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947C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947C
CN1029947C CN 91109098 CN91109098A CN1029947C CN 1029947 C CN1029947 C CN 1029947C CN 91109098 CN91109098 CN 91109098 CN 91109098 A CN91109098 A CN 91109098A CN 1029947 C CN1029947 C CN 102994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intable fabric
tape deck
platen
holding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11090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1195A (zh
Inventor
宫内靖雄
田鹿博司
内田春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22326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410596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503019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84343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1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1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9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94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在记录位置承载承印材料的台板;将承印材料输送到上述台板上的输送装置;在记录位置上,在承印材料上进行记录用的记录装置;设置在上述记录位置的下游位置上,用来将承印材料压在台板上的压料部件。采用本发明,可以避免给送料作业造成不良影响,防止承印材料的飘浮,并且在将不能记录的空白部分控制在最小限度的同时,防止承印材料被油墨弄脏。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可将承印材料压住以防其漂浮、翘起的记录装置。
以前,就设置在喷墨式打印机上的承印材料的输送装置而言,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即:用于将叠放在盒中的承印材料一张一张地依次送出的捡拾辊,用于夹住送出的承印材料并将其送到台板上去的一对送料辊,以及用于将已打印好字的承印材料从台板上送走的一对排料辊。
在这种输送装置中,是由送料辊和排料辊分别在台板的前后夹住被捡拾辊送出的纸,并用装有记录头的滑架进行扫描打印的。这时,承印材料被各辊以一固定送进量逐步送进并进行打印,打印结束后再由排料辊将其排出。
但是,在这种输送装置中,承印材料是由分别安装在台板前后的送料辊和排料辊夹持着的,因此,便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在开始打印的状态下,承印材料的前端不能打印的空白部分非常大。
另一方面,虽然有时也可在承印材料的前端尚未被排料辊夹住时就开始打印,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便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即承印材料的前端会随周围温度等环境或记录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卷曲并从台板上翘起(飘浮)而与记录头相接触,从而将承印材料弄脏;或者,承印材料在卷曲状态下从台板上送走时,便会搭在排料辊的上面而使其出现折角。为了防止承印材料的前端翘起这种现象,有时在台板上安装静电吸附装置或由真空泵构成的吸引装置来达到目的。但是,这些吸附、吸引装置又存在着提高了成本和使装置结构增大等问题。
另外,如图22所示,以前也曾使用安装在供滑架51移动、导向用的固定导轨52上的,具有弹性的压料部件50,用该压料部件50将位于记录头53经过区域内的承印材料压住,从而防止承印材料54向上浮起。
但是,当使用这种压料部件50总是压住承印材料54的时候,会给送料精度带来不利的影响。更进一步说,在承印材料54向上卷曲的情况下,在承印材料的前端被排料辊对56夹住之前,它一直会向上浮起并往往导致承印材料54和记录头53相接触。因此,只好在使承印材料的前端被排料辊对56夹住之后才开始记录,从而不必要地增大了承印材料前端的空白部分。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它可以在不给送料造成不良影响的前提下,防止承印材料的飘浮,并且在将不能记录的空白部分控制在最小限度的同时,防止承印材料被油墨弄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装置包括在送到台板上的承印材料上进行记录用的记录装置,以及安装在上述台板的下游位置上并用于将承印材料压在台板上的压料部件。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4和图5为表示压料部件的动作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6和图7为设定模式框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截面状态的说明图;
图9为图8所示装置的斜视图;
图10为表示压料部件处于离开台板状态下的剖视说明图;
图11为表示用压料部件将承印材料压在台板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为在墨迹干燥速度缓慢的承印材料上进行记录的状态的装置的说明图;
图13至图19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说明图;
图20为记录头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21A-G为气泡喷射式记录原理的说明图;
图22为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图1和图2分别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和剖视图。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设有捡拾辊5,它用来将叠放在盒1中的承印材料2中最上面的一张分离出来并将其送出,供给到上导向件3和下导向件4之间。捡拾辊5每转一圈便以图示状态停止运动并丧失送料能力,但在此之前,承印材料的前端已被上送料辊6和下送料辊7夹住,在此之后则由这些送 料辊6和7进行输送。上述料辊6通过以轴8为支点的加压板9,在弹簧10的作用下进行加压,并随着下送料辊7的转动而作从动的转动。当检测装置S判断出承印材料2已被送来之后,下送料辊7便在脉冲电机(未图示)的驱动下开始转动并以脉动送进量送进承印材料2。
在台板11的下游位置上,安装有上排料辊12和下排料辊13,这两个辊一起将从台板11上送来的承印材料2夹住。上排料辊12通过以轴14为支点的加压板15,在弹簧16的作用下进行加压,并随着下排料辊13的转动而作从动的转动。由于将下排料辊13的圆周速度设计得比下送料辊7的圆周速度快百分之几,因此,便使台板11上的承印材料2总是以适当的张力保持在张紧状态。
在台板11的上方设有滑架18,该滑架18可沿与承印材料2的输送方向垂直布置的导轨17移动,在滑架18上安装有记录头(记录机构)19。
下面对压料部件20进行说明。
齿轮20a设置成与上排料辊12同轴并可自由转动。在齿轮20a上,固定着可与台板11的上表面相接触的压料板21。齿轮杆22设置成可自由转动并与齿轮20a相啮合。复位弹簧23和电磁线卷24分别安装在齿轮杆22的两侧。在电磁线卷24未通电的时候,压料板21在复位弹簧23的作用下处于远离台板11的位置上待机(即如图1所示位置)。当给电磁线卷24通电时,则齿轮杆22将转动并使齿轮20a转动,从而可使压料板21压在台板11上。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叠放在盒1中的承印材料2中最上面的一张被捡拾辊5分离、送出。检送出的承印材料2在上导向件3和下导向件4之间的导引下,被上送料辊6和下送料辊7夹住并输送到台板11上去。这时,装有记录头19的滑架18正在台板的一侧待机。如图1中的双点划线所示,已被送到台板11上的承印材料2的前端常常会卷曲而呈现向上翘起的状态。在此处,利用计数器D来计算驱动送料辊7的脉冲电机的转动脉冲数,判断承印材料2的前端是否已被送到将被压料板21压住的、沿输送方向长度的大致中间位置上。当判断承印材料2已到达该位置时,便给电磁线卷24通电。利用吸引力使齿轮杆22转动,通过齿轮20a使压料板21转动,将承印材料2的前端压在台板11上。
在这种状态下,装有记录头19的滑架18沿导轨17进行扫描,打印出一行字。因此,便可使承印材料前端的空白部分控制在最小限度。在打印完一行字之后,以一固定送进量将承印材料2送进,打印下一行字。在这时,可在压料板21压住承印材料2的状态下脉动送进,从而使上排料辊12和下排料辊13能很平整地咬住承印材料2。也就是说,如果放开压料板21,即如果承印材料的前端仍然保持向上翘起的状态送进的话,就会发生承印材料搭在上排料辊12上,或者承印材料出现折角等送料不良的现象。相反,使用压料板21,则可防止这类现象的发生。
在通过计算下送料辊7的脉冲数判断出承印材料2已被上排料辊12和下排料辊13夹住之后,就不再需要压料板21了。因此,便在记录头19回到待机位置时,使电磁线卷24断电而丧失吸引力,于是压料板21便在复位弹簧23的作用下,退到不妨碍滑架18进行扫描的位置上保持不动。
在反复进行上述送进一固定送进量并由记录头19打印一行字这一过程,并在整张承印材料上打印完毕之后,便可在排料辊12和13的作用下将承印材料2排到托盘25上,从而结束一系列的打印动作。
另外,在使用墨迹干燥速度很慢的塑料片之类的材料作为承印材料时,如果选择自始就使电磁线卷通电工作的模式的话,也可避免未干的墨迹弄脏压料板21。还有,还可采用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2-293154号所提出的那样的装置,即上排料辊采用沿轴向分割开来的结构,从而仅使该上排料辊的打印区域部分转动,而其余部分与下排料辊脱离接触。
可按下述进行这种模式的设定。
如图6所示,根据承印材料2的材质操作开关a,控制装置b根据开关a发出的操作信号控制电磁线卷24。也就是说,使电磁线卷24断电,压料板21不再压住承印材料。
或者如图7所示,由检测器C判断承印材料2是否透光,控制装置b根据判断信号来控制电磁线卷24。
图3至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 施例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相比,仅仅是压料部件26的结构有所不同。由于其它部分均相同,故仅对不同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轴27设置成与上排料辊12同轴,并可自由转动,压料板28固定在该轴27上,另外,扭力螺旋弹簧29设置在轴27上,使压料板28总是趋向于图3中的箭头A的方向。在轴27的端部装有齿轮30并与齿轮31相啮合。在齿轮31的端面上装有销32,在齿轮31的外侧。设置有杆33,通过杆33与销32的配合作用,使齿轮30和压料板28保持在一定位置上。在该一定位置上,压料板28相对台板11呈开口状态,而且,压料板28仅可沿图3中箭头B的方向转动。
在滑架18上装有辊34(推压装置),用来在滑架向台板11上方移来时,搭在压料板28的上面并将压料板28压在台板11上。另外,在压料板28的端部上制作有沿其长度方向的倾斜部分35,以便辊34易于搭上压料板28。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实施例的作用。
如图4所示,由于压料板28与台板间呈开口状态,因此,即使送到台板11上来的承印材料2的前端发生了卷曲,也会钻进到压料板28的下面去。而且,当承印材料2送达与上述第一个实施例相同的预定位置时。在台板11的侧面待机的滑架18就沿导轨17移动,辊34随之搭在压料板28上并在其上滚动。通过这一动作,如图5所示,承印材料2就被辊34经压料板28压在台板11上,从而可将承印材料2的前端压住,确保良好的打印状态。然后,在承印材料2上依次打印。
另外,在使用墨迹干燥速度很慢的塑料片之类的材料作为承印材料时,若操作杆33使其向图3中的箭头C所示方向运动的话,则压料板28就将在扭力螺旋弹簧29的作用下,退到图3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上(即不妨碍滑架18进行扫描的位置),以使其同承印材料2脱离接触。
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例中,是使压料板转动进行工作的;然而,也可以使其作上下平行移动来进行工作。
图8为第三个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截面状态的说明图,图9为其斜视说明图。
如图8所示,这种记录装置的结构是:由捡拾辊103将叠放在盒101中的承印材料102一张一张地送出,在由输送装置进行输送的同时,相对于背面支持在台板105上的承印材料102,驱动记录头106(记录机构)进行记录,而且在进行上述记录时,压料部件107压住承印材料102,以防其翘起。
在记录的时候,当滑架108进行移动时,上述压料部件107便会通过安装在该滑架108上的推压部件109,压在承印材料102上,而当滑架108回到静止位置时,压料部件107便从承印材料102上离开。
下面具体说明上述各部分的结构。
输送装置104由向记录区域输送承印材料102的送料辊104a和夹紧辊104b以及把记录后的承印材料102排出到排出托盘110的排料辊104c和夹紧辊104d构成。送料辊104a和排料辊104c与输送电机(未图示)相连接,可被驱动旋转:夹紧辊104b和104d分别安装在杆104f的一端的端部,该杆可以以轴104a为中心转动;在该杆104f的另一端端部上安装的拉簧104g的作用下,使夹紧辊104b和104d压靠在送料辊104a和排料辊104c上。因而,驱动上述输送电机,便可沿图8中箭头a所示方向输送承印材料102。
另外,可通过滑动离合器(未图示)来传递动力从而使上述排料辊104c的圆周速度比送料辊104a的圆周速度快百分之几,以给与被输送的承印材料102适当的张力。
滑架:
滑架108安装在图9所示的主扫描导轨108a上并可在其上滑动和转动,从而使上述滑架108可在滑架电机及其动力传递系统(均未图示)的作用下,沿主扫描导轨108a在承印材料102的宽度方向上作往复移动。
在上述滑架108的静止位置,安装有用来检测上述滑架108是否已到达静止位置的静止位置检测器,该滑架位于静止位置时,便已经处于承印材料102的区域之外了(图9所示位置)。
压料部件:
压料部件107用来防止记录时承印材料102的上翘,以通过记录头106的移动而在承印材料102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区域P为基准,压料部件107装在承印材料102输送方向的下游。
在上述压料部件107上,有一其长度大于承 印材料宽度的按压部分107a,在该按压部分107a的两端,折弯成两个杆形部分107b,该杆形部分107b被固定在轴113上;并且,在该轴113的一端端部上,装有扭力螺旋弹簧114,在该弹簧114的作用下,压料部件107总是趋于沿图9中箭头b所未方向转动。
另一方面,齿轮115安装在上述轴113上并与齿轮116相啮合。销116a安装在齿轮116的端面上,通过装在齿轮116外侧的杆117′与该销116a的配合作用,便可使齿轮115及压料部件107保持在一定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如图10所示,按压部分107a处于远离台板105的状态之下。
在上述按压部分107a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部制作有倾斜部分107c,用来使下面将要述及的、安装在滑架108下部的推压辊109易于搭上按压部分107a。
还应使上述按压部分107a上与承印材料102相接触的一面带有防水性,以防止含有纸粉等的未干透的油墨粘附在该按压部分107a上。为此,此处的所谓“防水性”是指具有与纯水的接触角在90°以上的特性。该接触角越大,也就越难粘附上未干透的油墨。
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在该按压部分107a的与承印材料的接触面上涂覆防水剂以形成防水层107a1,从而使其具有上述防水特性的。就防水剂而言,考虑到其与油墨的浸润性,可适当选用如PFA(四氯(代)乙烯和全氟烷基乙烯醚的共聚物),FEP(四氟(代)乙烯和六氟(代)丙烯的共聚物),PTFE(聚四氟乙烯)等含氟物质或硅树脂等含硅物质。就涂覆方法而言,则可采用喷涂、刷涂、浸涂、滚涂等方法。
推压部件:
推压部件是用来将上述压料部件107推压在台板105上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滑架108的下部装有推压辊109作为推压部件。当滑架108向着图9中箭头C所指的方向移动时,上述推压辊109就在滑架108的自重的作用下搭到按压部分107a上。从而,压料部件107就克服扭力螺旋弹簧114的作用力而转动。如图11所示,承印材料102便在按压部分107a的作用下被压在台板105上。因此,即使承印材料102曾经出现过卷曲,也不会出现承印材料102在记录区域内从台板105上翘起的现象。
另外,虽然被输送的承印材料102的厚度随所用承印材料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但由于滑架108可以以主扫描导轨108a为中心转动,再搭到压料部件107上,故可始终使该承印材料102与记录头106之间的间隔保持一定,而不受承印材料102厚度的影响。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输送承印材料时滑架108尚处于静止位置,压料部件107也处于如图10所示的离开台板105的状态之下;因此,即使承印材料的前端呈少许卷曲的状态,它也会进入到按压部分107a的下面去。而且,一旦承印材料102已被送到预定位置,在台板105的侧面待机的滑架108便开始沿主扫描导轨108a移动,随之,按压部分107a便如图11所示,将承印材料102压到台板105上。因此,即使承印材料102的前端没有被排料辊104c和夹紧辊104d夹住,也不会翘起来,仍可顺利地进行记录。
另一方面,当上述按压部分107a把承印材料102压到台板105上时,由于其与承印材料的接触面具有防水性,所以承印材料102上的纸粉等也不会粘附在该接触面上。而且,即使喷射在承印材料102上的墨迹未完全于透,油墨也不会粘附在压料部件107上。以这样的处理方法进行记录,即使上述压料部件107与承印材料102的记录面相接触,也不会造成墨迹污染承印材料的记录面等现象。
还有,当使用墨迹干燥速度较慢的材料,如塑料片(OHP用)等作为承印材料102时,应沿图9中箭头d所指的方向操作杆117。于是,压料部件107便会在扭力螺旋弹簧114的作用下,退到了图9中的双点划线的位置(即不妨碍滑架108移动的位置)上。因此,如图12所示,记录后的承印材料102便不与压料部件107相接触,也就不会出现墨迹污染承印材料记录面等现象。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其中,与上述第三个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用同样的标号表示并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所说明的是:仅仅在记录区域的下游处设置压料部件107的方案。从另一方面说,也可以在记录区域的上游处设置压料 部件。
譬如,如图13、14所示,除设置上述压料部件107之外,在承印材料102输送方向的上游处还设置了上游压料部件118。该上游压料部件118包括长度大于承印材料102宽度的按压部分118a,在该按压部分118a的两端拆弯而成的杆118b,该杆118b装在轴119上并可绕其转动。另外,在上述杆118b的端部安装有拉簧120,使上述按压部分118a趋向于图14中箭头e所示方向;在弹簧的作用下,杆118b与起限位作用的轴104e相接触。另外,在上述杆118b与轴104e相接触的状态下,按压部分118a远离台板105(见图15)。
另外,在上述按压部分118a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部,制作有倾斜部分118c,用来使安装在滑架108下部并作为推压部件的上游推压辊121易于搭上按压部分118a。
在上述这种结构的实施例中,在记录时,当滑架108开始移动时,推压辊109,121便分别推压压料部件107、118,从而使承印材料102在压料部件107、118的作用下,在记录区域的上、下游两处被压在台板105上。因此,即使承印材料102的后端处于离开送料辊104a和夹紧辊104b的状态而万一发生卷曲的情况下,也可在承印材料102的后端不会上翘的条件下顺利地进行记录。
另外,如图16所示,在上述设置有压料部件107、118的实施例中,最好使下游按压部分107a的厚度t2大于上游按压部分118a的厚度t1(即t1<t2)。而且,就从台板105到推压辊109、121的间距来说,下游推压辊109的间距也大于上游推压辊121的间距。
例如,当设定上述上游按压部分118a的厚度t1=0.25毫米时,与此相应则设定下游按压部分107a的厚度t2=0.5毫米;并且,如图16所示,在上述按压部分118a、107a压住承印材料102的状态下,设定承印材料102与记录头106之间的间距1为0.7毫米。
这样一来,通过操纵杆117,使下游压料部件107退到图17所示位置时,便可切实地防止承印材料102与下游推压辊109相接触。
另一方面,在如上所述下游推压辊109与上游推压辊121相比,距离台板105更远的设计方案中,作为为抵消该间距差而设计的结构,除上述方案之外,还可如图18所示,使下游按压部分107a的厚度与上游按压部分118a相同,而在下游按压部分107a的上表面粘结一层垫片122,以抵消上述推压辊109、121之间的高度差。
当然,也可以采用如图19所示的折弯加工成带台阶的下游压料部件107来代替上述垫片122,以抵消下游推压辊109与台板105之间的、大于上游推压辊121与台板105之间的间距差。
再有,在上述实施例中的结构都是使压料部件进行转动,但也可以采用使其作上下平行移动的方案。并且,就使上述压料部件进行位置变换的结构来说,除了如上所述通过滑架108的移动而使其变换位置的方案之外,还可以采用比如将柱塞一类部件连接到压料部件上,用来自控制部件的信号进行控制,使柱塞等动作,从而使上述压料部件变换位置。
此外,在所有上述实施例中,都是使用气泡喷射记录方式作为记录机构的。以下就用于上述各实施例的记录机构进行说明。
记录机构就是在用输送装置送来的承印材料上记录墨像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喷墨记录方式的记录机构。
喷墨式记录机构中具有用于记录用于墨液以飞行液滴形式喷出的液体喷出口,与该液体喷出口连通的液体流道,装在该液体流道的一部分上、用于使流道中的墨液具有飞出所需能量的喷射能发生装置。根据驱动信号驱动上述喷射能发生装置,便可使墨液液滴喷出而记录图象。
作为上述喷射能发生装置的能量发生方法,有例如采用压电元件等电-机转换体所产生的压力能发生装置的方法,采用将激光等电磁波照射墨液并使其吸收热能,利用该热能的作用使墨液喷出的电磁能发生装置的方法。或者采用利用电热转换体给墨液加热使墨液喷出的热能发生装置的方法等等。其中,采用电热转换体产生热能的装置使墨水喷出的方法,由于其可以高密度地排列液体喷出口,故可进行高清晰度的记录,并可实现记录头的小型化,因而是一种较好的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记录方式,即使是在上述喷墨记录方式中,也是采用气泡喷射记录方式的。
图20为构成记录装置的记录头206(106)的 分解结构的说明图,图21A-图201G为气泡喷射式记录原理的说明图。
在图20中,206a为加热器板,在硅基片上通过镀膜而设置有电热转换体(喷射加热器)206b,和给206b供给电能的由铝一类物质制成的电极206c。相对于加热器板206a,通过粘结顶板206e而构成记录头,该顶板206e具有用来分隔记录用液体的流道(喷嘴)206d的隔壁。另外,在装置的预定位置上,装有可更换的向上述记录头206供给墨液用的墨盒。
从上述墨盒经导管供给的墨液从设在顶板206e上的供给孔206f进入并充满记录头206的共用液腔206g,然后从该共用液腔206g再引导到各喷嘴206d中,在这些喷嘴206d上制成有墨液喷出口206h,并且这些喷出206h对着承印材料202(未图示)并在输送方向以一定间距设置。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具有上述结构的记录头206(106)安装在可作往复移动的滑架上,在滑架移动的同时,使墨液喷出、飞行而进行记录。
因此,对上述气泡喷射记录方式中的墨液飞行原理来说,最好采用如美国专利第4,703,129号说明书和美国专利第4,740,796号说明书所公开的基本原理进行设计。该方式既可适用于所谓“指令型”,也可适用于“连续性”。特别是用于指令型时,还应附加至少一个驱动信号,从而在同储有墨液的加热器或流道对应设置的电热转换体中,根据记录信号,使墨液的温度迅速上升以至超越成核沸腾的温度,从而使电热转换体产生热能并在记录头的热作用面上产生成膜沸腾。其结果,便可有效地相对于该驱动信号,一一对应地形成墨液中的气泡。随着该气泡的长大、收缩,墨液便从喷出用开口喷出,形成至少一个墨液滴。该驱动信号为脉冲形式时,由于可迅速而适当地实现气泡的长大、收缩,因而可实现响应性能特别优良的墨液喷出过程。
对此,可参照图21A-图21G作简要的说明。稳定状态如图21A所示,充满在喷嘴206d内的墨液211在喷出口面上,保持着表面张力和外部压力之间的平衡。在这一状态下,在使墨液211飞行时,给喷嘴206d中的电热转换体206b通电,使该喷嘴206d中的墨液温度急速上升并超过成核沸腾的温度。于是,如图21B所示,电热转换体206b附近的墨液受热形成微小气泡,该受热部分的墨液被气化并形成成膜沸腾,如图21C所示,上述气泡212迅速长大。
当上述气泡212长大到如图21D所示的最大程度时,墨液滴便从喷嘴206d中的喷出口被挤出。接下来给电热转换体206b断电,则如图21E所示,长大了的气泡212被喷嘴206d中的墨液211冷却而收缩,在这一气泡的长大、收缩的作用下,使墨液滴从喷出口飞出。再如图21F所示,墨液与电热转换体206b表面相接触并被急速冷却,则气泡212或者消失,或者其体积收缩到几乎可忽略的程度。然后,当上述气泡212收缩后,便如图21G所示,在毛细管现象的作用下,墨液从共用液腔206g输送到喷嘴206d中,准备进行下一次通电。
因此,在使滑架作往复移动的同时,相应于与该移动同步的脉冲形状的驱动信号,给上述电热转换体206b通电,以此便可把墨迹图象记录在承印材料上。对上述脉冲形状的驱动信号来说,选用如美国专利第4,463,359号说明书,美国专利第4,345,262号说明书所描述的是比较合适的。若采用美国专利第4,313,124号说明书所述的,关于上述热作用面温度上升率的发明中所述的条件,则可更加完美地进行记录。
另外,在上述记录方式中,最好还应在滑架的静止位置等处设置复原装置以及备用的辅助装置等等。具体说来,就是使用对记录头206的压盖装置、清洗装置、加压或吸引装置,由电热转换体206b或与之不同的加热元件或它们的组合而构成的预加热装置,进行与记录不同的其它喷射而实现预喷射模式的装置等,则可实现更稳定的记录。
就记录头的结构来说,除采用由上述喷射口,流道,电热转换体组合而成的结构(直线形墨液流道或直角形墨液流道)外,还可有效地采用如描述了加热部分设置在弯曲区域中的结构的、美国专利第4,558,333号说明书中所述的结构,或者采用美国专利第4,459,600号说明书中所述的结构。再加上公开了相应于多个电热转换体,以共同的狭缝构成电热转换体的喷出部分这一结构的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59-123670号以及公开了使吸收热能压力波的开口对应于喷出部分这一结构的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昭59-138461号,以这些 为基础设计的结构也可有效地进行工作。也就是说,不管记录头的形式如何,均可由气泡喷射方式高效而且高质量地进行记录。
更进一步说,本发明还可有效地适用于具有长度相应于记录装置可在承印材料上记录的最大宽度的“全线式”(full    line    type)记录头。对这种记录头来说,既可以是由多个记录头组合成满足该长度的结构,也可以是由作成一体的单个记录头构成的结构。
另外,采用将上述记录头固定在装置主体上的结构或与装置主体具有电连接的结构,或者从装置主体供给墨液的,可自由更换的片式(chip    type)结构,或者采用记录头本身与墨盒作成一体的盒式(Cartridge    type)结构,均可有效地进行记录。
就安装在设备上的记录头的种类和个数而言,则可设置比如仅相应于单色墨液的一个记录头;此外,也可以设置相应于记录颜色或浓度不同的多种墨液的多个记录头。也就是说,比如作为记录装置的记录模式。虽然不仅限于只有黑色这类主要颜色的记录模式,而且既可使记录头制成一个整体,也可由多个记录头组合而成,但采用装有至少一种由不同颜色组成的复色或者通过混色而得到的全色(full    colour)的装置,便将产生极其有效的效果。
在上述说明中,已对油墨为液体的情况作了说明。但如果是在室温或室温以下会固化的油墨的话,则一般选用在室温下会软化或液化的物质,或者以喷墨方式工作时可进行温度调节使油墨自身在30℃以上、70%以下的范围内,从而将油墨的温度控制在使其粘性处于稳定喷射的范围内。因此,最好在给予使用记录信号时,油墨处于液态。还有,下述情况也可适用,即:不管是防止将用于急剧升温的热能用于使油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状态变化所需的能量,还是以防止油墨蒸发为目的采用在非工作状态为固态的油墨,都应该通过同记录信号相对应地供给热能而使油墨液化。喷出液态油墨;或者采用具有可在到达承印材料上的时刻已经开始固化的、而开始却在热能作用下被液化这样性质的油墨。就这种情况下的油墨而言,也可采用如日本专利公开报特开昭54-56847号或特开昭60-71260号所记载的那些在多孔的承印材料的凹部或通孔中保持液态或固态,并相对于电热转换体呈对置形式。另外,对气泡喷射式记录来说,上述各种油墨中最有效的是能实现上述成膜沸腾方式者。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举例表示的是以喷墨记录方式进行记录的,但也可以采用线一点(Wire-dot)记录方式等其它记录方式。另外,承印材料的输送装置也不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那种辊形装置,也可采用比如用回转传送带将输送力传递到承印材料2上。
还有,就记录装置的使用形式来说,除了可用作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设备的图象输出终端外,还可适用于与阅读器相组合的复制装置以及采用带收发讯功能的传真装置的形式等等。
本发明如上所述,由于在记录时用压料部件将承印材料的下游端压在台板上,故可防止承印材料向上翘起,并将其前端的空白部分控制在最小限度,从而可以实现良好的记录。
而且,由于使压料部件与承印材料相接触的部分带有防水性,故墨迹等便很难粘附在该压料部件上,从而可有效地防止墨迹对承印材料的污染。这特别有效地适合于采用喷墨记录方式,在墨迹干燥速度缓慢的承印材料(如OHP用)上进行记录的情况下。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也可以用手一张一张地将承印材料送进。下面以第四个实施例为代表进行说明。
在图13中,131为需要手动时转换为手动方式的开关,130为控制电路。用开关131转换成手动方式后,手动导向件110a便在柱塞110b的作用下,从与排料托盘110相重合的位置移动到图13所示的单点划线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将承印材料放在排料托盘110上,使之向排料辊104c的方向滑入,则承印材料的前端便在手动导向件110a的导引下,被导入排料辊104c和夹紧辊104d之间的辊缝中。当承印材料被夹住后,检测器110c便检测到承印材料的前端,而控制电路130便响应该检测信号,控制电机使送料辊104a、排料辊104c顺时针(反转)转动。
承印材料被排料辊104c、夹紧辊104d夹着输送到台板105上。这时,滑架108仍处于静止位置,因此如图15所示,压料部件107,上游压料部件118均离开台板105,以不妨碍承印材料的行进。承印材料的前端被送料辊104a、夹紧辊104b 夹着输送,直送到盒101中最上面一张和捡拾辊103之间。当承印材料靠排料辊一边的端部被送到排料辊104c和送料辊104a之间的预定位置时,便暂停输送。该预定位置既可以是如图15所示的位置,也可以是比承印材料被送料辊104a、夹紧辊104b夹着的位置更偏向上游一些的位置。为了使承印材料停在预定位置是用控制电路进行控制的,即从承印材料通过110c开始就开始计算时间或者开始计算驱动输送辊的脉冲电机的控制脉冲数,达到预定计数就使输送辊停止转动。
然后,在图15位置上,使用于输送承印材料的送料辊104a沿逆时针方向(正转)只转动预定的计数量。一开始就停在图15位置上的情况下不需要这样作。然后,与上述从盒101中分离、送出承印材料的情况同样地进行记录,并将记录后的承印材料排放到排料托盘110上。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台板105在整个记录位置上都与承印材料的背面(不面对记录头的一面)相接触而承载承印材料,但也可以设计变型方案,如仅在记录位置的下游一侧,或在上游和下游两侧,使台板与承印材料的背面相接触,而在记录位置上则不与承印材料的背面相接触(如图8所示,将台板105相应于记录位置P的那部分切除)。

Claims (23)

1、一种记录装置,包括以下几部分:
在记录位置承载承印材料的台板;
将承印材料输送到上述台板上的输送装置;
在记录位置上,在承印材料上进行记录用的记录机构;
其特征在于,一压料板设置在上述记录位置的下游位置上,用来将承印材料压在台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使压料板在将承印材料压在台板上的按压位置和不压承印材料的非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移动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使上述移动装置运作用的操纵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记录过程中控制上述移动装置的控制装置,还用来使上述压料板处于按压位置或非按压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装置具有与该操作相应的进行控制的开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检测被输送的承印材料的材质的检测装置,上述控制装置根据上述检测装置发出的检测信号进行控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送装置每当将承印材料送进一定距离后便停止工作,上述记录机构在静止状态下的承印材料上进行记录,上述压料板在记录过程中处于将际印材料压在台板上的按压位置,而在输送台则处于不压住承印材料的非按压装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机构每当将承印材料送进一定距离后,便一边沿承印材料的宽度方向移动一边进行记录,上述压料板同上述记录机构的移动相连动,从不把承印材料压在台板上的非按压位置移动的压住承印材料的按压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上述记录机构一起移动,并与上述压料板接触而使其移动到按压位置的接触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装置包括一边转动、一边与上述压料板相接触的转动体。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使得在上述输送装置将承印材料输送到可用上述压料板将承印材料的前端压住的预定位置后,就使上述输送装置停止工作,并由上述压料板将承印材料的前端压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台板在记录位置的下游处同承印材料相接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台板在记录位置上不与承印材料相接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机构具有喷出墨液的喷墨式记录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墨式记录头由在热能的作用下喷出墨液来记录图象。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压料板同承印材料接触的部分上具有防水性。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上述输送装置和上述记录位置之间,将承印材料压在台板上的第二压料板。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装置每当将承印材料输送一定距离后就一边沿承印材料的宽度方向移、一边进行记录,上述第一、第二压料板均与上述记录装置的移动相连动,从未将承印材料压在台板上的非按压位置移动到将承印材料压在台板上的按压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与上述记录装置一起移动并与上述第一、第二压料板相接触并使其移动到按压位置的接触装置。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装置具有一边转动,一边分别与上述第一、第二压料板相接触的第一、第二转动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压料板的沿垂直于台板方向的厚度,小于第二压料板的沿垂直于台板方向的厚度。
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压料板的下游处的第二输送装置,用来输送已由上述记录机构记录完了的承印材料。
23、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一第一转动辊,上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一第二转动辊。
CN 91109098 1990-08-24 1991-08-24 记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9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23268/90 1990-08-24
JP2223268A JPH04105969A (ja) 1990-08-24 1990-08-24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
JP250301/90 1990-09-21
JP250300/90 1990-09-21
JP25030190A JP2843432B2 (ja) 1990-09-21 1990-09-21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195A CN1061195A (zh) 1992-05-20
CN1029947C true CN1029947C (zh) 1995-10-11

Family

ID=26525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110909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947C (zh) 1990-08-24 1991-08-24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947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4416A (zh) * 2008-12-26 2012-06-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以及记录装置
CN107407902A (zh) * 2015-03-13 2017-11-28 Reep技术有限公司 去除印刷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53795A (ja) * 2009-04-24 2010-11-11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
JP2015150823A (ja) * 2014-02-18 2015-08-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及び押さえ部材と記録部との接触抑制方法
JP6347138B2 (ja) 2014-03-31 2018-06-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CN107042548B (zh) * 2017-04-27 2019-02-19 河南工学院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机电设备
JP7322632B2 (ja) * 2019-09-25 2023-08-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4416A (zh) * 2008-12-26 2012-06-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介质以及记录装置
CN107407902A (zh) * 2015-03-13 2017-11-28 Reep技术有限公司 去除印刷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1195A (zh) 1992-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70000611B1 (ko) 기록장치
EP1375157B1 (en) Capping system for a printhead
US5786830A (en) Adaptive wiping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US7948650B2 (en) Printer-plotter
US6644778B2 (en) Stalagmite dissolving spittoon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CN1029947C (zh) 记录装置
CN100544965C (zh) 传送装置与记录装置
JP2804715B2 (ja) 記録装置
US6764161B1 (en) Curved wiper blade system for inkjet printheads
JPH074767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3453531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11198389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字ヘッド用拭き取りシステム
US20210206178A1 (en) Ink ejecting device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1018406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6846060B2 (en) Printhead servic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US709727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print head performance recovery device and method, and piston pump
KR100547160B1 (ko) 잉크젯 프린터
US11427001B2 (en) Head maintenance device,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and printer
US20020075370A1 (en) Ink jet printer having an image protective layer applying apparatus
JPH03234534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101840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336360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5104802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前記シート給送装置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H0490358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1178034A (ja) インク吸い取り機構付き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5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OR01 Other related matters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