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9991A - 振荡器 - Google Patents

振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9991A
CN102959991A CN2011800314499A CN201180031449A CN102959991A CN 102959991 A CN102959991 A CN 102959991A CN 2011800314499 A CN2011800314499 A CN 2011800314499A CN 201180031449 A CN201180031449 A CN 201180031449A CN 102959991 A CN102959991 A CN 102959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zoelectric vibrator
oscillator
vibration component
piezoelectric
resonance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314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9991B (zh
Inventor
大西康晴
黑田淳
菰田元喜
佐藤重夫
村田行雄
岸波雄一郎
川岛信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59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9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99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9/00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 G10K9/1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 G10K9/122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using piezoelectric driving means
    • G10K9/125Devices in which sound is produced by vibrating a diaphragm or analogous element, e.g. fog horns, vehicle hooters or buzzers electrically operated using piezoelectric driving means with a plurality of a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1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or for use in hand-held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PDA's, camer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For Audible Band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Transducers F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第二压电振子(30)位于第一压电振子(20)的中空部(21)中。支架(40)是框状构件,并且其内表面支撑振动构件(10)的边缘。所述第一压电振子(20)的基频谐振频率低于所述第二压电振子(30)的基频谐振频率。此外,当以所述基频谐振频率驱动所述第一压电振子(20)时,所述第二压电振子(30)与在所述振动构件(10)中产生的振动回路重叠。优选地,所述第二压电振子(30)的中心与所述第一压电振子(20)在所述振动构件(10)中产生的振动回路的中心重叠。

Description

振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压电振子的振荡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于诸如蜂窝电话和膝上型计算机之类的便携终端的需求正在增长。具体地,已经开发了具有商业价值的诸如视频电话、电影播放和自动电话功能之类的声音功能的薄型便携终端。在其开发过程中,对于小尺寸和高输出电声换能器的要求已经增加。在诸如蜂窝电话之类的电子设备中,已经将电动电声换能器用作电声换能器。所述电动电声换能器包括永磁体、音圈和振动膜。然而,由于电动电声换能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所述电动电声换能器在厚度减小方面具有限制。因此例如,如专利文献1至3中所公开的那样,期待使用压电振子作为电声换能器。具体地,专利文献3公开了配置有压电振子的参量扬声器。
此外如在专利文献4中所公开的,例如存在使用压电振子的声波传感器。所述声波传感器是使用从所述压电振子等振荡的声波来检测与物体等的距离的传感器。
相关文献
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Hei 5-122793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PCT申请的译文)No.2009-518922
[专利文献3]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PCT申请的译文)No.2003-513576
[专利文献4]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Hei 3-270282
发明内容
使用压电振子的振荡器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基于由于电信号的输入导致的电致收缩动作来产生振动幅度。因此,其在厚度减小方面比上述电动电声换能器(振荡器)更具优势。然而,因为所述压电材料是易碎材料并且机械损耗较小,机械品质因子Q比上述电动电声换能器高。使用压电振子的振荡器采用弯曲型振动模式,而所述电动电声换能器产生活塞型幅度运动。因此,与所述电动电声换能器相比,使用压电振子的振荡器具有减小在振动端中的振动量以及减小在相同区域中的体积排斥量的趋势。因此,在使用压电振子的振荡器中,难以在保持输出的同时实现尺寸减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压电振子的振荡器,其能够在保持输出的同时实现尺寸减小。
根据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振荡器,包括:片状振动构件;第一压电振子,所述第一压电振子附着于所述振动构件的一个表面,具有中空部,并且具有平面形状;第二压电振子,所述第二压电振子附着于所述振动构件的所述一个表面,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位于所述第一压电振子的所述中空部中;以及支架,所述支架支撑所述振动构件的边缘,其中所述第一压电振子的基频谐振频率低于所述第二压电振子的基频谐振频率,以及当以所述基频谐振频率驱动所述第一压电振子时,所述第二压电振子与在所述振动构件中产生的振动回路重叠。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压电振子的振荡器中,可以在保持输出的同时实现尺寸减小。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描述的优选实施例和以下附图,使得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更加清楚。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振荡器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示出了沿图1的线A-A’得到的截面图,包括外围电路。
图3是示出了第一压电振子和第二压电振子沿厚度方向的结构的截向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振荡器的第一压电振子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振荡器的平面图。
图6是沿图5的A-A’线得到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振荡器的平面图。
图8是沿图7的线A-A’得到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振荡器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了图9的修改示例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振荡器的平面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振荡器的截面图。
图13是示出了便携通信终端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通过类似的数字表示类似的元件,并且将不再重复其描述。
(第一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振荡器的结构的平面图。图2是示出了沿图1的线A-A’得到的截面图,包括外围电路。所述振荡器包括振动构件10、第一压电振子20、第二压电振子30和支架40。振动构件10形成为片状。第一压电振子20附着于所述振动构件10的一个表面,并且具有平面形状的中空部21。第二压电振子30附着于所述振动构件10的上述一个表面,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位于所述第一压电振子20的所述中空部21中。支架40是框状构件,并且其内表面支撑所述振动构件10的边缘。第一压电振子20的基频谐振频率低于第二压电振子30的基频谐振频率。此外,当以所述基频谐振频率驱动第一压电振子20时,第二压电振子30与在振动构件10中产生的振动回路重叠,例如与所述振动回路的中心重叠。优选地,第二压电振子30的中心与通过第一压电振子20在所述振动构件10中产生的振动回路的中心重叠,例如,使用振荡器作为扬声器或者声波传感器的振荡源。此外,相对较小的第二压电振子30也可以通过使用压电物质的热电效应用作温度传感器。当使用所述振荡器作为扬声器时,例如,可以将所述振荡器用作电子设备(例如蜂窝电话、膝上型个人计算机、小尺寸游戏机等)的声音源。下文中将进行详细描述。
通过由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产生的振动来振动所述振动构件10。此外,振动构件10调节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的基频谐振频率。机械振子的基频谐振频率依赖于负载重量和柔量。因为柔量是振子的机械刚性,可以通过控制振动构件10的刚性来控制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的基频谐振频率。同时,优选地,振动构件10的厚度等于或大于5μm并且等于或小于500μm。此外,在振动构件10中,优选地,纵向弹性模量等于或大于1Gpa并且等于或小于500GPa,所述纵向弹性模量是对刚性加以表示的指数。当振动构件10的刚性过低或过高时,可能会损害机械振子的特性和可靠性。同时,对于组成振动构件10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该材料是相对于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均为易碎材料)具有高弹性模量的材料,例如金属或树脂,但是从可使用性和成本的观点来看优选地是磷青铜、不锈钢等。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压电振子20是环形的,并且其外周和内周都是圆形的。第二压电振子30是圆形的。第二压电振子30的尺寸小于第一压电振子20。因此,第二压电振子30的基频谐振频率30高于第一压电振子20的基频谐振频率。此外,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配置为使得通过粘合剂,将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的面对振动构件10的表面全部固定到振动构件10。
此外,振荡器包括控制单元50、第一信号产生单元52和第二信号产生单元54作为振荡电路。第一信号产生单元52产生输入至第一压电振子20的电信号。第二信号产生单元54产生输入至第二压电振子30的电信号。控制器50基于从外部输入的信息来控制第一信号产生单元52和第二信号产生单元54。当将振荡器用作扬声器时,输入至控制单元50的信息是音频信号。此外,当将振荡器用作声波传感器时,输入至控制单元50的信号是用于发射声波的命令信号。当将振荡器用作声波传感器时,第一信号产生单元52使得第一压电振子20产生第一压电振子20的谐振频率的声波,并且第二信号产生单元54使得第二压电振子30产生第二压电振子30的谐振频率的声波。
图3是示出了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沿厚度方向的结构的截面图。第一压电振子20包括压电物质22、上电极24和下电极26。此外,第二压电振子30包括压电物质32、上电极34和下电极36。同时,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的大致结构彼此相同,因此下面将只描述第一压电振子20的结构。
压电物质22沿厚度方向极化。构成压电物质22的材料可以是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只要其是具有压电效应的材料。然而优选地,该材料是具有高电-机械转换效率的材料,例如压电锆钛酸材料(PZT)或钛酸钡(BaTiO3)。例如,压电物质22的厚度h等于或大于10μm并且等于或小于1mm。当厚度h1小于10μm时,在振荡器的制造期间可能会损坏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此外,当厚度h1超过1mm时,过度地降低了电-机械转换效率,并且因此不能获得足够大的振动。这是因为当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的厚度增加时,压电振子内的电场强度与其成反比,并且因而降低。此外,压电物质22和32的厚度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尽管对构成上电极24和下电极26的材料没有具体的限制,但是例如可以使用银或银/钯。因为银用作低阻和通用电极材料,在制造工艺、成本等方面存在优势。因为银/钯是具有优秀抗氧化性的低阻材料,从可靠性的方面来看存在优势。此外,对上电极24和下电极26的厚度h2没有具体的限制,但是优选地,厚度h2等于或大于1μm并且等于或小于100μm。当厚度h2小于1μm时,难以均匀地形成上电极24和下电极26。因此,电-机械转换效率可能降低。此外,当上电极24和下电极26的膜厚度超过100μm时,上电极24和下电极26用作对压电物质22的约束面,并且能量转换效率可能降低。
接下来将描述制造振荡器的方法。首先,将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处理成预定的平面形状。此外,将振动构件10处理成预定的形状。此时,已经对压电物质22和32执行了平坦化处理。接下来,使用诸如环氧树脂之类的粘合剂将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固定到振动构件10。同时,可以在将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固定到振动构件10之前或之后将振动构件10固定到支架40。例如,支架40由诸如不锈钢之类的金属形成。
这里,可以将第一压电振子20设置为具有φ18mm的外径、φ12mm的内径和100μm的厚度。此外,可以将第二压电振子30设置为具有φ3mm的外径和100μm(0.1mm)的厚度。此外例如,可以使用具有8μm厚度的银/钯合金(例如,具有7∶3的重量比)作为上电极24和36以及下电极26和36。此外,作为振动构件10,可以使用具有φ20mm的外径和50μm(0.05mm)厚度的磷青铜。例如,支架40是具有φ22mm的外径和φ20mm的内径的中空盒。
接下来将描述使用振荡器作为扬声器的情况。如上所述,第一压电振子20的基频谐振频率低于第二压电振子30的基频谐振频率。因此,优选地,从第一压电振子20主要振荡具有相对低频率的声音,并且从第二压电振子30主要振荡具有相对高频率的声音。
此外,可以提供多组振动构件10、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振荡器用作参量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50可以通过第一信号产生单元52向第一压电振子20原样输入对再现的声音加以表示的信号,并且可以通过第二信号产生单元54向小尺寸第二压电振子30输入参量扬声器的调制信号。当将振荡器用作参量扬声器时,在第二压电振子30中,例如,将等于或大于20kHz(例如100kHz)的声波用作信号运输波。此外,当将第一压电振子20用作普通扬声器时,例如将第一压电振子20的基频谐振频率设置为等于或小于1kHz。
同时,通常压电振子具有高机械品质因子Q。因此,因为能量集中于基频谐振频率附近,声波的强度在谐振频率附近较高,但是声波在其他频带的衰减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参量扬声器可以以单频振荡。因此,从改进扬声器效率的观点来看,优选地使用第二压电振子30作为参量扬声器。
这里,将描述参量扬声器的原理。参量扬声器将来自多个振荡源中的每一个振荡源的执行了AM调制、DSB调制、SSB调制或FM调制的超声波发射到空气中,并且当超声波传播到空气中时基于非线性特性来发出听得见的声音。术语“非线性”在这里表示当利用流体的惯性动作和粘性动作之比表达的雷诺数增加时,发生从层流到湍流的转变。因为声波在流体内受到的干扰很轻微,因此声波非线性地传播。具体地,在超声波频带,可以容易地观察到声波的非线性。当将超声波发射到空气中时,显著地产生与声波的非线性相关联的高次谐波。此外,声波是疏密波,其中分子密度在空气中具有疏密分布。当空气分子用于恢复的时间长于用于压缩的时间时,在压缩之后不能够恢复的空气与继续传播的空气分子碰撞,从而发生冲击波。通过这种冲击波产生听得见的声音。
接下来将描述该实施例的操作和效果。在该实施例中,当第一压电振荡器20在基频谐振频率下振动时,第二压电振子30与在振动构件10中产生的振动回路重叠。因此,当第一压电振子20在基频谐振频率附近振动时,第二压电振子30极大地振动。此外,第一压电振子20的基频谐振频率低于第二压电振子的基频谐振频率30。因此,当第一压电振子20在基频谐振频率附近振动时,在第二压电振子30中不会发生谐振,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平板。
因此,当第一压电振子20在基频谐振频率附近振动时,第二压电振子30极大地振动,使得可以在保持输出的同时实现尺寸减小。
此外,因为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的基频谐振频率彼此不同,可以从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有效地产生具有彼此不同的频率的声波。此外,当将振荡器用作扬声器时,通过同时驱动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引起声波彼此干涉,因此可以增加声压级别。此外,当使第二压电振子30用作参量扬声器时,可以再现具有高方向性的声音。
具体地,当将第一压电振子20用作普通扬声器,并且将第二压电振子30用作参量扬声器时,在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中再现了不同的声音,使得可以只让在特定位置的人听见通过第二压电振子30再现的声音,并且让在其他位置的人只听到通过第一压电振子20再现的声音。甚至当将除了第一压电振子20之外的扬声器用作普通扬声器时也可以获得这种效果。
(第二实施例)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振荡器的第一压电振子20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根据实施例的振荡器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振荡器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压电振子20具有交替地层叠多个压电物质22和电极24的结构,并且第二压电振荡器30也具有相同的结构。压电物质22的极化方向对于每一个层彼此切换并且彼此交替。
在实施例中,也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因为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具有交替地层压多个压电物质22和32以及电极24和34的结构,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的膨胀和收缩量增加。因此,可以增加振荡器的输出。
(第三实施例)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振荡器的平面图,图6是沿图5的A-A’线得到的截面图。根据实施例的振荡器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振荡器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包括第一屏蔽构件12。
第一屏蔽构件12埋入在振动构件10中,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位于第一压电振子20的中空部21中。第一屏蔽构件12包围第二压电振子30,并且由纵向弹性模量小于振动构件10的纵向弹性模量的材料(例如树脂)形成。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当沿厚度方向观看时,将第一屏蔽构件12设置在整个振动构件10上,但是可以将第一屏蔽构件12设置在振动构件10的一部分上,例如只设置在表面一侧或者只设置在背部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提供第一屏蔽构件12,从而当第一压电振子20振动时,可以抑制振动传播至第二压电振子30。此外,通过将第一屏蔽构件12定位于当第二压电振子30在基频振动频率下振动时的振动节点处,可以减小节点的刚性,并且形成振动中的自由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扩展了振动构件的可移动范围,可以增加第二压电振子30的振动输出。此外,因为插入了第一屏蔽构件12,可以抑制当振荡器下落时对于第二压电振子30的震动的传播。因此,改进了振荡器的可靠性。
(第四实施例)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振荡器的平面图,图8是沿图7的线A-A’得到的截面图。根据该实施例的振荡器具有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振荡器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包括第二屏蔽构件14。
第二屏蔽构件14埋入在振动构件10中,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包围第一压电振子20。第二屏蔽构件14由纵向弹性模量小于振动构件10的纵向弹性模量的材料(例如树脂)形成。第二屏蔽构件14的材料可以与第一屏蔽构件12的材料相同,也可以与其不同。此外,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当沿厚度方向观看时,将第二屏蔽构件14设置在整个振动构件10上,但是可以将第二屏蔽构件14设置在振动构件10的一部分上,例如只设置在表面一侧或者只设置在背部一侧。
在实施例中,也可以获得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通过将第二屏蔽构件14定位于当第一压电振子20在基频振动频率下振动时的振动节点处,可以减小节点的刚性,并且形成振动中的自由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扩展了振动构件的可移动范围,可以增加第一压电振子20的振动输出。此外,因为插入了第二屏蔽构件14,可以抑制当振荡器下落时对于第一压电振子20和第二压电振子30的震动的传播。因此,改进了振荡器的可靠性。
(第五实施例)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振荡器的截面图。该振荡器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振荡器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振动构件10的两侧都配置有第二压电振子30。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振荡器的压电振子具有双压电结构,其中通过压电振子约束了振动构件10的两侧。着两个压电振子30可以是形状彼此相同的,也可以是形状彼此不同的。
同时,在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压电振子20设置在振动构件10的两侧上。
在实施例中,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因为压电振荡器具有双压电结构,可以获得更大的振动。
(第六实施例)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振荡器的平面图。该振荡器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振荡器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压电振子30的平面形状是矩形,例如正方形。
在实施例中,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同时,第二压电振子30的平面形状不局限于第一实施例和该实施例所示的形状。此外,第一压电振子20的平面形状不局限于上述每一个实施例中的形状。
(第七实施例)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的振荡器的截面图。该振荡器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振荡器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部分地改变振动构件10的厚度。在该实施例中,振动构件10包括在与第二压电振子30重叠的部分中、并且在与第二压电振子30的相背一侧上的表面内的凸起部11。
在实施例中,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此外,可以通过部分地改变振动构件10的厚度来调节振荡器件的振荡特性。
制造了如图1、4、5、7、9、10、11和12中所示的振荡器,并且检查了每一个振荡器的特性(示例1至8)。在所述示例中,使振荡器用作参量扬声器。此外,作为比较示例,制造了与示例1至8具有相同平面面积的电动振荡器,并且检查其特性。在表1中示出了结果。
表1
根据该表,根据每一个示例的振荡器均显示出相对于比较示例更高的输出,其频率特性比比较示例的更平坦,其对于下落震动的耐受性比比较示例的更强。
此外,如图13所示,使用示例1至8的振荡器作为便携通信终端100的扬声器102。将扬声器102附着到便携通信终端100的内表面上。在表2中示出了当使用每一个示例时扬声器102的特性。
表2
Figure BDA00002647110400111
根据该表,根据每一个示例的扬声器102均显示出平坦的频率特性,并且扬声器对于下落的震动有耐受性。
如上所述,尽管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这些只是本发明的说明,并且可以采用除了上述结构之外的各种结构。
该申请要求2010年7月23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66506的优先权,将其内容全部合并在此作为参考。

Claims (10)

1.一种振荡器,包括:
片状振动构件;
第一压电振子,所述第一压电振子附着于所述振动构件的一个表面,具有中空部,并且具有平面形状;
第二压电振子,所述第二压电振子附着于所述振动构件的所述一个表面,并且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位于所述第一压电振子的所述中空部中;以及
支架,所述支架支撑所述振动构件的边缘,
其中所述第一压电振子的基频谐振频率低于所述第二压电振子的基频谐振频率,以及
当以所述基频谐振频率驱动所述第一压电振子时,所述第二压电振子与在所述振动构件中产生的振动回路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荡器,还包括第一屏蔽构件,所述第一屏蔽构件埋入所述振动构件中,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位于所述第一压电振子的所述中空部中,包围所述第二压电振子,并且由纵向弹性模量低于所述振动构件的纵向弹性模量的材料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荡器,其中所述第一屏蔽构件由树脂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器,还包括第二屏蔽构件,所述第二屏蔽构件埋入所述振动构件中,当在平面图中观看时位于所述第一压电振子和所述支架之间,包围所述第一压电振子,并且由纵向弹性模量低于所述振动构件的纵向弹性模量的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荡器,其中所述第二屏蔽构件由树脂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器,其中所述第一压电振子是环形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荡器,其中所述第二压电振子是圆形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器,其中所述振荡器是声波传感器的振荡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荡器,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第一压电振子中产生具有第一频率的声波,并且在所述第二压电振子中产生具有高于所述第一频率的第二频率的声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振荡器,其中所述振荡器是扬声器,
提供多组所述振动构件、所述第一压电振子和所述第二压电振子,以及
所述振荡器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第一压电振子原样输入对再现的声音加以表示的信号,并且向所述第二压电振子输入参量扬声器的调制信号。
CN201180031449.9A 2010-07-23 2011-07-07 振荡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99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6506 2010-07-23
JP2010-166506 2010-07-23
PCT/JP2011/003893 WO2012011238A1 (ja) 2010-07-23 2011-07-07 発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9991A true CN102959991A (zh) 2013-03-06
CN102959991B CN102959991B (zh) 2015-10-21

Family

ID=45496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144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59991B (zh) 2010-07-23 2011-07-07 振荡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07733B2 (zh)
EP (1) EP2597892A4 (zh)
JP (1) JP5741580B2 (zh)
CN (1) CN102959991B (zh)
WO (1) WO2012011238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9134A (zh) * 2013-09-04 2016-04-20 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 具有增强的声功率的数字声学装置
CN105578366A (zh) * 2014-10-09 2016-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电陶瓷扬声器及智能终端的分频系统
CN109922413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TWI724671B (zh) * 2019-12-04 2021-04-1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換能器及其壓電環堆疊
CN113287326A (zh) * 2019-01-21 2021-08-20 Tdk株式会社 音响装置
CN115996039A (zh) * 2023-03-23 2023-04-21 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 多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22670B1 (ko) * 2014-08-19 2015-05-26 주식회사 이노칩테크놀로지 압전 소자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KR101587740B1 (ko) * 2014-11-10 2016-01-22 한국가스공사 접촉식 자왜 피도파 변환기 모듈
DE102015209234A1 (de) * 2015-05-20 2016-11-24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m Aussenden und/oder Empfangen akustischer Signale
JPWO2018216711A1 (ja) * 2017-05-23 2020-03-26 北陸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圧電型平板スピーカ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JP7166428B2 (ja) * 2019-03-07 2022-11-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気音響変換器
US11800293B2 (en) * 2020-06-15 2023-10-24 Lg Display Co., Ltd. Sound apparatus
US20220070563A1 (en) * 2020-08-31 2022-03-03 Lg Display Co., Ltd. Vibration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22165014A (ja) * 2021-04-19 2022-10-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圧電駆動装置およびロボット
KR20230018953A (ko) * 2021-07-30 2023-02-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진동 장치와 이를 포함하는 장치
KR102613557B1 (ko) * 2021-10-27 2023-12-14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음파 집속 트랜스듀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3896U (zh) * 1979-10-02 1981-05-12
JPS56139199U (zh) * 1980-03-22 1981-10-21
JPS5848186U (ja) * 1981-09-25 1983-03-3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音響装置
JPS63314998A (ja) * 1987-06-18 1988-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電発音体
CN101111100A (zh) * 2006-07-20 2008-01-23 星电株式会社 压电式电声转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62408B (en) 1979-10-02 1984-02-22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Speaker
EP0054945B1 (en) 1980-12-19 1985-10-30 Nissan Motor Co., Ltd. Speaker for automotive vehicle audio system
JPH03270282A (ja) 1990-03-20 1991-1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複合圧電体
JPH05122793A (ja) 1991-10-25 1993-05-18 Murata Mfg Co Ltd 圧電スピーカ
JPH07240661A (ja) * 1994-02-25 1995-09-12 Ngk Spark Plug Co Ltd 高周波用ラダー型圧電フィルタ
US6850623B1 (en) 1999-10-29 2005-02-01 America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arametric loudspeaker with improved phase characteristics
KR100625772B1 (ko) * 2004-12-03 2006-09-20 (주)아이블포토닉스 다중 작용 진동자가 구비된 압전 진동자
US20100086151A1 (en) 2005-12-07 2010-04-08 Tpo Displays Corp. Piezoelectric Speaker
JP2007181087A (ja) * 2005-12-28 2007-07-12 Toshiba Corp 薄膜圧電共振器およびフィルタ回路
JP2009188801A (ja) * 2008-02-07 2009-08-20 Panasonic Corp 圧電スピーカ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53896U (zh) * 1979-10-02 1981-05-12
JPS56139199U (zh) * 1980-03-22 1981-10-21
JPS5848186U (ja) * 1981-09-25 1983-03-3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音響装置
JPS63314998A (ja) * 1987-06-18 1988-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圧電発音体
CN101111100A (zh) * 2006-07-20 2008-01-23 星电株式会社 压电式电声转换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9134A (zh) * 2013-09-04 2016-04-20 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 具有增强的声功率的数字声学装置
CN105578366A (zh) * 2014-10-09 2016-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电陶瓷扬声器及智能终端的分频系统
CN109922413A (zh) * 2017-12-13 2019-06-2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
CN113287326A (zh) * 2019-01-21 2021-08-20 Tdk株式会社 音响装置
TWI724671B (zh) * 2019-12-04 2021-04-11 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換能器及其壓電環堆疊
CN115996039A (zh) * 2023-03-23 2023-04-21 武汉敏声新技术有限公司 多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49876A1 (en) 2013-02-28
JP5741580B2 (ja) 2015-07-01
EP2597892A4 (en) 2017-11-15
EP2597892A1 (en) 2013-05-29
JPWO2012011238A1 (ja) 2013-09-09
WO2012011238A1 (ja) 2012-01-26
CN102959991B (zh) 2015-10-21
US8907733B2 (en) 2014-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9991B (zh) 振荡器
CN103155590B (zh) 振荡设备和便携设备
CN103270776B (zh) 振荡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3283259A (zh) 电子设备
CN102972046A (zh) 振荡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12142648A (ja) 電子機器
CN104012116A (zh) 声音产生器、声音产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2959987B (zh) 振荡器
CN103444206B (zh) 振荡器
CN103444207A (zh) 振荡器和电子设备
JP5516180B2 (ja) 発振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WO2013121489A1 (ja) 電気音響変換器及び電子機器
JP5609371B2 (ja) 電子機器及び発振装置
JP5488266B2 (ja) 発振装置
JP2012029078A (ja) 発振装置
JP6020465B2 (ja) 発振装置
JP2012100048A (ja) 電子機器
JP5505165B2 (ja) 発振装置
JP2012015764A (ja) 発振装置
JP2014160914A (ja)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15005897A (ja) 圧電型電気音響変換器及び電子機器
JP2012217037A (ja) 電子機器
JP2012142652A (ja) 発振装置
JP2012217038A (ja) 発振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JP2012217040A (ja) 発振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