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12425B - 一种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12425B
CN103012425B CN201310014126.XA CN201310014126A CN103012425B CN 103012425 B CN103012425 B CN 103012425B CN 201310014126 A CN201310014126 A CN 201310014126A CN 103012425 B CN103012425 B CN 1030124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mniphenol
medicinal extract
organic solvent
compound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0141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12425A (zh
Inventor
高雪梅
胡秋芬
李银科
李干鹏
黄相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3100141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1242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12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24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124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1242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所述的R为-OH,其分子式为C19H16O3,该化合物命名为gramniphenol F。所述的R为-OMe。其分子式为C20H18O3,该化合物命名为gramniphenol G。制备方法,是以干燥的竹叶兰枝条、叶和/或果实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步骤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药物中的应用。经对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gramniphenol F、gramniphenol G的抑制率分别达到35.8±3.6%和32.1±3.8%,具有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均比阳性对照品南宁霉素的抑制率(31.8±2.5%)高。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简、单活性好,可作为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先导性化合物,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兰科(Orchidaceae)为单子叶植物,竹叶兰属(Arundina)是兰科的一个属,为陆生兰。该属共有约5种,分布于亚洲热带至大洋洲的一些岛屿。其中竹叶兰A. graminifolia与狭叶竹叶兰A. stenopetala等2种亦产我国南部。竹叶兰,植株高40~80cm,有时可达1m以上;地下根状茎常在连接茎基部处呈卵球形膨大,貌似假鳞茎,茎直立,常数个丛生或成片生 长,产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四川南部(米易)、贵州(榕江、兴义)、云南(邓川、凤庆、景洪、西畴、屏边等)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草坡、溪谷旁、灌丛下或林中,海拔400~2800米。在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琉球群岛和塔希提岛等地也有分布。竹叶兰药用部位为根茎和茎叶,其性苦,平。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痛,利尿。用于治疗黄疸,热淋,脚气水肿,疝气腹痛,风湿痹痛,胃痛,尿路感染,毒蛇咬伤,疮痈肿毒,跌打损伤等。竹叶兰是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常用的植物药,当地的傣族同胞把开着美丽花朵的竹叶兰叫做“农尚嗨”,是一种尽人皆知的解毒良药。
苯并呋喃,也称为香豆酮、氧茚、β-苯并呋喃,是一个杂环芳香有机化合物。 苯并呋喃可通过氯乙酸对水杨醛发生O-烷基化,而后失水得到。由于植物苯并呋喃成分结构类型多,立体化学复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无论是天然存在的,还是人工合成得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都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因此对该属植物的继续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是以干燥的竹叶兰枝条、叶或果实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的,其结构式为:
所述的R为-OH,其分子式为C19H16O3,该化合物命名为gramniphenol F。
所述的R为-OMe。其分子式为C20H18O3,该化合物命名为gramniphenol G。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干燥的竹叶兰枝条、叶和/或果实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获得,具体为:
A、浸膏提取:将竹叶兰枝条、叶或果实粗粉碎到20~40目,用有机溶剂超声提取2~4次,每次30~60min,提取液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提取液至 1/4 ~ 1/2 体积时,静置,滤除沉淀物,浓缩成浸膏a;
B、有机溶剂萃取:浸膏a中加入重量比1~2倍量的水,用与水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3~5次,合并有机溶剂萃取相,减压浓缩成浸膏b;
C、硅胶柱层析:将浸膏b用重量比1.5~3倍量的丙酮溶解,然后用浸膏重0.8~1.2倍的80~100目硅胶硅胶拌样,然后上硅胶柱层析,装柱硅胶为160~200目,用量为浸膏b重量6~8倍量;用体积比为1:0~0:1的混合有机溶剂梯度洗脱,收集梯度洗脱液、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
D、反相柱层析:将以9:1配比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得到的洗脱液上反相柱层析,反相柱是用反相材料C-18装柱;用体积含量为20~10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各部分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
E、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将以体积含量55~65%甲醇水溶液洗脱得到的洗脱液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
F、E步骤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是以50~70%的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0~14ml/min,21.2Χ250 mm,5μm 的Zorbax PrepHT GF反相制备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 nm,每次进样45~60μL,收集10~25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F;
G、E步骤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是以50~70%的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0~14ml/min,21.2Χ 250 mm,5μm 的Zorbax PrepHT GF反相制备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 nm,每次进样45~60μL,收集25~40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G。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是首次被分离出来的,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测定方法确定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并表征其具体结构为:
其异构体化合物gramniphenol F、gramniphenol G能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分离出来。以gramniphenol F、gramniphenol G为原料,经对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其抑制率分别达到35.8 ± 3.6%和32.1 ± 3.8%,具有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均比阳性对照品南宁霉素的抑制率(31.8 ± 2.5%)高。以上结果揭示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简单活性好,可作为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先导性化合物,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化合物Gramniphenol F的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
图2为化合物Gramniphenol F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图3为化合物Gramniphenol G的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
图4为化合物Gramniphenol G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图5化合物Gramniphenol F的主要HMBC() 和1H-1H COSY()相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是以干燥的竹叶兰枝条、叶或果实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的,其结构式为:
所述的R为-OH,其分子式为C19H16O3,该化合物命名为gramniphenol F。
所述的R为-OMe,其分子式为C20H18O3,该化合物命名为gramniphenol G。
本发明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制备方法,是以干燥的竹叶兰枝条、叶和/或果实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获得,具体为:
A、浸膏提取:将竹叶兰枝条、叶或果实粗粉碎到20~40目,用有机溶剂超声提取2~4次,每次30~60min,提取液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提取液至 1/4 ~ 1/2 体积时,静置,滤除沉淀物,浓缩成浸膏a;
B、有机溶剂萃取:浸膏a中加入重量比1~2倍量的水,用与水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3~5次,合并有机溶剂萃取相,减压浓缩成浸膏b;
C、硅胶柱层析:将浸膏b用重量比1.5~3倍量的丙酮溶解,然后用浸膏重0.8~1.2倍的80~100目硅胶硅胶拌样,然后上硅胶柱层析,装柱硅胶为160~200目,用量为浸膏b重量6~8倍量;用体积比为1:0~0:1的混合有机溶剂梯度洗脱,收集梯度洗脱液、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
D、反相柱层析:将以9:1配比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得到的洗脱液上反相柱层析,反相柱是用反相材料C-18装柱;用体积含量为20~10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各部分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
E、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将以体积含量55~65%甲醇水溶液洗脱得到的洗脱液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
F、E步骤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是以50~70%的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0~14ml/min,21.2Χ250 mm,5μm 的Zorbax PrepHT GF反相制备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 nm,每次进样45~60μL,收集10~25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F;
G、E步骤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是以50~70%的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0~14ml/min,21.2Χ 250 mm,5μm 的Zorbax PrepHT GF反相制备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 nm,每次进样45~60μL,收集25~40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G。
A步骤所述的有机溶剂为70~100%的丙酮、乙醇或甲醇。
B步骤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氯仿、乙醚、石油醚或苯。
C步骤所述的混合有机溶剂为正己烷-丙酮、氯仿-丙酮、氯仿-甲醇、石油醚-丙酮或石油醚-乙酸乙酯。
C步骤所述的混合有机溶剂的体积配比为1:0、20:1、9:1、8:2、3:2、1:1、1:2、0:1。
E步骤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是以50~70%的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0~14ml/min,21.2Χ 250 mm,5μm 的Zorbax PrepHT GF反相制备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 nm,每次进样45~60μL,收集10~40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
本发明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竹叶兰不受地区和品种限制,均可以实现本发明。
实施例1
取干燥的竹叶兰枝条、叶和/或果实4.5kg,粗粉碎至40目,用70%的丙酮超声提取4次,每次60min,提取液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体积的1/4;静置,滤除沉淀物,浓缩成523g浸膏a;在浸膏a中加入784.5g水,用与水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5次,合并萃取相,减压浓缩成385g浸膏b;用200目硅胶2310g装柱,在浸膏b中加入577.5g的丙酮溶解,然后加入100目硅胶385g拌样,拌样后上柱;用体积比分别为1:0、20:1、9:1、8:2、3:2、1:1、1:2、0:1的氯仿-甲醇混合有机溶剂梯度洗脱,收集梯度洗脱液、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得到6个部分,体积比9:1的氯仿-甲醇混合有机溶剂的洗脱液c为63g;用反相材料C-18装柱,洗脱液c上反相柱,以体积含量为20~10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各部分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取以体积含量55~70%甲醇水溶液洗脱得到的洗脱液,再以62%的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21.2Χ250mm,5μm 的Zorbax PrepHT GF反相制备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 nm,每次进样48μL,收集19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F;收集33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G。
实施例2
取干燥的竹叶兰枝条、叶和/或果实5kg,粗粉碎至20目,用100%的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50min,提取液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体积的1/3;静置,滤除沉淀物,浓缩成590g浸膏a;在浸膏a中加入590的水,用与水等体积的氯仿萃取3次,合并萃取相,减压浓缩成438g浸膏b;用160目硅胶3504g装柱,在浸膏b中加入1314g的丙酮溶解,然后加入80目硅胶350.4g拌样,拌样后上柱;用体积比分别为1:0、20:1、9:1、8:2、3:2、1:1、1:2、0:1的正己烷-丙酮混合有机溶剂梯度洗脱,收集梯度洗脱液、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用反相材料C-18装柱,洗脱液c上反相柱,以体积含量为20~10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各部分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取以体积含量55~70%甲醇水溶液洗脱得到的洗脱液,再以50%的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4ml/min,21.2Χ250mm,5μm的Zorbax PrepHT GF反相制备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 nm,每次进样45μL,收集25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F;收集40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G。
实施例3
取干燥的竹叶兰枝条、叶和/或果实6kg,粗粉碎至30目,用80%的甲醇超声提取4次,每次30min,提取液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体积的1/2;静置,滤除沉淀物,浓缩成700g浸膏a;在浸膏a中加入1400g的水,用与水等体积的乙醚萃取4次,合并萃取相,减压浓缩成520g浸膏b;用180目硅胶3638g装柱,在浸膏b中加入1040g的丙酮溶解,然后加入90目硅胶624g拌样,拌样后上柱;用体积比分别为1:0、20:1、9:1、8:2、3:2、1:1、1:2、0:1的氯仿-丙酮混合有机溶剂梯度洗脱,收集梯度洗脱液、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用反相材料C-18装柱,洗脱液c上反相柱,以体积含量为20~10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各部分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取以体积含量55~70%甲醇水溶液洗脱得到的洗脱液,再以60%的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21.2Χ250mm,5μm 的Zorbax PrepHT GF反相制备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nm,每次进样50μL,收集21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F;收集36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G。
实施例4
取干燥的竹叶兰枝条、叶和/或果实5.5kg,粗粉碎至40目,用90%的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45min,提取液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体积的1/4;静置,滤除沉淀物,浓缩成640g浸膏a;在浸膏a中加入960g 的水,用与水等体积的石油醚萃取4次,合并萃取相,减压浓缩成475g浸膏b;用160目硅胶2850g装柱,在浸膏b中加入712.5g的丙酮溶解,然后加入80目硅胶475g拌样,拌样后上柱;用体积比分别为1:0、20:1、9:1、8:2、3:2、1:1、1:2、0:1的石油醚-丙酮混合有机溶剂梯度洗脱,收集梯度洗脱液、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用反相材料C-18装柱,洗脱液c上反相柱,以体积含量为20~10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各部分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取以体积含量55~70%甲醇水溶液洗脱得到的洗脱液,再以65%的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21.2Χ250mm,5μm 的Zorbax PrepHT GF反相制备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nm,收集17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F;收集30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G。
实施例5
取干燥的竹叶兰枝条、叶和/或果实5kg,粗粉碎至20目,用70%的甲醇超声提取4次,每次35min,提取液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至体积的1/2;静置,滤除沉淀物,浓缩成580g浸膏a;在浸膏a中加入1160g 的水,用与水等体积的苯萃取5次,合并萃取相,减压浓缩成430g浸膏b;用200目硅胶3010g装柱,在浸膏b中加入1290g的丙酮溶解,然后加入100目硅胶344g拌样,拌样后上柱;用体积比分别为1:0、20:1、9:1、8:2、3:2、1:1、1:2、0: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混合有机溶剂梯度洗脱,收集梯度洗脱液、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用反相材料C-18装柱,洗脱液c上反相柱,以体积含量为20~10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各部分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取以体积含量55~70%甲醇水溶液洗脱得到的洗脱液,再以70%的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2ml/min,21.2Χ250mm,5μm 的Zorbax PrepHT GF反相制备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nm,收集10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F;收集26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G。
实施例6
取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gramniphenol F,为橙色胶状物;测定方法为:用核磁共振,结合其它波谱技术鉴定结构。
(1)紫外光谱(溶剂为甲醇),λ max(log ε):210(4.28),295(4.06),342(3.85)nm;
(2)红外光谱(溴化钾压片)ν max 3342,2981,2879,1602 1534,1438,1126,1058 cm-1
(3)HRESIMS显示本发明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m/z 291.1015 [M-H]-(计算值为291.1021),结合13C 和1H NMR谱(图1和图2,碳谱氢谱数据归属见表1)给出其分子式为C19H16O31H NMR(C5D5N,500 MHz)和13C NMR(C5D5N,125 MHz)数据,见表1。
Gramniphenol F的红外光谱显示羟基(3342 cm-1)和芳环(1602,1534,and 1438 cm-1)的存在。在295和342 nm处的紫外吸收也证实了该化合物结构中存在芳环。1H,13C,和DEPT NMR谱显示存在19个碳原子和16个氢。表明存在1个2-arylbenzofuran结构[δ C 154.0,105.6,119.8,110.5,151.1,99.0, 122.2,152.1,124.4,130.5(2C),115.0(2C), 158.8]上有7个芳香质子(δ H7.00s, 1H; 7.40s,1H;7.09s,1H;7.95d,J=8.6 Hz,2H; and 6.84 d,J=8.6 Hz,2H),1个gem-dimethylchromene基团[δ C 116.4, 129.6, 78.3, 29.1(2C) and δ H 6.60 d, J=10.0 Hz; 5.61 d, J=10.0 Hz; and 1.50s(6H)],还有1个酚羟基(δ H10.83)。HMBC谱中H-1″(δ H6.60)与C-4(δ C 119.8),C-5(δ C 110.5)和C-6(δ C 151.1)相关,H-2″(δ H 5.61)与C-5(δ C 110.5)相关,说明1个angularly fused gem-dimethylchromene 在C-5和C-6 位。羟基信号(δ H 10.83)与C-4′(δ C 158.8)和C-3′/5′(δ C 115.0)的相关,将两个酚羟基质子定位于C-4′。至此该化合物的结构得到确定。
实施例7
取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gramniphenol G,为橙色胶状物;测定方法为:用核磁共振,结合其它波谱技术鉴定结构。
(1)紫外光谱(溶剂为甲醇),λ max(log ε): 210(4.32),292(4.11),340(3.89)nm;
(2)红外光谱(溴化钾压片),ν max 3344,2983,2876,1598,1537,1435,1121,1062 cm-1
(3)HRESIMS显示本发明化合物准分子离子峰m/z 329.1150 [M+Na]+(计算值为329.1154),结合13C 和1H NMR谱(图3和图4,碳谱数据归属见表1)给出其分子式C20H18O31H NMR(C5D5N,500 MHz) 13C NMR(C5D5N,125 MHz)数据,见表1。
Gramniphenol G的1H和13C NMR谱和gramniphenol F的非常相似。通过对比发现这两个化合物的区别在于苯并呋喃环上的取代不同。Gramniphenol G的HMBC谱中甲氧基信号(δ H 3.80)与C-4′(δ C 161.0)相关说明1个甲氧基取代在C-4′,而gramniphenol F的C-4′取代是羟基。这说明gramniphenol G是gramniphenol F的4’-O-methyl衍生物。至此该化合物的结构得到确定。
表1 化合物的1H和13C NMR数据(溶剂为C5D5N)
实施例8
取实施例2制备的化合物gramniphenol F、gramniphenol G分别按实施例6、7中的方法进行结构测定,结果为:其结构同实施例6、7,分子式分别为C19H16O3和C20H18O3
实施例9
取实施例3制备的化合物gramniphenol F、gramniphenol G分别按实施例6、7中的方法进行结构测定,结果为:其结构同实施例6、7,分子式分别为C19H16O3和C20H18O3
实施例10
取实施例4制备的化合物gramniphenol F、gramniphenol G分别按实施例6、7中的方法进行结构测定,结果为:其结构同实施例6、7,分子式分别为C19H16O3和C20H18O3
实施例11
取实施例5制备的化合物gramniphenol F、gramniphenol G分别按实施例6、7中的方法进行结构测定,结果为:其结构同实施例6、7,分子式分别为C19H16O3和C20H18O3
实施例12
取实施例1制备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F)进行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试验,如下:
供试寄主:TMV枯斑寄主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 L. ,TMV 系统侵染寄主普通烟Nicotiana tabacum L. K326 ,防虫温室内培育。
供试毒源:烟草花叶病毒(TMV,U1 strain),由云南省烟草研究院烟草化学重点实验室保存于普通烟K326上。
病毒提纯:参照Gooding等的方法,略加修改。典型症状病叶经差速离心、PEG 沉淀及10~40%蔗糖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后提纯病毒。提纯的病毒经紫外扫描确定质量浓度为20mg/mL[virus concentration=(A260×dilution ratio) /]。提纯的病毒保存于-20℃,使用前用0.01 M PBS稀释至32 μg/mL。
抑制侵染作用测定:采用局部枯斑法。将供试化合物溶解于DMSO并用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宁南霉素用作阳性对照。选择健康、生长旺盛的5~6叶期心叶烟,左半叶接种化合物与病毒等体积混合液,右半叶接种蒸馏水(含少量DMSO)与病毒等体积混合液作阴性对照。接种后用水冲洗。每处理接种4~5个叶片,重复3 次,3~4天后统计枯斑数目,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对照枯斑数- 处理枯斑数)/对照枯斑数×100%。
试验结果:本发明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是(gramniphenol F),对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率达到35.8 ± 3.6%(见表2),具有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比阳性对照品南宁霉素的抑制率(31.8 ± 2.5%)高。以上结果揭示了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简单活性好,可作为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先导性化合物,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13
取实施例1制备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G),按实施例13的方法进行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试验,试验结果为:本发明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是(gramniphenol G),对抗烟草花叶病毒的抑制率达到32.1 ± 3.8%(见表2),具有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比阳性对照品南宁霉素的抑制率(31.8 ± 2.5%)高。以上结果揭示了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简单活性好,可作为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的先导性化合物,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表2 化合物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Compound % Inhibition at 20 μM IC50(μM)
Gramniphenol F 35.8 ± 3.6 40.8
Gramniphenol G 32.1 ± 3.8 57.7
Ningnamycin 31.8 ± 2.5 42.2
所有结果均为三次测试的平均值All results are expressed as mean ± SD; n = 3。

Claims (3)

1. 一种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是以干燥的竹叶兰枝条、叶或果实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的,其结构式为:
;R为-OH,其分子式为C19H16O3,该化合物命名为gramniphenol F;或者R为-OMe,其分子式为C20H18O3,该化合物命名为gramniphenol G。
2.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以干燥的竹叶兰枝条、叶和/或果实为原料,经浸膏提取、有机溶剂萃取、硅胶柱层析、高压液相色谱分离获得,具体为:
A、浸膏提取:将竹叶兰枝条、叶或果实粗粉碎到20~40目,用有机溶剂超声提取2~4次,每次30~60min,提取液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提取液至 1/4~1/2 体积时,静置,滤除沉淀物,浓缩成浸膏a;该步骤所述有机溶剂为70~100%的丙酮、乙醇或甲醇;
B、有机溶剂萃取:浸膏a中加入重量比1~2倍量的水,用与水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3~5次,合并有机溶剂萃取相,减压浓缩成浸膏b;该步骤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氯仿、乙醚、石油醚或苯;
C、硅胶柱层析:将浸膏b用重量比1.5~3倍量的丙酮溶解,然后用浸膏重0.8~1.2倍的80~100目硅胶硅胶拌样,然后上硅胶柱层析,装柱硅胶为160~200目,用量为浸膏b重量6~8倍量;用体积比为1:0、20:1、9:1、8:2、3:2、1:1、1:2、0:1的混合有机溶剂梯度洗脱,收集梯度洗脱液、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该步骤所述混合有机溶剂为正己烷-丙酮、氯仿-丙酮、氯仿-甲醇、石油醚-丙酮或石油醚-乙酸乙酯;
D、反相柱层析:将以9:1配比的有机溶剂进行洗脱得到的洗脱液上反相柱层析,反相柱是用反相材料C-18装柱;用体积含量为20~100%的甲醇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各部分洗脱液并浓缩,经TLC监测,合并相同的部分;
E、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将以体积含量55~70%甲醇水溶液洗脱得到的洗脱液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F和gramniphenol G;
F、当E步骤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是以50~70%的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0~14ml/min,21.2×250mm,5μm的Zorbax PrepHT GF反相制备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nm,每次进样45~60μL,收集10~25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F;
G、当E步骤所述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是以50~70%的甲醇为流动相,流速10~14ml/min,21.2×250mm,5μm的Zorbax PrepHT GF反相制备柱为固定相,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54nm,每次进样45~60μL,收集25~40min的色谱峰,多次累加后蒸干,即得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gramniphenol G。
3.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药物中的应用。
CN201310014126.XA 2013-01-15 2013-01-15 一种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24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4126.XA CN103012425B (zh) 2013-01-15 2013-01-15 一种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014126.XA CN103012425B (zh) 2013-01-15 2013-01-15 一种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2425A CN103012425A (zh) 2013-04-03
CN103012425B true CN103012425B (zh) 2014-10-08

Family

ID=47961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01412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12425B (zh) 2013-01-15 2013-01-15 一种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124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75239B (zh) * 2015-08-21 2017-03-22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烟草中一种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1072616B (zh) * 2019-12-11 2022-05-24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烟草黑胫病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5076A (zh) * 2012-04-24 2012-09-19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一种香料烟中的多酚类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86530A (zh) * 2012-09-03 2012-11-21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一种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827118A (zh) * 2012-09-08 2012-12-19 云南民族大学 一种异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5076A (zh) * 2012-04-24 2012-09-19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一种香料烟中的多酚类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86530A (zh) * 2012-09-03 2012-11-21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一种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2827118A (zh) * 2012-09-08 2012-12-19 云南民族大学 一种异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12425A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52170B (zh) 一种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83396B (zh) 一种异戊烯基异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399656A (zh) 一种异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27118B (zh) 一种异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524472B (zh) 一种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54077B (zh) 一种色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175239A (zh) 烟草中一种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012425B (zh) 一种苯并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92202B (zh) 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292203B (zh) 一种异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72616B (zh) 一种抗烟草黑胫病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357894B (zh) 一种三环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87361B (zh) 一种异香豆素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017198A (zh) 一种晾晒烟中异丁烯基黄酮的制备及其抗烟草花叶病毒的用途
CN113200911B (zh) 一种喹啉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817448A (zh) 一种查尔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抗烟草花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02675076B (zh) 一种香料烟中的多酚类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012099B (zh) 一种芴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438406B (zh) 一种提取自柄腺山扁豆中的色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113336A (zh) 一种橙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501225B (zh) 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45934B (zh) 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22913B (zh) 一种查耳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50053A (zh) 一种结构新颖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467623A (zh) 一种苯并异呋喃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11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