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3409A - 轴模块,特别是复合拉杆轴 - Google Patents

轴模块,特别是复合拉杆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33409A
CN102933409A CN2011800262456A CN201180026245A CN102933409A CN 102933409 A CN102933409 A CN 102933409A CN 2011800262456 A CN2011800262456 A CN 2011800262456A CN 201180026245 A CN201180026245 A CN 201180026245A CN 102933409 A CN102933409 A CN 102933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axis body
pull bar
axle modu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2624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33409B (zh
Inventor
托马斯·布施约翰
海科·拉赫蒙德
恩里科·沙勒
本杰明·赫利格
安德列亚斯·基泽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SM Castings Group GmbH
Original Assignee
KSM Casting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SM Castings GmbH filed Critical KSM Casting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933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3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33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33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01Suspension arms,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2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 B60G21/04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 B60G21/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between wheels on the same axle bu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vehicle, i.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suspensions being interconnected
    • B60G21/051Trailing arm twist beam ax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6/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suspension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the materials used, procedures or tools
    • B60G2206/0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uspension elements, e.g. arms, dampers, springs
    • B60G2206/2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semi-rigid axles, e.g. twist beam type ax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轴模块。

Description

轴模块,特别是复合拉杆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轴模块,特别是复合拉杆轴。
背景技术
复合拉杆轴,如在文献DE195 35 521 A1中披露的,通常作为前驱机动车的后轴并且通常由两个拉杆,特别是两个纵向拉杆(其承接两个轮子并且与两个轮子相连),和一个轴体,特别是一个连接两个拉杆的横向型材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形成一个此类轴模块,该轴模块具有改善的行驶动力性能和改善的舒适性和声学性质。此外本发明基于的目的,使开篇出提到的轴模块更抗腐蚀、更容易加工并且可以更廉价和简单地生产。而且还应该扩展这样一个开篇出提到的轴模块,在满足较高的承载能力的同时减小质量。此外还应该具有较紧凑和稳定的轴模块整体构造。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由这样的机动车轴模块达到,其由两个拉杆,优选两个纵向拉杆构成,两个拉杆通过枢纽装置固定在机动车车身上,承接轴的两个轮子并且通过轴体彼此相连,该轴体优选为横梁,特别是横向型材,其中轴体和各个拉杆间通过粘黏连接。
以有利的方式,这种轴模块的优势在于,各个拉杆在轴模块动态负载时由于粘黏连接在运动上相对不依赖于轴体。以此改善了机动车的行驶动力性能和舒适性和声学性质。此外轴模块的制造,特别是轴体和各个杆间的连接,可以特别廉价和简单地制造。
这里的优势是,当通过粘合剂形成粘黏连接时,粘合剂在变硬之后是柔韧的或者弹性的,并且优选地保持,拉杆在轴模块动态负载时以预先希望的方式在运动上相对不依赖于轴体。
此外还具有优势的是,粘黏连接优选是各个拉杆与轴体间材料配合的是唯一的连接。
材料配合的连接是这样的连接,组件,在这里是杆和轴体的各个终端区域,这样彼此紧密地相连,在运行中出现的力通过内聚力和粘着力传递。
在某些特定的使用情况下具有优势的是,轴体的各个终端区域,特别是为了形成扭转保险和/或给定的负载分配,至少部分地额外地形状配合地与各个拉杆相连。
在某些特定的应用中具有优势的是,轴体的各个终端区域,特别是为了形成扭转保险和/或给定的负载分配,至少部分地额外地力配合地与各个拉杆相连。
对于几种使用情况具有优势的是,轴体的各个终端区域与各个拉杆至少部分地额外地通过轴体的给定区域的卷边和/或各个杆的卷边连接。
对于特定的使用情况具有优势的是,轴体的各个终端区域与各个拉杆至少部分额外通过咬口连接(Durchsetzfuegen)或特别是钳夹相连。关于咬口连接(Durchsetzfuegen)或特别是钳夹的概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下述文献中找到:Fahrenwaldt,HansJ./Schuler,Volk mar:Praxiswissen Schweiβtechnik,Berlin-Heidelberg,2.,überarbeitete und erweiterte Auflage,2008,S.127-130.
对于不同的使用情况适宜的是,轴体的各个终端区域与各个杆至少部分地额外地通过铆钉特别是冲压铆钉连接。
对于其他使用情况适宜的是,轴体的各个终端区域与各个拉杆至少部分地额外地通过拧紧螺丝相连。
对于其他使用情况适宜的是,轴体的各个终端区域与各个拉杆至少部分地额外地通过用夹钳相连。
对于其他使用情况适宜的是,轴体的各个终端区域与各个拉杆至少部分地额外地通过挤压相连。
为了设定给定的容许公差和/或制造或者提供轴体与拉杆之间的理想的连接,适宜的是,对轴体和/或各个拉杆的连接区域或者连接面进行处理。其中例如涉及铲除材料的、特别是除屑(Spanabhebend)处理,其导致轴体的终端区域和/或在各个拉杆内部或上面的连接区域的给定的形状,特别是锥状构造。但也可以涉及使连接区域或者连接面材料粗糙化的处理,以增大用于优化轴体和各个拉杆之间的粘黏连接的表面积。特别具有优势的是,连接区域或者连接面通过不同处理过程的组合进行处理。
具有优势的是,轴体由不同于拉杆材料的材料制成。通过粘黏连接可以用不同的并且对于各自的使用目的最合适的材料制成拉杆和轴体,一定程度上不需顾及该材料的连接性。
如果轴模块的至少一个部分,优选为杆至少部分由较轻材料制成,总地来说可以在改善的轴模块动力负载下减小重量。对于特定的应用情况,轻金属作为轻材料具有优势。对于另外的应用情况,塑料作为轻材料具有优势。对于另外的应用情况,轻金属和塑料的复合物具有优势。因此可以特别获得轴模块的更紧凑的整体结构。
轻金属可以由铝、镁、锌或者具有一种或者多种金属的合金构成。对特定的应用目的,轴模块的一个或者多个部分,特别是轴体可以具有优势地由钢或者铁,特别是由钢铸件或铁铸件组成。对特定的应用目的,轴模块的一个或者多个部分,优选对于轴体,有利地为板状结构。
可能具有优势的是,塑料是聚酰胺,特别是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然而有利的还有,应用由聚丙烯特别是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制成的塑料。对特定的应用目的具有优势的是,使用标志为
Figure BDA00002473455400031
A3WG10 CR的材料。
具有优势的是,每个拉杆具有一个用于接纳轴体的接纳装置,特别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其中轴体根据应用情况以其对应的终端区域或者引入到独立存在的接纳轴套内(例如插入),或者引到独立存在的接纳轴颈上(例如推上)。对于有些应用情况适宜的是,既存在接纳轴套又存在接纳轴颈,并且轴体以其对应的终端区域既引入到接纳轴套内又引到接纳轴颈上。其中引入和引到的度不同。例如接纳轴颈形成为长于接纳轴套。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接纳轴套有利地是杆的一个凹槽或者一个孔洞。
接纳轴套可以是单侧或者双侧开口。
然而适宜的是,接纳轴套形成为沟槽,该沟槽至少包围接纳轴颈的一部分。在接纳轴颈存在的情况下,接纳轴套可以形成为在接纳轴颈周围的具有一定深度的沟槽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一个用于以各个终端区域引到接纳轴颈上的轴体的接触面,由此简化定位过程。
适宜的是,接纳轴颈形成为坚固的。特别是对于轴模块的重量优化和/或对于轴体和各个拉杆之间的连接优化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轴颈至少部分是空心的,优选形成为空心型材和/或具有一侧引入的凹槽。
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轴套具有一侧引入的凹槽。
如果粘合剂引入到该凹槽内,通过一侧引入的凹槽可以在粘黏连接时额外地实现形状配合的连接。
适宜的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至少部分具有不同于圆形的截面形状。
对于一些情况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形成为基本上呈矩形的横截面。对于某些情况具有优势的是,如果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形成为基本上呈正方形的横截面。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形成为基本上呈椭圆形的横截面。对于另一些情况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形成为基本上呈三角形的横截面。对于一些情况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形成为基本上呈多边形的横截面。对于特殊情况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形成为基本上呈梯形的横截面。
这样的接纳装置,特别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具有这样的优势:轴体除了材料配合的与各个拉杆粘黏相连还具有与各个拉杆形状配合的连接,其中基本上作用于轴模块的力通过拉杆和轴体之间的形状配合传递。有利的是,不是剪切力作用于粘黏连接,而是压力,其对于粘黏连接没有损害。
将接纳装置设计成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还具有优势,可以拉杆和轴体之间的粘黏面积可以选择为需要的大小,以达到轴体和各个拉杆之间的连接的足够的坚固性。适宜地,粘黏连接至少部分在接纳轴套的内壁和由接纳轴套接纳的轴体的外壁之间和/或至少部分位于接纳轴颈的外壁和由接纳轴颈接纳的至少在该区域形成为管状的轴体的内壁之间生成。此处和稍后出现的管状的意思是,至少轴体的各个终端区域形成为空心型材,其前面开口,通过圆周开放或者闭合。
特别适宜的是,粘黏连接在接纳轴套的内壁和由接纳轴套接纳的轴体的外壁之间和/或接纳轴颈的外壁和由接纳轴颈接纳的至少在该区域形成为管状的轴体的内壁之间全表面地生成。由此接纳装置可以形成为特别相对较短的,轴体和各个拉杆之间的连接的强度却得到了提高。
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可以通过圆周闭合或者至少部分开放。当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通过其圆周闭合,可以具有更多的用于粘黏连接的面积。当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通过其圆周至少部分开放,可以使轴体的引入和/或引到和/或粘合剂的引入和/或引到变得容易。
为了在应用相应的材料时避免产生拉杆和轴体间的导电元件,具有优势的是,粘黏连接这样形成,即,粘合剂作用为各个拉杆和轴体之间的分隔剂。由此轴体与各个拉杆一定程度上分隔。
接纳装置可以是拉杆的组成部分然后共同形成拉杆或者集成在拉杆内。特别具有优势的是,拉杆一件式形成为具有接纳装置的至少一个部分。由此可以特别稳定和简单并且廉价地制造杆和轴模块。
接纳装置本身优选形成为一件式或者多件式。
对特定的应用情况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的至少一个部分形成为管状。对于特定的应用情况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的至少一个部分形成为桶状。对于另外的应用情况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的至少一个部分形成为壶状,对于另外的应用情况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的至少一个部分形成为钟状。最后可能对于一些应用目的有意义的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的至少一个部分形成为锥形。
这里可以具有优势,如果接纳轴套的至少一个部分朝向轴体呈锥形扩展。这里还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的至少一个部分扩大远离轴体呈锥形扩展。
轴体和拉杆可以由塑料和轻金属制成的混合轻组件形成。具有优势的是,拉杆由塑料制成而轴体由轻金属制成,或者相反。
具有优势的是,轴体至少部分由轻材料,优选轻金属,由塑料或者轻金属和塑料的复合物制成。
适宜的是,接纳装置至少部分集成在拉杆内。特别适宜的是,接纳装置至少部分由拉杆形成。
一个特别的优势在于,接纳装置和/或拉杆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加固件,特别是加固肋条、加固带、加固卷边、加固凸起部、加固腹板和/或加固缺口,然而优选具有多个加固肋条。
对于一些应用具有优势的是,轴体设置在轮子的转轴的一定高度处。对于另一些应用具有优势的是,轴体在转轴和用来固定拉杆的铰接处之间设置在机动车车身上。对于另一些应用具有优势的是,轴体在用来固定拉杆的铰接处的一定高度处设置在在机动车车身上。
另外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装置的至少一部分以浇铸法完成。特别具有优势的是,连杆和接纳装置作为一件式浇铸组件进行制造。适宜的是,接纳装置是与拉杆的浇铸分离制造的部分,该接纳装置至少部分浇铸在拉杆内或者拉杆上。
具有优势的是,接纳装置,特别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对于轴体而匹配于轴体的外部轮廓和/或内部轮廓,至少匹配于轴体的对应终端区域的外部轮廓和/或内部轮廓。
拉杆可以具有一个一件式与拉杆相连,优选通过浇铸法制造的减震器接纳部,其用于将减震器固定在拉杆和机动车车身之间。
具有优势的是,拉杆可以具有一个一件式与拉杆相连,优选通过浇铸法制造的弹簧垫或者弹簧接纳部,其用于接纳相应的螺旋弹簧。
该单独的、安置在轴模块的拉杆上的接纳部在特定的应用目的下,可以通过拧紧螺栓、焊接、材料铲除或者类似方法固定在拉杆上。
特别适宜的是,接纳装置的至少一个部分或者浇铸组件通过模压铸造、反压冷铸(CPC)、压力铸造、特别是通过触变砂型铸造、流变砂型铸造和低压砂型铸造或者通过重力冷铸制造。
特别具有优势并适宜的是,轴模块形成为复合拉杆轴。
复合拉杆轴的概念包含很广。对于特定的应用情况可以是所谓的扭转曲轴。对于另外的应用情况可以是所谓的连杆轴。对于另外的应用情况可以是狭义上的复合拉杆轴。扭转曲轴是指,横向连接部分,特别是轴体位于轮子中间很近的位置并且具有刚性轴的相似性质。狭义上的复合拉杆轴是指,横向连接部分,特别是轴体靠近纵向拉杆轴承,并具有和纵向拉杆轴相似的性质。连杆轴是指,横向连接部分,特别是轴体位于拉杆的大概前三分之一位置并且由此集中了纵向拉杆轴和狭义上的复合拉杆轴的优点。
具有优势的是,复合拉杆轴包含一个与机动车横向对齐、折弯刚性的并且扭曲柔性的轴体或者横梁,以及两个与机动车纵向方向对齐、折弯刚性的并且扭曲刚性的拉杆特别是纵向拉杆。具有优势的是,拉杆的在机动车纵向方向上观察的前端与轴体或者横梁固定相连并且在拉杆的后端分别安放一个轮子。
具有优势的是,轴模块形成为刚性轴,其中拉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车轮架。
拉杆可以优选地以浇铸法与接纳装置的至少一个部分一起制造。对于特定的应用目的适宜的是,杆由一个或者多个喷射铸造型材、挤压型材、挤压铸造型材或者铸造型材制成。对于特定的应用情况具有优势的是,拉杆和/或接纳装置的至少一个部分由至少一个喷射铸造型材、挤压型材、挤压铸造型材或者铸造型材制成。
轴体可以形成为T形型材、V形型材或U形型材或者具有优选压为C形横截面的管道型材。所述最后一个形状提供了在与拉杆或者纵拉杆的连接区域的改善的条件。轴体可以由喷射铸造型材、挤压型材、挤压铸造型材或者铸造型材制成。
接纳装置可以安置在拉杆的终端。在拉杆的另一端可以安置一个接纳部,优选轴衬形状,该接纳部为用于将轴模块固定在机动车车身上的固定件设置。
具有优势的是,在轴体里面安置一个连接部件,优选为管状或者棒状,其在终端区域与对应的拉杆相连,优选拧紧螺栓的方式相连。具有优势的是,该连接这样设置,连接部件作用为连接两个拉杆的拉桩。借用这样的拉桩不仅可以调整轴体的扭曲刚性,还可以实现轴体的相对于拉杆的简单定位,这导致优化的粘黏连接。
附图说明
其他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优势的实施方式由下面的若干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以及附图得出。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的后视图,
图4是作为轴体终端区域和接纳轴颈终端区域之间的连接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细节展示图的纵向剖面图,图1至3的轴模块可应用该方案,
图5是作为轴体终端区域和接纳轴颈终端区域之间的连接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细节展示图的纵向剖面图,图1至3的轴模块可应用该方案,
图6是作为轴体终端区域和接纳轴颈终端区域之间的连接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细节展示图的纵向剖面图,图1至3的轴模块可应用该方案,
图7是作为轴体终端区域和接纳轴颈终端区域之间的连接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细节展示图的纵向剖面图,图1至3的轴模块可应用该方案,
图8是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的立体图,
图9是作为轴体终端区域和接纳轴颈终端区域之间的连接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细节展示图的纵向剖面图,图8的轴模块可应用该方案,
图10是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的立体图,
图11是作为轴体终端区域和接纳轴颈终端区域之间的连接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细节展示图的纵向剖面图,图10的轴模块可应用该方案,
图12是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的立体图,
图13是作为轴体终端区域和接纳轴颈终端区域之间的连接的第七实施方案的细节展示图的纵向剖面图,图12的轴模块可应用该方案,
图14是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中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的后视图,
图16是图14中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的细节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16应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附图标记标识出相同的部分,因此,为了避免重复,没有在每个附图说明中重新解释已经描述过的部件。
图1至3示出了形式为用于机动车的联动杆轴的轴模块10的不同视图,其由两个拉杆12组成,该两个拉杆可通过安置在每个杆12的终端上的轴衬14固定在此处未示出的机动车车身,在区域16,轮子承接住轴并且通过轴体18彼此连接,其中轴体18的各个终端区域和对应的拉杆之间的连接为粘黏连接。
此处轴体18形成为至少部分地,即在轴体18的终端区域之间的区域20内的一侧开口的空心型材,分别在其终端区域端侧同样开口,但是通过圆周呈管道形式封闭。
如图1中已明确示出,轴体18具有由不同于圆形的横截面,其中横截面可以称作基本上呈矩形。
为了制造形成为空心型材的轴体18的终端区域和各个拉杆12之间的连接,拉杆12具有接纳轴颈22,分别有轴体18的终端区域引到该接纳轴颈上。
在将轴体18的终端区域引到对应的拉杆12的接纳轴颈20上之后,已经制造了一个轴体18和杆12之间的形状配合的连接,由此,由于轴体18和拉杆12的不同于圆形的横截面,轴体18相对于拉杆12不再能转动。
为了展示根据本发明的接纳轴颈22和轴体18的终端区域之间的粘黏连接,现在开始引用图4至7,图4至7示出了四个设计方案的变形,可应用于图1至3的轴模块10。
图4示出了在接纳轴颈22方向上圆锥形扩展的轴体的终端区域和在拉杆12方向上圆锥形扩展的接纳轴颈22之间的粘黏连接。该粘黏连接出现在接纳轴颈22的外表面和由接纳轴颈22接纳的、在该区域形成为管道的轴体18的内表面的整个表面。粘合剂14分布位于所述的表面之间并且一定程度上除了形成材料配合的连接和密封外,同时形成轴体18或者其终端区域和拉杆12或者其接纳轴颈22之间的分隔剂或者绝缘,由此避免在应用不同的金属材料制造轴体18和杆12或者其接纳轴颈22时,具有相应腐蚀损害的有害的导电元件的形成。
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优势在于,在粘合剂涂覆到接纳轴颈22或者轴体18的终端区域的内壁上后,轴体18的终端区域可以相对简单地并且符合要求地引到圆锥形扩展的接纳轴颈22上。由此可以将粘合剂24层挤压得较宽,由此产生优化的粘黏连接。此外,存在与接纳轴颈22的长度相关的相对较大表面积。
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基本上对应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但是与图4的区别是在拉杆12内引入一个包围接纳轴颈22的沟槽,其中沟槽一定程度上形成接纳轴套26,轴体18的终端区域的一部分引入到该接纳轴套。
由此存在以服务接纳轴颈22和接纳轴套26的组合,其中具有预先给定的深度的包围接纳轴颈22的沟槽形成接触面,该接触面用于以各个终端区域引到接纳轴颈22上的轴体18,由此可重复地简化了定位过程。
如果在粘黏连接过程中额外以粘合剂填满沟槽,粘合剂同时还有利地作为密封剂起作用。
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示出了根据图5的实施方式的替代方案,即接纳轴颈22和轴体18的终端区域没有以圆锥形扩展的几何形状。
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示出了根据图5的设计方案的替代方案,即形成为空心型材的接纳轴颈22。除了由此达到的重量优化,还可以有利地在特定的应用中利用这样的接纳轴颈22的柔韧性。
图8示出了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其中可以引用图1中的描述作为一般性描述。
为了制造形成为空心型材的轴体18的终端区域和对应的拉杆之间的连接,拉杆12具有两侧开口的洞穴形状的接纳轴套26,分别将轴体18的终端区域引入到该接纳轴套中。
在轴体18的终端区域引入到的拉杆12的各个接纳轴套26后,产生一个轴体18和拉杆12之间的形状配合的连接,轴体18的终端区域呈圆锥形扩展。
此外接纳轴套26呈圆锥形扩展到拉杆12的远离轴体18的一侧。在图9中示出该细节。在接纳轴套26的内壁和由接纳轴套26接纳的轴体18的终端区域的外壁之间全表面地产生粘黏连接,其中粘合剂再次作用为分隔剂。
图10示出了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其中可以引用图1中的描述作为一般性描述。
为了制造形成为空心型材的轴体18的终端区域和各个拉杆之间的连接,拉杆12具有一侧开口的呈圆锥形向轴体18扩展的凹槽形状的接纳轴套26,轴体18的终端区域引入到该接纳轴套中。
图11示出了该细节。为了实现将轴体18的终端区域引入到该接纳轴套中,轴体18的终端区域同样沿前述方向呈圆锥形扩展。此处轴体18的终端区域经过铲除材料的,特别是切削处理。因此轴体和拉杆之间的容许公差可以以实用方式调整并且产生限定的粘黏面。
图12示出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其中可以引用图1中的描述作为一般性描述。
为了制造形成为空心型材的轴体18的终端区域和各个拉杆之间的连接,拉杆12具有两侧开口的、向轴体18呈圆锥形扩展的孔洞形状的接纳轴套26,对应的向同样方向呈圆锥形扩展的轴体18的终端区域分别引入到该接纳轴套中。
图13以细节示出了连接。粘黏连接产生在接纳轴套26的内表面和由接纳轴套26接纳的轴体18的终端区域的外表面之间在整个表面生成,其中粘合剂再次作用为分隔剂。在终端区域,优选轴体18的角落区域引入纵向缝28,该纵向缝实现并简化了轴体18和拉杆12的组装,因为轴体18的终端区域在组装过程中对应于接纳轴套26的锥度发生变形。借用一个反制工具可以实现轴体18和拉杆12的可靠粘黏连接,该工具从另一侧引入接纳轴套26,从内部压向各个轴体18的终端区域的表面。
图14至16示出了另一个根据本发明的轴模块,其中可以引用图1中的描述作为一般性描述。粘黏连接产生在接纳轴套26的内表面和由接纳轴套26接纳的轴体18的终端区域的外表面之间的整个表面,其中粘合剂再次作用为分隔剂。
图14至16示出的轴模块10在轴体18内具有连接部件30,优选为管状或者棒状,其在终端区域与对应的拉杆12通过螺栓32的方式这样拧紧,从而使连接部件30作用为连接两个拉杆12的拉桩。借用这样的拉桩不仅可以调整轴体18的扭曲刚性,还可以有利地实现轴体18的相对于拉杆12的简化的定位,这导致优化的粘黏连接。

Claims (33)

1.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轴模块,所述轴模块由两个拉杆组成,所述拉杆可以固定在机动车车身上,承接轴的轮子并且通过轴体彼此相连,其中,所述轴体和各个拉杆之间的连接是粘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与各个拉杆形状配合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与各个拉杆力配合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与各个拉杆通过拧紧螺丝、铆接、夹紧、压紧、卷边和/或咬口连接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上和/或各个拉杆上的连接区域或者连接面经过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由与拉杆不同的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这些部件,优选各个拉杆,至少部分由轻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轻材料是轻金属,塑料或者轻金属和塑料的复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金属由铝、镁、锌或者具有一个或者多个这种金属的合金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是聚酰胺,特别是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1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由钢或者铁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拉杆具有用于接纳轴体接纳装置,特别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至少部分具有不同于圆形的横截面形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的横截面大体上形成为矩形、正方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和/或梯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通过圆周闭合或者至少部分开放。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黏连接至少部分产生在接纳轴套的内表面和由接纳轴套接纳的轴体外表面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2至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黏连接至少部分产生在接纳轴颈的外表面和由接纳轴颈接纳的至少在该区域形成管状的轴体的内表面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黏连接产生在接纳轴套的内表面和由接纳轴套接纳的轴体外表面之间的整个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黏连接产生在接纳轴颈的外表面和由接纳轴颈接纳的至少在该区域形成为管状的轴体的内表面之间的整个表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1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黏连接是这样的,即,粘合剂作用为各个拉杆和轴体间的分隔剂。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2至1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的拉杆形成为一件式。
22.根据权利要求12至21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2至2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形成为一件式或者多件式。
23.根据权利要求12至22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2至2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的至少一个部分形成为管状、桶状、壶状或钟状或锥形。
24.根据权利要求12至23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2至2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至少部分集成在拉杆内或者通过拉杆形成。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2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以用于固定拉杆的铰接处的高度设置在机动车车身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2至25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2至2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接纳装置的轴体制成为一件式铸造的组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6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装置是独立于拉杆的浇铸过程制造的部件,该接纳部件至少部分浇铸在拉杆内。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7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27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对于轴体而言,所述接纳装置,特别是接纳轴套和/或接纳轴颈匹配于该轴体的外部轮廓和/或内部轮廓。
29.根据权利要求12至28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2至2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装置的至少一个部分或者浇铸的组件通过挤压铸造、反压冷铸(CPC)、压力铸造、特别是通过触变砂型铸造、流变砂型铸造和低压砂型铸造或者通过重力冷铸制造。
30.根据权利要求1至28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2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纳装置的至少一个部分或者浇铸的组件在喷射铸造过程中进行制造。
31.根据权利要求1至30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30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或者接纳装置和/或轴体至少部分形成为喷射铸造型材、挤压型材、挤压铸造型材或者优选铸造型材制成。
32.根据权利要求1至31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1至3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在轴体内部设置一个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优选为管状或者棒状,该连接部件在终端区域与各个拉杆相连。
33.根据权利要求32或者特别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轴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这样与拉杆相连,其作用为连接两个拉杆的拉桩。
CN201180026245.6A 2010-05-27 2011-05-27 轴模块,特别是复合拉杆轴 Active CN1029334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21674.7 2010-05-27
DE102010021674 2010-05-27
DE102011103093.3 2011-05-26
DE102011103093 2011-05-26
PCT/DE2011/001157 WO2011147411A2 (de) 2010-05-27 2011-05-27 Achsmodul, insbesondere verbundlenkerachs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33409A true CN102933409A (zh) 2013-02-13
CN102933409B CN102933409B (zh) 2016-02-24

Family

ID=44924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26245.6A Active CN102933409B (zh) 2010-05-27 2011-05-27 轴模块,特别是复合拉杆轴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70204B2 (zh)
EP (1) EP2576248B1 (zh)
CN (1) CN102933409B (zh)
DE (2) DE112011104282A5 (zh)
WO (1) WO2011147411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7132A (zh) * 2015-08-20 2017-03-0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副车架
CN106687311A (zh) * 2014-07-31 2017-05-17 雷诺股份公司 带有粘附式复合扭杆的机动车辆悬架
CN106794738A (zh) * 2014-10-14 2017-05-31 麦格纳国际公司 车辆扭转车桥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79979A1 (de) 2011-07-28 2013-01-31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bundlenkerachse
DE102011086481B4 (de) * 2011-11-16 2020-06-10 Saf-Holland Gmbh Fahrwerksystem für Nutzfahrzeuge
DE102012017941A1 (de) * 2012-09-12 2014-03-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Verbundlenker-Hinterachse
DE102012017940A1 (de) * 2012-09-12 2014-03-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Verbundlenker-Hinterachse
MX361703B (es) * 2013-01-30 2018-12-14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Barra de torsion, ensamble de barra de torsion, dispositivo de suspension del tipo de barra de torsion.
DE202013004035U1 (de) * 2013-04-30 2014-08-01 Cosma Engineering Europe Ag Baugruppe für ein Fahrzeug
JP6131787B2 (ja) * 2013-09-03 2017-05-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
EP3037327B9 (en) * 2013-10-09 2019-08-14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Structural member for automobile body
JP6195069B2 (ja) * 2014-03-18 2017-09-13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スペンションの取付構造
CN105564184B (zh) * 2014-10-09 2019-01-18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扭力梁结构及扭力梁式悬架
DE102015201625A1 (de) * 2015-01-30 2016-08-04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bundlenkerachs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7405950A (zh) * 2015-02-20 2017-11-28 麦格纳国际公司 车辆扭转车桥组件
DE102015223314A1 (de) * 2015-11-25 2017-06-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bundlenkerach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undlenkerachse und Fahrzeug mit einer Verbundlenkerachse
DE102015223317A1 (de) * 2015-11-25 2017-06-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bundlenkerach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undlenkerachse und Fahrzeug mit einer Verbundlenkerachse
DE102015223808A1 (de) * 2015-12-01 2017-06-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bundlenkerach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undlenkerachse und Fahrzeug mit einer Verbundlenkerachse
FR3044600B1 (fr) * 2015-12-08 2019-11-22 Renault S.A.S.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 essieu arrie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par frettage d'une traverse dans un bras"
DE102016206283A1 (de) * 2016-04-14 2017-10-19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bundlenkerach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undlenkerachse und Fahrzeug mit einer Verbundlenkerachse
DE202016105937U1 (de) * 2016-10-21 2018-01-24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e.V. Fahrwerksachse und Kraftfahrzeug
DE112019001671T5 (de) * 2018-03-29 2021-01-14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Fahrzeug- verbundlenkerachsenbaugruppe
DE102020103762B4 (de) 2020-02-13 2023-10-12 Saf-Holland Gmbh Lenkersystem
DE102022201246A1 (de) 2022-02-07 2023-08-10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Hilfsrahmens für ein Fahrzeug und Hilfsrahme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47036A1 (de) * 1984-12-22 1986-07-10 Audi AG, 8070 Ingolstadt Formschluessige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profilstab und einem knotenelement
EP0774369A1 (de) * 1995-11-15 1997-05-21 Adam Opel Ag Verbundlenker-Hinterachse
EP1036680A2 (de) * 1999-03-17 2000-09-20 Benteler Ag Verbundlenkerachse für Kraftfahrzeu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35521A1 (de) 1994-10-07 1996-04-11 Volkswagen Ag Verbundlenkerachse für die Hinterräder eines Kraftfahrzeugs
DE19603764A1 (de) * 1996-02-02 1997-08-07 Opel Adam Ag Verbundlenker-Hinterachse
DE19752347B4 (de) * 1996-12-07 2006-06-01 Volkswagen Ag Verbundlenker-Hinterachs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FR2811938B1 (fr) * 2000-07-18 2002-10-1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e traverse pour train arriere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357885B4 (de) * 2003-12-11 2007-10-11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Torsionsachse
FR2888559B1 (fr) 2005-07-15 2008-09-26 Renault Sas Procede d'assemblage d'un essieu de vehicule automobile du type pourvu de bras de suspension et d'une traverse montee entre lesdits bras, et essieu correspondant
FR2908347B1 (fr) * 2006-11-09 2009-11-06 Renault Sas Assemblage d'un essieu arriere de vehicule.
CA2676404C (en) * 2007-02-06 2016-06-07 Magna International Inc. Capacitor discharge weld for connecting tubular twist beam profiles to cast trailing arm via adapter ring
DE102008003552A1 (de) * 2008-01-09 2009-08-06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von Bauteilen, insbesondere Fahrzeugachskomponente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47036A1 (de) * 1984-12-22 1986-07-10 Audi AG, 8070 Ingolstadt Formschluessige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profilstab und einem knotenelement
EP0774369A1 (de) * 1995-11-15 1997-05-21 Adam Opel Ag Verbundlenker-Hinterachse
EP1036680A2 (de) * 1999-03-17 2000-09-20 Benteler Ag Verbundlenkerachse für Kraftfahrzeug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7311A (zh) * 2014-07-31 2017-05-17 雷诺股份公司 带有粘附式复合扭杆的机动车辆悬架
CN106794738A (zh) * 2014-10-14 2017-05-31 麦格纳国际公司 车辆扭转车桥组件
CN106467132A (zh) * 2015-08-20 2017-03-01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副车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76248A2 (de) 2013-04-10
EP2576248B1 (de) 2016-06-22
CN102933409B (zh) 2016-02-24
DE102011103847A1 (de) 2011-12-01
WO2011147411A2 (de) 2011-12-01
US20130093156A1 (en) 2013-04-18
US8870204B2 (en) 2014-10-28
WO2011147411A3 (de) 2012-05-24
DE112011104282A5 (de) 201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33409B (zh) 轴模块,特别是复合拉杆轴
EP2729347B1 (de) Achsträger mit integrierter träger für einen antrieb
CN105408139B (zh) 扭力梁式车桥
DE102011086481B4 (de) Fahrwerksystem für Nutzfahrzeuge
CN207106626U (zh) 汽车车架结构
CA2676286C (en) Axle body
DE102013102292A1 (de) Instrumententafelträgeranordnung in einem Kraftfahrzeug
JP2007076547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リンク
CN107750207A (zh) 车轮悬架的支撑杆
CN203766475U (zh) 一种发动机的悬置拉杆
CN101815591A (zh) 制备局部加强的中空型材的方法
US20170120707A1 (en) Spring Bracket Arm
DE102010012486A1 (de) Fahrwerk eines Fahrzeugs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Querträgers desselben
KR100891441B1 (ko) 차량용 컨트롤 암
CN114379300A (zh) 用于机动车的底盘的组合拉杆
US9452791B2 (en) Hydro-form bonded bolster
CN209305276U (zh) 一种压配组合式空心球销轴
US6641150B1 (en) Fabricated steer axle assembly
CN101508312B (zh) 焊接接头和形成该接头的方法
JP2018136014A (ja) 異径パイプの接合構造
CN215805951U (zh) 一种高强度减振器
DE102017127481A1 (de) Einteilige Achse mit mindestens einem Anschlussabschnitt, Verwendung der Achs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KR102132908B1 (ko) 차량용 토잉 파이프 조립체
CN211519648U (zh) 一种液压成型管阶梯组合形态结构的前副车架
CN101231050B (zh) 贮液器壳体与套筒的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