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8801A - 方位推进器及具备其的船舶 - Google Patents

方位推进器及具备其的船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8801A
CN102958801A CN2011800290653A CN201180029065A CN102958801A CN 102958801 A CN102958801 A CN 102958801A CN 2011800290653 A CN2011800290653 A CN 2011800290653A CN 201180029065 A CN201180029065 A CN 201180029065A CN 102958801 A CN102958801 A CN 102958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dder plate
propelling unit
rudder
flap
ori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90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秋山阳
大平丈夫
手塚泰治
八十岛健
三浦正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958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8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42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by propulsive elements; 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by propellers used therefor only; Steering or dynamic anchoring by rudders carrying prope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25/00Steering; Slowing-down otherwise than by use of propulsive elements; Dynamic anchoring, i.e. positioning vessels by means of main or auxiliary propulsive elements
    • B63H25/44Steering or slowing-down by extensible flap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5/0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5/07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 B63H5/125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movably mounted with respect to hull, e.g. adjustable in direction, e.g. podded azimuthing thru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HMARINE PROPULSION OR STEERING
    • B63H5/00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 B63H5/07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 B63H5/125Arrangements on vessels of propulsion elements directly acting on water of propellers movably mounted with respect to hull, e.g. adjustable in direction, e.g. podded azimuthing thrusters
    • B63H2005/1254Podded azimuthing thrusters, i.e. podded thruster units arranged inboard for rotation about vertical ax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Prevention Of Electric Corrosion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缩小回转时的舵角,抑制因回转引起的振动的发生方位推进器及具备其的船舶。其特征在于,具备:与吊舱(2)一体设置,在与吊舱(2)的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且延伸的舵形状的舵板(4);设于吊舱(2)的端部并设于舵板(4)的上游侧的推进器(3),在舵板(4)的下游侧长边设置沿着舵板(4)的长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并相互独立地动作的折翼(5)。

Description

方位推进器及具备其的船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与吊舱一体化的舵板的方位推进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能够使船舶在任意方向移动,或正确地维持当前位置的方位推进器,如图6所示,在船舶S的船尾等安装有吊舱2、螺旋桨3和舵板4。
该情况的舵板4由将水平截面设为舵形状且包含与船舶S的连结轴部的上部舵板4a和向吊舱2的下方延伸并具有相同的舵截面形状的下部舵板4b构成。舵板4及具备螺旋桨3的吊舱2可以相对于船舶S一体地转动。
另外,在船舶S的船内设置有原动机5,原动机5的动力经由设于吊舱2内的两组伞齿轮单元6、7传递到螺旋桨3。
这种方位推进器1也兼有利用设置于船体S内的未图示的回转装置使舵板4回转来改变船舶S的航行方向的舵的作用。通过使方位推进器1回转180°,能够使船舶S向后退方向航行。
为了使船舶S在短时间内回转,在使方位推进器1以较大的舵角回转的情况下,如从图6的纸面右侧向左侧的箭头所示流动的水流作用于设在舵板4的下游侧(船尾侧)的螺旋桨3。
作用于该螺旋桨3的水流以与舵角相同大的角度对螺旋桨3进行作用。因此,螺旋桨3在与舵角相同大的角度的斜流中回转,且从螺旋桨3发生的力的变动变大。螺旋桨3产生的较大的力的变动使方位推进器1整体振动,该振动传递到船舶S的船体及相关设备(未图示),而成为故障的原因。
这样,为了抑制作用在方位推进器的力的变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螺旋桨的下游侧的舵板,设置具有与舵板的长边大致相等长度的折翼的技术。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预先不对称地形成舵板形状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将一个吊舱以插入两块舵板之间的方式进行设置,并根据船速切换舵角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65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931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82096号公报
但是,近年来,一直希望更进一步缩小方位推进器的舵角,且抑制方位推进器产生的振动。
另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发明是根据船速切换舵角的方法,在实际的航行时,希望无论船速如何,可缩小方位推进器的舵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缩小回转时的舵角,抑制因回转引起振动的产生的方位推进器及具备其的船舶。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课题,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方式的方位推进器,其特征在于,具备:舵形状的舵板,其与吊舱一体地设置,并在与该吊舱的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且延伸;推进器,其设于所述吊舱的端部,并设于所述舵板的上游侧,在所述舵板的下游侧长边设置沿所述舵板的所述长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并相互独立地动作的折翼。
在使推进器的下游侧即具有与吊舱一体设置的舵形状的舵板的方位推进器旋转时,由推进器产生的水流从推进器的后流导向吊舱及舵板的侧面。
于是,在与上游侧端部具有推进器的吊舱一体设于的舵形状的舵板下游侧长边,设置沿舵板的长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的折翼。另外,这些多个折翼分别可以独立地动作。由此,能够根据从推进器经由舵板的侧面导向舵板下游侧长边的推进器的水流方向,使各折翼动作。因此,能够不阻碍推进器的水流,而使各折翼动作,降低舵阻力,并使方位推进器以小舵角回转。另外,由于能够使折翼分别独立地动作,因此,通过对要使水流的流动较大变化的位置的折翼较大地动作,由此能够增加舵力。因此,能够提高方位推进器的回转性能,并且能够抑制使方位推进器回转时的船体振动及相关设备的振动。
所述方式的方位推进器也可以是在所述舵板的上游侧的长边设置折翼的构成。
在与端部具有设于舵板上游侧的推进器的吊舱一体设置的舵形状的舵板上,在舵板的上游侧长边设置折翼。由此,能够利用折翼将推进器转动时产生的水流及方位推进器回转时产生的回转流进行整流,并导向吊舱及舵板的侧面。因此,能够降低舵阻力,并使方位推进器以小舵角回转。因此,能够提高方位推进器的回转性能。
所述构成的方位推进器的所述折翼也可以沿所述舵板的所述长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并相互独立地动作。
在舵板的上游侧长边上设置沿舵板的长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的折翼,并使各折翼分别独立地动作。因此,能够对应推进器产生的水流方向,使折翼动作进行整流。因此,能够减少急剧的水流变化,能够抑制对舵板的负荷及振动的发生。
所述方式的方位推进器也可以是如下构成,即,在所述舵板的侧面具备沿着通过所述推进器旋转而产生的水流方向从所述舵板的上游侧长边向下游侧长边延伸的至少一个整流装置。
在舵板的侧面设置沿着通过推进器旋转而产生的水流方向延伸的整流装置。由此,能够对被导向舵板的侧面的来自推进器的水流进行整流,并从舵板的上游侧长边导向下游侧长边。因此,导向舵板的下游侧长边的水流中不会产生紊乱,能够使设于舵板的下游侧长边的折翼有效地动作。
所述构成的方位推进器的所述整流装置也可以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舵板的侧面上。
在舵板的侧面上可转动地设置整流装置。因此,通过潮流的变化及推进器的转数的变化,能够对应导向舵板的水流的变化,并改变整流装置的延伸方向。因此,能够对应复杂的水流。
本发明的船舶具备所述任一项记载的方位推进器。
使用小舵角且能够得到较大的回转力的方位推进器。因此,能够提供提高船舶的回转能力,并且降低水流变化而引起的振动的船舶。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方位推进器,在与舵板的上游侧的端部具有推进器的吊舱一体设置的舵形状的舵板下游侧长边上,设置沿舵板的长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的折翼。另外,这些多个折翼可以分别独立地动作。由此,能够根据从推进器经由舵板侧面而导向舵板下游侧长边的推进器的水流方向,使各折翼动作。因此,能够不阻碍推进器的水流而使各折翼动作,降低舵阻力并以小舵角使方位推进器回转。另外,由于能够使折翼分别独立地动作,因此,通过对要使水流的流动较大变化的位置的折翼较大地动作,由此能够增加舵力。因此,能够提高方位推进器的回转性能,并且能够抑制使方位推进器回转时的船体振动及相关设备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设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船舶的方位推进器的外观图,(A)表示侧面图,(B)表示(A)的下方图,(C)表示其周围的水流;
图2是设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船舶的方位推进器的概略构成图,(A)表示侧面图,(B)表示(A)的下方图,(C)表示其周围的水流;
图3是设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船舶的方位推进器的概略构成图,(A)表示侧面图,(B)表示(A)的下方图,(C)表示其周围的水流;
图4是设于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船舶的方位推进器的概略构成图,(A)表示侧面图,(B)表示(A)的下方图,(C)表示其周围的水流;
图5是设于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船舶的方位推进器的概略构成图,(A)表示侧面图,(B)表示(A)的下方图,(C)表示其周围的水流;
图6是表示将现有的带舵板的方位推进器安装于船尾的船舶的图。
符号说明
1A~1E  方位推进器
2    吊舱
3    螺旋桨(推进器)
4    舵板
5    折翼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对设于本发明的船舶的方位推进器进行说明。
作为船舶用推进装置的一个例子,图1表示方位推进器的概略构成例。图示的方位推进器1A是在船舶(未图示)的船尾等安装而使用的船舶用推进装置的一种。该方位推进器1A是机械性地传递设置在船舶的船内的动力源(未图示)的动力,经由设为舵形状的舵板4,驱动安装于船体的吊舱2的螺旋桨(推进器)3而得到推进力的装置。另外,该方位推进器1A相对于船舶,通过吊舱2与作为舵发挥作用的舵板4一体地回转,能够船舶的推进(航行)方向变化。
舵板4与吊舱2一体地设置,沿与吊舱2的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并延伸。舵板4通过设有将水平截面设为舵形状的区域,而兼有舵。即,舵板4具有舵形状的水平截面,且由包含与船舶的连结轴部的上部舵板4a和向吊舱2下方延伸并具有同样的舵截面形状的下部舵板4b构成。舵板4及具备螺旋桨3的吊舱2通过未图示的回转装置,相对于船舶一体回转。
在舵板4的船尾侧(下游侧,图1中左侧)的长边(下游侧长边)上,设有沿舵板4的长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的折翼5。多个折翼5遍及舵板4的船尾侧的一边地设置,例如被分割成六个。各折翼5a、5b、5c、5d、5e、5f利用例如铰链(未图示)等固定于舵板4的船尾侧的一边。多个折翼5a、5b、5c、5d、5e、5f分别可以独立地动作。
吊舱2形成大致茧形状。吊舱2以吊舱2的长轴与舵板4的长轴大致正交的方式设于上部舵板4a与下部舵板4b之间,。
螺旋桨3为吊舱2的船头侧(图1中右侧)的端部,螺旋桨3设于舵板4的上游侧。
接着,对使方位推进器1A回转时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利用设置在船舶的船内的回转装置,使螺旋桨3旋转驱动的方位推进器1A回转。此时,分别独立地折弯设于构成方位推进器1A的舵板4的船尾侧的多个折翼5a、5b、5c、5d、5e、5f(进行动作)。
如图1(A)及图1(C)的箭头所示,通过螺旋桨3旋转驱动产生的水流从螺旋桨3的后流沿吊舱2及舵板4的侧面导向船尾侧。
例如,通过向纸面跟前折弯设于舵板4的船尾侧的折翼5a、5b、5c、5d、5e、5f,导向舵板4的船尾侧的水流的流动方向变化为两个阶段。
使导向舵板4的船尾侧的水流的流动方向变化的折翼5a、5b、5c、5d、5e、5f被分割,各自能独立地动作。因此,例如,如图1(A)所示,在折弯位于吊舱2附近即吊舱2下方的折翼5d使折翼5d的倾斜角度变大,并折弯除折翼5d以外的折翼5a、5b、5c、5e、5f时,使它们的倾斜角度比折翼5d小或不折弯等。
这样,通过分别独立地折弯设于舵板4的船尾侧一边的多个折翼5a、5b、5c、5d、5e、5f,能够不阻碍通过螺旋桨3的旋转而产生的水流,较大地变化水流的流动方向。
因此,在使方位推进器1A回转时,通过相互独立地折弯各折翼5a、5b、5c、5d、5e、5f,使导向舵板4的船尾侧的水流的流动方向变化,由此,能够不产生急剧的水流变化而使方位推进器1A回转。因此,能够抑制作用于舵板4的负荷及因水流的急剧变化引起产生的振动。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A及具备其的船舶,实现下面的作用效果。
在与在舵板4的船头侧(上游侧)的端部具有螺旋桨(推进器)3的吊舱2一体设置的舵形状的舵板4的船尾侧的长边(下游侧长边)上,设置沿舵板4的长轴方向被分割六个(分割成多个)的折翼5a、5b、5c、5d、5e、5f。另外,这些折翼5a、5b、5c、5d、5e、5f可以分别独立地动作。由此,能够根据从螺旋桨3经由舵板4的侧面而导向舵板4的船尾侧长边的螺旋桨3的水流方向,使各折翼5a、5b、5c、5d、5e、5f动作。因此,能够不阻碍螺旋桨3的水流,而折弯各折翼5a、5b、5c、5d、5e、5f(进行动作),降低舵阻力并使方位推进器1A以小舵角回转。另外,由于能够分别独立地动作折翼5a、5b、5c、5d、5e、5f,因此,通过将要使水流的流动较大变化的位置的折翼5d折弯较大,能够增加舵力。因此,能够提高方位推进器1A的回转性能,并且,抑制使方位推进器1A回转时的船体振动及相关设备的振动。
使用小舵角且能够得到大的回转力的方位推进器1A。因此,能够提高船舶的回转能力,并且,提供降低因水流变化而引起振动的船舶。
另外,折弯各折翼5a、5b、5c、5d、5e、5f的角度也可以预先基于根据实验等求得的基本数据决定,还可以在船舶的航行中取得。另外,也可以在航行中适当修正初始数据。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及具备其的船舶在在舵板的船头侧设置折翼的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及控制方法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2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B的概略构成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B的舵板4的船尾侧设置被分割成六个的折翼5a、5b、5c、5d、5e、5f,并且,在舵板4的船头侧(上游侧,图2中右侧)即螺旋桨(推进器)3的后流附近的长边(上游侧长边)设有一个折翼6。
折翼6遍及舵板4的船头侧一边地设置。折翼6利用例如铰链(未图示)等固定于舵板4的船头侧一边。
接着,对使方位推进器1B回转时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利用设置于船舶的船内(未图示)的回转装置(未图示),使螺旋桨3旋转驱动的方位推进器1B回转。此时,折弯设于构成方位推进器1B的舵板4的船头侧的折翼6(进行动作)。另外,分别独立地折弯设于舵板4的船尾侧的多个折翼5a、5b、5c、5d、5e、5f。
如图2(A)及图2(C)的箭头所示,通过旋转驱动螺旋桨3而产生的水流及通过方位推进器1B回转而产生的回转流从螺旋桨3的后流导向折翼6。如图2(C)所示,通过例如向纸面跟前折弯设于舵板4的船头侧的折翼6,导向舵板4的船头侧的螺旋桨3的水流及通过方位推进器1B回转而产生的回转流的流动方向发生变化。
被折翼6改变流动方向的螺旋桨3的水流及方位推进器1B的回转流沿着吊舱2及舵板4的侧面,导向船尾侧。例如,通过向纸面跟前折弯设于舵板4的船尾侧的折翼5a、5b、5c、5d、5e、5f,如图2(C)的箭头所示,导向舵板4的船尾侧的水流及回转流的流动方向变化为三个阶段。
这样,通过在舵板4的船头侧一边调节折翼6的倾斜角度,能够将螺旋桨3产生的水流及使方位推进器1B回转时产生的回转流进行整流。因此,能够使方位推进器1B的舵板4的升力提高进行回转。因此,能够以小舵角使船舶回转。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B及具备其的船舶,实现下面的作用效果。
在与在端部具有设于舵板4的船头侧(上游侧)的螺旋桨(推进器)3的吊舱2一体设置的舵形状的舵板4上,在舵板4的船头侧的长边(上游侧长边)上设置折翼6。由此,能够将螺旋桨3转动时产生的水流及方位推进器1B回转时产生的回转流通过折翼6进行整流,并导向吊舱2及舵板4的侧面。因此,能够降低舵阻力,并使方位推进器1B以小舵角回转。因此,能够提高方位推进器1B的回转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舵板4的船头侧长边设置折翼6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用整流板代替折翼6。
另外,折弯折翼6的角度也可以预先基于根据实验等求得的基本数据决定,还可以在船舶的航行中取得。另外,也可以在航行中适当修正初始数据。
(第三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及具备其的船舶在于舵板的船头侧设置多个折翼的点上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其它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及控制方法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3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C的概略构成例。
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C在舵板4的船尾侧设置被分割成六个的折翼5a、5b、5c、5d、5e、5f,并且,在舵板4的船头侧(上游侧,图3中右侧)即螺旋桨(推进器)3的后流附近的长边(上游侧长边),设有沿舵板4的长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例如,被分割成六个)的折翼7。
多个折翼7遍及舵板4的船头侧一边地设置,并沿舵板4的长轴方向被分割成六个。各折翼7a、7b、7c、7d、7e、7f利用例如铰链(未图示)等固定于舵板4的船头侧一边。多个折翼7a、7b、7c、7d、7e、7f各自可以独立地动作。
接着,对使方位推进器1C回转时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利用设置于船舶的船内(未图示)的回转装置(未图示),使螺旋桨3旋转驱动的方位推进器1C进行回转。此时,分别独立地折弯设于构成方位推进器1C的舵板4的船头侧的折翼7a、7b、7c、7d、7e、7f(进行动作)。还分别独立地折弯设于舵板4的船尾侧的多个折翼5a、5b、5c、5d、5e、5f。
如图3(A)及图3(C)的箭头所示,通过螺旋桨3旋转驱动而产生的水流及通过方位推进器1C回转而产生的回转流从螺旋桨3的后流导向折翼7。在此,折翼7a、7b、7c、7d、7e、7f被分割,能各自独立地动作。因此,在折弯设于舵板4的船头侧的多个折翼7中位于吊舱2附近即吊舱2下方的折翼7d,使折翼7d的倾斜角度变大,且折弯除折翼7d以外的折翼7a、7b、7c、7e、7f时,使它们的倾斜角度比折翼7d小或不折弯等。
这样,通过使设于舵板4的船头侧一边的多个折翼7a、7b、7c、7d、7e、7f分别独立地动作,能够不阻碍通过螺旋桨3的旋转而产生的水流,使水流的流动方向较大地变化。
因此,在使方位推进器1C回转时,通过独立地折弯各折翼7a、7b、7c、7d、7e、7f,使从舵板4的船头侧导向舵板4侧面的水流的流动变化,由此能够不产生急剧的水流变化而使方位推进器1C回转。因此,能够抑制作用于舵板4的负荷及因水流的急激变化引起而产生的振动。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C及具备其的船舶,实现下面的作用效果。
在舵板4的船头侧长边(上游侧长边)上,设置沿舵板4的长轴方向被分割成六个(被分割成多个)的折翼7a、7b、7c、7d、7e、7f,并分别独立地折弯各折翼7a、7b、7c、7d、7e、7f(进行动作)。因此,能够根据对应螺旋桨(推进器)3产生的水流方向,使折翼7a、7b、7c、7d、7e、7f动作进行整流。因此,能够减少急剧的水流变化,能够抑制对舵板4的负荷及振动的发生。
另外,折弯各折翼7a、7b、7c、7d、7e、7f的角度也可以预先基于根据实验等求得的基本数据决定,还可以在船舶的航行中取得。另外,也可以在航行中适当修正初始数据。
(第四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及具备其的船舶在在舵板侧面设置槽的点上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其它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及控制方法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4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D的概略构成例。
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D在舵板4的侧面,沿着通过螺旋桨(推进器)3旋转而产生的水流方向,从舵板4的船头侧长边(上游侧长边)向船尾侧长边(下游侧长边)延伸例如具备四个(至少一个)整流板(整流装置)8。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从船头侧(图4的右侧)观察时,将螺旋桨的旋转方向设为顺时针方向进行说明。
整流板8为大致长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从舵板4的船头侧朝向船尾侧,向下方倾斜地设有四个。
接着,对使方位推进器1D回转时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利用在船舶的船内(未图示)设置的回转装置(未图示),使螺旋桨3旋转驱动的方位推进器1D进行回转。此时,分别独立地折弯(进行动作)设于构成方位推进器1D的舵板4的船头侧的折翼7a、7b、7c、7d、7e、7f。还分别独立地折弯设于舵板4的船尾侧的多个折翼5a、5b、5c、5d、5e、5f。
如图4(A)及图4(C)的箭头所示,通过螺旋桨3旋转驱动而产生的水流及通过方位推进器1D回转而产生的回转流从螺旋桨3的后流导向折翼7。在此,折翼7a、7b、7c、7d、7e、7f被分割,能各自独立地动作。因此,在折弯设于舵板4的船头侧的多个折翼7中位于吊舱2附近即吊舱2下方的折翼7d(进行动作),使折翼7d的倾斜角度变大,并折弯除折翼7d以外的折翼7a,7b,7c,7e,7f时,使它们的倾斜角度比折翼7d小或不折弯等。
利用设于舵板4的船头侧的多个折翼7a、7b、7c、7d、7e、7f使流动变化了方向的水流被导向舵板4的侧面。导向舵板4的侧面的水流沿着设于舵板4的整流板8,流动方向被整流并导向船尾侧。
这样,流动方向由整流板8整流的水流被设于舵板4的船尾侧的各折翼5a、5b、5c、5d、5e、5f引导,因此,能够有效地折弯各5a、5b、5c、5d、5e、5f。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D及具备其的船舶,实现下面的作用效果。
在舵板4的侧面设置沿着通过螺旋桨(推进器)3旋转而产生的水流方向延伸的整流板(整流装置)8。由此,能够将导向舵板4侧面的来自螺旋桨的水流整流并从舵板4的船头侧长边(上游侧长边)导向船尾侧长边(下游侧长边)。因此,导向舵板4的船尾侧长边的水流中不会产生紊乱,因此,能够有效地折弯设于舵板4的船尾侧长边的折翼5a、5b、5c、5d、5e、5f(进行动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整流装置设为整流板8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整流板8的倾斜方向设为从舵板4的船头侧朝向船尾侧并向下方倾斜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只要通过螺旋桨3的旋转产生的流动方向以向上下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即可。
(第五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及具备其的船舶在设于舵板侧面的整流板相对于舵板侧面平行地转动的点上,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其它与第四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相同的构成及控制方法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图5中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E的概略构成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E的舵板4侧面设有在舵板4侧面上可转动的整流板9。
整流板9为大致长方形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从舵板4的船头侧(上游侧)朝向船尾侧(下游侧)向下方倾斜地设有八个。这八个整流板9从舵板4的船头侧向船尾侧设置为两列,各列中平行地设有四个整流板9。
旋转轴9a贯通各整流板9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心。旋转轴9a从纸面跟前向舵板4侧面贯通整流板9。由此,整流板9绕旋转轴9a相对于舵板4的侧面,平行地可转动,整流板9的延伸方向的倾斜角度成为可变。这样,设于舵板4侧面的各整流板9可以各自相互独立地转动。
接着,对使方位推进器1E回转时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利用在船舶的船内(未图示)设置的回转装置(未图示),使螺旋桨(推进器)3旋转驱动的方位推进器1E进行回转。此时,分别独立地折弯设于构成方位推进器1E的舵板4的船头侧长边(上游侧长边)的折翼7a、7b、7c、7d、7e、7f(进行动作)。另外,分别独立地折弯设于舵板4的船尾侧长边(下游侧长边)的多个折翼5a、5b、5c、5d、5e、5f。
导向螺旋桨3后流的水流根据螺旋桨3的转数及潮流不同而各异,根据螺旋桨3的转数及潮流而进行复杂地变化。
如图5(A)及图5(C)中箭头所示,这样复杂地变化的水流从螺旋桨3的后流被导向各折翼7a、7b、7c、7d、7e、7f,流动方向改变。由折翼7a、7b、7c、7d、7e、7f改变流动方向的水流导向舵板4的侧面。导向舵板4侧面的水流沿着设于舵板4的整流板9,流动方向被整流并导向船尾侧。
在此,设于舵板4的整流板9能够相互独立地变化其延伸方向的角度。因此,能够根据从各折翼7a、7b、7c、7d、7e、7f导向舵板4的水流的流动方向,使各整流板9的角度变化并导向舵板4的船尾侧。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位推进器1E及具备其的船舶,实现下面的作用效果。
在舵板4的侧面上可转动地设置整流板(整流装置)9。因此,能够根据潮流的变化及螺旋桨(推进器)3的转数变化,对应导向舵板4的水流变化,改变整流板9的延伸方向。因此,能够与复杂的水流对应。
另外,设于舵板4侧面的各整流板9的倾斜角度也可以预先基于根据实验等求得的基本数据决定,还可以在船舶的航行中取得。另外,也可以在航行中适当修正初始数据。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

Claims (6)

1.一种方位推进器,具备:
舵形状的舵板,其与吊舱一体地设置,并在与该吊舱的中心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具有长轴且延伸;
推进器,其设于所述吊舱的端部,并设于所述舵板的上游侧,
在所述舵板的下游侧长边设置沿所述舵板的所述长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并相互独立地动作的折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位推进器,其中,在所述舵板的上游侧长边设有折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位推进器,其中,所述折翼沿所述舵板的所述长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并相互独立地动作。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位推进器,其中,在所述舵板的侧面具备沿着通过所述推进器旋转而产生的水流方向从所述舵板的上游侧长边向下游侧长边延伸的至少一个整流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位推进器,其中,所述整流装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舵板的侧面上。
6.一种船舶,其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位推进器。
CN2011800290653A 2010-11-26 2011-10-21 方位推进器及具备其的船舶 Pending CN1029588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63842 2010-11-26
JP2010263842A JP2012111422A (ja) 2010-11-26 2010-11-26 アジマス推進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船舶
PCT/JP2011/074361 WO2012070343A1 (ja) 2010-11-26 2011-10-21 アジマス推進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船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801A true CN102958801A (zh) 2013-03-06

Family

ID=46145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90653A Pending CN102958801A (zh) 2010-11-26 2011-10-21 方位推进器及具备其的船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12111422A (zh)
KR (1) KR20130028757A (zh)
CN (1) CN102958801A (zh)
TW (1) TW201233589A (zh)
WO (1) WO20120703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53095A1 (ko) * 2015-03-26 2016-09-29 삼우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의 덕트형 추진기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13544A2 (en) * 1998-12-21 2000-06-28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Azimuth propeller apparatus and ship equipped with the apparatus
JP2000302099A (ja) * 1999-04-23 2000-10-31 Yamaha Motor Co Ltd 小型船舶の舵板構造
CN1393371A (zh) * 2001-06-29 2003-01-29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方位螺旋桨装置
JP2005239083A (ja) * 2004-02-27 2005-09-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ポッド型推進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船舶
CN101181930A (zh) * 2006-11-13 2008-05-21 贝克船舶系统有限及两合公司 船舵
CN101264796A (zh) * 2007-03-16 2008-09-17 欧洲直升机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以旋翼桨叶为例的翼型变形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05794A (ja) * 1997-10-03 1999-04-20 Sanoyasu Hishino Meisho:Kk 変形反動舵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13544A2 (en) * 1998-12-21 2000-06-28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Azimuth propeller apparatus and ship equipped with the apparatus
JP2000302099A (ja) * 1999-04-23 2000-10-31 Yamaha Motor Co Ltd 小型船舶の舵板構造
CN1393371A (zh) * 2001-06-29 2003-01-29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方位螺旋桨装置
JP2005239083A (ja) * 2004-02-27 2005-09-08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ポッド型推進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船舶
CN101181930A (zh) * 2006-11-13 2008-05-21 贝克船舶系统有限及两合公司 船舵
CN101264796A (zh) * 2007-03-16 2008-09-17 欧洲直升机德国有限责任公司 以旋翼桨叶为例的翼型变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30028757A (ko) 2013-03-19
WO2012070343A1 (ja) 2012-05-31
JP2012111422A (ja) 2012-06-14
TW201233589A (en) 201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17225B1 (en) Propulsion system of marine vessel
US20080053356A1 (en) Steering and propulsion arrangement for ship
JP5972711B2 (ja) 二重反転プロペラ推進方式の船舶
EP1013544A2 (en) Azimuth propeller apparatus and ship equipped with the apparatus
JP2011098664A (ja) 帆走装置および帆船
EP2870064A1 (en) Vessel with rotatable pod
JP5404403B2 (ja) 船の側方方向舵
CN102958801A (zh) 方位推进器及具备其的船舶
JP2000177694A (ja) 舵付きアジマスプロペラを備えた船舶
JP4335835B2 (ja) 水中航行船用可変ベクトル推進器
JP6026161B2 (ja) 船舶
JP2012131475A (ja) 船舶用舵
KR101839622B1 (ko) 선박용 추진장치
CN208344521U (zh) 一种混合对转吊舱推进系统
KR101962795B1 (ko) 풍력추진 기능이 구비된 선박
JP2023142434A (ja) 洋上風車アクセス船及び洋上風車アクセス船の操船方法
JP2007230509A (ja) ポッド推進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船舶
KR101721999B1 (ko) 추진장치
JP2024053807A (ja) 船舶推進装置
JP7326172B2 (ja) 船舶
WO2020075876A1 (ja) 帆船
KR101335257B1 (ko) 선박용 타, 그 구동방법 및 이를 갖춘 선박
EP2692628A1 (en) Ship with a propeller and a rudder mounted in a recess, whereby the rudder is oriented towards the bow
KR20220031437A (ko) 러더 벌브를 구비하는 선박
KR101245735B1 (ko) 이중반전 아지무스 추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선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