中药固体颗粒分装装袋得到,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由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混合制粒得到:莪术挥发油2%~10%,乌灵菌粉10%~40%,莪术残渣、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膏10%~40%,其他制剂辅料10%~75%;所述的莪术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与β–环糊精包合,莪术挥发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4~10,水分含量为35%~50%。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去除了干燥工序,减少了挥发油含量的损失,大大缩短工艺时间,提高制剂成品中莪术挥发油的保留率,确保了药品质量与有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挥发油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中药挥发油的有效性早为古人所知。根据现代中药的化学研究,含挥发油的中药材数量众多,涉及几乎所有功效类别的中药,如薄荷、柴胡、藿香、莪术、川穹、紫苏挥发油等。中药挥发油的性质差异较大,在常温下为液体,较易挥发,且性质不稳定。目前含油量高的固体制剂可选择软胶囊或特殊硬胶囊,但制备工艺复杂,产品保存期短,而以干浸膏为主的含挥发油制剂则很难采用。
现有技术方案:先将药材中提取的挥发油用β-环糊精-水进行包合,固液分离,成含水挥发油包合物;该含水挥发油包合物采用晾干法或50℃以下烘箱法干燥8-12小时,成粉末或颗粒;再与药材原粉、干浸膏等混合,制粒;再次进行干燥后,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等固体制剂。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0510003035.1申请日:2005-03-28)公开了一种滋补气血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由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等药材及辅料制备而成。该专利公开了当归、川芎先制备挥发性油,采用β-环糊精包合,再与干浸膏混合。该专利虽然未说明采用β-环糊精包合后是否干燥,但包合后与干浸膏混合,β-环糊精包合物显然需要干燥,否则,干浸膏吸湿后无法进行有效的混合。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110121569.X申请日:2011-05-12)公开了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制剂由600~900份连翘、600~900份柴胡、300~450份麻黄、200~300份广藿香、200~300份肉桂和200~300份桔梗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将连翘、广藿香、肉桂分别提取挥发油制得混合物A;再将连翘提取挥发油后所剩药渣与麻黄、柴胡、桔梗药材合并提取有效成份,喷雾干燥制成粉末B;然后将混合物A与β-环糊精包合,制得挥发油固体粉末C;最后将粉末B与粉末C混匀装入囊壳中即得。该专利也是明确了挥发油固体粉末C需要进行低温干燥。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10011610.3申请日:2010-01-06)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系列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和质控方法,它们是由中药大青叶、柴胡、黄芩、荆芥、桔梗、甘草和药用辅料制备而成。该专利柴胡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成包合物,在然后制作中药清膏再加入桔梗细粉及挥发油包合物,混匀,即得提取浸膏,加入选自糊精、乳糖、蔗糖的一种或二种或三种作为制粒辅料,进行一步制粒,混匀,即得小儿解感颗粒。该专利在说明书中也明确了包合物需要在50、60℃的条件下干燥。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0410081462.7)公开了一种含挥发油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含有挥发油和能将挥发油固化的药用辅料,其中药用辅料为平均分子量在2500以上的聚乙二醇。制备方法中未对挥发油的含量与利用率等药品关键质量因素进行评价。
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200910100513.9申请日:2009-07-09)公开了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由包括下述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制备得到:乌灵菌粉60~100份、莪术20~80份、浙贝母20~80份、泽泻20~40份。该专利莪术提取挥发油用β-环糊精包合,制备挥发油包合物;莪术的药渣与浙贝母、泽泻合并,提取,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清膏,然后加乙醇,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制得药材干膏粉;取上述乌灵菌粉﹑药材干膏粉、挥发油包合物,混匀,即得所述的药物组合物。该专利涉及的挥发油包合物直接与药材干膏粉混合,其也是需要进行干燥。
上述的各个专利中都存在以下的缺点:
1、挥发油包合后制成的包合物需先干燥成细粉或颗粒后,再与其他提取物混合后制粒或进一步加工;脱水后的挥发油包合物含水率高(40—60%),干燥工序温度不能超过50℃,需要时间长达8—12小时;
2、挥发油包合物干燥过程,有部分挥发油逸出而部分损失,挥发油保留量减少,并造成一定工作环境污染,操作人员不适;
3、如果再进一步加工,制粒、颗粒干燥等工序制成片剂、胶囊等固体制剂,则这些固体制剂中的挥发油保留会进一步减少,只有50%左右,影响药品有效性与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该制剂减少了挥发油含量的损失,可以大大缩短工艺时间,提高中药制剂成品中挥发油的保留率,确保了药品质量与有效性。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的中药固体颗粒剂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该中药固体颗粒剂由中药固体颗粒分装装袋得到,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由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混合制粒得到:
莪术挥发油2%~10%
乌灵菌粉10%~40%
莪术残渣、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膏10%~40%
其他制剂辅料10%~75%;
所述的莪术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与β–环糊精包合,莪术挥发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4~10,包合后的包合物固液分离,不经干燥,水分含量为35%~50%;所述的包合物先与乌灵菌粉混合后制粒,再与莪术残渣、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膏、其他制剂辅料混合制粒干燥制得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剂。
作为优选,上述的该中药固体颗粒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混合制粒得到:
莪术挥发油3%~10%
乌灵菌粉15%~35%
莪术、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膏10%~40%
其他制剂辅料10%~60%。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莪术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中药材挥发油、β–环糊精、水比为1:4~7:15~30,包合温度控制在25~50℃,搅拌速度60~120转/分钟,反应时间2~5小时。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的中药原料按下述重量份配比:
乌灵菌粉60~100份莪术20~80份
浙贝母20~80份泽泻20~40份。
作为再优选,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的中药原料按下述重量份配比:
乌灵菌粉70~90份莪术40~60份
浙贝母40~60份泽泻25~35份。
作为优选,上述的其他制剂辅料选自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作为再优选,上述的其他制剂辅料选自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羟丙基纤维素和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制备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将莪术制备成莪术挥发油;
2)莪术残渣、浙贝母与泽泻制备干浸膏;
3)将莪术挥发油用β-环糊精-水进行包合,所述的莪术挥发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3~10,通过固液分离得到湿的莪术挥发油包合物,其水分含量为35%~50%;
4)将水分含量为35%~50%莪术挥发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用摇摆式颗粒机预混制粒;
5)将上述预混好的颗粒、干浸膏及其他辅料置制粒机制粒干燥,得颗粒,烘干结束控制水分4.0%~9.0%,制得所述的固体颗粒;
6)将上述的中药固体颗粒分装装袋。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莪术挥发油包合物的固液分离方法为离心式过滤,板框压滤或减压抽滤,得到的湿性物料。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莪术挥发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预混制粒1~3次,不锈钢筛网10~30目。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4)将预混颗粒与干浸膏混合,再加入其他辅料混合,进行湿法制粒或一步制粒。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湿法制粒的步骤如下:在混合制粒机中加入粘合剂进行制湿颗粒,浆叶转速70~150转/分钟,飞刀转速200~800转/分钟,运行10~30分钟,将湿颗粒置于沸腾干燥机,进风温度45~85℃,干燥5~30分钟,得颗粒,控制颗粒水分4.0%~9.0%。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步制粒的步骤如下:控制物料温度在50±5℃,干燥,水分控制在4.0%~9.0%。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采用未经干燥的莪术挥发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干浸膏的混合方法,使得混合后的物料满足中药制剂成型的需要。从而去除了存在诸多弊端的挥发油包合物干燥工序,减少了挥发油含量的损失,大大缩短工艺时间,提高制剂成品中莪术挥发油的保留率,确保了药品质量与有效性。
表1湿挥发油包合物直接制粒与挥发油包合物经干燥后制粒的各项的比较
由表1可见湿的挥发油包合物直接制粒的工艺比挥发油包合物经干燥后制粒的工艺耗时时间缩短了8倍以上,而挥发油利用率却提高了30%以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挥发油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组成的重量比为:莪术油2.5%,乌灵菌粉32%,干浸膏32%,其他辅料29.5%。
含莪术油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将莪术提取成挥发油,莪术残渣、浙贝母与泽泻制成干浸膏;
2)挥发油包合:取β-环糊精配制成饱和水溶液,取莪术油同重量比的50%的乙醇溶解,按莪术油:β-环糊精=1:6的比例加入饱和水溶液中,室温搅拌3小时,搅拌速度100转/分钟,静置过夜,去掉上清液,下部沉淀真空抽滤,备用;
3)将湿的莪术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置于旋转式制粒机上预混制粒;
4)将以上颗粒与干浸膏、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等其他辅料混合置于高效混合制粒机内,加入粘合剂,湿法制成软材;
5)将上述软材置沸腾干燥机内,干燥时间30min,进风温度60~80℃;
6)将干燥的颗粒分装、装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组成的重量比为:莪术油3.5%,乌灵菌粉35%,干浸膏28%,其他辅料33.5%。
含莪术油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将莪术提取成挥发油,莪术残渣、浙贝母与泽泻制成干浸膏;
2)挥发油包合:取β-环糊精配制成饱和水溶液,取莪术油同重量比的50%的乙醇溶解,按莪术油:β-环糊精=1:6的比例加入饱和水溶液中,室温搅拌3小时,搅拌速度100转/分钟,静置过夜,去掉上清液,下部沉淀真空抽滤,备用;
3)将湿的莪术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置于旋转式制粒机上预混制粒;
4)将以上颗粒与干浸膏、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等其他辅料混合置于高效混合制粒机内,加入粘合剂,湿法制成软材;
5)将上述软材置沸腾干燥机内,干燥时间30min,进风温度60~80℃;
6)将干燥的颗粒分装、装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组成的重量比为:莪术油6.0%,乌灵菌粉40%,干浸膏36%,其他辅料18.0%。
含莪术油的胶囊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1)将莪术提取成挥发油,莪术残渣、浙贝母与泽泻制成干浸膏;
2)挥发油包合:取β-环糊精配制成饱和水溶液,取莪术油同重量比的50%的乙醇溶解,按莪术油:β-环糊精=1:6的比例加入饱和水溶液中,室温搅拌3小时,搅拌速度100转/分钟,静置过夜,去掉上清液,下部沉淀真空抽滤,备用;
3)将湿的莪术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置于旋转式制粒机上预混制粒;
4)将以上颗粒与干浸膏、磷酸氢钙、微晶纤维素等其他辅料混合置于高效混合制粒机内,加入粘合剂,湿法制成软材;
5)将上述软材置沸腾干燥机内,干燥时间30min,进风温度60~80℃;
6)将干燥的颗粒分装、装袋。

Claims (7)

1.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固体颗粒剂由中药固体颗粒分装装袋制得,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混合制粒得到:
莪术挥发油2%~10%
乌灵菌粉10%~40%
莪术残渣、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膏10%~40%;
β–环糊精;
其他制剂辅料10%~75%;
所述的莪术挥发油采用饱和水溶液法与β–环糊精包合,莪术挥发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4~10,包合后的包合物固液分离,不经干燥,水分含量为35%~50%;所述的包合物先与乌灵菌粉混合后制粒,再与莪术残渣、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膏、其他制剂辅料混合制粒干燥制得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
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的步骤:
1)将莪术制备成莪术挥发油;
2)莪术残渣、浙贝母与泽泻制备干浸膏;
3)将莪术挥发油用β-环糊精-水进行包合,所述的莪术挥发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4~10,通过固液分离得到湿的莪术挥发油包合物,其水分含量为35%~50%;
4)将水分含量为35%~50%莪术挥发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用摇摆式颗粒机预混制粒;
5)将上述预混好的颗粒、干浸膏及其他辅料置制粒机制粒干燥,得颗粒,烘干结束控制水分4.0%~9.0%,制得所述的中药固体颗粒;
6)将干燥的颗粒分装装袋;
上述的莪术挥发油包合物的固液分离方法为离心式过滤,板框压滤或减压抽滤,得到的湿性物料;莪术挥发油包合物与乌灵菌粉预混制粒1~3次,不锈钢筛网10~30目;
上述的步骤5)将预混颗粒与干浸膏混合,再加入其他辅料混合,进行湿法制粒或一步制粒;
所述的湿法制粒的步骤如下:在混合制粒机中加入粘合剂进行制湿颗粒,浆叶转速70~150转/分钟,飞刀转速200~800转/分钟,运行10~30分钟,将湿颗粒置于沸腾干燥机,进风温度45~85℃,干燥5~30分钟,得颗粒,控制颗粒水分4.0%~9.0%;所述的一步制粒的步骤如下:控制物料温度在50±5℃,干燥,水分控制在4.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固体颗粒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混合制粒得到:
莪术挥发油3%~10%
乌灵菌粉15%~35%
莪术、浙贝母与泽泻制备的干浸膏10%~40%
β–环糊精;
其他制剂辅料10%~60%;
上述的各组分之和为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莪术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莪术挥发油、β–环糊精、水比为1:4~10:15~30,包合温度控制在25~50℃,搅拌速度60~120转/分钟,反应时间2~5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固体颗粒的中药原料按下述重量份配比:
乌灵菌粉60~100份莪术20~80份
浙贝母20~80份泽泻20~40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中药固体颗粒的中药原料按下述重量份配比:
乌灵菌粉70~90份莪术40~60份
浙贝母40~60份泽泻25~3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他制剂辅料选自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和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其他制剂辅料选自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羟丙基纤维素和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210546872.9A 2012-12-17 2012-12-17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041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6872.9A CN103041295B (zh) 2012-12-17 2012-12-17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46872.9A CN103041295B (zh) 2012-12-17 2012-12-17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1295A CN103041295A (zh) 2013-04-17
CN103041295B true CN103041295B (zh) 2015-11-18

Family

ID=48054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46872.9A Active CN103041295B (zh) 2012-12-17 2012-12-17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41295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6303A (zh) * 2009-07-09 2009-12-09 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6303A (zh) * 2009-07-09 2009-12-09 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治疗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毕殿洲主编.包合技术、制粒和片剂的制备.《药剂学》.2003,108-112、151-163、325-328. *
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鲁继红等;《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0930;第30卷(第5期);469-471 *
莪术油-b-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稳定性的考察;王丽君等;《中草药》;20011231;第32卷(第4期);314-31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1295A (zh) 2013-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23312B (zh) 一种石斛速溶粉、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3040760B (zh) 一种中药固体颗粒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70920A (zh) 一种新型丹参超微粉颗粒中药饮片的制备工艺
CN103054939A (zh) 甘草超微粉颗粒饮片的制备工艺
CN103041294B (zh)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JP2008229314A (ja) 賦形剤及び該賦形剤を用いる濃縮漢方薬の製造方法
CN104055813A (zh) 一种三七破壁制剂
CN104546476A (zh) 一种兽用中药颗粒剂干法制粒方法
CN103040786B (zh) 一种中药固体颗粒的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0876B (zh) 一种中药固体颗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3040783B (zh) 一种中药固体颗粒的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17890A (zh) 一种适用于泌尿系结石胶囊的制作方法
CN103041295B (zh)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96B (zh)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胶囊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41297B (zh) 一种含莪术挥发油和乌灵菌粉的中药固体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剂
CN100479846C (zh) 维c银翘胶囊
CN103055248B (zh) 一种中药固体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0411657C (zh) 一种青柏洁身泡藤颗粒制剂
CN1985946A (zh) 清肺化痰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CN101549093B (zh) 小儿咽扁颗粒
CN104606519A (zh) 一种羚羊感冒制剂新型制备工艺
CN100500195C (zh) 一种药物金刚藤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20859B (zh) 一种复方中药制剂制备工艺
CN101590108B (zh) 一种改变厚朴提取物粘性的方法
CN102430029B (zh) 一种六味地黄纳米微囊剂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