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7183A - 电视接收机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视接收机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7183A
CN103037183A CN2012101831874A CN201210183187A CN103037183A CN 103037183 A CN103037183 A CN 103037183A CN 2012101831874 A CN2012101831874 A CN 2012101831874A CN 201210183187 A CN201210183187 A CN 201210183187A CN 103037183 A CN103037183 A CN 103037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ection
housing
placement surface
supporting member
television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831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浅野崇
力石一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037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71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视接收机和电子装置。根据一个实施例,电视接收机包括:容纳显示器的壳体;以及支撑壳体的支撑构件,该支撑构件包括第一壁部、第二壁部以及第三壁部,当被放置在放置表面上时,第一壁部沿着放置表面在平放于放置表面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壁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在与放置表面相交的方向上从第一壁部的沿短边方向的一个端部突出并且沿着第一壁部延伸,第二部在与放置表面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第三壁部从第二部的沿短边方向的一个端部在与第二部相交的方向上朝向第一壁部的相反侧突出,第三壁部包括待与壳体连接的连接部。

Description

电视接收机和电子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2011年10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223428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这里描述的实施例通常涉及电视接收机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已知的是这样的电视接收机,其包括容纳显示装置的壳体和支撑壳体并且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构件的支撑架。
在这种类型的电视接收机和电子装置中期望的是这样的结构,在该结构中,例如减少了用于支撑壳体的支撑构件中的不便之处,例如具有更简单的结构。
发明内容
因此,作为实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具有使得不便之处减少的结构的支撑构件的电视接收机和电子装置。
附图说明
现在参照附图来描述实现本发明的各种特征的一般结构。提供附图和相关的描述是为了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的从前侧观察的示例性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的示例性后视图;
图3是该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中的支撑座的示例性立体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中的支撑座的示例性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该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中的支撑座中所包括的支撑构件的示例性立体图;
图6是示出该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中的支撑座中所包括的支撑构件的示例性前视图;
图7是示出该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中的支撑座中所包括的支撑构件的示例性侧视图;
图8是示出该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中的支撑座中所包括的支撑构件的示例性平面视图;
图9是示出该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中的支撑座中所包括的罩件的一部分的示例性平面视图;
图10是该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中的支撑座的从放二构件置表面的侧面观察的示例性平面视图;
图11是沿图1中XI-XI的示例性剖视图;以及
图12是该实施例的电视接收机的从侧后方观察的示例性立体图,其中第二构件被移除。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根据一个实施例,电视接收机包括:壳体,被构造成容纳包括显示屏的显示装置;以及支撑构件,被构造成支撑壳体,该支撑构件包括第一壁部、第二壁部和第三壁部,第一壁部被构造成当将支撑构件放置在放置表面时沿该放置表面在平放于放置表面上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壁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在与放置表面相交的方向上从第一壁部的沿短边方向的一个端部突出并且沿第一壁部延伸,第二部在与放置表面相交的方向上延伸,第三壁部从第二部的沿短边方向的一个端部在与第二部相交的方向上朝向第一壁部的相反侧突出,第三壁部包括待与壳体连接的连接部。
在每个附图中,为了说明的方便,示出了各方向(X方向、Y方向和Z方向)。X方向对应于当从前面观察时显示屏3a的纵向方向(侧向方向,左右方向)。Y方向对应于当从前面观察时显示屏3a的短边方向(垂直方向,上下方向)。Z方向对应于当从前面观察时显示屏3a的前后方向(厚度方向,壳体2的深度方向)。X方向、Y方向和Z方向相互之间垂直相交。当将显示屏3a组装到电视接收机1中时,每个附图中示出了表示这些方向的箭头。也为了方便,显示屏3a的法线方向称为前方,而相反的方向称为后方。
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视频显示装置)的实例的电视接收机1包括支撑座10(支撑部、台、架)和壳体2,如图1和图2中所示。支撑座10被放置在安置区域,比如桌子、搁板和工作台(放置表面P,水平表面,表面;见图2),并且支撑壳体2。
如图1和图2中所示,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壳体2在前视图(和后视图)中以矩形形状(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长方形形状)构造。壳体2以在前后方向上薄且扁的长方体形状构造。壳体2包括前表面2a(前面、第一表面、第一表面部)和在相对侧上的后表面2b(后面、表面、第二表面、第二表面部)。前表面2a和后表面2b大致平行地设置。在前视图(和后视图)中,壳体2包括四个端部2c至2f(侧部、边缘部)和四个角部2g至2j(尖部、曲部、端部)。端部2c和2e是长边的实例。端部2d和2f是短边的实例。显示装置3被保持在直立位置,如图1和图2中可以理解的一样。
例如,壳体2包括包含前表面2a的壁部2k(第一壁部、第一部、板、边框、前壁部、正面壁部、顶壁部)和包含后表面2b的壁部2m(第二壁部、第二部、板、后壁部、背面壁部、底壁部)。壁部2k为矩形边框(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长方形边框)的形状,并且壁部2m具有矩形形状(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长方形形状)。壳体2还包括,例如,四个壁部2n(第三壁部、第三部、板、侧壁部、端壁部、直立壁部、延伸部),每个壁部2n具有侧表面2p(表面、周缘、第三表面)并且延伸跨越(across)壁部2k和壁部2m。例如,矩形开口2r形成在壁部2k上。例如,壳体2可以由合成树脂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
壳体2还可以包括组合在一起的多个部件(分离部、构件)。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壳体2包括至少包含壁部2k的第一构件2Fr(第一部件、前侧构件、罩件、前盖、边框;见图1)以及至少包含壁部2m的第二构件2Rr(第二部件、后侧构件、基座、底部、外壳;见图2)。壁部2n可以被包括在第一构件2Fr和第二构件2Rr中的至少一个(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二构件2Rr)中。
显示装置3(显示单元、显示器、面板)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纳在壳体2中。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显示装置3的显示屏3a的更靠近前表面2a的一侧通过开口2r暴露于壳体2的前侧(外部)。用户可以通过开口2r从前侧看见显示屏3a。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在前视图中,显示装置3以矩形形状(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长方形形状)构造。显示装置3还被构造成具有在前后方向上薄且扁的长方体形状。例如,显示装置3是液晶显示器(LC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ELD)或等离子显示板(PDP)。在显示装置3的前表面上可设置覆盖显示屏3a的薄板或薄片形状的透明的触控面板(输入面板、输入板、输入装置;未示出)。
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在显示装置3的后侧(背面侧、后面侧、更靠近壁部2m的一侧、显示屏3a的相对侧)上,在壳体2中容纳有插件板(控制板、主板、电路板;未示出)。插件板与显示装置3的表面3b(后表面,未示出)并行设置。插件板以与壁部2k、2m和2n等隔开的方式安装。换句话说,插件板安装成使得在插件板与壁部2k、2m、2n等之间形成间隙。插件板利用诸如螺钉的连接件(未示出)安装在显示装置3或壳体2上。
插件板上安装有多个器件(电子器件、元件;未示出),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以及连接器。电子器件包括发热元件。产生大量热的电子器件(发热元件)可具有冷却机构(例如,热接收元件、热传导元件、热辐射器、或者风扇;未示出)。插件板和电子器件构成控制电路(未示出)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控制电路可包括视频信号处理电路、调谐器、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信号处理器、音频视频(AV)输入端子、远程控制信号接收器、控制器、选择器、屏幕显示、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硬盘驱动器(HDD))、以及音频信号处理电路。控制电路控制来自显示装置3的显示屏3a的视频输出(例如,移动的图像或静止的图像)、来自扬声器(未示出)的音频输出、以及来自发光二极管(LED)(未示出)的光发射。显示装置3、扬声器、LED等是输出模块的实例。
支撑座10放置在诸如工作台和桌子的放置表面P(见图2)上,并且支撑壳体2。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至图4中所示,支撑座10包括支撑构件11(11R、11L)和罩件12。例如,支撑构件11主要用作用于支撑诸如壳体2的结构的构件,并且由金属材料制成。支撑座10的刚度和强度主要由支撑构件11提供。例如,罩件12主要用作用于罩住支撑构件11的罩,并且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
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如图3和图4中所示,罩件12包括基座12a和突出部12b。具体地,当从上方(在Y方向上)观察时,基座12a具有矩形形状(长方形形状),并且在垂直方向上较薄。基座12a包括壁部12c,并且具有在沿着放置表面P(见图2)的方向(换句话说,沿着X方向和Z方向的方向、或者在XZ平面上)上延伸的扁平板状形状(换句话说,矩形板的形状)的外观。突出部12b从基座12a的壁部12c向上(在Y方向上,与放置表面P相交的方向)突出。突出部12b具有棱柱形状的外观。突出部12b包括壁部12d(侧壁部、直立壁、周缘壁)和壁部12e(上壁、顶壁、最上壁)。壁部12e与放置表面P并行(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平行地)延伸。
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如图3和图4中所示,支撑构件11分别地通过(穿过)形成在罩件12上的开口12f。支撑构件11的从罩件12露出的部分连接到壳体2。支撑构件11的被罩件12罩住的部分连接到罩件12。支撑构件11和罩件12可通过诸如螺钉的连接件30固定。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当壳体2和支撑座10相互连接时,支撑构件11例如被罩件12和壳体2的壁部2m罩住并且不会露出。
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如图5至图8中所示,每个支撑构件11包括第一壁部13、第二壁部14和第三壁部15。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每个支撑构件11形成为折叠的板状构件。因此,与其中支撑构件由连接到一起的多个构件构成的结构相比,支撑构件11可以减少制造工作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图5至图8中,将说明位于右侧视图上的支撑构件11R。在前视图中位于左侧的支撑构件11L具有与支撑构件11R的结构成镜像(反手)的结构。
具体地,第一壁部13是当将支撑座10放置在放置表面P时被放置在放置表面P上的部分。第一壁部13被构造成具有矩形(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长方形)的板状形状。当支撑构件11被组装到罩件12上时,第一壁部13在Z方向(壳体2的厚度方向、显示屏3a的法线方向)上延伸。第一壁部13包括表面13a(上表面、前表面侧)和表面13b(底表面、背表面)。第一壁部13还包括位于纵向方向的一侧(前侧、正面)上的端部13c(前端部)、位于纵向方向的另一侧(后侧、后面)的端部13d(后端部)、位于短边方向的一侧(在前视图中,右侧和左侧中的一个)的端部13e、以及位于短边方向的另一侧(在前视图中,右侧和左侧中的另一个)的端部13f。多个连接部13g(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两个)以沿纵向方向相互隔开的方式布置在第一壁部13上。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每个连接部13g形成为开口(诸如通孔或切口;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通孔)。
第二壁部14在与放置表面P相交的方向(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垂直于放置表面P的方向、Y方向)上从位于第一壁部13的在短边方向上的一侧的端部13f突出。第二壁部14包括第一部16、第二部17和第三部18。第二壁部14具有位于第一壁部13的相对侧上的表面14a和位于第一壁部13这侧的表面14b。第一部16、第二部17和第三部18是连续的,作为单一的壁部,并且被设置成具有倒T形的外观,如图7中所示。换句话说,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二壁部14是具有倒T形形状的板状构件。
第一部16具有矩形(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长方形)的板状形状。第一部16沿第一壁部13延伸,换句话说,在Z方向延伸。第一部16包括位于纵向方向的一侧(前侧、正面侧、显示屏3a这侧)的端部16a(前端部)、位于纵向方向的另一侧(后侧、后面侧、显示屏3a的相对侧)的端部16b(后端部)、位于短边方向的一侧(在前视图中,右侧和左侧中的一个)的端部16c(上端部)、以及位于短边方向的另一侧(在前视图中,右侧和左侧中的另一个)的端部16d(底端部)。
第二部17和第三部18从第一部16的中心在第一部16的纵向方向上突出。突出部的顶端侧包括第二部17,并且基部侧(根部侧)包括第三部18。第三壁部15连接到第二部17。第二部17具有矩形(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长方形)的板状形状。第二部17沿着与放置表面P相交的方向(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垂直于放置表面P的方向、Y方向)延伸。第二部17具有位于纵向方向的一侧(上侧)的端部17a(上端部)、位于短边方向的一侧(后侧、后面、显示屏3a的相对侧)的端部17b(后端部)、以及位于短边方向的另一侧(前侧、正面、显示屏3a这侧)的端部17c(前端部)。
第三部18具有矩形(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梯形)的板状形状。第三部18在与放置表面P相交的方向(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垂直于放置表面P的方向、Y方向)上延伸。第三部18具有位于短边方向的一侧(前侧、正面、显示屏3a这侧)的端部18a(前端部)和位于短边方向的另一侧(后侧、后面、显示屏3a的相对侧)的端部18b(后端部)。
第三部18包括加强部19。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加强部19是形成在第二壁部14上的凹部(突出部)。加强部19沿着与放置表面P相交的方向(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垂直于放置表面P的方向、Y方向)延伸。如前文所述,第一壁部13连接到第一部16,并且第三壁部15连接到第二部17。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部16和第一壁部13提供了与通常所说的具有L形横截面的角铁相等的刚度。第二部17和第三壁部15也提供了与通常所说的具有L形横截面的角铁相等的刚度。相反,第三部18被构造成具有板状的形状。因此,在这个实施例中,第三部18被加强部19加强以增加刚度。加强部19延伸进入第一部16和第三部18中。具体地,加强部19在比第三壁部15的端部15d更远离第一壁部13的位置(位于图7中所示的线L1上方的区域)与比第一部16的端部16c更远离第三壁部15的位置(位于图7中所示的线L2下方的区域)之间延伸,端部15d是第三壁部15的更靠近第一壁部13的端部,端部16c是第一部16的更靠近第三壁部15的端部。因此,与加强部被设置在第三部18内的构造相比,可更有效地增加刚度。
第三壁部15是连接到壳体2的部分。第三壁部15从第二壁部14的第二部17的短边端部17c在与第二部17相交(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垂直)的方向上向第一壁部13的相对侧突出。换句话说,如图6中所示,第一壁部13向第二壁部14的一侧(向图6中的右侧)突出。相反,第三壁部15向第二壁部14的另一侧(向图6中的左侧)突出。第三壁部15被构造成具有矩形(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长方形)的板状形状。当支撑构件11被组装到罩件12上时,第三壁部15在与放置表面P相交的方向(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垂直于放置表面P的方向、Y方向)上延伸。第三壁部15布置在沿着壳体2的壁部2m(后壁)延伸的方向(沿着显示屏3a设置的方向)上。第三壁部15包括表面15a(前表面、正面)和表面15b(后表面、背表面)。第三壁部15还包括位于纵向方向的一侧(上侧、更远离放置表面P的一侧)的端部15c(上端部)、位于纵向方向的另一侧(下侧、更靠近放置表面P的一侧、放置表面P这侧)的端部15d(底端部)、位于短边方向的一侧(在前视图中,右侧和左侧中的一个)的端部15e、以及位于短边方向的另一侧(在前视图中,右侧和左侧中的另一个)的端部15f。多个连接部15g(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两个)以在纵向方向上相互隔开的方式布置在第三壁部15上。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每个连接部15g被构造成开口(诸如通孔或切口;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通孔)。
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如图9中所示,形成在罩件12的壁部12e上的每个开口12f具有宽度较窄的窄宽度部12g(窄部)和宽度较宽的宽宽度部12h(宽部)。宽宽度部12h以与支撑构件11(11L、11R)的端部15e、15f、17b和17c对应的方式布置。窄宽度部12g以与沿宽度方向的第二壁部14的第二部17的中央部分和沿宽度方向的第三壁部15的中央部分对应的方式设置在宽宽度部12h之间。在这种结构中,例如,当工人将支撑构件插入开口12f中时,工人可以从端部15e、15f、17b和17c开始插入相应的宽宽度部12h,使得支撑构件11可更容易地插入开口12f中。而且,支撑构件11可由环绕开口12f的边缘的窄宽度部12g支撑。
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0中所示,利用诸如螺钉的连接件30将支撑构件11(11L和11R)连接到包括在罩件12中的基座12a的壁部12c的背侧上。在壁部12c的表面12i(内表面、底表面、背表面)上,形成有连接部12k(见图11)。每个连接部12k具有与连接件30连接的结构(例如,具有内螺纹的孔)。穿过形成在第一壁部13上的对应连接部13g的连接件30连接到连接部12k,并且,以这种方式,支撑构件11和罩件12连接(接合)。肋条12j(突出部、壁部)形成在壁部12c的表面12i上。例如,肋条12j提高了壁部12c(基座12a)的刚度。肋条12j邻接第一壁部13,以便支撑第一壁部13。在每个支撑构件11上,垫片31(缓冲件、减震件、支脚件)例如通过粘合设置在第一壁部13的表面13b(背表面)上。
当将壳体2和支撑座10连接时,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1和图2中所示,将组装进图3所示结构中的支撑座10的支撑构件11的突出的部分(第三壁部15和第二壁部14的第二部17)从放置表面P一侧在纵向方向上插入到形成在壳体2的端部2e的中心处的开口G中。利用诸如螺钉的连接件30将形成在支撑构件11上的连接部15g连接到连接部20d,连接部20d位于壳体2的构件20A(壳体构件、骨架构件、刚性构件)上并且与对应的连接部15g重叠。以这种方式,将壳体2和支撑座10连接,并且壳体2被支撑座10支撑。
具体地,朝向显示屏3a(前侧、正面侧)凹进的凹部2u(开口)在壳体2的端部2e的纵向中心处形成在壁部2m上。凹部2u包括位于底部(后侧、前侧)处的壁部2s(底壁部)、以及环绕壁部2s的壁部2v(侧壁部、周缘壁部)。壁部2s沿着壁部2m和显示屏3a设置。如图2中所示,切口2w(开口)形成在壁部2s上。切口2w朝向端部2e(向下)开口。在凹部2u中,壁部2s被切口2w分割。换句话说,壁部2s被设置在切口2w的两侧(左侧和右侧)上。如图11中所示,开口2t形成在壁部2s上。开口2t可以是通孔或切口,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是通孔。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以使得构件20A和支撑构件11被壳体2的壁部2s(壁部2m、第二构件2Rr)罩住的方式用连接件30连接壳体2和支撑构件11,如图2和图11中所示。换句话说,如图11中所示,连接件30穿过形成在壁部2s上的对应开口2t。此时,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1中所示,壳体2和支撑构件11连接的位置包括:第三壁部15的连接部15g利用连接件30连接到构件20A的连接部20d包含壁部2s的位置、以及第三壁部15的连接部15g利用连接件30连接到构件20A的连接部20d不包含壁部2s的位置。具体地,图11中的上侧和图2中的左侧示出的连接件30(包括连接件30的头部(突出部分))穿过形成在壳体2的壁部2s上的开口2t,使得第三壁部15的连接部15g被不包含壁部2s地连接到构件20A的连接部20d。在图11中的下侧和图2中的右侧示出的连接件30的头部没有穿过形成在壁部2s上的开口2t,使得第三壁部15的连接部15g和构件20A的连接部20d被包含壁部2s地连接。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通过移除包含壁部2s(壁部2m)地连接第三壁部15的连接部15g和构件20A的连接部20d的连接件30(图11中的下侧和图2中的右侧所示的连接件30),可释放壁部2s(壁部2m)、构件20A和支撑构件11之间的连接。即使连接被释放,构件20A和支撑构件11仍被不包含壁部2s地连接第三壁部15的连接部15g和构件20A的连接部20d的连接件30(图11中的上侧和图2中的左侧所示的连接件30)保持连接。因此,当执行维修或类似的操作时,可移除壁部2m(第二构件2Rr),而构件20A仍然连接至支撑构件11。如图2中所示,线缆21(例如,导线或者电力电缆)被设置在切口2w中。因此,当移除壁部2m(第二构件2Rr)时,电缆21可被相对地移出切口2w,使得壁部2m(第二构件2Rr)可被移除,而不被电缆21妨碍。构件20A是第一壳体构件的实例。连接部20d是第二连接部的实例。第二构件2Rr是第二壳体构件的实例。
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1中所示,构件20A以与壁部2s隔开的方式设置在壁部2s的更靠近显示装置3的一侧。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2中所示,构件20A沿着与放置表面P相交的方向(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与放置表面P垂直的方向)设置,并且与壁部2s并行(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与壁部2s平行)。具体地,构件20A被构造成矩形(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长方形)的板状形状。构件20A包括壁部20a、表面20b(前表面)、表面20c(后表面)、突出部20e和接合部20g。壁部20a上形成有连接件30所连接到其上的连接部(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具有内螺纹的孔)。突出部20e从壁部20a突出,如图12中所示。突出部20e从壁部20a的位于更远离放置表面P一侧(上侧)的端部在向后的方向上斜对角地向上地突出。在突出部20e的顶端(尖端侧、舌侧)处开口的切口20f(开口)形成在突出部20e上。固定到电缆21上的紧固件22(套筒)插入切口20f中。切口20f和紧固件22相互接合。以这种方式,紧固件22和电缆21被连接到(接合到、支撑于)构件20A。换句话说,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具有切口20f的突出部20e作为用于防止电缆21脱落的构件。接合部20g被构造成从表面20c朝向放置表面P(向下)向后突出(向显示屏3a的相对侧)的钩件。如图12中所示,接合部20g与第三壁部15的端部15c接合。接合部20g可支撑第三壁部15(支撑构件11)。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即使为了例如维修将连接件30移除,如前文所述,因为接合部20g与第三壁部15接合,所以仍可维持壳体2被支撑座10支撑的布置。构件20A被构造为与构件20B(壳体构件)分离的构件(组件),构件20A被连接到构件20B。通过将构件20A和构件20B构造为分离的构件,例如,可更容易地制造构件20A。
如前文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支撑构件11被构造为每个包括一体方式的第一壁部13、第二壁部14和第三壁部15的构件。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与每个支撑构件进一步包括多个构件的构造相比,可实现诸如生产成本更好的降低和减少制造工作量的效果。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一壁部13和第三壁部15在相对于第二壁部14彼此相反的方向上突出。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可容易地获得具有朝向放置表面P的尺寸增大的形状(结构)的支撑座10。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支撑座10包括两个支撑构件11,每个支撑构件具有从第二壁部14在接近另一个支撑构件的方向上突出的第三壁部15。换句话说,支撑座10包括两个支撑构件11,每个支撑构件具有从第二壁部14向另一个支撑构件的相反侧突出的第一壁部13。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壳体2可被两个支撑构件11更可靠地支撑,并且可更容易地获得支撑座10的在壳体2一侧较窄而在放置表面P一侧较宽的形状(结构)。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罩住显示装置3和构件20A的第二构件2Rr与构件20A一起连接到支撑构件11。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可提高壳体2的刚度。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两个支撑构件11R、11L中的一个连接到构件20A和第二构件2Rr,而另一个连接到构件20A但不连接到第二构件2Rr。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因为第二构件2Rr被添加到支撑构件11中的一个与构件20A之间的连接中,所以连接部的刚度可提高。此外,例如,第二构件2Rr可以通过释放另一个支撑构件11、构件20A和第二构件2Rr之间的连接而被移除,而另一个支撑构件11和构件20A仍然被连接。因此,例如,可更容易地执行诸如维修的服务。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如图2中所示,两个支撑构件11R和11L中的一个和构件20A被连接的位置(位于图2中左侧的连接件30的位置)与另一个支撑构件11和构件20A被连接的位置(位于图2中右侧的连接件30的位置)在与放置表面P相交的方向上偏离。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与这些元件被连接在与放置表面P相同距离处时相比,可提高围绕倾斜方向(垂直方向、绕X轴的方向)的弯曲刚度。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第三壁部15位于与第一壁部13隔开的位置,并且第二壁部14包括在第一壁部13与第三壁部15之间延伸的加强部19。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可提高支撑构件11的刚度。
此外,在这个实施例中,例如,加强部19在比第三壁部15的端部15d更远离第一壁部13的位置(位于图7中所示的线L1上方的区域)与比第一部16的端部16c更远离第三壁部15的位置(位于图7中所示的线L2下方的区域)之间延伸,端部15d是第三壁部15的更靠近第一壁部13的端部,端部16c是第一部16的更靠近第三壁部15的端部。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例如,与加强部仅设置在第三部18内的结构相比,可更有效地增加刚度。
而且,这里所描述的系统的各种模块可以被实现为软件应用程序、硬件和/或软件模块,或者在诸如服务器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中的组件。虽然单独示出了各种模块,但是它们可以共享一些或者所有相同的基本逻辑或代码。
虽然已经描述了某些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以实例的方式呈现,并且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这里所描述的新颖的实施例可以多种其它的形式实现;而且,可对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形式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更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所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旨在覆盖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之内的这些形式或者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电视接收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容纳包括显示屏的显示装置;以及
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壳体,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一壁部、第二壁部和第三壁部,所述第一壁部被构造成当所述支撑构件被放置在放置表面上时沿着所述放置表面在平放于所述放置表面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壁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在与所述放置表面相交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壁部的沿短边方向的一个端部突出并且沿着所述第一壁部延伸,所述第二部在与所述放置表面相交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壁部从所述第二部的沿短边方向的一个端部在与所述第二部相交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壁部的相反侧突出,所述第三壁部包括待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接收机,其中,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和所述第三壁部构成单一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视接收机,其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构件和第二壳体构件,所述第一壳体构件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被连接到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壳体构件罩住所述第一壳体构件和所述显示装置并且与所述第一壳体构件一起连接到所述支撑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视接收机,还包括两个所述支撑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视接收机,其中,所述两个支撑构件中的一个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构件和所述第二壳体构件,而所述两个支撑构件中的另一个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构件但不连接到所述第二壳体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视接收机,其中,所述两个支撑构件中的一个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构件和所述第二壳体构件的连接位置与所述两个支撑构件中的另一个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构件的连接位置在与所述放置表面相交的方向上偏离。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视接收机,其中,以所述两个支撑构件的第一壁部沿所述显示屏的法线方向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壁部相对于插入在所述第一壁部之间的所述第二壁部彼此布置在相对侧上的设置方式将所述两个支撑构件连接到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视接收机,其中,所述第三壁部与所述第一壁部分离地设置,并且所述第二壁部包括在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三壁部之间延伸的凹部或突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视接收机,其中,所述凹部或所述突出部被构造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延伸,所述第一位置比所述第三壁部的更靠近所述第一壁部那侧的端部更远离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位置比所述第一部的更靠近所述第三壁部那侧的端部更远离所述第三壁部。
10.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被构造成容纳包括显示屏的显示装置;以及
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壳体,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第一壁部、第二壁部和第三壁部,所述第一壁部被构造成当所述支撑构件被放置在放置表面上时沿着所述放置表面在平放于所述放置表面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壁部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在与所述放置表面相交的方向上从所述第一壁部的沿短边方向的一个端部突出并且沿着所述第一壁部延伸,所述第二部在与所述放置表面相交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三壁部从所述第二部的沿短边方向的一个端部在与所述第二部相交的方向上朝向所述第一壁部的相反侧突出,所述第三壁部包括待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连接部。
CN2012101831874A 2011-10-07 2012-06-05 电视接收机和电子装置 Pending CN1030371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3428A JP5198640B2 (ja) 2011-10-07 2011-10-07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1-223428 2011-10-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7183A true CN103037183A (zh) 2013-04-10

Family

ID=48023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831874A Pending CN103037183A (zh) 2011-10-07 2012-06-05 电视接收机和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98640B2 (zh)
CN (1) CN1030371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4648A (zh) * 2015-08-19 2018-04-1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电视接收机及支柱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35137B2 (ja) * 2014-06-06 2017-11-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WO2023157997A1 (ko) * 2022-02-21 2023-08-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146A (zh) * 2006-01-23 2007-08-01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画面支持机构
CN101435526A (zh) * 2007-11-13 2009-05-20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显示装置的支架
US20110005827A1 (en) * 2009-07-13 2011-01-13 Tsuyoshi Shimomichi Electronic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9146A (zh) * 2006-01-23 2007-08-01 船井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画面支持机构
CN101435526A (zh) * 2007-11-13 2009-05-20 株式会社东芝 用于显示装置的支架
US20110005827A1 (en) * 2009-07-13 2011-01-13 Tsuyoshi Shimomichi Electronic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4648A (zh) * 2015-08-19 2018-04-1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电视接收机及支柱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98640B2 (ja) 2013-05-15
JP2013085112A (ja) 201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67641B2 (en) Televis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921366B2 (en) Display with heat radiation
US20130070172A1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291877B2 (en) Display and television set
CN103037183A (zh) 电视接收机和电子装置
US929821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0827105B1 (en) Lens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lens module
US9134558B2 (en) Thin display device
CN112421209B (zh) 电子设备
JP5002700B2 (ja) テレビ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40148048A1 (en) Display device
US10250787B2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and terminal
US20140362554A1 (en) Display Device
US9160961B2 (en) Television receiv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032649B2 (ja) 電子機器
JP5002701B2 (ja) テレビ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137378B2 (ja) 表示装置
US9253555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583176B2 (ja) テレビ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159766U (ja) 表示装置
JP5330573B1 (ja)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装置、基板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21048170A (ja) 電子機器
JP5926905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JP2013251508A (ja) 接地部材、回路基板、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
CN102883123A (zh) 电视接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