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23290A - 中压变频驱动系统与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中压变频驱动系统与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23290A
CN103023290A CN2011103488244A CN201110348824A CN103023290A CN 103023290 A CN103023290 A CN 103023290A CN 2011103488244 A CN2011103488244 A CN 2011103488244A CN 201110348824 A CN201110348824 A CN 201110348824A CN 103023290 A CN103023290 A CN 103023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idle component
rectification module
reference value
harmonic dist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4882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23290B (zh
Inventor
陈伟
蒲波宇
张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4882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23290B/zh
Priority to TW100143834A priority patent/TWI445292B/zh
Priority to US13/430,722 priority patent/US9231406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023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3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23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23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or ripp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8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中压变频驱动系统与其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中,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包含一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用以对电网侧相电流的无功分量参考值进行最佳化调整,藉此,降低电网侧相电流的谐波成份并维持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功率因子。

Description

中压变频驱动系统与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整流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具有电流单向性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失真补偿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动机械或感应马达的控制当中,马达的速度调节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习知的电动机械中采用的传统直流调速技术,因硬件体积大且故障率高而使其应用受限。
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的频率和幅度的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传动组件。
变频器的作用是改变感应马达的交流供电的频率和振幅,因而改变其运动磁场的周期,达到平滑控制感应马达转速的目的。变频器的出现,使得复杂的调速控制简单化,用变频器配合交流式感应电动机组合替代了大部分原先只能用直流电机完成的工作,使得电路系统得以缩小体积并降低维修率。
其中,中压变频调速系统,目前应用广泛,在大型风机、水泵、牵引、传动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前景。中压变频调速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安全、快速、宽范围地变频调速;良好的网侧功率因子;良好的输入输出电流谐波等。
同时,由于中压(是指介于1kV~35kV的电压,常见应用以6kV为例)系统中,对于开关组件耐压的要求很高,此目前最常见的中压变频调速系统主要采用多层级的级联型(cascade)方案。多级变压器可将三相电网(一次侧)较高的输入电压变换为二次侧的较低的工作电压,二次侧的每个绕线组分别耦接单独的功率单元。个别的功率单元针对较低的工作电压完成整流与逆变的工作,实现变频调速功能。透过上述多级变压器的设置,可解决功率单元无法耐高压的问题,又可解决一次侧的电流谐波问题。
然而,上述习知的中压变频调速系统所设置的多级变压器,其体积和重量庞大,所需成本高,且设计复杂。因此如何采用其它调速系统结构,在获得同样性能的同时可省略变压器的设置,成为重点的研究方向。
目前产业已提出一种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实际电路应用中,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可以是一种维也纳式(Vienna)整流模块,其为一种多电平整流装置。相对一般三电平脉宽调变(pulse-widthmodulation,PWM)整流器,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除了同样具有良好的功率因子校正功能和直流电压控制能力外,还具有结构简单,开关器件少,无桥臂直通风险,可靠性高等特点。对于要求体积小,成本低而无能量回馈需求的场合非常适用。
然而,习知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存在有失控区的问题须要解决。请参阅图11与图12,图11绘示接入三相电网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组的简化示意图,图12绘示图11中三相切换式整流模组的相位关系。于习知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具有电网侧相电压us以及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ur,两相电压(us与ur)之间由电抗器Ls连接。由于相电流在电抗器Ls上的压降影响,当电网侧相电流is与电网侧相电压us同相时,其相位关系如图12所示,电网侧相电流is必然会超前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ur一定的相位角差Δθ。而在此相位角差Δθ的范围内,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ur不能被控制器完全控制,而主要取决于相电流方向,直到控制器控制输出的交流侧相电压换向至与相电流同向。
因此,相位角差Δθ的区域可认为是整流器的失控区,此区域内的整流器交流侧电压会发生畸变,这种畸变会导致习知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交流侧电压具有很大的低次谐波,进而影响网侧电流谐波。尤其针对中高压或大功率场合,受器件特性影响,开关频率较低,这种失控区带来的谐波影响更加严重,导致整流器的总谐波畸变率上升。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提到的失控区问题,并维持较好的整流模块的功率因子,本发明提出下列解决方案,其揭露一种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及其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此外,更揭露了用于上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
相较传统的三电平脉宽调变(pulse-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本揭露文件实施例中所提出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电路结构,其开关组件可减少一半,以功率二极管取而代的。
此外,流经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的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相位角差(Δθ)的失控区,此时在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波形可能产生较大的畸变,这种畸变会导致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具有很大的低次谐波。本发明提出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主要针对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在失控区内对电网电流低次谐波的影响,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本揭示内容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用于一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其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一三相电网耦接,用以将所述三相电网上一交流电压输入转换为一直流电压,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对流入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电网侧相电流进行谐波检测;当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未达一预定谐波值时,停止调节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一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当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超过所述预定谐波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一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相位角差;当所述相位角差为一预定相位角差值时,停止调节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当所述相位角差并非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功率因子;以及,当所述功率因子未达一预定功率因子值时,停止调节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当所述功率因子超过所述预定功率因子值时,调整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改变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根据本发明揭示内容,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将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与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比较;以及,根据上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直到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所述无功分量趋近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预定谐波值为一预先设定值或一在线寻优的最佳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为零、一预先设定的非零值或一在线寻优的最佳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一种在线寻优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即在一功率因子允许范围内,采用各种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对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进行调整,并在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下分别进行谐波检测得到多个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以及,由上述多个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中,选出一最佳谐波成份值与相对应的一最佳相位角差值。
于此实施例中,所述最佳谐波成份值被套用作为所述预定谐波值,以判断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所述谐波成份是否超过所述预定谐波值,而所述最佳相位角差值被套用作为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以判断所述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所述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所述相位角差是否为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
于实际应用中,前述相位角差可采用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其两基波分量之间的相位角差,于另一实施例中,前述相位角差亦可为中压变频驱动系统的中其它任意两个电流或电压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
本揭示内容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用于一中压变频驱动系统,所述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包含一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一三相电网、一控制器和一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其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所述三相电网耦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耦接,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耦接,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包含:向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输入一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对所述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进行调整以产生一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以及,通过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产生的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控制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藉此调整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的一相位角差,其中所述相位角差是存在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的一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一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进而调节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一功率因子以及消除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一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包含三组单相整流电路,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为三电平整流电路,分别由所述三相电网接收一单相电压输入,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彼此并联,且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均耦接至一第一输出端、一中点以及一第二输出端,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是用以调节所述功率因子以及消除所述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的电压输入端与三相电网之间分别接有一电感,每一组单相整流电路包含至少两个二极管,其中一个二极管为换流二极管,所述换流二极管用以确保电流的单向性,所述另一二极管为非换流二极管。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中,所述换流二极管工作于开关频率,所述换流二极管采用快速恢复二极管。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是在当通过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所述整流器交流端相电流与所述整流器交流端相电压为同向的情况下进行离线计算,藉由计算流入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电网侧相电流与一电网侧相电压的相位关系得到。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是透过离线计算所得的一组无功分量参考值,并实时根据所述三相电网的工作电压或工作负载电流藉由查表取得相应数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产生的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通过所述控制器进而控制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中的开关组件的开关状态,进而调节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所述功率因子以及消除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所述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对所述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进行调整并产生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的步骤,更包含:对流入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电网侧相电流进行谐波检测;以及,当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未达一预定谐波值时,停止调节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对所述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进行调整并产生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的步骤,进一步包含:当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超过所述预定谐波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的所述整流器交流端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所述整流器交流端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所述相位角差;以及,当所述相位角差为一预定相位角差值时,停止调节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当所述相位角差并非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功率因子;以及当所述功率因子低于所述预定功率因子时,停止调节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当所述功率因子高于所述预定功率因子值时,调整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改变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进一步包含:将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与调整后的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比较;以及,根据上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直到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所述无功分量趋近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预定谐波值为一预先设定值或一在线寻优的最佳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为零、一预先设定的非零值或一在线寻优的最佳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在一功率因子允许范围内,采用各种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对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进行调整,并在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下分别进行谐波检测得到多个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以及由上述多个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中,选出一最佳谐波成份值与相对应的一最佳相位角差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最佳谐波成份值被套用作为所述预定谐波值,以判断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所述谐波成份是否超过所述预定谐波值,而所述最佳相位角差值被套用作为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以判断所述整流器交流端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所述整流器交流端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所述相位角差是否为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
本揭示内容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与一三相电网耦接并用以驱动一感应电动机,所述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包含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控制器以及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所述三相电网耦接,用以将所述三相电网上一交流电压输入转换为一直流电压。控制器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耦接,所述控制器将由所述三相电网采样得到的一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与一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比较,藉此,所述控制器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直到所述无功分量趋近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用以对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进行一最佳化调整,藉此,在保证功率因子的情况下,降低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对流入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电网侧相电流进行谐波检测,当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未达一预定谐波值时,停止调节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当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超过所述预定谐波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的一整流器交流端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一整流器交流端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一相位角差,当所述相位角差为一预定相位角差值时,停止调节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当所述相位角差并非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功率因子,当所述功率因子未达一预定功率因子值时,停止调节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当所述功率因子超过所述预定功率因子值时,调整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改变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与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比较,并根据上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直到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所述无功分量趋近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所述三相电网的每一单相输入路径上耦接有一滤波单元,每一所述滤波单元包含串联的一第一电抗与一第二电抗以及一电容器。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在一功率因子允许范围内,采用各种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对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进行调整,并在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下分别进行谐波检测得到多个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并由上述多个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中,选出以在线寻优产生的一最佳谐波成份值与相对应的一最佳相位角差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以在线寻优产生的所述最佳谐波成份值被套用作为所述预定谐波值,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藉以判断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所述谐波成份是否超过所述预定谐波值,而所述最佳相位角差值被套用作为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藉以判断所述整流器交流端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所述整流器交流端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所述相位角差是否为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包含三组单相整流电路,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为三电平整流电路,分别由所述三相电网接收一单相电压输入,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彼此并联,且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均耦接至一第一输出端、一中点以及一第二输出端,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是用以调节所述功率因子以及消除所述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的电压输入端与三相电网之间分别接有一电感,每一组单相整流电路包含至少两个二极管,其中一个二极管为换流二极管,所述换流二极管用以确保电流的单向性,所述另一二极管为非换流二极管。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中,所述换流二极管工作于开关频率,所述换流二极管采用快速恢复二极管。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为一三相维也纳式整流模块。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中压变频驱动系统更包含逆变器以及高容量电容模块。逆变器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耦接,所述逆变器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配合并将所述直流电压转化成一交流电压,所述交流电压用以驱动所述感应电动机。高容量电容模块耦接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所述逆变器之间,用以暂存所述直流电压。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包含三组单相整流电路,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分别由所述三相电网接收一单相电压输入,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彼此并联,且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均耦接至一第一输出端、一中点以及一第二输出端。
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所述高容量电容模块包含第一电容以及第二电容。第一电容耦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中点之间。第二电容耦接于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
且于上述实施例中,其中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中每一组单相整流电路各自可包含一第一二极管、一第二二极管、一第三二极管、一第四二极管、一第一开关以及一第二开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耦接至所述单相电压输入。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耦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耦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耦接至所述单相电压输入。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耦接至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耦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耦接至所述中点。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耦接至所述中点,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至所述第三二极管与所述第四二极管之间。
本揭示内容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用于一中压变频驱动系统,所述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包含一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一三相电网、一控制器和一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其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所述三相电网耦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耦接,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耦接。其中,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包含:向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输入一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对所述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进行调整以产生一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以及,通过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产生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控制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三组单相整流电路,调整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的相位角差,其中所述相位角差是存在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的一整流器交流端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一整流器交流端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进而调节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一功率因子以及消除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一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本揭示内容的另一方面在于一种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用于一中压变频驱动系统,所述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包含一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一三相电网、一控制器和一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其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所述三相电网耦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耦接,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耦接,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包含:向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输入一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对所述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进行调整以产生一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及,通过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产生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控制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藉此调整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的一相位角差,其中所述相位角差存在于所述中压变频驱动系统的中任意两个电压或电流分量之间,进而调节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一功率因子以及消除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一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种中压变频驱动系统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2绘示中压变频驱动系统中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及其周边电路的局部示意图;
图3绘示操作模式下单相整流电路的等效单相电路示意图;
图4绘示另一操作模式下单相整流电路的等效单相电路示意图;
图5绘示另一操作模式下单相整流电路的等效单相电路示意图;
图6绘示另一操作模式下单相整流电路的等效单相电路示意图;
图7A中绘示单相整流电路122的等效单相电路示意图;
图7B绘示考虑失控区后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所输出的整流器交流端等效相电压发生畸变状况的讯号时序示意图;
图7C绘示考虑失控区后三相切换式整流模组的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发生另一种畸变状况的讯号时序示意图;
图8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种中压变频驱动系统所包含的控制器与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的示意图;
图9绘示根据本揭示文件的一实施例中一种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采用在线调节方式的方法流程图;以及
图10绘示本揭示文件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加入相位角差的在线寻优计算的方法流程图;
图11绘示接入三相电网的维也纳整流器的简化示意图;以及
图12绘示图11中三相切换式整流模组的相位关系。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中压变频驱动系统      120: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
140:逆变器                160:高容量电容模块
122~126:单相整流电路     180:控制器
190: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    200:三相电网
S101~S110:步骤           202:感应电动机
130:滤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种中压变频驱动系统100的功能方块示意图。于实际应用中,中压变频驱动系统100与三相电网200耦接并可用以驱动感应电动机202。如图1所示,中压变频驱动系统100包含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逆变器140、高容量电容模块160、控制器180以及总谐波失真(total harmonicdistortion,THD)补偿单元190。
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与三相电网200耦接,并用以将三相电网200上具有固定工作频率的交流电压输入转换为直流电压。逆变器140与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耦接,逆变器140与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配合并将直流电压转化成交流电压,交流电压用以驱动感应电动机。高容量电容模块160耦接于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与逆变器140之间,并用以暂存该直流电压。
于本实施例中,本揭示文件中所提及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本身可采用三相维也纳式(Vienna)整流模块的结构。以下段落将对本案所采用的其中一种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其内部结构做进一步说明。请一并参阅图2,其绘示中压变频驱动系统100中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及其周边电路的局部示意图,实际上本案的调控方式可利用在各种电流单向性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当中,并不仅以此一电路架构为限。
如图2所示,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中包含了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单相整流电路122、单相整流电路124以及单相整流电路126),三组单相整流电路122~126分别由三相电网200各自接收一组单相电压输入,三组单相整流电路122~126彼此并联,且三组单相整流电路122~126均耦接至第一输出端N1、中点Nc以及第二输出端N2(如图2所示)。
此外,于此实施例中,高容量电容模块160可包含第一电容C1以及第二电容C2。第一电容C1耦接于第一输出端N1与中点Nc之间。第二电容C2耦接于中点Nc与该第二输出端N2之间。
由于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中的三组单相整流电路122~126皆具有相类似的架构,因此,以下为说明上的简洁,以其中一个单相整流电路122作举例。其它单相整流电路124,126因具有相对应的结构,则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其中单相整流电路122包含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至单相电压输入。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耦接至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耦接至第一输出端N1。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耦接至单相电压输入。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耦接至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耦接至第二输出端N2。第一开关S1的一端耦接至第一二极管D1与第二二极管D2之间,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耦接至中点Nc。第二开关S2的一端耦接至中点Nc,第二开关S2的另一端至第三二极管D3与第四二极管D4之间。
为方便理解本案中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单相整流电路122、单相整流电路124以及单相整流电路126)的作动方式,以下段落利用单相整流电路122的等效单相电路来示意说明。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6。图3至图6中分别绘示不同操作模式下单相整流电路122的等效单相电路示意图。
其中,图3绘示单相电压输入为正相位且第一开关S1为导通时单相整流电路122的电流流向路径。图4绘示单相电压输入为正相位且第一开关S1为不导通时单相整流电路122的电流流向路径。图5绘示单相电压输入为负相位且第二开关S2为导通时单相整流电路122的电流流向路径。图6绘示单相电压输入为负相位且第二开关S2为不导通时单相整流电路122的电流流向路径。
相较传统的三电平脉宽调变(pulse-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本揭露文件所提出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的内部电路结构,即三组单相整流电路122~126,其开关组件可减少一半,以二极管取而代的。
请一并参阅图7A,图7A中绘示单相整流电路122的等效单相电路示意图。如图7A所示,三相电网200其电网侧的相电压的基波分量us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ur之间由电抗器Ls连接,实际应用中,此电抗器Ls同时起到储能升压、连接电压源以及滤波作用。
由于输入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的单相整流电路122的电网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is受电抗器Ls上的压降影响,当电网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is与电网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us同相时,电网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is必然会比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ur超前一定的相位角差(Δθ)。而在此相位角差(Δθ)相差的范围内,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的单相整流电路122的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ur不能被控制器(如图1中的控制器180)完全控制,而同时取决于相电流方向,直到控制器控制输出的相电压调制波换向至与相电流同向。因此Δθ相差区域可认为是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的失控区,此区域内的整流器电压会发生畸变,请一并参阅图7B所示。图7B绘示考虑失控区后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的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ur发生畸变状况的讯号时序示意图,图7B中的畸变状况为两开关组件为同时开启且同时关闭时产生。此外,图7C绘示考虑失控区后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的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ur发生另一种畸变状况的讯号时序示意图,图7C中的畸变状况为两开关组件为分别控制时发生。
这种畸变会导致切换式整流器的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ur具有很大的低次谐波。电网侧相电流谐波由电网侧相电压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共同决定,因此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低次谐波增大最终导致电网侧相电流的低次谐波相应增大。尤其针对中高压或大功率场合,受器件特性影响,开关频率较低,这种失控区带来的谐波影响更加严重。本发明提出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主要针对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在失控区内对电网电流低次谐波的影响,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
失控区是低次谐波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电流单向性以及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相差共同决定了失控区的产生。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电流单向性由电路结构决定,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本揭示文件中提出,针对上述电流与电压的相差则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补偿,藉此使相位角差(Δθ)与失控区缩至最小,从而可以极大地降低低次谐波,进而改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的谐波失真(harmonic distortion)。
除上述谐波失真的外,影响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效能的因素的中,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的功率因子(power factor)亦非常重要,理想情况下,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可达到功率因子为1的理想值。以下就本案的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如何在保持功率因子的情况下达到理想的总谐波畸变率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8,图8绘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一种中压变频驱动系统100所包含的控制器140与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190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控制器180可由三相电网200采样得到的电网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is的无功分量Iq与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比较,于本案中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可为经调整后的无功分量参考值Iq*,无功分量参考值Iq*的计算与调整产生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将在后续段落中详述。
控制器180与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耦接。控制器180根据比较结果以回授方式控制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直到无功分量Iq趋近该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在常见做法中,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可预设为0,藉此使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的功率因子(power factor)为1,达到最佳的功率因子状态。然而,若为达到功率因子为1,则必然形成前述段落中提到的相位角差(Δθ)与谐波失真。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190,可用以对无功分量参考值Iq*进行一最佳化调整以产生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透过将无功分量参考值Iq*调整为预先设定的非零较佳值或在线寻优的最佳值,作为优化后的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如此一来,便能降低电网侧相电流is的谐波成份并维持对该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的功率因子的控制能力。
有关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190所采用的无功分量参考值Iq*的最佳化调整,进而产生最佳的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流程可采用一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以下针对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包含离线调节、在线调节以及在线寻优等方式,用以得到无功分量参考值Iq*的最佳值,即作为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离线调节整体控制流程可包含:通过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ir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ur同向的情况下,计算电网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is与电网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us的相位关系得到一组无功分量参考值Iq*,并实时根据该三相电网上的工作电压与工作负载电流等工作状况,藉由查表取得相应数值。
无功分量参考值Iq*的离线计算法主要根据上述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与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之间的相位关系,由式(1)~(5)得出。
∠ I · r = ∠ I · s - - - ( 1 )
U · s = jω L s I · s + U · r - - - ( 2 )
∠ U · r = ∠ I · r - - - ( 3 )
δ = ∠ U · s - ∠ I · s - - - ( 4 )
I q * = - 2 | I · s | sin δ - - - ( 5 )
离线计算的方式实现简单,为了适应不同工况,可以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离线计算一组无功分量参考值Iq*,作为本案的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以上计算基于单电感滤波系统,也可在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与三相电网200之间引入电抗-电容-电抗(LCL)架构的滤波单元,三个滤波单元分别耦接在整流模块120与三相电网200之间每一单相输入路径上,每一滤波单元包含串联的第一电抗Ls与第二电抗Lr以及电容器Cr,藉此形成电抗-电容-电抗(LCL)滤波架构。则其计算关系如下,式(6)~(12)所示:
U · s = jω L s I · s + U Cr · - - - ( 6 )
U Cr · = jω L r I · r + U · r - - - ( 7 )
U Cr · = I Cr · jω C r - - - ( 8 )
I · s = I Cr · + I · r - - - ( 9 )
∠ U · r = ∠ I · r - - - ( 10 )
δ = ∠ U · s - ∠ I · s - - - ( 11 )
I q * = - 2 | I · s | sin δ - - - ( 12 )
其中无功分量参考值Iq*如式(12)。在系统参数确定的前提下,无论滤波器结构如何,都可计算得到合适的无功分量以调节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之间的相位差最佳。如此一来,便可用离线计算方式,在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ir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ur同向的情况下,得出本案的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但本案并不以离线计算为限。
另一方面,在线调节整体控制流程如下,请一并参阅图8与图9,图9绘示根据本揭示文件的一实施例中一种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采用在线调节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如图8与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首先可执行步骤S102,可对流入该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的电网侧相电流is进行谐波检测,接着,执行步骤S104,判断电网侧相电流is的谐波成份是否已达预定谐波值。其中,当该电网侧相电流is的谐波成份未达预定谐波值时,则停止调节电网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is的无功分量参考值Iq*,以当时的无功分量参考值Iq*作为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于此实施例中,预定谐波值可为一预先设定值,于另一实施例中,预定谐波值更可为一实时在线寻优得到的最佳值。
另一方面,当电网侧相电流is的谐波成份超过预定谐波值时,进一步执行步骤S106,判断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ir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ur之间的相位角差Δθ。
其中,相位角差Δθ为预定相位角差值时,停止调节该无功分量参考值Iq*,以当时的无功分量参考值Iq*作为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其中,于此实施例中,预定相位角差值可预设为零或预先设定的非零值。此外,于另一实施例中,预定相位角差值更可为一实时在线寻优得到的最佳值。
另一方面,当该相位角差Δθ并非预定相位角差值时,进一步执行步骤S108判断该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的功率因子(powerfactor,PF)。当功率因子未达预定功率因子值时,停止调节无功分量参考值Iq*,以当时的无功分量参考值Iq*作为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另一方面,当目前的功率因子超过预定功率因子值时,便可执行步骤S110,调整无功分量参考值Iq*,进而改变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的大小,以达到较小的失控区。
接着,控制器180便可将电网侧相电流is的无功分量Iq与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比较,根据上述比较结果以回授方式调整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如图8中所示),改变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中的开关的脉宽调变(pulse-width modulation,PWM)设定,直到电网侧相电流is的无功分量Iq趋近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最佳化调整后的无功分量参考值Iq*)。
以下举一实际例子说明图9中的流程,在线调节整体控制流程可包含:检测电网电流谐波含量,检测范围可以为多次谐波,也可以是最严重的某次谐波,例如5次谐波。只要当谐波没有达到谐波控制目标,即可对Iq*进行调整。同时,为了避免电网电压谐波等无法控制因素对电网电流谐波的影响,当计算相位角差Δθ为0(或考虑控制及计算误差后设定的某一值),则无功分量参考值Iq*停止调节,并形成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在整个调节过程中,另一个限制条件为功率因子(PF)。在整个无功分量参考值Iq*的最佳化调节并形成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的过程要实时计算功率因子,如果功率因子低于其最低限值,则无功分量参考值Iq*停止调节,使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维持不变。
上述段落中提到的在线调节方式相对于稍早段落中的离线计算方式,在线调节方式其优点在于不要求精确的器件参数,此种在线调节方式特别针对当实际系统为消除开关次谐波引入LCL滤波器代替单电感时,相位关系的计算复杂,易受系统参数、无源器件本身的容差、温漂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
然而,上述在线调节方式仍存在有可以进一步改善的处,因为在线调节方式控制策略目的在于将流经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基波分量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基波分量之间的相位角差控制为0,但从理想角度,控制失控区最小是要将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方向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输出电平方向调节一致,而实际的电流、电压与电流、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会存在一定相差,且控制系统具有一定延时,导致计算得到的相位角差Δθ为0时,在线调节方式并非一定对应最小的失控区以及最低的低次谐波。因此,在线调节方式仍有可以进一步改善的处。
因此,本案更提出一种在线寻优的调节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0,图10绘示本揭示文件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加入相位角差Δθ的在线寻优计算的方法流程图。下面做详细介绍:
于先前的方法流程相较,在整流模块起动后,首先执行步骤S101,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190在功率因子允许范围内,采用各种不同的无功分量参考值Iq*对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120进行调整,也就是将无功分量参考值Iq*在功率因子允许范围内扫描寻优。
并执行步骤S102,在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下分别进行谐波检测,得到多组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接着,步骤S103由上述多组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中,选出一最佳谐波成份值与相对应的一最佳相位角差值。将各种不同的无功分量参考值Iq*在功率因子允许范围内扫描,得到整个过程中最佳谐波成份值(Harmonic_best)以及此时对应的最佳相位角差值(Δθ_best),此时,在线寻优产生的最佳无功分量参考值Iq*,便作为本案中的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接着,其中最佳谐波成份值被套用作为预定谐波值,最佳相位角差值被套用作为预定相位角差值,进行后续的步骤S104~S110,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190藉以判断所述电网侧相电流is的谐波成份是否超过最佳谐波成份值,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190藉以判断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ir的基波分量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ur之间的相位角差Δθ(于其它实施例中,相位角差Δθ亦可为其它两分量相差)是否为预定相位角差值。
这种在线寻优的控制方式在相位差的控制环节上不再给定固定值,而是配合实际系统寻优最佳值,可以避免非线性系统线性化等因素造成的Δθ无法精确给定的问题,令控制效果更优。
此外,本案前述在线寻优方式所采用的为存在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ir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ur之间的相位角差Δθ,但实际上本案并不以此为限,而是在相位角差Δθ的选用上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并不限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ir与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ur之间。
当滤波器被引入时,如图12所示,由于流经整流器交流端相电流ir的基波分量与整流器交流端相电压ur基波分量之间的相位差、电网侧相电流is的基波分量与整流器交流端相电压ur的基波分量之间的相位差、电网侧相电流is的基波分量与电网侧相电压us的基波分量之间的相位差以及任意两个电压或电流分量之间的相差都存在唯一的对应关系,因此可将对整流器交流端相电流ir与整流器交流端相电压ur之间相位差的控制转化为对电网侧相电流is与电网侧相电压us之间相位差的控制或任意两个电压或电流分量之间的相差的控制,而不必专门对某一特定分量进行检测和计算。同样,谐波检测环节可根据实际控制的需要对整流器交流端电流或其它电压电流分量进行谐波检测,找到最优值。节约了传感器的成本,也可简化控制程序的设计。
并且,基于这种控制策略,既可以消除系统及器件参数等带来的硬件误差,也可以消除由数字控制带来的软件误差。从而将电网侧电流的谐波在保证功率因子的同时控制到最小。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38)

1.一种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用于一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其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一三相电网耦接,用以将所述三相电网上一交流电压输入转换为一直流电压,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包含:
对流入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电网侧相电流进行谐波检测;
当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未达一预定谐波值时,停止调节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一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当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超过所述预定谐波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一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相位角差;
当所述相位角差为一预定相位角差值时,停止调节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当所述相位角差并非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功率因子;以及
当所述功率因子未达一预定功率因子值时,停止调节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当所述功率因子超过所述预定功率因子值时,调整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改变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将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与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比较;以及
根据上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直到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所述无功分量趋近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谐波值为一预先设定值或一在线寻优的最佳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为零、一预先设定的非零值或一在线寻优的最佳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在一功率因子允许范围内,采用各种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对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进行调整,并在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下分别进行谐波检测得到多个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以及
由上述多个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中,选出一最佳谐波成份值与相对应的一最佳相位角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谐波成份值被套用作为所述预定谐波值,以判断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所述谐波成份是否超过所述预定谐波值,而所述最佳相位角差值被套用作为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以判断所述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所述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所述相位角差是否为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
7.一种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用于一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包含一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一三相电网、一控制器和一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其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所述三相电网耦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耦接,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耦接,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包含:
向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输入一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对所述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进行调整以产生一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以及
通过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产生的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控制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藉此调整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的一相位角差,其中所述相位角差是存在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的一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一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进而调节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一功率因子以及消除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一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包含三组单相整流电路,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为三电平整流电路,分别由所述三相电网接收一单相电压输入,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彼此并联,且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均耦接至一第一输出端、一中点以及一第二输出端,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是用以调节所述功率因子以及消除所述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的电压输入端与三相电网之间分别接有一电感,每一组单相整流电路包含至少两个二极管,其中一个二极管为换流二极管,所述换流二极管用以确保电流的单向性,所述另一二极管为非换流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中,所述换流二极管工作于开关频率,所述换流二极管采用快速恢复二极管。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与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是在当通过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所述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所述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为同向的情况下进行离线计算,藉由计算流入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电网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一电网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的相位关系得到。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与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是透过离线计算所得的一组无功分量参考值,并实时根据所述三相电网的工作电压或工作负载电流藉由查表取得相应数值。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产生的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通过所述控制器进而控制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中的开关组件的开关状态,进而调节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所述功率因子以及消除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所述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对所述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进行调整并产生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的步骤,更包含:
对流入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电网侧相电流进行谐波检测;以及
当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未达一预定谐波值时,停止调节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对所述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进行调整并产生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的步骤,进一步包含:
当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超过所述预定谐波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的所述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所述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所述相位角差;以及
当所述相位角差为一预定相位角差值时,停止调节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当所述相位角差并非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功率因子;以及当所述功率因子低于所述预定功率因子时,停止调节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功率因子高于所述预定功率因子值时,调整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改变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将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与调整后的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比较;以及
根据上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直到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所述无功分量趋近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谐波值为一预先设定值或一在线寻优的最佳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为零、一预先设定的非零值或一在线寻优的最佳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功率因子允许范围内,采用各种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对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进行调整,并在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下分别进行谐波检测得到多个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以及由上述多个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中,选出一最佳谐波成份值与相对应的一最佳相位角差值。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谐波成份值被套用作为所述预定谐波值,以判断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所述谐波成份是否超过所述预定谐波值,而所述最佳相位角差值被套用作为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以判断所述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所述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所述相位角差是否为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
23.一种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与一三相电网耦接并用以驱动一感应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包含:
一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所述三相电网耦接,用以将所述三相电网上一交流电压输入转换为一直流电压;
一控制器,其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耦接,所述控制器将由所述三相电网采样得到的一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与一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比较,藉此,所述控制器根据比较结果控制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直到所述无功分量趋近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以及
一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用以对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进行一最佳化调整,藉此,在保证功率因子的情况下,降低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对流入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电网侧相电流进行谐波检测,当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未达一预定谐波值时,停止调节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当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谐波成份超过所述预定谐波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的一整流器交流端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一整流器交流端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一相位角差,当所述相位角差为一预定相位角差值时,停止调节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当所述相位角差并非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的一功率因子,当所述功率因子未达一预定功率因子值时,停止调节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形成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当所述功率因子超过所述预定功率因子值时,调整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以改变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一无功分量与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比较,并根据上述比较结果调整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直到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所述无功分量趋近所述无功分量最终参考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所述三相电网的每一单相输入路径上耦接有一滤波单元,每一所述滤波单元包含串联的一第一电抗与一第二电抗以及一电容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在一功率因子允许范围内,采用各种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对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进行调整,并在不同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下分别进行谐波检测得到多个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并由上述多个谐波成份与相对应的多个相位角差中,选出以在线寻优产生的一最佳谐波成份值与相对应的一最佳相位角差值。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以在线寻优产生的所述最佳谐波成份值被套用作为所述预定谐波值,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藉以判断所述电网侧相电流的所述谐波成份是否超过所述预定谐波值,而所述最佳相位角差值被套用作为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藉以判断所述整流器交流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所述整流器交流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的所述相位角差是否为所述预定相位角差值。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包含三组单相整流电路,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为三电平整流电路,分别由所述三相电网接收一单相电压输入,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彼此并联,且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均耦接至一第一输出端、一中点以及一第二输出端,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是用以调节所述功率因子以及消除所述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的电压输入端与三相电网之间分别接有一电感,每一组单相整流电路包含至少两个二极管,其中一个二极管为换流二极管,所述换流二极管用以确保电流的单向性,所述另一二极管为非换流二极管。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中,所述换流二极管工作于开关频率,所述换流二极管采用快速恢复二极管。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为一三相维也纳式整流模块。
33.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逆变器,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耦接,所述逆变器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配合并将所述直流电压转化成一交流电压,所述交流电压用以驱动所述感应电动机;以及
一高容量电容模块,耦接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所述逆变器之间,用以暂存所述直流电压。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包含:
三组单相整流电路,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分别由所述三相电网接收一单相电压输入,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彼此并联,且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均耦接至一第一输出端、一中点以及一第二输出端。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容量电容模块包含:
一第一电容,耦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中点之间;以及
一第二电容,耦接于所述中点与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单相整流电路中每一组单相整流电路各自包含:
一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阳极耦接至所述单相电压输入;
一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阳极耦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一阴极,所述第二二极管的一阴极耦接至所述第一输出端;
一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一阴极耦接至所述单相电压输入;
一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一阴极耦接至所述第三二极管的一阳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一阳极耦接至所述第二输出端;
一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与所述第二二极管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耦接至所述中点;以及
一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第一端耦接至所述中点,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第二端至所述第三二极管与所述第四二极管之间。
37.一种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用于一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包含一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一三相电网、一控制器和一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其中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与所述三相电网耦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耦接,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耦接,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包含:
向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输入一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对所述无功分量初始参考值进行调整以产生一无功分量参考值;以及
通过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总谐波失真补偿单元产生的所述无功分量参考值控制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每一单相整流电路,藉此调整所述三相切换式整流模块中的一相位角差,其中所述相位角差存在于所述整流器交流侧至所述三相电网侧的任意两个电压或电流分量之间,进而调节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一功率因子以及消除对应所述三相电网的一电流总谐波畸变率。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中压变频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角差存在于一整流器交流端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一整流器交流端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一电网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一整流器交流端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或一电网侧相电流的基波分量与一电网侧相电压的基波分量之间。
CN201110348824.4A 2011-09-23 2011-11-07 中压变频驱动系统与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023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48824.4A CN103023290B (zh) 2011-09-23 2011-11-07 中压变频驱动系统与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
TW100143834A TWI445292B (zh) 2011-09-23 2011-11-29 中壓變頻驅動系統與總諧波失真補償控制方法
US13/430,722 US9231406B2 (en) 2011-09-23 2012-03-27 Mid-voltage variable-frequency driving system and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control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6981.7 2011-09-23
CN201110286981 2011-09-23
CN201110348824.4A CN103023290B (zh) 2011-09-23 2011-11-07 中压变频驱动系统与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23290A true CN103023290A (zh) 2013-04-03
CN103023290B CN103023290B (zh) 2015-11-25

Family

ID=47910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48824.4A Active CN103023290B (zh) 2011-09-23 2011-11-07 中压变频驱动系统与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231406B2 (zh)
CN (1) CN103023290B (zh)
TW (1) TWI445292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1916A (zh) * 2014-09-12 2014-12-1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及装置
US9602019B2 (en) 2014-05-30 2017-03-21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Voltage-adjusting device and method i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CN107171420A (zh) * 2017-06-08 2017-09-15 江苏嘉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直流充电桩电路
US10003198B2 (en) 2014-09-12 2018-06-19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d suppressing resonance
CN108711871A (zh) * 2018-07-28 2018-10-2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vienna整流器的新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CN109655774A (zh) * 2018-11-23 2019-04-19 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级调整的波形回放角差实时补偿方法
CN110247631A (zh) * 2019-04-12 2019-09-1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非线性失真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2152488A (zh) * 2020-09-16 2020-12-29 山东大学 一种三相三电平维也纳整流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2451069T3 (da) * 2010-10-18 2019-11-11 Abb Schweiz Ag Omskiftningsgren til tre niveau-ensretter og fremgangsmåde til styring af omskiftningsgren til tre niveau-ensretter
WO2014134370A1 (en) * 2013-02-27 2014-09-04 Varentec, Inc. Multi-level rectifiers
US9435644B2 (en) * 2013-05-10 2016-09-06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igital compensation for non-linearity in displacement sensors
CN105940353B (zh) * 2014-01-30 2019-01-04 株式会社明电舍 周期性外部干扰抑制控制装置
TWI505597B (zh) * 2014-04-10 2015-10-21 Chung Hsin Electric & Machinery Mfg Corp 智慧型微電網電力品質管理的操作系統
US9614429B2 (en) * 2015-08-18 2017-04-04 Abb Schweiz Ag System for converting AC electrical power to DC electrical power and methods
CN106787875B (zh) * 2015-11-20 2019-12-17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脉冲驱动系统及脉冲驱动方法
CN105577060B (zh) * 2016-01-08 2018-01-23 清华大学 一种减少直流侧电容的交流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680624A (zh) * 2016-12-12 2017-05-17 国家电网公司 电网设备性能在环测试系统
CN106849639B (zh) * 2017-03-20 2019-05-21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CN106685210B (zh) * 2017-03-22 2019-03-05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CN106953508B (zh) * 2017-04-19 2024-03-08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总谐波失真优化电路、方法、驱动控制器及开关电源系统
CN108711870B (zh) * 2018-07-11 2020-06-2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能量单向流动可控整流器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控制策略
CN110165672A (zh) * 2019-05-14 2019-08-23 三峡大学 一种多微网分布式谐波补偿方法
CN110086336B (zh) * 2019-05-31 2021-08-24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CN111355256A (zh) * 2020-03-09 2020-06-30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高压直流变电装置、电力系统及电力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1244933A (zh) 2020-03-09 2020-06-05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电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87922B (zh) * 2020-09-01 2022-02-15 石家庄通合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三相维也纳整流器的输入电流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532025B (zh) * 2020-12-03 2022-07-19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在电网受干扰时优化Vienna整流器输入电流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6483B1 (en) * 2000-07-24 2002-04-02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PWM rectifier having de-coupled power factor and output current control loops
CN1610231A (zh) * 2003-10-24 2005-04-27 力博特公司 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060164873A1 (en) * 2005-01-27 2006-07-27 Silvio Colombi AC/DC converter and method of modulation thereof
CN101295877A (zh) * 2008-06-05 2008-10-29 上海交通大学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007A (en) * 1864-03-22 Improvement in petroleum-stove
US318800A (en) * 1885-05-26 pbujsfty
CN101204003B (zh) * 2005-06-27 2010-05-19 国立大学法人德岛大学 电力变换控制装置以及电力变换控制方法
US7495404B2 (en) * 2005-08-17 2009-02-2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Power factor control for floating frame controller for sensorless control of synchronous machines
JP4674525B2 (ja) * 2005-10-13 2011-04-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磁極位置推定方法及びモータ制御装置
US7888905B2 (en) * 2008-01-11 2011-02-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power inverter in electric driv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66483B1 (en) * 2000-07-24 2002-04-02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PWM rectifier having de-coupled power factor and output current control loops
CN1610231A (zh) * 2003-10-24 2005-04-27 力博特公司 整流器及其控制方法
US20060164873A1 (en) * 2005-01-27 2006-07-27 Silvio Colombi AC/DC converter and method of modulation thereof
CN101295877A (zh) * 2008-06-05 2008-10-29 上海交通大学 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控制系统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2019B2 (en) 2014-05-30 2017-03-21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Voltage-adjusting device and method in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TWI578686B (zh) * 2014-05-30 2017-04-11 台達電子企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電源轉換系統之電壓調變裝置及其方法
CN104201916A (zh) * 2014-09-12 2014-12-1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并网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及装置
US10003198B2 (en) 2014-09-12 2018-06-19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and suppressing resonance
CN107171420A (zh) * 2017-06-08 2017-09-15 江苏嘉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直流充电桩电路
CN108711871A (zh) * 2018-07-28 2018-10-2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基于vienna整流器的新型静止无功补偿器
CN109655774A (zh) * 2018-11-23 2019-04-19 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级调整的波形回放角差实时补偿方法
CN109655774B (zh) * 2018-11-23 2020-11-13 江苏智臻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两级调整的波形回放角差实时补偿方法
CN110247631A (zh) * 2019-04-12 2019-09-17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非线性失真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0247631B (zh) * 2019-04-12 2023-05-09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一种马达非线性失真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12152488A (zh) * 2020-09-16 2020-12-29 山东大学 一种三相三电平维也纳整流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45292B (zh) 2014-07-11
CN103023290B (zh) 2015-11-25
TW201315110A (zh) 2013-04-01
US9231406B2 (en) 2016-01-05
US20130076293A1 (en) 201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23290B (zh) 中压变频驱动系统与总谐波失真补偿控制方法
CN103001573B (zh) 中压变频驱动系统
CN107528491B (zh) 一种级联h桥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55529B (zh) 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的综合控制方法
CN105553304B (zh)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型固态变压器及其内模控制方法
CN103036461B (zh) 三相整流模组、其适用的系统及谐波抑制方法
CN109412425B (zh) 一种带抑制直压波动的三电平-四象限变频器及控制方法
CN102916437B (zh) 一种并网变流器软并网方法
CN103701350A (zh) 低频工况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电容电压波动抑制方法
CN101123401A (zh) 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及其应用
CN104836424A (zh) 具有级联模块电压自动平衡电路的能量路由器
CN102223090A (zh) 大功率简化型电解电镀高频开关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94777A (zh) 一种clllc型双向dc-dc变换器变频控制方法
CN102324858B (zh) 一种融合稳压与谐波注入双重功能的变压整流器
CN113809941B (zh) 一种pfc调压的谐振mig焊电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085085U (zh) 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
CN205389177U (zh) 一种新型的模块化多电平型固态变压器
CN110896294B (zh) 一种电力电子技术实现的取力车载电源
CN109802397B (zh)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自适应pi双闭环控制方法
CN110445387A (zh) 一种化成分容用电源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法
CN111525828B (zh) 基于虚拟同步电机的双向隔离型谐振功率变换器控制方法
CN113422441A (zh) 一种电动汽车高效率稳压无线充电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0912187B (zh) 一种基于传输功率的用户侧电能路由器协调控制方法
CN109039191A (zh) 一种Quasi-Z源间接矩阵变换器优化运行的电机控制方法
CN114094863A (zh) 一种逆变电源及其开环直流升压和闭环交流输出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