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8326A - 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38326A CN102938326A CN2011102333195A CN201110233319A CN102938326A CN 102938326 A CN102938326 A CN 102938326A CN 2011102333195 A CN2011102333195 A CN 2011102333195A CN 201110233319 A CN201110233319 A CN 201110233319A CN 102938326 A CN102938326 A CN 1029383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acitor
- electrolyte
- mass ratio
- graphene
- binding ag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容器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电容器电极及电容器;该电容器电极包括正极和负极;正极的材料包括铝箔以及涂覆在铝箔上的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烯、第一导电剂以及第一粘结剂组成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的材料包括铜箔以及涂覆在铜箔上的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第二导电剂以及第二粘结剂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本发明提供电容器电极,其负极材料具有低的电位平台,使得电容器的平均工作电压高于传统的双电层电容器,从而使体系的能量密度上升;而正极采用了比表面积较高、电导率优良的石墨烯,其能够有效的降低整体电容器的内阻,又能使电容器的形成较高的比电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容器领域,其涉及一种电容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该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对电动汽车的开发以及对功率脉冲电源的需求,更刺激了人们对电化学电容器的研究。目前电化学电容器的比能量仍旧比较低,而电池的比功率较低,人们正试图从两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1)将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联合使用,正常工作时,由电池提供所需的动力;启动或者需要大电流放电时,则由电容器来提供,一方面可以改善电池的低温性能不好的缺点;可以解决用于功率要求较高的脉冲电流的应用场合,如GSM、GPRS等。电容器和电池联合使用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但这将增加电池的附件,与目前能源设备的短小轻薄等发展方向相违背。(2)利用电化学电容器和电池的原理,开发混合电容器作为新的贮能元件。
1990年Giner公司推出了贵金属氧化物为电极材料的所谓赝电容器或称准电容器(Pseudo-capacitor)。为进一步提高电化学电容器的比能量,1995年,D.A.Evans等提出了把理想极化电极和法拉第反应电极结合起来构成混合电容器的概念(Electrochemical HybridCapacitor,EHC或称为Hybrid capacitor)。1997年,ESMA公司公开了NiOOH/AC混合电容器的概念,揭示了蓄电池材料和电化学电容器材料组合的新技术。2001年,G.G.Amatucci报告了有机体系锂离子电池材料和活性炭组合的Li4Ti5O12/AC电化学混合电容器,是电化学混合电容器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目前研究的活性炭/石墨型混合电容器主要采用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碳作为正极材料,在正极与电解液的表面形成双电层,正极材料的容量决定了整体系的容量。但是目前采用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大部分的微孔比表面积无法形成有效电容,使得电容器能量密度低,导致电容器的比电容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比电容高的电容器。
一种电容器,包括正极、负极、介于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所述正极、负极及隔膜浸泡在所述电解液中;其中,所述正极的材料包括铝箔以及涂覆在所述铝箔上的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烯、第一导电剂以及第一粘结剂组成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的材料包括铜箔以及涂覆在所述铜箔上的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第二导电剂以及第二粘结剂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
上述电容器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1~1∶5。
上述电容器中,电极材料或电解液材料如下:
所述石墨烯为比表面积为400~1000m2/g的石墨烯;
所述第一导电剂和第二导电剂为乙炔黑、导电炭黑或碳纳米管,这些导电剂均可以通过市面购买获得;
所述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PVDF)或聚四氟乙烯(PTFE);
所述电解液为锂离子电解质盐与非水性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电解液;
所述隔膜采用电容器常用的pp隔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S1、将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烯、第一导电剂以及第一粘结剂配置成正极活性材料,以及将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第二导电剂以及第二粘结剂配置成负极活性材料;
S2、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涂覆在铝箔上,经干燥处理后,制得正极;将所述负极活性材料涂覆在铜箔上,经干燥处理后,制得负极;
S3、将所述正极、负极以及隔膜按照正极/隔膜/负极的顺序组装后置入装有电解液的容器中,获得所述电容器。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S2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1~1∶5。
本发明提供电容器,其负极材料具有低的电位平台,使得电容器的平均工作电压高于传统的双电层电容器,又由于嵌入-脱嵌机制产生的化学能,从而使体系的能量密度上升;而正极采用了比表面积较高、电导率优良的石墨烯,其能够有效的降低整体电容器的内阻,又能使电容器的形成较高的比电容;正极采用的石墨烯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率,能够有效的降低整体电容器的内阻,使混合电容器的功率密度较双电层电容减小不是太多,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循环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容器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容器,如图1所示,包括正极6、负极7、介于所述正极6和负极7之间的隔膜3以及电解液8,所述正极6、负极7、隔膜3按照正极6/隔膜3/负极7顺序组装后置入盛有电解液8的容器9中;正极6的材料包括铝箔1以及涂覆在所述铝箔1上的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烯、第一导电剂以及第一粘结剂组成的正极活性材料2;负极7的材料包括铜箔5以及涂覆在所述铜箔5上的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第二导电剂以及第二粘结剂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4。
上述电容器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1~1∶5。
上述电容器中,电极材料或电解液材料如下:
石墨烯为比表面积为400~1000m2/g的石墨烯,也可以选用进行表面改性的石墨烯,如,进行掺杂B、N、O、F等元素的表面改性石墨烯;
第一导电剂和第二导电剂为乙炔黑、导电炭黑或碳纳米管,这些导电剂均可以通过市面购买获得;
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PVDF)或聚四氟乙烯(PTFE);
所述电解液为锂离子电解质盐与非水性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电解液;电解液中的锂离子电解质盐为LiPF6、LiBF4、LiBOB、LiCF3SO3、LiN(SO2CF3)或LiAsF6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电解液中的非水性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亚硫酸乙烯酯、亚硫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r-丁内酯、碳酸甲乙烯酯、碳酸甲丙酯、乙酸乙酯或乙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隔膜可采用pp隔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步骤如下:
S1、将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烯、第一导电剂以及第一粘结剂配置成正极活性材料,以及将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第二导电剂以及第二粘结剂配置成负极活性材料;
S2、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涂覆在铝箔上,经干燥处理后,制得正极;将所述负极活性材料涂覆在铜箔上,经干燥处理后,制得负极;
S3、将所述正极、负极以及隔膜切割成所需规格并按照正极/隔膜/负极的顺序组装后置入装有电解液的容器中,获得所述电容器。
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S2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1~1∶5。
上述电容器的制备方法中,电极材料、电解液材料如下:
石墨烯为比表面积为400~1000m2/g的石墨烯,也可以选用进行表面改性的石墨烯,如,进行掺杂B、N、O、F等元素的表面改性石墨烯;
第一导电剂和第二导电剂为乙炔黑、导电炭黑(如,导电炭黑super P)或碳纳米管,这些导电剂均可以通过市面购买获得;
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PVDF)或聚四氟乙烯(PTFE);
所述电解液为锂离子电解质盐与非水性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电解液;电解液中的锂离子电解质盐为LiPF6、LiBF4、LiBOB、LiCF3SO3、LiN(SO2CF3)或LiAsF6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电解液中的非水性有机溶剂为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乙烯酯、亚硫酸乙烯酯、亚硫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r-丁内酯、碳酸甲乙烯酯、碳酸甲丙酯、乙酸乙酯或乙腈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隔膜可采用pp隔膜。
本发明提供电容器,其负极材料具有低的电位平台,使得电容器的平均工作电压高于传统的双电层电容器,又由于嵌入-脱嵌机制产生的化学能,从而使体系的能量密度上升;而正极采用了比表面积较高、电导率优良的石墨烯,其能够有效的降低整体电容器的内阻,又能使电容器的形成较高的比电容;正极采用的石墨烯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率,能够有效的降低整体电容器的内阻,使混合电容器的功率密度较双电层电容减小不是太多,同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循环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电容器电极制备:
正极。将质量比为85∶10∶5的石墨烯(比表面积为400m2/g)、乙炔黑导电剂、PVDF粘结剂混合后制成正极活性材料,将正极活性材料涂布在铝箔上,于真空中80℃烘烤12h,获得正极;
负极。将质量比为85∶10∶5的石墨、乙炔黑导电剂、PVDF粘结剂混合后制成负极活性材料,将负极活性材料涂布在铜箔上,于真空中80℃烘烤12h,获得负极。
其中,正极上的正极活性材料与负极上的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1。
2、组装电容器:
将上述制得的正极和附件裁剪成所需规格,并在手套箱中,按照正极/pp隔膜/负极的顺序组装,注入LiPF6、碳酸丙烯酯及碳酸二乙酯的混合电解液,得到电容器。
实施例2
1、电容器电极制备:
正极。将质量比为80∶10∶10的石墨烯(比表面积为700m2/g)、碳纳米管导电剂、PVDF粘结剂混合后制成正极活性材料,将正极活性材料涂布在铝箔上,于真空中80℃烘烤12h,获得正极;
负极。将质量比为80∶10∶10的石墨、碳纳米管导电剂、PVDF粘结剂混合后制成负极活性材料,将负极活性材料涂布在铜箔上,于真空中80℃烘烤12h,获得负极。
其中,正极上的正极活性材料与负极上的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2。
2、组装电容器:
将上述制得的正极和附件裁剪成所需规格,并在手套箱中,按照正极/pp隔膜/负极的顺序组装,注入LiBOB与乙腈的混合电解液,得到电容器。
实施例3
1、电容器电极制备:
正极。将质量比为93∶2∶5的石墨烯(比表面积为1000m2/g)、导电炭黑导电剂、PTFE粘结剂混合后制成正极活性材料,将正极活性材料涂布在铝箔上,于真空中80℃烘烤12h,获得正极;
负极。将质量比为93∶2∶5的石墨、导电炭黑super P导电剂、PTFE粘结剂混合后制成负极活性材料,将负极活性材料涂布在铜箔上,于真空中80℃烘烤12h,获得负极。
其中,正极上的正极活性材料与负极上的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5。
2、组装电容器:
将正极和附件裁剪成所需规格,并在手套箱中,按照正极/pp隔膜/负极的顺序组装,注入LiBF4、碳酸二甲酯及碳酸乙烯酯的混合电解液,得到电容器。
将以上实施例组装成的电容器进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得到的不同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如表1。目前商用maxwell超级电容器BCAP0350E270T09的能量密度为5.62Wh/kg,其他的型号的能量密度为1.38~5.62Wh/kg;因此,本发明的电容器能量密度较现有的商用电容器有较大提高。
表1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表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容器,包括正极、负极、介于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膜以及电解液;所述正极、负极及隔膜浸泡在所述电解液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的材料包括铝箔以及涂覆在所述铝箔上的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烯、第一导电剂以及第一粘结剂组成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的材料包括铜箔以及涂覆在所述铜箔上的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第二导电剂以及第二粘结剂组成的负极活性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为比表面积为400~1000m2/g的石墨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剂和第二导电剂为乙炔黑、导电炭黑或碳纳米管。
4.根据权利要求1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为锂离子电解质盐与非水性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电解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1~1∶5。
7.一种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烯、第一导电剂以及第一粘结剂配置成正极活性材料,以及将质量比分别为80~93∶2~10∶5~10的石墨、第二导电剂以及第二粘结剂配置成负极活性材料;
S2、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涂覆在铝箔上,经干燥处理后,制得正极;将所述负极活性材料涂覆在铜箔上,经干燥处理后,制得负极;
S3、将所述正极、负极以及隔膜按照正极/隔膜/负极的顺序组转后置入装有电解液的容器中,获得所述电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为比表面积为400~1000m2/g的石墨烯;所述第一导电剂和第二导电剂为乙炔黑、导电炭黑或碳纳米管;所述第一粘结剂和第二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或聚四氟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1∶1~1∶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电解液为锂离子电解质盐与非水性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电解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333195A CN102938326A (zh) | 2011-08-15 | 2011-08-15 | 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333195A CN102938326A (zh) | 2011-08-15 | 2011-08-15 | 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8326A true CN102938326A (zh) | 2013-02-20 |
Family
ID=47697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333195A Pending CN102938326A (zh) | 2011-08-15 | 2011-08-15 | 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3832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46699A (zh) * | 2019-05-17 | 2019-09-17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正极电极片、锂离子电容器及其负极预嵌锂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02150A1 (en) * | 2003-04-09 | 2005-01-06 | Volfkovich Yuri Mironovich | Positive electrode of an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
CN101699590A (zh) * | 2009-11-03 | 2010-04-28 | 朝阳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超级电容器 |
-
2011
- 2011-08-15 CN CN2011102333195A patent/CN10293832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002150A1 (en) * | 2003-04-09 | 2005-01-06 | Volfkovich Yuri Mironovich | Positive electrode of an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
CN101699590A (zh) * | 2009-11-03 | 2010-04-28 | 朝阳立塬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超级电容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CHENGUANG LIU等: ""Graphene-Based Supercapacitor with an Ultrahigh Energy Density"", 《NANO LETTERS》, vol. 10, 8 November 2010 (2010-11-08), XP002723892, DOI: 10.1021/nl102661q * |
XIAN DU等: ""Graphene nanosheets as electrode material for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ELECTROCHIMICA ACTA》, vol. 55, 23 March 2010 (2010-03-23), XP055143961, DOI: 10.1016/j.electacta.2010.03.047 * |
YAN WANG等: ""Supercapacitor devices based on graphene materials"", 《J. PHYS. CHEM. C》, vol. 113, 6 July 2009 (2009-07-06), pages 13103 - 13107, XP055150316, DOI: 10.1021/jp902214f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246699A (zh) * | 2019-05-17 | 2019-09-17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正极电极片、锂离子电容器及其负极预嵌锂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705566B2 (ja) | 電極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4731967B2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キャパシタ | |
CN103680972B (zh) | 一种高能量高功率密度的锂离子超级电容器及其组装方法 | |
JP2014517507A (ja) | ポリイミド系キャパシタ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3413692A (zh) | 一种锂离子电容器正极片及使用该正极片的锂离子电容器 | |
JP2012244164A (ja) | ハイブリッドキャパシタ | |
TWI570752B (zh) | 儲能元件與超級電容器元件 | |
JP2012089825A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キャパシタ | |
CN103050732B (zh) | 一种钛酸锂基化学电源 | |
WO2020118880A1 (zh) | 一种基于石墨正极和锌负极的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 |
CN101409154B (zh) | 有机混合型超级电容器 | |
CN103050293A (zh) | 一种硬炭基长寿命化学电源 | |
CN102956357B (zh) | 一种锂离子超级电容器 | |
JP2006286926A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キャパシタ | |
CN103854880A (zh) | 石墨烯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945755A (zh) | 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10109080A (ja) | 蓄電素子用電極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蓄電素子用電極体ならびに非水系リチウム型蓄電素子 | |
CN102945754B (zh) | 超级电化学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38322A (zh) | 超级电容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38328A (zh) | 电化学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65799A (zh) | 超级电容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38325B (zh) | 混合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545567B (zh) | 一种全固态电池型电容器 | |
CN108074750A (zh) | 一种双离子电容电池 | |
JP2007294539A (ja) | リチウムイオンハイブリッドキャパシ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