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085085U - 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 - Google Patents

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085085U
CN202085085U CN2011202051599U CN201120205159U CN202085085U CN 202085085 U CN202085085 U CN 202085085U CN 2011202051599 U CN2011202051599 U CN 2011202051599U CN 201120205159 U CN201120205159 U CN 201120205159U CN 202085085 U CN202085085 U CN 202085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gh frequency
phase
inverter
curren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2051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安
马伏军
王逸超
孙运宾
楚烺
寇磊
徐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202051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085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085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08508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其包括三相电流型逆变器,还包括由单相全桥逆变器、高频耦合变压器和低压整流器依次串联组成的高频DC/DC变换器,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的输入端接一组三相Y型连接的电容,并通过三相电感L与电网相连,三相电流型逆变器输出端与高频DC/DC变换器的单相全桥逆变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电源效率高、直流电流纹波小、响应速度快、电压电流畸变小。

Description

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各种电源系统中,开关电源技术均处于核心地位。在电动汽车,变频传动和电解电镀行业中,更是离不开开关电源技术,通过开关电源改变用电频率,从而达到近于理想的负载匹配和驱动控制。传统的晶闸管或者二极管整流电路非常庞大而笨重,如果采用高顿开关电源技术,其体积和重量都会大幅度下降,而且可极大提高电源利用效率、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实现高效率用电和高品质用电相结合。
针对大型电解电镀电源,传统电镀电解直流电源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模式,所以当可控硅导通角小时功率因数低,对电网产生谐波含量大,直接导致配备电力变压器、连接导线、开关等容量增加,一般容量大的可控硅整流器还需要增加额外的谐波治理和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使得用户总投资成本大大增加。
本专利采用一种三相电流型逆变器进行高效PWM整流,相对于电压型逆变器,电流型逆变器提供的是恒定的直流电流,其直流电压可调,并且低于电源电压。另外,电流型逆变器具有动态响应快,便于四象限运行,限流能力强,短路保护可靠性高,能在宽范围内精确控制等优点。利用高频PWM调制技术,控制电流型逆变器开关管的开通与关断时间,来实现直流侧调流的目的,它的功率因数非常高,一般可以达到0.95以上,谐波含量很小,具有控制精度高,输出波形好,节能省电等特点。高频开关电源的DC/DC变换侧采用一种由单相逆变器,高频耦合变压器和低压全波整流器构成的拓扑结构,它能将直流电逆变成高频交流电,然后通过低压全波整流器转换为期望的电压电流信号,因此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大大提高开关电源的效率。此外,高频开关电源对电网容量要求也更小,同样大的电源,所需的电网容量可以降低20-30%。因此,高频开关电源控制以其速度快、稳压/稳流精度高、功率因素及效率高、纹波系数低,对电镀电源质量更有优势,成为开关电源的重要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直流电流纹波小、响应速度快、电压电流畸变小的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包括三相电流型逆变器,还包括由单相全桥逆变器、高频耦合变压器和低压整流器依次串联组成的高频DC/DC变换器,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的输入端接一组三相Y型连接的电容,并通过三相电感L与电网相连,三相电流型逆变器输出端与高频DC/DC变换器相连。
所述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直流侧与高频DC/DC变换器的单相全桥逆变器之间并联有反向续流二极管和电容,反向续流二极管和电容之间串联了一个大电感。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三相交流电经过三相电流型逆变器进行PWM整流后,得到直流电压电流。通过单相逆变器将直流电逆变成高频交流电,然后经高频耦合变压器变换到次级,再经低压全波整流器整流滤波得到需要的输出电压电流量。其中,三相电流型逆变器交流侧并接电容,通过电感连接到电网。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的直流侧反向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之后串联大电感,抑制直流侧电流的脉动。三相电流型逆变器通过采用高功率因数的PWM整流方式,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并减小系统的电压电流畸变率,从而大大提高开关电源工作效率。针对由单相逆变器,高频耦合变压器和低压全波整流器构成的高频DC/DC变换器,通过采用一种基于虚拟电阻的电流电压双环控制方法,实现高频DC/DC变换器的恒压恒流输出,并具有抑制扰动的能力,提高装置的可靠性。通过基于虚拟电阻的电压反馈方法,使高频DC/DC变换器在控制上具有相同的输出特性,不受其物理输出特性的影响,可以实现多台逆变器并联的自均流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采用高频PWM整流和高频逆变,与二极管整流器相比,具有控制精度高,输出波形好,节能省电,功率因数高、谐波含量低,隔离性强,模块化结构等特点;三相电流型逆变器采用一种负载功率前馈的高功率因数PWM整流方式实现系统的快速响应,迅速跟踪负载的变化,通过闭环控制达到系统功率为1的目的,实现系统的高效用电,减少电网的电压电流畸变率。高频DC/DC变换器采用基于虚拟电阻的电流电压双环控制方法,保证输出直流电流电压的稳定。通过采用虚拟电阻的电压反馈方法,从控制上改变高频DC/DC变换器的输出特性,实现多台并联高频DC/DC变换器的自均流控制,从而省去了复杂的通讯系统,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开关电源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结构图;
图2为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的单相等效模型;
图3为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的负载功率前馈控制框图;
图4为高频DC/DC变换器的等效模型;(a)为单台高频DC/DC变换器的等效模型;(b)为两台高频DC/DC变换器并联的等效模型;
图5为高频DC/DC逆变器的基于虚拟电阻的电流电压双环控制框图。
其中:
1:三相电流型逆变器;2:为单相全桥逆变器;3:高频耦合变压器;4:全波整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结构图。它包括三相电流型逆变器1,单相全桥逆变器2,高频耦合变压器3和低压全波整流器4。所述三相电流型逆变器1的交流侧并联电容,通过三相电感与电网相连,输出端反向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Dd,然后通过串联的大电感Ld实现直流侧恒流输出。三相电流型逆变器1通过直流电容Cdc与单相全桥逆变器2连接,单相逆变器交流输出端与高频耦合变压器3连接,这样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然后,高频耦合变压器3与低压整流器4相连,将高频交流电源转变为期望的直流电,并经过滤波后输出稳定的直流电压电流。
该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采用高频PWM整流技术和高频逆变技术,与二极管整流器相比,具有控制精度高,输出波形好,节能省电,功率因数高、谐波含量低,隔离性强,模块化结构等特点;
参见图2所示,为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的单相等效模型。图中,US为电网电压相量,L为电网阻抗,C为三相电流型逆变器交流侧并接电容值。根据电流型逆变器的特性,逆变器交流侧输出可等效为一受控电流源ICS。IS和IC分别为交流侧电网电流和电容电流相量。根据基尔霍夫的电路叠加原理,则有如下的等式:
I S = U S / ( jwL + 1 jwC ) - I CS jwC / ( jwL + 1 jwC ) - - - ( 1 )
其中,w为电网基波角频率。由此可以推得:
ICS=US*jwC-IS(1-w2LC)                    (2)
假设,US=U∠0°且期望的电网电流IS=IS∠θ。其中,电网电流的有功和无功分量为:
I SP = I S cos θ I SQ = I S sin θ - - - ( 3 )
则可以计算出
Figure BDA0000068997660000053
其中幅值A和相角值分别如下:
Figure BDA0000068997660000055
假设通过三相电流型逆变器进行高功率因数的PWM整流方式给直流侧负载供电,可以大大减小系统电压电流的畸变率,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理想情况下,认为系统的开关损耗为0,则根据能量平衡的原理有下式:
3UIcosθ/2=PD                            (5)
其中U,I,θ和PD分别为电网侧相电压相电流幅值,功率因数角和直流侧负载功率。在系统稳定运行后,通过高功率因数的PWM整流方式,可以实现系统的功率因数为1。此时系统的功率因数角θ为0,则期望的电网电流相量为:
Figure BDA0000068997660000061
将上式代入式(4),可以计算出电流型逆变器期望输出电流的幅值和相角:
Figure BDA0000068997660000062
参见图3,为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的电流型逆变器的负载功率前馈控制方法。为了实现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的高效用能,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功率前馈的闭环控制方法。首先,通过检测负载功率可以计算出电流型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幅值和相角,这样可以实现负载功率的前馈控制,迅速跟踪负载功率的变化。通过采用电网电流功率因数角的闭环控制方法,实现稳态的系统功率因数为1的目的,实现系统的高效用能;通过采用直流侧电流的闭环控制方法,实现直流侧电流的稳定,提高装置的稳态性能。
图中,Iref为流过逆变器直流侧电感Ld电流的给定值,Idc为流过逆变器直流侧电感Ld电流的实际值,A和
Figure BDA0000068997660000063
可以由式(7)得到。
这种基于负载功率前馈的控制方式具体步骤如下:
1)通过公式(7),由负载功率计算得出三相电流型逆变器交流侧期望输入电流的幅值A和相角
Figure BDA0000068997660000064
2)检测电网电流iSa,通过相角检测器检测电网电流相角θ,检测结果与期望0值相减,经过PI控制器和限幅环节,得到三相电流型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相角控制输出这样就可以通过系统功率因数角的闭环控制,达到系统稳态功率因数为1的目的,实现系统的高效用能;
3)将相角控制输出
Figure BDA0000068997660000066
与三相电流型逆变器交流侧期望输出电流的相角
Figure BDA0000068997660000067
相加,得到相角的指令控制信号;
4)检测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直流侧电流,检测结果Idc与给定值Iref相减,经过PI控制器和限幅环节,得到三相电流型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幅值控制输出ΔA。这样就可以通过直流侧电流的闭环控制,实现直流侧电流的稳定,减小系统的输出电压电流的畸变,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能和补偿性能;
5)将逆变器输出电流的幅值控制输出ΔA与三相电流型逆变器交流侧期望输出电流的幅值A相加,得到幅值的指令控制信号;
6)将相角和幅值的指令控制信号进行合成,得到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的调制波信号:
Figure BDA0000068997660000071
7)通过高频PWM调制,得到三相电流型逆变器开关器件的控制信号,驱动开关管得到期望的输出电压电流信号。
为了实现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的高效高品质用能,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功率前馈的闭环控制方法。采用一种负载功率前馈的高功率因数PWM整流方法,迅速跟踪负载功率的变化,提高了装置的动态补偿性能。通过采用功率因数角和直流侧电流的闭环控制方法,可以实现系统的高功率因数运行和直流侧电流的稳定,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最后,通过采用高效PWM整流方法,实现电能的高效利用,减少系统输出电压电流的畸变。
参见图4,为高频DC/DC变换器的等效模型。(a)为单台高频DC/DC变换器的等效模型,(b)为两台高频DC/DC变换器并联的等效模型。其中,高频DC/DC变换器是由单相全桥逆变器,高频耦合变压器和低压全波整流器构成。目的是将直流电逆变成高频交流电,再经高频耦合变压器和低压全波整流器得到需要的直流电压电流信号。通过高频逆变方式,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
图(a)中,E为直流电源;u为高频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io为高频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Ro为高频DC/DC变换器的内阻;Vo和RL分别为公共连接端的电压和负载。
根据电路原理,有如下的电压电流关系:
Vo=u-Roio                         (9)
从上式可以看到,高频DC/DC变换器的输出能力受到其内阻的影响,内阻越小,其输出能力越强。不同的高频DC/DC变换器的内阻一般不同,当要把多个高频DC/DC变换器进行并联时,要采用合适均流控制方法实现各高频DC/DC变换器的均流运行。
图(b)中,E为直流电源;u1和u2为高频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i1和i2为高频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R1和R2为高频DC/DC变换器的内阻;Vo和RL分别为公共连接端的电压和负载。
根据电路原理,有如下的电压电流关系:
i 1 = ( u 1 - V o ) / R 1 i 2 = ( u 2 - V o ) / R 2 - - - ( 10 )
从上式可以看到,由于两个模块输出特性的差别,会导致两模块在输出相同的电压情况下,输出的电流不相等。如果高频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控制上不合理,将会导致电流分配上不相等,进而产生很大环流。环流表达式如下:
iH=|i1-i2|/2                             (11)
这种环流不仅影响高频逆变器的工作性能,进一步可能损坏高频开关电源。针对冶金、电镀等行业,它要求电源输出的电压电流是恒定均流的,如果输出出现偏差,将会严重影响生产产品的质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参见图5,为高频DC/DC变换器的基于虚拟阻抗的电流电压双环控制方法。为了实现高频DC/DC变换器恒压恒流的稳定输出,本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电流电压双环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检测负载直流侧电流io,检测结果与给定值Ir相减,经过PI控制器和限幅环节,得到直流电流外环控制输出u;
2)将外环控制输出信号u与虚拟阻抗的反馈电压信号K*io相减,得到电压内环的参考值信号
Figure BDA0000068997660000091
有:
V o * = u - K * i o - - - ( 12 )
这样,将高频DC/DC变换器从控制上虚拟成一个内阻为K的可变电源。通过合理的选择K值(一般要远远大于逆变器的内阻),使高频开关电源的输出特性在控制上不受其物理内阻的限制,从控制上改变系统的输出特性,提高装置的抗扰性能。尤其,当多台高频DC/DC变换器并联时,同时共用一个K值,这样它们在控制上具有相同的输出特性,通过闭环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多台并联高频DC/DC变换器的自均流控制。
3)检测负载直流侧电压Vo,检测结果与给定值
Figure BDA0000068997660000093
相减,经过PI控制器和限幅环节,得到电压内环控制输出,即为全桥逆变器的占空比信号do
4)通过高频PWM调制,得到单相全桥逆变器开关器件的控制信号,驱动开关管得到期望的输出电压电流。
为了提高高频开关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的稳态性能,本专利提出了一种电流电压的双环控制方法,确保系统输出电流电压稳定。通过采用基于虚拟电阻的电压反馈方法,将高频DC/DC变换器从控制上虚拟成一个具有内阻为K的可变电源,这样高频开关电源控制上不受其物理内阻的限制,具有可控的输出特性,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适应能力,并且通过虚拟阻抗电压的反馈,可以提高装置的抗扰性和稳定性。当多台开关电源并联时,采用一个相同的K值,使各台开关电源在控制上具有的输出特性,通过闭环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多台并联高频开关电源的自均流控制,这样不需要复杂的信号交互系统进行均流信息通讯,减小了装置的成本,大大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Claims (2)

1.一种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包括三相电流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单相全桥逆变器、高频耦合变压器和低压整流器依次串联组成的高频DC/DC变换器,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的输入端接一组三相Y型连接的电容,并通过三相电感L与电网相连,三相电流型逆变器输出端与高频DC/DC变换器的单相全桥逆变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电流型逆变器直流侧与高频DC/DC变换器的单相全桥逆变器之间并联有反向续流二极管和电容,反向续流二极管和电容之间串联了一个大电感。
CN2011202051599U 2011-06-17 2011-06-17 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85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051599U CN202085085U (zh) 2011-06-17 2011-06-17 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2051599U CN202085085U (zh) 2011-06-17 2011-06-17 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085085U true CN202085085U (zh) 2011-12-21

Family

ID=45345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205159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085085U (zh) 2011-06-17 2011-06-17 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085085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667A (zh) * 2013-08-14 2013-12-04 西安睿诺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静变电中频电源
CN106787629A (zh) * 2017-02-15 2017-05-31 天水七四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功率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的线路及方法
CN107171567A (zh) * 2017-01-20 2017-09-15 湖南大学 模块化开关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34693A (zh) * 2019-04-29 2019-07-19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三相电流稳流输出自动控制器
CN111416514A (zh) * 2020-04-17 2020-07-14 河北汇能欣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降压pfc电路并联均流控制方法
CN113054849A (zh) * 2021-03-29 2021-06-2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Boost加LLC谐振变换器的并联均流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667A (zh) * 2013-08-14 2013-12-04 西安睿诺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高性能静变电中频电源
CN107171567A (zh) * 2017-01-20 2017-09-15 湖南大学 模块化开关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71567B (zh) * 2017-01-20 2019-05-03 湖南大学 模块化开关功率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87629A (zh) * 2017-02-15 2017-05-31 天水七四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功率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的线路及方法
CN106787629B (zh) * 2017-02-15 2019-09-20 天水七四九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大功率开关电源并联均流的线路及方法
CN110034693A (zh) * 2019-04-29 2019-07-19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三相电流稳流输出自动控制器
CN111416514A (zh) * 2020-04-17 2020-07-14 河北汇能欣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降压pfc电路并联均流控制方法
CN111416514B (zh) * 2020-04-17 2021-01-26 河北汇能欣源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降压pfc电路并联均流控制方法
CN113054849A (zh) * 2021-03-29 2021-06-2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Boost加LLC谐振变换器的并联均流控制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5529B (zh) 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的综合控制方法
CN102223090B (zh) 大功率简化型电解电镀高频开关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CN102916437B (zh) 一种并网变流器软并网方法
US20040223348A1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ripple current cancellation using skewed switching techniques
CN202085085U (zh) 大功率高效用能型高频开关电源
CN101534063B (zh) 一种级联型多相变流器
CN103973121B (zh) 单相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2856916A (zh) 一种单相光伏逆变器无功控制方法及电路
CN201616765U (zh) 一种基于dsp的高温超导储能系统的能量变换装置
CN105958836B (zh) 一种带开关续流电容的交直交变频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20422B (zh) 一种基于电流源的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412425A (zh) 一种带抑制直压波动的三电平-四象限变频器及控制方法
CN106655843A (zh) 级联型h桥pwm整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15884A (zh) 移相斩波的高功率因数串级调速装置
CN107888096B (zh) 一种三相两桥臂三电平混合整流器
CN101567567A (zh) 载波移相逆变大功率光伏并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Bhat et al. Three-phase, power quality improvement ac/dc converters
CN204578389U (zh) 大功率脉冲沿时间可调节交直流电源
CN104375039A (zh) 一种隔离型直流变压器测试系统
CN202353232U (zh) 一种高压级联变频器功率单元并网回馈装置
CN108242816A (zh) 一种三相并联型多功能变流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2496950B (zh) 一种高压级联变频器功率单元并网回馈装置
CN104242345A (zh) 一种大功率直驱风电变流器电路拓扑结构及其应用
CN101741275B (zh) 可并联工作的模块化全桥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
CN105958808A (zh)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