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9892B - 用于利用多链路rlc子层的多点hsdpa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利用多链路rlc子层的多点hsdpa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59892B CN102959892B CN201180032402.4A CN201180032402A CN102959892B CN 102959892 B CN102959892 B CN 102959892B CN 201180032402 A CN201180032402 A CN 201180032402A CN 102959892 B CN102959892 B CN 1029598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p
- rlc pdu
- caused
- rlc
- pdu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14—Channel dividing arrangements, i.e. in which a single bit stream is divided between several baseband channels and reassembled at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在RNC中提供多链路RLC子层(802),其能够在多个MAC实体(804,806)中分配RLC PDU用于多点HSDPA网络中。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解决了关于向UE(808)的RLC PDU的无序递送的问题,诸如不必要的重传。也就是,所公开的多链路RLC(802)能够在由于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的间隙和仅由偏斜造成的那些间隙之间进行区分。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6月8日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No.61/359,326;于2010年8月16日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No.61/374,212;于2011年4月21日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No.61/477,776;以及于2011年5月5日在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交的临时专利申请61/483,020的优先权,故以引用的方式将其整体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概括地说,本公开内容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对在多个下行链路小区上发送的分组进行管理以用于聚合的RLC层算法。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话音、视频、数据、消息发送、广播等的各种通信服务。通常是多址网络的这些网络通过共享可用的网络资源来支持多个用户的通信。这种网络的一个示例是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UTRAN是被定义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的无线接入网络(RAN),UMTS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支持的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作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技术的继任者,UMTS目前支持诸如宽带-码分多址(W-CDMA)、时分-码分多址(TD-CDMA)、以及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等的各种空中接口标准。UMTS还支持诸如高速分组接入(HSPA)等的增强型3G数据通信协议,HSPA向相关联的UMTS网络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数据传输容量。
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需求的持续增长,为了发展UMTS技术而持续进行的研究和开发不仅是为了满足对移动宽带接入不断增长的需求,更是为了促进和增强移动通信的用户体验。
举例而言,最近已经引入了多点HSDPA,其中复数个小区能够向移动站提供高速下行链路通信,使得移动站能够将来自这些小区的传输聚合在相同频率的载波中。作为相对较新的系统,在这种系统出现了可能尚未在其它下行链路载波聚合系统(诸如DC-HSDPA)中解决的各种问题。因此,存在对识别并解决与系统级架构、分组流控制、移动性以及其它方面有关的问题的需求。
公开内容
下面给出对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化的摘要,以便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该摘要不是对本公开内容的全部预期特征的广泛概述,并且既不旨在确定本公开内容的所有方面的关键或重要要素,也不是描绘本公开内容的任意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化的形式呈现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作为后面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奏。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在RNC中提供多链路RLC子层,其能够在多个MAC实体中分配RLC PDU用于多点HSDPA网络中。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解决了关于向UE的RLC PDU的无序递送的问题,诸如不必要的重传。也就是,所公开的多链路RLC能够在由于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的间隙和仅由偏斜造成的那些间隙之间进行区分。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从单个RLC实体,在多个MA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以及,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从单个RLC实体,在多个MA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发起对应于所述分配的定时器;以及忽略指示对应于所述定时器的间隙的状态PDU,直到所述定时器期满。
本公开内容的又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用于从单个RLC实体,在多个MA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的模块;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的模块。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用于从单个RLC实体,在多个MA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的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的模块;用于发起对应于所述分配的定时器的模块;以及用于忽略指示对应于所述定时器的间隙的状态PDU,直到所述定时器期满的模块。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计算机从单个RLC实体,在多个MA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的代码;以及用于使计算机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的代码。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使计算机从单个RLC实体,在多个MA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的代码;用于使计算机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的代码;用于使计算机发起对应于所述分配的定时器的代码;以及用于使计算机忽略指示对应于所述定时器的间隙的状态PDU,直到所述定时器期满的代码。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从单个RLC实体,在多个MA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RLCPDU;以及,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
本公开内容的又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的存储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为:从单个RLC实体,在多个MA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发起对应于所述分配的定时器;以及忽略指示对应于所述定时器的间隙的状态PDU,直到所述定时器期满。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和有关目的,本文中描述的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包括在下文中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说明性特征。然而,这些特征只表示可使用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法中的一些,且该描述旨在包括本公开内容的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同物。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采用处理系统的装置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概念性示出电信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接入网络的示例的概念图。
图4是示出用户面和控制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例的概念图。
图5是示出在RNC和UE之间的HSDPA网络中的下行链路路径中利用的一些层的概念图。
图6是示出UE侧MAC-ehs实体的一些细节的框图。
图7是示出多点HSDPA网络的一部分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在具有多链路RLC层的RNC和UE之间的多点HSDPA网络中的下行链路路径中利用的一些层的概念图。
图9是示出在下行链路路径上来自具有多链路RLC层的RNC和UE的RLC PDU流的概念图。
图10是示出从多链路LRC分配并发送RLC PDU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在RNC的多链路RLC子层处处理从UE接收的状态PDU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确定所报告的序列号间隙是否对应于物理层传输失败或偏斜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从多链路RLC分配和发送RLC PDU、以及处理从UE接收的状态PDU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不是为了表示能够实现本文所述概念的唯一配置。为了提供对各种概念的彻底理解,详细描述包括了具体细节。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不使用这些具体细节来实现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的形式示出公知的结构和部件,以避免模糊这些概念。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元素、或元素的任意部分、或元素的任意组合可以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系统”来实现。处理器的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设备(PLD)、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电路、以及被配置为执行贯穿本发明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其它适当的硬件。
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软件。不论是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它名称,软件都应被广义地解释为指代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进程、功能等。在此,“介质”可以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举例而言,软件可以存在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举例说明,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钥匙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写PROM(EPROM)、电可擦写PROM(EEPROM)、寄存器、可移动磁盘、以及用于存储可以由计算机访问并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它适当的介质。通过举例的方式,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以包括载波、传输线、以及用于传送可由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它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位于处理系统内部、位于处理系统外部、或分布于包括处理系统的多个实体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体现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举例说明,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位于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何依据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整体设计约束以最佳的方式实现贯穿本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功能。
图1是示出了使用处理系统114的装置100的硬件实现的示例的概念图。在这个示例中,可以利用由总线102总体表示的总线架构来实现处理系统114。根据处理系统114的特定应用和整体设计约束,总线102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连的总线和桥。总线102将包括(由处理器104总体地表示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105、和(由计算机可读介质106总体地表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102还可以链接各种其它电路,例如定时源、外围设备、稳压器、以及电源管理电路,由于这些电路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因此不做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108提供总线102和收发机110之间的接口。收发机110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它装置进行通信的模块。根据装置的特性,还可以提供用户界面112(例如,键区、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
处理器104负责管理总线102和一般处理,其包括执行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106上的软件。当由处理器104执行时,软件使得处理系统114执行下面针对任何特定的装置所描述的各种功能。计算机可读介质106还可以用于存储当执行软件时由处理器104所操作的数据。
贯穿本公开内容给出的各种概念可以在广泛的各种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上实现。通过举例而非限定的方式,图2中所示出的本公开内容的方面是参照采用W-CDMA空中接口的UMTS系统200给出的。UMTS网络包括三个交互域:核心网络(CN)204、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202、以及用户设备(UE)210。在这个示例中,UTRAN202可以提供各种无线服务,包括电话、视频、数据、消息发送、广播和/或其它服务。UTRAN202可以包括多个无线网络子系统(RNS)(诸如RNS207),每个RNS由各自的无线网络控制器(RNC)(诸如RNC206)控制。在此,除了示出的RNC206和RNS207之外,RAN102还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RNC206和RNS207。除了其它方面,RNC206是负责分配、重配置和释放RNS207中的无线资源的装置。RNC206可以通过诸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等之类的各种类型的接口,使用任何适当的传输网络与UTRAN202中的其它RNC(未示出)互连。
由RNS207覆盖的地理区域可以划分成多个小区,其中无线收发机装置服务每个小区。无线收发机装置在UMTS应用中通常称为节点B,但也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称为基站(BS)、基站收发台(BTS)、无线基站、无线收发机、收发机功能体、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接入点(AP)、或某些其它适当的技术术语。为了清楚起见,在每个RNS207中示出了3个节点B208;然而,RNS207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无线节点B。节点B208为任意数量的移动装置提供到核心网(CN)204的无线接入点。移动装置的例子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上网本、智能本、个人数字助理(PDA)、卫星无线电台、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照相机、游戏控制台、或任何其它类似功能的设备。移动装置在UMTS应用中通常称为用户设备(UE),但也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称为移动站(MS)、用户站、移动单元、用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用户站、接入终端(AT)、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电话、终端、用户代理、移动代理、代理、或某些其它适当的技术术语。在UMTS系统中,UE210还可以包括通用用户识别模块(USIM)211,其包含用户向网络的签约信息。为了解释说明的目的,一个UE210被示为与多个节点B208通信。下行链路(DL)(也称为前向链路)指从节点B208到UE210的通信链路,上行链路(UL)(也为反向链路)指从UE210到节点B208的通信链路。
核心网204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网(诸如UTRAN202)相连。如图所示,核心网204是GSM核心网络。然而,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在RAN或其它适当的接入网中实现贯穿本公开内容所给出的各种概念,以便为UE提供到除GSM网络以外的各种类型的核心网的接入。
核心网络204包括电路交换(CS)域和分组交换(PS)域。一些电路交换元件是移动服务交换中心(MSC)、访问位置寄存器(VLR)、以及网关MSC(GMSC)。分组交换元件包括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一些网络元件(诸如EIR、HLR、VLR和AuC)可以由电路交换域和分组交换域两者共享。
在示出的示例中,核心网204使用MSC212和GMSC214支持电路交换服务。在一些应用中,GMSC214可以称为媒体网关(MGW)。一个或多个RNC(诸如RNC206)可以连接到MSC212。MSC212是对呼叫建立、呼叫路由和UE移动性功能进行控制的装置。MSC212还包括: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其包含针对UE在MSC212的覆盖区域中所处的持续时间的用户相关信息。GMSC214为UE提供通过MSC212的网关以接入到电路交换网216。GMSC214包括:归属位置寄存器(HLR)215,其包含诸如反映特定用户已订制的服务的细节的数据之类的用户数据。HLR还与认证中心(AuC)相关联,AuC包含特定于用户的认证数据。当接收到针对特定UE的呼叫时,GMSC214查询HLR215以确定该UE的位置,并将该呼叫转发给服务于那个位置的特定MSC。
示出的核心网204还使用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218和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220来支持分组数据服务。GPRS(代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被设计为提供速度比那些可用于标准电路交换数据服务的速度高的分组数据服务。GGSN220为UTRAN202提供到基于分组的网络222的连接。基于分组的网络222可以是因特网、专用数据网、或某些其它适当的基于分组的网络。GGSN220的主要功能是向UE210提供基于分组的网络连通性。数据分组通过SGSN218在GGSN220和UE210之间传送,SGSN218主要在基于分组的域中执行与MSC212在电路交换域中所执行的功能相同的功能。
UMTS空中接口可以是扩频直接序列码分多址(DS-CDMA)系统。扩频DS-CDMA通过乘以称为码片的伪随机比特序列,来对用户数据进行扩展。针对UMTS的W-CDMA空中接口是基于这种DS-CDMA技术,并且另外要求频分双工(FDD)。FDD针对节点B208和UE210之间的上行链路(UL)和下行链路(DL)使用不同的载波频率。针对UMTS的利用DS-CDMA并使用时分双工(TDD)的另一空中接口是TD-SCDMA空中接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的是,虽然本文中描述的各个示例可以涉及W-CDMA空中接口,但是基本原理可同等地应用于TD-SCDMA空中接口。
UE210和节点B208之间的通信可以被认为包括物理(PHY)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此外,UE210和RNC206之间经由相应节点B208的通信可以被认为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层。
高速分组接入(HSPA)空中接口包括对3G/W-CDMA空中接口的一系列增强,以促进更高的吞吐量和降低的延迟。除了对先前版本的其它修改之外,HSPA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共享信道传输、以及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定义HSPA的标准包括HSDPA(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和HSUPA(高速上行链路接入,也称为增强型上行链路,或EUL)。
图3通过举例但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UTRAN)架构中的简化的接入网络300,其可以采用HSPA。该系统包括多个蜂窝区域(小区),其中包括小区302、304和306,每个小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扇区。小区可以在地理上例如通过覆盖区域进行定义,和/或可以根据频率、加扰码等来进行定义。也就是说,示出的在地理上定义的小区302、304和306均可以例如通过使用不同的加扰码被进一步划分为多个小区。例如,小区304a可以使用第一加扰码,而在相同地理区域中并由同一节点B344服务时,可以通过使用第二加扰码来区别小区304b。
在划分为扇区的小区中,小区中的多个扇区可以由天线组形成,其中每个天线负责与该小区的一部分中的UE的通信。例如,在小区302中,天线组312、314和316均可以对应于不同的扇区。在小区304中,天线组318、320和322均对应于不同的扇区。在小区306中,天线组324、326和328均对应于不同的扇区。
小区302、304和306可以包括可以与每个小区302、304或306中的一个或多个扇区进行通信的若干UE。例如,UE330和332可以与节点B342通信,UE334和336可以与节点B344通信,并且UE338和340可以与节点B346通信。在此,每个节点B342、344、346被配置成为各自的小区302、304和306中的所有UE330、332、334、336、338、340提供到核心网络204(见图2)接入点。
在3GPP标准族的版本5中,引入了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在HSDPA和先前标准化的电路交换空中接口之间,在下行链路上的一个差异是在HSDPA中存在软切换。这意味着从称为HSDPA服务小区的单个小区向UE发送数据。随着用户的移动,或者当一个小区变得比另一个小区更优选时,HSDPA服务小区可以改变。
在版本5的HSDPA中,在任何情况下,UE具有一个服务小区。在此,服务小区是UE驻留在其上的小区。根据在3GPP TS25.331的版本5中定义的移动性过程,用于改变HSPDA服务小区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消息是从当前HSDPA服务器小区(即,源小区),而不是从UE报告为更强的小区(即,目标小区)的小区发送的。
此外,使用HSDPA,UE通常监测并执行对下行链路信道的某些参数的测量,以确定该信道的质量。根据这些测量结果,UE能够在上行链路传输上向节点B提供反馈,诸如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因此,节点B可以在下行链路传输上向UE提供具有基于从UE报告的CQI的尺寸、编码格式等的后续分组。
在与源小区304a的呼叫期间,或在任何其它时间,UE336可以监测源小区304a的各种参数以及相邻小区(诸如小区304b、306和302)的各种参数。此外,根据这些参数的质量,UE336可以维持与相邻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某种水平的通信。在此期间,UE336可以维护活动集,即UE336同时连接到的小区列表(即,当前向UE336分配下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DPCH或部分下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F-DPCH的UTRA小区可以构成该活动集)。
版本8的3GPP标准引入了双小区HSDPA(DC-HSDPA),DC-HSDPA使UE能够聚合两个相邻的5-MHz下行链路载波。这种双载波方法在多载波站点处提供了较高的下行链路数据速率和更好的效率。一般而言,DC-HSDPA采用主载波和辅载波,其中,主载波提供用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信道和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信道,而辅载波提供用于下行链路通信的HS-PDSCH和HS-SCCH的第二集合。
UE和UTRAN之间的无线协议架构可以根据特定应用采取各种形式。下面将参照图4给出HSPA系统的示例,图4示出了用于UE和节点B之间的用户面和控制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示例。在此,用户面或数据面携带用户业务,而控制面携带控制信息,即,信令。
转向图4,针对UE和节点B的无线协议架构被示为具有3个层:层1、层2和层3。层1是最低层并且实现各种物理层信号处理功能。层1在本文中将被称为物理层406。称为层2(L2层)408的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406之上,并且负责UE和节点B之间在物理层406上的链路。
在层3处,RRC层416处理UE和节点B之间的控制面信令。RRC层416包括用于路由高层消息、处理广播和寻呼功能、建立和配置无线承载等的多个功能实体。
在UTRA空中接口中,L2层408被分裂成多个子层。在控制面中,L2层408包括两个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410和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412。在用户面中,L2层408另外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子层414。虽然没有示出,UE在L2层408之上可以有多个上层,其中包括终止于网络侧上的PDN网关处的网络层(例如,IP层)、以及终止于连接的另一端(例如,远端UE、服务器等)处的应用层。
PDCP子层414提供不同无线承载和逻辑信道之间的复用。PDCP子层414还提供上层数据分组的头部压缩以降低无线传输开销,通过加密数据分组提供安全性,并且为UE提供在节点B之间的切换支持。
RLC子层412通常支持确认、否定确认和透明模式数据传输,并提供上层数据分组的分段和重组、丢失的数据分组的重传、以及数据分组的重排序以补偿因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而引起的无序接收。也就是说,RLC子层412包括可以请求失败的分组的重传的重传机制。
为了提供RLC重传机制,RLC协议数据单元(PDU)通常包括称为序列号的参数。该序列号可以根据UE是处于否定确认模式还是确认模式而采用不同格式,但是一般而言,使用确认模式PDU来协调RLC重传。UE可以以特定的间隔发送称为状态PDU的RLC子层PDU,其可以包括用于未被正确接收的一个或多个序列号的字段,以及指示RLC PDU未被正确接收的间隙长度的长度指示符。当然,状态PDU的格式可以采取其它形式,诸如包括针对每个PDU的显式的确认或否定确认(ACK/NACK),或任何其它适当的格式。下面提供了关于RLC间隙和重传的另外的信息。
在此,如果RLC子层412无法在某个最大次数的重传或传输时间期满之后正确地递送数据,则将该情况通知上层并且可以丢弃该RLC SDU。
MAC子层410提供逻辑和传输信道之间的复用。MAC子层410还负责在一个小区中在UE之间分配各种无线资源(例如,资源块)。MAC子层410还负责HARQ操作。MAC子层410包括各种MAC实体,包括但并不限于MAC-d实体和MAC-hs/ehs实体。
图5是RNC502和UE506之间的HSDPA网络中的下行链路路径的示意图,该路径穿过节点B504,该示意图示出了各个节点处的一些子层。在此,RNC502可以与图2中示出的RNC206相同;节点B504可以与图2中示出的节点B208相同;UE506可以与图2中示出的UE210相同。RNC502封装了从MAC-d及其以上的协议层,例如包括RLC子层。对于高速信道,MAC-hs/ehs层被封装在节点B504中。另外,节点B504处的PHY层提供用于与UE506处的PHY层(例如,通过HS-DSCH)进行通信的空中接口。
从UE506侧,MAC-d实体配置为控制对所有专用传输信道、对MAC-c/sh/m实体、以及对MAC-hs/ehs实体的接入。此外,从UE506侧,MAC-hs/ehs实体配置为处理HSDPA特定功能和控制对HS-DSCH传输信道的接入。上层配置要将这两个实体中的哪一个(MAC-hs或MAC-ehs)应用于处理HS-DSCH功能。
在本公开内容中,MAC-ehs实体将会被描述为说明性的示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的是,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利用MAC-hs实体或任何适当的MAC实体。
利用3GPP标准族的Rel.7对MAC-ehs实体进行了标准化。MAC-ehs提供对灵活RLC PDU大小,以及MAC分段和重组的支持。MAC-ehs还提供对在一个TTI中来自若干优先级队列的数据的复用。
在图6中示出了UE侧的MAC-ehs实体600。MAC-ehs实体600可以包括多个HARQ实体602、分解实体604、重排序队列分发实体606、以及多个重排序队列,其中每个重排序队列包括重排实体608、重组实体610和LCH-ID解复用实体612。
通常,每HS-DSCH传输信道有一个HARQ实体602。HARQ实体602配置为处理与HARQ协议相关的MAC功能和任务,诸如生成ACK或NACK。也就是说,当节点B向UE发送具有特定QID的MAC-ehs PDU时,该UE可以通过发送确认信号(即,HARQ ACK或NACK)来就其是否成功地接收到该PDU而做出响应。如果该PDU没有被成功接收,即,节点B接收到NACK,则节点B可以向UE重传组成原始PDU的符号的一部分以试图允许恢复该PDU。节点B通常保持重传这些其它分组,直到其接收到ACK或达到允许重传的最大次数。在达到最大次数之后,节点B通常停止重传,丢弃该PDU,并向UE发送具有下一后继传输序列号(TSN)的下一个PDU。
虽然UE没有成功地解码PDU并发送了NACK,但是接收到的但并未被成功解码的PDU通常不会被UE丢弃。而是当接收到重传时,UE将第一次未成功恢复的PDU与该重传组合并执行纠错,以恢复该PDU的内容。利用每个额外的重传,可以增加恢复原始PDU的可能性。
此外,如图6中所示,UE侧的MAC-ehs具有重排序队列分发实体606,其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LCH-ID将MAC-ehs PDU路由到正确的重排序队列。重排实体608根据所接收的TSN来组织接收的重排序PDU。然后将具有连续TSN的数据块递送给重组实体610。
定时器机制确定向高层的非连续数据块的递送。通常针对每个优先级类别有一个重排实体608。
如上所讨论的,DC-HSDPA提供下行链路载波聚合。在3GPP版本8的DC-HSDPA中实现的载波聚合及其后续的增强提供在用户体验方面的益处,包括对突发业务的延迟降低。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可以称为软聚合的另一种聚合形式提供了下行链路聚合,其中,各个下行链路小区采用相同频率的载波。软聚合力图实现与单载波网络中的DC-HSDPA类似的增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用于软聚合的示例性系统。在图7中,在两个或更多个小区714和716之间可能有地理上的重叠,使得UE710可以在至少某时间段内由多个小区服务。因此,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无线电信系统可以在单频率信道上从多个小区提供HSDPA服务,使得UE可以执行聚合。例如,利用两个或更多个小区的设置可以称为单频率双小区HSDPA(SFDC-HSDPA)、协调多点HSDPA(CoMP HSDPA)或简称为多点HSDPA。然而,可以自由地使用其它术语。以此方式,小区边缘处以及整个系统中的用户可以受益于高吞吐量。在此,不同小区可以由相同的节点B提供,或不同小区可以由不同的节点B提供。
在图7示出的方案中,两个节点B702和704的每一个分别提供下行链路小区706和708,其中,这两个下行链路小区处于基本相同的载波频率中。当然,正如已经描述的,在另一个方面,下行链路小区706和708两者可以从同一个节点B的不同小区提供。在此,UE710接收并聚合该下行链路小区,并且提供由节点B702和704两者接收的上行链路信道712。来自UE710的上行链路信道712可以提供反馈信息,例如对应于相应的下行链路小区706和708的下行链路信道状态。
支持DC-HSDPA的UE具有两个接收链,每个接收链可以用于接收来自不同载波的HS数据。在支持多点HSDPA的UE中,如果使复数个接收链接收来自不同小区的HS数据,则可以在单载波网络中实现从聚合获得的益处中的至少一些。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可以将对其进行聚合的小区限制在UE的活动集中的小区。这些小区可以是根据下行链路信道质量确定的该活动集中的最强小区。如果这些最强小区位于不同的节点B站点中,则该方案可以称为“软聚合”。如果要进行聚合的最强小区位于同一节点B站点内,则该方案可以称为“更软聚合”。
更软聚合相对更容易评估和实现。然而,由于更软切换中的UE的百分比可能受限,因此来自更软聚合的增益也可能相应地受限。软聚合具有提供大得多的益处的潜力。然而,存在与上行链路开销信道性能和无序递送有关的顾虑。
在两个小区均由单个节点B提供的(即,更软聚合)的传统DC-HSDPA或多点HSDPA系统中,这两个小区可以以与图5中示出的传统HSDPA系统大致相同的方式共享同一个MAC-ehs实体。在此,由于下行链路数据从单个节点B站点到达UE,因此该UE处的RLC实体通常可以假设这些分组是以根据其各自的RLC序列号的顺序发送的。因此,接收的分组中的序列号中的任何间隙可以被理解为是由于分组失败造成的,并且RNC处的RLC实体可以简单地重传对应于丢失的序列号的所有分组。
UE中的RLC层通常确保任何物理层丢失都不会被上层察觉。UE处的MAC通常无法保证来自多个小区的数据分组的有序递送,这是由于(如上所描述的)在提供下行链路信道的小区的子集处可能发生各种问题,并且MAC层处的HARQ重传可能会造成无序分组。因此,RLC子层将接收的分组按顺序排列。
在本公开内容的方面,如图8中所示,RNC802可以包括向多个节点B804和806提供分组的多链路RLC子层,每个节点B804和806向UE808提供下行链路HS传输。因此,能够使UE进行下行链路聚合,例如多点HSDPA。在此,UE808可以包括多个MAC实体,该多个MAC实体中的每一个对应于来自相应的节点B站点的不同服务小区(例如,主服务小区和辅服务小区)。例如,UE808中的一个MAC实体可以对应于提供主服务小区的第一节点B804,而UE808中的第二MAC实体可以对应于提供辅服务小区的第二节点B806。当然,出于各种原因,特定MAC实体与特定节点B的配对可以随时间改变,并且示图仅是一种可能的示例。
因此,RNC802可以包括多链路RLC子层,其中,流控制算法利用多个RLC链路(例如通过Iub接口)为在多个小区之中(例如,在节点B804和806处)的UE808分配分组。
如下面所描述的,参照图9,利用这种多链路RLC可能会出现某些问题,尤其关于从双小区到UE处的双MAC实体的分组无序递送,其可能潜在地造成不必要的重传。本公开内容的方面可以利用多链路RLC算法解决这些问题,该算法考虑这种设置的特定问题以减少或消除这些不必要的重传。
图9是来自具有多链路RLC的服务RNC902、通过节点B904和906对、在UE908处汇聚的8个分组的流的示意图。在示出的示例中,示出了8个RLC PDU,标记为0-7。在此,SRNC902从上层接收要作为RLC PDU发送给UE908的8个RLC SDU。为了简单解释说明的目的,SRNC902处的流控制算法前4个分组0-3分配给第一节点B904,并且将后4个分组4-7分配给第二节点B906。当然,在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可以采用任何适当的流控制算法将这些分组转发给各个节点B,并且简单示出的两个节点B之间划分仅用于简单解释说明的目的。
在第一节点B904处,队列准备将其分组0-3发送给UE908,并且在第二节点B908处,队列准备将其分组4-7发送给UE908。假设每个节点B处的信道条件是等同的,并且小区负载也是等同的,然后在时刻t0,UE908从每个节点B接收第一分组,即分组0和4。在示出的示例中,UE处的第一MAC实体接收分组0,并且UE处的第二MAC实体接收分组4。
在此时,UE908可以生成要在上行链路传输中发送的反馈,以传送所接收的分组中的任何间隙或多个间隙。在此,该反馈可以采取任何适当的格式,包括但不限于称为LIST或RLIST的元素、指示直到特定序列号的所有分组都被视为已确认的累积ACK、或状态PDU。在此,可以利用状态PDU来传送与接收的分组和/或丢失的分组有关的信息(例如,间隙)。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可以采用状态PDU的各种格式。在一个示例中,状态PDU可以包括间隙中的第一个丢失的PDU的序列号(SN)的指示,以及该间隙中的分组的长度或数量的指示。在另一个示例中,状态PDU可以包括所接收的分组的最高SN。在另一个示例中,状态PDU可以列举对应于丢失的分组的每个SN,或对应于接收的分组的每个SN。一些示例可以利用如RLC协议规范,3GPP TS25.322,章节11.5和11.6(以引用的方式将其并入本文)中描述的RLC STATUS PDU。即,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利用多点HSDPA,来自UE的反馈可以与针对HSDPA或DC-HSDPA装配的传统UE的相同。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UE可以在其被触发时发送状态PDU。在此,用于多点HSDPA中的UE的触发算法可以与用于传统UE的触发算法相同。即,UE可以周期性地发送状态PDU,或响应于轮询。当然,在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UE可以在任何适当的时间发送状态PDU。
现在回到图9,在时刻t0,最后接收的序列号对应于分组4,但是分组1、2和3尚未被接收到。此时,UE可以生成并发送状态PDU,其可以指示对应于分组1、2和3的序列号中的间隙。然而,实际上,该间隙并不是由在传输期间丢失或被损坏的分组造成的。即,该间隙是由针对下行链路传输利用双小区的多链路RLC方案引起的偏斜造成的。即,在该实例中,该间隙是由于偏斜而不是分组失败造成的。在时刻t1,小区1提供分组1而小区2提供分组5。此外,如果反馈是由UE在时刻t1提供的,该反馈可以指示对应于分组2和3的间隙,但是再一次地,该间隙是由偏斜而非分组失败造成的。在示出的示例中,直到时间t3才从小区1接收到所有分组并且没有间隙存在。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间隙”可以包括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序列号的一个或多个分组。此外,可以有多于一个间隙对应于向UE转发分组的特定MAC实体。在此,一些间隙可能是由偏斜造成的,而一些间隙可能是由于失败造成的。
另一方面,如果有序列号间隙,但是没有从同一MAC实体接收到后续成功的分组,则RNC无法确定该间隙对应于分组失败。该间隙可以被自然地填充,并且其可能仅仅是由于无序分组而造成的。因此,在本公开内容的方面,该过程可以指定该间隙是由于偏斜造成的。
除了由于因向不同节点B分配分组导致的无序分组造成的偏斜之外,偏斜还可能在分组穿过一个节点B所用的时间长于或短于分组穿过另一个节点B所用的时间时造成。即,一个节点B处的拥塞可以促成偏斜,而不一定会导致分组丢失或失败。在这个实例中,可能会请求不必要的重传。
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提供RNC处的多链路RLC子层,其能够在如上所述的由偏斜造成的间隙和由真正的物理层擦除或传输失败的造成的间隙之间进行区分。以此方式,可以减少或消除对应于由于偏斜造成的间隙的分组的不必要重传。
在一个示例中,RNC处的RLC发射机可以保持追踪每个RLC PDU的发送路径,使其可以知道具有每个小区处的最大RLC序列号的成功分组。为此,RNC可以维护每个RLC分组和该RLC分组所发往的节点B队列之间的映射。该映射还可以包括关于该传输是首次传输还是重传的指示。利用这种映射,RLC发射机能够在流控制偏斜和物理层擦除之间进行区分。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在RNC中可以包含用于确定是否重传对应于序列号间隙的分组的智能。即,UE中的RLC实体可以不需要哪个小区发送了特定分组的知识,并且来自该UE的反馈不需要包括关于在传统系统中提供的反馈的任何新信息。因此,即使相对于传统系统有对UE的任何改变,也只需要很少。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用于无线通信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在一些示例中,过程1000可以由RNC206(见图2)、RNC802(见图8)或实现将UE的分组(例如,RLC PDU)分配给多个小区的任何适当的网络节点执行。此外,过程1000可以由配置成执行下面记述的功能的处理器104来实现。在下面描述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该过程可以在配置成为多点HSDPA无线通信系统提供分组的RNC的RLC子层处实现。
在方框1002中,该过程可以在多个MA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分组(诸如RLC PDU)。该多个MAC实体可以对应于多个基站或节点B,其中,每个节点B使用适当的MAC实体。根据具体实现的特定方面,该MAC实体可以是MAC-ehs实体、MAC-hs实体或任何适当的MAC实体。在此,在RNC802处可以利用适当的流控制算法来确定在多个MAC实体之间的分组的分配,并且可以考虑各种因素,包括但并不限于每个节点B处的信道状况和负载状况。
在方框1004中,该过程可以在存储器(例如,存储器105(见图1))中存储对多个分组的分配。例如,可以将该分配写入存储空间(诸如任何适当的数据的非随机聚合),而不考虑其存储或表现模式。在此,对分配的存储可以包括存储特定MAC实体或节点B的标识符,其对应于发往各个MAC实体的每个分组的每个序列号。在其它示例中,对分配的存储可以在存储器中采取任何适当的格式,使得RNC能够识别分组被分配到的MAC实体。
在方框1006中,该过程可以根据所述分配将所分配的分组发送给多个MAC实体。在此,可以将所分配的分组从RNC802通过Iub接口或RNC802和节点B804、806之间的任何其它适当的通信接口,发送给包括相应的MAC实体的各个节点B804、806。
在一些示例中,过程1000可以以任何适当的间隔进行重复,例如周期性地或间歇性地。对分组的分配、存储和发送通常可以对应于针对特定UE的业务量,并且当业务是针对UE时可以突发地发生。在一些示例中,流控制算法可以向各个MAC实体分配相对较小的分组集合,使得对应于先前的分组集合的反馈可以及时的用于接下来的分组分配中。
在将分组发送给各个MAC实体之后,由相应的节点B在适当的下行链路信道上将这些分组发送给UE。例如,再次参照图7,下行链路信道706和708可以在多链路HSDPA系统中通过相同的载波频率向UE710提供双HS-DCCH。然后,如上所述,UE可以通过上行链路传输712向节点B702和704提供反馈。该反馈可以包括RLC状态PDU,继而可以将该反馈通过Iub接口提供给RNC(例如,见图2)。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无线通信的示例性过程的另外方面的流程图。在一些示例中,过程1100可以由RNC206(见图2)、RNC802(见图8)或实现将UE的分组(例如,RLC PDU)分配给多个小区的任何适当的网络节点执行。此外,过程1100可以由配置成执行下面记述的功能的处理器104来实现。在下面描述的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该过程可以在配置成为多点HSDPA无线通信系统提供分组的RNC的RLC子层处实现。
在方框1102中,该过程可以接收分组,例如RLC状态PDU。该状态PDU可以通过Iub接口从节点B接收,该节点B转而可以在上行链路传输上从UE接收该分组作为反馈信息,例如在HS-DPCCH传输上携带(见图2)。如上所讨论的,状态PDU可以包括关于在UE处接收到的分组的序列号中的一个或多个间隙的信息。
在方框1104中,该过程可以确定由UE所报告的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于偏斜造成。图12(下面将进一步详细讨论的)提供关于如何做出所述确定的额外的信息。
如果在方框1104中,该过程确定该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的,则该过程可以继续到方框1108,其中,该过程可以重传对应于该间隙的分组。
在公开可用的RLC协议规范(3GPP TS25.322)中详细描述了RLC重传。例如,当RLC PDU被发往UE时,该分组可以被存储在重传缓冲器中。稍后,可以基于由UE提供的状态PDU,将存储在重传缓冲器中的分组删除或重传给该UE。该状态PDU可以包括对由UE所接收到的单个分组的肯定或否定确认。
在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基于在特定实现中所采用的流控制,可以将重传的分组转发给任何一个节点B队列。即,一般而言,重传的分组可以被发往与原始传输中所使用的节点B相同的节点B,或与原始传输中所使用的节点B不同的节点B。
如果在方框1104中,该过程确定该间隙是由偏斜造成的,则该过程可以继续到方框1106,其中,该过程可以发起对应于该间隙的重传延迟定时器。该重传延迟定时器可以用于在稍后的时间如果对应于该间隙的数据没有被接收到时发起重传。即,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对偏斜的确定可能并不一定是确信的,并且如果在某个时间段之后还没有解决该间隙则期望进行重传。再次参照图9,例如在时间t0处,当接收到分组0和4时,可以确定间隙是由偏斜造成的,并且该间隙存在于分组0和4之间。在此,可以在方框1106中启动重传延时定时器。继续进行,分组0和4之间的间隙可能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例如,随着时间,可能从小区2接收到所有分组4-7,而一些延迟或分组丢失可能会造成未能从小区1接收到分组0之后的分组。在这种情况中,虽然起初看起来该延迟是由于偏斜造成的,但是会期望重传对应于该间隙的分组。如上所描述的,可以从同一个小区发送重传,或者如果RNC决定通过相同小区的重传可能不成功,则可以从不同的小区发送重传。
在此,重传延迟定时器的值可以选择的足够大以便保持虚假重传的数量较小。即,如果重传延迟定时器过快地期满,则即使对应于间隙的分组已在可接受的时间量内被接收,也会发送重传。此外,重传延迟定时器的值可以选择的足够小,以便当服务小区中的一个经历(例如,由于深度衰减、慢衰减或负载增加而造成的)相对较长的延迟或中断时,不会造成不期望的长中断。然而,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可以为重传延迟定时器选择任何适当的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方面,重传延迟定时器可以是配置成根据时钟、晶体、振荡器或处理系统中(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处理器104处)的另一适当的定时机制来测量时间的内部定时器。此外,该重传延迟定时器可以是在RNC中或可由RNC访问的外部定时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任何适当的定时装置。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用于确定序列号间隙是由于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于偏斜造成的示例性过程的流程图。在此,过程1200可以对应于图11中示出的方框1104,用于确定该间隙是由于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于偏斜造成的。
在方框1202中,该过程可以利用运行的重传延迟定时器确定由UE所报告的间隙是否对应于先前的间隙。即,再次回到图9,其可以是UE在t0、t1、t2、t3和t4的每个时刻或这些时刻的一些子集处提供状态PDU的情况。在时刻t0处,UE可以提供报告对应于分组1、2和3的间隙的状态PDU,其具有为4的最大接收序列号。作为响应,RNC可以确定该间隙是由偏斜造成的,并且可以启动重传延迟定时器,如上关于图11所讨论的。此外,在时间t1处,UE可以提供报告对应于分组2和3的间隙的状态PDU,其具有为5的最后接收序列号。在此,在时间t1处报告的间隙对应于先前在时间t0处发送的状态PDU中报告的间隙,因为时间t1处的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复数个小区之间、与时间t0处的间隙相同的分组偏斜或无序分配造成的。即,对应于时间t1处所报告的间隙的序列号中的至少一个与对应于时间t0处报告的间隙的序列号中的至少一个是相同的。在此,如参照图11所讨论的,在方框1106中,响应于确定时间t0处的间隙是由偏斜造成,可能已启动对应于该间隙的重传延迟定时器。因此,因为由UE在时间t1处报告的间隙对应于先前在时间t0处的间隙,因此该过程可以继续进行到方框1204,其中,该过程可以确定对应于该间隙的重传延迟定时器是否已经期满。
如果在方框1204中,该过程确定重传延迟定时器还没有期满,则过程可以继续运行到方框1206,其中,“新的”间隙(即,在时间t1处报告的间隙)可以继承对应于先前的间隙(即,在时间t0处所报告的间隙)的重传延迟定时器值。即,由于时间t1处报告的间隙实际上并不是新的间隙,而是先前在时间t0处报告的间隙的剩余部分,因此不启动新的传输延迟定时器,而是该间隙可以继承先前的重传延迟定时器值。这样,该重传延迟定时器可以在根据时间t0处所报告的间隙已经被启动之后继续运行。在此,根据重传延迟定时器的具体实现细节,对重传延迟定时器的值的继承可以包括更新表中间隙和重传延迟定时器之间的关联,或者简单地允许先前的间隙和该重传延迟定时器之间的现有关联保持不变。
另一方面,如果在方框1204中,该过程确定重传延迟定时器已经期满,则该过程可以继续进行到方框1208,其中,如上所述地,该过程可以重传具有对应于间隙的序列号或多个序列号的分组或多个分组。即,方框1208中的重传可以包括与上面关于图11中的方框1108所描述的重传基本相同的方面。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方框1204中对重传延迟定时器是否期满的确定可以按照如图所示的顺序实现。在本发明的其它方面,重传延迟定时器的期满可以触发中断例程,其中,可以与图12中示出的程序的剩余部分分离开,重传具有对应于间隙的序列号或多个序列号的分组或多个分组。
回到方框1202,如果该过程确定间隙不对应于先前的间隙,则该过程可以继续进行到方框1210,在1210中,该过程确定先前是否已重传具有对应于由UE所报告的间隙的序列号的分组。即,如果该分组先前已经重传,则可以假设指示相同间隙的新的状态PDU是由失败而非偏斜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中,该间隙可以确定为是由失败造成的。在此,回到图11,可以再次重传对应于该间隙的分组,如关于方框1108所描述的。在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方面的一些示例中,这些重传可以发生多达最大重传次数,在此之后,RLC子层可以确定丢弃该分组。
类似地,对于如上关于方框1208所描述的在重传延迟定时器期满之后重传的数据,如果随后的状态PDU报告对应于相同分组或多个分组的间隙,则可以立即发送下一次重传。也就是,重传偏斜数据的丢失可以视为真正的丢失,因为状态禁止定时器可以足够长以便抑制针对相同间隙的重复否定确认。为了实现这一目的,RNC可以存储每个重传的分组是否是由重传延迟定时器期满引起的。
在方框1210中,如果该过程确定该间隙不对应于先前重传的分组,则该过程可以继续进行到方框1212,其中,该过程可以将该间隙对应的每个序列号与从其发送相应分组的MAC实体相关联。在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这一关联可以根据在RNC(或至少可由其访问的位置)处的存储器中存储的分组-小区映射来进行。例如,回到图10,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RNC可以将多个MAC实体之间的分组分配存储在存储器中。在此,在方框1212中,RNC可以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该分组分配到的相应MAC实体。举个例子,可以将对应于间隙的序列号与包含序列号和相应MAC实体标示符的索引的映射的存储参考表进行比较。
在方框1214中,该过程可以将对应于间隙的序列号与由UE针对相应MAC实体所确认的最后报告的序列号进行比较。如果,来自相同小区的后续分组是成功的,则RNC可以知道该序列号间隙对应于分组失败。
根据来自UE的状态PDU的格式,该状态PDU可以包括对应于在UE处接收到的最后一个分组的最后一个序列号。然而,这一最后报告的序列号可以与针对相应MAC实体的最后一个序列号不相同。例如,再次参照图9,在时间t0处,UE可能已经提供了指示最后一个序列号是4的状态PDU。然而,对应于间隙的序列号(即,1、2和3)与不同于分组4所相关联的MAC实体相关联。也就是,分组1、2和3是由与分组4不同的小区发送的。在此,MAC实体所确认的对应于报告的间隙的最后一个序列号是0。因此,在这个示例中,对应于该间隙的序列号大于针对相应MAC实体确认的最后一个序列号。
因此,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对应于小于该小区确认的最后一个序列号的序列号的间隙可以视为真正的物理层传输失败。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的另一种示例性过程。
(模块)多链路RLC实体可以位于RNC处,如图8中所示。
在此,该过程可以利用RNC(或在其可以访问到位置处)处的定时器确定间隙对应于物理层传输失败还是偏斜。也就是,在这个示例中,RNC可以忽略UE所报告的指示对应于其定时器正在运行的先前的间隙的时隙的状态PDU。
例如,在方框1302中,该过程可以从多链路RLC实体(比如RNC处的RLC子层)在多个MAC实体之间分配多个分组(比如RLC PDU)。在此,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MAC实体可以是MAC-ehs或MAC-hs实体。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在软聚合中MAC实体可以位于不同的节点B处,或在更软聚合中位于相同的节点B处。在方框1304中,该过程可以根据分配向多个MAC实体发送多个RLC PDU。例如,RNC处的RLC实体可以向RNC处的MAC-d实体提供RLC PDU,然后该MAC-d实体将RLC PDU提供给RNC处的MAC-d,然后该MAC-d实体通过RNC和节点B之间的Iub接口将分组提供给各个节点B处的MAC-ehs实体。
在方框1304中,过程可以启动定时器,例如在RNC处的RLC实体处,对应于多个MAC实体之间的分组分配。该定时器可以包括对应于所分配的分组的序列号的条目或多个条目,并且还包括对应于分组被分配到的MAC实体的标示符的条目或多个条目。然而,该定时器可以不包括这些关联,并且可以简单地根据分配的开始而运行。
以此方式,多链路RLC实体可以基于假设基于偏斜的间隙将会发生在定时器运行期间而确定间隙对应于偏斜。也就是,多链路RLC实体可以包括知道在多个MAC实体之间分配PDU的流控制算法将会造成偏斜,以及间隙可以发生有限次数的不必要的重传。因此,在方框1308中,该过程可以,例如从UE接收状态PDU,其指示了接收到的分组中的间隙。在方框1310中,然后,过程可以确定该状态PDU中报告的间隙是否对应于该间隙对应的运行定时器。如果过程在方框1310中确定该间隙不对应于运行的定时器,则过程可以继续进行到方框1316,其中,该过程可以重传对应于该间隙的RLC PDU。如果过程在方框1310中确定该间隙不对应于运行的定时器,则该过程可以继续进行到方框1312,其中,过程可以确定相应的定时器是否期满。如果在方框1312中,过程确定定时器已经期满,则过程可以继续进行到方框1316,过程可以重传对应于该间隙的RLC PDU。在此,由于定时器已经期满,则RNC可以将该间隙视为对应于物理层传输失败,因为假设在该定时器期满之后存在的间隙已经存在了太长时间不太可能是由于偏斜造成的。
如果在块1312中,过程确定定时器还没有期满,则过程可以忽略识别出的间隙。也就是,RNC可以假设该间隙是由偏斜造成的,同时与对应于该间隙的分组相关联的定时器正在运行。
这样,RNC处的RLC实体可以不需要要求存储在分配时复数个MAC实体之间的分配细节。而是在这个示例中,定时器机制可以完成类似的目的,以避免在UE处接收到的PDU中的间隙对应于无序偏斜而不是物理层传输失败时的不必要的RLC PDU重传。
已经参照W-CDMA系统给出了通信系统的多个方面。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贯穿本申请所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展到其它通信系统、网络结构和通信标准。
举例而言,各个方面可以扩展到其它UMTS系统,比如TD-SCDMA和TD-CDMA。各个方面还可以扩展到采用长期演进(LTE)(在FDD、TDD或二者兼有的模式)、高级LTE(LTE-A)(在FDD、TDD或二者兼有的模式)、CDMA2000、演进型数据优化(EV-DO)、超移动宽带(UMB)、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超宽带(UWB)、蓝牙的系统和/或其它适当系统。实际采用的电信标准、网络结构和/或通信标准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对系统的整体设计约束。
[012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申请中所描述的各个方面,提供了上述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于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发明所定义的总体原理也可以适用于其它的方面。因此,权利要求并不是要限于本申请中给出的方面,而是要与所付权利要求保持全部范围的一致,其中,除非具体说明,以单数形式提到的单元并不是意为“一个且只有一个”,而是意为“一个或更多个”。除非具体说明,否则术语“一些”指的是一个或多个。表示一系列项目中“至少一个”或“至少”的术语表示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数成员。“至少a、b或c”也是相同的意思。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公知的或稍后将会公知的,贯穿本发明所描述的各个方面的单元的所有结构性和功能性等效物明确地以引用的形式合并入本申请,并且意在包含在权利要求中。此外,本申请中所公开的没有意在专门针对公开而不考虑这一公开内容是否在权利要求中有明确的列举。没有权利要求项是要在35U.S.C.§112,第六段落条款下构造的,除非利用短语“用于…的模块”明确地限定该项,或在方法权利要求的情况中,用短语“用于…的步骤”限定该项。
Claims (27)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从单个RLC实体(802),在多个MAC实体(804,806)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
将所述分配存储在存储器(105)中;
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804,806);
接收指示所述RLC PDU的序列号中的间隙的状态PDU(1102);
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所述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偏斜造成(1104);
如果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所述间隙是由偏斜造成(1104)的,则发起对应于所述间隙的重传延迟定时器(1106);
其中,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所述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偏斜造成(1104)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对应于先前的间隙(1202),并且其中,所述重传延迟定时器的所述发起包括继承对应于所述先前的间隙的先前重传延迟定时器的值(120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间隙是由所述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所述偏斜造成包括:
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对应于所述间隙的RLC PDU分配到的所述多个MAC实体(804,806)中的相应MAC实体;以及
根据对应于所述间隙的序列号和针对所述相应MAC实体确认的最后的序列号之间的比较,确定所述间隙是由所述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121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间隙是由所述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包括:
确定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序列号低于针对所述相应MAC实体确认的所述最后的序列号(121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重传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RLC PDU(110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重传延迟定时器期满之后,重传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RLC PDU(120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偏斜造成(1104)包括:根据确定先前已重传对应于所述间隙的RLC PDU(1210),确定所述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所述方法还包括:
重传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RLC PDU(1108)。
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从单个RLC实体(802),在多个MAC实体(804,806)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
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804,806);
基于假设基于偏斜的间隙将会发生在定时器运行期间,发起对应于所述分配的所述定时器(1306);
接收指示所述RLC PDU的序列号中的间隙的状态PDU(1302);以及
忽略指示对应于所述定时器的间隙的状态PDU,直到所述定时器期满(131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定时器期满之后,根据所述状态PDU重传至少一个RLC PDU(131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状态PDU包括来自所述UE(808)的、对应于所述RLC PDU中的接收到的一个RLC PDU中的间隙的RLC反馈。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从单个RLC实体(802),在多个MAC实体(804,806)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的模块(114);
用于存储所述分配的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804,806)的模块(114);以及
用于接收指示所述RLC PDU的序列号中的间隙的状态PDU(1102)的模块;
用于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所述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偏斜造成(1104)的模块;
用于如果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所述间隙是由偏斜造成(1104)的,则发起对应于所述间隙的重传延迟定时器(1106)的模块;
其中,用于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所述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偏斜造成(1104)的模块进一步包括:用于确定所述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对应于先前的间隙(1202)的模块,并且其中,所述用于发起所述重传延迟定时器的模块包括:用于继承对应于所述先前的间隙的先前重传延迟定时器的值(1206)的模块(114)。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确定所述间隙是由所述物理层传输失败还是偏斜造成的模块包括:
用于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对应于所述间隙的RLC PDU分配到的所述多个MAC实体(804,804)中的相应MAC实体的模块(114);以及
用于根据对应于所述间隙的序列号和针对所述相应MAC实体确认的最后的序列号之间的比较,确定所述间隙是由所述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1214)的模块(114)。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确定所述间隙是由所述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的模块还包括:用于确定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序列号低于针对所述相应MAC实体确认的所述最后的序列号(1214)的模块(114)。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重传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RLC PDU(1208)的模块(114)。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重传延迟定时器期满之后,重传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RLC PDU(1208)的模块(114)。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确定所述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偏斜造成(1104)的模块包括:用于根据确定先前已重传对应于所述间隙的RLC PDU(1210),确定所述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的模块(114),所述装置还包括:
用于重传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RLC PDU(1108)的模块。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从单个RLC实体(802),在多个MAC实体(804,806)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的模块(114);
用于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804,806)的模块(114);
用于基于假设基于偏斜的间隙将会发生在定时器运行期间,发起对应于所述分配的所述定时器(1306)的模块(114);
用于接收指示所述RLC PDU的序列号中的间隙的状态PDU(1302)的模块;以及
用于忽略指示对应于所述定时器的间隙的状态PDU,直到所述定时器期满(1314)的模块(114)。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定时器期满之后,根据所述状态PDU重传至少一个RLCPDU(1316)的模块(114)。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状态PDU包括来自所述UE(808)的、对应于所述RLC PDU中的接收到的一个RLC PDU中的间隙的RLC反馈。
1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104);以及
存储器(105),其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04),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04)配置为:
从单个RLC实体(802),在多个MAC实体(804,806)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
将所述分配存储在存储器(105)中;
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804,806);
接收指示所述RLC PDU的序列号中的间隙的状态PDU(1102);
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所述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偏斜造成(1104);
如果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所述间隙是由偏斜造成(1104)的,则发起对应于所述间隙的重传延迟定时器(1106);
其中,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所述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偏斜造成(1104)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间隙的至少一部分对应于先前的间隙(1202),并且其中,所述重传延迟定时器的所述发起包括继承对应于所述先前的间隙的先前重传延迟定时器的值(1206)。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确定所述间隙是由所述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所述偏斜造成包括:
根据所存储的分配确定对应于所述间隙的RLC PDU分配到的所述多个MAC实体(804,804)中的相应MAC实体;以及
根据对应于所述间隙的序列号和针对所述相应MAC实体确认的最后的序列号之间的比较,确定所述间隙是由所述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1214)。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确定所述间隙是由所述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包括:
确定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序列号低于针对所述相应MAC实体确认的所述最后的序列号(1214)。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配置为重传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RLC PDU(1108)。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配置为:
在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重传延迟定时器期满之后,重传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RLC PDU(1208)。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确定所述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还是由偏斜造成(1104)包括:根据确定先前已重传对应于所述间隙的RLC PDU(1210),确定所述间隙是由物理层传输失败造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配置为重传对应于所述间隙的所述RLC PDU(1108)。
2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104);以及
存储器(105),其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04),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04)配置为:
从单个RLC实体(802),在多个MAC实体(804,806)之间分配多个RLC PDU;
根据所述分配将所述多个RLC PDU发送给所述多个MAC实体(804,806);
基于假设基于偏斜的间隙将会发生在定时器运行期间,发起对应于所述分配的所述定时器(1306);
接收指示所述RLC PDU的序列号中的间隙的状态PDU(1302);以及
忽略指示对应于所述定时器的间隙的状态PDU,直到所述定时器期满(1314)。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配置为:
在所述定时器期满之后,根据所述状态PDU重传至少一个RLC PDU(1316)。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状态PDU包括来自所述UE(808)的、对应于所述RLC PDU中的接收到的一个RLC PDU中的间隙的RLC反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35932610P | 2010-06-28 | 2010-06-28 | |
US61/359,326 | 2010-06-28 | ||
US37421210P | 2010-08-16 | 2010-08-16 | |
US61/374,212 | 2010-08-16 | ||
US201161477776P | 2011-04-21 | 2011-04-21 | |
US61/477,776 | 2011-04-21 | ||
US201161483020P | 2011-05-05 | 2011-05-05 | |
US61/483,020 | 2011-05-05 | ||
US13/169,874 US8891356B2 (en) | 2010-06-28 | 2011-06-27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a multi-link RLC sublayer |
US13/169,874 | 2011-06-27 | ||
PCT/US2011/042247 WO2012006120A1 (en) | 2010-06-28 | 2011-06-28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a multi-link rlc sublaye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59892A CN102959892A (zh) | 2013-03-06 |
CN102959892B true CN102959892B (zh) | 2015-05-06 |
Family
ID=44359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32402.4A Active CN102959892B (zh) | 2010-06-28 | 2011-06-28 | 用于利用多链路rlc子层的多点hsdpa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91356B2 (zh) |
EP (1) | EP2586150B1 (zh) |
JP (2) | JP5674176B2 (zh) |
KR (1) | KR101511163B1 (zh) |
CN (1) | CN102959892B (zh) |
WO (1) | WO201200612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89140B2 (en) | 2010-06-28 | 2015-03-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ity in a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EP2604086A1 (en) * | 2010-08-12 | 2013-06-19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xchang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8989004B2 (en) | 2010-11-08 | 2015-03-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a multi-link PDCP sublayer |
EP2654229A1 (en) * | 2010-12-16 | 2013-10-23 | Fujitsu Limite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trol method |
US20130336220A1 (en) * | 2011-01-14 | 2013-12-19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Single Carrier Cell Aggregation |
US9125098B2 (en) | 2011-08-03 | 2015-09-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ow congestion control in multiflow networks |
US8737211B2 (en) | 2011-08-03 | 2014-05-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network configu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modes in multiflow systems |
GB2496171B (en) * | 2011-11-04 | 2013-12-04 | Renesas Mobile Corp | Method, processing system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blocks |
EP2777317B1 (en) * | 2011-11-09 | 2018-06-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gestion control for multi flow data communication |
US9240870B2 (en) | 2012-10-25 | 2016-01-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Queue splitting for parallel carrier aggregation scheduling |
EP2952035B1 (en) * | 2013-01-29 | 2022-01-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adio link control status report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US20140241168A1 (en) * | 2013-02-25 | 2014-08-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dicating whether data was subjected to interference |
WO2014143792A2 (en) | 2013-03-15 | 2014-09-18 | Orbital Sciences Corporation | Protection of commercial communications |
US9357460B2 (en) * | 2013-03-22 | 2016-05-3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multiple radio connections |
CN109889912B (zh) * | 2013-03-29 | 2021-09-10 | Vid拓展公司 | 早期分组丢失检测和反馈 |
US9980308B2 (en) * | 2013-04-02 | 2018-05-2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
US9893868B2 (en) * | 2013-04-04 | 2018-02-13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Per-protocol data unit delivery-path indication |
CN105052241B (zh) * | 2013-04-05 | 2019-01-11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建立/释放mac实体的方法及其装置 |
KR101850664B1 (ko) | 2013-05-10 | 2018-04-19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이동국, 기지국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
US20150089382A1 (en) * | 2013-09-26 | 2015-03-26 | Wu-chi Feng |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
US9813319B1 (en) * | 2013-11-22 | 2017-11-07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 of detecting packet los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942846B2 (en) * | 2013-12-05 | 2018-04-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laying radio link control retransmissions |
WO2015113497A1 (en) * | 2014-01-28 | 2015-08-06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s for re-order pdcp packets |
US10142799B2 (en) | 2014-08-19 | 2018-11-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casting traffic using multi-connectivity |
US9755786B2 (en) * | 2014-10-17 | 2017-09-05 | Acer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message retransmission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
US10470090B2 (en) * | 2014-11-14 | 2019-11-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compression techniques for handover and radio link failure recovery |
CN107005341B (zh) * | 2014-12-12 | 2020-10-2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无线电设备中的sdu的失序递送 |
CN105871519A (zh) * | 2015-01-23 | 2016-08-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包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
US20170012751A1 (en) * | 2015-07-07 | 2017-01-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ultipoint Radio Link Control (RLC) Coordinator for Loosely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
US10841203B2 (en) * | 2015-12-11 | 2020-11-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routes for a single IP connection |
EP4391706A3 (en) * | 2016-09-29 | 2024-07-2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Radio bearer switching in radio access |
WO2018112894A1 (zh) * | 2016-12-23 | 2018-06-2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发送端设备 |
BR112019013682A2 (pt) | 2017-01-04 | 2020-01-2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método para transmitir uma unidade de dados de protocolo (pdu) de relatório de situação de camada de controle de enlace de rádio (rlc),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 dispositivo de rede |
CN108282820B (zh) * | 2017-01-06 | 2022-12-30 | 夏普株式会社 | 接入控制相关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WO2019028889A1 (en) | 2017-08-11 | 2019-02-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DE RECEIVING TECHNIQUES WITHOUT ACCUSED RECEIVING RADIO LINK CONTROL RECEPTION |
KR20210041766A (ko) | 2019-10-08 | 2021-04-1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스플릿 베어러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수신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
US11956151B2 (en) | 2021-12-22 | 2024-04-09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flow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
JP7404439B2 (ja) | 2022-05-17 | 2023-12-25 | 文化シヤッター株式会社 | 建具枠連結構造及び建具枠連結具並びに建具枠連結方法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0562A (zh) * | 2007-06-18 | 2010-06-02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提供定时调校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09577B1 (fr) * | 2000-05-25 | 2002-10-18 | Mitsubishi Electric Inf Tech | Methode de transmission de donnees combattant la degradation de la qualite de service |
GB2367719B (en) | 2000-10-03 | 2004-01-07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obile access networks |
JP4344341B2 (ja) | 2001-04-26 | 2009-10-1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データリンク伝送制御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リンク伝送制御装置 |
US20030171118A1 (en) | 2001-06-06 | 2003-09-11 | Kazuyuki Miya | Cellular radio transmission apparatus and cellular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
US7242670B2 (en) * | 2001-07-07 | 2007-07-1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using state variables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283650A1 (de) * | 2001-08-07 | 2003-02-12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Sende-/Empfangseinheit und Kommunikationssystem zur Übertragung von Daten von einem Versender an mehrere Empfänger |
GB0120033D0 (en) | 2001-08-16 | 2001-10-10 | Fujitsu Ltd | Cell selection |
SE0102775D0 (sv) | 2001-08-17 | 2001-08-17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hod and system of retransmission |
US8280424B2 (en) * | 2001-08-21 | 2012-10-02 | Core Wireless Licensing S.A.R.L. | Transmission of data with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WO2003047281A1 (en) * | 2001-11-26 | 2003-06-05 | Nokia Corporation | Mac layer inverse multiplexing in a third generation ran |
US20030129982A1 (en) | 2002-01-04 | 2003-07-10 | Patrick Perini | Soft handoff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0747464B1 (ko) * | 2002-01-05 | 2007-08-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고속하향링크패킷접속(hsdpa)시스템을 위한타이머를 이용한 교착상황 회피방법 |
KR101046320B1 (ko) * | 2002-05-10 | 2011-07-05 |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 무선 링크 제어 재전송을 지원하기 위해 프로토콜 데이터 단위의 재전송의 순위 지정을 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
KR100893070B1 (ko) * | 2002-09-19 | 2009-04-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제공 및 수신 방법, 그리고 그 장치 |
CA2501406A1 (en) | 2002-10-08 | 2004-04-22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optimizing resources in radio system, and radio system |
KR100802619B1 (ko) * | 2002-11-07 | 2008-02-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링크 제어 프로토콜에 따르는 수신기에서의 알엘씨데이터 수신 윈도우 처리 방법 |
CN1788448B (zh) * | 2003-04-10 | 2011-09-14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重传的方法和系统 |
IL155828A0 (en) | 2003-05-09 | 2003-12-23 | Zion Hadad | Handoff system and method |
JP2005039726A (ja) | 2003-07-18 | 2005-02-1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基地局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
JP2007502070A (ja) * | 2003-08-08 | 2007-02-01 |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マルチメディア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マルチキャストサービスのためのプロトコルを構成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DE60335373D1 (de) | 2003-10-06 | 2011-01-27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Koordinierte Datenflusssteuerung und Datenpufferteilung in UMTS |
US7580388B2 (en) * | 2004-06-01 | 2009-08-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messages on common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60033323A1 (en) | 2004-06-16 | 2006-02-16 | Steve Reynolds |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uniform price tag |
WO2006050174A2 (en) | 2004-10-29 | 2006-05-11 | Broadcom Corporation | Hierarchical flow-level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
JP4417418B2 (ja) * | 2004-11-09 | 2010-02-17 |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上りリンクパケットデータサービスの制御情報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
JP4655619B2 (ja) | 2004-12-15 | 2011-03-2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そのレート制御方法 |
JP4940548B2 (ja) | 2004-12-17 | 2012-05-3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局 |
US7710922B2 (en) | 2004-12-30 | 2010-05-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low control at cell change for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
JP2006311475A (ja) | 2005-03-31 | 2006-11-09 | Ntt Docomo Inc | 制御装置、移動局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制御方法 |
US8085657B2 (en) | 2005-04-01 | 2011-12-27 | Sony Corporation | Flow control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7961700B2 (en) | 2005-04-28 | 2011-06-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
ATE453304T1 (de) * | 2005-05-25 | 2010-01-1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Paketeinteilung in einem funkzugangssystem |
US7469149B2 (en) | 2005-06-03 | 2008-12-23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ially establishing a group call session |
US8638771B2 (en) | 2005-08-12 | 2014-01-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ansmission structure supporting multi-user scheduling and MIMO transmission |
US8634400B2 (en) * | 2005-09-15 | 2014-01-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tatus report comprising received status of packet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981306A3 (en) | 2005-10-04 | 2010-05-0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obile station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operating frequency band mapping method, location management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location registration method, pag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executing the same as well as recording medium |
GB2431070B (en) | 2005-10-06 | 2008-02-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obile communications |
US7821996B2 (en) | 2005-10-27 | 2010-10-26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Mobility enhancement for real time service over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
CN100336332C (zh) | 2005-11-16 | 2007-09-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频点小区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实现方法 |
KR100912784B1 (ko) * | 2006-01-05 | 2009-08-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데이터 재전송 방법 |
KR101216751B1 (ko) * | 2006-02-07 | 2012-12-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식별자를 이용한 충돌 회피 방법 |
EP2005684A2 (en) | 2006-04-05 | 2008-12-24 | Agere Systems Inc. | Hsdpa co-processor for mobile terminals |
US8116250B2 (en) * | 2006-07-07 | 2012-02-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dium access control discard notification |
JP4751791B2 (ja) | 2006-08-22 | 2011-08-1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データ流入量制御装置及びデータ流入量制御方法 |
JP5233102B2 (ja) * | 2006-09-14 | 2013-07-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
DE602006013140D1 (zh) | 2006-09-28 | 2010-05-06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
JP4768030B2 (ja) | 2006-10-04 | 2011-09-0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データ転送方法 |
WO2008066285A1 (en) | 2006-11-27 | 2008-06-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performing cell sel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ystem therefor |
US8923843B2 (en) | 2006-12-28 | 2014-12-30 | Alcatel Lucent | Distributed multi-radio transmission diversity |
KR20090121299A (ko) | 2007-02-02 | 2009-11-25 |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 플렉시블 rlc pdu 크기에 대하여 rlc를 개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20080225789A1 (en) | 2007-03-14 | 2008-09-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625044B2 (ja) * | 2007-04-06 | 2011-02-0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ウィンドウ制御及び再送制御方法、及び、送信側装置 |
GB2449629A (en) | 2007-05-01 | 2008-12-03 | Nec Corp | Buffering numbered unsegmented PDCP SDUs in 3GPP system to assist efficient hard handover |
JP2008301178A (ja) * | 2007-05-31 | 2008-12-11 | Fujitsu Ltd | パケットデータ通信方法、無線基地局、および制御局 |
JP5080644B2 (ja) | 2007-06-18 | 2012-11-21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ハンドオーバ中のダウンリンクパケットデータコンバージェンスプロトコル動作 |
KR101507785B1 (ko) | 2007-08-16 | 2015-04-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채널품질정보를 송신하는 방법 |
US8144662B2 (en) | 2007-09-17 | 2012-03-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ighbor list updates |
AR068651A1 (es) | 2007-10-01 | 2009-11-25 | Inter Digital Patent Holding I | Metodo y aparato para mejorar varias operaciones pdcp y capa 2 |
EP2290863B1 (en) | 2008-02-04 | 2014-03-05 | LG Electronics Inc.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equence of data units between a wireless device and a network |
US8121128B2 (en) | 2008-02-26 | 2012-02-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477734B2 (en) | 2008-03-25 | 2013-07-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porting of ACK and CQI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711785B2 (en) | 2008-03-25 | 2014-04-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ast carrier allocat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US8165026B2 (en) | 2008-03-25 | 2012-04-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port and manage cells in a multi carrier system |
WO2009132246A2 (en) | 2008-04-25 | 2009-10-2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ulti-cell wtrus configured to perform mobility procedures and methods |
US8239721B2 (en) | 2008-04-25 | 2012-08-0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HARQ process utilization in multiple 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WO2009132290A2 (en) | 2008-04-25 | 2009-10-29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receiving on two carriers and performing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dual cell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
GB2461159B (en) * | 2008-06-18 | 2012-01-0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ac PDUs |
EP2720497B1 (en) | 2008-06-19 | 2016-04-20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Optimized serving dual cell change |
US8306061B2 (en) * | 2008-06-25 | 2012-11-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data unit using delivery status information |
KR101402801B1 (ko) | 2008-06-27 | 2014-06-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빙 셀 전환 지연시간 감소 방법 및장치 |
JP5097635B2 (ja) | 2008-07-24 | 2012-12-1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伝送路レート制御方法 |
US20100034169A1 (en) | 2008-08-04 | 2010-02-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al end of handover indication |
RU2467510C1 (ru) | 2008-08-08 | 2012-11-20 | Интердиджитал Пэйтент Холдингз, Инк.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ыполнения изменения обслуживающей соты высокоскоростного совместно используемого канала ни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
WO2010016741A2 (en) | 2008-08-08 | 2010-02-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ctivating and deactivating a supplementary cell for a wcdma system |
CN102113368B (zh) * | 2008-08-08 | 2014-07-3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以及发送数据生成方法 |
KR101513503B1 (ko) | 2008-08-11 | 2015-04-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Dual-cell HSDPA 를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CQI전송 오버헤드를 감소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0054376A1 (en) | 2008-11-10 | 2010-05-14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and disabling a supplementary downlink carrier |
EP3125628A1 (en) | 2008-11-21 | 2017-02-0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carrier util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JP5529155B2 (ja) | 2008-11-24 | 2014-06-25 |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重複パケット伝送を最小限に抑える適応tsp設定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
KR101549572B1 (ko) | 2008-11-25 | 2015-09-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멀티 셀 hsdpa를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품질 인식자 전송용 물리제어채널의 전송전력을 조절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JP5594146B2 (ja) | 2008-12-03 | 2014-09-2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の制御方法、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8437267B2 (en) | 2008-12-22 | 2013-05-07 | Ltn Global Communication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very of packets in overlay networks |
US8638773B2 (en) | 2009-01-29 | 2014-01-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LC for multi-carrier LTE systems |
US8953520B2 (en) | 2009-02-13 | 2015-02-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sector MIMO |
US8385832B2 (en) | 2009-03-13 | 2013-02-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n uplink multi-carrier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8416706B2 (en) | 2009-03-17 | 2013-04-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ual-cell 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
KR20110113649A (ko) | 2009-03-19 | 2011-10-17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수신 장치, 송신 장치, 수신 방법, 송신 방법, 통신 시스템 및 통신 방법 |
US8964539B2 (en) | 2009-03-20 | 2015-02-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plink |
CN106413103B (zh) | 2009-04-28 | 2020-02-2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终端 |
US8300584B2 (en) | 2009-05-11 | 2012-10-30 | Alcatel Lucent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ll-edg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using distributed scheduling |
KR101669966B1 (ko) * | 2009-05-11 | 2016-10-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반송파를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복 데이터를 송신 및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10038313A1 (en) | 2009-08-12 | 2011-02-17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Enhanc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concatenation,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of service data units |
KR20110020195A (ko) * | 2009-08-21 | 2011-03-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복수의 상향링크 주파수 상으로 데이터 블록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8107440B2 (en) | 2009-08-24 | 2012-01-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ansport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for enhanced uplink communications |
US20130016841A1 (en) | 2009-09-25 | 2013-01-17 | Mo-Han Fon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
WO2011043709A1 (en) | 2009-10-05 | 2011-04-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S2363904B1 (es) | 2009-11-02 | 2012-07-19 | Vodafone España, S.A.U. | Sistema y método para detectar y controlar la diferencia de fase introducida por ramas de transmisión de un sistema de transmisión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ón móvil. |
KR101717526B1 (ko) * | 2010-01-07 | 2017-03-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mac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 처리 방법 |
US8638815B2 (en) * | 2010-01-08 | 2014-01-28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for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
US8619573B2 (en) | 2010-03-24 | 2013-12-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elayed flow control action in transport network layer WCDMA communications |
US8493860B2 (en) | 2010-03-24 | 2013-07-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air congestion detection for transport network layer WCDMA communications |
US8743799B2 (en) | 2010-06-24 | 2014-06-0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Change of rate matching modes in presence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
US20110317642A1 (en) | 2010-06-25 | 2011-12-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process for transmission sequence number management in an intra-node b unsynchronized serving cell change |
US20120163205A1 (en) | 2010-06-28 | 2012-06-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low control in a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8989140B2 (en) | 2010-06-28 | 2015-03-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ity in a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20120201226A1 (en) | 2010-08-16 | 2012-08-09 | Sharad Deepak Sambhwani | Switching-based downlink aggregation for multi-point hsdpa |
WO2012044945A1 (en) | 2010-10-01 | 2012-04-05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ac and rlc architecture and procedures to enable reception from multiple transmission points |
US8989004B2 (en) | 2010-11-08 | 2015-03-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a multi-link PDCP sublayer |
US8902833B2 (en) * | 2010-12-23 | 2014-12-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LC) reset in a downlink multipoint system |
US8737211B2 (en) | 2011-08-03 | 2014-05-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network configu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modes in multiflow systems |
US9125098B2 (en) | 2011-08-03 | 2015-09-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low congestion control in multiflow networks |
CN104170302B (zh) * | 2012-03-16 | 2018-01-2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向用户设备的数据流传送的方法和基站 |
-
2011
- 2011-06-27 US US13/169,874 patent/US8891356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6-28 CN CN201180032402.4A patent/CN102959892B/zh active Active
- 2011-06-28 KR KR1020137002322A patent/KR10151116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6-28 EP EP11730829.6A patent/EP2586150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6-28 JP JP2013518586A patent/JP567417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6-28 WO PCT/US2011/042247 patent/WO201200612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
- 2014-06-11 JP JP2014120410A patent/JP5774162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0562A (zh) * | 2007-06-18 | 2010-06-02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提供定时调校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774162B2 (ja) | 2015-09-02 |
CN102959892A (zh) | 2013-03-06 |
EP2586150B1 (en) | 2018-10-03 |
WO2012006120A1 (en) | 2012-01-12 |
JP2014209756A (ja) | 2014-11-06 |
US20120163161A1 (en) | 2012-06-28 |
US8891356B2 (en) | 2014-11-18 |
KR101511163B1 (ko) | 2015-04-10 |
JP5674176B2 (ja) | 2015-02-25 |
EP2586150A1 (en) | 2013-05-01 |
KR20130050346A (ko) | 2013-05-15 |
JP2013535176A (ja) | 2013-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59892B (zh) | 用于利用多链路rlc子层的多点hsdpa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3329473B (zh) | 用于减少在单频双载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期间的重置的方法和终端 | |
US898900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oint HSDPA communication utilizing a multi-link PDCP sublayer | |
CN102960022B (zh) | 多点hsdpa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 | |
JP6139490B2 (ja) | 複数の送信点からの受信を可能にするmacおよびrlcアーキテクチャならびに手順 | |
CN102449946B (zh) | 用于支持分量载波重新分配期间的harq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 |
TWI530144B (zh) | 處理通訊運作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 |
JP2003283596A (ja) | 高速ダウンリンクパケット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タイマーを利用した交錯状況回避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JP2018504053A (ja) | 拡張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ソフトバッファ管理 | |
KR20140144737A (ko) | Lte tdd 시스템에서 tdd ul/dl 구성의 동적 변경에 대한 harq | |
AU2005253495A1 (en) |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having processing time information | |
CN101385375A (zh) | 用于为切换而配置链路层实体的技术 | |
CN102972081A (zh) | 用于多点hsdpa通信网络中的流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 |
EP3472954A1 (en) | Realloc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for retransmission of data in wireless networks based on communications mode | |
EP2777200B1 (en) | Methods,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 |
US10530538B2 (en)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method and system | |
TWI535319B (zh) | 處理分時雙工系統中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 |
CN116208232A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19095228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