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7259A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7259A
CN103017259A CN2012103473597A CN201210347359A CN103017259A CN 103017259 A CN103017259 A CN 103017259A CN 2012103473597 A CN2012103473597 A CN 2012103473597A CN 201210347359 A CN201210347359 A CN 201210347359A CN 103017259 A CN103017259 A CN 1030172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voltage
standby mode
communication unit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473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7259B (zh
Inventor
李东奎
尹湖
崔宰熏
全台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17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7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7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7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6Sleep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Abstract

一种空调,具有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通信单元;开关单元,在通信线连接到通信单元时接通,在待机模式下断开,在待机模式解除时接通;电压分配单元,在开关单元断开时分配施加到通信单元的电压;电压调节单元,调节施加到通信单元的电压,并将所调节的电压发送到通信单元;控制单元,在驱动电压被输入到控制单元时接通开关单元,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进入待机模式时断开开关单元,在待机模式下基于电压分配单元分配的电压接通开关单元。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防止由于装置之间的线路连接错误而造成的故障并节省待机功率的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利用在制冷剂的压缩过程、冷凝过程、膨胀过程和蒸发过程期间出现的热运动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冷却、加热或净化,然后排放空气以调节特定室内空间的空气的设备。
这样的空调包括: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冷凝器,通过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将从压缩机供应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冷凝成为低温高压的液态;膨胀阀(或者毛细管),将从冷凝器供应的低温高压液态的制冷剂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液态或者气态;蒸发器,传送并蒸发从膨胀阀供应的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以获取周围的热,从而保持低的外部温度;吹风机(air blower fan),将由蒸发器冷却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空间;储液器,从被蒸发器蒸发的制冷剂中过滤液态的制冷剂,并将被过滤的制冷剂引回到压缩机中。
压缩机和冷凝器被定位在室外单元内,蒸发器和吹风机定位在室内单元之内,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根据来自控制器的命令执行操作。
控制器通常是无线遥控器,但是在多个空调分别对多个室内空间中的空气进行调节的情况下,由于有可能遗失无线遥控器,因此控制器可以是有线控制器。
两条电源线和两条通信线连接在空调的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之间以及连接在空调的室内单元与有线控制器之间。空调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或者空调的室内单元和有线控制器通过两条电源线发送和接收电能,并通过两条通信线基于指定的通信协议执行相互的通信。
安装者需要在安装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时将两条电源线和两条通信线连接在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之间,并需要在安装有线控制器时将两条电源线和两条通信线连接在室内单元与有线控制器之间。
因此,电源线与通信线之间的线路连接错误出现的可能性在安装空调时为高,通信电路出现故障的可能性高,且在通信电路故障发生时维修成本升高。
具体地说,随着在多空调系统中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数量增加,通信线与电源线之间的连接复杂,且空调的安装不容易。
因此,通过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通信电路的通信端子处安装继电器来防止由于线路连接错误造成的通信电路故障,从而继电器在通信线路正常连接时接通,并在由于电源线的连接而出现线路连接错误时关断。即使在装置之间的电源线和通信线之间的线路连接错误出现时,部件故障也不发生,因而有助于装置之间的线路连接。
然而,由于继电器需要保持在接通状态,以实现装置之间的通信(甚至在待机模式下),因此没有节省待机功率。
具体地说,功率被施加到室外单元的类型的空调在待机模式下消耗与普通模式相同量的功率,以在阻断室外单元的功率的待机模式下接收输入到室内单元的用户命令。
此外,如果关断继电器以最小化待机模式下的待机功率,则通信线可能被切断,可能不会接收到来自其他装置的通信信号,因而待机模式不会被解除。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节省待机模式下的待机功率并在接收到来自另一装置的待机模式解除信号时解除待机模式的空调。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分配从通信单元供应的电压并调节所分配的电压,以防止由于装置之间的线路连接错误造成的故障。
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部分地将通过所述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本公开的实施而了解。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一种包括执行相互通信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空调中,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开关单元,在待机模式下断开,在待机模式解除时接通,并且发送和接收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之间的通信信号;电压分配单元,对在待机模式中接收的信号的电压进行分配;通信单元,在待机模式下,当大于参考电压的电压从电压分配单元被输入到通信单元时,通信单元产生待机模式解除信号;控制单元,确定待机模式进入时间点,在确定当前时间点是所述待机模式进入时间点时关断开关单元,在待机模式下,当通过通信单元接收待机模式解除信号时,接通开关单元。
开关单元可包括继电器,电压分配单元可包括电阻。
所述电阻可并联到继电器。
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还可包括转换单元,转换单元将从外部供应的电力的电压分别转换为驱动通信单元所需的电压、驱动开关单元所需的电压和驱动控制单元所需的电压,控制单元可在驱动通信单元所需的电压被施加到通信单元时接通开关单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一种包括通过电源线和通信线连接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的空调中,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通信单元,执行通信;开关单元,在通信线连接到通信单元时接通,在待机模式下断开,在待机模式解除时接通;电压分配单元,在开关单元断开时对施加到通信单元的电压进行分配;电压调节单元,将施加到通信单元的电压调节为指定电压,并将调节的电压发送到通信单元;控制单元,在驱动电压输入到控制单元时接通开关单元,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进入待机模式时断开开关单元,在待机模式下基于电压分配单元分配的电压接通开关单元。
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还可包括转换单元,转换单元将从外部供应的电力的电压分别转换为驱动通信单元所需的电压、驱动开关单元所需的电压和驱动控制单元所需的电压。
控制单元可基于从转换单元施加的驱动电力的电压确定通信线是否连接到通信单元。
控制单元可包括输出单元,输出单元通知通信线与通信单元的连接。
电压分配单元可对在待机模式下接收的信号的电压进行分配,在待机模式下,当大于参考电压的电压从电压分配单元被输入到通信单元时,通信单元可产生待机模式解除信号。
在待机模式下,当通过通信单元接收到待机模式解除信号时,控制单元可接通开关单元。
开关单元可包括继电器,电压分配单元可包括电阻。
所述电阻可并联到继电器。
通信单元可包括用于输入和输出通信信号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以及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电压分配单元可包括连接到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第一电阻以及连接到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第二电阻,并利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对施加到通信单元的电压进行分配。
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还可包括在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与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的阻抗,施加到通信单元的电压可被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所述阻抗分配。
在所分配的电压的中,由阻抗产生的电压可以是产生控制单元的触发信号所需的电压。
开关单元可包括连接到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第一继电器以及连接到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第二继电器,第一电阻可并联到第一继电器,第二电阻可并联到第二继电器。
电压调节单元可设置在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与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
电压调节单元可包括两个齐纳二极管,所述两个齐纳二极管的阳极彼此接触。
电压调节单元可包括两对齐纳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同一对齐纳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中的齐纳二极管的阳极与普通二极管的阳极彼此接触。
一对齐纳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可调节施加到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电压,另一对齐纳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可调节施加到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电压。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变得明显和更加易于理解,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构造的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具体构造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置在空调上的第一电压分配单元和第一转换单元上的具体构造的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具体构造的视图;
图5中的(a)和图5中的(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设置在空调上的电压调节单元的构造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构造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空调的构造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对本公开的实施例做出说明,本公开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构造的视图,空调包括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200。
空调的室内单元100是安装在室内空间中以将空气保持在舒适状态的装置。室内单元100通过制冷剂管(未示出)连接到室外单元200,接收从室外单元200供应的制冷剂,并在已经对供应的制冷剂执行热交换之后将制冷剂输送到室外单元200。
这样的室内单元100包括:室内热交换器(未示出),在将由室外单元200的膨胀装置膨胀、然后通过制冷剂管输送的液态的制冷剂蒸发成气态的同时吸收外部热;室内风扇(未示出),将室内空气吹送到室内热交换器,并将在室内热交换器中进行过热交换的空气吹送到室内空间。
此外,室内单元100通过两条通信线CL1和CL2以及两条电源线PL1和PL2电连接到室外单元200,将通信信号发送到室外单元200并接收来自室外单元200的通信信号,室内单元100接收从室外单元200供应的电能,并使用接收的电能驱动室内风扇,即,负载。
当由用户通过输入单元或控制器输入操作命令时,室内单元100执行与输入的操作命令对应的操作模式,同时控制对各种负载的驱动。
控制器(未示出)无线或有线地连接到室内单元100,接收由用户输入的操作命令,将接收的操作命令发送到室内单元100。
当在操作停止之后的指定时间内没有输入操作命令时,室内单元100将其状态转换成待机模式。
当室内单元进入待机模式时,室内单元100关断所有的负载,并将仅仅第一控制单元的状态转换成休眠模式,以最小化待机功率。
室内单元100的第一控制单元将一些端口设置为中断端口I,以通过从外部输入的信号执行唤醒,第一控制单元在信号通过所设置的中断端口I输入时产生触发信号,因而解除待机模式并返回到操作模式。
室内单元100通过通信线CL1和CL2将待机模式解除信号发送到室外单元200。
此外,在待机模式期间,室内单元100通过通信线CL1和CL2从室外单元200接收待机模式解除信号,在室内单元100接收到待机模式解除信号时,室内单元100将其状态转换为操作模式。
室外单元200通过制冷剂管(未示出)连接到室内单元100,因而制冷剂在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200之间循环。
室外单元200包括: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室外热交换器,将潜热排放到外部,同时将由压缩机压缩的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转换成液态;膨胀装置,例如毛细管,通过调节制冷剂的流动来减小液态的制冷剂的压强;室外风扇,将空气吹送到室外热交换器。
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和膨胀装置通过制冷剂管连接,连接到室外单元200的膨胀装置的制冷剂管通过外部制冷剂管(未示出)连接到室内单元100的室内热交换器。
室外单元200通过两条电源线PL1和PL2电连接到室内单元100。室外单元200连接到外部商用电源,接收从外部商用电源供应的AC电力,并通过两条电源线PL2和PL2将所接收到的电力供应到室内单元100。
室外单元200通过两条通信线CL1和CL2电连接到室内单元100。室外单元200选择性地驱动与从室内单元100发送的操作命令对应的室外风扇和压缩机(即,负载),以控制在室内单元100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流动,从而执行操作模式。
当没有在停止操作之后的指定时间内通过所述两条通信线CL1和CL2输入操作命令时,室外单元200将其状态转换成待机模式,当从室内单元100输入操作命令时,室外单元200将其状态转换成操作模式。
此外,室外单元200可在从室内单元100接收到待机模式信号时将室外单元200的状态转换成待机模式,且室外单元200可在从室内单元100接收到待机模式解除信号时解除待机模式,然后将其状态转换成操作模式。
当室外单元200进入待机模式时,室外单元200关断所有的负载,并将仅仅第二控制单元的状态转换成休眠模式,以最小化待机功率。
室外单元200的第二控制单元将一些端口设置为中断端口I,以通过从外部输入的信号执行唤醒,在通过所设置的中断端口I输入信号时产生触发信号,从而解除待机模式并返回到操作模式。
此外,尽管室外单元200在待机模式期间没有接收到从室内单元100输入的操作模式,但室外单元200在执行诸如加热缠绕在压缩机上的引线的操作时还是将待机模式解除信号发送到室内单元100。
室外单元200通过通信线CL1和CL2将待机模式解除信号发送到室内单元100。
以下,将参照图2和图3描述执行待机模式和解除待机模式的室外单元200和室内单元100的构造。
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的具体构造的视图。
室内单元100包括第一转换单元110、输入单元120、第一控制单元130、第一负载驱动单元140、第一通信单元150、第一开关单元160、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和第一开关驱动单元180,室外单元200包括第二转换单元210、第二控制单元220、第二负载驱动单元230、第二通信单元240、第二开关单元250、第二电压分配单元260和第二开关驱动单元270。
室内单元100的第一转换单元110连接到第一电源端子组件PT1(N,L),接收从第一电源端子组件PT1供应的外部商用AC电力,将所接收的外部商用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并将所转换的DC电力的电压转换成驱动各个组件120、130、140、150和160以及第一负载所需要的驱动电压。
例如,第一转换单元110将所述电力的电压转换成驱动第一控制单元130和第一通信单元150所需要的电压(例如,大约5V)以及驱动第一开关单元160所需要的电压(例如,大约12V)。
第一电源端子组件PT1(N,L)通过所述两条电源线PL1和PL2连接到室外单元200,并接收从室外单元200供应的外部商用电力。
输入单元120接收通过多个按钮输入的操作命令,并将操作命令发送到第一控制单元130。所述多个按钮被用户按压,所述多个按钮包括电源接通/断开按钮、功能设置按钮、目标温度设置按钮等。
第一控制单元130基于从输入单元120或控制器(未示出)发送的操作命令以及通过室内温度检测单元(未示出)检测的室内温度来控制对第一负载的驱动,从而执行操作模式。
此外,第一控制单元130基于操作命令和室内温度产生第二负载的控制信号,并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50将所产生的控制信号发送到室外单元200。
第一负载包括吹送经过热交换的空气的室内风扇,第二负载包括吹送经过热交换的空气的室外风扇和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
此外,室内单元100可将与操作命令和室内温度对应的信号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50发送到室外单元200。
第一控制单元130从停止操作起计时,如果计数的时间超过指定时间,则第一控制单元130确定待机模式进入时间点,从待机模式进入时间点开始将其状态转换成待机模式,如果在待机模式期间输入操作命令,则第一控制单元130解除待机模式,并将其状态转换成操作模式。
当第一控制单元130进入待机模式时,第一控制单元130关断第一开关单元160,当通过第一通信单元150将待机模式解除信号发送到第一控制单元130时,第一控制单元130产生触发信号,且在产生触发信号时解除待机模式并接通第一开关单元160。
第一控制单元130控制第一开关单元160的接通/断开,从而在待机模式期间防止驱动电压供应到第一通信单元150,且在操作模式期间允许驱动电压供应到第一通信单元150。因此,可以最小化在待机模式下消耗的待机功率。
当DC电力的电压从第一转换单元110被供应到第一控制单元130时,第一控制单元130接通第一开关单元160,从而将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200电连接。
此外,当没有从第一转换单元110将DC电力的电压供应到第一控制单元130时,第一开关单元160保持断开状态。因此,可以防止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烧坏(burning)。
第一控制单元130可基于安装在第一通信端子组件CT1或第一电源端子组件PT1处的电压检测单元(未示出)检测的电压控制对第一开关单元160的驱动。
第一负载驱动单元140在操作模式下根据来自第一控制单元130的命令驱动各种第一负载,并在待机模式下中断供应到第一负载的电力。
第一通信单元150在操作模式下从第一转换单元110接收驱动所需要的电压,并将与来自第一控制单元130的命令对应的信号发送到室外单元200。
第一通信单元150在待机模式下中断从第一转换单元110供应的电压,从而将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状态转换成断开状态。
第一通信单元150包括输入信号的至少一个输入端子和输出信号的至少一个输出端子。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可集成到一个集成的输入和输出端子中,或者可被单独地形成。
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一通信单元150包括两个输入和输出端子,每一个输入和输出端子包括集成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以下,将参照图3描述所述两个输入和输出端子。
如图3中所示,第一通信单元150包括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以及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
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输入和输出通信信号中的非反相信号,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输入并输出通信信号中的反相信号。考虑到在信号的传输期间非反相信号与反相信号之间的差分电压,第一通信单元150可恢复通信信号。
当在从第一转换单元110供应的电压在待机模式期间被中断的条件下超过指定电压的电压被施加到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以及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时,第一通信单元150产生待机模式解除信号并将所产生的待机模式解除信号发送到第一控制单元130。
阻抗R13设置在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与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之间,根据施加到阻抗R13的电压Vd产生待机模式解除信号。
当施加到阻抗R13的电压Vd大于参考电压Vr时,第一通信单元150可产生待机模式解除信号。
参考电压Vr根据形成第一通信单元150的通信元件而改变,阻抗R13也根据形成第一通信单元150的通信元件而改变。
根据来自第一控制单元130的命令,第一开关单元160在操作模式下接通,因而在室内单元100与室外单元200之间形成闭合电路,并且第一开关单元160在待机模式下关断。
这样的第一开关单元160可包括继电器。
第一开关单元160包括:第一继电器161,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第二继电器162,连接到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第一继电器161和第二继电器162根据第一开关驱动单元180的驱动通过从第一转换单元110供应的电力而接通。
在待机模式下,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在室外单元200与第一通信单元150之间形成闭合电路。在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并联到第一开关单元160的条件下,第一开关单元160在待机模式下断开。
因此,在待机模式下从室外单元200输出的信号的电压被施加到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
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包括电阻,这些电阻并联到继电器161和162。
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包括并联到第一继电器161的第一电阻R11和并联到第二继电器162的第二电阻R12,当从室外单元200输出的信号在待机模式下被输入到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时,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分配从室外单元200输出的信号的电压Vs并将分配的电压发送到第一通信单元150。
三个电阻(即,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12和阻抗R13)分配从室外单元200输出的信号的电压Vs。
通过施加在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与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之间的电压(即,施加到阻抗R13的电压Vd)产生待机模式解除信号,第一控制单元130通过待机模式解除信号产生触发信号,并因而从休眠模式醒来。
当施加到阻抗R13的电压Vd大于参考电压Vr时,可产生待机模式解除信号。
Vd=(R13×Vs)/(R11+R12+R13),Vd≥Vr
因此,考虑在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与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之间的阻抗R13以及参考电压Vr而选择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的值,以产生待机模式解除信号。
第一开关驱动单元180根据来自第一控制单元130的命令接通/关断第一开关单元160。即,第一开关驱动单元180在待机模式下关断第一开关单元160,在操作模式下接通第一开关单元160。
此外,第一开关驱动单元180在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时接通第一开关单元160。
当电源线PL1和PL2连接到室内单元100的第一电源端子组件PT1且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时,第一开关单元160接通,当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电源端子组件PT1且电源线PL1和P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时,不将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一控制单元130,因而第一开关单元160保持断开状态。因此,尽管电源线PL1和PL2错误地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也可防止第一通信单元150的故障。
室内单元100还包括第一通信端子组件CT1,两条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通信端子组件CT1。
第一开关单元160和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连接到第一通信端子组件CT1,第一通信端子组件CT1通过第一开关单元160和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
即,第一通信端子组件CT1将第一开关单元160和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电连接到所述两条通信线CL1和CL2。
此外,室内单元100还可包括安装在第一通信端子组件CT1处的电压检测单元(未示出),并且可基于通过该电压检测单元检测的电压确定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线是通信线还是电源线。在这种情况下,当电源线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时,检测到AC电压,当通信线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时,检测到DC电压。
此外,室内单元100还可包括安装在第一电源端子组件PT1处的电压检测单元(未示出),并且可基于通过该电压检测单元检测的电压确定连接到第一电源端子组件PT1的线是通信线还是电源线,从而能够预测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线是通信线还是电源线。
室外单元200的第二转换单元210连接到第二电源端子组件PT2,接收外部商用AC电力、将所接收的外部商用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并将所转换的DC电力的电压转换成驱动各个组件所需要的驱动电压。
例如,第二转换单元210将电力的电压转换成驱动第二控制单元220和第二通信单元240所需要的电压(例如,大约5V)以及驱动第二开关单元250所需要的电压(例如,大约12V)。
第二电源端子组件PT2包括四个端子(L:火线,N:零线,L′,N′),所述四个端子(L,N,L′,N′)中的两个端子(L,N)连接到外部商用电源,其余两个端子(L′,N′)分别连接到所述四个端子(L,N,L′,N′)中的连接到外部商用电源的所述端子(L,N),同时通过所述两条电源线PL1和PL2分别连接到室内单元100的第一电源端子组件PT1。
第二控制单元220从操作停止起计时,如果计数的时间多于指定的时间,则确定待机模式进入时间点,或者如果从室内单元100输入待机模式信号,则确定待机模式进入时间点,将第二控制单元220的状态转换成待机模式,并且如果在待机模式期间从室内单元100输入待机模式解除信号或者操作命令,则第二控制单元220解除待机模式并将第二控制单元220的状态转换成操作模式。
第二控制单元220在操作模式下执行与室内单元100的通信,因而可将诸如室外温度等的数据发送到室内单元100,并从室内单元100接收诸如室内温度、目标温度等的数据。
当第二控制单元220进入待机模式时,第二控制单元220关断第二开关单元250,当通过第二通信单元240将待机模式解除信号发送到第二控制单元220时,第二控制单元220产生触发信号,当触发信号产生时,第二控制单元220解除待机模式并接通第二开关单元250。
第二控制单元220控制第二开关单元250的接通/断开,从而防止驱动电压在待机模式期间供应到第二通信单元240,并在操作模式期间允许驱动电压供应到第二通信单元240。因此,在待机模式下消耗的待机功率可被最小化。
第二控制单元220在DC电力的电压从第二转换单元210供应到第二控制单元220时接通第二开关单元250,从而使室内单元100与室外单元200电连接,以处于通信状态。
当由于第二电源端子组件PT2的端子之间的线路连接错误或者第二电源端子组件PT2与第二通信端子组件CT2之间的线路连接错误导致DC电力的电压没有从第二转换单元210供应到第二控制单元220时,第二开关单元250保持断开状态。因此,可以防止第二通信单元240被烧坏。
尽管在待机模式期间没有从室内单元100输入操作命令,但是第二控制单元220通过确定操作时间点来确定待机模式解除时间点,以改善功能(例如,缠绕在压缩机上的导线的加热),第二控制单元220在待机模式解除时间点接通第二开关单元250,并通过第二通信单元240将待机模式解除信号发送到室内单元100。
第二负载驱动单元230在操作模式下根据来自第二控制单元220的命令驱动各种第二负载,并在待机模式下中断供应到第二负载的电力。
第二负载包括压缩机。、室外风扇、膨胀装置和室外温度检测单元。
第二通信单元240在操作模式下接收从第二转换单元210供应的驱动所需的电压,并将与来自第二控制单元220的命令对应的信号发送到室内单元100。
第二通信单元240在待机模式下中断从第二转换单元210供应的电压,从而将第二通信单元240的状态转换为关断状态。
第二通信单元240包括输入信号的至少一个输入端子和输出信号的至少一个输出端子。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可集成到一个集成的输入和输出端子中,或者可被单独地形成。
根据该实施例的第二通信单元240包括两个输入和输出端子,每一个输入和输出端子包括集成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第二通信单元240的所述两个输入和输出端子与第一通信单元150的两个输入和输出端子相同,将省略对其的具体描述。
室外单元200的第二通信单元240、第二开关单元250、第二电压分配单元260、第二开关驱动单元270的功能与室内单元100的第一通信单元150、第一开关单元160、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第一开关驱动单元180的功能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具体的描述。
当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200中的一个装置从另一装置接收电力时,电源线连接到其通信单元的可能性变高。考虑到上述方面,开关单元、电压分配单元和电压调节单元可仅仅安装在从所述另一装置接收电力的所述一个装置上。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具体构造的视图。
室内单元100包括第一转换单元110、输入单元120、第一控制单元130、第一负载驱动单元140、第一通信单元150、第一开关单元160、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第一开关驱动单元180和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室外单元200包括第二转换单元210、第二控制单元220、第二负载驱动单元230、第二通信单元240、第二开关单元250、第二电压分配单元260、第二开关驱动单元270和第二电压调节单元280。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还设置在第一通信单元150与第一通信端子组件CT1之间,第二电压调节单元280还设置在第二通信单元240与第二通信端子组件CT2之间。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和第二电压调节单元280防止第一通信单元150和第二通信单元240由于线路连接错误而烧坏。
该实施例中的室内单元100的第一转换单元110、输入单元120、第一控制单元130、第一负载驱动单元140和第一通信单元150的构造与前面的实施例中的相同,因而将省略对其的具体描述。
如图4中所示,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位于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与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之间。
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包括多个齐纳二极管ZD11和ZD12。
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阴极端子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阴极端子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因此,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阳极端子和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阴极端子彼此接触。
当超过指定电压的电压通过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电源线PL1和PL2施加到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时,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将所施加的电压调节成指定电压或者更小。
当超过指定电压的电压施加到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阴极端子时,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将所施加的电压调节到指定电压或者更小。
施加到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阴极端子的电压是在第一电阻R11处的电压,通过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调节的电压传输通过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阳极端子。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执行普通二极管的功能。
另一方面,当超过指定电压的电压被施加到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阴极端子时,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将所施加的电压调节成指定电压或者更小。
施加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阴极端子的电压是在第二电阻R12处的电压,通过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调节的电压传输通过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阳极端子。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执行普通二极管的功能。
如果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则通过通信线CL1施加到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电压是低于指定电压的反向电压,因此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不执行第一调节功能。
此外,通过通信线CL2施加到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电压是低于指定电压的反向电压,因而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不执行电压调节功能。
如果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则通过通信线CL1和CL2施加的电压被施加到第一通信单元150。
第一开关单元160根据来自第一控制单元130的命令在操作模式下接通,因而在室内单元100与室外单元200之间形成闭合电路,并且第一开关单元160在待机模式下关断。这样的第一开关单元160包括继电器。
第一开关单元160包括:第一继电器161,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和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阴极端子;第二继电器162,连接到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和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阴极端子,第一继电器161和第二继电器162根据第一开关驱动单元180的驱动通过从第一转换单元110供应的电力接通。
在待机模式下,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在室外单元200与第一通信单元150之间形成闭合电路。在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并联到第一开关单元160的条件下,第一开关单元160在待机模式下断开。
因此,在待机模式下从室外单元200输出的信号的电压被施加到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
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包括电阻,这些电阻连接到继电器161和162。
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包括并联到第一继电器161的第一电阻R11和并联到第二继电器162的第二电阻R12,第一电阻R11连接到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的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阴极端子,第二电阻R12连接到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的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阴极端子。
当在待机模式下从室外单元200输出的信号被输入时,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的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分配从室外单元200输出的信号的电压Vs,并将所分配的电压发送到第一通信单元150。
三个电阻(即,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12和阻抗R13)分配从室外单元200输出的信号的电压Vs。
通过施加在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与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之间的电压(即,施加到阻抗R13的电压Vd)产生待机模式解除信号,第一控制单元130通过待机模式解除信号产生触发信号,并因而从休眠模式醒来。
当施加到阻抗R13的电压Vd大于参考电压Vr时,可产生待机模式解除信号。
此外,当电源线PL1和P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时,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的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分配通过电源线PL1和PL2施加的电压。
通过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分配的电压被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和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调节成指定电压。
在第一开关单元160的断开状态下,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分配电源线PL1和PL2的通过第一通信端子组件CT1施加的电压,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和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将由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分配的电压调节到指定电压或更小。
因此,可防止第一通信单元150由于在电源线PL1和PL2错误地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时通过电源线PL1和PL2施加的电压而烧坏。
第一开关驱动单元180根据来自第一控制单元130的命令接通/断开第一开关单元160。第一开关驱动单元180在待机模式下关断第一开关单元160,并在操作模式下接通第一开关单元160。
此外,第一开关驱动单元180在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时接通第一开关单元160。
当电源线PL1和PL2连接到室内单元100的第一电源端子组件PT1且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时,第一开关单元160接通,当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电源端子组件PT1且电源线PL1和P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时,驱动电压没有被施加到第一控制单元130,因而第一开关单元160保持断开状态。
通过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对经由电源线PL1和PL2施加的电源线PL1和PL2的电压进行分配、然后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和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调节分配的电压的这样的方式,即使电源线错误地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也可防止第一通信单元150的故障。
此外,虽然用于防止由于线路连接错误导致的故障的继电器161和162在待机模式下断开,以节省待机功率,但是可通过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解除待机模式。
根据该实施例的室外单元200的第二转换单元210、第二控制单元220、第二负载驱动单元230、第二通信单元240、第二开关单元250、第二电压分配单元260、第二开关驱动单元270的构造与根据前面的实施例的构造相同,因此将省略对其的具体描述。
此外,根据该实施例的室外单元200的第二电压调节单元280的构造与室内单元100的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的构造相同,因而将省略对其的具体描述。
此外,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200还可分别包括输出与电源线PL1和PL2以及通信线CL1和CL2连接的状态的输出单元195和输出单元290。
例如,当DC电力(即,驱动电力)施加到第一控制单元130时,第一控制单元130确定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并通过控制对第一输出单元195的驱动来通知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
这些第一输出单元195和第二输出单元290可以是指示灯或者警报装置。
图5中的(a)和图5中的(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设置在空调上的电压调节单元的具体构造的视图。
根据前面的实施例的第一电压调节单元和第二电压调节单元可被构造为如图5中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第二电压调节单元280的构造与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的构造相同,因而将仅仅示例性地描述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
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位于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与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之间。
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包括多个齐纳二极管ZD11和ZD12以及多个普通二极管D11和D12。
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阴极端子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第一普通二极管D11的阴极端子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因此,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阳极端子和第一普通二极管D11的阳极端子彼此接触。这些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和第一普通二极管D11形成第一二极管对。
此外,第二普通二极管D12的阴极端子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a,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阴极端子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b,因此,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阳极端子与第二普通二极管D12的阳极端子彼此接触。这些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和第二普通二极管D12形成第二二极管对。
第一二极管对与第二二极管对并行地设置。
当超过指定电压的电压经由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的电源线PL1和PL2被施加到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时,第一电压调节单元190将施加的电压调节成指定的电压或者更小。
当超过指定电压的电压被施加到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阴极端子时,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将所施加的电压调节成指定的电压或者更小。
施加到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阴极端子的电压是第一电阻R11处的电压,通过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调节的电压传输通过第一普通二极管D11的阳极端子。
此外,由于通过第一电阻R11施加到第二普通二极管D12的电压是反向电压,因此电流在第二普通二极管D12中不流动。
另一方面,当超过指定电压的电压被施加到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阴极端子时,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将所施加的电压调节成指定电压或者更小。
施加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阴极端子的电压是第二电阻R12处的电压,通过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调节的电压传输通过第二普通二极管D12的阳极端子。
此外,由于通过第二电阻R12施加到第一普通二极管D11的电压是反向电压,因此电流在第一普通二极管D11中不流动。
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调节通过第一电阻R11施加的电压,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调节通过第二电阻R12施加的电压。
如果电源线PL1和P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则电源线PL1和PL2的电压在第一开关单元160的关断状态下通过第一通信端子组件CT1施加到第一通信单元150,第一电压分配单元170的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分配施加的电压,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和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将通过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分配的电压调节成指定电压。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对经由电源线PL1和PL2施加的电源线PL1和PL2的电压进行分配、然后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和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调节分配的电压的这样的方式,即使电源线错误地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也可防止第一通信单元150的故障。
此外,虽然用于防止由于线路连接错误导致的故障的继电器161和162在待机模式下断开,以节省待机功率,但是可通过第一电阻R11和第二电阻R12解除待机模式。
如果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则通过通信线CL1施加到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的电压是低于指定电压的反向电压,因而第一齐纳二极管ZD11不执行电压调节功能。
此外,通过通信线CL2施加到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的电压是低于指定电压的反向电压,因而第二齐纳二极管ZD12不执行电压调节功能。
如果通信线CL1和CL2连接到第一通信单元150,则通过通信线CL1和CL2施加的电压被施加到第一通信单元150。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的构造的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空调的构造的视图。
图6和图7是示例性地示出与图1中示出的空调具有不同的组件之间的连接状态的空调的视图。
图6中示出的空调包括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200,还包括通过引线连接到室内单元100并控制室内单元100的控制操作的有线控制器300。
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200通过两条通信线CL1和CL2电连接,室内单元100和有线控制器300通过两条通信线CW1和CW2电连接,因而执行相互的通信。
此外,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200通过两条电源线PL1和PL2电连接,室内单元100和有线控制器300通过两条电源线PW1和PW2电连接。
由此,室内单元100通过相应的电源线PL1、PL2、PW1和PW2将电力供应到室外单元200和有线控制器300。
在室内单元100、室外单元200和有线控制器中的一个装置接收来自另一装置的电力的情况下,电源线连接到其通信单元的可能性很大。考虑到上述方面,开关单元、电压分配单元和电压调节单元可以仅仅安装在接收来自所述另一装置的电力的所述一个装置上。
根据依照该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单元100、室外单元200和有线控制器300可分别包括开关单元、电压分配单元和电压调节单元,从而可防止由于装置之间的线路连接错误而导致的故障且可解除待机模式。
图7中示出的空调具有与图6中示出的空调不同的有线控制器300的连接状态。
图7中示出的空调的其他组件的构造与图6中示出的空调的构造相同。
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200通过两条通信线CL1和CL2以及两条电源线PL1和PL2电连接,因而执行相互通信,且电力通过两条电源线PL1和PL2从室内单元100供应到室外单元200。
有线控制器300的通信线CW1和CW2连接到室内单元100与室外单元200之间的通信线CL1和CL2,因而有线控制器300通过相应的通信线CL1、CL2、CW1和CW2执行与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200的通信。有线控制器300的电源线PW1和PW2连接到室内单元100和室外单元200之间的电源线PL1和PL2,因而有线控制器200通过相应的电源线PL1、PL2、PW1和PW2从室内单元100接收电力。有线控制器300可从室外单元200接收电力。
根据依照该实施例的空调的室内单元100、室外单元200和有线控制器300可分别包括开关单元、电压分配单元和电压调节单元,从而可防止由于装置之间的线路连接错误而导致的故障且可解除待机模式。
通过上面的描述明显可知,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空调可在待机模式下节省待机功率,并可在从另一装置接收待机模式解除信号时解除待机模式。
此外,当装置之间的线路连接错误出现时,空调可分配供应到通信单元的电压并调节所分配的电压,从而防止由于装置之间的线路连接错误造成的故障。
空调可在待机模式下接收待机模式解除信号,同时在出现电源线连接错误时保护通信单元。
虽然已经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其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公开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做出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具有执行相互通信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开关单元,在待机模式下断开,在待机模式解除时接通,并且收发室内单元与室外单元之间的通信信号;
电压分配单元,对在待机模式中接收的信号的电压进行分配;
通信单元,在待机模式下,当大于参考电压的电压从电压分配单元被输入到通信单元时,通信单元产生待机模式解除信号;
控制单元,确定待机模式进入时间点,在确定当前时间点是所述待机模式进入时间点时关断开关单元,在待机模式下,当通过通信单元接收到待机模式解除信号时,接通开关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开关单元包括继电器;
电压分配单元包括电阻;
所述电阻并联到继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中:
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还包括转换单元,转换单元将从外部供应的电力的电压分别转换为驱动通信单元所需的电压、驱动开关单元所需的电压和驱动控制单元所需的电压,
其中,控制单元在驱动通信单元所需的电压被施加到通信单元时接通开关单元。
4.一种空调,具有通过电源线和通信线连接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包括:
通信单元,执行通信;
开关单元,在通信线连接到通信单元时接通,在待机模式下断开,在待机模式解除时接通;
电压分配单元,在开关单元断开时对施加到通信单元的电压进行分配;
电压调节单元,将施加到通信单元的电压调节为指定电压,并将经调节的电压发送到通信单元;
控制单元,在驱动电力输入到所述控制单元时接通开关单元,在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进入待机模式时断开开关单元,在待机模式下基于电压分配单元分配的电压确定是否接通开关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中:
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还包括转换单元,转换单元将从外部供应的电力的电压分别转换为驱动通信单元所需的电压、驱动开关单元所需的电压和驱动控制单元所需的电压,
控制单元基于从转换单元施加的驱动电力的电压确定通信线是否连接到通信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中:
控制单元包括输出单元,输出单元通知通信线到通信单元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中:
电压分配单元对在待机模式下接收的信号的电压进行分配;
在待机模式下,当大于参考电压的电压从电压分配单元被输入到通信单元时,通信单元产生待机模式解除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中:
在待机模式下,当通过通信单元接收到待机模式解除信号时,控制单元接通开关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中:
开关单元包括继电器;
电压分配单元包括电阻;
所述电阻并联到继电器。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中:
通信单元包括输入和输出通信信号的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以及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
电压分配单元包括连接到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第一电阻以及连接到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第二电阻,且利用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对施加到通信单元的电压进行分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中:
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还包括在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与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的阻抗;
施加到通信单元的电压被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所述阻抗分配;
在所分配的电压的中,由阻抗产生的电压是产生控制单元的触发信号所需的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其中:
开关单元包括连接到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第一继电器以及连接到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第二继电器;
第一电阻并联到第一继电器,第二电阻并联到第二继电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中:
电压调节单元设置在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与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其中:
电压调节单元包括两个齐纳二极管,所述两个齐纳二极管的阳极彼此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其中:
电压调节单元包括两对齐纳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同一对齐纳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中的齐纳二极管的阳极与普通二极管的阳极彼此接触,
其中,一对齐纳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调节施加到第一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电压,另一对齐纳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调节施加到第二输入和输出端子的电压。
CN201210347359.7A 2011-09-19 2012-09-18 空调 Active CN1030172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1-0093847 2011-09-19
KR1020110093847A KR101858938B1 (ko) 2011-09-19 2011-09-19 공기 조화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7259A true CN103017259A (zh) 2013-04-03
CN103017259B CN103017259B (zh) 2017-05-17

Family

ID=4692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47359.7A Active CN103017259B (zh) 2011-09-19 2012-09-18 空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671123B2 (zh)
EP (1) EP2570745B1 (zh)
KR (1) KR101858938B1 (zh)
CN (1) CN10301725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44629A (zh) * 2013-12-26 2014-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机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390306A (zh) * 2014-10-24 2015-03-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通讯系统、空调通讯方法及空调器
CN105229388A (zh) * 2013-05-14 2016-01-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保护装置以及保护方法
CN106482215A (zh) * 2015-08-31 2017-03-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7036233A (zh) * 2017-03-27 2017-08-1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多联机组的室内、外机通讯方法、装置及空调机
CN107332228A (zh) * 2017-08-01 2017-11-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保护电路及空调
CN108224707A (zh) * 2017-11-29 2018-06-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内外机通讯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8507103A (zh) * 2018-06-05 2018-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干烧保护电路、加湿器和空调器
WO2019024349A1 (zh) * 2017-08-04 2019-02-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电流环通信电路及空调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03628A1 (en) * 2011-10-24 2014-07-24 Valery Vasilievich Ovchinnikov Power supply of two-wire cummunication line
JP6157374B2 (ja) * 2014-02-05 2017-07-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6184391B2 (ja) * 2014-11-07 2017-08-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10185297B2 (en) * 2015-06-16 2019-01-22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Enhanced wake activation response speeds for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EP3421896B1 (en) * 2016-02-23 2020-12-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indoor unit
JP2018162902A (ja) * 2017-03-24 2018-10-18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KR101951675B1 (ko) * 2017-03-28 2019-02-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대기 전력 기능을 가지는 전원 장치 및 공기 조화기
KR102001934B1 (ko) * 2017-06-20 2019-07-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대기 전력 기능을 가지는 전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 조화기
CN110959092B (zh) * 2017-07-26 2021-03-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KR101980907B1 (ko) * 2017-08-18 2019-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GB2567162B (en) * 2017-10-03 2019-10-16 Aspen Pumps Ltd A connection box for condensate pumps in air-conditioning units
CN108168048B (zh) * 2017-11-16 2020-04-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识别空调电路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8518826B (zh) * 2018-06-05 2023-1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零待机功耗空调外机的控制电路和空调
US10992175B2 (en) * 2018-06-15 2021-04-27 Google Llc Communication circuit for 2-wire protocols between HVAC systems and smart-home devices
KR102215353B1 (ko) * 2018-12-11 2021-02-17 에버맥스주식회사 냉온수를 열원으로 하는 냉난방 시스템의 가변형 밸브 제어 장치 및 가변형 밸브 전원공급장치
CN111339069B (zh) * 2018-12-19 2023-07-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及智能终端
KR102295972B1 (ko) * 2019-01-02 2021-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KR102245952B1 (ko) * 2019-03-19 2021-04-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12524685A (zh) * 2020-11-30 2021-03-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
JP7244778B2 (ja) * 2021-07-09 2023-03-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アダプタ
US20230114521A1 (en) * 2021-10-12 2023-04-13 Air Distribution Technologies Ip,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an hvac system in a calibration mode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4990A (en) * 1996-01-11 1998-10-2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ower selection and protection circuit for inverter power supply
JP2000111123A (ja) * 1998-10-05 2000-04-18 Daikin Ind Ltd セパレート形空気調和機
US20040007000A1 (en) * 2000-08-28 2004-01-15 Yasukata Takeda Air refining device and ion generator used for the device
US20070101173A1 (en) * 2000-09-27 2007-05-03 Fung Henry T Apparatus,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modular server system providing dynamically power-managed and work-load managed network devices
US20070131784A1 (en) * 2005-12-12 2007-06-14 Garozzo James P Low voltage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for climate control system
CN1987243A (zh) * 2005-12-22 2007-06-2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1165421A (zh) * 2006-10-18 2008-04-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054065A (ja) * 2008-08-26 2010-03-1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0159887A (ja) * 2009-01-06 2010-07-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1013716A1 (ja) * 2009-07-28 2011-02-03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
KR20110026302A (ko) * 2009-09-07 2011-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71786B (zh) * 2003-10-21 2013-11-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设备机器用通信电路
JP3806882B2 (ja) * 2004-11-29 2006-08-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US7748640B2 (en) * 2006-12-18 2010-07-06 Carrier Corporation Stackable thermostat
US9104211B2 (en) * 2010-11-19 2015-08-11 Google Inc. Temperature controller with model-based time to target calculation and display
JP5690545B2 (ja) * 2010-10-06 2015-03-25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4990A (en) * 1996-01-11 1998-10-20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Power selection and protection circuit for inverter power supply
JP2000111123A (ja) * 1998-10-05 2000-04-18 Daikin Ind Ltd セパレート形空気調和機
US20040007000A1 (en) * 2000-08-28 2004-01-15 Yasukata Takeda Air refining device and ion generator used for the device
US20070101173A1 (en) * 2000-09-27 2007-05-03 Fung Henry T Apparatus,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for integrated modular server system providing dynamically power-managed and work-load managed network devices
US20070131784A1 (en) * 2005-12-12 2007-06-14 Garozzo James P Low voltage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for climate control system
CN1987243A (zh) * 2005-12-22 2007-06-2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1165421A (zh) * 2006-10-18 2008-04-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054065A (ja) * 2008-08-26 2010-03-1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0159887A (ja) * 2009-01-06 2010-07-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1013716A1 (ja) * 2009-07-28 2011-02-03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
KR20110026302A (ko) * 2009-09-07 2011-03-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9388B (zh) * 2013-05-14 2018-03-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保护装置以及保护方法
CN105229388A (zh) * 2013-05-14 2016-01-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保护装置以及保护方法
CN103644629B (zh) * 2013-12-26 2016-08-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机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644629A (zh) * 2013-12-26 2014-03-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机的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390306A (zh) * 2014-10-24 2015-03-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通讯系统、空调通讯方法及空调器
US10344998B2 (en) 2015-08-31 2019-07-09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CN106482215B (zh) * 2015-08-31 2019-05-03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6482215A (zh) * 2015-08-31 2017-03-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7036233A (zh) * 2017-03-27 2017-08-1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多联机组的室内、外机通讯方法、装置及空调机
CN107036233B (zh) * 2017-03-27 2020-10-2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多联机组的室内、外机通讯方法、装置及空调机
CN107332228A (zh) * 2017-08-01 2017-11-0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保护电路及空调
US11512860B2 (en) 2017-08-01 2022-11-29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eral Corp., Ltd. Protection circuit and air conditioner
WO2019024349A1 (zh) * 2017-08-04 2019-02-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电流环通信电路及空调器
US11378294B2 (en) 2017-08-04 2022-07-05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Air conditioner current loop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8224707A (zh) * 2017-11-29 2018-06-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内外机通讯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8507103A (zh) * 2018-06-05 2018-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干烧保护电路、加湿器和空调器
CN108507103B (zh) * 2018-06-05 2023-08-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干烧保护电路、加湿器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67941A1 (en) 2013-03-21
EP2570745B1 (en) 2020-11-04
KR20130030405A (ko) 2013-03-27
EP2570745A2 (en) 2013-03-20
CN103017259B (zh) 2017-05-17
KR101858938B1 (ko) 2018-06-29
EP2570745A3 (en) 2018-06-27
US9671123B2 (en) 2017-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7259A (zh) 空调
CN103292389B (zh) 空调器及其室外机、温控器和该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207342B (zh) 室内机、空调机组的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1556069B (zh) 调速装置、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调速方法
JP6072673B2 (ja) エンジン駆動ヒートポンプ
JP2008175466A (ja) 消費電力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消費電力制御方法
KR20060131179A (ko) 대기전력 차단 스위치가 구비된 공기조화 시스템 및 그동작방법
CN101231014A (zh) 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WO2011055205A1 (ja) コンセント及び配電システム
JP2015514958A (ja) 空気調節装置
CN1952510A (zh) 配备待机电力断开开关的空调器的调节系统及运转方法
CN113595234B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的功率配置调整方法、调节装置和系统
CN210197601U (zh) 一种空调压力保护装置及空调
KR101178491B1 (ko) 스마트 절전 시스템
CN201607632U (zh) 室内温度调节控制装置
KR20120137125A (ko) 통합 분전반을 기반으로 하는 대기전력 통합차단 제어 시스템
CN201621911U (zh) 一种信号复合型温控器的控制电路
CN214944885U (zh) 人防工程给水系统
JP6628527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2137384U (zh) 一种智能自动补偿柜
CN208887193U (zh) 一种车辆和车用制冷机组控制系统
KR100602219B1 (ko) 비상 전원 공급이 가능한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공기조화기
KR20060122502A (ko) 공기조화기용 리모컨 및 그 동작방법
JP200211593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205227689U (zh) 一种通过网络监控的机房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