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3066A - 层叠膜及包装体 - Google Patents

层叠膜及包装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03066A
CN103003066A CN2011800347331A CN201180034733A CN103003066A CN 103003066 A CN103003066 A CN 103003066A CN 2011800347331 A CN2011800347331 A CN 2011800347331A CN 201180034733 A CN201180034733 A CN 201180034733A CN 103003066 A CN103003066 A CN 1030030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package body
day
absorbed layer
oxygen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47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03066B (zh
Inventor
丸茂刚
佐佐木研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653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7950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753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67950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20047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2056593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030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0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030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030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24Adaptations for 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or decay of contents; Applications to the container or packaging material of food preservatives, fungicides, pesticides or animal repella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olef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65/00Wrappers or flexible covers; 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38Packaging materials of special type or form
    • B65D65/40Applications of laminates for particular packaging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1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 B65D81/2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under vacuum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or in a special atmosphere, e.g. of inert gas
    • B65D81/2069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under vacuum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or in a special atmosphere, e.g. of inert gas in a special atmosphere
    • B65D81/2076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under vacuum or superatmospheric pressure, or in a special atmosphere, e.g. of inert gas in a special atmosphere in an at least partially rigid contain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24Adaptations for 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or decay of contents; Applications to the container or packaging material of food preservatives, fungicides, pesticides or animal repellants
    • B65D81/26Adaptations for 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or decay of contents; Applications to the container or packaging material of food preservatives, fungicides, pesticides or animal repellants with provision for draining away, or absorbing, or removing by ventilation, fluids, e.g. exuded by contents; Applications of corrosion inhibitors or desicc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4Oriented
    • B32B2307/518Oriented bi-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24Permeability to gases, adsorption
    • B32B2307/7242Non-permeable
    • B32B2307/7244Oxygen barri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4Oxygen absor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9/00Containers; Receptacles
    • B32B2439/70Food packa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725Of polyam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786Of polyester [e.g., alkyd,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938Polymer of monoethylenically unsaturated hydrocarb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ackages (AREA)
  • Wrap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氧吸收性优异的层叠膜。本发明的层叠膜(100)具备氧吸收层(150)、第1邻接层(140)和第2邻接层(160)。氧吸收层(150)含有氧吸收剂、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第1邻接层(140)与氧吸收层(150)的一面相接地层叠。第2邻接层(160)与氧吸收层(150)的另一面相接地层叠。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的含量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5000ppm。第1邻接层(140)的抗氧化剂与第2邻接层(160)的抗氧化剂的总计含量相对于上述两个层(第1邻接层(140)、第2邻接层(160))的总计量以重量比率计为800ppm以下。

Description

层叠膜及包装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膜及包装体。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作为保存食品和饮料等的包装容器,可使用塑料容器。用该塑料容器装食品和饮料等时,有可能在塑料容器的内部残留氧。另外,塑料容器与金属容器和玻璃容器相比,氧阻隔性差。因此,氧容易从外部侵入塑料容器的内部。塑料容器的内部的氧会使作为内容物的食品和饮料氧化而变质。
针对因该塑料容器的内部的氧而产生的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氧吸收性多层体,其具备含有氧吸收性树脂而不含有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的氧吸收层,与氧吸收层邻接的层选自氧阻挡层、热塑性树脂层及粘合剂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443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具备氧吸收性多层体的塑料容器,能够用氧吸收层吸收塑料容器的内部的氧。但是,对氧吸收性多层体要求更高的氧吸收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氧吸收性优异的层叠膜及包装体。
(1)本发明的层叠膜具备氧吸收层、第1邻接层和第2邻接层。氧吸收层含有氧吸收剂和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第1邻接层与氧吸收层的一面相接地层叠。第2邻接层与氧吸收层的另一面相接地层叠。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的含量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5000ppm。第1邻接层的抗氧化剂与第2邻接层的抗氧化剂的总计含量相对于上述两个层(第1邻接层、第2邻接层)的总计量以重量比率计为800ppm以下。
通过使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的含量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5000ppm,并且,使第1邻接层的抗氧化剂与第2邻接层的抗氧化剂的总计含量相对于两个层(第1邻接层、第2邻接层)的总计量以重量比率计为800ppm以下,从而层叠膜的氧吸收量增多。因此,层叠膜的氧吸收性优异。
(2)在上述(1)的层叠膜中,优选氧吸收层的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以下。
通过使氧吸收层的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以下,从而层叠膜的氧吸收量增多。因此,层叠膜的氧吸收性更优异。
(3)在上述(1)或(2)的层叠膜中,优选进一步具备阻挡层。阻挡层具有气体阻隔性。第1邻接层为粘合层。粘合层将阻挡层和氧吸收层粘合。第2邻接层为密封层。
具有气体阻隔性的阻挡层能够降低氧的透过速度。因此,阻挡层能够减少氧吸收层每单位时间要吸收的氧吸收量。因此,氧吸收层能够长期维持氧吸收性。
(4)本发明的层叠膜具备氧吸收层和阻挡层。氧吸收层含有氧吸收剂和氧吸收反应催化剂。阻挡层具有气体阻隔性。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5000ppm。此外氧吸收层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0ppm~170ppm的抗氧化剂。也就是说,氧吸收层可以含有抗氧化剂。
通过在氧吸收层中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5000ppm的氧吸收反应催化剂,在氧吸收层中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0ppm~170ppm的抗氧化剂,从而层叠膜的氧吸收量增多且抑制层叠膜的外观的降低。因此,层叠膜的氧吸收性优异。进而,氧吸收层含有抗氧化剂时,不但能够维持上述效果,还能够通过抗氧化剂有效防止层叠膜氧化而劣化。
(5)上述(4)的层叠膜中,优选阻挡层的氧透过率为200ml/(m2·24h·atm)以下。
将氧透过率为200ml/(m2·24h·atm)以下的阻挡层用于本发明的层叠膜时,上述效果易于呈现。
(6)上述(4)或(5)的层叠膜中,优选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500ppm~5000ppm。抗氧化剂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0ppm~120ppm。
通过在氧吸收层中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500ppm~5000ppm的氧吸收反应催化剂,在氧吸收层中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0ppm~120ppm的抗氧化剂,从而初始(以密封状态开始保管的第一天)的层叠膜的氧吸收量增多,并且,抑制层叠膜的外观的降低。另外,氧吸收层含有抗氧化剂时,不但能够维持上述效果,还能够通过抗氧化剂有效防止层叠膜氧化而劣化。
(7)上述(6)的层叠膜中,优选抗氧化剂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5ppm~60ppm。
通过在氧吸收层中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5ppm~60ppm的抗氧化剂,从而使以密封状态开始保管的第3天和第7天的层叠膜的氧吸收量更多,并且能够抑制层叠膜的外观的降低和因氧化引起的劣化。
(8)上述(7)的层叠膜中,优选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3000ppm~5000ppm。
通过在氧吸收层中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3000ppm~5000ppm的氧吸收反应催化剂,从而使以密封状态开始保管的第3天和第7天的层叠膜的氧吸收量更多,并且抑制层叠膜的外观的降低和因氧化引起的劣化。
(9)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中,优选氧吸收剂由氧吸收性树脂形成。
氧吸收剂由氧吸收性树脂形成。氧吸收性树脂与铁粉等氧吸收剂不同,不会将氧吸收层着色成固有色调。因此,氧吸收性树脂能够对氧吸收层赋予透明性。
(10)本发明的包装体具备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
该包装体具备上述层叠膜。因此,包装体的氧吸收性优异。
(11)本发明的包装体具备盖材和底材。在底材上密封盖材。盖材和底材中的至少一方由吸收氧的膜制成。而且,该包装体中,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盖材被密封于底材时的包装体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后,在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范围变化。
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盖材被密封于底材时的包装体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而且,氧浓度减少后,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在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范围变化。由此,该包装体的氧吸收性优异,能够维持比初始氧浓度低的值的氧浓度。
(12)上述(11)的包装体中,优选从盖材被密封于底材时开始经过10天时,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包装体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
从盖材被密封于底材时开始经过10天时,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包装体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由此,该包装体吸收的氧速度优异。
(13)上述(11)或(12)的包装体中,优选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在包装体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范围变化20天以上。
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在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范围变化20天以上。由此,该包装体能够将比初始氧浓度低的值的氧浓度维持20天以上。
(14)上述(13)的包装体中,优选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在包装体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范围变化30天以上。
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在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范围变化30天以上。由此,该包装体能够将比初始氧浓度低的值的氧浓度维持30天以上。
(15)上述(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中,优选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包装体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后,在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范围变化。
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盖材被密封于底材时的包装体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氧浓度减少后,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在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范围变化。由此,该包装体的氧吸收性更优异。
(16)上述(15)的包装体中,优选从盖材被密封于底材时开始经过10天时,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包装体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
从盖材被密封于底材时开始经过10天时,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包装体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由此,该包装体的吸收氧的速度更优异。
(17)上述(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优选在5℃的环境下吸收包装体内部的氧。
该包装体在5℃的环境下吸收包装体内部的氧。因此,即使在5℃的低温度保管包装体时,包装体也能够吸收氧。
本发明的层叠膜及包装体的氧吸收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膜的截面图。
图2是具备层叠膜的包装体的截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包装体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用食品用微量氧分析仪对包装体的氧吸收量进行测定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57的包装体的口袋内部的氧浓度的变化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58的包装体的口袋内部的氧浓度的变化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59的包装体的口袋内部的氧浓度的变化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60的包装体的口袋内部的氧浓度的变化的图。
图9是表示比较例13的包装体的口袋内部的氧浓度的变化的图。
符号说明
100     层叠膜
110     外层
120     第1粘合层
130     阻挡层
140     第2粘合层(第1邻接层、粘合层)
150     氧吸收层
160     密封层(第2邻接层)
200     包装体
300     底材
310     口袋
400     盖材
500     食品用微量氧分析仪
510     针
520     粘着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层叠膜100主要具备外层110、第1粘合层120、阻挡层130、作为第1邻接层的第2粘合层140、氧吸收层150、作为第2邻接层的密封层160。将外层110、第1粘合层120、阻挡层130、第2粘合层140、氧吸收层150、密封层160按该顺序进行层叠。如图2、3所示,该层叠膜100可用于包装体200的底材300。以下,对层叠膜100的各构成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外层>
作为外层110的材料,可使用具有能够用于底材300的程度的强度的材料,例如聚酯系树脂。由聚酯系树脂形成的外层110具有良好的刚性。另外,具备由聚酯系树脂形成的外层110的层叠膜100,透明性和表面光泽度良好。因此,包装体200的外观和质感优异。
作为在外层110中使用的聚酯系树脂,可使用饱和聚酯树脂。饱和聚酯树脂由作为酸成分的对苯二甲酸等二元酸或具有酯形成能力的它们的衍生物与作为二醇成分的碳原子数为2~10的二醇、其他二元醇或具有酯形成能力的它们的衍生物而获得。具体而言,作为聚酯系树脂,可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树脂等聚对苯二甲酸烷撑二醇酯树脂、共聚聚酯树脂等。
<第1粘合层、第2粘合层>
作为第1粘合层120、第2粘合层140的材料,可使用公知的粘合性树脂,例如粘合性聚烯烃系树脂等。具体而言,作为第1粘合层120、第2粘合层140的材料,例如可使用乙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或者在各种聚烯烃上接枝一元不饱和脂肪酸、二元不饱和脂肪酸、或它们的酸酐而成的产物(马来酸接枝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马来酸接枝化乙烯-α-烯烃共聚物等)等。作为一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作为二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举出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等。
第1粘合层120、第2粘合层140可以含有抗氧化剂,也可以不含有抗氧化剂。第1粘合层120、第2粘合层140含有抗氧化剂时,作为抗氧化剂,可将公知的抗氧化剂,例如受阻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醚系抗氧化剂等单独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第2粘合层140的抗氧化剂的含量如后所述。
<阻挡层>
阻挡层130限制从包装体200的外部侵入的氧的透过。作为阻挡层130的材料,可使用具有氧阻隔性的公知的材料,例如聚乙烯醇树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以下,称为“EVOH树脂”)、聚偏氯乙烯树脂、或在二胺成分中具有芳香环的聚酰胺树脂等。EVOH树脂例如可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而得。阻挡层130优选氧透过率为200ml/(m2·24h·atm)以下,更优选氧透过率为10ml/(m2·24h·atm)以下,进一步优选氧透过率为1ml/(m2·24h·atm)以下。
<氧吸收层>
氧吸收层150含有作为氧吸收剂的氧吸收性树脂和氧吸收反应催化剂。作为氧吸收性树脂,可使用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等。具体而言,作为氧吸收性树脂,例如能够单独使用乙烯系不饱和烃聚合物、主链乙烯系不饱和烃聚合物、聚醚单元聚合物、乙烯与扭曲环状亚烷基的共聚物、聚酰胺树脂、酸改性聚丁二烯、羟基醛聚合物等,或者与氧吸收性树脂以外的不对透明性带来影响的基础树脂混合使用。
作为氧吸收反应催化剂,可使用硬脂酸锌、硬脂酸钴、环烷酸钴,环烷酸锌、乙酰丙酮锌、乙酰丙酮钴或乙酰丙酮铜等过渡金属催化剂等。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的含量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5000ppm。特别地,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的含量优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00ppm~5000ppm,更优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000ppm~5000ppm,进一步优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000ppm~5000ppm,最优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00ppm~5000ppm。
氧吸收层150可以含有抗氧化剂,也可以不含有抗氧化剂。氧吸收层150含有抗氧化剂时,作为抗氧化剂,可使用公知的抗氧化剂,例如可将受阻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醚系抗氧化剂等单独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氧吸收层150的抗氧化剂的含量优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0ppm~170ppm。特别地,氧吸收层150的抗氧化剂的含量优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0ppm~120ppm,更优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ppm~120ppm,进一步优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ppm~60ppm,最优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ppm~60ppm。
<密封层>
密封层160具有用于将盖材400密封(热封、超声波密封、高频密封、脉冲密封等)于底材300的密封功能,并且不会对包装体200所收容的内容物带来不良影响。作为密封层160的材料,可将以下树脂单独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中密度聚乙烯(MDPE)树脂、高密度聚乙烯(HDPE)树脂、聚丙烯(PP)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MA)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树脂、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共聚物(E-EA-MAH)树脂、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EAA)树脂、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EMAA)树脂、离聚物(ION)树脂等。
密封层160可以含有抗氧化剂,也可以不含有抗氧化剂。密封层160含有抗氧化剂时,作为抗氧化剂,可将公知的抗氧化剂例如受阻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硫醚系抗氧化剂等单独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密封层160的抗氧化剂的含量如后所述。
<第2粘合层和密封层的抗氧化剂的含量>
第2粘合层140的抗氧化剂与密封层160的抗氧化剂的总计含量相对于第2粘合层140和密封层160这两个层的总计量以重量比率计为0ppm~800ppm。另外,第2粘合层140的抗氧化剂与密封层160的抗氧化剂的总计含量相对于第2粘合层140和密封层160这两个层的总计量以重量比率计优选为0ppm~400ppm,更优选为0ppm~200ppm。
<包装体>
如图2、3所示,包装体200由底材300和盖材400构成。底材300由层叠膜100制成,该层叠膜100以外层110为外侧且密封层160为内侧的方式成型为口袋310(图3参照)。
作为盖材400的材料,例如可使用经双轴拉伸的聚丙烯膜(OPP膜)、蒸镀了金属氧化物的经双轴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VM-PET膜)或层叠了聚乙烯树脂的膜等。除去了内部空气的底材300的口袋310收容有食品、饮料或工业用部件(尤其是电子部件)等内容物(未图示)。口袋310收容了内容物后,盖材400密封于底材300,密封底材300的口袋310。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通过使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的含量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5000ppm,并且使第2粘合层140的抗氧化剂与密封层160的抗氧化剂的总计含量相对于两个层(第2粘合层140、密封层160)的总计量以重量比率计为800ppm以下,从而使层叠膜100的氧吸收量增多。因此,层叠膜100的氧吸收性优异。
通过使氧吸收层150的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以下,从而使层叠膜100的氧吸收量增多。因此,层叠膜100的氧吸收性优异。
具有气体阻隔性的阻挡层130能够降低氧的透过速度。因此,阻挡层130能够减少氧吸收层150每单位时间要吸收的氧吸收量。因此,氧吸收层150能够长期维持氧吸收性。
通过在氧吸收层150中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5000ppm的氧吸收反应催化剂,在氧吸收层150中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0ppm~170ppm的抗氧化剂,从而能够使层叠膜100的氧吸收量增多,并且能够抑制层叠膜100的外观的降低。因此,层叠膜100的氧吸收性优异。进而,氧吸收层150含有抗氧化剂时,不但能维持上述效果,还能够通过抗氧化剂有效防止层叠膜100氧化而劣化。
将氧透过率为200ml/(m2·24h·atm)以下的阻挡层130用于本发明的层叠膜100时,上述效果容易呈现。
通过在氧吸收层150中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00ppm~5000ppm的氧吸收反应催化剂,在氧吸收层150中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0ppm~120ppm的抗氧化剂,从而使初始(以密封状态开始保管的第1天)的层叠膜100的氧吸收量增多,并且能够抑制层叠膜100的外观的降低。另外,氧吸收层150含有抗氧化剂时,不但能维持上述效果,还能够通过抗氧化剂有效防止层叠膜100氧化而劣化。
通过在氧吸收层150中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ppm~60ppm的抗氧化剂,从而使以密封状态开始保管的第3天和第7天的层叠膜100的氧吸收量更多,并且,能够抑制层叠膜100的外观的降低和因氧化引起的劣化。
通过在氧吸收层150中含有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000ppm~5000ppm的氧吸收反应催化剂,从而能够使以密封状态开始保管的第3天和第7天的层叠膜100的氧吸收量更多,并且能够抑制层叠膜100的外观的降低和因氧化引起的劣化。
氧吸收剂由氧吸收性树脂形成。氧吸收性树脂与铁粉等氧吸收剂不同,不会将氧吸收层150着色成固有色调。因此,氧吸收性树脂能够对氧吸收层150赋予透明性。
包装体200具备上述层叠膜100。因此,包装体200的氧吸收性优异。
从盖材400被密封于底材300时开始经过2天以上时,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而且,氧浓度减少后,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在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范围变化。由此,该包装体200的氧吸收性优异,能够维持比初始氧浓度低的值的氧浓度。
从盖材400被密封于底材300时开始经过10天时,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由此,该包装体200吸收氧的速度优异。
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在经过天数从2天至38天的期间、即20天以上在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范围变化。由此,该包装体200能够将比初始氧浓度低的值的氧浓度维持20天以上。
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在经过天数从2天至38天的期间、即30天以上在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范围变化。由此,该包装体200能够将比初始氧浓度低的值的氧浓度维持30天以上。
从盖材400被密封于底材300时开始经过10天以上时,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而且,氧浓度减少后,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在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范围变化。由此,该包装体200的氧吸收性更优异。
从盖材400被密封于底材300时开始经过10天以上时,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由此,该包装体200吸收氧的速度更优异。
在5℃的环境下吸收包装体200内部的氧。因此,即使在5℃的低温度保管包装体200时,包装体200也能够吸收氧。
<变形例>
(A)氧吸收剂可以不是氧吸收性树脂,例如可使用主要是由铁粉构成的铁粉系氧吸收剂。此时,铁粉系氧吸收剂可以添加到公知的热塑性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烯烃类、弹性体以及它们的改性物或它们的混合树脂等中来使用。
(B)层叠膜100可以具备不具有密封功能的层来代替密封层160。不具有密封功能的层是指例如以包装体200所收容的内容物与氧吸收层150不直接接触的方式保护氧吸收层150,并且不对内容物带来负面影响的层等。另外,层叠膜100在不损害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不具备外层110、第1粘合层120、第2粘合层140、密封层160中的至少一个。
(C)层叠膜100可以成型为盖材400,也可以成型为底材300和盖材400双方。应予说明,对于具备由层叠膜100形成的盖材400的包装体200,以盖材400的密封层160与底材300对置的方式配置。
实施例
接下来,对具备本发明的层叠膜100的包装体200的实施例和比较例进行说明。应予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底材的制作>
准备共聚聚酯树脂(Eastman Chemical Japan株式会社制,型号:GN071)作为构成外层110的树脂。准备粘合性聚烯烃系树脂(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型号:SF740)作为构成第1粘合层120的树脂。准备EVOH树脂(株式会社Kuraray制,型号:J171B)作为构成阻挡层130的树脂。准备粘合性聚烯烃系树脂(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型号:LF308)作为构成第2粘合层140的树脂。准备以80重量%的基础树脂、20重量%的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作为构成氧吸收层150的树脂。准备LDPE树脂(宇部丸善聚乙烯株式会社制,型号:F522N)作为构成密封层160的树脂。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0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作为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的硬脂酸钴。进而,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2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BASF公司制,型号:IRGANOX1010)。应予说明,不向第2粘合层140和密封层160添加抗氧化剂。
将密封层160的LDPE树脂、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与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第2粘合层140的粘合性聚烯烃系树脂、阻挡层130的EVOH树脂、第1粘合层120的粘合性聚烯烃系树脂、和外层110的共聚聚酯树脂以该顺序共挤压,制成层叠膜100。对于得到的层叠膜100,密封层160的厚度为10μm,氧吸收层150的厚度为30μm,第2粘合层140的厚度为20μm,阻挡层130的厚度为40μm,第1粘合层120的厚度为20μm,外层110的厚度为90μm。
使用深拉型全自动真空包装机(MULTIVAC公司制,型号:R-530),在成型温度95℃、成型时间3秒的条件下,使层叠膜100成型为口袋310(长边160mm×短边105mm×深度1.5mm,口袋内部的表面积240cm2),制成底材300。
<盖材的制作>
利用T模挤压法将LLDPE树脂(株式会社Prime Polymer制,型号:ULTZEX2022L)制膜,得到厚度30μm的LLDPE膜。利用干式层压法使实施了铝蒸镀的厚度12μm的双轴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膜(VM-PET膜)与该LLDPE膜和厚度30μm的双轴拉伸聚丙烯膜(OPP膜)贴合,制成作为多层膜的盖材400。
<包装体的制作>
在不除去口袋310的内部的空气的情况下,在135℃、1.5秒的条件下将底材300和盖材400热封而密封,制成包装体200。包装体200的容积为250cm3
<氧吸收量的测定>
如图4所示,使用食品用微量氧分析仪500(饭岛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型号:IS-300),从将底材300和盖材400热封时开始,即从开始保管密封状态的包装体200之后,分别测定第1天、第3天、第7天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吸收量。具体而言,形成使食品用微量氧分析仪500的针510经由粘着橡胶520插入盖材400的状态,在保管温度5℃、取样时间7秒的条件下,测定包装体200的氧吸收量。应予说明,第3天的氧吸收量是指第1~第3天的包装体200吸收的氧的总计量,第7天的氧吸收量是指第1~第7天的包装体200吸收的氧的总计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8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4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65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2)
以含有率相对于两个层(第2粘合层140、密封层160)以重量比率计为400ppm的方式向密封层160的LDPE树脂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BASF制,型号:IRGANOX101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34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71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3)
以含有率相对于两个层(第2粘合层140、密封层160)以重量比率计为400ppm的方式,向第2粘合层140的粘合性聚烯烃系树脂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BASF制,型号:IRGANOX101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9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36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67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4)
以含有率相对于两个层(第2粘合层140、密封层160)以重量比率计为800ppm的方式向密封层160的LDPE树脂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7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9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7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5)
以含有率相对于两个层(第2粘合层140、密封层160)以重量比率计为800ppm的方式向第2粘合层140的粘合性聚烯烃系树脂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8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33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50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6)
以含有率相对于两个层(第2粘合层140、密封层160)以重量比率计为400ppm的方式向第2粘合层140的粘合性聚烯烃系树脂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进而,以含有率相对于两个层(第2粘合层140、密封层160)以重量比率计为400ppm的方式向密封层160的LDPE树脂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5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7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3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7)
不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4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27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8)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6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2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12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18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9)
不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8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8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0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10)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47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76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11)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3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53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78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将保管温度设为2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51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113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133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将保管温度设为5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165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215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215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14)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6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32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46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73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15)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5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18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3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16)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8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16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29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17)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8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5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39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18)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20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9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35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3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19)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0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3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37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7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20)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2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38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9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21)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4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3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2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22)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54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71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23)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20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9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54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70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24)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0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5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76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95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25)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7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8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99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26)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5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3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15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32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27)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5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3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19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35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28)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20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5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7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3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8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29)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0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5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8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5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50cc/cm2(参照下述表1)。
(实施例30)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5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9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7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9cc/cm2(参照下述表1)。
(比较例1)
不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9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03cc/cm2(参照下述表1)。
(比较例2)
不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04cc/cm2(参照下述表1)。
(比较例3)
不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5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01cc/cm2(参照下述表1)。
[表1]
Figure BDA00002735016500231
实施例1~30的包装体200与比较例1~3的包装体相比,氧吸收量多且具有高氧吸收性。另外,氧吸收层150的氧吸收反应催化剂为500ppm以上且小于4000ppm、氧吸收层150的抗氧化剂为5ppm~120ppm、两层(第2粘合层140、密封层160)的抗氧化剂为0ppm~400ppm的实施例1~3、实施例10~14以及实施例22~25与其他实施例和比较例相比,氧吸收量多,具有更高的氧吸收性。另外,由实施例11~13的包装体200的各氧吸收量可知,在5~50℃的任意保管温度下,包装体200均维持优异的氧吸收性。
(实施例31)
除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层叠膜100和包装体200。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作为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的硬脂酸钴。应予说明,氧吸收层150中不添加抗氧化剂。
对于该包装体200,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氧吸收量的测定。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8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16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29cc/cm2(参照下述表2)。
<外观评价>
此外,目视观察层叠膜100的外观,对颜色的有无进行评价。评价如下:将不带有颜色的层叠膜记为○,将带有颜色的层叠膜记为×。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32)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BASF公司制,型号:IRGANOX101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4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3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2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33)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3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15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32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34)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8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5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39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35)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4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54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71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36)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4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3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19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35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37)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0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8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8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0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38)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7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47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76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39)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7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3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53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78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40)
与实施例39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将保管温度设为23℃,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51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113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133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41)
与实施例39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将保管温度设为5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165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215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215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42)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6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7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32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46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73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43)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2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7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8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4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65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44)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7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5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18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3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45)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20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9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35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3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46)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5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9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54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70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47)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5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7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3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8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48)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0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3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37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7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49)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8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5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76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95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50)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48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8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5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50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51)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2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38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9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52)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7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8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99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53)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9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27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49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54)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0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5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4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55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55)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4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3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85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105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实施例56)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4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200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2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35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55cc/cm2。层叠膜1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比较例4)
不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03cc/cm2。层叠膜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比较例5)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比较例4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04cc/cm2。层叠膜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比较例6)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比较例4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01cc/cm2。层叠膜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比较例7)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02cc/cm2。层叠膜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比较例8)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比较例7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02cc/cm2。层叠膜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比较例9)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比较例7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0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02cc/cm2。层叠膜的外观不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比较例10)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550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硬脂酸钴,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4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40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53cc/cm2。层叠膜的外观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比较例11)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35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0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28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87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103cc/cm2。层叠膜的外观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比较例12)
以含有率相对于氧吸收层150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的方式向氧吸收层150的基础树脂和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混合物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除此以外,与比较例10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31同样地分别测定包装体的第1、3、7天的氧吸收量,进而进行外观评价。
其结果,第1天的氧吸收量为0.013cc/cm2,第3天的氧吸收量为0.034cc/cm2,第7天的氧吸收量为0.057cc/cm2。层叠膜的外观带有颜色,为×的评价(参照下述表2)。
[表2]
Figure BDA00002735016500361
实施例31~56的包装体200与比较例4~12的包装体相比,氧吸收量多且具有高的氧吸收性。另外,相对于实施例31~56的包装体200的外观不带有颜色而良好,比较例10~12的包装体的外观带有颜色而不良。另外,由实施例39~41的包装体200的各氧吸收量可知,包装体200在5~50℃的任意保管温度下均维持优异的氧吸收性。
氧吸收层150的氧吸收反应催化剂为500ppm~5000ppm、抗氧化剂为0ppm~120ppm的实施例34、35、37~43、45、46、48、49、51、52、54、55的包装体200与其他实施例的包装体200和比较例的包装体相比,第1天的氧吸收量更多。另外,氧吸收层150的氧吸收反应催化剂为500ppm~5000ppm、抗氧化剂为5ppm~60ppm的实施例35、38~42、46、49、52、55的包装体200与其他实施例的包装体200和比较例的包装体相比,第3天和第7天的氧吸收量更多。另外,氧吸收层150的氧吸收反应催化剂为3000ppm~5000ppm、抗氧化剂为5ppm~60ppm的实施例49、52、55的包装体200与其他实施例的包装体200和比较例的包装体相比,第3天和第7天的氧吸收量更多。
(实施例57)
除下述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层叠膜100和包装体200。该层叠膜100的密封层160的厚度为10μm,氧吸收层150的厚度为30μm,第2粘合层140的厚度为40μm,阻挡层130的厚度为40μm,第1粘合层120的厚度为20μm,外层110的厚度为90μm。
<层叠膜的物性>
得到的层叠膜100的厚度由度盘式指示器进行测定,结果为0.21mm。层叠膜100的拉伸强度根据JIS Z1702进行测定,结果在层叠膜100的长度方向(MD)为43N/mm2,在层叠膜100的宽度方向(TD)为41N/mm2。层叠膜100的断裂伸长率根据JIS Z1702进行测定,结果在层叠膜100的长度方向(MD)为400%,在层叠膜100的宽度方向(TD)为360%。层叠膜100的撕裂强度根据JIS K6301进行测定,结果在层叠膜100的长度方向(MD)为1900N/cm,在层叠膜100的宽度方向(TD)为1800N/cm。层叠膜100的透光率根据JIS K7361进行测定,结果为89.3%。层叠膜100的雾度根据JIS K7136进行测定,结果为2.8%。
<氧吸收量的测定>
如图4所示,使用食品用微量氧分析仪500(饭岛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制,型号:IS-300),从将底材300和盖材400热封时开始,即从密封包装体200开始,测定经过规定天数的包装体200的口袋310的氧浓度。具体而言,形成使食品用微量氧分析仪500的针510经由粘着橡胶520插入盖材400的状态,在保管温度5℃、取样时间7秒的条件下测定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
进行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的测定,结果,将底材300与盖材400热封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以下,称为“初始氧浓度”)为0.131%。经过0.125天(3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111%。经过0.625天(15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91%。经过2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38%。经过3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30%。经过10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07%。经过17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09%。经过24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12%。经过31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09%。经过38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12%(参照下述表3)。图5为将上述值图表化而得的图。
另外,如果根据上述测定的氧浓度的值进行计算,则经过0.125天(3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84.7%的值。经过0.625天(15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69.5%的值。经过2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29.0%的值。经过3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22.9%的值。经过10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5.3%的值。经过17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6.9%的值。经过24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9.2%的值。经过31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6.9%的值。经过38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9.2%的值(参照下述表3)。
(实施例58)
以含有率相对于第2粘合层240以重量比率计为800ppm的方式,向第2粘合层240的粘合性聚烯烃系树脂中添加受阻酚系抗氧化剂(BASF制,品名:IRGANOX1010),使第2粘合层240的厚度为20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7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57同样地,从将底材300与盖材400热封时开始,测定经过了规定天数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应予说明,层叠膜100的物性与实施例57的层叠膜100的物性大致相同。
其结果,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为0.134%。经过0.125天(3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103%。经过0.625天(15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66%。经过2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40%。经过3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28%。经过10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13%。经过17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08%。经过24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11%。经过31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06%。经过38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11%(参照下述表3)。图6是将上述值图表化而得的图。
另外,如果根据上述测定的氧浓度的值进行计算,经过0.125天(3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76.9%的值。经过0.625天(15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49.3%的值。经过2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29.9%的值。经过3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20.9%的值。经过10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9.7%的值。经过17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6.0%的值。经过24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8.2%的值。经过31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4.5%的值。经过38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8.2%的值(参照下述表3)。
(实施例59)
第2粘合层240的厚度为20μm,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7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57同样地,从将底材300与盖材400热封时开始,测定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应予说明,底材300的层叠膜100的物性与实施例57的层叠膜100的物性大致相同。
其结果,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为0.087%。经过0.125天(3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24%。经过0.625天(15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17%。经过2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25%。经过3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16%。经过10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11%。经过17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07%。经过24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10%。经过31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07%。经过38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10%(参照下述表3)。图7是将上述值图表化而得的图。
另外,如果根据上述测定的氧浓度的值进行计算,经过0.125天(3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27.6%的值。经过0.625天(15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9.5%的值。经过2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28.7%的值。经过3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8.4%的值。经过10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2.6%的值。经过17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8.0%的值。经过24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1.5%的值。经过31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8.0%的值。经过38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1.5%的值(参照下述表3)。
(实施例60)
准备以90重量%的基础树脂、10重量%的不饱和聚烯烃系氧吸收树脂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作为构成氧吸收层150的树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9同样地制作包装体200,与实施例57同样地,从将底材300与盖材400热封时开始,测定经过了规定天数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应予说明,底材300的层叠膜100的物性与实施例57的层叠膜100的物性大致相同。
其结果,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为0.124%。经过0.125天(3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123%。经过0.625天(15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79%。经过2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53%。经过3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49%。经过10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09%。经过17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06%。经过24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10%。经过31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06%。经过38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012%(参照下述表3)。图8是将上述值图表化而得的图。
另外,如果根据上述测定的氧浓度的值进行计算,经过0.125天(3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99.2%的值。经过0.625天(15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63.7%的值。经过2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42.7%的值。经过3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39.5%的值。经过10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7.3%的值。经过17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4.8%的值。经过24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8.1%的值。经过31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4.8%的值。经过38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9.7%的值(参照下述表3)。
(比较例13)
<底材的制作>
准备共聚聚酯树脂(Eastman Chemical Japan株式会社制,品名:GN071)作为构成外层的树脂。准备粘合性聚烯烃系树脂(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品名:SF740)作为构成第1粘合层和第2粘合层的树脂。准备EVOH树脂(株式会社Kuraray制,品名:J171B)作为构成阻挡层的树脂。准备聚酰胺系树脂(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品名:1030B)作为构成中间层的树脂。准备LLDPE树脂(株式会社Prime Polymer制,品名:2022L)作为构成密封层的树脂。
将密封层的LDPE树脂、第2粘合层的粘合性聚烯烃系树脂、中间层的聚酰胺系树脂、阻挡层的EVOH树脂、第1粘合层的粘合性聚烯烃系树脂、和外层的共聚聚酯树脂以该顺序共挤压,制成层叠膜。对于得到的层叠膜,密封层的厚度为10μm,第2粘合层的厚度为10μm,中间层的厚度为10μm,阻挡层的厚度为10μm,第1粘合层的厚度为10μm,外层的厚度为160μm。
<层叠膜的物性>
得到层叠膜的厚度由度盘式指示器进行测定,结果为0.21mm。底材的层叠膜的拉伸强度根据JIS Z1702进行测定,结果在层叠膜的长度方向(MD)为69N/mm2,在层叠膜的宽度方向(TD)为68N/mm2。层叠膜的断裂伸长率根据JIS Z1702进行测定,结果在层叠膜的长度方向(MD)为420%,在层叠膜的宽度方向(TD)为440%。底材的层叠膜的撕裂强度根据JIS K6301进行测定,结果在层叠膜的长度方向(MD)为2400N/cm,在层叠膜的宽度方向(TD)为2400N/cm。层叠膜的透光率根据JIS K7361进行测定,结果为90.5%。层叠膜的雾度根据JIS K7136进行测定,结果为3.2%。
将上述层叠膜用于底材的材料,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7同样地制作包装体,与实施例57同样地从将底材300与盖材400热封时开始,测定经过了规定天数的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
其结果,包装体内部的初始氧浓度为0.116%。经过0.125天(3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116%。经过0.625天(15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135%。经过2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117%。经过3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128%。经过10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150%。经过17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138%。经过24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168%。经过31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211%。经过38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0.250%(参照下述表3)。图9是将上述值图表化而得的图。
另外,如果根据上述测定的氧浓度的值进行计算,经过0.125天(3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00.0%的值。经过0.625天(15小时)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16.4%的值。经过2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00.9%的值。经过3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10.3%的值。经过10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29.3%的值。经过17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19.0%的值。经过24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44.8%的值。经过31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181.9%的值。经过38天时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为包装体200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215.5%的值(参照下述表3)。
[表3]
实施例57~60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是在经过天数从0.125天(3小时)至38天的期间与初始氧浓度相比减少的值。与此相对,比较例13的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是在经过天数从0.125天(3小时)至38天的期间与初始氧浓度相比增加的值。因此,实施例57~60的包装体200与比较例13的包装体相比,具有高的氧吸收性。另外,实施例57~60的包装体200在5℃的环境下吸收氧。
实施例57~60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在经过天数为10天时减少至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另外,实施例57~60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在经过天数从10天至38天的期间在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范围变化。另外,实施例57~60的包装体200内部的氧浓度在经过天数从2天至38天的期间在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范围变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层叠膜由于氧吸收性优异,因此可适于用作食品、饮料或怕氧化的工业用部件(特别是电子部件)等的包装材料。

Claims (17)

1.一种层叠膜,其特征在于,具备:
含有氧吸收剂和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的氧吸收层,
与所述氧吸收层的一面相接地层叠的第1邻接层,以及
与所述氧吸收层的另一面相接地层叠的第2邻接层;
所述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5000ppm,
所述第1邻接层的抗氧化剂与所述第2邻接层的抗氧化剂的总计含量相对于所述两个层的总计量以重量比率计为800ppm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氧吸收层的所述抗氧化剂的含量相对于该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170pp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膜,其中,还具备具有气体阻隔性的阻挡层,
所述第1邻接层为将所述阻挡层和所述氧吸收层粘合的粘合层,
所述第2邻接层为密封层。
4.一种层叠膜,其特征在于,具备:
含有氧吸收剂和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的氧吸收层,以及
具有气体阻隔性的阻挡层;
所述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相对于所述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100ppm~5000ppm,
所述氧吸收层还含有抗氧化剂,所述抗氧化剂相对于该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0ppm~170pp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阻挡层的氧透过率为200ml/(m2·24h·at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相对于所述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500ppm~5000ppm,
所述抗氧化剂相对于所述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0ppm~120pp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抗氧化剂相对于所述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5ppm~60pp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氧吸收反应催化剂相对于所述氧吸收层以重量比率计为3000ppm~5000pp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其中,所述氧吸收剂由氧吸收性树脂形成。
10.一种包装体,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膜。
11.一种包装体,具备盖材和将所述盖材密封的底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材和所述底材中的至少一方由吸收氧的膜制成,
所述包装体内部的氧浓度减少至所述盖材被密封于所述底材时的所述包装体内部的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后,在所述值范围变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装体,其中,从所述盖材被密封于所述底材时开始经过10天时,所述包装体内部的所述氧浓度减少至所述包装体内部的所述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包装体内部的所述氧浓度在所述包装体内部的所述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范围变化20天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包装体,其中,所述包装体内部的所述氧浓度在所述包装体内部的所述初始氧浓度的0%~50%的值范围变化30天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所述包装体内部的所述氧浓度减少至所述包装体内部的所述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后,在所述值范围变化。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包装体,其中,从所述盖材被密封于所述底材时开始经过10天时,所述包装体内部的所述氧浓度减少至所述包装体内部的所述初始氧浓度的0%~20%的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其中,在5℃的环境下吸收所述包装体内部的氧。
CN201180034733.1A 2010-07-16 2011-07-14 层叠膜及包装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30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1334 2010-07-16
JP2010161334 2010-07-16
JP2010165358A JP5679507B2 (ja) 2010-07-16 2010-07-22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包装体
JP2010-165358 2010-07-22
JP2010-175330 2010-08-04
JP2010175330A JP5679508B2 (ja) 2010-08-04 2010-08-04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包装体
JP2010200478A JP2012056593A (ja) 2010-09-08 2010-09-08 包装体
JP2010-200478 2010-09-08
PCT/JP2011/004037 WO2012008165A1 (ja) 2010-07-16 2011-07-14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包装体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53415.1A Division CN104477522A (zh) 2010-07-16 2011-07-14 层叠膜及包装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3066A true CN103003066A (zh) 2013-03-27
CN103003066B CN103003066B (zh) 2016-05-11

Family

ID=479306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53415.1A Pending CN104477522A (zh) 2010-07-16 2011-07-14 层叠膜及包装体
CN20118003473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3066B (zh) 2010-07-16 2011-07-14 层叠膜及包装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553415.1A Pending CN104477522A (zh) 2010-07-16 2011-07-14 层叠膜及包装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18925A1 (zh)
EP (1) EP2594398A1 (zh)
KR (1) KR20130090324A (zh)
CN (2) CN104477522A (zh)
WO (1) WO201200816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4260A (zh) * 2015-06-18 2018-01-19 共同印刷株式会社 泡罩包装用层叠体、及使用有该泡罩包装用层叠体的泡罩包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37248B2 (ja) * 2014-10-31 2019-07-03 株式会社康井精機 機能性物質薄膜素材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機能性物質薄膜素材およびその積層体
CN105173386A (zh) * 2015-08-28 2015-12-23 广西点图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抗氧化食品包装材料
KR101995257B1 (ko) * 2017-07-24 2019-07-02 소프트팩(주) 항산화물질을 이용한 식품용 포장지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0887A (en) * 1995-12-06 1998-09-01 Toyo Seikan Kaisha, Ltd. Oxygen-absorbing container
CN1266071A (zh) * 1999-03-03 2000-09-13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氧吸收性树脂组合物
JP2001039475A (ja) * 1999-07-27 2001-02-13 Toyo Seikan Kaisha Ltd 樹脂組成物、積層体、容器及び容器蓋
JP3183704B2 (ja) * 1991-04-02 2001-07-09 クライオバツク・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ツド 包装用フイルム、包装方法、包装用物体及び酸素掃去方法
CN101090818A (zh) * 2004-12-27 2007-12-19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氧吸收性多层薄膜、由其构成的包装材料以及包装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7396A (ja) * 1995-03-24 1996-10-08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酸素吸収剤
US6780916B2 (en) * 2001-07-26 2004-08-24 M & G Usa Corporation Oxygen-scavenging resin compositions having low haze
CN101024728A (zh) * 2007-03-23 2007-08-29 翁德喜 食品包装用高聚物吸氧材料及其作为包装瓶、袋、皇冠盖垫片的应用
JP5376108B2 (ja) 2007-06-07 2013-12-25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酸素吸収性多層体及びその多層体から成る包装体
US8815360B2 (en) * 2007-08-28 2014-08-26 Cryovac, Inc. Multilayer film having passive and active oxygen barrier layers
US20120279176A1 (en) * 2009-12-28 2012-11-08 Shizuo Kitahara Resin composition for a package subjected to heat sterilization, film for a package subjected to heat sterilizatio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83704B2 (ja) * 1991-04-02 2001-07-09 クライオバツク・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ツド 包装用フイルム、包装方法、包装用物体及び酸素掃去方法
US5800887A (en) * 1995-12-06 1998-09-01 Toyo Seikan Kaisha, Ltd. Oxygen-absorbing container
CN1266071A (zh) * 1999-03-03 2000-09-13 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氧吸收性树脂组合物
JP2001039475A (ja) * 1999-07-27 2001-02-13 Toyo Seikan Kaisha Ltd 樹脂組成物、積層体、容器及び容器蓋
CN101090818A (zh) * 2004-12-27 2007-12-19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氧吸收性多层薄膜、由其构成的包装材料以及包装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4260A (zh) * 2015-06-18 2018-01-19 共同印刷株式会社 泡罩包装用层叠体、及使用有该泡罩包装用层叠体的泡罩包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03066B (zh) 2016-05-11
KR20130090324A (ko) 2013-08-13
CN104477522A (zh) 2015-04-01
WO2012008165A1 (ja) 2012-01-19
US20130118925A1 (en) 2013-05-16
EP2594398A1 (en) 201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36827B1 (ko) 수동 및 능동 산소 장벽 층을 갖는 다층 필름
EP2183104B1 (en) Multilayer film having active oxygen barrier layer and iron-based oxygen scavenging layer
WO2006052315A1 (en) Reduced antifog level in oxygen scavenging film with antifog properties
US20040234797A1 (en) Oxygen scavenging film with antifog properties
CN113784835A (zh) 硫化物系全固体电池用层压片和使用其的层压袋
US11077998B2 (en) Packaging ba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003066A (zh) 层叠膜及包装体
US12005681B2 (en) Solid oxygen absorbing film
JP2012240329A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包装体
JP5871168B2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包装体
JP5907437B2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包装体
JP2014005077A (ja) 錠剤包装用シート、錠剤包装用ブリスターパック、および錠剤包装体
CN115335231A (zh) 层叠膜
US20150217542A1 (en) Medicine packaging sheet and medicine package
KR20080059412A (ko) 산소 흡수성 조성물 및 이를 사용한 용기
TW201540502A (zh) 疊層膜及包裝體
EP3302960B1 (en) Oxygen scavenging films
JP2020075382A (ja) 積層体、包装体及び包装物品
JP2012035436A (ja) 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包装体
JP2020157571A (ja) 積層体、包装体及び包装物品
JP2022033559A (ja) 積層体、包装体及び包装物品
JP2021104605A (ja) 積層体、包装体及び包装物品
CN102794958A (zh) 层压膜及包装体
JPH05254568A (ja) 包装用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817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714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8171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