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9905B - 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9905B
CN103009905B CN201110281581.7A CN201110281581A CN103009905B CN 103009905 B CN103009905 B CN 103009905B CN 201110281581 A CN201110281581 A CN 201110281581A CN 103009905 B CN103009905 B CN 1030099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erglass
plastotype
construction
brushing
gyps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15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9905A (zh
Inventor
焦安亮
黄延铮
闫亚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815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0099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009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9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9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99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ring Cements, Concrete, And Artificial Sto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塑性制作、隔离剂涂刷、玻璃钢施工、脱模组装及后期处理。本发明的水下造景塑型的制作可以采用刮、切、划、割、填、补等技法进行处理。为了保证水下造景的防水、防腐及抗压性能,充分利用玻璃钢易成型的特点,用作模具的载体材料。同时玻璃钢具有防渗、防腐及良好强度,可以解决了水下景观施工中遇到的困难。水下景观的玻璃钢制作的塑型,保留了玻璃钢造型的原味、肌理、塑痕,通过配置一定比例的着色材质对雕塑进行色彩处理,从而使造景增加深度感,并且可以加强表面的肌理效果,从而使作品达到最佳的效果。

Description

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海洋旅游业不断发展,水下景观的应用被更多的人所瞩目,它能够以二维的形态附着在墙面上,也能够以三维空间的形态附着在地面上。随着观赏水体注水量的增加,同时水体由淡水变成咸水,使得对水下景观的抗水压和防腐性能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尤其更为重要的是景观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否则水体进入景观缝隙内,水体循环不出来就会在景观内滋生各类有毒菌类,危害水体动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聚苯板和聚氨酯发泡剂制作塑型,能够保证水下造景的防水、防腐及抗压性能,充分利用玻璃钢易成型的特点,用作模具的载体材料。同时玻璃钢具有防渗、防腐及良好强度,解决了水下景观施工困难的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塑性制作、隔离剂涂刷、玻璃钢施工、脱模组装及后期处理;
1)所述塑性制作是用聚苯板和发泡剂进行施工,采用聚苯板进行塑型,在填、补过程中使用发泡剂进行粘结,对需和水体环境位置需匹配的雕塑,需提前在墙体上安装膨胀螺栓,以便于塑型固定于对应的墙体环境;
2)所述隔离剂涂刷是在用聚苯板与发泡剂制作而成的塑型上均匀涂刷地板蜡隔离剂,在涂刷时应根据玻璃钢脱模时的分割要求在相应部位的塑型上安装隔离片无需涂刷隔离剂,隔离片安装时应根据塑型的外形进行对称布置;
3)所述玻璃钢施工包括单个雕塑玻璃钢施工或相同雕塑玻璃钢的翻胎施工;
4)所述脱模组装是在玻璃钢固化后,沿着划分的单元块将整体塑型模具沿隔离片进行切开,切口时将磨具内的聚苯板清除,清除后制作连接肋,连接肋中应设定位槽,以保证通过连接肋使单元块模具组合成整体;
5)所述后期处理是模具组装完成后,需进行玻璃钢的二次涂布处理,玻璃钢24h固化后进行打磨处理,确保其表面光滑、平整,最后根据雕塑设计要求进行色彩处理;具体处理工艺如下;
a、对塑型用打磨机和砂子处理后,然后用软布将塑型表面的尘粒清除干净;
用熟褐颜料打底,将丙烯颜料加水调均,并将其完全覆盖到玻璃钢表面,涂刷时必须将涂料调均,不能堆积,更不能透出底色,将涂好的第一遍等完全晾干,再进行第二遍的涂刷;
针对凹下去的地方较暗,可以配置深层颜料,不必加水轻轻扫在雕塑表面提亮;
b、待颜料完全干燥后用无数氟碳漆进行喷涂一遍可以达到靓丽的效果;
c、后期的色彩处理使观赏水体内的水下景观能与环境融为一体,使景观在灯光照明下使水下景观色泽显得更加鲜艳、线条流畅、造型美观。
所述单个雕塑玻璃钢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在隔离剂涂刷完后进行玻璃钢的施工,玻璃钢采用手糊法进行施工,制作前应根据塑型的形状设计玻璃钢成型的施工线路;在玻璃纤维毡难以铺放处应先用含有短纤维树脂的腻子填充,然后再铺放玻璃纤维短切毡及方格布;塑型表面层采用的树脂腻子,其玻璃纤维长度为10mm;
2)细部处理完进行大面积的玻璃钢施工,先进行玻璃钢胶体的配置,配置比例为:树脂为1、固化剂为0.04、稀料为0.04、CaCO3为0.5,按此配比增添适量微细滑石粉,滑石粉的白度大于97,滑石粉可以调节胶体的粘稠度,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成糊状,不得有生粉团,即成树脂胶料;
3)铺贴施工时将玻璃纤维布按雕像的实际大小剪切成多个小片,先将配置的胶体涂刷于塑型上,然后铺贴玻璃纤维布,为了确保雕塑的硬度,一般采用两布三涂,在胶体与玻璃纤维布施工过程中要求压实,防止出现空鼓现象。
所述相同雕塑玻璃钢的翻胎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先对已完成的玻璃钢雕塑上用雕塑泥对玻璃钢雕塑进行细部修整,一方面防止后序进行施工的石膏出现砂眼,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2)将适量的石膏粉加适量水配置一定量石膏粉,涂布于经细部处理完的玻璃钢雕塑上,制作一个外包型塑型;
3)因石膏硬化快,故石膏施工完成十几分后便可将石膏从玻璃钢模具中拆除,在制作石膏塑型过程中尽量使用细腻的石膏粉,防止出现砂眼;若存在砂眼现象则利用雕塑泥对石膏塑型进行修正;
4)石膏脱模后,在石膏模具上涂刷隔离剂后即可进行玻璃钢的施工,玻璃钢采用三布四涂手糊法进行施工;
5)施工完成后,用工具刀将周边玻璃钢修平整,然后将玻璃钢模具从石膏模具中进行脱模处理,此过程就完成了玻璃钢的翻胎过程。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水下造景塑型的制作是利用聚苯板和聚氨酯发泡剂制作塑型,可以刮、切、划、割、填、补等技法进行处理,反复修改从而使塑型自然,布置于水体内达到排山倒海的效果。
2、为了保证水下造景的防水、防腐及抗压性能,充分利用玻璃钢易成型的特点,用作模具的载体材料。同时玻璃钢具有防渗、防腐及良好强度,可以解决了水下景观施工中遇到的困难。
3、水下景观若具有多种相同形状的造型时,利用石膏作为辅助材料,翻制玻璃钢模具,不仅节省了材料,同时也缩短了工序,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工期效益。
4、水下景观的玻璃钢制作的塑型,保留了玻璃钢造型的原味、肌理、塑痕,通过配置一定比例的着色材质对雕塑进行色彩处理,从而使造景增加深度感,并且可以加强表面的肌理效果,从而使作品达到最佳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塑性制作、隔离剂涂刷、玻璃钢施工、脱模组装及后期处理。
所述塑性制作是用聚苯板和发泡剂进行施工,采用聚苯板进行塑型,聚苯板具有质量轻、不宜发生变形等特点,同时通过雕塑刀、电锯丝、手锯等工具对塑型进行刮、切、划、割、填、补等技法反复修改从而使塑型自然,在填、补过程中使用发泡剂进行粘结,对需和水体环境位置需匹配的雕塑,需提前在墙体上安装膨胀螺栓,以便于塑型固定于对应的墙体环境。
当塑型较小时,可直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雕塑,当塑型较大时,可先制作小塑型,然后按图纸比例进行放大,放大时可搭设等间距的钢管架,此架子一方面作为操作施工使用,另一方面作为按比例放大的辅助线,以确保塑型制作的精确、美观。
所述隔离剂涂刷是在用聚苯板与发泡剂制作而成的塑型上均匀涂刷地板蜡隔离剂,在涂刷时应根据玻璃钢脱模时的分割要求在相应部位的塑型上安装隔离片无需涂刷隔离剂,隔离片安装时应根据塑型的外形进行对称布置。
所述玻璃钢施工包括单个雕塑玻璃钢施工或相同雕塑玻璃钢的翻胎施工。
所述单个雕塑玻璃钢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在隔离剂涂刷完后进行玻璃钢的施工,玻璃钢采用手糊法进行施工,制作前应根据塑型的形状设计玻璃钢成型的施工线路;在玻璃纤维毡难以铺放处应先用含有短纤维树脂的腻子填充,然后再铺放玻璃纤维短切毡及方格布;塑型表面层采用的树脂腻子,其玻璃纤维长度为10mm;
2)细部处理完进行大面积的玻璃钢施工,先进行玻璃钢胶体的配置,配置比例为:树脂为1、固化剂为0.04、稀料为0.04、CaCO3为0.5,按此配比增添适量微细滑石粉,滑石粉的白度大于97,滑石粉可以调节胶体的粘稠度,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成糊状,不得有生粉团,即成树脂胶料;
3)铺贴施工时将玻璃纤维布按雕像的实际大小剪切成多个小片,先将配置的胶体涂刷于塑型上,然后铺贴玻璃纤维布,为了确保雕塑的硬度,一般采用两布三涂,在胶体与玻璃纤维布施工过程中要求压实,防止出现空鼓现象。
所述相同雕塑玻璃钢的翻胎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先对已完成的玻璃钢雕塑上用雕塑泥对玻璃钢雕塑进行细部修整,一方面防止后序进行施工的石膏出现砂眼,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2)将适量的石膏粉加适量水配置一定量石膏粉,涂布于经细部处理完的玻璃钢雕塑上,制作一个外包型塑型;
3)因石膏硬化快,故石膏施工完成十几分后便可将石膏从玻璃钢模具中拆除,在制作石膏塑型过程中尽量使用细腻的石膏粉,防止出现砂眼;若存在砂眼现象则利用雕塑泥对石膏塑型进行修正;
4)石膏脱模后,在石膏模具上涂刷隔离剂后即可进行玻璃钢的施工,玻璃钢采用三布四涂手糊法进行施工;
5)施工完成后,用工具刀将周边玻璃钢修平整,然后将玻璃钢模具从石膏模具中进行脱模处理,此过程就完成了玻璃钢的翻胎过程。
在脱模过程中要确保石膏塑型完好无损,这样进行下一个玻璃钢翻胎过过程就不需要进行石膏塑型的制作,直接进行第二个玻璃钢雕的施工,大幅度减少施工环节,进行下各个玻璃钢模具施工时,只需重复(4)、(5)的过程便可完成玻璃钢的翻胎。
所述脱模组装是在玻璃钢固化后,沿着划分的单元块将整体塑型模具沿隔离片进行切开,切口时将磨具内的聚苯板清除,清除后制作连接肋,连接肋中应设定位槽,以保证通过连接肋使单元块模具组合成整体。
所述后期处理是模具组装完成后,需进行玻璃钢的二次涂布处理,玻璃钢24h固化后进行打磨处理,确保其表面光滑、平整,最后根据雕塑设计要求进行色彩处理;具体处理工艺如下;
1)对塑型用打磨机和砂子处理后,然后用软布将塑型表面的尘粒清除干净。
用熟褐颜料打底,将丙烯颜料加水调均,并将其完全覆盖到玻璃钢表面,涂刷时必须将涂料调均,不能堆积,更不能透出底色,将涂好的第一遍等完全晾干,再进行第二遍的涂刷。针对凹下去的地方较暗,可以配置深层颜料,不必加水轻轻扫在雕塑表面提亮。
2)待颜料完全干燥后用无数氟碳漆进行喷涂一遍可以达到靓丽的效果。
3)后期的色彩处理使观赏水体内的水下景观能与环境融为一体,使景观在灯光照明下使水下景观色泽显得更加鲜艳、线条流畅、造型美观。

Claims (3)

1.一种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塑性制作、隔离剂涂刷、玻璃钢施工、脱模组装及后期处理;
所述塑性制作是用聚苯板和发泡剂进行施工,采用聚苯板进行塑型,在填、补过程中使用发泡剂进行粘结,对需和水体环境位置需匹配的雕塑,需提前在墙体上安装膨胀螺栓,以便于塑型固定于对应的墙体环境;
所述隔离剂涂刷是在用聚苯板与发泡剂制作而成的塑型上均匀涂刷地板蜡隔离剂,在涂刷时应根据玻璃钢脱模时的分割要求在相应部位的塑型上安装隔离片无需涂刷隔离剂,隔离片安装时应根据塑型的外形进行对称布置;
所述玻璃钢施工包括单个雕塑玻璃钢施工或相同雕塑玻璃钢的翻胎施工;
所述脱模组装是在玻璃钢固化后,沿着划分的单元块将整体塑型模具沿隔离片进行切开,切口时将磨具内的聚苯板清除,清除后制作连接肋,连接肋中应设定位槽,以保证通过连接肋使单元块模具组合成整体;
所述后期处理是模具组装完成后,需进行玻璃钢的二次涂布处理,玻璃钢24h固化后进行打磨处理,确保其表面光滑、平整,最后根据雕塑设计要求进行色彩处理;具体处理工艺如下;
a、对塑型用打磨机和砂子处理后,然后用软布将塑型表面的尘粒清除干净;
用熟褐颜料打底,将丙烯颜料加水调均,并将其完全覆盖到玻璃钢表面,涂刷时必须将涂料调均,不能堆积,更不能透出底色,将涂好的第一遍等完全晾干,再进行第二遍的涂刷;
针对凹下去的地方较暗,可以配置深层颜料,不必加水轻轻扫在雕塑表面提亮;
b、待颜料完全干燥后用无数氟碳漆进行喷涂一遍可以达到靓丽的效果;
c、后期的色彩处理使观赏水体内的水下景观能与环境融为一体,使景观在灯光照明下使水下景观色泽显得更加鲜艳、线条流畅、造型美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单个雕塑玻璃钢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在隔离剂涂刷完后进行玻璃钢的施工,玻璃钢采用手糊法进行施工,制作前应根据塑型的形状设计玻璃钢成型的施工线路;在玻璃纤维毡难以铺放处应先用含有短纤维树脂的腻子填充,然后再铺放玻璃纤维短切毡及方格布;塑型表面层采用的树脂腻子,其玻璃纤维长度为10mm;
2)细部处理完进行大面积的玻璃钢施工,先进行玻璃钢胶体的配置,配置比例为:树脂为1、固化剂为0.04、稀料为0.04、CaCO3为0.5,按此配比增添适量微细滑石粉,滑石粉的白度大于97,滑石粉可以调节胶体的粘稠度,用电动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成糊状,不得有生粉团,即成树脂胶料;
3)铺贴施工时将玻璃纤维布按雕像的实际大小剪切成多个小片,先将配置的胶体涂刷于塑型上,然后铺贴玻璃纤维布,为了确保雕塑的硬度,一般采用两布三涂,在胶体与玻璃纤维布施工过程中要求压实,防止出现空鼓现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相同雕塑玻璃钢的翻胎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1)先对已完成的玻璃钢雕塑上用雕塑泥对玻璃钢雕塑进行细部修整,一方面防止后序进行施工的石膏出现砂眼,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2)将适量的石膏粉加适量水配置一定量石膏粉,涂布于经细部处理完的玻璃钢雕塑上,制作一个外包型塑型;
3)因石膏硬化快,故石膏施工完成十几分后便可将石膏从玻璃钢模具中拆除,在制作石膏塑型过程中尽量使用细腻的石膏粉,防止出现砂眼;若存在砂眼现象则利用雕塑泥对石膏塑型进行修正;
4)石膏脱模后,在石膏模具上涂刷隔离剂后即可进行玻璃钢的施工,玻璃钢采用三布四涂手糊法进行施工;
5)施工完成后,用工具刀将周边玻璃钢修平整,然后将玻璃钢模具从石膏模具中进行脱模处理,此过程就完成了玻璃钢的翻胎过程。
CN201110281581.7A 2011-09-21 2011-09-21 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 Active CN1030099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1581.7A CN103009905B (zh) 2011-09-21 2011-09-21 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81581.7A CN103009905B (zh) 2011-09-21 2011-09-21 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9905A CN103009905A (zh) 2013-04-03
CN103009905B true CN103009905B (zh) 2015-04-22

Family

ID=47959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81581.7A Active CN103009905B (zh) 2011-09-21 2011-09-21 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0990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87A (zh) * 1993-03-14 1994-08-24 吴长林 玻璃钢塑像及其制造方法
CN1272418A (zh) * 2000-04-30 2000-11-08 王启新 利用模具制作建筑物外装饰构件的方法
KR100762310B1 (ko) * 2006-04-12 2007-10-09 레인보우스케이프주식회사 유리섬유 강화시멘트를 이용한 인공암의 제조방법 및인공암을 이용한 인공폭포
CN101181803A (zh) * 2006-11-13 2008-05-21 天津市世纪东方建筑景观雕塑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仿日本园林石塔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87A (zh) * 1993-03-14 1994-08-24 吴长林 玻璃钢塑像及其制造方法
CN1272418A (zh) * 2000-04-30 2000-11-08 王启新 利用模具制作建筑物外装饰构件的方法
KR100762310B1 (ko) * 2006-04-12 2007-10-09 레인보우스케이프주식회사 유리섬유 강화시멘트를 이용한 인공암의 제조방법 및인공암을 이용한 인공폭포
CN101181803A (zh) * 2006-11-13 2008-05-21 天津市世纪东方建筑景观雕塑技术开发中心 一种仿日本园林石塔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9905A (zh) 2013-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4661A (zh) 用水泥建造仿真、仿古建筑的方法
CN106393395A (zh) 一种混凝土装饰挂板的制作方法
CN101769051A (zh) 一种在建筑物墙体上用机器制作仿真石材覆盖层的方法
CN104441199A (zh) 一种大型水泥花盆制作工艺
CN101121305B (zh) 一种再造石制造方法
CN103009905B (zh) 观赏水体水下景观施工方法
CN103879512A (zh) 小型船艇的制作方法
CN112356611A (zh) 景观山石及制作方法
CN106042238B (zh) 观赏品的高仿真制作方法
CN106956541A (zh) 一种防水纸浆工艺品的制作工艺
CN110179191A (zh) 一种水泥仿真树及地形效果制作工艺
CN100491094C (zh) 用上下模覆合制作装饰石膏板的方法
KR101369327B1 (ko) 인공바위 조형물의 제조방법
CN101450263A (zh) 一种舞台布景艺术品的制作方法
CN111136840B (zh) 工艺品生产模具制作方法
CN210190107U (zh) 一种花盆模具
CN106830794B (zh) 一种人造花岗岩的制作方法
CN104648027A (zh) 一种大型雕塑的批量水泥浇注方法
JP2562790B2 (ja) 擬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427298C (zh) 内设光源用玻璃钢人、物壳体的生产方法
RU100758U1 (ru) Декоративный накрывной элемент
CN108995465A (zh) 一种植绒式假山景石及鱼缸盆景的工艺方法
KR20190010953A (ko) 강화스티로폼과 강화콘크리트로 제조되는 인공 조형석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8426C (zh) 片状壁面装饰材料
CN101654035B (zh) 沙雕作品的永久保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