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4214A - 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4214A
CN110304214A CN201910469115.8A CN201910469115A CN110304214A CN 110304214 A CN110304214 A CN 110304214A CN 201910469115 A CN201910469115 A CN 201910469115A CN 110304214 A CN110304214 A CN 110304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tugboat
lies
dock
b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911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邝学军
刘卫军
朱太原
刘国勋
赵富强
李飞来
吴霖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at In Guangzhou Wenchong D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at In Guangzhou Wenchong D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at In Guangzhou Wenchong D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6911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42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4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4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56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3/00Launching or hauling-out by landborne slipways; Slip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通过第一拖轮、第二拖轮、第三拖轮和第四拖轮同时对船舶进行拖带作业,将船舶拖带到坞口的上风侧对准船坞后再进坞,使得整个进坞过程能够稳住体型较大的船舶,进行安全、可靠的进坞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
背景技术
进坞是将浮于水面的船舶引入船坞内,进行排水坐墩的作业。
现有技术的进坞通常通过拖轮拖带的方式进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出现了一些超大型的船舶,例如超大型集装箱船,现有的拖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超大型船舶的拖带,应用在超大型船舶上变得安全性不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进坞拖带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通过多只拖轮在船舶不同的位置进行作业,达到了安全、有效地对超大型船舶进行进坞拖带作业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现在有技术中的拖带方法安全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包括:
使船舶靠泊在码头,设置第一拖轮、第二拖轮、第三拖轮和第四拖轮,其中,所述第一拖轮和第二拖轮通过缆绳捆绑在船舶的外侧,所述第一拖轮靠近船首端,所述第二拖轮靠近船尾端;所述第三拖轮通过缆绳捆绑在船舶的尾部;所述第四拖轮位于船首外侧等待;
所述第一拖轮、第二拖轮、第三拖轮共同将船舶从码头拖到坞口,使船舶处于坞口的上风侧,所述第四拖轮在下风侧顶于船舶中部,通过第一拖轮、第二拖轮、第三拖轮和第四拖轮使船舶保持平衡并且船首朝向船坞;
将船舶拖带到距离坞口20~50米后,解除第一拖轮的缆绳,第一拖轮移动到船首协助推顶船舶调整船位,同时,在坞口设置引船小车,所述引船小车通过缆绳捆绑住船舶的船首,在引船小车和所述各拖轮的配合将船舶往船坞内牵引;
当船舶尾部达到坞口时,先在坞口上风侧设置转盘机并通过缆绳捆绑船舶尾部,然后解除所述第二拖轮的缆绳,最后在坞口下风侧设置转盘机并通过缆绳捆绑船舶尾部;
船舶进坞后解除第三拖轮的缆绳,在船首两侧捆绑定中钢丝,并连接设置在船坞两侧的卷扬机稳住船舶,然后关闭坞门;
通过所述卷扬机和转盘机调整船位使其对正排墩图位置,最后抽水座墩。
作为上述进坞拖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船舶靠泊在码头后,对船舶进行带缆。
作为上述进坞拖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缆方式为船首和船位同时带缆,先带首倒缆和尾倒缆以稳住大船,再带头缆、尾缆和横缆。
作为上述进坞拖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缆方式为先进行船首带缆,然后进行船尾带缆。
作为上述进坞拖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当船首顶风或顶流时,船首部出缆顺序为头缆、首倒缆、靠近船首的横缆,船尾部出缆顺序为尾倒缆、尾缆、靠近船尾的横缆。
作为上述进坞拖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当船尾顶风或顶流时,船首部出缆顺序为首倒缆、头缆、靠近船首的横缆,船尾部出缆顺序为尾缆、尾倒缆、靠近船尾的横缆。
作为上述进坞拖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当风力较强时,先出横缆,并及时绞紧上缆桩挽牢。
作为上述进坞拖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把船舶从码头拖到坞口前,先进行解缆,解缆顺序为头缆、靠近船首的横缆、首倒缆、尾倒缆、靠近船尾的横缆、尾缆。
作为上述进坞拖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船舶的进坞速度不大于0.2Kn。
作为上述进坞拖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船坞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引船小车,船坞的两侧的引船小车同时对船舶进行牵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发明所述进坞拖带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拖轮、第二拖轮、第三拖轮和第四拖轮同时对船舶进行拖带作业,将船舶拖带到坞口的上风侧对准船坞后再进坞,使得整个进坞过程能够稳住体型较大的船舶,进行安全、可靠的进坞作业。
2、在船舶停靠在码头后,会先对船舶进行带缆,再设置所述的四只拖轮,能够保证拖轮到位过程中的安全性。
3、出缆的顺序根据风向和水流的方向有不同的变化,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状况。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靠泊带缆示意图;
图2为船舶进坞前的示意图;
图3为船舶船首进坞时的示意图;
图4为船舶船尾进坞时的示意图;
图5为船舶进坞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看后文中的附图,更完整地描述本发明,在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可体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并且不应理解为限于本文中所提出的特定实施例。确切地说,这些实施例用于将本发明的范围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技术性和科学性术语)应理解为具有与本发明所属的领域中的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意义相同的意义。而且,要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具有与本说明书和相关领域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不应通过理想的或者过度正式的意义对其进行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这样规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所述进坞拖带方法的实施条件如下:
1)、特大型船舶进、出坞经过的航道、坞口调头区域和坞墩要求最少要有500mm的富裕水位。
2)、特大型船舶靠泊、进出坞的拖带时风速≤4级,能见视度1000m以上,其中进出坞时潮差≤35cm/h。
3)、泊位应留有船舶总长120%的长度,且泊位前后只能靠有一档船,如靠其他船舶外档,要使用大靠耙(3m×5m)并且里档船不能小于250m;外档不能靠大于300m的船舶。
4)、进坞时坞门坑无杂物等影响开坞门的角度,坞门卧倒后坞木组需拉绳测量坞门实际卧倒情况,确保坞门位置满足水深要求才开始进坞作业。
5)、检查泵房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坞内设备工作的正常运转。
6)、引船系统、磨盘的运行状况确保可靠,专用的应急缆绳要到位。
7)、各岗位操作人员提前到位,所用的通信高频确保设备完好。
8)、主管提前上船了解移泊船舶发电机及锚缆机、缆绳等状况,查看带缆位置和清理带缆位置的安全通道及工作场所。
9)、船舶必须满足进、出坞吃水要求,保证无横倾(最多0.5度),纵倾艏艉吃水差不得超过船长的1%。船舶吃水小于等于6.5米。
10)、进、出坞时带好缆绳后,要在缆桩上固定,同时不能自行操作收放缆绳,进出坞前缆桩周围不准有杂物。
11)、检查缆绳的完好性,船头备好4条缆,船尾4条缆。
12)、船舶要确保侧推有动力,缆机可用;
13)、需要4艘3200-5000匹马力的全回转拖轮:第一拖轮(4000匹)、第二拖轮(5000匹)、第三拖轮(3200匹)、第四拖轮(4000匹)。
排墩方案如下:
1)、实际排墩中,须局部移动或取消坞墩,实现留空满足图示水塞探头格栅等的安全范围(设定安全半径1米)。
2)、墩木尽量布置在舱壁、底纵桁及局部重载基座下。
3)、排墩精度要求,指定关键位置的坞墩的前后左右位置公差为正负200mm,高度允许误差正负15mm。
4)、放水进坞前,要核查确认排墩情况。
5)、没有特殊说明,排墩左右对称,同一区间坞墩内部间距参照标注的典型间距。
如图6所示,图6为本发明所述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的流程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如图1所示,图1为靠泊带缆示意图。
步骤S1:船舶靠泊在码头,然后对船舶进行带缆。
具体地,因水流和气流对拖带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带缆(系缆)的顺序就有要求,靠泊时如条件允许船首尾同时带缆,所述带缆方式为船首和船位同时带缆,先带首倒缆和尾倒缆以稳住大船,再带头缆、尾缆和横缆。
如不能同时带缆,则所述带缆方式为先进行船首带缆,然后进行船尾带缆。
当船首顶风或顶流时,船首部出缆顺序为头缆1、首倒缆3、靠近船首的横缆2,船尾部出缆顺序为尾倒缆4、尾缆6、靠近船尾的横缆5。
当船尾顶风或顶流时,船首部出缆顺序为首倒缆3、头缆1、靠近船首的横缆2,船尾部出缆顺序为尾缆6、尾倒缆4、靠近船尾的横缆5。
当风力较强时,先出横缆2、5,并及时绞紧上缆桩挽牢。
步骤S2:在把船舶从码头拖到坞口前,先进行解缆,解缆顺序为头缆1、靠近船首的横缆2、首倒缆3、尾倒缆4、靠近船尾的横缆5、尾缆6。
步骤S3:设置第一拖轮71、第二拖轮72、第三拖轮3和第四拖轮74,其中,所述第一拖轮71和第二拖轮72通过缆绳捆绑在船舶的外侧,所述第一拖轮71靠近船首端,所述第二拖轮72靠近船尾端;所述第三拖73轮通过缆绳捆绑在船舶的尾部;所述第四拖轮74位于船首外侧等待。
其中,所述第一拖轮71、第二拖轮72的首部和尾部均通过缆绳与船舶捆绑,使得第一拖轮71、第二拖轮72与船舶平行。
如图2所示,图2为船舶进坞前的示意图。
步骤S4:所述第一拖轮71、第二拖轮72、第三拖轮73共同将船舶从码头拖到坞口,使船舶处于坞口的上风侧,所述第四拖轮74在下风侧顶于船舶中部,通过第一拖轮71、第二拖轮72、第三拖轮73和第四拖轮74使船舶保持平衡并且船首朝向船坞。其中,所述上风侧也可以为上流侧,这里是考虑风力和水流的综合影响而定。
在此步骤中,所述第二拖轮72解除尾部与船舶的缆绳,并且第二拖轮72移动至与船舶垂直,以便改变船舶尾部的方向,使船舶对准船坞方向,准确来说,即船舶与船坞的中轴线同轴,以便船舶顺利进入船坞。
如图3所示,图3为船舶船首进坞时的示意图。
步骤S5:将船舶拖带到距离坞口20~50米后,解除第一拖轮71的缆绳,第一拖轮71移动到船首协助推顶船舶调整船位,同时,在坞口设置引船小车8,所述引船小车8通过缆绳捆绑住船舶的船首,在引船小车8和所述各拖轮的配合将船舶往船坞内牵引。在实际工作中,坞长为总指挥,现场协调各方人力、资源等,解除第一拖轮71的缆绳,到船首协助推顶调整船位。
具体地,船坞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引船小车8,船坞的两侧的引船小车8同时对船舶进行牵引。引船小车8操作由坞木组专人操作,坞两边由坞木组看位人员负责与坞长和引水员沟通;整个进坞过程,遵循求稳不求快的原则。
此外,坞口两边每边准备好两个三米橡胶靠靶,当船进、出坞时,用于避免与坞墙碰撞。
如图4所示,图4为船舶船尾进坞时的示意图。
步骤S6:当船舶尾部达到坞口时,先在坞口上风侧设置转盘机9并通过缆绳捆绑船舶尾部,然后解除所述第二拖轮72的缆绳,最后在坞口下风侧设置转盘机9并通过缆绳捆绑船舶尾部。
如图5所示,图5为船舶进坞后的示意图。
步骤S7:船舶进坞后解除第三拖轮73的缆绳,在船首两侧捆绑定中钢丝,并连接设置在船坞两侧的卷扬机10稳住船舶,然后关闭坞门。
步骤S8:通过所述卷扬机10和转盘机9调整船位使其对正排墩图位置,最后抽水座墩。
在本实施例中,船舶在坞口前到船尾完全进入坞口的过程中,船舶的速度不大于(即小于或等于)0.2Kn,进坞拖带的船舶为型长:399米;型宽:59米,型深:30.3米的集装箱船。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船进坞应急预案:
1)、预防缆绳突然断裂,备用1条拖轮,1条应急缆绳。
2)、预防船与船坞发生意外碰撞,考虑在船坞坞门口的左、右两侧,船厂将会临时放置2个防碰靠把。
3)、预防恶劣天气造成的不良影响,必须以船的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
4)、引船系统动力故障
方案1,采用拖轮旁拖大船进坞的方式,当引船系统故障时通过拖轮提供动力完成进坞。
方案2,视船舶进入坞内具体位置使用船上的缆绳系泊到坞边转盘机上,使用转盘收缆提供动力牵引船舶进入坞内设定位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进坞拖带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1、本发明所述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通过第一拖轮、第二拖轮、第三拖轮和第四拖轮同时对船舶进行拖带作业,将船舶拖带到坞口的上风侧对准船坞后再进坞,使得整个进坞过程能够稳住体型较大的船舶,进行安全、可靠的进坞作业。
2、在船舶停靠在码头后,会先对船舶进行带缆,再设置所述的四只拖轮,能够保证拖轮到位过程中的安全性。
3、出缆的顺序根据风向和水流的方向有不同的变化,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状况。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使船舶靠泊在码头,设置第一拖轮、第二拖轮、第三拖轮和第四拖轮,其中,所述第一拖轮和第二拖轮通过缆绳捆绑在船舶的外侧,所述第一拖轮靠近船首端,所述第二拖轮靠近船尾端;所述第三拖轮通过缆绳捆绑在船舶的尾部;所述第四拖轮位于船首外侧等待;
所述第一拖轮、第二拖轮、第三拖轮共同将船舶从码头拖到坞口,使船舶处于坞口的上风侧,所述第四拖轮在下风侧顶于船舶中部,通过第一拖轮、第二拖轮、第三拖轮和第四拖轮使船舶保持平衡并且船首朝向船坞;
将船舶拖带到距离坞口20~50米后,解除第一拖轮的缆绳,第一拖轮移动到船首协助推顶船舶调整船位,同时,在坞口设置引船小车,所述引船小车通过缆绳捆绑住船舶的船首,在引船小车和所述各拖轮的配合将船舶往船坞内牵引;
当船舶尾部达到坞口时,先在坞口上风侧设置转盘机并通过缆绳捆绑船舶尾部,然后解除所述第二拖轮的缆绳,最后在坞口下风侧设置转盘机并通过缆绳捆绑船舶尾部;
船舶进坞后解除第三拖轮的缆绳,在船首两侧捆绑定中钢丝,并连接设置在船坞两侧的卷扬机稳住船舶,然后关闭坞门;
通过所述卷扬机和转盘机调整船位使其对正排墩图位置,最后抽水座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船舶靠泊在码头后,对船舶进行带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缆方式为船首和船位同时带缆,先带首倒缆和尾倒缆以稳住大船,再带头缆、尾缆和横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缆方式为先进行船首带缆,然后进行船尾带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船首顶风或顶流时,船首部出缆顺序为头缆、首倒缆、靠近船首的横缆,船尾部出缆顺序为尾倒缆、尾缆、靠近船尾的横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船尾顶风或顶流时,船首部出缆顺序为首倒缆、头缆、靠近船首的横缆,船尾部出缆顺序为尾缆、尾倒缆、靠近船尾的横缆。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风力较强时,先出横缆,并及时绞紧上缆桩挽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把船舶从码头拖到坞口前,先进行解缆,解缆顺序为头缆、靠近船首的横缆、首倒缆、尾倒缆、靠近船尾的横缆、尾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船舶的进坞速度不大于0.2K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船坞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引船小车,船坞的两侧的引船小车同时对船舶进行牵引。
CN201910469115.8A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 Pending CN1103042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9115.8A CN110304214A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9115.8A CN110304214A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4214A true CN110304214A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7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9115.8A Pending CN110304214A (zh) 2019-05-31 2019-05-31 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42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6672A (zh) * 2020-12-24 2021-04-30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坞门浮运进坞寄放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2095A (ja) * 1984-05-29 1985-12-12 Hitachi Zosen Corp 船舶の入出渠方法
US4565148A (en) * 1981-12-13 1986-01-21 Verhoosel Rudi W Shunter and method for directi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a ship
US7543543B2 (en) * 2004-03-05 2009-06-09 Sofec, Inc. Floating LNG import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docking
CN205168842U (zh) * 2015-09-07 2016-04-20 天津鑫港船务服务有限公司 干湿混用船坞平移进出坞牵引装置
CN105711746A (zh) * 2014-12-05 2016-06-29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船舶拖带方法及拖带工装
CN107226182A (zh) * 2017-06-13 2017-10-03 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船舶的水下转移船台的方法及系统
CN206856932U (zh) * 2017-06-30 2018-01-09 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轨道式引船小车位置安全保护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65148A (en) * 1981-12-13 1986-01-21 Verhoosel Rudi W Shunter and method for directi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a ship
JPS60252095A (ja) * 1984-05-29 1985-12-12 Hitachi Zosen Corp 船舶の入出渠方法
US7543543B2 (en) * 2004-03-05 2009-06-09 Sofec, Inc. Floating LNG import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docking
CN105711746A (zh) * 2014-12-05 2016-06-29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船舶拖带方法及拖带工装
CN105711746B (zh) * 2014-12-05 2017-12-05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船舶拖带方法及拖带工装
CN205168842U (zh) * 2015-09-07 2016-04-20 天津鑫港船务服务有限公司 干湿混用船坞平移进出坞牵引装置
CN107226182A (zh) * 2017-06-13 2017-10-03 广东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船舶的水下转移船台的方法及系统
CN206856932U (zh) * 2017-06-30 2018-01-09 舟山万邦永跃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轨道式引船小车位置安全保护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柴旭涛: "《船舶操纵与避碰 上 船舶操纵》", 31 March 2014 *
陈增贵: "《起重工工艺学 初级》", 31 July 2007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6672A (zh) * 2020-12-24 2021-04-30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坞门浮运进坞寄放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6459B2 (en) Self-propelled integrated ship for transporting and installing immersed tubes of underwater tunnel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CN109591960B (zh) 工程船舶精准锚泊控位的方法
CN107719580B (zh) 一种10万吨级船舶上水平船台方法
CN103247977A (zh) 多相海底电缆横向布置循环敷设施工方法
CN110877666A (zh) 自航式水下隧道沉管运载安装一体船及施工工艺
CN106628018B (zh) 自航式大型构件运输安装一体船及施工工艺
US20210382484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towing train
CN106759407A (zh) 一种围堰浮运定位的方法
CN110304214A (zh) 一种超大型船舶进坞拖带方法
CN105216965A (zh) 船岸拖带试验方法
CN203358816U (zh) 一种渔船码头泊位系统
CN105711746B (zh) 船舶拖带方法及拖带工装
CN102424101A (zh) 船舶利用气囊下水的工艺
CN101837823B (zh) 圆筒型浮式海洋平台水上拖航方法
CN102963509B (zh) 30万干船坞并联建造船只出坞的牵引方法
CN113602425A (zh) 一种适用于无动力船的多状态拖动设备及其拖动方法
CN103661831B (zh) 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
JP6949690B2 (ja) 浮体係留方法および浮体
CN110406641A (zh) 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干拖运输浮装工艺
CN206805294U (zh) 一种船舶自动靠泊系统
RU2743239C1 (ru) Способ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крупного айсберга
CN203714157U (zh) 艏部具有双锚绞机的全回转拖船
CN110329421A (zh) 一种半潜船浮船坐墩的定位方法以及定位结构
Hajduk An analysis of the LNG tanker Al Nuaman’s speeds during its first voyage to the LNG terminal in Świnoujście (route sections Arkona–Świnoujście–Arkona)
CN115465415B (zh) 一种海洋浮式结构物过浅航道迁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27

Address after: 511462 building 6, No. 2, No. 10, QIHANG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roduction management building and auxiliary building of electromechanical comprehensive workshop) (office only)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1462 No. 10, sailing Road, Nansha District, Guangdong, China, No. 1, 4 (office building), written by myself, Guangzhou

Applicant before: The boat in Guangzhou Wenchong Dock Company Limite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