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8397A - 拉链用插接-分开件 - Google Patents

拉链用插接-分开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58397A
CN102958397A CN2010800677873A CN201080067787A CN102958397A CN 102958397 A CN102958397 A CN 102958397A CN 2010800677873 A CN2010800677873 A CN 2010800677873A CN 201080067787 A CN201080067787 A CN 201080067787A CN 102958397 A CN102958397 A CN 102958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ch feature
section
spatial portion
slide fastener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778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58397B (zh
Inventor
高桥义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58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3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58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58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38Means at the end of stringer by which the slider can be freed from one stringer, e.g. stringers can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在拉链用插接-分开件(17)中,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分别具有卡合凹部(36、46),插座(20)具有由在前后方向并列地配置的第1及第2壁部(50、51)和沿左右方向并列地配置的第1及第2侧壁部(52、53)围成的空间部(57),空间部(57)以第1及第2壁部(50、51)的左右方向中间为边界而被划分成能够供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分别插入的第1侧壁部侧的第1空间部(58)及第2侧壁部侧的第2空间部(59),在第1空间部(58)及第2空间部(59)的一方,具有能够与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的卡合凹部(36、46)卡合的被卡合凸部(60)。由此,提供一种拉链用插接-分开件(17),通过简单的机构来对插座(20)安装任意一方的插销部件(18、19),能够改变插座的安装位置、廉价且小型化。

Description

拉链用插接-分开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拉链用插接-分开件,更具体而言,涉及能够将左右的拉链牙链带从插座分离的开尾型(open type)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在使拉链的拉头滑动至最下部后用于使左右的拉链牙链带彼此分离的插接-分开件。关于常用的插接-分开件,例如在从正面观察时,在右侧的拉链牙链带下端设有与插座一体地形成的座管,使安装在左侧的拉链牙链带下端的插管相对于上述插座自由插拔。在具有该以往的插接-分开件的拉链中,在使左右的拉链牙链带彼此分离时,需要在保持了右侧的拉链牙链带的状态下,进行向上方牵拉左侧的拉链牙链带的操作。另外,在使左右的拉链牙链带彼此结合时,需要在保持了右侧的拉链牙链带的状态下,进行使安装在左侧的拉链牙链带下端的插管插入到拉头及插座中的操作。
在具有插接-分开件的拉链中,根据各国的习惯,相对于插座被插拔的插管和座管的位置左右不同。例如,在日本使用的衣物类等中,喜欢使用面对拉链使插管安装在左侧的拉链牙链带下端的形式的拉链,在美国使用的衣物类等中,喜欢使用面对拉链使插管安装在右侧的拉链牙链带下端的形式的拉链。
另外,在使用于双面穿衣物(reversible wear)的拉链中,在以表侧或翻面穿用衣物的情况下,座管和插管的位置左右方向相反,分离结合拉链时的操作相反。
作为以往的插接-分开件,考虑分体形成分别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插座和座管,使形成在插座的相对的一对凸缘部上的各突齿与形成在座管上的一对凹部卡合,由此,使插座固定在座管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插接-分开件仅记载了对分体形成的座管和插座进行卡合固定,为了构成符合各国习惯的拉链,需要生产两种插接-分开件,另外,在适用于双面穿衣物的情况下,在表侧或翻面的任一方操作拉头时,难以快速地进行拉链的分离结合操作。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拉链在相对于插座能够插拔地构成的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上分别形成有锁定爪,并且在插座中配置有通过与锁定爪卡合来阻止第1及第2插销部件双方同时拔出的可动式的阻止插销拔出机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4112553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9-954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由于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拉链能够进行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相对于插座的换插,所以能够通过一种插接-分开件来应对各国的不同习惯,另外,在适用于双面穿衣物的情况下,也总是能够在容易操作的一侧进行插销部件的插拔操作。但是,这样的拉链构造复杂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难以小型化,从而还具有改进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技术课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链用插接-分开件,通过简单的机构来使任意一方的插销部件相对于插座自由卡合、能够改变插座的安装位置的、廉价且小型化。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能够通过下述结构来实现。
(1)一种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具有:
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彼此相对地固定在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中的拉链链牙列的一端部,其中,左右一对的所述拉链牙链带在左右一对的拉链带的彼此相对的一侧缘形成所述拉链链牙列而成;和
插座,其与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分体形成,安装在所述第1插销部件和所述第2插销部件的一方,并能够供所述第1插销部件和所述第2插销部件的另一方插拔,
所述拉链用插接-分开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分别具有卡合部,
所述插座具有能够供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分别插入的第1空间部及第2空间部,
在所述第1空间部及所述第2空间部的一方,具有能够与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
(2)如(1)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具有被在前后方向并列地配置的第1及第2壁部和沿左右方向并列地配置的第1及第2侧壁部包围的空间部,所述空间部以所述第1及第2壁部的左右方向中间为边界而被划分成第1侧壁部侧的所述第1空间部及第2侧壁部侧的所述第2空间部。
(3)如(2)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空间部及所述第2空间部被从所述第1壁部的内壁和所述第2壁部的内壁的至少一方突出的分隔板划分。
(4)如(3)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壁部的内壁和所述第2壁部的内壁通过所述分隔板而连结,
所述第1及第2侧壁部分别具有沿所述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的插入方向形成的狭缝。
(5)如(3)或(4)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具有:第1限制部,其向所述第1空间部侧突出并限制插入到所述第1空间部中的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的一方的姿势;第2限制部,其向所述第2空间部侧突出并限制插入到所述第2空间部中的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的另一方的姿势。
(6)如(5)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卡合部形成在所述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的插入方向上游侧的构成所述第1空间部或所述第2空间部的内壁上,
所述第1限制部及第2限制部分别以所述第1空间部及所述第2空间部的左右方向间隙随着趋向于所述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的插入方向下游侧而逐渐变窄的方式,在与所述被卡合部相比靠所述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的插入方向下游侧从所述分隔板突出形成。
(7)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的所述卡合部为相同形状。
(8)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具有能够解除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的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插座的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的操作部。
(9)如(8)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及第2侧壁部分别具有沿所述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的插入方向形成的狭缝,
所述插座的所述被卡合部形成在所述第1空间部内,
所述操作部为从被所述狭缝分割的所述第2侧壁部向所述第2空间部的相反侧突出形成的一对操作片。
(10)如(8)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及第2侧壁部分别具有沿所述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的插入方向形成的狭缝,
所述插座的所述被卡合部形成在所述第1空间部内,
所述操作部为从被所述狭缝分割的所述第1侧壁部向所述第1空间部的相反侧突出形成的一对操作片。
(11)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被卡合部与所述第1插销部件的卡合部卡合时,所述第2插销部件成为相对于所述插座能够插拔的插管,
在所述被卡合部与所述第2插销部件的卡合部卡合时,所述第1插销部件成为相对于所述插座能够插拔的插管,
能够自由选择使所述被卡合部与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所述第2插销部件的任一个的卡合部卡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分别具有卡合部,插座具有能够供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分别插入的第1空间部及第2空间部,在第1空间部及第2空间部的一方,具有能够与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的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由此,仅使插座前后翻转就能够将安装在插座上的插销部件变更成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由此,能够使用相同的第1及第2插销部件和插座来生产可改变插座的安装位置的拉链,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生产成本的控制以及库存管理,并且还能够容易地应对小批量的拉链。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的拉链的主视图。
图2的(a)及(b)是图1的插接-分开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的(a)是第1插销部件的主视图,(b)是沿(a)的III-III线剖视图,(c)是沿(a)的III′-III′线剖视图。
图4的(a)是第二插销部件的主视图,(b)是沿(a)的IV-IV线剖视图,(c)是沿(a)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插接-分开件的插座的主视图。
图6是沿图5的VI-VI线剖切而得到的插座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插接-分开件的组装过程中将第1插销部件插入到插座之前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在插接-分开件的组装过程中第1空间部被扩大的状态的图。
图9是表示在插接-分开件的组装过程中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相对于固定在第1插销部件上的插座插入第2插销部件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将插座固定在第2插销部件上、使第1插销部件能够插拔地使用的情况下的拉链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相对于固定在第2插销部件上的插座插入第1插销部件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插接-分开件的插座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在图15的插接-分开件的组装过程中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的图。
图17是适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的拉链的主视图。
图18是表示图17的插接-分开件将插座固定于第1插销部件上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图17的插接-分开件将插座固定于第2插销部件上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的主要部位放大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的插座的沿图21的XX-XX线剖切而得到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图20的插接-分开件的操作部被操作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在图20的插接-分开件中将第2插销部件插入到安装在第1插销部件上的插座中的状态的图。
图23的(a)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中的第1插销部件、第2插销部件的立体图,(b)是在前后方向中间部进行分割而得到的插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此外,关于拉链带以及插接-分开件,上下方向是指拉链中的拉链带的长度方向,将拉合拉链时拉头的滑动方向作为上侧(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上侧),将拉开拉链时拉头的滑动方向作为下侧(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下侧)。另外,左右方向是指拉链带的带宽方向,与拉链带面水平且与上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左侧是指从正面侧观察拉链时的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左侧,右侧是指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右侧。另外,厚度方向是指与拉链带的带面正交的带表背方向,前侧是指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近前侧,后侧是指相对于图1的纸面的背侧。
(第1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适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的拉链10。拉链10具有:一对拉链牙链带13,其在左右一对的拉链带1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缘形成有左右一对的拉链链牙列12;拉头15,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在拉链链牙列12上,用于使设置在左右一对的拉链链牙列12上的拉链链牙14啮合、解除。
左右一对的拉链带11在其相对的带侧端缘具有芯绳部11a,拉链链牙列12通过将多个拉链链牙14沿包含拉链带11的芯绳部11a在内的链牙安装部隔开固定间隔地列状地固定而形成。
在左右一对的拉链链牙列12的上端部,与上端的拉链链牙14连续地设有上止码16,另外,在左右一对的拉链链牙列12的下端部与下端的拉链链牙14连续地设有插接-分开件17,其用于完全分离左右一对的拉链带11。
插接-分开件17具有:第1插销部件18,其固定在左拉链链牙列12的下端;第2插销部件19,其固定在右拉链链牙列12的下端;插座20,其与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分体形成,且安装于第1插销部件18和第2插销部件19的一方,并且为了连结拉链牙链带13的下端部而供第1插销部件18和第2插销部件19的另一方插入。
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在将由平纹纤维(taffeta:塔夫绸)或合成树脂膜构成的加强带21贴附到左右一对的拉链带11的要安装这些插销部件的部分上后以夹持拉链带11的芯绳部11a的方式通过注塑成型而安装。
如图2至图4所示,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分别沿拉链带11的上下方向长尺寸地形成,并具有通过前壁30、40、后壁31、41、侧壁32、42在一侧缘设置用于收纳拉链带11的收纳部33、43而成的截面U字形状。
另外,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在从侧壁32、42的上下方向中间附近至下端部的范围内具有向宽度方向外侧倾斜的第1倾斜面34、44,另外,在前壁30及后壁31的下端部、且在宽度方向外侧,具有朝下端以成为薄壁的方式倾斜的第2倾斜面35、45。而且,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在前壁30、40及后壁31、41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具有作为卡合部的卡合凹部36、46,其通过切缺前壁30、40及后壁31、41的前后方向外侧面及左右方向外侧面而成。该卡合凹部36、46的上侧侧壁以趋向于上方逐渐变浅的方式在前后方向外侧面及左右方向外侧面分别具有斜面36a、46a。这些第1倾斜面34、44、第2倾斜面35、45、及卡合凹部36、46实质上相同形状地形成。
此外,第2倾斜面35、45形成为,在将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插入到后述的具有被卡合凸部60的第1空间部58中时,容易一边与被卡合凸部60的引导斜面61a接触一边逐渐压扩第1侧壁部52的狭缝55的宽度。
另一方面,在第1插销部件18的侧壁32的上端部形成有能够与右拉链链牙列12的下端的拉链链牙14的头部啮合的引导链牙部37,另外,在靠近侧壁32的上端部处、且在前后方向中间部分,为了分割引导链牙部37而形成有凹陷部38。而且,在第2插销部件19的侧壁42的上端部突出形成有突片47,该突片47在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插入到插座20中的状态下被收纳在第1插销部件18的凹陷部38内。
另外,如图2、图5及图6所示,插座20具有:沿前后方向并列地配置的第1及第2壁部50、51;在该第1及第2壁部50、51的左右方向两侧并列地配置的第1及第2侧壁部52、53,并且在第1及第2壁部50、51的左右方向中间部分还具有用于连结第1壁部50的内壁和第2壁部51的内壁的分隔板54。
第1侧壁52及第2侧壁53被狭缝55、56在前后方向分割成两部分,由第1侧壁片52a、52a和第2侧壁片53a、53a构成,其中,狭缝55、56沿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的插入方向、即拉链带11的上下方向形成。由此,插座20具有被第1及第2壁部50、51和第1及第2侧壁部52、53包围的空间部57,空间部57以该分隔板54为边界,被划分成能够供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分别插入的第1空间部58及第2空间部59。
此外,在本发明中,在第1及第2侧壁部52、53分别具有沿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的插入方向形成的狭缝55、56的情况下,第1空间部58及第2空间部59包含由该狭缝55、56构成的空间。
在第1空间部58内具有作为被卡合部的一对L字状的被卡合凸部60,其能够与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的卡合凹部36、46卡合。如图5及图6所示,这些被卡合凸部60分别由第1壁部侧卡合部60a1、第1侧壁部侧卡合部60b1、第2壁部侧卡合部60a2、第1侧壁部侧卡合部60b2构成,其中,第1壁部侧卡合部60a1和第1侧壁部侧卡合部60b1形成在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的插入方向上游侧(即,插座20的上端部)的第1壁部50与第1侧壁部52的角部内壁上,第2壁部侧卡合部60a2和第1侧壁部侧卡合部60b2形成在第2壁部51与第1侧壁部52的角部内壁上。各被卡合凸部60具有:两个引导斜面61a、61b,其在插入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时对卡合凹部36、46的斜面36a、46a进行引导;两个被卡合面62a、62b,其在插入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而使卡合凹部36、46与被卡合凸部60卡合时与卡合凹部36、46的下侧壁面抵接。
另外,在分隔板54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具有:第1限制部63,其向第1空间部58侧突出并限制插入到第1空间部58中的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的姿势;第2限制部64,其向第2空间部59侧突出并限制插入到第2空间部59中的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的姿势。
第1限制部63及第2限制部64具有相同形状,分别以第1空间部58及第2空间部59的左右方向间隙随着趋向于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的插入方向下游侧而逐渐变窄的方式,与被卡合凸部60相比在靠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的插入方向下游侧从分隔板54突出形成。
而且,插座20具有从被狭缝56分割的第2侧壁部53向第1空间部58的相反侧突出形成的一对操作片65a,构成了能够解除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的卡合凹部36、46与插座20的被卡合凸部60的卡合的操作部65。
另外,在第1空间部58内及第2空间部59内,分别设有从第1壁部50及第2壁部51的内壁的下端部向前后方向突出的底壁66、67,第2空间部内的底壁67与第2侧壁部53连续地形成。底壁66、67用于引导插入到第1空间部58内及第2空间部59内的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的下端面。
在这样构成的插接-分开件17中,在将插座20安装到第1插销部件18上以左插式来使用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第1壁部50成为前壁(未图示),第2壁部51成为后壁,第1侧壁部52成为左壁,第2侧壁部53成为右壁,供第1插销部件18插入到插座20的第1空间部58内。此时,首先,第1插销部件18的第2倾斜面35与插座20的引导斜面61a抵接,然后,如图8所示,在一边使第1插销部件18的靠第1及第2壁部50、51的外侧面与插座20的引导斜面61a抵接一边插入第1插销部件18时,插座20以使一对操作片65a彼此接近的方式弹性变形,从而扩大了第1侧壁部52的狭缝55的宽度。而且,当第1及第2壁部50、51的卡合凸部60与第1插销部件18的卡合凹部36的上下方向的相对位置对准时,如图9所示,插座20弹性复位而使这些卡合凸部60与卡合凹部36卡合。由此,将第1插销部件18安装到插座20上。
如图10所示,在将第1插销部件18安装在插座20上的状态下,卡合凸部60的第1壁部侧卡合部60a1和第1侧壁部侧卡合部60b 1、及第2壁部侧卡合部60a2和第1侧壁部侧卡合部60b2的各被卡合面62a、62b(仅图示了第1侧壁部侧卡合部60b2)与卡合凹部36的下侧侧壁卡合,并且第1插销部件18的侧壁32被第1限制部63限制,因此,即使在对第1插销部件18施加强外力的情况下,也难以使第1插销部件18从插座20脱落。
在该形态下,在使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13彼此结合时,如图11所示,在将拉头15降至与插座20抵接后,使第2插销部件19通过拉头15的引导通路而插入到插座20的第2空间部59内。此时,第2插销部件19的下端面与底壁67抵接,侧壁42被第2限制部64限制,并且突片47卡定在第1插销部件18的凹陷部38内,因此,第2插销部件19被稳定地保持在插座20内。在该状态下,通过使拉头15向上方滑动,能够结合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13。
另一方面,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在想要从图1所示那样的左插式的使用变更成图12所示那样的将插座20安装在第2插销部件19上的右插式的使用的情况下,首先,如图8所示,使一对操作片65a弹性变形来解除第1插销部件18的卡合凹部36与插座20的被卡合凸部60的卡合,从插座20拆下第1插销部件18。然后,如图13所示,对第2壁部51成为前壁(未图示)、第1壁部50成为后壁、第2侧壁部53成为左壁、第1侧壁部52成为右壁的状态的插座20,使第2插销部件19插入到插座20的第1空间部58中,并使第2插销部件19的卡合凹部46与第1空间部58内的卡合凸部60卡合,由此,将第2插销部件19安装到插座20上。此外,插入位置的选择以及变更可以通过穿用衣服的使用者来进行,也可以通过生产衣服的生产人员来进行。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17,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分别具有卡合凹部36、46,插座20分别具有能够供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插入的第1空间部58及第2空间部59,在第1空间部58中具有能够与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的卡合凹部36、46卡合的被卡合凸部60。像这样,由于仅在插座20的第1、第2空间部58、59中的第1空间部58中具有与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卡合的被卡合凸部60,所以仅通过前后翻转插座20就能够将安装在插座20上的插销部件变更成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由此,能够使用相同的第1及第2插销部件18、19和插座20来生产左右两种规格的拉链10,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生产成本的控制以及库存管理,并且能够容易地应对小批量的拉链1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被卡合部60与第1插销部件18的卡合部36卡合时,第2插销部件19成为相对于插座20能够插拔的插管,在被卡合部60与第2插销部件19的卡合部46卡合时,第1插销部件18成为相对于插座20能够插拔的插管,自由选择使被卡合部60与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中的任一卡合部36、46卡合,从而为左右两种规格的拉链10。
而且,插座20具有被沿前后方向并列地配置的第1及第2壁部50、51和沿左右方向并列地配置的第1及第2侧壁部52、53包围的空间部57,空间部57以第1及第2壁部50、51的左右方向中间为边界,被划分成能够供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分别插入的第1侧壁部侧的第1空间部58及第2侧壁部侧的第2空间部59。由此,能够在插座20中形成第1、第2空间部58、59。
另外,由于第1空间部58及第2空间部59被从第1壁部50的内壁和第2壁部51的内壁突出的分隔板54划分,所以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能够被可靠地辨别而分别插入到第1空间部58及第2空间部59中。
而且,第1壁部50的内壁及第2壁部51的内壁通过分隔板54而连结,第1及第2侧壁部52、53分别具有沿第1插销部件18或第第2插销部件19的插入方向形成的狭缝55、56。由此,第1壁部50及第2壁部51以分隔板54为中心而容易弹性变形,从而能够容易地解除插座20的被卡合凸部60与插销部件18、19的卡合凹部36、46的卡合状态。
此外,分隔板54具有:第1限制部63,其向第1空间部58侧突出并限制插入到第1空间部58中的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的一方的姿势;第2限制部64,其向第2空间部59侧突出并限制插入到第2空间部59中的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的另一方的姿势。由此,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在插入到插座20中时能够不晃动地牢固地固定在第1空间部58及第2空间部59内。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卡合凸部60形成在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的插入方向上游侧的构成第1空间部58的第1壁部50、第2壁部51、及第1侧壁部52的内壁上,第1限制部63及第2限制部64分别以第1空间部58及第2空间部59的左右方向间隙随着趋向于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的插入方向下游侧而逐渐变窄的方式,与被卡合凸部60相比在靠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的插入方向下游侧从分隔板54突出形成。由此,当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插入到插座20中时,能够不晃动地牢固地固定在第1空间部58及第2空间部59内。
另外,由于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的卡合凹部36、46为相同形状,所以相对于第1空间部58及第2空间部59,第1及第2插销部件18、19均能够插入,从而能够在右插用及左插用中合用第1及第2插销部件18、19和插座20。
另外,由于插座20具有能够解除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的卡合凹部36、46与插座20的被卡合凸部60的卡合的作为操作部65的一对操作片65a,所以能够拆下与插座20的被卡合凸部60卡合的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而改变插入位置,另外,还能够简单地进行拉头15的交换。
而且,由于插座20的被卡合凸部60形成在第1空间部58内,且一对操作片65a从被狭缝56分割的第2侧壁部53向第2空间部59的相反侧突出形成,所以通过从外侧按压一对操作片65a,能够容易地解除插座20的被卡合凸部60与插销部件18、19的卡合凹部36、46的卡合状态。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也可以像图14所示的插座20a那样将一对操作片65a的长度设计得较短。在这样设计的插座20a中,使用钳子等夹具按压一对操作片65a来使插座20从插销部件18、19脱离。因此,即使通过使用者的手来按压一对操作片65a也无法简单地使一对操作片65a弹性变形,所以,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插座20的脱落。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5及图16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进行说明。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仅在插座20b的操作片的结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所以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等效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的插座20b中,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第1及第2侧壁部52、53分别具有沿第1插销部件18或第2插销部件19的插入方向形成的狭缝55、56,另外,被卡合凸部60形成在第1空间部58内。另一方面,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65的一对操作片65b从被狭缝55分割的第1侧壁部52向第1空间部58的相反侧突出形成。
由此,如图16所示,通过从内侧压扩一对操作片65b,能够解除插座20b的被卡合凸部60与插销部件18、19的卡合凹部36、46的卡合状态(在图中,为与插销部件18的卡合凹部36的卡合状态)。另外,由于基本不存在从内侧作用于操作片65b的压扩力,所以能够防止非期望的卡合解除。
关于其他结构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第3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17至图19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进行说明。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仅在插座20c的结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所以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等效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说明。
即,在该实施方式的插座20c中,在不具有操作部这一点上与第1及第2方式不同。即,在拉链10仅限用于图18所示的左插式和图19所示的右插式的某一方的情况下,不需要用于改变插入位置的操作部。该情况下,为了将第1或第2插销部件18、19插入到插座20c的第1空间部58中来使卡合凹部36、46与被卡合凸部60卡合,可以通过夹具来使插座20c弹性变形,或者,也可以是通过插入第1或第2插销部件18、19来使插座20c弹性变形的结构。由此,能够提供宽度方向尺寸小型的插座20c。
关于其他结构及作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第4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0至图22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进行说明。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仅在插座20d的结构方面与第2实施方式不同,所以对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或等效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说明。
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插座20d的操作部65的一对操作片65c,通过使第1壁部50及第2壁部51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而形成。另外,分隔板54设置在插座20d的左右方向中间部的上端部分,将第1壁部50的内壁和第2壁部51的内壁连结起来。该情况下,如图21所示,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通过从内侧压扩一对操作片65c,能够解除插座20的被卡合凸部60与插销部件18、19的卡合凹部36、46的卡合状态。由此,如图22所示,在插座20d安装于第1插销部件18的状态下,第2插销部件19能够插入到第2空间部59中。
因此,能够通过生产人员或使用者的手动操作来实现插入位置的交换,并且能够使插座20d的形状左右对称,从而能够提高外观性。
(第5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图23的(a)及(b)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进行说明。此外,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或等效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说明。此外,关于插座20e,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在前后方向中间部切断而得到的半体。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1插销部件18a及第2插销部件19上还分别一体地形成有从前壁30、40及后壁31、41向侧壁32、42的相反侧延伸的薄壁的一对加强片39、49,作为卡合部的多个卡合凹部70、71沿上下方向并列地形成在这一对加强片39、49上。
另外,在插座20e中,在将第1插销部件18a或第2插销部件19a安装到第1空间部58中时,用于与多个卡合凹部70、71卡合的作为被卡合部的多个被卡合凸部72分别在包含狭缝55在内的第1空间部58内、具体而言被分割而成的第1侧壁部52的第1侧壁片52a的相对面上沿上下方向并列地形成。
在这样构成的插座20e中,由于被卡合凸部72与分隔板54分离地配置,所以能够减小使插座20e弹性变形的变形量,从而能够提高插座20e的刚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插座20e中,取代一对操作片65a,也可以为,从设有被卡合凸部72的第1侧壁部52向第1空间部58的相反侧如第2实施方式那样突出形成一对操作片65b,通过从内侧压扩一对操作片65b来解除卡合凹部70、71与被卡合凸部72的卡合状态。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适当变形、改良等。另外,本发明在可实施范围内能够组合各实施方式的结构而使用。
本发明的拉链链牙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通过注塑成型而固定的合成树脂制的拉链链牙,能够适用任意拉链链牙,例如,还可以是通过铆紧而固定的金属制的拉链链牙、由螺旋状的单丝形成的拉链链牙、由锯齿状的单丝形成的拉链链牙。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被卡合部设置在第1空间部内,但只要设置在第1空间部和第2空间部的一方即可,也可以设置在第2空间部中。但是,优选用于解除各插销部件的卡合部与插座的被卡合部的卡合的操作部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通过与具有被卡合部的空间部的位置关系而形成。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PA00001657324100171

Claims (11)

1.一种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具有:
第1插销部件(18、18a)及第2插销部件(19、19a),彼此相对地固定于左右一对的拉链牙链带(13)中的拉链链牙列(12)的一端部,其中,左右一对的所述拉链牙链带在左右一对的拉链带(1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缘形成所述拉链链牙列而成;和
插座(20、20a、20b、20c、20d、20e),其与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分体形成,安装在所述第1插销部件和所述第2插销部件的一方,并能够供所述第1插销部件和所述第2插销部件的另一方插拔,
所述拉链用插接-分开件(17)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分别具有卡合部(36、46、70、71),
所述插座具有能够供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分别插入的第1空间部(58)及第2空间部(59),
在所述第1空间部及所述第2空间部的一方,具有能够与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被卡合部(60、7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具有由在前后方向并列地配置的第1及第2壁部(50、51)和沿左右方向并列地配置的第1及第2侧壁部(52、53)围成的空间部(57),所述空间部以所述第1及第2壁部的左右方向中间为边界而被划分成第1侧壁部侧的所述第1空间部(58)及第2侧壁部侧的所述第2空间部(5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空间部(58)及所述第2空间部(59)被从所述第1壁部的内壁和所述第2壁部的内壁的至少一方突出的分隔板(54)划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壁部(50)的内壁和所述第2壁部(51)的内壁通过所述分隔板(54)而连结,
所述第1及第2侧壁部(52、53)分别具有沿所述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的插入方向形成的狭缝(55、56)。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54)具有:第1限制部(63),其向所述第1空间部侧突出并限制插入到所述第1空间部中的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的一方的姿势;第2限制部(64),其向所述第2空间部侧突出并限制插入到所述第2空间部中的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的另一方的姿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卡合部(60、72)形成在所述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的插入方向上游侧的构成所述第1空间部或所述第2空间部的内壁上,
所述第1限制部(63)及第2限制部(64)分别以所述第1空间部及所述第2空间部的左右方向间隙随着趋向于所述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的插入方向下游侧而逐渐变窄的方式,在与所述被卡合部相比靠所述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的插入方向下游侧从所述分隔板突出形成。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插销部件(18)及第2插销部件(19)的所述卡合部(36、46、70、71)为相同形状。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20、20a、20b、20d、20e)具有能够解除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第2插销部件的所述卡合部(36、46、70、71)与所述插座的所述被卡合部(60、72)的卡合的操作部(6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及第2侧壁部(52、53)分别具有沿所述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的插入方向形成的狭缝(55、56),
所述插座的所述被卡合部(60、72)形成在所述第1空间部内,
所述操作部(65)为从被所述狭缝(56)分割的所述第2侧壁部(53)向所述第2空间部的相反侧突出形成的一对操作片(65a)。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及第2侧壁部(52、53)分别具有沿所述第1插销部件或第2插销部件的插入方向形成的狭缝(55、56),
所述插座的所述被卡合部(60、72)形成在所述第1空间部内,
所述操作部(65)为从被所述狭缝(55)分割的所述第1侧壁部(52)向所述第1空间部的相反侧突出形成的一对操作片(65b)。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用插接-分开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被卡合部(60、72)与所述第1插销部件(18、18a)的卡合部(36、70)卡合时,所述第2插销部件(19、19a)成为相对于所述插座能够插拔的插管,
在所述被卡合部(60、72)与所述第2插销部件(19、19a)的卡合部(46、71)卡合时,所述第1插销部件(18、18a)成为相对于所述插座能够插拔的插管,
能够自由选择使所述被卡合部(60、72)与所述第1插销部件及所述第2插销部件的任一个的卡合部卡合。
CN201080067787.3A 2010-09-28 2010-09-28 拉链用插接-分开件 Active CN1029583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66869 WO2012042602A1 (ja) 2010-09-28 2010-09-28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397A true CN102958397A (zh) 2013-03-06
CN102958397B CN102958397B (zh) 2015-09-16

Family

ID=45892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7787.3A Active CN102958397B (zh) 2010-09-28 2010-09-28 拉链用插接-分开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2958397B (zh)
TW (1) TWI439238B (zh)
WO (1) WO201204260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9948A (zh) * 2015-06-01 2015-08-19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强力型易穿插拉链下止档
CN108158140A (zh) * 2017-02-02 2018-06-15 Ykk株式会社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CN110037396A (zh) * 2019-05-20 2019-07-23 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包含活动尾止的拉链
CN111902062A (zh) * 2018-03-29 2020-11-06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开尾件和具备该拉链用开尾件的拉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9902A1 (ja) * 2022-10-28 2024-05-02 Ykk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開離嵌挿具の箱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94909U (en) * 1994-09-30 1997-01-01 Ykk Corp Separable bottom-end-stop assembly of synthetic resin for slide fastener
DE10124704A1 (de) * 2001-05-18 2002-12-05 Georg Oswald Lange Reißverschluß
CN101820790A (zh) * 2007-10-15 2010-09-01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分离嵌插装置和拉链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94909U (en) * 1994-09-30 1997-01-01 Ykk Corp Separable bottom-end-stop assembly of synthetic resin for slide fastener
DE10124704A1 (de) * 2001-05-18 2002-12-05 Georg Oswald Lange Reißverschluß
CN101820790A (zh) * 2007-10-15 2010-09-01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分离嵌插装置和拉链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39948A (zh) * 2015-06-01 2015-08-19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强力型易穿插拉链下止档
CN104839948B (zh) * 2015-06-01 2017-12-08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强力型易穿插拉链下止档
CN108158140A (zh) * 2017-02-02 2018-06-15 Ykk株式会社 带拉链的产品和链牙构件、以及带拉链的产品的制造方法
CN111902062A (zh) * 2018-03-29 2020-11-06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开尾件和具备该拉链用开尾件的拉链
CN111902062B (zh) * 2018-03-29 2023-02-03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开尾件和具备该拉链用开尾件的拉链
CN110037396A (zh) * 2019-05-20 2019-07-23 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包含活动尾止的拉链
CN110037396B (zh) * 2019-05-20 2023-12-05 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包含活动尾止的拉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397B (zh) 2015-09-16
TW201212848A (en) 2012-04-01
WO2012042602A1 (ja) 2012-04-05
TWI439238B (zh) 2014-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51282B2 (ja) バックル
CN102958397A (zh) 拉链用插接-分开件
EP1961325B1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US20130232736A1 (en) Slide Fastener
WO2011155454A1 (ja) バックル
CN101347280B (zh) 用于拉链的拉头
JP5586697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5360622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WO2009133617A1 (ja)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N102469860B (zh) 拉链
KR20130052612A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
WO2011093390A1 (ja) コネクタ
CN105979816B (zh) 拉链的打开件及拉链
US10588383B2 (en) Buckle
JPWO2015033475A1 (ja) 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並びに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CA2761631A1 (en) Collar for animals, in particular for dogs, comprising a click fastener
CN102264254A (zh) 带分离嵌插件的拉链
CN102469859A (zh) 拉链
WO2015194044A1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CN102406287A (zh) 带扣
TWI403283B (zh) zipper
CN211154117U (zh) 可穿戴设备
JP2006304942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の引手
CN107249377B (zh) 拉链用拉头
WO2015071945A1 (ja) 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