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81238B - 保持框、光学元件保持单元、镜头镜筒单元以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保持框、光学元件保持单元、镜头镜筒单元以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81238B CN102981238B CN201210253680.9A CN201210253680A CN102981238B CN 102981238 B CN102981238 B CN 102981238B CN 201210253680 A CN201210253680 A CN 201210253680A CN 102981238 B CN102981238 B CN 1029812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element
- holding frame
- notch
- holding
- peristo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4
- 238000007788 roug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22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22 bl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32 laser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2 plasma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84 stomac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更牢固地保持光学元件的保持框、光学元件保持单元、镜头镜筒单元以及摄像装置。保持框(81)保持将所入射的光的行进方向偏转到与该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并出射的光学元件(7),形成有在保持了光学元件(7)的状态下使光学元件(7)的光的入射面(72)和出射面(73)分别露出的两个开口部(811、812),在该保持框(81)中,具有切口部(813a)和切口部(813b),该切口部(813a)和切口部(813b)设置在开口部(811、812)的内缘附近、且在保持了光学元件(7)的状态下与光学元件(7)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处,具有越远离开口部(811、812)就越接近开口部(811、812)的中心轴、并且至少一部分被粗糙化的表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持光学元件的保持框、光学元件保持单元以及具有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镜头镜筒单元和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数字照相机或数字摄像机等摄像装置中,公知有在摄像光学系统中应用了利用棱镜或反射镜等光学元件使光路弯折的弯折光学系统。
另外,在将透镜或棱镜等光学元件固定到保持框或镜筒等上的情况下,利用粘接剂进行固定。此时,粘接剂在环境温度下软化或膨胀,因此固定光学元件的位置容易错位。因此,公开了能够在利用粘接剂将光学元件固定到保持框或镜筒等时维持粘接状态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技术中,能够通过使光学元件的粘接面或保持光学元件的固定部件的粘接面中的至少一方形成得较粗来维持良好的粘接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8388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技术中,在摄像装置由于落下等而受到了冲击的情况下,尽管利用粘接剂进行了固定,光学元件有时仍然会从保持框脱落、或者光学元件的光轴发生错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击性优异、且能够更牢固地保持光学元件的保持框、光学元件保持单元、镜头镜筒单元以及摄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的保持框其保持将所入射的光的行进方向偏转到与该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并出射的光学元件,形成有在保持了所述光学元件的状态下使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光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分别露出的两个开口部,该保持框的特征在于,该保持框具有切口部,该切口部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内缘附近、且在保持了所述光学元件的状态下与所述光学元件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处,具有越远离该开口部就越接近该开口部的中心轴、并且至少一部分被粗糙化的表面。
本发明的保持框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的被粗糙化的表面形成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中心轴的倾斜角以预定的模式变化的锯齿形状。
本发明的保持框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部的被粗糙化的表面由多个曲面构成。
本发明的保持框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切口部的周围的内壁面中的在保持所述光学元件的状态下与所述光学元件的侧面相对的部分被粗糙化。
本发明的保持框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切口部的周围的内壁面中的在保持所述光学元件的状态下与所述光学元件的侧面相对的内壁面形成越远离所述开口部就越接近所述开口部的中心轴的形状。
本发明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所述保持框;被所述保持框保持的所述光学元件;以及粘接部件,其被填充在所述切口部的倾斜面与所述光学元件之间,将所述光学元件固定到所述保持框。
本发明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的填充有所述粘接部件的表面被粗糙化,其中该填充有所述粘接部件的表面是被所述保持框保持的侧面的表面。
本发明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在上述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是棱镜或透镜。
本发明的镜头镜筒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以及固定框,其固定所述保持单元,并且沿着所述光的行进方向设置在所述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后级,保持具有与所述光的行进方向平行的光轴的光学系统。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镜头镜筒单元。
根据本发明,该保持框具有切口部,该切口部设置在开口部的内缘附近、且在保持了光学元件的状态下与光学元件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处,具有越远离该开口部就越接近开口部的中心轴、并且至少一部分被粗糙化的表面,因此粘接剂的表面积扩大,并且利用锚定效应而使得粘接强度提高。其结果,能够更牢固地保持光学元件,起到耐冲击性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从前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从前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镜头镜筒单元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箭头A方向的镜头镜筒单元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箭头B方向的镜头镜筒单元的俯视图。
图6是图3的C-C线的剖视图。
图7是将光学元件保持到保持框之前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立体图。
图8是将光学元件保持到保持框之后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立体图。
图9是图7的箭头D方向的保持框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箭头E方向的保持框的侧视图。
图11是图9的F-F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8的G-G线的剖视图。
图13是对图12的Z区域的主要部分进行放大后的放大图。
图14是示出将光学元件保持单元固定到固定框时的状况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剖视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变型例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剖视图。
图19是对图18的切口部的一部分进行放大后的放大图。
图2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剖视图。
图2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变型例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剖视图。
图2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摄像装置;2:壳体;3:镜头镜筒单元;4:光学系统;5:摄像单元;6:镜筒;7、210:光学元件;8、100、200、300、400、500:光学元件保持单元;9:固定框;10:粘接剂;11:螺钉部件;21:前面盖部件;22:后面盖部件;41:第1透镜组;42:第2透镜组;43:第3透镜组;44:快门;45:第4透镜组;51:摄像元件;52:摄像元件框;53:光学低通滤波器;54:挠性印刷基板;71:反射面;72:入射面;73:出射面;81、101、201、301、401:保持框;102、202、302、402、403、503、814:内壁面;102a、202a、302a、502a、814a、814b:切口部;211:摄影用窗部;212:发光用窗部;213:电源开关;214:释放开关;221:操作开关组;222:显示监视器;411、501:前透镜;412:后透镜;502:第1透镜保持框;811、812:开口;813:底面;813a:调整孔部;814c:第1液体积存部;814d:第2液体积存部;815:第1透镜保持框;816:第2透镜保持框;817、818: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作“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例示数字照相机作为具备具有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粘接结构的镜头镜筒的摄像装置的一例,但是本发明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此外,在附图记载中,对相同的部分附上相同标号。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从前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摄像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摄像装置1的固有的坐标系,将摄像装置1的宽度方向设为x轴、与摄像装置1的光轴平行的方向设为y轴、摄像装置1的铅垂方向设为z轴。
如图1和图2所示,摄像装置1具有:形成大致长方体的箱形状的壳体2;照相机控制基板(未图示),其被收纳在壳体2内,控制摄像装置1的各种部件;以及镜头镜筒单元3,其具有用于拍摄被摄体的弯折光学系统。
壳体2具有:前面盖部件21,其形成为覆盖前表面、两侧面、上表面和底面;以及后面盖部件22,其形成为覆盖背面侧。壳体2通过在前面盖部件21和后面盖部件22相互相对的状态下将它们进行接合,形成为在内部具有空间的大致长方体的箱形状。
在前面盖部件21的前表面,设置有用于对内置在壳体2内的镜头镜筒单元3入射被摄体光束的摄影用窗部211和利用闪光灯发光装置(未图示)的发光用窗部212等。在前面盖部件21的上表面部,设置有将摄像装置1的电源切换为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电源开关213和对摄像装置1指示摄影动作的释放开关214等。
在后面盖部件22的背面部设置有以下部件等:设定摄影模式和操作菜单等的操作开关组221;以及显示监视器222,其通过由液晶或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构成的显示面板等构成,显示与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
照相机控制基板由印刷基板构成,该印刷基板安装有如下部件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其进行与构成摄像装置1的各部对应的指示和数据传送等,统一控制摄像装置1的动作;控制闪光灯装置的闪光灯发光控制部;对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部;将图像数据写入到存储卡等记录介质的记录控制部;以及手抖检测传感器。将照相机控制基板组装到前面盖部件21的内部。
此处,对镜头镜筒单元3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从前面侧观察镜头镜筒单元3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箭头A方向的镜头镜筒单元3的侧视图。图5是图3的箭头B方向的镜头镜筒单元3的俯视图。图6是图3的C-C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4和图6中,左侧是前面侧,右侧是背面侧。
如图3~图6所示,镜头镜筒单元3具有:从规定的视野区域会聚光的光学系统4;摄像单元5,其通过接收由光学系统4会聚后的光并进行光电转换来生成图像数据;以及镜筒6,其保持光学系统4和摄像单元5。
光学系统4构成为弯折光学系统(弯曲光学系统),通过光学元件7的反射面71将从设置于摄像装置1的前表面的摄影用窗部211入射的被摄体光束朝向Z向下方弯折成大致直角,并且将被摄体像成像到在镜头镜筒单元3的底面上将受光面朝上配设的摄像单元5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以直角棱镜为例对光学元件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通过具有由平面或曲面构成的反射面的其他光学元件,例如可变反射镜或透镜等构成。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透射过摄影用窗部211并入射到镜头镜筒单元3的被摄体光束设为第1光轴O1,将通过光学元件7的反射面71将第1光轴O1弯折后的光轴设为第2光轴O2。
说明光学系统4的详细结构。光学系统4具有:包含光学元件7的第1透镜组41;配置在光轴O2上并构成变焦镜头的第2透镜组42和第3透镜组43;快门44,其配置于第2透镜组42和第3透镜组43之间,将摄像单元5的状态设定成曝光状态或遮光状态;以及构成对焦镜头的第4透镜组45。第1透镜组41具有配置在光轴O1上的前透镜411、和处于光学元件7的下部且配置在光轴O2上的后透镜412。
摄像单元5使用CCD(ChargeCoupled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构成,具有:摄像元件51,其通过接收由光学系统4会聚后的光并进行光电转换来生成图像数据;摄像元件框52,其保持摄像元件51;光学低通滤波器53,其设置于摄像元件51的前面;以及挠性印刷基板54,其安装有摄像元件51。
镜筒6具有: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1,其保持包含光学元件7的第1透镜组41;以及固定框9,其保持第2透镜组42、第3透镜组43、快门44、第4透镜组45和摄像单元5。
通过多个螺钉部件11将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固定到固定框9。另外,关于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的结构的详细情况将后述。
固定框9具有:保持第2透镜组42的第2框91、保持第3透镜组43的第3框92、保持第4透镜组45的第4框93,第2框91、第3框92和第4框93能够沿着第2光轴O2进退移动地保持在固定框9内。由此,摄像装置1通过在对焦动作时对驱动机构(未图示),例如步进电机进行驱动,使第4透镜组45沿着光轴O2上进退移动。其结果,摄像装置1能够拍摄焦点对准到被摄体的图像。此外,摄像装置1通过在变焦动作时对驱动机构(未图示)进行驱动,使第2透镜组42和第3透镜组43沿着光轴O2上进退移动。此外,在固定框9上,形成有在固定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时进行定位的定位部和多个孔部。另外,关于定位部和孔部将后述。
具有以上结构的镜头镜筒单元3隔着橡胶或聚氨酯等具有弹性或粘弹性的缓冲部件内置在壳体2内。由此,摄像装置1能够保护镜头镜筒单元3不受落下等的冲击。
接着,对上述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将光学元件保持到保持框81之前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的立体图。图8是将光学元件保持到保持框81之后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的立体图。图9是图7的箭头D方向的保持框81的俯视图。图10是图9的箭头E方向的保持框81的侧视图。图11是图9的F-F线的剖视图。图12是图8的G-G线的剖视图。
如图7~图12所示,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具有:光学元件7;保持光学元件7的保持框81;以及粘接部件10,其填充在光学元件7与保持框81之间,将光学元件7固定到保持框81。
光学元件7使用直角棱镜构成。光学元件7具有被摄体光束入射的入射面72、和将在反射面71上进行反射后的被摄体光束朝光轴O2方向出射的出射面73。通过对作为光学元件7的被保持框81保持的侧面(非光学面)的表面且填充有粘接部件10的表面进行基于喷砂处理、磨挫等的切削处理、激光照射处理、等离子处理或化学处理中的任意一个以上的处理(以下称作“粗糙化处理”),而将光学元件7粗糙化。
保持框81形成为能够保持光学元件7的箱状。保持框81由树脂或复合材料,例如ABS树脂等形成。保持框81具有在保持光学元件7的状态下分别露出光学元件7的入射面72和出射面73的开口部811、812。保持框81从光轴O1方向观察形成为大体矩形形状,具有:支撑光学元件7的反射面71的底面813;以隔着粘接部件10夹持着保持光学元件7的方式来保持光学元件7的左右的内壁面814;保持前透镜411的第1透镜保持框815;保持后透镜412的第2透镜保持框816;以及从保持框81的外缘向左右两个方向延伸的板状的固定部817、818。另外,作为粘接部件10,可以是紫外线硬化树脂等。
底面813从光轴O1方向观察形成为大体矩形形状。在底面813上,在大致中央形成有在装配了光学元件7时调整光学元件7的位置的调整孔部813a。
内壁面814设置于开口部811和开口部812各自的周边,形成为越远离开口部811和开口部812就越接近光学元件7的倾斜面,具有使该倾斜面的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粗糙化的切口部814a(C面)和切口部814b(C面)(参照图7、图8、图12)。具体而言,切口部814a和切口部814b是通过在内壁面814的端边的中途朝向光学元件7侧实施倾斜地切除角部的倒角加工(例如倒角角度为30度~45度的范围内)得到的。并且,切口部814a的被粗糙化后的表面形成相对于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具有不规则的模式的锯齿。例如图13所示,切口部814a的被粗糙化后的表面在相对于开口部812的中心轴(例如光轴O2)的倾斜角为1度~45度的范围内随机地形成。此外,内壁面814具有在通过粘接部件10将光学元件7固定到保持框81时收纳粘接部件10的剩余部分的第1液体积存部814c和第2液体积存部814d(参照图11和图12)。
由此,设置切口部814a和切口部814b,并在切口部814a以及切口部814b与光学元件7之间填充粘接部件10来固定光学元件7和保持框81,切口部814a和814b设置在开口部811、812的内缘附近且在保持了光学元件7的状态下位于与光学元件7的侧面(非光学面)相对的位置处,具有越远离开口部811、812则越接近开口部811、812的中心轴并且至少一部分被粗糙化的表面。由此,粘接部件10的表面积扩大,并且粘接强度由于锚定效应效果而进一步提高。其结果,即使由于摄像装置1落下等而使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受到了冲击,光学元件7也不容易从保持框81脱离,并且能够防止光学元件7在保持框81内错位,从而耐冲击性优异。
第1透镜保持框815从光轴O1方向观察形成为大致椭圆形或大致圆形,并保持前透镜411。第2透镜保持框816从光轴O2方向观察形成为大致椭圆形,并保持后透镜412。第2透镜保持框816的内壁具有用于注入粘接部件10的切口部816a。
固定部817在3个部位具有与光轴O2平行地贯通的圆形的贯通孔817a和嵌合孔817b。固定部818在2个部位具有与光轴O2平行地贯通的圆形的贯通孔818a和嵌合孔818b。贯通孔817a和贯通孔818a从光轴O2方向观察形成为包围保持框81所保持的光学元件7的周围。
此处,对将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固定到固定框9的固定方法进行说明。图14是示出将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固定到固定框9时的状况的立体图。
如图14所示,在固定框9的固定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的上表面,形成有与固定部817相对的平面部910。在平面部910中,在与固定部817的贯通孔817a以及贯通孔818a分别同轴的位置处形成有多个孔部911a。孔部911a的直径形成为比贯通孔817a以及贯通孔818a的直径小。此外,在平面部910中,在与嵌合孔817b以及嵌合孔818b分别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定位部911b。
由此,将定位部911b嵌合到嵌合孔817b和嵌合孔818b,并用螺钉部件11分别将贯通孔817a和贯通孔818a相对于固定框9的孔911a固定,由此能够将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固定到固定框9。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开口部811、812的内缘附近且在保持了光学元件7的状态下位于与光学元件7的侧面(非光学面)相对的位置处设置了切口部814a和切口部814b,切口部814a和切口部814b具有越远离开口部811、812就越接近开口部811、812的中心轴并且至少一部分被粗糙化的表面,并且在切口部814a以及切口部814b与光学元件7之间填充粘接部件10,以将光学元件7和保持框81固定。由此,粘接部件10的表面积扩大,并且由于锚定效应使得粘接强度进一步提高。其结果,即使光学元件保持单元8由于摄像装置1落下等而受到了冲击,光学元件7也不容易从保持框81脱离,并且能够进一步防止光学元件7在保持框81内错位,从而耐冲击性优异。
(实施方式2)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仅对切口部的表面进行了粗糙化。因此,下面仅说明光学元件保持单元。另外,在附图记载中,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
图15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剖视图。如图15所示,光学元件保持单元100具有光学元件7、保持光学元件7的保持框101、粘接部件10。
保持框101具有以隔着粘接部件10夹持光学元件7的方式保持光学元件7的左右的内壁面102。内壁面102具有切口部102a,该切口部102a形成越远离开口部811就越接近光学元件7的倾斜面,该倾斜面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粗糙化。并且,内壁面102具有第1液体积存部814c。
切口部102a设置在开口部811的内缘附近、且在保持了光学元件7的状态下与光学元件7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处,具有越远离开口部811就越接近开口部811的中心轴、并且至少一部分被粗糙化的表面。通过朝向光学元件7进行倒角加工而与内壁面102一体地形成切口部102a。切口部102a的被粗糙化的表面形成相对于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以预定的模式变化的锯齿形状。具体而言,切口部102a的被粗糙化的表面形成相对于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具有不规则的模式的锯齿。例如切口部102a的被粗糙化的表面在相对于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为1度~45度的范围内随机形成(参照图13)。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仅对切口部102a的表面进行了粗糙化,因此能够在对保持框101进行成型时容易地从模具中拔出保持框101,而不会增加成本。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能够通过对切口部102a的表面进行粗糙化,扩大粘接部件10的表面积,并且利用锚定效应提高粘接强度。由此,即使光学元件保持单元100由于摄像装置1落下等而受到了冲击,光学元件7也不容易从保持框101脱离,并且能够进一步防止光学元件7在保持框101内错位。
(实施方式3)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保持框的内壁面形状不同。因此,下面仅说明光学元件保持单元。另外,在附图记载中,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
图16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剖视图。如图16所示,光学元件保持单元200具有光学元件7、保持光学元件7的保持框201和粘接部件10。
保持框201具有以隔着粘接部件10夹持光学元件7的方式保持光学元件7的左右的内壁面202。内壁面202形成越远离开口部811就越接近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形状。具体而言,内壁面202的截面形成胃大致锥状。内壁面202具有在光学元件7被收纳到了保持框201中时用于注入粘接部件10的切口部202a。并且,内壁面202具有第1液体积存部814a。
切口部202a设置在开口部811的内缘附近、且在保持了光学元件7的状态下与光学元件7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处,具有越远离开口部811就越接近开口部811的中心轴、并且至少一部分通过粗糙化处理而被粗糙化的表面。通过朝向光学元件7进行倒角加工而与内壁面202一体地形成切口部202a。切口部202a的被粗糙化的表面形成为相对于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以预定的模式变化的锯齿形状。具体而言,切口部202a的被粗糙化的表面形成相对于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具有不规则的模式的锯齿。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内壁面202形成越远离开口部811就越接近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形状,对包含切口部202a的内壁面202的整个表面进行粗糙化。由此,在对保持框201进行成型时能够容易地从模具中拔出保持框201,并且即使光学元件保持单元200由于摄像装置1落下等而受到了冲击,也能够进一步防止光学元件7从保持框201脱离。
(实施方式3的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光学元件7的截面为矩形形状,但是例如也能够对光学元件的形状进行变更。
图17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变型例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剖视图。如图17所示,光学元件210以截面从底面朝向上面变宽的方式倾斜形成。具体而言,光学元件210的截面形成为锥状。并且,对光学元件210的非光学面进行了粗糙化。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变型例,光学元件210以从底面朝向上面变宽的方式倾斜形成,因此能够减少粘接部件10的使用量,并且即使光学元件保持单元200由于摄像装置1落下等而受到了冲击,也能够进一步防止光学元件210从保持框201脱离。
(实施方式4)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在保持框的内壁面形成的粗糙化不同。因此,下面仅说明光学元件保持单元。另外,在附图记载中,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
图18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剖视图。如图18所示,光学元件保持单元300具有光学元件7、由树脂等形成的保持框301和粘接部件10。
保持框301具有以隔着粘接部件10夹持光学元件7的方式保持光学元件7的左右的内壁面302。内壁面30上具有在光学元件7被收纳到保持框301中并被固定了时用于注入粘接部件10的切口部302a和第1液体积存部814c。包含切口部302a的内壁面302的表面由多个曲面构成。具体而言,如图19所示,形成为从截面观察时各曲线的切线一致。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包含切口部302a的内壁面302的表面由多个曲面构成,因此粘接部件10的表面积扩大,并且利用锚定效应提高了粘接强度。其结果,即使光学元件保持单元300由于摄像装置1落下等而受到了冲击,光学元件7也不会从保持框301脱离,并且能够进一步防止光学元件7在保持框301内错位。
(实施方式5)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保持框的形状不同。因此,下面仅说明光学元件保持单元。另外,在附图记载中,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
图20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剖视图。如图20所示,光学元件保持单元400具有光学元件7、由树脂等形成的保持框401、粘接部件10。
保持框401具有以隔着粘接部件10夹持光学元件7的方式保持光学元件7的左右的内壁面402。内壁面402的截面形成为锥状。内壁面402具有第1液体积存部814c。内壁面402的整个表面通过粗糙化处理被粗糙化。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能够通过将保持框401的内壁面402的截面形成为锥状,并且对内壁面402的整个表面进行粗糙化,简单地制造保持框401,同时粘接部件10的表面积进一步扩大,并且利用锚定效应而使得粘接强度提高。
(实施方式5的变型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5中,内壁面402的被粗糙化的表面形成相对于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以不规则的模式变化的锯齿形状,但是例如也可以形成相对于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规则地发生变化的锯齿。
图2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变型例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剖视图。如图21所示,内壁面403形成相对于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规则地发生变化的锯齿,以成为阶梯状。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变型例,保持框401的内壁面403的被粗糙化的表面形成相对于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规则地发生变化的锯齿,以成为阶梯状。由此,能够在对保持框401进行成型时容易地从模具中拔出保持框401,并且即使光学元件保持单元400由于摄像装置1落下等而受到了冲击,也能够进一步使得光学元件7不容易从保持框401脱离。
此外,还能够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变型例应用到上述切口部的被粗糙化的表面。
(实施方式6)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被粗糙化的表面的位置不同。因此,下面仅说明光学元件保持单元。另外,在附图记载中,对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标号。
图2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6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如图22所示,光学元件保持单元500具有前透镜501、保持前透镜501的第1透镜保持框502和粘接部件10。
前透镜501的被第1透镜保持框502保持的侧面(非光学面)的表面即填充有粘接部件10的表面被粗糙化。第1透镜保持框502具有保持前透镜501的内壁面503。内壁面503设置在开口部811的内缘附近、且在保持了前透镜501的状态下与前透镜501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处,形成有切口部502a,该切口部502a具有越远离开口部811就越接近开口部811的中心轴、并且至少一部分被粗糙化的表面。
切口部502a形成越远离开口部811就越接近透镜501的倾斜面,倾斜面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粗糙化。通过倒角加工从而与第1透镜保持框502一体地形成切口部502a。包含切口部502a的内壁面503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粗糙化处理被粗糙化。包含切口部502a的内壁面203的表面形成相对于开口部811的中心轴的倾斜角以不规则的模式变化的锯齿形状。另外,可以对包含切口部502a的内壁面的表面实施加工,以使锯齿形状和曲面相互不同。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包含切口部502a的内壁面503的整个表面被粗糙化,因此能够扩大粘接部件10的表面积,并且利用锚定效应提高粘接强度。由此,即使光学元件保持单元500由于摄像装置1落下等而受到了冲击,前透镜501也不容易从第1透镜保持框502脱离,并且能够进一步防止前透镜501在第1透镜保持框502内错位。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紧凑型数字照相机作为摄像装置,但是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例如数字摄像机、具有摄影功能的便携电话和平板型便携设备等电子设备、双筒镜以及显微镜等。
Claims (9)
1.一种保持框,其保持将所入射的光的行进方向偏转到与该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并出射的光学元件,且该保持框形成有在保持了所述光学元件的状态下使所述光学元件的所述光的入射面和出射面分别露出的两个开口部,该保持框的特征在于,
该保持框具有两个切口部,该两个切口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开口部的内缘附近、且在保持了所述光学元件的状态下与所述光学元件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处,并且具有越远离该开口部就越接近该开口部的中心轴、并且至少一部分被粗糙化的表面;
位于所述切口部的周围的内壁面中的在保持所述光学元件的状态下与所述光学元件的侧面相对的内壁面形成越远离所述开口部就越接近所述开口部的中心轴的形状;
其中,在所述内壁面具有在通过粘接部件将所述光学元件固定到所述保持框时收纳粘接部件的剩余部分的液体积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的被粗糙化的表面形成相对于所述开口部的中心轴的倾斜角以预定的模式变化的锯齿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部的被粗糙化的表面由多个曲面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持框,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切口部的周围的内壁面中的在保持所述光学元件的状态下与所述光学元件的侧面相对的部分被粗糙化。
5.一种光学元件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框;
被所述保持框保持的所述光学元件;以及
粘接部件,其被填充在所述切口部的倾斜面与所述光学元件之间,将所述光学元件固定到所述保持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的填充有所述粘接部件的表面被粗糙化,其中该填充有所述粘接部件的表面是被所述保持框保持的侧面的表面粗糙化,以及所述光学元件以截面从底面朝向上面变宽的方式倾斜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是棱镜或透镜。
8.一种镜头镜筒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元件保持单元;以及
固定框,其固定所述光学元件保持单元,并且沿着所述光的行进方向设置在所述光学元件保持单元的后级,保持具有与所述光的行进方向平行的光轴的光学系统。
9.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像装置具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镜头镜筒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95473A JP2013057764A (ja) | 2011-09-07 | 2011-09-07 | 保持枠、光学素子保持ユニット、レンズ鏡筒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
JP2011-195473 | 2011-09-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81238A CN102981238A (zh) | 2013-03-20 |
CN102981238B true CN102981238B (zh) | 2016-03-30 |
Family
ID=47855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5368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81238B (zh) | 2011-09-07 | 2012-07-20 | 保持框、光学元件保持单元、镜头镜筒单元以及摄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13057764A (zh) |
CN (1) | CN10298123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740775B1 (ko) * | 2014-12-23 | 2017-05-2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렌즈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카메라 모듈 |
US10054762B2 (en) * | 2016-12-06 | 2018-08-21 | Applied Optoelectronics, Inc. | Optical component holder having alignment feature for forming press-fit and an optical subassembly using same |
KR102089288B1 (ko) * | 2017-02-07 | 2020-04-23 | 자화전자(주) | 반사계 지지장치 |
CN109218567B (zh) * | 2017-06-30 | 2024-09-06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
CN109218568A (zh) * | 2017-06-30 | 2019-01-15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及其感光组件 |
JP2019096637A (ja) * | 2017-11-17 | 2019-06-20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レーザー光源ユニット |
CN109375295B (zh) * | 2018-12-24 | 2024-08-02 | 无锡奥夫特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边缘微结构的光学窗口 |
CN109633854B (zh) * | 2019-01-08 | 2020-09-29 |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采集器及移动电子设备 |
TWI707188B (zh) | 2019-09-18 | 2020-10-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84939A (zh) * | 2006-02-10 | 2009-03-1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透镜镜筒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22204A (ja) * | 1986-03-25 | 1987-09-30 | Toshiba Corp | 光学部品の固定方法 |
JPH05314535A (ja) * | 1992-05-07 | 1993-11-26 | Seiko Epson Corp |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
JP3365843B2 (ja) * | 1993-12-08 | 2003-01-14 |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レンズ保持装置 |
JPH11211957A (ja) * | 1998-01-23 | 1999-08-06 | Nikon Corp | レンズ保持部材 |
JP4004705B2 (ja) * | 2000-02-29 | 2007-11-0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と撮像装置組立方法 |
JP2006178388A (ja) * | 2004-11-29 | 2006-07-06 |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 光学素子固定方法及び光学素子固定構造 |
JP2006178382A (ja) * | 2004-11-29 | 2006-07-06 |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 光学素子、光学素子保持構造、光学素子鏡筒及び光通信モジュール |
JP4758249B2 (ja) * | 2006-02-24 | 2011-08-2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光学装置 |
JP2007333999A (ja) * | 2006-06-15 | 2007-12-27 | Hitachi Maxell Ltd | レンズユニット |
-
2011
- 2011-09-07 JP JP2011195473A patent/JP2013057764A/ja active Pending
-
2012
- 2012-07-20 CN CN201210253680.9A patent/CN10298123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84939A (zh) * | 2006-02-10 | 2009-03-1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透镜镜筒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3057764A (ja) | 2013-03-28 |
CN102981238A (zh) | 2013-03-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81238B (zh) | 保持框、光学元件保持单元、镜头镜筒单元以及摄像装置 | |
JP7229193B2 (ja)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 |
KR101445185B1 (ko) | 복수 개의 영상촬영유닛을 구비한 플렉시블 영상촬영장치및 그 제조방법 | |
US8488008B2 (en) |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camera shake correcting apparatus applied to image pickup apparatus | |
CN101842728B (zh) | 镜头镜筒以及透镜支撑构造 | |
EP2574037B1 (en) | Image pickup apparatus having imaging sensor package | |
US20060279638A1 (en) |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 |
JP2007219199A (ja) | 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装置及び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 |
TWI662840B (zh) | Camera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 |
CN102547094B (zh) | 电子照相机 | |
CN111316150A (zh) | 图像拍摄装置 | |
WO2018123643A1 (en) | Camera module, method for producing camera module,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JP2008077072A (ja) | 撮像素子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 |
KR101895965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CN103389556A (zh) | 镜头装置 | |
CN1873514A (zh) | 取景装置及照相机 | |
JP2016118742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08089995A (ja) | 像ぶれ補正撮影レンズと、これを具備する光学機器 | |
JP2006173890A (ja) | 固体撮像素子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 | |
JP2011018080A (ja) | 固体撮像素子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 | |
JP2011033981A (ja) | 光学機器 | |
JP2016008995A (ja)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撮像装置 | |
JP2006215443A (ja) | レンズ装置のレンズ枠固着方法と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及び光学装置 | |
CN210431571U (zh) | 一种1300万自动对焦摄像头 | |
JP6027766B2 (ja) | レン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Applicant before: Olympus Corpor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