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1165B - 设计用于再生过滤器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设计用于再生过滤器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71165B CN102971165B CN201180027067.9A CN201180027067A CN102971165B CN 102971165 B CN102971165 B CN 102971165B CN 201180027067 A CN201180027067 A CN 201180027067A CN 102971165 B CN102971165 B CN 10297116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ume portion
- filter
- air
- lobe
- blowing eng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6—Filtering
- B60H3/0608—Filter arrangements in the air stream
- B60H3/0633—Filter arrangements in the air stream with provisions for regenerating or cleaning the filter el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6—Filtering
- B60H2003/0691—Adsorption filters, e.g. activated carb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主体是机动车辆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1)。这样的装置(1)包括单元(3),所述单元(3)容置至少一个鼓风机(15),所述鼓风机(15)插置在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之间,所述体积部由单元(3)界定。上游体积部(16)容置具有混合瓣(20)的混合腔室(18)。上游体积部(16)容置过滤器(23)。所述装置(1)装配有用于再生过滤器(23)的器件(27、20、24、25)。用于再生过滤器(23)的器件(27、20、24、25、14)包括间隙空间(27),所述间隙空间(27)链接上游体积部(16)以及下游体积部(17),其形成于单元(3)和鼓风机(15)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来自机动车辆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领域。其主题是这样的装置,该装置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能够收集在通过所述装置循环的空气流中携带的污染物,所述装置设置有用于再生所述过滤器的器件。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是用于以过滤器再生模式实施所述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通常装配有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用于改变车辆内部容纳的空气的气热参数。装置主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外部空气进入口、再循环空气进入口和空气递送口。外部空气进入口形成为通过壳体,以使得允许外部空气流从车辆外部进入壳体中。再循环空气进入口形成为通过壳体,以允许再循环空气流从车辆内部进入壳体中。壳体配备有再循环瓣,所述再循环瓣设计为采用再循环空气进入口完全关闭的位置和至少部分打开位置之间的多个位置。空气递送口形成为通过壳体,以允许从外部空气流和/或从再循环空气流被递送的经热处理的空气从壳体排放至车辆内部。空气递送口设置有空气分配瓣,所述空气分配瓣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打开位置中,空气分配瓣允许空气通过空气递送口,在关闭位置中,空气分配瓣阻止这样的空气通过。
壳体容置鼓风机,所述鼓风机能够抽吸仅外部空气流和/或再循环空气流。壳体界定上游体积部,所述上游体积部设置有外部空气进入口和再循环空气进入口。壳体还界定下游体积部,所述下游体积部设置有空气递送口。鼓风机插置在上游体积部和下游体积部之间,以导致外部空气和/或再循环空气流从上游体积部循环至下游体积部。
壳体还容置热处理器件,用于改变抽吸进来的空气流(这包括外部空气流和/或再循环空气流)的温度,递送经热处理的空气流。热处理器件特别地为设计为加热抽吸进来的空气流的加热器和能够冷却抽吸进来的空气流的蒸发器。经热处理的空气流经由空气递送口从壳体排放。用于热处理抽吸进来的空气流的器件被容置在下游体积部内部。
由此,在装置的所谓“正常”操作模式下,在被从壳体排放至车辆内部之前,抽吸进来的空气流在上游体积部内部循环,随后通过鼓风机,随后通过蒸发器和可能通过加热器。
壳体容置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能够收集抽吸进来的空气流所携带的污染物,所述过滤器诸如活性炭过滤器。例如,可以参考文献FR2845642(PEUGEOTCITROENAUTOMOBILESSA),其描述了这样的装置,其中过滤器被容置在下游体积部内部,更具体地,在鼓风机和蒸发器之间。
该装置设置有再生过滤器的器件,其允许已被收集的污染物解除吸附并从壳体排放至车辆外部。这样的器件包括旁通管线,其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延伸,第一开口形成为在过滤器和蒸发器之间通过壳体,第二开口形成为在再循环瓣和外部空气进入口之间通过壳体。旁通管线容置附加的鼓风机,以导致再生空气流从第一开口循环至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装配有第一瓣,所述第一瓣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打开位置中,第一瓣允许空气通过第一开口,在关闭位置中,第一瓣阻止这样的空气通过。第二开口装配有第二瓣,所述第二瓣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打开位置中,第二瓣允许空气通过第二开口,在关闭位置中,第二瓣阻止这样的空气通过。
再生器件还包括过滤器配备的电阻器,所述电阻器通过焦耳效应加热过滤器并由此允许已被保留的污染物解除吸附。
在已知为“过滤器再生”的操作模式下,再循环瓣需要被布置在打开位置,以允许再循环空气流从车辆内部通到上游体积部。有必要将第一瓣和第二瓣布置在打开位置中,以便允许再循环空气流在旁通管线内部循环。而且,空气分配瓣必须布置在关闭位置。电阻器接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循环空气流通过鼓风机,随后再生的过滤器遵从旁通管线,以经由外部空气进入口被从壳体排放。
这样的装置证明是笨重庞大的,因为需要旁通管线,所述旁通管线在壳体外部布置为U形并当装配所述装置时趋于形成障碍物。另外,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已经被制成为通过壳体并分别配备有第一瓣和第二瓣的情况有点约束。
另外,这样的装置包括多个瓣,即再循环瓣、第一瓣、第二瓣和至少一个空气分配瓣,所述瓣的相应运动被都需要为以“过滤器再生”模式操作所述装置。就关注所述装置的简单实施而言,具有这样的高数量是不利的。
最后,这样的装置包括附加鼓风机,其必须在“过滤器再生”模式下被接通并导致所述装置消耗附加电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其在结构上简单,所述装置包括最少数量的鼓风机和瓣,以提供它们的有效隔离。“过滤器再生”模式下的实施的装置的隔离是简单和有效的,同时允许过滤器被再生而没有污染容纳在车辆内部中的空气的任何风险。
本发明的装置是用于机动车辆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这样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容置至少一个鼓风机,所述鼓风机插置在上游体积部和下游体积部之间。上游体积部和下游体积部由壳体界定。上游体积部容置具有混合瓣的混合腔室。壳体容置过滤器。所述装置配备有用于再生过滤器的再生器件。过滤器再生器件包括间隙空间,所述间隙空间连接上游体积部和下游体积部。
间隙空间有利地相邻于鼓风机和混合腔室。
用于再生过滤器的再生器件有利地包括混合瓣,所述混合瓣构成关闭间隙空间至上游体积部的出口的器件。
用于再生过滤器的再生器件优选地包括过滤器装配的电阻器,所述电阻器与电源关联。
用于再生过滤器的再生器件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分配瓣,空气递送口配备有该空气分配瓣。
过滤器,例如,容置在上游体积部内部。
过滤器,例如,插置在混合腔室和鼓风机之间。
过滤器,例如,插置在外部空气进入口和混合腔室之间。
过滤器,例如,容置在下游体积部内部,插置在鼓风机和热处理器件之间。
用于再生这样的装置配备的过滤器的方法主要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执行以下操作:
-将混合瓣布置在再生位置中,以便使间隙空间的出口、外部空气进入口和再循环空气进入口敞开,
-将空气分配瓣布置在关闭位置中,
-接通电阻器的电源,
-接通鼓风机。
附图说明
从阅读本发明连同附图一起给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替换形式的实施例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装置以过滤器再生模式描绘。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替换形式的实施例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装置以过滤器再生模式描绘。
图3至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替换形式的实施例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装置以各相应操作模式描绘。
图7至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替换形式的实施例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装置以各相应操作模式描绘。
图11至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替换形式的实施例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的示意图,所述装置以各相应操作模式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机动车辆配备有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1,用于改变车辆内部容纳的空气的气热参数。这样的改变通过将已经被热处理的至少一股空气流2递送至车辆内部而获得。为此,所述装置1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由塑料制成并容置在车辆的集水箱和/或仪表板后面。壳体3包括外部空气进入口4,其允许外部空气流5在车辆的外侧6和由壳体3界定的内部容积7之间通过。壳体3还包括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其允许再循环空气流9在车辆内部10和内部体积部7之间通过。壳体3最后包括三个空气递送口11、12、13,诸如除霜/除雾口11、头部水平通气口12和脚部水平通气口13。通过除霜/除雾口11递送的空气用于使车辆内部的前部向前区域通风,特别是车辆风挡位于所述车辆内部的前部区域中,头部水平通气口12用于使内部的上部区域通风,而脚部水平通气口13用于使车辆内部的下部区域通风。每一个空气递送口11、12、13设置有相应的空气分配瓣14,所述空气分配瓣14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打开位置中,空气分配瓣14允许空气通过空气分配瓣14装配到的空气分配口11、12、13,在关闭位置中,空气分配瓣14阻止这样的通过。
壳体3容置鼓风机15,所述鼓风机15用于使空气在壳体3内部循环,且更特别地,从至少一个空气进入口4、8至至少一个空气递送口11、12、13。鼓风机15将内部体积部7分为两个不同体积部,一个是上游体积部16,另一个是下游体积部17。上游体积部16装配有空气进入口4、8,而下游体积部17设置有空气递送口11、12、13。上游体积部16包括混合腔室18,外部空气流5和再循环空气流9在该混合腔室18中彼此混合。混合腔室18包括外部空气入口19,来自外部空气进入口4的外部空气流5经由该外部空气入口19进入混合腔室18中。混合腔室18还设置有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使得再循环空气流9从车辆内部10经由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直接进入混合腔室18。壳体3配备有混合瓣20,所述混合瓣20可以在至少一个再循环位置和外部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再循环位置中,混合瓣20关闭外部空气入口19,在所述外部位置中,混合瓣20关闭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混合瓣20可布置在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中,混合瓣20部分地关闭外部空气入口19和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
壳体3还容置器件21、22,所述器件21、22用于在空气被从壳体3排放至车辆内部10之前对空气进行热处理。特别地,热处理期间21、22是蒸发器21,所述蒸发器21设计为冷却通过其的空气,所述热交换器22能够加热该空气。加热器22可以与正温度系数类型的电阻器(通常已知为“PTC电阻器”)相关联。热处理器件21、22定位在下游体积部17内部。
壳体3最后容置过滤器23,所述过滤器23能够(特别地通过吸附)阻止壳体3内部的空气中所携带的污染物。过滤器23例如是活性炭过滤器,其设置有连接到电源25的电阻器24。电源的使用允许电阻器24,且因此过滤器23通过焦耳效应被加热。过滤器23这样被加热至60℃至120℃量阶的温度导致污染物解除吸附。作为替换例,过滤器23本身导电,使得电阻器24包括过滤器23本身,由电源25递送的电流穿过其,允许在不需要将过滤器23配备有电阻器的情况下污染物解除吸附。
本发明的装置1有利地容置间隙空间27,其形成在壳体3内部,以允许空气从上游体积部16通过至下游体积部17,或相反地从下游体积部17通过至上游体积部16。间隙空间被包括在壳体3内。间隙空间27特别地形成在界定壳体3的壁28和鼓风机15之间。壁28例如是壳体3的下壁,其有助于界定内部体积部7。间隙空间27具有基本上直线的构造,并沿鼓风机15、混合腔室18、以及可能地过滤器23(但是在壳体3内部)纵向地延伸。间隙空间27构成绕过鼓风机15、混合腔室18以及可能的话过滤器23的路径,以将通过这些元件的空气从下游体积部17返回至上游体积部16,避免该空气不得不通过热处理器件21、22,以便避免压降。
间隙空间27包括形成在上游体积部16内部的出口32。间隙空间27是空体积部,其不容纳鼓风机等。间隙空间27没有装配有能够阻止空气通过间隙空间的任何瓣等。间隙空间与壳体3相比不产生附加容量,由于其形成在壳体3内。
在图1至图6中,混合瓣20是鼓状瓣,其包括圆柱形部分29,该圆柱形部分29设置有切断板30,所述切断板30切断来自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切断板30例如相对于混合瓣20的旋转轴线31径向地形成。切断板30设计为抵靠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这些布置目的在于阻止空气在“全再循环”模式下通过间隙空间27从上游体积部16和从下游体积部17的循环。这些布置还目的在于允许空气在“部分再循环”或“全外部”模式下通过间隙空间27从上游体积部16和从下游体积部17的循环至。这些布置还目的在于允许空气在“再生”模式下经由间隙空间27从下游体积部17和上游体积部16的循环。
在图1中,过滤器23容置在下游体积部17内部,插置在鼓风机15和所述热处理器件21、22之间。间隙空间27邻近混合腔室18、鼓风机15和过滤器23。间隙空间27例如沿混合腔室18、鼓风机15和过滤器23的一端形成。这些布置使得过滤器23能够阻止来源于鼓风机15的灰尘。过滤器23还能够阻止来自再循环空气流和/或进入混合腔室18的外部空气流的污染物。
在如图1所示的“过滤器再生”操作模式下,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活动,因此过滤器23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混合瓣20切断外部空气入口19。混合瓣20定位在再生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切断板30使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敞开,使得空气可经由间隙空间27在下游体积部17和上游体积部16之间流动。空气分配瓣14均布置在关闭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过滤器再生”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由过滤器23吸附的污染物一旦被已经解除吸附则从壳体23被排放。再循环空气流9经由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进入混合腔室18。再循环空气流9随后通过鼓风机15并进入下游体积部17。再循环空气流9随后通过过滤器23,在此处其收集污染物。因为空气分配瓣14均布置在关闭位置,下游体积部17是包括间隙空间27的封闭空间,再循环空气流19仅可通过该间隙空间27逃逸。该流因此沿间隙空间27以到达上游体积部16。装载有污染物的再循环空气流19随后经由外部空气进入口4被从壳体3排放。其该结果是,污染物被从壳体3排放而没有污染容纳在车辆内部10内的空气的任何风险。
在图2至14中,过滤器23布置在上游体积部16内部。这些布置使得过滤器23可经由集水箱或经由车辆的手套式操作箱容易地访问。
更具体地在图2中,过滤器23插置在混合腔室18和鼓风机15之间。在这样情况下,过滤器23还能够阻止来自再循环空气流和/或进入混合腔室18的外部空气流的污染物。
在如图2所示的“过滤器再生”操作模式下,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活动,这意味着过滤器23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混合瓣20关闭外部空气入口19。混合瓣20布置在再生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切断板30使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敞开,使得空气可经由间隙空间27在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之间流动。空气分配瓣14均布置在关闭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过滤器再生”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由过滤器23吸附的污染物在被已经解除吸附之后从壳体3被排放。再循环空气流9经由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进入混合腔室18。再循环空气流9随后通过过滤器23,在此处其收集污染物。再循环空气流9随后通过鼓风机15并进入下游体积部17。因为空气分配瓣14均布置在关闭位置,下游体积部17是具有间隙空间27的封闭空间,再循环空气流19仅可经由该间隙空间27逃逸。该空气流因此沿跟随间隙空间27,以到达上游体积部16。装载有污染物的再循环空气流19随后经由外部空气进入口4被从壳体3排放。这导致污染物被从壳体3排放而没有污染容纳在车辆内部10内的空气的风险。
在图3至图6中,过滤器23布置在外部空气通道26中,所述外部空气通道26插置在混合腔室18的外部空气入口19和外部空气进入口4之间,使得在装置的“全再循环”、“全外部”和“部分再循环”操作模式下,仅外部空气流5在进入混合腔室18之前通过过滤器23。
在图3中,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不活动,这意味着过滤器23不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混合瓣20关闭外部空气入口19,使得仅再循环空气流9进入混合腔室18。切断板30关闭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使得仅鼓风机15形成在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之间用于空气的通道。至少一个空气分配瓣14处于打开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全再循环”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仅容纳在车辆内部10内的空气被热处理。在该操作模式下,再循环空气流9经由再循环进入口8(再循环空气流9在此处被鼓风机15吸入)进入混合腔室18。再循环空气流9通过鼓风机15。接下来,再循环空气流9进入下游体积部17,在该下游体积部17中,再循环空气流9被蒸发器21和/或加热器22热处理。经热处理的空气流2随后从壳体3经由至少一个空气递送口11、12、13排放至车辆内部10。
在图4中,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不活动,这意味着过滤器23不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混合瓣20部分地关闭外部空气入口19,使得外部空气流5进入混合腔室18。混合瓣20部分地关闭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使得再循环空气流9进入混合腔室18。切断板30使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敞开,使得空气可经由间隙空间27在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之间流动。至少一个空气分配瓣14处于打开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部分再循环”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容纳在车辆内部10内的空气在被热处理之前与车辆外部的空气混合。在该操作模式下,再循环空气流9经由再循环进入口8(再循环空气流9在此处被鼓风机15吸入)进入混合腔室18。外部空气流5经由外部空气进入口4进入上游体积部16。外部空气流5随后通过过滤器23,所述过滤器23阻止污染物。外部空气流5随后经由外部空气入口19进入混合腔室18。外部空气流5和再循环空气流9在混合腔室18中混合在一起成为混和空气流33。混和空气流通过鼓风机15并进入下游体积部17,在此处,该混和空气流被蒸发器21和/或加热器22热处理。经热处理的空气流2随后从壳体3经由至少一个空气递送口11、12、13排放至车辆内部10。
在图5中,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不活动,这意味着过滤器23不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混合瓣20切断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使得仅外部空气流5进入混合腔室18。切断板30使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敞开,使得空气可经由间隙空间27在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之间流动。至少一个空气分配瓣14处于打开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全外部空气”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仅外部空气流5被热处理。外部空气流5经由外部空气进入口4进入上游体积部16。外部空气流5随后通过过滤器23,所述过滤器23阻止污染物。外部空气流5随后经由外部空气入口19进入混合腔室18。外部空气流5通过鼓风机15并进入下游体积部17,在此处,该混和空气流被蒸发器21和/或加热器22热处理。经热处理的空气流2随后从壳体3经由至少一个空气递送口11、12、13排放至车辆内部10。
在图6中,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活动,这意味着过滤器23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混合瓣20关闭外部空气入口19。混合瓣20布置在再生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切断板30使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敞开,使得空气可经由间隙空间27在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之间流动。空气分配瓣14均布置在关闭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过滤器再生”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由过滤器23吸附的污染物在被已经解除吸附之后从壳体3被排放。再循环空气流9经由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进入混合腔室18。再循环空气流9随后通过鼓风机15并进入下游体积部17。因为空气分配瓣14均布置在关闭位置,下游体积部17是仅具有间隙空间27的封闭空间,再循环空气流19可经由该间隙空间27逃逸。该空气流因此沿间隙空间27以到达上游体积部16。再循环空气流9随后通过过滤器23,在此处其收集污染物。装载有污染物的再循环空气流19随后经由外部空气进入口4被从壳体3排放。
这导致污染物被从壳体3排放而没有污染容纳在车辆内部10内的空气的风险。其还导致当过滤器23以“全外部”模式或“部分再循环”模式操作时由该过滤器23已经收集的任何灰尘的排放,该排放通过再循环空气流9沿与在这两个模式下由外部空气流5遵从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过滤器23而实现。
这些布置的结果是,混合瓣20,且更特别地,其装配的切断板30,有利地构成允许或阻止空气通过间隙空间27的元件,使得这样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1不需要间隙空间装配有附加瓣。
在图7至图10中,混合瓣20是蝶状瓣,所述蝶状瓣包括中央板63和圆柱形部分34。中央板63在直径上跨过旋转轴线A的圆柱体35的内部延伸,圆柱形部分34绕该旋转轴线A形成。中央板63设置有第一竖立构件36和第二竖立构件37,所述第一竖立构件36和第二竖立构件37分别形成为在中央板63的每一个端部处各有一个。第一竖立构件36和第二竖立构件37构造为沿圆柱体35形成的圆弧形。第一竖立构件36和第二竖立构件37能够允许或阻止空气通过间隙空间27。这些布置寻求阻止空气在“全再循环”模式下经由间隙空间27从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的循环。这些布置还寻求允许空气在“部分再循环”或“全外部”模式下经由间隙空间27从上游体积部16和从下游体积部17的循环。这些布置还寻求允许空气在“再生”模式下通过间隙空间27从下游体积部17和从上游体积部16的循环。
混合瓣20包括第一孔38和第二孔39,所述第一孔38形成在中央板63和圆柱形部分34之间,所述第二孔39形成在圆柱形部分34和第一竖立构件36之间。混合瓣20界定第一半圆柱形体积部40,其形成在中央板63、圆柱形部分34和第一竖立构件36之间。混合瓣20界定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其与第一半圆柱形体积部41关于中央板63对称。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通过中央板63和第二竖立构件37侧包。混合瓣20包括第三孔42,所述第三孔42形成在第一竖立构件36和第二竖立构件37之间,该第三孔42允许空气在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和混合瓣20的外部之间循环。
在图7中,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不活动,这意味着过滤器23不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第一半圆柱形体积部40与外部空气入口19经由第一孔38气体连通。中央板63将第一半圆柱形体积部40与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隔离,使得来自外部6的空气不能流动至鼓风机15。第二圆柱形壳体41与车辆内部10经由再循环进入口8气体连通,这意味着再循环空气流9进入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以流动至鼓风机15。第一竖立构件36关闭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至少一个空气分配瓣14处于打开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全再循环”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仅容纳在车辆内部10内的空气被热处理。根据该操作模式,再循环空气流9经由再循环进入口8(再循环空气流9在此处被鼓风机15吸入)进入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接下来,再循环空气流9进入下游体积部17,在该下游体积部17中,再循环空气流9被蒸发器21和/或加热器22热处理。经热处理的空气流2随后从壳体3经由至少一个空气递送口11、12、13排放至车辆内部10。
在图8中,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不活动,这意味着过滤器23不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第一半圆柱形体积部40与外部空气入口19经由第一孔38气体连通。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与外部空气入口19经由第三孔42气体连通。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与车辆内部10经由第三孔42和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气体连通。第一竖立构件36和第二竖立构件37使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敞开,使得空气可经由间隙空间27在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之间流动。至少一个空气分配瓣14处于打开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部分再循环”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容纳在车辆内部10内的空气在被热处理之前与外部空气混合。根据该操作模式,再循环空气流9经由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和第三孔42进入构成混合腔室18的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外部空气流5经由外部空气进入口4进入上游体积部16。外部空气流5随后通过过滤器23,所述过滤器23阻止污染物。外部空气流5随后经由外部空气入口19和第三孔42进入混合腔室18。外部空气流5和再循环空气流9在混合腔室18内混合在一起成为混和空气流33。混和空气流通过鼓风机15并进入下游体积部17,在此处,该混和空气流被蒸发器21和/或加热器22热处理。经热处理的空气流2随后从壳体3经由至少一个空气递送口11、12、13排放至车辆内部10。
在图9中,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不活动,这意味着过滤器23不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混合瓣20的圆柱形部分34关闭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使得仅外部空气流5进入第一半圆柱形体积部40。第一竖立构件36和第二竖立构件37使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敞开,使得空气可经由间隙空间27在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之间流动。至少一个空气分配瓣14处于打开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全外部空气”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仅外部空气流5被热处理。外部空气流5经由外部空气进入口4进入上游体积部16。外部空气流5随后通过过滤器23,所述过滤器23阻止污染物。外部空气流5经由外部空气入口19和第二孔39进入第一半圆柱形体积部40。外部空气流5经由外部空气入口19和第三孔42进入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外部空气流5从第一半圆柱形体积部40经由第一孔38排放至鼓风机15。外部空气流5从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经由第三孔42排放至鼓风机15。最后,外部空气流5通过鼓风机15并进入下游体积部17,在此处,该混和空气流被蒸发器21和/或加热器22热处理。经热处理的空气流2随后从壳体3经由至少一个空气递送口11、12、13排放至车辆内部10。
在图10中,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活动,使得过滤器23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混合瓣20的中央板63将第一半圆柱形体积部40与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隔开。混合瓣20布置在再生位置中,在该位置中,第一竖立构件36和第二竖立构件37使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敞开,使得空气可经由间隙空间27在下游体积部17和上游体积部16之间流动。所有空气分配瓣14均布置在关闭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过滤器再生”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由过滤器23吸附的污染物在被已经解除吸附之后从壳体3被排放。再循环空气流9经由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和第二孔39进入第一半圆柱形体积部40。再循环空气流9随后通过鼓风机15并进入下游体积部17。因为空气分配瓣14均布置在关闭位置,下游体积部是具有间隙空间27的封闭空间,再循环空气流19仅可经由该间隙空间27逃逸。该流因此随着间隙空间27到达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第二半圆柱形体积部41和上游体积部16。再循环空气流9随后通过过滤器23,在此处其收集污染物。装载有污染物的再循环空气流19随后经由外部空气进入口4被从壳体3排放。
这导致污染物被从壳体3排放而没有污染容纳在车辆内部10内的空气的风险。其还导致由过滤器23在其“全外部”模式或“部分再循环”模式操作期间收集的任何灰尘的排放,该排放通过再循环空气流9沿与在这两个模式下由外部空气流5遵从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过滤器23而实现。
这些布置的结果是,混合瓣20,且更特别地,其装配的第一竖立构件36和第二竖立构件37,有利地构成允许或阻止空气在间隙空间27内部通过的部件,使得这样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1不需要间隙空间27装配有附加瓣。
在图11至图14中,混合瓣20是铰链瓣,所述铰链瓣包括板63,该板43能够绕枢转轴线44运动。混合瓣20可以在再循环位置和外部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再循环位置中,混合瓣20关闭外部空气入口19,在所述外部位置中,混合瓣20关闭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混合瓣20可布置在再生位置,在该位置中,混合瓣20顶靠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这些布置寻求阻止空气在“全再循环”模式下经由间隙空间27来自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的循环。这些布置还寻求允许空气在“部分再循环”或“全外部”模式下经由间隙空间27循环通过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这些布置还寻求允许空气在“再生”模式下经由间隙空间27来自下游体积部17和上游体积部16的循环。
在图11中,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不活动,这意味着过滤器23不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混合瓣20处于再循环位置。至少一个空气分配瓣14处于打开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全再循环”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仅容纳在车辆内部10内的空气被热处理。在该操作模式下,再循环空气流9经由再循环进入口8(再循环空气流9在此处被鼓风机15吸入)进入混合腔室18。接下来,再循环空气流9通过鼓风机15。接下来,再循环空气流9进入下游体积部17,在该下游体积部17中,再循环空气流9被蒸发器21和/或加热器22热处理。经热处理的空气流2随后从壳体3经由至少一个空气递送口11、12、13排放至车辆内部10。
在图12中,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不活动,这意味着过滤器23不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混合瓣20布置在中间位置,该中间位置位于外部位置和再生位置之间的某处。至少一个空气分配瓣14处于打开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部分再循环”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容纳在车辆内部10内的空气在被热处理之前与外部空气混合。在该操作模式下,再循环空气流9经由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进入混合腔室18。外部空气流5经由外部空气进入口4进入上游体积部16。外部空气流5随后通过过滤器23,所述过滤器23阻止污染物。外部空气流5随后经由外部空气入口19进入混合腔室18。外部空气流5和再循环空气流9在混合腔室18中和/或在混合腔室18的出口处混合在一起成为混合空气流33。该流通过鼓风机15并进入下游体积部17,在此处,该混和空气流被蒸发器21和/或加热器22热处理。经热处理的空气流2随后从壳体3经由至少一个空气递送口11、12、13排放至车辆内部10。
在图13中,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不活动,这意味着过滤器23不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混合瓣20布置在再循环位置。至少一个空气分配瓣14处于打开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全外部空气”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仅外部空气流5被热处理。外部空气流5经由外部空气进入口4进入上游体积部16。外部空气流5随后通过过滤器23,所述过滤器23阻止污染物。外部空气流5经由外部空气入口19进入混合腔室18。最后,外部空气流5通过鼓风机15并进入下游体积部17,在此处,该混合空气流被蒸发器21和/或加热器22热处理。经热处理的空气流2随后从壳体3经由至少一个空气递送口11、12、13排放至车辆内部10。
在图14中,鼓风机15被激活。电源25活动,这意味着过滤器23被加热以使污染物解除吸附。混合瓣20布置在再生位置。所有空气分配瓣14均布置在关闭位置。
这些布置允许“过滤器再生”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由过滤器23吸附的污染物在被已经解除吸附之后从壳体3被排放。再循环空气流9进入混合腔室18。再循环空气流9随后通过鼓风机15并进入下游体积部17。因为空气分配瓣14均布置在关闭位置,下游体积部是具有间隙空间27的封闭空间,再循环空气流9仅可经由该间隙空间27逃逸。该流因此随着间隙空间27到达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混合腔室18和上游体积部16。再循环空气流9随后通过过滤器23,在此处其收集污染物。装载有污染物的再循环空气流9随后经由外部空气进入口4被从壳体3排放。
这导致污染物被从壳体3排放而没有污染容纳在车辆内部10内的空气的风险。其还意味着,当过滤器23以“全外部”模式或“部分再循环”模式操作时由该过滤器23已经收集的任何灰尘被排放,该排放通过再循环空气流9沿与在这两个模式下由外部空气流5遵从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穿过过滤器23而实现。
这些布置的结果是,混合瓣20有利地构成允许或阻止空气通过间隙空间27的部件,使得这样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1不需要间隙空间装配有附加瓣。
最后结果是,上述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1是简单的并允许过滤器23的再生,这使用间隙空间27和混合瓣20的之前描述的特定组合且适当使用鼓风机15、分配瓣14和连接到电阻器24的电源25而易于实施,而不必求助所述装置1的任何其他部件。
Claims (9)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1),所述装置(1)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3)容置至少一个鼓风机(15),所述鼓风机(15)插置在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期间,所述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由壳体(3)界定,上游体积部(16)容置混合腔室(18),所述混合腔室(18)设置有混合瓣(20),壳体(3)容置过滤器(23),所述装置(1)配备有用于再生过滤器(23)的再生器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再生过滤器(23)的再生器件包括间隙空间(27),所述间隙空间(27)连接上游体积部(16)和下游体积部(17),且用于再生过滤器(23)的再生器件包括混合瓣(20),所述混合瓣(20)构成关闭间隙空间(27)至上游体积部(16)的出口(32)的器件,且
该间隙空间(27)构成绕过鼓风机(15)的路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间隙空间(27)相邻于鼓风机(15)和混合腔室(18)。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用于再生过滤器(23)的再生器件包括过滤器(23)装配的电阻器(24),所述电阻器(24)与电源(25)关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用于再生过滤器(23)的再生器件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分配瓣(14),空气递送口(11、12、13)配备有该空气分配瓣(14)。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过滤器(23)容置在上游体积部(16)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过滤器(23)插置在混合腔室(18)和鼓风机(15)之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过滤器(23)插置在外部空气进入口(4)和混合腔室(18)之间。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1),其特征在于,过滤器(23)容置在下游体积部(17)内部,插置在鼓风机(15)和热处理器件(21、22)之间。
9.一种再生根据权利要求1、3和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所配备的过滤器(2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执行以下操作:
-保持外部空气进入口(4)敞开,将混合瓣(20)布置在再生位置,以便使间隙空间(27)的出口(32)和再循环空气进入口(8)敞开,
-将空气分配瓣(14)布置在关闭位置,
-接通电阻器(24)的电源(25),
-接通鼓风机(15)。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001316A FR2958220B1 (fr) | 2010-03-31 | 2010-03-31 | Installation de ventilation, de chauffage et/ou de climatisation agencee pour regenerer un filtre et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
FR1001316 | 2010-03-31 | ||
PCT/EP2011/054579 WO2011120874A1 (fr) | 2010-03-31 | 2011-03-25 | Installation de ventilation, de chauffage et/ou de climatisation agencée pour regenerer un filtre et procede de mise en œuvr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71165A CN102971165A (zh) | 2013-03-13 |
CN102971165B true CN102971165B (zh) | 2016-02-03 |
Family
ID=42272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27067.9A Active CN102971165B (zh) | 2010-03-31 | 2011-03-25 | 设计用于再生过滤器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649912B2 (zh) |
EP (1) | EP2552719B1 (zh) |
JP (1) | JP5944375B2 (zh) |
CN (1) | CN102971165B (zh) |
FR (1) | FR2958220B1 (zh) |
WO (1) | WO201112087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2017848A1 (de) * | 2012-09-10 | 2014-03-13 |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 Luftzuführ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Fahrzeugklimaanlage |
EP2927030B1 (en) | 2014-04-02 | 2017-10-04 | Volvo Car Corporation | Vehicle ambient air purifica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and a vehicle and vehicle fleet comprising such arrangement |
FR3036780B1 (fr) * | 2015-05-26 | 2017-06-09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Dispositif de filtration a filtre traverse par un flux d’air un nombre de fois dependant du niveau de pollution, pour une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climatisation |
US9987581B2 (en) * | 2015-06-22 | 2018-06-05 | Agco International Gmbh | Vehicle filter system |
IT201700051396A1 (it) * | 2017-05-11 | 2018-11-11 | Cnh Ind Italia Spa | Filtro di rigenerazione per aria pulita in un sistema di condizionamento dell'aria per un veicolo da lavoro |
US10336162B2 (en) * | 2017-06-27 | 2019-07-02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HVAC system with odor absorbent regeneration |
US11292319B2 (en) * | 2019-03-28 | 2022-04-05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Operation of a HVAC system to desorb a filter |
US20230031346A1 (en) * | 2021-07-29 | 2023-02-02 | Rivian Ip Holdings, Llc |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case with extractor port to ambient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582999A1 (fr) * | 1985-06-07 | 1986-12-12 | Daimler Benz Ag | Dispositif de filtrage d'air place dans le courant d'air entrant dans u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ou de climatisation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
DE19823796C1 (de) * | 1998-05-28 | 2000-02-03 | Daimler Chrysler Ag | Heizungs- oder Klimaanlage für Fahrzeuge |
FR2845642A1 (fr) * | 2002-10-14 | 2004-04-16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Dispositif de conditionnement d'ai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 filtre a charbon actif regenerable,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regeneration associe |
FR2848500A1 (fr) * | 2002-12-16 | 2004-06-18 | Renault Sa |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d'air et procede de regeneration d'un filtre a gaz pour habitacle de vehicule |
CN101386285A (zh) * | 2007-09-14 | 2009-03-18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车辆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和电池热管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234832A (ja) * | 1989-03-08 | 1990-09-18 | Hitachi Ltd | 自動車用空調機のインテークユニット |
DE19838996A1 (de) * | 1998-08-27 | 2000-03-02 | Valeo Klimasysteme Gmbh | Klimaanlage mit Aktivkohlefilter |
JP2001030751A (ja) * | 1999-07-15 | 2001-02-06 | Denso Corp | 空調装置 |
FR2859666B1 (fr) * | 2003-09-12 | 2006-03-10 | Valeo Climatisation |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climatisation de vehicule automobile a flux d'air filtre |
JP2006056357A (ja) * | 2004-08-19 | 2006-03-02 |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
JP2007276528A (ja) * | 2006-04-03 | 2007-10-25 | Denso Corp | 空調装置 |
JP5000955B2 (ja) * | 2006-09-08 | 2012-08-15 |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排水構造 |
-
2010
- 2010-03-31 FR FR1001316A patent/FR2958220B1/fr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3-25 JP JP2013501766A patent/JP5944375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3-25 US US13/638,189 patent/US9649912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3-25 EP EP11713994.9A patent/EP2552719B1/fr active Active
- 2011-03-25 CN CN201180027067.9A patent/CN102971165B/zh active Active
- 2011-03-25 WO PCT/EP2011/054579 patent/WO2011120874A1/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582999A1 (fr) * | 1985-06-07 | 1986-12-12 | Daimler Benz Ag | Dispositif de filtrage d'air place dans le courant d'air entrant dans u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ou de climatisation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
DE19823796C1 (de) * | 1998-05-28 | 2000-02-03 | Daimler Chrysler Ag | Heizungs- oder Klimaanlage für Fahrzeuge |
FR2845642A1 (fr) * | 2002-10-14 | 2004-04-16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Dispositif de conditionnement d'ai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renant un filtre a charbon actif regenerable, vehicule automobile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regeneration associe |
FR2848500A1 (fr) * | 2002-12-16 | 2004-06-18 | Renault Sa | Dispositif d'alimentation d'air et procede de regeneration d'un filtre a gaz pour habitacle de vehicule |
CN101386285A (zh) * | 2007-09-14 | 2009-03-18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 车辆加热通风和空气调节和电池热管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059521A1 (en) | 2013-03-07 |
EP2552719A1 (fr) | 2013-02-06 |
US9649912B2 (en) | 2017-05-16 |
CN102971165A (zh) | 2013-03-13 |
FR2958220A1 (fr) | 2011-10-07 |
FR2958220B1 (fr) | 2013-03-01 |
WO2011120874A1 (fr) | 2011-10-06 |
JP5944375B2 (ja) | 2016-07-05 |
EP2552719B1 (fr) | 2016-10-05 |
JP2013523514A (ja) | 2013-06-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71165B (zh) | 设计用于再生过滤器的供暖、通风和/或空调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 |
KR102010813B1 (ko) | 공기청정기능이 구비된 환기장치 | |
CN109606074B (zh)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
KR20060116080A (ko) | 자동차용 공조장치 | |
CN108397829A (zh) | 一种新风空调室内机 | |
KR100700191B1 (ko) | 환기장치 | |
KR100577206B1 (ko) | 환기시스템 | |
KR101445551B1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CN116105271A (zh) | 和气象信息联动的节能型空气净化换气系统 | |
KR102551942B1 (ko) |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 |
KR101904041B1 (ko) | 주방급기 및 공기청정 기능을 가지는 폐열회수형 환기장치 | |
KR20060032614A (ko) | 환기시스템 | |
CN111189119A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TWI292810B (en) | Air conditioner | |
CN211575299U (zh)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4249963U (zh) |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5899866A (zh) | 空气处理设备 | |
CN115751501A (zh) | 空气处理设备 | |
KR101520323B1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KR101622633B1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CN206387027U (zh) | 一种空气净化设备 | |
KR101258712B1 (ko) | 2층류 타입 센터 마운팅 공조장치 | |
KR20090022639A (ko) | 환기장치의 댐퍼조립체 | |
CN214501556U (zh) |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20314654U (zh) | 空调箱、空调系统及汽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