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7972A - 吸管 - Google Patents

吸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7972A
CN103037972A CN2011800264748A CN201180026474A CN103037972A CN 103037972 A CN103037972 A CN 103037972A CN 2011800264748 A CN2011800264748 A CN 2011800264748A CN 201180026474 A CN201180026474 A CN 201180026474A CN 103037972 A CN103037972 A CN 103037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iston
pressure cylinder
liquid
diseng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64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7972B (zh
Inventor
斎藤信悟
幸保孝
市川芳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iken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iken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iken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Eiken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37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7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75Interchangeable or disposable dispensing tips
    • B01L3/0279Interchangeable or disposable dispensing tips co-operating with positive ejec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06Fluid handling related problems
    • B01L2200/0684Venting, avoiding backpressure, avoid gas bub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200/00Solutions for specific problems relating to 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 B01L2200/14Proces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 B01L2200/141Preventing contamination, tamp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02Burettes; Pipettes
    • B01L3/021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 B01L3/0217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of the plunger pump type
    • B01L3/0224Pipettes, i.e. with only one conduit for withdrawing and redistributing liquids of the plunger pump type having mechanical means to set stroke length, e.g. movable sto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Devices For Use In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吸管,具有在顶端部(1a)拆装自如地安装吸管尖端部(3)的压力缸(1)、和进退自如地嵌合在压力缸室(6)内的活塞(7),令活塞(7)后退而吸引液体并且令其前进而将吸引的液体排出,在活塞(7)的外周设置有在活塞(7)位于后退位置时存在于压力缸室(6)的外部且在活塞(7)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时令压力缸室(6)的内外连通的连通槽(17),在活塞(7)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时解除压力缸室(6)与活塞(7)的密封,令压力缸室(6)内为与大气相同的气压,消除吸引/排出作用。

Description

吸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管,令在顶端部拆装自如地安装有吸管尖端部的压力缸内的活塞进退而向吸管尖端部内吸引液体、将吸引的液体排出。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用于血液、药液等的液体的分注的吸管,出于防止液体间的交叉感染的目的,公知有在吸管上能够拆装地安装吸管尖端部,并在使用后将其除去的所谓一次性的吸管。
在这样的吸管中,为了防止液体对压力缸内的污染、及液体的飞散,例如在液体为感染性试料时,为了防止向吸管操作者的感染及检查环境的污染,要求在进行液体的吸引/排出时能够安全地进行定量操作。此外,对于吸引了液体的吸管尖端部,期望能够在将液体排出后无需与手接触就能够将其从吸管分离并除去。
以往,作为这种吸管,提出有下述具有吸管尖端部分离机构的吸管,由活塞的进退移动量求得液体的吸引/排出量,然后,作为从吸管将吸管尖端部分离并除去的机构,由能够移动地嵌合于压力缸的外周的套筒、和通过操作杆、臂、齿轮、弹簧等构成的操作部来构成,借助操作部的操作将套筒推下,令套筒与吸管尖端部压接而令吸管尖端部从压力缸的顶端分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 日本专利第3470150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这种的吸管一般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吸管那样,利用活塞的进退移动量而求得液体的吸引/排出量。因此,在吸管操作者错误地进行了活塞的进退移动量超过既定尺寸的操作时,在液体的吸引时,吸引的液体的量超过吸管尖端部的容量而进入压力缸中,会污染压力缸内,此外在液体的排出时,会令液体飞散,所以吸管操作者要很娴熟,此外,对于活塞操作必须加以细心关注。
此外,要求在液体的吸引/排出时能够进行定量操作。此外,作为在从吸引了液体的吸管尖端部排出液体后无需与手接触地将吸管尖端部从吸管分离并除去的机构,专利文献1所述的吸管具有独立的吸管尖端部分离机构,因此构成复杂,存在成本变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管,无需娴熟的技巧,谁都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容易地、可靠地且安全地进行液体的吸引/排出的定量操作。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管,能够防止液体进入压力缸室。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管,能够调节液体的吸引量。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管,能够以连贯的操作进行液体的吸引/排出与吸管尖端部的分离。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管,在液体的排出时,此外在从压力缸分离吸管尖端部时,能够防止吸管尖端部内的残液飞散。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管,在从压力缸分离吸管尖端部时,能够防止吸管操作者的手指或吸管操作者戴着的手套的夹入及卷入。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管,能够令构成简单且成本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吸管,具有:在顶端部拆装自如地安装吸管尖端部的压力缸、和进退自如地嵌合在压力缸室内的活塞,令上述活塞后退而吸引液体且令上述活塞前进而将吸引的液体排出,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活塞的外周设置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在上述活塞位于后退位置时存在于上述压力缸室的外部、在上述活塞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时令上述压力缸室的内外连通。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活塞从后退位置前进既定尺寸后再后退到后退位置时的上述活塞所实现的移动的液体的吸引量设定为不足上述吸管尖端部内的液体的收容量。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的任一个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管上设置有传递上述活塞的前进到达既定尺寸这一情况的位置确认机构。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3的任一项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吸管上设置有调节上述活塞的后退位置的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4的任一项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压力缸的外周沿轴方向移动自如地嵌合脱离管,借助向顶端方向的移动,上述脱离管能够与安装在上述压力缸的顶端部的上述吸管尖端部抵接,此外,在操作上述活塞的操作部上设置有与上述活塞一体移动的脱离部,在上述活塞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后,上述脱离部抵接于上述脱离管而令上述脱离管向顶端方向移动,经由上述脱离管将嵌合于上述压力缸的顶端部的吸管尖端部从上述压力缸推出。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5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脱离管的基端上形成与上述脱离部抵接的凸缘部,在上述凸缘部上设置有包围上述脱离部的筒状的保护部。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5或6的任一项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塞与上述操作部与上述脱离部为一体。
发明的効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吸管,在活塞的外周设置有在活塞位于后退位置时存在于压力缸室的外部、且在活塞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时令压力缸室的内外连通的连通槽,因此,如果向压力缸室内前进的活塞的连通槽到达压力缸室,则借助连通槽解除压力缸室与活塞的密封而将压力缸室的内外连通,从而压力缸室内变为与大气相同的压力,吸引/排出作用消失。由此,由活塞的进退实现的最大吸引/排出量受到从活塞的顶端到连通槽的尺寸的限制,即便活塞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既定量以上的液体的吸引/排出,所以无需娴熟的技巧谁都能够以简单的操作容易、可靠且安全地进行液体的吸引/排出的定量操作。
此外,由于能够可靠地进行液体的吸引/排出的定量操作,所以能够防止向压力缸室内的液体的进入、此外能够防止液体的排出时的液体飞散。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吸管,在技术方案1中,活塞从后退位置前进既定尺寸后在后退到后退位置时的活塞的移动所实现的液体的吸引量设定为不足吸管尖端部内的液体的收容量,所以在液体的吸引时,能够防止液体进入压力缸室内,能够防止压力缸室内被液体污染。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吸管,在技术方案1或2的任一项中,在吸管中设置有传递活塞的前进到达了既定尺寸这一情况的位置确认机构,所以能够将活塞的前进到达了既定尺寸这一情况通知给活塞操作者,能够促进液体的定量吸引。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吸管,在技术方案1至3的任一项中,在上述吸管中设置有调节上述活塞的后退位置的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所以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调节液体的吸引量。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吸管,在使用后的吸管尖端部的分离时,通过令活塞前进直到超过既定尺寸,设置于活塞的脱离部抵接于脱离管而令脱离管向顶端方向推压移动,被脱离部推压而移动的脱离管将嵌合于压力缸的顶端部的吸管尖端部从压力缸推出,从而能够从压力缸的顶端部将吸管尖端部分离。
用于分离该吸管尖端部的操作仅通过令进行活塞与液体的吸引/排出操作同样的连贯的行程的操作就能够进行,所以操作容易,能够通过与液体的吸引/排出连贯的操作进行,所以液体的吸引/排出的构成与分离吸管尖端部的构成能够利用共用的构成要素,所以能够减少部件个数,能够令制造容易且为低成本。
此外,在活塞的外周设置有在活塞位于后退位置时存在于压力缸室的外部、且在活塞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时令压力缸室的内外连通的连通槽,从而,在为了令脱离管向顶端方向推压移动而将嵌合于压力缸的顶端部的吸管尖端部从压力缸推出而令活塞前进直到超过了既定尺寸时,利用连通槽将压力缸室和活塞的密封解除,压力缸室内变为与大气相同的压力,所以即便在吸管尖端部残存有液体,在吸管尖端部的分离时,也能够防止令液体飞散的情况。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吸管,在技术方案5或6的任一项中,在上述脱离管的基端形成有与上述脱离部抵接的凸缘部,在上述凸缘部设置有包围上述脱离部的筒状的保护部,所以在从压力缸分离吸管尖端部时,能够防止吸管操作者的手指或者吸管操作者佩戴的手套夹入、卷入到上述脱离部与形成于上述脱离管的基端的凸缘部之间。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吸管,在技术方案5或6的任一项中,上述活塞与上述操作部与上述脱离部为一体,所以能够减少部件个数,构成也变得简单,所以制造容易且能够以低成本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吸管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局部切去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切去侧视图。
图3是图1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的其他例的要部剖视图。
图6是表示令活塞前进了既定尺寸的状态的截面说明图。
图7是表示活塞超过既定尺寸而压力缸的内外连通的状态的截面说明图。
图8是表示活塞超过既定尺寸而脱离管向顶端方向推压移动、吸管尖端部被推出而阻止活塞的在此之上的前进的状态的截面说明图。
图9是表示吸管尖端部从压力缸的顶端部分离的状态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压力缸,1a…顶端部,2…压力缸托架,2a…小径筒状部,2b…大径筒状部,3…吸管尖端部,3a…基部,3b…顶端部,4…液体收容部,5…过滤器,6…压力缸室,7…活塞,8…操作部,8a…基部,8b…板状部,8c…长片,9…后退位置设定机构,10…凸缘部,11…栓体,12…筒部,12a…端部,13…卡止部,14…弹簧室,15…弹簧,16…密封环,17…连通槽,18…位置确认机构,19…突阶梯部,20…抵接部,21…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22…脱离管,23…凸缘部,24…脱离部,25…引导槽,26、27…环状突部,28…前进限制机构,29…卡止部,30…边界阶梯部,31…保护部,32…辅助筒体,BL…密封切断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吸管的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吸管的实施的一例的局部切去主视图,图2是图1的局部切去侧视图,图3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4是图2的B-B线剖视图,图5是表示液体吸取量调节机构的其他例的要部剖视图,图6是表示令活塞前进了既定尺寸后的状态的截面说明图,图7是表示活塞超过了既定尺寸而压力缸的内外连通后的状态的截面说明图,图8是表示活塞超过了既定尺寸而脱离管向顶端方向推压移动而将吸管尖端部推出、活塞的进一步的前进被阻止的状态的截面说明图,图9是表示从压力缸的顶端部将吸管尖端部分离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在本例的吸管中,在压力缸1的基端上与压力缸1同轴地一体设置有筒状的压力缸托架2。此外,在压力缸1的顶端部1a能够拆装地摩擦嵌合地安装吸管尖端部3的基部3a。安装在压力缸1的顶端部1a的吸管尖端部3的顶端部3b的内部为液体收容部4,利用内置的过滤器5与基部3a隔开。
此外,与压力缸1的基端一体地设置的压力缸托架2为,其顶端侧为与压力缸1的基端大致同径的小径筒状部2a,其基端侧为大径筒状部2b。
此外,在形成于压力缸1内的压力缸室6中进退自如地嵌合活塞7,活塞7在压力缸室6中后退而向安装于压力缸1的顶端部1a的吸管尖端部3内吸引液体,前进而将吸引的液体从吸管尖端部3排出。在活塞7的基端沿同轴方向一体地设置有操作活塞7的进退的棒状的操作部8。操作部8沿轴方向移动自如地贯通于压力缸托架2内,其基端部8a从压力缸托架2的基端向外部突出。
在压力缸托架2的基端内周设置有设定活塞7的后退位置的后退位置设定机构9。在本例中,作为后退位置设定机构9,在压力缸托架2的基端的内周嵌合固定有筒状的栓体11,其在内部令操作部8移动自如地通过且外周具有凸缘部10,此外,在操作部8的外周面设置有能够与嵌合在压力缸托架2内的筒部12的端部12a卡止的卡止部13,将后退的操作部8的卡止部13与嵌合在压力缸托架2内的筒部12的端部12a卡止的位置设定为操作部8的后退位置。
对于卡止部13,在本例中,在操作部8的外周沿操作部8的长度方向放射状地设置有多个板状部8b,将板状部8b的基端侧的端部作为卡止部13。
此外,与形成于压力缸1内的压力缸室6连通的压力缸托架2的小径筒状部2a的内部为弹簧室14,弹簧室14的内径比压力缸室6大。设置于活塞7的基端的操作部8能够插入弹簧室14内,与弹簧室14的内径为大致相同的直径。
在弹簧室14内组装有弹簧15,该弹簧15一端与压力缸室6和弹簧室14的边界阶梯部卡止,另一端与形成在活塞7与操作部8之间的阶梯部卡止,将操作部8向压力缸托架2的基端侧即活塞7的后退方向施力。
此外,存在于进退自如地嵌合于压力缸室6的活塞7的压力缸室6的外侧即弹簧室14侧的活塞7的外周能够滑动地与对压力缸室6和活塞7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环16嵌合。该密封环16借助上述的弹簧15的一端而总是被向压力缸室6与弹簧室14的边界阶梯部推压,对活塞7与压力缸室6与弹簧室14之间进行密封。
在借助操作部8的操作而进退的活塞7的外周设置有连通槽17,其在活塞7位于后退位置时存在于压力缸室6的外部、在活塞7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时令压力缸室6的内外即压力缸室6与弹簧室14连通。该连通槽17是沿轴方向延伸的长槽,在活塞7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时,跨越压力缸室6和弹簧室14,密封环16位于连通槽17上,从而借助连通槽17解除压力缸室6与活塞7的密封,压力缸室6的内外连通。
在此所说的既定尺寸是限制令位于后退位置的活塞7前进到既定的位置并从该位置回复到后退位置时的活塞7的移动所实现的压力缸室6内的吸引量的限度的移动量,用于设定液体的最大吸引量。此时的吸引量要求不足吸管尖端部3内的液体收容部4的收容量。
此外,在本例中,设置有传递活塞7的前进到达了既定尺寸这一情况的位置确认机构18。本例的位置确认机构18为,在压力缸托架2的大径筒状部2b的内周面上,在从活塞7的后退位置向前进方向既定尺寸的位置处形成突阶梯部19,在操作部8上设置有从后退位置前进既定尺寸时与突阶梯部19抵接的抵接部20,在令活塞7前进时,活塞操作者通过感受到操作部8的抵接部20抵接于突阶梯部19的阻力感而能够确认活塞7的前进到达了既定尺寸。设置于操作部8的抵接部20具有弹性,能够弹性变形而越过突阶梯部19而令活塞7进一步前进。
对于设置于操作部8的抵接部20,在本例中,利用设置于操作部8的多个板状部8b中的一部分,在该板状部8b的外侧缘从顶端侧向基端侧形成长槽而形成能够挠曲的长片8c,在长片8c的顶端形成膨出部,将该膨出部作为抵接部20。
此外,在本例中设置有调节活塞7的后退位置的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21。在本例中,作为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21利用成为后退位置设定机构9的栓体11,通过准备多个筒部12的长度不同的栓体11而将其用作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21。
栓体11的筒部12的长度决定活塞7的后退位置,通过替换栓体11而改变筒部12的长度,活塞7的行程量变化,能够调节液体的吸引量。通过准备多个筒部12的长度不同的栓体11,活塞的后退位置变化,上述的“既定尺寸”以活塞的最大后退位置作为基准而设定。即,具有最短的筒部12的栓体11设定活塞的最大后退位置,以具有最短的筒部12的栓体11时的后退位置作为设定既定尺寸的基准。
此外,作为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21的其他例,如图5所示,也可以在栓体11的筒部12的端部12a与操作部8的卡止部13之间夹设调节端部12a与卡止部13之间的间隔的辅助筒体32。辅助筒体32为,外径形成为比压力缸托架2的内径小的直径,内径形成为比操作部8的外径大的直径,移动自如地嵌合于压力缸托架2中操作部8的基部8a侧。而且,能够令辅助筒体32的一端与操作部8的卡止部13卡止,令另一端与栓体11的筒部12的端部12a卡止。准备多个这样地形成的筒的长度不同的多个辅助筒体32,通过替换辅助筒体32而改变筒的长度,活塞7的行程量变化,能够调节液体的吸引量。
此外,虽未图示,在压力缸托架2的基端内周设置有设定活塞7的后退位置的后退位置设定机构9。在本例中,作为后退位置设定机构9,也可以在压力缸托架2的基端的内周形成阴螺纹,在栓体11的筒部12的外周形成阳螺纹,为将栓体11的筒部12螺纹安装于压力缸托架2的基端的内周的构造,调节栓体11的筒部12相对于压力缸托架2的拧入量而改变压力缸托架2内的栓体11的筒部12的长度。
此外,虽未图示,作为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21,也可以利用设置有能够与嵌合于压力缸托架2内的筒部12的端部12a卡止的卡止部13的操作部8,准备多个卡止部13的长度方向的位置不同的操作部8,改变活塞7的行程量。
在上述的压力缸1的外周,以跨越压力缸托架2的小径筒状部2a的方式沿轴方向移动自如地嵌合脱离管22。脱离管22向顶端侧移动时,其顶端与嵌合于压力缸1的顶端部1a的吸管尖端部3的基端抵接,将吸管尖端部3从压力缸1的顶端部1a推出。在脱离管22的基端外周形成有凸缘部23。
此外,在操作活塞7的操作部8上,设置有与活塞7一体移动的脱离部24。在压力缸托架2上,从小径筒状部2a与大径筒状部2b的边界向小径筒状部2a侧沿轴方向设置有引导槽25,设置于操作部8的脱离部24从引导槽25向压力缸托架2外突出,伴随着活塞7的移动而在引导槽25中移动。而且,在活塞7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后,设置于操作部8的脱离部24与脱离管22的基端的凸缘部23抵接,将脱离管22向顶端侧推出。
此时,为了防止被脱离部24推出的脱离管22从压力缸1脱落,在压力缸1的外周面与脱离管22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分别相互卡止的环状突部26、27。
设置于操作部8的脱离部24与操作部8一体地设置,在本例中,利用设置于操作部8的多个板状部8b中没有用作抵接部20的其他的板状部8b,将该板状部8b的顶端侧的端部作为脱离部24。
此外,在本例中,设置有前进限制机构28,在设置于操作部8的脱离部24与脱离管22的基端的凸缘部23抵接而将脱离管22向顶端侧推出后,限制进一步的前进。
在本例中,前进限制机构28为下述构成,在操作部8的外周设置卡止部29,在脱离部24将脱离管22向顶端侧推出的位置,该卡止部29与压力缸托架2的小径筒状部2a与大径筒状部2b的边界阶梯部30卡止,活塞7无法进一步前进。
对于设置于操作部8的卡止部29,在本例中,利用设置于操作部8的多个板状部8b中作为抵接部20而利用的板状部8b,将该板状部8b的顶端侧的端部作为卡止部29。
此外,在本例中,在形成于脱离管22的基端的凸缘部23上,设置有从引导槽25向压力缸托架2外突出且包围伴随着活塞7的移动而在引导槽25中移动的脱离部24的筒状的保护部31。
上述的构成的吸管在未使用时,活塞7被弹簧15施力而位于后退位置。而且,在使用时,将嵌合于压力缸1的顶端部1a的吸管尖端部3的顶端部插入到要吸取的液体中,将从压力缸托架2的基端突出到外部的操作部8的基部8a克服弹簧15的弹性力而向顶端侧推入。
在令活塞7前进后,如果解除操作部8的推入,则活塞7借助弹簧15的弹性力而回复到后退位置,借助活塞7的吸引作用,液体被吸引至嵌合于压力缸1的顶端部1a的吸管尖端部3而收容于液体收容部4。此时,活塞7从后退位置前进了既定尺寸后再后退到后退位置时的活塞7的移动所实现的液体的吸引量设定为不足液体收容部4的收容量,所以能够防止在液体的吸引时液体进入压力缸室6内。
期望令活塞7前进的移动量不超过预先设定的既定尺寸。在本例中,设置有传递活塞7的前进到达既定尺寸这一情况的位置确认机构18,所以能够将活塞7的前进到达既定尺寸这一情况通知给活塞操作者,能够促进液体的定量的吸引/排出。
作为位置确认机构18,在本例中,活塞操作者通过感受到设置于操作部8的抵接部20抵接于形成于压力缸托架2的大径筒状部2b的内周面的突阶梯部19的阻力感而能够确认活塞7的前进到达了既定尺寸,所以能够将活塞7的前进到达了既定尺寸这一情况可靠地传递给活塞操作者。
即便活塞7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由于在活塞7的外周设置有在活塞7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时令压力缸室6的内外连通的连通槽17,所以压力缸室6内变为与大气相同的气压,吸引/排出作用消失。由此,基于活塞7的进退的液体的最大吸引/排出量受到从活塞7的顶端到连通槽17的尺寸的限制,即便活塞7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既定量以上的液体的吸引/排出。
图6至图8的单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是借助连通槽17解除压力缸室6与活塞7的密封的密封切断线BL,如果连通槽17到达该密封切断线BL上则压力缸室6的内外连通。
此外,在本例中,设置有调节活塞7的后退位置的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21,所以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调节液体的吸引量。在本例中,作为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21,利用成为后退位置设定机构9的栓体11,通过准备多个筒部12的长度不同的栓体11,能够将其用作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21,所以能够通过更换栓体11的简单的操作来调节液体的吸引量。
这样地收容在吸管尖端部3内的液体收容部4的液体通过向顶端侧推入从压力缸托架2的基端向外部突出的操作部8的基部8a而被从吸管尖端部3排出,分注到既定的容器等中。
在结束了液体的分注后的从压力缸1的顶端部1a分离吸管尖端部3时,与液体的吸引/排出同样地,将操作活塞7的操作部8的基部8a向压力缸托架2内推入,令活塞7前进直到超过既定尺寸。在活塞7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时,与操作部8一体地移动的脱离部24抵接于脱离管22的基端的凸缘部23,将脱离管22向顶端侧推出,利用被推出的脱离管22的移动而将嵌合于压力缸1的顶端部1a的吸管尖端部3推出。这样一来,无需手与吸管尖端部3接触,能够将吸管尖端部3从压力缸1的顶端部1a容易地分离。
用于分离该吸管尖端部3的操作以与令活塞7进行液体的吸引/排出操作同样的的连贯的行程的操作就能够进行。
此外,在本例中,在形成于脱离管22的基端的凸缘部23上设置有从引导槽25向压力缸托架2外突出并包围伴随着活塞7的移动而在引导槽25中移动的脱离部24的筒状的保护部31,所以在从压力缸1分离吸管尖端部3时,能够防止吸管操作者的手指或者吸管操作者佩戴的手套夹入、卷入脱离部24与形成于脱离管22的基端的凸缘部23之间。
此外,在活塞7的外周设置有在活塞7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时令压力缸1的内外连通的连通槽17,所以在为了将吸管尖端部3从压力缸的顶端部1a推出而令活塞7前进直到超过既定尺寸时,能够利用连通槽17解除压力缸室6与活塞7的密封,压力缸室6内变为与大气相同的气压,所以即便在吸管尖端部3残存有液体,在吸管尖端部3的分离时,也能够防止令液体飞散的情况。
进而,在本例中,活塞7、操作活塞7的进退的棒状的操作部8、抵接于脱离管22而令脱离管22向顶端方向移动的脱离部24为一体,所以能够减少部件个数,构成也变得简单简单,所以能够令制造容易且为低成本。

Claims (7)

1.一种吸管,具有:在顶端部拆装自如地安装吸管尖端部的压力缸、和进退自如地嵌合在压力缸室内的活塞,令上述活塞后退而吸引液体且令上述活塞前进而将吸引的液体排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活塞的外周设置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在上述活塞位于后退位置时存在于上述压力缸室的外部、在上述活塞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时令上述压力缸室的内外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活塞从后退位置前进既定尺寸后再后退到后退位置时的上述活塞的移动所实现的液体的吸引量设定为不足上述吸管尖端部内的液体的收容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管上设置有传递上述活塞的前进到达了既定尺寸这一情况的位置确认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一项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吸管上设置有调节上述活塞的后退位置的液体吸引量调节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一项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压力缸的外周沿轴方向移动自如地嵌合脱离管,借助向顶端方向的移动,上述脱离管能够与安装在上述压力缸的顶端部的上述吸管尖端部抵接,此外,在操作上述活塞的操作部上设置有与上述活塞一体移动的脱离部,在上述活塞的前进超过了既定尺寸后,上述脱离部抵接于上述脱离管而令上述脱离管向顶端方向移动,经由上述脱离管将嵌合于上述压力缸的顶端部的吸管尖端部从上述压力缸推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脱离管的基端上形成与上述脱离部抵接的凸缘部,在上述凸缘部上设置有包围上述脱离部的筒状的保护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吸管,其特征在于,
上述活塞与上述操作部与上述脱离部为一体。
CN201180026474.8A 2010-05-28 2011-05-26 吸管 Active CN1030379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03607 WO2011148432A1 (ja) 2010-05-28 2010-05-28 ピペット
JPPCT/JP2010/003607 2010-05-28
PCT/JP2011/002948 WO2011148643A1 (ja) 2010-05-28 2011-05-26 ピペ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972A true CN103037972A (zh) 2013-04-10
CN103037972B CN103037972B (zh) 2014-11-26

Family

ID=45003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6474.8A Active CN103037972B (zh) 2010-05-28 2011-05-26 吸管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9168522B2 (zh)
EP (1) EP2578316B1 (zh)
CN (1) CN103037972B (zh)
BR (1) BR112012029619A2 (zh)
CA (1) CA2798568C (zh)
HK (1) HK1179567A1 (zh)
PE (1) PE20130965A1 (zh)
WO (2) WO2011148432A1 (zh)
ZA (1) ZA2012083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4962A (zh) * 2018-12-05 2021-07-23 哈美顿博纳图斯股份公司 用于弹道排出在纳升范围内的计量总量的液体计量设备、液体计量方法及对此的移液吸头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48432A1 (ja) * 2010-05-28 2011-12-01 栄研化学株式会社 ピペット
CN106459865B (zh) 2014-06-17 2019-01-08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缸型尖头安装头、使用该缸型尖头安装头的头装置以及移动装置
JP6847039B2 (ja) 2015-01-16 2021-03-24 ベクトン ディキンソン フランス プレフィルドコンテナのための薬物貯蔵およびディスペンシングシステム
USD954294S1 (en) * 2020-03-10 2022-06-07 SpinDiag GmbH Cartridge for medical testing equipment
CN115283035B (zh) * 2022-08-29 2024-04-30 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 一种手持自动备液枪的取样滴液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2620A (en) * 1988-04-20 1989-08-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Pipette with inverted bellows
DE19708151A1 (de) * 1997-02-28 1998-09-10 Eppendorf Geraetebau Netheler Pipettiervorrichtung
CN1447718A (zh) * 2000-08-18 2003-10-08 爱科来株式会社 具有一次性尖嘴的移液管
CN101687193A (zh) * 2007-06-25 2010-03-31 吉尔松有限合伙公司 允许通过活塞来回运动进行液体取样的吸移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57837A (en) * 1925-03-28 1925-10-20 George N Hein Hypodermic syringe
US3640434A (en) * 1970-05-15 1972-02-08 Sherwood Medical Ind Inc Variable capacity fluid-dispensing device
US3834240A (en) * 1973-02-23 1974-09-10 Drummond Scient Co Apparatus for drawing liquids into, and expelling liquids from, a pipette or the like
GB2029723B (en) * 1978-09-12 1982-12-01 Lee T Adjustable volume pipetting device
US4593837A (en) * 1985-03-15 1986-06-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Variable volume pipette
FI921765A0 (fi) 1992-04-21 1992-04-21 Labsystems Oy Med en spetsavlaegsnare foersedd pipett.
US6660228B1 (en) * 1998-03-02 2003-12-09 Cephei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eat-exchanging, chemical reactions
DE19845950C1 (de) * 1998-10-06 2000-03-23 Eppendorf Geraetebau Netheler Pipettiersystem mit einer Pipettiervorrichtung und mindestens einer daran lösbar befestigten Pipettenspitze
US6783934B1 (en) * 2000-05-01 2004-08-31 Cepheid, Inc. Method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
DE102004003433B4 (de) * 2004-01-21 2006-03-23 Eppendorf Ag Pipettiervorrichtung mit einer Abwurfeinrichtung für Pipettenspitzen
US7641859B2 (en) * 2004-02-11 2010-01-05 Matrix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Pipette tip mounting and ejection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pipette tip
DE102005023203B4 (de) * 2005-05-20 2009-06-04 Eppendorf Ag Pipette
FR2895920B1 (fr) * 2006-01-06 2008-04-18 Gilson Sas Soc Par Actions Sim Pipette multivolumes.
US7662343B2 (en) * 2006-10-24 2010-02-16 Viaflo Corporation Locking pipette tip and mounting shaft
PL214640B1 (pl) * 2009-04-30 2013-08-30 Pz Htl Spolka Akcyjna Zespól trzonu do zamontowania w pipecie mechanicznej lub elektronicznej
WO2011148432A1 (ja) * 2010-05-28 2011-12-01 栄研化学株式会社 ピペット
KR101324887B1 (ko) * 2011-04-15 2013-11-01 울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마이크로 피펫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2620A (en) * 1988-04-20 1989-08-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Pipette with inverted bellows
DE19708151A1 (de) * 1997-02-28 1998-09-10 Eppendorf Geraetebau Netheler Pipettiervorrichtung
CN1447718A (zh) * 2000-08-18 2003-10-08 爱科来株式会社 具有一次性尖嘴的移液管
CN101687193A (zh) * 2007-06-25 2010-03-31 吉尔松有限合伙公司 允许通过活塞来回运动进行液体取样的吸移管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4962A (zh) * 2018-12-05 2021-07-23 哈美顿博纳图斯股份公司 用于弹道排出在纳升范围内的计量总量的液体计量设备、液体计量方法及对此的移液吸头
CN113164962B (zh) * 2018-12-05 2023-06-27 哈美顿博纳图斯股份公司 液体计量设备和液体计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78316A4 (en) 2016-06-29
US20130061694A1 (en) 2013-03-14
WO2011148643A1 (ja) 2011-12-01
CN103037972B (zh) 2014-11-26
EP2578316A1 (en) 2013-04-10
WO2011148432A1 (ja) 2011-12-01
CA2798568A1 (en) 2011-12-01
EP2578316B1 (en) 2018-06-06
ZA201208369B (en) 2014-01-29
US9168522B2 (en) 2015-10-27
BR112012029619A2 (pt) 2020-09-01
HK1179567A1 (zh) 2013-10-04
PE20130965A1 (es) 2013-09-19
CA2798568C (en) 2014-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7972A (zh) 吸管
RU2530119C2 (ru) Пипетка
EP2627384B1 (en) Needle shield arrangement
CN100563737C (zh) 注射装置
US8562561B2 (en) Safety syringe with retractable rotation
EP2520318B1 (en) Adapter for syringes and associated dispensing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3096954A (zh) 双腔室被动缩回针头注射器
CN105407945A (zh) 具有用于防止设置剂量的止动元件的驱动与定量装置
CN1547493A (zh) 针的保护装置
NZ589151A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afe medicament transport
CN103442753A (zh) 自动注射装置
CN101687078A (zh) 一次使用的具有双弹簧的注射器
CN102046298B (zh) 流体产品分配装置
WO2001089610A1 (fr) Doseur d'agent chimique a liberation prolongee
CN102859245A (zh) 控制阀
DE60106685T2 (de) Sicherheitsspritze
CN102971033B (zh) 具有切割冠的可回缩注射器
KR20230028383A (ko) 주입기와 주사기 플런저 결합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18056502U (zh) 出料组件及按压泵
US8998231B2 (en) Bicycle suspension system
ITMI20070500A1 (it) Meccanismo di sicurezza per siringa metodo di montaggi e relativa siringa di sicurezza
JP5663010B2 (ja) ピペット
KR200419853Y1 (ko) 주사기형 약품용기
CN106668989B (zh) 可缩回注射器
EP3848074B1 (en) Plunging apparatus for syrin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95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956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