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22887B - 记录装置和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和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922887B
CN102922887B CN201210124036.1A CN201210124036A CN102922887B CN 102922887 B CN102922887 B CN 102922887B CN 201210124036 A CN201210124036 A CN 201210124036A CN 102922887 B CN102922887 B CN 102922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acter
data
record
font data
character 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40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922887A (zh
Inventor
真壁智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922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2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922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9228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01Input data handling means
    • G06K15/1822Analysing the received data before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01Input data handling means
    • G06K15/1825Adapting the print data to an output condition, e.g. object tra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和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打印机(2)的记录控制部(60)在基于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来记录字符串的情况下,在该字符串是通过在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其相反方向对应的方向中的至少其中一方的端部形成了空白的字体数据涉及的字符的重复而构成的重复字符串之时,将该重复字符串变换成压缩构成该重复字符串的各字符中的该空白所对应的部位而形成的重复图案进行记录。从而能在不进行针对控制装置的改变的情况下尽量抑制记录介质的无谓消耗。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和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与控制装置进行连接的记录装置和该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可与控制装置(主机PC)连接地构成,对记录头(打印头)进行向记录介质记录的记录装置(打印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9502号公报
如上述的记录装置那样,在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的装置中,虽然有想要尽量减少未用于记录的记录介质的区域,抑制记录介质的无谓消耗,削减成本这样的需求,但是却无法简单地得以实现。例如,若要让记录装置进行抑制了记录介质的消耗的动作,则需要进行针对控制装置的改变,此时会伴有相当复杂的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不进行针对控制装置的改变的情况下尽量抑制记录介质的无谓消耗。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其可与控制装置进行连接,所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头,其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输送部,其沿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接收部,其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字符;存储部,其存储了与所述字符相对应的字体数据;和记录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字符,从所述存储部中读出与所述字符相对应的字体数据,并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在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1个或1个以上的所述字符(字符串)相对应的字体数据、即配置于同一行的1个或1个以上的字体数据中,在行方向上包含不进行记录的空白数据的情况下,所述记录控制部将配置于所述同一行的字体数据变换成相对于该字体数据而言所述空白数据少的字体数据,由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
特征在于,配置于所述同一行的字体数据至少是:为规定的字体数据、包括规定量的空白、为规定的个数之中的其中一种。
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控制部将配置于所述同一行的字体数据变换成相对于该字体数据而言所述输送方向的字体尺寸小的字体数据、或者所述输送方向的尺寸小的图像数据。
根据该构成,在1个或1个以上的字体数据的行方向上,例如在相当于字符之中的上侧的输送方向所对应的方向和相当于字符之中的下侧的其相反方向所对应的方向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方向侧,包含空白的情况下,在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时,通过将与字符相对应的字体数据变换成输送方向的字体尺寸小的字体数据、或者输送方向的尺寸小的图像数据等,在减少了空白数据之后,由记录头记录该字符。由于采用该构成,从而被记录于记录介质的字符在输送方向的尺寸变小,能够抑制记录介质的无谓消耗。尤其,若控制装置如通常那样对记录装置发送字符,则在记录装置侧自动执行上述变换,由于采用这种构成,从而无需对控制装置进行程序修正等改变。
另外,在字体数据能确定空白数据多的规定的字体数据的情况下、或能确定包括规定量的空白数据的情况下、能确定排列了规定个数的同样字体数据的情况下,削减空白数据是有效的。
在重复排列同样的字符而形成为线之际,能够省略对绘制字体数据之中的线没有贡献的空白数据,能节约记录介质。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记录装置,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后的字体数据相对于所述变换前的字体数据而言省略了所述空白数据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变换后的图像数据相对于所述变换前的字体数据而言省略了所述空白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在这里,即便是基于省略了空白数据的字体数据来记录字符的情况下,在与字符相对应的字体数据之中的供记录头实际记录的数据中也未产生缺损,因此不会产生在确认记录的数据上的不良情况。例如,在将表示负号的“-”等重复配置于同一行来作为划分线进行使用的情况下,即便省略了输送方向侧及相反方向侧的空白,也能作为划分线进行识别,故也能抑制记录介质的浪费。
鉴于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防止绘制上的不良情况、对识别的不良影响,故也可抑制记录介质的浪费。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记录装置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控制部比较所述变换前的字体数据中包含的数据数即实际驱动记录头进行记录的实际数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点数)、和所述空白数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在所述实际数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少的情况下进行其中一种所述变换。
在这里,针对某一字体数据,在空白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少于实际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的情况下,空白数据占该字体数据中的比例小,因而若对由该字体数据所对应的字符构成的字符串进行上述的变换,则在抑制记录介质的浪费的观点上发挥了较高的效果。
鉴于此,根据上述构成,可更有效地抑制记录介质的浪费。
例如,如上述的负号“-”所示那样,在针对作为横线部分的实际记录的实际数据而言上下的空白数据的区域宽的情况下,在省略空白数据的方面效果大。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记录装置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要将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字符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中的规定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记录控制部进行其中一种所述变换。
根据该构成,由于不是无条件地进行上述的变换,而是可仅对记录于规定的位置处的字符进行上述的变换,因而可根据状况适当地进行上述的变换。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记录装置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切断部,其切断所述记录介质;在要将所述字符记录于基于所述切断部的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切断位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或者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所述记录控制部进行其中一种所述变换。
在这里,在对作为记录介质的卷纸记录图像,切断记录了图像的卷纸而生成收据等纸片的记录装置中,有时会在纸片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定型地记录规定的字符或图像。例如,在收据发行用的记录装置中,有时会在各收据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记录店铺的名字、徽标、广告等收据共用的图像。
并且,若能实现在这种纸片的前端部或后端部被定型地记录的频度高的字符或图像在输送方向所对应的方向上的空白数据的削减,则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卷纸(记录介质)的消耗。
另外,关于不是被定型地记录的字符,有时也不希望向其他字符或图像的转换而直接利用字体数据的图像,另外,与被定型地记录于各纸片的字符相比出现率低,因而可以说对卷纸消耗的抑制帮助不大,故也存在着不应进行上述的变换的状况。
鉴于此,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对位于下述范围的字符进行上述的变换,因而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记录介质的消耗,该范围为:假定在前端部被定型地记录的字符或图像被记录的范围、即记录介质的切断位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规定的范围;或者假定在后端部被定型地记录的字符或图像被记录的范围、即记录介质的切断位置在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规定的范围。
而且,根据上述构成,对于未位于记录介质的切断位置在输送方向上、下游侧的规定的范围、从而不是被定型地记录的可能性高的字符,由于不进行上述的变换,因此能够防止对不有意向其他图像转换的字符进行变换。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记录装置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切断部,其配置于所述记录头的输送方向下游,并切断所述记录介质;在要将所述字符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切断位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所述记录控制部进行其中一种所述变换。
根据该构成,在切断记录介质时,因记录头和切断部在输送方向上分离的原因,使得为了切断并取出由记录头记录的字符或图像被记录的记录介质,必须将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字符或图像的位置输送至切断部为止。该输送的区域成为相当于下一个数据等的前端部的区域。若在该区域进行店铺名等定型记录,则不会浪费记录介质。此时,若进一步缩小空白数据进行记录,则更有效。
用其他表现进行说明,在缩小了所发生的记录介质的前端与记录于记录介质的图像的前端之间的边距的基础上,能进一步发挥以下效果。
即、在对作为记录介质的卷纸记录图像,切断记录了图像的卷纸而生成纸片的记录装置中,在纸片的前端部定型地记录规定的字符或图像。例如,在收据发行用的记录装置中,有时会在各收据的前端部记录共用的图像。并且,切断用的在输送后且切断前被记录的图像是位于纸片的最前端部的图像、即在纸片的前端部被定型地记录的图像的可能性高。若能实现在这种纸片的前端部被定型地记录的频度高的字符或图像在输送方向所对应的方向上的空白数据的削减,则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卷纸(记录介质)的消耗。
鉴于此,根据上述构成,由于对切断用的在输送后且切断前被记录的图像、即在纸片的前端部被定型地记录的图像中的字符串进行上述的变换,因而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记录介质的消耗。
另外,在上述发明的记录装置中,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控制部根据从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指令、或者输入部的输入,规定所述记录介质中的规定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能够自由设定在记录介质中的进行上述的变换的范围,故提高了便利性。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记录装置可与控制装置进行连接、且具备:记录头,其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输送部,其沿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接收部,其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字符;存储部,其存储了与所述字符相对应的字体数据;和记录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字符,从所述存储部中读出与所述字符相对应的字体数据,并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所述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接收部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1个或1个以上的所述字符,在与接收到的1个或1个以上的所述字符相对应的字体数据、即配置于同一行的1个或1个以上的字体数据中,在行方向上包含不进行记录的空白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记录控制部将配置于所述同一行的字体数据变换成相对于该字体数据而言所述空白数据少的字体数据,由所述记录头进行记录。
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记录控制部将配置于所述同一行的字体数据变换成所述输送方向的字体尺寸小的字体数据、或者所述输送方向的尺寸小的图像数据。
根据该控制方法,在1个或1个以上的字体数据的行方向上,例如在相当于字符之中的上侧的输送方向所对应的方向和相当于字符之中的下侧的其相反方向所对应的方向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方向侧,包含空白的情况下,在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时,通过将与字符相对应的字体数据变换成输送方向的字体尺寸小的字体数据、或者输送方向的尺寸小的图像数据等,在减少了空白数据之后,由记录头记录该字符。由于采用这种方法,从而被记录于记录介质的字符在输送方向的尺寸变小,能够抑制记录介质的无谓消耗。
尤其,若控制装置如通常那样对记录装置发送字符,则在记录装置侧自动执行上述变换,由于采用这种构成,从而无需对控制装置进行程序修正等改变。
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所述同一行的字体数据至少是:为规定的字体数据、包括规定的空白、为规定的个数之中的其中一种。
另外,在字体数据能确定空白数据多的规定的字体数据的情况下、或能确定包括规定量的空白数据的情况下、能确定排列了规定个数的同样字体数据的情况下,削减空白数据是有效的。
另外,在重复排列同样的字符而形成为线之际,能够省略对绘制字体数据之中的线没有贡献的空白数据,能节约记录介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用改变控制装置,就能尽量抑制记录介质的无谓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POS终端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示意性表示打印机的主体内部的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POS终端的功能性构成的框图。
图4A、图4B是示意性表示记录数据及收据的图。
图5A、图5B1、图5B2是用于说明重复字符串及重复图案的图。
图6A、图6B是说明应用本申请发明之前和之后的收据10的差异的图。
图7是表示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重复图案表的数据构造的图。
图9是示意性表示记录头与剪切器单元之间关系的图。
图10A、图10B是示意性表示收据的样式的图。
图11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有空白字符表的数据构造的图。
图14A、图14B是用于说明省略空白字体数据的图。
图15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中:
2…打印机(记录装置)、3…主计算机(控制装置)、10…收据(记录介质)、22…热敏卷纸(记录介质)、23…滚筒(输送部)、24…记录头、25…剪切器单元(切断部)、26…输送电机(输送部)、50…控制部、60…记录控制部、80…记录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POS终端1的概略构成的图。
另外,图2是示意性表示POS终端1所具备的打印机2(记录装置)的主体内部的构成的图。
图1所示的POS终端1是设置在超级市场或便利店等店铺中构筑的销售时点系统(POS系统)上的终端,且具备:主计算机3(控制装置),其进行销售额登记处理及结算处理;和打印机2,其与该主计算机3连接,并在主计算机3的控制下发行收据10。
主计算机3具备:对销售额登记处理及结算处理的处理内容进行显示的显示器12、读取在销售额登记处理时商品所附加的条形码的条形码扫描器13、包括销售额登记按键等各种按键的按键输入部14、收纳结算用的现金的现金抽屉15等。另外,主计算机3连接着收集进行了销售额登记的信息的POS服务器16。
在发行收据10时,主计算机3基于来自条形码扫描器13的输入值或来自按键输入部14的输入值,适当取得访问POS服务器16并发行收据10所需的信息,生成用于让打印机2进行与发行收据10相关的各种动作的控制指令,并输出至打印机2。打印机2基于从主计算机3输入的控制指令,使各部分动作,发行收据10。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记录装置的打印机2具备:辊形状的滚筒23(输送部),其在主体20中收纳作为记录介质的热敏卷纸22,并输送热敏卷纸22;记录头24,其与滚筒23对置配置;和剪切器单元25(切断部),其切断热敏卷纸22。
打印机2是下述的热敏行式打印机:通过驱动输送电机26(图3)使滚筒23旋转,一边使热敏卷纸22沿着输送方向Y1输送,一边由并排设置有发热元件的记录头24向热敏卷纸22的记录面给予热,而在热敏卷纸22的记录面形成点,由此记录图像。后述的控制部50、输送电机26、滚筒23等协作起来作为输送部发挥功能。
记录了图像的热敏卷纸22从形成于主体20的上表面的排纸口28向外部输送,较之该排纸口28而在靠近输送方向Y1上游侧,由剪切器单元25切断,成为收据10。
如图2所示,打印机2所具备的剪切器单元25具备:配置于热敏卷纸22的输送路的一方侧的固定刀30、与该固定刀30对置且配置于热敏卷纸22的输送路的另一方侧的可动刀31、以及使可动刀31朝向固定刀30滑动的剪切器驱动电机32,并且根据剪切器驱动电机32的驱动力,经由驱动机构(省略图示)使得可动刀31朝向固定刀30移动,在固定刀30与可动刀31之间夹持印刷后的热敏卷纸22,并被切断。
另外,如图1所示,在打印机2的主体20设置有可开闭的盖子35。在主体20设置有用于打开盖子35的控制杆36,在打开盖子35时,收纳热敏卷纸22的空间露出,可进行热敏卷纸22的补充及更换。另外,在主体20设置有:使打印机2的电源接通/断开的电源开关37、用于手动进行热敏卷纸22的输送等操作的送纸开关38、以及通过以规定样式点亮/熄灭来显示打印机2的状态或有无错误发生等的LED39。
图3是表示POS终端1的功能性构成的框图。
如图3所示,主计算机3具备:主机侧控制部40、主机侧输入部41、主机侧显示部42、主机侧存储部43、以及主机侧接口部44。
主机侧控制部40中枢性控制主计算机3,且具备执行各种程序的CPU、存储由CPU执行的基本控制程序等的ROM、形成将CPU执行的程序或处理对象的数据等暂时性存储的作业区域的RAM、其他外围设备等。主机侧控制部40具备POS应用程序执行部40a和打印机驱动程序执行部40b,在后面叙述这些部件。
主机侧输入部41与包含上述的按键输入部14的各种输入设备进行连接,检测对输入设备的操作,并输出至主机侧控制部40。
主机侧显示部42与上述的显示器12进行连接,在主机侧控制部40的控制下,将销售额登记处理及结算处理的处理内容等的各种信息显示于显示器12。
此外,如上述,主计算机3连接着条形码扫描器13及现金抽屉等的各种现金出纳机外围设备,并在主计算机3安装了用于连接这些设备的接口,并且预先安装了用于控制这些设备的设备驱动程序。
主机侧存储部43具备硬盘、EEPROM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可改写各种数据的方式进行非易失性存储。
主机侧接口部44在主机侧控制部40的控制下,在与打印机2之间进行符合通信基准的通信。
打印机2如上述是发行收据10的热敏行式打印机,如图3所示具备:控制部50、打印引擎51、输入部52、显示部53、存储部54、以及接口部55。
控制部50中枢性控制打印机2的各部,与上述的主机侧控制部40同样地具备CPU、ROM、RAM、其他外围设备等。
打印引擎51在控制部50所具备的记录控制部60的控制下,使记录头24、输送电机26、剪切器驱动电机32等动作,对热敏卷纸22记录图像,切断记录了图像的热敏卷纸22,由此发行收据10。该记录控制部60的功能,是CPU读出并执行固件或程序来实现的。
输入部52与电源开关37及送纸开关38进行连接。检测对这些操作开关的操作,并输出至控制部50。
显示部53在控制部50的控制下,向LED39输出驱动信号,以规定样式使LED39点亮/熄灭。
存储部54具备EEPROM、硬盘等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可改写各种数据的方式进行非易失性存储。在后面叙述在存储部54中存储的各种数据。
接口部55在与主计算机3之间进行符合通信基准的通信。该接口部55和控制部50协作起来,作为从主计算机3接收控制指令的接收部发挥功能。
接着,通过POS应用程序执行部40a及打印机驱动程序执行部40b的说明,来说明发行1个收据10时的POS终端1的基本动作。
POS应用程序执行部40a通过执行预先安装于主计算机3的POS应用程序,从而在每次交易时访问POS服务器16取得必要的信息之后,取得表示所购入的商品的信息、表示商品的单价的信息、表示合计购入金额的信息等、应该记载于收据10(图4B)的信息,并基于取得的信息,生成包括应该记录于收据10的图像的信息在内的印刷数据,输出至打印机驱动程序执行部40b。
打印机驱动程序执行部40b通过执行预先安装于主计算机3的打印机驱动程序,从而基于从POS应用程序执行部40a输入的印刷数据,生成与打印机2的指令方式相对应的控制指令,输出至打印机2。
控制指令是指用于让打印机2进行与发行收据10相关的各种动作的指令组,除了包含指示输送热敏卷纸22规定输送量的输送指示指令HC、指示由剪切器单元25进行切断的切断指示指令SC之外,还包括记录数据80。
记录数据80(图4A)是指应该记录于热敏卷纸22的图像的信息,具体而言是指应该记录的图像的内容(字符串或规定的插图、条形码等)、具体指定其顺序进行记录的信息。在后面详细叙述该记录数据80的具体样式。
从主计算机3向打印机2输出的控制指令依次保存至接收缓冲器56。打印机2的控制部50的记录控制部60通过依次读出并执行在接收缓冲器56中保存的控制指令,来控制打印引擎51,执行与发行收据10相关的各种动作。尤其,记录控制部60基于记录数据80控制打印引擎51,由此进行规定图像向热敏卷纸22的记录、以及伴随图像记录的必要输送。
接着,对记录数据80以及基于记录数据80记录了图像的收据10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图4A是表示记录数据80的内容的一例的图,图4B是表示基于图4A的记录数据80记录了图像的收据10的一例的图。
此外,图4B的收据10表示未应用本申请发明的基于图4A的记录数据80记录了图像的情况下的收据10。
在图4B的收据10中,图中朝上的方向是对应于输送方向Y1的方向。因此,在发行收据10时,在热敏卷纸22被切断而形成了前端10a之后,由记录头24从收据10的前端10a侧向末端10b侧依次形成点来记录图像,然后热敏卷纸22被切断而形成末端10b。
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打印机2发行的收据10的布局,除了规定的例子之外,任何收据10的布局都基本相同。
即、如图4B所示,在收据10中,从前端10a向末端10b顺次形成前头图像区域A1、收据信息区域A2、插图区域A3、条形码区域A4、末端图像区域A5,换言之,按照记录头24进行记录的顺序顺次形成。
前头图像区域A1是规定的字符串以规定的样式被定型地记录的区域。在图4B的例子中,“---~--”(是指“-”这一字符连续了可记录位数的字符串。可记录位数是指,在1行可连续记录字符的位数。)这一字符串,以基准大小以左对齐的方式(是指自收据10的宽度方向的左端开始顺序记录字符串。以下相同。)进行记录,在下一行,“AAA△Store”(△为空白。以下相同。)这一字符串,以基准大小的2倍大小以中央对齐的方式(在收据1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记录字符串)进行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规定的例子以外,关于打印机2发行的所有收据10,都是在前头图像区域A1中同一字符串以同一样式进行记录。以下,设将记录于前头图像区域A1的上述的2行字符串表现为“前头图像”。即、前头图像是指在收据10的前端部被定型地记录的字符串涉及的图像。
收据信息区域A2是发行收据10的日期和时间、所购入的商品的名称、商品的单价、合计购入金额、其他附加信息被作为字符串进行记录的区域。该收据信息区域A2是假设以各种样式记录图像的区域,也可因各收据10的不同而其布局也不同。因此,在图4B的收据10的例子中,虽然在收据信息区域A2中记录了“---~--”这一字符串,但是该字符串并不是被定型地记录,有时因POS应用程序执行部40a输出的印刷数据也可不进行记录。
插图区域A3是记录规定的插图图像的区域。在后面叙述插图图像。
条形码区域A4是记录条形码的区域。
末端图像区域A5是规定的字符串以规定的样式被定型地记录的区域。在图4B的例子中,“---~--”这一字符串以基准大小以左对齐的方式进行记录。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规定的例子之外,关于打印机2发行的所有收据10,都是在末端图像区域A5中同一字符串以同一样式进行记录。即、记录“---~--”这一字符串。
以下,设将记录于末端图像区域A5的上述字符串表现为“末端图像”。即、末端图像是指在收据10的末端部被定型地记录的字符串涉及的图像。
记录数据80如上述是包括应该记录于热敏卷纸22的图像的信息在内的数据,具体而言是:指示热敏卷纸22以规定的样式记录规定的图像的指令,按照记录的顺次排列构成的数据。打印机2的控制部50的记录控制部60通过顺序读出并执行构成记录数据80的各指令,来进行向热敏卷纸22的图像记录以及伴随图像记录的必要输送。
在图4A中,指令组H1是使构成收据10的前头图像的2行的字符串之中的“---~--”这一字符串以规定的样式进行记录的指令组,包含字符串装饰指令MS1及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1这2个指令。
字符串装饰指令MS1是指定对“---~--”这一字符串实施的装饰的指令,具体而言是指定下述情况的指令:将该字符串的大小设定为基准大小、以及使该字符串左对齐。此外,装饰意味着对所记录的字符串进行关于绘制的哪些处理,例如除了上述的字符串的放大及字符串的位置移动之外,例如缩小、旋转、强调、粗体化、装饰字符或装饰记号的附加等也相当于装饰。
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1是指示记录“---~--”这一字符串的指令。在本实施方式中,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基本上是将命令码和下述字符串组合起来而构成的,该字符串由用规定的字符码(例如,ASCII码)表现的字符的组合组成。例如,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1成为『XXX△“---~--”』(其中,XXX是指示记录字符串的命令码。另外,双引号内的字符串是通过用ASCII码表现的字符的组合而构成的字符串)这一构成。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1行的字符串是基于1个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进行记录的。因此,基于1个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进行记录的字符串是由配置于同一行的字符组成的字符串。
记录控制部60控制打印引擎51,在实施了由字符串装饰指令MS1指定的装饰之后,将在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1中描述的字符串记录于记录介质。由此,如图4B所示那样,以基准大小以左对齐的方式记录“---~--”这一字符串。
详细而言,在打印机2的存储部54中存储了字体表70。字体表70是指将字体数据集合起来进行存储的表,另外字体数据是指以可将字符记录于热敏卷纸22的样式进行表现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字体数据的样式是位图字体数据。作为字体数据的样式,除了位图数据之外,还具有可缩放字体数据、矢量字体数据、轮廓字体数据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热敏卷纸22记录的“字符”的概念如下:不仅是指具有语言所用的意思的字符,还指基于在存储部54中存储的字体数据可记录于热敏卷纸22的“图形”的全部。
用ASCII码表现的各字符与在字体表70中存储的任意一个字体数据具有对应关系,表示该对应关系的信息被预先存储于存储部54。例如,各ASCII码和与各ASCII码对应的字体数据的位置(字体表70中的存储区域的地址)对应起来存储的表,被预先存储于存储部54。
并且,在基于字符串装饰指令MS1及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1记录“---~--”这一字符串时,记录控制部60参照字体表70、及表示ASCII码与字体数据的对应关系的信息,取得构成该字符串的各字符的字体数据,在反映出字符串装饰指令MS1所指定的装饰之后,基于所取得的字体数据,在打印缓冲器(未图示)中展开与字符串相关的绘制数据(位图数据)。接着,记录控制部60基于在打印缓冲器中展开的与该字符串相关的绘制数据,驱动记录头24、输送电机26等,在热敏卷纸22上形成构成字符串涉及的图像的点,由此记录“---~--”这一字符串。
指令组H1后续的指令组H2是使“AAA△Store”这一字符串以规定的样式进行记录的指令组,包括字符串装饰指令MS2以及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2而构成,其中字符串装饰指令MS2指定:该字符串的大小为基准大小的2倍大小、及使该字符串中央对齐,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2指示记录“AAA△Store”这一字符串。
记录控制部60基于指令组H2中包含的各指令,控制打印引擎51,如图4B所示那样,以基准大小的2倍大小以中央对齐的方式记录“AAA△Store”这一字符串。
在指令组H2之后接着2个换行指令LF。由此,如图4B所示那样,在“AAA△Store”这一字符串之后插入了2个换行。
在2个换行指令LF之后接着与收据信息区域A2的记录相关的指令。
在这些与收据信息区域A2的记录相关的指令中包含指令组H3。
指令组H3是用于在收据信息区域A2中记录“---~--”这一字符串的指令组,包括字符串装饰指令MS3及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3而构成,其中字符串装饰指令MS3指定:该字符串的大小为基准大小、及使该字符串左对齐,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3指示记录“---~--”这一字符串。
此外,收据信息区域A2如上述是假设以各种样式记录图像的区域,有时也不记录“---~--”这一字符串。这种情况下,不存在指令组H3。
在指令组H3之后接着插图记录指示指令GS。
记录控制部60基于该插图记录指示指令GS,对热敏卷纸22记录插图图像。
详细而言,在打印机2的存储部54中存储了登记插图表71。在该登记插图表71中,多个插图图像数据和唯一赋予给各插图图像的识别码对应起来存储。插图图像数据是指表现规定的图像(插图图像)的位图数据,而不是基于字体数据进行记录的图像,例如,是表现图4B的收据10的插图区域A3的插图图像(在强调用的装饰框中绘制了“10%Off”这一字符串的图像)的位图数据。
并且,在插图记录指示指令GS中包含确定应该记录的插图图像的识别码的信息,在基于插图记录指示指令GS记录插图图像时,记录控制部60参照登记插图表71,取得与该识别码对应的插图图像数据,将取得的插图图像数据在打印缓冲器中展开,基于展开的插图图像数据来控制打印引擎51,进行插图图像的记录。
此外,作为包括应该记录于插图区域A3的图像的位图数据的构成,也可将插图记录指示指令GS设为记录与该位图数据相关的图像的指令。这种情况下,记录控制部60将插图记录指示指令GS中包含的位图数据在打印缓冲器中展开,记录图像。
在插图记录指示指令GS之后,接着条形码记录指示指令BS。
条形码记录指示指令BS包括下述等指令而构成:指定与HRI字符相关的各种设定(是否记录HRI字符、利用与条形码之间的关系将HRI字符记录于何处等)的指令、指定记录条形码时的尺寸的指令、指定要变换成条形码的字符串(以下称为“变换前字符串”。)并且指示记录基于该变换前字符串的条形码的图像的指令。
在基于条形码记录指示指令BS记录条形码时,记录控制部60取得条形码记录指示指令BS中包含的变换前字符串,将取得的变换前字符串通过安装于固件的规定功能而变换成表现作为图像的条形码的位图数据,在反映出与HRI字符相关的各种设定、与条形码的尺寸相关的各种设定之后,将表现作为图像的条形码的位图数据在打印缓冲器中展开,基于所展开的位图数据来控制打印引擎51,将条形码及与HRI字符相关的图像记录于热敏卷纸22。
在条形码记录指示指令BS之后接着指令组H4。
指令组H4是用于在末端图像区域A5中记录“---~--”这一字符串的指令组,包括字符串装饰指令MS4及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4而构成,其中字符串装饰指令MS4指定:该字符串的大小为基准大小、及使该字符串左对齐,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4指示记录“---~--”这一字符串。
然而,虽然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2对热敏卷纸22进行记录,但是也有尽量抑制热敏卷纸22的无谓消耗,削减成本的需求。
并且,在让打印机2进行抑制了热敏卷纸22的消耗的动作时,有尽量不进行针对主计算机3的改变这样的需求,例如程序修正、程序改写、主计算机3自身的交换、各种机构的改变等。这是因为,例如在将本发明应用于POS终端1时,无需针对主计算机3的改变,与此相应作业性良好而的缘故。而且,在某一店铺中,在通过对设置于该店铺的现有的主计算机3连接打印机2来构筑POS终端1的状况的情况下,由于无需进行针对现有的主计算机3的改变,因而对于购入并引入打印机2的店铺侧而言,在作业的容易性、连接可靠性方面有利,另外对于销售并提供打印机2的主体(例如,制造商)而言,在能提高打印机2的商品价值的方面有利的缘故。
鉴于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2执行以下动作。
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2的控制部50的记录控制部60,在基于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记录字符串的情况下,该字符串是通过在输送方向所对应的方向和其相反方向所对应的方向中的至少其中一方侧形成了空白数据的字体数据涉及的字符的重复而构成的重复字符串之时,将该重复字符串变换成压缩构成该重复字符串的各字符中的该空白所对应的部位而形成的重复图案(图像数据),并记录于热敏卷纸22。
图5A、图5B1、图5B2是用于说明重复字符串及重复图案的图,图5A表示“-”这一字符的字体数据,图5B1示意性表示“---~--”这一字符串的字体数据,图5B2示意性表示与该字符串对应的重复图案(图像数据)。
如图5A所示,字体数据是纵向为24点、横向为12点的字体数据。构成字体数据的各像素对应于构成基于字体数据在热敏卷纸22实际记录的字符涉及的图像的各像素,基于1个字体数据在热敏卷纸22记录的字符,在不进行关于放大或缩小的装饰的情况下,在热敏卷纸22上成为由24点×12点的像素构成的图像。
以下,为了明确说明,设:构成字体数据的各像素选取黑色的黑像素和白色的白像素的任意一种形式,由黑像素的组合来表现字符。
如图5A所示,在“-”这一字符的字体数据中,通过黑像素的组合来表现“-”。并且,在该字体数据中,在表现“-”的黑像素的块的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侧的端部,形成了仅由白像素构成的空白数据,同样地,在表现“-”的黑像素的块的与输送方向相反方向(以下简单称作“相反方向”。)对应的方向侧的端部,也形成了仅由白像素构成的空白数据。
此外,“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是指,基于字体数据记录字符时的输送方向,另外,“与相反方向对应的方向”是指,基于字体数据记录字符时的相反方向。
“-”这一字符的字体数据中的空白数据是实际不驱动记录头24进行记录的部位。并且,由于空白数据是不存在黑像素的实际不驱动记录头24进行记录的部位,因而即便在基于省略了这些空白数据的至少一部分的数据记录了“-”这一字符的情况下,字符也不会产生缺损,因而不会产生绘制上的不良情况。另外,对字符的视觉识别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字体数据中,将通过黑像素的组合来表现字符的部位(例如,在“-”这一字符的字体数据中,通过黑像素的组合来表现“-”的部位),称作实际数据。实际数据在字体数据中是实际驱动记录头24进行记录的部位。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在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相反方向对应的方向中的至少其中一方的端部形成了仅由白像素构成的空白数据的字体数据,称作“有空白字体数据”。
鉴于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2的记录控制部60,在记录通过作为有空白字体数据的“-”这一字符的重复而构成的“---~--”这一字符串的情况下,将其变换成压缩与空白数据对应的部位而形成的重复图案,并基于该重复图案记录图像。
详细而言,记录控制部60在记录图5B1所示的“---~--”这一字符串的情况下,将该字符串变换成图5B2所示的重复图案。
图5B2的重复图案是压缩构成“---~--”这一字符串的各“-”这一字符中的空白数据所对应的部位而形成的位图数据。
通过压缩空白数据,如图5B2所示,与变换前相比,可减小与热敏卷纸22的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上的点数(尺寸)。另外,由于压缩形成了仅由白像素构成的空白数据,因而表现字符的黑像素不会产生缺损,故没有绘制上的不良情况。另外,图5B2的重复图案成为一条直线沿着宽度方向延伸的图像被表现出的位图数据。这是鉴于,“---~--”这一字符串是要利用字体数据表现1条直线的缘故。
这样,记录控制部60以行为单位,将“---~--”这一字符串变换成压缩空白数据而形成的重复图案,并基于该重复图案进行记录,由此相应压缩空白数据的压缩量,可抑制记录介质的无谓消耗。
图6A、图6B是用于比较将规定的字符串不变换成重复图案进行记录的情况、和将规定的字符串变换成重复图案进行记录的情况的图,图6A表示不变换情况下的收据10(与图4B相同的收据10),图6B表示变换的情况下的收据10。
在图6B的例子中,前头图像区域A1中的“---~--”这一字符串、及末端图像区域A5中的“---~--”这一字符串,以行为单位,分别变换成重复图案。由此,变换后的收据10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变短,实现了热敏卷纸22消耗的削减。
此外,在图6B的例子中,未将收据信息区域A2中的“---~--”这一字符串变换成重复图案,在后面进行叙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构成为:不仅是“---~--”这一字符串,还将其他规定的重复字符串,以行为单位变换成重复图案。
以下,说明将规定的重复字符串变换成重复图案时的记录控制部60的动作。
图7是表示在读出并执行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时的记录控制部60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以下的说明中,记录控制部60的功能,是通过CPU读出并执行固件等的程序等、硬件与软件的协作来实现的。
首先,记录控制部60从接收缓冲器56中读出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步骤SA1)。
接着,记录控制部60判别通过执行在步骤SA1中读出的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而记录的字符串的位置是否位于切断热敏卷纸22发行收据10时的前端10a(切断位置)的上游侧的规定的范围、或者、末端10b(切断位置)的下游侧的规定的范围(步骤SA2)。
该步骤SA2的判别是以下述内容为目的进行的处理。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在收据10的前端部被定型地记录的图像、即前头图像中包含的重复字符串、及在末端部被定型地记录的图像、即末端图像中包含的重复字符串,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这是因为,若能缩短在收据10被定型地记录的前头图像及末端图像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则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热敏卷纸22的消耗。另外因为,通过对前头图像及末端图像中包含的重复字符串一律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从而能够对各收据10带来统一感。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前头图像及末端图像以外的重复字符串,不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这是因为,针对不是被定型地记录的字符串的字符串,有时不希望向其他图像转换,而是记录直接利用了字体数据的图像,另外与被定型地记录于收据10的字符串相比出现率低,因而可以说对热敏卷纸22的消耗的抑制帮助不大,故也存在着不应该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的状况。
并且,为使切断热敏卷纸22来发行收据10时的前端10a(切断位置)的上游侧的规定的范围成为与前头图像区域A1对应的范围、且末端10b(切断位置)的下游侧的规定的范围成为与末端图像区域A5对应的范围,按照收据10的样式预先规定了规定的范围的大小。
在步骤SA2中,记录控制部60判别通过执行在步骤SA1中读出的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而记录的字符串的位置,是否位于切断热敏卷纸22来发行收据10时的前端10a(切断位置)的上游侧的规定的范围、或者末端10b(切断位置)的下游侧的规定的范围,由此判别字符串是否是在前头图像或末端图像的任意一个图像中所包含的图像。
此外,在打印机2中,例如通过作为步进电机构成的输送电机26的步幅数等来管理热敏卷纸22的输送量,基于该输送量、和检测热敏卷纸22的位置的规定传感器等的检测值,来管理相对于记录头24的位置的热敏卷纸22的前端的位置(已经被切断的位置)、末端的位置(接下来被切断的位置),基于这些管理的内容可判别通过执行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而记录的字符串的位置是否位于上述的规定的范围。
在步骤SA2中,在通过执行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而记录的字符串的位置不位于上述的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步骤SA2:否),记录控制部60基于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如通常那样执行字符串的记录(步骤SA3)。
另一方面,在通过执行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而记录的字符串的位置位于上述的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步骤SA2:是),记录控制部60参照重复图案表72(步骤SA4)。
图8是示意性表示在打印机2的存储部54中存储的重复图案表72的数据构造的图。
重复图案表72是重复字符串和重复图案对应起来存储的表。
例如,在重复图案表72中,如图8所示,“---~--”这一字符串和重复图案P1对应起来存储,另外“···~··”这一字符串和重复图案P2对应起来存储。
在重复图案表72中存储的各重复字符串,是通过与有空白字体数据相关的字符的重复而构成的字符串。另外,各重复图案是压缩与对应的重复字符串的空白数据对应的部位而形成的位图数据。因此,关于重复图案表72中存储的重复字符串,较之基于字体数据记录字符串的情况,将其变换成所对应的重复图案进行记录的情况,更能使得与该字符串相关的图像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变小(点数变小),实现收据10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缩短化,实现热敏卷纸22的消耗的抑制。
在重复图案表72中,对于假设向重复图案变换的各重复字符串,与重复图案对应起来存储。
此外,重复图案表72中登记的重复字符串至少满足以下基准。
即、关于构成重复字符串的字符,满足了实际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数据数)小于空白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数据数)这一基准的重复字符串,被登记于重复图案表72。
例如,参照图5A,关于构成“---~--”这一字符串的“-”这一字符,实际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L1)小于空白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L2+L3)。
理由如下。
即、对于某一字体数据,在空白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数据数、数据尺寸)少于实际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数据数、数据尺寸)的情况下,空白数据占该字体数据的比例十分大,因此,若针对由该字体数据所对应的字符构成的字符串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则在抑制热敏卷纸22的浪费这一观点上,能发挥较高的效果的缘故。
在参照重复图案表72之后,记录控制部60判别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所指定的字符串是否是在重复图案表72中存储的重复字符串(步骤SA5)。如上述,在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中,由于字符串是通过规定的字符码组成的字符的组合来表现的,因而利用已有的字符串检索用的算法,能够容易且迅速地判别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所指定的字符串是否是在重复图案表72中存储的重复字符串。
在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所指定的字符串不是在重复图案表72中存储的重复字符串的情况下(步骤SA5:否),记录控制部60将处理顺序移行至步骤SA3,基于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如通常那样记录字符串。
另一方面,在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所指定的字符串是在重复图案表72中存储的重复字符串的情况下(步骤SA5:是),记录控制部60参照重复图案表72,取得该重复字符串所对应的重复图案(步骤SA6)。
接着,记录控制部60基于所取得的重复图案记录图像(步骤SA7)。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记录控制部60针对属于上述的规定的范围的重复字符串,以行为单位变换成重复图案进行记录,从而实现了记录介质的消耗的抑制,但是在实现记录介质的消耗的抑制时,无需进行针对主计算机3的改变。
即、主计算机3在将重复字符串变换成重复图案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如通常那样指定重复字符串,生成记录该重复字符串的字符串的记录指示指令MK,并发送至打印机2即可。这样一来,在打印机2侧,参照重复图案表72,在满足上述的规定条件的情况下,能自动地向重复图案变换。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控制部60在基于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记录字符串的情况下,该字符串是通过在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其相反方向对应的方向中的至少其中一方侧形成了空白数据的有空白字体数据涉及的字符的重复而构成的字符串之时,将该字符串变换成压缩构成该字符串的各字符中的该空白所对应的部位而形成的重复图案(图像数据)进行记录。
由此,关于通过在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其相反方向对应的方向中的至少其中一方端部形成了空白数据的有空白字体数据涉及的字符的重复而构成的字符串,在作为图像记录于热敏卷纸22时,由于采用了将其变换成压缩构成该字符串的各字符中的该空白所对应的部位而形成的重复图案进行记录的构成,因而能够相应压缩空白的压缩量,抑制热敏卷纸22的无谓消耗。
尤其,若主计算机3如通常那样对打印机2发送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则在打印机2侧自动地执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因而无需对主计算机3进行程序修正等的改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重复图案(图像数据)是针对并排配置构成字符串的字符的字体数据的行省略了该行中包含的空白数据的至少一部分的数据。
在这里,即便是基于省略了空白数据的字体数据来记录字符的情况,字符也未产生缺损,因此没有绘制上的不良情况。例如,在将表示负号的“-”等重复配置于同一行来作为划分线进行使用的情况下,即便省略了输送方向侧及相反方向侧的空白,也能作为划分线进行识别,故也能抑制记录介质的浪费。
鉴于此,根据上述构成,能够在防止绘制上的不良情况、对识别的不良影响的基础上,抑制记录介质的浪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控制部60在基于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在热敏卷纸22上的规定的位置处记录字符串的情况下,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
由此,由于不是无条件地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而是可仅对记录于规定的位置处的字符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因而可根据状况适当地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控制部60针对应该记录于由剪切器单元25进行的热敏卷纸22的切断位置(相当于收据10的前端及末端的位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及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规定的范围的重复字符串,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
由此,由于针对位于被认定在前端部定型记录的图像所被记录的范围、即热敏卷纸22的切断位置(前端)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规定的范围、或者被认定在后端部定型记录的图像所被记录的范围、即热敏卷纸22的切断位置(在被切断的情况下,为相当于收据10的末端的位置)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规定的范围的重复字符串,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因而能够非常有效地抑制热敏卷纸22的消耗。
而且,如上述,针对非定型记录的字符串的可能性高的字符串,不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因而能够防止针对不希望向其他图像转换的重复字符串而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
<第2实施方式>
接下来,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9是为了说明记录头24与剪切器单元25之间的位置关系而示意性表示这些装置的图。
图10A、图10B是为了说明现有的打印机2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2发行的收据10的差异而示意性表示收据10的图。
如图2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热敏卷纸22被输送的输送路径K(图9)上的规定的位置处设置了记录头24,在该记录头24的输送方向Y1下游设置了用于切断热敏卷纸22的剪切器单元25。
如图9所示,在由记录头24记录图像的记录位置T1(配置有发热元件的位置)与剪切器单元25的剪切位置T2之间,形成了间隙G。
并且,现有的打印机2按照如下顺序发行收据10:在基于1个收据10涉及的记录数据80的图像的记录结束后,直至热敏卷纸22的纸切断位置达到剪切位置T2为止输送热敏卷纸22,之后切断热敏卷纸22,然后开始基于下一收据10涉及的记录数据80的图像的记录。由此,如图10A所示,由于记录头24的记录位置T1与剪切器单元25的剪切位置T2之间的输送方向Y1上的间隙G的原因,存在着在收据10的前端10a与记录于该收据10的图像的前端之间所形成的边距M扩大化的倾向。
并且,由于该边距M是未记录任何图像的无用区域,因而有要尽量缩小该边距M来抑制热敏卷纸22的无谓消耗的需求。
鉴于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2如图10B所示,为了在基于1个收据10涉及的记录数据80的图像的记录结束后切断热敏卷纸22,而在使热敏卷纸22沿着输送方向Y1输送时,与该输送并行地,基于下一收据10涉及的记录数据80记录图像,由此缩小了边距M。
此时,执行下述动作。
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2的动作的流程图。
作为以下说明的前提,设:已经接收了用于发行1个收据10的一连串的控制指令(包括记录数据80。)和用于发行下一收据10的一连串的控制指令(包括记录数据80。),已经将这些控制指令保存至接收缓冲器56,且正在基于1个收据10涉及的记录数据80进行图像记录。
打印机2的记录控制部60监视基于1个收据10涉及的记录数据80的图像的记录是否完成(步骤SB1)。
在图像的记录已完成的情况下,记录控制部60控制打印引擎51,开始用于切断热敏卷纸22的输送(步骤SB2)。
在用于切断的输送开始后,记录控制部60与该输送并行地,基于下一收据10涉及的记录数据80进行图像的记录(步骤SB3)。
此时,记录控制部60进行下述处理。
即、记录控制部60在执行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时,将规定的重复字符串变换成重复图案进行记录。向重复图案的变换的方法是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
在执行图像记录的过程中,记录控制部60监视热敏卷纸22的切断位置是否达到剪切器单元25的剪切位置T2(步骤SB4)。
在热敏卷纸22的切断位置达到剪切器单元25的剪切位置T2的情况下,记录控制部60中断图像的记录,控制打印引擎51,切断热敏卷纸22(步骤SB5)。
接着,记录控制部60基于记录数据80重新开始后续的图像的记录(步骤SB6)。
此时,记录控制部60不对重复字符串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而基于字体数据直接进行记录。
这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2,针对在用于切断的输送后、切断前应该记录的重复字符串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另一方面,针对除此之外的重复字符不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
理由如下。
即、如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那样,在收据10的前端部定型地记录了前头图像。并且,在用于切断的输送后、切断前应该记录的重复字符串,是记录于收据10的最前端部的字符串,是构成前头图像的字符串的可能性非常高。并且,若能缩短在收据10被定型地记录的前头图像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则能非常有效地抑制热敏卷纸22的消耗的缘故。另外,通过将在用于切断的输送后、切断前应该记录的重复字符串一律变换成重复图案,由此能够提高各收据10的统一感。
另一方面,关于除此之外的重复字符串,有不是被定型地记录的可能性,因此有时也不希望向其他图像的转换而直接记录利用字体数据的图像,另外,与被定型地记录于收据10的字符相比出现率低,因而可以说对热敏卷纸22消耗的抑制帮助不大,故也存在着不应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的状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抑制热敏卷纸22的消耗时,也无需进行针对主计算机3的改变。即、若主计算机3如通常那样对打印机2发送控制指令,则在打印机2侧自动进行上述的处理,从而实现热敏卷纸22的消耗的抑制。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控制部60在由剪切器单元25切断热敏卷纸22的情况下,既能在热敏卷纸22的切断位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由记录头24记录图像,又能直至热敏卷纸22的切断位置达到剪切器单元25的剪切位置T2所对应的位置为止输送热敏卷纸22,由剪切器单元25切断热敏卷纸22,并且针对在用于切断的输送后、切断前应该记录于热敏卷纸22的重复字符串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
由此,在切断热敏卷纸22时,缩小了由记录头24的记录位置T1与剪切器单元25的剪切位置T2之间的在输送方向上的间隙G的原因而产生的、热敏卷纸22的前端与记录于热敏卷纸22的图像的前端之间的边距,因而能够进一步起到如下效果。
即、将是构成前头图像的字符串的可能性非常高的重复字符串变换成重复图案,由此能非常有效地抑制热敏卷纸22的消耗。另外,通过将在用于切断的输送后、切断前应该记录的重复字符串一律变换成重复图案,从而能够提高各收据10的统一感。
而且,针对不是被定型地记录的可能性高的重复字符串不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由此能够防止针对不希望向其他图像转换而记录直接利用了字体数据的图像,进行向重复图案的变换。
<第3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2,以行为单位将规定的重复字符串变换成所对应的重复图案。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2,关于构成字符串的各字符,在规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通过将各字符串变换成所对应的省略空白字体数据(后述),并基于变换后的省略空白字体数据进行字符串的记录,由此来抑制记录介质的无谓消耗。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2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记录控制部60从接收缓冲器56中读出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步骤SC1)。
接着,记录控制部60参照有空白字符表90(步骤SC2)。
图13是表示有空白字符表90的数据构造的图。
有空白字符表90是使有空白字符和省略空白字体数据对应起来存储的表。
有空白字符是指上述的有空白字体数据所对应的字符。即、有空白字符是指通过在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其相反方向对应的方向中的至少其中一方形成了仅由白像素构成的空白数据的字体数据所对应的字符,例如“-”。
另外,省略空白字体数据是指,通过对所对应的有空白字符的字体数据省略了空白数据所对应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而生成的数据。即、省略空白字体数据是指,较之所对应的有空白字符的字体数据,输送方向的字体尺寸小的数据。
图14是用于说明省略空白字体数据的图。
图14A是“-”这一字符所对应的字体数据,图14B是“-”这一字符所对应的省略空白字体数据。如上述,“-”这一字符所对应的字体数据是:通过在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和与其相反方向对应的方向中的任何方向都形成了仅由白像素构成的空白数据的有空白字体数据。
比较图14A和图14B可知,“-”这一字符所对应的省略空白字体数据是省略了“-”这一字符所对应的字体数据的空白数据的至少一部分而形成的数据,较之“-”这一字符所对应的字体数据,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上的尺寸小。
在有空白字符表90中登记了多个有空白字符。并且,登记于有空白字符表90的有空白字符至少满足以下基准。
即、关于有空白字符所对应的字体数据,满足了实际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数据数)小于空白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数据数)这一基准的有空白字符,被登记于有空白字符表90。其理由与被登记于重复图案表72的重复字符串的理由相同。
接着,返回到上述的图12,在步骤SC2中参照有空白字符表90之后,记录控制部60判别构成在步骤SC1中读出的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所指定的字符串的所有字符,是否是被登记于有空白字符表90的有空白字符的其中一个(步骤SC3)。
例如,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所指定的字符串由“-”这一字符和“·”这一字符组成,并在有空白字符表90中分别登记了“-”这一字符和“·”这一字符的情况下,在步骤SC3的判别中记录控制部60判别为:“构成在步骤SC1中读出的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所指定的字符串的所有字符是被登记于有空白字符表90的有空白字符的其中一个”(步骤SC3:是)。
在构成在步骤SC1中读出的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所指定的字符串的字符中,只要包括一个未被登记于有空白字符表90的字符的情况下(步骤SC3:否),记录控制部60就基于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如通常那样记录字符串(步骤SC4)。
另一方面,在构成在步骤SC1中读出的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所指定的字符串的所有字符是被登记于有空白字符表90的有空白字符的其中一个的情况下(步骤SC3:是),记录控制部60基于有空白字符表90,将各字符变换成所对应省略空白字体数据(步骤SC5),然后将各省略空白字体数据在打印缓冲器中展开,记录字符串涉及的图像(步骤SC6)。
此外,记录控制部60在构成应该记录的字符串的字符的省略空白字体数据有多个种类的情况下、即在各省略空白字体数据在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上的点数不是一定的情况下,在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之后,将各省略空白字体数据展开在打印缓冲器中。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控制部60在配置于同一行的字符串的各字符是规定的有空白字体数据所对应的字符的情况下,在将这些各字符变换成省略空白字体数据之后,记录字符串涉及的图像。由此,使得被记录的字符串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变小,从而可抑制热敏卷纸22的无谓消耗。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控制部60在配置于同一行的字符串是通过有空白字体数据所对应的1个或多个字符构成的情况下,对于构成该字符串的各字符所对应的字体数据,通过省略空白数据的至少一部分,从而在将其变换成输送方向的字体尺寸变小的字体数据之后,由记录头24记录该字符串。
由此,记录于热敏卷纸22的字符串在输送方向上的尺寸变小,故能抑制热敏卷纸22的无谓消耗。
尤其,若主计算机3如通常那样对打印机2发送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则在打印机2侧自动地执行上述变换,因而无需对主计算机3进行程序修正等的改变。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将规定的字符或字符串变换成了预先存储的重复图案或省略空白字体数据。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2,未预先存储变换后的数据,对规定的条件成立了的字符实施规定的处理,由此进行变换。
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打印机2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打印机2的记录控制部60读出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步骤SD1)。
接着,记录控制部60针对构成在步骤SD1中读出的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所指定的字符串的所有字符,判别下述条件是否成立(步骤SD2)。
即、记录控制部60针对所有字符判别:所对应的字体数据中的实际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数据数)小于空白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数据数)这样的条件是否成立。参照图5A,例如在“-”这一字符所对应的字体数据中,判别实际数据的点数(L1)是否小于空白数据的点数(L2+L3)。
在构成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所指定的字符串的字符中只要有一个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字符的情况下(步骤SD2:否),记录控制部60就基于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如通常那样记录字符串(步骤SD3)。
另一方面,在针对构成字符串记录指示指令MK所指定的字符串的所有字符而言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记录控制部60将各字符的字体数据变换成省略了空白数据所对应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的数据(步骤SD4)。
变换例如如下所示那样进行。
即、记录控制部60针对所有字符的字体数据,取得在与输送方向对应的方向侧所形成的空白数据的点数、和在与其相反方向对应的方向侧所形成的空白数据的点数。然后,针对所有字符的字体数据,设在输送方向侧所形成的空白数据的点数为8点以上,则记录控制部60针对各字符的字体数据,将从8点中减去了规定的边距的点后的5点的空白数据一律删除。针对在相反方向侧所形成的空白数据,也同样地删除规定的点数的空白数据。例如,如以上那样,记录控制部60生成各字符的变换后的数据。
此外,当然变换方法并不限定于此。即、只要通过省略空白数据所对应的部分,使得变换成输送方向的点数小于变换前的字体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的数据,任何方法均可。
接着,记录控制部60将变换后的数据在打印缓冲器中展开,记录字符串涉及的图像(步骤SD5)。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记录控制部60对于配置于同一行的字符串的各字符,在满足所对应的字体数据中的实际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数据数)小于空白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数据数)这样的条件的情况下,对于这些各字符,变换成省略了空白数据所对应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而生成的数据之后,记录字符串涉及的图像。由此,使得被记录的字符串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变小,故可抑制热敏卷纸22的无谓消耗。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于构成字符串的各字符,规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虽然将各字符变换成了规定的数据,但是也可以是下述构成。
即、也可针对记录于同一行的字符串的整体,对字符串的字体数据(将构成字符串的各字符的字体数据排列得到的数据)中的实际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和空白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点数进行比较,在实际数据的点数小的情况下,生成省略了字符串的字体数据(将构成字符串的各字符的字体数据并排配置后的数据)中的空白数据所对应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的图像数据(变换成图像数据),基于该图像数据记录字符串涉及的图像。
即便这种情况下,同样能实现热敏卷纸22的无谓消耗的抑制。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记录控制部60在记录字符串的情况下,比较构成字符串的各字符的字体数据中的实际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和空白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在实际数据的点数少的情况下,进行上述的规定的变换。
这里,针对某一字体数据,在空白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少于实际数据在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的情况下,空白数据占该字体数据的比例变小,因此若针对由该字体数据所对应的字符构成的字符串进行上述的变换,则在抑制记录介质的浪费的观点上,发挥较高的效果。
鉴于此,根据上述构成,可更有效地抑制热敏卷纸22的浪费。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进行任意地变形及应用。
例如,打印机2可采用下述构成:根据从主计算机3接收的指令或针对操作开关的操作等,可以在记录介质(热敏卷纸22)中选择进行字符串变换的范围。
根据该构成,例如能够自由地设定在记录介质中进行上述变换的范围,故提高了便利性。
另外,例如图3所示的各功能部可以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协作而任意实现,并未启示特定的硬件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打印机2自身具备了包括记录控制部60的控制部50,但是例如也可使与打印机2进行外部连接的其他装置具有控制部50的功能。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于热敏式打印机,也可应用于喷墨式打印机、点阵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热升华型打印机等任意形式的打印机。另外,也可以是ATM中的打印机等、安装于其他装置中的打印机。另外,也可以是对CD的标签面、DVD的标签面等的纸以外的介质进行记录的装置。
另外,可应用本发明的程序,也可以包括在主计算机3所搭载的打印机驱动程序中。
另外,也能将执行上述流程图的各步骤的程序存储在打印机2的外部存储介质中,然后从该介质中读出程序,由控制部50执行。

Claims (14)

1.一种记录装置,其可与控制装置进行连接,所述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记录头,其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
输送部,其沿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接收部,其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字符;
存储部,其存储了与所述字符相对应的由黑像素和白像素表现的字体数据;和
记录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字符,从所述存储部中读出所述字体数据,并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
在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1行的1个以上的所述字符相对应的字体数据、即配置于同一行的1个以上的字体数据中,在行方向上包含不进行记录的仅由所述白像素表现的空白数据的情况下,所述记录控制部将配置于所述同一行的字体数据变换成相对于该字体数据而言在行方向仅由所述白像素表现的空白数据少的字体数据,由所述记录头对所述1行的1个以上的所述字符进行记录,
所述记录控制部将配置于所述同一行的字体数据变换成,相对于该字体数据而言是所述输送方向的字体尺寸小的字体数据、或者是所述输送方向的尺寸小的图像数据,
所述记录控制部比较变换前的所述字体数据中包含的数据数即实际驱动记录头进行记录的实际数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和仅由所述白像素表现的空白数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在所述实际数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少的情况下进行其中一种所述变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同一行的字体数据至少是:为规定的字体数据、包括规定量的仅由所述白像素表现的空白数据、为规定的个数之中的其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变换后的所述字体数据相对于变换前的所述字体数据而言省略了仅由所述白像素表现的空白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变换后的所述图像数据相对于变换前的所述字体数据而言省略了仅由所述白像素表现的空白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要将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字符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中的规定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记录控制部进行其中一种所述变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切断部,其切断所述记录介质;
在要将所述字符记录在基于所述切断部的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切断位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或者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所述记录控制部进行其中一种所述变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切断部,其配置于所述记录头的输送方向下游,并切断所述记录介质;
在要将所述字符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切断位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所述记录控制部进行其中一种所述变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控制部根据从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指令、或者输入部的输入,规定所述记录介质中的规定的位置。
8.一种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记录装置可与控制装置进行连接、且具备:
记录头,其对记录介质进行记录;
输送部,其沿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记录介质;
接收部,其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字符;
存储部,其存储了与所述字符相对应的由黑像素和白像素表现的字体数据;和
记录控制部,其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字符,从所述存储部中读出所述字体数据,并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
所述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接收部从所述控制装置接收1行的1个以上的所述字符,在与接收到的1行的1个以上的所述字符相对应的字体数据、即配置于同一行的1个以上的字体数据中,在行方向上包含不进行记录的仅由所述白像素表现的空白数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记录控制部将配置于所述同一行的字体数据变换成相对于该字体数据而言在行方向仅由所述白像素表现的空白数据少的字体数据,由所述记录头对所述1行的1个以上的所述字符进行记录,
通过所述记录控制部将配置于所述同一行的字体数据变换成所述输送方向的字体尺寸小的字体数据、或者所述输送方向的尺寸小的图像数据,
通过所述记录控制部,比较变换前的所述字体数据中包含的数据数即实际驱动记录头进行记录的实际数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和仅由所述白像素表现的空白数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在所述实际数据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数据数少的情况下进行其中一种所述变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同一行的字体数据至少是:为规定的字体数据、包括规定量的仅由所述白像素表现的空白数据、为规定的个数之中的其中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变换后的所述字体数据相对于变换前的所述字体数据而言省略了仅由所述白像素表现的空白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变换后的所述图像数据相对于变换前的所述字体数据而言省略了仅由所述白像素表现的空白数据的至少一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要将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字符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中的规定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记录控制部进行其中一种所述变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切断部,其切断所述记录介质;
在要将所述字符记录于基于所述切断部的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切断位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或者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记录控制部进行其中一种所述变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装置具备:切断部,其配置于所述记录头的输送方向下游,并切断所述记录介质;
在要将所述字符记录于所述记录介质上的切断位置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规定的范围的情况下,通过所述记录控制部进行其中一种所述变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记录控制部根据从控制装置接收到的指令、或者输入部的输入,规定所述记录介质中的规定的位置。
CN201210124036.1A 2011-04-28 2012-04-25 记录装置和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22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1688 2011-04-28
JP2011101688A JP5909871B2 (ja) 2011-04-28 2011-04-28 記録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22887A CN102922887A (zh) 2013-02-13
CN102922887B true CN102922887B (zh) 2016-03-30

Family

ID=47067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403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22887B (zh) 2011-04-28 2012-04-25 记录装置和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94961B2 (zh)
JP (1) JP5909871B2 (zh)
CN (1) CN1029228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10609B2 (ja) * 2011-04-28 2015-11-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542676B2 (en) * 2014-11-13 2017-01-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Host device, printing system,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US20160380852A1 (en) * 2015-06-26 2016-12-29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ontrol Device, Network System, and Server
US11093251B2 (en) 2017-10-31 2021-08-17 Micron Technology, Inc. System having a hybrid threading processor, a hybrid threading fabric having configurable computing elements, and a hybrid interconnection network
US11126587B2 (en) 2018-05-07 2021-09-21 Micron Technology, Inc. Event messaging in a system having a self-scheduling processor and a hybrid threading fabric
US11157286B2 (en) 2018-05-07 2021-10-26 Micron Technology, Inc. Non-cached loads and stores in a system having a multi-threaded, self-scheduling processor
US11068305B2 (en) 2018-05-07 2021-07-20 Micron Technology, Inc. System call management in a user-mode, multi-threaded, self-scheduling processor
US11119782B2 (en) 2018-05-07 2021-09-14 Micron Technology, Inc. Thread commencement using a work descriptor packet in a self-scheduling processor
US11119972B2 (en) 2018-05-07 2021-09-14 Micron Technology, Inc. Multi-threaded, self-scheduling processor
US11074078B2 (en) 2018-05-07 2021-07-27 Micron Technology, Inc. Adjustment of load access size by a multi-threaded, self-scheduling processor to manage network congestion
US11132233B2 (en) 2018-05-07 2021-09-28 Micron Technology, Inc. Thread priority management in a multi-threaded, self-scheduling processor
CN109783142B (zh) * 2018-12-21 2021-02-12 福建新大陆支付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os机的多线程同步方法及pos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28A (zh) * 1994-11-29 1997-02-26 株式会社吉姆帝王 带式打印装置
CN101620519A (zh) * 2008-07-04 2010-01-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驱动器、印刷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998A (ja) * 1991-02-20 1993-02-09 Pfu Ltd ジヤーナル印字制御方法
JPH05124265A (ja) * 1991-10-31 1993-05-21 Tokyo Electric Co Ltd 文字出力装置
JPH05314124A (ja) * 1992-05-12 1993-11-26 Toshiba Corp 文書作成装置の印刷制御装置
JPH06210910A (ja) * 1993-01-18 1994-08-02 Toshiba Corp 文書作成装置の印刷制御装置
JP2908679B2 (ja) * 1993-11-30 1999-06-21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レシートジャーナルプリンタ
JP2004058323A (ja) 2002-07-25 2004-02-26 Star Micronics Co Ltd プリンタ
JP2004104647A (ja) 2002-09-12 2004-04-02 Fuji Xerox Co Ltd 描画処理装置及び印刷処理システム
JP2005059502A (ja) 2003-08-19 2005-03-10 Star Micronics Co Ltd プリンタ
JP4492188B2 (ja) 2004-04-06 2010-06-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Pos端末の制御方法、レシート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印刷装置、商品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posシステム
JP4492191B2 (ja) 2004-04-08 2010-06-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Pos端末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238492A (ja) * 2007-03-26 2008-10-09 Casio Comput Co Ltd 印字装置およびその印字方法、印字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9154298A (ja) 2007-12-25 2009-07-16 Seiko Epson Corp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374932B2 (ja) * 2008-06-18 2013-12-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及び動作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195099B2 (ja) * 2008-07-10 2013-05-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及びドライバ
JP2011107774A (ja) * 2009-11-12 2011-06-02 Toshiba Tec Corp 商品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928A (zh) * 1994-11-29 1997-02-26 株式会社吉姆帝王 带式打印装置
CN101620519A (zh) * 2008-07-04 2010-01-0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驱动器、印刷控制方法及控制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909871B2 (ja) 2016-04-27
US20120274961A1 (en) 2012-11-01
JP2012232458A (ja) 2012-11-29
CN102922887A (zh) 2013-02-13
US8994961B2 (en) 2015-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2887B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756572B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US921855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and where to print a watermark relative to print data
US898870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CN103516952A (zh)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系统以及打印方法
KR101429850B1 (ko) 기록 장치, 및 기록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US9224275B2 (en) Media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multiple processing units for performing multiple processes
US8755081B2 (en) Devices, methods, and media for using compatible commands to control recording devices
US20130314726A1 (en)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and POS System
US9898691B2 (en) Control device,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a control device
JP6155808B2 (ja)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591078B2 (en) Media processing device and POS system
JP5862045B2 (ja)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664210B2 (en) Receipt printer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9387693B2 (en) Two-sided receipt printing method, two-sided receipt print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executed by a control unit that controls a two-sided receipt printing device
JP2012198613A (ja) 出力装置、ジャーナル生成システム、ジャーナル生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4597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方法
JP2009276973A (ja) 印刷装置、posシステム、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10616B2 (ja)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86846B2 (ja) 制御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756218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US20230334455A1 (en) Cashless payment transac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method
JPH10162250A (ja) 売り上げ情報印字システム
JP2012101391A (ja)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