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63509A - 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 - Google Patents

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63509A
CN102963509A CN2012105063934A CN201210506393A CN102963509A CN 102963509 A CN102963509 A CN 102963509A CN 2012105063934 A CN2012105063934 A CN 2012105063934A CN 201210506393 A CN201210506393 A CN 201210506393A CN 102963509 A CN102963509 A CN 102963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tugboat
hull
traction
und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5063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63509B (zh
Inventor
吴成彬
钱峰
李士达
董仲伟
刘青
韩小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5063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9635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963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3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63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63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针对在干船坞内并联建造好的两只船体,用缆绳和浮球进行封固;2.坞门开起,坞内压水,并联船体浮起;3.在朝向坞门的所述先出坞船体尾部中间用缆绳栓设拖轮实现出坞;最后实现后出坞船体的出坞。本发明根据30万干船坞船只并联建造的实际情况,设计并确定船只进出坞的牵引工具的选取及封固的顺序,牵引的过程控制,与拖轮之间的配合等;并设计了此过程中干船坞压水时的封固情况、牵引时船只的封固情况、船只出坞时的漂浮情况;利用绞车的布置及配合、牵引车的控制等方式保证船只安全顺利快速的出坞。

Description

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造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船舶坞内并联建造后的出坞方法。
背景技术
船坞中并联建造两条船只,两条船只的型宽都比较大。标准的30万干船坞一般宽90米左右,型宽达到一定程度并联建造的船只之间间隙较小,30万干船坞在注水完毕与坞门开启后,并联建造的两条船只在封固状态下,由于空间原因,拖轮无法进入两船之间,因此需要设置牵引小车进行拖拽作业。又由于两船为并联建造,因此在船只分别出坞时需要交替使用绞车等工具。当一条船只出坞后,另一船只可由拖轮辅助作业,如何与其配合也是顺利出坞地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为实现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顺利安全的出坞作业,解决并联船只的漂浮、绞车布置及拖轮配合问题,提供一种干船坞并联船只牵引出坞的方法,保证船只安全顺利快速的出坞。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针对在干船坞内并联建造好的两只船体,用缆绳和浮球进行封固;所述封固包括:
两个船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浮球,且所述浮球固定于先出坞船体的侧舷;分别用漂浮缆与小车缆两种缆绳连接码头的缆桩和牵引小车;两侧码头位于坞门顶端处分别设置连接各自一侧船体的绞盘缆,所述绞盘缆分别连接了各自一侧位于码头上的导缆辊和绞盘;
S2、坞内压水,坞门开起,在封固的作用下使两只并联船体以相对位置固定的方式浮起;在坞门外先出坞船体的一侧设置浮球;
S 3、在朝向坞门的所述先出坞船体尾部中间用缆绳栓设第一拖轮;解掉所述漂浮缆,利用所述绞盘缆、牵引小车及第一拖轮牵引所述先出坞船体实现出坞;
S4、当所述绞盘缆接近正横时,在所述先出坞船体尾部利用尾部导缆孔绑带第二拖轮,且在同侧码头外备设实现监护应急的第三拖轮,继续牵引出坞;
S5、当所述先出坞船体的船身中间导缆孔露出另一条不动船尾部时,绑带第四拖轮,所述第三拖轮仍处于同侧码头处;
S6、当所述先出坞船体的艏部导缆孔露出另一条不动船尾部时,绑带第五拖轮,并牵引船体的向外移动,达到出坞;
其中,所述第二拖轮和所述第五拖轮逐渐调整至正横状态,所述第四拖轮14保持与所述出坞船体平行状态,所述第三拖轮仍处于同侧码头处;牵引过程中逐步解开到位的所述绞盘缆、牵引小车。
S7、后出坞船体依靠同侧的所述绞盘缆、牵引小车牵引出坞,同时在另一侧分别在船尾和船艏通过导缆孔绑带正横状态的拖轮,船身中间导缆孔绑带平行设置的拖轮,而船艏前方中间设置牵引拖轮;同侧码头外设置监护应急拖轮,最终实现出坞目的。
本发明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进出坞的牵引方法,根据30万干船坞船只并联建造的实际情况,设计并确定船只进出坞的牵引工具的选取及封固的顺序,牵引的过程控制,与拖轮之间的配合等;并设计了此过程中干船坞压水时的封固情况、牵引时船只的封固情况、船只出坞时的漂浮情况;利用绞车的布置及配合、牵引车的控制等方式保证船只安全顺利快速的出坞。
附图说明
附图1-14是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的船只布置图,其中:
图1是干船坞漂浮前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1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2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图4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3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图5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4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图6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5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图7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6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图8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7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图9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8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图10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9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图11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10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图12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11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图13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12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图14为干船坞牵引出坞第13时间状态的布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牵引前提条件:
1.坞内并联船只整船与半段间距离较小,就是充分利用坞内空间建造船只。船只在漂浮刹那漂浮缆绳的受力受季节性风向影响。前后倒缆的松紧程度各不相同,目的避免整船与半段、整船与坞门间的刮碰现象出现。
2.船只停靠码头泊位决定出坞船只的出坞先后顺序,从而确定先出坞船只上碰垫靠球的挂法。船只上挂靠球,防止由于两船间间隙过小、船只运行姿态不好而造成的两船间船舷外板相互刮碰,从而造成的外板油漆及外板包谷等损伤。出坞时的防碰靠球必须挂在先出坞船只上才会起到防碰的作用。
具体实施(参见图2-图10):
以两条BC1800整船并造与两条BC1800半段船只并造为例。漂浮前根据季节性风向影响,将相应的防止反方向运动的倒缆缆绳用吊车相对带紧,其它缆绳收放做到受力均匀。BC1800东侧船只停靠大坞码头1-9区,BC1800西侧船只停靠大坞码头1-10区,先出坞船只为BC1800东侧船只,将防碰靠球挂在BC1800东侧船只右舷。
并联的两条船只进行临时的封固,利用缆绳和浮球等工具,保证船只飘浮起来后相对位置固定。在船坞两侧设置牵引辅助小车来拖拽船只,进行出坞操作,挂浮球的船只先进行出坞操作。
首条出坞船只配备5条拖轮,分别布置在艉部正中、右舷平舯体靠艉部处、右舷平舯体靠艏部处、平舯体中部处及在左舷坞口处监护各一条。当艉部正中拖轮缆绳带好后,由码头岸吊将艏艉漂浮缆绳解掉。牵引小车从动车作为第一启动动力牵引整条船只出坞,艉部大缆配合控制船只运行姿态。在从动车到达牵引轨道末端前配合船只引水员将右舷平舯体靠艉部拖轮绑带结束,配合船只控制船只运行姿态。船只继续向坞外运动,艉部大缆在船只运行到于大缆正横时由船只引水员通知陆地人员将艉部大缆打掉。主动车此时为限制整船船速,防止船艏在运动中向坞内作用与另一条船只舷侧发生刮碰的作用。当右舷平舯体中部、平舯体靠艏部拖轮全部带好后,主动车在距离从动车10米左右通知船只引水员,先调整好船只运行姿态后,将主动车缆绳打掉。
坞内另一侧整船出坞前将左舷平舯体靠艉部、平舯体中部、平舯体靠艏部三条拖轮带好后,将陆地漂浮缆绳全部解掉。由牵引车辅助拖轮控制船只运行姿态,当从动车、主动车到达打掉缆绳位置前10米处通知船只引水员,由相对应牵引小车的控制船只姿态的拖轮提前调整好船只姿态,并在距离止断5米处打掉缆绳。
两条半段坞内漂浮、牵引及定位(参见图11-图14):
漂浮前两条半段船只间挂防碰靠球防止两条船只舷梯外板发生刮碰,两半段船只间用缆绳相连接并相对拉紧,两船选择一条船只在艉部及半段前口处各安装一台10吨电动卷扬机,最好安装在先进行定位的船只上。牵引前将主动车、从动车调整为“八”字型,将四根牵引缆绳全部受力且受力相对均匀。或将从动车缆绳调整为最短,主动车则引出两根牵引缆绳成倒“八”字型,并且每根缆绳受力均匀。具体牵引缆绳牵引方式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及牵引小车的性能而定。
两侧牵引小车同时操作使两条用缆绳连接为整体的半段保持相对于坞壁护舷的平行运动,随时监控船只运行姿态,若发现船只运行姿态繁盛改变提前进行调整。如半段船只牵引时发生向东侧偏移的状体,则调整西侧的牵引小车加速或减速来保持船只运行姿态,从而避免与坞壁附件设施发生刮碰。当运行到指定位置后,将定位葫芦、定位靠绑等挂好,并进行船只定位操作。定位时将两条船只的定位工具全部挂好并船只上10吨电动卷扬机负责半段船只东西方向的调整。此方法可以在一条船只进行精确定位时,另外一条船只进行粗略找正。待一条船只定位完成后,另一条船只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完成定位操作,从而提高生产进度。
30万吨干式船坞牵引轨道设计有所不同,上述介绍的出坞方法适用于轨道与坞壁水平设计的样式。轨道与坞壁设计成一定角度时,只考虑整船出坞时的第一启动动力设置就可以。通常轨道与坞壁成一定角度时第一启动动力为主动车,挂缆绳方式为两根成倒“八”字的缆绳同时挂主动车。主动车挂的两根缆绳应尽量靠近船只平舯体部分,或者首条船只出坞时第一启动动力由主动车及坞口大缆同时作用。目的为:防止因为缆绳带力而使整船受力不均,造成船只启动姿态不佳,艏部外部或艉部楼子区域间隙过小处发生刮碰现象。
下面对附图做逐一说明:
图1为干船坞漂浮前的布置示意图,示出了漂浮缆、牵引小车缆及陆地绞盘缆的封固方式,其中4个浮球2全部悬挂于BC1800-28船上。注意漂浮缆与小车缆不要用同1根缆绳。在坞门拖移后,大坞门外西侧(BC1800-28船一侧)放置浮球,BC1800-28#船出坞后,将浮球拖移到另一侧对称位置,实现BC1800-6船出坞。图中,标号1为小车,标号2为浮球,标号3为设置吊环处即船体首部和中部的绑缆孔位置,标号4为导缆辊,标号5为绞盘,标号31为10吨定位卷扬机。
图2状态为先出坞的船体在漂浮缆绳解掉后,利用绞盘缆、牵引小车及尾部中间的第一拖轮11协助牵引出坞。
图3状态,当绞盘缆接近正横时,尽早绑带尾部第二拖轮12,且同侧码头外部备有监护应急第三拖轮13,第二拖轮12绑带好后,绞盘缆可视情况继续跟随。
图4状态,当船尾部小车基本到位时,尾部拖轮12可以正横用车,此时打掉尾部牵引小车,绞盘缆可根据实际情况继续跟随,利用拖轮11-13控制船只尾部。
图5状态,当中间导缆孔露出另一条不动船尾部时,尽早帮带中间拖轮14,监护拖轮13仍在.码头处。
图6状态,当首部绑带拖轮导缆孔露出另一条不动船尾部时,尽早帮带首部拖轮15,首部拖轮15绑带好后,随着大船的向外移动,尽可能早调到正横,监护拖轮13仍在码头处。
图7状态,另一侧牵引前整船漂浮状态,需将艉部右舷、舯部右舷、艏部右舷及左侧码头监护拖轮全部绑带完毕后进行出坞牵引操作。
图8状态,整船出坞牵引过程状态,整船现在位置为从动小车即将打掉脱钩的状态。右侧三条拖轮分别控制船只在出坞时的艏艉与坞壁间距及整船坞内动力。
图9状态,当船只操作到此位置时,利用四条拖轮将整船运行姿态调整好后打掉主动车缆绳。整船脱离坞池水域继续操作。
图10状态为整船脱离坞池外时拖轮的操作位置。
图11为坞池内两条半段船只漂浮后漂浮缆绳及小车的状态。图12状态,漂浮缆绳收回后,主动车、从动车缆绳的受力方向及半段船只的状态。图13状态示出了坞池内半段船只牵引时半段船只及小车缆绳的受力状态。图14状态示出了半段船只到达指定位置后的半段船只及缆绳受力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针对在干船坞内并联建造好的两只船体,用缆绳和浮球进行封固;所述封固包括:
两个船体之间间隔设置所述浮球,且所述浮球固定于先出坞船体的侧舷;分别用漂浮缆与小车缆两种缆绳连接码头的缆桩和牵引小车;两侧码头位于坞门顶端处分别设置连接各自一侧船体的绞盘缆,所述绞盘缆分别连接了各自一侧位于码头上的导缆辊(4)和绞盘(5);
S2、坞内压水,坞门(9)开起,在封固的作用下使两只并联船体以相对位置固定的方式浮起;在坞门外先出坞船体的一侧设置浮球;
S3、在朝向坞门的所述先出坞船体尾部中间用缆绳栓设第一拖轮(11);解掉所述漂浮缆,利用所述绞盘缆、牵引小车及第一拖轮(11)牵引所述先出坞船体实现出坞;
S4、当所述绞盘缆接近正横时,在所述先出坞船体尾部利用尾部导缆孔绑带第二拖轮(12),且在同侧码头外备设实现监护应急的第三拖轮(13),继续牵引出坞;
S5、当所述先出坞船体的船身中间导缆孔露出另一条不动船尾部时,绑带第四拖轮14,所述第三拖轮(13)仍处于同侧码头处;
S6、当所述先出坞船体的艏部导缆孔露出另一条不动船尾部时,绑带第五拖轮15,并牵引船体的向外移动,达到出坞;
其中,所述第二拖轮(12)和所述第五拖轮(15)逐渐调整至正横状态,所述第四拖轮(14)保持与所述出坞船体平行状态,所述第三拖轮13仍处于同侧码头处;
S7、后出坞船体依靠同侧的所述绞盘缆、牵引小车牵引出坞,同时在另一侧分别在船尾和船艏通过导缆孔绑带正横状态的拖轮,船身中间导缆孔绑带平行设置的拖轮,而船艏前方中间设置牵引拖轮;同侧码头外设置监护应急拖轮,最终实现出坞目的。
CN201210506393.4A 2012-11-30 2012-11-30 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 Active CN102963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06393.4A CN102963509B (zh) 2012-11-30 2012-11-30 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506393.4A CN102963509B (zh) 2012-11-30 2012-11-30 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3509A true CN102963509A (zh) 2013-03-13
CN102963509B CN102963509B (zh) 2016-05-18

Family

ID=47794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506393.4A Active CN102963509B (zh) 2012-11-30 2012-11-30 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6350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4265A (zh) * 2013-12-20 2015-06-24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双线并排对拉移船方法
CN105711746A (zh) * 2014-12-05 2016-06-29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船舶拖带方法及拖带工装
CN114987720A (zh) * 2022-05-30 2022-09-02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结构体的出坞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3813A (ja) * 2004-04-30 2005-11-10 Kesanori Watanabe 簡易マリーナ装置及び船舶の管理方法
CN101357673A (zh) * 2008-04-30 2009-02-04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坞内非干式多船建造法
CN101397050A (zh) * 2008-10-22 2009-04-0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可拆卸式多功能浮船坞
CN101410291A (zh) * 2006-01-10 2009-04-15 简马留斯·范德斯托尔 浮桥,船坞及用于船坞的方法
CN101920766A (zh) * 2010-05-14 2010-12-22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建造方法
CN101920771A (zh) * 2010-05-14 2010-12-22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出坞压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3813A (ja) * 2004-04-30 2005-11-10 Kesanori Watanabe 簡易マリーナ装置及び船舶の管理方法
CN101410291A (zh) * 2006-01-10 2009-04-15 简马留斯·范德斯托尔 浮桥,船坞及用于船坞的方法
CN101357673A (zh) * 2008-04-30 2009-02-04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坞内非干式多船建造法
CN101397050A (zh) * 2008-10-22 2009-04-0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可拆卸式多功能浮船坞
CN101920766A (zh) * 2010-05-14 2010-12-22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建造方法
CN101920771A (zh) * 2010-05-14 2010-12-22 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出坞压载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4265A (zh) * 2013-12-20 2015-06-24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双线并排对拉移船方法
CN104724265B (zh) * 2013-12-20 2017-06-27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双线并排对拉移船方法
CN105711746A (zh) * 2014-12-05 2016-06-29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船舶拖带方法及拖带工装
CN105711746B (zh) * 2014-12-05 2017-12-05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船舶拖带方法及拖带工装
CN114987720A (zh) * 2022-05-30 2022-09-02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结构体的出坞方法
CN114987720B (zh) * 2022-05-30 2023-12-05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结构体的出坞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63509B (zh) 2016-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2553B (zh) 自航式半潜维修船及使用方法
CN101920771B (zh) 一种船舶建造中的出坞压载方法
AU768325B2 (en) Craft for embarking/landing on unequipped shorelines
US10836459B2 (en) Self-propelled integrated ship for transporting and installing immersed tubes of underwater tunnel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CN109591960B (zh) 工程船舶精准锚泊控位的方法
CN110877666A (zh) 自航式水下隧道沉管运载安装一体船及施工工艺
US3750607A (en) Shallow-draft boat
CN103395477A (zh) 可组合式半潜船及组合式半潜船
CN207045637U (zh) 一种浮式客船码头
CN108674595B (zh) 可拼接型浅吃水大甲板面承载浮驳及其纵向拼接方法
CN102963509B (zh) 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
CN102874388A (zh) 基于模块化建造上层建筑的全回转拖船结构
CN102424101B (zh) 船舶利用气囊下水的工艺
CN103979083A (zh) 一种用于导管架组块浮托的自航驳船及其作业方法
CN112046700B (zh) 一种组合式滚装过驳渡船
CN202609052U (zh) 一种用于浮船坞坞墙上的引船限位液压装置
CN102530200A (zh) 用于浮船坞引船的液压定位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0696999A (zh) 一种移动式双体浮船坞
CN110406641A (zh)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干拖运输浮装工艺
CN110304214A (zh) 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
CN115465415B (zh) 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
KR20130003914A (ko) 선박용 아지무스 쓰러스터의 육상 설치 방법
KR102466585B1 (ko) 타륜형 부두
AU2021105432A4 (en) A Marina
KR101141598B1 (ko) 모바일 택시 견인 트레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