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56385B - 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56385B CN102956385B CN201210211408.4A CN201210211408A CN102956385B CN 102956385 B CN102956385 B CN 102956385B CN 201210211408 A CN201210211408 A CN 201210211408A CN 102956385 B CN102956385 B CN 1029563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oting
- wall portion
- terminal
- main body
- partition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9/04—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2—Bases, casings, or covers
- H01H9/06—Casing of switch constituted by a handle serving a purpose other than the actuation of the switch, e.g. by the handle of a vacuum clean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58—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 H01H1/5855—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contacts; 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 clamping screw or nut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开关,无需使用特别的结构就可降低制造成本并且通过将灰尘从端子部分进入的路线最小化而保持充分防尘的性能。开关包括多个端子、通过在非导电位置和导电位置之间移动方式而支撑的可移动接触片、以及接触驱动件,该接触驱动件通过外部施加的按压力移动可移动接触片,其中,开关的主体包括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在开口和可移动接触片之间形成的间隔壁部、在开口和可移动接触片之间形成的屏障壁部、以及由屏障壁部的端部和与屏障壁部的端部相对的相对壁部形成的通道,每个间隔壁部在相应的通道上延伸,每个端子包括连接部分和阻塞部分,阻塞部分从连接部分弯曲并且阻塞相应通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关,该开关安装在电动工具的把手等内,并且当用户使用手指拉入开关时,可启动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方便地,为了防止灰尘从端子孔进入开关内部,提出了各种方法,包括等等方法:在开关的壳体内插入式地模制(插入成型)端子,在端子和壳体之间散布大量油脂。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5-93347公开了一种开关,通过使用插入式模制该开关的固定接触部(fixed contact)的结构,该开关防止灰尘进入其主体的内部。
然而,这种开关的缺点在于,由于插入成型,所以制作成本增大。
而且,散布大量油脂的方法也可能不利,这是因为,由于制作工序数量的增多,会增加生产成本,并且由于粘附在壳体内的接触部上的油脂,会造成操作故障。
鉴于上述常见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该开关无需使用特别的结构就降低了制造成本,并且通过防止灰尘从端子孔中进入而具有了优越的防尘性能。
发明内容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开关,开关包括:固定到主体的多个端子;可移动接触片,通过在非导电位置与导电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方式而支撑在所述主体上,在所述非导电位置,所述端子彼此不连接,在所述导电位置,所述端子彼此连接;以及接触驱动件,容纳在所述主体内并且通过使用外部按压力而将所述可移动接触片从所述非导电位置移动到所述导电位置,其中,所述主体包括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形成在所述开口与所述可移动接触片之间的间隔壁部、形成在所述间隔壁部上方的屏障壁部、以及由所述屏障壁部的端部部分和与所述屏障壁部的所述端部部分相对的相对壁部形成的通道,所述间隔壁部与所述通道相交,并且所述端子包括连接部分和阻塞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连接到穿过所述开口的导体,所述阻塞部分从所述连接部分弯曲并且阻塞所述通道。
根据该方面,由于间隔壁部与通道相交,使得灰尘从开口进入开关内部的路径的截面积最小化,并且,端子的阻塞部分阻塞了进口路径,所以,可具有优越的防尘性能。而且,由于端子不需要具有特别的结构,所以可降低制造成本。
在这方面,间隔壁部可包括导向槽,导向槽用于在间隔壁部与端子之间散布粘性材料。
根据该方面,由于使用导向槽在间隔壁部和端子之间散布粘性材料,所以可密封间隔壁部和端子之间的间隙。因此,可防止灰尘进入主体的内部。而且,由于仅仅在间隔壁部和端子之间散布粘性材料,所以可节省用于防尘的粘性材料的量,因此可降低制造成本。
根据另一方面,开关包括盖体,覆盖主体,其中主体进一步包括加固部分以及加固部分侧边通道,所述加固部分将所述盖体固定在所述屏障壁部与所述可移动接触片之间,所述加固部分侧边通道由所述加固部分和与所述加固部分相对的相对壁部形成,以及所述端子的所述阻塞部分阻塞所述加固部分侧边通道。
根据该方面,由于阻塞部分阻塞加固部分侧边通道,所以阻塞了两个地方,即,通道和加固部分侧边通道。因此,防止灰尘从开口进入内部,从而进一步提高防尘性能。
根据又一方面,主体包括突出部,该突出部设置在屏障壁部和可移动接触片之间,其中,端子具有弯曲部分,该弯曲部分在端子的连接部分的相对侧边上从阻塞部分弯曲,并且弯曲部分锁定于突出部。
根据该方面,由于弯曲部分和突出部密封了已经从开口进入的灰尘,所以防止灰尘到达可移动接触片,并且因此可进一步提高防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从上面看到的根据本发明的开关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为图1的开关的从下面看到的透视图;
图3为图2的开关的分解透视图;
图4为图3的开关的从相对侧看到的分解透视图;
图5为图3中所示主体的透视图;
图6为操作之前的开关的前视图,从该开关中去除了盖体;
图7为操作之后的开关的前视图,从该开关中去除了盖体;
图8A为公共端子的透视图,图8B为从图8A的相对侧看到的公共端子的透视图;以及
图9A为公共端子的透视图,图9B为从图9A的相对侧看到的公共端子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看附图1到9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开关11的实施例。
如图1到4中所示,开关11包括:主体21(见图3),在前侧上具有开口;以及盖体46,覆盖主体21。下文中要描述的开关组件50容纳在主体21的内部空间内。
如图5所示,主体21包括前机架22、后机架23以及上机架24,上机架安装在前机架22和后机架23上方。形成直立壁部26,以便从主体21的下端的中心部分向上延伸,并且形成第一突出部26a,以便从直立壁部26的上端朝着侧机架22突出。此外,在直立壁部26的下部分,在直立壁部26和前机架22之间提供第一容纳空间27,在直立壁部26和后机架23之间提供第二容纳空间28。
在第一容纳空间27和第二容纳空间28的下端分别设置导体插入开口29和29,通过这些开口从外部插入导体。第一间隔壁部30a分隔第一容纳空间27的顶部,第一间隔壁部从直立壁部26的中间部分水平延伸到前机架22。第二间隔壁部30b分隔第二容纳空间28的顶部,第二间隔壁部从后机架23的下部分水平延伸到直立壁部26。在这些间隔壁部30a和30b内,沿着间隔壁部30a和30b的侧端表面形成油脂导向槽32。而且,相对于彼此齐平的前机架22和直立壁部26的侧端面,间隔壁部30a和30b深入到内部的尺寸为L。尺寸L优选地较短。这种配置允许减小第一容纳空间27和后文中要描述的第一通道41之间的路线的截面积,以及第二容纳空间28和后文中要描述的第二通道43之间的路线的截面积,所以防止已经从插入孔29进入的灰尘到达第三容纳空间36。
在第一间隔壁部30a上设置第一屏障壁部31a,该屏障壁部从直立壁部26朝向前机架22延伸。同样,在第二间隔壁部30b上设置第二屏障壁部31b,该屏障壁部从直立壁部26朝向后机架23延伸。在第一屏障壁部31a的前端和与前端相对的前机架(相对壁部)22之间以及第二屏障壁部31b的前端和与前端相对的直立壁部26(相对壁部)之间分别具有预定间隙,这些间隙分别形成第一通道41和第二通道43。
在第一屏障壁部31a的顶部上设置第一加固部分33a,该部分配置成大致长方体形状,并且该部分形成为离开主体21的内部表面。同样,在第二屏障壁部31b的顶部设置第二加固部分33b。在这些加固部分33a和33b中,分别安装延伸穿过主体21的通孔34和34。在第二加固部分33b的上基底部分内形成第二突出部35,该突出部从后机架23朝着直立壁部26突出。在第一加固部分33a和与第一加固部分33a相对的前机架22(相对壁部)之间以及在第二加固部分33b和与第二加固部分33b相对的直立壁部26(相对壁部)之间设置预定间隙。该预定间隙分别形成第一加固部分侧边通道42和第二加固部分侧边通道44。
在第一和第二加固部分33a和33b上方形成第三容纳空间36,第三容纳空间36由前机架22、后机架23以及上机架24分隔,并且其容积大于第一容纳空间27和容纳空间28。第三容纳空间36通过圆形孔37与外部连通,在前机架22的上部分内形成圆形孔,后文中要描述的接触驱动件71的操作轴77穿过圆形孔37。环形防尘圈38安装在圆形孔37周围,以密封圆形孔37和操作轴77之间的空隙。接合肋39水平延伸,从第三容纳空间36中的内部表面中向内突出,并且后文中要描述的接触驱动件71的引导件72与接合肋39接合。
而且,第一容纳空间27通过第一通道41和第一加固部分侧边通道42与第三容纳空间36连通。同样,第二容纳空间28通过第二通道43和第二加固部分侧边通道44与第三容纳空间36连通。
如图3中所示,盖体46的前侧的形状适合于覆盖主体21,盖体46通过机架型垫圈48锁定于主体21,该垫圈通过一对销47插在盖体和主体之间,通过主体21的通孔34插入所述的一对销。将电源线连接到电机的电机接合器(motor splicer)49连接到盖体46的前表面。
如图6中所示,开关组件50包括:公共端子51和固定的接触端子61,通过未插在其间的导线或端子之类的导体连接至外部电路;可移动接触片65,可转动地支撑在公共端子51和固定的接触端子61上;以及接触驱动件71,以可滑动方式容纳在主体21内,回位弹簧70插在其间。可移动接触片65在非导电位置和导电位置之间转动,公共端子51和固定的接触端子61在非导电位置中彼此不连接,公共端子和固定的接触部端子在导电位置中彼此连接。通过用户施加的按压力,接触驱动件71允许可移动接触片65从非导电位置转动到导电位置,该按压力抵抗了回位弹簧70的弹性力。
如图8中所示,公共端子51包括矩形外侧连接部分52、阻塞部分56以及转动支撑部分58,矩形外侧连接部分与导线或端子之类的导体连接,阻塞部分相对于外侧连接部分52弯曲成直角,转动支撑部分为弯曲部分并且从阻塞部分56的上端弯曲成直角,然后在水平方向延伸。阻塞部分56包括在竖直方向延伸并且宽度尺寸为L的支柱53以及从支柱53向上延伸并且宽度大的板状部分54。支柱53的宽度尺寸L优选地较短,并且等于每个第一和第二间隔壁部30a和30b的深度尺寸L。转动支撑部分58包括凹陷部分57,该部分支撑可移动接触片65的转动中心。
安装在主体21内的公共端子51与导线或端子之类的导体(未显示)连接,该导体穿过导体插入孔29,公共端子51的外侧连接部分52容纳在主体21的第一容纳空间27内。导线夹在外侧连接部分52与容纳在第一容纳空间27内的矩形垫圈59之间,并且由螺钉60固定。阻塞部分56安装在第一通道41和主体21的第一加固部分侧边通道42内。而且,转动支撑部分58容纳在第三容纳空间36的下部分内,并且锁定于直立壁部26的第一突出部26a。
如图9中所示,与公共端子51一样,固定的接触端子61包括外侧连接部分52、阻塞部分56、以及水平面部分63,水平部分是弯曲部分,其折叠并且从阻塞部分56的上部分成直角弯曲,然后水平延伸,并且固定的接触端子具有固定的接触部62(见图3),固定接触部与可移动接触片65接触或分离。
安装在主体21内的固定的接触端子61通过导体插入孔29与导线或端子之类的导体连接,固定的接触部端子61的外侧连接部分52容纳在主体21的第二容纳空间28内。导线夹在外侧连接部分52与容纳在第二容纳空间28内的矩形垫圈59之间,并且由螺钉60固定。阻塞部分56安装在第二通道43和主体21的第二加固部分侧边通道44内。而且,水平面部分63容纳在第三容纳空间36的下部分内,并且锁定于后机架23的第二突出部35。
如图3中所示,可移动接触片65为长板状,并且包括转动部分66,该部分用作非导电位置和导电位置之间的转动中心,其中,转动部分66形成为在可移动接触片65的端部附近向下突出。可移动接触部67连接到可移动接触片65的另一端,其方式是,与固定的接触部62接触。而且,滑动接触板68的形状与可移动接触片65的形状大致相同,滑动接触板连接到可移动接触片65的顶部表面,可移动接触片65和接触驱动件71彼此滑动接触,滑动接触板68介于二者之间。
而且,安装在主体21内的可移动接触片65设置在第三容纳空间36内的公共端子51和固定的接触端子61的顶部上,其转动部分66与要可转动地支撑的公共端子51的凹陷部分57接合。
如图3中所示,接触驱动件71包括在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方体引导件72以及从引导件72水平延伸的圆柱形操作轴77。如图4中所示,具有圆形截面的中空部分73形成在引导件72内,以从底部表面朝上延伸。而且,具有从底部表面突出的圆锥形前端的按压部分75安装在中空部分73内,弹簧74介于按压部分和中空部分之间。
安装在主体21内的接触驱动件71容纳在第三容纳空间36内,所以引导件72与接合肋39接合。而且,通过安装在后机架23和接触驱动件71之间的回位弹簧70而朝着前机架22偏压接触驱动件71,因此,通过主体21的圆形孔37驱动操作轴77,以便伸出到外面。
为了组装根据该实施例的开关11,首先,具有内螺纹的垫圈59放在第一和第二容纳空间27和28内。然后,公共端子51的外侧连接部分52安装在第一容纳空间27内,板状部分54安装在每个第一通道41和第一加固部分侧边通道42内。此时,由于公共端子51的支柱53锁定到第一间隔壁部30a的边缘,并且板状部分54阻塞第一通道41,所以防止灰尘从导体插入孔29中进入,结果,可维持充足的防尘性能。而且,由于板状部分54阻塞第一加固部分侧边通道42,所以在两个地方防止灰尘进入,即,在第一通道41和第一加固部分侧边通道42。因此,可进一步提高防尘性能。此外,将位于第三容纳空间36的底部的转动支撑部分58的前端锁定到第一突出部26a。结果,通过转动支撑部分58和第一突出部26a可阻塞已经从导体插入孔29中进入的灰尘,所以阻止灰尘到达可移动接触片65。即,可进一步提高防尘性能。
在固定的接触端子61内,与公共端子51一样,外侧连接部分52安装在第二容纳空间28内,板状部分54安装在第二通道43和第二加固部分侧边通道44内。根据这种配置,位于第三容纳空间36的下部分内的水平面部分63的前端锁定到第二突出部35。
然后,可移动接触片65设置在第三容纳空间36内的公共端子51和固定的接触部端子61之上,所以可移动接触片65的转动部分66可与公共端子51的凹陷部分57接合。而且,引导件72安装在可移动接触片65和上支架24之间,通过圆形孔37驱动操作轴77,以便伸出在外面,所以引导件72的按压部分75推动可移动接触片65的一端,滑动接触板68介于其间。然后,回位弹簧70安装在引导件72和后支架23之间,所以回位弹簧70的弹簧力可朝着前支架22偏压引导件72。
此外,通过导向槽32,在第一间隔壁部30a的侧端面与公共端子51之间以及第二间隔壁部30b的侧端面与固定的接触端子61之间散布粘性材料油脂。结果,可更稳固地密封第一屏障壁部31a和公共端子51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屏障壁部31b和固定的接触端子61之间的间隙,从而可提高防尘性能。而且,由于仅在第一间隔壁部30a的侧端面和公共端子51之间以及第二间隔壁部30b的侧端面和固定的接触部端子61之间散布油脂,所以可抑制所散布的油脂量。因此,与普通的实例相比,可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可显著防止油脂随着时间变质引起防尘性能下降。
而且,油脂可进一步散布在第一加固部分33a和公共端子51之间以及第二加固部分33b和固定的接触端子61之间。结果,可密封第一加固部分侧边通道42和第二加固部分侧边通道44,所以可进一步提高防尘性能。
然后,通过销47将盖体46锁定到主体21,机架垫圈48介于其间,销47插在主体21的通孔34内。然后,电机接合器49安装在盖体46的前部表面上。导线或端子之类的导体插在公共端子51和固定的接触部端子61的外侧连接部分52与垫圈59之间,而且,拧紧螺钉60,以进行连接。
随后,描述根据上述步骤组装的开关11的操作。
在用户未推动操作轴77的状态下,操作轴77由回位弹簧70最大限度地从主体21中完全突出。而且,由于引导件72与前机架22接触并且按压部分75在转动部分66的侧边上推动滑动接触板68的边缘,所以可移动接触部67和固定接触部62彼此分离,并且维持非接触状态。
如图7中所示,用户向内推动操作轴77时,引导件72在与上机架24和接合肋39接触的同时进行滑动,并且抵抗回位弹簧70而朝着后机架23移动。结果,按压部分75推动滑动接触板68的大致中心,从而可移动接触片65围绕转动部分66从非导电位置转动到导电位置,可移动接触部67和固定接触部62在导电位置中彼此接触。然后,公共端子51和固定的接触端子61彼此连接,从而打开电机输出。
当用户释放施加到操作轴77的按压力时,通过回位弹簧70的弹簧力推动引导件72返回,然后,引导件在与上机架24和接合肋39接触且在其上滑动的同时,朝着前机架22移动。然后,按压部分75在转动部分66的侧边上推动滑动接触板68的边缘,并且将可移动接触片65保持在非导电位置,其状态是,引导件72被与前机架22接触的同时被停止。
实例1
本申请发明人进行了比较实验,对比了根据本发明的开关11和普通商品之间的防尘。
在该实例中,在图6中所示的开关11内,在公共端子51和第一间隔壁部30a的导向槽32之间以及在固定的接触部端子61和第二间隔壁部30b的导向槽32之间散布油脂。
另一方面,在比较实例中,在围绕与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相应的空间的壁部部分的整个侧端面上散布油脂。在比较实例中散布的油脂量大约为该实施例的油脂量的10倍。
作为实验条件,在装有150微米混凝土粉末的密封大气内,打开和关闭开关1000次。然后,可证实,在该实例和比较实例中,灰尘未进入开关内部。
因此,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开关中,可证实,即使所使用的油脂量降低到比较实例的油脂量的1/10,其防尘性能依然与比较实例的防尘性能相同。
Claims (5)
1.一种开关,包括:
固定到主体的多个端子;
可移动接触片,通过在非导电位置与导电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方式而支撑在所述主体上,在所述非导电位置,所述多个端子彼此不连接,在所述导电位置,所述多个端子彼此连接;以及
接触驱动件,容纳在所述主体内并且通过使用外部按压力而将所述可移动接触片从所述非导电位置移动到所述导电位置,其中
所述主体包括与外部连通的开口、形成在所述开口与所述可移动接触片之间的间隔壁部、形成在所述间隔壁部上方的屏障壁部以及由所述屏障壁部的端部部分和与所述屏障壁部的所述端部部分相对的相对壁部形成的通道,
所述间隔壁部与所述通道相交,并且
所述多个端子中的每个端子包括连接部分和阻塞部分,所述连接部分连接到穿过所述开口的导体,所述阻塞部分从所述连接部分弯曲并且阻塞所述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中,所述间隔壁部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用于在所述间隔壁部与所述多个端子之间散布粘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进一步包括:
盖体,其覆盖所述主体,其中,
所述主体进一步包括加固部分以及加固部分侧边通道,所述加固部分将所述盖体固定在所述屏障壁部与所述可移动接触片之间,所述加固部分侧边通道由所述加固部分和与所述加固部分相对的相对壁部形成,以及
所述多个端子中的每个端子的所述阻塞部分阻塞所述加固部分侧边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进一步包括:
盖体,其覆盖所述主体,其中,
所述主体进一步包括加固部分以及加固部分侧边通道,所述加固部分将所述盖体固定在所述屏障壁部与所述可移动接触片之间,所述加固部分侧边通道由所述加固部分和与所述加固部分相对的相对壁部形成,以及
所述多个端子中的每个端子的所述阻塞部分阻塞所述加固部分侧边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主体包括突出部,所述突出部设置在所述屏障壁部与所述可移动接触片之间,其中,
所述多个端子中的每个端子具有弯曲部分,所述弯曲部分在所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分的相对侧边上从所述阻塞部分弯曲,以及
所述弯曲部分锁定于所述突出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76919 | 2011-08-12 | ||
JP2011176919A JP5811678B2 (ja) | 2011-08-12 | 2011-08-12 | スイッ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56385A CN102956385A (zh) | 2013-03-06 |
CN102956385B true CN102956385B (zh) | 2015-02-11 |
Family
ID=46507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11408.4A Active CN102956385B (zh) | 2011-08-12 | 2012-06-21 | 开关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09712B2 (zh) |
EP (1) | EP2557580B1 (zh) |
JP (1) | JP5811678B2 (zh) |
CN (1) | CN1029563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160303B2 (ja) * | 2013-06-27 | 2017-07-12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
DE102016117786A1 (de) * | 2016-09-21 | 2018-03-22 | Johnson Electric Germany GmbH & Co. KG | Elektrischer Schalter |
JP6690525B2 (ja) * | 2016-12-28 | 2020-04-2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の接点構造、トリガースイッチ及び電動工具 |
JP6720901B2 (ja) * | 2017-03-14 | 2020-07-08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トリガースイッチ |
JP2022138546A (ja) * | 2021-03-10 | 2022-09-26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 |
US11363727B1 (en) * | 2021-04-30 | 2022-06-14 | Suprema Inc. | Terminal apparatus and terminal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sam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13987B1 (en) * | 1987-10-21 | 1993-06-23 | OMRON Corporation | Electric switch for a power tool |
CN1819085A (zh) * | 2005-02-09 | 2006-08-16 | 佐鸟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触发开关 |
CN101276695A (zh) * | 2007-03-28 | 2008-10-01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触动件开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268700A (en) * | 1964-06-18 | 1966-08-23 | Illinois Tool Works | Snap acting trigger switch |
US3652811A (en) * | 1970-08-17 | 1972-03-28 | Ark Les Switch Corp | Laminated locking slider multiple circuit pushbutton switch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onnectors for plug-in wires |
JPS55155424A (en) * | 1979-05-24 | 1980-12-03 |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 Dip switch |
JPS60109222U (ja) * | 1983-12-26 | 1985-07-24 | 株式会社山武 | スナツプスイツチの端子板取付け装置 |
JPS60138221U (ja) * | 1984-02-24 | 1985-09-12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端子の取付け構造 |
JPS62176925U (zh) * | 1986-04-30 | 1987-11-10 | ||
US4839483A (en) * | 1986-10-22 | 1989-06-13 | Conair Corporation | Modular watertight switch for use in personal care appliances |
US5343008A (en) * | 1992-02-19 | 1994-08-30 | Ipcinski Ralph G | Sealed switch |
JP3240670B2 (ja) * | 1992-02-24 | 2001-12-17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気機器の端子シール構造 |
JP2951152B2 (ja) * | 1993-06-15 | 1999-09-20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装置 |
US5862029A (en) * | 1998-04-16 | 1999-01-19 | Conair Corporation | Resettable immersion detecting circuit interrupter (IDCI) |
JP2005093347A (ja) | 2003-09-19 | 2005-04-07 | Alps Electric Co Ltd | 押釦スイッチ |
EP1691385B1 (en) * | 2005-02-09 | 2010-05-05 | Satori S-Tech Co., Ltd. | Trigger switch |
US7289306B2 (en) * | 2005-02-25 | 2007-10-30 | Huadao Huang | Ground fault circuit interrupter containing a dual-function test button |
US7211758B2 (en) * | 2005-07-12 | 2007-05-01 | Defond Components Limited | Circuit interrupter that produces snap-action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between electrical contacts |
EP1836945A2 (en) * | 2006-03-20 | 2007-09-26 |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 Switch mechanism for use in medical apparatuses, and image-pickup device for use in endoscopes |
JP2009199981A (ja) * | 2008-02-25 | 2009-09-03 | Satori S-Tech Co Ltd | 電動工具用スイッチ |
-
2011
- 2011-08-12 JP JP2011176919A patent/JP5811678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6-21 CN CN201210211408.4A patent/CN102956385B/zh active Active
- 2012-06-22 EP EP12004725.3A patent/EP2557580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6-22 US US13/530,215 patent/US8809712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313987B1 (en) * | 1987-10-21 | 1993-06-23 | OMRON Corporation | Electric switch for a power tool |
CN1819085A (zh) * | 2005-02-09 | 2006-08-16 | 佐鸟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 触发开关 |
CN101276695A (zh) * | 2007-03-28 | 2008-10-01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触动件开关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9-199981A 2009.09.0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811678B2 (ja) | 2015-11-11 |
JP2013041715A (ja) | 2013-02-28 |
CN102956385A (zh) | 2013-03-06 |
US20130037398A1 (en) | 2013-02-14 |
EP2557580A1 (en) | 2013-02-13 |
US8809712B2 (en) | 2014-08-19 |
EP2557580B1 (en) | 2013-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56385B (zh) | 开关 | |
US6851967B2 (en) | Wire connector | |
CN101546675B (zh) | 电装置的可动触点保持器及可动触点保持器的装配方法 | |
US20170085022A1 (en) | Socket | |
JP2007219673A (ja) | メモリカード用アダプタ | |
JP5903253B2 (ja) | スイッチ装置 | |
JP5059642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4466837B (zh) | 电气接线箱 | |
CN206293668U (zh) | 插座用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
TWI464969B (zh) | 連接器結構以及電子裝置 | |
JP3002098B2 (ja) | 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および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 |
JP3963120B2 (ja) | スイッチ用コネクタ装置 | |
EP1740032A2 (en) | AC adapter | |
KR20010040619A (ko) | 전자기계식 컨택터 | |
JP4508448B2 (ja) | 低挿入力コネクタ | |
CN205408332U (zh) | 电子器件安装座、电子器件安装座组件、电器座及电器盒组件 | |
CN107689505A (zh) | 插座用保护门组件和插座 | |
EP2685483B1 (en) | Switch | |
CN103568845B (zh) | 电气连接箱 | |
CN113748573A (zh) | 密封式电缆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 |
CN104349222A (zh) | 便携式远距离操作装置 | |
KR20030044219A (ko) | 로터리형 푸쉬스위치 | |
CN1227684C (zh) | 多方向输入装置 | |
KR101064332B1 (ko) | Bga타입 패키지용 소켓 | |
US7996985B2 (en) | Method of making a rela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